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知识清单2知识清单二常见近义成语辨析

(新)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知识清单2知识清单二常见近义成语辨析

(新)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知识清单2知识清单二常见近义成语辨析
(新)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知识清单2知识清单二常见近义成语辨析

知识清单二常见近义成语辨析

1.趁火打劫/浑水摸鱼

趁火打劫:趁别人有危难时去抢夺利益。

浑水摸鱼:比喻趁混乱的时机捞一把。

2.惨无人道/惨绝人寰

惨无人道:残暴狠毒到极点,残暴到灭绝人性的程度。惨,残酷狠毒。

惨绝人寰:世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的。形容悲惨到极点。人寰,人世。

3.心满意足/称心如意

心满意足:非常满足。

称心如意:完全合乎心意,感到满意。

4.承前启后/承上启下

承前启后:承接前人的,启发后代的。多用于事业、学问方面。承,承接。启,开创,启发。亦作“承先启后”。

承上启下:接续上面的并引起下面的(多用于写作等)。

5.成群结队/三五成群

成群结队:聚集到一起,结成一群一伙。亦作“成群结伙”。

三五成群:三个五个结成一群。

6.痴心妄想/胡思乱想

痴心妄想:痴迷的心思,荒唐的想法。一心想着不可能实现的事。

胡思乱想:没有根据或不切实际地瞎想。

7.重整旗鼓/卷土重来

重整旗鼓:比喻失败后积聚力量,重新行动。亦作“重振旗鼓”。

卷土重来:形容失败后组织力量,重新反扑过来。卷土,卷起尘土,形容人马奔跑。

8.处心积虑/呕心沥血

处心积虑:蓄谋很久,费尽心机。多含贬义。处心,存心。积虑,积久考虑。

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血。

9.粗心大意/粗枝大叶

粗心大意:做事不细心,马虎。

粗枝大叶:形容不细致,做事粗心大意。

10.大张旗鼓/声势浩大

大张旗鼓:比喻声势和规模很大。

声势浩大: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

11.当仁不让/义不容辞

当仁不让:《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后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当仁,指面临仁义之事。

义不容辞:指顾全道义而不推辞。

12.道貌岸然/一本正经

道貌岸然:形容神态庄重严肃。现常用来形容故作正经,表里不一之状。多含讥讽意。道貌,正经、严肃的外貌。岸然,高傲、威严的样子。

一本正经:形容庄重规矩,非常认真(有时带有讥讽的意味)。

13.等量齐观/一视同仁

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多用于物。等,同等。齐,一样。

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亲疏厚薄。多用于人。

14.颠扑不破/牢不可破

颠扑不破:无论怎样摔打都不会破裂。比喻理论、道理等正确,无法驳倒推翻。

牢不可破:坚固得不可摧毁,不可动摇。多用于抽象事物。

15.东山再起/死灰复燃

东山再起:比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或重整旧业。

死灰复燃:比喻失势的人重又得势或已经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多指坏事)。死灰,熄灭的火灰。

16.洞若观火/了如指掌

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了如指掌: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一样,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

17.独树一帜/标新立异

独树一帜: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比喻自成一家。

标新立异: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一般不同。

18.耳濡目染/耳闻目睹

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耳闻目睹:亲耳听见,亲眼看到。

19.翻天覆地/天翻地覆

翻天覆地:①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②形容闹得很凶。

天翻地覆:①形容变化极大。②形容闹得很凶。覆,翻,翻过来。

20.翻云覆雨/朝三暮四

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

朝三暮四:多用以比喻反复无常,变来变去。

21.风流云散/烟消云散

风流云散:像风和云那样流动散开。比喻在一起的人分散到四面八方。

烟消云散:比喻事物消失净尽。亦作“云消雾散”。

22.风平浪静/一帆风顺

风平浪静:没有风浪,水面很静。比喻平安无事。

一帆风顺:船挂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或阻碍。

23.风雨飘摇/摇摇欲坠

风雨飘摇:形容局势动荡不安。

摇摇欲坠:形容非常危险,就要掉下来或垮下来。摇摇,动摇不稳的样子。坠,掉下。

24.浮光掠影/走马观花

浮光掠影: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形容印象不深刻。浮光,水面上的反光。掠影,一闪而过的影子。

走马观花:骑在马上看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

25.后来居上/青出于蓝

后来居上:后起的超过先前的。有赞许意。

青出于蓝: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26.囫囵吞枣/生吞活剥

囫囵吞枣:把枣儿整个儿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方法等)。

27.花天酒地/醉生梦死

花天酒地:形容沉湎于吃喝嫖赌的荒淫腐化生活。

醉生梦死:比喻像醉酒做梦一样,糊涂地过日子。

28.欢欣鼓舞/欢天喜地

欢欣鼓舞:形容心情愉快,精神振奋。

欢天喜地:形容非常欢喜。

29.绘声绘色/有声有色

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

有声有色:形容表现得十分生动、鲜明。

30.魂不附体/失魂落魄

魂不附体:灵魂脱离了肉体。形容惊恐之极。

失魂落魄:形容心神不定非常惊慌的样子。

31.饥寒交迫/啼饥号寒

饥寒交迫:饥饿与寒冷一齐逼来。形容无衣无食,生活困苦不堪。

啼饥号寒:因为缺乏衣食而啼哭。形容生活极端困苦。

32.岌岌可危/奄奄一息

岌岌可危:形容极其危险。

奄奄一息:只剩下微弱的一口气。形容气息微弱。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

33.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记忆犹新:过去的事,至今印象还非常清楚,就像刚才发生的一样。

历历在目:清楚地展现在眼前。历历,(物体或景象)清楚分明。

34.家常便饭/习以为常

家常便饭:①家庭日常的饭食。②比喻经常发生、习以为常的事情。

习以为常:指某件事情经常去做逐渐成了习惯。

35.赴汤蹈火/出生入死

赴汤蹈火:跳进滚水,踏着烈火。形容不避艰险,奋不顾身。多用于表达决心。汤,开水。蹈,踩。

出生入死:形容冒着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

36.功亏一篑/前功尽弃

功亏一篑:原意是堆九仞高的土山,由于只差一筐土而不能完成。后用来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一点儿人力物力而不能成功,含有惋惜之意。功,泛指所做的事。亏,缺少。篑,土筐。

