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安全规程符合性专项检查表》及槽车专项检查表
- 格式:doc
- 大小:106.50 KB
- 文档页数:6
起重运输安全检查表/液化石油气汽车槽车安全检查表液化石油气汽车槽车安全检查表说明液化石油气汽车槽车的刹车、方向机、喇叭及信号灯、压力表、温度计、满载报警系统等安全装置必须齐全完好,灵敏可靠。
经常检查罐体有否缺陷和槽车接地链导电的连续性是至关重要的,严格掌握充装量,定期检验充装秤,杜绝充装过量现象。
槽车严禁遇明火或受热源烘烤、阳光曝晒,以免超温超压而发生事故。
不合格的槽车不得充装使用。
1 设备检查1.1 槽车必须有总图和主要部件图、产品说明书、受压元件强度计算书、质量证明书、产品合格证。
1.2 罐体焊缝不得有裂纹、气孔、弧坑和可见的夹渣。
1.3 罐体上设入孔,其直径不小于400mm。
1.4 罐体上有液相管床和气相管床,焊接牢固,使之在运输中不因运输介质的冲击而变形失效。
1.5 防冲板与罐体连接牢固。
1.6 罐体固定在汽车底座上的半拖式槽车,其罐体上V形支座应用螺栓、螺母与汽车底盘大梁连接牢固可靠,并有防松动、防震措施。
1.7 驾驶室后窗封闭,室内应装设液化石油气压力表,温度计和满载警报系统。
顶外有红灯信号。
1.8 槽车必须至少装设一套液面测量装置,一般装设磁浮筒式和固定管式液面计各一套。
当两套液面计同时使用时,若其中一套损坏或失灵,应立即修复;若两套同时失灵,应立即停止使用槽车。
1.9 磁浮筒式液面计必须动作灵敏、可靠,所指示液面的高度与罐体内液面高度一致。
1.10 表盘刻度应涂色带:黑色带区为零位区,绿色带区为正常充装区,黄色带区为充装注意区。
1.11 仪表表面清晰,表面外应有表盖,开启灵活,关闭可靠。
1.12 固定式液面计应齐全、完好、安装正确,固定牢靠。
角阀与阀座、液面计与接管法兰连接应可靠,密封良好,无泄漏,计量正确。
1.13 角阀动作灵敏可靠。
阀瓣与阀座及阀杆、阀体与填料接触处应保持气密,无泄漏。
1.14 槽车罐体顶部气相室间必须装设一个以上内置式弹簧安全阀,气体排口应在罐体上方,并检验铅封,动作灵敏可靠。
工业企业燃气安全检查表工业企业燃气安全检查表燃气作为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对于工业企业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如果不注意燃气的安全使用,就会造成严重的事故。
为此,为了确保工业企业的燃气安全,以下是燃气安全检查表,供企业参考。
一、生产车间燃气安全检查1.燃气设施的使用是否符合安全标准a. 气瓶是否在防堵墙外,避免邻近火源或高温位置?b. 气瓶周围是否保持通风透气?c. 燃气管道是否安装牢固、不漏气?d. 燃气设施的燃烧风量是否达标?e. 是否养成定期检查清理燃气设施、张贴安全使用提示语等习惯?2.操作规范性a. 是否有专人对操作员进行培训、引导其正确使用燃气设施?b. 是否严格执行燃气设施使用规程,如不使用时是否及时关闭开关?c. 是否定期清理空气滤网、燃烧器等设施?d. 是否注意防范燃气泄漏等意外事故的发生?3.备用设施a. 是否有备用燃气设施,以避免单一故障致使生产瘫痪?b. 是否经常维护、检测备用燃气设施,在需要时保持完好状态?4.周围环境a. 周围是否存在潜在的爆炸源,如电火花等?b. 周围环境是否具有通风条件,避免燃气浓度过高?二、员工餐厅燃气安全检查1.餐厅设施的使用是否符合安全标准a. 餐饮设施使用是否安装明显的警示标志?b. 燃气管道是否安装固定,不漏气?c. 是否定期检查清理餐饮设施,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d. 燃气设施使用是否具备灭火器材溶剂隔离设施等安全措施?e. 厨房餐具、厨具等是否经过严格消毒和清洗?2.员工培训a. 是否有专人对餐厅员工进行燃气设施的培训,引导员工正确使用燃气设施?b. 是否有制度要求员工在燃气设施面前必须戴防护头盔、手套等个人防护设备?3.燃气泄漏处理方法a. 是否具有员工燃气泄漏报警和紧急处理制度?b. 是否制定了具体的应急处理方案和燃气泄漏控制方案?c. 