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文学史学习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学习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学习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学习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学习笔记

一、单选题(20分)

1《弹歌》最早见于(《吴越春秋》)。

2《弹歌》的内容是描写(狩猎生活的猎歌)。

3(《尚书》)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集,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

4(《春秋》)开创了中国编年体的先例。

5(《国语》)开创了国别史体例。

6(《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尽的编年史,也是先秦历史散文典范。

7在先秦历史著作中,保存了大量寓言故事的是(《战国策》)。

8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礼),墨子的思想核心是(兼爱)。

9被鲁迅称为“莫胞先世”的著作是(《庄子》)。

10孟子思想核心是(仁政)。

11我国有组织,有计划集体编撰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是(《吕氏春秋》),因其“兼儒墨,合名法”所以,《汉书、艺文志》将其列入(杂家)一类。

12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到个人的独立创作的新时代。

13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远游》、《卜居》、《渔父》)。

14《九歌》是屈原吸取楚地民间的神话故事,并用民间祭歌的形式完成的一组(抒情诗)。15被鲁迅评为秦朝唯一的作家的是(李斯)。

16代表汉代散文最高文学成就的是(司马迁的《史记》)。

17(《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为古代正史确立了基本范式。

18以人物为中心,通过记载人物活动来反映历史的体例是(纪传体)。

19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汉书》)。

20标志着散体赋成型的第一篇作品是(枚乘的《七发》);散体赋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是(司马相如)。

21开汉赋抒情化,小品化风气之先的是张衡的《归田赋》。

22最早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班固的《咏史》。

23代表汉末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的是《古诗十九首》,它最初载于《文选》。

24被鲁迅称为是改文章的祖师的作家是曹操。

25“三曹”是指曹操、曹丕、曹植。“七子”是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应、刘桢。他们和蔡琰等人,是建安文学的代表。

26“建安七子”中成就最高的是王粲;我国现存最早七言古诗是曹丕的《燕歌行》。

27建安文学中成就最高的是曹植,首创了我国五言古诗(简称五古)抒情组诗的体例的是阮籍的《咏怀》。

28我国第一篇文学创作论是陆机的《文赋》;左思的《咏史》揭露了西晋士族的垄断仕路的现象。

29隐逸诗人的开创者是陶渊明。

30在刘宋时代,发扬“左思”的是鲍照。

31被称为“集六朝文学之大成,而寻四杰之先路,自古迄今屹然为四大宗匠”的作家是庾信;志怪小说的代表是干宝的《搜神记》。

32佚事小说的代表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亦可称为志人小说的代表。

33隋代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家是薛道衡;浮艳文风的代表体是上官体;被人评价为“绮错婉媚”的是指上官体。

34“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出于韩愈之口;被后代称为“七绝圣手”“诗中夫子”的是王昌龄。

35在唐代诗派中,自称“五言长城”的是刘长卿。

36被称为“鬼才”、“鬼诗”的是李贺。

37小“李杜”是指李商隐和杜牧。

38明确提出“不平则鸣”古文观点的作家是韩愈。

39变文的发现填补了文学史的空缺,是后世各种说唱文学的先驱。

40中国最早的文人词总集是《花间集》。

41西昆派以杨亿编《西昆酬唱集》而得名;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重要领袖,并开创了一代文风的是欧阳修。

42王安石作为一位政治家,自觉的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联系,提出了“文者,务为有补于世用而已矣”的主张,其诗文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43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范仲淹作词风格苍凉悲壮,以边塞题材为宋词开了新领域。

44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代表了北宋最高文学成就。

45范成大写了《四时田园杂兴》七言绝句的组诗而被认为是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

46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的故事源自唐代元稹的小说《莺莺传》。

47元杂剧的一般结构是四折一楔子;关汉卿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作家之一,是元杂剧的奠基人;一部怵目惊心的历史大悲剧,而且被最早介绍到欧洲去的是《赵氏孤儿》。

48南戏的代表作是高明的《琵琶记》。

49元代成就最高的散曲作家——马致远,他在元曲中地位很高,贾仲名[凌波仙]吊词赞他说“战文场,曲状元,姓名香散满梨园。”同时,马致远擅长描绘景物,因而被称为“秋思之祖”。

50睢景臣是元朝后期一位有特色的作家,他以“高祖还乡”为题作套数,制作最新奇,作品成了散曲中的不朽之作;张养浩晚年赴陕西赈灾而作的[山坡羊、潼关怀古]表现了帝王兴亡史皆是百姓苦难史这样一种高度概括了封建社会本质特征的观点,有很高的思想价值。

