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伤仲永教学设计

伤仲永教学设计

伤仲永教学设计
伤仲永教学设计

《伤仲永》教案设计

【教案背景】

《伤仲永》是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五篇课文,是这一册的第一篇文言文。这个单元安排的是以“成长”为主题,通过了解课文中人物的成长历程,让学生能够正确对待成长中的苦与乐,得与失,成与败。

【教学课题】

《伤仲永》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写的一篇借事说理的议论文,作者讲述了方仲永由一个“神童”变成一个普通人的经历,并由此引发议论,“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所受的教育及自身的学习有关”这一道理。

【教材分析】

《伤仲永》是一篇说理文言文,它的特点是借事说理,借仲永故事来阐明作者的观点。说理的同时还蕴含了作者深厚的情感。

一、达成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生字的读音、难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2、概括文中的故事,学习寓理于事的写作方法。

3、了解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4、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释义,以养成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诵读法、导读法、讨论法、质疑法。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能够阅读、释义,以养成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人的知识才能不是一成不变的,后天的勤奋起决定性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学习。

二、教学重点

理解本文方仲永从天资过人到泯然众人矣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

文章的立意

四、教学方法设想:

一、布置自读,要求:凭借工具书和课文注释逐字逐句读懂课文,同时记下疑问,准备在老师教读时提出。自读在课内进行。

二、试改变教师逐句串讲的传统教法,在学生认真自读的基础上,小组合作探究,从抓字、词、句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心,务使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获得完整、鲜明的印象。

三、“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减轻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着眼于培养学生自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网上搜集类似文中成长过程的事例,在教学中穿插融入。

2、制作ppt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结合注释,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自读课)

一、设置话题,导入新课

二、介绍作者

三、学生自读课文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设置话题,导入新课

什么是天才啊?(学生回答)是啊,“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成为顺应时代的有用之才。反之,如果你不学习,哪怕你是一个神童,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销蚀成一个庸才、甚至蠢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伤仲永》里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

二、介绍作者:

参考https://www.doczj.com/doc/e86190895.html,/question/320619382.html

百度搜索,查相关资料。

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世称“临川先生”,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晚年封为荆国公,故称“王荆公”,谥号"文"。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曾巩王安石三、学生自读课文

(一 ) 解题。

1、板书课题:伤仲永,“伤”字是什么意思?

2、布置学生看本文注释,了解文章出处。

(二)自主学习

1、听读课文,注意字音、语气、停顿。https://www.doczj.com/doc/e86190895.html,/page/10-03-12/54186.html

2、自由朗读课文,结合字典,正字、正音。

3、译读课文

对照注释及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圈点勾画不理解的地方,小组讨论,师做适当点拨。

重点识记下列词语:

1、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

世隶.耕()未尝.识书具()即书.诗四句()

自为.其名()日扳.仲永()环谒

..于邑人()

不能称.前时之闻()受.之天也()卒.之为众人()

固.众人()得.为众人而已.也()

2、明确词类活用。

①父异.焉()②邑人奇.之()

③父利.其然也()④宾客

..其父()

⑤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组内合作探究,自己翻译文章,不懂的地方,班内解决,再不会的,老师讲解。

四、试着背诵课文第一段

1、自由背诵

2、指名背诵,师生共评

3、齐背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中重点字词及含义。

2、理清故事脉络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1、题目中的“伤”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伤?

2、第一段为什么特别交代方仲永“世隶耕”?

3、五岁时的方仲永表现出了怎样的才能?在文中勾画语句。提示字义:书、为、意、一、可观。

4、邑人和父亲是怎样对待方仲永的?读课文,勾画语句。提示字义:稍稍、宾客、利、日、泯然。

5、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找出文中的语句朗读。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一、“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

二、方仲永“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2、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是由于“受于人者不至”,强调了后天教育的重要。

3、本文为什么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

一是说明“仲永之通悟”是“受之天”,与后文“泯然众人矣”形成强烈对比。

二是点明“泯然众人”的原因是未能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

意在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例子,说明“受之人”即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4、“余闻之也久”这句话在本文叙事中有什么作用?

本文叙事采用了见闻录的方式,第一段是“闻”,第二段是先“见”后“闻”。

这种见闻录的方式给人以真切真实之感。

5、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参考:

https://www.doczj.com/doc/e86190895.html,/question/240652166.html

作者所说的“受之天”,是指人的天资;“受之人”,是指后天教育。

作者认为,二者之间,后者更为重要,即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是否成才是至关重要的,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6、归纳主题

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展示,师作补充。(可结合学生的成长经历谈,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知识,聪明固然重要,但后天的勤奋努力更重要。)

四、当堂检测

1、指出下列句中的“之”、“其”各指代什么?

忽啼求之()借旁近与之()传一乡秀才观之()余闻之也久()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2、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两项是()

A、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隶:属于)

B、父利其然也(利:认为有利)

C、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环谒:四处奔跑)

D、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收:聚、团结)

E、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尝:曾经)

F、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受:忍受)

3、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而愚昧无知的句子是:

4、方仲永命运变化的关键因素是三个字:

五、扩展迁移

1、什么是天才?怎样成为天才?

