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 分子结构习题解答0

10 分子结构习题解答0

10 分子结构习题解答0
10 分子结构习题解答0

10 分子结构45

10 分子结构习题解答(p309-311)

1. 答案:DB BABBDDC

2. 在下列各题的横线处填上正确的文字,符号或数值

(1) 极性分子间的取向力由__偶极作用_产生,诱导力由__诱导偶极作用__产生。

色散力由瞬时偶极作用产生。一般分子间力多以色散力为主。

(2)分子中的电子在分子轨道中的排布应遵循_能量最低原理_、Pauli不相容原理、

Hund规则三规则。对 2p轨道来说是__2___重简并的。

(3) HI分子间的作用力有_色散力、取向力和诱导力_,其中主要的作用力是色散力。

(4) 在HF分子中,分子轨道的类型有__3σ__、____1π____和____4σ____轨道。

通常_____1π___轨道与相应的原子轨道能量相等或相近。

(5) SO2的极化率比O3的____大____,C3H8比C2H6的极化率_____大___。

(6) A、B两元素同属第三周期,A单质在常温下为气体,B元素的原子序数比A 少

3,A、B两元素形成的常见化合物分子式为__SiCl4___,其中心原子采用的

杂化轨道是__sp3__,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正四面体_A、B原子间成键所

用的轨道是_sp3-p__。

(7) 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下列分子或离子的几何形状:

SO42-为__正四面体形__,PO43-为_正四面体形_,

XeO4为_正四面体形_,XeO3为___三角锥形___。

(8) 按照杂化轨道理论,原子轨道发生等性杂化时,原子轨道的形状、_大小、伸

展方向等_都发生改变。形成的杂化轨道能量(或成键能力)相等。

(9) SCl2的空间构型为_角形_,中心原子采用__不等性sp3__杂化方式,有__2___

对孤对电子,分子偶极矩__不等于_零。

(10) 对于下列分子的有关性质:A. NH3分子的空间构型;B. CH4分子中H-C-H

的键角;C. O2分子的磁性;D. H2O分子的极性;可以用杂化轨道理论予以说明

的有__A B D_,不能用杂化轨道理论说明的有_C_。

(11) 在AB3型分子BBr3、NCl3、PCl3中,分子偶极矩为零的是_BBr3_,偶极矩

不为零的是_NCl3、PCl3_,分子中每个原子都在同一平面的是_ BBr3_,不

在同一平面的是_ NCl3、PCl3_。

(12) H3PO4分子间存在着_氢键_,H2O2浓溶液

也有一定粘度,主要也是由于氢键存在。

(13) 浓硫酸的粘度很大,这是由于H2SO4分子间存在着_氢键_,硫酸与水混合能

放出大量的热,这是由于H2SO4与H2O间形成了_分子间氢键_。

(14) 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测,SO32-、SO42-、ClO4-、PO43-四种酸根离子

的几何形状依次分别是_三角锥_形、_正四面体_形、_正四面体_形和_正四面

体形。

(15) 已知AB5、AB4、AB3、AB2四种化合物分子中,其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

数都是5对,按照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测,这四种分子的几何形状依次分

别是三角双锥_形、_马鞍_形、_T字_形、__直线__形。

3.答案:S2-

4

45

10 分子结构

46

46 5. 答案: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方向是一定的,共价键的形成遵循最大重叠原则,所以只能在建轴方向上才能形成稳定的共价键,因而共价键具有方向性;

每个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时一定的,有几个未成对电子就可以形成几个共用电子对,所以共价键具有饱和性。

6. 答案:Be 2+ 2电子构型; Ca 2+ 8电子构型; Fe 3+ 9~17电子构型;

Cu + 18电子构型; Sn 2+ 18+2电子构型; Pb 4+ 18电子构型;

O 2- 8电子构型。

7.答案:BF 3分子中B 原子采用sp 2杂化轨道与F 原子成键,所以具有平面三角的

几何构型;而NF 3分子中N 原子采用不等性sp 3杂化轨道与F 原子成键,所以其几何构型为三角锥型。

8. 答案:CS 2: VP=2+1/2(4-2×2)=2 直 线 型

CH 2O : VP=3+1/2(4-1×2-2)=3 三 角 型

CBr 4: VP=4+1/2(4-1×4)=4 四面体型

H 3O +: VP=3+1/2(6-1×3-1)=4 三角锥型

NO 2-: VP=2+1/2(5-2×2+1)=3 角 型

NO 3-: VP=3+1/2(5-3×2+1)=3 三 角 型

SO 42-: VP=4+1/2(6-4×2+2)=4 四面体型

PF 5:VP=5+1/2(5-5×1)=5 三角双锥型

PO 43-:VP=4+1/2(5-4×2+3)=4 四面体型

AlF 63-:VP=6+1/2(3-6×1+3)=6 八面体型

SO 3 :VP=3+1/2(6-3×2)=3 三 角 型

SO 32-:VP=3+1/2(6-3×2+2)=4 三角锥型

XeF 4 :VP=4+1/2(8-4×1)=6 正四边形

BBr 3 :VP=3+1/2(3-3×1)=3 三 角 形

PH 3 :VP=3+1/2(5-3×1)=4 三角锥型

H 2S :VP=2+1/2(6-2×1)=4 角 型

CCl 4 :VP=4+1/2(4-4×1)=4 四面体型

CS 2 :VP=2+1/2(4-2×2)=2 直 线 型

NH 4+ :VP=4+1/2(5-4×1-1)=4 四面体型

9.答案:He 2+: [(σ1s )2(σ1s *)1] 键级0.5 可以稳定存在

O 2-: [(σ1s )2(σ1s *)2(σ2s )2(σ2s *)2(σ2px )2(π2py )2(π2pz )2(π2py *)2(π2pz *)1]

键级1.5 可以稳定存在

N 2+:[(σ1s )2(σ1s *)2(σ2s )2(σ2s *)2(π2py )2(π2pz )2(σ2px )1]

键级2.5;可以稳定存在

B 2:[(σ1s )2(σ1s *)2(σ2s )2(σ2s *)2(π2py )1(π2pz )1]

键级1; 可以稳定存在

Be 2:[(σ1s )2(σ1s *)2(σ2s )2(σ2s *)2]