51杨维桢在元末据有诗坛领袖的地位,他的诗号为“铁崖体”。

52《三国演义》以蜀汉为中心,是历史演义小说中杰出作品。

53《金瓶梅》是我国第一部文人独创的长篇小说,又是第一部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徐渭是明代杂剧成就最高的作家。

54《聊斋志异》总结了文言小说的创作经验,成为中国文言小说的新高峰。

55《儒林外史》奠定了我国古典讽刺小说的基础,为以后讽刺小说的发展开辟了道路。56《红楼梦》的出现及其所取得的卓越成就,集中的体现了清代文学对整个封建文学的发展具有总结性这样的特点。

57《红楼梦》的版本有两大系统,一是(80回抄本系统),题为《石头记》。二是120回印本系统。卷首有程伟元、高鹗的序,书名《红楼梦》。

58清朝诗歌方面,有沈德潜提倡格调说,反神韵派。

59清朝散文方面,出现了承明唐宋派而来的桐城派,主要作家有桐城人方苞、刘大、和姚鼐。

60清代骈文作家中成就最大的是汪中,朱彝尊以诗词兼长而词名最著,他编辑唐宋金元词500余家为《词综》,标榜南宋,认为“词至南宋始极其二,到宋季始极其变”。

61首开近代文学风气的先驱人物的是龚自珍;创造了“旧风格含新意境”的新派诗,成为“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的作家是黄遵宪。

62陈去病、高旭、柳亚子是南社的重要作家,南社是一个很有影响的革命文学团体;对京剧改良贡献最大的爱国艺人汪笑侬。

二、多选题(10分,每小题2分)

1中国古代神话主要保留在《山海经》、《淮南子》、《楚辞》、《庄子》、《列子》中。

2古代《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孟子》、《论语》。

3属于《九章》的作品有《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属于《九歌》的作品有《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4属于晁错的文章有《论贵粟疏》、《守边劝农疏》、《言兵事疏》。

5汉末政论文的代表作家作品有王符《潜夫论》、崔《政论》、仲长统的《昌言》。

6属于杨雄的作品有《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河东赋》。

7汉末抒情赋的代表性作家有张衡、蔡邕、赵壹。

8在东汉末年,显示了“非圣无法”、“离经叛道”的思想,抛弃了杨雄的古奥,代表了古文转变的新趋势的作家和作品是桓谭的《新论》,王充的《论衡》。

9汉代乐府民歌主要保存在:郊庙歌辞、相和歌辞、杂曲歌辞、鼓吹歌辞中。

10中国古代叙事诗的最高成就的代表作品是《孔雀东南飞》。《古诗十九首》是文人作品,而非民间歌谣。

11被称为“元嘉三大家”的有颜延之、鲍照、谢灵运。

12唐代山水田园诗作家除王维、孟浩然之外,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人。

13盛唐边塞诗人,除高岑之外还有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王翰、崔颢。

14属于南唐词人的作家有李、冯延己、李煜。

15被欧阳修比作自己的“左右骖”的作家是梅尧臣、苏舜卿。

16北宋著名的词家有范仲淹、欧阳修、柳永、苏轼、王安石。

17苏轼诗的特点(A对事物的独见,富于理趣。B体现了议论化,散文化的特点。C语言的清新畅达,笔力纵横。D才情纵横,联想丰富。E各体皆工,七言体尤为擅长。)

18“中兴四大家”是指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尤袤。

19辛派词人有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

20“元曲四大家”是指白朴、马致远、关汉卿、郑光祖。

21“元代四大家”是指虞集、杨载、范椁、揭斯。

22宋濂被朱元璋称为“开国文臣之首”。

23明代推韩柳欧曾王苏古文的既成传统的唐宋派古文家,他们反对前后七子的文学主张,

更自觉地提倡唐宋古文,主要成员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等。

24《聊斋志异》以后,有影响的文言小说有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沈起凤的《谐铎》、邦额的《夜谭随录》、浩歌子的《萤窗异草》、袁枚的《子不语》。

25近代改良时期,以文学宣传改良主义的作家有梁启超、黄遵宪、康有为、谭嗣同、严复等。

三、名词解释(5-6个,每个3分)

1赋:它最早是诗经中的一种艺术手法的概括,是对事物的直接陈述描写,它又是在汉代出现的一种文体。

2楚辞:战国时期,以楚国屈原、宋玉为代表的楚国作家,他们创造的一种诗歌样式;因为带有浓厚的楚国地域文化色彩而得名,汉成帝时,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以及汉代模拟他们所作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

3世家:它是《史记》中的一种体例,专门记录“辅拂股肱之臣”及重要历史人物事迹。4列传:它是《史记》中的一种体例,它也是记录人物的生平事迹,不仅记“立功名于天下者”,也记叙各阶层人物,更记那些与华夏民族相依相存的兄弟民族。