2、说说你所知道的有关“天才与勤奋”的名言警句或古人勤学的故事。

名言警句:参考https://www.doczj.com/doc/e86190895.html,/view/276d1201b52acfc789ebc9a9.html

古人勤学的故事:参考https://www.doczj.com/doc/e86190895.html,/question/326070500.html

课件展示名人名言和古人勤学故事事例。古希腊演说家得摩斯梯尼的故事。见https://www.doczj.com/doc/e86190895.html,/d151547646.htm

3、背诵文章2、3段,体悟文中的道理。

六、布置作业

写一篇读后感,由方仲永你想到了什么?

参考https://www.doczj.com/doc/e86190895.html,/view/be325027a5e9856a56126008.html

板书设计

父异

邑人奇

五岁能作诗

利、扳、环谒

不使学

方仲永乞之

十二三岁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受于人者不至也泯然众人矣结果

【教学反思】

文言文学习,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难题,但教师不能逐句串讲,学生被动记忆。上学期已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以及翻译文言文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自读中有意识的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使自己许多不能解答的问题得到了解答,使许多能解答的问题,在头脑中愈发明朗。另外,注重文言文的积累和背诵,让学生做到由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逐步打消学生惧怕文言文的心理。初次放手,费时很长,不过,学生的潜力是很大的。

河北省西八里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伤仲永》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

《伤仲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如“隶、异、奇、利、扳、文理、稍稍、宾客、环谒、泯然”等,掌握它们的读音、词义。 2.掌握一些常用的文言知识,如“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 能力目标 1.借助工具书,能自己释义、翻译,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本文寓理于事,借事说理的写作方法。 3.揣摩本文语言简洁、凝练的特点。 德育目标 1.探究文章的思想内容,了解王安石的人才观。 2.通过学习本文,懂得这样一个道理:人的知识才能并非一成不变,后天的教育和努力在造就人才方面起决定作用。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知识。 2.理解本文中方仲永五岁能诗,但到二十岁却“泯然众人”这一变化的原因。 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并能作出评价。 2.了解说理散文中的叙事技巧。 教学方法 1.文言文八步教学法。初读课文,正音正字;复读课文,读清句读;译读课文,把握文意;思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评读课文,自主评价作者的观点;品读课文,探究文章美点,体味其妙处;背读课文,延读原文,深化课堂所学知识,拓展视野。 2.讨论法。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通过生生互动,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励他们大胆发表意见,倾听他人看法,学会思考,学会倾听,学会与人交流。 3.竞赛法。适合年龄特点,在竞赛中激发他们的赶超意识。 4.美点寻踪法。 教序设计思路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把握文意;思读课文,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文章所要讲明的道理。 悟读课文,引导学生自主评价作者的观点;品读课文,探究文章的美点,体味其独特的艺术效果;背诵课文;延伸阅读,转化课内所学知识,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伤仲永 教案

《伤仲永》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实词,能够翻译全文。 2. 认识到“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他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联系起来,其诗文多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体现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二、初读课文,把握大意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参考课下注释,理解故事大意,说说题目“伤仲永”是什么意思。 三、分析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主旨。 1、本文题目中的题眼是哪个字?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伤”是哀伤,叹惜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方仲永这样的人才,“泯然众人”的哀伤,惋惜之情。 2、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叙述的? 三个阶段: ①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如五岁时就“啼哭求之”,“书诗为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等。 ②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前时之闻”。 ③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混然众人矣”。 3、方仲永由神童论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其父利其然”,“不使学”,把仲永当做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 4、作者是怎样看的?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 作者认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之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

想的感触。 四、小结 人的智力发展存在着某些差异,但这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后天的教育和学习。青少年应正确认识自己:天资好的,加上勤奋学习,可能成为栋梁之材;反之,即使天资再好,如不学习,同样会碌碌无为。另一方面,即使天资差的人,如勤奋学习,也可以成为有用之才。

王安石伤仲永教案

王安石伤仲永教案 古人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千古名言一语道破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学习、终生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成为顺应时代的有用之才反之如果你不进行学习不接受教育怕你是一个神童、一个天才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销蚀成一个庸才、甚至蠢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伤仲永〉〉里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证 二、检查预习 1、检查预习一: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指正 2、检查预习二:由学生提出师生共同指正学生齐声朗读 可能出现的句子停顿[可根据需要投影]: 1、仲永/生五年 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4、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5、传/一乡秀才/观之 6、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7、余闻之也/久 8、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请一位朗读比较好的学生范读一遍课文教师随时指正 全班齐读全文 三、作者作品简介

提问:这是王安石的作品位同学了解王安石以及他的作品来给大家谈谈 (学生讲述) [投影]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四、题解 (教师)讲述:本文是一篇随笔 [投影]随笔即随手笔录不拘一格是散文的一种古代随笔常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或阐述某种观点短小活泼意境隽永(教师)提问:谁能说说题目“伤仲永”的“伤”意思 明确:哀伤叹息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五、自读课文掌握大意 (教师)讲述:王安石哀叹方仲永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自由朗读课文一遍 (一)学生自由诵读 (二)学生自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参考老师补充注释(可四人小组探讨)掌握大意 教师补充课文注释[幻灯] (1)理解几个用法特殊的词 1、“即书诗四句”书:名词活用为动词写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名词活用为状语每天

