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广角练习课导学案

数学广角练习课导学案

数学广角练习课导学案
数学广角练习课导学案

数学广角——集合练习课导学案

(一)情境导入

小明排队去做操,从前数起小明排第3,从后数起小明排第3,你猜这队小朋友一共有几人?(二)自主学习

1、第105页“做一做”第1题。

会游泳的有(),会飞的有(),既会游泳又会飞的有

(),两个圆中间部分表示()。

2、第105页“做一做”第2题。

获“语文之星”的有()人,获“数学之星”的有()人,既获“语文之星”又获“数学之星”的有()人,荣获“语文之星”或“数学之星”的有()人,荣获“语文之星”和“数学之星”的一共有()人。

3、第106页练习二十二第一题。

昨天运进了()种水果,今天运进了()种水果,重复的有()种,商店两天一共运进()种水果,列式计算()。

4、第106页练习二十二第二题。

会唱歌的有()人,会跳舞的有()人,既会唱歌又会跳舞的有()人,会唱歌或会跳舞的一共有()人,列式计算()。

5、第106页练习二十二第三题。

大于50小于70的数大于60小于80的数

两个圈里面都有的(),请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出来。

6、第106页练习二十二第三题。

采摘圣女果的有()人,采摘小黄瓜的有()人,既采摘了圣女果又采摘了小黄瓜的有()人,采摘圣女果和小黄瓜的一共有()人,列式为();采摘草莓的有()人,既采摘圣女果又采摘草莓的一共有()人,列式为()。7、第106页练习二十二第五题。(坐在书上)

8、第106页练习二十二第六题。

(要求:先在右边的图上画一画,在列式计算。)

(三)合作探究

第105页下边“想一想”

(四)巩固练习

一、根据统计表中的名单将姓名填在相应的位置,并回答问题。

三年一班同学喜欢吃苹果、橘子人员统计表

1、中间相交的部分表示什么?

2、喜欢吃苹果、橘子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

二、解决问题:

1、六一儿童节小明、小红买去公园游玩时所需的食物,小明买了5种,小红买的比小明多4种,他们俩买的食物中有3种是相同的。他们一共买了多少种食物?

2、王阿姨的水果店昨天卖出的水果品种有:苹果、梨、香蕉、桃子、西瓜、山竹,今天卖出的水果品种有:苹果、梨、西瓜、樱桃、荔枝、葡萄。两天一共卖了多少种水果?

3、三年二班订《米老鼠》的有24人,订《智力大王》的有22人,全班每人至少订了这两种期刊中的一种,两种都订的有4人。三年二班一共有多少人?

4、请你把9、8、7、6、5这五个数填入下图中的小圆内,使两个大椭圆中的三个数的和都相等。

请将字母序号填入集合圈中。

A、四边形

B、长方形

C、正方形

D、梯形

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第二单元导读课 人教部编版

第二单元整读课导学案 【导学目标】 1.认识32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会写32个字, 写30个词语。积累寓言故事或成语故事。 2.能读准文言文字音、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4.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规自己的短处的道理。 5.根据词语提示,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6.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导学重难点】认识生字、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导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预习反馈 1.出示图片,把图画的意思说清楚,引出本单元主题。 2.浏览这一单元的内容,明确本单元要求学习的课文。出示本単元课题《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美丽的鹿角》《池子与河流》目标定向,自主学习 1.自由朗读这四篇课文。出示阅读提示:(1)初读课文,划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多读几谝,难读难认的词语做好标记。(2)再读课文,

画出喜欢的句子和段落,多读几遍,并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合作交流,点拨指导设计闯关游戏,检预习情況。 二、课堂探究 第一关:小组合作学生字 1.借助学习单,同桌之间你指我认、我指你认 难读词语重点读。 2.归类出示学生认为难读的词语 3.指名读,小老师领读,比赛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读生字。重点指导多音字“称"和“禁”。 第二关:交流展示 1.学生交流识字方法。预设形近字归美识字法。 2.观察这些字的特点,明确偏旁。 3.教师范写,重点指导“艳”和“霜”。横画:从左向右书写,要写的平稳,多条横排列时要注意长短变化。 4.学生练写,注意书写经势。 三、当堂检测,课文朗读我最棒 (一)小组交流喜欢的句段。把喜欢的句子读给小组内的同学听,有困难的句子小组内共同解决。 (二)出示生字较多和难读的句子。 1.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2.“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二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

