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施坚雅:十九世纪中国的地区城市化

1、施坚雅:十九世纪中国的地区城市化

1、施坚雅:十九世纪中国的地区城市化
1、施坚雅:十九世纪中国的地区城市化

2016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七章 第18讲 城市化课后达标检测

第七章第18讲城市化 一、选择题 (2)户籍人口比率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拥有城镇户籍(市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3)举家迁移比率即由农村举家迁移到城镇的家庭数÷农村拥有城镇化迁移人口的家庭总数×100%,它反映了家庭城镇化水平。 1.2002~2012年间,我国( ) A.人口城镇化慢于人口市民化 B.个体城镇化快于家庭城镇化 C.城镇化水平已处于较高阶段 D.农民工大多举家在城镇生活 2.表格中数据反映突出的问题是( ) A.城镇人口增长过快 B.交通拥堵日益加重 C.城镇土地扩张过快 D.环境污染逐步加剧 解析:第1题,表中显示我国城镇化率年均增长为3.01%,举家迁移比率为负值,说明个体城镇化快于家庭城镇化;而户籍人口比率年均增长为2.38%,说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则人口城镇化快于人口市民化;举家迁移比率只有20%左右,说明农民工大多举家在农村生活。第2题,表中城市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5.78%,大于城镇化率的3.01%,说明城市的建成区面积增长大于城镇人口的增长,则表明城镇土地扩张过快。 答案:1.B 2.C 读我国城市数量和城市规模统计图,回答3~4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996年后城市数量增幅减慢,说明城市化速度减慢 B.1987年到1996年我国中小城市数量增加速度快 C.1997年之后,城市发展以增加城市数量为主 D.1996年之前,城市发展的动力主要是产业大规模集聚 4.城市扩展强度是指某段时间内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量占城市初始面积的百分比,是衡量城市扩张速度的指标之一。下列对城市扩展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经济因素对城市扩展强度基本没有影响 B.自然因素决定了城市扩展强度 C.1996年我国城市扩展强度比2001年快 D.城市扩展强度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经济发展速度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1996年后城市数量增幅减慢,但不能说明城市化速度减慢,因为衡量城市化速度增快的标准除数量增加外,还有城市面积扩大;1987年到1996年平均每个城市建成区面积呈稳定发展趋势,而城市数量快速增加,

乡村集市的政治学解读_缘起与拓展

乡村集市的政治学解读:缘起与拓展① 吴晓燕 李赐平 [摘要]传统中国的农村,远离国家政治权力中心,因而没能进入政治学研究的视野。但正是中国乡村这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社会,在当代成为了海内外政治学者关注的焦点,并形成了“村落共同体”和“基层市场共同体”两种乡村社会的结构假设。作为初级市场的乡村集市,长期以来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在现代国家建构的历程中,作为农村社会经济交换空间的集市,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国家,成为国家与农民、国家与乡村社会互动的特定场域。因而,基层市场与农村政治研究密切关联,集市空间在一定层面上演化为政治实践的场域,基层市场也成为乡村政治研究的新领域。当乡村治理格局的转变与空间结构的重构成为农村社会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时,集市的政治学研究视域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关键词]乡村集市;农村社会;集市政治 [中图分类号]D66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633(2008)04—014—05 作为初级市场的集市,其产生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专制集权时代,集市分别在城市和乡村得到发展。“城乡市集,皆有常期,遇期远近皆至,日斜而退”曾是我国历史上的常景,传统的农耕文化促成了场市的发展,集市贸易也使场镇成为地域社会的中心地。人们在集市的交易、休闲、聚会、沟通,创造了一个地方社会的公共空间,散落而居的广大乡民通过参与集市活动获得了商业交易、信息沟通、群体生活、社会交往、休闲娱乐等多种需要的满足。从而集市成为乡民接触外界的一扇窗户,农村集市研究也就成为了解农村社会居民生活和社会治理的一个有益领域。 一、研究缘起:中国乡村社会结构的两种假设 中国是一个农业文明发达的国家,农业曾是主要的产业,农民是国民的主体,农村是主要的居住区域。要研究乡村社会,必关注农民的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而农民的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是如何展开、在何处展开,自然成为研究者的课题。徐勇教授认为,国内政治学界1980年代是在制度主义框架下,以宏观国家为研究对象,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学术重心悄然下沉,在国家———社会框架下开始关注广阔的基层社会。当中国学者“发现社会”之时,海外对中国乡村社会的研究已是硕果累累。海外对中国乡村社会研究原点的两种不同选择———源于对中国乡村社会结构的两种不同假设:“村落共同体”和“基层市场共同体”。 其一是以日本学者为代表的实体主义观点,认为“中国的村庄,是一个具有内在权力结构、宗教组织和信仰合一的共同体”,〔1〕从而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的起点应从村落开始。这一派的学术研究源于政治目的,但其“村庄共同体”的概念,从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影响了相当一批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的学者,包括本土学者费孝通先生也认为,村庄是一个社区,其特征是农户聚在一个紧凑的居住区内,与其他相似的单位隔开相当一段距离,它是一个由各种形式的社会活动组成的群体,具有特定的名称,而且是一个为人们所公认的事实上的社会单位。其成名作《江村经济》便是对一个村庄社区农民生活的全景展示,并从村庄内部的社会结构探讨了社会变迁的动力。当然,费孝通也认识到“把村庄作为一个研究单位,这并不是说村庄就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单位。在中国,地方群体之间的相互依存,是非常密切的,在经济生活中尤为如此。甚至可以说,在上半个世纪,中国人民已经进入了世界的共同体中。西方的货物和思想已经到达了非常边远的村庄。”〔2〕这一时 ①[收稿日期]2008—04—23 [作者简介]吴晓燕,西华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所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李赐平,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 四川南充 637002