初一语文《伤仲永》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初一语文《伤仲永》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伤仲永》公开课教案 【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教学点: ⑴文学常识。 ⑵文言实词含义。 2、能力训练点: ⑴文言阅读理解能力。 ⑵对古典文学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掌握故事中反映出来的进步意义。 3、德育训练点: 使同学认识到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对发展才干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从而端正学习态度。 【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法】 1、文言实词的读音和含义,训练文言阅读理解能力。 (同学结合注释自行串讲,教师订正,明确重点实词) 2、理解“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指出,仲永非主观上不愿学,是父亲贪利。 (通过分析故事情节来掌握) 【课时布置】 1课时。

【同学活动设计】 1、朗读课文,明确字、词的正确读音。 2、结合注释,分组串讲文章。 3、通过分析故事情节,闻一见一闻,在对比中明确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有这么一个故事: 有人得到一颗非常珍贵的种子。这颗种子种下以后,会开世界上最美丽的花,会结世界上最甜蜜的果。 几年以后,他的朋友都以为它已枝粗叶茂,开花结果了,纷纷前来向他要这颗果树的种子,谁知道,他连那颗种子都还没有种下去呢。 “你为什么不种下去呢?”朋友们惊讶了。“我怕种下去会晒死。” 那人回答说。 “可以早晚浇点水嘛。” “我怕浇水会把它泡烂。” “那可以开沟排水呀!”朋友们指点着。 “啊,这么珍贵的种子,不怕被飞鸟啄掉吗?我舍不得播下去呢!”请大家都想想说说:这颗种子的结局怎样? 种子干瘪了,死了,再也不能开世上最美的花,结世上最甜的果。

没了大地的营养,没了风雨的磨炼,少了后天的培养,种子 再好也不可能体现它的价值。 种子如此,那先天聪明优秀的人呢?不经过后天的努力学 习,他(她)会怎样?让我们来看方仲永吧,听听他的故事。 今天,我们学习第5课《伤仲永》。 二、明确目标1、文学常识。 2、文言实词,直译文章。 (重点) 3、辩证地看文章,明确学习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 三、整体感知1、文学常识: (请同学问答)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临川人,北宋政 治家、文学家,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2、同学朗读文章(教师先范读),读准下列字音: 扳pān谒yè邑yì称chèn泯mǐn耶yé 四、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准备: 同学依照注释翻译文章,分四组,第一组,文章开头至“其 文理皆有可观者”;第二组,“邑人奇之”至“不使学”;第三组,准备第二自然段;第四组,准备第三自然段。 鼓励能力强的同学多译多准备。 2、串讲:

七年级语文:《伤仲永》同步练习(教案设计)

初中语文标准教材 七年级语文:《伤仲永》同步练习(教案设计) People need to communic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language is the bridg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the link.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七年级语文:《伤仲永》同步练习(教案设 计) 一、填空题。1.《伤仲永》选自,是因惋惜方仲永而写的一篇短文。“伤”,这里有和的意思。文章阐明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道理:,才能不断进步;则必然才智枯竭,最终成为一个平庸的人。2.从体裁来看,《伤仲永》属于。文章明显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提出作者的见解。二、语段阅读。①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

邑人,不使学。②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1.用“/”为第二段断句。2.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①世隶耕②自为其名③其文理皆有可观者④泯然众人矣⑤不能称前时之闻 ⑥传一乡秀才观之 3.写出文中的一个通假字。通 4.翻译下面句子。a.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b.父利其然也。 5.文中有三个字点出了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这三个字是: 6.文中哪一句话写出了仲永的父亲贪利而自得,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 7.课文中的哪些话介绍了方仲永才能发展的三个阶段? 8.对本文的写作特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夹叙夹议、先扬后抑、对比的手法b.寓事于理、先抑后扬、对比的手法c.就事说理、先扬后抑、对比的手法9.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人的天资与后天成才的关系。b.本文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了后天的学习和教育是天才成长的必要条件。c.本文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了家庭环境的好坏,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才的关键。d.本文针砭了当时不重视人才培养的社会弊病。e.本文强调了知识、才能不是一成不变