二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 《数学广角》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这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的内容,其目的在于试图将重要的排列、组合教学思想以上及其方法。为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我设计了“森林王国智慧爷爷”、“密码门”、“见面握手”、“乒乓球比赛”、“服装搭配”、“选道路”等一系列的活动,活动中把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渗透给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去感知何谓排列,何谓组合。我觉得在本节课中以下几个方面处理得比较好: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整节课始终用创设的故事情境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激发积极性。首先由“密码门”这个情境引入,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再引导学生用二个数字探索排列组合的规律,过渡到引导学生用三个数字探索排列组合的规律。其次为了巩固这节课的重点,又创设了两个问题:“见面握手”和“服装搭配”。 二、提供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 《新课程》强调,教学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实践活动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本节课以“森林王国智慧爷爷”贯穿全过程,为学生创设了3个实践操作的机会:找密码、见面握手、服装搭配。通过创设“找密码”中有趣的数字排列,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探究欲望。又如通过创设“握手活动、乒乓球比赛、衣服的穿法”等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似的情境,唤起了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兴趣。 三、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 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特别提倡的学习方式。本节课设计时,注意选则合作的时机与形式,让学生合作学习。在教学关键点时,为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参与,我选择了让学生同桌合作;在解决重难点时,我选择了学生6人小组的合作探究。在学生合作探究之前,都提出明确的问题和要求,让学生知道合作学习解决什么问题。在学生合作探究中,尽量保证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并深入小组中恰当地给予指导。合作探究后,能够即时、准确的评价,适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领悟新知。 本课通过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多种教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悟协调合作,既让学生感悟了新知,又体验到了成功,获取了数学知识,真正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本堂课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主体地位比较突出,学生参与的面比较广,这种童话式的数学情境,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通过动手摆一摆,发现了只有按照规律有顺序地排一排,才能实现既不遗漏又不重复。 这节课也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另外我在执教过程中发现了以下几点不足和感到困惑的地方: (1)原本预设让学生从比较中得知按规律排的好处,但是学生出示了两种方法后,师马上肯定方法的好处,但没能让学生从比较中得出结论,加深印象。这种预设与生成的不同,在我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应该更好地把握和利用好生成性的资源。 (2)数学实践活动中,虽然学生意识到了要按规律有顺序地来排,但部分学生在没有提示之前,不知道要按怎样的规律来排,如何促使更多的学生懂得按照怎样的规律来排,促动课堂的效率,是我感到困惑的地方: (3)解决握手问题时,虽然注重了先让学生猜一猜握手的次数,但没有让学生说出自己是怎样猜测的,就让学生实际握手验证,感觉缺少一个环节。这是我再上这节课时应该注意的。

阅读课学案(语言知识)

Unit 3 Science and nature Reading The second period Language points 1. On the one hand, some scientists point out that if you clone an embryo, you can … ____ ____ _____ _____,many people, ________ some scientists, disagree and fear that if mankind _______ ______ nature in this way, they may be _____ 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a real-life Frankenstein?s monster.(Lines2-7)另一方面,包括一些科学家在内的许多人则持不同意见,他们担心如果人类用这种方式干涉自然,那就可能离制造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弗兰肯斯坦怪物不远了。 ①on (the)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一方面…另一方面… On one h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will improve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the people. On the other hand, it will speed up environmental destruction. (短语) at hand在手边,在附近 by hand亲手,手工 in hand手头现有的,正在进行,在处理 hand in hand手拉手 Hands up! 举起手来! Hands off! 请勿动手!不许干涉 ②point out 指出 He pointed out my mistake. 他指出我的错误。 point at/point to 指着,指向某人或某物(两个词组可互换使用) He pointed at/ to a picture. point at 对准,瞄准(某人用枪对准某人某物等) They pointed at her head but she was not afraid. point to 表明,指向(主语为证据、时针以及宾语为某一方向时) The evidence points to him as the criminal. The hands of the clock pointed to half past three. The compass needle points to the north. ③toy with 戏弄;摆弄, 轻率地对待 She toyed with her pencil while she listened on the phone. You shouldn’t to y with great issues. He toyed with the idea of writing a play. ④on one?s (the) way to doing sth. “正在做某事的过程中;即将,快要”. to是介词,后接名词、代词或动名词短语 on one’s/the way to something/ doing something 快要,将(close to doing something) 1) I’m well on the wa y to completing the report. 我就快把报告写好了。 3)He is on the way to becoming a doctor. 他就要成为医生了。 2) More changes are on the way. 更多的变化就要发生了。 (短语) on one?s (the) way to在去…的途中 by the way顺便问问,顺便说说 by way of途经 in a way 在某种意义上,在某种程度上

《童年》课外阅读指导课导学案(李敏莹)