键级0; 不能稳定存在

10.答案:O 2+:[(σ1s )2(σ1s *)2(σ2s )2(σ2s *)2(σ2px )2(π2py )2(π2pz )2(π2py *)1]

键级2.5 ,可以稳定存在,顺磁性

O 2:[(σ1s )2(σ1s *)2(σ2s )2(σ2s *)2(σ2px )2(π2py )2(π2pz )2(π2py *)1(π2pz *)1]

键级2 ,可以稳定存在,顺磁性

O 2-:[(σ1s )2(σ1s *)2(σ2s )2(σ2s *)2(σ2px )2(π2py )2(π2pz )2(π2py *)2(π2pz *)1]

键级1.5 ,可以稳定存在,顺磁性

O 22-:[(σ1s )2(σ1s *)2(σ2s )2(σ2s *)2(σ2px )2(π2py )2(π2pz )2(π2py *)2(π2pz *)2]

键级1, 可以稳定存在,反磁性

11.答案:略

12.答案:略

13.答案:C —C 键长154 pm ,则C 原子半径为77 pm

10 分子结构

47 47 N —N 键长145 pm ,则N 原子半径为72.5pm

N —Cl 键长175pm ,则Cl 原子半径为:175-72.5pm=102.5pm

所以 C —Cl 键长:102.5pm +77pm=179.5pm

14.答案:键能越大,气体分子的稳定性就越高。H —F ,H —Cl ,H —Br 及H —I

键的键能分别为569,431,366及299kJ .mol -1,所以其热稳定性顺序为:HF>HCl>HBr>HI

15.答案:Ne 、Br 2非极性分子

CS 2:直线型,非极性分子

SiCl 4:正四面体型,非极性分子

CHCl 3:变形四面体型,弱极性分子

H 2S :V 型,极性分子

NO 2:V 型,极性分子

BCl 3:平面正三角形,非极性分子

NF 3:三角锥型,极性分子

16.答案:(1)HF>HCl ; (2) FO 2>CS 2; (3)CCl 4=SiBr 4; (4) BF 3

17.答案:乙醇(C 2H 5OH)沸点较大,因其分子间有氢键,而二甲醚(CH 3OCH 3)分

子间无氢键。

18.答案:(1)氖气和四氯化碳:色散力

(2)碘化氢和水: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

(3)过氧化氢和氟化氢: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氢键

(4)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诱导力,色散力

(5)甲醇和水: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氢键

19.答案:(1) NaCl : 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力 离子键

(2) Ne :瞬间偶极子与瞬间诱导偶极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力 色散力

(3) HCl :偶极子与偶极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力 色散力

(4) C 6H 6:瞬间偶极子与瞬间诱导偶极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力 色散力

20. 答案:(1) 氯化氢的热稳定性比碘化氢好;

(2) 键能。H-Cl 键的键能比H-I 键的键能大,化学键稳定,不宜断裂;

(3) 如果用氟化氢代替氯化氢进行实验,也不会生成F 2。

21. 答案:(1)I 2(s):色散力;色散力较大,呈固态

(2)SO 2(g):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主要色散力,作用力较小,呈气态

(3)H 2O(l):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氢键;主要氢键。较强,液态

(4)溴水(aq):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主要色散力。作用力较大,液态

22. 答案:SO 2:S O

O 3:O O

SO 3:O O S O

在VSEPR 理论中,当O 作为配位原子时,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取决于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数与配位原子未成对电子数及中心原子的配位数,与氧原子提供的价电子数无关。

结构化学基础习题及答案(结构化学总复习)

结构化学基础习题和答案 01.量子力学基础知识 【1.1】将锂在火焰上燃烧,放出红光,波长λ=670.8nm ,这是Li 原子由电子组态 (1s)2(2p)1→(1s)2(2s)1跃迁时产生的,试计算该红光的频率、波数以及以k J ·mol -1 为单位的能量。 解:81 141 2.99810m s 4.46910s 670.8m c νλ--??===? 41 71 1 1.49110cm 670.810cm νλ --= = =?? 3414123-1 -16.62610J s 4.46910 6.602310mol 178.4kJ mol A E h N s ν--==??????=? 【1.2】 实验测定金属钠的光电效应数据如下: 波长λ/nm 312.5 365.0 404.7 546.1 光电子最大动能E k /10-19J 3.41 2.56 1.95 0.75 作“动能-频率”,从图的斜率和截距计算出Plank 常数(h)值、钠的脱出功(W)和临阈频率(ν 0)。 解:将各照射光波长换算成频率v ,并将各频率与对应的光电子的最大动能E k 列于下表: λ/nm 312.5 365.0 404.7 546.1 v /1014s -1 9.59 8.21 7.41 5.49 E k /10 -19 J 3.41 2.56 1.95 0.75 由表中数据作图,示于图1.2中 E k /10-19 J ν/1014g -1 图1.2 金属的 k E ν -图 由式

0k hv hv E =+ 推知 0k k E E h v v v ?= =-? 即Planck 常数等于k E v -图的斜率。选取两合适点,将k E 和v 值带入上式,即可求出h 。 例如: ()()1934141 2.70 1.0510 6.60108.5060010J h J s s ---?==?-? 图中直线与横坐标的交点所代表的v 即金属的临界频率0v ,由图可知, 141 0 4.3610v s -=?。因此,金属钠的脱出功为: 341410196.6010 4.36102.8810W hv J s s J ---==???=? 【1.3】金属钾的临阈频率为5.464×10-14s -1 ,如用它作为光电极的阴极当用波长为300nm 的紫外光照射该电池时,发射光电子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解:2 01 2hv hv mv =+ ()1 2 018 1 2 341419 312 2.998102 6.62610 5.46410300109.10910h v v m m s J s s m kg υ------??=? ??? ???????-??? ?????? =?????? ? 1 34 141 2 31512 6.62610 4.529109.109108.1210J s s kg m s ----??????=?????=? 【1.4】计算下列粒子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 (a ) 质量为10-10kg ,运动速度为0.01m ·s -1 的尘埃; (b ) 动能为0.1eV 的中子; (c ) 动能为300eV 的自由电子。 解:根据关系式: (1)3422101 6.62610J s 6.62610m 10kg 0.01m s h mv λ----??===???