5乐府民歌:乐府原来是指秦汉开始由国家设立的掌管诗、乐、舞的音乐机构,后来发展成为这个机构采集制作的乐歌也叫做乐府。乐府民歌是由乐府机构从民间采集来的,反映了民间的真实生活和感情。

6建安风骨:它是文学史家对建安文学风格的艺术概括,建安是汉献帝年号。“三曹”、“七子”都主要是在这个时期。其特点:a反映社会动乱和民间疾苦。b表现一种积极奋发向上的精神。c具有苍凉、悲壮的慷慨之音。d具有明显的民歌情调。

7永明体:也称新体诗。南齐永明年代周、沈约研究发现了汉语中的四声,诗人把四声用在了诗歌创作中去,赋予了诗歌声韵、节奏的美感,为以后的格律诗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永明诗在诗歌上有跨时代的进步。

8骈文:骈文是南北朝盛行的一种文体。在句式上讲究用四、六文,在句法上讲究两两并行的对仗;特别讲究用典故,讲究词藻的华丽,讲究平仄。

9新乐府:是中唐时期出现的不能配器乐演唱的一种诗歌,但由于它断承了乐府民歌揭露的现实,进行讽谏政治、挽救危亡的风格,白居易以《新乐府》为名写了五十首而得名;形成了一种诗歌运动,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

10元白诗派: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的新乐府诗派,包括张籍、王建、李绅等人。他们提倡新乐府诗歌的写作,揭露现实,进行讽谏改良政治,继承了杜甫“即事名篇”的优良传

统,创作了大量的新题乐府诗,反映民间疾苦,抨击种种弊端,有明确的理论指导,掀起了唐诗发展史中又一次现实主义高潮。

11韩孟诗派:以韩愈、孟郊、贾岛、姚合等为代表的一批诗人,贪恋追求“独标异帜”,形成了一种奇险怪僻的风格特色。

12古文:所谓古文,就是与当时流行的骈文相对的散文。就形式来说,它是一种奇句单行,文可长短不限的文体。因此,这种文体的倡导者主张恢复先秦、两汉时代的散文传统,故称为古文。

13传奇:即传述奇人奇事,唐代传奇,就是唐人用文言写作的短篇小说。因其有曲折奇特的情节,与一般散文不同,故名。晚唐裴以“传奇”题名的小说集,宋代以后就以“传奇”作为这类小说体裁的概称。

14变文:是诗文相间,说唱结合的文学样式。由于它最早在敦煌发现,所以又叫墩煌变文。15江西诗派:是北宋出现的诗歌流派,因吕本中编了一本《江西诗社宗派图》,而首列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加之黄庭坚是江西人,故称这个流派为江西诗派,其特点是提倡“无一字无来处”、“点铁成金”、“脱胎换骨”。

16诚斋体:由杨万里创立,他从江西诗派的狭隘格局中摆脱出来,从自然景物与日常生活直接汲取诗材,创立了面目一新的“诚斋体”,其最大特点是“活脱”,它表现为构思新颖奇特,笔调幽默诙谐,语言通俗活泼。总之,不落套,不刻板,不带酸腐气。

17话本:是“说话”艺人的底本,由民间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新的俗文学形式,是在志怪佚事及传奇等文言小说之外,从市井产生的一种白话小说。

18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它是独立于北方杂剧系统之外的一种以南方语言,南方音乐表演的戏曲形式,由于起源于浙江温州,故又称为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

19散曲:是金元时期在北方产生的利用新形成的北曲体系清唱的歌曲,文学所称的散曲,是这些歌曲的歌词,它是继古近体诗、长短句词之后兴起的一种新诗体,从体式看,它包括小令与套数两类。

20“临川四梦”:是明代戏曲作家汤显祖的四部作品。得名的原因是:汤显祖是江西临川人,是四部作品都有梦的情节,其具体指《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

21公安派:是由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为代表,在明代出现的一个诗歌流派。三袁都是湖北公安人,由此而得名。其特点是:认为文学随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贵古贱今,反对模拟古人,他们倡言“独抒性灵,不拘俗套”。

22新文体:近代梁启超提倡形成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不满桐城古文,行文主张平易畅达,俚语,韵语,外国语法皆引入文中,形式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感情。

四、简答题(5-6个,每题5分,约30分)

1神话有着怎样的价值?

a神话具有不朽的认识价值。

b神话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

c神话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2乐府民歌反映了哪几个方面的思想内容?

a控诉了战争罪恶,抒写行役之苦。

b反映了人民的悲苦和反抗。

c爱情、婚姻与家庭问题是乐府民歌的又一个重要内容。

3《古诗十九首》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问题?有何历史地位?

