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天气系统讲课稿

常见天气系统讲课稿

常见天气系统讲课稿
常见天气系统讲课稿

常见天气系统—锋面系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锋面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2.掌握冷锋、暖锋形成的原因,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变化情况。[过程与方法] 1.学会阅读锋面示意图。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懂得学科学,爱科学,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2.通过分析天气变化,使学生懂得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锋面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教学方法 1.采用媒体的动画演示,增强认图、辨别图的能力。

2.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课前观看电视《天气预报》节目。

3.师生合作,对比分析冷锋、暖锋与天气变化。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计算机

2.搜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通过电脑加以处理制作成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最新常见天气系统2

最新常见天气系统2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种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即锋与天气之间的关系,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投影表格)引导学生复习冷锋和暖锋知识——在提问学生之后再投影答案内容。 师:影响我国天气的锋主要是什么锋? 生:冷锋。 师:冷锋在我国一年四季都有,尤其在冬半年。请举例说明哪些锋是冷锋。 生:冬季及秋末、初春的寒潮,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春季的沙尘暴,都是冷锋快速移动造成的。 师:“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是形容我国什么地区的什么天气?它是由什么天气系统造成的? 生: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是江淮准静止锋造成的。 师:梅雨季节过后的7、8月份,长江流域的天气又是另一番景象,往往是艳阳高照,天气晴热,又称“伏旱”,它又是由什么天气系统造成的呢?还有夏秋季节的台风,又是由什么天气系统造成的? 下面我们将继续学习另一种影响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 (板书) 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推进(新知识传授) [教师精讲] 师:什么是低气压、高气压? (板书) 1.低压、高压 (投影)教材图2.21 师:请大家看教材图2.21。 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就是低气压。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就是高气压。请你指出图中有几处高气压、低气压?说出高压中心、低压中心的气压值。 生:(观察指认回答) 师:很好。大家再看图,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高压脊,等压线上弯曲最大的各点连线叫脊线,好比地形上的山脊。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什么呢?

生: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低压槽。 师:对了。低压槽好比地形上的峡谷,等压线上弯曲最大的各点连线叫槽线。 我们再来了解什么是气旋和反气旋。 (板书) 2.气旋、反气旋 师:气旋就像江河中的旋涡,气流由四周向中心旋转运动;反气旋与气旋相反,气流由中心向四周旋转流出。下面请大家看图上的这个低气压。请两个同学到黑板上画出这个低气压的气流运动状况。 生:(两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同时画图,要求每个学生根据以前掌握的知识在此图基础上画出南北半球低气压的水平气流运动方向) 师:(点评及方法指导:以北半球的低压中心为例,选取某一部位的一点,让学生画出此处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再让学生利用以前学习过的关于风向的知识,画出此点的风向;然后再由点及面,画出低压中心控制下的各个部位的风向,这样形成了一个逆时针辐散的平面气流图。学生掌握了方法,很容易理解高低压的气流状况,不必死记硬背)北半球和南半球低气压的水平气流运动都是由四周向中心旋转辐合,因此低气压的水平气流运动都是气旋。北半球气旋是逆时针辐合,南半球气旋是顺时针辐合。北半球气旋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南半球气旋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吹偏南风。 师:下面请大家看图上的这个高气压。请两个同学到黑板上画出这个高气压的气流运动状况。 生:(两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同时画图,要求每个学生根据以前掌握的知识在此图基础上画出南北半球高气压的水平气流运动方向) 师:(同上—点评及方法指导—小结)北半球和南半球高气压的水平气流运动都是气流由中心向四周旋转流出,因此高气压的水平气流运动都是反气旋。北半球反气旋是顺时针辐散,南半球反气旋是逆时针辐散。北半球反气旋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吹偏南风;南半球反气旋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 (动画演示)北南半球的气旋和反气旋的三维运动 师:请大家观察动画,总结填表。 (投影)学生讨论回答后分别显示答案 师:低压中心气流不断辐合(气旋),越聚越多的空气将往哪里去呢?高压中心气流不断辐散(反气旋),空气将从哪里过来补充?(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设想与推断)生:气旋气流从四周流入中心,中心空气被迫上升(上升气流),当气流升至高空时,又会向四周流出;反气旋气流由中心向四周流出,高层空气下沉补充(下沉气流)。 师:很好,大家观察很仔细。所以一个由气流垂直运动连接而成的低空辐合、高空辐散的环流系统,是气旋存在和发展的前提;而一个由气流垂直运动连接而成的低空辐散、高空辐合的环流系统,是反气旋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叠加补充投影)学生讨论回答后分别显示答案——垂直气流

