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初三化学教材知识梳理(全册).doc

上海初三化学教材知识梳理(全册).doc

上海初三化学教材知识梳理(全册).doc
上海初三化学教材知识梳理(全册).doc

上海初三化学教材知识梳理注:标注“※”的内容不在考试要求范围内。《化学的魅力》知识点单元1第化学使世界更美好第一

节的基础科学。变化规律以及组成、结构、性质、什么

是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1 、两种变化2 物理

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化

学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两种性质3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的性质叫做物理

性质。化学性质:只有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

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区别:是否需要通过化

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举例:活性炭的吸附性,

酒精、盐酸等物质的挥发性,熔点,沸点,密度,溶

解度,硬度,颜色,常见的状态,味道等。物理

性质常见的酸性,碱性,稳定性,活泼性,可

燃性,助燃性,一氧化碳的毒性,还原性,氧化性等。化学性质、实验3实验目的实验现象化学反

应方程式实验名称↑+2HCl→CaCl 产生气泡固体

逐渐溶解、O+CO+HCaCO 大理石和盐酸反应2223观察化学表化中↓+H→CaCO O + COCa(OH) 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白色沉淀2322 的现象点燃

生成白色固体耀眼白光、镁带在氧气中燃烧

Mg+O2MgO 2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二节

1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燃烧匙——(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受热均匀)的仪器是—只能间接加热(垫石棉网——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量筒、漏斗、集气瓶等——不可加热的仪器(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量取液体体积所用的实验仪器有:规格合适的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也不能用作反应容器。托盘天平(一般用于固体药品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三)称量器)克。0.1 。”左物右码“)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1(注意点:)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2(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称量纸,在纸上称量。潮,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称量。(四)加热器皿--酒精灯: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不可用燃着的”三不“)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1(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添加酒精使用漏斗和

1/4也不应少于2/3)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玻璃棒。)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外焰的温3(。度最高))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4(抹布或灭火器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2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处。1/3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处;1/3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用手拿住。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具体见《物质的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提纯》部分)(液封)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药品的取用、药品的存放:1 ,(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白磷的着火点低)、药品取用的总原则2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为宜。1~2mL宜,液体以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另一洁净的指定的容。器内(废液缸):任何药品不能用手拿、舌尝、或直接用鼻闻

试剂(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用”三不“②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固体药品的取用3 ②块状药品:用镊子夹取形纸槽V①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药匙或、液体药品的取用4。标签应(以免药品污染或者腐蚀桌面)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①液体试剂的倾注法:。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缓地(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向着手心,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3

②液体试剂的滴加法:、先挤出滴管中的空气,后吸取试剂a滴管的使用:、滴入试剂时,滴管要保持垂直悬空,不能伸入容器中或与器壁接触,否b则造成试剂污染。、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以免被试剂腐蚀c、滴管用毕,立即用水洗涤干净(滴瓶上的滴管除外,直接放回原滴瓶,d 切不可放在其它的滴瓶中)(二)连接仪器装置及装置气密性检查装置气密性检查::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贴容器外壁,稍停片刻,若导管口有气1方法;泡冒出,证明气密性良好(原理:热胀冷缩):将导管放入水中,导管口部有水柱上升,稍停片刻,水柱并不回落,就说2方法。明装置不漏气(原理:大气压强和容器内压强不同)(三)物质的加热,试管)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下倾斜(防止加热时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爆裂)1(,再集中加热。受热时先均匀受热(预热)度45,加热时使试管与桌面约成

1/3)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2(角,受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给试管里的液体的中下部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不可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四)过滤(见《物质的提纯》部分)(五)蒸发(见《物质的提纯》部分):发光、颜色的变化、沉淀的(六)学习观察实验现象(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生成和溶解、热量的变化、气体的生成(在溶液的反应中产生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气泡;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或燃着的木条或澄清石灰水等加固体反应后产生的气体一般难以观察,,有无刺激)’无‘;水珠的产生(在溶液中的反应产生水,一般难以观察,现象为以检验) 4

性气味;有无爆炸;烟(固体)或雾(液体)的产生等。(七)书写实验报告:明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过程、选择实验仪器、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实验原理、得出实验结论。物质的提纯第三节、混合物和纯净物1 纯净物是相对混合物而言,世界上没有绝对纯净的物质。纯净物混合物一种物质组成两种或者多种物质组成概念有固定组成,有固定性质无固定组成,无固定性质区别、物质提纯的方法:2)过滤:用于分离难溶于水的物质和液体(比如:分离食盐和砂子、分离氯化钾和二氧1 化锰等)”一贴二低三靠“操作注意事项::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一贴“ )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2()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1(:”二低“ ”)

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三靠1(:“ )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2()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3(过滤后,滤液仍然浑

浊的可能原因有:▲ 等③滤纸破损②倾倒液体时液面高

于滤纸边缘①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如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必须要重新过滤。,蒸发可以使稀溶液变浓)蒸发:用加热

的方法,除去溶液中的水分(比如海水晒盐等)2 或者把溶液

蒸干使溶质析出。注意点:)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

搅拌1((作用:加快蒸发,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

液滴飞溅))当液体接近蒸干(或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

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2( 5

分蒸发掉,以避免固体因受热而迸溅出来。)热的蒸发

皿要用坩埚钳夹取,热的蒸发皿如需立即放在实验台上,要垫

上3(石棉网。)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3 (海水晒盐)NaCl蒸发结晶:如结晶的两种方法)KNO

降温结晶(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如3去除不溶性杂质,得到

的精盐中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粗盐提

纯3 实验步骤:溶解、过滤、蒸发实验仪器实验步骤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实验仪器加速溶解烧杯、玻璃棒溶解

过滤引流、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使液体受

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玻

璃棒蒸发世界通用的化学语言第四节、元素:同一种

原子的总称。1(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多万种物质3000它们组成

了多种,100现已探明的元素的种类是。增长)地壳中的元

素:含量最多的前四种元素是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

的金属元素铝。空气中的元素: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

素符号的由来:拉丁文的第一个字母大写或再附加一个小写字

母表示:种元素)21常见元素的符号(、Hg、汞(水银)

