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妇女在战争中的作用

妇女在战争中的作用

妇女在战争中的作用
妇女在战争中的作用

美国独立战争中女性的作用

美国革命是指在后半18世纪导致了北美洲十三个州的殖民地脱离大英帝国并且创建了美利坚合众国的一连串事件与思想。美国独立战争(1775年-1783年)是革命的其中一部分。

美国革命的背景,在经济方面的原因是,法印战争(1754年至1763年)

与朋提阿克暴动之后,新即位的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决定全面检讨北美洲这块地方。为了让大英帝国更加稳固以及带来更多利益,英国在殖民地颁布了新的经

济与土地分配政策。因为这些政策对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更大的经济负担,由此

殖民地人对这些政策的不满在接下来的十年中与日俱增,普遍怀疑这些政策的

合理性,于是埋下了着“革命”的“种子”。

思想方面,启蒙运动的兴起与传播,提高了哲学思想的地位,开始用根据

观察和独立理性思考而来的观点,来取代那些传统权威的观点,传统思想遭受

挑战,而出版物与传播的加速更是让新的思想得以迅速发酵膨胀。早期思想家

的思想与作品更是对革命,社会生活方方面面都提供了借鉴或是重大影响。同

时美国的“大觉醒”这股新的宗教潮流认为个人意识和经验,才是宗教经验中

最有价值的地方,而不是教会所传布的资讯。这使得浸信会教派的观点开始在

殖民地中蔓延开来。

北美殖民地时期,因为妇女只能通过其父亲、丈夫或是儿子这些男性群体来表

达自己的政治信念,所以在这个程度上来看,妇女同政治世界的联系是间接的,由此。这个时期的政治理论普遍认为,妇女不如男子爱国。然而,在美国革命

时期,无论是战前,战中或是战后,妇女都表现出来了她们极其重要的作用,

表现出了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精神,建立了不朽的业绩。

早在1765年印花税危机爆发时,妇女们就立即组织了“自由之女”社,与男子组织的“自由之子”社几乎同时诞生于1766年。这种组织当时遍及北美各地,参加者包括来自各社会阶层的妇女。她们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斗争,其中最著名

的是抵制英货运动。

18世纪,工业革命在英国进行得如火如荼,纺织业成为了英国最重要的工业,于是,北美爱国者发现,抵制英国纺织品是最重要的经济武器。这个抵制

运动中,成功有赖于妇女的合作。通过宣传鼓动,妇女迅速行动起来。各地妇

女闻声而起。最引人注目的是,“自由之女”社的妇女们身着土布衣公开聚集

到一起进行纺织,她们人数通常为40-100人,有时为上百人。这些妇女也努力鼓励其他妇女行动起来,连一些名门望族的大家闺秀亦以穿土布衣为荣,并踊

跃加入纺织会据记载,1767年当一个新英格兰人提到妇女聚集纺织时仅仅讨论“诸如服饰、丑闻及贬损他人之类的无聊话题”时,3名波士顿妇女立即予以

反驳,认为这样的评头品足是“诽谤性侮辱”妇女,她们宣称,“在讽刺挖苦

和人身抨击方面,我们自叹弗如,但在忠诚、真诚及对美德、自由及对国家的

热爱上,我们绝不低人一等。”(注:玛丽·诺顿等:《人民与民族》(A People and A Nation:A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波士顿,1986年

第2版,第117页。)除了衣着方面的改变,纺纱织布原本就是殖民地妇女家

务劳作的一部分,而正是由于抵制活动的兴起,这一项看似日常的习惯第一次

被赋予了政治和社会意义,并且得到了大力的赞扬和高度的评价。,《波士顿

晚报》1769年5月29日这样称赞道:“北美妇女的勤劳和节俭必然提高她们

在人们心目中的声望,并有助于表明她们对于从政治上拯救整个大陆作出了多

么大的贡献!”(注:玛丽·诺顿:《自由之女》(Liberty's Daughters:The Revolutionary Ex-perience of American Women,1750-1800),波士顿,1980年,第166页。)

除了抵制英国的纺织品,还有抵制茶叶这一项。在殖民时期,茶叶主要是由家庭妇女购买的,当时买很多妇女都拒绝买茶叶,拒绝喝茶,改喝其他的代

替品,同时,她们也宣传出去,呼吁鼓励其他的妇女也加入到行动中来。例如,1770年1月,波士顿538名妇女签署了一项协议:只要征茶叶税,就决不饮茶(注:琳达·德鲍:《建国之母》(Foundi-ng Mothers:Women of America in the Revolutionary Era),波士顿,1975年版,第157页。)而北卡罗来纳伊

登顿妇女的行动则更具有典型性。1774年,当北卡罗来纳男性爱国者通过“不

进口、不消费”的综合决议案之后,是年10月25日,伊登顿及其附近51名妇女也聚集在一起签署了一项声明,她们庄严地宣告“我们不能对影响我国和平

与幸福的事情漠不关心”,并保证“真诚地拥护本殖民地议会的各项决议”,“尽我们所有力量支持公益事业”,她们认为“这一责任不仅属于我们亲爱的

眷属,我们自己也要承担起这项责任”(注:萨利·布思:《76年的妇女》(The Women of '76),纽约,1976年版,第12页。)。这一个声明具有极其

重要的意义,它表现出妇女们对国家强烈的责任感,以国家为己任,积极的参

与到政治活动中来,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除此之外,妇女在反英的宣传鼓动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在罗得岛、马里兰、弗吉尼亚及南卡罗来纳,妇女拥有的报纸和其他爱国的报纸一样走在了前列,

为激进的革命宣传提供了阵地,妇女本身也纷纷向报刊投稿以表述其爱国激情。宾夕法尼亚的安妮·斯托克顿、马萨诸塞的黑人女诗人菲利斯·惠特利成为革

命事业的重要代言人之一、美国革命事业最杰出的女宣传家默西·奥蒂斯·沃

伦这些著名的女作家都用她们正义的笔杆写出了对时代的热血的呼唤,醍醐灌

顶的警醒,充满深情又不缺乏理性的倡导和鼓舞!

