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让作文教学回归生活_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渗透_包娟

让作文教学回归生活_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渗透_包娟

让作文教学回归生活_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渗透_包娟
让作文教学回归生活_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渗透_包娟

第36卷第1期教学研究V ol.36No.1 2013年1月Research in Teaching Jan.2013

1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

《全日制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针对学生的写作提出如下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然而一提到作文,不少学生都感到是种负担,常常是坐在四四方方的教室里进行着空想主义,言之无物,无从下手,最后却又不得不胡编乱造,草草了事。而老师也感觉累,口干舌燥地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如何立意、如何选材、如何构思,不少学生依旧不得要领,写出来的作文千篇一律,没有新意。因此,作文教学几乎成了小学教育中的头号难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作文教学中,内因就是学生自身素质和自身努力,外因就是外部环境,如教师的指导、周围的生活、人群的互动等等,而现在的作文教学就没有能够很好地协调外因和内因的作用,使得学生和教师的努力都变得空洞无力。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写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来源于生活,应该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服务,成为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笔者提倡自主作文、自由作文,让作文教学回归学生的全部生活,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渗透综合实践活动,要让学生感到作文是生活的一种需要,更是生活的一种自然流露。

2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新型的课程,它是在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指导下,将原来一些单科性课程整合为综合性课程。它包括信息研究性学习、技术教育、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劳动与技术教育四大部分。“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课程。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地参加学习,学会用探索性、研究性的方法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1]

因而,综合实践活动为密切学生与生活、学生与社会的联系架起了一座新的桥梁。

3小学作文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渗透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渗透综合实践活动,将对目前比较严峻的作文教学起到缓解作用,实践也证明,两者的整合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让作文教学回归生活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渗透

包娟

(扬州市花园小学,江苏扬州225009)

[摘要]小学作文源于现实生活,但实际教学中,不少学生往往言之无物,缺少实际生活经验的支撑。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新型的课程,它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将综合实践活动渗透于小学作文教学中,相辅相成,让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作文;综合实践活动;生活;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3)01-0120-03

[收稿日期]2012-10-07

[作者简介]包娟(1981-),女,江苏扬州人。小学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

包娟让作文教学回归生活——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渗透

3.1强化阅读专题,奠定作文基础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亦是如此。“有经验的教师都可以发现,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其实是密不可分的,脱离了阅读教学与训练,作文教学会显得空洞与缺乏说服力,离开了作文教学实践,阅读也将会显得苍白与无所依托。”[2]因此可以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入阅读专题综合训练,每隔一段时间设立一个阅读专题,可以是科普读物,可以是文学名著,也可以是科学家的故事等,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摘录、制作手抄报等,并定期进行阅读研讨交流。比如可以设立“走进西游”阅读专题,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阅读,让学生记录下重要的心得体会,接着召开“西游人物评论会”,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当学生对每个人物都有了自己的认知和想法后,理解能力也就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那么接下来的《孙悟空一行的82难》,学生也就会有所依托、有所发挥,显得水到渠成。而长期的阅读专题综合训练也将奠定学生扎实的作文基础,学生不会再为语言的枯燥、说辞的空洞而烦恼,真正做到让学生的阅读水平、写作水平同步提高,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功力。

3.2搞好口语交际,激发写作兴趣

从以上“走进西游”的案例中,发现学生乐意说、乐意写,与平时的作文大相径庭。学生一定是对他们感兴趣的事乐于写,一定是对他们熟悉的事物有话可说,也一定是对他们亲身经历的事有很深的感受。所以作为教师,要思考的、要做的就是如何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搭建能让学生展现潜能的平台,强化口语交际训练,以各种形式训练学生爱说、想说、多说、大胆说。“综合性学习将听说读写整合在一起,既为听、说、写创设了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又为学生课外阅读圈定了内容,指明了方向。”[3]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笔者注意设计一系列规模小的活动,把听说读写巧妙地融于活动之中。比如小记者采访活动,问问父母平时的辛劳,注意观察父母身体的变化;开展故事会,鼓励学生大胆上台讲故事,记录下自己的心理变化;结合生活细节进行辩论活动,然后写出辩论的过程,注重人物的对话描写;为当地旅游景点撰写导游词,并尝试做小导游。开展这样的活动,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应用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懂得了尊重和理解他人,也学会了沟通,写作的兴趣被充分地激发。3.3关注小组合作,积累个体体验

“作文是表情达意、袒露心迹、抒情咏志的最好方式。真实的作文是一个人内部世界的外化。因此,在作文教学中,采用合作作文教学,不仅可以大面积、大幅度地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而且可以健全学生人格,提高合作和沟通能力,以便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4]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主动深入地解决问题,可以增加信息量,提供学生交流情感、展示个性的机会。如要完成对可爱的家乡的描写,可以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把全班分为几大小组,有研究家乡饮食文化的,有研究家乡旅游文化的,有研究家乡历史文化的……让学生自主确定课题、推选组长,然后分组去图书馆、互联网或新华书店搜集相关素材,其中包括汇报各自的生活与情感体验,然后利用课余时间集中整合,“寻”与“合”的过程便是合作探究的过程,共同享受信息资源的同时,学生们也共享了彼此的快乐。在这一过程中,每个孩子的体验都是不同的,可能是兴奋的,也可能是失落的,甚至是失败的,这些个性的体验都是写作的亮点,抓住这些亮点去整理,就会很容易找到写作的思路。