2021版高考地理导航大一轮复习精练:第七章 第2讲 城市化(Word版含解析)

第2讲城市化 测控导航 考点题号 城市化的特点与进程1、2、3、8、9、11、12、13、14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5、6、7、10、13、14 一、选择题 (2019·江西南昌模拟)都市区由都市核心区和边缘区组成。下图为某都市区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变化率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都市区在发展的Ⅱ阶段可能会出现() A.城市总人口数量持续减少 B.人口由边缘区向核心区集聚 C.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D.城市对人口迁入的拉力下降 2.从Ⅲ到Ⅳ阶段过程中() A.城市规模持续扩大 B.郊区城市化水平提高 C.新兴产业不断兴起 D.城市居住环境恶化

解析:1.D 2.C第1题,读图可知,Ⅱ阶段都市边缘区人口增加,都市区和都市核心区人口呈下降趋势,说明人口从都市区和都市核心区向边缘区迁移,B错误;但是城市总人口数量不会减少,A错误;城市环境质量不会得到改善,C错误;因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地价昂贵等问题,城市对人口迁入的拉力下降,人们开始向城市边缘区迁入,D正确。第2题,据图可知,从Ⅲ到Ⅳ阶段过程中,都市核心区人口又明显增加,说明为再城市化阶段,由于新兴产业的不断兴起,城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心衰落区,在市域内实现人口增长,出现再城市化。 (2019·重庆南开中学高三质检)《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镇老旧小区量大面广……支持加装电梯和无障碍环境建设”。如图为重庆市渝中区某东西向住宅楼,正南面加装电梯后的景观图。读图,回答3~4题: 3.政府支持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原因可能是() A.老旧小区即将到使用年限 B.中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C.为提高老旧小区的附加值 D.为带动制造等产业的发展 4.图示房屋加装电梯最明显的影响是()

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比较世界发展模型

图1. 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比较世界发展模型 资料来源:钱纳里(1988) 图2. 美国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关系的变动 资料来源:沃尔特·W·威尔科克斯(1979) 图3. 中国城市人口与工业化率的变动 注:工业化率为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城市化率为市、镇全部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1990、1998、1999)

图4. 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的比较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1997) 图5. 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按购买力平价)的比较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1997) 表1 1947-1996年各规模城市、建制镇数量(个) #100万人口以上城市50-100万人口城市50万人口以下城市建制镇1947 6 10 53 # 1952 9 10 138 5402(0.6)1964 13 18 138 **** **** 16(218.5)27(72.8)173(18.7)2361 1985 22(215.8)30(73.1)272(18)9140(1.5)

注:括号内数据是该规模城市平均人口(万人)。 数据来源:中国国土经济学研究会(1982),国家统计局(1997),国家统计局综合司(1986),国家统计局城调队(1997),刘国光等(1986),民政部(1998) 表2 1979-1996年各规模城市、建制镇人口数量比较(万人) 数据来源:同表1。 表3 城市规模收益与外部成本:拟合值(GDP=100%) 数据来源:计量分析和计算结果 表4 各类城市部分经济指标

20-50 113 93 2563 244 9.5 0.75 50-100 28 107 3645 308 8.4 0.56 100-200 21 114 3657 320 8.8 0.52 >200 9 151 4888 576 11.8 0.59 全部城市443 100 2582 243 9.4 0.65 注:综合要素生产率为生产函数的相对残差,根据各组城市GDP、劳动力、净资本(固定资本净值和流动资金之和)的合计值计算,以全部城市为100%。劳动和资本弹性分别取0.636和0.364,来自生产函数估计结果(见附录:表A1)。统计数据来自城调队《城市统计年鉴1990》,为1989年数据。 图8. 分组的城市综合要素生产率计算结果 A. 9年TFP B.1994年TFP 注:横坐标为城市规模,纵坐标为综合要素生产率。根据各类城市GDP、劳动力、固定资本净值和流动资金的加权平均值计算。劳动和资本弹性按生产函数估计结果分别取0.65和0.35(见附录:表A1)。 资料来源:统计局城调队,不同年份。 表5 不同规模市、镇人均占地与非农业用地