十五校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5月) 化学 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20届湘赣皖·长郡十五校高三联考第二次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 时量:150分钟总分:3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后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T3 C12 N14 O16 Na23 P31 Fe56 Cu64 Ce140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新型冠状病毒对高三学子的复习备考造成了较大冲击,质量分数0.5%的过氧乙酸溶液 能高效杀死该病毒,在重症隔离病房用过氧乙酸与苯酚溶液混合可以提高消杀效率 B.J-20上用到的氮化镓材料不是合金材料 C.尽量使用含12C的产品,减少使用含13C或14C的产品符合“促进低碳经济的宗旨” D.汽车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是由于石油炼制过程中未除去氮元素 8.设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6 g C2H6O完全燃烧,有5N A个C-H键断裂 B.电解精炼铜时,阳极质量减轻64 g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C.2.6 g NaT与足量水反应,生成的氢气中含有中子数为0.1N A D.56 g Fe粉与1 mol Cl2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 A 9.BMO(Bi2MoO6)是一种高效光催化剂,可用于光催化降解苯酚,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10章思考题和习题解答

| 第十章 电气照明 10-1.电气照明有什么特点对工业生产有什么作用 答:电气照明是供电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合理的电气照明是保证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保护工作人员视力健康的必要条件。 照明是人工照明中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照明方式。实践和实验都证明,照明设计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生产产品的质量和劳动生产率以及工作人员的视力健康,因此电气照明的合理设计对工业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0-2.什么叫发光强度、照度和亮度常用单位各是什么什么叫配光曲线 答:发光强度是表示向空间某一方向辐射的光通密度,单位为坎德拉(cd )。 照度是表示受照物体表面的光通密度,单位为勒克司(lx )。 ' 亮度是表示发光体在视线方向单位投影面上的发光强,单位为cd/m 2。 配光曲线也叫光强分布曲线,是在通过光源对称轴的一个平面上绘出的灯具光强与对称轴之间角度α的函数曲线。 10-3. 什么叫反射比反射比与照明有什么关系 答:反射比是指反射光的光通量ρφ与总投射光通量φ之比,即ρρφφ=。 反射比是一表征物体的光照性能参数。 10-4. 什么叫热辐射光源和气体放电光源试以白炽灯和荧光灯为例,说明各自的发光原理和性能。 、 答:利用物体加热时辐射发光的原理所做成的光源称为热辐射光源。常用的热辐射光源:白炽灯、卤钨灯。白炽灯的发光原理为灯丝通过电流加热到白炽状态从而引起热辐射发光。这种照明光源结构简单,价格低,显色性好,使用方便,适用于频繁开关。但发光效率低,使用寿命短,耐震性差。 利用气体放电时发光的原理所做成的光源称为气体放电光源。目前常用的气体放电光源有:荧光灯、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灯等。荧光灯的发光原理是利用汞蒸气在外加电压作用下产生电弧放电,发出少许可见光和大量紫外线,紫外线又激励管内壁涂覆的荧光粉,使之再发出大量的可见光。二者混合光色接近白色。荧光灯的光效率高,寿命长,但需要附件较多,不适宜安装在频繁起动的场合。 10-5. 试述荧光灯电路中的启辉器、镇流器和电容器的功能。 答: 启辉器的功能是控制灯丝加热时间。镇流器的功能是产生比电源电压高得多的电动势。电容器的功能是用来提高功率因数。 10-6. 在哪些场所宜采用白炽灯照明又在哪些场所宜采用荧光灯照明 答:照明开关频繁或因频闪效应影响视觉效果和需要防止电磁波干扰的场所,宜采用白炽灯。识别颜色要求高的场所,宜采用日光色的荧光灯。 、

DNA分子的结构习题含答案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限时训练 1.下图是DNA结构模式图,据图所作的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A.限制性切酶能将a处切断 B.DNA连接酶能将a处连接 C.解旋酶能切断b处 D.连接b处的酶为RNA聚合酶 2甲生物核酸的碱基组成为:嘌呤占46%、嘧啶占54%,乙生物遗传物质的碱基比例为:嘌呤占34%、嘧啶占66%,则甲、乙生物可能是() A.蓝藻、变形虫 B.T2噬菌体、豌豆 C.硝化细菌、绵羊 D.肺炎双球菌、烟草花叶病毒 3.分析一个DNA分子时,发现含有30%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因此可知该分子中一条链上鸟嘌呤含量最大值可占此链碱基总数的() A.20% B.30% C.40% D.70% 4.一个DNA分子的一条链上,腺嘌呤比鸟嘌呤多40%,两者之和占DNA分子碱基总数的24%,则这个DNA分子的另一条链上,胸腺嘧啶占该链碱基数目的( ) A.44% B.24% C.14% D.28% 5.用15N标记细菌的DNA分子,再将它们放入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繁殖四代,a、b、c 为三种DNA分子:a只含15N,b同时含14N和15N,c只含14N,如下图,这三种DNA 分子的比例正确的是( ) 6.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可能是( ) A.胸腺嘧啶B.腺嘌呤 C.胸腺嘧啶或腺嘌呤D.胞嘧啶 7.假设将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并供给含14N的原料。 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精子中,含15N标记的DNA的精子所占的比例是()A.100% B.25% C.50% D.0 8.下图为真核生物染色体上DNA分子复制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第二章 分子结构-答案

