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明代状元一览表

明代状元一览表

明代状元一览表
明代状元一览表

明代状元一览表

狀元這名稱跟榜眼、探花一樣,其實都是社會上習慣使用的稱呼。在官方正式發放的「金榜」之上,只會稱之為「一甲第一名」、「一甲第二名」和「一甲第三名」。

洪武四年(1371年):吴伯宗(?-1384年,江西金溪县人)

洪武五年(1372年):朱善(1340年-1413年,江西丰城县人)

洪武十八年(1385年):丁显(1367年-?,福建建阳县人)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任亨泰(?-?,湖广襄阳人)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皇观(1363年-1402年,南直隶池州府贵池县人)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张信(?-1397年,浙江定海人)

洪武三十年(1397年):陈进士(?-?,福建福州府闽县人)

洪武三十年(1397年)夏榜:韩克忠(?-?,山东武城人)

建文二年(1400年):胡广(1369年-1418年,江西吉安府吉水县人)

永乐二年(1404年):曾棨(1372年-1432年,江西永丰人)

永乐四年(1406年):林环(?-?,福建兴化府莆田县人)

永乐九年(1411年):萧时中(?-?,江西吉安府庐陵县人)

永乐十年(1412年):马鐸(1366年-1423年,福建福州府长乐县人)

永乐十三年(1415年):陳循(1385年-1462年,江西泰和人)

永乐十六年(1418年):李騏(1378年-1425年,福建福州府长乐县人)

永乐十九年(1421年):增鶴齡(1383年-1441年,江西泰和人)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邢宽(?-1454年,南直隶无为州人)

宣德二年(1427年):馬愉(1395年-1447年,山东临朐人)

宣德五年(1430年):林震(?-?,福建长泰人)

宣德八年(1433年):曹鼐(1402年-1449年,北直隶宁晋县人)

正统元年(1436年):周旋(1395年-1454年,浙江温州府永嘉县人)

正统四年(1439年):施槃(1417年-1440年,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

正统七年(1442年):劉儼(1394年-1457年,江西吉安府吉水县人)

正统十年(1445年):商輅(1414年-1486年,浙江淳安人)

正统十三年(1448年):彭時(1416年-1475年,江西安福人)

景泰二年(1451年):柯潛(1423-1473年,福建莆田人)

景泰五年(1454年):孫賢(河南杞县人,1423-1477)

天顺元年(1457年):黎淳(湖广华容人,1423-1492)

天顺四年(1460年):王一夔(江西新建人,1425-1487)

天顺八年(1464年):彭教(江西吉水人,1438-1480)

成化二年(1466年):羅倫(江西永丰人,1431-1478)

成化五年(1469年):張升(江西南城人,1422-1517)

成化八年(1472年):吳寬(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人,1435-1504)

成化十一年(1475年):謝遷(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1449-1531)

成化十四年(1478年):曾彥(江西泰和人,1425-?)

成化十七年(1481年):王華(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1446-1522)

成化二十年(1484年):李旻(浙江钱塘人,1445-1509)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費宏(江西铅山人,1468-1535)

弘治三年(1490年):錢福(南直隶松江府华亭人,1461-1504)

弘治六年(1493年):毛澄(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人,1460-1523)

弘治九年(1496年):朱希周(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人,1473-1557)

弘治十二年(1499年):倫文敘(广东南海人,1467-1513)

弘治十五年(1502年):康海(陕西武功人,1475-1540)

弘治十八年(1505年):顧鼎臣(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人,1473-1540)

正德三年(1508年):呂柟(陕西高陵人,1479-1542)

正德六年(1511年):楊慎(祖籍江西庐凌,徙居四川新都,1488-1559)

正德九年(1514年):唐皋(南直隶徽州府歙县人,?-?)

正德十二年(1517年):舒芬(江西进贤人,1484-1527)

正德十六年(1521年):楊維聰(顺天固安人,1500-?)

嘉靖二年(1523年):姚淶(浙江宁波府慈溪县人,?-1537)

嘉靖五年(1526年):龔用卿(福建怀安人,一作福清人,1500-1563)

嘉靖八年(1529年):羅洪先(江西吉水人,1504-1564)

嘉靖十一年(1532年):林大钦(1512年-1545年,广东潮州府海阳县人)

嘉靖十四年(1535年):韓應龍(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1498-1536)

嘉靖十七年(1538年):茅瓒(浙江杭州府钱塘人,1499—?)

嘉靖二十年(1541年):沈坤(南直隶太和人,祖籍昆山,1507-1560)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秦鸣雷(浙江台州府临海县人,1518-1593)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李春芳(南直隶扬州府兴化县人,1510-1584)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唐汝楫(浙江金华府兰溪县人,1513—?)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陳謹(福建福州府闽县人,1525-1566)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諸大綬(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1523-1573)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丁士美(南直隶淮安府清河县人,1521-1577)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申时行(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人,1535-1614)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范应期(浙江湖州府乌程县人,1527-1594)

隆庆二年(1568年):羅萬化(浙江绍兴府会稽县人,1536-1594)

隆庆五年(1571年):張元忭(祖籍四川绵竹,徙居浙江绍兴府山阴县,1538-1588)

万历二年(1574年):孫繼皋(南直隶常州府无锡县人,1550-1610)

万历五年(1577年):沈懋学(南直隶宁国府宣城县人,1539-1582)

万历八年(1580年):張懋修(湖广江陵人,1555-1634)

万历十一年(1583年):朱國祚(浙江嘉兴府秀水县人,1559-1624)

万历十四年(1586年):唐文獻(南直隶松江府华亭县人,1549-1605)

万历十七年(1589年):焦竑(江宁人,1541-1620)

万历二十年(1592年):翁正春(福建福州府侯官县人,1553-1626)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朱之蕃(南京人,世居山东荏平,后附南直锦衣卫籍。1561-

1626)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趙秉忠(山东青州府益都县人,1574-1626)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張以誠(南直隶松江府青浦县人,1568-1615)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楊守勤(浙江宁波府慈溪县人,1566-?)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黃士俊(广东广州府顺德县人,1577-1661)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韓敬(浙江湖州府归安县人,1580-?)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周延儒(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人,1593-1644)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錢士升(浙江嘉兴府嘉善县人,1575-1652)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莊際昌(福建永春人,1584-1629)

天启二年(1622年):文震孟(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人,1574-1636)

天启五年(1625年):余煌(浙江绍兴府会稽县人,?-1651)

崇祯元年(1628年):劉若宰(南直隶安庆府怀宁人,一作潜山人,?-?)崇祯四年(1631年):陳于泰(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人,?-?)

崇祯七年(1634年):劉理順(河南杞县人,1582-1644)

崇祯十年(1637年):劉同升(江西吉安府吉水县人,1587-1646)

崇祯十三年(1640年):魏藻德(顺天通州人,1605-1644)

崇祯十六年(1643年):楊廷鑒(南直隶常州府武进县人,?-?)