除了在战前的准备,战争中,更是有许多妇女投身战争,无论是在后勤或

是前线。

妇女们在后方的贡献大致有这么几点:踊跃地送夫送子去参战;承担起原来属

于男人的户外事务,比如管理农场,经营商店,操持农务等等;继续不遗余力

地抵制英货,并且为爱国军队提供军需品。在南方许多地方,纺织也成为女黑

奴的主要工作,连那些从前没有参与抵制活动的妇女也行动起来了;为大陆军

筹集捐款;妇女担负起严惩投机商、打击效忠派及配合民兵作战等重伤。在战

前及战时,妇女也积极阻止商人囤积奇居,或贮藏英货……妇女在后方以实际

行动默默地支持着,成为了强大的后援,这些对战争取得胜利都有着极大的帮

助鼓舞。

在前线方面,更有许多妇女积极投身战线,巾帼不让须眉。据估计,在独立战

争期间,大约有2万名妇女跟随其在大陆军中服役的丈夫或情侣转战各地(注:萨利·布思:《76年的妇女》(The Wo-men of '76),纽约,1976年版,第

181页。)。这些随军妇女经受了比一般妇女更为艰难的战争磨难,她们和士

兵们一样风餐露宿,长途跋涉,并担负起大部分烹调、洗涤及护理伤病员的重任。妇女还充当战地医生,有的还协助搬运军需品。玛格丽特是一个随军妇女,参加过保卫华盛顿要塞的战斗,当她丈夫约翰·科宾倒下之后,她顶替了他的

岗位,并以“惊人的勇敢”顽强作战,后来她自己也光荣负伤,一只手臂致残。科宾夫人被誉为“尽了一个士兵职责的第一个妇女”(注:爱德华·詹姆斯等编:《美国著名妇女辞典》(Notable American Women,1607-1950,坎布里奇,1975年,第3卷,第385页。)。妇女在独立战争中留下的这些光辉业绩,彪

炳史册,一直成为美国妇女的骄傲。

历史表明,妇女对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她们的爱国主义行动是有一定自觉性的,而这正是她们政治意识觉醒的标志之一。妇女的

爱国行动不但提高了她们的自我意识,有助于女权主义思想的萌芽,而且改变

了当时美国社会的妇女观。也就是说,美国革命对妇女本身产生了深刻而巨大

的影响。同时,也有助于男性改变对以往女性的种种看法,为后面独立战争之

后女性在各个方面新的权利的争取做了很好的铺垫。

参考:

百度百科:美国革命

(https://www.doczj.com/doc/e87699074.html,/link?url=2G2883QBAdqUluCJEduyxqNzGgDMZ-

18QczpwlYfqkA9w5MkNcYlADyk1rlzXiyk_cP5nTAeJ935npzMEr-Sc_)

玛丽·诺顿等:《人民与民族》(A People and A Nation:A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波士顿,1986年第2版,第117页。

玛丽·诺顿:《自由之女》(Liberty's Daughters:The Revolutionary Ex-perience of American Women,1750-1800),波士顿,1980年,第166页。

琳达·德鲍:《建国之母》(Foundi-ng Mothers:Women of America in the Revolutionary Era),波士顿,1975年版,第157页。

萨利·布思:《76年的妇女》(The Women of '76),纽约,1976年版,第12页。

萨利·布思:《76年的妇女》(The Wo-men of '76),纽约,1976年版,第

181页。

爱德华·詹姆斯等编:《美国著名妇女辞典》(Notable American Women,1607-1950,坎布里奇,1975年,第3卷,第385页。

陈其:《美国历史中的妇女》

军事理论选择题

《军事技术》章节 一、单选题 1、军事高技术的体系结构是由科学技术体系中面向军事应用的那部分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所组成的,它包括( C ) A、基础科学、技术科学 B、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 C、军事基础技术和军事应用技术 D、军用光电技术和军用航天技术 2、当代高技术包含了信息技术群、新材料技术群、新能源技术群、生物技术群、海洋技术群和航天技术群,其中基础是( C ) A、新能源技术群 B、信息技术群 C、新材料技术群 D、生物技术群 5、炮兵声测侦察的理论基础是(双耳效应) 6、以下属于无人驾驶侦察机的是(B) A、美国的U-2R B、美国的“捕食者”号 C、俄罗斯的米格-25侦察机 D、美国的SR-71 7、创造武器系统采用制导技术的先例的标志时间是(D) A、20世纪70年代 B、第四次中东战争 C、海湾战争 D、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纳粹德国制造的V1、V2导弹 8、惯性导弹的特点是(能独立进行工作、不受气象条件的影响、抗干扰能力、隐蔽性好) 9、下面属于导弹的是(D) A、人造卫星 B、制导炸弹 C、火箭弹 D、火箭助飞的鱼雷

13、可以有效防可见光探测,也具有防紫外、近红外探测性能的是(迷彩伪装技术) 14、被称为“王牌技术”的是(隐身技术) 26、当今世界正在进行的新军事变革是一场空前的全维军事革命,其核心是(军事信息化革命) 27、2003年伊拉克战争的作战思想是(全体震慑性打击) 28、采用精确打击特种作战相结合的作战思想的典型战争是(阿富汗战争) 29、未来战争是在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其核心是信息技术 30、第四代导弹的发展时间为(20世纪40年代中至50年代末) 三、判断题 4、反坦克制导地雷装有一个无声音响传感器和一套通信设备,能发现400米以外的装甲目标,并待其接近至200米时自行引爆。(错) 6、伪装的基本原理是减少目标与背景的特性差别,隐蔽目标或降低目标的可探测特征,从而降低目标被敌方探测的概率。(对) 11、从功能上讲,指挥自动化系统实质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具有指挥控制、情报侦察、预警探测、通信、电子对抗和其他作战信息保障功能的军事信息系统。(对) 12、指挥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原理是指系统的工作过程,整个指挥控制过程分为情报获取、评估、方案产生、方案选择、计划和命令下达六个环节。(对) 14、新军事变革将变集结式作战保障为聚集式作战保障。(对) 15、指挥自动化系统自身的发展是指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多媒体、人工智能和通信的新技术、新方法完善提高系统的性能,并把服务对象由指挥员扩大到战斗员。(对) 17、新军事变革是以创新的军事思想和作战理论为先导。(对) 18、现代战争史体系对体系的较量,只有多种力量综合使用、各军种密切协同、各种武器系统优势互补,才能发挥整体威力。(对) 19、导弹预警卫星上装有红外传感器和可见光相机,能在导弹发射后80秒内捕捉到导弹尾焰并确定其位置。(错) 20、航天器是到空间完成特定任务的有效载荷。(对) 《军事思想》章节 5、近现代西方军事思想最主要的特征是(对先进主战武器的应用给军事领域带来的