第二章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 一.选择题 1. 下列分子或离子中,键角最小的是( ) A. HgCl 2 B. H 2O C. NH 3 D. PH 3 2. 关于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凡中心原子采取sp 3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其几何构型都是正四面体; B. CH 4分子中的sp 3杂化轨道是由4个H 原子的1s 轨道和C 原子的2p 轨道混 合起来而形成的 ; C. sp 3 杂化轨道是由同一原子中能量相近的s 轨道和p 轨道混合起来形成的一 组能量相等的新轨道; D. 凡AB 3型的共价化合物,其中心原子A 均采用sp 3杂化轨道成键。 3. 下列化合物中氢键最强的是( ) A. CH 3OH B. HF C. H 2O D. NH 3 4. 对羟基苯甲醛比邻羟基苯甲醛的熔沸点高的原因是( ) A. 前者不能形成氢键,后者可以; B. 前者能形成氢键,后者不能; C. 前者形成分子间氢键,后者形成分子内氢键; D. 前者形成分子内氢键,后者形成分子间氢键。 5. 下列各组物质沸点高低顺序中正确的是( ) A. HI>HBr>HCl>HF B. H 2Te>H 2Se>H 2S>H 2O C. NH 3>AsH 3>PH 3 D. CH 4>GeH 4>SiH 4 6. I 2的CCl 4溶液中分子间主要存在的作用力是( ) A. 色散力 B. 取向力 C. 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 D. 氢键、诱导力、色散力 7. 下列分子中偶极矩为零的是( ) A. NF 3 B. NO 2 C. PCl 3 D. BCl 3 8. 下列分子是极性分子的是( ) A. BCl 3 B. SiCl 4 C. CHCl 3 D.. BeCl 2 9. 下列离子或分子有顺磁性的是( ) A. O 2 B. O 22- C. N 2 D. CO 10. 下列分子中心原子是sp 2杂化的是( ) A. PBr 3 B. CH 4 C. BF 3 D. H 2O 11. SO 42-离子的空间构型是( ) A. 平面正方形 B. 三角锥形 C. 四面体 D. 八面体 12. 下列各物质分子其中心原子以sp 2杂化的是( )

药物化学第十章习题及答案复习进程

药物化学第十章习题 及答案

第十章利尿药及合成降血糖药物 一、单项选择题 10-1、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降低血糖的作用机制是:E A. 增加胰岛素分泌 B. 减少胰岛素清除 C. 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D. 抑制α-葡萄糖苷酶,加快葡萄糖生成速度 E. 抑制α-葡萄糖苷酶,减慢葡萄糖生成速度 10-2、下列有关甲苯磺丁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 结构中含磺酰脲,具酸性,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因此可采用酸碱滴定法进行含量测定 B. 结构中脲部分不稳定,在酸性溶液中受热易水解 C. 可抑制α-葡萄糖苷酶 D. 可刺激胰岛素分泌 E. 可减少肝脏对胰岛素的清除 10-3、下列口服降糖药中,属于胰岛素分泌模式调节剂的是 B. A. Tolbutamide(甲苯磺丁脲) B. Nateglinide(那格列奈) C. Glibenclamide(格列本脲) D. Metformin(二甲双胍) E. Rosiglitazone 罗格列酮 10-4、下列有关磺酰脲类口服降糖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A. 可水解生成磺酰胺类 B. 结构中的磺酰脲具有酸性 C. 第二代较第一代降糖作用更好、副作用更少,因而用量较少 D. 第一代与第二代的体内代谢方式相同 E. 第二代苯环上磺酰基对位引入了较大结构的侧链

10-5、下列与metformin hydrochloride不符的叙述是 C A. 具有高于一般脂肪胺的强碱性 B. 水溶液显氯化物的鉴别反应 C. 可促进胰岛素分泌 D. 增加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和利用 E. 肝脏代谢少,主要以原形由尿排出 10-6.坎利酮是下列哪种利尿药的活性代谢物? B. 螺内酯 A. 氨苯蝶啶 B. 螺内酯 C. 速尿 D. 氢氯噻嗪 E. 乙酰唑胺 3、下述哪一种疾病不是利尿药的适应症C A. 高血压 B. 青光眼 C. 尿路感染 D. 脑水肿 E. 心力衰竭性水肿 10-7.N-[5-(氨磺酰基)-1,3,4-噻二唑-2-基]乙酰胺的英文通用名:A A. Acetazolamide B. Spironolactone C. Tolbutamide D. Glibenclamide E. Metformin Hydrochloride 10-8.分子中含有α、β-不饱和酮结构的利尿药是: E A. 氨苯蝶啶 B. 洛伐他汀 C. 吉非罗齐 D. 氢氯噻嗪 E. 依他尼酸 10-9.下述哪一种疾病不是利尿药的适应症 C A. 高血压 B. 青光眼 C. 尿路感染 D. 脑水肿 E. 心力衰竭性水肿 10-10.螺内酯和异烟肼在甲酸溶液中反应生成可溶性黄色产物,这是因为螺内酯含有 B 结构 A. 10位甲基 B. 3位氧代 C. 7位乙酰巯基 D. 17位螺原子 E. 21羧酸 二、配比选择题 [10-16-10-20]

微波技术与天线复习题

微波技术与天线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微波与电磁波谱中介于(超短波)与(红外线)之间的波段,它属于无线电波中波长(最短)的波段,其频率范围从(300MHz)至(3000GHz),通常以将微波波段划分为(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和(亚毫米波)四个分波段。 2对传输线场分析方法是从(麦克斯韦方程)出发,求满足(边界条件)的波动解,得出传输线上(电场)和(磁场)的表达式,进而分析(传输特性)。 3无耗传输线的状态有(行波状态)、(驻波状态)、(行、驻波状态)。 4在波导中产生各种形式的导行模称为波导的(激励),从波导中提取微波信息称为波导的(耦合),波导的激励与耦合的本质是电磁波的(辐射)和(接收),由于辐射和接收是(互易)的,因此激励与耦合具有相同的(场)结构。 5微波集成电路是(微波技术)、(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的结合。 6光纤损耗有(吸收损耗)、(散射损耗)、(其它损耗),光纤色散主要有(材料色散)、(波导色散)、(模间色散)。 7在微波网络中用(“路”)的分析方法只能得到元件的外部特性,但它可以给出系统的一般(传输特性),如功率传递、阻抗匹配等,而且这些结果可以通过(实际测量)的方法来验证。另外还可以根据

微波元件的工作特性(综合)出要求的微波网络,从而用一定的(微波结构)实现它,这就是微波网络的综合。 8微波非线性元器件能引起(频率)的改变,从而实现(放大)、(调制)、(变频)等功能。 9电波传播的方式有(视路传播)、(天波传播)、(地面波传播)、(不均匀媒质传播)四种方式。 10面天线所载的电流是(沿天线体的金属表面分布),且面天线的口径尺寸远大于(工作波长),面天线常用在(微波波段)。 11对传输线场分析方法是从(麦克斯韦方程)出发,求满足(边界条件)的波动解,得出传输线上(电场)和(磁场)的表达式,进而分析(传输特性)。 12微波具有的主要特点是(似光性)、(穿透性)、(宽频带特性)、(热效应特性)、(散射特性)、(抗低频干扰特性)。 13对传输线等效电路分析方法是从(传输线方程)出发,求满足(边界条件)的电压、电流波动解,得出沿线(等效电压、电流)的表达式,进而分析(传输特性),这种方法实质上在一定条件下是(“化场为路”)的方法。 14传输线的三种匹配状态是(负载阻抗匹配)、(源阻抗匹配)、(共轭阻抗匹配)。 15波导的激励有(电激励)、(磁激励)、(电流激励)三种形式。