是否定期对燃气系统进行测量和压力测试,保持良好状态?4.周围环境a. 餐厅是否地处密闭的空间,是否具备通风条件?b. 周边是否存在人员密集、热源等影响安全的因素?三、办公室燃气安全检查1.办公室燃气消费量及入口稳定a. 燃气表读数是否与规定的数字相同时?b. 燃气管道连接是否稳定?c. 是否定期检查燃气用火设施并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2.员工培训a. 是否有专人对办公室员工进行燃气设施的操作、使用培训?b. 是否有制度要求员工在燃气设施面前戴防护头盔、手套等个人防护设备?3.燃气泄漏处理方法a. 是否设有员工燃气泄漏报警和快速处理制度?b. 是否制定了具体的应急处理方案和燃气泄漏控制方案?c. 是否定期对燃气系统进行测量和压力测试,保持良好状态?4.周围环境a. 办公室是否靠近火源高温位置?b. 室内的通风是否良好?总体而言,企业应建立严格的燃气安全使用制度,特别是制定燃气泄漏处理方案,以及在设施使用前提供员工必要的操作指南和安全培训。
液化石油气槽车卸卸专项安全检查表液化石油气槽车卸车专项安全检查表
一、车辆信息
1. 车牌号码:_________________
2. 所属单位:_________________
二、司机信息
1.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2. 联系_________________
三、卸车区域
1. 卸车地点:_________________
2. 卸车环境:_________________
3. 安全警示标志是否完好:[是]/[否]
四、安全设备
1. 卸车安全支架是否牢固:[是]/[否]
2. 卸车支撑脚是否加装:[是]/[否]
3. 卸车地面是否平整稳固:[是]/[否]
4. 地面是否有明显的卸车区域标识:[是]/[否]
五、卸车工具
1. 卸车工具是否完善:[是]/[否]
2. 卸车工具是否放置在指定位置:[是]/[否]
六、卸车操作
1. 卸车前是否进行安全检查:[是]/[否]
2. 是否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确认:[是]/[否]
3. 卸车操作是否规范:[是]/[否]
4. 是否按照卸车顺序进行操作:[是]/[否]
5. 是否保持卸车区域整洁:[是]/[否]
七、其他安全要求
1. 是否禁止吸烟:[是]/[否]
2. 是否携带明火进入卸车区域:[是]/[否]
3. 是否严禁拆卸安全设备:[是]/[否]
4. 是否及时处理卸车区域的垃圾和杂物:[是]/[否]
八、安全稽查人员
1. 稽查人员姓名:_________________
2. 稽查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备注:_________________。
专项危险化学品车辆进厂安全检查表1. 车辆信息1.1 车辆型号:1.2 车牌号:1.3 驾驶员信息:•姓名:•联系方式:1.4 装载物质:2. 车辆外观检查2.1 车辆外观是否清洁无污染?2.2 车身是否有明显的事故痕迹?2.3 车辆有无泄漏?•发动机油箱:•汽车底盘:•车身其他部位:2.4 是否放置危化品警示标志?•液化气体:•易燃易爆物:•有毒有害物质:2.5 是否放置紧急处理器材?•防爆锤:•雾化水枪:•防爆砂浆:3. 车辆装载检查3.1 危险化学品装载方式是否正确?3.2 装载物品包装是否齐全?3.3 包装是否存在破损、渗漏、变形等现象?3.4 装载货物安全固定有无松动现象?4. 车辆操作安全检查4.1 驾驶员是否持有相关驾驶证件?4.2 驾驶员是否具备驾驶技能?4.3 是否采取合理措施避免安全事故?•路线规划:•安全速度:•安全减速:4.4 是否遵守相关安全规定?•是否禁止在车内吸烟?•是否禁止饮食驾驶?•是否禁止使用手机?5. 防火安全检查5.1 严禁吸烟、明火进入。