常见天气系统试题及答案

常见天气系统试题及答案 1.关于常见的天气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锋面系统的降水区域与其前进方向一致 B.冷暖空气相遇的地区往往形成大风和阴雨天气 C.气旋的气流为由四周流向中心,中心气流为下沉,易成云致丽 D.反气旋控制的中心地带多大风 2.我国东部地区夏秋降水多,主要类型是 ( ) A.锋面雨 B.地形雨 C.对流雨 D.台风雨 3.“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是描述下列哪个地方的天气特点 ( ) A.海南岛 B.台湾岛 C.滇南谷地 D.昆明一带 4.赤道处不易形成气旋和反气旋主要是因为 () A.全年高温多雨 B.空气对流运动强烈 C.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 D.没有地转偏向力 5.造成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是 ( ) A.暖锋 B.准静止锋 C.慢行冷锋 D.快行冷锋 6.若这种天气系统(第5题)在夏季出现,则北方地区往往形成的天气现象是( ) A.暴雨 B.大风降温 C.沙尘暴 D.连绵阴雨【重难突破—重拳出击】 1.图2-20中表示暖锋的图形正确的是 ()

图2-20 读图2-21,回答2—3题。 2.正确表示某气压系统的图是 ( ) 图2-21 A.① B.② C.③ D.④ 3.该气压系统在1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点为 ( ) A.60°N附近海域 B.15°N附近海域 C.15°S附近海域 D.60°S附近海域 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此时的降水与哪种天气系统有关( ) A.热带气旋 B.快行冷锋 C.慢行冷锋 D.准静止锋 5.下列天气现象,哪些与冷锋有关 () A.长江流域的梅雨 B.冬半年,云贵高原阴雨连绵 C.东南沿海的台风 D.冬半年爆发的寒潮 6.图2-22为某气象站1月上旬根据观察作出的气象资料,则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是 图2-22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7.读图2-23所示,关于气压中心E和锋面F的叙述正确的是()A.E是北半球气旋,F是暖锋 B.E是北半球气旋,F是冷锋

地理:-2.3《-常见天气系统-》同步训练(新人教必修1)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 【目标要求】 1.了解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的特点。 2.理解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过程、气流运动特点,掌握气旋、反气旋气流运动的规律性。 3.使学生掌握气旋和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巩固教材-稳扎稳打】 1.关于常见的天气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锋面系统的降水区域与其前进方向一致 B.冷暖空气相遇的地区往往形成大风和阴雨天气 C.气旋的气流为由四周流向中心,中心气流为下沉,易成云致丽 D.反气旋控制的中心地带多大风 2.我国东部地区夏秋降水多,主要类型是( ) A.锋面雨B.地形雨 C.对流雨D.台风雨 3.“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是描述下列哪个地方的天气特点( ) A.海南岛B.台湾岛C.滇南谷地D.昆明一带 4.赤道处不易形成气旋和反气旋主要是因为() A.全年高温多雨B.空气对流运动强烈 C.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D.没有地转偏向力 5.造成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是( ) A.暖锋B.准静止锋 C.慢行冷锋D.快行冷锋 6.若这种天气系统(第5题)在夏季出现,则北方地区往往形成的天气现象是( ) A.暴雨B.大风降温C.沙尘暴D.连绵阴雨 【重难突破—重拳出击】 1.图2-20中表示暖锋的图形正确的是() 图2-20

读图2-21,回答2—3题。 2.正确表示某气压系统的图是 ( ) 图2-21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该气压系统在1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点为 ( ) A .60°N 附近海域 B .15°N 附近海域 C .15°S 附近海域 D .60°S 附近海域 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此时的降水与哪种天气系统有关 ( ) A .热带气旋 B .快行冷锋 C .慢行冷锋 D .准静止锋 5.下列天气现象,哪些与冷锋有关 ( ) A .长江流域的梅雨 B .冬半年,云贵高原阴雨连绵 C .东南沿海的台风 D .冬半年爆发的寒潮 6.图2-22为某气象站1月上旬根据观察作出的气象资料,则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是 图2-22 A .冷锋 B .暖锋 C .气旋 D .反气旋 7.读图2-23所示,关于气压中心E 和锋面F 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E 是北半球气旋,F 是暖锋 B .E 是北半球气旋,F 是冷锋 C .E 是南半球气旋,F 是暖锋 D . E 是南半球气旋, F 是冷锋 8.每年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属于 ( ) A.暖锋天气系统 B.冷锋天气系统 C.低压天气系统 D.高压天气系统 图2-23

高考地理考点专题常见天气系统

考点13 常见天气系统 考点热度 ★★★★☆ 一、锋与天气 1.气团与锋 (1)锋面结构示意图 (2)天气特征 ①锋面附近常伴有一系列的云、大风、降水等天气。 ②气团? ????暖气团: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冷气团: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天气晴朗。 2.锋与天气 (1)冷锋 (2)暖锋 (3)准静止锋

二、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 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的特征比较

[图文拓展] 1.冷、暖气团的形成条件 冷气团的温度比经过地区的温度低,多形成于较高纬度地区。因此在锋面系统中,由较高纬度吹向较低纬度的为冷气团,反之为暖气团。 2.冷暖气团相对于锋面的位置 冷气团温度低,密度较大,位于锋面的下方;暖气团温度高,密度较小,位于锋面的上方。 3.高低气压中心是形成气旋和反气旋的原始动力。 地球表面形成的高低气压中心,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驱动下,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等因素的影响,才形成气旋或反气旋。 4.低压槽区域常存在锋面的原因 低压槽区域是冷气团和暖气团相交汇的区域,两种不同性质的气团相遇,从而形成锋面,暖气团上升易形成降水。 考向一冷锋、暖锋与天气