Zn、锌Fe、铁Cu、铜Ca、钙K、钾Al、铝Mg、镁Na钠

金属元素 Mn 、锰Ba、钡Ag、氮C、碳H氢Cl 、氯S、硫P、

磷Si、硅O、氧N 非金属元素 6

He 氦稀有气体元素、物质的分类 2 等Ba、Fe、Cu:金属(单原子构成)单质中的元O、Cl、

O、Si、C非金属:单质(一种元素)纯净物 3 22

素以游离态存在(一种物质) Ar 、Ne、He:稀有

气体(单原子构成)化合物中的元素以化合态存在―――――(多种元素)化合物:,又有化合态的

氧(水或者二氧例:空气中既有游离态的氧(氧气或者臭氧中

的氧元素)化碳中的氧元素)+1-1-12-2、原子团:14SO

NH NOOH CO 4334硫酸根硝酸根氢氧根碳酸根铵根

(略)化学式的书写:单元《浩瀚的大气》知识点2

第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第一节 CO N O 其它气体和

杂质稀有气体空气成分222———78% 21% 体积分数7 、空气的成分和组成1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

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a 、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b 体积1/5、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c ,

可支持燃烧;1/5约占O② 、结论:①空气是混合物;d2,

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4/5约占N③2,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原因:装置漏气(气密性不好)1/5①液面上升

小于、探究:e 就打开弹簧夹原因: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②能否用铁代替红磷?不能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

强差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氮的氧化物)SO、CO)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2(2

和烟尘等:可吸入固体颗粒数、二氧化硫、二氧化氮。)API

空气质量指数(()目前环境污染问题:3 臭氧层

破坏等)CO温室效应(2)CO煤气中毒(等)SO酸雨(2、常见气体的用途:2 (如潜水、医疗急救)供呼吸①氧气:(如燃料燃烧、

炼钢、气焊)支持燃烧、液氮冷冻、食品保鲜等、

重要原料(硝酸、化肥)②氮气:惰性保护气(化性不活泼):等的总称)Ar、Ne、He③稀有气体(、激光技术保

护气、电光源(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构成物质的微粒3 大部分物质由分子构成,如水、二氧化碳等有些物质由原子

构成:金属、稀有气体等8

③分子不断地②分子体积很小,质量也很小微粒的特性:

①真实存在无规则运动⑤同种微粒化学性质相同,不

同种微粒化学性质不同④微粒间有间隙原子分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定义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性质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联系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区别、相对原子质量:3 表示,没有单位。Ar的比值,用1/12一种原子的质量对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式量: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没有单位。神奇的氧气第二节、氧气的物理性质1,密度比空气略大(实验室常温下: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2 氧气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供给呼吸(正常人过度吸氧有副作用)(1) 检验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氧气与很多物质反应现象(2)现象化学方程式物质放热,在空气中发红光,在氧气中发出白光,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点燃CO C+O22木炭浊的气体9

点燃O2P4P+5O522放热,产生大量白烟磷放热,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点燃SO S+O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将此气体通入水中,可以使紫色硫22石蕊变红。点燃2MgO2Mg+O镁放热,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2点燃OFe3Fe+2O ) O(Fe放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铁43432放热,产生淡蓝色火焰,

在火焰上方放玻璃片能看到有无色液体(纯点燃O2H+O2H氢气222净的氢气)注意:铁燃烧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铁在空气中不可燃烧。氧化反应:物质和氧发生的反应。上述表格中所有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3)C……→D+B+A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 氧气的制备(4)物理变化)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工业制氧气理原气氧制室验实MnO O + O 2H O 2H22222 MnO2KCl+3O2KClO223加热加热+ O + MnOMnOK *2KMnO22424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5) 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10

固液不加热型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排水法:难溶或不溶于水的物质注意:收集氧气用排水法得到的气体纯度比较高,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故很难完全把集气瓶里面的空气排干净。实验室制取氧气(6) Ⅰ、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以氯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a 熄—移—收—点—固—装—查—、步骤:连、注意点b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爆裂的比例均匀混合,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1:3②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以处1/3③铁夹夹在离管口

约④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⑤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而引起试管爆裂⑥用排向上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尽可能排空集气瓶中的空气)、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向上空气法)c 集气瓶中的水完全排空(排水法)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Ⅱ、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以双氧水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11 注意点:,防止气体逃逸;①如果使用长颈漏斗,则长颈漏斗的末端必须伸入液面以下(液封)②双氧水(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反应也可以得到氧气,但是反应速率很慢,所以要添加催化剂;③为了加快双氧水分解的速率,可以用加热的方法,但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却不能复燃,原因是此时产生的是氧气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④用向上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尽可能排空集气瓶中的空气)氧气的验满:同上(略)在反化学性质和本身的质量而,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在化学反应中能催化剂:(7) (一变两不变)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8) 实验室制取气体必须要满足的条件①反应的速率适中(速率快或者慢都不能平稳地收集气体)举例:双氧水制取氧气必须要加催化剂,否则因为速率慢,氧气的浓度不够,带火星的木条无法复燃;②反应要比较容

易操作举例:要制取氧气,理论上可以用水电解的方法,但是实验的操作步骤比较繁琐,且反应速率慢,故不采用;③经济举例:要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很多,但是从药品的成本等考虑,采用碳酸钙和盐酸反应比较适宜。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9) ①氧气:带火星的木条②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③氢气:将气体点燃,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看是否有水珠;或者先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通过无水硫酸铜12 ……+C+A→B分解反应:(10)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如:水电解、双氧水制……取氧气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守恒定律第三节、化学式的用途1 ①表示每一种纯净物②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③确定物质中组成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④确定物质的式量、摩尔质量⑤确定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⑥确定物质的各种成分的质量在物质总质量中所占的质量分数2 。0,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是0、任何物质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23106.02×的任何物质约含有1mol,简称摩。)mol表示,单位是摩尔(n、物质的量用3 个微粒。,数值是式量。”)g/mol摩尔(/克“表示,单位M物质的质量,用1mol摩尔质量是 : 、质量守恒定律4 )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1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中;”总和“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

