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相互作用理论对远程教育的影响

相互作用理论对远程教育的影响

相互作用理论对远程教育的影响
相互作用理论对远程教育的影响

远程教育结构理论

——相互作用理论对远程教育的影响

摘要:远程教育是现代远程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新型的教育体系。20世纪70年代—80年代,远程教育在许多国家的教育体系中已经作为教育的独立的组成部分脱颖而出,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远程教育结构理论就是从体系的角度对远程教与学的组成部分及其运作原理在宏观和微观上进行分析总结。

关键词:远程教育相互作用理论

一、关于远程教育

1、概念

远程教育:遥距教育(Distance education),又称远距教学、远程教育,是指使用电视及互联网等传播媒体的教学模式,它突破了时空的界线,有别于传统需要往校舍安坐于课室的教学模式。使用这种教学模式的学生,通常是业余进修者。由于不需要到特定地点上课,因此可以随时随地上课。学生亦可以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辅导专线、课研社、面授(函授)等多种不同管道互助学习。

2、远程教育在中国发展的三个阶段

远程教育在中国发展经历了三代:第一代是函授教育,这一方式为我国培养了许多人才,但是函授教育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第二代是80年代兴起的广播电视教育,我国的这一远程教育方式和中央电视大学在世界上享有盛名;90年代,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第三代现代远程教育。

二、对相互作用理论的解读

(一)穆尔的远程教与学的三种基本相互作用理论

穆尔提出的远程教与学的三种基本相互作用是指学生和教育资源(课程学习材料)、学科教学内容的相互作用,学生与教师的相互作用,以及学生与学生的相互作用。

第一种基本相互作用是学生和教师的相互作用

教师对学生有指导、辅助、评价等作用,教师可以通过试卷对学习者进行评价并帮助学生改进其学习策略,再通过分析学习者特征及其初始水平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及动机。学生可以促使教师终身学习,改进其教学方式及管理策略。

第二种基本相互作用是学生与教学内容的相互作用

教师是学生与教学内容进行交互的辅助者,他们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整合、

管理之后通过电子远程会议系统及基于计算机的通信系统向学生发送教学内容。教师将此作为媒介使学生与教学内容发生相互作用。学生通过这种作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将新知识内化到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中。

第三种基本相互作用是学生与学生的相互作用

这种相互作用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所学的课程内容并通过交流来检验各自的学习效果。常用的方式有小组讨论及有教师参与的协作学习。他们通过应用远程学习技术(计算机会议系统各、电子邮件等)来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伽里森控制理论

伽里森(Garrison)于1989年提出了交流与学习者控制理论。理论的核心是远程教学过程中的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交互影响(相互作用)。交互影响理论认为,交互影响是通过对话和讨论寻求理解与知识为基础,因此,使教师与学习者之间进行双向通信不但是必要的,而且应该要求用技术手段来支持这种通信和影响。要求教师的反应是这一理论的一个突出点。由于在远程教育过程分析中对独立性的过分强调,加里森和贝恩顿(Baynton)随后又提出了一个包容性更强的概念:控制,用来说明远程教育交互影响的复杂性,以与学习自主和独立学习相区别。控制的涵义是:影响教育决定的机会,它超出了把独立性看成是学生在自己希望的时间、地点进行自由的学习,不考虑交互作用的观点。从教育的观点看,在远程教育过程中,控制不能由某一方面建立起来,而必须要有本质上的多方合作才行,应该在一个内在的合作过程中为师生双方分享。控制的平衡将依赖于不断变化并被评估的特定关系和环境。控制在宏观层面上介于教师、学生和课程之间,在微观层面上介于独立性、熟练和支持三者之间。

控制是个包容性更为广阔的概念,并在同一通信范围里对师生的各自作用、任务和关系予以考虑。在远程教育过程中,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如果占有的控制量过多或者不适当,那么富有成效的学习交流就会大大减少。总之,如果控制处于不平衡状态,交流就会受到限制,教育交互影响的质量就得不到保证。这对独立性越强越好的远程教育思想是严重冲击和否定。

三、相互作用理论对远程教育的影响

(一)三种基本交互理论是远程教育理论基础的日益成熟的象征。

三种基本交互理论的一般理论框架深刻揭示了远程教育一些关键因素的制约关系,而基于系统理论的三种基本交互理论与组织理论、管理理论及其它远程教育理论综合与创新而设计的远程教育理论的扩展应用模式超越了简单的教学交互影响的局限,对远程教育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产生影响。

(二)交互作用理论为构建未来比较完整的远程教育微观理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穆尔提出的远程教与学的三种基本相互作用,第一种基本相互作用是学生和教师设计、开发、发送的教育资源(其主体是多种媒体的课程材料)所呈现的教学内容的相互作用。而后两种基本相互作用则是人际交互作用,可以是面对面的人际交流,也可以通过其它建立在技术基础上的双向通信机制来实现;可以是个别化的一对一的人际交流,也可以是基于集体的交互作用。伽里森的交互控制理论的核心是远程教育过程中的教师和学习者之间的交互影响和控制。而远程教育微观理论的目标是在与传统面授教学的联系和对比中,揭示远程教学和远程学习的特殊本质和特定规律。穆尔和伽里森在总结远程教育理论界对创建远程教育微观理论所作的探索及取得的主要成果的基础上,所提出的远程教与学三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理论和伽里森控制理论,它们为构建未来比较完整的远程教育微观理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三)伽里森控制理论探索了远程教学双向交互的重要性。

伽里森认为教与学之间的双向交流是远程教育的一个基本因素,远程教学必须进行双向交流,教育质量和教学过程的完整性有待于持续可靠的双向交流,教育情景中的控制,不能只有某一方面建立起来,而必须要有本质上的合作才行,应当在一个内在的合作过程中为师生双方分享。对于明确的对立性学习,该理论提供了很好的检测方法,提高了学习者对自己学习水平和教学目标距离的认知,而且为远程教育的交流方式提供了依据。伽里森在澳大利亚国际《远程教育》杂志上指出:远程教育的发展可以归结为与三代技术革新——函授,电子通信和计算机——相适应。技术革新和相应的远程教育发送模式的转变可以用相互作用和相对独立这两个概念来分析。这些概念反过来又为媒体及响应的远程教育发送模式的分类学提供基础。这些结构和分类学可以帮助远程教育工作者更好的理解远程教育的基本特征和选择发送媒体。

参考文献:

[1]迈克尔·穆尔. 三种基本相互作用[J].美国远程教育,1989,(2).