《丑小鸭》教学设计

《丑小鸭》教学设计 鞍山市千山区宁远镇小学中心校吴永利 [分析教材] 《丑小鸭》是人教版第四册的最后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根据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丑小鸭》改编的,故事中的丑小鸭是一个面对艰难曲折的历程仍然一心一意追求美好理想的形象。故事写得十分感人,贴进儿童生活,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征。 [分析学生]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直观形象的图画比较感兴趣,生动活泼、形象新颖、色彩鲜艳的刺激物最容易成为他们注意的对象。好动爱玩、富于想象、善于模仿、表现欲强是我班学生另一显著特点。但他们虽然聪明活泼,却缺乏认真细致,读起书来往往留于形式,没有深入到课文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指导学生感情地朗读,使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 [教学理念] 本课内容浅显,故事性强,情节引人入胜,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文中的字词极富表现力,词汇丰富,理解课文内容主要靠自己读书,自己意会。教学中我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朗读时间和吸收内化时间,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设计特色] 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借教材的"阶梯"引导学生一步步往上攀登。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改编或续编故事,编排课本剧。 4、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体会到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只要坚持追求美好的理想,逆境是会改变的。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自读课文,贴图讲故事。 1、各学习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完成两项任务: 1)自学生字词,读通课文。 2)提出疑难问题,小组讨论解决。 2、把课前画好的四幅插图按照自己的理解顺序贴在一张白纸上。 这个教学环节就是过去教学中“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但是这样的设计的意图在于给学生提供一个语言表达的机会,让他们把自己观察和理解的结果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就会遇到困难或产生许多难题。 3、按照贴图的顺序在小组内讲一讲这个故事。 二、品词析句,感情朗读。 1、再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故事比自己刚才讲得好的地方。 2、汇报交流,教师随机指导朗读和对字词的理解。 1)图文结合,指导朗读第一段。 (1)观察第一幅插图,说说丑小鸭是什么样子的? (2)自由读第一段,画出具体描写丑小鸭怪模怪样的词句。 (3)用“这是一只()的丑小鸭”进行练习说话。 (4)说说怎样读才能突出丑小鸭“又大又丑”的样子。 (5)小组比赛读后互相评议。 2)“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就钻出篱笆离开了家。” 读这一句,我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因为大家都欺负丑小鸭,他感定激起求知的欲望。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品质得到了培养。 这一教学环节是使学生从自身的情感体验出发,去发现好词好句和好的表达方式。这个过程就是自渎自悟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老师告诉他们的好词好句及好的表达方式,而是经过自主探究才发现的。 教师在学生研读过程中,恰当地引导,巧妙地点拨,及时地评价,不断地鼓励,通过"读--议--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以悟促读,把语感的培养落到了实处。 觉不到温暖,才觉得“孤单”,要读出丑小鸭的不幸与悲伤的心情。

《伤仲永》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伤仲永》教案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准确把握句中的停顿 2、正确进行翻译 教学重点 同上 教学难点 1、几个句子的停顿 2、几个用法特殊的词 3、几个难句的大意 预习要求 1、掌握下列字的读音及意思: 隶、扳、谒、邑、称、泯、矣、焉、耶 2、朗读课文,画出文中不清楚停顿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人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千古名言,一语道破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学习、终生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成为顺应时代的有用之才。反之,如果你不进行学习,不接受教育,哪怕你是一个神童、一个天才,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销蚀成一个庸才、甚至蠢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伤仲永〉〉里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证。 二、检查预习 1、检查预习一: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指正。 2、检查预习二:由学生提出,师生共同指正。学生齐声朗读。 可能出现的句子停顿[可根据需要投影]: 1、仲永/生五年 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4、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5、传/一乡秀才/观之 6、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7、余闻之也/久 8、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请一位朗读比较好的学生范读一遍课文,教师随时指正。 全班齐读全文。 三、作者作品简介 提问:这是王安石的作品。哪位同学了解王安石以及他的作品,来给大家谈谈? (学生讲述) [投影]

丑小鸭教案和反思

《丑小鸭》教案 水榭花都小学姚艳华 一、复习,抓重点句子导入。 1.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童话故事《丑小鸭》。老师这里还有两组词语,谁能正确又响亮地读出这些词语? (1)讨厌、蛋壳、欺负、翅膀暖烘烘卧在剩下裂开孤单芦苇篱笆冻僵幸亏讥笑 (2)毛灰灰的漂亮的影子 嘴巴大大的雪白的羽毛 身子瘦瘦的长长的脖子 (丑小鸭)(白天鹅) 2、这两组词语分别描写谁的? 二、品读想象,感受苦难。 1.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过程可不是一帆风顺的,它经历了千辛万苦,有许多不幸的遭遇。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三自然段,想想丑小鸭在家里遭遇了什么磨难?请用铅笔画出几个重点词来。 (1)出示第一句,齐读。丑小鸭来到世界上,除了鸭妈妈,谁都来欺负他。有谁欺负丑小鸭呢? (2)(出示插图)他们是怎样欺负丑小鸭呢?谁来用自已的话说一说。 (3)课文是怎样写的?我们来合作读一读。老师把红色送给你们,把黑色留给自己。(出示句子) (4)你被人欺负过吗?被人欺负的心情怎样?谁能带着这种心情

读一读这段话。 (5)丑小鸭没有朋友,没有快乐,就连兄弟姐妹都欺负它,它感到非常___ (孤单) 2、孤单的丑小鸭为了寻找快乐与幸福,他选择了离开家。临走时,它还给鸭妈妈写了一封信:谁能帮助他在横线上加上合适的话,把信写完整。(同桌说、指名说 3个以上) 亲爱的妈妈: 您好!我在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感到非常__________________。我要离开家,去寻找____________________。 您的孩子:丑小鸭 4.离开了家,丑小鸭就不再孤单,不再受欺负了吗? 请默读课文4至6自然段:思考:丑小鸭离开了家,又经历了哪些磨难?用___划出有关的句子,并用划出重点词语。 (1)学生读:“丑小鸭….找吃的。”你找到的关键词是…… (2)引读:(出示第四自然段)丑小鸭来到树林里,小鸟……(生:讥笑它),猎狗……(追赶它)。他白天只好……(出示重点词)(3)请大家来读读这两个句子。比较下列句子哪一句用得好,为什么?(自由读) 丑小鸭只好躲起来,到了晚上才敢出来找吃的。 丑小鸭躲起来,到了晚上才敢出来找吃的。 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只好写出了什么? 5、丑小鸭惟有躲起来才能避开动物们的欺负,它是多么凄凉啊。

