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联网导论作业问题详解

物联网导论作业问题详解

物联网导论作业问题详解
物联网导论作业问题详解

作业题集

(一)物联网概述

1、填空题

1)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的普通的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它具有(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三个重要特征。

2)智慧地球(Smarter Planet)是(彭明盛)提出的。

3)物联网分为4层,分别是:(感知识别层)、(网络构建层)、(管理服务层)和(综合应用层)。

4)蓝牙协议的标准为(802.15.1 )。

5)RFID技术属于物联网4层中的(感知识别层)。

2、选择题

1)下面哪项技术不属于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之一。D

A、传感器

B、通信技术

C、计算机技术

D、无线技术

2)不属于物联网存在的问题是(B)。

A、制造技术

B、IP地址问题

C、终端问题

D、安全问题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物联网的应用范畴?C

A、智能电网

B、医疗健康

C、智能通信

D、金融与服务业

3、判断题

1)2009年8月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江苏无锡调研时提出感知中国的概念。【错】

2)物联网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比尔.盖茨在1995年的《未来之路》。【对】

4、问答题

1)物联网概念产生的背景有哪些因素?

答:物理世界的联网需求和信息世界的扩展需求

2)对于物联网,可以从那几个方面来理解?

答:○1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流○2普通网络和泛在网络机器网络构架

○3云计算方式的智能处理

3)简要说明一下物联网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哪些?

答:○1摆脱智能手机○2创新的备用电源/低耗电方案

○3对巨量资源的驾驭能力○4挖掘新的能量来源

4)简要介绍一下物联网相关的技术问题。

答:○1射频识别技术○2传感器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3大规模数据和大规模计算问题

(二)感知识别层

1、填空题

1)RFID系统分为(阅读器)、(天线)和(标签)三大组件。

2)感知识别技术,是融合(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的重要一环。

3)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利用(RFID )通过(射频信号)实现(空间耦合)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自动识别)的目的。

4)RFID系统中,标签根据是否内置电源,分为三类:(被动式标签)、(主动式标签)和(半主动式标签)。

5)位置信息包括三大要素:(所在的地理位置)、(处在该地理位置的时间)、(处在该地理位置的对象)。

6)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的软件平台和操作系统,早期是由( Google对象)开发。

7)现代传感器的“三化”发展路线为(微型化),(智能化)和(网络化)。

8)传感器技术发展史的两条主线为(低功耗无线传感节点)和(微型化传感节点)。

2、选择题

1)二维码目前不能表示的数据类型(C)。

A、文字

B、数字

C、二进制

D、视频

2)RFID卡的读取方式(B)。

A、CCD或光束扫描

B、电磁转换

C、无线通信

D、电擦除、写入

3)RFID卡(D)可分为:有源(Active)标签和无源(Passive)标签。

A、按供电方式分

B、按工作频率分

C、按通信方式分

D、按标签芯片分

4)定位技术中,ToA和TDoA测量法至少需要(C)个基站才能完成定位。

A、1

B、2

C、3

D、4

5)下列哪种不属于一维条形码可以使用的码制?D

A、UPC

B、EAN

C、ISBN

D、Code49

6)“三化”时代的传感器节点和传统传感器节点组成不同不包括如下哪个部分?A

A、存储器

B、微型处理器

C、无线通信芯片

D、功能装置

3、判断题

1)诺基亚公司的手机操作系统是BlackBerry OS。[错]

2)泛在网络(Ubiquitous Network,NT)是日本政府提出的一个无所不在的未来网络概念。【对】

3)在传感器节点上,程序代码存在内存上,因为内存是非易失性的。【错】

4)传感器节点的发展遵循摩尔定律。【对】

4、问答题

1)RFID属于物联网的哪一层?其典型的工作频率有哪些?

答:感知识别层;125kHZ;133kHZ;13.5MHZ;27.12MHZ;433MHZ;860~960MHZ;2.45GHZ;5.8GHZ

2)低频、高频、超高频的频率范围分别是多少?

答:30~300kHZ;3~300MHZ;300MHZ~3GHZ,

3)一维和二维条形码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答:一维条形码只能从一个方向读取数据,二维条形码可以从水平和垂直两个方面获取数据;

二维条形码包含的信息远远大于一维条形码,并且具备纠错功能。

4)智能设备的发展新趋势有哪些?

答:横向智能化;感知深入化;互联规模化。

5)GPS定位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哪些?GPS定位有哪些优点?哪些缺点?

答:宇宙空间部分,地面监控部分,用户设备部分

优点:三维定速定时高精度,快速,省时,高属性,应用广泛,多功能,可移动定位,增加了隐蔽性,提高了军事应用效率,性能好,精度高,应用广

缺点:定位方式受限制,定位速度慢

(三)网络构建层

1、填空题

1)根据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和带宽,无线网络可以分为四类(无线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和(个域网)。

2)无线网络的基本组成元素有(无线网络用户),(无线连接)和(基站)。

3)Wifi无线网络用户和AP接入点之间建立关联的方式有(被动扫描)和(主动扫描)。

4)为了消除隐藏终端的问题,802.11允许用户在传输数据帧之间和接入点使用控制帧(RTS )和( GTS )通信。

5)IEEE802.11协议中使用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为(CSMA/CA)。

6)在我国第二代移动通信2G系统主要使用的核心技术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和(码分多址数字无线技术)。

7)3G网络的技术体制有(时分码分多址数字无线技术)、(通用移动通信设备)和( CDMA2000)。

8)无线传感网领域最为著名的通信协议是(IEEE802.15.4/2igBe)。

9)WiFi有两种工作模式,一种是基于(基站)的模式,一种是基于(自组织)的模式。

10)WiFi主要采用两种调制模式,分别为(集中控制模式)和(对等模式)。

11)( STiMi)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面向手机、PDA、MP4、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等多种移动终端的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

12)WiMAX使用的两大主要工作频段为(2—11GH2厘米波频段)和(10—66GH2毫米波频段)。

13)无线传感器节点通信模块各个部分中,能量消耗最大的来自(无线通讯)模块的能量消耗。

14)IEEE 802.15.4定义了两种类型的器件:(全功能器件)和(简化功能器件)。

15)IEEE 802.11中WiFi主要使用的频段是(2.4~2485GHZ)和(5.1~5.8GHZ)。

2、选择题

1)Wifi属于下面哪种无线网络类型(A)

A、局域网

B、城域网

C、广域网

D、体域网

2)WCDMA最早是由(A)提出的。

A、爱立信

B、高通

C、思科

D、谷歌

3)WiMAX和LTE中,都采用了(B)的调制解调技术。

A、DSSS

B、OFDM

C、FHSS

D、DPSK

4)在以太网中,采用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是(A)。

A、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协议CSMA/CD

B、带冲突避免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协议CSMA/CA

C、频分多址转换FDM

D、时分多址转换TDM

5)在WiMAX中,基站和网络用户之间点到多点的数据传输属于(B)。

A、视线传输

B、非视线传输

C、衍射传输

D、折射传输

6)无线网络的基本元素不包括(D)。

A、无线网络用户

B、无线连接

C、基站

D、调制解调

7)无线宽带网络和有线宽带网络的主要区别集中在(A)。

A、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B、物理层和应用层

C、网络层和应用层

D、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8)蓝牙技术最早是1994年由(D)公司研发。

A、IBM

B、Intel

C、诺基亚

D、爱立信

9)ZigBee目前不支持下列哪种网络拓扑结构?D

A、星型

B、树型

C、网状

D、总线型

10)WiMax属于下面哪种无线网络类型(B)