前功尽弃:以前的努力完全白费。

37.钩心斗角/尔虞我诈

钩心斗角:原形容宫室建筑的内外结构精巧工致。后用以比喻各用心机,互相排挤。心,宫室的中心。角,檐角。也作“勾心斗角”。

尔虞我诈:彼此猜疑,互相欺骗。

38.苟且偷安/苟且偷生

苟且偷安:只顾眼前安逸,得过且过。

苟且偷生:得过且过,勉强地生存下去。

39.固若金汤/坚如磐石/坚不可摧

固若金汤:形容城池或阵地非常坚固,不易攻破。金,“金城”的简称,指金属造的城。汤,“汤池”的简称,指灌满滚水的护城河。

坚如磐石:像大石头一样坚固。常比喻意志不可动摇。

坚不可摧:非常坚固,摧毁不了。可指工事,也可指决心意志。

40.冠冕堂皇/堂而皇之

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冠冕,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堂皇,很有气派的样子。

堂而皇之:①形容公开或不加掩饰。②形容体面或气派大。

41.海市蜃楼/空中楼阁

海市蜃楼:①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②比喻虚幻的不存在的事物。

空中楼阁:多用来比喻虚构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

42.忍气吞声/忍辱含垢

忍气吞声:形容受了气而强自忍耐,不说什么话。

忍辱含垢:忍受耻辱。

43.和颜悦色/和蔼可亲

和颜悦色:形容态度和蔼可亲。强调脸部表情和顺。

和蔼可亲: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44.和衷共济/齐心协力

和衷共济:比喻同心协力,共同克服困难。侧重齐心。

齐心协力:思想认识一致,共同努力。强调合力。

45.赫赫有名/鼎鼎大名

赫赫有名:声名显赫。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

鼎鼎大名:形容名气很大。鼎鼎,盛大、显赫。亦作“大名鼎鼎”。

46.络绎不绝/川流不息/纷至沓来

络绎不绝:形容过往人马或来往频繁,车辆连续不断。

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纷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纷,众多、杂乱。沓,重复。

47.眉开眼笑/眉飞色舞

眉开眼笑: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眉飞色舞:形容喜悦或得意。色,脸色。

48.名不虚传/名副其实

名不虚传:传出的名声不是虚假的,表示名声与实际相符。

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副,相称。

49.明目张胆/明火执仗

明目张胆:形容公开地、无所顾忌地做坏事。

明火执仗: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形容公开抢劫或肆无忌惮地做坏事。仗,兵器。

50.明哲保身/洁身自好

明哲保身:原指明智的人不参与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事,现在指因怕犯错误或有损自己利益而对原则性问题不置可否的处世态度。贬义。

洁身自好:保持自身清白,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公众事情。洁,洁身、干净。

51.目不斜视/目不转睛

目不斜视:不该看的事物不看。形容品行端正,遵守规矩。

目不转睛:凝神注视,眼珠一转不转。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睛,眼珠。

52.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南辕北辙:本要向南行走,却驾车往北走。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辕,车前驾牲口的部分。辙,车轮碾过的痕迹,指道路。

背道而驰:比喻方向、目标完全相反。道,道路。驰,车马疾行。

53.怒不可遏/大发雷霆

怒不可遏:愤怒得不能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大发雷霆:比喻大发脾气,高声训斥别人。霆,响雷。

54.排山倒海/翻江倒海

排山倒海:形容力量强,声势大。排,推开。倒,翻倒。

翻江倒海:①形容水势浩大。②形容力量或声势非常壮大。

55.蚍蜉撼树/螳臂当车

蚍蜉撼树:比喻不自量力。又作“蚍蜉撼大树”。蚍蜉,一种大蚂蚁。撼,摇动。

螳臂当车:比喻不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去做办不到的事情,必然招致失败。当(dāng),阻挡。

56.锲而不舍/坚持不懈

锲而不舍: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多用作形容词,与“精神”搭配。

坚持不懈:坚持到底,毫不松懈。

57.见机行事/见风转舵

见机行事:形容看情况办事情。机,时机、机会。

见风转舵:看风向转动舵柄。比喻看势头或看人眼色转变方向。多含贬义。

58.窃窃私语/交头接耳

窃窃私语:私下里小声交谈。

交头接耳:紧靠着头,凑在耳边低声说话。

59.撼天动地/惊天动地

撼天动地:形容声音响亮或声势浩大。

惊天动地:形容声音特别响亮,也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

60.开诚布公/推心置腹

开诚布公:诚意待人,坦白无私。

推心置腹:比喻待人真诚。

61.夸夸其谈/侃侃而谈

夸夸其谈: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贬义。

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62.刻不容缓/迫不及待

刻不容缓:一刻也不能耽搁。形容形势紧迫,必须立即行动。缓,缓慢、拖延。迫不及待:急迫得不容等待。

63.苦口婆心/语重心长

苦口婆心:形容怀着好心再三恳切劝告。

语重心长:言辞恳切,情意深长。

64.脍炙人口/喜闻乐见

脍炙人口:切细的烤肉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人都称赞。

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

65.屈指可数/寥寥可数

屈指可数:弯着手指头即可数清。形容数目很少。侧重指珍贵。

寥寥可数:形容数量非常少,数得出来。

66.无稽之谈/流言蜚语

无稽之谈:没有根据的言论。

流言蜚语:毫无根据的话语。多指背后议论、诽谤或挑拨离间的话。

67.燃眉之急/迫在眉睫

燃眉之急:像火烧眉毛那样紧急的情况。比喻非常紧迫的情况。

迫在眉睫:比喻事情已经到了十分紧急的关头。眉睫,眉毛、睫毛。

68.手忙脚乱/七手八脚

手忙脚乱:形容做事慌乱,没有条理。也形容惊慌失措。

七手八脚:形容大家一齐动手。也形容人多手杂,一片忙乱。

69.进退维谷/进退两难/进退无门

进退维谷:比喻进退两难。谷,山谷,比喻困境。书面用语。

进退两难:进也不好,退也不好。形容处境困难。口头用语。

进退无门:前进后退均无路。形容处境困难,无处容身。

70.杞人忧天/庸人自扰

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忧虑。动词性短语。亦作“杞人之忧”,名词性短语。庸人自扰:本来没有问题而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71.气吞山河/气势磅礴

