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风险转移假说

风险转移假说

风险转移假说
风险转移假说

风险转移假说

出自MBA智库百科(https://www.doczj.com/doc/e818347823.html,/)

风险转移假说(The risk-shifting hypothesis)

风险转移假说的提出

Jensen和Meckling(1976)认为,在一个信息不完备的经济环境中,契约双方各自拥有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他们都是追求效用最大化者,因此代理人并不总是以委托人的最大利益作为自己行动的最高准则。由于现代大多数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是分离的,从而产生了所有者与经营者(即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代理关系。当股东与管理者的利益不一致时就会产生代理问题。另一方面,当公司采取债务融资时,股东与债权人之间也会由于利益目标的不一致产生代理问题。

一般来讲,要解决债权人与股东之间代理问题的融资方法之一是发行普通股,资本结构如果全是权益的话,虽然可消除这种代理问题,但同时会加大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代理问题,产生管理者过度执权的代理成本。Green(1984)认为,将转换条款纳入公司直接债券(strait bonds)中可以解决因发行直接债务所产生的风险投资诱惑带来的负债代理问题,于是针对公司转债融资动机在理论上提出了风险转移假说(the“Risk—Shifting”Hypoth—esis)。

风险转移假说概述

风险转移假说也称资产替换假说(The asset substitution hypothesis),该假说认为,企业发行可转债的动机在于缓和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因为它可以减少股东掠夺债权人利益的诱因。

股东与债权人潜在的冲突之一源于企业执行投资的风险水平。股东有向高风险项目投资的动机,假如投资成功,股东们将获得大部分的收益;假如投资失败,债权人除了利息收入不能保证以外,本金也可能遭受损失。甚至,假如权益上的损失低于从债权处所剥夺的收益,股东还可能投资那些净现金流为负的项目。债权人所面临的如此问题,即被称之为“资产替代”或“风险转移”。Jensen与Mecking撰文指出,发行可转债(而非债券),将可以减少股东从债权人处掠夺利益的动因。该论述得到了Smith与Warner,以及Brennan与Schwartz等人研究成果的支持。

可转债之所以能解决资产替代,原因在于它所具有的双重属性。众所周知,可转债由直线债券与认股权证两部分组成。既然认股权证是一个买方期权,它的价值会随企业价值的变化而增加。因此,当企业有流通在外的可转债时,股东从投资项目上所获得的收益将被认股权证稀释,这样一来,股东投资高风险项目的动因将会减少。

资产替代假说还预测,小型的,实物资产有限而成长机会较多的年青型企业,财务杠杆较高的,很可能陷入财务困境的企业,将更有可能以可转债代替债券进行融资。资产替代假说的这些预测,得到了相应研究证据的支持,Brennan,以及Essig撰文指出,可转债选择与收益波动性正相关。另外,Ess,Lewis等人发现,可转债选择与企业盈利能力负相关。总之,这些发现为资产替代假说提供了证据支持。

风险转移假说的主要政策含义

①具有高财务杠杆和高财务困境可能性的公司;

②在公司资产结构中以投资期权形式存在的资产占有更高比例的公司;

③规模小或年轻而拥有较好成长性的公司。

XX市XXXX材料厂 转移联单制度 1、为加强危险废物交换转移的管理,预防环境污染,保障人体健 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止法》、《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方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2、本厂为建立健全危险废弃物的回收体系,延伸生产者责任,实 施产品废弃物回收资源综合利用工程,针对我厂用户的各种废固体综合情况进行回收处置并再利用。 3、由厂运营部全面负责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的领用、填写、报送、 归档、保存等工作。 4、厂业务部须会同运营部与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进行联系,向其提 供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等资质证明,确定危险废物转移计划,并通知产生单位应当在危险废物转移前三日内报告移出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并同时将预期到达时间报告接收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具体危险物转移联单的动作如下: (1)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在转移危险废物前,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批危险废物转移计划,经批准后,产生单位应当向移出地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联单。 (2)危险废物产生单位每转移一车同类危险废物,应当填写一份联单。 (3)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应当如实填写联单中产生单位项目,并加盖公章,经交付危险废物运输单位核实验收签字后,将联单 第一联副联自留存档,将联单第二联交移出地环境保护行政 主管部门,联单第一联正联及其余各联交付运输单位随危险 废物转移运行。 (4)危险废物运输单位应当如实填写联单的运输单位栏目,按照国家有关危险物品运输的规定,将危险废物安全运抵联单裁 明的接受地点,并将联单第一联、第二联副联、第三联、第 四联、第五联随转移的危险废物交付危险废物接受单位。 (5)接受单位应当按照联单填写的内容对危险废物核实验收,如实填写联单中接受单位栏目并加盖公章,接受单位应当将联

风险控制的四种基本方法 菜鸟操盘 风险控制的四种基本方法是: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转移和风险风险 控制保留。 损失控制 损失控制不是放弃风险,而是制定计划和采取措施降低损失的可能性或者是减少实际损失。控制的阶段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事前控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降低损失的概率,事中和事后的控制主要是为了减少实 际发生的损失。

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指通过契约,将让渡人的风险转移给受让人承担的行为。通过风险转移过程有时可大大降低经济主体的风险程度。风险转移的 主要形式是合同和保险。 (1)合同转移。通过签订合同,可以将部分或全部风险转移给一个 或多个其他参与者。

(2)保险转移。保险是使用最为广泛的风险转移方式。 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是投资主体有意识地放弃风险行为,完全避免特定的损失风险。简单的风险回避是一种最消极的风险处理办法,因为投资者在放弃风险行为的同时,往往也放弃了潜在的目标收益。所以一般只有在 以下情况下才会采用这种方法: (1)投资主体对风险极端厌恶。 (2)存在可实现同样目标的其他方案,其风险更低。 (3)投资主体无能力消除或转移风险。