A、局域网

B、城域网

C、广域网

D、体域网

3、判断题

1)802.11g协议可以兼容802.11a和802.11b,802.11a和802.11b也可以互相兼容。【错】2)TD-SCDMA,W_CDMA和CDMA2000三种3G标准都是由3GPP标准组织制定的。【错】

3)第一代和第二代移动通信都是基于模拟语音进行传输的。【错】

4)在无线网络中,不同的无线连接技术提供了不同的数据传输速率和传输距离。【对】

5)IEEE 802.15.4只支持32位的地址结构。【错】

6)802.15.4主要提供了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的规范。【对】

7)“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对】

8)在ZigBee中,网络层采用的基本路由协议是AODV。【对】

9)蜂窝单元的概念最早是美国贝尔实验室在AMPS系统中提出的。【对】

10)IEEE 802.11协议不能采用自组织的网络架构。【错】

4、问答题

1)WiFi和Wimax的标准是有什么机构制定的,制定的标准规范分别是什么?

答: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的802.15(无线个域网,WPAN)、802.11(无线局域网,WLAN)、802.16a/d (无线固定接入,FWA)和802.20(宽带移动接入,WBMA)等标准。

2)简要描述一下IPV6相对于IPV4的协议优点是什么,从IPV4到IPV6有哪些过渡技术。

答:优点:○1地址空间更大○2转发速度更快○3更加安全○4更加方便

技术:○1双栈技术:双栈节点与IPv4节点通讯时使用IPv4协议栈,与IPv6节点通讯时使用IPv6协议栈。○2隧道技术:提供了两个IPv6站点之间通过IPv4网络实现通讯连接,以及两个IPv4站点之间通过IPv6网络实现通讯连接的技术。○3IPv4/IPv6协议转换技术:提供了IPv4网络与IPv6网络之间的互访技术。

3)请说明在802.11中使用CSMA/CA而不使用CSMA/CD的原因。

答:○1.者的传输介质不同,CSMA/CD用于总线以太,而CSMA/CA则用于无线局域网802.11b;○2.测方式不同,CSMA/CD通过电缆中电压的变化来检测,当数据发生碰撞时,电缆中的电压就会随着发生变化;而CSMA/CA采用能量检测(ED)、载波检测(CS)和能量载波混合检测三种检测信道空闲的方式;○3.WLAN中,对某个节点来说,其刚刚发出的信号强度要远高于来自其他节点的信号强度,也就是说它自己的信号会把其他的信号给覆盖掉;○4.本节点处有冲突并不意味着在接收节点处就有冲突;

4)请简要描述一下呼吸效应和远近效应产生的原因。

答:呼吸效应:CDMA系统是一个子干扰系统,用户增加导致干扰增加而影响覆盖

远近效应:就是指当基站同时接收两个距离不同的移动台发来的信号时,由于距离基站较近的移动台信号较强,距离较远的移动台信号较弱,则距离基站近的移动台的强信号将对另一移动台信号产生严重的干扰。5)如图1所示,回答如下问题:

a)WiFi的架构包含哪些组成部分?

一个基站,多个无线网络用户的基本服务组

b)圆形的阴影区表示什么?答:基本服务组

c)根据802.11的数据帧结构,H1作为传输端向其他用户传输数据时,地址1,2,3如何填写?

答:1接入点himac地址 2用户mac地址 3路由器mac地址

6)体域网网络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第1层:包含一组具有检测功能的传感器节点或设备;用于数据采集;采集部分经常采用简单的星形拓扑结构。

第2层:由移动个人服务器( mobile personal sever)或BSN汇聚节点组成;负责和外部网络进行通信, 并临时存储从第1层收集上来的数据。

第3层:包括提供各种应用服务的远程服务器的外部网络;提供紧急医疗救助、网络体检、医疗健康咨询、家人提醒或远程监护等服务。

7)请归纳说明无线连接主要在哪些方面和有线连接存在区别。

答:1信号强度衰减2非视线传输3同频信号干扰4多径传播干扰5隐蔽终端问题

8)请说明距离矢量路由协议AODV的路由原理。

答:为了寻找源节点到达目的节点的一条路径,源节点广播一个路由请求它的所有邻居,如此直到消息到达目的节点。当目的节点收到路由请求消息后,目的节点点返回一个路由回复给源节点,这个回复不再是广播的方式发送到源节点,而是沿着路由请求数据包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路径,这样源节点就可以按照这条路径发送消息到目的节点了。

(四)管理服务层

1、填空题

1)在关系型数据库中,关系就是数据库中的(表)。

2)(网络附加存储)与(存储区域网络)都是在直接附加存储(DAS)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新型数据存储模式中的两个主要发展方向。

3)(元组)是关系型数据库中关系的基本组成元素。

4)保护位置隐私的手段中,“以行政对抗技术”的手段有(制度约束)和(隐私方针),“以技术对抗技术”

的手段有(身份匿名)和(数据混淆)。

5)用称为(NoSQL)数据库的非关系型数据库来弥补关系型数据库的不足,。

6)数据中心的标准是由(TIA)提出的,数据中心按照应用需求,其可靠性分为(四)个等级。

7)在关系型数据库中,(所含属性的集合)和(关系的名称)统称为关系的模式。

8)关系型数据库是一组具有不同(名称)的关系的(集合)。

9)关系代数的操作符主要由4类,分别为(传统的集合运算符)、(专门的关系运算符)、(比较运算符)和(逻辑运算符)。

10)数据库技术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对所产生数据的存储模式有(分布式存储)和(集中式存储)。

11)数据库技术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对数据查询的方式分为(快照查询)和(连续查询)。

2、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属于关系型数据库(D)。

A、Oracle

B、Sybase

C、DB2

D、Redis

2)下面哪项不属于google数据中心中采用的软件技术(C)。

A、GFS

B、MapReduce

C、HDFS

D、BigTable

3)(D)被认为是第一个原始的搜索引擎。

A、Aliweb

B、Lycos

C、Google

D、W3catalog

4)()这种网络存储体系架构可以直接提供文件级别的访问能力。

A、DAS

B、NAS

C、SAN

D、HBA

5)关系型数据库中的属性是关系表中的(B)。

A、列

B、元组

C、行

D、集合

6)关系型数据库中的元组是关系表中的(A)。

A、列

B、属性

C、行

D、集合

7)下面不属于传统集合运算符的是(B)。

A、交

B、除

C、广义笛卡尔积

D、并

8)下面不属于专门的关系运算符的是(B)。

A、投影

B、选择

C、广义笛卡尔积

D、连接

3、判断题

1)SAN是文件级的计算机数据存储架构。【错】

2)DAS网络存储架构中,存储设备和主机总线适配器之间必须存在其他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错】

3)数据中心起源于计算机工业早期的大型机。【对】

4)数据中心和云计算的模式是由google开创的。【对】

5)SAN只支持存储块级别的操作,不能直接提供文件级别的访问。【对】

6)在TIA-942标准中,建议数据中心布局采用设置功能区域的方式,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减少了数据中心升级时所需要的中断时间。【对】

7)在数据中心设计中,能源系统的配置主要由可靠性分级模型来确定。【对】

8)在关系型数据库中,表中的属性都必须定义在域中,属性的值必须是域中的元素,域中的元素必须出现在属性值中。【错】

9)在关系型数据库中,属性在模式中的排列顺序是有序的。【错】

10)数据库技术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对数据查询的快照查询方式特点是查询和数据都不确定。【对】

11)数据库技术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对数据查询的连续查询方式特点是查询和数据都不确定。【对】

12)SQL Server是甲骨文公司开发的数据库系统软件。【错】

13)MySQL是关系数据库领域最为成功的公司之一。【错】

4、问答题:

1)作为关系型数据库模型的关系表,下表的基数和度分别为多少?