第三节城市化教案(公开课)

第三节城市化教案 授课人:花溪六中彭良庆 课标要求: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理解城市化的含义及主要标志;理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发展中的差异;理解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来区别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发展中的地区差异性,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比较法分析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会利用数据、图表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阅读城市化的阶段图,掌握基本读图技巧,并能够运用图来分析城市化处于不同阶段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的热情;探究家乡城市化的特点、预测家乡的发展动态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城市化的含义及三个主要标志;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城市化的地区差异性。 教学难点:城市化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贵州浦东“么?它就像上海浦东新区一样从一片田园风光变成一个如今拥有20万人口的城市。它,就是我们贵阳的新区——金阳,经过短短的10年的时间,金阳实现从“百草园”到“贵州浦东”的大转变(下面我们来看一组图片)。这些城区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用地面积的不断扩大,就像一轮金黄的太阳冉冉升起,越升越高,越升越亮,城市的发展脚步也越来越快,这种地理现象就是——城市化。那么,到底什么是城市化呢?它经历了哪些过程?在不同的阶段它有些什么特征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探究一下。(板书第二节城市化) 一、什么是城市化(板书) 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板书:1、城市化的概念) (过渡)一个地区是否在发生城市化,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判断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图,(点击课件)请同学们思考:城市数量和城市地域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 数量增加,地域扩大,城市等级提升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个具体的实例:伦敦市建设用地的变化 我们可以看出伦敦城市建设用地不断扩大,随着伦敦城市地域面积的不断扩大,农村地域变为城市地域,农村居民变为城市居民。

中国城市化模式的反思与转变

中国城市化模式的反思与转变 摘要:本文通过对城市化过程中政府与市场作用关系问题、空间组织问题、城乡关系问题、资源环境问题的研究,对以往城市化的发展模式及其问题进行了评述。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条件下,应尽快实现城市化的推进模式由行政主导向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方式转变,城市化的空间组织模式由小城镇为重点向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转变,城市化的城乡关系模式由城乡分割向城乡统筹转变,城市化的建设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关键词:城市化模式;反思;转变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09)09-0031-05 城市化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而城市化的健康与否,与城市化过程中所采取的途径和方式,即城市化模式有很大关系。虽然各国各地区城市化总的趋势和方向是一致的,但不同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地理、历史等条件的不同,实现城市化的途径多种多样。同时,在不同发展阶段,其表现形式和所采取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不同国家或地区,在不同时期的城市化模

式会有所不同。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我国城市化政策和思路不断调整,推进城市化所采取的途径和方式也随之变化。当前,我国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在新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条件下,适时选择合理的城市化模式,对促进城市化乃至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一、对以往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反思 回顾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以往所采取的发展模式是一定社会经济背景下的产物,与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也有很大关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阶段的演进,原有政府行政主导下的、以城乡二元体制为基础、以小城镇为重点、追求速度的粗放型城市化模式,已明显不能适应城市化发展形势的变化。 (一)行政主导型城市化模式的反思 纵观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以往的城市化进程受到行政力量和政策制度的深刻影响,资源配置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未充分发挥。特别是改革开放前,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化的推进具有浓厚的政府行政主导特征。城市化所需的各种资源要素,如,人口、劳动力、土地、资金等是通过行政手段而非市场机制进行配置和

必修2 第二章 第26讲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第26讲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考点一 城市化及其动力机制 1.城市化概念 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2.城市化的标志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 (2)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3)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3.城市化的意义 4.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1)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2)城市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关系尤为密切。 (3)城市的兴起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密切关联。

(2017·浙江杭州模拟)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中心区迁移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区城市化的主要表现是() A.经济水平提高B.城市等级上升 C.交通通达度提高D.城市地域范围扩大 2.影响该城市中心区发生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人口增长B.交通方式变化 C.经济规模扩大D.生活方式改变 答案 1.D 2.B 3.下图表示某地理事物的发展过程。读图回答问题。 (1)描述在此过程中城市的变化特征。 (2)在此过程中,城市人口会发生什么变化? (3)此过程被称为________。 答案(1)城市面积由小到大,城市数目由少到多,由孤立城市发展为城市群(带)。 (2)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 (3)城市化 解析依据图例可知黑点代表城市,阴影区域代表郊区,由此推理得出空白区域为乡村。示意图反映了某地城乡空间分布动态变化过程,图中t1~t4表示时间的变化,随着时间变化,黑点数目增多,黑点周围阴影部分面积扩大,最后连成一片;与此同时,空白区域逐渐缩小。这表明:城市数目增多,面积扩大,城市群出现。此过程被称为城市化。