3.4接触自然社会,采集鲜活素材

观察记录是积累素材的不二法门,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即兴观察和有意观察,可以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可以观察周围的美丽风景,可以观察人物的活动表现,总之,花鸟鱼虫、日月星空均可留心,并细心记入日记,既可以丰富写作素材,也可以陶冶情操。这种观察如果加上实践活动的参与,学生的所见所闻将更加鲜活明亮。《全日制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要“为学生的自主习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作文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比如当春天到来,大自然万物竞生、生机勃勃,一切都是那么迷人,它能给孩子们带来美的享受、生活的快乐、智慧的启迪。可以将孩子带到野外、带到公园,让他们亲自去接触自然社会,让一切目之所及都涌动于心,在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学生置身于自由轻松、环境优美的氛围中,在观察时就可以用耳谛听、用眼细看、用手细摸、用鼻子嗅、用心灵感悟,用全部的感官和心灵充分感受生活的美,自然也会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难怪说“作文是有创造性的智慧结晶,只有开放作文教学,让学生在广阔自由的生活天地里训练

第1期121

教学研究

习作,才能使作文教学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开出艳丽的花朵。”[5]

3.5注重修改反思,增强作文信心

叶圣陶先生说:“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这充分说明了学生自改作文的重要性。但是,在长期的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生写、教师改这是一套程式。教师教得苦,改得也是头昏脑涨。学生的一篇作文改下来,真可谓是“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全是教师精耕细作的“功绩”,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并不领情,他不懂、不会,也不可能去琢磨教师的批改思路,最多只看一下评分。所以多年下来,作文整体水平提高不大,而且随着年级的增高,这种弊端更加明显。优的提高不了,差的更差。因此,应该让学生参与到作文修改中来,介入综合实践活动的多元评价,如自己修改、同学互评、师生互改,评分进入自由市场,讨价还价,按质论价,友好协商,对于不满意的也可陈述理由,最后得出一个合理的分数。这种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体系能够收集来自于不同方面的信息,更加清晰、合理地描述学生的活动过程,发现能够激励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它的评价鼓励并尊重学生富于个性的自我表达方式,提升学生下次作文的自信心。

如果把作文教学当做一台精美的戏曲,那么综合实践活动就是一个很大的舞台,它可以增加学生的阅历,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可以带给学生体验和感动,可以带给学生发现和积累。在这台戏曲中,教师应该只是引导,更多的需要学生去参与活动,书写属于自己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徐立慧.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现状与对策[J].学科教育研

究,2011,(6):54.

[2]彭松巍.作文与阅读的“互动教学论”[J].中学语文,2011,

(15):67-68.

[3]鲁爱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语文课堂整合初探[J].小学生

作文辅导(教师适用),2011,(2):48.

[4]沈秀丽.作文合作学习的尝试[J].林区教学,2009,148(7):34-35.

[5]姚凤杰,周春华.为有源头活水来——谈小学作文生活化[J].

新课程(小学),2011,194(5):27.

1222013

(上接第116页)

一样的。教师应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教学中融入自己的感情,让学生深受感触,就像演员之于观众一样,师生感情的趋于良好将会大大改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和看法,从而影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进而加强他们对数学的喜爱之情。即使有学生不喜欢数学,但愿意听数学老师讲课,久而久之数学知识就在他们脑海里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成绩提升自然不在话下,自信心从此得到树立,对数学也会越来越感兴趣。当然,及时关注学生反馈的信息,做出适当的教学调整来保持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也是相当重要的[4]。教学内容中应选择好引入题目,“这些题目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遇到且带普遍兴趣的,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诙谐、幽默,题目的引入带点悖论”[5]。如:结合本地的著名建筑物,热点经济、民生、社会问题,以数学思维、数学语言加以表达,在这种表述中让学生承担一部分工作,这样不仅能推动学生努力地去学习,同时也教会学生应有的思维方式。特别对那些害怕数学、不喜欢抽象思维的学生,更能让他们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有益的思维习惯。波利亚曾说过:“每个学生应当能够从他的学习中得到某些收获而不管他以后的职业是什么。”因此,教师应该把习题作为基础,把解决问题作为目标,将数学思维、数学方法和应用意识综合融于教学当中。这不但有利于强化学生运用数学意识解决实际问题,而且有利于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及思维能力的锻炼。

参考文献

[1]陆书环,傅海伦.数学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72.

[2]杜智敏,王希华.良师人梯[J].教学研究,2010,(4):1-12.

[3]别敦荣.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值得期待吗[J].教育研究,2009,

(4):36-39.

[4]张欢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提高高中生数学学习兴趣

[J].数学教学与研究,2011,(8):88.

[5]乔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 小学作文教学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作文一直是令我校师生头痛的事。在教学中教师花了大量的心血指导作文,费了大量的精力批改作文,可学生却是怕上作文课,也怕写作文。作文教学水平不高已成了长期困扰我校作文教学的严重问题。于是我校针对这个问题,成立课题实验小组,制定实验方案,认真组织语文组全体教师认真开展实验,并在贵阳市白云区教研室专家的指导下,通过将近六年的辛勤实验。总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 立足于学生的个性进心理差异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是小学生根据自己在社会生活实际中不同的具体经历,用书面语言积极、真实、客观地反映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的形式。在训练过程中充分反映出教师尊重儿童,相信儿童的自主意识,在评价上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积极作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它符合《语文课题程标准》中提倡作文讲真话,述真事,抒真情的精神,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文要“写自己想说的话”,“自由表达”作文内容,“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为了实现这个培养目标,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培养学生“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经历

小学作文教学一直被限制在“师授作文”的狭小天地中,无疑是对学生智慧的禁锢和个性的扼杀。培养学生写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经历”,就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使作文呈现个性风格。老师应大力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表达,甚至宽容学生的一些毛病,一些不成熟的缺点,让他们自己去克服,让他们自我成长,从而使学生个性在文章中日益张扬起来,让一个个不同的“我”在作文中活灵活现、充分展现。 2、培养学生写真情实感的作文 真情实感是作文个性化的基础。在作文训练过程中,我们要主张写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感、真实的思想。在训练方法上应强调:(1)只定范围不命题。让学生有话好说,有话要说,鼓励学生在一个范围内,从生活中找素材,写出真情;(2)重视表达方式,但不限文体。鼓励学生突破常用文体的模式,不拘一格,不落俗套表露自己鲜活的思想;(3)不限篇幅和篇数;(4)强调写真情实感,但不限于写真人真事。 3、培养学生作文有新意 个性化作文不但要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有真情实感,还要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将身边的琐事写出“典型”、写出新意来。因此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做有心人,时时处处留意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对生活的感悟需要长时间逐渐培养,老师要结合实际,适当加以引导。学生一旦有了一定的感悟能力,他们就会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的心理感悟生活。引导学生将自己不同于别人的感受写出来,作文就不愁没有新意。