伊拉克战争中心理战

在此次伊拉克战争中,如果把美军利用高技术武器装备对伊拉克实施大规模攻击称为“第一战场”的话,那么,运用心理手段对伊拉克军队展开全方位渗透和影响的无形战场可以当之无愧地称之为美军的“第二战场”。 所谓心理战,是指敌对双方运用心理学原理,通过宣传和其他活动,从精神上瓦解敌方国家及其军队的作战样式。它通常分为政治心理战、经济心理战、外交心理战和文化心理战等。 心理战常用的手段包括:宣传、恐吓、威慑、欺骗、诱惑、诡诈、怀柔以及收买等。其中,宣传是心理战的基本手段,往往通过无线、有线广播,散发宣传品,邮寄心战书信,实施战场喊话,宣传本国的社会制度和政治主张;有时发动谣言攻势,进行挑拨离间,策划暴动骚乱,从事破坏暗杀,来动摇和瓦解对方的军心、民心,削弱其战斗意志。 进行心理战的要求是:宣传上要主动进攻;充分了解敌军心理上的强点和弱点;重点是对敌方军官从心理上进行瓦解;心理战的手段要与部队作战行动对敌施加的心理影响结合运用;要加强己方的心理训练,及时识破和挫败敌方的心理战。 心理战起源较早,中国古代的“四面楚歌”,就是运用心理因素的成功例证。现代心理战作为一种专门的斗争手段被普遍重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一些国家和军队对心理战的研究和运用逐渐广泛地开展起来,建立了专门的机构,研究心理战的理论,搜集心理战的情报,制订心理破坏的政策和方法,考察心理影响的效能,研制并改进心理战的技术器材等。 20世纪50年代初,一些国家和军队又相继成立了心理战学校、心理战中心、心理战局和最高决策机构心理战委员会等。有些国家把心理战作为总体战的一个环节,与军事、政治、经济、外交和文化斗争紧密结合,交互运用。(新华社北京3月24日电) 来源:新华社2003年3月24日

美国陆军心理战部队

美国陆军心理战部队 在高新技术对现代战争产生巨大影响的个天,美军注重研究高技术武器作战的同时,也未放松从心理上攻击对方。美军也认为"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开展心理战是其达到不战或小战而屈人之兵的重要手段。为更好地在未来局部战争中运用心理战,美军不断加强对心理战部队的建设。 美国陆军心理战部队的历史沿革 美国陆军心理战部队在美军心理战部队中担任主要角色。它的发展是随着两次世界大战及近期频繁发生的局部战争而不断发展并趋于完善的。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越南战争为美国陆军心理战部队产生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在陆军部情报部门设立心理战科,在美远征军总司令部情报处设立宣传科,标志着美军心理战部队的萌芽。由于科技水平较低,宣传手段单一,在战争中发挥作用有限,因此,1918-1941年陆军部一度取消了心理战机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心理战部队开始出现雏形。美陆军在战区级设立了心理战科,集团军群或野战军一级编有无线电广播连,作战时分成若十小队直接配属给前线作战部队。尽管这支心理战部队在二战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没能引起军方的高度重视,战争结束而被解散。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是心理战部队真正形成时期。朝鲜战争爆发时,赴朝作战的心理战部队是1947年组建的战术新闻宣传支队(后改编为第1无线电广播与传单散发连),配备给美陆军第8集团军使用。这支新组建的心理战支队无法满足整个朝鲜战争的需要,因此,195l年7月,美陆军义组建了第1无线电广播与传单散发大队赴朝作战。参加越南战争的心理战部队是第6心理战营,后扩编为第4心理战大队,下辖4个营,每个军级战术区配1个营。越战后心理战部队再度被冷漠,至80年代初,美军只剩下一支人员少、装备老化的现役心理战部队。 80年代以后的局部战争为美国陆军心理战部队发展阶段。80代中后期,美军提高了对心理战重要性的认识,把心理战作为"执行国家安全政策的一种战略手段"、"在平时、危机时和战时都考虑使用心理战",并制定了阐述心理战理论观点的美国陆军FM33-l号野战手册。1993年,美陆军义颁布了FM33-5野战手册《心理战的战术、技术与程序》,将心理战理论与心理战部队的日常实际活动联系起来,为心理战的实施和训练提供了条令依据。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心理战部队建设被提高到更高层次。信息时代的到来,更新了心理战部队的作战手段,使其在未来战争中必将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 美国陆军心理战部队的基本任务 根据美军条令规定,其心理战部队被授权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心理战活动。其任务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持续不断地监视和评估心理战目标国的民众和军队的心理环境,弄清这一环境对美国制定心理战政策和采取心理战行动的影响;二是根据了解的情况,制定和实施具体的心理战计划,前者通常要提出研究与评估报告,以便据此确定美国对目标国或集团实施心理战的目标。根据上述任务要求,陆军心理战部队行动具体可分为计划、实施和支援三项相互关联的心理战作战行动,即战略心理战、战役心理战及战术心理战。 战略心理战不分平时与战时,它追求从政治思想基础上破坏敌国内外政策,使美国的国家政策能顺利实施。其具体任务是:在敌国居民中煽动不满情绪;支持反对派分子和反抗现行制度的势力,赢得中间力量的同情;在敌领导集团内部制造矛盾,培植亲信和扶持亲美组织;在社会上制造政治分裂;增强居民对美国现行政策的理解与支持。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七章人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练习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7章人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一、选择题:(下列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写在下面的答题栏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日本发生的“痛痛病”和“水俣病”,各是由于工业废水中含有下列哪种物质所致?()。 A. 汞和银 B. 汞和镉 C. 汞和铝 D. 镉和汞 2.曾作为保护滩涂的益草而引进的大米草,如今覆盖了洛阳江流域约200公顷的滩涂面积, 导致了该流域贝类、蟹类、藻类、鱼类等多种生物窒息死亡。这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原因是()。 A. 植被的破坏 B. 非生物因素的破坏 C. 食物链的破坏 D. 环境污染 3.我国北方地区频繁出现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有()。 ①在草原上过度放牧 ②采伐森林,开垦耕地 ③工业的发展 ④黄河出现断流现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4.下列不属于生物技术引发的问题是()。 A.人口越来越多,人口素质难以提高 B.将生物技术用于战争,会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灾难 C.个人基因信息的隐私权是否应该得到尊重 D.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 5.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过度放牧,生长的草逐渐减少,可导致沙尘暴的出现 B.长期使用网眼直径不足10毫米的渔网捕捞对渔业资源的破坏是毁灭性的 C.核电站、热电厂向空气中排放的热水蒸气会导致温室效应 D.废电池中的重金属进入土壤会破坏土壤的结构,也会造成水体污染 6.对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的理解,正确的是()。 A.晚婚、晚育对于国家来说,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 B.晚婚、晚育对于个人来说,不利于青年的健康、工作和学习