阅读在于思考与积累 ——《童年》课外阅读指导课导学案 一、学习背景及学法指导: 课外阅读对学生拓宽视野,性情的培养,人生的成长等具有深远的意义。然而从同学们写的读后感看,大家对所看的书理解并不透彻,写起读后感来更是草草了事。同学们学业负担不少,看书时间有限,如何能让同学们利用这有限的时间去看有用的书,把书真正看懂,看明白,提高阅读效率?这是迫切面临的问题。结合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感受童年的主题。我们开展阅读高尔基的《童年》,希望以此为例学习如何读好一本书。 《童年》是外国名著,由于文化差异等原因同学们阅读可能起来有点困难,自觉阅读兴趣也不浓。老师设计一个学习方案:先明确读一好一本书需要思考与积累;然后运用浏览、略读、粗读等方式了解故事大意,人物特性等;最后运用精读与品读让你深刻或精彩部分进行分析评价,并积累好的词句与精妙写作方法。简而言之就是先整体后部分。 二、学习资源: 1、《童年》的基本常识。 高尔基(1868—1936),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列宁称赞他:“无产阶级文学最杰出代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他早年丧父,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对底层人民痛苦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这成为了他创作的源泉。根据他不平凡的早年经历,他创作了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他还有著名的散文诗《海燕》。 2、《童年》的内容简介。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小说讲述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表现了俄罗斯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下层小市民丑陋和愚昧的生活风貌生活状况。 它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至十岁这一段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如写“我”刚到外祖父家时见舅舅们为争夺家产而争吵斗殴的情景,批判了小市民的自私残暴;写“我”在母亲死后与外祖母相依为命的一段生活,作者刻画了外祖父的贪婪吝啬(该他出钱买的那天,午饭照例要坏些;十分注意倒给他的茶的浓度;连敬圣像点的长明灯的油也是各买各的),外祖母的宽厚善良(该她出钱买的全是好肉;对着“我”挣来的钱默默流泪)等等。

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案

课题: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排列和组合》 课时:第一课时 教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排列和组合》,课本例1和P99做一做。P101的1 、2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摆一摆、玩一玩等实践活动,了解有关简单的排列组合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思维的学习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了解简单的排列组合知识。 2、能应用排列组合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掌握简单的逻辑推理。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衣服图片、课件。 教学设计: 一、展示课堂教学目标 1、了解简单的排列组合知识。 2、能应用排列组合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今天老师带领小朋友们到数学

广角乐园去解决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你们感兴趣吗?每位小朋友需要买门票才能进数学广角乐园,儿童票一张是5角,如果你能说出付钱的方法,就可以免费进入,你对自己有没有信心?(课件展示数学广角乐园情境图) 学生回答不同的拿法:一张5角的纸币、两张2角和一张1角、一张2角和三张1角、5张1角,教师用课件演示一遍。 5角钱有这么多不同的拿法,小朋友们真棒,下面我们就一起进入数学广角乐园。 三、多种活动,体验新知 1 感知排列。 请小朋友先到“数字宫”看看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 出示问题1:用1 、2两个数字能组成几个两位数?试试看。 同位合作用数卡摆一摆。 学生展示摆出的两个不同两位数,1 2和2 1,说出所用方法。 出示问题2:再加一张数字卡片5,还让大家摆两位数,你能够摆出几个不同的两位数呢? 请小朋友同位合作,有摆数的,有记录的,比一比哪个组摆出的两位数最多,注意不要重复、不要遗漏。 2 探讨排列方法。 班内展示交流,你摆了几个两位数?你是怎样摆的?有什么好的方法能保证摆数时不漏掉数,也不重复呢? 小组代表到黑板上展示,并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所用的方法,教师根据

【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搭配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课时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 一、复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整理和复习及第99页3、4题。 《数学广角》是人教版教材独有的内容,是系统而有步骤地把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给学生。本单元介绍的是简单的排列、组合思想,虽然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情境,但初次以数学的角度接触它,问题背后蕴含的道理可能不好理解,但合理利用课件进行教学,结合课件中的教学情境,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把问题融入到游戏、活动之中,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 二、复习目标 1.通过交流成长小档案,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能力和习惯。 2.借助摆一摆、连一连、写一写的活动,能合理、有序的找到排列数和组合数,体会排列和组合的思想。 3.在发现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的过程中,积累观察、分析、推理和数学表达能力的经验。 三、复习重难点 重点:简单事物的排列和组合方法。 难点:感受排列和组合的区别。 四、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数学广角——搭配复习课》教学课件 五、复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复习任务: 1.第八单元的学习已经结束了,你学到了什么?能举例说明吗?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这个单元,写出整理提纲。(可以是思维导图、表格、文字、图画等)