(4)投资主体无能力承担该风险,或承担风险得不到足够的补偿。 风险保留 风险保留,即风险承担。也就是说,如果损失发生,经济主体将以当 时可利用的任何资金进行支付。风险保留包括无计划自留、有计划自 我保险。 (1)无计划自留。

(2)指风险损失发生后从收入中支付,即不是在损失前做出资金安 排。当经济主体没有意识到风险并认为损失不会发生时,或将意识到的与风险有关的最大可能损失显著低估时,就会采用无计划保留方式承担风险。一般来说,无资金保留应当谨慎使用,因为如果实际总损失远远大于预计损失,将引起资金周转困难。 (3)有计划自我保险。 指可能的损失发生前,通过做出各种资金安排以确保损失出现后能及 时获得资金以补偿损失。有计划自我保险主要通过建立风险预留基金 的方式来实现。编辑本段风险管理与控制—斯坦福的一堂“赌博课” 一场“赌博” 一场“赌博”在进行:如果猜对,游戏者,可获60 美元;如果猜错,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及应对措施 我国目前处于基础建设的高峰期,投资主体多元化进程加快,工程项目的竞争日趋激烈,工程项目企业面临着比以往更多的风险。因此,加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因为任何合同形式的工程项目,其合同双方的行为本质都是商业行为,最终目标都表现为经济利益,工程本身具有的复杂性、长期性等因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然存在各种风险。 1、工程项目风险的概念 1.1工程项目风险 工程项目风险是指在项目决策和实施过程中,造成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的差异性及其发生的概率。项目风险的差异性包括损失的不确定性和收益的不确定性。 1.2工程项目风险的分类和特点 1.2.1工程项目的主要风险 1.2.1.1社会环境风险 社会环境风险包括社会风险和环境风险两个方面,常见的社会风险有:政策及法律法规变卦以及新技术新工艺的产生带来的风险,而环境风险指的是自然界的力量,如洪水,地震,台风,以及水文,气候,地质等。 1.2.1.2进度风险 进度风险指的是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各种要素的综合影响,最终形成项目工程施工拖延,未能及时依照工期完成。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可能影响到施工进度的风险要素如下:①技术风险,由于设计人员业务素质不过硬,使得设计出的建筑图纸达不到施工要求,最后还需重新修正设计图纸,此外,局部施工企业因未完成设计图纸,从而只能采用边施工边设计的办法,最终均会影响工程进度;②方案风险,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中心是;项目方案制定必需以该目的为基本根据,只要契合总目的请求的方案才是合理牢靠的方案,不合理的方案及未思索工程中不测状况的方案均会形成工程的经济损失,构成方案风险,继而影响工程的进度,形成进度风险。 1.2.1.3费用风险 形成建筑工程项目费用风险的主要要素有以下几点:①设计变卦,在建筑工

合同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建设工程安全、质量、进度、投资控制的主要依据,是合同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表现,是保证项目建设顺利进行的关键。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投资形式的转变,合同风险不断扩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一方面投资形式在调整,私营项目、合资项目不断增多,项目管理模式不断出现。另一方面,由于施工单位完全进入买方市场,加上建筑市场管理的不规范,建筑市场处于无序竞争环境,施工单位生存环境恶劣。首先是,合同法律体系还不完善,建筑施工企业的法律意识淡薄,造成建筑市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时有发生,施工单位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其次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工程规模大、工期紧、三边工程多、施工生产流动性强等特点,造成施工难度加大。由于以上原因的存在,业主常常用苛刻的合同条款把风险转移给承包商,造成施工单位合同履约风险很高。面对现实情况,施工单位只有重视合同管理,了解施工合同风险的性质,准确判断并有效防范风险,完善管理制度,才能有效的降低施工合同风险,增加效益,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现就施工企业合同管理中的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进行分析。 工程承包合同的风险 合同风险的客观存在时由其合同特殊性、合同履行的长期性和合同履行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建筑工程的特点决定。合同的客观风险是法律法规、合同条件以及国际惯例规定,其风险责任是合同双方无法回避的。工程承包合同的风险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合同本身所带来的风险。二是合同履约过程的风险。 合同本身风险即合同条款形成的风险,主要包括,合同价格、结算方式、合同工期、工程款支付、洽商单及变更单、其他费用等风险。

合同价格风险。合同价格风险主要因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形成的风险,该类型合同一般工程量相对明确,或有相对明确的图纸,施工单位根据现有图纸、资料在短期内进行报价。由于报价时间短,承包商无法详细计算工程量,尤其是二类费用通常只要按经验进行报价,错报、漏报现象时有发生。并且施工单位为了中标,不敢报高价,报价水平较低,承包商索赔机会小,亏损风险大。该类型合同阶段简单,有利于业主控制投资,是近阶段业主采用的主要合同形式。 合同结算方式风险。合同结算方式风险主要包括合同中约定采用的定额及取费、结算总价降点率、结算件审核时间、结算件审核程序、结算件审减额扣款、合同外调价方法、结算争议解决方法等。在签订合同时施工单位一定要注意结算条款,尤其是要明确结算件审核时间,有的业主以没有约定结算时间在项目竣工后迟迟不给结算,有的业主要求结算实行三审或四审,或聘请外审,人为设置结算障碍,故意拖延结算时间,造成项目竣工后几年不能结算。 合同工期风险。合同工期是项目在合理施工组织条件下要达到的项目交工的日期,合同工期的制定要科学合理。由于业主原因一般项目工期都处于前松后紧状态,到工程后期业主为实现交工,一味压缩正常工期,不管前期受何种因素影响,都会采取强制手段,倒排工期,后门关死,往往造成施工单位进行赶工。所以签合同时一定要明确主要工序里程碑控制点,并说明影响工期的条件,一旦工期延长要分清责任,由责任方负责全部责任。如合同中要明确土建与安装的交接时间,施工图纸到图时间,主要设备材料到货时间,交工验收标准等,以上因素是影响合同工期的主要因素。 工程款支付条款中的风险。工程款的支付按时间划分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预付款、工程进度款、最终付款和质量保修金。当前拖欠工程款已成为困扰施工企业的严重问题,垫资、带资施工的现象仍然十分普遍,