《伤仲永》教案

5.伤仲永 王安石[宋] 教学目标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二)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四)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人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千古名言,一语道破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学习、终生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成为顺应时代的有用之才。反之,如果你不进行学习,不接受教育,哪怕你是一个神童、一个天才,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销蚀成一个庸才、甚至蠢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

—〈〈伤仲永〉〉里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证。二、作者作品简介 提问:这是王安石的作品。哪位同学了解王安石以及他的作品,来给大家谈谈? (学生讲述) [投影]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三、题解 (教师)提问:谁能说说题目“伤仲永”的“伤”是什么意思? 明确:哀伤,叹息。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四、自读课文,掌握大意 (教师)讲述:王安石哀叹方仲永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自由朗读课文一遍。 (一)听老师朗读课文,看看谁找到的错误多! (二)学生自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参考老师补充注释(可四人小组探讨),合作翻译课文,看看谁翻译得最通顺。 教师补充课文注释[幻灯] (1)理解几个词语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A.世隶耕(属于) B.未尝识书具(曾经)

伤仲永教学设计与反思

《伤仲永》教案设计 【教案背景】 《伤仲永》是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五篇课文,是这一册的第一篇文言文。这个单元安排的是以“成长”为主题,通过了解课文中人物的成长历程,让学生能够正确对待成长中的苦与乐,得与失,成与败。 【教学课题】 《伤仲永》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写的一篇借事说理的议论文,作者讲述了方仲永由一个“神童”变成一个普通人的经历,并由此引发议论,“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所受的教育及自身的学习有关”这一道理。 【教材分析】 《伤仲永》是一篇说理文言文,它的特点是借事说理,借仲永故事来阐明作者的观点。说理的同时还蕴含了作者深厚的情感。 一、达成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生字的读音、难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2、概括文中的故事,学习寓理于事的写作方法。 3、了解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4、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释义,以养成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诵读法、导读法、讨论法、质疑法。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能够阅读、释义,以养成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人的知识才能不是一成不变的,后天的勤奋起决定性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学习。 二、教学重点 理解本文方仲永从天资过人到泯然众人矣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 文章的立意 四、教学方法设想:

一、布置自读,要求:凭借工具书和课文注释逐字逐句读懂课文,同时记下疑问,准备在老师教读时提出。自读在课内进行。 二、试改变教师逐句串讲的传统教法,在学生认真自读的基础上,小组合作探究,从抓字、词、句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心,务使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获得完整、鲜明的印象。 三、“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减轻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着眼于培养学生自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网上搜集类似文中成长过程的事例,在教学中穿插融入。 2、制作ppt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结合注释,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自读课) 一、设置话题,导入新课 二、介绍作者 三、学生自读课文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设置话题,导入新课 什么是天才啊?(学生回答)是啊,“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成为顺应时代的有用之才。反之,如果你不学习,哪怕你是一个神童,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销蚀成一个庸才、甚至蠢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伤仲永》里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 二、介绍作者: 参考https://www.doczj.com/doc/e86190895.html,/question/320619382.html。 百度搜索,查相关资料。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丑小鸭教案附教学反思

1 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 ) 附教学反思丑小鸭教案(中班语言活动丑小鸭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思路,活动目标,活动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通过集体活动帮助幼儿掌握在阅读时抓住故事主要线索的方法,欣赏并喜爱故事中丑小鸭的角色形象,让幼儿在倾听故事的同时能按线索理解故事内容,发展幼儿记忆故事主要内容的有意性,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语言活动课,快来看看丑小鸭教案吧。 设计思路: 中班幼儿的阅读有两大特点:一是能逐页翻书,并能根据书页前后画面内容建立联系;二是在阅读的同时喜欢倾听,并能将听到的内容与画面对应起来。但是由于中班幼儿处于直观形象性思维阶段,在倾听时更多关注的是画面中明显的图案(如主要角色和背景等),对图的理解与对故事所表达的内在情节的感受与理解还不能同步进行。因此,我们想通过集体性的阅读活动解决这共性的问题。我们选择了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丑小鸭》作为阅读材料。 活动目标: 1、通过集体活动帮助幼儿掌握在阅读时抓住故事主要线索的方法,欣赏并喜爱故事中丑小鸭的角色形象。 2、让幼儿在倾听故事的同时能按线索理解故事内容,发展幼儿记忆

故事主要内容的有意性。 2 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 3、激发幼儿的同情心和保护小动物的美好情感。 4、对文学作品有兴趣,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通过图画,理解故事内容。活动难点:让幼儿感受丑小鸭的心情变化过程。活动准备:《丑小鸭》故事大图书一本、幼儿小图书人手一册、天鹅头饰一个、音乐磁带《天鹅湖》一盘活动过程:一、情景设置,激发兴趣。?老师头戴天鹅头饰边舞边来到幼儿的面前,引起幼儿的兴趣,从而引出故事《丑小鸭》。评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老师的舞蹈和旋律优美的音乐,让幼儿对故事充满了遐想和兴趣。二、出示大图书,感知故事内容。? 3 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 、展示大图书第一页:鸭妈妈正在孵小鸭,看着小鸭一个个破壳而出,它1 可开心了。请幼儿说一说图上有什么?图中讲了什么意思?2、展示大图书第二页:可有一只小鸭过了几天才出壳,模样又丑又土。请幼儿说一说小鸭们长得都一样吗?不一样的小鸭能和他的哥哥姐 姐们相处好吗?、展示大图书第三页:哥哥姐姐都认为丑小鸭太丑不愿意理它。3 请幼儿说一说哥哥姐姐们为什么不喜欢丑小鸭?、展示大图书第四页:农庄里的鸡鸭和哥哥姐姐都欺负丑小鸭。4请幼