(二)课堂设计 1.导入 师:同学们,大家已经对这个单元的内容进行了自己的整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板书课题: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 2.交流成长档案 ①组内交流 课前同学们已经自己整理了本单元的知识内容,大家都有自己不同的整理方法。下面请四人小组准备好课前自己的整理提纲导图,交流并完善自己的,然后向大家介绍你们小组的作品。 ②全班展示 师:哪个小组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的作品。 师:其它的同学请专心听,认真看,仔细想,一会儿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 小组汇报。 全班交流。 3.知识梳理,完成导图 师:刚才,我们倾听了一些小组的汇报,欣赏了他们的作品。其实,我们已经进行了知识的梳理。这样是不是更清楚。我们在本册书的其他单元已经这样梳理了知识。 出示思维导图 4.课堂练习。 ①课本第99页练习二十四第3题。 课件出示

体能训练教案课程

基本力量练习 第一课时 1、俯卧撑 (一)理论提示 俯卧撑是提高上肢伸肌和躯干肌肉力量,锻炼上肢的推撑力量和胸大肌力量。 (二)讲解示范 动作:左(右)脚向前一大步,两手手指向前在左(右)脚两侧着地(两手距离 约与肩同宽),左(右)脚后撤伸直,两脚并齐成俯撑,做两臂屈伸动作。屈臂时两肘内合,伸臂时两臂挺直,身体保持平直。请看示范。 (三)动作练习 (1)手倒立控时间练习;(2)俯撑爬行练习;(3)脚垫高的俯卧撑练习;(4)俯卧撑推起空中击掌练习。请看示范。 2、引体向上 (一)理论提示 引体向上是锻炼悬垂拉引力量,提高上臂的肱二头肌和前臂的屈指肌群肌力量。 (二)讲解示范 动作:两脚跟提起,两膝分开成半蹲,两臂自然后摆起跳,双手正握抓杠成直臂悬垂;两手用力屈臂拉杠使身体向上,下颌过杠后还原成悬垂;再拉杠做第二次、第三次引体;完成后,跳下落地,恢复成立正姿势。 (三)动作练习 辅助练习方法:(1)助力引体向上;(2)负重引体向上;(3)站立位提拉杠铃、哑铃或沙袋;(4)站立位手持小杠铃和哑铃的弯举练习。 二、腿、腰、腹肌的练习 1、单腿深蹲起立 (一)理论提示 单腿深蹲起立是提高腿部伸肌力量和身体平衡能力。 (二)讲解示范 动作:左(右)腿向前抬起,身体重心落于右(左)腿,上体稍向前倾,右(左) 腿屈膝下蹲,使大腿与小腿间的夹角小于90度,左(右)脚不得触地,然后,用力伸直右(左)腿,成单腿站立姿势。依此反复动作。请看示范。 2、仰卧起坐 (一)理论提示 仰卧起坐是提高腹肌力量,增强腰背部肌力和柔韧性。 (二)讲解示范 动作:平仰卧于地面,五指交叉于枕部,起坐时,腹部用力,含胸缩头,使上体抬起成屈体坐,然后,上体后倒还原成预备姿势。反复做。请看示范。 跑步 第二课时 1、100米跑 (一)理论提示 100米跑是提高速度素质,改善心肺功能,发展反应能力,协调能力和快速出击的作战能力。 1、起跑,可采取蹲踞式或站立式,其过程包括“各就位”、“预备”、鸣枪三个阶段。采用蹲踞式起跑时,听到“各就位”的口令,两手撑地,成蹲踞式;听到“预备”的口令,从容地抬起臀部,重心前移落在前腿和两臀上;听到枪响、哨音或口令,两臂屈

《语文园地》第一课导学案.doc

《语文园地》第一课时导学案 设计者:丛台区广安小学冯玲玲 学习目标: 1.学习分清主次的阅读方法和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不同词语表达相同意思有什么好处。 3.积累一些传统习俗及其寓意。 学习重点: 1.分清内容主次,学习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体会不同词语表达相同意思的好处。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交流平台” 1.我能读通顺“交流平台”中的内容,画出读懂的语句并在旁边做批注,我 的感受是 。 2. 我还知道文章也运用了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详写的是 略写的是作者这样安排的原因是 3. 如果我来介绍家乡的一种风俗,我会从以以下几方面来介绍 重点介绍简单介绍 我这样写的原因是: 二、走进“词句段运用” (一)词语运用 1.我能读通顺句子,比较句中加点的词语我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在括号里填入与加点词语意思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 语。 (1)节日期间,北京各个景点迎来了大批国内外游客。故宫博物院人头攒 动,八达岭长城(),南锣鼓巷(),什刹海()。