气吞山河:气势能吞没高山大河。形容气魄很大。

气势磅礴:形容气势极其雄伟。磅礴,(气势)盛大。

72.威风凛凛/气势汹汹

威风凛凛:形容威严可畏,气势逼人。

气势汹汹:形容态度、声势凶猛而嚣张。汹汹,声势很盛的样子。

73.想方设法/千方百计

想方设法:积极动脑筋,想尽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千方百计: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

74.前车可鉴/前车之鉴

前车可鉴:比喻前人失败的教训可作鉴戒。动词性短语。

前车之鉴:比喻当作鉴戒的前人的失败教训。名词性短语。

75.敲诈勒索/巧取豪夺

敲诈勒索:依仗势力或用威胁、欺骗的手段索取财物。

巧取豪夺:指用欺诈的手段骗取或凭武力强夺财物、权利。

76.聚精会神/全神贯注

聚精会神:集中精神;专心一意。会,集中。

全神贯注:形容全副精神高度集中。贯注,集中在一起。

77.煞费苦心/挖空心思

煞费苦心:形容费尽心思。

挖空心思:形容费尽心计,想尽办法。多含贬义。

78.本末倒置/舍本逐末

本末倒置:比喻颠倒了事物的主次轻重。本,树根。末,树梢。置,放。

舍本逐末:舍去事物的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形容轻重倒置。79.深谋远虑/深思熟虑

深谋远虑:周密地计划,往长远里考虑。

深思熟虑:深入细致地考虑。

80.神采奕奕/神采飞扬

神采奕奕:精神旺盛,容光焕发。

神采飞扬:形容兴奋得意,精神焕发的样子。

81.生气勃勃/生机勃勃

生气勃勃:生命力强,富有朝气。多用于指人。勃勃,精神旺盛的样子。

生机勃勃:很有活力,很有生命力。多用于指事物。

82.龙腾虎跃/生龙活虎

龙腾虎跃:形容动作矫健有力,姿态雄壮威武。

生龙活虎:像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比喻活泼矫健,生气勃勃。83.盛气凌人/咄咄逼人

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84.手无寸铁/赤手空拳

手无寸铁:形容手里没有任何武器。

赤手空拳:形容两手空空,没有任何可以凭借的东西。

85.束手无策/手足无措

束手无策:形容遇到问题毫无解决的办法。

手足无措:手和脚不知放在哪里好,形容举动慌乱或没有办法应付。86.视若无睹/熟视无睹

视若无睹:虽然看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形容对眼前事物漠不关心。

熟视无睹:虽然经常看见,还跟没有看见一样。指对某一事物漠不关心。87.置之不理/束之高阁

置之不理: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

束之高阁:比喻扔在一边,不去用它或管它。

88.因势利导/顺水推舟

因势利导:顺着事情的发展趋势加以引导。

顺水推舟:比喻顺应趋势说话办事。

89.耸人听闻/骇人听闻

耸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90.随波逐流/同流合污

随波逐流:比喻自己没有立场和主见,只是随着潮流走。

同流合污:随着坏人一起做坏事。

91.悠然自得/泰然自若

悠然自得:形容悠闲从容,心情舒畅。

泰然自若:形容镇定地保持平常的神情。

92.头头是道/天花乱坠

头头是道:形容说话做事有条有理。

天花乱坠:比喻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多指夸大的或不切实际的)。93.截然不同/天壤之别

截然不同:形容事物之间毫无共同之处。

天壤之别:形容差别极大。

94.逼上梁山/铤而走险

逼上梁山:为形势所逼而不得不做某种事。

铤而走险:指因无路可走而采取冒险行为。

95.鸦雀无声/万籁俱寂

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

万籁俱寂:形容周围环境十分宁静。

96.混为一谈/相提并论

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相提并论:把不同的或相差悬殊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多用于否定式)。97.外强中干/色厉内荏

外强中干:外表上好像很强大,实际上很空虚。

色厉内荏: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

98.万无一失/十拿九稳

万无一失:绝对不会出差错。形容极有把握。

十拿九稳:比喻很有把握。

99.妄自菲薄/自暴自弃

妄自菲薄:过分地看轻自己。

自暴自弃:自己糟蹋自己,自己瞧不起自己。形容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

100.微乎其微/微不足道

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少或非常小。

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

101.为所欲为/随心所欲

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意行事。贬义。

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102.有备无患/未雨绸缪

有备无患: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就不会产生祸患。

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103.瓮中捉鳖/瓮中之鳖

瓮中捉鳖:比喻要捕捉的对象无处逃遁,下手即可捉到,很有把握。动词性短语。瓮中之鳖:比喻逃脱不了的人或动物。名词性短语。

104.无所不至/无微不至

无所不至:没有达不到的地方;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

无微不至:形容待人非常细心周到。褒义。

105.无穷无尽/无边无际

无穷无尽:没有止境,形容还有很多。

无边无际:没有边际。指极为辽阔广大。

106.五颜六色/五彩缤纷

五颜六色:各种颜色,引申指各色各样。

五彩缤纷:形容色彩繁多而艳丽。

107.五光十色/五花八门

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式样繁多。

五花八门:比喻花样繁多或变幻多端。

108.五体投地/心悦诚服

五体投地:指两手、两膝和头着地,是佛教最恭敬的礼节。比喻对人敬佩到了极点。

心悦诚服:诚心诚意地服从或佩服。

109.喜笑颜开/嬉皮笑脸

喜笑颜开:颜,脸色。开,舒展。心情愉快,满脸笑容。

嬉皮笑脸:形容嬉笑而不严肃的样子。

110.洗心革面/脱胎换骨

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悔改。

脱胎换骨:原指修炼得道,可脱凡胎成圣胎,换凡骨为仙骨。后借指彻底改变立场观点。

111.喜形于色/笑容可掬

喜形于色:形,表现。色,脸色。喜悦表现在脸上。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笑容可掬:掬,两手捧起。形容满面笑容,十分愉快的样子。