从心理学角度看为什么会发生战争

为什么会发生战争 弗洛伊德相信人有着“死本能”,而这种驱力会内化产生攻击性,当攻击性向内时,个体会倾向于伤害自己;而当个体避免伤害自己时,那么战争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因此,在一个著名的信件往来中,爱因斯坦问:“为什么有战争?”,弗洛伊德回答:“因为人就这样”。 不过有意思的是,我们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会祈祷“岁月静好,世界和平”,但人们所做过的任何努力都没有永久地结束战争。 战争时代到底与和平时代有什么不同? 人们的认知方式似乎改变了 在《战争心理学》一书中,美国心理学劳伦斯·莱尚提到除了社会与历史的原因,战争的产生确实有一些心理学方面的因素。比如,战争年代大众的认知方式比和平年代更具有虚构的阵营感,更注重结果而非原因。 这种虚幻现实在李普曼《议程设置》中有活灵活现的体现,他假设一名法国士兵与德国士兵在战争年代同时落入一座荒岛上。他们一直以敌人相称对峙了10年,直到他们获知两国早在自己落入荒岛一年后,就已经重新友好的消息。战争年代,人们的认知似乎更偏执。 具体情况,大家可以看看下面这个表格: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战争,除了经济学的原因,也许和我们个体自身也有一些关系: “心结”可能引导我们参与战争 有些心理学家觉得,这可能与内心两种需求的产生的内心冲突有关。社会心理学家米德(Mead)在《自我,心理与社会》一书中,提出自我是“我”和“社会化的我”的统一。 自从我们出生以来到达两岁左右,我们第一次出现了“我”的概念,也就是自我意识。为了证明我是谁的问题,我们会从各个方面开始佐证。那么我究竟是谁,这个问题越问会越有意思,因为你可能会说,我是xxx(姓名),我是女性(性别角色),我是女儿(家庭关系),我是xx公司的职业,抑或我是有钱人,我是屌丝……,这时你可能会发现,要回答“我是谁”的问题,往往和我归属的群体分不开。 马斯洛(嗯,二战胜利的时候他37岁,好像还没有提出对后世有魔性影响的需求层次理论)的需求理论告诉我们,我们大多数人同有“爱与归属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但这两个需要时而会产生冲突,特别是当归属群体不能代表自我利益的时候。 (#有人可能会说,我想当隐士,我不要社会化,嗯,如果你从小就这样的话,你很可能变成狼孩的样子……) 托尔斯泰在其《战争与和平》中描绘了战争的带来的影响: “每位将军和战士都知道他自己的价值,感觉到他自己只不过是人类沧海中的一颗沙尘,同时也了解到他自己是整个团体中的一部分。” 从历史学角度出发,有一种途径可以解决我们"追求自我"和"归属群体"的内在冲突。这种途径在我们每个文化中都会出现,而且也能同时满足这两种需求而不会使之相互冲突,它在提高我们存在价值并增强个性的同时,也增强了我们的集体归属感,减小我们脱离社会团体的可能。也就是说,使用这一途径会得到全社会的赞同,而且不需要用沉思冥想这种只有少数人才能完成的艰难修行。这种途径就是武装团体冲突——战争。 此外,劳伦斯·莱尚认为,人们对战争的动机可能还存在如下四个因素: 1.替代性攻击。 类似于一种集体心理防御机制,我们的生活经验很早就发现,如果我们把憎恨的目标转移,使之远离我们生活中非常亲近的人(生理或心理上),那我们的生活就会轻松很多。“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朋友就是拥有共同敌人的相识之人。当人与群体以外的人敌对时,群体间人际的压力就会缓和,我们越积极地表达对其他群体的敌意,我们被本群体接纳的程度就越高。当我们与邻居或朋友拥有共同的敌人的时候,我们就会更能理解这一点。我们之间的紧张关系会逐渐缓和,从而使我们成为亲密的战友。

战争带来的危害

教学要求: 1、知道日本帝国主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屈辱。 2、知道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救亡图存的抗争事例。 3、懂得要爱戴革命先辈,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中国近代的这段屈辱史,知道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中国共产党、人民解放军带来的,因此要爱戴革命先辈。 难点:在学习中,能够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教学注意点 1、揭露日寇暴行,不要过于渲染血腥场面,出示过于血腥的照片; 2、牢记这段历史,但不加深民族仇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课前组织学生观看《南京大屠杀》。 2、准备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新闻报道。 学生准备: 1、搜集日本侵华战争的资料。 2、准备抗日战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下面请大家和我一起来看一个短片【播放一部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影片】 我每看一遍,内心的沉痛感便加剧一分。不知道同学们看完了短片后有何感想?(悲愤伤心、义愤填膺) 学生举手回答 教师导入课文阅读: 虽然南京大屠杀过去六十多年了,抗日战争胜利也六十多年了,但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永远也不能忘记。更令我们义愤的是当今的一些日本右翼分子,竟然无视史实说南京大屠杀是虚构的,并企图美化那场血腥的侵华战争。同为炎黄子孙,我想和同学们一起来回顾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缅怀惨死在日本侵略者屠刀之下的30多万同胞,以铭记南京大屠杀这一子子孙孙永不能忘的奇耻大辱。 2、交流收集的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图片以及文字资料。 3、师: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华史中最血腥的一页,在这一段血与火的历史中,留下的是对华民众的掠夺、破坏、杀戮,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最血泪史、最屈辱的一幕。真是触目惊心啊!1937年日军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340,000人;日军侵华期间,遗留中国的化学毒气弹2,000,000发;日军侵华时期强掳中国慰安妇200,000人;日军侵华期间掳掠中国劳工40,000人;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民众死亡270,000人;抗战八年,中国军民伤亡总人数35,000,000人。惨痛的经历我们不能忘怀,更不应该任由作恶者逍遥法外。 二、历史在诉说。 1、为了和平,开战!——,昨天,战争中走出来的英雄。 抗日的烽火早已渐行渐远。掀开这一幅幅尘封的历史照片和一行行带血的文字,展现在

人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人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节人类对生物圈的依靠 导学提纲 一、人类的生存依靠于生物圈 生物圈对人类有专门多宝贵的价值,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人类对生物圈中资源的合理利用 1.自然资源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是可连续进展的物质基础。可连续进展的关键是要和。 例题解析 【例1】(2008·陕西学业考试)太阳是人类的能源之母,属于可再生能源。下列能源中均属于可再生能源的一组是()。 ①风能②水能③煤④石油⑤核燃料 A.①② B.①②⑤ C.③④ D.③④⑤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把握情形。风能、水能属于可再生能源,而煤、石油、核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答案:A 【例2】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爱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还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A.开展生态旅行 B.进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 解析:“爱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还草”能增加植被。我国政府在制定西部大开发战略时,专门强调爱护生态平稳,走“可连续进展”之路,可连续进展的关键确实是要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因此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改善生态环境。 答案:D 课堂自测 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类有思维,不同于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是生物圈的主宰