a它出现在汉末历史大动乱的背景下,个人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对前途悲观,无望,因此,这些作品深刻地再现文人在这一历史转变时期的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其中一类作品是下层文人背井离乡、宦游都市、求官不得、仕途失意之作。还有一类更深刻地反映了游子思妇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巨大痛苦。

b《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末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它是“五言之冠冕”。它的作者都是文化修养较高的文人,决无虚情与矫饰,更无着意的雕琢,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

4说说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

a善于营造画境。

b炼句用字,较陶渊明更有刻意的追求。因为如此,他的诗“经纬绵密”“体尽俳偶”往往有佳句而无佳篇。“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这样得之自然的神会之笔,在谢诗中并不多见。

c谢灵运又通玄禅二理,兼之受东晋玄言诗的影响,其借山水化心中郁结,往往哲理游离于景物之外,形成叙事—写景—说理的模式。

5初唐四杰对唐诗的发展有何贡献?

①他们一洗前人的淫靡与庸俗,赋予了诗歌以新的精神气度。

②他们拓宽了诗的表现领域,扩展了诗歌的语言题材。

③他们对诗歌的格律形式有积极的探索:a七言古诗的完成b五言律诗的奠基c语言秀丽,音调婉媚。

6陈子昂诗歌有何主张?

a反对齐梁诗歌中“彩丽竟繁而兴寄都绝”

b提倡“汉魏风骨”主张诗歌反映现实政治,抒发高尚充沛的思想感情。

7范仲淹、欧阳修词的新意境是什么?

①范仲淹抱负远大,词亦表现出开阔而深沉的意境,今传词仅六首,却已兼有婉约与豪放。[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格苍凉悲壮,且以边塞题材为宋词开了新领域;

②欧阳修有词集《六一词》和《醉翁琴趣外编》两种。欧词已开始突破词的传统题材和表现手法。他用词写个人抱负,写政治上受挫的感受,以清疏峻洁的格调扫去了晚唐五代以来的脂粉气。

8苏轼对词的发展的贡献?

a他扩大了词的题材,打破了词自晚唐五代以来专写男女恋情、离愁别绪的传统,从而提高了词的地位和意境。

b苏词在语言上摈弃了花间词人镂金错采的作风,广泛吸收前人诗句入词,并适当吸收口语,给人一种清新自然之感。

c创立了豪放词派。

9李清照的词前后期有何不同的特点?

a前期的词主要反映她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她大胆地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流露出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喜爱。

b后期词主要写她乱离中的孤苦生活,这些词虽然写的是个人的遭遇与感受,但客观上反映表达了南渡初许多离乡背井人们的共同遭遇与感受,所以仍具有很强的时代感。

10王冕诗歌的内容有哪些?

a反映元末江南人民的苦难。

b对元代统治者的讽刺和抨击。

c表现了耿介自守,蔑视功名富贵的情操。

11分析《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

a爱情题材的作品,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

b抨击科举制的腐败。

c揭露现实政治的腐败和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压迫,赞扬了人民的反抗斗争。

d概括了人民的经验教训,给人以启示。

五、论述题(每题10-15分,共2个题20-30分)[凡有举例的题目必定是论述题]

1《诗经》中《国风》的思想内容是什么?

①反抗剥削、压迫的诗篇。《国风》中许多诗,反映了那一时代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发出了对统治阶级不满愤怒和反抗的强烈呼声。如《魏风.伐檀》直接表达了对那些“不稼不穑、不狩不猎”反而坐享他人劳动成果的剥削者的强烈愤激。

②反映徭役、兵役痛苦的诗篇;如《唐风.鸨羽》则是役夫的沉痛控诉。“肃肃鸨羽,集于苞栩,三事靡,不能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

③表现恋爱、婚姻问题的诗篇;如弃妇诗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卫风.氓》中写女主人公年老色衰,遭到负心汉遗弃后,满怀悲愤的向女性发出了沉痛的告诫:“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④反映劳动生活和爱国思想的诗篇:如《秦风.无衣》表现了劳动人民为抵御外侮,同仇敌忾,齐心协力,踊跃从军,洋溢着浓厚的爱国情感和英雄主义精神。

⑤讽刺统治者荒淫无耻的诗篇:如《风.相鼠》更直斥荒淫无耻的统治者是披着人皮,而实际连老鼠都不如:“相鼠有皮,人而无仪;相鼠有齿,人而无止;相鼠有体,人而无礼。”这些“无仪、无止、无礼”的家伙,“不死何为?”“不死何俟?”“胡不遄死?”这一连串的斥责,让人感受到,被这样的统治者所役使的劳动者,其品格远远超出统治者上。

2《诗经》的艺术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诗经》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成就,是我国文学发达很早的标志,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占有极高的地位。