答:基数为5,度为4

2)在下面的两张关系表中,表1表示传感器位置信息,表2表示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信息,假设R为表1所示关系,T为表2所示关系,请简述R与T自然连接的定义,并给出自然连接的结果。

表 1 传感器位置表

表 2 传感器数据表

答:假设A1,A2,…..An是关系R与T同时包含的所有属性,则只有当R的元组r与T的元组s在个有这些属性上的值相等时,自然连接才会连接r与s并去除重复属性。

3)NAS,SAN,DAS的区别是什么?

答:网络附加存储,存储区域网络,直接附加存储

4)RFID系统主要的安全隐患有哪些(列出4项)?针对安全隐含,RFID系统采用的物理安全机制有哪些?答:1窃听2中间人攻击3欺骗,克隆4物理破解

1“灭活”2法拉第网罩3主动干扰4阻止标签

5)采取隐私方针的目的在于什么?

答:隐私方针旨在为不同用户提供定制化的更具针对性的隐私保护

6)身份匿名和数据混淆中,降低位置精度的目的有什么区别?

答:匿名策略中,降低位置精度的目的是让多条信息的用户身份不可分辨,而数据混淆中,降低精度的目的是让多条信息空间位置不可分辨

7)与早期的网状和层次型数据库相比,关系型数据库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答:1高度的数据独立性2开放的数据语意、数据一致性、数据冗余性3灵活的自定义数据操作语言

6)请说明关系型数据库的缺点主要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答:1缺乏对真实世界实体的有效表达2缺乏对复杂查询的有效处理3缺乏对Web应用的有效支持

7)K匿名中,对数据处理的方式有哪两种,这两种方法处理的原理是什么?

答:一种是对空间信息进行处理,首先将所有用户所在的区域划分成许多个小块,每个小块中至少有k个用户,然后当用户提交位置信息的时候,将信息中的空间位置调包成用户所在的小块区域,这样任何一个提交的位置信息至少有k个处在同一小块中的一模一样的位置信息,让攻击者无从分辨。第二种方法是对时间信息进行处理,将用户的位置信息延迟发布,直到k个不同的用户都到过这个位置之后,再将这k条信息一起发布。

(五)综合应用层

1、思考题

通过物联网导论这门课程的学习,结合本专业,对于物联网应用的前景有什么想法?

物联网导论习题解答

物联网导论习题解答 第1章概述 一、本章学习目标 本章主要了解物联网的起源、物联网关键技术及其应用进展;掌握物联网的概念与定义、物联网的特征、信息处理流程与物联网框架结构、物联网的基本结构、物联网的层次框架。 二、本章知识点 ●物联网的概念与定义 ●物联网的特征 ●信息处理流程与物联网框架结构 ●物联网的基本结构、物联网的层次框架 三、习题及解答 1. 物联网的含义包含哪些方面? 答:“物联网”或“The Internet of Things”具有以下含义: (1)“物联网”依然是一个网,是一个在现有互联网基础上的网,应具有互联网的共性,这些共性应包括信息传输、信息交换、信息存储与信息的应用。 (2)物联网中的“物”应具有英特网中的终端或端点的特性,即“物”可以被寻址,“物”可以“产生”信息、交换信息。 (3)物联网中的“物”“所产生”的信息可以加以应用,或者说,人们可以应用“物”的信息。 (4)物联网应为人服务,能满足人的某些方面的需求,如果不能为人服务,它是没有意义的。 2. 学术界、我国及国际组织对物联网是如何定义的? 答:学术界对物联网的定义有以下几个: (1)面向互联网的定义:“全球化的基础设施,连接物理与虚拟的对象,以应用其捕获的数据和通信功能。这个基础设施包括了现存的和演进的英特网和网络,它将提供特殊的对象识别、感知和连接能力,以作为开发独立的、协作的、服务和应用基础。这些将是由高度自治的数据捕获、事件传输、网络互联和交互为特征的”。该定义是由CASAGRAS(Coordination and Support Action for Global RFID-related Activities and Standardisation,全球RFID运作及标准化协调支持行动)提出的。 (2)面向物的定义:在智能空间,被辨识的、拟人化操作的物,通过界面连接,与社区、环境和用户进行交互。 (3)面向语义的定义:“利用适当的建模解决方案,对物体进行描述、对物联网产生的数据进行推理、适应物联网需求的语义执行环境和架构、可扩展性存储和通信基础设施。”。面向语义的定义来源于IPSO (IP for Smart Objects)联盟。 我国及国际组织对物联网的定义为: (1)我国的定义: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它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

物联网导论必做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 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根据信息生成、传输、处理和应用的原则,可以把物联网分为四层:感知识别层、网络构建层、(C)和综合应用层。 A)物理层B)会话层C)管理服务层D)表示层 2.工业界经常将RFID系统分为(A)、天线和标签三大组件。 A)阅读器B)扫描仪C)转换器D)主机 3.传感器作为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与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构成了(B)的三大支柱。 A)网络技术B)信息技术C)感知识别D)物联网技术 4.在传感器的硬件平台和软件程序设计时应考虑低成本与微型化、低功耗、灵活性与扩展性和(D)。 A)经济性B)高效性C)舒适性D)鲁棒性 5.具体而言,位置信息包括三大要素:所在的地理位置、处在该地理位置的(C)、处在该地理位置的对象(人或设备)。 A)空间B)事件C)时间D)场景 6.GPS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宇宙空间部分、地面监测部分和(B)部分。 A)空中接收B)用户设备C)管理控制部分D)连接传输 7.物联网设备的智能性就体现在这些异构的设备所构成的系统具有(C)、任务迁移、智能协作和多通道交互四个方面。 A)数据接收B)任务发布C)情境感知D)系统管理 8.随着物联网感念的诞生和发展,智能设备也有了新的理解和定位,即横向智能化、(A)和互联规模化。 A)纵向智能化B)管理深入化C)感知深入化D)互联微型化 9.组成无线网络的基本元素包括无线网络用户、无线连接和(A)。 A)基站B)数字终端C)PDA D)移动设备 10.无线网络的类别包括无线广域网、无线城域网、无线局域网和无线(A)局域网。 A)个人B)大众C)集体D)宽带 11.由于所使用的波长较短,对障碍物的衍射较差,因此两个使用(B)通信的设备之间必须相互可见,通信距离一般为一米左右。 A)蓝牙B)红外C)ZigBee D)WiFi 12.一个主蓝牙设备最多可以同时和(C)个从设备通信。 A)5B)6C)7D)8 13.移动通信经历了三代的发展:模拟语音、(C)和数字语音与数据。 A)单向语音B)双向语音C)混合语音D)数字语音 14.GSM蜂窝网络从蜂窝大小的角度可以分为4种:宏蜂窝、微蜂窝、微微蜂窝和(D)。 A)小蜂窝B)中蜂窝C)大蜂窝D)伞蜂窝 15.网络化存储是存储大规模数据的一种方式,能够提供高可靠行和(A)。 A)灵活性B)经济性C)扩展性D)安全性 16.网络存储体系结构主要分为直接附加存储、(B)和存储区域网络三种,每种体系结构都用到了存储介质、存储接口等多方面的技术。 A)间接附加存储B)网络附加存储C)直接访问存储D)间接访问存储 17.关系数据库的缺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缺乏对真实世界实体的有效表达,缺乏对(C)的有效处理,以及缺乏对Web应用的有效支持。 A)复杂应用B)网络问题C)复杂查询D)网络安全