冷、暖锋的判断方法 (1)在等压线分布图中看符号 (2)依据锋面结构图的特点判断 ①看冷气团的运动方向 ②看降水区的位置 (3)依据天气特征判断 ①经历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过程的是冷锋活动。一般情况下,冷锋活动导致的天气变化相对剧烈、明显。 ②经历阴雨、升温等天气过程的是暖锋活动。一般情况下,暖锋活动导致的天气变化比较温和。 (4)根据气温、气压的变化判断 ①冷锋影响下的温压变化:气压升高,气温降低。 ②暖锋影响下的温压变化:气压降低、气温升高。

高考一轮复习常见天气系统专题训练题

高考一轮复习常见天气系统专题训练题 一、选择题 下图为2015年11月某时天气形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日我国北方地区出现强降温和大范围雨雪天气,造成此次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A. 气旋 B. 高压 C. 冷锋 D. 暖锋 2.图中 A. 甲地高压在短时间内将变为低压 B. 乙地受暖气团控制吹西北风 C. 北京市的空气质量将得到明显改善 D. 黄海海面风力强劲,不适合航行 下图为2015年11月20日20:00某两地区地面天气形势图(单位:hPa)。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对图中各地天气状况的描述,可能正确的是 A. ①地气流下沉 B. ②地出现降雪 C. ③地晴朗高温 D. ④地吹偏南风 4.当A天气系统向东移动到B地时,该地 A. 细雨连绵 B. 风和日丽 C. 大风降温 D. 万里无云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地4月10日至20日的天气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5.有关该时段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气温变化幅度较小 B. 北风和煦,温暖宜人 C. 前期气温高,多云雾 D. 后期出现倒春寒现象 6.16日至20日,影响该地区的天气系统是 A. 冷锋 B. 暖锋 C. 气旋 D. 反气旋 下图为北京市2015年4月16日~21日天气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7.图示时段,北京市 A. 因寒潮过境而出现降温过程 B. 19日较20日,夜间大气逆辐射强 C. 日温差随阴雨过程持续增大 D. 降水过程利于降低空气中的浮尘 8.图示时段,气温总体上升的原因是北京市 ①白昼时间增长②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③受夏季风影响④正午太阳高度增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读“500百帕等压面海拔高度(单位:米)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9.若A地近地面吹西南风,则该天气系统为 A. 北半球的反气旋 B. 南半球的气旋 C. 北半球的气旋 D. 南半球的反气旋 10.当该类天气系统控制亚洲大陆时

常见天气系统

常见天气系统 作业时间:月日 (2020北京昌平联考)霾主要出现在近地面低空静风或微风,相对湿度不大的大气形势下。下图为四种地面天气系统图。读图,回答1~2题。 1.最有利于形成霾的天气系统是() A.甲B.乙 C.丙D.丁 2.某地冬季受甲天气系统影响,可能出现() A.地面气压下降B.阴雨天气 C.地面气温上升D.无风或微风 答案:1.D 2.B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甲为冷锋天气系统,乙为暖锋天气系统,丙为低气压(气旋)天气系统,丁为高气压(反气旋)天气系统。据题干知,霾主要出现在近地面低空静风或微风,相对湿度不大的大气形势下,而甲、乙、丙、丁中,只有高压(反气旋)天气系统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低空静风或微风,降水少,相对湿度不大,其他均可带来降水,故选D项。第2题,甲为冷锋天气系统,某地冬季受甲天气系统影响,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可能出现阴天、降温、大风、雨雪天气,故选B项。 (2020北京石景山联考)读我国北方某城市天气与空气质量情况

表,回答3~4题。 时间天气状况日平均气温最大风力空气首要污染物 第一天多云11℃5级总悬浮颗粒物 第二天阴雨8℃8级总悬浮颗粒物 第三天晴3℃4级NO2 4.与第二天相比,第三天() A.大气逆辐射作用较弱 B.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C.气温日较差小、光照强 D.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能力较强 答案:3.C 4.A解析第3题,从表中数据看该城市气温降低、风力增大、阴雨,故该天气系统是冷锋,C项图是锋面气旋,其他都不符合,选C项。第4题,从表中数据看与第二天相比,第三天晴,大气逆辐射作用较弱,A项正确;第三天晴,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B项错误;第三天晴,气温日较差大,光照强,C项错误;第三天晴,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能力较弱,D项错误。 (2020广东茂名一模)读图,回答5~6题。 5.图示天气系统为() A.北半球气旋B.北半球反气旋