②《诗经》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国风》中

a质朴自然的风格。《诗经》民歌的作者是劳动人民,反映的主要是劳动人民朴实的生活和愿望,是劳动人民思想情感的自然流露。因而在形式上和语言上极为淳朴和自然。比如《风.七月》运用素描的手法写劳动生活,毫无矫饰。特别是叙写男女恋情的诗篇,坦率、大胆,直抒胸臆,毫无忸怩作态之辞。如《郑风.褰裳》写一个女人告诫她的恋人说,你要是不爱我,我就爱别人:“子惠思我,褰裳涉秦;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是!”《诗经》的语言直率朴实,近于口语。

b成功地运用了赋、比、兴的手法:如赋的手法在《雅》《颂》中用的最多。《大雅》中的《生民》即是以赋为主要表现手法的一篇名作。在《国风》中,《风.七月》《邶风.静女》等篇,基本也是运用赋的手法。

比是对事物加以形象的比喻。如《魏风.硕鼠》《风.相鼠》中,用老鼠比喻贪鄙的统治者,《邶风.北风》以乌鸦、狐狸比喻当权者,以“北风、雨雪”比喻酷虐的政治。都是成功运用“比”的例子。

兴,一般用于诗歌的开头,作为寓意、联想、象征,烘托气氛和起韵之用。如《周南.关雎》起句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由关雎成双成对的鸣叫,引发出“君子”思慕与“窈窕淑女”结成伴侣的恋情。

c复沓的章法和灵活的句式,它增加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在反复吟唱中,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诗的韵味,而且便于讽咏和记忆。《诗经》的句式多是四言一句,但常依据内容和表示情感的需要而灵活多变,从一字到八字的句式皆有。如《邶风.式微》《召南.行露》等。

d丰富的词汇与和谐的韵律。《诗经》中的词语十分丰富,表达准确,生动。特别是动词、形容词数量极多,且遣用精当,另外,重言叠字的使用,也极为普遍。《诗经》用韵方式主要有三种:首句、次句连用韵,隔第三句而第四句用韵者,如《周南.关雎》的首章;一起即隔句用韵者,如《周南.卷耳》;自首句至末句每句用韵者,如《魏风. 十亩之间》,这三种用韵方式对于后面诗歌韵律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启示。

3举例说明《史记》人物传记的艺术成就(文学价值等)?

《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的史学,同时也开创了我国的传记文学。在“本纪”、“世家”、“列传”中所写的一系列历史人物,不仅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高度概括力和卓越的见识,而且通过那些人物的活动,生动的展开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表现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批判精神,表现了作者同情广大的被压迫、被剥削的人民,为那些被污辱、被损害的人鸣不平的战斗热情。因此。两千多年来,《史记》不仅是历史家学习的典范,而且也成为文学家学习的典范。

《史记》是一部具有强烈的人民性和战斗性的传记文学名著。

首先表现在对封建统治阶级——特别是汉王朝统治集团和最高统治者丑恶面貌的揭露和讽刺。如司马迁在写汉高祖刘邦时固然没有抹杀他统一楚汉纷争,建立伟大国家的作用,但也没有放过他的虚伪、狡诈和无赖品质的揭露。如《留侯世家》中写刘邦的贪财好色。《萧相国世家》中写他猜忌功臣,而《淮阴侯列传》中则借韩信的口,谴责了刘邦诛杀功臣的罪行。

其次,作者热情的描写了广大被压迫人民的起义反抗。如他把陈涉和项羽分别安排在“世家”和“本纪”的做法,都充分显露了他卓越的思想见解和救世济民的热情。

第三,记载那些为正史官书不肯收的下层人物,并能从被压迫被剥削人民的观点出发,分别给他们以一定的评价。如《刺客列传》写荆轲的勇敢无畏,视死如归的英雄行为是那么绘声绘色,激荡人心。

第四,《史记》还写了一系列的爱国英雄。如《廉颇蔺相如列传》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将相交欢等历史情节的叙述,突出了蔺相如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和“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高贵品质。

总之,作为传记文学的《史记》的思想内容是丰富深刻的。它一方面揭露了统治者及其爪牙的无比丑恶,画出他们的真实的脸谱;另一方面表达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愿望,歌颂人民及其领袖的起义反抗,以及可歌可泣的爱国英雄和救人困急的侠义之士,表现了我们伟大民族的革命传统和优良品质,这对今天都还有积极意义。

4陶渊明的田园诗表现了什么思想内容?

