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PSIA美国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介绍

CPSIA美国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介绍

深圳市华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华东法规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请勿复制

Content 内容
CPSIA Summary 法规综述 Solution and Suggestion 企业应对实务 CTI CPSIA service CTI CPSIA服务
2

Foreword 前言
玩具业面临大洗牌
2007年 2007年8月2日,美国美泰公司下属的费雪公司向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提 出自愿召回约96 出自愿召回约96. 96.7万件儿童玩具, 万件儿童玩具,这批玩具的生产企业为广东某玩具公 司。召回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产品的油漆金属铅超标。 召回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产品的油漆金属铅超标。紧接着, 紧接着,国家质监总 局依据有关规定暂停了该公司产品出口, 局依据有关规定暂停了该公司产品出口,并要求其进行整改。 并要求其进行整改。 2007年 2007年 8月11日下午 11日下午, 日下午,该公司一副总裁被发现上吊自杀于公司位于平洲的 一家分厂内。 一家分厂内。该公司的员工们都认为副总裁之死与产品被召回直接相关。 该公司的员工们都认为副总裁之死与产品被召回直接相关。 据该玩具公司的员工估算, 据该玩具公司的员工估算,此次被召回的玩具及损失赔偿, 此次被召回的玩具及损失赔偿,大约要损失 3000多万美元 3000多万美元, 多万美元,这一数目是公司无法承受的。 这一数目是公司无法承受的。 导致这些玩具被召回的原因 导致这些玩具被召回的原因就是 召回的原因就是, 就是,产品所用的油漆铅含量超标 产品所用的油漆铅含量超标。 油漆铅含量超标。 在此之前的6 在此之前的6月13日 13日,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 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 CPSC)和美国玩具公司RC2 和美国玩具公司RC2 联合发出公告, 联合发出公告,召回RC2 召回RC2公司经营的 RC2公司经营的150 公司经营的150万件中国产玩具火车 150万件中国产玩具火车, 万件中国产玩具火车,该产品由广 东东莞某企业生产。 东东莞某企业生产。被召回原因也是 召回原因也是油漆金属铅超标 也是油漆金属铅超标。 油漆金属铅超标。
3

Foreword 前言
2008年 2008年CPSC召回情况简析 CPSC召回情况简析
1、2008年 2008年,中国产品位 居CPSC召回的首位 CPSC召回的首位 2008年 2008年,中国产品被 召回的通报最多, 召回的通报最多,为221 项,占该时期召回总数的 56.4%, 56.4%,同比下降26.1% 同比下降26.1%; 26.1%; 其次为美国本土产品的召 回通报为67 回通报为67项 67项,占比 17.1%, 17.1%,同比下降1.5% 同比下降1.5%; 1.5%; 中国台湾位居第三, 中国台湾位居第三,23 项,占比5.9% 占比5.9%; 5.9%;加拿大位 居第四, 居第四,11项 11项,占比 2.8%; 2.8%;印度和中国香港并 列第五位, 列第五位,各10项 10项,占比 2.6%。 2.6%。其他国家为20 其他国家为20项 20项, 占比12.8% 占比12.8%。 12.8%。
来源: 来源: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
4

Foreword 前言
2008年 2008年CPSC召回情况简析 CPSC召回情况简析
2、儿童产品是召回的重点 2008年 2008年,在涉及中国 产品的221 产品的221项召回通报中 221项召回通报中, 项召回通报中, 儿童产品77 儿童产品77项 77项,占通报总 数的34.8% 数的34.8%, 34.8%,同比下降 25.2%; 25.2%;家庭产品, 家庭产品,61项 61项, 占比27.6% 占比27.6%, 27.6%,同比下降 16.4%; 16.4%;玩具, 玩具,50项 50项,占比 22.6%, 22.6%,同比下降 34.2%; 34.2%; 户外产品, 户外产品,20 项,占比9.1% 占比9.1%, 9.1%,与2007年 2007年 数量持平; 数量持平;体育和休闲产 品,12项 12项,占比5.4% 占比5.4%, 5.4%,同 比下降53.8% 比下降53.8%; 53.8%;特殊产品, 特殊产品, 1项,与2007年数量持平 2007年数量持平。 来源: 来源: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
5

Foreword 前言
2008年 2008年CPSC召回情况简析 CPSC召回情况简析
3、召回原因主要是受伤危险
2008年 2008年,召回中国产品 的原因中( 的原因中(1项通报可能有多 种原因), 种原因),最多的是因产品 ),最多的是因产品 质量问题给消费者造成的摔 伤、划伤等身体损伤危险, 划伤等身体损伤危险, 共82项 82项,占比37.1% 占比37.1%; 37.1%;其次是 铅含量超标, 铅含量超标,共59项 59项,占比 26.7%; 26.7%;引发火灾、 引发火灾、爆炸等危 险共58 险共58项 58项,占比26.2% 占比26.2%; 26.2%;产品 可能引发儿童窒息危险, 可能引发儿童窒息危险,27 项,占比12.2% 占比12.2%; 12.2%;产品可导致 儿童颈部被勒或被卡危险, 儿童颈部被勒或被卡危险, 21项 21项,占比9.5% 占比9.5%; 9.5%;电击危险 11项 11项,占比5.0% 占比5.0%; 5.0%;其他原 因,12项 12项,占比5.4% 占比5.4%。 5.4%。
来源: 来源: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
6

2008年 2008年CPSC召回情况简析 CPSC召回情况简析
4. 主要措施为建议消费者 停止使用被召回产品、 停止使用被召回产品、退 货及全额退款 2008年 2008年,CPSC对被召 CPSC对被召 回的中国产品主要采取的 措施( 措施(1项通报中可能涉 及多项措施) 及多项措施)中,建议消 费者停止使用被召回产 品、退货及全额退款, 退货及全额退款,共 95次 95次,占比43.0% 占比43.0%; 43.0%;建议 退货及/ 退货及/或免费更换其他 产品, 产品,66次 66次,占比 29.9%; 29.9%;免费检修及/ 免费检修及/或更 换零部件, 换零部件,51次 51次,占比 23.1%; 23.1%;建议采取其他措 施,16次 16次,占比7.2% 占比7.2%。 7.2%。
来源: 来源: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
7

8

CPSIA SUMMARY 法规综述
Consumer Products Safety Improvement Act 《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 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H.R. 4040) 4040)
《2008消费品 2008消费品 安全改进法案》 安全改进法案》 (H.R.4040) H.R.4040)
消费品安全委员会 (CPSC) CPSC)加强消费品 特别是儿童产品 的安全管理
2008年 2008年8月14日 14日 实施
9