112.想入非非/异想天开

想入非非: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胡思乱想。

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完全不切实际。一般用于贬义,有时也可作中性词用。如“科学家要敢于异想天开”。

113.卓尔不群/与众不同/出类拔萃/鹤立鸡群

卓尔不群:优秀卓越,超出常人。多用于书面语。

与众不同:跟大众不一样,指人的性格行为等不同寻常或某事独具特色。

出类拔萃:萃,草丛生的样子,引申为聚集。“出类拔萃”形容超出同类。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超群脱凡。

114.哑口无言/张口结舌

哑口无言:形容理屈词穷,一时语塞。

张口结舌:张着嘴说不出话,形容理屈、紧张或害怕。

115.信口开河/信口雌黄

信口开河:随口乱说一气。

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随意乱说。

116.处心积虑/千方百计

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含贬义。

千方百计: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中性词。

117.笑容满面/春风满面

笑容满面:形容脸上流露出快乐、和悦的样子,多用于表示一般性的喜悦。

春风满面:形容满脸流露着愉快、得意的样子,侧重于得意心情。

118.心满意足/如愿以偿

心满意足:感到心里非常满足。

如愿以偿:形容自己的愿望得到了满足。

119.休戚与共/休戚相关

休戚与共:祸患、利害、忧乐彼此共同承受,有同甘共苦的意思。

休戚相关:祸患、利害、忧乐相互关联,形容彼此关系密切,但无“同甘共苦”的意思。

120.言不由衷/口是心非

言不由衷:话不是由内心发出的,指心口不一。侧重一时的应付,虚伪程度轻。

口是心非:嘴上说的是一套,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套,形容心口不一。纯属有意欺骗,虚伪程度较重。

121.扬长避短/取长补短

扬长避短:发扬自己之长,避开自己之短。

取长补短:可以指取此物之长,补他物之短,也可以指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扬长避短”重在“避”,“取长补短”重在“补”。

122.养痈遗患/姑息养奸

养痈遗患:长了痈疽,但怕痛不割除,终于招来大祸,多用来比喻姑息坏人坏事,结果受到祸害。

姑息养奸:由于无原则地宽容而助长了坏人坏事。前者的语意比后者重。

123.咬文嚼字/字斟句酌

咬文嚼字: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而死抠字眼,多指死读书而忽视对整体内容的理解。

字斟句酌:指对字句反复推敲琢磨,多用来称赞人讲话或写文章的态度慎重。

最全高考语文知识点必学清单(全方位全面复习)

2014年高考语文知识点清单 1.算好一笔账 冲刺阶段复习训练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讲究实效,前提对于是清楚地了解自己语文考点的达标情况。找来最近三四次模拟考试试卷,进行两类分数统计: (1)七个大题的平均得分; (2)21题每题的平均得分; (3)考点水平统计:哪些考点得分比较高,哪些考点得分比较低,哪些考点忽高忽低。 (4)参照“高考语文考点得分一览表”做以下几项分析: 高考语文不同水平考点得分一览表

①自己语文水平处于那个分数段? ②冲刺阶段全班或学生自己若想上一个档次,应该着力抓好哪些哪一块?哪些考点? ③那些考点短期容易突破,那些考点难以突破,确定三四个冲刺阶段突破点。 ④突破点确定好后,分析一下这些考点过去失分的原因是什么,突破这些考点需要采用什么的训练资料,如何去突破。 冲刺阶段,只要方法得当,是会有一定效果的。从复习策略而言,突破难点更有利于大幅提高成绩。所以对以往考试中失分较多的试题一定不要放弃。无论突破哪个考点都会涉及两个层面:一是知识上的,二是具体操作上的。只要我们冲刺目标明确、方法正确、措施得力,一般来说,“中等水平”的同学在自己原有分数基础上再提高10左右分、“较高水平”的同学再提高5—10分、“高水平”的同学再提高2—5分,完全是可能的。 附:2014年四川卷考点强化训练要点 1.语音:重点注意多音字、形近字的读音。命题规律: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形声字标“不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大,“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小。 2.字形 3.词语(含成语) 4.病句题:(1)尤其警惕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句式杂糅、表意不明、语序不当这几种病句,熟练掌握这几类病句的各各小类;(2)注意句子中标志性词语;(3)头脑中要有病句标本。 5.语用题:(1)重点关注: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压缩语段、点评;句式仿写;图文转换(2)强化三种意识——①认真练好“压、仿、准确、简明、修辞”这几项基本功,不去把主要精力用在搜集、训练所谓创新题型;②不断提高纠正以上诸点普遍失误意识;③强化训练准确审题,准确把握答题要求,快速答题的能力。 图文转换答题方法 表文转换题解题思路 解题思路: 1、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审题时,要注意表头和表脚的文字,弄清说明对象和比较角度;还有题干中句式要求和字数限制,有的题目还限定了以某个具体对象作为答案的主语。 2、仔细分析图表,全面准确捕捉信息。 如找出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 3、依据题干要求,规范答题。 答题技巧: ①对图表基本内容进行概述:要忠实于图表,不要想象或虚构,主语一般是题目的调查对象,谓语部分概括主要数据的变化。一般用主谓句陈述。 ②第二问一般问从该图中得出什么观点或结论。答题要思考比较数字后得出的结果+调查的目的或调查得出的结果所蕴含的意义。答案用语不能离开调查的对象、目的,可优先选用题干(表题)中的词语。 注意事项: 1、注意题目中的标志性词语:信息推断题题干中往往有“该图表明(说明、证明)了”“用一句话概括为”“所揭示的问题是”“从中可以看出(得出)”等标志性词语。记得留意题目中的调查主体,调查目的。 2、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反映事物变化规律的词要准确。如表程度范围的“近一半(约50%)”“大部分(比例约在55%—70%)”“绝大多数(比例占70%以上)”“约几成”等。 3、复核答案,看是否遗漏、多余、误推等。 徽标类解题思路 1、宏观把握会徽(行业性图标)的外形特点,注间中英文大小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等。 2、说明(介绍)画面要按顺序。如上下、左右、主次等。 3、注意由表及里,分析其内涵和寓意,对图标的创意(含义)说要联系具体对象作出合理解释。 4、采用规范的说明语言:准确、简明、平实、清晰。不能随意想象,要扣住图中的信息点来联想。 5、力求避免遗漏说明内容,要认真观察图的组成部分,并落实好。 画文转换解题思路 答题步骤:

最新高考语文必看知识点梳理

最新高考语文必看知识点梳理 高考语文必看知识点篇一 复习要点: ①落实近义词的区别,积累常见成语的意思和用法。 ②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判断方法。 复习措施: ①加强练习,能每天在课堂上完成一套基础知识小练习。做好错题小结,进行练习反思。 ②运用联想的方法,在比较中记忆、积累,将无序的字词有序化。 ③熟悉病句的六种类型。收集各种典型病句。 ④借助错题小结,反复训练常错的病句类型。 1、词语题(包括成语和熟语) 词语辨析: ①有相同和不同语素的,重点分析不同语素。 ②没有相同语素的,重点分析具体语境。 熟语:注意感情色彩、使用范围、使用对象。 2、病句辨析题 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方法:①检查句子主干,看是否成分残缺。 ②推敲词语运用,看是否搭配不当。 ③心里默读,看是否有句式混用或语序不当。 ④综合思考,看是否符合逻辑思维。 高考语文必看知识点篇二

语言运用题的考试内容有语段压缩、语句扩展、句子仿写、句式转换、图文转换、病句修改、句子排序、修辞手法等等。做题的技巧是审好题干,照章办事。 复习要点: ①复习语用的各种基本题型及解题要领。 ②收集近年来出现的语用新题型,预测题型变化的趋势。 复习措施: ①精选语用典型题目,在练习中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要领。 ②加大“压缩语段”“句式变换”“语言连贯”“图文转换”等易错考点的练习力度,在练习中总结方法,提高能力。 ③多积累优美词句,以应对仿写、修辞等题型的考查。 高考语文必看知识点篇三 复习要点: ①落实高中必背篇目的背诵和默写。 ②收集常见名句,适度扩大积累范围。 复习措施: ①挖空填写,做到篇篇落实。 ②挑选重要名句,做到句句落实,字字落实。 ③收集常错句子,反复练习。 ④利用早读、周五下午的自习课,强化练习。 要求背诵的诗文,要不折不扣背诵。对有些“名句名篇”,不仅要熟练背诵,而且要准确默写。 高考语文必看知识点篇四 复习要点: ①落实120个常见实词、18个常考虚词的复习。

2020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汇总(精选)

2020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汇总(精选)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文学常识及名段名句 文学常识: ①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 ②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浙江富阳人。1922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有颓废色彩。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自成一家。 ③陆蠡(1908—1942)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他以散文诗集《海星》步上文坛,崭露头角。后来又出版了散文集《竹刀》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驻上海租界,由于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他于1942年4月13日被捕,刑审数月,惨遭杀害,时年34岁。 名段名句 (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学习作者运用的比喻、排比

和通感的修辞手法,并学习合理安排描写顺序。平时养成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2)秋天,无论是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学会使用“文眼”,总领全文。) (3)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学会使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要描写的事物。) (4)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描写景物要细致,要有自己的主观感受。)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字词、成语 字词:沉闷、梦幻、嫦娥、诞生、落伍、翌年、酝酿、苛刻、横亘、辉煌、蓊蓊郁郁、弥望、袅娜、羞涩、渺茫

高考语文知识清单

学案1三重比对,突破辨析选项正误的瓶颈学案略语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高考采用选择题的形式。面对颇有点文字游戏的选择题,不少考生心生畏惧,答案正确率不高;或者做对了,耗时却很长。如何快速、准确地拿下三道选择题,是二轮复习的一个重要内容。要解决这一难题,需要的是考生的良好心态和思维品质,以及整体把握全文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学会使用比对法,从词语、逻辑关系、推断三方面仔细比对。该学案重点引导你如何进行比对。 自我诊断,找出答题短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它由运用竹签作筹码来进行运算的“筹算”演变而来。《老子》中提到“善计者不用筹策”,《孙子》《管子》等著作中也有“算”“筹”二字出现,可见春秋战国时期筹算已比较普遍。唐代末年,已见筹算乘除法的改进,到宋代产生了筹算的除法歌诀。但由于史料匮乏,珠算究竟起源于何时,至今尚无定论,算盘是何人发明也无从考察。 从现有资料看,“珠算”一词最早见于东汉徐岳《数术记遗》:“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可见东汉已出现了珠算方法及理论。北周甄鸾为此作注说:把木板刻为三部分,上下两部分用于停放游珠,中间部分用于确定算位;每个算位各有五颗珠,上面一颗,作数五,下面四颗,每颗作数一。但这种计算工具与现代算盘形制不同,现在通行的“穿档算盘”,算珠穿在“档”上,可以沿档上下滑动。档中横以梁,通常梁上方每档穿两珠,每珠作数五,梁下方每档穿五珠,每珠作数一。定位后拨动算珠,就可做加减乘除及开乘方等运算。“算盘”名称最早见于宋代算书《谢察微算经》,因此可以确定至迟在宋代算盘就已出现。 1921年在河北巨鹿宋人故宅出土的一颗木制算珠,鼓形,中间有孔,与现代算珠相似。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中“赵太丞”药铺的柜台上有一形似算盘之物,经中日两国珠算专家确认,那就是与现代算盘形制类似的穿档算盘。宋末元初学者刘因的《静修先生文集》里有以“算盘”为题的五绝一首,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引用时谚说:“凡纳婢仆,初来时日擂盘珠,言不拨自动;稍久,日算盘珠,言拨之则动。”元代谚语把资历渐老的奴婢