漏。)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

质量均保持不变2宏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

总和均保持不变)化学反应前后3 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

不变;元素种类不变)一定不变1(微观:原子的种类、

数目、质量不变13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一定改变2(微观:分子

种类一定变)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3(、

化学方程式5 )、箭头d、条件c、配平b、反应物和生成物

的化学式a(注意:书写:(1)点燃+O O2H2H

以含义:(2) 为例222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表

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①宏观意义:每 2 个氧分子化

合生成1个氢分子与2 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②微观

意义:(或原子)个数比个水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之

比)×(系数③各物质间质量比份质量的氧321×份质量的氢气

与22×每份质量的水182×气完全化合生成④各物质

间的物质的量比(系数)摩尔氧气完全化合生1摩尔氢气与2

每摩尔水2成、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6 :实验室

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每摩尔双氧水可以得到氧气多少摩尔?1

例题摩尔x摩尔双氧水可以得到氧气1解:设

MnO2H O+O2H O2222212x1系数

1 2 1 )mol物质的量(0.5mol =x

x 摩尔。0.5答:每摩尔双氧水可以得到氧气克双氧

水可以得到氧气多少克?34: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2例

题摩尔x摩尔双氧水可以得到氧气1解:设

MnO O+O2H O2H222223268x3414

32 68 式量 16g =x x 34 )g质量(。16g克双氧水可以得到氧气34答:

单元《走进溶液世界》知识点3第15

水第一节、天然水和自来水:1轻度污染的水在自然

界通过循环可以自净。经过了如下过程:微生物+氧气二

氧化(有机物)杂质其中氧化的过程是:氧化。→过滤→挥发

→蒸发碳+水?12H明矾(净水剂:沉淀→挥发严重污染的水

要进行人工净化:)FeCl或氯化铁O)KAl(SO3224Cl消毒(消毒

剂:氯气→吸附→过滤→ )2自来水厂一般位于干净的河流

上游日;全国水法宣传周:22月3世界水日:日28月3日~

22月3 (水是式量最小的氧化物,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发现

水分子的组成)、水的组成:2)电解水1 )电解水的实验

分解实验1(水电解器―――装置A.---电源种类B. 直流电

增强水的导电性----------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C. 化

学反应:D.电通+O2H O2H222反应现象:电极上有

气泡,玻璃管中的液体下降。正极负极气体产生位置

1:2 物质的量比:2 体积比 1 8:1 质量比

分子个数,2:1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可以测得水电解生成的氢

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 。2:1物质的量之比是2:1比是检验:F. 木条复燃----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O2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H2个氧原子构1个氢原子和2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②每个水分子是由)结论:2(16

成的。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你能读到的信息:OH例:根据水的化学式2化学式的含义OH 2①表示一种物质水这种物质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②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一个水分子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 2 )氢气和氧气点燃后生成水也可以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点燃O2H + O2H222实验现象:纯净“① )和氧气点燃,发出淡蓝色火焰;75.6%的氢气(纯度大于” )和氧气点燃,爆炸;75.6%,小于4%②不纯净的氢气(纯度大于%的氢气点燃后,无现象。4③纯度小于、水的性质3①无色无味液体;③能吸收大量的热;(反常膨胀)>ρ1.0g/ml ρ=ρ②密度比较:冰水水④极高的溶解和分散其他物质的能力(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物理性质注意:实验中经常用浓硫酸吸收水电通2H+O2H O通电分解)1(222O + CaO→Ca(OH)H)水可遇碱性氧化物反应

生成碱(可溶性碱),例如:2( 22此反应是食品干燥剂干燥的原理化学性质实验现象: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物可使酚酞变红;石蕊变蓝。俗称熟石灰或者消石灰,水溶液俗称石灰水。Ca(OH) 俗称生石灰;CaO注:2水溶液(石灰水)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Ca(OH)217

O+H CaCO)OH(Ca CO变浑浊)/(白色沉淀2322→H CO O + CO H)水可遇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3(2322检验水:)4

(O5H CuSO O5H CuSO2424实验现象:白色的粉末变成蓝色晶体份结

晶水的硫酸铜晶体称为五水5不带结晶水的白色硫酸铜粉末称为无水硫酸

铜;带、或者硫酸铜晶体、胆矾、蓝矾,是纯净物;属于盐。硫

酸铜※结晶水:许多物质从水溶液里析出晶体时,晶体里常含有一定数

目的水分子,这样的水分子叫做结晶水。?5H(石碳酸钠晶体、)蓝色O(CuSO胆矾如:是纯净物。含有结晶水的晶体,结晶水合物:24?12H?10H是自来水净)――无色O()KAl(SO、硫酸铝钾晶体(明矾))白色O(CONa碱)224232化中的凝聚剂。、分散体系4 ①溶液:具体见《第三单元第二节》②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悬浊液。悬浊液不稳定,放置久后会分层。如泥土水等③乳浊液:即一种液体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另外一种液体由两种不相溶的液体所组成的分散系,,不为澄清。如牛奶、油水等。100nm之中,分散体的大小大于5 :、水的污染)水资源1(1% 被水覆盖,但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小于71%.地球表面A多种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80.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B H。O ,最多的元

素是Na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O 2 18

。.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C )水污染2(;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废渣、废液、废气)”三废“、水污染物:工业A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3(溶液第二节、物质的溶解性6 )物质的分散系1①溶液溶质:溶解在水中的物质。注意:加入的物质同溶剂反应,则反应的生成物溶解于水才是溶质。如:将氧化钙加入水中,溶质是氢氧化钙。(大多数情况)溶剂:水。混合物,叫做溶液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澄清石灰水、稀盐)I在生活中常见的溶液有蔗糖溶液、碘酒(溶剂是酒精、溶质是碘2酸、食盐水等。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均一性:各单位体积的浓度相同。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溶质溶剂长期不分离。溶液为黄色)(SOFe 溶液为蓝色CuSO、溶液不一定无色,如a注意:4243无色的液体不一定就是溶液,如水是无色的,是纯净物;酒精也是无色的,也19

是纯净物。、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b 溶剂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c 溶剂