5.2 是否安装消防器材?•灭火器:•消火栓:5.3 是否安装防火设施?•防火门:•防火涂料:5.4 是否有灭火预案、灭火逃生路线图?5.5 是否有消防安全责任人?6. 紧急救援检查6.1 是否备有防爆、救援器材?•防护服:•解毒药品:6.2 是否配备急救设施?•急救箱:•救护车:6.3 是否知晓急救措施?•对中毒者的急救方法:•对重伤者的急救方法:7. 结束语以上是专项危险化学品车辆进厂安全检查表,对于涉及危化品装载或运输的工作人员,应当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在此,我们呼吁大家高度重视安全问题,珍爱生命,保护家园,共创和谐社会。
氯处理子单元安全检查表氯处理子单元安全检查表主要依据《氯气安全规程》(GB11984-2008)、《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71-95)、《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4053.3—2009)、《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T8196-2003)。
表1-2 氯处理子单元安全检查表序号检查项目和内容检查依据检查记录检查结果1氯气生产、使用、贮存、运输等作业人员,应经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操作。
《氯气安全规程》3.6号检查项目和内容检查依据记录结果2氯气生产、使用、贮存、运输车间(部门)负责人(含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工艺过程和设备性能,并具备事故处理能力。
《氯气安全规程》3.73生产、贮存、运输、使用等氯气场所,都应配备应急抢修器材,见表1。
防护器材,见表2。
《氯气安全规程》3.84生产、使用氯气的车间(作业场所)及储氯场所应设置氯气泄漏检测报警仪,作业场所和储氯场所空气中氯气含量最高允许浓度为1mg/m3《氯气安全规程》3.10号检查项目和内容检查依据记录结果5氯化系统管道应完好,连接紧密,无泄漏。
《氯气安全规程》3.11(a)6用氯设备和氯气管道的法兰垫片应选用耐氯垫片。
《氯气安全规程》3.11(b)7用氯设备应使用与氯气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润滑剂。
《氯气安全规程》3.11(c)8液氯气化器、贮罐等设施设备的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应装有带远传报警的安全装置。
《氯气安全规程》3.11(d)9氯气总管中含氢≤0.4%。
氯气液化后尾气含氢应≤4.0%。
《氯气安全规程》4.2号检查项目和内容检查依据记录结果10液氯贮罐、计量槽、气化器中液氯充装量不应大于容器容积的80%。
液氯充装结束后应采取措施,防止管道处于满液封闭状态。
《氯气安全规程》4.411不应将液氯气化器中的液氯充入液氯钢瓶。
《氯气安全规程》4.512液氯气化器、预冷器及热交换器等设备,应装有排污(NCl3)装置和污物处理设施,并定期分析NCl3含量,排污物中NCl3含量不应大于60g/L,否则需增加排污次数和排污量,并加强监测。
液化石油气汽车槽车安全检查表液化石油气(LPG)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清洁燃料,被用于驱动汽车、烹饪和供暖等用途。
在运输和储存液化石油气时,确保槽车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是一个液化石油气槽车安全检查表,以确保槽车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槽车外部检查:1. 检查槽车的整体外观,包括车厢、车身和车轮,确保没有明显的物理损伤或腐蚀。
2. 检查车辆的标志和标识,包括公司名称、车辆编号和危险品标志,确保它们清晰可见且不受阻碍。
3. 检查车辆的轮胎,包括花纹磨损、胎压和胎面状况,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
4. 检查车辆的灯光和信号器,确保正常运行并符合交通规定。
槽车内部检查:1. 确保槽车内部清洁,没有杂质、灰尘或其他可污染液体。
2. 检查槽车的阀门和管道连接,确保没有渗漏或损坏。
3. 检查槽车的泄漏检测装置和安全阀,确保其正常工作。