23常见天气系统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 基础巩固 ■ 1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特点是() A. 过境后天气转晴 B.过境时气压升高 C. 降水多发生在锋前 D.冷气团在锋面之上 解析:不管是冷锋还是暖锋,由于冷气团密度大,冷气团位于锋面以下;锋面过境后,都因受单一气团控制而使天气转晴。冷锋过境时气压升高,而暖锋反之。冷锋降水多在锋后,而暖锋降水多在锋前。 答案:A

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 答案:5.B 6.A < 7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从性质上看,图甲中B是气团,C、D、E三地中气温最高的是地。 (2) 图甲为锋天气图。该锋面过境后,E地天气状况是。 (3) 图乙中F处是气压中心,该天气系统位于半球,在其控制下多为天气。 答案:(1)冷C (2)暖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⑶高北晴朗 能力提升 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地某年4月17—20日气温和气压变化情况,读图,完成第1~2题。 < 14月17—20日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及可能带来的天气现象是() A. 暖锋,绵绵细雨天气 B.冷锋,大风沙尘天气 C.气旋,大雾天气 D.反气旋,冻雨天气 ;.2此次天气过程对当地产生的影响最可能是() A.农牧业设施受到损坏 B?附近山区易出现泥石流 C. 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D. 缓解绿洲农业供水紧张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气温和气压曲线的数值变化可知,该天气系统过境时,气温下降,气压上升,故应该是冷锋过境。该地区为我国西北地区,4月份气温回升,地表缺少植被保护,表土松散,快行冷锋过境,可能带来大风沙尘天气。第2题,由上题可知,此次天气过程为冷锋引起的大风沙尘天气,可能导致农牧业设施受到损坏。 答案:1.B 2.A 读下面“某天气系统经过石家庄市前后的气温、气压、降水、风速变化示意图”,完成第3~5题。 < 3该天气系统是()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 3 4该天气系统到达石家庄市的时间是() A.29 日 B.31 日 C.1 日 D.3 日 ? 5下列现象与图示天气系统过境无关的是() A. 感冒患者数量猛增 B. 交通事故频发 C. 城市用电、用气量减少 D. 病虫害减少,有利于来年农作物生长

常见天气系统练习题100

1.关于常见的天气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锋面系统的降水区域与其前进方向一致 B.冷暖空气相遇的地区往往形成大风和阴雨天气 C.气旋的气流为由四周流向中心,中心气流为下沉,易成云致雨 D.反气旋控制的中心地带多大风 2.我国东部地区夏秋降水多,主要类型是 ( ) A.锋面雨 B.地形雨 C.对流雨 D.台风雨 3.“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是描述下列哪个地方的天气特点 ( ) A.海南岛 B.台湾岛 C.滇南谷地 D.昆明一带 4.赤道处不易形成气旋和反气旋主要是因为()A.全年高温多雨 B.空气对流运动强烈 C.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 D.没有地转偏向力 5.造成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是 ( ) A.暖锋 B.准静止锋 C.慢行冷锋 D.快行冷锋 6.若这种天气系统(第5题)在夏季出现,则北方地区往往形成的天气现象是 ( ) A.暴雨 B.大风降温 C.沙尘暴 D.连绵阴雨 【重难突破—重拳出击】 1.图2-20中表示暖锋的图形正确的是() 图2-20 读图2-21,回答2—3题。

2.正确表示某气压系统的图是 ( ) 图2-21 A.① B.② C.③ D.④ 3.该气压系统在1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点为 ( ) A.60°N附近海域 B.15°N附近海域 C.15°S附近海域 D.60°S附近海域 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此时的降水与哪种天气系统有关 ( ) A.热带气旋 B.快行冷锋 C.慢行冷锋 D.准静止锋 5.下列天气现象,哪些与冷锋有关()A.长江流域的梅雨 B.冬半年,云贵高原阴雨连绵 C.东南沿海的台风 D.冬半年爆发的寒潮 6.图2-22为某气象站1月上旬根据观察作出的气象资料,则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是 图2-22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7.读图2-23所示,关于气压中心E和锋面F的叙述正确的是 () A.E是北半球气旋,F是暖锋

4 专题四 常见天气系统

一、单项选择题 锋面性质不同,产生天气现象也不相同。读图,回答1~2题。 1.甲、乙两图中,受锋面影响可能产生的天气现象是() A.甲图中暖空气被抬升,多形成连续性降水 B.甲图中锋过境后出现升温、降压、晴朗天气 C.乙图中暖空气主动爬升,形成连续性降水 D.乙图锋过境后狂风大作,出现短时雷暴天气 2.我国东部受甲图锋面影响时,会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A.长江下游伏旱 B.华北平原春旱 C.北方寒潮 D.江淮梅雨 3.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点有() A.过境时天气常有风云雨等 B.过境时气压升高 C.暖气团均位于锋面以下 D.降水都发生在锋前 4.在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特点一般是() A.高温多雨B.低温少雨 C.晴朗干燥D.寒冷干燥 5.夏初,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直至日本南部的梅雨天气是由() A.暖锋 B.准静止锋 C.快行冷锋 D.慢行冷锋 6.下列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A.冬季寒潮——暖锋 B.北方夏季暴雨——冷锋 C.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冷锋