CPSIA SUMMARY 法规综述
101 含铅的儿童产品; 含铅的儿童产品;铅涂料法规 102 对某些儿童产品实行强制性第三方测试 103 儿童产品的溯源标签 104 耐用型育婴产品和消费者注册登记
CPSIA
105 玩具和游戏广告的标签要求 106 强制性玩具安全标准 107 与消费品相关的、 与消费品相关的、可预防的少数儿童伤害和死亡研究 108 禁止销售某些含有邻苯二甲酸酯的产品
10

Definitions
定义
消费产品
消费产品 —— 任何物品或其 零部件, 零部件,若其生产或推广的目 的是: 的是: (i)销售给消费者在住家或居民 (i)销售给消费者在住家或居民 住所、 住所、学校、 学校、娱乐场所等永久 性地或临时性地使用; 性地或临时性地使用;或 (ii)供个人在住家或居民住 (ii)供个人在住家或居民住 所、学校、 学校、娱乐场所等永久性 地或临时性地使用、 地或临时性地使用、消费或享 用。
11

Definitions
定义
儿童产品
Children’s Product—— consumer product designed or intended primarily for children 12 years of age or younger 儿童产品——主要为12 主要为12岁 12岁 或以下的儿童设计或使用的 或以下的儿童设计或使用的 消费产品。
12

Definitions
定义
儿童玩具
Children’s Toy—— consumer product designed or intended by the manufacture for a child 12 years of age or younger for use by the child when the child plays 儿童玩具——制造商为12 制造商为12岁 12岁 以下的儿童设计的 以下的儿童设计的, 的儿童设计的,在儿童 玩耍时给儿童使用的消费 玩耍时给儿童使用的消费 品。
13

Definitions
定义
儿童护理品
Child Care Article—— consumer product designed or intended by the manufacture to facilitate sleep or the feeding of children age 3 and younger, or to help such children with sucking or teething 儿童护理品——制造商为3 制造商为3岁 以下的儿童设计的 以下的儿童设计的, 的儿童设计的,为哄孩子入 睡或喂食, 睡或喂食,帮助儿童吸奶或磨牙 的消费品。 的消费品。
14

铅对儿童的危害
婴儿和幼童对铅的毒性特别敏感 幼童喜欢吮手指和咬非食物的习惯 发育中的儿童对铅的吸收率高达50% 发育中的儿童对铅的吸收率高达50% 血铅量越高智商越低 任何吸收到体内的铅, 任何吸收到体内的铅,不论是何种形式的化合物, 不论是何种形式的化合物,都会引 起严重的中毒症状。 起严重的中毒症状。主要症状为贫血、 主要症状为贫血、虚弱、 虚弱、便秘、 便秘、腹部 剧痛、 剧痛、麻痹、 麻痹、手腕脚腕的发麻等。 手腕脚腕的发麻等。
15

Introduction of CPSIA
CPSIA简介
101
含铅的儿童产品; 含铅的儿童产品;铅涂料法规 儿童产品材料中铅的限量 儿童产品材料中铅的限量
≤ 600 ppm 法案生效180 法案生效180天后 180天后
(2009 年2 月10 日)
≤ 300 ppm 法案生效1 法案生效1年后
≤ 100 ppm 法案生效3 法案生效3年后
(2009 年8月14日) (2011 年8月14日)
涂料中铅的限量 中铅的限量 涂料 涂料中铅的限量 中铅的限量 涂料
≤ 600 ppm 法案生效180 法案生效180天后 180天后
(2009 年2 月10 日)
≤ 90 ppm 法案生效1 法案生效1年后
(2009 年8月14日)
16

Introduction of CPSIA
CPSIA简介
101
含铅的儿童产品; 含铅的儿童产品;铅涂料法规
豁免
一些特定的 产品和材料
电子部件
不可触及的材料
17

Introduction of CPSIA
CPSIA简介
101
含铅的儿童产品; 含铅的儿童产品;铅涂料法规
一些特定的产品和材料
产品或材料在正常和合理的可预见使用的情况下, 产品或材料在正常和合理的可预见使用的情况下,因儿童吞咽、 因儿童吞咽、 吮吸、 吮吸、折断或其他的儿童行为而产品和材料中的铅不会被人体所 吸收; 吸收; 产品或材料不会对公共健康与安全造成其他方面的影响
电子部件
某些含铅电子设备将依据欧盟2002/95/EC 某些含铅电子设备将依据欧盟2002/95/EC指令和不可接触部分进 2002/95/EC指令和不可接触部分进 行豁免 委员会会制定这些产品部件必须符合要求的时间表
18

Introduction of CPSIA
CPSIA简介
101
含铅的儿童产品; 含铅的儿童产品;铅涂料法规 不可触及的材料
经正常和合理可预见的使用、 经正常和合理可预见的使用、滥用测试后, 滥用测试后,儿童接触不到的产品材料 或部件 委员会会在2009 委员会会在2009年 2009年8月14日之前 14日之前, 日之前,制定判断可触及性的指南性文件 在尚未完成不可接触材料的相关指引之前, 在尚未完成不可接触材料的相关指引之前, 制造商只要能合理解释其 产品部件属于不可接触, 产品部件属于不可接触,CPSC可接受此类情况 CPSC可接受此类情况。 可接受此类情况。 CPSIA将会禁止违反新 CPSIA将会禁止违反新 的含铅规则的儿童产品。 的含铅规则的儿童产品。
油漆、 油漆、涂层或镀层不能被视为阻止儿童 接触基础材料中铅的有效保护措施。 接触基础材料中铅的有效保护措施。
19

Introduction of CPSIA
CPSIA简介
101
含铅的儿童产品; 含铅的儿童产品;铅涂料法规
油漆和类似的表面涂层 指液态或半液态的或类似的材料, 指液态或半液态的或类似的材料,当使用较薄的一层到木 头、石头、 石头、金属、 金属、布料、 布料、塑胶或类似的表面后变成固态的 材料。 材料。 豁免的表面涂层 印刷油墨, 印刷油墨,用在塑胶上色粉或类似的材料, 用在塑胶上色粉或类似的材料,因为其已经变 成了产品本身的一部分, 成了产品本身的一部分,还有陶瓷釉等已经成为产品本体 的产品表面层材料则不属于油漆或类似的表面涂层材料。 的产品表面层材料则不属于油漆或类似的表面涂层材料。
20