4. 检查槽车的液位计和温度计,确保准确度并没有损坏。
5. 检查槽车的火焰防护装置,确保其完好无损并能有效地防止火灾发生。
6. 检查槽车的压力表和压力传感器,确保其正常工作并没有损坏。
装载和卸载检查:1. 检查槽车的装载和卸载装置,确保其完好无损并符合安全标准。
2. 检查槽车的泄漏救援装置,确保其手动操作和紧急切断装置可靠并易于操作。
3. 检查装载和卸载过程中的静电保护装置,确保其有效并符合安全标准。
其他检查:1. 确保槽车的维修记录和检验证明文件齐全,并在车内随时可查。
2. 确保槽车的紧急联系电话和救援号码可靠且易于识别。
3. 确保槽车的灭火器、急救箱和安全设备完整,并定期检查其有效性。
以上是液化石油气槽车安全检查表的一个大致范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
这个检查表旨在确保槽车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预防事故发生,保护人身财产安全。
同时,也建议定期进行培训,加强槽车驾驶员和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意外情况。
危险化学品重点专业检查表
(含标准依据)
目录
1涉氯气专业检查表 (3)
2涉氢气专业检查表 (7)
3涉光气专业检查表 (13)
4涉氨气(液氨)专业检查表 (16)
5石油炼化专业检查表 (18)
6加油站专业检查表 (32)
1涉氯气专业检查表
(适用于氯气生产、使用、储存、充装等企业)
2涉氢气专业检查表
(用于氢气生产、使用、储存、充装等企业)
3涉光气专业检查表
(用于光气生产、使用、储存等企业)
4涉氨气(液氨)专业检查表
(适用于氨生产、使用、储存、充装等企业)
5石油炼化专业检查表
(适用于石油炼化生产、储存等企业)
9
6加油站专业检查表(适用于全省各类加油站)。
槽车装卸安全检查确认表车号:装(卸)货物名称:日期:责任单位序号检查内容是确认人备注门卫检查的内容1 车内没有多余的人员和物品2持有:驾驶员持有《危险货物运输从业资格证》(原件)、押运员持有《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操作证》(原件);3槽车配备合格的阻火器和合格的、数量足够的灭火器材、导电拖地带、危险品标识4 随车人员穿戴劳动保护用品5 随身火种、手机及非防爆电子产品交门卫保管押运员填写6 前次装运物料与本次装运物料相同7 若换装,持有已置换分析合格单8 前次所装物料不影响本次装车安全和产品质量9 新购槽车或检修后首次使用的槽车持有置换合格分析合格单10槽车的压力表、安全阀、液位计等安全附件齐全完好并在检定期内装卸站台检查的内容装卸车前11检查下列证件齐全:《危机动车进门许可证》(原件)、《危险货物运输从业资格证》(原件)、《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操作证》(原件);确认证件、人、车、物相符合。
12槽车配备合格的阻火器和合格的、数量足够的灭火器材、导电拖地带、危险品标识13 槽车的压力表、安全阀、液位计等安全附件齐全完好(外观检查)14 压力容器类槽车罐体处于正压15 装卸车作业周围无同步的用火作业16 装卸车台静电接地报警器正常报警并接地正常17 高温季节按规定的装卸时间或环境温度装卸车装卸车时18 装卸期间,禁止外来人员登上槽车和进入驾驶室19 装卸期间,司机交出汽车钥匙并禁止启动车辆20 卸料阀完好并关闭21装卸作业时,按规定的流速进行装卸作业(初流速度不得大于1m/s)。
22 装卸作业时,操作人员和槽车押运员均在现场装卸车结束23 装卸操作结束,静置3min后,拆除接地线等作业24 装卸操作结束,软管已经和槽车脱开方可启动汽车25 核定充装量吨,实际充装量吨26 允许最高工作压力MPa,实际装(卸)完后压MPa注:本表空表存放于门卫,先由门卫、押运员填写其检查确认的内容;随车传递到充装人员,再由充装人员填写其检查确认的内容;车间保存一周,最后由车间汇总交安全工程师存档,保存期为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