D.大风、降温天气——暖锋 高压、低压和锋面是常见的天气系统,大大小小的天气系统相互作用,演变出不同的天气过程。读下图,回答7~8题。 7.每年的夏季,使长江流域形成伏旱的天气系统是() A.图A B.图B C.图C D.图D 8.关于上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A天气系统控制下多晴朗天气 B.图B中甲地风向为东南风 C.图C中乙地将天气晴朗 D.图D天气系统过境时多阴雨天气 读天气系统示意图,判断9~10题。 9.从该天气系统所处半球和气压分布看,能判断出它属于() A.东半球,高气压 B.南半球,低气压 C.北半球,高气压 D.西半球,低气压 10.若该天气系统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出现() A.伏旱天气 B.梅雨天气 C.出现台风 D.寒冷天气 下图是北美部分地区春季某时刻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回答11~12题。

高中地理 高三二轮复习专题训练:常见天气系统

2020届高三二轮复习专题训练:常见天气系统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2018年7月22日12时30分前后,某天气系统的中心在上海市崇明岛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0级,中心最低气压为982百帕,(下图)。沿图中线路行进,于25日8时30分前后在内蒙古、辽宁、吉林三省区交界处附近消散。据此完成1~3题。 1. 该天气系统行进的平均时速大约为 A. 10km B. 25km C. 40km D. 60km 2. 登陆时,该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A. 冷锋 B. 热带气旋 C. 锋面气旋 D. 暖锋 3. 该天气系统能够持续北上,主要原因有 ①登陆后,大都靠近海岸线行进补充水汽②行进路线中,地形阻碍小 ③亚洲高压势力强,推动力大④登陆时,在该类天气系统中势力最强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1. B 2. B 3. A 【解析】 1. 上海市崇明岛附近大约30oN,内蒙古、辽宁、吉林三省区交界处约和北京纬度接近,为40oN,10个纬度差最短距离约为1110km。通过对比推算,图中从登陆到消散的线路长度约为1650km。从7月22日12时30分前后至25日8时30分大约68小时,则台风陆上行进用时68小时,据此可计算出时速约为24km,选B正确。 2.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不到12级,没有达到台风的强度,只能是热带气旋。据此分析选B正确。 3. 登陆后,大都靠近海岸线行进补充水汽,且行进路线地形阻碍小,该天气系统能够持续北上。登陆时,在该类天气系统中势力最强的是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2级或以上;7月没有亚洲高压。据此分析选A正确。冷涡是一种高空气旋式涡旋,中心温度比四周低。冷涡中的空气柱处于上冷下暖的不稳定状态。所以,常会产

常见天气系统1

常见天气系统一 一、锋与天气 1.锋面特征 (1)锋面自地面向高空b①________一侧倾斜,其上侧一定是a②________。 (2)锋面两侧③______、湿度、④______差异很大。 (3)锋面附近⑤______变化剧烈。 2.冷锋、暖锋、准静止锋与天气 (1)冷锋 过境前:暖气团控制,气温较⑥____,气压较⑦____。 过境时:常出现阴天、⑧______、⑨________、降温等天气现象。 过境后:冷气团控制,气温⑩______,气压?______,天气转好。 (2)暖锋 过境前:?________控制,气温较低,气压较高。 过境时:多云和降雨天气,连续性降水或雾。 过境后:暖气团控制,气温?________,气压?______,天气?________。

(3)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锋面来回摆动的锋。 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1.气旋、反气旋与天气 中心气压低于四周中心气压高于四周 由四周流向中心 ?________ 多阴雨天气 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 地区的?______ 压或高压脊控制之下,多○21______________天气。 3.低压槽:从○22________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好比地形上的峡谷。 低压或低压槽控制之下,多○23____________天气。

【问题思考】 1.冷锋过境时风速大,还是暖锋过境时风速大?为什么? 2.“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分别与哪种锋面活动有关? 3.反气旋控制的地区,天气晴朗。假如上海东部洋面上形成一比较稳定的反气旋,上海的天气一定晴朗干燥吗? 探究点一气旋、反气旋系统与天气 (2010·哈师大附中模拟)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7月下旬,我国长江中下游及其周边地区出现持续高温天气,伏旱严重。下图是“我国7月下旬伏旱地区状况图”。 材料二台风“圣帕”于8月18日在图示地区登陆,给几乎整个长江以南地区带来强降水天气。下图为“圣帕”登陆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的台风路径示意图。

常见天气系统教案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 一、课程标准: 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课程标准分析: (1)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并解释天气变化现象。这是本节要达到的教学目的,也是课标规定的教学任务。 (2)本节课有很强的实践性,要对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予以重视,能运用天气图分析天气状况,主要从:气温、气压、湿度(包括降水)、风等方面分析天气系统的特点,综合出各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进一步明确天气系统移动前后的天气变化。 二、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本章内容是紧扣住大气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系来讲的,各节内容联系紧密,环环相扣。前面已近介绍了大气的组成、分布、热力状况以及大气的运动等方面的知识,为本节课打下了很好的理论基础。本课在前面的基础上,密切联系实际,来讲述影响我国天气变化的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从而使学生学会识读简易天气图,听懂广播、电视等的天气预报,为实际生活服务。本课涉及到一些具体的天气实例也为后面学习气象翟海的学习做了铺垫。