中国历代状元轶事

中国历代状元轶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五年壬午科状元孙伏伽。 ○历代状元中,最为后世钦敬的民族英雄,是南宋宝四年(1256年)丙辰科状元文天祥。他以崇高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被誉为“状元中的状元”。 ○历代状元中,对中国政治局势起过重大影响和作用的,是清咸丰六年(1856年)丙辰科状元翁同龠禾。他一生两为帝师,在晚清帝、后两党之争中为帝党首领。甲午中日战争后,积极支持康有为变法主X,并密荐之于光绪皇帝,最终促成“戊戌变法”,使当时政局发生重大变化。 ○历代状元中,唯一由状元而成为皇帝的,是西夏天庆十年(1203年)癸亥科状元李遵顼。他是夏宗室齐王李彦宗之子,于天庆十年(1203年)参加西夏科举考试,廷试得中第一,成为状元。袭封齐王,又擢升大都督府主。后于西夏皇建二年(1211年)发动宫廷政变,废夏襄宗自立,成为皇帝,是为夏神宗。 ○历代状元中,有据可考最早在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的状元,是唐建中二年(781年)辛酉科状元X元翰。他先后考中京兆府解头(解元)、进士状头(状元)、博学宏词科敕头、制科三等敕头。 ○历代状元中,唯一由武状元而位至宰相者,是唐代开元初年武举高等(状元)郭子仪。他一生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曾两度担任宰相。同时,他也是历代武状元中军功最为显著者。

○历代科举考试中,考中“三元”人数最多的是北宋,共有孙何、王曾、宋广羊、杨真宀、冯京、王岩叟等6人。 ○历代状元中,官至宰相(含相当宰相的官职,如内阁首辅、大学士等)人数最多的是明朝,共有胡广、商辂等17人。 ○历代状元中,诗、画成就最高的,是唐开元十九年(731年)辛未科状元王维。他是盛XX水田园诗派杰出代表之一,其诗歌艺术被认为“自李(白)杜(甫)而下,当为第一”。其绘画被推为“南宗绘画之祖”,古代文人画亦自他而始。 ○历代状元中,词作成就最高的,是南宋XX二十四年(1154年)甲戌科状元X孝祥。其词追踪苏轼,气概凌云,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色彩,与X元干并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是伟大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先行者。 ○历代状元中,书法成就最高的,是唐元和三年(808年)戊子科状元柳公权。他精于楷书,也擅长行草书,和唐代另一大书法家颜真卿并称“颜柳”;历史上还把他和唐代欧阳询、颜真卿、元代赵孟兆页合称为我国“楷书四大家”。 ○历代状元中,史学成就最高的,是五代时后汉乾??二年(949年)己酉科状元王溥。他在唐代苏冕始创会要体的基础上,据苏冕所编唐九朝《会要》及杨绍复等续修之书,重加整理,撰成《唐会要》一百卷。后又据五代历朝实录撰成《五代会要》三十卷。不仅史料丰富翔实,而且正式建立了会要体分类编纂的体例方法,为后世所

八股文范文

八股文范文 篇一:现代八股文 我心目中的绅士淑女绅士者,男束绅也;淑女者,女良善也。破题 束绅者,贵也,其行端焉;良善者,温也,其性慈焉。承题 常思之:绅士淑女,今名也,即古之所谓窈窕淑女、谦谦君子是也。此常人之至,万民应日夜求之者也。起讲 何以言绅士:宽袍大袖,步步稳重,自强进取者也。第一股此之谓淑女:谨言慎行,字字小心,厚德有容者焉。第二股入手以声色充淑女,如鹦鹉鸲鹆,人皆好之,终不似凤凰。第三股以言语假绅士,若珷玞琇瑀,人皆好之,实难比瑾瑜。第四股起股恭谦礼让,方称君子,人皆仰之。而不惜温饱,将珍馐作泔水,可谓君子乎?温良敏慧,才是佳人,人尽乐之。而不喜甘脆,以膏粱当鲍鱼,可谓佳人乎?五六股;中股 绅士徒有礼,尚不完足,必博闻强记,四海以为己志,能引领风骚为可。七股淑女独称良,亦难全备,须广学多才,八方以为己任,堪究际天人为佳。八股后股 绅士淑女,实只男女之别;愚者贤人,确有天渊之异。此间非徒言语争辩,却需身体力 篇二:八股文范文 八股文范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归有光 圣经论大人之学,在于尽其道而已矣。盖道具于人,已而各有当止之善也。大人之学尽是而已,圣经所以首揭之,以为学者立法欤?自昔圣王建国,君民兴学设校,所以为扶世导民之具,非强天下之所不欲,而其宏规懿范之存,皆率天下之所当然。是故作于上者,无异教也;由于下者,无异学也。其道可得而言矣,己之德所当明也,故学为明明德焉。人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昊天曰明,及尔出王,昊天曰旦,及尔游衍,非吾心之体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此人之所以有爽德也。谓之明者,明此而已。懋吾时敏缉熙之功,致其丕显克明之实。洗心濯德,超然于事物之表,而光昭天地之命。盖吾之德,固天地之德也。德本明,而吾从而明之耳。不然,则道不尽于己,非所以为学矣。民之德所当新也,故学为新民焉。吾与天下之人而俱生,所谓立爱惟亲,立敬惟长,始于家邦,终于四海,非吾分之事乎!道有升降,政由俗革,此世之所以有污俗也。谓之新者,新此而已。尽吾保乂绥猷之责,致其裁成辅相之道,通变宜民,脱然于衰世之习,而比隆三代之治。盖今之民,固三代之民也。民本当新,而吾从而新之耳。不然,则道不尽于人,非所以为学矣。明德新民,又皆有至善所当止也,故学为止至善焉。惟皇建极, 惟民归极,会其有极,归其有极,孰不有天理之极致乎!知至至之,知终终之,此道之所以无穷尽也。谓之止者,止此而已。有宪天之学,而后可以言格天之功;有格天之功,而后可以言配天之治。不

八股文的定型及其相关问题

八股文的定型及其相关问题 内容提要:明代科举考试中的四书文在成化十一年乙未科会试演化成一种新的范式,即在文章的主体部分用接连而八的对句完成对题目的论述,这种独特的四书文被称为八股文,并且逐渐取代四书文成为制义的通称。最初这种格式大多是在单句题中出现,之后逐渐涵盖其他类型的题目,成为成化、弘治以后最通行的制艺范式。在这个过程中,会元王鏊之元墨及主考丘濬之程文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四书文之所以演变为八股文,既有历史的借鉴,亦有时代的创新;同时也是作为科举文体的两个主体——考官与举子双方互动的结果。 关键词:八股文/辨体/成化乙未科会试/元墨/程文 一八股辨体 关于八股文出现的年代,存在着以下几种不同的说法: (一)王安石制作说。梁章钜《制义丛话》“例言”云:“宋王半山始作制义,《宋史》本传中无此语,不知起自何时,近人所见,则俞桐川《百二十名家选》所录而已。”①