[2]丁兴富. 远程教育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陈丽. 远程教育学基础[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结合远程教育理论及自身实际及学习体会,试作传统校园_翔鹰励志协会

结合远程教育理论及自身实际及学习体会,试作传统校园_翔鹰励志协会 网络教育能否取代传统教育?说实话,这个辩题本身就有问题。“传统”与“网络”,并不是同一个逻

辑层面上的概念,辩论起来免不了要出现“鸭同鸡讲”的尴尬场面。其实,网络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能否取代传统的学校教育形式,倒是一个很有趣味的辩题。 稍具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今天学校教育的形式,的确是100多年前从西方“引进”的,大到班级授课制,小到统一校服、统一作息时间表等等,都是当年所谓“新式学堂”取代科举教育制度后确立的。既然“新式学堂”可以取代有1000多年传统的科举教育,网络教育为什么就不能取代才有100多年传统的学校教育? “网络”或“网络技术”,已成为当今世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如果说今日中国有哪个英文词已经取代了bye-bye而朗朗上口,那就非IT莫属。 有人声称,人类已经经历了简单绘画传情达意??读形时代、文字的发现??读字时代、印刷的发明??读文时代、影视技术的发明??读图时代的不断更迭。随着计算机进入千家万户,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登录互联网并使用网络进行学习和工作,人类逐渐走向了一个全新的时代,那就是“读网时代”。 “读网时代”的挑战,学校首当其冲。教育从

观念到形式,都将发生根本的变革。 教育平等化:网络教育成主流 驱使网络从小规模实验迅速走进千家万户的主要动力来自价值取向。教育机构通过网络投资或出售知识,成本可以迅速降低,而“购买”者可以在互动中充分表达自我,再也不必在师道尊严面前噤若寒蝉。 众所周知,电子商务的一个坚定信条是:在线销售的价格将比其他任何地方的价格都要低。知识“销售”又怎能例外。网络教育将改变人们对教育市场的看法。同时,人们将越来越关注“教育产品”和服务对受教育者所具有的价值。网络将使教育机构和受教育者更紧密地连结在一起,“言者谆谆,听者渺渺”,教师在表情冷漠的学生包围之下寂寞而无可奈何地讲授知识的历史将被终结。 网络化学习:无所不在 通过对互联网、局域网、外域网的整合,以及电子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化学习可以无处不在,网络化学习将取代传统学习方式,从而创造更高的学习效率。

企业内部远程教育

企业部远程教育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大型企业部的远程教育的组成和实现,特别针对大型冶炼企业提出了针对解决方案。 关键词远程教育,计算机网络,多媒体,大型厂矿企业 引言远程教育是指将课程传送到本地以外的一处或多处员工的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则是指通过音频、视频(直播或录像)及包括实时和非实时在的计算机技术把课程传送到本地以外的教育。 世界远程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本世纪30年代。随着先进的信息技术,特别是因特网的出现,远程教育的特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随着企业对远程教育重视程度的增加,专网远程教育平台的建设已经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讨论了专网远程教育平台的设计和实现方案,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论文的第一部分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建设专网远程教育平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论文的第二部分介绍了专网远程教育的开展形式,具体包括:讲授式教学模式、自主学习模式和交互式学习模式。通过对它们的比较和分析,并结合专网的实际网络环境,提出了各自的优势和缺点。第三部分说明了远程教育平台的功能、作用和应该实现的服务,具体包括:通用信息服务、教学和教务管理服务以及虚拟校园管理服务等。论文的第四部分详细介绍了讨论了远程教育平台的设计方案。在本节中,首先说明了设计的目标和容;而后介绍了网络和硬件系统设备的设计规划方案,包括网络配置结构、信息控制中心组成以及教学节点