的体积+ 溶质的体积≠ 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d 碘的酒精溶液)——)(具体见《第三单元第一节》②悬浊液:)(具体见《第三单元第一节》③乳浊液:)溶解性:2 溶剂的性质以及温度有关。它和物质本身的性质、是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里的溶解能力,。不同的比较物质的溶解性必须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如:相同的温度、溶剂质量相同)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溶解的情况也是不一样物质在相同的条件下溶解性是不同的。。的(对于大多数固体物质而言,溶解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亲水性物质:能在水中溶解的物质。如:食盐、蔗糖等。亲油性物质:不能在水中溶解,但溶解于苯、丙酮、酒精、汽油等有机溶剂。如:用记号笔写下的痕迹,用水无法去除,但是用酒精可以去除干净。有些物质具有亲水性,有些物质具有亲油性,有些物质二者都有。、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7在一定的条件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剂里)概念:1 的饱和溶液,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剂里的不饱和溶液。)判断方法: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2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3降温、蒸发溶剂、加溶质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升温、加溶剂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Ca(OH)注:①2

20

②食盐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或降低基本不变③最可靠的

方法是加溶质,其次是蒸发溶剂)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4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200℃时,不饱和的硝酸银溶液(硝酸银20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克,水克)不是100稀溶液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③)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5※溶SOH溶解、浓NaOH 溶解放热:如 NH 溶解NO、ClNH溶解吸热:如44234解NaCl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物质的溶解度:用溶解度表示物质的溶解性8 固体的溶解度▲溶剂(通常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100g)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溶解的质量。 s 符号:水g/100g 单位:三要素③状态:达到饱和溶剂100g②标准::①条件:一定温度分类溶解度(条件水)g/100g >10易溶物质1~10可溶物质℃200.01~1微溶物质<0.01物质)” 不溶“难溶物质(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和蒸发水的关系溶解度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ms100s析出晶体=公式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m100蒸发的水2)溶解度的含义:21

水的含义:36g/100g 的溶液度为NaCl℃时20 NaCl克36克水中最多能溶解100℃时,在20在在NaCl℃时,20或在克36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100 ②温度)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3 KNO 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3 NaCl少

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硫酸铈、Ca(OH)如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2)气体的溶解度4体1(一个大气压)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01kPa①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所以,气体溶解度不但要标明一定的温度,还要标明一定的压强。②影响因素: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气体的性质(起决定作用)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溶解度曲线5 水80g/100 g 的溶解度为A℃时t)1(例:3的溶解度相同C和A℃时,T:在点的的含义P)2(物质,A加入,可通过的不饱和溶液A℃时t 点为N)3(3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蒸发溶剂降温, >S>SS、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B、A℃时t)4(1ABC晶体可用降温结晶A溶液中获取A)从5(的方法获取晶体。的方法获取晶体蒸发结晶的溶液中获取晶体,适宜采用B)从6(无B 和A℃会析出晶体的有t克,降温到W的饱和溶液各C、B、A时℃t)7(21 C 晶体析出的有 A

,在不改变浓度的情况下,如何使它变成饱和点)M的不饱和溶液(A℃时t)9(2℃,但没有晶体析出T溶液?降温到如何使它变成不饱和溶液?升在不改变浓度的情况下,的饱和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末化学试题

九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O :16 C :12 S :32 N :14 Fe :56 Zn :65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而物质在不断地变化。下列变化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B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B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D 宫阙万间都作了土! 2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河水 B 干冰 C 煤 D 纯净的空气 3实验室用试管收集CO2,最好选用的装置是.............................. ( ) A B C D 4今年5月11日-17日是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我市有关部门呼吁我市市民“像北方缺水城市一样珍惜水资源”。下列做法中有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A、洗脸、刷牙时,不间断地放水 B、洗澡擦肥皂时不关喷头,任水流淌 C、任由水龙头漏水而不及时修理 D、洗莱、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5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方法是: A、分别插入燃着的小木条 B、分别通人到澄清石灰水中 C、闻气味 D、看颜色 6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 B .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C .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D .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7下表是北京市空气质量每周公报的部分内容,下列情况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 C.汽车排放的尾气 D.用煤和石油作燃料 8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空中失事,有专家分析认为,其原因可能是航天飞机壳底部的石墨瓦在空中脱落,击中机翼。航天飞机表面覆盖石墨瓦可以起保护和隔热作用,这主要是由于石墨() A 具有氧化性 B 具有还原性 C 具有可燃性 D 具有稳定性 9在烤肉中含有某种致癌物质,其化学式为C20H12,有关该物质的正确说法是: (A)该物质碳氢元素质量比为20:1 (B)该物质共有34个原子 (C)100克该物质含氢5克(D)它是由氧气氧化生成的一种氧化物 的是:() 10下列化学符号,其中错误 .. (A)镁离子:Mg2+(B)两个氮原子:2N2

(完整word版)上海九年级化学全部知识点(史上最全),推荐文档

初三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5、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该物质由何种微粒构成,就由何种微粒保持其化学性质)。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例如:氯气是由氯气分子构成的,则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微粒就是氯气分子(Cl 2)。 金属镁是由镁原子直接构成的,则保持金属镁化学性质的微粒就是镁原子(Mg ) 2、①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由同素异形体组成的混合物。) ② 由同种微粒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物质的种类不同;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元素的种类不同。 ③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1、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①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②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③原子的质量也没 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箭头”两边各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 1、溶液的特征: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牛奶不是哦!】 ①加水 ②升温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①增加溶质 ②降温 ③蒸发溶剂

初三化学知识点归纳

初三化学知识点归纳 初三化学必备知识点归纳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2、反应的原理: (1)过氧化氢=水+氧气 (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导管口要塞一团棉花) (3)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3、收集方法: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空气法(导管口要伸到集气瓶底处,便于将集气瓶内 的空气赶尽) 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排水法。本方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 5、操作步骤: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 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点:点燃酒精灯,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对准试管中药品部位加热。 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离:收集完毕后,先将导管撤离水槽。 熄:熄灭酒精灯。

6、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 说明该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7、验满方法: (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 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2)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说明该瓶 内的氧气已满。 8、注意事项: (1)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固体药品加热时),防止药品中的水分 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试管底部,而使试管破裂。 (2)导管不能伸入试管太长,只需稍微露出橡皮塞既可,便于排 出气体。 (3)试管内的药品要平铺试管底部,均匀受热。 (4)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离试管口约1/3处)。 (5)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的部位加热;加热时先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6)用排水法集气时,集气瓶充满水后倒放入水槽中(瓶口要在水面下),导管伸到瓶口处即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集气瓶正放,导管口要接近集气瓶底部。 (7)用排水法集气时,应注意当气泡从导管口连续、均匀地放出 时再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当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证明已满。 (8)停止反应时,应先把撤导管,后移酒精灯(防止水槽里的水倒流入试管,导致使馆破裂) (9)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要正放,瓶口处要盖上玻璃片。 (10)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塞一小团棉花。