双庙赵小学风险防范和救助机制 2014-2015学年 近年来,随着学校安全形势的不断变化,学校面临的诸如安全事故、意外伤害等各种潜在风险也在不断增加。为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学校安全事故和意外伤害,依法保护学校和师生的合法权益,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教育部第12号令)、《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教育部第23号令)和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保监会《关于推行校方责任保险完善校园伤害事故风险管理机制的通知》等一系列法规文件精神,现就各学校风险防范和救助工作更加规范、有效地开展,通知如下: 一、建立校园风险管理体系 当前,学校安全事故、意外伤害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学校面临的安全事故、意外伤害风险对教育教学的影响日趋严重,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任务十分艰巨。学校发生安全事故、意外伤害后,由于缺乏有效保障,学校与家长(家属)常常为赔偿问题发生纠纷。为减少安全事故、意外伤害的发生,有的学校课外活动不能正常开展,甚至尽可能缩短学生在校逗留时间,严重影响了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实施。学校安全事故、意外伤害能否尽快妥善得到解决已成为困扰教育改革、发展、稳定的严重问题。 建立校园风险管理体系,就是要树立风险既可防范又可分散转移的意识,将保险服务引入到校园风险管理,建立风险防范和风险分散转移两个平台。一方面注重安全管理,采取各种措施,强化学校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措施,提高安全工作管理水平,预防事故尤其是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一旦学校发生安全事故、意外伤害,立即启动保险保障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保险服务机构及时赶赴现场调查了解情况,组织对受伤害教职工和学生的救治,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和责任认定,发挥保险的社会服务功能,把风险产生的损失分散转移出去。通过保险使受伤害教职工、学生及其家庭获得经济赔偿,妥善解决事故纠纷,维护教育稳定。 建立校园风险管理体系,是妥善处理学校安全事故的最佳选择。各学校要充分认识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统筹规划,切实建立学校风险防范机制和风险救助机制,妥善处理学校安全事故和意外伤害引发的矛盾纠纷,维护学校和师生的合法权益,保障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促进教育和谐发展。 二、确保学校保险工作落实到位 (一)学校必须加入校方责任险。校方责任险是专为学校设计的一个险种。学校参加校方责任保险,不仅可以减少学校与家长(家属)之间在处理师生伤害事故中的责任纠纷,有效提高学校的抗风险能力,而且也能保证受到伤害的师生及其家长(家属)获得应有的赔偿。 1、学生校方责任险。当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或学校统一组织的活动过程中,因校方疏忽或过失引发导致注册学生的人身伤亡,依法由学校承担的全部或部分直接经济损失赔偿责任,由保险公司代为赔偿。, 2、教职员工校方责任险。教职员工在单位工作中遭受意外伤害和因病猝死、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伤害、因公外出和统一活动中遭受意外伤害,由保险公司赔偿投保教职员工一定的死亡、伤残、医疗费用和特别费用,将责任险和意外险相结合,使教职员工意外风险得到保障。