配置等;接着讨论了远程教育软件系统平台的设计,主要介绍了通用教学、管理软件系统平台的结构和功能,远程教育软件系统平台设计与开发方案以及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平台标准化设计等问题。在论文的最后,作者提出了对远程教育的一些看法和发展专网远程教育平台的建议。 1 建设专网远程教育平台的必要性 随着企业对远程教育重视程度的增加,专网远程教育平台的建设已经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建设此平台主要有以下原因:(1)专网远程教育平台可为各办学单位提供硬件支撑环境。使用单位可以不受地域限制直接将本校教学容以主机托管、虚拟主机等多种方式连接到专网远程教育平台及其面向整个企业的镜像站点上,从而可以快速、低成本地实现网络环境建设,避免了对硬件平台、通信接入环境的重复建设。 (2)专网远程教育平台可为各办学单位提供个性化的软件管理平台。平台将为各企业开发各种形式的课件、实施教学和教务管理提供统一的规和标准。(3)利用专网远程教育平台,各厂矿单位可以共建、共享平台上的所有素材,从而可以避免各单位在资源建设上的重复投资,最大程度发挥已由资源的效益。(4)提供专网远程教育信息交流服务。通过专网远程教育平台,各相关单位可进行政策、信息的发布与交流,并在教学经验、教学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交流,从而提高网上教学的质量。 2 专网远程教育的开展形式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中医基础理论考试及答案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中医基础理论Z》考试资料 一、选择题: 说明: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是哪一部着作的成书? 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难经》D.《脉经》E.《诸病源候论》 2、“金元四大家”中称为“滋阴派”的医家是? A.刘完素B.张子和C.李东垣D.朱震亨E.张元素 3、属于阳的事物和现象是: A.静止B.外向C.寒凉D.抑制E.晦暗 4、阳偏胜引起的病理变化是: A.实热B.实寒C.虚热D.虚寒E.假热 5、五味分阴阳,属于阳的味是: A.酸B.苦C.咸D.辛E.以上均非 6、五行中水的特性为: A.曲直B.炎上C.稼穑D.从革E.润下 7、根据五行相生规律,木的“子”行为: A.土B.水C.金D.火E.以上均非 8、五脏分属五行,肝属于哪一行? A.木B.火C.土D.金E.水 9、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 A.传化水谷B.泻而不藏C.化生和贮藏精气 D.受盛水谷E.实而不能满 10、肝的生理功能为: A.主血脉B.主气C.主运化D.主疏泄E.主水 11、心的生理功能为: A.主血脉B.主肃降C.主运化D.主藏血E.主藏精 12、统摄血液是哪脏的功能? A.肝B.心C.脾D.肺E.肾 13、调节情志活动是哪脏的功能? A.肝B.心C.脾D.肺E.肾 14、主管生长发育是哪脏的功能? A.肝B.心C.脾D.肺E.肾 15、心的在体是: A.筋B.脉C.肉D.皮E.骨 16、肝的在窍为: A.目B.舌C.口D.鼻E.耳 17、泌别清浊是哪一腑的功能? A.胆B.胃C.大肠D.小肠E.膀胱 18、与胆的功能关系密切的是哪个脏? A.心B.肝C.脾D.肺E.肾 19、易于感冒是气的哪项功能减退? 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气化作用 20、具有调节汗孔开合作用的是? 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心气 21、根据十二经脉在四肢部的分布规律,手太阴经的分布部位是什么?

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1-6答题

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1答题 1.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这种态度依据的哲学道理是: D.辨证的否定的原理 2.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D.时间和空间相对性 3. 下列选项中,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的是: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4. 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5.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6.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C.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7. 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8. 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件事说明: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9.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C.对立统一规律 10. 生产方式是: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11. 时间和空间“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只是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抽象。这段话是说:B.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12.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B.辩证法思想 13.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B.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14. 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C.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15.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D.实践的 16.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于它的:D.实践性 17.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18.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现代远程教育理论

现代远程教育理论

多选题---------------------- 1.下列属于远程学习策略的有()A.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B.理解学习内容C.调节学习情绪D.做笔记正确答案:ABCD 2.将事情按照轻重缓急原则分类后,应当首先完成(),其次完成(), 再次完成(),最后完成()A.重要紧急的事情B.重要不紧急的事情C.不重要紧急的事情D.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正确答案:ABCD 3.下列属于远程教育要求学习者具备的能力的是()A.保持良好的学习动机 B.自我评价 C.合理的选择和使用各种学习资源 D.积极参与各种学习交互活动正确答案:ABCD 4.面对突如其来的负面情绪,比较正确的处理方式是()A.面对B.接 受C.发泄D.放下正确答案:ABD 5.为了更好的进行远程学习,学习者应该主动参与的交互有()A.与老师交互B.与同学交互 C.与学习资料交互D.与学习中心交互正确答案: ABCD 6.远程教育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A.课堂教育B.函授教育C.广播电视教育D.现代远程教育正确答案:BCD

7.第三代远程教育以什么技术为主()A.计算机B.互联网C.电视D.光盘正确答案:AB 8.毕业论文包括以下几个部分()A.论文标题、作者姓名B.摘要、关键词C.正文、参考文献 D.致谢正确答案:ABCD 9.判断目标是否有效的标准是()A.判断目标是否具体明确B.判断目标是否可衡量C.判断目标是否可以达到D.目标必须有明确的截止期限正确答案:ABCD 10.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育,远程教育的特征是()A.以培养技能为主B.教与学分离C.运用媒体联系教与学D.学习周期短正确答案:BC 判断题

高校远程教育系统解决方案

高校远程教育系统解决方案 应用摘要:作为教学机构,以发展教育培养人才作为机构的发展的中心,在现代科技不断发展的趋势下,丰台区职工大学也不断引进先进的科技为教育的发展注入新鲜活力,通过现代成熟的远程多媒体视讯技术实现远程的,更大范围的教育和培训,帮助更多人实现接受教育的梦想。发展教育满足社会需求,丰台区职工大学在发展传统学历教育的同时大力开展非职业教育,其目的在于提高全民教育水平和素质,为构建全民学习行社会贡献力量。 应用领域 教育 方案内容 1. 远程教育平台解决方案 1.1. 远程实时教学系统 远程教育系统主要功能: 远程教育系统主要包括实时培训和在线学习园地两部分,实现从“课堂”到“课后”的全面学习规划。 A、培训教师视频以及实物展示: 远程实时培训系统能够支持教师端两路视频采集,远程受培训人员可以看到讲解教师的视频图像还能够看到实物图像。教师的多路视频输出能够将教师的视频以及展示物的视频远程播放出去,有利于远程邀请专家,远程开展书画、手工艺术品、戏剧、健身秧歌的教学以及展示。