二年级语文:丑小鸭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案文本)

( 语文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二年级语文:丑小鸭教学设计与 反思(教案文本) 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 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

二年级语文:丑小鸭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案 文本)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新词。 2.通过丑小鸭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思想行为。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从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己。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讲故事揭示课题。 1.听老师讲配乐故事。(思考:故事讲的是谁的什么事?)

2.回答问题,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1)从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2)学课文你想知道什么? 二、理清课文 1.小声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要求:读准字音。边读边用铅笔标上各自然段序号。) (1)指名读。 从第1段里你知道了什么? (2)出世:出生。本课指小鸭子从蛋里孵出来。 (3)指导朗读。 这一段主要记叙鸭妈妈卧在稻草堆里,等她的孩子出世。所以我们读这一段要用陈述的平稳语气。 范读,指名读。 过渡:过了几天,孩子出世了,长得什么样,我们学习第2自然段。

《伤仲永》教学设计模板

《伤仲永》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目标: 1、顺畅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能复述课文。 2、理清文章脉络,了解人物的经历变化。 3、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 4、感悟文章内涵,体会作者写作意图,探究仲永悲剧原因。 5、了解学习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并发表自己一定的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少年多才俊,英雄出少年。聪明机智如司马光,当机立断砸缸救人;才思过人如谢道韫,吟诵“未若柳絮因风起”。无论司马光、谢道韫,还是曹冲、陈元方,他们在小时候就很聪明,表现出了惊人的天赋。那么,如果他们因此而自傲,以后不再学习,那么结果会怎样? 生:他们的才能、天赋慢慢会消失,只能沦为平凡人,甚至可能会更糟。 【注:学生的回答皆为教师预设的回答情境。】 师:为什么? 生:【自由作答】 师:可以用爱因斯坦的话加以解释——“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生:世界上没有所谓的天才,一个人的成功都必须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来取得。 师:今天我们学习王安石的《伤仲永》,看看王安石笔下的仲永是怎样从一个天才变为平常人的。 二、作者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临川先生,晚年封荆国公,世称临川先生,又称荆公,著有《临川先生文集》,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PPT展示】 三、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诵全文两次,要求如下【PPT展示】:一读全文,梳理字词,注意停顿;二读全文,结合注释,尝试复述。现在开始朗读。 生朗读,教师巡堂。 师:下面请一位同学将本文内容复述一遍。 生复述。 师:这位同学复述得如何?请同学稍加点评。 1-2位学生点评。 师:通过几位同学的帮助,我们更了解了本文的内容;在这个故事中,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课文中各有什么依据?请同学们两人合作,加以思考讨论。 生:第一阶段是方仲永小时候写诗的卓越天赋。

伤仲永的教学设计

伤仲永的教学设计 关于伤仲永的教学设计(精选3篇) 伤仲永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掌握有关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加强文言文的朗读训练,注意朗读的节奏。 2指导学生准确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读懂故事,并能复述故事,感悟故事。通过充分的活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探究问题,积累知识。 3、准确把握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天资和后天学习的关系。 教学重点 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2、认识到”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1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2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简介作者,解释文题。 1、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爱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他用勤奋的一生发明了无数的东西,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发明大王”,人们都认为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天才”。到底什么是“天才’妮?他的这句名言就是最恰当的解释。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自恃聪明,自认为有天赋,结果最终沦为庸才、蠢才,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人。 2、简介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宇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年轻时候,文章写得十分出色,得到欧阳修的赞赏。王安石二十岁中进士,当官之后积极推行变法,后来新法被废,王安石忧愤成疾,第二年病逝。 我们还学过他的诗歌《京口瓜洲》。 《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苏轼,苏洵,苏辙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拜欧阳修为师)。(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 3、本文采用随笔的形式而写,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某种观点。叙述是基础,阐明道理是核心。文题含义:为仲永的经历遭遇而感伤。 二、整体感知(学生自读课文,掌握以下内容。) 1.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幼儿园大班教案《丑小鸭》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丑小鸭》含反思 大班教案《丑小鸭》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激发好奇心和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幼儿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通过观看老师出示的字卡和头饰,能够完整的讲述故事,启发幼儿创造性思维和发展性思维,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丑小鸭》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幼儿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通过观看老师出示的字卡和头饰,能够完整的讲述故事。 2、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3、启发幼儿创造性思维和发展性思维。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丑小鸭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把握丑下鸭这一形象的思想内涵,品味童话语言艺术的魅力。认识到要成为白天鹅是要经过自身的努力,重要的是有天鹅一般高贵的灵魂。 2、揣摩关键句,理解故事的深层内涵,体味故事中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活动准备 1、让幼儿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认识丑小鸭的特征和习性。 3、准备字卡、录音机、各种动物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聆听音乐,律动,做手指操《一座小桥》导入新课。 二、基本环节: 1、通过出示头饰及数字2的讲解方法,让孩子们认识小鸭子,引出活动。 2、幼儿看老师出示的头饰和字卡,同听老师讲述本故事。 3、在听故事后熟认字卡上的生字,跟老师熟读课文。 4、让幼儿们用表演的方式来加深对故事的了解。 5、分组练习表演,让幼儿到讲台前给大家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做些补充和鼓励表扬。 三、结束环节: 通过律动〈数鸭子〉来结束本活动。 四、延伸环节: 1、续编故事《丑小鸭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2、小朋友们,请把你们今天所学的内容回家讲给你的家人们听。 教学反思: 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都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极渴慕地望着老师,都希望快一点听老师讲故事。在完整的欣赏了故事后,孩子们不由的发起了感慨,为此,教师让孩子们互相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看法,给幼儿创设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幼儿都积极发言,用语言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随后结合挂图,分段欣赏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激发了幼儿对他人的同情、关爱之情,懂得了要爱护小动物。 小百科:《丑小鸭》说明只要有理想,有追求,并为这目标而努力奋斗,即使身处逆境也不要紧,“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人生中的挫折和痛苦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坚强的面对。同时“丑小鸭”也比喻不被关注的小孩子或年轻人,有时也指刚刚出现、不为人注意的事物。