(二)太祖与刘基制定说。《明史?选举志》云:“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② (三)洪武说。洪武十八年乙丑科会元黄子澄元墨《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一文,即被视为“有明一代制义之祖”,梁章钜引徐存庵之言曰:“此为文章之始,自应首录,以存制义之河源也。”(《制义丛话》卷四) (四)永乐说。永乐七年己丑会试第二名杨慈墨卷《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一节》文,有论者由此文认为:“早在永乐初年,标准的八股文格式即已出现,故可推想,八股格式当在永乐末期便已基本定格。”③ (五)成化说。顾炎武《日知录》卷一六“试文格式”条云: 经义之文,流俗谓之八股,盖始于成化以后。股者,对偶之名也。天顺以前经义之文,不过敷演传注,或对或散,初无定式,其单句题亦少。成化二十三年会试《乐天者保天下》文,起讲先提三句,即讲乐天四股,中间过接四句,复讲保天下四股,复收四句,再作大结。弘治九年会试《责难于君谓之恭》文,起讲先提三句,即讲责难于君四股,中间过接二句,复讲谓之恭四股,复收二句,再作大结。每四股之中,一正一反,一虚一实,一浅一深。其两扇立格,则每

八股文范文7篇 .doc

八股文范文7篇 记者上网查询后发现,“高考满分作文涉嫌抄袭”的说法在网络上已经广为流传,目前已有数十个网站、成千上万名网友在热议此事。初中生指证抄袭 寿同学平时语文成绩很好,在班级里常常名列前茅。她一周前刚好看过《被窝是青春的坟墓》一书,作者是七堇年。寿同学班级里很多喜欢语文的同学都看过《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因为这本书是作家郭敬明推荐的好书。 6月23日,寿同学在家看报纸,看到了今年全省高考12篇优卷作文。“这十二篇文章当中,其它篇我都没有太大感觉,我唯独最喜欢《我于咖啡中看见》的这种风格,但我仔细一看,发现这篇文章中多处似曾相识,好像在七堇年的文章中见过。” 起了疑心后,寿同学拿出了自己的阅读笔记,笔记本里摘录了《被窝是青春的坟墓》一书中她喜欢的语句。经过对比,她发现这篇高考满分作文多处抄袭,并且没有注明出处。 两成多照搬原文 根据网友的举报,《我于咖啡中看见》一文1000字左右,其中共6处、200多字引用了七堇年随笔《被窝是青春的坟墓》中的原句(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2007年11月)。 不少高三学生告诉记者,在备战高考作文时,老师曾教他们预先准备,多背一些好的段落和语句,可以套用到高考作文中。但是,初二的寿同学说,“这不是套用,我平时写文章引用别人的语句,肯定

会注明出处。” 文艺评论家林焱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跳开‘抄袭’话题,思考一下普遍性的问题:中学生作文教学中为什么出现一种叫‘套题’的技巧?老师怎么教的,学生怎么发挥的?高考中,这种‘套题’的面有多广?难道我们在其他一些优卷作文试卷中,看不出这种‘套题’迹象吗?名人名言、事例典故、抒情段落,各背一些,以不变应万变。写作文成了玩文字七巧板。为什么学生要这样?老师和考官们,你们有新招吗?” “套用”成普遍现象 厦门一中语文教师唐生灵也说,这个问题其实暴露出中学作文教学的潜规则,那就是“套题”成为一种作文的技巧,参加高考的学生,大量背材料成为一种作文的方法,“套用”成为高考结构作文的普遍现象。 唐老师说,如果我们细心去看一下这些年来全国各地的优卷作文,很多文章你都会有惊人的“似曾相识”。有老师戏谑,要写一篇抄袭三境界的文章,题目就叫《抄袭三境界》。老师们认为,最拙劣的抄袭就是原文照抄,大段大段的抄袭;次一点便是部分抄袭,似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上乘的抄袭就是文章中有一些人家的影子,但又不能让读者在原文中找到人家文章具体的句子,借他人文章表达自己的意思。不管这三境界的抄袭究竟如何,但都没有逃脱“抄袭”二字。 作文与套用原文对比 ●《我于咖啡中看见》节选

八股文入教材

八股文入教材 新学期伊始,浙江省杭州市高级中学高二学生翻看自己的语文教材时发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篇八股文将是他们接下去要学习的内容。除此之外,新教材选编的八股文还包括明朝初期王鏊的殿试之作《民既富于下,君自富于上》和曾国藩的《与诸弟书》。(9月3日中国新闻网) 为了让学生们的写作“有体”,新学期伊始,杭州市高级中学在沿用多年的语文教材基础上,做了些许改动,在新教材中选编了三篇八股文,以此来对孩子们进行写作指导。面对改编后的高中教材,不少网友,尤其是家有高中生的家长们纷纷表示质疑,认为此举很可能会影响孩子们的高考。究竟“八股文入教材”会不会对孩子们的高考产生不良影响?我们不得而知,毕竟这次课改才刚开始,后续影响如何我们无法预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八股文入教材”只是一次聊胜于无的教材拓展与外延。 当地教育界之所以将八股文选编入高中语文教材,看起来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一方面,是出于对贡院文化的尊重。在杭州当地人人都知道,杭州高级中学的建校所在地正是古代读书人参加科考的浙江省贡院的旧址。 另一方面,是出于对孩子们“无体写作”的纠偏与指引。信息爆炸时代,孩子们的眼界更为开阔,思维更为活跃,在作文写作中当然也不缺乏好点子、好素材。然而,开阔的眼界与活跃的思维,同时也凸显出它的弊端,那就是很多时候孩子们写出的作文没有题材可言,

甚至连基本的题材要素都不具备。比如写出的新闻报道读起来像散文,写出的散文似议论文等等。在当地教育人士看来,如果在语文教材中选编一些以体式严谨著称的八股文,用以指导孩子们学写“有体作文”,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次大胆而积极的尝试。 然而在笔者看来,尽管“八股文入选教材”流露出当地教育人士的良苦用心,但恐怕只是一次聊胜于无的教材拓展与外延,部分教师借力八股文指导学生“有体写作”的希望,可能只是一番美好愿景而已。原因就在于,八股文退出教育舞台,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教育进步的必然,而看起来“刻板”有余的八股文,这一封建科举制度的产物,显然与当下主流的教育观显得格格不入。如果将其再次引入教材,引领教育,无疑是在开“历史的倒车”。除此以外,仅凭教材中零星点缀的三篇八股文,就想让学生们学习其思维的过程,了解其中的由浅入深、起承转合,指导孩子们“有体写作”恐怕有点儿不现实。毕竟,八股文并不符合大众的语言习惯,不仅读起来结结巴巴,理解起来更是云蒸雾罩,对少数天资聪颖的孩子来说,恐怕也只是“囫囵吞枣”罢了。 当然了,笔者这么说,倒不是对八股文的价值予以否定,毕竟八股文曾长盛六百年而不衰。但它的价值最好的表现形式和体现之处还在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和文明进步的见证,而不是出现在课堂上、书本中,来所谓地指导学生们“有体写作”。 所以说,“八股文入选教材”只是一次教材的拓展与外延,仅供孩子们拓展知识的涉猎面和了解古代文化所用。如果借力八股文指导