浅谈小学低年级看图作文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低年级看图作文教学 陈燕 看图作文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它对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起着基石作用。但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水平的特殊性,看图作文本身的特殊性,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看图作文教学需要科学合理的符合小学生发展水平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关键了。 看图作文,是将各种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画面,转变为思路通畅,词语丰富,生动感人的书面语言,用文字将画面上的人及事、景物再现出来,使读者如见其人,如历其事,如观其景,起到异曲同工的作用。看图作文是供料作文的一种,如看简单图,综合图,单幅图,多幅图乃至照片等。看图不但是低年级训练说话写话的途径,也是为书面习作铺桥架路奠定基础的良药,更是高年级提高习作水平的秘方,起到发展思维,训练语言及练就表情达意的基本功。 一、当前小学看图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方法陈旧,让学生无话可说。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在传统的看图作文教学中,常常让学生观察图画或实物后说话,尽管教师想方设法激发兴趣,进行引导,但学生常出现“老师要我说,而我不想说”的被动场面,教学效果不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固然是各学科的共性问题,但是,观察对于看图作文教学来说,显得更为重要。因为观察是学生获取写作素材的主要渠道。在传统看图作文教学中,孤立的单幅图,表现的时空很有限,这单一的、瞬间的情景,难以展现事情的发展过程;多幅的连续图也无法生动展示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由于小学生阅历浅,观察时往往是随意的,思路狭窄,看后表达时常感到束手无策,即使想说,也说得内容简单、肤浅。如看图说话《小白兔搬南瓜》教学时,如果让学生看书上的三幅插图后说话,大部分学生只能根据课后问题(①小白兔在干什么?②小白兔想了一个什么办法?③结果怎么样?)简单说成:一天,小白兔在收南瓜,南瓜很大,小白兔搬不动。小熊来帮忙,它们用小车把南瓜搬回了家。如果将三幅图制成多媒体课件,提供色彩鲜艳的图像、动画,创设图文并茂的情景,让学生处于趣味横生的情景中,使学生产生不吐不快的感觉,把说话视为一桩乐事,使其有话想说。 (二)师生、生生之间缺乏交流,没有体现自主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作用,即“协作学习”,对学习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学习成果的评价与共享均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看图作文教学中,由于受条件的限制,教师常常指名几位学生看图

小学作文教学浅谈

小学作文教学浅谈-教师教育论文 小学作文教学浅谈 ◆湖北省利川市汪营镇苏家桥小学刘云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为了使学生消除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乐于写作。然而,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差,观察能力低,更没有组织和驾驭语言能力,作文时经常是下笔无话可写,或者是有话吐不出;即使勉强写成一篇作文,也是内容空洞、条理分不清、词不表意。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 关键词小学作文;词汇积累;内涵挖掘;教学感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6-0126-02 一、热爱生活,美点追踪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为了使学生消除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乐于写作。学生多数都勤学好问,但不少学生学习吊儿郎当,但每次作文都有好文章出现。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学校的学生生源较差,其父母多数不注重孩子的入学问题,还有一部分学生家长甚至持读书无用论的观点,认为孩子只需识几个字就可以了,因而对学生的学习缺乏监管。但是,基础差就意味着未来也差吗?家长差就意味着孩子也差吗?差班就不能产生优秀生吗?事实证明:不是! 小学生正处在性格初步形成阶段,有强烈的求知欲,若有老师适时适当培养、指导,学生们的认知水平很快就会提升。在平时的谈话中,笔者了解到学生们没话说是因为没生活经历:好多学生平时都不出屋,被家长关在家里,最多就是看看

电视,或者是在电脑上玩游戏。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可是学生没有生活叫他写什么呢? 笔者思考了很久,联想到班上的好多学生都会做饭,于是就和他们在一起聊做饭,看谁做的好吃,需要几道工序。学生们一下活跃起来,说炒西红柿时,鸡蛋先打在碗里再放进烧热的油里,炒出来更好吃……你一言他一语,课上热闹非常,到下课了,还有学生为没有来得及展示而遗憾。于是,笔者趁机布置课外作业,要求学生把想说的写下来,“民以食为天,会做饭是幸福人生的前提啊!”这一鼓励,学生们跃跃欲试,都纷纷表示还会做好多好吃的,结果,这一次写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们在文章中很好地展现了自己的才艺。 二、阅读摘记,积累词汇 笔者在教学中了解到,学生其实是有话想说,可是满肚子话不会表达。为此,笔者就鼓励他们有啥说啥,别怕不合逻辑,别怕丢丑,只要能写就算成功。有个学生听话了,周记写了一大篇,好长一段,写的是:“这周我妈不在家,我就玩去了,找同学玩一上午,“摔片子”、玩电脑,啥都干,一上午,高兴啊。他还给我做饭,西红柿炒鸡蛋,吃完接着玩,天黑了,就回家了。”“啥都干”看来玩了不少,可是哪个都没叙述明白,没有中心,而且大白话,倒是很率真。于是,笔者就找到他,和他谈了一上午的开心事,由于笔者采取了谈心的形式,取得了这名学生的信任,所以在此过程中是无话不谈,心里很放松。但笔者同时也发现,他在说一件事的时候,总是说不清楚,明显感觉他积累的词汇太少了,不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想表达的思想。 因此,笔者建议他多读书,他说家里没有。想到班里都有图书角,就叫他自选两三本带回家去读,读完后再到学校来讲给同学们听。此外,在读的过程中,如果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论文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论文摘要: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本文提出了7点建议。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听、说、读、写训练中最重要的一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常作文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水平。作文教学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由于部分学生对周围事物缺乏细致的观察,实践又少,写作文兴趣淡薄,视作文为畏途,以此为苦差事。对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创造性地开展作文教学,摸索出一些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树立作文教学的新理念,探索作文教学的新途径,让习作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生命互动,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我努力从以下几点做起: 1、教给学生,解决问题 首先,要处理好作文和生活的关系,要丰富学生学活、开拓写作源泉。①组织学生开展多种课外活动,指导学生深入观察、教会学生摄取写作材料。②要求学生敏于思考,勤于动笔,教会学生积累写作材料。③教师灵活命题,切合学生实际,鼓励学生自由选取写作材料。 其次,要处理好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学生不能事事实践,通过