各国城市化进程

各国城市化进程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世界主要国家城市化率(2009 年) 来源:光大证券研究所添加日期:2011-02-21 1920-2000年日本城市化进程 来源:日本统计局添加日期:2008-08-05 战后日本在创造举世瞩目的经济高增长奇迹的同时,也创造一个至今无人打破的城市化发展纪录:1947 年到1965 年,仅仅18 年的时间,日本城市化率由33.1%提高到68.1%,年均提高1.94 个百分点,年新增城市人口约228 万人。其中1947 年到1955 年,城市化率每年提高2.9 个百分点,城市人口每年增加305 万。 1790-2007年美国城市化进程 来源:美国添加日期:2008-08-05 美国的城市化进程所经历的时间较长,自1840 年美国城市人口超过10%,到1960 年美国城市化率达到70%,美 国城市化率每年提高0.5%,沿着S 型曲线阶段性上升。 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来源:海通证券研究所添加日期:2007-09-26 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中国城市化率(1989-2050 年) 来源:华创证券添加日期:2012-07-01 中国城市化进程曲线图 来源:联合国添加日期:2007-10-24 该图表描述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同时与日本和韩国的城市化进程进行了比较。 根据人口学的纳瑟姆曲线,城市化率超过30%时,国家将进入高速城市化的阶段,直至城市化水平达到70%左右。美国在1880-1960,日本在1930-1970 先后完成了纳瑟姆曲线中的高速城市化。我国自1995 年达到30%的城市化拐点,预计高速城市化的进程可以持续到2030 年。

城市化典型模式

一、国外城市化典型模式: 1.西欧的“新城”模式。以伦敦和巴黎两大都市为代表实践田园城市理论树立了城乡一体化最为成功的先进典范。英国政府于1949年启动大伦敦计划在距离中心城一定的距离选择地价较低的农业区建立新城并把城市人口转移到就业和生活自给自足的新城。在距离中心20公里至35公里的区域建立“反磁力中心”并推广到一切城镇居民体系规划布局中形成结构完整的城镇体系均匀地分布生产力和人口推进城市化与乡村的城镇化 2.自由放任式城市化道路。这种模式以美国为代表。即实现城市化靠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看不见的手”,引导人们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当“城市病”日趋严重之后,人口又开始自愿地向社区和小城镇分散。美国的自由发展模式。二战之后美国郊区化发展进程加快中小城镇发展也十分迅速商业外迁加剧产业的信息化、弹性化、分散化强化导致“边缘城市”的产生结合了城市和乡村的优点衔接起城市与乡村经济是一种城乡交融的一体化状态。20世纪60年代美国实行分流大城市人口、充分发展小城镇的“示范城市”试验计划使得75的美国人生活在小城镇郊区化也推动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巨型城市带的兴起。先放后调式城市化道路,这种城市化模式首先运用市场机制引导人们向城市转移,但当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向城市集中的过程中,出现过度集中的状况时,政府开始运用法律和政策手段疏散人口,以极快的速度新开发小城镇。这种模式主要以日本为代表。 3.市场引导与政府并重的城市化道路。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在人口向城市集中还未发生明显的“城市病”之前,政府便开始干预,通过颁布法令、制定优惠政策等宏观调控手段,引导人们向不同等级的城市和集镇定居。这种模式主要以德国为代表。 4.拉美的“过度城市化”模式。拉美农村土地的缺乏和贫困农民被迫向城市流动而城市就业机会非常有限从而造成“过度城市化”。2003年巴西城市化水平高达83但人口空间转移在前就业转移在后工业化和城市化脱节大中城市普遍出现贫民窟和无业游民导致严重的社会治安和城市环境卫生问题并埋下国家政治动荡、社会秩序不稳和经济衰退的病根。 二、国内先进地区城市化典型 1.珠江三角洲“以城带乡”模式。城乡一体化历经三个阶段一是商品农业阶段重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二是农村工业化阶段重点是以农村工业化带动农村城市化。三是完善基础设施阶段重点是按现代化城市要求构筑现代化城市框架。 2.上海“城乡统筹规划”模式。其以上海城乡为整体以提高城乡综合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经济效益为中心统筹规划城乡建设合理调整城乡产业结构优化城乡生产要素配置促进城乡资源综合开发加速城乡各项社会事业的共同发展。 3.宁波“城镇梯度发展”模式。侧重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稳步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及撤县建区、撤镇建街、撤村建居城镇布局和规模更趋合理集聚功能进一步增强城市化率达到57初步形成了中心城、副中心城、中心镇为主体的城镇梯度发展格局。 4.成都“三三见六以一化二”模式。第一个三是指三个集中即工业向园区集中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第二个三是三大重点工程即农业产业化工程农村扶贫开发工程农村发展环境建设工程。“六”是指六句话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为重点科学规划为龙头和基础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建立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机制为关键以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为保证以农民身份转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一化二是指以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路径来破解“二元结构”。 解析: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放任式城市化。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市场经济的典型代表,在其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市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美国政治体制决定了城市规划及其管理属于地方性事务,联邦政府调控手段薄弱,政府也没有及时对以资本