中国历代文武状元名录

中国历代文武状元名录历代文状元名录 隋代状元(进士)榜 张损之孙伏伽侯君素杨纂房玄龄温彦博黄凤麟 唐代状元榜 孙伏伽陈伯玉杜绾李琚羊袭吉常衮李博杨凝张正甫陈讽班肃李顾行韦谌裴俅李余李从实狄慎思莫宣卿刘蒙赵峻许佑孙归黯羊绍素崔詹崔液宋守节姚仲豫严迪贾至杨护卢庚王溆王储牛锡庶李程徐晦李固言卢储李合陈宽崔岘顾标于瓖裴延鲁归仁绍郑合敬陆扆崔胶卢文焕李超弓嗣初常无名李嶷崔曙杨誉洪源张式魏弘简卢顼郑巨源武翊黄尹极白敏中韦筹郑确郑颢卢深颜标薛迈李筠孔缄郑贻矩苏检裴格赵蒙郑益李昂虞咸王阅李巨卿杨栖梧杨凭崔元翰尹枢

李随王源中张又新郑冠宋刓李肱 卢肇于珪崔铏孙龙光郑昌图孙偓 李瀚赵观文归佾杨仲昌许且范崇凯 王正卿刘单杨儇萧遘丁泽薛展 贾棱封孟绅柳公权郑澥李群杜陟 裴思谦郑言张温琪李亿韩衮孔纁 郑蔼杨赞禹崔谔归系吴师道王维 徐征赵岳杨纮齐映黎逢郑全济 苑论陈权韦瓘独孤樟柳璟李珪 崔囗易重李郜孔纬郑洪业归仁泽 崔昭纬崔昭矩杨赞图裴说 五代十国状元榜 崔邈陈逖崔光表王彻王归璞黄仁颖郭晙王朴扈载简文会梁嵩王克贞伍乔卢华寇湘王溥乐史邱旭张确费黄裳王崇古卢郢杨遂邓及宋代状元榜 杨砺张去华马适苏德祥李景阳刘察 李肃刘蒙叟柴成务安德裕张拱刘寅 安守亮宋准王嗣宗吕蒙正胡旦苏易简 王世则梁颢程宿陈尧叟孙何孙仅 孙暨陈尧咨王曾李迪姚晔梁固

张师德徐奭张观蔡齐王整宋庠王尧臣王拱辰张唐卿吕溱杨寊贾黯冯京郑獬章衡刘辉王俊民许将彭汝砺许安世叶祖洽余中徐铎时彦黄裳焦蹈李常宁马涓毕渐何昌言李釜霍端友蔡薿贾安宅莫俦王昂何焕沈晦李易张九成汪应辰黄公度陈诚之刘章王佐赵逵张孝祥王十朋梁克家木待问萧国梁郑侨黄定詹骙姚颖黄由卫泾王容余复陈亮邹从龙曾从龙傅行简毛自知郑性之赵建夫袁甫吴潜刘渭蒋重珍王会龙黄朴徐元杰吴叔告周坦徐俨夫留梦炎张渊微方逢辰姚勉文天祥周震炎方山京阮登炳陈文龙张镇孙王龙泽 辽代状元榜 高举高正郑云从石用中王熙载吕德懋王用极张俭陈鼎杨又玄初锡南承保邢祥李可封杨佶史克忠刘二宜高承颜史简鲜于茂昭张用行孙杰张克恭张仲举张渐李炯张昱张宥张仁纪刘贞 刘师贞冯立邢彭年王寔王棠张孝杰

历代庐陵(吉安)籍状元、榜眼、探花名录

历代庐陵(吉安)籍状元、榜眼、探花名录 状元(18) 朝代姓名科别中状元时间籍贯 宋何昌言宋哲宗绍圣四年丁丑科公元1097年新淦(今新干县) 宋董德元宋绍兴十八年公元1148年永丰 宋文天祥宋理宗宝祐四年丙辰公元1256年庐陵 明胡广明惠帝建文二年庚辰科公元1400年吉水 明曾棨明成祖永乐二年甲申科公元1404年永丰 明肖时中明成祖永乐九年辛卯科公元1411年庐陵(今吉安县) 明陈循明成祖永乐十三年乙未科公元1415年泰和 明曾鹤龄明成祖永乐十九年辛丑科公元1421年泰和 明刘俨明英宗正统七年壬戊科公元1442年吉水 明彭时明英宗正统十三年戊辰科公元1448年安福 明彭教明英顺八年甲申科公元1464年吉水 明罗伦明宪宗成化二年丙戊科公元1466年永丰 明曾彦明宪宗成化十四年戊戊科公元1478年泰和 罗罗洪先明世宗宗嘉靖八年已丑科公元1529年吉水 明刘同升明毅宗崇祯十年丁丑科公元1637年吉水 清刘绎清宣宗道光十五年乙未科公元1835年永丰 清刘福姚清德宗光绪十八年壬辰科公元1892年庐陵(今吉安县) 榜眼(16) 朝代姓名科别中状元时间籍贯 宋刘沆宋仁宗天圣八年庚午科公元1030年永新 宋罗惠儒宋度宗咸淳四年戊辰科公元1268年永丰 明练子宁明太祖洪武十八年乙丑科公元1385年新淦(今新干县)明尹昌隆明太祖洪武三十年丁丑科公元1397年泰和 明王艮明惠帝建文二年庚辰科公元1400年吉水 明周述明成祖永乐二年甲申科公元1404年吉水 明刘江明成祖永乐十六戊戊科公元1418年泰和 明陈文明英宗正统元年丙辰科公元1436年庐陵(今吉安县)明刘升明代宗景泰二年辛未科公元1451年永新 明刘震明宪宗成化八年壬辰科公元1472年安福 明刘戬明宪宗成化十一年乙未科公元1475年安福 明徐穆明孝宗弘治六年癸丑科公元1493年吉水 明罗呈明世宗嘉靖十七年戊戊科公元1538年泰和 明刘威明穆万历八年庚辰科公元1571年峡江 明萧良友明神宗万历八年庚辰科公元1580年庐陵(今吉安县)清姚颐清高宗乾隆三十一年丙戊科公元1766年泰和 探花(14) 朝代姓名科别中状元时间籍贯 宋胡幼黄宋度宗咸淳十年甲戊科公元1274年永新 明李贯明惠帝建文二年庚辰科公元1400年庐陵(今吉安县)