学情分析:(略)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气团、锋面、锋线、锋、冷、暖锋、准静止锋、高、低气压、气旋、反气旋的概念。 2、学生能够举例分析出某个天气系统的形成原因及其气流特点,总结出各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3、通过实际的案例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天气变化与不同天气系统之间的关系和天气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在阅读等值线图和简易天气图的基础上能够识别出锋、低压、高压、气旋、反气旋等常见天气系统并绘制冷暖峰示意图。 2、运用列表比较法使学生归纳出各天气系统的形成原因、特点以及影响的异同。 3、会运用简易天气形势图分析各地天气系统及天气变化趋势。(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通过对常见天气系统的学习和对各种天气系统形成、变化规律的认识,逐步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2、学生通过对台风、寒潮等灾害性天气的学习,了解这一类灾害性天气系统对我国的危害,增强忧患意识,树立爱国主义情感。 (注意由于三维目标是针对本节课的内容(即常见天气系统)所制定

常见天气系统1

常见天气系统1 一.选择题(共50小题) 1.(2018秋?新罗区校级期中)当我国北方频繁出现沙尘暴天气时()A.我国东南沿海经常遭受台风侵袭 B.正是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沼气的最佳时期 C.地球公转速度正是一年中最慢的季节 D.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 2.(2018秋?温州期中)如表为杭州市2017年11月28日、11月30日和12月2日天气信息表。据此完成题。 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风力天气状况11月28日2211微风秋高气爽11月30日72北风3级小到中雨12月2日92北风2级晴 12月2日,下列可能出现的现象,正确的是() A.清晨,室外的乒乓球台上结了薄薄的一层白霜 B.中午,迷雾重重,仍未散尽 C.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气压降低 D.由于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昨日有所升高 3.(2017秋?南宁期末)地球上赤道低气压带最主要的降水类型是()A.对流雨B.锋面雨C.台风雨D.地形雨4.(2018?徐汇区二模)平流雾是暖湿气团沿着温度比较低的下垫面作水平移动时,因下部冷却而形成的雾。据悉2018年1月16日上海突发的大雾属于平流雾,当日上海盛行的风向最可能是() ①偏北风②偏南风③偏东风④偏西风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2018?朝阳一模)天山积雪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是()A.造成夏季洪灾多发B.减弱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C.改变区域地表形态D.改变区域气候类型

6.(2018?嘉定区二模)该某区域某时刻地面天气形势简图,此时各地的天气状 况表现为() A.丙地的风向为东北风 B.丁地风力比丙地更大 C.A 地出现连续性降水 D.B 地降水区位于暖锋锋前 7.(2018?闵行区二模)2018年1月底上海下了一场雪,市民纷纷在朋友圈晒雪景。形成这次降雪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B.暖锋C.气旋D.反气旋8.(2018?长宁区二模)造成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出现“伏旱”的天气系统是()A.冷锋B.暖锋C.反气旋D.气旋9.(2018?长宁区二模)如图是北半球某地区近地面天气模式示意图。下列四图中,正确反映该天气系统过境期间,甲地温度变化过程的是() A.B. C.D.

2020《新高考 二轮专题突破+考前集训 地理》题库 专题二 3.高频考点三 常见天气系统和气象灾害 - 副本

高频考点三常见天气系统和气象灾害 [2019四川成都二诊,9—11]华北地区某城市,一周以来天气晴好,日均温均在10 ℃以上。某日突降大雪,延续2日,之后气温回升,积雪初融,该城市某停车场出现“雪馒头”景观,“雪馒头”都位于渗水方砖(中心空洞,露出土壤)的中央。读图回答1—3题。 1.该时段最有可能在( ) A.1月初 B.4月初 C.7月初 D.10月初 2.突降大雪当天,控制该城市的天气系统是( ) A.冷锋 B.暖锋 C.反气旋 D.气旋 3.“雪馒头”景观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 A.土壤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少 B.土壤吸收的大气辐射较少 C.方砖吸收的大气辐射较多 D.方砖释放的地面辐射较多 [2019天津河西质检,3—4]2019年1月,“超级寒潮”席卷了美国东、西部,专家指出这与极涡(盘踞在极地高空的气旋性大型涡旋)的波动有关。下图为极涡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极涡( ) A.气流由中心向四周辐散 B.决定了寒带的范围 C.为近地面带来大量水汽 D.中心气压为冷性低气压 5.此次美国东、西部遭遇“超级寒潮”的原因有( ) ①极涡不稳定,冷空气向南移动 ②美国地处中、高纬度地区,为冷气团的发源地 ③美国东、西部海拔高,冷空气势力强,向南扩展速度快 ④北美洲地形利于暖空气从中部北上,挤压极地冷空气从两侧南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9河北名校联考,9—11]2018年7月22日12时30分前后,某天气系统的中心在上海市崇明岛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0级,中心最低气压为982百帕。沿下图中线路行进,于25日8时30分前后在内蒙古、辽宁、吉林三省区交界处附近消散。据此回答6—8题。 6.该天气系统行进的平均时速大约为( ) A.10 km B.25 km C.40 km D.60 km 7.登陆时,该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 A.冷锋 B.热带气旋 C.锋面气旋 D.暖锋 8.该天气系统能够持续北上,主要原因有( ) ①登陆后,大都靠近海岸线行进可补充水汽 ②行进路线中,地形阻碍小 ③亚洲高压势力强,推动力大 ④登陆时,在该类天气系统中势力最强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019山东济南三模,6—8]下图为华北某区域T1到T3时刻气旋周围锋面的分布与发展过程示意图。T3时刻卫星云图显示该区域形成很厚的浓云,造成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据此回答9—11题。 9.T1时刻a、b间气压变化规律是( )