物联网导论答案

第一章 1.1试述物联网的起源与发展: 物联网理念最早可追溯到比尔盖茨1995年《未来之路》一书。只是当时受限于无线网络,硬件和传感设备的发展,未引起重视。1998年MIT提出了EPC系统的物联网构想。1999年,建立在物品编码。RFID技术和互联网的基础上,美国AUTO-ID中心首先提出物联网概念。奥巴马任总统后,于2009年1月28日举行“圆桌会议”,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 2009年,欧盟执委会发表《Internet of Things-An action plan for Europe》物联网行动方案,加强物联网开发管理应用。 2009年,韩国通信委员会出台一系列政策发展物联网。 2009年,日本制定《i-Japan战略2015》。 2009年8月7日,温家宝在无锡提出“感知中国”战略构想。11月,发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讲话。 我国高层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报告和相关政策措施表明: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将成为今后一项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重要决策。 1.2物联网技术的核心技术及主要特点 感知识别层。联系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通过无线传感网络对物质性质、环境状态、行为形式等信息开展大规模、长期、实时的获取。信息生成方式多样化。 网络构建层。可以将下层数据接入互联网,供上层使用。具有强大的枢纽作用,高效、稳定、及时、安全的传输上下层数据。 管理服务层。将大规模数据高效可靠的组织,为上层行业提供智能的支撑平台。在信息的安全与隐私保护方面还存在缺陷。 综合应用层。以“物”或物理世界为中心,实现物物互联。 各个核心技术既相互独立又联系紧密。其技术的选择都以应用为导向,根据具体需求和环境选择还是的感知技术、联网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 1.3试述物联网应用前景 在看了第一章之后,我对物联网的未来应用前景有了更深入透彻的了解,比如在智能物流方面。不光中国,全球的其他任何一个有交易,有买卖的地方都会存在物流,但就现在物流的行业形势和前景,每年都会为买卖双方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这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合适的库存产品来满足双方的需求,同时由于生产商——供应商——零售商这个产业链条的各个步骤的效率问题。然而有了物联网,在这各个环节之间以及买卖双方之间的一系列矛盾、以及低效率的问题,大多都可以解决,这个技术主要依靠于互联网和射频识别,这两个技术支撑整个物流行业。这样,在商品的生产,运输,上架,交易以及商品质量上实现全程的智能化和人工可操作化,即可以即时的了解到商品的地理位置,以及商品在查询时的状况,让商家可以对情况进行了解和备案。同时还可以减少各公司在人工操作上的一些不必要的经济开销,节约成本,虽然这可能会带来比如失业等社会问题,但是在以后的,这些应该也是可以解决的。就智慧物流的整体优势来说,大大提高了现行物流的效率,减少成本。 另外,还有的就是物联网在智能交通上的应用,,让交通资源得到最高效率的应用,并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道路基础设施中的传感器和车载传感设备能够实时监控交通流量和车辆状态,通过泛在移动通信网络蒋信息传送至管理中心。看未来,所有车辆都能预先知道并避开交通拥堵,延最快的路线到达目的地,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拥有实时的交通和天气信

最新物联网概论期末试题

D.物联网 卡(A)可分为:有源(Active)标签和无源(Passive)标签。 按供电方式分 B.按工作频率分 C.按通信方式分 D.按标签芯片分 智能物流系统(ILS)与传统物流显著的不同是它能够提供传统物流所不能提 C ) 数码仓储应用系统 B.供应链库存透明化 物流的全程跟踪和控制 D.远程配送 运用云计算、数据挖掘以及模糊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 A)。 A B.全面感知 C.智能处理 D.互联网 下列哪项不是物联网体系构架的是(B) 感知层 B.物理层 C.网络层 D.应用层 三层结构类型的物联网不包括(D)。 D B.网络层C.应用层D.会话层 射频识别系统(RFID)阅读器(Reader)的主要任务是(D ) 控制射频模块向标签发射读取信号,并接受标签的应答,对其数据进行处理 存储信息 识别响应的信号 云计算最大的特征是:B 计算量大 B 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 C 虚拟化 D 可扩展性 物联网节点之间的无线通信,一般不会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D) 节点能量 B.障碍物 C.天气 D.时间 下列哪项不是物联网体系构架原则 D 多样性原则 B时空性原则 C安全性原则 D复杂