伤仲永教案

伤仲永教案 伤仲永教案 《伤仲永》借事说理,以方仲永为实例,说明一个人有天分不足恃,唯有后天的教育与学习,才能让人精益求精,真正成才。 之所以选择本文,是在于文章简练隽永的语言美,生动形象的叙事美和深刻透晰的说理美。 教学目标: 知识:学习并掌握常见文言词的意思。 能力:能够顺畅朗读课文,提高准确翻译课文的能力。 德育: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知识。 2.理解方仲永由五岁能诗,到“泯然众人”这一变化的原因,认识到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并能作出评价。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讨论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朗读课文,查字典,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入

古人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千古名言,一语道破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不断的 学习、终生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成为顺应时代的有用之才。反之,如果你不进行学习,不接受教育,哪怕你是一个神童、一个天才, 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最终沦为一个庸才、甚至蠢材。今天我们要 学习的课文——《伤仲永》里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 的例证。 三.作家作品简介 1.本文选用《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做官后,向朝廷 上万言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 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害相。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 八大家之一。 2.题目解读: 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伤”是哀伤,怜惜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方仲永这样的人才,“泯然众人”的哀伤,惋惜 之情。 四、正课 1.朗读课文。 (1)根据注释,读准字音。 (2)注意读准句中的停顿。 (3)反复朗读,把课文读熟练。 2.指名读,根据情况板书纠正重点字的读音。 隶:lì谒:yè扳:pān称:chèn泯:mǐn 3.请学生翻译课文。(可一人一句,要讲清重点词语的意思) 重点词语、句子:

《伤仲永》教案

23《伤仲永》 主备人:任义霞审稿人:韩静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 (1)学习并掌握“之”“于”的用法及文言词活用的情况。 (2)学习课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3、情感目标: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2、难点: (1)体会揣摩本文简洁、凝练的语言。 (2)体会方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 【教法学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2、学习并掌握“之”“于”的用法及文言词活用的情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名言导入: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爱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他用勤奋的一生发明了无数的东西,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发明大王”,人们都认为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天才”。到底什么是“天才’呢?他的这句名言就是最恰当的解释。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没有认

识到这一点,自恃聪明,自认为有天赋,结果最终沦为庸才、蠢才,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人。 二、检查自主预习 1、谁了解作者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宇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年轻时候,文章写得十分出色,得到欧阳修的赞赏。王安石二十岁中进士,当官之后积极推行变法,后来新法被废,王安石忧愤成疾,第二年病逝。 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苏轼,苏洵,苏辙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拜欧阳修为师)。(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 2、读准下列字的字音 隶( )扳( )谒( )邑()泯( ) 称( )卒( )焉( ) 耶( ) 矣( ) 3、解释题意 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伤”是悲伤、哀伤,痛惜的意思,这里是“为……感到惋惜”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方仲永这样的人才,"泯然众人"的哀伤,惋惜之情。 三、正确把握句子停顿,顺畅朗读课文 1、指明学生朗读。(注意读准字音、掌握节奏,把握语气。) 2、师生共同纠正朗读停顿不当的句子。 (课件展示)揣摩下列句子的朗读语气。(学生讨论) (1)、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惊叹语气 (2)、父利其然也。————愤怒语气 (3)、不能称前时之闻。————遗憾语气 (4)、泯然众人矣。————痛心语气 3、集体朗读课文 四、理解文句的意思,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轮流通译文句,并讨论纠正。(可以每人译一句,注意突出重点字句的意思)。 2、在全文翻译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