明代的八股制义文阅读附答案

明代的八股制义文阅读附答案 明代的科学制度,是由唐、宋时代科举体制传袭而来,并且以兴起八股文作为考试规定文体的做法。《明史·选举二》:“科目者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題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由于八股文成为成为官方所规定的科举应试文体,而一般文土如果想通过科举这一关,跻身仕宦的行列,势必要对这种应试程文苦苦研习。这就造成了明代八股文的流行。 从表现特点来说,明代兴起的八股文的一个重要体裁特征便是它的对偶性。明成化以前,八股文的句式基本上还是“或对或散,初无定式”,显得比较自由。成化以后,句式趋于严格化,八股对偶结构越来越明显。应该说,对偶句式并不是八股文的独创,它作为一种修辞手段早在先秦诗文中就已应用。南北朝时期形成了一种以偶句为主要特征的文体即骈文。唐宋时代,骈文的句式更趋严整。八股文的成熟,与它吸取古代骈文的艺术体制显然是分不开的。明代洪武至成化、弘治年间,八股文的发展逐渐趋于成熟,并出现了一些创作名家,如王鏊、钱福。尤其是王鏊,为八股文制作的一位大家,被人推崇,他的名篇如《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破题简洁明了,议论平缓不迫,层层展开,结构紧凑,对偶工整,比较典型地体现出八股文的一些基本特点。 进入正德、嘉靖以后,八股文的创作走向兴盛,在众多的作者当中,较有名气的则有归有光、唐顺之、胡友信。除此之外,如茅坤、瞿景淳也是当时八股文制作的大家。归有光、唐顺之、茅坤等人是唐宋文风的推崇者,称“唐家派”,他们时或将古文作法融入八股文之中,从而给八股文创作带来某些新的特点。 到了明代后期,八股文的创作经历了一次新的变化,一些作家身处不断更迁的时代环境,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有赵南星、汤显祖、陈子龙、黄淳耀等。他们在八股文中往往借题议论时政,悲时悯俗,抒发个人胸襟,手法上讲究灵活多变,不是一味地刻求成式。 本来,八股文作为一种特殊文体而存在,是无可厚非的。它的一些表现手法及理论曾对明清两代的散文、诗歌,乃至小说、戏曲的创作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但从总体上来说,它在内容上要求贯穿“代圣人立说”的宗旨,刻板地阐述所谓圣贤的僵化说教,形式上又有严格的限制,加上它以官方规范文体的面目而出现,严重束缚了作者的创作自由,同时给文学的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造成委靡不振的创作风气。 (《明代的八股制义文》节选自袁行需主编《中国文学史》)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明代的科举制度继承了唐宋的科举体制,考试的科目一样,只是考试方法有了一些变化,变成了以八股取士。 B. 对偶句式在先秦诗文和南北朝的骈文中都有应用,明代成化以后对偶句式成了八股文的一个重要标签。 C. 明代唐宋派作家主张回归唐宋文风,并将这一理念应用在八股文创作中.让这一时期的八股文有了一些新的特点。 D. 时代环境的变化让明后期的作家敢于在创作中运用灵活的手法关注现实

历代文状元名录

中国历代文武状元名录 隋代状元(进士)榜 张损之孙伏伽侯君素杨纂房玄龄温彦博黄凤麟 唐代状元榜 孙伏伽陈伯玉杜绾李琚羊袭吉常衮李博杨凝张正甫陈讽班肃李顾行韦谌裴俅李余李从实狄慎思莫宣卿刘蒙赵峻许佑孙归黯羊绍素崔詹崔液宋守节姚仲豫严迪贾至杨护卢庚王溆王储牛锡庶李程徐晦李固言卢储李合陈宽崔岘顾标于瓖裴延鲁归仁绍郑合敬陆扆崔胶卢文焕李超弓嗣初常无名李嶷崔曙杨誉洪源张式魏弘简卢顼郑巨源武翊黄尹极白敏中韦筹郑确郑颢卢深颜标薛迈李筠孔缄郑贻矩苏检裴格赵蒙郑益李昂虞咸王阅李巨卿杨栖梧杨凭崔元翰尹枢李随王源中张又新郑冠宋刓李肱卢肇于珪崔铏孙龙光郑昌图孙偓李瀚赵观文归佾杨仲昌许且范崇凯

王正卿刘单杨儇萧遘丁泽薛展贾棱封孟绅柳公权郑澥李群杜陟裴思谦郑言张温琪李亿韩衮孔纁郑蔼杨赞禹崔谔归系吴师道王维徐征赵岳杨纮齐映黎逢郑全济苑论陈权韦瓘独孤樟柳璟李珪崔囗易重李郜孔纬郑洪业归仁泽崔昭纬崔昭矩杨赞图裴说 五代十国状元榜 崔邈陈逖崔光表王彻王归璞黄仁颖郭晙王朴扈载简文会梁嵩王克贞伍乔卢华寇湘王溥乐史邱旭张确费黄裳王崇古卢郢杨遂邓及 宋代状元榜 杨砺张去华马适苏德祥李景阳刘察李肃刘蒙叟柴成务安德裕张拱刘寅安守亮宋准王嗣宗吕蒙正胡旦苏易简王世则梁颢程宿陈尧叟孙何孙仅孙暨陈尧咨王曾李迪姚晔梁固张师德徐奭张观蔡齐王整宋庠

王尧臣王拱辰张唐卿吕溱杨寊贾黯冯京郑獬章衡刘辉王俊民许将彭汝砺许安世叶祖洽余中徐铎时彦黄裳焦蹈李常宁马涓毕渐何昌言李釜霍端友蔡薿贾安宅莫俦王昂何焕沈晦李易张九成汪应辰黄公度陈诚之刘章王佐赵逵张孝祥王十朋梁克家木待问萧国梁郑侨黄定詹骙姚颖黄由卫泾王容余复陈亮邹从龙曾从龙傅行简毛自知郑性之赵建夫袁甫吴潜刘渭蒋重珍王会龙黄朴徐元杰吴叔告周坦徐俨夫留梦炎张渊微方逢辰姚勉文天祥周震炎方山京阮登炳陈文龙张镇孙王龙泽 辽代状元榜 高举高正郑云从石用中王熙载吕德懋王用极张俭陈鼎杨又玄初锡南承保邢祥李可封杨佶史克忠刘二宜高承颜史简鲜于茂昭张用行孙杰张克恭张仲举张渐李炯张昱张宥张仁纪刘贞刘师贞冯立邢彭年王寔王棠张孝杰