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总结

城市及城市化 第一讲城市区位与城市地域形态 一、城市 (1)含义: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 (2)特点:人口和产业活动密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比较高、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 二、城市区位因素 1、区位的含义:一是指地理事物的位置,二是指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 2、城市区位因素: ①、自然因素:位置、气候、地形、河流、资源。 位置优越;××气候优越(恶劣);××水热适中(不足);××地形平坦(崎岖);河流为××提供水源和便利的交通;××资源丰富(缺乏)。 ②、社会经济因素:经济、交通、政策、宗教、科技、旅游 ××经济发达,有利于人口和产业集聚(经济欠发达不利于人口和产业集聚);××海陆交通便利(深居内陆,交通不便);××优惠政策的促进;××宗教圣址。 3、分析、评价城市区位因素的具体方法 ①、分析ー个城市的区位因素,首先应该考虑该城市在诞生初期,是什么因素把它吸引到这一点的,其次要分析是什么原因促进或限制了该城市的发展。 ②、一个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同一城市的不同发展阶段其区位因素也有所不同。相对于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而言,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较大。自然因素可以称为静态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则可称为动态因素。自然因素中,地形、气候可看作宏观因素,河流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城市最初形成的具体位置,可称为微观因素。 三、城市的地域形态 1、城市的地域形态

第二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 形成与变化 一、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1、一般将城市用地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交通用地、农业用地等等。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城市地域结构。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 3、城市功能区的形成 不同类型的经济活动在地域上的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 ①住宅区: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出现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的背向分化。 ②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主要为点状和条状分布,在有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市中心,还会形成中心商务区 ③工业区: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各功能分区之间无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有些大城市因功能复杂,还会形成其他的功能区,如行政区、文化区等。 4、主要城市能区的分布和特征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第18讲城市化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城市化 一、选择题 图甲是1978-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与三大产业就业比重变动图,图乙是1978-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与GDP增速变动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甲中表示城镇化率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2.据图推断( ) A.1978-2011年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一直高于第三产业 B.1978-2011年城镇化率增速与GDP增速始终呈正相关 C.1978-2011年产业结构整体上不断优化 D.2011年第一、二产业就业比重相同 3.当前,我国大城市不堪重负,中小城市发展滞后,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或影响是( ) A.区域产业发展、公共资源配置均衡 B.户籍制度改革迟缓 C.国家政策倾斜差异大 D.区域社会经济差距增大 解析:第1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2011年我国城市化处于中期阶段(城镇化率超过50%);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且第三产业上升速度较快。因此,图中①代表第一产业,②代表第二产业,③代表第三产业,④代表城镇化率。选D。第2题,读图甲可知,1978-2011年,第二产业就业比

重先高于第三产业,后低于第三产业,A错。2011年,第一、三产业就业比重相当,且都高于第二产业,D错。1978-2011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不断上升,且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速度较快,反映出产业结构整体上不断优化,C对。读图乙可知,1978-2011年城镇化率增速与GDP增速有时呈正相关,有时呈负相关,B错。选C。第3题,区域产业发展、公共资源配置等不均衡是城市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户籍制度改革迟缓对大中小城市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在国家政策层面,政府对大中小城市的倾斜差异小,甚至更倾向于鼓励加快中小城市的发展;城市发展差异可能会进一步加大不同区域社会经济的差距。选D。 答案:1.D 2.C 3.D (2019·安徽皖北协作区联考)半城市化地区是一种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过渡性的地域类型,半城市化地区聚落空间格局的演化不仅受城市化等外部力量的驱动,也受制于村民就业方式的变化的影响。康杜村位于西安市南郊长安区大学城内,是大学城建设中保留下来的村落,为多所高等院校所包围的一处典型半城市化地区。下图表示康杜村半城市化形成过程中村民就业构成变化情况。结合材料回答4~6题。 4.康杜村村民由阶段一到阶段三的可用资源总体上呈现出的转化趋势为( ) A.劳动力房产耕地B.劳动力耕地房产 C.耕地房产劳动力D.耕地劳动力房产 5.能正确表示康杜村居民就业方式的是( ) A.甲-农民乙-工人丙-房东丁-店主 B.甲-农民乙-店主丙-房东丁-工人 C.甲-工人乙-农民丙-店主丁-房东 D.甲-工人乙-房东丙-农民丁-店主 6.2001年后,康杜村半城市化的发展过程总体处在( ) A.城市化发展的初期阶段 B.城市化发展的加速阶段 C.城市化发展的后期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 解析:第4题,土地征收前的第一阶段还是典型农村,依赖的资源是耕地;第二阶段主要以大学城建设为主,耕地已被征收,则农民就业以到工地打工为主;第三阶段,村庄被大