山东省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有效实施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加强对我省危险废物转移活动的监督管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危险废物转移活动的单位或个人。 第三条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省危险废物转移联单(以下简称“联单”)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省危险废物管理中心受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委托对全省执行联单制度具体实施监督管理。各设区城市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执行联单制度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条危险废物产生单位需要转移危险废物的,须在转移危险废物之前向移出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危险废物转移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危险废物转移计划; (二)危险废物运输单位的资质证明及运输合同; (三)接受单位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及所签订的意向合同。 第五条在省内转移危险废物的单位或个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在省内各设区城市之间转移危险废物的,产生单位应向所在地设区城市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转移申请。经批准后,按要求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在转移三日前向移出地和接受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二)在我省各设区城市辖区内转移危险废物的,由各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实行联单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 第六条各设区城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就跨市危险废物转移活动填写《危险废物转移登记月报表》,就辖区内的危险废物转移活动填写《危险废物转移登记年报表》,并分别于次月十五日前和次年一月底前报省危险废物管理中心备案。 第七条跨省转移危险废物的单位或个人,应遵守以下规定: (一)从省内向外省转移危险废物的,产生单位应向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转移申请,经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征得接受地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从省危险废物管理中心领取联单。 (二)从外省转移危险废物进入省内的,须经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第八条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办理联单: (一)合同所列的运输单位和接受单位具有相应的资质; (二)待转移的危险废物在运输单位和接受单位的经营范围之内。 第九条危险废物移出者每转移一车、船(次)同类危险废物,应填写一份联单;每车、船(次)中有多类危险废物时,每一类别危险废物应填写一份联单。 第十条联单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印制。 联单共分五联,联单编号由十位阿拉伯数字组成。第一位、第二位数字为省级行政区划代码,第三位、第四位数字为省辖市级行政区划代码,第五位、第六位数字为危险废物类别代码,其余四位数字由发放空白联单的危险废物移出地设区的市环保局按照危险废物转移流水号依次编制。 第十一条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应当如实填写联单中产生单位栏目,并加盖公章,经交付危险废物运输单位核实验收签字后,将联单第一联副联自留存档,将联单第二联交移出地设区城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联单第一联正联及其余各联交付运输单位随危险废物转移运行。 第十二条危险废物运输单位应当如实填写联单的运输单位栏目,按照国家有关危险物品运输的规定,将危险废物安全运抵联单载明的接受地点,并将联单第一联、第二联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818347823.html, 论CISG路货风险转移制度 作者:邹荃 来源:《商场现代化》2010年第30期 一、引言 国际贸易中在途货物风险划分是一个难题,因为在订立买卖合同时,货物已经装运,买卖双方都很有可能并不清楚是否有损坏或者灭失的情形发生,该种情况下,货物到港后发生灭失或者损毁往往难以判断这种损失发生在运输的那一阶段,尤其是合同订立前还是合同订立后,因此风险由买方还是卖方负担成为难以确定的问题。因此,货物在运输途中被出售的情况并不适用于CISG第67条的规定,而适用公约第68条对路货买卖的风险转移问题所做的特别的规定:“对于在运输途中销售的货物,从订立合同时起,风险就转移到买受人承担,但是如果情况表明有此需要,从货物交付给签发载有运输合同单据的承运人时起,风险就由买受人承担。尽管如此,如果出卖人在订立合同时已知道或理应知道货物已经意识或损坏,而他又不将这一事实告知买受人,则这种损失应由出卖人承担”。 二、在公约的立法历史中,与公约68条相对应的草案第80条基本上重复了ULIS第99条 的规定,在1980年的维也纳会议后,公约正式文本中第68条作为妥协的结果因此而产生 1.第68条第一句内容分析 “对于在运输途中销售的货物,从订立合同时起,风险就转移到买受人承担” (1)立法历史 作为公约中在途货物风险转移基本原则的这一条文,在关于国际贸易的立法中,相比其余两句出现的较晚。在1964年于海牙召开的28国外交会议中,订立的《国际货物买卖统一法公 约》(The Uniform Law on the International Sale of Goods, ULIS)并没有这一规定。而在1978年维也纳外交会议中制定的CISG草案,也没有在现行正式文本中的该条文。无论是ULIS还是1978年CISG草案,规定的路货风险转移的基本原则都是在公约正式文本中作为第二句话的在途货物风险在交运承运人时转移至买受方。但是维也纳外交会议上,以巴基斯坦为代表的各发展中国 家认为这一规定会导致货物的强制保险,从而使第三世界国家也即发展中国家的资源流向发达 国家。因此,经过第一委员会和全会的广泛讨论之后达成了妥协,从而有了正式文本中“从订立合同起时起,风险就转移到买方承担”这一路货风险转移的原则性规定。 (2)实践中的缺陷 在理论上,第68条第一句使用了合同成立时风险转移的风险转移模式,对于该模式的缺点在前文已经进行了讨论,再次不再赘述。

工程风险转移措施 风险管理是人们对潜在的意外损失进行辩识、评估、预防和控制的过程。建筑工 程由于其规模大、周期长、生产的单件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 施工不确定的因素,比一般产品生产具有更大的风险,进行风险管理尤为重 要。 风险管理是对项目目标的主动控制。首先对项目的风险进行识别,然后将这些风 险定量化,对风险进行控制。国际上把风险管理看作是项目管理的组成部分。风 险管理和目标控制是项目管理的两大基础。在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风险转移是 工程风险管理对策中采用最多的措施,工程保险和工程担保是风险转移的两种常 用方法。 (一)工程保险 工程保险是指业主和承包商为了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向保险人(公司)支付保 险费,保险人根据合同约定对在工程建设中可能产生的财产和人身伤害承担赔偿 保险金责任。工程保险一般分为强制性保险和自愿保险两类。 在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强制性的工程保险主要有以下几种:建筑工程一切险 (附加第三者责任险)、安装工程一切险(附加第三者责任险)、社会保险(如 人身意外险、雇主责任险和其他国家法令规定的强制保险)、机动车辆险、10年

责任险和5年责任险、专业责任险等等。其中,建筑工程一切险和安装工程一切 险是对工程项目在实施期间的所有风险提供全面的保险,即对施工期间工程本 身、工程设备和施工机具以及其他物质所遭受的损失予以赔偿,也对因施工而给 第三者造的人身伤亡和物质损失承担赔偿责任。过去,一切险的投保人多数为承 包商;现在,国际上普遍推行由业主投保工程一切险。在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 建筑师、结构工程师等设计、咨询专业人均要购买专业责任险,对由于他们的设 计失误或工作疏忽给业主或承包商造成的损失,将由保险公司赔偿。国际上工程 涉及的自愿保险有以下几种:国际货物运输险、境内货物运输险、财产险、责任 险、政治风险保险、汇率保险等等。 国际上工程保险的通行做法和特点是:保险经纪人在保险业务中充当重要角色、 健全的法律体系为工程保险发展提供了保障,投保人与保险商通力合作是控制意 外损失的有效途径,保险公司返赔率高且利润 >利润率低。 (二)工程担保 工程担保是指担保人(一般为银行、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其他金融机构、商业 团体或个人)应工程合同一方(申请人)的要求向另一方(债权人)作出的书面 承诺。工程担保是工程风险转移措施的又一重要手段,它能有效地保障工程建设 的顺利进行。许多国家政府都在法规中规定要求进行工程担保,在标准 >标准合同中也