B.生物圈为人类的生存和种族的连续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C.生物圈为人类的生存和进展提供了所需的资源 D.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的利用,是生物圈遭到破坏的要紧缘故 2.下列自然资源不属于不能复原或再生的是()。 A.树木 B.煤 C.石油 D.天然气 3.我国提倡“不使用一次性木筷”的动身点是()。 A.减少垃圾污染 B.减少个人经济支出 C.节约木材,爱护森林 D.养成良好的生活适应 4.(2008·河北中考)参与节能减排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不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的是()。 A.尽量使用一次性餐具 B.用布袋代替塑料购物袋 C.关闭电器后拔掉插头 D.杜绝自来水的跑、冒、滴、漏现象 5.下列倡议与“节能减排”的主题不符合的是()。 A.提倡多步行、多骑自行车,少开家庭轿车 B.提倡使用环保购物袋,减少塑料垃圾 C.提倡少用空调,减少用电量 D.提倡都市亮丽工程通宵亮灯,美化都市 6.1998年以来,中国各大宾馆、酒店、饭店普遍使用一次性筷子,所造成的木材缺失每年达5.0×106立方米,相当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市植树造林的全部林木的总蓄积量。某国大量从中国进口一次性筷子的要求专门高,如材料必须没有疤结等,以便用于造纸。中国每年出口到该国的一次性筷子达2.0×1014双,折合木材4.0×109立方米。该国在全国建立了回收木筷的网络,如此每年能节约20%的造纸用木材。 (1)按照我国目前森林资源状况,谈一谈你对上述做法的观点。 (2)关于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采取什么样的方式?知能提升

战争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战争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 战争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生发展一直至今。战争是具有极大破坏性的历史现象,是人类自己制造的一种灾难。但就象自然灾害一样,它促使人类不断进取不断发展,可以这么说,战争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首先,它最初起源于人类诞生之初争取生存的狩猎活动,进而演变成不同群体之间的争夺利益的战争。从这个层面上讲,战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 其次,战争的组织与进行,促使人类社会组织形式向更加有效的方向发展,国家的出现,常备军队的产生,很大程度上也是战争的推动。 第三,战争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弓箭的使用、掷石器的发明、铁器的煅造、火药的应用、火炮、导弹与原子武器的发明使用、计算机的出现,人类诸多科学技术发展的代表之作,无不与战争有紧密的联系,这些发明都是人类自身能力的延伸与加强,科技的发展不仅过去、而且将来都会受战争的推动而不断前进,现代国家之间的科技的竞争也是战争的延伸,是对《孙子兵法》中“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追求和实践。 第四,战争是各大文明由隔绝走向联系、由分散走向统一的重要方式之一,促进了人类社会进程中的质变与飞跃。历史中的伟人,多数是有赫赫战功者,从亚历山大到成吉思汗、从凯撒到拿破仑、从华盛顿到毛泽东,都是旧时代的终结者、新时代的开创者,是什么使他们走进的行列?战争,对人类发展有进步意义的战争。战争在他们的伟大理想指挥下,成了拓荒的犁铧,成了照亮黑暗的火把,整个世界由分散走向联合,由未知变成已知。 第五,战争使人类意识由幼稚走向成熟,由于战争带来的破坏与灾难,促使人类对自身存在意义的反复思考,对生命价值的探索,对和平的向往与追求。使人类由感性走向理性,使国家制度和国际关系走向成熟。当今社会和平与发展这所以能成为主流,正是由于对战争的理性思考而得出的经验教训,总之,战争以它固有的方式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它仍在推动着人类发展的进程,它是人类社会运动的方式,是人类社会内部能量的释放。它可以避免,但不会消失 人类历史上发生了很多次战争,但影响文明的战争就是先进文明跟落后文明之间的战争拉,这样的战争结果有两种,一种是先进文明战胜落后文明,保住了文明的成果,同时也使得落后的文明得到发展,二是落后的战胜先进的,但也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落后文明破坏先进文明,使得人类文明遭受损失,第二种是落后文明学习先进文明的制度,文化,使的落后文明进化为先进文明,如蒙古统治中国,大清朝等..至于其他战争,不外乎两个结果一个是保住了文明的成果,第二个是破坏了文明... 文明与战争,野蛮形影不离,但人类历史究竟是一部文明史,还是一部战争史,野蛮史呢? 战争是正义的光荣的伟大的,为其牺牲也是可引以自豪的,而且战争带给我们的前景也是美好的,光明的。可以让我们重新更换一个国家政权。 但是战争带给人类的唯一的结果,只有灾难。将会有多少各生命个体战死沙

心理战

心理战之伊战 1941年,德国建造了几十艘潜艇,需要招收几千名潜艇水手。原来以为当潜艇水手十分浪漫的许多德国青年都跃跃欲试,准备去报名。为了破坏德国海军的征募计划,美国海军心理战部门精心设计了一张传单,对德国青年进行暗示性心理影响。在这张传单上,潜艇被画成“钢铁棺材”,并配有文字说明:在潜艇上工作是非常危险的,由于长期与外界隔绝,暗无天日,人的寿命很短等等。结果许多德国青年看到了这张传单,并接受了暗示,马上由潜艇联想到棺材,由棺材想到死亡,于是纷纷放弃了报名。一张施加心理暗示的传单,使美军成功地拖延了德国海军潜艇招募水手的计划。 以上即是心理战的实际运用,心理战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原则,以人类的心理为战场,有计划地采用各种手段,对人的认知、情感和意志施加影响,在无形中打击敌人的心志,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胜利和利益。通过宣传等方式从精神上瓦解敌方军民斗志或消除敌方宣传所造成的影响的对抗活动。心理战在国外早不是新词,而且许多国家对内对外、对敌对友、对中立都用。可不是所有的人都对心理战有好感,苏联就认为“心理战是帝国主义的卑鄙、伎俩”。他们研究和运用心理战,但就不叫它心理战,而称之为“意识形态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心理战的地位得到迅速提升,西方大国将其列为国家安全战略的四大支柱之一,把心理战视作“执行国家安全政策的一种战略手段。心理战的魅力在于它只要针对对手的心理,遵循科学规律,使用一定的方法,就能玩对手于股掌之间。这种被称为不花钱的战争样式比流血、摧毁更吸引人。 伊拉克战争已经尘埃落定,在这场实力非常悬殊的战争中,双方的心理对抗发挥得淋漓尽致,古老的心理战作为伊拉克战争的组织部分,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伊拉克战争心理战的特点,不难发现未来战争心理战的发展趋势。 一、心理战在未来的地位将更加突出,完全可能成为继陆、海、空、电子战之后的“第五维战争” 心理战是对敌方进行心理上攻击,使其精神防线崩溃,达到不攻自破,“不战而屈人之兵”目的的一种战争手段。心理战自古以来就是兵家惯用的伎俩,然而,在今天高技术武器战争条件下,它的影响并没有减弱;相反,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它在战争中的作用正在上升。与先进的武器装备相比,心理战以各种形态的信息媒介为武器,以较少的投入,就可能造成敌方意志和士气崩溃、指挥决策紊乱、作战信心动摇、战斗能力受损的后果,使它成为继陆、海、空、电子战之后的“第五维战争”。一是敌对双方在心理空间的对抗,往往成为影响整个战局的焦点。战争期间,美、伊围绕战争的合法性、民心的向背、国际社会的态度、消息的真实性大做文章,展开了强大的心理攻势,明显地影响战局的进展,使战争一度出现了对峙的局面。二是战争往往由心理战拉开序幕,并且贯穿于战争的始终。伊拉克战争还未开始,美军对伊拉克违反“联合国1441号决议”大做文章,公布伊拉克的拥有在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丑化伊拉克领导人的形象,展开了对伊拉克的心理战。战争中,大量发布萨达姆死亡、第51师投降、攻占巴士拉等真假难辩的消息,企图摧毁伊拉克人的心理防线。巴格达市中心的萨达姆铜像被推倒,更是极大地瓦解了伊拉克人的士气,造成了伊军的土崩瓦解。三是心理战将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防不胜防。在这次战争中,美军对伊方人员的策反,除传统的方法外,更是利用了电话、手机短信和互联网。美军证实,战前,国防部官员曾与伊不同级别的人员进行联系,向伊军方人士发送了电子邮件 二、心理战的组织体系将更加完备,新闻媒体成为重要的心理战力量 目前,世界军事强国都设立有统一的心理战指挥决策机构,编配有相当规模的专业心理战分队,并有相应的研究机构。美国的心理战部队一直编在美国特种部队的序列之内,以陆军心理战部队为主体,包括一个现役心理战大队和3个后备役心理战大队,共有12个心理战营、22个心理战连。此外,美国海空军也有少量的心理战部队,编在该军种的特种作战司令部中。部队的成员大都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心理学知识。在此次战争中,美军从具有丰富作战经验的美空军第193特种大队和陆军第4心理战大队抽调精干人员,并在2002年底,将他们投入到对伊作战的准备当中。可以预见,未来战争中的心理战的组织体系将更加完备,其实施心理作战的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在伊拉克战争中,从事心理战的力量已经不再局限于双