国外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清单

境外销售目的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清单 一、CAC食品法典委员会 CAC RCP 1-1969(Rev.3-1997,Amd.1999) 食品卫生实践通则 CAC GL 2 1985(Rev.1-1993,Amd.2-2006)食品标签法典准则 CAC GL 30 1999 微生物风险评估准则和导则 CAC GL 36 1989(2011修订)食品添加剂类名和国际编码系统 CAC GL 69 2008 食品安全控制措施确认指南 CAC CODEX STAN 192-1995-2015 食品添加剂标准 CAC GL21 1997食品微生物标准建立和应用原则 CAC GL 44 2003 现代生物技术食品的风险分析原则 CAC GL 63-2007国际食品法典微生物风险管理(MRM)行为原则和准则 CAC GSFA,Codex Stan 192-1995 食品添加剂通用标准 CAC CODEX STAN 239-2003 食品添加剂的通用分析方法 CAC 食品中农药残留量2014年7月更新 CAC MRL 2 2015食品中兽药残留 CAC Codex Stan 193食品中污染物和毒素通用标准 CAC/GL 23-1997营养和健康声称使用指南 CAC/GL 24-1997 “清真”术语使用通用导则 CAC/GL 019-1995 食品安全控制紧急情况时信息交流的法典导则 CAC/GL 020-1995 食品进出口检验和出证原则 CAC/GL 025-1997 食品进口过程中拒收情况下两国信息交流导则 CAC/GL 034-1999 食品进出口检验与出证系统中增进等同互认性导则 XOT 02-1987 有关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转移的原则 CACMISC 6 -2001食品添加剂参考规格目录 二、欧盟 1、欧盟水质标准9883EEC 2、欧盟853号规章20040429 3、欧洲议会和理事会(EC)No 852规章20040429 4、欧盟食品添加剂名单NO1129 20111111 5、欧盟EC 1441 2007微生物限量中文版20071205 6、欧盟委员会第EC 2073 2005号条例关于食品的微生物标准 7、欧盟委员会183 2005条例关于食品卫生监测的要求制定(内容与EEA相关) 8、欧盟委员会第234 2011条例(EU)关于建立食品添加剂、食品酶和食品调味料对共同批准程序的欧洲议会和理事会实施条例 9、欧盟委员会第80 1089 EEC号建议关于食品添加剂安全性评价的测试 10、欧盟委员会第953 2009 EC号条例关于在食品中添加特定营养用途的物质 11、欧洲议会与理事会令2011 91 EU 关于识别食品所属批次的标记或标示 12、欧盟委员会条例(EU)为某些食品中二恶英二恶英类多氯联苯的成分的官方控制和制定取样和分析方法以及修订条例(EC)No 18832006 13、欧盟委员会第16 -2011号条例(EU)为食品和饲料的快速警报系统制定实施措施

国际环境法概述1

第四编国际环境法基础 一、国际环境法发展史简介 国际环境法的产生和发展,与世界工业的发展、人类环境意识、资源意识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纵观国际环境法发展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即从本世纪2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召开前;从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到1982年内罗毕会议;内罗毕会议后到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 1.从本世纪2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国际环境法的萌芽期。这25年中,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登记,签订环境资源的国际公约仅有3件,其中最早出现的是1921年日内瓦签订的关于油漆中使用无铅的公约。 2.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召开前是国际环境法的初步成长期。在这25年里国际环境法得到初步的发展,环境资源的国际公约共56件。 3.从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到1982年内罗毕会议是国际环境法的蓬勃发展期。1972年6月5日到16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以前,人们往往把环境问题看成孤立的局部的问题,通过这次会议,树立了全球一体、保护生物圈的整体观念。《人类环境宣言》与《世界环境行动计划》一起,被113个与会国一致通过,并得到1972年联合国大会的确认。会后的十年,签订国际公约共40件。可以说,人类环境会议标志着原则性的全球环境法的诞生,是国际环境法发展史上第一个里程碑。 4.内罗毕会议后到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是国际环境法的成熟期,为了纪念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十周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82年5月10日至18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了特别会议,参加者有105个国家和49个国际组织的代表3000多人,会议总结了人类环境会议以来的工作,规划了以后十年的工作,会后发表了内罗毕宣言。这次会议对国际环境法的进展起到了加油站的作用。在这十年中,签订了40多件国际公约、协定,与我们关系比较大的有:《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85),《关于消耗臭氧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1987),《核事故及早通报公约》(1986),《核成故或辐射紧急情况援助公约》(1986),《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1989)等等,更重要的是,出现了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高潮。 5.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又名地球首脑会议(The Earth Summit),于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全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6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1.5万人参加了大会。12日至13日举行了首脑会议,118个国家的领导人参加了大会。这是有史来空前的盛会。大会在国际环境法方面取得的进展,突出的是:(1)通过和签署了5个文件,其中4个文件,即《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生物多样性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另一件是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虽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它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主权,是一个比较好的文件。(2)《生物多样性公约》和《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已经生效,是强行法,具有现行国际法最强的法律约束力。 二、概述 国际环境法是调整国家之间在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国际社会关系的有约束力的规范的总称。其渊源主要是国际环境保护条约和国际习惯。各国所普遍承认的一般法律原则,也是国际环境法的渊源之一。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通过的一些决议、宣言、宪章、行动计划等,虽然对各国不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但对各国合作保护全球环境起着"软法"的作用。 国际环境法由大量的多边、双边和区域性国际环境保护公约、条约、议定书、协议等组

2019新版食品安全法知识题库及答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 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19新版食品安全法知识题库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20题) 1、(B)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的制定,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 A食品安全委员会 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C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D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2、(A)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督管理的工作机制;统一领导、指挥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完善、落实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制,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评议、考核。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食品安全委员会 C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D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3、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D)进行监测。 A食源性疾病 B食品污染 C食品中的有害因素 D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食品中的有害因素 4、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向(A)有关部门通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结果。 A国务院 B食品安全委员会 C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D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5、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是制定、修订(C)和对食品安全实施监督管理的科学依据。 A《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B食品法律、法规 C食品安全标准 D《食品卫生通用规范》 6、食品安全标准是(A)的标准。 A强制执行 B选择执行 C 自愿执行 7、食品中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的限量规定及其检验方法与规程由(A)制定。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 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C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D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8、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C),即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餐饮服务许可 A 监督制度 B 管理制度 C许可制度 D强制制度 9、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照(D)的规定,审核申请人提交的本法第二十七条第一项至第四项规定要求的相关资料,必要时对申请人的生产经营场所进行现场核查;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决定准予许可; A《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10、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配备(B)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A 专职 B、专职或者兼职 C兼职