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委托协议 协议编号: 委托人(以下简称“甲方”): 通讯地址: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理人): 联系人:联系电话: 联系电子邮箱: 受托人(以下简称“乙方”): 通讯地址: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理人): 联系人:联系电话: 联系电子邮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有关规定,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互助互惠”的原则,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委托内容 甲方委托乙方对甲方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漆渣、油漆桶、含油棉纱手套、含油污泥、吸附棉、活性碳、硒鼓危险废物进行运输、贮存和处置。 第二条甲方权利义务 1、甲方应将其产生的各类危险废物安全、分类、妥善地包装并收集、暂存在甲方厂区内符合有关规范的库房中。 2、甲方应将危险废物置于规范的包装袋或包装容器(以下统称为“包装物”)内,并在包装物上张贴其种类的识别标签及安全用语(规范包装详见附件1)。如有剧毒类、高腐蚀类等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比较严重危险性的危险废物及不明物,除了应在标签上明确注明外,并应特别书面告知乙方。 3、对于本合同项下的包装物,甲方选择如下第(1)种方式: (1)甲方自行按照本合同第四条第1款所列“包装物要求”的标准提供; (2)甲方选择由乙方提供包装物,并按照本合同第四条第3款所列“包装材料费”标准向乙方支付包装材料费。 4、甲方应在贮存一定数量的危险废物后提前告知乙方。 5、甲方作出如下保证与承诺: (1)若甲方自行提供包装物的,甲方保证包装物符合本合同第四条第1款所列“包装物要求”的标准;

(2)甲方保证危险废物已按照本合同的约定进行分类、妥善包装及标注; (3)甲方保证危险废物转运至乙方指定车辆时,危险废物的包装物无破损、渗漏等情况。 6、甲方应组织搬运人员及器械将危险废物转运至乙方指定车辆。 7、甲方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完善危险废物转移手续。 第三条乙方权利义务 1、在甲方告知达到一定数量的危险废物需要处置时,乙方应及时组织车辆对危险废物进行运输。 2、甲方未按照本合同约定的规范包装要求对危险废物进行包装,及/或未按本合同的约定组织搬运人员及器械将危险废物转运上乙方指定车辆的,乙方有权拒绝转移和运输危险废物,并有权要求甲方支付因此产生的返空费(返空费按 900元/车?次计算)。 3、乙方按照本合同约定内容向甲方提供相应服务。 4、乙方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完善危险废物转移手续。 5、乙方应按照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危险废物实施规范贮存和处置。 第四条费用 1、本合同项下,甲方应按如下标准向乙方支付危险废物处置费用: 特别约定:甲方用于危险废物包装的包装物作为危险废物的一部分不再退还,该包装物与危险废物一并称重计量。 2、本合同项下,甲方应按如下标准向乙方支付运输费用: (1)当危险废物重量每车?次小于3吨(含3吨)时,危险废物的运输价格为1200 元/车?次; (2)当危险废物重量每车?次大于3吨时, 3吨以内(含3吨)部分危险废物的运输价格为1200元/车?次,超出3吨部分危险废物的运输价格为 500元/吨; (3)若包装物需要乙方单独运送给甲方时,包装物的运输价格为/元/车?次。 3、本合同项下,在危险废物运输、贮存及处置过程中,甲方涉及如下/项目,甲方应按如下标准

各国金融风险向财政风险 转移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为“中国信保”)今天在北京发布2009版《国家风险分析报告》时表示,全球在需求、金融体系、国家财政状况、政治和社会稳定性、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等方面出现新的风险。 中国信保副总经理梁志东表示,当前全球系统性风险因素出现一些新变化: 第一,全球需求疲软,经济增长动力不足。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的负债消费,金融危机之后其他国家必须来分担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动力的责任,但这些国家不可能一蹴而就,短期全球需求很难恢复危机前的水平。得益于各国规模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和超乎寻常的货币宽松政策,目前全球经济出现反弹现象,但天量货币供应带来的需求扩张不具有可持续性,全球范围内经济企稳复苏需要的内在动力仍然普遍缺乏。 第二,金融体系埋有隐患,金融改革前景不明。 这场迅速蔓延和恶化的金融危机充分证明,金融全球化在提高资源再分配效率的同时加剧了世界经济的脆弱性,目前国际金融市场仍然存在很多隐患,如果出现新的动荡,世界经济仍存在衰退的可能。 首先全球银行业不良资产尚未全部消除;其次为挽救金融机构欧美政府改变了会计制度,新的财务报表埋下了很大的系统性不稳定因素;再次发达国家企业和个人收入下降,发展中国家企业经营状况恶化,意味着信用违约和金融体系的坏账还将持续攀升;最后虽

然英美以及欧盟相继推出了各自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但由于金融体制的严格限制会损害本国金融竞争力,因此目前各国对如何加强金融监管尚未达成一致,全球金融体系改革前景尚不明朗。 第三,各国财政状况恶化,金融风险向财政风险转移。 从动用财政资金救助金融体系到制定经济刺激计划挽救经济滑坡,从积极税收减免到转移支付政策,到经济萧条客观减少税收来源,金融危机给各国政府带来的财政压力可谓始料未及。 令人担忧的是一方面世界各国已纷纷动用主权信用为金融风险做了背书,另一方面沉重的公债负担将推高长期利率,增加整个经济运行的成本,财政偿还压力威胁财政支出的可持续性,加剧全球范围内主权违约、本币贬值和通货膨胀风险。 第四,政治和社会结构稳定性降低。 经济周期与政治和社会经济稳定性密切相关,一般而言,经济上升周期政治秩序更有序,经济衰退期间人民生活水平下降,贫困现象加剧,粮食问题等社会矛盾更趋于突出,政府危机应对能力、政策决策效率、行政执行机制都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因此,更容易导致社会动荡和政权不稳。 第五,国际政治经济格局调整、新旧交替过程伴随利益冲突。

内部管理制度系列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制 度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55454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制度 Hazardous waste transfer coupon management system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199条、国家环保总局《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及环保部门对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为进一步规范本单位危险废物的管理,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制度,具体内容如下: 1、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工作的落实 由专人负责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计划和依法运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并通过“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登记转移计划和电子转移联单。 2、危险废物转移规定和要求 ⑴、在转移危险废物前,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批危险废物转移计划;经批准后,向移出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联单,在危险废物转移前三日内报告移出地环境保

