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验式生命教育

体验式生命教育

中学生体验式生命教育模式浅析


【摘要】无论在小学、中学或是大学,生命教育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认同。然而,目前的中小学生命教育,由于受种种因素制约,一定程度地阻碍和限制了学生对生命意义及价值的探索。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富有生命性的教学方式,其充满个性和创造性的体验过程正是进行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在中小学生命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中学;生命教育

从前些日子江西临川高三男生杀害班主任至最近的成都10岁小学生跳楼,每每听闻这些,在为一个个年轻生命逝去痛心疾首的同时,我们也不禁想要问:我们的孩子究竟是怎么了?生命是人世间最宝贵的财富,我们能接受生命自然的生老病死,但是却无法理解年轻生命的自我了结。许多遭受严重病痛折磨的人顽强地与死亡做斗争,让我们心底里产生由衷的敬意,而另一方面,这些正值花样年华的孩子却选择主动放弃生命,自杀或杀人让我们匪夷所思。面对这些现象,每一位心理健康工作者都会感到一种压力。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社会的、家庭的、学校的因素都有,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我们的学生心理素质薄弱,忽视生命的价值,因此加强生命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于2013年10月9日-10月16日有幸参加了福建省红十字会主办的体验式生命教育的师资培训班。为期一周的培训使笔者对生命教育尤其是体验式生命教育有了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同时也对这一课题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学习兴趣,现将培训的所思所想所得粗浅地表述出来,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经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教育之“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作为学生成长的守护者,学校不仅要关心学生知识的获得、精神的成长,还要防止任何可能伤害生命的行为发生。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现代教育存在这一个最大的盲区:每个人所需要的生命教育,却长期被忽视着。目前的中小学生命教育,由于受种种因素制约,一定程度地阻碍和限制了学生对生命意义及价值的探索。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富有生命性的教学方式,其充满个性和创造性的体验过程正是进行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在中小学生命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体验式教育的内涵
(一)体验式教育的含义
“体验”的“体”,意为设身处地,亲身经历;“验”意为察看感受,验证查考。体验式教育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目的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创设实际的或虚拟的情境或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或体验,

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使学生在实践、交流、反思和总结的过程中产生情感、内化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体验式教育的源起
体验式教育中的“体验”最初来自于约翰·杜威提倡的“经验学习”、“教育即生活”、“从做中学习”、“教育是经验的改造”等教育理念。而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式教育始创于英国。1941年英国教师科翰移植二战期间训练年轻海员生存能力和生存技巧的经验,在威尔士建立“户外学校”用来训练军人、工商业人员、学生等群体的生存管理能力以及心理、人格品质,开创了体验培训机构的先河。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体验式教育的理念也被很多教育家所推崇。如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博学之,审问之,明辨之,笃行之”以及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等,这些都是体验式教育理念的体现。
二、体验式生命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体验式生命教育是对体验式教育的细化,是体验式教育这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在生命教育中的运用,是对生命教育模式的丰富和发展。体验式生命教育是指教育者以生命教育的目的、生命教育的内容为依据,运用体验式教育的思路和方法,设置相应的活动或情境,让学生自主体验、积极探索,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焕发出生命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并促进学生真正的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感悟生命、提升生命价值的一种教育模式。
体验式生命教育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⑴亲历性。这是体验式教育模式的本质特征。体验包括身体层面的亲历和心理层面的亲历。体验式生命教育的理念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只是接受者,而是亲身体验者。体验式教育模式主张在教育过程中学生要亲身参与体验,通过自身的体验和亲历概括总结、获得知识。
⑵情境性。体验的完成离不开情境,没有情境的体验,就无所谓心灵的感悟。体验式生命教育强调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一个情境开展教学活动,这个情境可以是真实的活动,也可以是虚拟的场景,通过学生置身于实践环境中,以其亲身的感性认识产生丰富真切的体验,又以情感为动力,深化和升华理性认识。
⑶反思性。反思是体验式教育的核心。学习者通过对自己在学习过程的亲身经历进行反思,最后整理、抽象、概括和提炼以升华成新的知识,从而形成自己的理念和价值观。
三、中学生命教育的教学现状
1、在生命教育重视的程度上,流于形式,缺乏全面的落实。
当前,学校对生命教育工作的开展重视度不够。常常只有在涉