分子结构 习题及答案

分子结构习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对AB m型分子( 或离子) 来说,当中心原子A 的价电子对数为m 时,分子的空间构型与电子对在空间的构型一致。...................() 2.能形成共价分子的主族元素,其原子的内层d轨道均被电子占满,所以不可能用内层d轨道参与形成杂化轨道。..............() 3.在I3-中,中心原子碘上有三对孤对电子。................................() 4. 具有d5电子构型的中心离子,在形成八面体配合物时,其晶体场稳定化能(CFSE) 必定为零。.............................................................................() 5.磁矩大的配合物,其稳定性强。..................................................................() 6.弱极性分子之间的分子间力均以色散力为主。..........................() 7.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孤对电子的存在只能使键角变小。....................() 8.含有奇数电子的分子是顺磁性分子。......................................() 9.HF分子中由H的1s轨道与F的1s轨道线性组合形成分子轨道。...................() 10.能形成共价分子的主族元素,其原子的内层d轨道均被电子占满,所以不可能用内层d轨道参与形成杂化轨道。........()11.具有d5电子构型的中心离子,在形成八面体配合物时,其晶体场稳定化能(CFSE) 必定为零。..............................................................() 12.磁矩大的配合物,其稳定性强。...............................................................() 二、选择题: 1.分子间力的本质是.................................................................................................()。 (A) 化学键;(B) 原子轨道重叠;(C) 磁性作用;(D) 电性作用。 2.下列分子中,碳氧键长最短的是..............................................................()。 (A) CO;(B) HCHO;(C) CH3OH;(D) H2CO3。 3.H2O 在同族氢化物中呈现反常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这主要是由于H2O 分子间存在.....................................................................()。 (A) 取向力;(B) 诱导力;(C) 色散力;(D) 氢键。 4.下列分子中,偶极矩不为零的是...............................................................()。 (A) F2;(B) SO2;(C) CO2;(D) C2H6。 5.价电子构型为4f75d16s2的元素在周期表中属于..............................()。 (A) 第四周期ⅦB 族;(B) 第五周期ⅢB 族; (C) 第六周期ⅦB 族;(D) 镧系元素。 6.在其原子具有下列外层电子构型的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 (A) ns2;(B) ns2 np1;(C) ns2 np2;(D) ns2 np3。 7.按照分子轨道理论,O2中电子占有的能量最高的分子轨道是...................()。 (A) σ2p;(B) σ2p*;(C) π2p;(D) π2p*。 8.[Co (NH3 )6 ]3+(磁矩为0) 的电子分布式为................................................()。 (A) ↑↓↑↑[ ↑↓↑↓↑↓↑↓↑↓↑↓ ] 3 d 4 s 4 p;(d2sp3) (B) ↑↓↑↓↑↓ __ __ [ ↑↓↑↓↑↓↑↓↑↓↑↓]__ __ __ 3 d 4 s 4 p 4 d;(sp3d2) (C) ↑↓↑↑↑↑[ ↑↓↑↓↑↓↑↓↑↓↑↓] __ __ __ 3 d 4 s 4 p 4 d;(sp3d2) (D) ↑↓↑↓↑↓[ ↑↓↑↓↑↓↑↓↑↓↑↓ ]

第二章 分子结构-答案

第二章化学键和分子结构 一.选择题 1.下列分子或离子中,键角最小的是( ) A. HgCl2 B. H2O C. NH3 D. PH3 2.关于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凡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其几何构型都是正四面体; B. CH4分子中的sp3杂化轨道是由4个H原子的1s轨道和C原子的2p轨道混 合起来而形成的; C. sp3杂化轨道是由同一原子中能量相近的s轨道和p轨道混合起来形成的一 组能量相等的新轨道; D. 凡AB3型的共价化合物,其中心原子A均采用sp3杂化轨道成键。 3.下列化合物中氢键最强的是( ) A. CH3OH B. HF C. H2O D. NH3 4.对羟基苯甲醛比邻羟基苯甲醛的熔沸点高的原因是( ) A. 前者不能形成氢键,后者可以; B. 前者能形成氢键,后者不能; C. 前者形成分子间氢键,后者形成分子内氢键; D. 前者形成分子内氢键,后者形成分子间氢键。 5.下列各组物质沸点高低顺序中正确的是( ) A. HI>HBr>HCl>HF B. H2Te>H2Se>H2S>H2O C. NH3>AsH3>PH3 D. CH4>GeH4>SiH4 6.I2的CCl4溶液中分子间主要存在的作用力是( ) A. 色散力 B. 取向力 C. 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 D. 氢键、诱导力、色散力 7.下列分子中偶极矩为零的是( ) A. NF3 B. NO2 C. PCl3 D. BCl3 8.下列分子是极性分子的是( ) A. BCl3 B. SiCl4 C. CHCl3 D.. BeCl2 9.下列离子或分子有顺磁性的是( ) A. O2 B. O22- C. N2 D. CO 10.下列分子中心原子是sp2杂化的是( ) A. PBr3 B. CH4 C. BF3 D. H2O 11.SO42-离子的空间构型是( ) A. 平面正方形 B. 三角锥形 C. 四面体 D. 八面体 12.下列各物质分子其中心原子以sp2杂化的是( ) A. H2O B. NO2 C. SCl2 D. CS2