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简要

Brief Summaries of the CPSIA legislation - Chinese Version View this document in English 《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简要 第101条. 含铅儿童产品;含铅油漆法规 第102条. 对某些儿童产品实行强制性第三方测试 第103条. 儿童产品的追踪标识 第104条. 耐用型育婴产品的标准与消费者注册 第105条. 玩具和游戏机广告的标识要求 第213条:禁止储存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规范范围内的产品 第215条. 检查私营实验室;确认供应链 第232条. 关于全地形越野车的标准

第101条. 含铅儿童产品;含铅油漆法规 将我们的任何规章翻译到除英语以外的语言, 纯粹是为了方便不能阅读英语的公众, 但是规章应以英语文本 为准。我们设法为读者提供忠于英语原文的翻译, 由于翻译中存在的困难, 可能会有一些差别。翻译文件 中有指明在英语原文在何处的附注。 Translation of any of our regulations into a language other than English is intended solely as a convenience to the non-English-reading public and the English version of our regulations remains the authoritative text. We have attempted to provide an accurate translation of the original material in English, but due to the difficulties of translation slight differences may exist. References identifying the original document in English are available in our translated document. 基本综述: 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降低儿童产品中所允许的含铅量. 第101条对儿童产品的含铅量和这类产品使用的油 漆的含铅量作了新的限制规定. 含铅量限制规定 对儿童产品中含铅量的限制将在三年之内逐步完成。自2009年二月十日起, 为12岁或更年幼的儿童设计的 产品的含铅量不得超过600 ppm (百万分率)体积浓度值。自2009年二月十日起, 含铅量超过600 ppm (百万分率)体积浓度值的儿童产品在美国被禁止, 销售这些产品会带来严重的民事和刑事责任。本法规规定, 油漆, 涂层或电镀无法阻止儿童接触产品中所含的铅。在法案制定一年之后, 或者自2009年八月十四日起, 为12 岁或更年幼的儿童设计的产品的含铅量不得超过300 ppm (百万分率)体积浓度值。三年后, 或者自2011年八月十四日起, 这一限制将降低到100 ppm (百万分率)体积浓度值, 除非委员会认定这一更低限制的规定技术上不可行。 某些儿童产品如果其含铅组成部分使用者接触不到, 则可以被豁免或不受新的含铅量限制规定的制约。委员 会将在一年内制定指导法规, 阐述产品的那些组成部分是使用者接触不到的。本委员会还将评估某些电子装置,包括含电池的装置,是否必须符合含铅量限制规定。 对含铅油漆的限制 此外, 在一年之后, 或者自2009年八月十四日起, 法案规定供消费者使用的油漆和其他表层涂料中的含铅量必须从600 ppm (百万分率)体积浓度值降低到90 ppm (百万分率)体积浓度值。 生效日期:对含铅量不得超过600 ppm (百万分率)体积浓度值的限制自法案制定后180天内生效。关于对自本规定生效后的库存产品的新的含铅量限制的实施办法的建议, 可以查阅本委员会网址 https://www.doczj.com/doc/e815773745.html,/library/foia/advisory/317.pdf. 在法案制定一年之后, 对含铅量的限制降低到300 ppm (百万分率)体积浓度值。在法案制定一年之后, 对油漆的含铅限制降低到90 ppm (百万分率)体积浓度值。 第102条. 对某些儿童产品实行强制性第三方测试

美国对环境犯罪的刑法规制及其启示

美国对环境犯罪的刑法规制及其启示 贾学胜 【摘要】美国的环境犯罪可分为危险犯和实害犯两种,其犯罪构造设计不仅考虑了环境犯罪的行政关联性,还考虑到了切断行政关联的情形,为惩治环境犯罪构建了严密法网。尽管环境制定法中规定了环境犯罪的罪责要件,但法院却通过判例法免除了控方对部分行为要素的证明责任,从而使环境犯罪演变为严格责任的犯罪。实施环境犯罪的行为人不仅可能面临长期监禁,而且须承担严厉的修复环境责任。研习美国对环境犯罪的刑法规制可从中获得诸多有益启示。 【关键词】环境犯罪,犯罪构造,罪责要件,法律后果在美国,针对环境污染的刑事立法始于1899年的《废物法》(Refuse Act){1},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由于对如何应对经济发展所导致的环境污染以及是否需要某种形式的政府干预等问题存在激烈争议,环境法律中未再增设新的环境犯罪。然而在此期间,全美空气和水域被严重污染,动物和人类生存都面临严重威胁。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风起云涌的环境保护运动促使政府日益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并引发了旨在根治污染的大规模法律实践活动,环境法律中开始出现了许多惩治环境犯罪的刑事条款。不过,在80年代之前,环境法律中规定的环境犯罪还只是轻罪,而且很少有个人被

告因定罪而被判处监禁。因此,公诉部门基于诉讼效益的考量,很少对环境案件提起刑事诉讼。 这一现象在进入80年代后出现了改变。1980年的《固体废物处置法修正案》(Solid Waste Disposal Act Amendments)、1984年的《危险和固体废物修正案》(the Hazardous and Solid Waste Amendments of1984)、1986年的《超级基金修正案和再授权法》(the Superfund Amendments and Reauthorization Act of1986)、1987年的《水质法》(the Water Quality Act of1987)、1990年的《清洁空气法修正案》(CAA Amendments of1990)中均增设了重罪条款。随着对环境犯罪的制裁日趋严厉,提起公诉的案件日渐增加,环境刑法成为美国发展最快也日益成熟的一个法律领域,为美国的碧海蓝天作出了重要贡献。研习美国对环境犯罪的刑法规制,有助于完善我国的环境刑事法治。 一、环境犯罪的构造——以行为要件为中心的考察 环境犯罪构造是指成立环境犯罪所需具备的主客观要件的组合方式。本文对环境犯罪构造的考察是以行为要件为中心展开的。美国环境犯罪构造可分为危险犯和实害犯两种:以行为对环境法益的危险性为处罚要件的为危险犯构造,以行为对环境法益造成实害结果为处罚要件的为实害犯构造。以下分述之。 (一)环境犯罪的危险犯