明朝历代皇帝简介

明朝历代皇帝简介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清朝的朝代1368年朱元璋灭元称帝,国号大明,历十二世,传十六帝明太祖(洪武)明惠帝(建文)明成祖(永乐)明仁宗(洪熙)明宣宗(宣德)明英宗(正统/天顺)明代宗(景泰)明宪宗(成化)明孝宗(弘治)明武宗(正德)明世宗(嘉靖)明穆宗(隆庆)明神宗(万历)明光宗(泰昌) 明熹宗(天启)明思宗(崇祯)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一说亡于1683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清朝的朝代,是以汉族为主推翻蒙古族统治者而建立起来的汉族复兴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而明朝皇帝,则是指由明太祖朱元璋开始,直至明思宗朱由检共16位明朝皇帝。 太祖朱元璋(1328-1398)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在位31年。 1368年建立明朝,定都南京,死于1398年,时年71岁。 惠帝朱允炆(1377-1402)年号“建文”1398年即位,在位5年。 明惠帝朱允炆,明朝无谥,清乾隆元年追谥「恭闵慧皇帝」,史籍称为建文帝。性寡断。 惠帝,太祖孙,皇太子朱标的次子,朱元璋在世时,大封王室,20多个儿子均封为亲王,分驻各地,惠帝登基后,进行削藩,以统一军事,惹恼诸王,燕王朱棣其兵北京,1402年攻入南京,惠帝一说被烧死,一说外逃。 成祖朱棣(1360-1424)年号“永乐”1402年即位,在位23年。 成祖朱棣,朱元璋的第四子,1420年推翻明惠帝自立,1421年迁都北京,并下令编纂了《永乐大典》。死于1424年,时年65岁。 仁宗朱高炽(1378-1425)年号“洪熙”1424年即位,在位1年。 仁宗,明成祖长子,仁宗政治比较清明,采取一些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在位1年,死于1425年,时年48岁。 宣宗朱瞻基(1398-1435)年号“宣德”1425年即位,在位11年。

大清朝状元 八股文范文

八股文范文 八股文---这种在中国绝种百年的东西,相信大家都听过它的名字,但到底什么样子,极少有人看到。今从邓云乡老先生的有关文章中摘录一篇八股文的典型范文,和大家一起观赏,就当看个古董。如果哪位朋友能看懂,并把它翻译成大家都能理解的现代语言,或者能对该文进行点评,请出手。 偶尔也会看到一些清代人写的文章。其难懂的程度超过秦汉以来的文章。看了这个范文,我才明白清代文章的难读,全是考八股文训练出来的文人写的。 八股文的现代定义(从词典抄的):八股文,明清两朝考试制度规定的文体。始于明朝永乐年间。规定每篇文章必须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在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四个部分中,每个部分要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一副对联)合起来共八股。八股文的字数规定为300字以上,450字以下,嘉庆时期放宽到600字以下。 介绍的这篇八股文范文作者是:韩菼。他的简历如下。 韩菼---清代初年八股文名家,江南长洲人(即现在苏州),官作到礼部尚书。韩菼在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年)考中状元。死后,乾隆朝追谥“文懿”。乾隆对他的评语是:“菼,雅学绩文,湛深经术,所撰制义,清真雅正,开风气之先,为艺林楷则”。就是说他所写的八股文,是典型范文。 [题目] 注:方括号内的文字是我加的,不是原文的文字,为了方便朋友们理解文章。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破题] 圣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 [承题] 盖圣人之行藏,正不易规,自颜子几之,而始可与之言矣。 [起讲] 故特谓之曰:毕生阅历,只一二途以听人分取焉,而求可以不穷于其际者,往往而鲜也。迨于有可以自信之矣。而或独得而无与共,独处而无与言。此意其托之寤歌自适也耶,而吾今幸有以语尔也。 [入手]

中国古代状元、进士主要地域分布

中国古代状元、进士主要地域分布(转贴) (2011-10-04 05:57:55) 原文地址: 中国古代状元、进士主要地域分布(转贴) 热热 一、文科人才 明清全国进士、状元的时空分布表 ★表1明代各省进士的地理分布 名次省份进士 1浙江3697 2江西3114 3江苏2977 4福建2374 5山东1763 6河南1729 7河北1621 8四川1369 9山西1194 10安徽1169 11湖北1009

12陕西870 13广东857 14湖南481 15广西207 16云南122 17甘肃119 18贵州32 19辽东23 ★表2明代状元分布表(前五位)名次省份状元 1浙江20 2江西18 3江苏17 4福建10 5安徽6 ★表3清代各省进士的地理分布名次省份进士 1江苏2949 2浙江2808 3河北2674 4山东2270

5江西19 6河南1721 7山西1420 8福建1371 9湖北1247 10安徽1119 11陕西1043 12广东1011 13四川753 14湖南714 15云南694 16贵州607 17广西568 18甘肃289 19辽东186 ★表4清代状元分布表(前五位)名次省份状元 1江苏27 2浙江20 3安徽7 4山东5

5河北/福建3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明代进士、状元大多出生于南方,北方则全面落后。进士中只有山东勉强挤进了前五名,状元中前五名的省则无一是北方的。这固然与南宋以后中国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有关,但南北能相差这么多,与蒙元一百多年间对我国北方,尤其是华北平原经济、文化、人才的全面破坏是分不开的。由于这一百多年的屠杀和破坏,北方元气大伤,有明一代恢复非常艰难! 再看清代的进士、状元分布,虽然北方依然落后,但已经出现了强劲反弹。尤其是河北、山东,无论是进士总数还是状元人数,竟双双进入前五名。这与明清几百年来北方,尤其是华北平原相对安定,人民休养生息,经济文化元气逐渐恢复有关! 总之,近代以来,中国经济、文化、人口中心在南移的同时,也在加速向东北部尤其是渤海地区转移。随着清末民初,大量汉族人口对东北地区的迁移定居,这一趋势表现的更加明显! 二、武科人才 我国历史上的武举制度创始于唐代。武举的兴盛是明清两代,特别是在清代。 明朝武举创制甚早,但制度一直没有确定下来。 清代统治阶级兴起于关外草原,尚武好兵的传统带入关内,使武举的情况大不相同,重视程度大大超过明代。制度日益严密,录取相对公正。因此,民间习武者对武举考试趋之若鹜。清代武举为国家提供了大批人材,其中产生了不少杰出人物。 清代的武会试,一共进行了一百一十二次。一百一十二年武状元的姓名都有记载,但目前能确知其籍贯者只九十二人。(其余二十一人还有待于考求。因 此这个统计不完备,但大略可见各省武举基础的差别。) ★清代武状元分布表

明朝历代皇帝列表简介

明朝历代皇帝列表简介 欧阳学文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一说亡于1683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清朝的朝代。1368年朱元璋灭元称帝,国号大明,历十二世,传十六帝。以汉族为主推翻蒙古族统治者而建立起来的汉族复兴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明朝皇帝,则是指由明太祖朱元璋开始,直至明思宗朱由检共16位。