知识点汇总及复习题——人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人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基础知识巩固 人类对生物圈的依赖 一.人类的生存依赖于生物圈:生物圈为人类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 二.人类对生物圈中的资源的合理利用 1.自然资源分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2.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 一.人口增长对生物圈的影响 人口的增长导致了对资源大规模、无节制的索取 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1.污染影响人类和其它生物 2.复合效应严重地威胁人类和其它生物的生存 保护我们的家园 保护生物圈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例题解析 【例1】 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还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 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林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 解析:“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还草”是增加植被,我国政府在制定西部大开发战略时,特别强调保护生态平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要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因此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改善生态环境。 答案:D 【例2】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重要原因是( )。 A.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B.农业生产的进步 C.人口的过度增长 D.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解析: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重要原因是人口的过度增长,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人们为了满足基本的食物需求,进行毁林开荒、围湖造田、过度放牧、过度捕捞等掠夺性开发,从而造成了生态平衡失调、环境质量的下降等。 答案:C 【例3】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最有效的个人行为是( )。 A.玻璃包装物的回收利用 B.积极参与制定环境保护法的活动和宣传活动 C.以自行车代替汽车作为个人的交通工具 D.由食肉者改为素食者 解析:环境保护和环境改善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成效,而环境保护和环境改善的措施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只有制定一套系统、全面、完整的环境保护法规并使人人都遵守,才能达到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目的,而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最有效的个人行为就是积极参与制定环境保护法的活动和宣传活动,并带头遵守这一法规,所以B选项才是最有效的个人行为。而A、C和D都是个人局部的行为,虽然对环境的保护有一定的作用,但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善环境状况,形不成整体的强大的社会力量,其作用极为有限。 答案:B 典型习题 一、选择题 1.为了把2008年北京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北京市有关部门对汽车尾汽进行检测,此举的目的 主要是为了减轻城市中的( )。 A.水污染 B.大气污染 C.土壤污染 D.固体废弃物污染 2.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你认为我们应大力开发和利用下列哪种能源?( ) A.大量开采石油,利用化学能 B.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 C.利用煤,大力修建火力发电厂 D.大力修建核电站 3.为了尽量减少农田污染,你认为应该( )。 A.多施用化肥和生长激素 B.尽可能使用无害化处理的农家肥 C.不施用任何肥料 D.尽可能使用高效毒性强的农药 4.下列关于人口与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多是好事,改造环境的力量大

未来战争的发展趋势

中国历代战争简史与经典战例赏析选修课作业 未 来 战 争 的 发 展 趋 势 姓名:谭天汉 学号:0902064134

心理战——未来战争的主角 当今是个和平的时代,但是关于战争的话题仍常常出现在军事专家的讨论及普通人们茶余饭后的闲侃中。一提起战争,人们首先会想到“宝剑”、“战马”,进而又会思忖“激光”、“航母”。武器与兵力,厮杀与热血,是人们关于战争的第一印象。 其实战争的最高艺术,或者是最高目的,在于“不战而屈人之兵”。战争无非是为了征服,舞刀弄枪的战争费时费力杀敌一万自损八千,如能在心理上先将敌人击垮,那一切都能手到擒来。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都知道擒贼先擒王,抓到敌军的老大了,那这战斗基本就无悬念了。王,是队伍整体的象征及命令的发出者,是全体队员的精神依托,所以擒王,无非就是要消灭敌人的精神依托,而它的本质,就在于“攻心”。孙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旗帜鲜明地肯定战争欺骗的人。他指出:“兵者,诡道也”,并强调“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把伐谋作为赢得战争的首选方式,源于中国崇谋尚智的思维传统。 古时战争理论尚未成型,但应用心理战的例子比比皆是。项羽亥下被围,虽说处于劣势,但战力仍不可小觑,汉军倘若强攻之,恐成下一个章邯而成就项羽的二度“破釜沉舟”。这时汉军采取了攻心策略,围而不攻,大唱楚歌,很快瓦解了楚军的军心,楚军不攻而破。后金军初时入关不成,皆败于袁崇焕,努尔哈赤更是站死,皇太极眼见强来无果,便也采取的攻心之法,散播袁崇焕谋反的谣言,结果袁崇焕很轻易地就被自家人给除去了,自此江山易主。 现代战争更是一种智能的较量,不但高技术武器装备凝聚着人类智慧的结晶,在日益透明化的战场,攻心斗智更加惊心动魄。在今天高技术武器战争条件下,它的影响并没有减弱;相反,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它在战争中的作用正在上升。与先进的武器装备相比,心理战以各种形态的信息媒介为武器,以较少的投入,就可能造成敌方意志和士气崩溃、指挥决策紊乱、作战信心动摇、战斗能力受损的后果,使它成为继陆、海、空、电子战之后的“第五维战争”。 孙子提出了一系列“伐谋”的具体方法,如诱敌、示形、造势、震慑等,这些方法在现代心理战中仍然管用。以伊拉克战争为例,在诱敌方面,美军用美钞收