B、培训文档共享:系统支持文件传输、课程资料同步浏览和基于共享文档进行圈点标注。从而实现对知识的学习、共享和讨论。系统支持多种格式的数据资料的共享,如PowerPoint、Word、Excel、TXT、FLASH 及各种图片、影音文件。 C、真实课堂模拟:系统能够支持电子举手,表情表达,在线测试,作业在线提交等,实现真实课堂上所有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能够满足各种培训活动的需要。 D、课程录制编播:系统能够录制远程培训的全过程,并可实现对录制文件的编辑,用于课后的复习和重复听讲。 E、在线学习园地:没有实时听课的学员可以登录到系统的异步在线学习板块中,对录制的课件学习,该模块亦可存放各种政策文件、优秀培训教学录像文件等,供学员学习。 F、多种教育模式:通过远程社区培训系统可以实现教师—学生的一对多学习,也可以实现学生—学生的多对多的分组讨论,模拟真是课堂,利于社区培训的开展和效果实施。 G、丰富的文件播放:社区课堂中不仅有教师的讲解和传授,更又多种流媒体文件广播,支持VCD,DVD,AVI,WMV,ASF,RM,ACC,FLASH等影音文件,扩展教学资源范围。 1.2. 在线答疑系统 为了增强教学的互动行,系统可以提供在线答疑,将实现课堂教育的面对面疑问解答,为师生沟通提供新途径。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中医基础理论Z》作业4答案

A型题: 1. 具有“体阴而用阳”特性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2. 具有“运化水谷”功能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3. 水脏指的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4. 具有“主藏血”功能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5. 五脏阳气的根本是 A.肝阳 B.心阳 C.脾阳 D.肺阳 E.肾阳 6. 《医学集解》所说的“水之上源”是指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7. 具有主纳气功能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8. 气之本指的是哪个脏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9. 具有主水功能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10. 与情志调畅有关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11. “将军之官”指的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12. “生之本”指的是 A.肝 B.肺 C.心 D.脾 E.肾 13. 在肾主闭藏的功能活动中,最具有生理意义的是 A.纳气归肾,促进元气之生成 B.固摄二便,防止二便之失禁 C.固摄水液,防止水液无故流失 D.固摄精气,防止精气无故散失 E.摄纳阳气,防止阳气浮越于上 14. “相傅之官”指的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15. “胃之关”指的是 A.贲门 B.幽门 C.膀胱 D.大肠 E.肾 16. 具有“朝百脉”功能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17. 具有“主升清”功能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18. 主管生长发育是 A.肝的功能 B.心的功能 C.脾的功能 D.肺的功能 E.肾的功能 19. 区分五脏、六腑和奇恒之府最主要的依据是 A.分布部位 B.解剖形态 C.阴阳属性 D.五行属性 E.功能特点 20. 具有“主肃降”生理功能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21. 主行水是下述哪个脏的功能

远程教育学基础

远程教育学基础 作者简介 ?陈丽女,1964年生,教授,硕士生导师。1983年9月-1988年7月在北京师范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学习,获电子学学士学位;1989年9月-1992年7月在北京师范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攻读硕士,获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1999年9月-2003年6月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远程教育方向攻读博士,获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书记兼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所主任。 课程简介 远程教育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和方向。要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以教育的信息化推动教育的现代化,实现中国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陈至立 课程定位 ? 远程教育方向的入门课程 ? 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 ? 远程教育领域专业人员提高职业能力的必修课程 ? 教育技术学专业远程教育方向的研究生在开始学习研究生课程前必须完成本门课程的学习 课程发展历程 ?1994年,第一次开设,选修课,偏技术 ?1999—2002,专业必修课,偏规律和方法 ?2002-2004,专业基础课(必修),兼顾技术和一般规律 我省远程教育发展情况简介 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我省―试点项目‖2004年建设投入总资金为10403.7万元。其中,国家给我省投入建设补助资金总额6935.8万元,我省配套建设资金总额3467.9万元(其中省上配套建设资金总额1733.95万元,地方配套建设资金总额1733.95万元)。 试点项目按照以下三种模式建设: 模式一:教学光盘播放点:配备电视机(29寸或34寸)、DVD播放机和教学点各年级的教学光盘。通过播放光盘对学生授课和辅导。配备对象主要是农村学校布局调整需要保留的教学点。 模式二:卫星教学收视点:配备卫星接收系统、计算机、电视机、DVD播放机和1-6年级所需的教学光盘。通过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接受优质教学资源,并同时具备教学光盘播放点的功能。配备对象为乡中心小学和村完小,根据学生规模,配置1-2个多媒体教室。 模式三:计算机教室:配备卫星接收系统、网络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及教学光盘。其特点是除具备模式二全部功能外,还能为学生提供初步的网络条件下的学习环境。配备对象为农村初中,每校装备一间30台终端的计算机教室,一间多媒体教室。 该项目我省建设布局为:在天水、张掖、酒泉、嘉峪关、金昌等五个市整体推进,全面覆盖五个市的农村中小学;在已完成―普九‖任务的会宁、正宁、民勤、崆峒等4个县(区)进行示范工作,整体推进,全面覆盖其农村中小学。 1999年1月,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正式提出―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从1999年到现在,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已经走过了6年的历程,发展迅速,成绩显著。 (1)实施机构形成系统,规模日益扩大