(2)花园里,各色的月季欣然怒放,艳丽的桃花(),热情的杜 鹃花(),美丽的海棠(),到处花香醉人。 (二)习俗寓意 1.读一读,结合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说说下面两种习俗的寓意。 过年的时候吃鱼: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筑上雕刻蝙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还知道下面的习俗和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部编数学】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数学广角

第1课时数学广角(一) 学法指导: 1、自己动手摆卡片,体会成功的快乐,小组交流排列与组合的方法。 2、针对知识的疑惑点开展讨论,以释疑解惑。 学习目标: 1、通个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事物最简单的排列与组合。 2、养成认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养成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习惯。 学习重点:了解简单的排列、组合知识,并能应用其解决实际问题。学习难点:掌握简单的逻辑推理。 一、学习简单的排列知识。 1、写出五个两位数: 2、自主学习第97页例1。 用卡片摆成的两位数有: 3、小组交流 4、合作探究用卡片摆成的两位数有: 5、归纳总结排列的方法 先确定一个数位的数不变,列举不同的数再换下一个数,(依次列举出不同的数)要有(),就不会出现重复或丢数。 二、学习简单的组合知识。 1、独立思考完成第98页做一做第一题 三人,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握的次数是()次 2、小组合作探究:四人中每两人握一次呢?五人中每两人握一次呢? 总结组合的方法:_______ 小组交流总结排列与顺序—关,组合与顺序_关。 3、汇报展示:一组汇报其余小组评价补充。

知识闯关 1、用7、8写成两位数有__。用0和、4写成的两位数是_。 2、有A、B、C三点,连接任意两点可组成一条线段,一共可以组成()线段。 3、3人排成一排照相,有()种不同的排法。 4、从小红家到学校有两条路,从学校到小方家也有两条路,你知道从小红家到小方家共有几种走法? 5、写出用0,3,7组成的三位数()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教案第二课时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一)教案 金跃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98页的例题2及“练习二十四”第3、4题。 课时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组合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组合规律的过程。 重点、难点: 1.探索简单事物的组合规律= 2.理解排列和组合的不同: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回顾方法 有3个数5、7、9,任意选取其中2个组成两位数,一共能组成几个? 问题:你都知道了什么? 追问:“其中2个”是什么意思?“求和”指的是什么?“得数有几种可能”是什么意思? 今天我们来学习不受位置影响的方式——‘组合”。(板书:组合)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三个数的组合:5、7、9 出示教材例题2。 有3个数5、7、9,任意选取其中2个求和,得数有几种? (1)要求:同桌两人互相合作,一人摆数卡,一人负责记录。比一比哪个小组得到的和最多,方法最好。教师巡视,参与学生活动。 (2)汇报自己组的方法和结果预设。 有两种组合方法:列表组合法和连线组合法。如果学生没有说出其中一种,那么老师可以说:老师这里有一种方法,你们想听一听吗?(师阐述另一种方法)你认为这种方法怎么样? (3)评议方法。 大家采用各种方法都得到了3种和。真了不起啊!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指名学生说。 2.比较“排列”与“组合”的不同。老师现在有一个疑问,摆数字卡片时用3个数字可以摆出6个两位数,求和时3个数却只能求出3种和,这是怎么回事?小结:摆数与顺序有关,摆数交换位置,就变成另一个数了,求和与顺序无关,位置换一下求和的还是这两个数,只能算一次。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打乒乓球。 刚才同学们在数字乐园里学得很认真,现在老师请同学们去活动乐园里走一走,看场乒乓球赛。看完乒乓球赛,老师想请同学们帮个忙。 (1)想一想。 每两个人打一场比赛,那么三个人至少要打几场呢?分别是谁与谁比的?(2)学生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 小结:这个问题其实就是组合问题。 2.搭配衣服。