18.人们常说,横在物联网应用前面的有三座大山,下列哪一个不是所说的“三座大山”D A.微型化、低成本 B.网络技术 C.实时处理海量感知信息并将其存储 D.处理器 19.下列哪项不是物联网体系构架原则 D A 多样性原则 B时空性原则 C安全性原则 D复杂性原则 20.下列哪项不是物联网的组成系统 B A. EPC编码体系 B. EPC解码体系 C.射频识别技术 D.EPC信息网络系统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0.5分,共20分) 21.云计算不是物联网的一个组成部分。(×) 22.RFID技术具有无接触、精度高、抗干扰、速度快以及适应环境能力强等显著优点,可广泛应用于诸如物流管理、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商品防伪、资产管理以及国防军事等领域,被公认为二十一世纪十大重要技术之一。(√) 23.RFID是物联网的灵魂。(×) 24.目前物联网没有形成统一标准,各个企业、行业都根据自己的特长定制标准,并根据企业或行业标准进行产品生产。这为物联网形成统一的端到端标准体系制造了很大障碍。(√) 物联网标准体系可以根据物联网技术体系的框架进行划分,即分为感知延伸层标准、网络层标准、应用层标准和共性支撑标准。(√) 25.传感器网:由各种传感器和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 26.家庭网:用户在基于个人环境的背景下使用的网络。(×) 27.国际电信联盟不是物联网的国际标准组织。(×) 28.感知延伸层技术是保证物联网络感知和获取物理世界信息的首要环节,并将现有网络接入能力向物进行延伸。(√)29.物联网中间件平台:用于支撑泛在应用的其他平台,例如封装和抽象网络和业务能力,向应用提供统一开放的接口等。(√) 30.物联网服务可以划分为行业服务和公众服务。(√) 31.物联网公共服务则是面向公众的普遍需求,由跨行业的企业主体提供的综合性服务,如智能家居等。(√) 32.物联网共性支撑技术是不属于网络某个特定的层面,而是与网络的每层都有关系,主要包括:网络架构、标识解析、网络管理、安全、QoS等。(√) 33.奥巴马将“新能源”和“物联网”作为振兴经济的两大武器,投入巨资深入研究物联网相关技术。(√) 34.2010年12月,欧盟委员会以政策文件的形式,对外发布了欧盟“数字红利”利用和未来物联网发展战略。(×) 35.2009年8月7日,温家宝考察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强调“在传感网发展中,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把传感系统和3G中的TD技术结合起来”。(√) 36.2010年1月,传感(物联)网技术产业联盟在无锡成立。(√) 37.物联网已被明确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和2050年国家产业路线图。(√) 38.1999年, Electronic Product Code (EPC) global的前身麻省理工Auto-ID 中心提出“ Internet of Things”的构想。(√) 39.2006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名为《Internet of Things》的技术报告。(×) 40.RFID技术、传感器技术和嵌入式智能技术、纳米技术是物联网的基础性技术。(√) 41.1998年,英国的工程师Kevin Ashton提出现代物联网概念。(√)42.“物联网”是指通过装置在物体上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等,赋予物体智能,并通过接口与互联网相连而形成一个物品与物品相连的巨大的分布式协同网络。(√)

物联网导论作业答案

作业题集 (一)物联网概述 1、填空题 1)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的普通的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它具有(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三个重要特征。 2)智慧地球(Smarter Planet)是(彭明盛)提出的。 3)物联网分为4层,分别是:(感知识别层)、(网络构建层)、(管理服务层)和(综合应用层)。 4)蓝牙协议的标准为()。 5)RFID技术属于物联网4层中的(感知识别层)。 2、选择题 1)下面哪项技术不属于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之一。D A、传感器 B、通信技术 C、计算机技术 D、无线技术 2)不属于物联网存在的问题是(B)。 A、制造技术 B、IP地址问题 C、终端问题 D、安全问题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物联网的应用范畴C A、智能电网 B、医疗健康 C、智能通信 D、金融与服务业 3、判断题 1)2009年8月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江苏无锡调研时提出感知中国的概念。【错】 2)物联网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比尔.盖茨在1995年的《未来之路》。【对】 4、问答题 1)物联网概念产生的背景有哪些因素 答:物理世界的联网需求和信息世界的扩展需求 2)对于物联网,可以从那几个方面来理解 答:○1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流○2普通网络和泛在网络机器网络构架 ○3云计算方式的智能处理

3)简要说明一下物联网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哪些 答:○1摆脱智能手机○2创新的备用电源/低耗电方案 ○3对巨量资源的驾驭能力○4挖掘新的能量来源 4)简要介绍一下物联网相关的技术问题。 答:○1射频识别技术○2传感器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3大规模数据和大规模计算问题 (二)感知识别层 1、填空题 1)RFID系统分为(阅读器)、(天线)和(标签)三大组件。 2)感知识别技术,是融合(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的重要一环。 3)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利用(RFID )通过(射频信号)实现(空间耦合)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自动识别)的目的。 4)RFID系统中,标签根据是否内置电源,分为三类:(被动式标签)、(主动式标签)和(半主动式标签)。 5)位置信息包括三大要素:(所在的地理位置)、(处在该地理位置的时间)、(处在该地理位置的对象)。 6)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的软件平台和操作系统,早期是由( Google对象)开发。 7)现代传感器的“三化”发展路线为(微型化),(智能化)和(网络化)。 8)传感器技术发展史的两条主线为(低功耗无线传感节点)和(微型化传感节点)。 2、选择题 1)二维码目前不能表示的数据类型(C)。 A、文字 B、数字 C、二进制 D、视频 2)RFID卡的读取方式(B)。 A、CCD或光束扫描 B、电磁转换 C、无线通信 D、电擦除、写入 3)RFID卡(D)可分为:有源(Active)标签和无源(Passive)标签。 A、按供电方式分 B、按工作频率分 C、按通信方式分 D、按标签芯片分 4)定位技术中,ToA和TDoA测量法至少需要(C)个基站才能完成定位。

《物联网导论》答案

1.请说出智能系统研究的几个发展阶段: 符号智能阶段,以物理符号为研究对象。 .链接智能阶段,以人工神经元网络的连接机制为对象。 现场智能阶段,以智能体与环境之间的现场交互为研究内容。 社会智能阶段,以智能体社会包括环境智能体的社会性交互求解机制为研究内容。 2.简述物联网三个特征 (1)全面感知:利用射频识别,二维码,传感器等感知,捕获,测量技术随时随地对物体进行信息采集和获取。 (2)可靠传输:通过将物体接入信息网络,依托各种网络,随机随地进行可靠的信息交互和共享。 (3)智能处理:利用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感知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并处理,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 3.请解释以下名词: RFID:利用射频信号的空间耦合来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 EPC: 产品电子代码(EPC)是由标头、厂商识别代码、对象分类代码、序列号等数据字段组成的一组数字。 产品电子代码是下一代产品标识代码,它可以对供应链中的对象(包括物品、货箱、货盘、位置等)进行全球唯一的标识。EPC 存储在RFID标签上,这个标签包含一块硅芯片和一根天线。读取 EPC标签时,它可以与一些动态数据连接,例如该贸易项目的原产地或生产日期等 WSN:指无线传感网络, Zigbee:是一种信息传递的网络协议 WiFi: 是一种信息传递的网络协议 GPS:空间卫星全球定位系统 PLC:利用电力线传输数据和语音信号的一种通信方式 MEMS:包括微型机构,微型传感器,微型执行器,处理电路的微机电系统 4国家提出的战略新兴领域主要包括哪七个方面? 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 5智慧城市的构建涵盖哪五个方面? 智慧基础设施,智慧政府,智慧公共服务,智慧产业,智慧人文, 6.智慧校园的架构有哪几个方面?他们分别是什么? 感知层:通过各种无线传感网络收集各类信息 网络层:实现更广泛的互连功能,能够把感知层的信息无障碍,高可靠,高安全的进行传输。 平台层:IDC互联数据中心汇聚各种信息,V AE垂直应用环境平台对各种智慧应用集成,形成统一的框架系统。 业务应用平台:“通过信息处理和智能分析形成对各领域的具体解决方案。 7.请简要归纳霍尔三维定律。 是由逻辑维(规划,拟定方案,系统研究,生产,安装,运转,更新), 时间维(明确问题,设计指标,系统综合,系统优化,决策,实施), 知识维(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组成, 8.老年人用物联网信息终端有哪几个方面组成? 身体状态检测仪,短信报警,短信发送装置,ZIGBEE路由器,紧急救护,直观监测语音