阅读掌握间接实践的材料是主要的、大量的。读写结合,读是前提,是写的源泉之一。读的过程,就是认识事物的过程,就是提高思想水平的过程,也是理解和掌握语言的过程,理解和借鉴表达方法的过程。 2、重视积累,丰富语言素材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要使学生有东西可写,教师就必须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去挖掘、积累习作素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我经常有计划地结合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走进生活。如:在校内开展打篮球、拔河、跳绳等比赛;在法定节假日,引导学生在旅游、扫墓、公益宣传等活动中仔细观察、认真体验,并鼓励学生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从劳动中吸取生动有趣的生活素材。如烧饭、炒菜、洗衣服等。有了这些丰富的生活素材,习作时,学生就会有话想写,有话可写。 除此之外,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让每一位学生都准备一本积累本,把平时学习中看到的好词好句、优美的段落篇章都摘抄下来,并要求熟读或背诵。这样做,一些语言文字就变成了学生自己的储备和财富,等到写作时,一些佳词好句自然涌上笔端。 3、勤练笔,在实践中提高 教师精心组织的课外活动及学生积累为习作准备了丰富的材料,就像是盖楼打好了地基,但“砌楼”的方法也很重要,这就需要学生多练笔。仿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模仿是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是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尝试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尝试 富鹏小学蒋锦波 作文教学,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历来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尽管各种辅助资料铺天盖地,应有尽有;尽管老师耐心引导,但是学生还是觉得“无话可说,无处着手,无事可写,害怕写作文”。特别小学生,更加是这样。如何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动脑、动口、动手和认真观察周围的事物,并学会积累词汇和生活素材。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了尝试。 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去把握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呢?我认为,应但是鼓励学生多观察周围的事物、多写一些自己亲身经历的最感兴趣的事,并运用潜移默化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写作的兴趣,这样,学生在创造情景美的同时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叫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找一些他们喜爱的自然景物,激发他们说出自己亲眼看到的真实情感,使学生自强自信,不怕说错,敢于做驾驭语言的主人,敢于主动大胆交谈。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平时的训练。于是,在教学中,我不断鼓励学生要敢于亮出自我,大胆发言,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要不卑不亢,敢于展现自己,对学生口头语言表达好,给予恰如其分的表扬、肯定。这样,每位学生都能大胆畅所欲言,由过去的“教师讲,学生听”,变为“大家说,大家议。”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效果显著。我还把学生生活中的趣事和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以及他们最熟悉的自然景物作为写作内容,使写作内容具有地区特色、生活特色和时代特色。还启发他们由事物迁移到虚幻的事物,由眼前的观察引起对往事的回忆联想,这样,学生就有更多的事可写了。 另外,如何使学生学会积累词汇和搜集生活素材,也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所在。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偷。”诗词是语言精华的浓缩,书读得多了,不仅有助于提高赏析能力,写作能力,还能陶冶情操。我认为,学生写作文也无秘诀可言,无捷径可走,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积累语汇,才能做到出口成章,妙笔生辉。为此,我叫学生“每日读范文、课文园地里的词语和课文的好句子”,通过这样,现在,学生作文的语言有了很大的变化,作文中的词汇丰富了,文章也显得流畅了。 其次,还应认真批阅。学生的劳动很需要得到老师的肯定,每当拿到作业本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抓好作文教学,使学生能文通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十分重要。 一、问题所在 1.缺乏写作素材 学生在习作中不知道写些什么,到写作文时,一个个叫苦连天,有的抓耳挠腮,有的咬笔苦思,有的仰望天空。究其原因,是小学生不懂得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脑中一片空白。许多家长忙于工作,带孩子出去玩的时间少,孩子经历的事情也少。许多小学生对一些小动物或植物一无所知,等到写作文时,没经历过的孩子只好瞎编乱造,弄虚作假。 2.内容空洞贫乏 有些学生怕写作文是确实没东西可写,但有些同学有了题材,作文也像兔子的尾巴——长不了。在作文中,只能写个大概,记流水账似的记叙事情,不会加以具体描述。在生活中,学生不注意观察,加上课外阅读量少,积累的词汇、语句也少,甚至有的学生不会用最简单的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更不会对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细节方面的描写。 3.创新思维不够 学生看别人的作文,对那些好词好句多少还会有些印象,他们就会凭记忆写出来,所以作文时句子有所雷同。比如写大樟树,很多同学会脱口而出“校园里的大樟树像一把撑开的雨伞”。很少想到其他的比喻,或用其他方式来描述。再说题材,特别是写人写事的作文,很多同学不是写扶老奶奶过马路,就是写帮老爷爷推车,不是写在公共汽车上让座,就是写同学冒雨和我同撑一把伞回家。这些作文,让人一看就觉得很虚假。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就成了定势思维,很难有创新了。 二、解决方法 1.做有心人,留心生活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来自现实生活。学生作文又以他们已有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及一定的习作水平为前提。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学生参加实际活动,作文就有东西可写;积极地参加实际活动,写出的文章就有特色。 教材内容是很好的范文。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文中的好词佳句,并拓展延伸,加以运用,或造个好句,或写个片断,或者仿写。都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很好的做法。 2.丰富积累,灵活运用 有的同学掌握的词汇量很少,作文时一提起笔来就觉得没有词儿,腹中空空,肚子里什么可写的东西也没有,有的即使勉强写出来了,也是空空洞洞,干干巴巴的,颠来倒去总是那么几个词。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的词语、优美的句子、精彩的片段等。教师平时就应要求学生不断积累词汇。把平时学习中一些有用的材料记录下来,如名言警句、小趣闻、小常识,小故事等。知识积多成学问,用起来就会思如泉涌,顺理成章。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要求自己班上的学生准备好几个摘抄本,以便进行好词佳句的摘抄,养成摘抄的好习惯。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看法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看法 对于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通过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注重平时积累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完《颐和园》这课后,就让学生以后写熟悉的景物作铺垫。 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二、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 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包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这篇课文后,举行了一次“我思念的××”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要求学生把自己最思念的亲人(不管是生离的,还是死别的)用几句话描述出来。同学们踊跃发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学是这样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啊,转眼间一年的中秋节又到了,半年前与妈妈分别的情景又浮瑞在我的眼前,记得妈妈要去广东的前一天夜晚,我总跟在她身旁,她出去我跟着,她睡觉我伴着,而且我还紧紧地捏着她的手,生怕她即将离去。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发现妈妈提着包已跑出了家门,我连头也没梳,散着发就在后面追,我边追边喊,妈妈也边跑边抹泪。到了夜晚,我觉得房子里空荡荡的,怎么也睡不着,只好抱着妈妈睡过的枕头闻闻她留下的体味。这样的描写最感人,学生也能说真话、实话。 三、注重作文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