护行政主管部门,并同时将预期到达时间报告接受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⑵、每转移一车、船(次)同类危险废物,应当填写一份联单。每车、船(次)有多类危险废物的,应当按每一类危险废物填写一份联单。 ⑶、如实填写联单中利用单位栏目,并加盖公章,经交付危险废物运输单位核实验收签字后,将联单第一联副联自留存档,将联单第二联交移出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联单第一联正联及其余各联交付运输单位随危险废物转移运行。 ⑷、危险废物接受单位应当按照联单填写的内容对危险废物核实验收,如实填写联单中接受单位栏目并加盖公章;接受单位应当将联单第一联,第二联副联自接受危险废物之日起十日内交付利用单位,联单第一联由利用单位自留存档,联单保存期限为五年;联单第二联副联由利用单位在二日内报送移出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3、危险废物转移负责人的职责 统筹本单位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工作,负责制定、组织实

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 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提要:风险责任和权力相互平衡。风险的承担是一项责任,即承担风险控制以及风险产生的损失。但另一方面,要给承担者以控制 源自计划范文 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 1、项目风险的识别 工程项目的立项、各种分析、研究、设计和计划都是基于对将来情况预测基础上的,基于正常的、理想的技术、管理和组织之上的。而在实际实施以及项目的运行过程中,这些因素都有可能会产生变化。这些变化会使得原定的计划、方案受到干扰,使原定的目标不能实现。这些事先不能确定的内部和外部的干扰因素,称之为风险。风险是项目系统中的不可靠因素。风险在任何工程项目中都存在。工程项目作为集合经济、技术、管理、组织各方面的综合性社会活动,它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不确定性。这些风险造成工程项目实施的失控现象,如工期延长、成本增加、计划修改等,最终导致工程经济效益降低,甚至项目失败。 对建设工程风险识别方法有:专家调查法、财务报表法、流程图法、初始清单法、经验数据法和风险调查法。通常建设工程风险损失包括投资风险、进度风险、质量风险、安全风险等四方面内容。工程项目建设中常会遇到以下几类风

险: 合同风险。合同未履行,合同伙伴争执,责任不明,产生索赔要求; 供应风险。如供应拖延、供应商不履行合同、运输中的损坏以及在工地上的损失。 新技术新工艺风险。 由于分包层次太多,造成计划执行和调整实施控制的困难。 工程管理失误。 建设工程风险识别过程 2、项目风险的监控 风险分析 要对项目进行有效的风险监控首先应进行风险分析。风险因素分析是确定一个项目的风险范围,即有哪些风险存在,将这些风险因素逐一列出,以作为全面风险管理的对象。在不同的阶段,由于目标设计、项目的技术设计和计划,环境调查的深度不同,对风险的认识程度也不相同,经历一个由浅入深逐步细化的过程。但不管哪个阶段首先都要将对项目的目标系统有影响的各种风险因素罗列出来,作项目风险目录表,再采用系统方法进行分析。

栾政明:合同能源管理中的项目风险分析及防范 2011-03-31 ——基于节能服务公司的视角 栾政明 摘要:从节能服务公司的角度看,其在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中主要存在信用风险、政策风险和项目相关风险,通过分析这些风险,为节能服务公司应对风险提供了具体措施。 关键词:节能;合同能源管理;风险 合同能源管理是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运用市场手段促进节能的服务机制。节能服务公司(EMCo——Energy Management Company;国外也称ESCO——Energy Service Company),是一种基于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运作的、以赢利为目的的专业化公司。EMCo与愿意进行节能改造的客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向客户提供能源审计、可行性研究、项目设计、项目融资、设备和材料采购、工程施工、人员培训、节能量监测、改造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等服务,并通过与客户分享项目实施后产生的节能效益、或承诺节能项目的节能效益、或承包整体能源费用的方式为客户提供节能服务,可以大大降低用能单位节能改造的资金和技术风险,充分调动用能单位节能改造的积极性,是行之有效的节能措施。2009年,全国节能服务公司达502家,完成总产值580多亿元,形成年节能能力1350万吨标准煤,对推动节能改造、减少能源消耗、增加社会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国政府计划到2015年,建立比较完善的节能服务体系,使合同能源管理成为用能单位实施节能改造的主要方式之一。由此可知合同能源管理在我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风险与机遇并存,大发展必然伴随高风险。我们必须重视合同能源管理中的风险问题研究,只有居安思危才能做到未雨绸缪,才能做到不因小穴毁长堤。结合合同能源管理实践,对合同能源管理中的风险问题进行分析,以抛砖引玉,与同仁交流。 一、信用风险 在我国还没有完善的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以及企业的信用状况堪忧的大环境下,由于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大多采用节能效益分享型合同,节能服务公司按照合同投入巨资改造节能设施后,节能服务公司面临的最大信用风险就是用能单位能否如期拿到节能效益和合理利润。 1.用能单位方面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节能服务公司的很多决策需要用能单位的配合,但是有些用能单位在商务谈判阶段就存在恶意隐瞒行为,例如提供虚假材料,目的是诱使EMCo对其投资,达到免费融资的目的; 第二,合同签订后,其它节能公司给予更优惠的条件,用能单位恶意违约而与其它节能公司进行合作; 第三,合同履行过程中,用能单位通过各种手段转移项目的节能收益; 第四,用能单位领导层变换频繁造成合同履行阶段沟通成本增加,履约风险大增; 第五,合同履行完毕,项目达到预期节能效果,但用能单位却想方设法迟迟不支付属于EMCo 享有的节能效益部分。 2.在第三方机构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签订合同后,节能服务公司就要全面履行合同,在此过程中,第三方机构就会出现。 第一,如果节能服务公司自身没有进行项目方案设计、建设的技术实力,就要与第三方签订相关合同,此时第三方当事人的资质、信誉、承担项目的经验等因素对于节能服务公司和用能单位之间合同的履行情况影响很大。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必须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方面保证能够及时地回收投资,另一方