1、太祖朱元璋(13281398)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在位31年。 太祖朱元璋,安徽凤阳人,公元1368年8月,由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人的指挥下一举攻陷元大都北京,宣告了元朝的灭亡。同年,朱元璋在建康(今南京)称帝,改元洪武,建立了明王朝,朱元璋是为明太祖。他死于1398年,时年71岁。 2、惠帝朱允炆(13771402)年号“建文”1398年即位,在位5年。 明惠帝朱允炆,明朝无谥,清乾隆元年追谥「恭闵慧皇帝」,史籍称为建文帝。性寡断。惠帝,太祖孙,皇太子朱标的次子,朱元璋在世时,大封王室,20多个儿子均封为亲王,分驻各地,惠帝登基后,进行削藩,以统一军事,惹恼诸王,燕王朱棣其兵北京,1402年攻入南京,惠帝一说被烧死,一说外逃。

3、成祖朱棣(13601424)年号“永乐”1402年即位,在位23年。 成祖朱棣,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以入京除奸为名,发动了“靖难之役“。经过四年的战争,在1420年打败惠帝统治集团,夺取了明朝政权,建元永乐,是为明成祖。1421年迁都北京,并下令编纂了《永乐大典》。死于1424年,时年65岁。 4、仁宗朱高炽(13781425)年号“洪熙”1424年即位,在位1年。 仁宗,明成祖长子,仁宗政治比较清明,采取一些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在位1年,死于1425年,时年48岁。 5、宣宗朱瞻基(13981435)年号“宣德”1425年即位,在位11年。 宣宗,仁宗长子,他和其父一样,比较能倾听臣下的意见与仁宗并称“仁宣之治”,宣宗时君臣关系融洽,经济也稳步发展。宣宗死于1435年,时年38岁。 6、英宗朱祁镇(qí)(14271464)年号“正统”;“天顺”(14351449;14571464),在位23年。 英宗,宣宗长子,即位时才9岁,被宦官王振专权,1449年,瓦喇大举南侵,王振惬英宗亲征,英宗被俘,史

唐伯虎经典八股文《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

唐伯虎经典八股文《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 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 唐伯虎 芙目盼兮。情传之矣。 夫秋波。最足关情者也,况转于临去时乎!当之者将奚以为情耶? 若曰:人之以情相感者,予亦不知其何心也。第情不可见,有显然直露其表者,而其情浅矣;乃情不可见,有隐然微示其意者,而其情转深,何也? 当猝然邂逅之余,而凝眸偶嘱,若欲传,若不欲传,觉有往复流连者,令人一望而神驰也已。如予今之所见,其人不既去哉! 方其未去也,未尝告我以心,尚有不欲遽去者,不童倾心以相告,旁观者有所不知,而身其际者,已默为喻矣。 及其将去也,亦未明言其意,尚有不忍逮去者,一若寓意于目中,传闻犹多艳羡,而历其境者,益难自持矣。 幸哉,其临去也,望伊人之不见,而将遂将迎,不尽在此秋波乎? 惜哉,其临去也,瞻彼美之云遥,而乍臆乍现,怎当他秋波那一转乎? 丰姿绰约,神已淡于秋水。而相接之际,莫我肯顾,则无如

他何耳。今也睹彼秋波,有不自禁之情,俄而光稍著焉,俄而光即敛焉,低徊而临去者。能不倾倒于那一转乎?夫螓首蛾眉,《卫风》尝致荚于硕人。则何如那一转者,传神于阿堵之间也! 莲步轻盈,袜亦足以凌波,而相值之时,莫予云觏,又无如他何耳。今也眄彼秋波,有不自王之意,不视则恐我不知焉,久视又恐人或见焉,徘徊而临去者.能不销魂于那一转乎?夫婉兮清扬,诗人每载咪于之子,则何如那一转者,相赏于风尘之外也! 谓秋波在予乎?则不应转于临去也!谓秋波不在予乎?则临去不应有那一转也!步迟迟其欲往,意默默其难忘。窈窕淑女,亦似撩人之离恨,而为此秋波也者。 谓秋波无心于临去乎?胡为而多此一转也!谓临去有心于秋波乎?则怎当他那一转也!我欲招而不敢,他欲恝而不能。彼芙人兮,亦似惧人之断肠,而为此那一转也者。 谢佳人之有意,玉虽移而神已留;愧书生之不才,形虽隔而情难已。噫!怎当乎哉! 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题目) 八股文是明清时代盛行的一种束缚读书人思想的文体,然而,有人却“戴着镣铐跳舞”,用这种死板的形式写出了绝妙文章。传为唐寅所作的《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一文,描摹细腻深入,运笔空灵洒脱,风格委婉缠绵,堪称美文妙文。

浅析明朝八股文的出现1

浅析明朝八股文的出现 (陕西理工学院历史文化系历史学专业2006级1班陕西汉中 723001) 指导老师: [摘要]:确立于明朝的八股文,是明清两代科举考试采用的一种专门文体。八股文作为一种考试文体, 采用时间长达数百年, 影响之深远, 恐怕在中外历史上都是罕见的。因此,深入研究和考察八股文的产生,有利于我们全面理解和更深刻的了解八股文。 [关键字]:八股文明朝背景出现 引言:八股文从明代产生到晚清终结,历时几百年。它不仅是科举考试文体之一,也是旧时文人普通修习的一种特殊文章体裁。作为中国历史上一种特殊而复杂的文化现象,和政治、教育、文学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曾给予中国文化以很深的影响。然而它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是有一定的时代背景的,研究其产生的背景将有利于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它。 一、明朝八股文出现的背景 科举考试文体八股文是适应科举考试的需要而产生,并随着科举考试的发展而发展,它的形成并非由某人或某几个人或某个权威在某一特定的时间里制定的,它是在历史的过程中,伴随着科举考试的发展,由众多的人参与不断修补完善的结果。 1、八股文产生的源渊 就八股文的起源而言,说法颇多。商衍鎏认为起源于王安石改革时的以诗赋取代经义。郑灏若《四书文源流考》谓:“《四书》之文,源于经义,刨自荆公。”[1] 卷八从科举文体的渊源来看,“说八股文源于宋代经义是比较近于事实也比较近于文体本质的说法,也是学术界普遍比较认可的看法”。[2]P137而邓嗣禹在《中国考试制度史》一书中认为八股文起源于宋,行于元,最后形成于明朝。关于八股文形成的时间。著名史学家翦伯赞在《中国史纲要》下册中认为。八股取士的实施从洪武三年(1370年)就开始了。[3]P88但是国内另一学者金诤则认为,八股文的正式形成是明代成化年间。 [4]P197 2、八股文出现的社会背景 明王朝是在农民起义的白骨堆上建立起来的封建政权,明太祖朱元璋亲自经历并领导了元末农民运动,他深刻知道人民的反抗对统治者构成的威胁,因此在称帝之后吸取了元朝灭亡的教训,在发展生产与缓和阶段矛盾的同时,制定了很多强化其统治地位的政策。这些政策,一方面是加强其国家机器,建立强大的军事机构,制定“大明律”,设立锦衣卫和东西厂等特务机构,对人民进行监视和镇压,另一方面则是在思想文化领域,对人民加强控制,推行文化专制主义。明初推行文化专制主义的措施主要有: 第一,大力提倡儒家道统和程朱理学。 明太祖称帝后即大力提倡儒学,封孔子为“至圣先师”,规定四书、五经为国子监功课,并把程朱理学定为官方哲学。明成祖朱棣命胡广、杨荣等编《四书大全》、《五经大全》、《理性大全》,这三种“大全”,大都是程朱理学家们的著作,朝廷明令全国各地“生员”必须把它们当作必读书,规定国子监及地方学校都要“以孔子所定经书诲诸生,毋以‘仪秦纵横’坏其心术。”官方的这些措施,大大加强了儒学特别是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 第二,加强对知识分子的控制。 明初为了使知识分子按照统治阶级的要求而就范,对知识分子采取了软硬兼施的政策。朝廷明令“士大夫不为君用者,罪该抄杀”、用高压手段对怀有二心的知识分子进行了残酷