沪教版(上海)上册期中初三化学试题(含答案)

沪教版(上海)上册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B.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该实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2:1 D.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2.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戚的“纳米车”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杀死癌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之间有间隙 C.分子是肉眼不能够直接看见的 D.分子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 3.如图所示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有关的实验是()A. B. C. D. 4.石墨烯是一种革命性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和力学特性。图为金刚石、石墨和石墨烯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石墨烯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②三种物质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

③金刚石和石墨烯是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 ④石墨烯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相似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③④ 5.“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B.纺纱织布 C.烧制瓷器D.冶炼生铁6.下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依据图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由5个原子构成 B.化学变化的后硅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和生成的丁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 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l:1 7.在下列四种含有氯元素的物质中,氯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 A.Cl2 B.NaCl C.HClO D.KClO3 8.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 ...的是( ) A.B. C.D. 9.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

中考化学初三全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中考化学初三全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 2.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 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1)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蒸发皿、燃烧 匙。 (2)测容器--量筒(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 低点保持水平)。 (3)称量器--托盘天平(左物右码)。 (4)加热器皿--酒精灯。 (5)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分 液漏斗。 6.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第二单元:空气 1. 组成:N2 78%、O2 21%、稀有气体0.94%、CO2 0.03%,其它气体与杂质0.03%。 2. 空气中氧气的测定原理:压强差 (1) 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红磷。 (2) 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操作要求: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3) 现象:放热,有大量白烟产生,打开弹簧夹后,广 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4) 结论:O2约占空气体积的1/5。. (5) 探究: 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 冷却完全。 ②能否用铁、镁代替红磷? 不能,原因: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镁会与N2、CO2

反应。 ③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 不能,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3. 氧气的性质和制备 (1)氧气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铁在氧气中燃烧烧集气瓶中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防 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 硫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放入少量水的目的:吸收 SO2,防止其污染空气。 (2)氧气的制备: 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物理变化)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下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则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A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汞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汞。B、碳和氧气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碳不能通过反应转化成氧气;C碳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D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氯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盐酸。选B 点睛:熟练掌握常见化学方程式,掌握物质间的转化方法。 2.如图是物质的分类及部分转化关系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转化a一定是化学变化 B.转化b一定是化学变化 C.转化b中一定有元素的存在形态发生改变 D.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属于转化c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转化a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比如过滤可以将固体物质和溶于水中的物质

分开。故选A . 3.向盛有一定质量MgO 和MgCO 3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142 g 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一定温度下,得到150 g 不饱和溶液。下列数据中,与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接近的是 A .5.3% B .5.6% C .12.7% D .13.4%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碳酸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水和二氧化碳; 22MgO 2HCl=MgCl H O 409540 ++溶液增加质量 3222MgCO 2HCl=MgCl H O CO 848444=4044 +-↑++溶液增加质量 可见生成的氯化镁相同时造成的溶液质量增加是相等的,与是氧化镁还是碳酸镁反应无关; 设生成的氯化镁的质量为x ,则 2MgCl 9540x 150g-142g=8g 溶液增加质量 95x 40=8g 解得x=19g ; 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g 100%12.7%150g ?≈。 故选:C 。 【点睛】 差量法在计算中的应用很广泛,解答的关键是要分析出物质的质量差与要求的未知数之间的关系,再根据具体的数据求解。 4.下列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CO (CO 2)——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 B .MnO 2粉末(KCl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FeSO 4溶液(CuSO 4)——加入足量锌粉、过滤 D .Na 2SO 4溶液(NaCl )——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过滤 【答案】B

初三化学 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梳理

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梳理 【知识与考点】 本单元中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中考探究题的热点之一,另外鉴别甲烷及甲烷的有关性质、化石燃料的组成也是中考的热点。本单元的中考命题热点还有酸雨的形成及危害,氢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等。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的形式命题。 【典型题例】 例1:右图是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3个对比实验:

(1)根据各实验得到相应的燃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2)干粉灭火器的干粉主要成分碳酸氢钠,受热时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在灭火过程中,二氧化碳的作用是,水的作用是。 解析此题着重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个实验都是对比实验,从对比实验中分析得到物质燃烧具备的三个条件,灭火的原理是根据燃烧的条件而采取的,隔绝氧气,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等,只需满足其中一条即可。 答案(1) 实验1可燃物 实验2与氧气接触 实验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隔绝空气(或O2)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例2:利用“降温到着火点以下”的原理熄灭蜡烛的是 解析用嘴吹烛火时,空气流动,蜡烛燃烧产生的热量迅速散失,冷空气包围了蜡烛火焰所在的位置,使环境温度低于石蜡的着火点,导致烛火熄灭。 答案:A 例3: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方法均可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1)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2)另一同学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填序号,下同) ; 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3)“化学实验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善处理,实验室的安全性和环境质量得到提升,师生的绿色化学和环保意识得到强化。图甲与图乙所示的实验相比,(填“甲”或“乙”)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解析甲中热水传热给铜片上的白磷、红磷,铜片上的白磷、红磷又与空气充分接触,热水可使白磷达到甚至超过40℃,所以看到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而热水不能提供足够的热量使红磷温度达到着火点,故红磷不燃烧。然而热水中的白磷尽管温度高于40℃,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不会燃烧。由上面分析容易知道,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③④,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②④。图甲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的白烟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而图乙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的产物溶于水中,因此,图乙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答案:(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热水中的白磷、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2)③④;②④(3)乙 【巩固练习】 1.《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1)用瑜使用了“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上,“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有被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_____,使火烧得更旺。 2.右图所示的灭火毡是一种新型的灭火用品。使用时,将灭火 毡从套中取出,覆盖在燃烧物上,以达到灭火目的。 (1)灭火毡的灭火原理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灭火毡是由羊毛和铝质纤维制成的,羊毛和铝质纤维都是 可燃物,但在灭火时灭火毡没有燃烧,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举出一种与上述灭火原理不同的灭火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A.不慎打翻酒精灯起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B.图书档案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D.石油油井着火,用大量水浇灭 4.消防官兵扑灭了特大森林火灾。开辟防火带(用于防火的通道)是灭火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树林中间开辟防火带的主要目的是()。 A.便于消防人员快速通行 B.将可燃物与火源隔离 C.减少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沪教版(上海)初三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实验小组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锥形瓶中空气的体积为10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25 mL,装置气密性良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气球的作用是缓冲装置中的压强变化 B.瓶底的细沙可以防止红磷燃烧时集气瓶炸裂 C.红磷熄灭后应该等装置冷却到室温,再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D.打开弹簧夹后,注射器中的水一定全部进入锥形瓶中 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 代表三种不同的元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X>Y B.核外电子数:X=Z C.Y和Z处于同一周期D.X和Z的电子层数相同 3.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 A.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 B.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 C.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 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