第四章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基本策略和机制 第一节基本策略 风险策略是指金融机构面临风险时可以选择采用的应对方法,主要包括风险规避、风险控制、风险对冲、风险转嫁、风险补偿和风险准备金。 一、风险规避 风险规避策略是指金融机构通过拒绝或退出某一业务或市场来消除本机构对该业务或市场的风险暴露,简单地说,就是不做业务,不承担风险。1本书第一章第一节分析了金融机构的风险选择问题,指出金融机构在宏观上和战略上都应该选择风险承担,而不能选择风险规避,金融机构从本质上是以承担风险为基本使命并求得生存和发展的特殊企业,在总体上都是风险承担者。但是,金融机构对风险的承担却不是盲目的,而是有目的,有标准的。金融机构承担风险的根本的目的在于获得风险溢价形式的回报,选择风险承担的标准在于三个方面。首先,该风险应该是本金融机构的目标风险,即金融机构擅长承担和管理的风险;其次,本机构应该具有足够的资本金用于支持对该风险的承担,即该风险是金融机构有能力承担的风险;再次,该风险应该具有与其相匹配的预期回报(风险溢价),即该风险是金融机构值得投资的风险。因此,金融机构在微观上和面临具体业务风险时可以选择规避风险,风险规避是金融机构管理风险的基本策略之一。根据上述三项风险承担的标准,风险规避策略的应用对象相应是金融机构不擅长承担和管理的非目标风险、超过金融机构资本金承受范围的过度风险和不具有适当风险溢价的不当风险。 在现代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实践中,风险规避主要是通过经济资本配置来实现。经济资本配置过程首先将金融机构全部业务面临的风险进行量化,然后依据董事会所确定的风险战略和风险胃口确定经济资本分配,最终表现为信用限额和交易限额等各种业务限额。对于不擅长因而不愿意承担的风险,金融机构设立非常有限的风险忍耐度(即风险胃口),从而决定了对该类风险非常有限的经济资本配置,迫使业务部门降低对该业务的风险暴露,甚至完全退出该业务领域。风险规避策略的实施成本主要在于风险分析和经济资本配置方面的成本支出,此外,由于没有风险就没有收益,规避风险的同时自然失去了在这一风险和业务方面获得收益的机会和可能。风险规避策略的局限性在于它是一种消极策略,不能成为金融机构主导的风险管理策略。 1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指风险规避特指不做业务,不承担风险,不包括先做业务将风险承担下来,再通过期权和保险转嫁出去,或者通过期货、远期或互换交易对冲掉,最终做到不承担该风险。而后者在第一章第一节的风险规避中是包含在内的。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制度 一、总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国家环保总局《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以及《青海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全面启用危险废物转移电子联单管理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及青海省生态环境部门对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为进一步规范本单位危险废物的管理,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制度。 二、责任人 市场部副总经理是公司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第一责任人。由安环部专人负责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计划和依法运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并通过“青海省危险废物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备案转移计划和电子转移联单。 三、危险废物转移规定和要求 1.危险废物转出: 在转移危险废物前,由联单专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系统中报批危险废物转移计划;经批准后完成危险废物转移计划备案。危险废物转移前一日,经与接收单位沟通后,在系统中填报转移电子联单(选择有资质运输单位),由有资质运输单位在系统接收后,主管环保单位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在危险废物转移过磅后,联单专员上传磅单并转出危险废物。危险废物到达接收单位后,由接收单位上传磅单接收后完成危险废物转移过程。

2.危险废物接收 危险废物到厂后,完成危险废物分析检验,确保危险废物种及成分符合入后标准,联单专员核对系统信息与实际到场危险废物信息一致,经过称重后入库。联单专员在系统上传磅单,完成危险废物接收。 3.纸质联单管理 纸质联单一式三联(产废单位,运输单位,接收单位),按要求随危险废物运输车辆一同入厂,危险废物系统接收后,在三联单上加盖联单专用章,将接收单位一联按时间编号整理好存档,剩余两联返回运输单位。如果纸质联单未随车入厂,危险废物系统接收后,联单专员打印三联单,盖章后全部返回运输单位,待产废单位盖章后,返回将接收单位一联,并按时间编号整理好存档。 四、联单专员职责 统筹本单位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工作,负责制定、组织实施危险废物转移管理计划和实施方案。 负责按规定申报危险废物转移计划和申领、保管危险废物转移联单。 在每次危险废物转移时,按规定正确使用和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做好危险废物转移时的联单交接工作。 负责危险废物管理系统的操作,包括联单备案、转移、接收等。 负责危险废物管理系统的推广,指导和对产废单位的培训。 负责公司危险废物接收台账的整理和汇总。 负责公司其他联单相关工作。

工程项目施工风险控制(doc 9页)

工程项目施工风险控制及迁移性分析 摘要本文对工程项目施工承包中的有关风险控制的基本原则进行了分析。讨论了项目风险控制的“鞭梢效应”和阶段决策的“迁移性”,提出按照决策的无后效性和阶段控制的原则进行风险控制的目标管理方法。并根据以上分析,对有关施工企业和承包商的制度创新、风险经理的设立、风险管理的表格化及资本结构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前言 工程项目在营建过程中,从承包商角度来看,存在着建设周期长,投资数额大,工作和工序繁多的特点。因此,在施工中,这些因素制约着承包商未来获取收益的多寡。建设周期长,各个时期的不可预见因素就会相应增多,与时间相关的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工期的按期完成;投资额巨大,若筹资、付款方式、利率或者有关合同条款发生变化,就会加大成本,从而减少了承包商的利润;工作、工序繁多,一旦施工组织不尽合理或者返工,同时发生索赔,就会极大地影响工程进度、成本和质量,使承包商的利益受损。所以,对工程项目施工进程中风险问题的分析和控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承包商面临的风险