3学习活动——远程教育的基本理论

一、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谈谈你对远程教育均等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答: ①均等理论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对美国远程教育的影响和作用而产生的。新技术的应用使得远程教育中的学生也可以与教师进实时交流,开展协作学习,也可以做实验、查资料和参与课程讨论等,因此远程学习者也能获得跟常规学习者相同的学习体验。 ②均等理论的核心思想是:远程学习者在学习中获得的学习经验与那些常规学习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经验越相等,则两者所取得的学习成果也越接近。 这说明,即使不同的学习者对学习材料的使用、学习过程和参与活动的情况不同,但教学设计者都应该致力于为学习者提供与常规学习者相当的和均等的学习经验。 因此,教学设计者在设计课程时,要尽可能地开发出于常规学习相同的教学材料、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 ③均等理论是建立在美国远程教育的实践基础上的一套有价值的时间方法,也可以对我国的远程教育起到指导作用。为了使远程学习者和常规学习者取得的学习成功最大程度地接近,教学设计者要尽量给远程学习者提供与常规学习相近的学习经验。比如,可以开发有强大交互功能的通讯系统、选用常规教育的教师来承担远程教育的部分工作,组织小规模的教学班、加强师与生之间的融合等等。 二、阅读下面的一段关于英国开放大学的案例材料,结合本单元所学习的远程教育基本理论,谈谈自己的感想及对我国远程教育的启示。 材料: 英国开放大学在教学上的成功有两条基本经验:一是精心设计制作高质量的多种媒体课程材料,二是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学习支助服务。开放大学在开展电子远程学习时,也始终把课程资源开发与学习支持服务放在了首位。我们从以下4个方面来作介绍: 1.课程材料 考虑到要在课程和材料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大的选择余地,开放大学已经开发出了三类主流的电子远程学习课程: ——网络提高型(Web enhanced)课程:在这类课程中,学生选择性地使用基本的电子远程服务,包括数字资源、课程网站或电子桌面、计算机会议和学习支助。但是,学生学习这些课程时不是必须使用这些服务。 ——网络集中型(Web focused)课程:在这类课程中,使用在线的信息通信技术(ICT: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是教学支助中的一项必需的要素,一些教学和学生支助是通过在线的方式发送给所有学生的。 ——网络精深型(Web intensive)课程:在这类课程中,所有的教学和学生支助都是通过在线的方式发送的。 开放大学在决定用何种媒体发送课程材料时遵守着一个十分简单的原则:在使用电子远程学习技术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经验,课程可以采用电子远程学习技术;然后,根据这些技术怎样能最好的满足学习目标来选择媒体。 本科生的课程中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学习材料和服务的范围包括:不想参加寄宿学习(这是某些课程必须进行的一部分)的学生可以选择在线学习;使用电子方式批改作业;只读光盘和基于网络的交互式模拟;课程网站上和课程材料中的网络广播。如学习“环境科学”的学生能收到包含虚拟实地考察在内的数字视频光盘…… 2.数字化资源 学生通过开放大学的图书馆可以获得电子远程学习资源。它包括: ——172个与课程相关的网站,而且能链接到3825个外部资源中去;

远程教育理论综述课件

远程教育理论综述 班级:13教育技术一班姓名:XX 学号:1304010411XX 日期:2015.11.10

摘要 关于我国远程教育主要涉及几个问题,远程教育的历史发展、远程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其趋势、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于远程教育的一些建议。还有关于我国远程教育的形式,主要有各类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等。函授教育自建国以来,有了很大的发展。现在,全国已有许多中等和高等学校举办函授教育,包括中专、专科、单科进修以及大学后继续教育等。广播电视教育是我国远程教育的主要形式。 关键词 远程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函授教育学习者网络远程教育 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 1.远程教育的发展史 对于远程教育的定义,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丁兴富在《中外远程教育定义和特征的分析研究》一文中指出:所谓远程教育就是学生和教师在时间和空间上处于分离状态;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的媒体教学占有主导地位;有组织的系统工程;以自学为主、助学为辅;在学生和教师之间存在某种形式的双向通信和反馈机制的教育活动形式。简单的说,远程教育是指师生凭借媒体所进行的非面对面的教育。 远程教育已经历经三代:第一代是函授教育;第二代是广播电视教育;第三代的基本特征是利用卫星、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在数字信号环境下进行教学活动,被称为“现代远程教育”。 2.现代远程教育的定义 现代远程教育是指利用当今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实时或非实时地传递多媒体的音频、视频或数据等信息,进行可视的、交互的远程教育形式。它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技术,能提供公平、广泛和廉价的教育方式,使教育效率大大提高。使学习者不再受到地理位置和上

学堂远程教育系统方案(运营版)

第1章.系统介绍 一、学堂系统简介 虚拟电子白板网络教学系统(以下简称学堂)是一套专业的网络教学平台软件。使用本系统,师生用户可以利用普通的PC机、标准的视频头设备、耳机和麦克风就可以在Internet或者Intranet下的通过在线音视频和白板进行交互教学。可以实现一对一在线答疑、多人网络课堂、在线答疑室、现场教学录制等多种教学模式。平台除了在系统构架上支持大用户并发的运营需要之外,还在功能设计上增加了对收费、免费、试听等多种服务模式的支持,作为纯软件的解决方案,能够有效地应用于政府、企业、教育、医疗、金融等各种行业的远程培训。 二、学堂系统应用图

第2章.功能介绍 一、系统体系构架 学堂平台不是一个单纯的视频会议模块,前端模块包括了:即时通讯、一对一答疑、网络课堂、在线答疑室、课件编辑器/播放器。解决从课件学习、一对一答疑、大课、答疑课等各种在线教学模式。

虚拟电子白板网络教学系统二、平台功能模块结构

三、即时通讯系统: 1.通用功能: 1)即时通知:即时通知的信息包括:好友上线、好友消息、好友留言、系统公告,会议 通知,系统会实时弹出窗口进行提醒。 2)即时视频音频通讯:为点对点用户提供实时的视音频通讯功能,包括音频和视频设置。 3)即时文字通讯:为用户提供实时的文字通讯功能,支持多人文字聊天功能。 4)文件传输:为点对点用户提供实时的文件传送和接收功能,支持多文件的同时发送和 接收。 5)联系人管理:用户可以自己添加、删除联系人,还可以给自己的联系人分组,以方便 管理。 2.针对教学的功能: 1)丰富的消息显示方式,支持富文本格式,并且系统提供了消息接口,能够和网站的学 习社区无缝挂接,消息点击后可以直接跳转到网站的现场页面。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1答案