想象作文教学浅谈

想象作文教学浅谈 河南省淅川县香花镇中心小学张国栋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而想像作文更是难中之难,小学生大都有“恐作症”,老师也常常为此头疼不已。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想象作文中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训练。 一、观察现实生活,激发相关想象。 想像离不开现实,离开现实的想象是空洞的,无论哪一类想象作文都脱离不了现实生活。例如童话式想象作文,它是根据小学生喜爱动物的特点,用动物代替人类的形象来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在想像力作用下的动物附上了人的动作、语言、神态和思维。这类作文实际上是对现实的再现。 如想像作文“未来的×××”,这一类写未来生活的想象作文对学生而言有难度。未来是什么样的,学生除了接触到一些科幻片、科幻小说以外,其他的十分抽象,不知如何写。教师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现实生活,展开想像的翅膀。例如现在的房屋,一旦完工,它便固定下来。如果让学生大但想象,让未来的建筑由一个个组装件构成,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不同的组合,这样既适合不同人的需求,又便于搬迁、移动,还可以维修,那该多好。又如当看到学校操场只有一处,空间过于狭小时,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地下或空中操场,用电梯或升降机来回启用……这些现实中人们追求的更加便捷、完美的东西,都可以大胆想象它的样子、形状、功能。如果激发了学生想象的火花,那么展现在学生面前的空间不知有多大! 二、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再造想象。

课文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材料,也是学生写作的典型范例。教师可充分利用课文资源,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练习改写、续写、扩写等想象性作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再造想象途径,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想像能力。 例如《凡卡》一文,当凡卡满怀希望地把信寄出去后,爷爷能收到吗?爷爷在乡下会怎样想念凡卡呢?小凡卡后来的命运又会如何呢?让学生大胆去想象,续写出符合事情发展的故事,这样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激活了学生想象的火花。 另外,还可以根据文中的插图进行补充或扩写。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在的插图,邱少云被烈火烧身时的巨大痛苦,是通过作者的心理活动侧面描写的,那么邱少云的心理感受会怎样呢?可引导学生观察他的神态、动作进行想象。 三、填补一些空白,设置整体形象。 在教学中选取一些相关的事物或词语,让学生进行整合,填补其中的空白,也是提高学生想象能力的重要手段。例如:画下几种不同的小动物,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并想象出这些小动物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然后进行口述表演,这样激起学生的童趣,他们的想象力就会更活跃。或者随便写下几个词语,让学生编上一段故事,用上这几个词语。这类填空白的训练,可以让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逐步提高。坚持长期训练,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与教师的训练密不可分。我们应该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善动脑子,力求科学、有效,为学生作文插上想像的翅膀,让他们飞得更高、更远。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进入作文教学.其实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就开始重视作文教学了.从学说完整通顺的一句话到书写句式的造句都是作文入门的开端。然而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差.观察能力低.更没有组织和驾驭语言能力,作文时经常是下笔无话可写。或者是茶壶煮饺子——有话吐不出。即使是东凑西拼勉强完成一篇习作。也是内容空洞。条理分不清,或者是词不表意.马头牛嘴对不上。让教师无法修改,苦不堪言。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 一,作文与生活相结合 “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语),这就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这是因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思维训练,没有开拓思路。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奕生辉。例如,教师要带领我们的小学生走入广阔的生活,以拓展思维领域法国雕塑家罗丹语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一些学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样,写不出新意来,就是因为缺少细致的观察、发现,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沉默”的思维。由于生活面比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门就进校门,缺少社会实践,视野不开阔,活动领域不宽广,导致对周围生活了解非常少。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不仅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事实证明,往往是参加了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后,写出的作文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显生动、有形。以就是说,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维的起点。 二,阅读训练与作文教学相结合 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阅读能力是指学生积极涉猎书海,不断接受文化熏陶,主动培养审美情趣,为作文大量储备知识的能力。一个学生缺乏阅读能力或者说这种能力低下,知识心理就发育不全,很难激发作文兴趣。大文学家杜甫曾深有体会地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人如果生活经验欠缺,书本知识贫乏,写作时必然腹空笔涩。茅盾先生曾说:“一个作家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领会其构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处,并且每读一遍会有新的心得,这就意味着他的欣赏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赏力的步步提高反过来会提高表现能力。”(《漫谈文艺创作》)。实践告诉我们,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既可以继续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扩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时间长,见效相对缓慢的工作,需要师生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心得体会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心得体会 摘要:在新理念的指导下,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导,给他们表达的自由和空间,宽容每个个体的个性,一定会改变不愿意写作文的局面,每个人都会乐于作文,乐于表达。 关键词:小学作文兴趣写作 一、精心创设情景——解决”兴趣”的问题 作文教学难,首先难在学生没有原始的,基本的想它、爱它的欲望、冲动和兴趣;其次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所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这种情况,我觉得精心创设情景,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从下面几点来考虑:①作文教学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或让学生走进生活,去感受生活,让学生充分参与在活动和生活之中,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这样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想写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②不要轻易规定作文命题,束缚儿童的个性。儿童是最富有个性的个体,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喜好,又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就决定了学生会选择不同题材、不同的表达方式去反映自己眼中的世界,也就会形成儿童写作能创造出他们眼中的缤纷的世界,在抒写表达中体验作文的快乐。③紧密结合学生现实生活,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叶圣陶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燥,溪水自然活泼地留个不停。”学生写作的内容一定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针对学生的经验和兴趣,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