济南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七章人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测试

济南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七章 《人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设计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生物圈。 2.区分再生性资源和非再生性资源。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 2.发展自身的科学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认同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有的家园。 2.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3.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环保的生活态度。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为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特别是 环保意识的提高,确立本节应用“激趣和展示”教学模式。本节课没有学生难于理解的知识 点,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理解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生物圈。基于以上分析,课上指导学生通过 观看视频,观察图片、课件演示和课本插图等,对设计的问题进行主动思考、探究、小组讨论、 表达交流,最后自己得出科学的结论,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前准备: 1.课前调查常见生活物品的制作原料与生物圈的关系。 2.搜集资料,制作课件 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播放视频: 张泽群和海霞朗诵的郭沫若的诗《地球,我的母亲》倾听、感受,用视频吸引学 生注意力,使学 生迅速进入学 习状态

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学习第七章师:郭沫若为什么称地球为我的母亲?我们的衣食 住行真的全都来自于她吗?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 进入今天的学习。 出示七年级下册知识的思维导图 出示学习目标 一生物圈是我们的家园 出示生物圈的图片和概念 回扣问题,我们的衣食住行真的来自于地球生物圈 吗? 介绍生物圈2号实验, 二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 出示自主合作学习内容: 自学课本回答问题, 1.生物圈的资源分成两类,什么是再生性资源? 什么是非再生性资源? 2.下列属于非再生性资源的是? 思考 观察,分析思维导图, 读学习目标, 回忆生物圈相关知 识。 探究生活用品的原 料,是否最终都来自 于生物圈, 倾听思考 根据提示,自学课本, 找出再生性资源和非 再生性资源的概念, 并区分再生性资源和 非再生性资源, 设置疑问,激发 学习动机,引入 课题。 让学生讲今天 所学的知识,和 前面的知识联 系起来,并构建 成一个整体。 围绕目标学习, 提高学习效率。 生物圈为七年 级上册数学,复 习基础知识,为 本节课的学习 打好基础。 让学生自行得 出生物圈是人 类家园的结论。 让学生自行得 出生物圈,是人 类唯一家园的 结论, 培养学生的自 学能力

未来战争的典型特征

未来战争的典型特征 21世纪战争将体现为以下几类特征:(1)零接触。过去的战争往往只追求胜败,而如今考虑到战争代价的无上限,通过零接触来实现零伤亡也就成为未来趋势。早在上世纪90年代的海湾战争中,美军就开始实施零接触的战争理念,以实现零伤亡,美军50万人参战,只死了100多人。这种零接触战争是靠技术装备的绝对优势,躲在敌人够不到的地方打敌人。(2)不对称战。在军事技术迅猛变革的时代,“以己之长,攻己之短”的不对称战略思想势必会成为主流,即不必在所有方面超过对手,而只需在某一方面占据优势,就有足够取胜的把握。虽然美国追求在武器性能上的优势,而中国则追求策略组合上的优势,一样具备以弱胜强的可能。(3)有限战争。战争本身往往不是目的,而只是实现特定目的的具体手段,因此,有限度的战争依然是常态化的战争模式,通过特定区域、特定规模的战争实现特定目的。(4)超限战争。鉴于战争毁灭性的与日俱增,追求更加人道、更加间接的战争形式已经越来越明显。如北约轰炸南斯拉夫的过程中,投放的石墨炸弹造成南斯拉夫全国70%的地区断电,但又避免对方的人员伤亡,近年来东海、南海上各国间的水炮大战、撞船等形式的另类战争也并不鲜见。此外,超常规的电子干扰、网络黑客攻击,以及经济制裁也封锁,也常常可以收到预期的战争目的,将越来越取代过去的炸药弹攻击。(5)边缘战争。为了达到使对方屈服的目的,游走在战与不战的之间边缘战争,能够起到威慑作用,从而不战而屈人之兵。如近期乌克兰周边以及东海地区的军事演习的对峙不断,而朝鲜与韩国之间也时常出现零星的相互炮击。未来,诸如此类的边缘战争还将趋于多样化,而实质性的战争则逐步趋于被边缘化,人类越来越倾向于寻求某些非战争的途径来解决矛盾冲突。 第 1 页共1 页

伊拉克战争中的心理战

中国电子报/2003年/06月/24日/ 伊拉克战争中的心理战 信息产业部电子科技情报研究所研究部崔德勋 这次伊拉克战争中,心理战是美伊双方运用最多的信息战方式。 联军方面: 采用五花八门的心理战战术 1.发起/震慑0行动,削弱伊方抵抗意志北京时间3月22日凌晨1时,美军开始对伊拉克发起代号为/震慑0(Shock and Awe)的大规模空袭行动,在这次行动中炸毁萨达姆一处住所,空袭了伊拉克境内1500个目标,重创了伊军指挥、控制与通信系统。此思想来自5震慑:快速夺取控制权6一文,其作者阐述了这种新的军事战略思想,它能/极大地摧毁或挫败敌方的抵抗意志,使他们除了接受我们的战略意图和军事目标以外别无选择0。 2.通过媒体,实施信息欺骗 美军通过媒体或新闻发布,报道一些无法证实的消息,如萨达姆已被炸伤、萨达姆已初步被判定炸死、美英联军首日攻下巴士拉等等,企图削弱伊军斗志,涣散伊民心。 3.借助现代媒介,扇动伊高官反叛 美国的中央情报局特工人员不断向伊方高层官员、伊军指挥官发送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对他们发出警告,让他们放弃抵抗。 4.部署心理战部队,发动心理战攻势 美军在伊部署了空军第193特种作战部队和陆军第4心理战大队等心理战部队,利用飞机插播无线电和电视进行/反萨0宣传广播及播撒数以百万计的传单。 使用功能各异的心理战装备 1.EC-130E心理战飞机。193特种作战部队在伊共部署了6架EC-130E/铆钉骑士0飞机。EC-130E/突击队独奏0心理战飞机使用标准的调幅、调频、短波、电视和军事通信频段进行无线电广播和电视广播,并具有指挥控制能力、干扰能力和有限情报收集能力。它装备有大功率的调幅、调频、短波、电视广播发射机,可利用机上干扰设备干扰敌方的电视台及军事通信设施,然后播放其节目。 2.MC-130/战斗魔爪0飞机。美国空军国民警卫队装备了专门用来投撒传单的MC-130/战斗魔爪0飞机。 3.特种作战媒体系统-B。美国陆军第4心理战大队装备了10kW~50kW的广播与电视发射机、扩音器以及移动音视频广播发射车。这种心理战装备称之为特种作战媒体系统-B。 伊军方面: 伊方通过新闻发布、领导人讲话、公开声明等形式对美英联军实施心理战。 通过媒体让国际社会了解真相 战争爆发后,针对3月20日美方称伊拉克第51机械化师和第11步兵团的数千士兵准备投降的消息,伊拉克媒体通过及时播放采访51师师长讲话的节目,让伊拉克军民和国际社会了解真相。 萨达姆及时亮相鼓舞抗战士气