研究课学案--阅读理解

Book3-Unit4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Reading Comprehension A It seems that traveling is very important in modern life. The fastest way of travelling is by plane. You can travel by plane in one day to places which is took a month or more to get to a hundred years ago. Travelling by train is slower than by plane, but it has its advantages. You can see the country you are travelling through. Modern trains have comfortable seats and dining-cars. They make even the longest journey enjoyable. Some people prefer to travel by sea sometimes. There are large liners or riverboats. You visit many other countries and different parts of your country on them. Ships are not so fast as trains or places, but travelling by sea is a very pleasant way to spend a holiday. Many people like to travel by car. You can make your own timetable. You can travel three or four hundred miles or only fifty or one hundred miles a day, just as you like. You can stop wherever you wish where there is something interesting to see, at a good restaurant where you can enjoy a good meal, or at a hotel to spend the night. That is why travelling by car is popular for pleasant trips , while people usually take trains or places when they are travelling on business. 1.What does the passage mainly talk about? 2.How many kinds of transportations can you find in the passage? What are they? 3.What does the author think of these transportations? 1)Travelling by plane is the _____________way. 2)Travelling by train can make the long journey _____________. 3)Travelling by sea is a _______way to spend your holiday. 4)It is _________ to travel by car because you can make your own timetable. 4.If you travel on business, what will be the best way for you? 5.Match the following words with the similar words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1)Advantage a trip 2)Journey happy 3)Liners schedule 4)Pleasant good things 5)Timetable ships B Car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life in the United States. Most people feel that they are poor without cars. Though he is poor, he doesn’t feel really poor when he has a car. Henry Ford was the man who first started making cars. Maybe, he didn’t know how much the car was going to affect the United States. The cars made the United States a country on wheels. And they have helped to make the United States a rich and modern country. The car has become popular in the United States today. The country is a very large one. The Americans like to move around in it. It is the easiest and cheapest to travel in cars. With a car, people can go to any place without spending a lot of money.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What do American people think of cars? 2)What do cars mean to the United States? 3)Is it the best way to travel by car in America? Why?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数学广角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数学广角练习题 1、小新有2种不同颜色的上衣(红、黄),2种不同颜色的裤子(黑、白),他想穿一套衣服去上学,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2、小红有尼龙袜、毛线袜、丝光袜共3双,还有2双不同的鞋子,如果她要穿上鞋和袜,可有几种不同的穿法? 3、从聪聪家到学校有3条路,从学校到科技馆有2条路,如果聪聪从家先到学校,再去科技馆,一共有几种不同的走法? 4、图书馆有4种故事书,3种科技书,小华想两种书各借一本,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择方法? 5、用数字4、5、6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的两位数?三位数呢? 6、有6个小朋友,要互相通一次电话,他们一共要打多少次电话? 7、8个人进行乒乓球单打比赛,如果是淘汰赛(两个人进行比赛,输的退出不再比赛,赢的再与其他人比)。决出冠军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 8、北京到广州的火车要经过北京、郑州、武汉、广州四个车站,那么这些个车站间的往返火车票共需多少种? 9、小军、小明、小强站成一排,有几种不同的站法? 10、有一张10元、一张5元、一张2元、一张1元的人民币,可以组成多少种不同的币值?

11、有二张5角钱币,四张2角钱币,四张1角钱币,现要用1元钱买一枝自动铅笔,问有几种付钱的方法? 12、小强、小兵、小玲、小晶四人中,小强不是最矮的;小晶不是最高的,但比小强高;小玲不比大家高。请你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把他们的名字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13、一次数学考试,小华、小东、小平、小明的成绩是98分、100分、97分、95分,其中小平得了最高分,小华不是98分,小东是最低分。这四个人的成绩各是多少分? 14、小刚、小明、小华分别参加学校小制作组、绘画组、书法组活动。根据下面的条件,说出他们分别在什么组活动? (1)小刚不在绘画组,也不在书法组。 (2)小明不在小制作组。 (3)小华不在绘画组。 15、根据下面三句话,猜一猜三位老师年纪的大小。 (1)王老师说:“我比李老师小。” (2)张老师说:“我比王老师大。” (3)李老师说:“我比张老师小。” 16、三位树公公正在比年龄,大槐树说:“我今年15岁了。”大柳树说:“你比我还小4岁呢!”大松树说:“那我正好在你们俩中间。”同学们,猜一猜大松树今年多大了? 17、爸爸买了3个皮球,两个红的,一个黄的。哥哥和妹妹都想要。爸爸要他们背对背坐着,给哥哥塞了个红的,给妹妹塞了个黄的,把剩下的一个藏在自己背后。爸爸让他们猜他手里的球是什么颜色,谁猜对了就把球给谁。那么,谁一定会猜对呢? 18、1个苹果重量=2个梨重量 1个梨重量=4个香蕉重量 1个苹果重量=()个香蕉重量

四年级数学上册 七《数学广角复习课》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数学广角复习课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初步体会运筹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初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生的观察、操作、比较、筛选,体验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运筹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1.体会运筹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三、教学难点 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整理复习 1.整理归纳。 (1)本单元你学会什么? (2)本单元我们通过学习“烙饼问题”、“沏茶问题”、“排队问题”及“田忌赛马”,你有哪些收获? 2.学生交流汇报。 (1)怎样合理安排时间? (2)在生活中如何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3)怎么取得比赛的胜利? 3.交流小结。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大家体会到了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运用所学的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办事的效率。 (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小亮用平底锅烙大饼,锅内同时最多只能放4张大饼,而烙一张大饼需要4分钟,因为饼的每面各需烙2分钟。可是小亮想了一个很好的烙饼方法,烙了6张饼只用了6分钟,他到底是怎样做的? (1)独立思考。 (2)汇报交流(实物投影展示)。 先烙第1、2、3、4号饼的正面(2分钟) 再烙第1、2号饼的反面和5、6号饼的正面(2分钟) 最后烙第3、4、5、6号饼的反面(2分钟)(3)列式计算。 2+2+2=6 或 2×3=6 (4)小结:(略)。