2007年外国投资与国家安全法

《2007年外国投资与国家安全法》 (公法第110-49号-2007年7月26日) 译者:张力行 9.11恐怖袭击后,美国政府明显加强了对外资的国家安全审查,并颁布了《2007年外国投资与国家安全法》。由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全球经济严重衰退,国际投资额急剧下降,使该法的颁布并未引起中国投资者的关注。近几年来,随着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的快速增长,美国国家安全审查的问题引起了中国企业的担忧。为此,我和美国George Washington大学法学院著名的国际经济法教授Thomas J. Schoenbaum博士认为有必要对美国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进行研究。该法译文和其后翻译的《美国国家安全审查指南》将作为我们研究报告的一部分,供赴美投资的中国企业,特别是大型国企和有关的政府部门参考。译文如下: 为了确保国家安全,同时促进外国投资,创造和维护就业,改革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外资审查程序,设立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以及其他目的,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第110届国会第一次会议颁布本法。 (a)定义 (b)国家安全审查和调查 (1)国家安全审查 (2)国家安全调查 (3)提交国会的认证文件 (4)国家情报总监的分析报告 (5)附加信息的提交 (6)通知审查和调查结果 (7)实施条例 (c)信息的保密 (d)总统采取的行动 (e)总统的行动和决定不受审查 1

(f)需要考虑的因素 (g)提交国会的附加信息; 保密性 (h)实施条例 (i)对其他法律的影响 (j)技术风险的评估 (k)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 (l)缓解措施﹑跟踪﹑后续监督及强制执行 (m)提交国会的年度报告 (n)通知书的认证和保证 (a)定义—为本节之目的,如下定义应适用于: (1)委员会;主席—分别是指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和该委员会的主席。 (2)控制—“控制”一词的含义将由委员会在其颁布的《实施条例》中界 定。 (3)涵盖交易—是指1988年8月23日之后由外国人自行或与美国人共同提 出或待定的任何可能导致从事美国跨州商业活动的人被外国人控制的合 并、收购或接管交易。 (4)外国政府控制的交易—是指任何可能导致从事美国跨州商业活动的人被 外国政府或受外国政府控制或代表外国政府的实体所控制的涵盖交易。 (5)说明—“国家安全”一词应解释为包含与“国土安全”有关的,包括适 用于关键基础设施的事项。 (6)关键基础设施—是指对美国至关重要的若被破坏或摧毁将危及美国国家 安全的实际或虚拟的系统和资产(以依本节颁布的《实施条例》的定义 为准)。 2

美国玩具安全法律法规 .doc

美国玩具安全法律法规 一、美国的消费晶安全法律法规简介 美国联邦制的国家结构形式,导致了美国法律体系的庞杂性,美国有关产品的技术法规分散于美国的联邦法律法规体系之中,既存在于国会制定的成文法——法案(Act)中,也存在于联邦政府各部门制定的条例、要求、规范中。 在美国消费品安全领域,与玩具、化妆晶及儿童用品有关的法案有5个:《消费品安全法案》(Consumer Product Safety Act,CPSA)、《联邦危险品法案》(Federal Hazardous Substances Act,FHSA)、《可燃纺织品法案》(Flammable Fabrics Act,FFA)、《防毒包装法案》(Poison Prevention Packaging Act,PPPA)和《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案》(Federal Food,Drug and Cosmetic Act,FDCA)。法案对各自辖下产品的安全、环保和对健康影响等方面提出了要求。针对不同商品不同的具体要求,相应的管理部门根据上面法案制定了大量的属于技术法规范畴的具体规范、要求等。例如针对《消费品安全法案》,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制定了大量的部门技术法规,集中汇编于《美国联邦法规典集》(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第16卷部分。 美国技术法规的另一个特点是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美国的技术法规主要收录在《美国法典》(United States Code)或《美国联邦法规典集》(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中,例如玩具产品方面的技术法规就分布在16 CFR的1500、1505、1610等几个篇章中。 二、美国的产品安全管理简介 联邦政府对涉及公共安全与医疗健康产品的认证工作有统一的管理模式和监督执法。联邦政府的产品安全管理分由不同部门负责,如:美国消费者安全委员会(CPSC)管理着管辖多达15 000种用于家庭、体育、娱乐及学校的消费品;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负责医药、生物制品、化妆品等;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管制无线电波频率设备;农业部(USDA)管理食用肉类、家禽产品,等。 1.美国消费晶安全委员会(CPSC) 美国消费晶安全委员会(CPSC)成立于1972年,是依据《消费品安全法案》设立的一个独立的联邦监管机构。它的责任是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通过减少消费品存在的伤害及死亡的危险来维护人身及家庭安全。CPSC的主要工作包括:与行业协会协同制定生产者自律标准;对于那些没有标准可依的消费晶,制定强制性标准;采取措施禁止没有提供适当的、足够的公众保护的消费产品在市场流通;推动生产或销售商召回和修理有问题的产品;对可能具有潜在危害的产品进行研究;对具有潜在危险的产品执行检查,通过各种渠道包

美国环境保护制度

美国环境保护制度 篇一:环保:美国的垃圾管理机制 环境产业研究 第19期 20XX年7月27日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 美国垃圾管理机制 ——商业模式下的系统化垃圾管理 作为经济大国的美国同样也是一个消费大国,持续增长的垃圾排放对其环境质量也造成了极大地威胁。据美国环境署最新公布数字显示,20XX年,美国城市固体垃圾产量达2.5亿吨,如果用卡车运送这些垃圾,组成的车队足以绕地球6圈。但是,在清晰的垃圾管理战略的指导下,美国垃圾处理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系统化的垃圾管理商业模式,足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垃圾排放量。 一、美国垃圾管理概况 (一)垃圾管理战略 美国确定的固体废弃物治理战略方针是实施源头控制政策,从生产阶段抑制废物的产生,减少使用成为污染源的物质;最大限度地实施废物资源回收,通过堆肥、焚烧热能回收利用实现废物资源、能源的再生利用,最后进行卫生填埋。 近年来,美国一直坚持垃圾减量、分流和再利用这个主题,以废物变