最新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梳理

最新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梳理 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梳理一:古诗词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3.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郑愁予《错误》) 4.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5.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

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6.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 7.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8.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9.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10.今其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语文知识清单2

语文知识清单,大家经常犯迷糊的语文基础知识(2)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知识点汇总

2018高考语文文化常识知识点汇总 最近几年,网络盛传新高考将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在《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中,也确实印证了这个说法,语文增加了古代文化常识内容的考查。为了减轻大家备战高考的压力,万朋教育给2018届高考生汇总了语文必修一、二、三教材中的文化常识内容。 必修一 《左传》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晋侯、秦伯 分别指晋文公和秦穆公。周朝时期,受分封诸侯的爵位共有五等,分别为公、侯、伯、子、男,由此可见当时晋国的级别比秦国要高。 子 在文中是对男子的尊称,相当于现在的“您”。在古汉语中,用作第二人称的敬称代词

主要有“子”“君”“公”“阁下”“卿”“殿下”“足下”等。 寡人 通常用作古代君主的自称,意为“寡德之人”,表示自谦,在春秋战国时期使用较为普遍。 执事 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大夫 官职等级名。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战国策》 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卿 古代对人的敬称。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祖 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徵 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中庶子 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郎中 宫廷的侍卫。民间又称医生。 箕踞 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东向 在中国古代,君臣议事于朝廷之上,是以向南的座位为尊的。但在宾主之间,一般以向东的座位为尊,其次是向南的座位,再其次是向北的座位,最末位是向西的座位,因此古人常常以请人东向坐来表示对人的尊敬。 望其气 中国古代方士的一种占候书,望云气以测吉凶征兆。据说,凡是有皇帝命的人,即使在登基之前,周围[JP3]也会有五彩绚丽的天子气出现。文中的“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就是这个意思。 籍 项羽的名,自称名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在古代,名和字是有着严格的区别的。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一般在出生几个月后由父亲命名。字是20岁举行加冠仪式以后才起的,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对名有表述、阐明的作用。 亚父 对年长者的尊敬称呼,表示仅次于父亲。 参乘 坐在车右侍卫的人,又叫陪乘。古代乘车之法,尊者居左,驭者居中,陪乘者居右,负责行车安全。 《史记》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分本纪、世家、列传、书、

语文知识清单

语文知识清单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埋伏笔、作铺垫、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景)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活动描写、外貌描写(神态和衣饰)、细节描写。 心理描写的作用: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读者从本质上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从而更好地表现主题思想。 肖像描写的作用: 描画人物的外在特征,让读者从外形上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从而更好地表现主题思想。 细节描写的作用: 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生动的细

节描写,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 八、描写(观察)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描写(又叫直接描写)、反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绘图表 十四、小说故事情节四部分:(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环境描写的作用:烘托气氛,衬托人物形象,从侧面表现主题思想。 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1、渲染故事气氛 2、烘托人物形象 3、推动情节发展

高考语文语文知识清单

语文知识清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描写方式语文知识清单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高中文言文知识梳理 第一册文言文知识梳理 《烛之武退秦师》 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通“缺”,侵损,削减。 5.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 6.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古今异义 1.贰于楚也 古:从属二主,动词; 今:“二”的大写,数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使者,出使的人; 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个人; 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勾践灭吴》 7.南至于句无句,通“勾”。 8.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帅,通“率”,率领。 9.令壮者无取老妇取,通“娶”,娶妻。 10.将免者以告免,通“娩”,分娩。 11.三年释其政政,通“征”,征税。 12.而摩厉之于义摩厉,通“磨砺”,切磋。 13.无不铺也铺,通“哺”,给人食物吃。 14.无不歇也欼,通“啜”,给人水喝。 15.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 有,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5.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古:像爪和牙一样,指帮助者或得力助手; 今:比喻坏人的党羽。 6.将不可改于是矣古:对这种局面;今: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7.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古:原野;今: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8.丈夫二十不取古:男子;今: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 《邹忌讽齐王纳谏》 16.徐公来,孰视之孰,通“熟”,仔细。 9,今齐地方千里古:土地方圆;今:指某一区域。 《触龙说赵太后》 17.少益耆食耆,通“嗜”,喜爱。 18.必勿使反反,通“返”,返回。 《季氏将伐颛臾》 19.无乃尔是过与与,通“欤”,句末语气词。 《寡人之子国也》 20.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2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花白。22.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劝学》 23.虽有槁暴有,通“又”,又,再。 暴,通“曝”,晒。 2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才智。 25.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秋水》 26。泾流之大泾,通“径”,直。 27.不辩牛马辩,通“辨”,分辨。 《过秦论》 28.合从缔交