《彼得潘》阅读课教案导学案

《彼得潘》教案 教学目标: 1、读完整本书,感受《彼得潘》的主题。 2、通过对人物形象的讨论,感受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 3、在阅读中真诚地与文本对话,与书中人物同悲同喜,畅谈情感体验。 教学活动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烦恼吗?你们的烦恼是什么?是啊,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我们都希望能过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可这样的生活在现实中基本不存在。但我知道有一个地方可以让孩子们忘记烦恼,那就是《彼得潘》里面的梦幻岛,听说那里没有父母的唠叨和管束,只有瑰丽的景色、有趣的游戏和刺激的探险,让我们走进《彼得潘》,开启快乐岛的旅程吧! 二、作者介绍 《彼得·潘》是苏格兰小说家及剧作家詹姆斯·马修·巴利(1860—1937年)创作的长篇小说,该故事原本为舞台剧。 詹姆斯·巴利是英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1860年生于英国东部苏格兰农村一个织布工人之家,自幼酷爱读书写作。1882年毕业于爱丁堡大学,从事新闻工作数年,后来开始创作小说和剧本。他创作了一系列成功的小说和剧本,但真正令他名声大噪的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彼得﹒潘》。在这部作品中,他创作出一个永恒的男孩儿——彼得﹒潘,他陪伴着各国的孩子长大,他的创作者詹姆斯﹒巴里也因此成为世界知名儿童文学作家。1928年当选为英国作家协会主席。他一生为孩子们写了许多童话故事和童话剧,而《彼得·潘》则是他的代表作,影响最大。 写作背景: 艺术源于生活,《彼得潘》的故事中有作者的人生奇缘,也有他成长的烦恼。 1860年5月9日,苏格兰一个普通的织布工人家庭迎来第九个孩子,他就是日后永无岛的缔造者、英国著名剧作家和小说家詹姆斯·马修·巴利。身材弱小的小巴利很喜欢用讲故事的方式吸引家人的注意,也因此酷爱读书,巴利六岁那年,哥哥戴维滑冰时意外身亡,母亲伤心欲绝。懂事的小巴黎从此更加愿意多讲故事,希望能逗母亲开心。渐渐长大的巴利还经常扮作哥哥的样子,缓解母亲对哥哥的思念。这段伤心往事可能在巴利心中最早刻画出彼得.潘的雏形,一个永远无法长大的小哥哥。 在爱丁堡大学毕业后,巴黎开始从事新闻工作,他热爱这片生养自己的土地,早期作品多为描述苏格兰风土人情,他也因此成为“菜园派”作家,25岁时,巴黎移居伦敦,当起自由撰稿人,开始创作剧本和小说。 巴利在伦敦的家离肯辛顿公园不远,他时常会路过这座昔日帝王的皇宫花园。一日,他巧遇几个孩子,扮演仙女和海盗,嬉戏打闹,素来喜爱孩子的巴利,看得开心,便也加入游戏,陪他们一起玩耍。巴利心中那个长不大的小男孩终于有了具体的模样。巴利送孩子们回家时才知道这几个孩子是邻居戴维斯的儿子。就这样,巴利遇到了此生最重要的缘分。邻居家的三儿子名叫彼得,后来变成了小说中家喻户晓的彼得潘。人生如戏,几年后,孩子们的亲身父母先后因病逝世。

初三体育训练课教案

初三体育训练课教案 学校:满井二中教师:魏正斌班级:初三(1)班 上课时间: 2015年10月22日人数:35 男:18女: 1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完全掌握立定跳远、实心球的动作要领,掌握立定跳远、实心球的练习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柔韧性及弹跳力,增强上、下肢的力量使教学学生在练习中体会身体素质练习,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目标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训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与艰苦训练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 1.身体素质训练 2.中考体育考试内容辅导训练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立定跳远和投掷实心球动作要领的掌握 难点:立定跳远的起跳与腾空动作的掌握 四、教学过程 (一)课堂常规:

1. 教师提前到场,准备好。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 2. 宣布本节课内容及注意事项。要求:服装符合要求,精力集中,认真听讲,明确目标,强调安全。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活动 1.学生慢跑,踏着操场线慢跑 2.基本素质练习压腿、小步跑、原地高抬腿、俯卧撑10 个、原地跳起膝下拍掌等。 (三)新授部分 1.立定跳远练习。 (1)教师讲解立定跳远技术动作要领:预摆起跳腾空、落地缓冲 口决:一摆二蹲三跳起,收腹提膝前伸腿,轻巧下落屈膝缓冲。 (2)教师做正面、侧面示范动作,学生代表示范,予以鼓励。 (3)组织学生根据教师口令集体练习。 2.正面双手头上投掷实心球练习。 (1)教师讲解实心球投掷要领:两脚前后开立,身体面对投掷方向,双手举头至头上方,身体稍后仰,原地用力把球投向前方,在球出手的同时后脚向前迈出一步。 (2)教师做正面、侧面示范动作,学生代表示范,予

2019-2020年五年级下册主题学习丛书阅读汇报课导学案

2019-2020年五年级下册主题学习丛书阅读汇报课导学案 导学目标: 1.阅读“真爱无声”这本书上的有关文章,学会每篇故事上的生字,读懂每篇故事的内容,感悟作者情感。 2.父爱是理性的、内敛的,充满了智慧和责任。父爱是人世间最具力量的爱,是塑造优秀品格的人生教科书,是激发力量的精神源泉,是滋养心灵的情感雨露。母爱是一首田园诗,纯净清淡、沁人心脾;母爱是一幅山水画,铅华洗尽清新自然……快速阅读“真爱无声”这本书,让我们通过这些生动的故事,感悟父爱,体味母爱,思考父爱,分享母爱。并从你喜欢读的那些文章里,写下读后的体会和感受。 3.读懂每篇文章的内容,完成每篇文章后的温情提示。 导学重难点: 1.通过主题学习《真情无声》的朗读品味,让我们通过这些生动的故事,感悟父爱与母爱的伟大与无私,体味父爱与母爱的温馨与纯净,思考父爱与母爱的广阔与深远,分享父爱与母爱的甘甜与快乐…… 2.读懂每篇文章的内容,完成每篇文章后的温情提示。 突破措施: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有感情的朗读理解故事内容,感悟作者情感,然后完成课后提示。 课前准备: 主题学习丛书《真爱无声》 课外挤时间阅读你喜欢的篇目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真爱无声》这本书是我们第五单元主题学习的主要内容。阅读《真爱无声》这组故事里的文章,你会懂得,父爱是理性的、内敛的,充满了智慧和责任;父爱是人世间最具力量的爱,是塑造优秀品格的人生教科书,是激发力量的精神源泉,是滋养心灵的情感雨露……阅读《大爱无言》这组故事里的有关文章,会让我们感受母爱是一首田园诗,纯净清淡、沁人心脾;母爱是一幅山水画,铅华洗尽清新自然……让我们从这些故事中汲取生命的感悟和成长的力量吧! 二、合作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让每个同学回报自己阅读的篇目(小组长做好记录),并准备好要交流的内容。 2.老师引导学生从下列内容进行交流。

体能练习教案

体能练习教案 你知道体能练习教案该怎么写吗?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体能练习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体能练习教案 课目:体能训练 目的:通过训练,增强受训者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等素质,为以后的军事训练下坚实的基础。 内容: 一、体能训练常识 二、练习部分 三、练习分类 四、常见训练伤的自我处理 方法:理论讲解、动作练习、考核验收 时间:X小时 地点:体能训练场 要求: 1、认真听讲,好好体会动作要领 2、严格遵守训练场纪律 作业进程 作业准备 X分钟 1、清点人数,整理着装

2、宣布作业 3、器材保障 作业实施....................................................... ..............X分钟 第一个内容:体能训练常识 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范例己经证明,军人的体能素质是构成单兵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能就是战斗力。下面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体能训练常识。体能训练常识的内容很多,这里主要介绍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 (一) 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又称“热身运动”,是预防训练伤病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之 一。它分为全身性准备活动和局部性准备活动。 全身性准备活动,一般以动力性全身整体活动为主,主要内容包括:跑步(慢跑、高抬腿跑、变速跑等)、跳跃(原地跳、跨步跑、蛙跳等)、体育游戏、练习性球类活动。 请看示范:慢跑、高抬腿跑、原地跳、跨步跑、蛙跳。 局部性准备活动,是预防肌肉、韧带、关节损伤的关键环节之一,一般以静力性牵拉和动力性练习为主。主要内容包括:转动关节(如转腰、膝、揉踝等)、动力性牵拉(如踢腿、压腿等)、静力性牵拉(如持续后扳腿)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