您本学期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是您需要提交的作业。 说明:本次作业的知识点为:第一部分(1--47题),发布时间为2013-3-20,您从此时到2013-6-8前提交均有效。 A型题: 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1.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1分] A.唯物主义思想 B.辩证法思想 C.可知论思想 D.决定论思想 2.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1分] A.人可以创造规律 B.人可以消灭规律 C.人可以改变规律 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3. 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这两大基本派别是( ) [1

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一元论和二元论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4. 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错误就在于() [1分] A.否认物质是运动的 B.割裂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 C.否认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否认运动对于物质的依赖性 5. 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 ) [1分] A.是否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 B.是否与客观实际相一致 C.是否说得清楚明白 D.是否被大多数人承认 6.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 [1分] A.基本动力 B.最终动力

C.直接动力 D.唯一动力 7.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1分] 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B.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 C.是否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8. 提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 [1分] A.否定之否定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 D.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 9. 古诗云:“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这是用神话形式说明时间() [1分] A.是客观的 B.是有限的 C.是可知的 D.是相对的

远程教育的主要发展阶段

主题2远程教育的主要发展阶段 通过第一个主题的学习,你已经知道,由于远程教育中教和学时空分离,教与学再度整合的多数都要借助于某种媒体,如印刷教材、卫星电视、计算机等。在这一活动里,我们将就媒体的发展来学习远程教育发展的阶段划分理论。 问题 在学习时,请重点关注以下两个问题: 1.在远程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远程教育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2.国际上远程教育发展阶段两个主要流派分类方法的相同点、不同点分别是什么? 内容概要 当前,国际于远程教育发展阶段的理论有两个主要流派: ?三代信息技术和三代远程教育(以尼伯、贝茨、丁兴富为代表) ?五代信息技术和五代远程教育(代表人物:泰勒) 活动安排 1.阅读教材, 丁兴富关于远程教育三阶段的划分理论,并划出在各个阶段的名称 简单介绍什么是信息技术?广义和狭义信息技术 狭义信息技术指电子信息通信技术(信息Information 通信 Communications 技术Technology)ICT简称信息技术IT 丁兴富,远程教育博士,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授, ?三代远程教育 –第一代远程教育: 函授教育(Correspondence Education) –第二代远程教育: 多种媒体教学的远程教育(Multi-Media Instruction Distance Education) –第三代远程教育: 开放灵活的远程学习(Open and Flexible Distance Leaning) 数字数据通信(DDN) 数字数据产品是基于数字数据网(Digital Data Network,以下简称DDN),利用数字信道提供永久性或半永久性连接电路来传输数据信号的服务。DDN由数字信道和数字交叉连接设备(DXC)以及终端组成,可为用户提供经济灵活的点到点和点到多点的数字型传输通道。 2.阅读P15 表1.3,泰勒的远程教育模式与理论模型,并划出在各个阶段的名称 詹姆斯·泰勒教授是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主管全球学习事务的副校长,现任国际远程开放教育理事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Distance Education ICDE)主席。泰勒教授对远程教育理论界的重要贡献主要包括:五代远程教育论、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网上教与学研究、双重模式的理论概括等。他在远程教育领域逾20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将南昆士兰大学打造成为全球知名的双重模式院校。 ?泰勒将远程教育分为五代远程教育和五种教学模式: –第一代——函授模式 –第二代——多种媒体模式 –第三代——远程学习模式

远程教育理论总结

远程教育理论总结 一、远程教育的宏观理论 . 彼得斯的远程教育工业化理论,1967年德文发表,1983年,英语发表。 彼得斯认为存在两种教育:传统面对面、集体教育的传统教育和新型的基于技术、机械的远程教育;(从德国教育技术专家对一般教学过程六要素分析的角度进行)彼得斯从比较教育的角度认为,传统教育的研究范式不适合研究远程教育现象,需要重新找一个研究模型; 认为工业化生产模式来研究远程教育是最适合的,比较后发现远教和工业化生产的相似性:合理性、分工、机械化、流水线、批量生产规模效益、规划准备、标准化、功能变化专业化、集中和垄断。 发展:英国鲁姆勃尔、坎培奥发展为新福特主义,彼得斯自己发展为远程教育后工业化理论 . 三代信息技术和三代远程教育的理论 年,加里森;89年尼珀;91年贝茨;丁兴富;形成和发展了此理论函授教育,多种媒体的远程教育,开放灵活的远程教育(现代远程教育); 印刷、邮政、早期视听,单向传输电子ICT;双向传输的ICT 澳大利亚学者泰勒提出五代信息技术和五代远程教育的理论 函授模式(印刷),多种媒体模式(印刷、录音、录像、CML、CAL、交互媒体),远程学习模式(音频会议系统、视频会议系统、语音图像系统、广播电视和音频会议系统),灵活学习模式(在线交互多媒体、基于www的在线资源、计算机为媒介的通信),智能灵活的学习模式(在线交互媒体、在线资、自动反应计算机为媒体的通信、基于校园网的教学和资源) . 远程教育3中种模式和3大流派:丁兴富提出来的一种分类方法 从国家实践层次可以把远程教育分成3种实践模式:英国等国的开放大学单一院校模式;美、俄、澳大利亚的双重院校模式;中国、法国、加拿大的多重系统模式。 从学术倾向上,可以把远程教育分为三大理论学派:革命学派、趋同学派、谱系学派。 三种实践模式和三种学派相对应。 70年代到80年代,开放大学占主要位置。进来,双重模式和多重模式的院校影响越来越大。从中国的实践来看,开放大学不占主要地位。双重模式远程教育比较多。 二、远程教育的微观理论 1. 远程教育的三种基本相互作用理论 穆尔:1989年提出远程教育的三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理论,学生和教育资源、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远程教育要同时有效实现三种相互作用。 2. 远程教育的两大功能要素理论 霍姆博格关于课程设计开发发送以及学习支助服务。 英国学者凯依和鲁姆勃尔:远程教育学习中课程和学生两个运行子系统 3. 以学生为中心的远程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的联系、远程教育的本质特点 三、远程教育的哲学理论 1. 远程教育的自治和双向通信的理论