高考语文 常见谦敬词语知识清单

知识清单常见谦敬词语 1.记住谦辞12个 1.用“鄙”字:在与别人说话时,说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往往在某些词前加一个“鄙”,以表达说话人的谦虚。如:鄙人(称自己)、鄙意(称自己的意见)、鄙见(称自己的见解)。 2.用“敝”字:在与别人说话时,称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有时在某些词前加上一个“敝”字,以示谦虚。如:敝人(在别人面前称自己)、敝姓(称自己的姓)、敝校(称自己的学校)、敝处(称自己所处的地方或自己的家)。 3.用“薄”字:与人交往时,谦称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有时可以在某些词前加一“薄”字。如:薄酒(称自己待客的酒)、薄技(称自己的技艺)、薄礼(称自己送的礼物)、薄面(为人求情时,称自己的情面)。 4.用“敢”字:在向他人有所请求时,在某些行为动词前加上一个“敢”字,表示自己是冒昧地。如:敢问(冒昧地询问)、敢请(冒昧地请求)、敢烦(冒昧地麻烦你)。 5.用“贱”字:同别人说话时,谦称自己的事物,有时在某些表事物的词前加上“贱”字。如:贱姓(说自己的姓)、贱内(“内”是指内人,即自己的妻子)、贱事(古人称自己的私事)。 6.用“忝”字:与同行或他人说话时,在某些动词前加“忝”字,表示自己的行为可能是辱没了他人,自己觉得有愧。如:忝列(自己有愧被列入或处在其中)、忝在(有愧处在其中)、忝任(有愧地担任)。 7.用“小”字:与他人说话时,有时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事物,常用一些带有“小”字的词。如:小弟(男性在朋友面前谦称自己)、小儿(称自己的儿子)、小女(称自己的女儿)、小生(青年读书人称自己)、小店(称自己的店)。 8.用“拙”字:有时说自己的书或文章等,在某一名词前加上这个“拙”字,以示说话的谦虚。如:拙著(称自己的著作)、拙作(称自己的作品)、拙笔(称自己的文章或书画)、拙见(称自己的见解)、拙荆(古人称自己的妻子)。 9.用“愚”字:这个字常用于说自己,表示在别人前说话的谦虚。如:愚兄(在比自己小的人前谦称自己)、愚见(谦称自己的见解)、愚以为(谦说自己认为)。 10.用“家”字:在他人面前谦称自己家中辈分高的或年纪比较大的亲人。如:家父、家君、家严、家尊(称自己的父亲),家母、家慈(称自己的母亲),家兄(称自己的哥哥)。 11.用“舍”字:在他人面前谦称自己家中辈分低的或年纪小的亲人。如:舍弟(称自己的弟弟)、舍妹、舍侄(称自己的侄子) 12.用“老”字: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东西。如:老粗(谦称自己没文化)、老

语文知识清单

语文知识清单 一、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赋比兴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顶真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六、描写角度(方式):正面【直接】描写、侧面【间接】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一、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二、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引资料)、画图表、作假设 十三、小说情节四部分:(引子)、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十四、小说三要素:(中心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五、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六、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七、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八、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十九、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一、引号的作用:1引用;2强调;3特定称谓;4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二、破折号用法:1提示、2注释、3总结、4递进、5话题转换、6插说。 二十三、其他: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高三语文知识点总结

诗歌鉴赏知识的储备 一①体裁分类:古体诗: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古诗、乐府诗(题目上有的加 “歌”“行”“吟”“引”等名称)。 绝句(四句),律诗(八句: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二②题材分类:写景抒情、咏物言志、边塞征战、即事感怀、怀古咏史、羁旅生活、惜春伤春、闺怨诗、爱国诗、爱情诗、乡愁诗等。 三考点分析: 1人物形象类答题模式盖帽子; 找依据; 析感情 2意境答题步骤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分析感情意境一般由双音节词构成四字短语: 寥廓、雄奇、开阔、旷远悲壮、悲凉、凄清、阴冷幽静、萧条、荒凉、 冷寂衰败、孤寂、恬静、闲适缠绵、清新、明丽、绚丽壮丽、秀美、恬淡、淡雅 3 炼字类答题 答题步骤:炼字: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叠词。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引述关键词语+分析用法用意+表达 效果3、点出该字烘托的意境或表达的情感。 4.表达技巧:表达方式有叙述、议论、抒情、描写。 ①抒情手法: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寓情于景、用典抒情、咏史抒怀、借古讽今、借古伤今等) ②描写方法: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衬静,声寂衬,乐景衬哀情,以哀景写乐。 动静结合、白描、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虚实结合,以景衬情, 描写顺序有:所见、所闻、所感; 描写角度:感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的变化。 ③修辞手法:有赋、比、兴 比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 比喻——生动形象 拟人——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把......写活了,使描写的事物具有了人的感情,使文章更具有情趣 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和表达效果。 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 反问(问而不答)——加强语气,能够表达作者强烈的感情。 对偶、用典、反语、夸张、借代、互文、双关、顶真 叠词:增添音乐性,琅琅上口,余味无穷。 4.语言风格: 平淡、绚丽、庄重、幽默、清新自然、简洁明快、朴素直白、豪放俊逸、沉郁顿挫、雄浑豪迈、委婉含蓄,耐人寻味等。 5情感表达 哀情 :思乡怀人之情孤独寂寞之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不平贬谪的愁苦 对世俗的蔑视人世沧桑的叹息国运衰败的哀叹国破家亡的苦痛 乐情: 自己对某种品德节操的坚守与傲岸对自然的喜爱与回归远离世俗的恬淡之情 看淡荣辱成败的旷达精忠报国的忠心

【高考精品】高考语文学习知识点梳理

,. 一、基础选择题(8分) 1、字音(注意以下几种类型) (1)多音字, 如“作(zu ō/zu ò)”“症(zh ēng/zh èng)”“强(qi áng/qi ǎng)”“模(m ó/m ú)” (2)形近字, 如“呛(qi àng)”“怆(chu àng)” (3)易错字,如前鼻后鼻音(民m ín —明m íng)、卷 舌音(寺s ì—饰sh ì) (4)生僻字,如噽(pǐ)罅(xi à)隙 (5)成语中古音, 虚与委(w ēi )蛇( y í)——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①以读带写,作好标记,提高效率; ②以印发的资料和教材中的字音注释为主。 2、近义词辨析 (原则——存同求异,通过以下作对比) (1) 意义(范围、程度、侧重点) (2) 色彩(褒贬、书面和口语) (3) 用法(对象、搭配、词性) 建议: ①排除法:选定肯定对象,排除其它。 ②试代法:代入两者,对比效果。 3、成语(熟语)的几大注意事项: (1)勿望文生义, 如“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 赶得上或比得上” “三人成虎——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2)分清对象, 如“车水马龙—车辆、人流” “徐娘半老—中年妇女” (3)分清色彩,(褒/贬、谦/敬) 如“弹冠相庆—贬义”“班门弄斧—谦辞” (4)注意语境,(意义会变化) 如“相濡以沫——泉水干了,两条鱼吐沫互相润湿。也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只为了保住生命。” “短小精悍——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也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 建议:把遇到的成语按以上各类作好标记。可以加强复习效果。