[28《丑小鸭》教学设计之七]丑小鸭教学设计

[28《丑小鸭》教学设计之七]丑小鸭教学设计 [分析教材] 《丑小鸭》是人教版第四册的最后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根据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丑小鸭》改编的,故事中的丑小鸭是一个面对艰难曲折的历程仍然一心一意追求美好理想的形象。故事写得十分感人,贴进儿童生活,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征。 [分析学生]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直观形象的图画比较感兴趣,生动活泼、形象新颖、色彩鲜艳的刺激物最容易成为他们注意的对象。好动爱玩、富于想象、善于模仿、表现欲强是我班学生另一显著特点。但他们虽然聪明活泼,却缺乏认真细致,读起书来往往留于形式,没有深入到课文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指导学生感情地朗读,使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

[教学理念] 本课内容浅显,故事性强,情节引人入胜,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文中的字词极富表现力,词汇丰富,理解课文内容主要靠自己读书,自己意会。教学中我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朗读时间和吸收内化时间,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设计特色] 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借教材的阶梯引导学生一步步往上攀登。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改编或续编故事,编排课本剧。 4、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体会到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只要坚持追求美好的理想,逆境是会改变的。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自读课文,贴图讲故事。

1、各学习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 课文,完成两项任务: 1)自学生字词,读通课文。 2)提出疑难问题,小组讨论解决。 2、把课前画好的四幅插图按照自己的理解顺序贴在一张白纸上。 这个教学环节就是过去教学中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但是这样的设计的意图在于给学生提供一个语言表达的机会,让他们把自己观察和理解的结果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就会遇到困难或产生许多难题,必 3、按照贴图的顺序在小组内讲一讲这个故事。

《伤仲永》教学设计

《伤仲永》教学设计 一、自主、探究真正有效地成为学生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结合课标,我校从2013年进行课程改革,以导学案为载体,小组合作为形式,三步五环节为课堂模式,因而本节课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准和学习经验,循循善诱,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引导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同时目标指向明确,既能让学生充分发挥,同时也决不偏离语文,在设计导学案时,就布置同学们回去搜集整理有关“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故事。所以在课堂上同学们说得头头是道,既拓展了课堂空间,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为导入新课做了很好的铺垫。 [附一]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一定对那个聪明机智的陈元方留有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请几个同学再来说说几个类似的故事,请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将珍藏在你脑中的故事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生(主动上台,老师带头鼓掌):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曹冲称象》的故事……(故事略) 生:老师同学们好,我给大家讲一个《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故事略)

生:大家好,我给大家说一个郭沫若智对对子的故事……(故事略) 师:是啊,刚才上台的三位同学都讲得很好,这三个故事讲了同一个道理,我们可以用一句俗语来概括(同学们七嘴八舌在议论)——自古英雄出少年。但是一个人即使很聪明,在小时候就表现出过人的天赋,但如果他此后就不再学习,也会怎么样? 生:很危险。(大家笑) 师笑着问:为什么啊? 生:因为他小时候很聪明,大家对他的期望就会很高,但他如果长大后不认真学习,就会不学无术,大家就会看他的笑话,那当然就很危险了。(同学鼓掌表示认同) 师:但他如果是天才呢?不学习是不是照样能取得成就? 生齐答:不会。 师:谁能否用一句句人句言来证明你们的观点? 生:所谓天才就是一分的灵感加上九十九分的汗水。 师:谁说的? 生:爱因斯坦。 师: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生:世界上是没有天才的,任何人的成功都必须付出自己的辛勤汗水。 师:回答得很好。但是这个道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明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王安石的《伤仲永》。看看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是怎样从天才变成常人的。

《丑小鸭》教学设计及反思

《丑小鸭》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积累好词佳句。 过程与方法目标:启发式、讨论式、以读代讲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丑小鸭的故事,培养学生从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和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思想行为,即:面对别人的嘲笑不要灰心、不要自暴自弃;别人遇到不幸,不要嘲笑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从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己。 2、从丑小鸭出生后的不幸遭遇,理解为什么丑小鸭会变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 教学过程: 一、课前精彩两分钟:(讲成语故事) 二、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上一节课,我们初读了丑小鸭这一感人的童话故事,通过学习,我们学 会了生字,并且知道了这是一个关于一只()变成()的故事。 2、这节课,你还想知道些什么?(丑小鸭会遇到什么样的遭遇?它的心情 会怎样?它的命运又将如何?) 三、细读体验,互动交流。 (一)体验丑小鸭的不幸遭遇。 师:要想同学们的这些问题,其实我们只要深入学习丑小鸭历经磨难的段落就能解决。请默读第3、4、5、6自然段,找出描写丑小鸭不幸遭遇的句子,用横线划出。 师:你最想把丑小鸭的哪处经历告诉大家?谁来说说? 1、找出课文中描写丑小鸭的不幸遭遇的词语或句子。(丑小鸭来到世界上,除了鸭妈妈疼爱它,谁都欺负它。哥哥、姐姐咬它,公鸡啄它,猫吓唬它)。(用“除了……都……”说一句话。) 2、丑小鸭在家里受尽了哪些欺负?(动作表演)当咬、啄、吓唬这些多么可怕的行为通通集中在丑小鸭身上时,你有什么感受?(孤单、悲伤、可怜、无奈)。 3、带着这种悲伤、痛苦、孤单的心情,谁来读读? 4、伤心的丑小鸭感受不到家的温暖时,选择了离家出走。它来到了树林里,它的处境有没有好点?在树林里又发生了什么呢?(小鸟讥笑它,猎狗追赶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