4.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B. C. D. 5.“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B.纺纱织布 C.烧制瓷器D.冶炼生铁 6.已知: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属Y和Z不能;将Y 、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气泡,Z无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氧化物的化学式只能表示为XO B.Y能将X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C.Z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单质形式存在 D.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X>Y>Z 7.下图是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B.生成物有三种

初三化学全册知识点总汇 珍藏版!

初三化学全册知识点总汇——珍藏版!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分类 1、单质:非惰性气体一般由两个原子组成:F2,O2,H2,Cl2 2、惰性气体:一般由一个原子组成:He,Ne,Ar,Kr,Xe 3、化合物:氢化物居多:H2S,HCl,H3P,HF,HBr,HI 二、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气体。 三、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 (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二)质量减少的 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

上海上海市实验学校西校初三化学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上海上海市实验学校西校初三化学化学上册期末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下列有关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红色火焰,并放热 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 2.在反应X + 2Y → M + 2N中,已知M和N的摩尔质量之比为,当1.6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 M。则在此反应中Y和N的质量之比为 A.B.C.D. 3.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B.探究燃烧的条件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氧气验满 4.质量相同的下列四种物质,完全分解后制得氧气质量最多的是() A.B.C.D. 5.下列叙述与对应的坐标图表示正确的是() A.向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钠

B.将相同质量的Zn粉和Mg粉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 C.水的电解 D.盐酸和氯化铁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6.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市场上销售的矿泉水中的“镁、碘”指的是单质 B.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分子变大 C.组成H2O、H2O2的元素种类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属于乳化作用 7.化学中常借助曲线图来表示某种变化过程,如有人分别画出了下列的四个曲线图,下列有关曲线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是红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B.图②是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的变化 C.图③是用一定量的双氧水制取氧气 D.图④是电解水一段时间 8.某校学习小组利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收集并测定 CO2的体积(如图所示)。实验数据在相同温度、相同压强条件下测定: 时间/min12345678910 注射器读数 60.085.088.089.089.589.889.990.090.090.0 /mL

(完整版)初三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精华)

初中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 一、化学用语 1、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名称和符号 非金属: O氧 H氢 N氮 Cl氯 C碳 P磷 S硫 金属: K钾 Ca钙 Na钠 Mg镁 Al铝 Zn锌 Fe铁 Cu铜 Hg汞 Ag银 Mn锰 Ba钡 原子团(根):氢氧根硝酸根碳酸根硫酸根铵根 OH- NO3- CO32- SO4 2- NH4+ 2、(1) 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一价氯氢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 价最常见,三铝四硅五氮磷,单质零价要记清。 (2) 常见原子团(根)化学价口诀:负一硝酸氢氧根,负二硫酸碳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 4、必须熟记的制取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制取氧气一: 2KMnO4===K2MnO4+MnO2+O2↑ (2)实验室制取氧气二: 2H2O2 ===2H2O+O2↑ (3) 实验室制取氧气三: 2KClO3===2KCl+3O2↑ (4)实验室制法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5)实验室制取氢气: Zn+H2SO4==ZnSO4+H2↑ Zn + 2HCl= ZnCl2 +H2↑ (6)电解水制取氢气: 2H2O===2H2↑+O2↑ (7)湿法炼铜术(铁置换出铜):Fe+CuSO4==FeSO4+Cu (Fe与盐、酸反应都生成的是+2价亚铁离子) (8)炼铁原理: 3CO+Fe2O3===2Fe+3CO2 (Fe2O3与酸反应生成的是+3价铁离子) (9)熟灰水[Ca(OH)2 ]的制取方法:CaO+H2O==Ca(OH)2 (10)生石灰(氧化钙)制取方法:CaCO3 ===CaO+CO2↑ 二.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 K Ca Na Mg Al ,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 (按5个一句顺序背诵)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三、常见物质的颜色、状态 1、黑色固体:炭粉、铁粉、CuO、MnO 2、Fe3O4 2、红色固体:Cu、Fe2O 3、红磷▲硫磺:淡黄色▲绿色:碱式碳酸铜(铜锈,俗称铜绿)

【中考化学】2019-2020最新上海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中考化学】2019- 2020最新上海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一、选择题:共20分。 1.(1分)(20xx?上海)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O2B.N2C.H e D.C O2 A .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 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 A、O2占21%,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B、N2占78%,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故选项正确. C、氦气属于稀有气体中的一种,体积分数小于0.94%,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故选项错 误. D、二氧化碳占0.03%,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记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口诀:“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 还有两个零点三,二氧化碳和杂气”)是解答此类题的关健. 2.(1分)(20xx?上海)属于氮肥的是() A.K2CO3B.N a2SO4C.N H4HCO3D.C a(H2PO4)2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专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A、K2CO3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B、Na2SO4中不含氮元素,不属于氮肥. C、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D、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确定化肥中营养元素的种类、化肥的分类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1分)(20xx?上海)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 A.分子B.原子C.元素D.单质 考点:元素的概念.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碘”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

人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质软),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 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润滑剂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 2 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 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 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金属。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相同 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 2: C+O 2 点燃CO 2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 2 点燃2CO 3、还原性:C+2CuO 高温 2Cu+CO 2 ↑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应用:冶金工业 2Fe 2O 3 +3C 高温 4Fe+3CO 2 ↑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A) (B) (C) (D)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A)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B)(C)(D)装置。(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A) (B) (C) 排水法:气体难溶于水(A) 向上排空气法: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B) 向下排空气法: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C) CO只能用排水法(有毒,密度与空气相近,不能用排空气法) CO 2 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要溶于水、跟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CaCO 3+2HCl==CaCl 2 +H 2 O+CO 2 ↑ 2) 发生装置:左图 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沪教版(上海)2021年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1)