2017届中考语文知识清单:语文知识积累.docx

2017 届中考语文知识清单:语文知识积累知识清单八常考易错成语集锦 A(3个 ) 成语关键词易错提示 爱不释手非常喜欢对象为物 黯然失色有差距远远不如多指在对比之下产生的差距 安居乐业安定愉快劳动生活不能和“生活”连用B(11个 ) 成语关键词易错提示 白驹过隙时间过得快不能用来形容速度 变化无常事物多变没有规律“无常”不可用在有规律的事物上 别具匠心巧妙构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 别具一格独特的风格多用于文学、艺术、书法等方面 别有用心不可告人的企图多为贬义,表示打坏主意本 色当行做本行事成绩显著跟“英雄本色”无关 不耻下问降低身份请教只能用于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请教 不可理喻蛮横不讲理多用来指人不讲理 不寒而栗恐惧到极点与“寒冷”无关 不堪设想未来情况不能想象向很坏的方向发展 不期而遇意外相遇没有事先约定

c(13个 ) 成语关键词易错提示 沧海桑田世事变化大不是“大海”和“农田”的意思, 切忌望文生义 参差不齐长短不齐好坏不一水平不一不能形容意见 出类拔萃品德才能超出同类多用来形容人优秀 出神入化技艺高超多用来形容人的技艺吹 毛求疵挑毛病贬义词,表示故意找茬儿蠢 蠢欲动准备进行攻击 策划破坏活动贬义词,行为主体为敌人或坏人 触目惊心事态严重内心震惊多用于贬义 捶胸顿足非常懊丧悲痛形容人焦急、悲伤、无奈 处心积虑千方百计盘算含贬义,多指坏人做坏事 叱咤风云声势威力很大含褒义,多用来形容有重大影响力的人物 持之以恒长久坚持不能和“坚持”连用 重蹈覆辙不吸取教训,重犯错误表示犯错误 错综复杂头绪繁多情况复杂多用来形容斗争、矛盾、事 与事的关系 D(4 个 ) 成语关键词易错提示 当仁不让积极去做不退让多指做自己该做的事

(完整版)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

文化常识 1、“以字行”,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古代男子20岁女子15岁,举办成年礼,弱冠和及笄,不然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后称字为表字,“以字行”是指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2、《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现实主义的源头。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有十五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歌;“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另有“赋比兴”三种手法。赋:直抒胸臆,比:比喻,兴:气氛渲染,先言他物,再引出所要歌咏之物。例如:孔雀东南飞这篇文章,本来是想讲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悲剧,但是先讲孔雀东南飞,为了引出下文。 3、四书五经,是儒家学派经典著作。四书指《大学》--曾子、《中庸》--子思、《论语》和《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4、“大理寺卿”-大理寺,官署名。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庭,掌刑狱案件审理,长官名为大理寺卿,正三品,位于九卿之列,其副官为“大理寺少卿”,从四品。光禄寺:卿掌祭祀、朝会、宴乡酒醴膳羞之事 5、五陵年少:指京城富贵人家的子弟。五陵,汉代五个皇帝(高、惠、景、武、昭)的陵墓,在长安附近,富豪人家多聚居在这一带,因此后世诗文常以五陵为富豪人家聚居长安之地。唐·白居易《琵琶行》:“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6、六艺:多指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计算)等六种科目。但在《师说》中的“六艺”指的是儒家经典《诗》《书》《礼》《易》《乐》《春秋》。 《诗经》的“六艺”指“风、雅、颂、赋、比、兴”,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主要表现手法。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相当于如今的排比。比:类比,比喻。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相当于如今的象征。 7、《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十五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8、《楚辞》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西汉刘向汇编。这些作品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 9、博士: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如《送东阳马生序》中“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10、童生试,简称童试,亦称小考、小试。可分为县试、府试、院试(院试得到第一名的称为案首),是读书士子的进身之始。应考者称童生,亦作儒童、文童。合格后取得“秀才”

语文知识清单

语文知识点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 把XX比作XX,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突出了(对象)_______(特性),

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汇总及考点要求篇审批稿

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汇 总及考点要求篇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汇总及各模块答题指导高考语文题型分值分布及考试内容: 阅读部分80分(文言文、现代文),写作70分,试卷总分为150分。 识记与理解约16%,分析与综合约28%,鉴赏与评价约10%;表达应用约为46%。 一、识记与理解 1识记课文中所涉及的着名作家、作品及与课文相关的文学和文化常识。 2理解常用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 3运用现代汉语基本语法和修辞知识理解文章内容。 4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5理解常见的文言词法和句式。 6用现代汉语解释文言句子。 7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二、分析与综合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3分析作品的思路、结构、写作特点。

4概括段落大意和全文主旨,揭示写作意图。 5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三、鉴赏与评价 1赏析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句子。 2鉴赏作品的艺术形象、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 3评价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 四、表达应用 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常用的应用文。 1审题立意 A准确把握题意;B主旨明确,思想健康,感情真实;C选材恰当、内容充实;D力求有新意. 2结构布局 A结构完整,布局合理;B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3语言表达 A语言通顺、准确,生动、得体;B合理运用多种表达方式;C书写规范,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一、语文基础知识情景题 从明年开始,上海僵化式的默写改为理解性情景式默写,这无疑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情景式默写到底怎么考,大家可以从下面的题目中窥见一斑。后面讲陆续推出一系列的情景默写训练题,后面附录答案,以供同学们练兵之用。 情景式默写训练1 1、文人学者为了表明志向寄托情怀,常从名篇佳句中选字取意,命名书屋或居室。如柳亚子有一书房曰“磨剑室”,即取意于贾岛的诗句“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试判断下列书屋名称取意于哪些名句。 (1)“十驾斋”取意于(2)“锲斋”取意于 (3)“人镜庐”取意于 2、根据句意,在下面的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1)成语“煎烛西窗”源自唐代诗人《夜雨寄北》中的,。 (2)梨自古就是文人志士所赞扬之物,梨花盛开,洁白如雪,而“,”两句诗却反其道而行之,将雪比作梨花,富有诗意。 (3)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并暗示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3、根据句意,在下面的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1)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