高考一轮复习常见天气系统专题训练题

高考一轮复习常见天气系统专题训练题 、选择题 图为 2015 年 11 月某时天气形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日我国北方地区出现强降温和大范围雨雪天气,造成此次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A.气旋 B. 高压 C. 冷锋 D. 暖锋 2.图中 A.甲地高压在短时间内将变为低压 B.乙地受暖气团控制吹西北风 C.北京市的空气质量将得到明显改善 D.黄海海面风力强劲,不适合航行下图为 2015 年 11 月 20 日 20:00 某两地区地面天气形势图(单位: hPa)。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对图中各地天气状况的描述,可能正确的是 A.①地气流下沉 B. ②地出现降雪 C. ③地晴朗高温 D. ④地吹偏南风 4.当 A 天气系统向东移动到 B地时,该地 A.细雨连绵 B. 风和日丽 C. 大风降温 D. 万里无云 图为我国北方某地 4 月 10 日至 20 日的天气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5.有关该时段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变化幅度较小 B.北风和煦,温暖宜人 C.前期气温高,多云雾 D.后期出现倒春寒现象 6.16 日至 20 日,影响该地区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 暖锋 C. 气旋 D. 反气旋 图为北京市 2015年 4月 16日~ 21日天气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7.图示时段,北京市 A. 因寒潮过境而出现降温过程 B.19日较 20 日,夜间大气逆辐射强 C.日温差随阴雨过程持续增大 D.降水过程利于降低空气中的浮尘 8.图示时段,气温总体上升的原因是北京市 ①白昼时间增长②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③受夏季风影响④正午太阳高度增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读“500 百帕等压面海拔高度(单位:米)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A.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南移 B.北京寒冷干燥 C.北极处于极昼和极夜过渡时期

专题2 八: 常见天气系统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思维导图 Word版含解析

1、锋面天气系统 2、气旋(低压)与反气旅(高 压)

(2017·江西宜春一模)洗车指数是根据过去12小时和未来48小时有无雨雪天气,路面是否有积雪和泥水,是否容易使汽车溅上泥水,是否有沙尘等天气条件,给爱车族提供是否适宜洗车的气象指数。洗车指数共分为4级,级数越高,就越不适宜洗车。读“2016年3月1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回答1~3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洗车指数值最低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如果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某自驾游汽车从②地经③地到④地,天气变化可能是( ) A.气温:暖~冷~暖 B.气压:低~高~低 C.降雨:晴~雨~睛 D.风向:西北风~西南风~东南风 3.对图示虚线范围内该天气形势下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冷气团过境,气温骤降 B.冷锋锋后,带来强降水 C.冷锋过境,风力强劲,扬起沙石 D.高压系统控制,降水偏少 4、(2018·山东日照一模)雾霾是雾和霾的混合物,由空气中的微小水滴、冰晶、灰尘、硝酸等悬浮颗粒物组成。下图为2017年1月某时刻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示意。据此完成(1)~(2)题。