资源、废物变能源(焚烧和生物制肥)作为垃圾治理的主导方向,制定的20XX年的垃圾处理目标是:回收利用(包括直接回收、路边分类、堆肥、综合利用等)50%,填埋40%,焚烧10%。 为实现这些目标,美国各州普遍采取垃圾源头控制和减量措施,提出垃圾分流的概念,将食品垃圾、庭院垃圾和餐厨垃圾等按类别作为分流目标,直接进入适用的处理程序,既促进了不同成分垃圾的分类处理,也促进了资源的循环再生,垃圾处理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模式。美国垃圾管理战略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垃圾填埋已经从1980年的89%降为20XX年的54%,而垃圾资源回收再利用则从1980年的9.6%提高到了20XX年的33.4%,垃圾焚烧处理从1980年的1.8%上升到了20XX年的12.6%。 (二)垃圾处理方式的演变 全美国1988年共有垃圾填埋场7924个,1999年为2514个,20XX 年下降到1767个,20XX年又降为1654个,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垃圾焚烧厂数量从1997年的131座下降到20XX年的101座,包括焚烧和生物制能的废物变能源工厂。20XX年全美国共有废物定点回收场地12694个,路边资源垃圾分类回收项目也从1989年的1042个增长 到20XX年的7689个,成为废物资源回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在美国的不同地区,垃圾处理方式的比例各不相同。如:新英格兰地区的填埋占36%,回收占33%,焚烧占31%。美国西部的填埋

积极应对美国食品安全新法案的六点建议

积极应对美国食品安全新法案的六点建议 新法案的变革及影响 美国《FDA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的核心宗旨是强调食品安全应以预防为主。该法案扩大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监管权力和职责,并要求食品企业承担更多责任。美国国家食品安全法这次变革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FDA首次拥有强制召回权,该项新法案促使FDA扩大对食品安全的管理领域至80%(不包括由USDA管理的肉类和家禽产品),同时给予该部门在强制性召回和扩大食品使用记录方面的权利,FDA可以直接下令召回而无需要求生产厂家自愿召回。二是强化对食品生产者的监管,新法案要求FDA将食品设备检查的频率提高至每年一次。原料种植者和制造商也被要求执行食品安全计划,国外零售商进口至美国的食品也必须面临同样严格的标准。根据新法案的要求,FDA可在一年内对至少600家外国公司的食品生产设施进行检查;在未来5年中,该局可每年将接受检查的外国公司数量增加一倍。此外,FDA需每3年对该局认为存在较高受污染风险的美国食品生产和加工厂进行检查,每5年对所有其他本国食品生产设施进行检查,当国外企业或政府拒绝检查时,可禁止批准其食品的进口。三是严格进口食品监管,输美食品企业需要事先向FDA备案。四是食品供应链每一个环节的所有人都必须承担责任。 美国是我国食品出口的第二大市场,我国每年对美食品出口约50多亿美元,加上食品包装等关联产品,出口总货值每年高达百亿美元,输美食品生产企业多达数千家。美国《FDA 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立法之严前所未有,其涉及领域广,波及层次深,必将对我国输美食品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据有关专家估计,美国新法案一旦实施,如果我国政府部门和食品出口行业不及早采取有效的应对举措,我国对美食品的年出口量可能会减少20~30%。 因此,我国政府和外企绝不可掉以轻心,应及早应对,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最大限度减少法案实施后可能对我食品出口造成的冲击和影响,确保我国出口食品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 政企联手应对新法案 如何及时有效应对美国食品安全整改新法案?如何保障我国输美食品的安全性?笔者建议政府和企业从以下七个方面给力: 密切关注研究新法案。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出口企业等应加强相互间的沟通合作,深入研究新法案的内容和要求,密切关注新法案的最新发展动态,同时也要关注FDA配合新法案实施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和指引。充分发挥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新闻媒体以及美国客户的作用,通过宣传培训、研讨会等各种有效途径向相关出口企业进行全面的指导,引起有关各方对美国新法案的高度重视。出口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对法案内容及其出台后可能带来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提前按新法案要求进行自查和整改,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做到有的放矢,及早应对,主动规避和防范风险。

最新食品安全法试题(带答案)

食品安全法试题 部门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道题) 1、《中华人民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是根据( C )制定。 A、《中华人民国民法通则》 B、《中华人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C、《中华人民国食品安全法》 D、《中华人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2、《中华人民国食品安全法》已由中华人民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15年4月24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国食品安全法》公布,自(C)起施行 A、2015年6月24日 B、2015年9月1日 C、2015年10月1日 D、2015年11月24日 3、新《食品安全法》对原法(D) 以上的条文进行了修改, A、10% B、30% C、50% D、90% 4、新《食品安全法》共有(C)。 A、10章104条 B、9章154条 C、10章154条 5、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患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B): A、不允许在食品工厂工作 B、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C、允许在食品工厂工作 6、下列属于行政法规的是( B )。 A、《中华人民国食品安全法》 B、《中华人民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 C、《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 7、设立食品生产企业,应当预先核准企业名称,依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取得(A)后,才能组织生产。 A、食品生产许可证 B、食品流通许可证 C、餐饮服务许可证 8、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证的有效期为(B )。 A、2年 B、3年 C、4年 D、5年 9、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生产经营条件发生变化,不符合食品生产经营要求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 C );有发生潜在食品安全事故风险的,应当立即停止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并向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解读美国《2008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

解读美国《2008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 中国质量新闻网2008年11月20日消息(《中国检验检疫》诸乃彤王媛周磊) 近年来,国外对我国贸易进行限制的手段和规则日趋严厉。世界发达国家正积极采取更加严厉的技术壁垒即绿色非关税贸易壁垒手法对我国产品实施打压,且有扩大之势,在生态环保等方面提出苛刻的要求。在2007年发生了大批产品召回后,美国政府对消费产品施加更加严格的安全管理法规。 2008年8月14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2008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这个让我国关注近一年之久、将对我出口消费品产生重大影响的法案终于尘埃落定。此次出台的改进法案主要针对儿童产品,设定了新的安全标准和更加严格的监管措施,再次体现了美国是“儿童的天堂”。 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成立于1972年,它的责任是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通过减少消费品存在的伤害及死亡的危险来维护人身及家庭安全。CPSC的主要功能表现为:制定生产者自律标准,对于那些没有标准可依的消费品,制定强制性标准或禁令;对具有潜在危险的产品执行检查,通过各种渠道包括媒体、州、当地政府、个人团体组织等将意见反馈给消费者。CPSC现在负责对超过15000种用于家庭、体育、娱乐及学校的消费品的安全监控。 CPSA是《消费产品安全法案》的简称,这个法案于1972年颁布,它是CPSC 的保护条例。它建立了代理机构,阐释了它的基本权力,并规定当CPSC发现了任何与消费产品有关的能够带来伤害过分危险时,制定能够减轻或消除这种危险的标准。它还允许CPSC在其管辖范围内对有缺陷产品发布召回。 美国总统布什刚刚签署的《2008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将进一步授权加强消费品特别是儿童产品的安全管理。该法案从提出到最终签署,经历了多次修订和审议。此次签署生效后,意义深远、影响巨大。 该法案授权给CPSC,并扩展该委员会职责,以确保消费产品的安全性,特别是为儿童设计的产品。该法案的新条款用于强制要求制造商制造出更加安全的儿童玩具