沪教版(上海)2021年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1)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数形结合能对化学反应进行定量描述,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B.等质量的碳酸钙与足量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C.加热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一份加入二氧化锰,一份不加入二氧 化锰 2.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4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使该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再将气体通入过量的石灰水中,能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 A.30g B.50g C.100g D.150g 3.W、X、Y、Z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W X Y Z 反应前质量g222340 反应后质量g240待测1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中生成X的质量为40g B.W在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该反应中Y全部参加反应 4.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a b c d 反应前质量 1010102 (g) 反应后质量 待测2212 (g)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可能是催化剂 B.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 C.b物质可能是单质 D.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g 5.如图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达不到实验目的是() A. 用如图所示装置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HCl气体 B.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C. 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CO2气体

(完整版)初三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精华).doc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初中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 一、化学用语 1、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名称和符号 非金属:O氧H氢N氮Cl氯C碳P磷S硫 金属:K钾Ca钙Na钠Mg镁Al铝Zn锌Fe铁Cu铜Hg汞Ag银Mn锰Ba钡 原子团 ( 根 ) :氢氧根硝酸根碳酸根硫酸根铵根 --OH NO 3 2- CO 3 2-+ SO4NH 4 2、 (1) 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一价氯氢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三铝四硅五氮磷,单质零价要记清。 (2)常见原子团 ( 根 ) 化学价口诀:负一硝酸氢氧根,负二硫酸碳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 3、必须熟记的常见物质的俗称、化学名称、化学式、用途 俗称化学名称化学式用途 金刚石、石墨、木炭等碳单质 C 金刚石做钻头、切割玻璃石墨做铅笔芯、电极 干冰二氧化碳固体CO 人工降雨,致冷剂 2 水水H2O 最常见溶剂 铁锈氧化铁Fe2O3 生石灰氧化钙CaO 食品干燥剂 熟石灰、消石灰(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钙Ca(OH)2 改良酸性土壤 石灰石、大理石(蛋壳、水垢等)碳酸钙CaCO 建筑材料、工业制取 CO 3 2 火碱、烧碱、苛性钠氢氧化钠NaOH 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 化工原料、清洁剂 盐酸( 氯化氢 ) HCl 除铁锈、胃酸主要成分 纯碱、苏打碳酸钠 23 玻璃、造纸、纺织、洗涤 Na CO 碳酸氢钠 小苏打 3 发酵粉、治疗胃酸过多 NaHCO 天然气、沼气、瓦斯甲烷CH4 燃料 酒精乙醇C2H5OH 燃料、乙醇汽油 4、必须熟记的制取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制取氧气一: 2KMnO4===K2MnO4+MnO2+O2↑ ( 2)实验室制取氧气二:2H 2O2 ===2H2O+O2↑ (3)实验室制取氧气三: 2KClO 3===2KCl+3O2↑ (4)实验室制法 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 5)实验室制取氢气:Zn+H 2SO4==ZnSO4+H2↑ Zn + 2HCl = ZnCl 2 +H2↑ (6)电解水制取氢气: 2H 2O===2H↑ +O2↑ ( 7)湿法炼铜术(铁置换出铜):Fe+CuSO4==FeSO4+Cu(Fe与盐、酸反应都生成的是+2 价亚铁离子)( 8)炼铁原理:3CO+Fe2O3===2Fe+3CO(Fe2O3与酸反应生成的是+3 价铁离子)(9)熟灰水 [Ca(OH) 2 ] 的制取方法: CaO+H2O==Ca(OH)2 (10)生石灰 ( 氧化钙 ) 制取方法: CaCO3 ===CaO+CO2↑ 二.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K Ca Na Mg Al,Zn Fe Sn Pb (H),Cu Hg Ag Pt Au。 (按 5 个一句顺序背诵)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三、常见物质的颜色、状态 1 、黑色固体:炭粉、铁粉、CuO、 MnO2、 Fe3O4 2、红色固体: Cu、 Fe2O 3、红磷▲硫磺:淡黄色▲ 绿色:碱式碳酸铜( 铜锈,俗称铜绿)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上海版)全套讲义(WORD版)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讲义 1.1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一.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1.现象: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蒸发皿上方产生白雾 白色粉末减少至消失 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NH4HCO3△NH3H2O CO2 2.结论:碳酸氢铵氨气+水+二氧化碳 反应物生成物 实验过程:取少量碳酸氢铵固体粉末放在蒸发皿中,将蒸发皿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实验现象:固体逐渐减少,闻到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实验结论:碳酸氢铵受热已分解。 碳酸氢铵保存注意事项:应将碳酸氢铵化肥密封保存于阴凉之处,以防受热分解。 化学变化文字表达式:在“”的左边写出反应物的名称,在其右边写出生成物的名称,若物质不止一种,中间可用“+”连接。在“” 上方标注反应条件。 二.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 氮气(N2):性质: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ρ<ρ;化学性质稳定,在常温下很难与其他 空 物质发生反应,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现 象②导管内液面上升 原① 钉与水、氧气反映产生铁锈 因②锥形瓶内气体减少,气压变低,大气压把水压入导管内 氮气的利用:1、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 2、用作保护气。如金属焊接,充入灯泡延长灯丝寿命,充入食品包装袋延长食品保存 期限。 3、医疗上可用在液氮冷冻麻醉的条件下做手术。 4、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环境下能显示超导性能。 三、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光导纤维、计算机芯片、航天飞机的防热瓦等,都是应用化学的结果。