郑大远程教育《网上学习导论》期末考试资料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正确错误正确错误

正确错误 正确错误 正确错误 正确错误 正确错误 正确错误 正确错误 正确错误 四、论述题(1道小题,共30分) 浅谈远程网络学习相对传统教育的特点及优势。(30分) 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育)打破了传统学习模式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网络教育不仅使自主学习成为现实,而且使自主学习成为时尚。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的教学,极大地限制了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而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况。一方面,互联网将全世界的学校、研究所、图书馆和其他各种信息资源联结起来,成为一个海量的资源库; 另一方面,世界各地的优秀教师或专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供相同知识的学习素材和教学指导,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点通过网络访问,形成多对多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者在时间上和内容上有了充分的选择余地,自主学习成为必然。 网络教育实现了交互式合作学习。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没有机会和班级中的每个学生进行交流,也有很多学生因为种种原因,不敢和教师进行面对面交流。E-Learning却改变了这一切。在互联网上,学习者不仅可从网上下载教师的讲义、作业和其他有关的参考资料,而且可向远在千万里之外的教师提问,从而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网络教育充分实现了个性化学习。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条件下,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学习只是一个理想化的追求。而互联网使因材施教成为可能,学习变成一个各取所需的过程,个性化的学习得以真正实现。在互联网上,没有统一的教材,没有统一的进度。每一位学习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在自己方便的时间从互联网上自由地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按照适合于自己的方式学习。 网络教育使教育社会化,使学习生活化。在目前的信息时代,新知识、新事物随时随地都在大量涌现,人们必将从一次性的学校学习走向终身学习,而互联网则为教育走出校园、迈向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这是一个教育社会化、信息化的过程。在未来若干年内,教育将从学校走向家庭、走向社区、走向乡村,走向任何信息技术普及的地方。互联网将成为真正的没有围墙的学校,网络化学习将成为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日常生活乐趣的一部分。

远程教育学基本理论综述

2006年第4期(总第156期) 基金项目:本文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远程教育学基本理论及其体系研究”(项目编号:ECA050193)的研究成果之一 [文章编号]1003-1553(2006)04-0031-04 网络教育与远程教育 一、远程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性 什么是理论?理论是一组相互关联的命题。“理论是一套相互关联的概念、定义和建议,通过详尽地说明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对现象提出一种系统的看法。其目的是对这些现象作解释和预言”。“理论必须解释和预言特殊的现象,不寻求解释和预言任何事情的陈述不是理论。另外,理论必须是能够通过实践检验的,即使当时无法得到验证,那么在未来也是可以验证的。理论的基本组成是概念和变量,它们相互联系而形成的陈述就是命题,一个命题可以是一个公理、一个假设、一个定理、一种经验的概括,一组命题相互联系就形成了理论”。 理论体系也叫理论框架,是指一系列概念、范畴、规律按照一定逻辑关系而生成的理论系统。相对经验体系而言,科学的理论体系则是“在经验体系的基础上经过理性思维对经验知识进行加工而得到的,是从客体的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性方面反映客体的内在逻辑关系的概念体系。”概括起来具有三个特征:(1)理论体系注重揭示客体内在联系和深层次的运动规律。(2)理论体系是一种用以说明事物本质特征的抽象体系。(3)理论体系具有广泛的实际运用的范围。 理论研究有六个步骤:(1)描述实践;(2)某些概念的定义;(3)一般的说明;(4)一个或几个假说的说明;(5)根据后来的观察对假说进行评价和再造;(6)各种原则的说明。体系:若干相关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如理论体系、语法体系。体系由要素、结构和关系组成。 理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理论研究对于一个实践领域的生命力和发展状态至关重要。长期以来,远程教育界的人士都指出理论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早在1988年澳大利亚的乔斯琳?卡尔弗特(Calvert,J.)女士就认为:“理论旨在建立普遍性原理,然后为了提高它的预测力还要在不同环境下加以检验然后完善这些原理。在远程教育领域我们在这方面几乎没什么进展(Calvert,J.,1988)。”一个领域的理论基础能够描述实践并指导实践,为指导其进一步发展提供基本方法和途径。思想观点的力量将通过聚焦研究问题、发现知识、建议选择方案来直接影响实践。既然思想和理念会指引远程教育的实践发展,那么就要投入专门的力量来发展一套有机的、严谨的、站得住脚的理论。(远程教育)理论体系至今不完善,还远远不能满足活跃的实践的需要。弗莱德?萨巴(FarhadSaba, 2000)和希拉里?佩雷顿(HilaryPerraton,2000)等许 多专家也都呼吁理论体系的完善,呼吁建立在理论基础之上的研究(theory-basedresearch)。 二、远程教育的四种基本理论 莫里认为一种完美的理论有如下的四个特点,这对理论建设有重要意义。1.一种理论体系必须允许以经验检验的演绎推理。就是说,它必须为它自身的解释和证明提供手段。2.理论必须既与观察一致,又与前已生效的理论一致。3.理论必须用各种简洁的术语来说明。能用最简洁的形式来解释其大部分内容的理论是最好的理论。4.科学的理论必须以各种经验的事实和关系为依据。 远程教育学基本理论综述 张秀梅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631) [摘 要]本文从诸多远程教育理论中提炼概括出远程教育的四种基本理论,即际代理论、教学工业化理论、独立 与交互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支持服务理论。针对各种理论的主要观点和起源,作者进行了逻辑分析和系统阐述。 [关键词]远程教育学;理论;理论研究[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中医基础理论Z作业9答案