性。 二、鼓励学生说真话,表真情——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有源头才有活水,生活就是作文之源,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就需要学生的作文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首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素材,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情景,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懂得作文就是用笔描绘生活,要引导学生勇于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去发现,去探究。真实的情感最能打动人心,真实的感受是学生写作的第一手材料,既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又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能使学生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情地释放出来。要坚持作文与生活相结合,作文与做人相结合,防止无病呻吟,胡编乱造,假情假意,说空话,说大话。 教师要赏识、尊重学生的习作,让学生敢于说真话。在作文中出现了说真话,表真情的内容,哪怕表现出了不积极的道德思想,或语言文字不规范的情况,教师都要指出表扬抒发真情实感的好苗头,在肯定了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基础上,再对学生在其它方面存在的问题予以指导改正。 三、教给学生作文方法,落实作文指导——解决”怎样写”的问题 1、注重平时积累,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 ⑴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

浅谈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的有效指导

浅谈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的有效指导 不可否认,习作教学成了语文教学中“最烫手的山芋”,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已成了普遍的现象。我们再也无法回避这样的事实,于是我们冒着被“烫伤手的危险”,捧起了这个“山芋”,一起来探讨习作教学中存在的种种“是”与“不是”,目的只有一个——提高学生们的习作水平!下面,我就提高高年级习作教学的实效性,提一些粗浅之见。 一、吃准目标,降低习作门槛 习作就是学习作文,有的教师和家长则要求学生刚起步就写出好文章,是一个“小文学家”。这种过高的期待,使得学生的习作由于长期得不到教师和家长的认可而丧失习作的兴趣和自信。我们好多教师既是教师又是父母,试想,当您的孩子牙牙学语时,我们何曾要求过“吐词清晰、语言生动甚至出口成章”等?哪怕孩子发出一个模糊不清的发音,我们都是那样激动欣喜!如果当时我们用高要求来强调孩子的说话,恐怕孩子一辈子也开不了口了。我觉得这个道理是相通的。当前我们的习作教学就存在着这一“超习作”的现象。 一提习作,学生就感慨:“习作难,难于上青天。”为什么习作这么难?因为学生只要一提笔就会受到老师的限制。什么开头要怎样,过程要怎样,结尾要注意什么;什么习作要有中心、有条理,结构要完整,语言要优美、生动;什么写人的文章要通过具体的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一个人的特点、品质,同时要注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活动;再加上老师用“创作”的标准指导、要求学生等等。为什么如