①描写了恬美、静穆、悠然自得的思想感情,如《归园田居》其一中“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②反映了他在农村中的劳动生活以及与农民的深厚友谊。如《归园田居》其三中写到“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再如《杂诗》其一中表现与农民的友谊的诗句有“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彼邻。”

③反映他的贫困生活和农村的凋敝。如“夏日抱长饥,寒夜无被眠。”《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再如:“躬亲衾未替,寒馁常糟糠。”(《杂诗》其八)

5李白诗歌的神奇魅力产生的原因?(或李白的艺术成就)

李白绝大部分作品都是抒情诗,擅长抒写胸中炽烈的激情,突出表现自我的傲岸豪迈的性格,使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产生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第一,卓异不凡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a夸张是最大胆的: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其十五)

b奇特的想象,如“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c李白的幻想也是最自由的,如“人游月也去,舟在空中行”(《送王重山人魏万》)

d李白的比喻还是最壮伟的。如“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北风行》)

第二,高度个性化的意象人群和抒情方式。

a在山水诗里,李白也创造了一系列独特的意象。他笔下的黄河,长江诗奔腾咆哮,一泻千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将进酒》)

b仙与酒,是李白经常吟咏的题材,由此构成的意象也富有特色:“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将进酒》)

c侠与剑,在李白的诗歌意象人群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如“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侠客行》)

d明月,更是李白诗歌意象人群中的高频率出现者:“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郎月行》)

所有这些意象人群是李白创作意境的中心,从而形成自己特殊的表现方式:直率明朗、酣畅淋漓。

第三,清新自然,风格多样的诗歌语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这两句诗是他诗歌

语言最生动的形象的概括。他的许多诗写的非常朴素简洁,流畅自然,如“绿水明秋日,南湖采白萍。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绿水曲》)

第四,善用各种体裁,尤长古体、七绝。五古的代表作有《古风》五十九首《丁都护歌》《长干行》等,七古的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五绝名篇有《静夜思》《玉阶怨》等,七绝名篇有《峨眉山月歌》等。

6论述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有哪些?

杜甫的诗歌,真实而广泛地记载了当时的政治、经济、人民生活和文化艺术等多方面的状况,深刻的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抒发了自己爱国爱民、忧时悯乱的思想感情,历来有“诗史”之称。

①反映人民的痛苦,表达了人民的要求和愿望,如在“三吏”“三别”中,他写出了在残酷的兵役制度下人民遭受的苦难。

②表现了对世乱时艰的忧虑,对国家的热爱。如,安史之乱前,他目睹朝政的腐败,为国家前途深怀隐忧,《丽人行》揭露了统治集团荒淫奢侈的生活。《赴奉先县咏怀》进一步把统治集团的豪奢腐朽与人民的冻饿死亡加以对比,暴露了政治的黑暗。安史之乱后,诗人写下了《悲陈陶》《悲青坂》来哀悼战死的将士,怒斥乱军的骄横,反映出人民的爱国心愿。

③表现诗人热爱祖国,同情人民,关怀时政的思想感情。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可见诗人的喜怒总是和人民的利益结合在一起的。

④杜甫对祖国美丽河山充满热爱,创作了不少山水诗,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

滚滚来。”(《登高》)等,无不跳荡着诗人忧时爱国的激情。

⑤此外,诗人还有许多有关夫妻、兄弟、朋友的抒情诗,如《月夜》《梦李白》等。

所有这些,都体现了杜甫诗题材广阔,内容丰富的特点。

7陆游诗歌的爱国主义思想内容表现在哪些方面?

陆游是一个多产的诗人,诗作至今尚存9300首,内容丰富,其中最突出部分是反映民族矛盾的爱国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精神,又具有强烈的战斗性。

①陆游爱国诗歌的一个主要内容,是抒发“铁马横戈”“气吞残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但在当时的时代,因朝廷屈膝求和,战士报国无门,所以,很自然地,他的诗歌内容上的另一特点是对投降派的坚决斗争和尖锐讽刺。如“诸公尚守和亲策,志士虚捐少壮年”。(《感愤》);与之相应,他的诗往往充满了壮志难酬的愤懑,带着苍凉,沉郁的色彩。如“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愤》);另一方面,严酷的现实也使陆游从幻想和梦境里寄托自己的报国理想。如“壮士自笑何时豁,梦绕梁州古战场。”(《秋思》)“三更抚枕忽大叫,梦中夺得松亭关。”(《楼上醉书》);充分反映并歌颂广大民众纯洁的爱国主义品质,是陆游爱国诗歌的又一特点,如,他对中原遗民冒险通报敌情的爱国行为极为赞扬“关辅遗民意可伤,蜡封三寸绢书黄。亦知虏法如秦酷,列圣恩深不忍忘。”(《追忆征西幕中旧事》)

②陆游也热爱人民,写了许多反映人民生活的诗歌,如《游山西村》《书叹》《农家叹》等。

③陆游是很热爱生活的,他热烈地歌唱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流露出亲切淳厚而又真挚的情感。如《临安春雨初霁》中“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更是流传极广的名句。8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