我国的城市化政策及模式选择

我国的城市化政策及模式选择 一、城市形成的经济动力 1.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城市化动力机制的论述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城市、城市化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某一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马克思和恩格斯还认为:“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方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它贯穿于全部文明的历史并一直延续到现在。”同时还指出:“一切发达的、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分工的基础,都是城乡的分离。可以说,社会的全部经济史,都概括为这种对立的运动。” 1.2其他西方经济学家对城市化动力机制的论述 韦伯认为城市的聚集性能创造出大于分散系统的社会经济效益,从而构成了城市化的基本动力。经济学家保罗·贝洛克从经济总量增长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钱纳里从人均GNP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关系,库兹涅茨从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城市化之间的数量关系等方面分析了城市化的动力因素。而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和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从城市增长方面指出了城市化的倾向。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托达罗模型等理论模型从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方面分析了城市化的动力。(如下三个图,表示是三个产业对城市化的作用) 图1:农业剩余贡献机理结构图

图2:工业化与城市化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图 图三:第三产业与城市化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图 二、城市化规律 2.1城市化阶段性规律 英国学者范登堡对英国等国的城市化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城市化是阶段性发展的。他将城市化划分为三个阶段:(1)城市化;(2)市郊化;( 3)逆城市化与内域的分散。第一阶段是典型的城市化阶段,工业化迅猛发展,城市数量增加迅速,社会经济活动明显向城市集中,尤其是向大城市集中。集中性是该阶段的最重要的特征。第二阶段是指城市性质的外延和扩散阶段。城市的经济活动和性质向城市郊区和农村地区延伸,重点是城市质量的提高。分散性是该阶段的重要特征。第三阶段是指居民和厂商离开市中心,选择自然性质充分的地区居住和生活,从而使市中心衰败下去的一种趋势。 图四:城市化“S”型曲线

传统城市化模式并不适合中国国情

传统城市化模式并不适合中国国情 2013年01月11日 “城镇化”一词的出现晚于“城市化”,是中国学者创造出来的新词汇。在中国,学者们更主张使用“城镇化”一词来解释和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从1991年辜胜阻在《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一文中提出“城镇化”概念以来,这一领域一直呈现百家 争鸣的状态,特别是在近五年,这方面的观点和发展方向至少有20种以上。 去年年底,当十八大明确提出将城镇化作为中国发展一大战略的时候,学术界的 呼声空前高涨,围绕城镇化改革思路方针、路线图和时间表设定方案的探讨非常热烈。 与此同时,城镇化发展的带来的弊端也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著名经济学家吴敬 琏曾在一系列相关会议上表达过自己的忧虑。他认为,中国城市化的水平还很低,地 方政府以大量投资、城市扩容为主要内容的低效办法来实现城市化,是无法支撑无法 持续的。另外,政府用大量的土地投入和土地抵押的资金投入支撑起来的城市化,就 是摊大饼,这样建立起来的城市营运效率很低。反而使得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半径都非 常的长,堵车、污染都变成很难解决的问题。如果不能解决这些体制上的原因,城镇 化是无法搞下去的。 厉以宁也曾经指出:西方城市化道路是一个自然地过程,是和工业化同步进行的,由于缺乏统筹安排,也没有科学的城市规模概念,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未被领 导层所考虑,最后在这些国家中,都发生和所谓“城市病”,即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城市中出现了棚户区或贫民窟,环境恶化,过分拥挤,失业激增,社会治安欠佳,以致出现了“反城市化”倾向,即穷人继续涌入城市,富人纷纷迁离城市,搬到郊区 甚至乡村居住。 传统的城市化模式不适合中国国情 厉以宁认为,传统的城市化模式是不适合中国国情的。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资料,迄今为止,中国的城镇化率略高于50%。但据研究中国城镇化的专家的意见,中 国目前的城镇化率还不到50%,理由是,中国至今仍存在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 农民的身份仍然是“农民”,不能同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同时,从另一个角度看,厉以宁认为,如果中国要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即90%以上的人口集中于城市,那么城市居住条件必定恶化,居民生活质量必定下降,即使城市会因人口的增加而新增不少服务业和就业岗位,但就业机会依然满足不了涌 入城市的农民们的要求。 因此,厉以宁指出,中国必须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化道路,即中国城镇化要分 三部分:老城区+新城区+农村新社区。 老城区的发展方向是改造 根据厉以宁的构想,老城区的发展方向是改造。设法把工业企业迁出老城区。近 些年在老城区推行的“退二进三”的做法,厉以宁认为是正确的。 “退二进三”是指,第二产业迁离老城区,第三产业进入老城区,使老城区成为 商业中心、服务业中心和居民区。而在城市建筑风格遗留方面,厉以宁的观点与梁思 成的构想一致,即视老城区遗留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加以维护、修正,将其保留下来,作为文化遗址。某些接到也应该完整地保存,显现当年的风貌。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的读书笔记