此?因为老师担心学生自由习作,写不好,得不了高分。岂不知这种“拔高”的要求、过多的框框无疑给学生的习作增加了难度,使学生从心理上产生对习作的恐惧感,把习作看作是最苦最难的差事。为了得高分,学生只能写假话、空话、套话。写妈妈时,经常会写“我生病了,妈妈把我背到医院,……妈妈在医院守了我一夜。”写身边的一件事,就写给老奶奶让座……长此以往,学生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想象,没有个性的张扬。他们只能人云亦云,鹦鹉学舌。久而久之,学生必定厌倦习作,害怕习作。 习作的目的是什么呢?不是为了应试,不是为了成为文学家,而是表达个人思想的需要,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需要。如果我们不能顾及孩子习作是内心的需要而一味地苛求,孩子怎敢提起那杆沉重的笔来抒写自己稚嫩的心?《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即习作,不是成人的写作,更不是文学创作。习作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写作,练习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明:“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同时也要求教师“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因此,我们教师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应遵循《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吃准目标,切实把习作的目标降到应有的程度,不设条条,不定框框,在一定的范围内,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让学生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如此训练,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好想象作文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好想象作文 发表时间:2013-07-05T10:48:25.700Z 来源:《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3年5月供稿作者:赵淑珍 [导读] 要指导学生写好作文,首先得教会学生多彩的生活,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养成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好习惯。 赵淑珍 河北省邢台市北关街小学 摘要:一篇作文,没有丰富而合理的想象,就如一棵缺枝少叶丧失了生机的树。因此,想象力的培养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是很重要的,更是必要的。那么想象力究竟是什么呢?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应根据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各阶段性特征,认识孩子们内心隐含的创造力和创造意愿,让孩子们主动参与探究性的学习和生活,从而培养其天真的想象,碰撞出一个个想象的火花,结出理想之果。使他们把所学、所见、所想和自己的现实生活与未来世界结合起来,做好人,写好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想象作文 一、丰富的想象来源于多彩的生活 要指导学生写好作文,首先得教会学生多彩的生活,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养成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好习惯。 1.要善于观察生活,积累想象的素材 记得在我所教的一个六年级时,一些同学撒谎成性,有的谎言可以说是很难自圆其说,荒唐至极。就这一个很不起眼的现象被一名细心观察的同学捕捉到了。通过他的想象,一篇题为《大灰狼真的会吃撒谎孩子吗》的作文出世了。当我把这篇章作文当范文念给同学们听时,许多同学笑了,而有些则听得面红耳赤。真没想到,这绝妙幼稚的“讽刺”过后,班上撒谎的孩子明显少了。 2.用心体会生活,展开想象的翅膀 观察是思维的知觉,没有思维的观察是肤浅的,不是真正的观察。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睛看,更应用耳朵听,用嘴巴尝,用鼻子闻,用皮肤去感觉,用脑筋思考。要调动人体的多种感官去感受,这样才能写出悦耳动听的声音、酸得掉牙的味道、寒风刺骨的情景……只有把所感受到的情景交给大脑加工后,作文才能栩栩如生,感人至深。在《桂林山水》一文中,桂林山的奇、秀、险,水的清、静、绿,无一不是作者用心体会的结果。作者穿行于桂林的山山水水,遐想连绵,把读者领进一幅“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胜境中。真是美不胜收,令人神往。 3.要深入现实生活,使想象切合实际 想象要丰富、生动,更要切合实际。这就要求在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的同时应该注意把所想的情境和现实生活相对照,把想象与现实生活中的事实联系起来,巧妙设计,精心安排,用心加工,才能使文章生动有趣。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作者想象到小女孩在神志不清的时候见到了温暖的火炉、喷香的烤鸭、美丽的圣诞树、最后和慈祥的奶奶一起飞走……这正切合一个穷苦孩子在凄凉、悲惨情况下的意愿,这与圣诞之夜这一时间紧相呼应,显得自然得体。 二、合理的想象使作文有条有理 想象来源于现实生活,它可以是现实生活的再现与重组:也可以通过移植、嫁接,更甚者要大胆去幻想。要鼓励学生,只要合乎情理,可以海阔天空地遐想,但千万不可东拉西扯的瞎想。 1.再现与重组 当学生在观察生活中已经积累了许多作文素材后,老师要恰当地引导学生学会材料的再现与重组,即根据作文的目的与要求,对头脑中已接受或存在的各种素材进行构思,重新排列组合。让学生用心去想,大胆去想,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丰富学生想象的储备。通过这种“电视连续剧”式的重组再现,把学生的想象潜能开发出来。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诱发出想象的欲望,使他们作文时材料如泉水般不断涌出。 2.移植与嫁接 合理的想象离不开移植与嫁接。当学生的想象打不开或遇到与现实生活冲突而受阻时,老师应引导学生巧妙绕道,那就是通过移植与嫁接。若要写一处美景,观察的对象并不是完美无缺的。这时就可以“移花接木”,即把印象中的优美景色巧妙拼凑在一起:要写人物同样如此,可把多个人的美好品质浓缩于一人之身;记事也可将多件事糅合为一件事。只要仔细琢磨,肯定会是成功之作。 3.大胆幻想 常言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若学生的想象是“展翅的鸟”,老师应为其开辟一片“蓝天”,任其飞翔;若学生的想象是“穿梭的鱼”,老师则要为其提供“深海”,任其跳跃。大诗人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是一笔神奇的狂想。 三、想象要勇于创新,以新、奇制胜 在发挥想象时,我们不仅要想别人之所想,更要想别人之所不想。要勇于打破陈规,标新立异。有了革新的精神,才会跳出前人所想的圈子,有所发展,才能别具一格。有时还应学会互换角度,换位想象,出奇制胜。作为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千方百计地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他们的创造思维,尽量让他们的想象呈多元化。 四、途径的创新多元性 想象力的训练培养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上,应尽可能地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和机会,使学生走出校园,回归自然,到风光无限的具体逼真的景物中去,使学生的“想象之源”真实客观地显现在自己的面前,从而使想象得到更充分、更彻底、更开放、更广阔的释放。学生的郊游、野外活动、外出参观等等,让学生面对大自然的某些景物展开想象,均是培养学生想象的好机会。培养学生建立在对社会生活观察基础上的洞察力。从心理学角度而言,洞察力是指觉察事物细微而主要的特征的差异能力。一个具有敏锐洞察力的人,善于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从相似的事物中找出差异,从差异中指出共同点或因果关系。培养学生反向多向求异求新的思维习惯。学生的想象过程无疑少不了创造性思维的参与,创造性思维包括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前者是根据已有的信息对面临的问题找到一个正确的答案,后者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探索答案的思维活动。 五、过程的分合统一性 想象力的培养训练是一种过程。这个过程要“分合统一”。“分合统一”有三个方面:先让学生独立发表个人联想内容(分),然后大家发表评议(合),选出最佳作品;教师布置联想材料,学生各自完成(分),然后教师评改后集中评讲,点拨优劣(合);教师个别辅导