仪器分析第十九章习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第二十章习题及答案 1. 进行纸色谱时,滤纸所起的作用是 D 。 A.固定相B.展开剂 C.吸附剂D.惰性载体 2. 试样中A、B两组分在薄层色谱中分离,首先取决于 C 。 A. 薄层有效塔板数的多少 B. 薄层展开的方向 C. 组分在两相间分配系数的差别 D. 薄层板的长短 3. 在薄层色谱中,以硅胶为固定相,有机溶剂为流动相,迁移速度快的组分是 B 。 A.极性大的组分B.极性小的组分 C.挥发性大的组分D.挥发性小的组分 4. 在平面色谱中跑在距点样原点最远的组分是 A 。 A.比移值最大的组分 B.比移值小的组分 C.分配系数大的组分 D.相对挥发度小的组分 5. 纸色谱法分离糖类,应选用的展开剂是 D 。 A.烃类 B.卤烃 C.醛类 D.醇类 6. 平面色谱中被分离组分与展开剂分子的类型越相似,组分与展开剂分子之间的 C 。 A.作用力越小,比移值越小 B.作用力越小,比移值越大 C.作用力越大,比移值越大 D.作用力越大,比移值越小 7. 某组分在以丙酮作展开剂进行吸附薄层色谱分析时,R f值太小,欲提高该组分的R f值,应选择的展开剂是 A 。 A.乙醇 B.氯仿 C.环己烷 D.乙醚 8.配伍选择题 A不加粘合剂的硅胶 B. 加有煅石膏的硅胶 C. 加有煅石膏和荧光剂的硅胶 D. 不加粘合剂,但加有荧光剂的硅胶 1. 硅胶GF254+365 2. 硅胶H 3. 硅胶H254 4. 硅胶G 答案[CADB] 9. 展开剂的极性,固定相的极性,称为正相薄层色谱;展开剂的极性,固定相的极性,称为反相薄层色谱。 答案[较小;较大;较大;较小] 10. 在薄层色谱中定性参数R f值的数值在之间, 答案[0~1]

结构化学 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习题 1. CO 是一个极性较小的分子还是极性较大的分子?其偶极矩的方向如何?为什么? 2. 下列AB型分子:N2,NO,O2,C2,F2,CN,CO,XeF中,哪几个是得电子变为AB–后比原来中性分子键能大?哪几个是失电子变为AB+ 后比原来中性分子键能大? 3. 按分子轨道理论说明Cl2的键比Cl2+ 的键强还是弱?为什么? 4. 下列分子中,键能比其正离子的键能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键能比其负离子的键能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O2,NO,CN,C2,F2 5. 比较下列各对分子和离子的键能大小: N2,N2+( ) O2,O2+( ) OF,OF–( ) CF,CF+( ) Cl2,Cl2+( ) 6. 写出O2+,O2,O2–和O22–的键级、键长长短次序及磁性。 7. 按分子轨道理论写出NF,NF+ 和NF–基态时的电子组态,说明它们的键级、不成对电子数和磁性。 8. 判断NO 和CO 哪一个的第一电离能小,原因是什么? 9. HF分子以何种键结合?写出这个键的完全波函数。 10.试用分子轨道理论讨论SO分子的电子结构,说明基态时有几个不成对电子。 11.下列AB型分子:N2,NO,O2,C2,F2,CN,CO,XeF中,哪几个是得电子变为AB–后比原来中性分子键能大?哪几个是失电子变为AB+ 后比原来中性分子键能大? 12.OH分子于1964年在星际空间被发现。 (a)试按分子轨道理论只用O原子的2 p轨道和H原子的1 s轨道叠加,写出其电子组态。 (b)在哪个分子轨道中有不成对电子? (c)此轨道是由O和H的原子轨道叠加形成,还是基本上定域于某个原子上? (d)已知OH的第一电离能为13.2eV,HF的第一电离能为16.05eV,它们的差值几乎与O原子和F原子的第一电离能(15.8eV和18.6eV)的差值相同,为什么? (e)写出它的基态光谱项。 13.试写出在价键理论中描述H2运动状态的、符合Pauli 原理的波函数,并区分其单态和三重态。

2020-2021学年河北省衡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内部版)化学试卷及答案

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理综化学 7、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刚玉硬度仅次于金刚石,熔点也相当高,刚玉坩埚可用于熔融碳酸钾 B.CO2是大量使用的灭火剂,但着火的镁条在CO2中继续燃烧说明它也可以助燃 C.人血清中的血浆铜蓝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151000,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D.牛奶中加入果汁会产生沉淀,是因为发生了酸碱中和反应 8、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1molCnH2n-2(n≥2)中所含的共用电子对数为(3n+l)NA B.在K37ClO3+6H35Cl(浓)=KCl+3Cl2↑+3H2O反应中,若有212克氯气生成,则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目为5NA C.60 克的乙酸和葡萄糖混合物充分燃烧消耗2NA个O2 D.5.8 g熟石膏(2CaSO4·H2O)含有的结晶水分子数为0.02NA 9、25℃时,将浓度均为0.1mol/L,体积分别为Va和Vb的HA溶液与BOH溶液按不同体积比混合,保持Va+Vb=100mL,Va、Vb与混合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a(HA)=1×10-6mol/L B.b点c (B+)=c(A-)=c(OH-)=c(H+)