A型题: 1. 疠气的致病特点是 A.变化多端 B.高热持续不退 C.易伤津耗气 D.扰动心神 E.传染性强 2. 暑、火、燥三邪的共同致病特点是 A.为阳邪 B.炎热 C.伤津 D.动血 E.生风 3. 具有收引特性的邪气是 A.风邪 B.寒邪 C.火邪 D.湿邪 E.燥邪 4. 七情内伤致病多损伤的脏是 A.心、肝、脾 B.心、肺、脾 C.心、肝、肾 D.心、肺、肝 E.肺、脾、肾 5. 《素问?宣明五气论》提出久卧所伤的是 A.伤气 B.伤血 C.伤肉 D.伤筋 E.伤骨 6. 风邪伤人,病位游移,行无定处,与其哪种性质有关 A.风性善行 B.风性数变 C.风为阳邪 D.风性开泄 E.风性轻扬 7. 哪种情志异常易使肝的疏泄功能失调 A.过喜 B.过思 C.过怒 D.过恐 E.过悲 8. 哪种情志异常,可导致心悸,惊恐不安等症状 A.过度愤怒 B.喜乐过度 C.过度悲忧 D.突然受惊 E.思虑过度 9. 风邪致病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的特点,主要与其哪种性质相关 A.风为阳邪 B.风性轻扬 C.风性善行 D.风性数变 E.风性主动 10.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味过于苦”则 A.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B.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C.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D.心气喘满, 色黑,肾气不衡 E.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11. 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A.凝滞 B.粘滞 C.数变 D.重着 E.升散 12. 下列属于风邪性质和致病特点的是 A.为阳邪,其性炎热 B.为阳邪,其性开泄 C.为阳邪,伤津耗气 D.为阳邪,生风动血 E.为阳邪,其性炎上 13. 瘀血所致疼痛的特点是 A.胀痛 B.窜痛 C.灼痛 D.刺痛 E.重痛 14. 暑邪为病而见汗多,气短,乏力,是由于 A.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B.暑应于心,易扰心神 C.暑多挟湿,易困脾土 D.暑性升散,耗 气伤津 E.暑为阳邪,化火伤阴 15. 湿邪致病最易困阻的是 A.心阳 B.肺气 C.脾阳 D.肝阳 E.肾气 16. 七情内伤致病,首先损伤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17. 寒邪致病,引起肢体屈伸不利,与哪种性质和致病特点有关 A.伤人阳气,肢体失温 B.寒性凝滞,气血不畅 C.卫阳被遏,肢体失温 D.寒性收引,经 脉拘急 E.寒性粘滞,气机不畅 18. 饮在肠间的为 A.痰饮 B.悬饮 C.溢饮 D.支饮 E.留饮 19. 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A.为阳邪,具有升发向上的特性 B.为阳邪,其性轻扬,可致腠理开泄 C.为阳邪,性炎上 D. 为阳邪,多挟湿致病 E.为阳邪,性炎热

西方空间结构理论评述

西方空间结构理论评述 【原文出处】经济学动态 【原刊地名】京 【原刊期号】199910 【原刊页号】63~66 【分类号】F107 【分类名】城市经济、区域经济 【复印期号】200002 【标题】【作者】曾坤生 【作者简介】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正文】 空间结构理论(Lehre der Raumstrutur )是在古典区位经济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动态性质的总体性的区位经济理论。 一、空间结构理论的发展与研究的基本问题 空间的配合是人类经济行为的产物,依经济原则形成空间位置与空间大小间相互密切的有机关系,其间必定存在着某种秩序,经济学家把这种秩序称之为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实质上就是空间秩序。空间结构理论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区位经济理论,它的研究对象涉及产业部门、服务部门、城镇居民点、基础设施的区位、空间关系,也涉及到了人员、商品、财政和信息的区间流动等方面。正是因为空间结构理论研究所涉及的内容过于宽泛,理论界对其学科性质的分歧一直较大。但综观空间结构理论的基本内容,它主要包含五个方面。 第一,以城镇型居民点(市场)为中心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这是对杜能理论模型和位置级差地租理论的发展。它利用生产和消费函数的概念,推导出郊区农业每一种经营方式的纯收益函数,并由此划分出一定的经营地带。 第二,最佳的企业规模、居民点规模、城市规模和中心地等级体系。理论推导的基础:一是农业区位论,二是集聚效果理论。将最佳企业规模的推导与城镇居民点合理规模的推导相结合,将城市视为企业一样,理解为一种生产过程,应用“门槛”理论,将中心地等级体系应用于区域规划的实际。 第三,社会经济发展各阶段上的空间结构特点及其演变。通过一般作用机制的分析,揭示空间结构变化的动力及演变的一般趋势和类型。 第四,社会经济客体空间集中的合理程度。在实践中表现为如何处理过疏和过密问题,对区域开发整治和区域规划有实践意义。 第五,空间相互作用。这主要包括地区间的货物流、人流、财政流,各级中心城市的吸引范围,革新、信息、技术知识的扩散过程等,这些方面是空间结构特征的重要反映。 二、几种主要的空间结构理论 (一)空间结构阶段论 空间是人类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场所,这种活动的每一个有关区位的决策,都会引起空间结构一定程度上的改变。区域发展状态与空间结构状态密切相关。空间结构的特征不仅受运费、地租、聚集等因素的影响,而且还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福利水平有关。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阶段,会不断产生出影响空间结构的新因素。即使是同一种因素,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作用。空间结构阶段论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1.社会经济结构中以农业占绝对优势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绝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