美国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美国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美国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与监管机制产不是一开始就完善。期间也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时期,美国对食品安全法律的完善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时期,美国的经济处于自由竞争时期,国家只是扮演一个消极的“守夜人”的角色。在对待食品安全上也是这种态度。因此,这段时期内的食品安全法律是很少的,也没有专门的监管机构和具体措施。当然,当时的社会也很少出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到了垄断资本主义时期,随着私人垄断的出现,在巨额利润的驱使下,食品市场出现了大量的伪造,假冒、甚至有毒的食品。政府的消极性已经不能有效地控制这种局面了。于是美国于1906 年颁布了《食品、药品法》和《肉类制品监督法》。这两部法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美国对食品安全的监管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在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出现的食品市场的违法行为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至今,美国实施的基本政策是全面对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也是如此,为弥补1906 年颁布的《食品、药品法》和《肉类制品监督法》的不足。美国国会于1938 年制定了《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该部法律明确了美国食品安全法律的体制、法律的部门等。随后美国还相继制订了《公共卫生服务法》、《安全饮水法》、《食品质量保护法》等等。美国的食品安全法律制度至此就已经非常的完备了。当然,美国的食品安全做得非常好仅靠完善的几部法律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比较好的监管机制。 美国对食品安全法律的监管体制与我国相似,也是多部门监管: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负责监绝大部分的食品,即除肉类、禽类以外的国内生产的食品。也负责除肉类、禽类以外的进口到美国的食品。FDA 负责用于食品的化工原料的许可证(农药除外)。虽然FDA权力很大,但监管人数却非常少,因为它不是主要实行执行任务的机构,它只是通过颁布食品标准的方式进行监管;国内和进口肉、禽产品的安全监管任务就交给了农业部及其下属局即食品安全检验局。动物植物的疫病监测由动植物健康监测服务局负责;环保局负责制定食物中农药的残留限量标准和对用于庄稼的农药进行审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主要是负责食源性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与其他机构合作监测食源性疾病爆发的趋势和规律,开发快速检验病原菌的技术,开展食源性疾。 虽然美国对食品安全监管的部门比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部门多,但是美国很少存在重复的食品安全监管或者监管的空白。这与其科学的监管模式是有关系的。主要原因是,美国并不是像我国以食品安全监管的横向分段监管而是以纵向的监管为主。比如美国的农业部门负责肉类、家禽及相关产品和蛋类农产品的法律,那么肉类、家禽、及其相关蛋类农场品从生

美国国家安全法(1947年)

美国国家安全法 (1947年7月26日) 本法旨在促进国家安全。规定了国防部长、国家军事体制、陆军部、海军部和空军部的条款,调整国家军事体制和有关国家安全的政府各部、局的活动。 经美利坚合众国参议院和众议院通过,成为法律。 简短的标题 〔美国法典第50卷第401章〕本法可称为《1947年国家安全法》 目录 第2条政策宣言 第一章国家安全的协调 第101条国家安全的协调 第102条中央情报局 第103条国家安全资料委员会 第二章国防部 第201条国防部 第202条国防部长 第203条国防部长军事助理 第204条文职人员 第205条陆军部 第206条海军部 第207条空军部 第208条美国空军 第209条调动有效日期 第210条战争委员会 第211条参谋长联席会议 第212条联合参谋 第213条军火局

第214条研究与发展委员会 第三章杂项 第301条部长薪金 第302条次长与助理次长 第303条顾问委员会与成员 第304条被调文职人员的身份 第305条保留条款 第306条转帐 第307条经费使用的授权 第308条定义 第309条可分性 第310条有效日期 第311条总统职务的接续 第411条废除与保留条款 第五章情报活动的责任 第501条国会监督 第六章保护某些国家安全的情报 第601条美国间谍、情报员及其它来源的秘密情报的保护 第602条辩护与例外 第603条报告 第604条治外法权 第605条向国会提供情报 第606条定义 政策宣言 第2条〔50美国法典401〕国会制订本法的目的是为美国未来的安全提供一个全面的纲领性文件;确定与国家安全有关的政策和手段的统一体制以及各部、局、政府的职能;设立包括陆军部、海军部(包括海军航空兵和美国海军陆战队)、空军部三个军事部的国防部,并隶属于国防部长的领导、管辖与控制;确立每一个军事部在各部长的领导下成为独立的组织,并在国防部

新《食品安全法》十大亮点

新《食品安全法》十大亮点 食品安全可全程追溯: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保证食品可追溯。国家鼓励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采用信息化手段采集、留存生产经营信息,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添加剂不许可不得生产: 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生产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添加剂生产,应当具有与所生产食品添加剂品种相适应的场所、生产设备或设施、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制度,并依法取得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 只要有危险食品就得召回: 食品生产者发现生产的食品不符合安全标准或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食品,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食药监部门认为必要的,可以实施现场监督。 剧毒、高毒农药有禁区: 禁止将剧毒、高毒农药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等国家规定的农作物。国家对农药的使用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快淘汰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动替代产品的研发和应用,鼓励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批发市场须抽查农产品: 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应当配备检验设备和人员,或者委托食品检验机构,对进场销售的食用农产品抽样检验。进入市场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在包装、运输等过程中使用保鲜剂、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和包装材料,应当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网上卖食品必须“实名制”: 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损,可以向入网食品经营者或生产者要求赔偿。第三方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入网食品经营者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由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赔偿。 保健品不得宣称能当药吃: 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内容应当真实,与注册或备案的内容一致,载明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及其含量等,并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 婴儿乳粉配方必须注册: 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产品配方应当经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注册。注册时,应当提交配方研发报告和其他表明配方科学性、安全性的材料。 举报食品违法将受保护:

美国消费品安全加强法

美国消费品安全加强法CPSIA的最新消息(1) 2008年11月18日星期二 09:03 关于美国消费品安全加强法CPSIA的最新消息不断更新中 美国消费品安全加强法(CPSIA)的最新消息 CPSC 2008年9月4日会议摘要 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于2008年9月4日如开了一次公开会议,就<<2008消费品安全加强法>>(CPSIA)的实施细节为制造商提供指引。该会议由CPSC代主席Nancy Nord主持,其它的成员包括CPSC法律总顾问Cheryl A. Falvey,合规和现场调查部总监John Gibson Mullan,危险鉴定和预防部代理执行总监Robert J. Howell等。 会议讨论了众多关于CPSIA的关键问题,但仍有相当部份有待解决。会议的主要内容及问题摘要如下: Nacny Nord的发言: --消费品安全加强法(CPSIA)加强了对问题产品的召回力度; --为产品追溯体系提供帮助; --加大处罚力度; --针对儿童产品; --计划有约40项新的立法; --针对新法规的制定,CPSC设置了更为积极的时间表; --CPSC目前不会增加资源;(CPSC已启动拔款程序,包括对预算案的修改,将2009年的预算增加35%) --CPSC承认消费品安全加强法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法规; --CPSC目前沿无法预测该法规的全面影响。 什么是儿童产品? 法规的第235部份对儿童产品进行了定义,在判断一个产品是否为儿童使用而设计计时,CPSC考虑的因素有: --产品的设计用途 --产品的推广及介绍 --是否被消费者普遍认可为12岁或以下儿童设计使用 --《年龄确定指引》(2002年9月颁布) 哪些产品需要进行第三方测试? --儿童产品安全条例管制范围内的儿童产品 --儿童产品安全条例的要求涵盖了CPSC法规中所有标准、禁令和规定 针对某些儿童产品的强制第三方测试: --9月份颁布了油漆/涂层(16CFR 1303)的实验室认可规则 --CPSC公布第三方实验室认可规范90天后生产的所有儿童产品需要进行第三方检则。

美国的食品安全法律标准

美国对食品安全制定的法律和安全标准 美国超市里的食品五花八门,不少进口自世界各地,但无一例外都用统一的格式标明营养成分、食用期限、可快速追查产品来源的编号、生产地区、厂家等等。肉类、海鲜等食品则有黑体“警告”二字打头的警示性标签,说明如果保存或加工不当可能滋生致病微生物。一些常用的调料或者食用油则用标签提醒消费者,产品的维生素C、维生素A、钙和铁等成分含量很少或者没有。这些警示标签和营养声明在字体大小、格式、印刷上都是整齐划一,印刷在包装袋的显著位置。 这些看似琐碎的标签背后是美国食品产业严格的安全标准。美国的食品产业庞大,每年的内销食品额2400多亿美元,进口食品额150多亿美元,但食品业在安全方面有着出色的纪录,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食品供应,美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也很高。 这种安全感来源于时刻高效运转的联合监管体系,完备的法律法规,先进的检测手段,完备的安全评估技术以及每年数亿美元的科研投入,当然还有美国人强烈的法律意识。 美国进行食品管制的政府机构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农业部食品安全检验署(FSIS)以及农业部动植物卫生检验署(APHIS)以及环境保护署(EPA)。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相当于最高执法机关,由超过两千多名医生、律师、药理学家、化学家等专业人员组成,具

有很高的专业技术水准。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承担着最多的食品安全工作,每年监控的产品价值高达1万亿美元。 美国实行多部分联合监管制度,在地方、州、和全国的每一个层次监督食品的原料采集、生产、流通,销售,企业售后行为等各个环节。地方卫生局和联邦政府的许多部门都雇用流行病学专家,微生物学家,食品检查员以及其他食品科研专家,采取专业人员进驻食品加工厂、饲养场等方式,对食品供应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监管,构成了覆盖全国的联合监管体系。联邦和地方食品安全执法机构则通过签署协议、人员培训交流等方式加强相互之间的协调和联络。 与这种监管体系相对应的是涵盖食品产业各个环节、数量繁多的法律和产业标准。这些法律既有综合性的,如《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公共健康服务法》,也有非常具体的,比如《食品添加剂修正案》、《色素添加剂修正案》、《婴儿食品配方法》、《联邦肉类检查法》。 美国食品行业标准和相关法律的制定,是建立在先进的食品科研水平上和每年数亿美元的科研经费投入基础上的。美国掌握有关键食品检测技术,拥有大量先进的检测设备,比如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在农药残留检测方面世界领先,可检测360多种农药。依靠这些先进的技术,美国建立了先进、完善的食品监测网络,比如建立了近20年来动物性食品中农药DDT等残留量资料档案。依托先进的技术手段

《外商投资与国家安全法案》(FINSA)及其实施细则

《外商投资与国家安全法案》(FINSA)及其实施细则 I.引言 美国《外商投资与国家安全法案》(Foreign Investment and National Security Act of 2007, 简称FINSA) 于2007年7月26日由布什总统签字,并于2007年10月24日起正式生效。该法案旨在进一步加强美国对关系国家安全的外国投资行为的审查与限制;同时也表明美国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寻求保持投资开放与维护国家安全两者之间的平衡。 该法案对外资进入美国予以全方位的要求和管制,并对外资并购涉及的国家安全问题给予了全新的诠释。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ommittee on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简称CFIUS)将对“1988年8月23日之后提议或待决的,可能导致外国人控制美国商业的任何交易”进行审查。由此,任何外国人控制的,存在可能威胁美国国家安全问题的交易将被视为“受管辖的交易”而成为被审查的对象。 为配合FINSA的实施,美国财政部又公布了《关于外国人合并、收购和接管规定》(Regulations Pertaining to Mergers, Acquisitions, and Takeovers by Foreign Persons)作为FINSA的实施细则,于2008年12月22日起正式生效。该实施细则主要对外资并购国家安全的原则、范围、标准和程序等问题作了明确规定,并在审查制度的实体规定和程序规定上均有相应发展。 根据最新出台的实施细则,如果CFIUS对外资的投资目的存在疑虑,不论其入股比例多少都可以对交易进行审查。换而言之,即任何外资并购从理论上都是可以被否决的。其次,CFIUS有对已完成的外资并购的重新审查权,即对外资企业而言即使交易完成也可能会被制裁。另外,该实施细则还规定,如交易一方因故意或明显疏忽,在自愿申报中向CFIUS提交的信息与事实不符, 存在遗漏, 或违反了缓解协议,都将被处以25万美元以下的民事罚款。 II.FINSA及其实施细则的特点 1.自愿审查及其流程 FINSA及其实施细则保持了原有立法的基本框架,包括外资并购方自愿申报审查(或由CFIUS发起的审查);自愿申报之后CFIUS将进行最长不超过30天的审查;若在审查过程中CFIUS认为该项交易是“受管辖的交易”,将继续对该项交易进行最长不超过45天的调查过程;如果有必要,在45天的调查过程之后,美国总统可以禁止或者暂停可能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交易(必须在15天之内作出决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