1.2 化学研究些什么 一、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1、变化 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 物理变化:没有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物理变化 例: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 2、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3、相互关系:常常伴随发生,有化学变化一定有物理变化,有物理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4、化学变化伴随现象:放热、吸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和生成沉淀。 5、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包括: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 6、能量变化 释放能量吸收能量 它们的区别是:物理性质在静止状态中就能表现出来,而物质的化学性质则要在物质运动状态中 才能表现出来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 在变化语句中加“能”或“可以”或“易”“会”“难于”等词语,变成了相应的性质。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完整版)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 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 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 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 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 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 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 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装点移—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a.书写方法: b.意义注意:*有些元素符号还可表示一种单质如Fe.He .C .Si *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后只能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如3O:只表示3个氧原子 c.有关元素周期表 *发现:门捷列夫 *排列依据 *注:原子序数=质子数d.分类 e.元素之最:地壳:O.Si.Al.Fe 细胞:O. C.H 3.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1)表示方法及意义:如 Fe3+ :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2)离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注意:与原子示意图的区别:质子数=电子数则为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数≠电子数为离子结构示意图(3)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粒子的种类原子离子阳离子阴离子区别粒子结构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电子数粒子电性不显电性显正电性显负电性符号用元素符号表示用阳离子符号表示用阴离子符号表示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小圆圈均代表碳原子,这两种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却明显不同,如导电性、硬度等。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两种物质中的碳原子大小相同 B.将甲乙两种物质混合后得到的是纯净物 C.甲乙两种物质中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不同 D.甲乙两种物质由相同的原子构成 2.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初次仰视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读数为 a mL;随后又倒入部分该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 b mL,则该学生第二次倒入液体的实际体积是( ) A.大于(b-a)mL B.等于(b-a)mL C.小于(b-a)mL D.无法确定 3.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一定量过氧化氢在密闭容器中分解 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 C.碳在盛有氧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

D.用等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 4.蜡烛(足量)在如图甲图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B.蜡烛熄灭时并没有消耗装置内所有的氧气 C.蜡烛燃烧前装置内只有氧气 D.蜡烛燃烧能将密闭装置中的氧气耗尽 5.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 A.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化合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 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 6.已知固体氯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分解,生成氧气.如果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则可以加快其分解速度.已知a为固体氯酸钾,b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固体氯酸钾,且a和b的质量相等,当分别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时,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图象是() A.B. C.

初三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精华

初三化学全册必背知识 点精华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初中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 一、化学用语 1、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名称和符号 非金属: O氧 H氢 N氮 Cl氯 C碳 P磷 S硫 金属: K钾 Ca钙 Na钠 Mg镁 Al铝 Zn锌 Fe铁 Cu铜 Hg汞 Ag银 Mn锰 Ba 钡 原子团(根):氢氧根硝酸根碳酸根硫酸根铵根 OH- NO 3- CO 3 2- SO 4 2- NH 4 + 2、(1) 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一价氯氢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三铝四硅五氮磷,单质零价要记清。 (2) 常见原子团(根)化学价口诀:负一硝酸氢氧根,负二硫酸碳酸根,正一价的是铵 根。 4 (1)实验室制取氧气一: 2KMnO 4===K 2 MnO 4 +MnO 2 +O 2 ↑ (2)实验室制取氧气二: 2H 2O 2 ===2H 2 O+O 2 ↑ (3) 实验室制取氧气三: 2KClO 3===2KCl+3O 2 ↑

(4)实验室制法CO 2: 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 (5)实验室制取氢气: Zn+H 2SO 4 ==ZnSO 4 +H 2 ↑ Zn + 2HCl= ZnCl 2 +H 2 ↑ (6)电解水制取氢气: 2H 2O===2H 2 ↑+O 2 ↑ (7)湿法炼铜术(铁置换出铜):Fe+CuSO 4==FeSO 4 +Cu (Fe与盐、酸反应都生成的 是+2价亚铁离子) (8)炼铁原理: 3CO+Fe 2O 3 ===2Fe+3CO 2 (Fe 2 O 3 与酸反应生成的是+3 价铁离子) (9)熟灰水[Ca(OH) 2 ]的制取方法:CaO+H 2 O==Ca(OH) 2 (10)生石灰(氧化钙)制取方法:CaCO3 ===CaO+CO2↑ 二.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 K Ca Na Mg Al ,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 (按5个一句顺序背诵)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三、常见物质的颜色、状态 1、黑色固体:炭粉、铁粉、CuO、MnO 2、Fe 3 O 4 2、红色固体:Cu、Fe 2O 3 、红磷▲硫磺:淡黄色▲绿色:碱式碳酸铜(铜锈,俗称铜绿) 3、溶液的颜色: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如CuSO 4溶液);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如FeCl 2 溶 液);含Fe3+的溶液呈 棕黄色(如FeCl 3 溶液),其余溶液一般为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4、(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 NH 3(氨气)、SO 2 、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 2、H 2 、N 2 、CO 2 、CH 4 、CO(剧毒)、空气、稀有气体 四、一些物质的特性及用途: 可燃性的气体:H2、CO、CH4 都可做燃料,点燃前都要验纯,与空气混合点燃会爆炸。 还原性的物质:C、H2、CO 都可用来冶炼金属,将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 助燃性物质:O2 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或使燃着木条燃烧更旺。 有毒的气体:CO 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煤气中毒就是指CO中毒。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CO2 最轻气体:H2也是唯一燃烧无污染的气体燃料 干冰(CO2固体):用于人工降雨,致冷剂;CO2气体:用于灭火,做温室肥料,制汽水等 盐酸(HCl):用于除铁锈,是胃酸的主要成份,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HCl气体) 石灰石(CaCO3):建筑材料,制水泥、高温煅烧制CaO和CO2; 生石灰CaO:易与水反应并放热,做食品干燥剂,可用来制取Ca(OH)2。 熟石灰Ca(OH)2: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配制波尔多液,与Na2CO3反应制取NaOH 五、化学与社会相关常识 三大化石燃料:煤(固)、石油(液)、天然气(气) 六大营养物质:糖类(主要供能物质,如:米、面、蔗糖、葡萄糖等)、油脂(植物油、肥肉)、蛋白质(鱼、肉、蛋、奶、豆)、维生素(蔬菜、水果)、水、无机盐 缺乏某些元素导致的疾病:缺钙:骨质疏松症(老年人)、佝偻病(儿童);缺铁:贫血 缺碘: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缺维生素A:夜盲症;缺维生素C:坏血病合金(混合物):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区别是含碳量不同,钢含碳量低,黄铜是Cu-Zn合金 铁生锈:铁同时与空气(主要是O2)和水接触铜生锈(铜绿):同时与空气、水和CO2接触。 防锈方法是: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和洁净,并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涂油漆、涂油、镀其它金属等)。 可燃物燃烧条件:⑴是可燃物;⑵与空气(或O2)接触⑶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