浅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浅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教学中,我感觉到大部分学生以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文,我觉得造成这种局面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深感作文教学工作的艰巨与困难。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联系我的教学经历和实践我觉得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一、指导学生作文,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指导学生作文,首先要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假如学生想写又没有东西可写,而老师硬要他写,这样是写不出好作文的,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是重要的一环。学生开始作文写什么呢?一般说来是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即写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自已所干、所见、所闻、所感的东西. (一) 做过什么,写什么。学生写自己做过的事易写。我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亲自参加实践,自觉地从中接受教育。学生有了真实的感受和体验,才能把亲身经历的有意义的事写下来。例如平时我注意组织学生为集体,为他人多做好事,然后叫他去写“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或“记一件有意义的事”的文题,学生就会感到有内容可写。 (二)看了什么,写什么。学生写自己所看到的东西不会感到难。我就做有心人,引导学生关心集休,多留心周围的事情,多观察,多分析。需要写的时候,手头有东西可写。如要学生写某一景物或建筑物或某一现象,先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或参观,我在观察或参观过程中指导,启发思路,帮助学生构思。这样写出的文章就会具休充实。 (三)听到什么,写什么。学生写自己亲闻的人和事,也感到容易写。我经常引导学生留意日常与人交往,把所听到的有趣的有意义的人和事记述下来,做生活的有心人。如听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一段有趣的新闻、爷爷奶奶的童年等,作文时要学生写这类题材,学生就有事可写了。 (四)想到什么,写什么。要学生写自已心里所想到的东西,也是较容易的。因学生生活阅历不深,虽对生活有观察,注往会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因此,我在学生观察基础上,引导他们从现象到本质去认识,去思索问题。这样学生对某一问题有所分析,他也就有所想,把所想的东西写下来,也就成了文章。或写自己的打算,自己的理想,自己的决心,自己的回忆等。如让学生写“我长大了想干什么”, “老师日夜辛勘地工作为了什么”,“你生活中有过哪些有趣的事”,“你最喜欢读的书是什么”,一这样写起文章来,思想就会长上翅膀,自由飞翔,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也就千姿百态。 (五)读了什么,写什么。要学生写自己读过的东西,也是较易的。学生读了什么,组织他们写什么,主要是指读了什么“习作例文”,组织他们写什么习作。当然也可以写自己看过的课外读物的感受。我经常指导他们进行仿写,仿其结构写法,也可仿其与自已生活实际相似的内容特色,还可仿其词语句子的运用。仿写的关键在一个“活,字,即要仿得“活”.不要原封不动生搬硬套,或者改头换面。使学生写起来就有样可依,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尝试

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尝试 我在作文中教学常常看到同学们在作文时,因为没法下笔而觉得痛苦,作文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困难,作文跟说话是互相联系的,所不同的是,说话是靠嘴说出来的,作文是用笔写的,两者都是表达感情的工具,说话比较简便,作文比较复杂,不过,两者在材料内容上和表达技巧上有相同的地方。 要做到作文充实,就必须在平时多观察多体验,尤其是多看书报,多看一些对自己有益的,喜爱看的以及适合自己的水平和需要的书刊杂志。至于材料的组织、安排、剪裁和修饰,实在有赖于良好的表达技巧。 良好的写作技巧,不是三两天就可以培养出来的,它是需要长期锻炼和培养的,必须在阅读时,从揣摩、推敲及学习别人的写作技巧中获得。 学生习作水平不高,害怕甚至厌恶作文,其主要原因恐怕是没找到作文的源头——体验生活。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也是这样,没有生活自然难以下笔。叶老形象地指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 可见,学生体验生活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是何等重要。那么,怎样指导学生体验生活呢? 一、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 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有花草树木、日月星辰,有田野河流,虫鱼鸟兽,教师要指导、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感受、去联想。 春天,引导学生看小草怎样在遍地枯黄中显出点点绿意,看杨柳怎样舒枝展叶,看河面怎样冰雪融化,感受气候的变化。 夏天,引导学生看百花竟相开放,听百鸟如何争鸣,看雨前乌云变化,闻雨后的泥土芳香。 秋天,引导学生看丰收的田野、天宇的淡云、瓦蓝的天空。 冬天,引导学生看早晨的浓雾,看纷飞的大雪,看雪花闪着银光,万里江山变成了银装素裹的白皑皑的世界。 在引导学生观察时,要求学生人人建立“自然观察日记本”随观察随记录。 教给学生结合实际观察的方法,如观察自然现象要按事物发展变化的顺序或

小学作文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作文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设计】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如何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我们的教学实践目标。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游玩与写作结合,是一次人与自然情感的交流,是一次美的享受。本案例研究的主要问题有: 1、写游记时要注意哪些问题?怎样写游记? 2、怎样做到读写结合,借鉴所学课文的写作方法、表达技巧? 3、通过写游记学生应该得到什么?如何得到? 4、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当什么角色? 【主题】培养学生探究与写作能力,注重个性发展。 【教学段落实录】 教师导入:同学们,我们学过许多篇关于游记课文,跟随作者浏览了我国的名山大川。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面对祖国的山川,四时美景,挥毫写下了一篇篇精美的篇章。无论是他们的创意,还是他们的笔法都值得我们去认真揣摩。今天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写游记?结合我们所学过的课文说说: 生1:写游记要有真情实感,如《天山脚下》抒发了作者对美丽的天山景物的喜爱与赞美的心情。 生2:写游记要抓重点,详略要得当如《草虫的村落》过程就是重点。 生3:写游记要条理清楚如《青海湖,梦幻般的胡》。 师:同学们说的都对,写游记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屏幕显示)请一名同学读一下: 一、按浏览的顺序描写景物 二、抓住浏览重点,详写过程 三、略写前后,情、理、景相结合 师:写作时,要在认真观察景物的基础上按照见到景物的次序,来写所看到的景物。这样才能做到条理清楚,自然明白,不至于杂乱,观察景物,通常有两种方法,同学们说说有哪两种? 生1:定点观察和移步换位法。 师:同学们说得对。请同学们就我们学过的课文具体说说这两种方法。 生1:我们学过的课文《颐和园》中写登上所看到的景物就属于定点观察。 生2:我们所上的《记金华的双龙洞》就采用了移步换位法。他随着浏览的行踪变换位置,一处一处地进行观察。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把所学过的课文中的写作特色巧妙地和写作联系起来了。我们写游记除了注意线索,还要抓重点,详写过程,那怎么抓呢?谁能联系所学过的课文说说。 生1:抓景物的特征,如《天山脚下》,作者抓住初到天山、逐渐深入、天山深处景物的特点来写 生2:抓印象最深的景点来写,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作者详写了游双龙洞的情况。 生3:抓人文景观,如《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中的传说典故。 师: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我们在一次浏览活动中,看到的景物很多,但我们不能样样都记下来,这样就成了“流水账,要把看到的景物中印象较深的写下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