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利的优先权:如何合理地“插队”

专利的优先权:如何合理地“插队”

专利的优先权:如何合理地“插队”
专利的优先权:如何合理地“插队”

专利申请的优先权是一项附属的权利,如果没有专利申请就没有优先权。专利申请中优先权的要求有一定的时间限制,需要在期限内优先权才有效,过期则无效。专利申请人就其发明创造初次在某国提出专利申请后,在法定期限内,又在中国以相同主题的发明创造提出专利申请的,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其在后申请以初次专利申请的日期作为其申请日,专利申请人依法享有的这种权利,就是优先权。换言之,专利的优先权就是合理地“插队”,享有特权待遇。在知识产权领域“优先权”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没有几个申请人不去申请优先权的。专利优先权可分为国内优先权和国际优先权。

国内优先权

国内优先权,又称为“本国优先权”,是指专利申请人就相同主题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本国初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12个月内,又向本国提出专利申请的,可以享有优先权。本国优先权不包括外观设计专利。

比如,唐先生在2019年1月26日申请了一项发明专利A,同年11月26日(12个月内且A专利没有被授权的情况下),唐先生以相同主题又申请了专利B,由此他可以申请专利A的优先权,专利B的优先权日就为2019年1月26日。

在2019年1月26日至2019年11月26日之间公开的技术,不会对专利B的新颖性或创造性产生影响。妥妥地省了好几个月的时间,这就是合理地“插队”。

国际优先权

国际优先权,又称“外国优先权”,其内容是:专利申请人自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外国初次

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十二个月内,或者自外观设计在外国初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六个月内,又在中国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依照该外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相互承认优先权的原则,可以享有优先权。

比如,唐先生在2019年3月23日向美国申请了一项发明专利A;同年11月26日,他以相同主题在中国申请发明专利B,要求其在美国申请专利A的优先权,则专利B的优先权日为2019年3月23日。在2019年3月23日至2019年11月26日之间公开的技术,不会对专利D有新颖性或创造性的影响。专利C和D为同族专利。

为什么要申请专利的优先权呢?

1、有利于专利申请类型的转换

因为实用新型与发明专利的文件撰写、权利要求,对有些发明往往不同,发明可以保护方法,但实用新型不行。有了优先权制度,申请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在规定的一年期内,然后选定是以实用新型,还是以发明专利来保护自己的发明创造。如果原来申请的是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要求优先权的方式将实用新型专利转为发明专利,反之,也可以将发明专利转换成实用新型专利。

2、可以完善专利申请文件

优先权的期限为12个月,这就要求发明人需要在初次申请之后的12个月内对相同主题的发明创造进行完善与改进。不少人在初次提出专利申请之后,将自己的下一步研制计划的完成日子定在优先权期限届满之前,正是优先权这种制度所带来的正面影响。

3、有利于加强专利的保护

我国专利法实施细则规定:专利法所称申请日,有优先权的,指优先权日。这一规定本身就有利于专利权人,进而有助于加强专利的保护。此外,由于通过要求优先权,对初次专利申请作了修改、补充、完善,专利的可靠性与稳定性相对要好一些,一旦遇侵权,诉讼中胜诉的把握通常会更大一些。

如有其它问题,欢迎随时咨询知墨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