《华北的小农经济和社会变迁》读书笔记 作者:孔祥智 主要内容:作者利用二十世纪30年代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满铁)在华北平原33个自然村的实地调查资料和清代刑科档案,分析了近数百年来华北农村经济和社会的演变型式。 主要观点:与西欧小农经济的发展模式不同,中国的小农经济在高度商品化和社会分化之后其生产力并未发生质性变化,小农生产仍处于糊口水平。半无产化了的小农倚仗家庭式农作与佣工或家庭手工业的结合,忍受并依赖两者所赋予的低于维持生活所需的收入,才能在内卷和分化的联合压力下毅力不倒。在贫农农场上,内卷和劳力不足同时并存,因此贫农整体的土地生产率与经营式农场并无二致,但二者的劳动生产率却有很大差异。与经营式农场主和富农不同,贫农经济的性质仍是为维持生计而不是为追求利润的经济。村庄半无产化的过程伴随着国家政权渗入其中的趋势,士绅的官僚化成了国家政权渗入村庄的主要工具,在新的压力下村庄内部结构及其与国家的关系都发生了变化。 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包括背景介绍、近代华北农村经济社会变迁、村庄与国家政权关系的 变迁。最后一部分包含全书结论。 I. 背景 A. 探讨的问题 1. 小农的特征 a. 农民学中的三个传统:形式主义:追求利润者;实体主义:维持生计的生产者;马克 思主义:受剥削的耕作者。 b. 本书的主张:区别不同阶层(包括经营式农场与富农、中农、贫农与雇农)的小农,而又综合形式主义、实体主义、马克思主义三种分析方法,把小农的三个方面视为不可分的 统一体。

c. 首次提及“内卷”(involution)的概念。 2. 农村演变的型式 a. 过去的研究:近代农村演变的古典型式是英国模式(小农分化为农业资本家与雇佣劳动者,而农业伴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而现代化)。而中国近代农村演变则是在小农经济范围内的进展,所导致的不是资本主义工业经济,而是一个高度分化的小农经济。对中国农村演变型式的研究:(1)形式主义学者强调人口压力,采用博塞拉普模式(强调人口增长是农业集约化发展的主要动力);(2)中国的传统马克思主义学者则强调生产关系,主要分析模式是“资本主义萌芽论”(认为帝国主义入侵之前,资本主义已经在中国萌芽;而帝国主义的入侵,妨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正常发展),将中国历史置于五种生产方式的公式;(3)实体主义学派主要是蔡雅诺夫模式,认为农场家庭经济的情况随家中消费者与劳动者比例的 周期性变化而升降。 b. 本书认为:应兼顾人口因素和生产关系,综合形式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说明中 国农村在帝国主义侵入之前的变化型式。 3. 村庄 a. 过去的研究:(1)形式主义(主要是施坚雅的研究)不太注重村庄,而认为小农的活动范围是基层市场共同体。其基本假定是自然村完全被国家政权和士绅所控制,结合于上层体系之中。(2)实体主义的观点主要由日本学术界持有,他们很重视村庄共同体的研究。形式主义与实体主义之所以观点不同的原因在于所依赖的实证根据不同。西方学者多研究中国较先进地区,而日本学者的资料多来源于战时在华北平原所作的实地调查。 b. 本书试图描述二十世纪自然村与国家政权之间关系的演变情况。 B. 引用的史料和研究的村庄 1. 引用的史料 a. 满铁实地调查资料。共三组。对满铁资料的认识:有一些缺陷,但仍不失为现存同类