物联网导论作业

物联网导论作业 第一次 1、讨论物联网的定义,谈一谈自己对物联网的认识; 答: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与传统的互联网相比,物联网有其鲜明特征: 首先,它是各种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物联网上部署了海量的多种类型传感器,每个传感器都是一个信息源,不同类别的传感器所捕获的信息内容和信息格式不同。传感器获得的数据具有实时性,按一定的频率周期性的采集环境信息,不断更新数据。 其次,它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仍旧是互联网,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在物联网上的传感器定时采集的信息需要通过网络传输,由于其数量极其庞大,形成了海量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为了保障数据的正确性和及时性,必须适应各种异构网络和协议。 最后,物联网不仅提供了传感器的连接,其本身具有智能处理的能力,能够对物体实施智能控制。物联网将传感器和智能处理相结合,利用云计算、模式识别等各种智能技术,扩充其应用领域。从传感器获得的海量信息中分析、加工和处理出有意

义的数据,以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发现新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 2、分析比较“E社会”与“U社会”之间的关系; 答:"U社会"里,要实现"四A通信"(Anyone,Anytime,Anywhere,Anything),即能够实现任何人和任何人,任何人和任何东西(对象),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点的通信与联系。与"E社会"中三A通信相比,在"U社会"里,多了一个"A"(Anything),即把社会中所有的东西(对象)变为通信的对象。因此,首先要标识社会中所有的东西(对象),并且,要正确地识别它们,使它们都纳入人们的通信范围,纳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人们随时随地可视的东西,同时,它们的位置和移动都能为人们所跟踪。 3、简述物联网、传感网、泛在网等几种典型网络之间异同。 答:传感网是物联网的子集,物联网是泛在网的子集。 传感网与物联网相比,传感网更强调感知能力,而不注重对物体的标识和指示。物联网则强调人感知物,强调标识物的手段,除传感器外,还有射频识别装备、二维码、一维码等。两者出发点和侧重点虽不完全一致,但其目标都是突破人与人通信的模式建立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通信。物联网的概念相对比传感网大一些。此外,在人为参与度方面也有不同,物联网是规模化的信息整合,一般还是需要人的参与和主动搜索。而传感网几乎无需人工参与。 物联网与泛在网相比,当前物联网主要是在美国和欧盟进行研究应用,泛在网主要在日本和韩国。物联网的核心在于实现物与物和物与人之间的通信,而“泛在网络”将帮助人类实现“4A”化通信。泛在网可以认为是信息社会发展的愿景和蓝图,具有比“物联网”更广泛的内涵。

物联网工程导论课后习题答案

兰州理工大学 物联网工程导论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人才v 2012-7-19

第1章物联网概论 (1) 1.简述物联网的定义 (1) 2.简述物联网应具备的三个特征 (1) 3.简述信息浪潮15年定律的内容 (1) 4.请解释以下名词:RFID;EPC (1) 5.物联网的三大推动力分别是什么? (2) 6.国家提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主要包括哪七个方面? (2) 第2章物联网应用案例 (2) 1.请说出数字城市发展的两个阶段 (2) 2.什么是智慧城市? (2) 3.谈谈数字城市与智慧城市的区别 (3) 4.智慧城市的构建涵盖了哪五个方面? (3) 5.什么是智慧校园? (4) 6.智慧校园的架构有哪几方面?它们分别是什么? (4) 7.请写出智慧校园的技术方法 (4) 8.老年人用物联网信息终端由哪几部分组成? (5) 11.简述微电网的定义以及微电网的基本架构 (5) 13.实现智能家居需要几个条件,这些条件是什么? (6) 第3章物联网技术基础 (6) 1.简述物联网的三个层次 (6) 2简述物联网的八层架构 (7) 3.画出物联网的框架模型 (8) 4.简述物联网的四大支撑技术 (9) 5.RFID基本组成部分有哪些,并说明各个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10) 6.名字解释:WSN;Zigbee;WIFI;GPS;PLC;MEMS (10) 7.说出Zigbee的技术优势所在 (11) 8.简述ZigBee协议与IEEE802.15.4标准的联系与区别 (11) 9.什么叫现场总线?它有什么特点? (12) 10.说一下GPS有哪几部分组成 (12)

11. PLC(电力线通信)的关键技术是什么? (12) 12.请说出几种常见的微传感器 (12) 13.简述物联网的两大技术范畴 (13) 14.智能空间应具备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3) 16.请说出什么是物联网终端,它有什么作用? (14) 17.物联网终端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14) 18.请简述云计算的概念 (14) 第4章信息处理与软件服务 (15) 1、请说出智能系统研究的几个发展阶段 (15) 2、Agent是谁什么时候提出的 (15) 4、请用图表示出Agent与环境的交互模型 (16) 5、说说什么是服务?什么是服务科学? (16) 6、服务科学的相关技术有哪些 (16) 7、请简要归纳霍尔三维定律 (17) 8、请画出运筹学的工作过程 (18) 9、运筹学在服务科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18)

物联网导论习题及答案

物联网导论习题 第一章物联网概论 一、术语辨析 从给出的26个定义中挑出20个,并将标识定义的字母填在对应术语前的空格位置。 1、 H ARPANET 2、 J 泛在计算 3、 B ITU 4、 G 智能家居 5、 K CPS 6、 N VPN 7、 O 网关 8、 E 智能环保 9、 Q 应用层协议 10、 A Auto-ID实验室 11、 Y 公共服务平台 12、 L 物联网 13、 I NII 14、 T 系统集成与软件开发产业 15、 Z 战略性新兴产业 16、 W 信息处理技术 17、 M 承载网 18、 R 物联网网络体系结构 19、 D 欧盟委员会 20、 P TCP/IP协议 A、提供利用射频标签(RFID、,互联网,构建物联网的概念与解决方案的研究机构。 B、在2005年发布《Internet of Things》年度报告的国际组织。 C、提出智慧地球概念的IT企业。 D、2009年提出加强物联网管理,保护隐私等十项建议与十二项行动计划的组织。 E、包括污染源控制,水质监测,空气监测的一类物联网应用。 F、提出通过IPv6协议将智能手机,RFID标签,传感器等互联组成泛在网的国家。 G、包括家庭网络,家庭安防,家电智能控制,能源智能计量的一类物联网应用。 H、对奠定互联网发展基础起到重大作用的网络。 I、对推动世界各国信息高速公路建设起到重要作用的建设计划。 J、“普适计算”或“无处不在的计算”术语的另一种表达。 K、将计算与通信能力嵌入到物理系统,形成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技术。 L、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互联的智能信息服务网络系统。 M、为分布式进程通信提供数据传输服务的传输网的另一种名称。 N、术语“虚拟专用网络”或“虚拟专网络”的英文缩写。 O、实现IP网与非IP网互联的网络设备。 P、互联网的核心协议。 Q、规定了物联网应用系统中人与物 ,物与物之间信息交互过程的协议。 R 、物联网网络层次结构模型与各层协议的集合。 S、物联网产业链中的上游产业。 T、物联网产业链中的中游产业。 U、物联网产业链中的下游产业。 V、对网络拓扑,设备与链路状态,设备的硬件与软件配置数据的管理。 W、海量数据存储,数据挖掘与图像视频智能分析技术。 X、无线传感器网络,异构网络融合技术。