及自杀预防问题才会面对“生与死”的主题,在自杀、杀人事件发生后才感慨生命意识的薄弱。同时也由于缺乏相应的指导,虽然也明知道生命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对生命教育应该如何开展却很茫然。很多学校在开展生命教育工作时仅仅局限于应付上级的书面材料检查,使得生命教育工作的开展在某些学校存在着贯彻执行上的不足和实效性差的问题。
2、在实施生命教育的内容上,内容单一,较少联系实际
当前,生命教育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常常被等同于安全教育、生理卫生教育、品德纪律教育等,没有形成完整的生命教育体系。生命教育内容应该是包罗万象,它的内涵绝不是一堂关于生命教育的课或是一门单独的学科教学能做到的,而应该是渗透在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生命教学内容也更多的体现为理论层面上的东西,而真正属于操作层面的内容比较少。在生命教育中,我们掌握理论知识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对生命相关知识的认识来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对生命价值的认识的飞跃并不是掌握了足够的知识就可以的,是需要通过持续的实践经验才能实现。
3、在生命教育实施方式上,还是以知识灌输为主。
国内一些学校,主要还是通过教材实施生命教育,教师仍旧采用说教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教师在教学中以生硬、枯燥、乏味的说教进行教学,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有研究数字表明:当我们用眼睛看,我们只能记忆10%;当我们用耳朵听,我们只能记忆30%; 当我们用身体经历,我们却能记忆80%。当我们用心去感受,将无限内化于心!
因此,要改变生命教育中的传统教学弊端,要求教师采用“体验式”教学,为学生创造最佳的活动时空,让学生从被动的听转为参与进来,在真切的生活场景中引发其自我体验和感悟,从而学会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敬畏生命。
四、体验式教学对中学生命教育的意义
1、体验式生命教育符合中学生成长的特点。
当代中学生更注重个体性,自我意识强,思维独立、具有批判精神。独立性和自主性明显增强,相信事实,大道理不太能打动他们。传统的“你说我听”的说教式教育方法常常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和抵触,他们更喜欢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中接受教育。
2、体验式教学有助于拓宽生命教育的领域
生命教育是一个涵盖多重主题的教育实践领域,仅就某一专题或层面进行讲授无法诠释生命教育的真谛。同时,生命教育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其身后的人文关怀。它强调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绽放生命的光彩,实现

生命的辉煌。这些精神或理念层面的感知与领悟,绝非是采用灌输、说教的方式能达到的效果。
3、体验式教学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体验式教学尊重个体差异。体验式教学强调主体间存在种种差异,对事物的理解与体验也不相同。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感受、不同的理解,经过交往和沟通能碰撞出心灵的火花。
体验式教学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帮助者,及时准确地发现学生的需求并提供恰当的帮助。
体验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体验强调亲自经历,个体可以获得最直接生动的感觉和经验。在积极的个性体验中,个体可以充分拜托外界的束缚,不断产生新的想象和联想,个体的创造性得到发展。
五、体验式生命教育模式的构建
教师指导
创伤情境
设计导思
亲历分享
获得认识
评价反思
强化体验
践行体验
升华认识
“体验式教育”的生命教育教学的基本方式是“在体验中学习”,这种教学是通过丰富多彩的主体参与来进行体验学习的,体现“在实验中体验,在活动中体验、在训练中体验”的宗旨,把“体验”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体验式生命教育教学的一般模式可以是:创设情境、设计导思——亲历分享、获得认识——评价反思、强化体验——践行体验、升华认识。



学生主体



1、创设情境、设计导思。美国教育学家布朗认为:“学习的环境应该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应挖掘并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体验情境,学生主体根据已有的经验和认识去感受、理解事物,并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领悟。
2、亲历分享、获得认识。体验的产生,首先源于体验者切身的感受。教师应引导学生亲自参与活动或问题,并引导学生结合情境和问题,运用生活现象和事例发生联想,进行体验、感悟,并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探讨和交流,从而澄清一些模糊认识或错误认识,获得正确认识,这是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
3、评价反思,强化体验。体验式教学不是只停留于学生的即时体验和感悟,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在体验和交流活动完成后进行评价和反思,即将体验和认识进行分析总结,从而实现对体验的超越,完成知识的重建和内化,这是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核心环节。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发现他人的不足,尊重他人,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然后教师是在此基础上及时对学生的发言加以归纳和总结,必要时可进行知识的讲授,让学生对该问题有一个全面的深刻认识,最终促进学生的自我领悟、自我教