明朝历代皇帝年号表

建文元年己卯建文二年庚辰建文三年辛巳建文四年壬午1399 1400 1401 1402 洪熙元年1425年

成化元年二年三年四年五年六年七年八年九年十年公元1465年1466年1467年1468年1469年1470年1471年1472年1473年1474年干支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成化十一年十二年十三年十四年十五年十六年十七年十八年十九年二十年纪年1475年1476年1477年1478年1479年1480年1481年1482年1483年1484年干支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成化二十一二十二年二十三年 纪年1485年1486年1487年 干支乙巳丙午丁未

正德元年二年三年四年五年六年七年八年九年十年西元1506年1507年1508年1509年1510年1511年1512年1513年1514年1515年干支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正德十一年十二年十三年十四年十五年十六年 西元1516年1517年1518年1519年1520年1521年 干支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

支 嘉 靖 十一年十二年十三年十四年十五年十六年十七年十八年十九年二十年 纪年1532年1533年1534年1535年1536年1537年1538年1539年1540年 1541 年 干 支 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 嘉靖二十一 年 二十二 年 二十三 年 二十四 年 二十五 年 二十六 年 二十七 年 二十八 年 二十九 年 三十年 纪年1542年1543年1544年1545年1546年1547年1548年1549年1550年 1551 年 干 支 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 嘉靖三十一 年 三十二 年 三十三 年 三十四 年 三十五 年 三十六 年 三十七 年 三十八 年 三十九 年 四十年 纪年1552年1553年1554年1555年1556年1557年1558年1559年1560年 1561 年 干 支 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 嘉靖四十一 年 四十二 年 四十三 年 四十四 年 四十五 年

清朝的文状元名单

清朝的文状元名单 清朝一共进行科考112科,以下是清朝状元的列表: 顺治三年(1646年):傅以渐(1609年-1665年,山东东昌府聊城县人) 顺治四年(1647年):吕宫(1603年-1664年,江苏常州府武进县人) 顺治六年(1649年):刘子壮(1609年-1653年,湖北黄州府黄冈县人) 顺治九年(1652年)满榜状元:麻勒吉(?-1689年,满洲正黄旗人) 顺治九年(1652年)汉榜状元:邹忠倚(1623年-1654年,江苏常州府无锡县人) 顺治十二年(1655年)满榜状元:图尔宸(?-?,满洲正白旗人) 顺治十五年(1658年):孙承恩(1619年-1659年,江苏苏州府常熟县人) 顺治十六年(1659年):徐元文(1634年-1691年,江苏苏州府昆山县人) 顺治十八年(1661年):马世俊(1609年-1666年,江苏镇江府溧阳县人) 康熙三年(1664年):严我斯(1629年-?,浙江湖州府归安县(今湖州市)人) 康熙六年(1667年):缪彤(1627年-1697年,江苏苏州府吴县人) 康熙九年(1670年):蔡启僔(1619年-1683年,浙江湖州府德清县人) 康熙十二年(1673年):韩菼(1637年-1704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今苏州)人) 康熙十五年(1676年):彭定求(1645年-1719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今苏州市)人) 康熙十八年(1679年):归允肃(1642年-1689年,江苏苏州府常熟县人)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蔡升元(1652年-1722年,浙江湖州府德清县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陆肯堂(1650年-1696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沈廷文(?-?,浙江嘉兴府秀水县人) 康熙三十年(1691年):戴有祺(?-1711年,江苏金山卫(今上海金山区)人)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胡任与(?-1704年,江苏江宁府上元县(今南京市)人)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李蟠(?-?,江苏徐州人)。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汪绎(1671年-1706年,江苏苏州府常熟人)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王式丹(1645年-1718年,江苏扬州府宝应县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王云锦(1657年-1727年,江苏常州府无锡县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赵熊诏(1663年-1721年,江苏常州府武进县人)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王世琛(1680年-1729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恩科:王敬铭(1668年-1721年,江苏太仓州嘉定县(今属上海市)人)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徐陶璋(1674年-1738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人,祖籍昆山)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汪应铨(?-?,江苏苏州府常熟县人) 康熙六十年(1721年):邓中岳(?-?,山东东昌聊城人)

明朝那些事儿摘抄八股文

明朝那些事·摘抄 长期的困难生活,最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有很多人在遇到困难后,只能怨天尤人,得过且过,而另外一些人虽然也不得不在困难面前低头,但他们的心从未屈服,他们不断的努力,相信一定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 是的,即使你拥有人人羡慕的容貌,博览群书的才学,挥之不尽的财富,也不能证明你的强大,因为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此诚为光照日月、气壮山河的绝唱! 文天祥的行为告诉了所有的人,肉体可以被征服,但道义是不 会被征服的。 这种道义,不但属于每一个人,也属于他们的国家,民族。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一篇正二八经的八股状元文 题: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破题]

圣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 [承题] 盖圣人之行藏,正不易规,自颜子几之,而始可与之言矣。 [起讲] 故特谓之曰:毕生阅历,只一二途以听人分取焉,而求可以不穷于其际者,往往而鲜也。迨于有可以自信之矣。而或独得而无与共,独处而无与言。此意其托之寤歌自适也耶,而吾今幸有以语尔也。 [入手] 回乎,人有积生平之得力,终不自明,而必俟其人发之人有积一心之静观,初无所试,而不知他人已识之者,神相告也,故学问诚深,有一候焉,不容终秘矣。 [起股] 回乎,尝试与尔仰参天时,俯察人事,而中度吾身,用耶舍耶,行耶藏耶? 汲于行者蹶,需于行者滞,有如不必于行,而用之则行者乎?此其人非复功名中人也。 一于藏者缓,果于藏者殆,有如不必于藏,而舍之则藏者乎,此其人非复泉石中人也。 [中股] 则尝试拟而求之,意必诗书之内有其人焉。爰是流连以志之,然吾学之谓何。而此诣竟遥遥终古,则长自负矣。窃念自穷理观化以来,屡以身涉用舍之交,而充然有余以自处者,此际亦差堪慰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