要支付更多的风险费用。 另外,业主和承包商在工程施工中分别承担的风险量百分比,平均为33.5%和36.9%,共同承担的风险量为29.6%。在共同承担的风险量中,业主往往利用作为雇主的有利条件,将风险损失尽量转嫁到承包商头上。在实际营建中,承包商承担的风险比率往往达到60%以上。所以,承包商要想达到顺利实施工程和盈利的目的,对工程承包风险的正确分析、控制与管理就显得极为重要。对于承包商而言,重要的风险因素主要有:a.劳力、设备和材料的取得;b.劳力和设备的生产率;c.不合格的材料;d.劳工纠纷;e.安全;f.通货膨胀(总价合同);g.承包商的工作能力;h.变更指令的谈判;i.工程质量;j.合同延误;k.财务控制能力;l.工程实际数量。这些风险因素涉及的特点有:1)不平衡或巨额的现金流;2)特殊的质量或技术要求;3)重要的法律或合同要求;4)重要或敏感的外部环境。一旦项目涉及以上特点时,就有必要进行风险的分析及有关管理工作。 2 风险控制体制与风险的迁移性 承包商在进行传统的风险控制时,一般按照施工过程的延续,把控制过程分成若干阶段,分析各阶段潜在的风险因素,从而制定出相应的对策。从表面上看,以往的方法也是利用阶段控制理论,但始终是以静态的眼光来看待风险和分析风险,各个阶段之间的风险管理工作缺乏必要和有机的联系,没有把各阶段的工作、工序和风险因素统一起来进行综合考虑。是简单的针对性强却缺乏弹性的简单的解决方法。这种办法对常见的变动因素有一定的控制

买卖货物风险转移惯例原则 物资风险转移那个古老而又现代的咨询题迄今悬而未决。从罗马法的经典巨着《法学阶梯》出台至今长达1400多年的时刻里,物资风险转移一直是各国买卖法或合同法中争议不休的咨询题。为保持商业惯例和商人习惯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国际商会《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下称《通则》)2000年修订本对国际买卖物资象征交货术语FOB CFR和CIF的风险转 移界限也不作变更,照旧弯弯曲曲采纳了船舷为界原则。 对此,当代买卖法、海商法和国际航运与贸易惯例是如何进行处置和相互予以协调的呢? 船舷为界原则在当代是如何实现的 风险随交货转移乃当代国际贸易普遍推崇和广泛应用的理论与原则。风险既由交货决定那么交货的时刻地点和方式及其界限划分标准便理所当然地成为物资风险转移咨询题的关键。在国际物资买卖实务中,对此的规定除由当事人自行约定的方法外,一般还有由国际贸易术语统一惯例如《通则》和国际贸易统一实体法如《公约》以及各国法律来加以规范和规定 的方法。国际贸易术语统一惯例通常仅限于对买卖惯例使用的贸易术语进行规范解释,要通 过将之选入合同才能起规定作用;国际贸易法律一般避开对贸易术语的解释,试图制定出国际物资买卖的一般准则,就买卖交易中的原则咨询题作出规定。 国际商会《通则》乃是当代国际贸易术语统惯例的权威,其最新版本,即2000年修订本仍将交货方式分为实际交货和象征交货两大类共13个术语加以规范和解释。由其性质所致 , 卖方在实际交货中的交货责任一般是在规定的时刻和地点将物资置于买方的实际操纵之下 , 风险于如今同步转移。在物资适当地交付之前,风险由卖方承担,之后,由买方承担。承运人及装运方式的差异对交货和风险的转移并无实质的阻碍。象征交货依据装运方式和卖方交货责 任可细分为传统方式(包括FOB CFR和CIF一组术语)和现代方式(包括FCA CPT和CIP一组术语)。 船舷为界原则,通常是指在象征交货传统方式中,装运方式限制为散装水运,卖方的交货责任是将物资在装运港交给承运人,以装上船越过船舷为界;物资风险也以此为界同时转移。 买方之因此也积极支持、乐于采纳象征交货传统方式,关键在于国际贸易实务界建立了完善 的辅助服务支持体系与之配套,承运人和承保人分担了买方的风险责任。作为补偿,象征交货传统方式下的货价,一般相对实际交货低很多。 船舷为界原则在当代是如何实现的呢?在象征交货传统方式中,承运人在装运港从卖方 手中收货装运后,有条件地承诺在目的港将货完好无损地交给买方;承保人也保证有条件地承担货运途中的风险及损坏的赔偿责任。换句话讲,承运人和承保人有条件地代替卖方承担运 输途中的风险责任,运输交接货的货运保险机制有效地部分替代了买卖交接货机制。试想,假 如不是如此,买方如何会同意和同意如此不公平的交货安排呢? 上述部分替代的条件限制值得高度重视。替代的基础是指买卖交接货和运输交接货、货运保险交接的责任界点至少要相一致,物资交承运人装运越过船舷以后至买方提货前这一段 的物资风险必须由承运人或承保人替代卖方承担责任,即便这种替代是有条件的。部分的含 义是指不完全性。在运输交接货中,当买方从承运人手上接收物资时,假如物资与合同不符,同时直截了当缘故是诸如包装不良、质量内在缺陷之类时,承运人不用承担责任。风险因卖 方违约在先而不能正常如期转移给买方,货损由卖方自己承担。在货运保险交接中,尽管采纳仓至仓条款,但当船货遭受意外损坏或灭失时,假如导致损毁的直截了当风险超出了承保范围承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