①雄奇阔大的意境的创造上。

②比兴寄托手法的运用。辛弃疾从北方“归正”的经历和政治抱负,使他在朝廷中处于孤危地位,因而他有时不得不用隐晦曲折的比兴手法来表现他的见解和情感。

③以文为词,好用典故。他不仅在词中运用古近体诗的句法,还吸收了散文、骈文、民间口语入词,不论是经、史、子、楚辞以至李杜诗,韩柳文,往往拈来便用,雄放恣肆,在词中大量运用典故,且巧妙准确。

9关汉卿杂剧从思想内容上看有哪几类?

①是歌颂人民的反抗斗争,揭露社会黑暗和统治者残暴,反映当时尖锐矛盾的作品。如《窦娥冤》《蝴蝶梦》等。

②描写下层妇女的生活和斗争,突出她们在斗争中的勇敢和机智。如《救风尘》《金线池》

等。

③歌颂历史英雄的杂剧。如《单刀会》《西蜀梦》等。

10论述《西厢记》的艺术成就?

①《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它在艺术上最突出的成就就是根据人物的性格特征,展开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完成了莺莺、张生、红娘等艺术形象的塑造。人物都有各自的性格特征。

②《西厢记》成功地表现了事件曲折复杂的过程。

③《西厢记》善于描摹景物,酝酿气氛,衬托人物的内心活动。它的多数场次饶有诗情画意,形成了独特的优美风格。

④《西厢记》有很高的语言成就。作者善于选择和融化古代诗词里优美的词句和提炼民间生活活泼的口语,以融铸成自然而华美的曲词。

⑤《西厢记》在主唱角色的分配和结构的扩大上,对杂剧体制也有所革新和创造。作者打破了元杂剧一本四折的通例,采用了联本的方式,共用了5本21折,同时还部分的打破了一本由一个主唱的限制。

11简论《水浒传》的思想内容及其局限?

①思想内容:

A首先,通过“官逼民反”过程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深刻而又广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中贪官污吏的腐朽无能和贪暴横行,歌颂了反抗封建压迫的英雄人物,反映了他们劫富济贫、打土豪,杀贪官的斗争。

B其次,细致而生动的描写农民起义如何由零碎的复仇星火发展到燎原之势的过程;同时也写出了起义的悲剧结局,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原因。

②局限:

A关于招安的描写。招安是封建社会农民起义所可能发生的悲剧,描写它并非歪曲历史;关键在于作者对招安的评价是以“呼群保义”赞之,肯定以“忠义”杀人的合理性,这就使小说的现实主义成就受到了削弱。

B在人物描写方面,上梁山之后,多数人物的性格失去了变化和发展,显得有些凝滞或僵化,远不如上山前英气逼人,减弱了小说整体的艺术魅力。

12为什么说《红楼梦》反映了封建末世的本质特征?

《红》全书以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要线索,真实而生动的刻画了封建末世的种种人情世态。全书通过对贾府这种典型的贵族世家其“绝境”的描写,深刻的反

映了封建末世时代的本质特征。

①首先是“一代不如一代”,后继无人。贾府第一代“宁国公”“荣国公”以军功起家,第二代坐享其成,苟且偷安,第三代则完全败落了。由于男性的腐败不堪,贾府早已是“女性当家”,这在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社会里,正预示着家族的没落和腐败。

②经济恶化,入不敷出。

③生活奢侈,道德沦丧。

④矛盾重重。

13简论“南洪北孔”的戏剧创作?

①“南洪”是指洪升,“北孔”是指孔尚任。

②洪升重要成就是戏曲,今存者仅有《长生殿》和杂剧《四婵娟》两种;孔尚任代表作是《桃花扇》,除此之外,他同顾彩合写过传奇《小忽雷》,自己作有诗文集《湖海集》《长留集》等。

③洪升的《长生殿》在艺术上的成就有四:

一是继承了《梧桐雨》《浣纱记》等通过爱情故事反映一代兴亡的特点,又汲取了《牡丹亭》可用幻想情节把人物理想化的特点,使剧本具有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色。二是把理想熔铸于人物形象中,表现出强烈的感情色彩和鲜明的倾向性。

三是场面壮丽,情节曲折,笼罩全剧的气氛也随着剧情的发展而变化,场次之间相互对照,交错发展,形成了强烈的悲剧气氛。

四是曲词清丽流畅,充满诗意,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④孔尚任的《桃花扇》的出现,使文学史上通过男女悲欢离合来再现一代兴亡历史的传奇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艺术上也取得了突出了成就:首先是独创的艺术构思,结构严谨,并摆脱了大团圆的俗套。其次,剧本忠于客观史实,重要的人和事皆有文献依据;同时又是精心地进行艺术创造,因而达到了历史的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一。第三,人物描绘,语言运用,也有独到之处。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笔记