心理动员:国防动员新的实践形式

国防教育理论与实践 ——心理动员:国防动员新的实践形式 考号:姓名: 【内容摘要】: 心理战是以各种形态的信息媒介为武器,对敌人从思维、情感、理智到观念、立场、态度等全部心理要素进行攻击,造成敌方意志和士气崩溃,指挥决策紊乱,作战信心动摇,战斗力受损的作战样式. 心理战在二战后的高科技局部战争中,已成为特殊的作战样式.进入本世纪七、八十年代,谋求和平、发展经济成了各国的首要任务,和平与发展成了时代主题,世界大战短期是打不起来的.但是由于美国推行世界霸权主义,由于民族、宗教、领土和能源等原因,近几年局部战争不断.在近几年发生的局部战中,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大量的高技术武器装备到部队的作战中,为心理战实施的方法和手段提供了现代的技术.各国为了在战争中避免或减少高科技战争造成的巨大杀伤和物力的消耗,“攻心为上”的心理战便成为现代高科技战争条件下特殊的作战样式. 【关键字】:心理战术、高科技战争 一、心理动员为心理战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 在我国,心理战自古就有《孙子兵法》就主张“攻心为上,攻城次之”。《尉缭子》曰:“夫将之所以战者,民也;民之所以战者,气也。气实则斗,气夺则走。” 心理战的实质是以各种形态的信息、媒体为武器,通过各种媒体、信息的交流去影响人、诱导人,从而达到预期的战争目的;而心理动员则是为心理战服务的一种力量的谋划和组织。各种各样的心理战,都离不开周密的心理动员。 伊拉克战争中,心理战贯穿于战争的全过程,双方都采取了一系列手段,运用了各种可以运用的机器,美国更是组织了庞大的心理战队伍,甚至重金聘请了好莱坞顶级设计师帮助策划。同时美军还在部队中配备了随军牧师、精神医生,及时对官兵中存在的不良心理反应进行调节。美军组织671名记者“随军采访”,进行各种有利的战地报道,更是说明了动员现代新闻传媒进行心理战是信息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展望未来战争,心理动员研究应摆在重要位置,从而提高心理战的“打赢”能力。 二、心理动员为实施国防动员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 一切社会活动都蕴含着心理活动,国防动员也不例外,国防动员活动最终要靠人来完成,人的心理活动对国防动员有着深刻和广泛的影响。因此,实施广泛深入的心理动员,可以筑牢广大军民的心理阵地,掌控社会舆论导向,稳定军民情绪,巩固军民心理防线,激励民心士气,保证军民以良好的心理准备和状态来完成国家政治动员、经济动员、科技动员等其他任何形式的动员工作。所以说,心理动员理应是国防动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防动员实践活动过程中,要重视对人心理过程的认识和了解,准确把握人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重视社会心理活动对国防动员活动过程的影响与作用,利用社会心理的积

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战争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集团之间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争。战争自出现以来就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今天的解放军报列举了20世纪以来重大战争所造成的损失情况,以此说明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战争手段不断丰富,战争对人类造成的破坏愈加巨大—— 据不完全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了4年3个月,参战国家33个,卷入战争的人口达15亿以上。战争双方动员军队6540万人,军民伤亡3000多万人,直接战争费用1863亿美元,财产损失3300亿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历时6年之久,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波及20亿人口。战争双方动员军队1.1亿人,军民死亡7000多万人,财产损失高达4万亿美元,直接战争费用13520亿美元。 越南战争历时14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持续时间最长、最激烈的大规模局部战争。战争中,越南有160万人死亡,1000多万人成为难民;美国有5.7万人丧生、30多万人受伤;战争耗资2000多亿美元。 两伊战争历时近8年。伊朗死伤60多万人,伊拉克死伤40多万人。两国无家可归的难民超过300万。两国石油收入锐减和生产设施遭受破坏的损失超过5400亿美元。两国在这场战争中损失总额达9000亿美元。战争使两国的经济发展计划至少推迟20至30年。 海湾战争历时42天。美军死亡286人、伤3636人、被俘或失踪55人,其他国家军队亦有轻微损失。伊拉克方面则伤亡近10万人,被俘8.6万人。科威特直接战争损失600亿美元,伊拉克损失约2000亿美元,美国则为战争耗资600亿美元。 科索沃战争历时78天。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共出动飞机2万架次,投下了2.1万吨炸弹,发射了1300枚巡航导弹,造成南联盟境内大部分地区的军事、民用、工业设施和居民区的严重破坏。空袭还造成南联盟1000多名无辜平民死亡,数十万阿尔巴尼亚族人沦为难民。战争中使用的贫铀弹和日内瓦公约禁用的集束炸弹导致新生儿白血病和各种畸形病态。持续的轰炸还严重恶化了南联盟及其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生态环境。 战战争时期最艰苦,最困难 1941年到1942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非常困难的时期。日本集中侵华日军64%的兵力和几乎全部伪军,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实行三光政策,对游击区实行“蚕食”政策,对敌占区采取“清乡”政策。国民党顽固派连续发动反共高潮,并对解放区进行封锁和包围。解放区面积缩小,人口下降,军民缺吃少穿。为了克服严重的困难,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一系列巩固解放区的政策,政治上,抗日民主政权采取“三三制” 原则,在参议会和政府里,代表工人和贫农的共产党员,代表小资产阶级的进步分子,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的中间分子,各占1/3名额。 抗日民主政权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它调动了反日各阶级和阶层的积极性。土地政策,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既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封建剥削,提高了农民生产和抗日的积极性,又打击了不法地主,团结了地主里的开明分子。经济上,中共中央提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解放区军民掀起了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发展生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在思想领域,从1942 年起,中国共产党开展整风运动。全体党员学习党的文件,清算王明的“左” 倾错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全党进行一次普遍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通过整风,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军事上,共产党领导军民展开,“反扫荡”、反“蚕食”、反“清乡”斗争,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指导下,粉碎了国民党的反共高潮。由于以上各项措施的正确,解放区军民终于渡过了抗战最困难的时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