人口社会学第六讲:死亡1.doc

人口社会学第六讲:死亡(1) 一.死亡的统计 1.死亡的判定:生命的终结就是死亡,但是对于死亡时间的判定并不简单,就如同一个生命开始时间的判定也不一致(是从怀孕开始,还是从分娩出生开始)。一般把心脏跳动、呼吸作为生命的基本特征,把心脏停止跳动(没有脉搏)和呼吸停止作为生命终结的表现。但是,现在也出现了“脑死亡”的概念,把大脑系统的永久性破坏(即使还有心跳和呼吸)判定为“脑死亡”(“植物人”在这个意义上也没有生命)。 2.死亡的申报制度:死亡发生后,按照政府制度需要由有关部门(医院、公安部门、行政部门)开具死亡证明,说明死亡者身份、死亡地点、死亡时间和死亡原因。在一些国家采取“属地”申报制度,即由死亡发生地点的有关部门申报和统计。我国和另一些国家采取“属人(属籍)”申报制度,即由死者户籍所在地的有关部门申报和统计。 3.死亡统计指标: (1)粗死亡率(Crude death rate): 粗死亡率= 该地该年死亡人数/该地该年平均人数×1000‰; CDR一般在6-35‰水平,高于20‰属于高死亡率。中国1999年粗死亡率为15.2‰; (2)年龄别死亡率(age-specific death rate): 年龄别死亡率= 该地该年某年龄组死亡人数/该地该年某年龄组平均人数×1000‰; (图示:14-18岁组死亡率最低,40岁后逐步升高,55-60岁后加速升高; 不同国家的比较可以清楚地显示社会经济、医疗卫生发展水平)(3)婴儿死亡率(infant mortality rate): 婴儿死亡率=该地该年未满周岁婴儿死亡数/该地该年活产未满周岁婴儿数×1000‰; 但分母与分子可能不完全是同一批人(李若建,1992:111)。 (4)新生儿死亡率(neo-natal mortality rate):(“新生儿”定义各国不同,中国为“未满月”)新生儿死亡率= 新生儿死亡数/活产人数×1000‰; (5)死因死亡率(cause-specific death rate):某种死因在该年该地所有死亡人数中的比例;如孕产妇死亡率=孕产妇死亡数/活产婴儿数×100,000‰; (6)标准化死亡率(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e): 标准化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标准人口相应年龄组的比例)之和; 考虑到各人口在年龄结构上的差异,进行“标准化”(以相比较中的一个人口或者各人口统一的平均年龄构成为“标准”)以便进行相互比较; (7)平均死亡年龄(某一时期全体死亡者的平均年龄)。 4.死亡的群体差异: (1)年龄组差异:婴儿高死亡率,青少年低死亡率,中年之后死亡率递增; (2)性别差异:各年龄组,女性死亡率都低于男性(反映在出生预期寿命的差别上); (3)城乡差异:城市与乡村在行业、职业结构,收入水平与消费模式上存在明显差别,(4)社会阶层差异:穷人死亡率高,富人人死亡率低(消费、医疗条件); (5)教育水平差异:受到较多教育的人死亡率低,没有受过教育的人死亡率高; 平时的健康常识、护理知识,生病时就医的知识;(教育高的人一般收入高); (6)地区差异:自然生态因素(高原、寒带、气候恶劣地区,健康差,死亡率高); 基础设施因素(交通不发达、人口稀少地区,医疗条件差,死亡率高); 社会发展水平(穷国、富国的生活水准、医疗条件差,死亡率高);

中国城市化水平之国际比较

中国城市化水平之国际比较 李京文/吉昱华 1.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有关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的关系,理论界的判断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有观点认为,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明显偏低;有观点认为,中国城市化水平略有滞后,但还在正常范围内;也有观点认为,中国存在着隐性超城市化。 下表可见1999年世界收入类别国家GNI 、按PPP 调整的GNI 以及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关系。 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中国1999年城市化率为32%,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4个百分点,比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高1个百分点,比中下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低11个百分点,比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平均水平低2个百分点。考虑到中国1999年人均GNI 和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NI 都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们无法就中国城市化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得出中国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的结论。1999年,中下等收入国家的人均GNI 和按购买力平价调整的GNI 为1200美元和4250美元,分别高于中国420美元和700美元,如果考虑到中国正进入一个加速城市化的阶段,1995—2001中国城市化水平年均提高1.44个百分点,中国的人均GNI 如果以年均8%的速度增长达到1200美元需要5年多的时间,五年中如果中国城市化水平以年均1.44个百分点的速度提高,则五年后中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39.2%,低于中下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同样无法得出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结论。如果使用购买力平价调整的人均GNI ,中国的城市化的滞后程度大约不到8个百分点,同样无法支持严重滞后的观点。如果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到东亚和太平洋国家,情况就更为明显。1999年,该地区人均GNI 和按购买力平价调整的GNI 分别为1010和3740美元,城市化水平为34%,与中国的情况大体相当。如果运用2002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1999年,中国城

浙江省高考地理一轮专题 第18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

浙江省高考地理一轮专题第18讲人口的空间变化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0题;共46分) 1. (6分) (2017高一下·石家庄期中) 下图是某城市人口迁移率与自然增长率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城市人口数量开始增加的时间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图中反映的是该城市最近四十年的人口增长情况,此类城市较普遍存在的地区是() A . 东亚 B . 南美 C . 西欧 D . 北非 2. (4分)(2020·襄阳模拟) 2017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170.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2万人,这是自2000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2018年末常住人口比上年末减少16万人,2019年末减少0.6万人。“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北京市要加强治理“大城市病”,全面落实疏解非首都功能。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近三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持续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 . 房价大幅上涨 B . 产业结构调整 C . 城市人才争夺 D . 空气污染加重 (2)北京市在全面落实疏解非首都功能中,以下需要最先退出的是() A . 金融中心 B . 文化中心 C . 物流中心 D . 科研中心 3. (6分) (2017高一下·广东期末) 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回答下列各题。 (1)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A . 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B . 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C . 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 . 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