(1)该日上海、成都出现雾霾,共同原因是() A.气压高,气温低 B.风力小,湿度大 C.气流下沉,对流弱 D.地形阻挡,风力小 (2)此时石家庄() A.风雪交加 B.风向为西北风 C.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 D.地面接受太阳辐射增多 5、[2014·浙江文综,37(3),12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下图为云贵两省部分区域及相邻地区略图。 材料二图中准静止锋是我国自然地理的重要分界。下表为图中安顺和昆明的气候统计数据。 安顺和昆明位于准静止锋两侧,比较两地冬季气候差异,并解释其原因。(12分)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3《常见天气系统》(第二课时)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的特点 2.理解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过程、气流运动特点,掌握气旋、反气旋气流运动的规律性3.使学生掌握气旋和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二、过程与方法 1.掌握各天气系统活动规律和处在不同天气系统及其不同部位的天气特点,利用天气图进行天气形势分析预报 2.能够说明这些天气系统是如何对所到达地区的天气产生影响的,能够结合当地情况分析学校所在地曾经发生的灾害性天气及其影响下的天气系统 3.通过研究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初步具备研究问题的方法与步骤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懂得学科学、爱科学,献身气象事业,为“四化”建设服务2.通过学习有关天气系统的知识和进行天气预报的预报分析来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提高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认知水平 【教学重点】 气旋、反气旋的形成及其影响下的天气及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低压系统、高压系统与天气的关系 【教具】投影仪、投影片、板图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介绍了一种经常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锋 面,下面我们来观察教材P43 “2003年10月14日世界海平面的气压 分布(局部)图”。思考:在这幅气压场中有几种气压类型? 【学生回答】低压、高压、低压槽、高压脊。 【启发提问】哪两种是最基本的气压类型? 【学生回答】低压、高压。 【教师总结】回答的很好,这就是我们下面要学习的另外一种经常影 响我国的天气系统——低压(气旋)系统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板书】二、低压(气旋)系统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指导看书】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43倒数第二段,了解气旋和反气旋、 低压和高压是对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气旋的有关 知识。 【板书】1.气旋 【出示投影片】“低气压图” 【提问】图中A是低气压还是高气压?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教师手中拿二张投影片,一张中的四个箭头指向中心, 一张中的四个箭头指向四周,请一位同学选择其中一张放到低气压场 中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如图)。 学生摆放投影片。空气在运动过程中又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北 半球使气流逐渐右偏(如图)。 【教师演示】 【提问】气流的运动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大气的这种现象很像江河中的旋涡,所以我们把低气压 控制下的气流运动叫做气旋。引导学生观察气流的运动并提问:在气 旋的东部和西部各吹什么方向的风? 【板书】 【二次备课】

专题三、常见的天气系统

专题三、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锋与天气 1、单一气团控制天气。 2、常见的锋面系统: 【训练】读图回答: ⑴该图是天气图,在图中标出冷气团、暧气团,并标出雨带位置。 ⑵该锋过境时加厚,多形成降水该锋过境后,气温;气 压。雨过天晴 ⑶暧气团沿锋面上升形式是:( )A徐徐上升B被迫上升 ⑷影响我国的主要锋面,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是形 成的;冬季我国爆发的寒潮是南下形成的。 二.低气压(气旋)和高气压(反气旋)系统(以北半球为例)

【训练】 锋面与气旋往往联系在一起,称为 ,读图回答: ⑴a 锋,b 锋;(北半球中纬度) ⑵画出雨带范围 ⑶判断:A 温度高于B 温度( ) a 锋过境时往往有大风( ) b 锋向C 移动( ) (2013·杭州检测)下图为“某地气压场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1~2题。 2.关于戊地天气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 ①南半球 ②北半球 ③暖锋 ④冷锋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2.有关图中四地天气状况的正确叙述是 ( ) A .丙地风向为东北风 B .乙地气温较高 C .丁地风速最大 D .甲地气压最低 3.(2013·烟台模拟)读北半球某地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问题。(20分)

(1)从气压状况看,甲处为________________;从气流分布状况看,乙处为________。(6分) (2)图中甲、乙两处之间最大气压差可能为________百帕。(选择字母)(4分) A.30

第三节 常见天气系统(公开课)教案

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备课人:牛胜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 2.理解各种天气系统所产生的天气状况。 3、理解台风与寒潮带来的影响。 能力目标:识读简易天气图。 德育目标:了解我国天气系统,初步学会解释天气现象成因,培养学以致用的思想。通过学习使学生从大气环境的侧面感知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养成学生热爱自然、了解自然、遵循自然规律的朴素情感和态度。 教学重点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 教学难点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锋面气旋的原理。 教学方法发现法、读图分析法、比较法等。 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教学情境 展示画面:中央电视台隔夜的天气形势分析及天气预报(部分) 新课导入 央视的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根据天气形势图分析的结论。如何从天气图上分析天气形势呢?我们能否做到呢?这正是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展示学习目标 展示本节课的知能目标。 三、学习活动过程 教师引导:从画面中引出冷空气和暖空气。要求学生学习课本P44,并比较冷气团和暖气团的性质。(主要比较其温度、气压、湿度等物理性质)以影响我国的主要气团为例,讲述:冷暖气团相遇形成锋面。锋面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系统。 板书: 2.5 常见天气系统 (一)锋面 1、演示软件:几组冷暖气流交汇之后相互运动图,学生分析画面,总结锋面的共同点均为暖气团在锋面之上,冷气团在锋面之下。 2、提问:为何暖气团在锋面之上,冷气团在锋面之下?学生思考得出:暖气团暖而轻密度小,冷气团冷而重密度大,因而暖气团在上,冷气团在下。 3、设疑:一上一下的两种不同性质气团会稳定存在吗? 4、演示软件:冷暖气流交汇后产生天气现象,学生观察画面分析总结得出因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都有明显差别,所以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主要锋面类型及其与天气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