C.c点时,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D. a→c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 10、M、N、Q、R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N是形成有机物基本骨架的元素,M与N、Q可分别形成共价化合物S、T,且S、T分子中含相同的电子数。金属单质R在Q的单质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W可与T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M < N < Q < R B.W 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 : 1 ,属于离子化合物 C.Q的某单质可作水的消毒剂,该单质在大气中含量越多,对人体越有益 D.M和N、Q均能形成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分子 11、如图所示五层膜材料常用于汽车玻璃中的电致变色系统,其工作原理是在外接电源下,通过在膜材料内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对器件的光透过率进行多级可逆性调节。(己知:WO3和Li4Fe43均为无色透明,LiWO3和Fe43均为蓝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当B外接电源负极时,膜的透射率降低,可以有效阻挡阳光 B.当A接电源的正极时,此时Li+脱离离子存储层 D.该电致变色系统在较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离子导体层中Li+的量可保持基本不变 12、用下图装置完成下列实验,不需要试管①的是(内盛有相应的除杂试剂)就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电子电路第十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习题十 10-1 在数字系统中,为什么要采用二进制如何用二—十进制表示十进制数 答:在数字系统中采用二进制数有许多优点,其主要优点有:①对元件参数的要求较低;②不仅具备算术运算功能,而且具备逻辑运算功能;③抗干扰能力强、精度高;④便于长期保存信息;⑤安全、可靠;⑥通用性强。 通过二进制的编码来表示十进制数,这种编码称为BCD 码,BCD 的编码方式有很多种,最容易理解、最直观的编码是“8421”码,这是一种有权码,常用的BCD 有权码还有“2421码等,除此之外,在BCD 码中还有无权码。如格雷码、余3码等。 10-2 什么叫编码用二进制编码与二进制数有何区别 答:由于数字系统中用0、1两个数表示所有的信息,对于数字信息可以直接用二进制数表示,但是对于一些图形、符号、文字等信息,要用0、1来表示,就必须按照0、1的一定规则组合来代表。这种按照一定规则组合的代码,并赋予一定含义就称为编码。 二进制编码赋予了不同的含义(或代表图形、符号、文字、颜色等),而二进制数就是一个具体的数值,它代表了数值的大小和正负。 10-3 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① ② .1001 ③ 111111 ④ 解:①()B =(27+26+22 +1)D =(128+64+4+1)D =(197)D ②(.1001)B =(27+25+22+21+2-1+2-4 )D =D ③(111111)B =(26 -1)D =(63)D ④()B =(211+210+27+26+23+22 )D =(3276)D 10-4 将下列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 ① 57 ② ③ ④ 解:①(57)D =(111001)B =(71)O =(39)H ②D ≈B =O =H ③D =B =O =H ④D ≈(0.)B =O =(E7)H 10-5 把下列十六进制数转化成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十进制数: ① H ② H ③ (3AB6)H ④ H 解:①H =B =O =D ②H =(.)B =O ≈D ③(3AB6)H =(0)B =(35266)O =(15030)D ④H =B =O ≈D 10-6 什么是模2加它与逻辑代数加法有何区别 答:模2加就是一位二进制加法的运算规则(不考虑进位)、而逻辑代数的加是逻辑关系的一种表述。。它们的规则分别如下: 模2加:011110101000=⊕=⊕=⊕=⊕ 逻辑加:1111101010 00=+=+=+=+ 10-7 将下列十进制数用8421BCD 码表示。 ① D ② D 解:①D =(0011 0111. 1000 0110)8421BCD ②D =(0110 0000 0101. 0000 0001)8421BCD 10-8 根据格雷码与二进制数的关系式,列出四位二进制数所对应的格雷码。

微波与天线习题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 1.在一均匀无耗传输线上传输频率为3GHZ 的信号,已知其特性阻抗0Z =100Ω,终端接 l Z =75+j100Ω的负载,试求: ① 传输线上的驻波系数; ② 离终端10㎝处的反射系数; ③ 离终端2.5㎝处的输入阻抗。 2.由若干段均匀无耗传输线组成的电路如图,已知g E =50V ,Z 0=g Z = 1l Z =100Ω,Z 01=150Ω,2l Z =225Ω,求: ① 分析各段的工作状态并求其驻波比; ② 画出ac 段电压、电流振幅分布图并求出极值。 3.一均匀无耗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为500Ω,负载阻抗l Z =200-j250Ω,通过4 λ 阻抗变换器及并联支节线实现匹配,如图所示,已知工作频率f =300MHZ ,求4 λ 阻抗变换段的特性阻抗01Z 及并联短路支节线的最短长度min l 。

4.性阻抗为0Z 的无耗传输线的驻波比为ρ,第一个电压波节点离负载的距离为min1l ,试证明此时终端负载应为 min1 min1 1tan tan l j l Z j l ρβρβ-Z =- 5 明无耗传输线上任意相距 4 λ 的两点处的阻抗的乘积等于传输线特性阻抗的平方。 6某一均匀无耗传输线特性阻抗为0Z =50Ω,终端接有未知负载l Z ,现在传输线上测得电压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100mV 和200mV ,第一个电压波节的位置离负载min13 l λ =,试求 负载阻抗l Z 。 7.传输系统如图,画出AB 段及BC 段沿线各点电压、电流和阻抗的振幅分布图,并求出电压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图中R=900Ω) 8.特性阻抗0150Z =Ω的均匀无耗传输线,终端接有负载250100l j Z =+Ω,用 4 λ 阻抗

最新整理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习题附答案汇总

《物质结构与性质》同步复习第1讲原子结构1题面 某文献资料上记载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摘录如下: 35Cl 34.969 75.77%35Cl 35 75.77% 37Cl 36.966 24.23%37Cl 37 24.23% 平均35.453 平均35.485 试回答下列问题: (1)34.969是表示__________;(2)35.453是表示__________; (3)35是表示_______________;(4)35.485是表示__________; (5)24.23%是表示__________; 答案: (1)34.969是表示同位素35Cl的相对原子质量; (2)35.453是表示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3)35是表示35Cl原子的质量数; (4)35.485是表示氯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5)24.23%是表示同位素37Cl在自然界存在的氯元素中所占的 原子个数百分比。 5题面 已知A、B、C、D和E 5种分子所含原子数目依次为1、2、3、4和6, 且都含有18个电子。又知B、C和D是由两种元素的原子组成。请回答: (1)组成A分子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2)B和C的分子式分别是和;C分子的立体结构呈 型,该分子属于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3)若向D的稀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有无色气体生成。则D的分 子式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若将1mol E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1mol CO2和2molH2O,则E 的分子式是。 答案:(1)1s22s22p63s23p6(2)HCl H2S V 极性 (3)H2O2 2H2O22H2O+O2↑(4)CH4O 1题面 按所示格式填写下表有序号的表格: 原子序数电子排布式价层电子排 布 周期族 17 ①②③④ ⑤1s22s22p6⑥⑦⑧ ⑨⑩3d54s1⑾ⅥB 答案:①1s22s22p63s23p5②3s23p5③3 ④ⅦA ⑤10 ⑥2s22p6⑦2 ⑧0 ⑨24 ⑩1s22s22p63s23p63d54s1⑾4 2题面 (1)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是4s24p3,在元素周期表中,砷元素位于_______周期族;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砷酸钠的化学式是。 (2)已知下列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写出它们最外层电子构型和 元素符号: MnO2