物联网导论参考答案

《物联网工程导论》参考答案 第1章 一. 术语辨析 (1)H(2)J(3)B(4)G(5)K (6)N(7)O(8)E(9)Q(10)A (11)Y(12)L(13)I(14)T(15)Z (16)W(17)M(18)R(19)D(20)P 二. 选择题 (1)D(2)C(3)C(4)D(5)A (6)B(7)D(8)B(9)D(10)A (11)B(12)D(13)C(14)D(15)D (16)A(17)C(18)B(19)D(20)C 第2章 一. 术语辨析 (1)Y(2)H(3)J(4)D(5)L (6)T(7)M(8)F(9)P(10)R (11)U(12)K(13)I(14)Q(15)X (16)N(17)B(18)S(19)W(20)G 二. 选择题 (1)A(2)C(3)B(4)B(5)A (6)A(7)C(8)B(9)D(10)D (11)C(12)D(13)C(14)D(15)A (16)B(17)A(18)B 第3章 一. 术语辨析 (1)L(2)T(3)B(4)E(5)M (6)C(7)N(8)P(9)F(10)Y (11)D(12)Q(13)O(14)V(15)H (16)A(17)R(18)X(19)W(20)I 二. 选择题 (1)C(2)C(3)C(4)A(5)B (6)C(7)D(8)C(9)D(10)B (11)B(12)D(13)B(14)B(15)D (16)C(17)B(18)D(19)B(20)C 第4章 一. 术语辨析 (1)K(2)G(3)H(4)Z(5)M (6)A(7)P(8)S(9)Y(10)L (11)D(12)Q(13)I(14)E(15)W (16)U(17)F(18)O(19)V(20)R 二. 选择题 (1)D(2)C(3)A(4)B(5)D (6)C(7)C(8)A(9)C(10)D

物联网导论作业

本课程的总分=讨论分数*10%+单元测验分数*20%+作业分数*20%+期末考试分数*50%; 讨论分数(10%):获取满分学生需要在“课堂交流区”中参加老师发起的讨论,发帖与回帖的数量总共达20条及以上。MOOC平台默认只有这个部分的讨论才能计算成绩。本课程每一章都会指定讨论题目,学生可根据兴趣选择参与。 单元测验分数(20%):每次测验包括5个单选题与5个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每次测验需要在20分钟内完成,允许尝试2次,有效得分为最高分值。本课程一共有4次章节测验。 作业分数(20%):要求学生在观瞧教学视频与阅读延伸文献的基础上,经过调研与分析,撰写书面作业。具体要求参见每次作业说明。家庭作业采取学生互评的方式评分,作业互评最少个数为5个。互评完成度的奖惩计分规则为,未参与互评的学生将获0分,未完成互评的学生将给与所得分数的50%,全部完成互评的学生将给与所得分数的100%。系统默认互评下的学生作业成绩,每个得分项去掉最低最高分取平均分,然后相加。本课程一共有3次家庭作业。 期末考试分数(50%):包括25个单选题、10个判断题及15个填空题,每题1分,共50分。需要在60分钟内完成,只允许尝试1次。 总成绩60分及以上合格,85分及以上优秀,并可申请相应证书。 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或绿色建筑、环境监测 感知识别普适化、异构设备互联化、联网终端规模化、管理调控智能化、应用服务链条化、经济发展跨越化 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或绿色建筑、环境监测 集成电路卡、接口设备、通信网络、服务器 传送器、接收器、微处理器、天线、标签 无源标签、有源标签 空间耦合

物联网导论习题解答

物联网导论习题解答 令狐采学 第1章概述 一、本章学习目标 本章主要了解物联网的起源、物联网关键技术及其应用进展;掌握物联网的概念与定义、物联网的特征、信息处理流程与物联网框架结构、物联网的基本结构、物联网的层次框架。 二、本章知识点 ●物联网的概念与定义 ●物联网的特征 ●信息处理流程与物联网框架结构 ●物联网的基本结构、物联网的层次框架 三、习题及解答 1. 物联网的含义包含哪些方面? 答:“物联网”或“The Internet of Things”具有以下含义: (1)“物联网”依然是一个网,是一个在现有互联网基础上的网,应具有互联网的共性,这些共性应包括信息传输、信息

交换、信息存储与信息的应用。 (2)物联网中的“物”应具有英特网中的终端或端点的特性,即“物”可以被寻址,“物”可以“产生”信息、交换信息。 (3)物联网中的“物”“所产生”的信息可以加以应用,或者说,人们可以应用“物”的信息。 (4)物联网应为人服务,能满足人的某些方面的需求,如果不能为人服务,它是没有意义的。 2. 学术界、我国及国际组织对物联网是如何定义的? 答:学术界对物联网的定义有以下几个: (1)面向互联网的定义:“全球化的基础设施,连接物理与虚拟的对象,以应用其捕获的数据和通信功能。这个基础设施包括了现存的和演进的英特网和网络,它将提供特殊的对象识别、感知和连接能力,以作为开发独立的、协作的、服务和应用基础。这些将是由高度自治的数据捕获、事件传输、网络互联和交互为特征的”。该定义是由CASAGRAS(Coordination and Support Action for Global RFID-related Activities and Standardisation,全球RFID运作及标准化协调支持行动)提出的。 (2)面向物的定义:在智能空间,被辨识的、拟人化操作的

物联网导论结课作业

信息技术导论(物联网与互联网部分)第1次 作业 ●请注明你的学号、姓名:请严格用班级名称号码_学号_姓名的格式来命名你的文件, 如CS1701_U201014250_罗玉凤.doc或计卓_U201014250_罗玉凤.doc ●2017年10月23日23点前同时发送至:limiaovivi@https://www.doczj.com/doc/e84804403.html,和 fangminghk@https://www.doczj.com/doc/e84804403.html, ●严禁同学间互相抄袭,违者本次作业记零分。迟交或不交作业记零分,影响课程成绩。Knowledge 一、什么是物联网? 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 二、物联网有什么特点? 网络终端层面:联网终端规模化、感知识别普适化 通信层面:异构设备互联化 数据层面:管理处理智能化 应用层面:应用服务链条化 经济发展跨越化 Thinking 三、有人认为物联网就是物物互联的无所不在的网络,因此认为物联网是空 中楼阁,是目前很难实现的技术。对此你有什么理解? 我不认同这种看法。 ①物联网不是空中楼阁,事实上物联网是实实在在的,很多初级的物联网应用 早就在为我们服务着。物联网理念就是在很多现实应用基础上推出的聚合型集成的创新,是对早就存在的具有物物互联的网络化、智能化、自动化系统的概括与提升 ②物联网不仅仅是物物互联的网络,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 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它必须以信息网络为载体。 ③物联网的整体发展趋势良好。物联网的发展将会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引发和 带动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美国、欧盟都在投入巨资进行研究,我国也高度重视,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④物联网所需的各种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Ⅰ.传感器技术已从以前单一的传感器发展到现在的大量微型、低成本、低功