育与自我成长。
4、践行体验、升华认识。与一般教学一样,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把所学的知识用于指导实践,认识也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得到发展。
在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中,教师只发挥指导作用,而学生却处于主体地位。
六、中学生体验式生命教育模式案例分析——“关爱生命”素质拓展训练
为了能对体验式生命教育这一模式的实施过程有更加深入的理解,笔者选择以我校高一年段某班级的一次素质拓展训练作为案例,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对这一模式进行实践,既可以发现研究中的不足,以便更好地改进,也可以为这一模式的实施做一个示范。
(一)活动主体:关爱生命
素质拓展训练是以活动为载体,通过成员的自我体验、相互分享,从而改变其认知和行为,已达到每位成员成长和发展的目的。一方面它具有趣味性,训练主要引导学生对活动情景的感知和体验,影响其认知,促进其行为改变。另一方面,它具有实践性。训练的关键在于让学生把在团体中学到的心理技术和方法迁移到生活实际中去。生命教育活动是与学生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如果让其融入到拓展训练的模式中,通过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运用语言的感染力与肢体语言的魅力,寓教于乐,生命教育将会有极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的身心获得发展。活动时间为下午14:30-17:00,活动地点是铁山劳动基地。
(二)体验活动过程:
1、团队建设
(1)活动:“老师说”。目的是解说活动要求、活跃现场气氛,吸引学生注意。游戏规则为根据口令做动作,但是不是所有都做,只有“老师说”出现才执行。
(2)分组:34人,分4组。注意把12名女生平均分到4个小组,每组3名。分组方式:老师说“全体学生围成一个圆圈,双手后背,要求学生不能偷看”。分发扑克牌4色共34张,先发女生,每种花色抽3张发给女生,保女生平均分配,其余发给男生。拿到纸牌后,按花色寻找同花,从小到大排成纵队。
(3)选队长。在不说话的前提下,用手指出你心目中的队长。队长答谢队友信任,为队友带手环。
(4)创作队名、队徽、口号、队歌、队型
(5)15分钟后,各小队进行集体展示,展示时间3分钟。
2、活动“穿越生死网”
创设情境:现在我们要进行一次的逃生演练。现在我们处于一个火灾现场,周围浓烟滚滚,时间很紧急,我们要面临的任务是在最快的时间内和你的队友一起逃离现场。摆在你们面前的这张网就是我们要逃生的通道。
规则是每个小组成员必须从通道里通过,从其他地方通过无效。每个通道只限一人通过,使用

过的通道就封闭了。过的过程中,身体的任何部位都不能触碰通道,否则无法通过,每个人有三条命,并且一次性用完,中途不换人。三条命用完,变成鬼,不能帮助队友逃生,并且解下手环。
学生分组讨论,集体分享:
在这个游戏中,我们要注意什么?取胜的关键在哪里?先小组讨论,汇总成小组意见,再集体分享。
教师总结:
(1)强调逃生中心态要冷静、沉着,要有信心。
(2)要制定逃生的方案。观察周围环境、逃生通道的位置大小、自身的特点、做到知己知彼,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逃生的顺序。
(3)相信队友。团结一致,共同面对挑战。
(4)正确取舍。游戏中为确保安全,阻碍干扰我们逃生的物件如眼睛、钥匙、衣服要先取下,在实际的灾难面前,也要把身外之物舍去。
3、活动:“孤岛求生”
创设情境:现在我们处于茫茫的大海上,很不幸的是,我们遇上了很大级别的台风,我们坐在一条很小的救生艇上。救生艇很小很小,正常情况下是无法容纳我们一个队伍8、9个人的,怎么办?但是对我们每个队伍来说,每一个队友都不能落下,每一个人都很重要,一个人都不能少。
规则:队伍里所有的人必须站在制定的框框里,身体的任何部位离开框框任务就失败,集体阵亡。必须坚持5分钟。
分享:每人用一句话分享这个游戏的感言。
参考文献:
【1】 罗方禄、王铖:《体验式生命教育释析》
【2】 李英.体验:一种教育学的话语.【J】.教育研究,2003(02)
【3】沈丽丽:《大学生体验式生命教育模式探析》
【4】易丹、杨克非:《体验式生命教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视角》
【5】大卫·库伯.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6】谢文娟:《大学生体验式生命教育模式的构建及运用》
【7】江晓萍:《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