第二章 分子结构 习题答案

2、 结合Cl 2的形成,说明共价键形成的条件。共价键为什么有饱和性 共价键形成的条件:原子中必须有单电子,而且成单电子的自旋方向必须相反。 共价键有饱和性是因为:一个原子的一个成单电子只能与另一个成单电子配对,形成一个共价单键。一个原子有几个成单电子便与几个自旋相反的成单电子配对成键。电子配对后,便不再具有成单电子了,若再有单电子与之靠近,也不能成键了。 例如:每一个Cl 原子有一个带有单电子的p 轨道,相互以头碰头的形式重叠可以形成共价单键,且只能形成一个单键。 3、 画出下列化合物分子的结构式并指出何者是键,何者是键,何者是配位键。 H H H Ζ?δδσσ σ P N I I I Ζ? δδσσ σ N N N H H H H σσσ σσ 膦PH 3, 三碘化氮NI 3 肼N 2H 4(N —H 单键) c C c H H H H σσσσ σ π N N N O O o O H σ σσσσ ππππ ,乙烯, 四氧化二氮(有双键)。 " 4.PCl 3的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键角略小于10928,SiCl 4是四面体形,键角为10928, 试用杂化轨道理论加以说明。 杂化轨道理论认为,在形成PCl 3分子时,磷原子的一个3s 轨道和三个 3p 轨道采取sp 3 杂化。在四个sp 3杂化轨道中,有一个杂化轨道被一对孤电子对所占据,剩下的三个杂化轨道为三个成单电子占据,占据一个sp 3杂化轨道的一对孤电子对,由于它不参加成键作用,电子云较密集于磷原子的周围,因此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所占据的杂化轨道有排斥作用,为不等性杂化,所以键角略小于109°28′。而在SiCl 4分子中,为等性杂化,没有不参加成键的孤电子对,四个杂化轨道都为四个成单电子占据,不存在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所占据杂化轨道的排斥作用,所以键角为109°28′。 5. 判断下列物种的几何构型,并指出中心原子采取何种杂化方式。 (1) AsF 4 (2) XeOF 3 (3) SF 5 (4) Cl 2CO (5) HO 2 (6) HNO 3 (7) I 3 (8) I 3 分子式 杂化方式 电子对构型 分子构型 : AsF 4 sp 3d 三角双锥

第10章习题解答(DOC)

第10章 信号产生与处理电路 习 题 10 10.1 振荡电路与放大电路有何异同点。 解:振荡电路和放大电路都是能量转换装置。振荡电路是在无外输入信号作用时,电路自动地将直流能量转换为交流能量;放大电路是在有外输入信号控制下,实现能量的转换。 10.2 正弦波振荡器振荡条件是什么?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的条件是什么?两者有何不同,为什么?。 解: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为1=? ?F A ,电路为正反馈时,产生自激的条件。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自激条件为1-=? ?F A ,电路为负反馈时,产生自激的条件。 10.3 根据选频网络的不同,正弦波振荡器可分为哪几类? 各有什么特点? 解:正弦波振荡电路可分为RC 正弦波振荡器,LC 正弦波振荡器和石英晶体振荡器。 RC 正弦波振荡器通常产生低频正弦信号,LC 正弦波振荡器常用来产生高频正弦信号,石英晶体振荡器产生的正弦波频率稳定性很高。 10.4 正弦波信号产生电路一般由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作用是什么? 解:正弦波振荡电路通常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为:放大电路、选频网络、正反馈网络和稳幅网络。放大电路实现能量转换的控制,选频网络决定电路的振荡频率,正反馈网络引入正反馈,使反馈信号等于输入信号,稳幅网络使电路输出信号幅度稳定。 10.5 当产生20Hz ~20KHz 的正弦波时,应选用什么类型的振荡器。当产生100MHz 的正弦波时,应选用什么类型的振荡器。当要求产生频率稳定度很高的正弦波时,应选用什么类型的振荡器。 解:产生20Hz~20KHz 的正弦波时,应选用RC 正弦波振荡器。产生100MHz 的正弦波时,应选用LC 正弦波振荡器。当要求产生频率稳定度很高的正弦波时,应选用石英晶体振荡器。 10.6 电路如图10.1所示,试用相位平衡条件判断哪个电路可能振荡,哪个不能振荡,并简述理由。 解:(a) 不能振荡,不满足正反馈条件;(b) 可能振荡,满足振荡条件。

结构化学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 已知:类氢离子He +的某一状态Ψ=0202/30)22()2(241a r e a r a -?-?π此状态的n ,l ,m 值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其能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角动量平方为_________________.角动量在Z 轴方向分量为_________. 2. He +的3p z 轨道有_____个径向节面, 有_____个角度节面。 3. 如一原子轨道的磁量子数m=0,主量子数n ≤2,则可能的轨道为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 在外磁场下,多电子原子的能量与下列哪些量子数有关( B ) A. n,l B. n,l,m C. n D. n,m 2. 用来表示核外某电子运动状况的下列各组量子数(n ,l ,m ,ms )中,哪一组是合理的(A ) A. (2,1,-1,-1/2) B. (0,0,0,1/2) C. (3,1,2,1/2) D.(2,1,0,0) 3. 如果一个原子的主量子数是4,则它( C ) A. 只有s 、p 电子 B. 只有s 、p 、d 电子 C. 只有s 、p 、d 和f 电子 D. 有s 、p 电子 4. 对氢原子Φ方程求解,下列叙述有错的是( C ). A. 可得复函数解Φ=ΦΦim m Ae )(. B. 由Φ方程复函数解进行线性组合,可得到实函数解. C. 根据Φm (Φ)函数的单值性,可确定|m|=0.1.2…………I D. 根据归一化条件1)(220=ΦΦΦ?d m π求得π21 =A 5. He +的一个电子处于总节面数为3的d 态问电子的能量应为 ( D ). A.1 B.1/9 C.1/4 D.1/16 6. 电子在核附近有非零几率密度的原子轨道是( D ). A.Ψ3P B. Ψ3d C.Ψ2P D.Ψ2S 7. 氢原子处于下列各状态 (1)ψ2px (2) ψ3dxz (3) ψ3pz (4) ψ3dz 2 (5)ψ322 ,问哪些状态既是M 2算符的本征函数,又是M z 算符的本征函数?C A. (1) (3) B. (2) (4) C. (3) (4) (5) D. (1) (2) (5) 8. Fe 的电子组态为[Ar]3d 64s 2,其能量最低的光谱支项( A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