物联网概论期末试卷

《物联网概论》期末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参考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2009年8月7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无锡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 提到“在传感网发展中,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提出了 的理念,这标志着政府对物联网产业的关注和支持力度已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2.2009年,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与美国工商业领袖举行了一次“圆桌会议”,IBM 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 的概念。 3.物联网至少具有的三个关键特征:一是各类终端实现 ;二是电信网、因特网等融合 实现 ;三是云计算等技术对海量数据 。 4. 在一维条形码中,“条”是指对光线反射率 的部分,即人们所说的黑条纹;“空” 是指对光线反射率 的部分,即人们所说的白条纹。 5.现今二维条码有两大类型,分别是 和 6.GPS 中文名字为 。 7.国际电信联盟确定3G 通信的三大主流无线接口标准分别是欧洲的 、美国的 和中国的 。 8.按网络连接的地理范围不同,可将计算机网络分为 、城域网和 三种类型。 9. 命令用于确定本地主机是否能与另一台主机交换(发送与接收)数据报。根据返回的信息,用户就可以推断TCP/IP 参数是否设置正确以及运行是否正常。 10. 命令可用于显示房钱TCP/IP 配置的设置值。这些信息一般用来检验人工配置的 TCP/IP 是否正确。 11.在物联网中,比较常用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有: 、 、IrDA 、Wi-Fi 等。 12.云计算分为 、私有云和混合云三种。 13.大数据(Big Data ),IT 行业术语,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 ,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14.中间件是位于不同平台系统和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的通用服务,是一种独立的 或 ,这些服务具有标准的程序接口和协议,通过中间件可实现在不同的应用系统之间 共享资源。 15.物联网系统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即 、 和应用层。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请将答案填入下列表格中) 1.首先提出“物联网”概念的是( ) A.比尔 盖茨 B.奥巴马 C. MIT Auto-ID 实验室的Ashton 教授 D.IBM 2.2009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江苏无锡调研时提出下面哪个概念( ) A.感知中国 B.感应中国 C.感受中国 D.感想中国 3. 对于物联网的定义,描述错误的是( ) A.物联网是指对具有全面感知能力的物体及人的互联集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如果能交换信息即可称为物联 B.物联必须遵循约定的通信协议,并通过相应的软件、硬件实现 C.物联网可以实现对各种物品(包括人)进行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等功能,这也是组建物联网的目的 D.物联网就是互联网 4.在条码中,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已分配给中国大陆的前缀码为( ) A. 690 ~ 695 B. 978 C. 471 D. 489 5. 下列哪一个不属于堆叠式二维码( ) 密 封 区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物联网工程导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物联网概论 1.简述物联网的定义 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它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 2.简述物联网应具备的三个特征 (1)全面感知:利用射频识别、二维码、传感器等感知、捕获、测量技术随时随地对物体进行信息采集和获取; (2)可靠传送:通过将物体接入信息网络,依托各种通信网络,随时随地进行可靠的信息交互和共享; (3)智能处理:利用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感知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并处理,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 3.简述信息浪潮15年定律的内容 “计算模式每隔15年发生一次变革”被称为“15年周期定律”。 4.请解释以下名词:RFID;EPC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 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产品电子代码。 5.物联网的三大推动力分别是什么? 政府;企业;教育界与科技界。 6.国家提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主要包括哪七个方面? 1)、节能环保产业; 2)、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3)、生物产业; 4)、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5)、新能源产业; 6)、新材料产业; 7)、新能源汽车产业。 第2章物联网应用案例 1

1.请说出数字城市发展的两个阶段 数字化是数字城市发展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数字城市实现了无纸化、自动化办公,同时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完成。 信息化是数字城市发展的第二阶段。政府信息化、产业信息化、领域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迅速,各个部门内部形成有效的信息系统。 2.什么是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是充分利用数字化及相关计算机技术和手段,对城市基础设施与生活发展相关的各方面内容进行全方面的信息化处理和利用,具有对城市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复杂系统的数字网络化管理、服务与决策功能的信息体系。 3.谈谈数字城市与智慧城市的区别 一是关注点不同。在数字城市阶段,人们关注的是信息的采集和传递;在智慧城市阶段,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信息的分析、知识或规律的发现以及决策反应等。二是目标不同。数字城市以电子化和网络化为目标,智慧城市则以功能自动化和决策支持为目标。 三是实质不同。数字化的实质是用计算机和网络取代传统的手工流程操作,智慧化的实质则是用智慧技术取代传统的某些需要人工判别和决断的任务,达到最优化。 四是结果不同。数字化的结果是数据的积累和传递智慧化的结果是数据的利用和开发,用数据去完成任务,去实现功能。 4.智慧城市的构建涵盖了哪五个方面? (1)智慧基础设施 (2)智慧政府 (3)智慧服务 (4)智慧产业 (5)智慧人文 5.什么是智慧校园? 智慧校园是以物联网为基础,以各种应用服务系统为载体而构建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为一体的新型智慧化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基于数字环境的应用体系,使得人们能快速、准确的获取校园中人、财、物和学、研、管业务过程中的信息,同时通过综合数据分析为管理改进和业务流程再造提供数据支持,推动学校进行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最终实现教育信息化、决策科学化和管理规范化;通过应用服务的集成与融合来实现校园的信息获取、信息共享和信息服务;从而推进智慧化的教学、智慧化的科研、智慧化的管理、智慧化的生活、以及智慧化的服务的实现进程。

(完整word版)物联网技术导论模拟试题汇总(含答案)

《物联网技术导论》 模拟试卷汇总 一、填空题:(红色字体及下划横线为填空的答案) 1.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具有两层含义: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5个空) 2.吸引了百万人关注的剑桥大学特洛伊计算机实验室的咖啡壶事件发生在1991年。(1个空) 3.物联网的战略意义体现主要体现在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国家安全及科技发展需求。(4个空) 4.物联网的主要应用领域有:工业与自动化控制、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医疗、智能农业、智能环保、国防军事、金融与服务、智能家具等。(10个空) 5.物联网定义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地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5个空) 6.物联网至少应该具备三个关键特征:一是,各类终端实现“全面感知”;二是,电信网、互联网等融合实现“可靠传输”;三是,云计算等技术对海量数据“智慧处理”。(3个空) 7.RFID即射频识别,常用的工作频段和工作特点按下表分类,并对表格中的空挡给予填写(12个空)

8.传感器是把非电学物理量转换成易于测量、传输、处理的电学量(如电压、电流、电容等)的一种元件。常见的传感器包括温度、光电、压力、湿度、加速度、霍尔磁性传感器等。(7个空) 9.当今移动通信处于2G、3G、4G 三代技术并存,2G主要代表是GSM和CDMA;3G主要代表是中国TD-SCDMA、欧洲WCDMA、美国cdma2000和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4G主要代表是LTE和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8个空) 10.典型的短距离无线通信网络协议有WiFi (802.11,Wireless Fidelity,无线局域网)、蓝牙(802.15.1协议)、紫蜂ZigBee(802.15.4协议)、IrDA(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红外线数据协会)无线协议及WSN(wireless sensor network,无线传感器网络)等无线低速网络技术。(5个空) 二、名词解释 1. 智能传感器 【答】智能传感器(smart sensor)是一种具有一定信息处理能力的传感器,目前多采用传统的传感器与微处理器结合的方式来制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