20XX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第一编复习笔记 第一章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 第一节上古歌谣 识记: ①《尚书·尧典》、《吕氏春秋·古乐》、《诗大序》中关于上古歌谣的论述。 《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吕氏春秋·古乐》: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毛诗大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②《弹歌》、伊耆氏《蜡辞》和《周易·贲卦》六四爻辞。 《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制造弓弹打猎的生活情状) 伊耆氏《蜡辞》:土返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咒语) 《周易·贲卦》: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筮辞) 理解: ①上古歌谣的产生与初民切身的生活密切相关。 原始歌舞的产生与初民切身的生活密切相关。最初的歌舞往往就是他们日常生活情状的重演或是庆祝、祭典活动本身。初民每天都在创造新的歌舞,同时传唱已有的歌谣。 ②原始歌舞诗、乐、舞合一的综合性。 歌唱和舞蹈是初民天然的表现和抒情方式。初民每天都在创造新的歌舞,同时传唱已有的歌谣。 第二节神话传说 1.神话及其产生 识记:神话的性质。 1.神话都是想象或幻想的; 2.神话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 . 3.神话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社会)并征服自然(社会)的愿望。 4.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它是人类还没有能力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做出符合实际的解释之时代的产物。 理解:神话的劳动起源说。神话的宗教起源说。 劳动起源说认为神话伴随着初民的劳动生活而产生,宗教起源说指实为神话产生于初民的宗教活动。 劳动起源说:神话的内容总是反映着劳动生活,初民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与漫长时期的劳动生活有直接关系,劳动生活是神话得以产生的最根本条件。 宗教起源说:初民的敬畏和崇拜观念,产生于他们对生活经验的最初思考,这便是最初的宗教观念。当他们从崇拜敬畏,变而为企图解释和支配自然力时,神话也就产生了。神话的产生与原始宗教有极大联系。 简单运用:神话与传说的区别。 1.一般说来,神话的产生要比传说早; 2.神话是传说的故事原型,传说是神话的社会历史化; 3.神话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的神异色彩,传说则内含着人间的行为准则。 在实际的存在形态上,每一个神话系统中往往都是神话和传说交织并存的。 2.我国神话的主要特征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文学 第一编先秦文学 第一章上古神话 识记:一、神话的概念::所谓神话,就是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马克思语)。 二、上古神话的保存:《山海经》,《诗经》,《楚辞》,《淮南子》 理解:一、上古神话的分类:(P35-39) ◆创世神话——盘古的故事 ◆始祖神话——女娲的故事 ◆洪水神话——鲧禹父子《山海经?海内经》 ◆战争神话——黄帝和炎帝《史记?五帝本纪》 ◆发明创造神话——后羿发明弓箭 除了以上这些类型外,还有一些神话显示了人类英雄突出的个性、勇气,显示了人类对自身不可动摇的信念。 二、中国神话的民族特色:(与西方神话比较)(P40-41) (一)深重的忧患意识(如:女娲补天、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神话) 古希腊神话的享乐精神更为明显。 (二)厚生爱民(如:神农尝百草、大禹治水等神话) 古希腊神话不重视普通民众,体现鲜明的天神(或英雄)情结。 (三)为公为群(如:尧杀子让位等神话) 西方神话突出个人英雄行为,张扬自我。 (四)主张顽强抗争(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刑天争神等神话) 西方神话宣扬命定。 总的来看:1.中国神话重点突出人本身的力量和人的社会性;西方神话重点突出命运的主宰力量和人的自然本性。 2.中国神话的实质是将人神化,着眼于现实的人类生活,中心是“人”;西方神话将神人化,着重表现神的故事,中心是“神”。 第二章《诗经》 识记:一、《诗经》概况:包括数量、编订、分类、采集、传播等(P51-53)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 编订——1.采诗说——派官员到民间收集民歌; 2.献诗说——很大部分由卿大夫所献; 3.删诗说——《诗经》经孔子删定。 分类——1.风,国风,各地的民歌; 2.雅,大雅31篇,小雅74篇,符合礼仪规范的乐曲; 3.颂,祭祀所以的音乐,歌颂祖先的功德。 用诗——政治参考书,社交工具书,国学教科书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一答案版资料

精品文档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 上官体”上官仪,因其地位显赫,故当时多有效其体者,称为“。1、(古代文学史2 P22—23) 2、盛唐时期的诗人,按照他们的思想倾向、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山水田园诗人和边塞诗人___。(古代文学史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_2 P39) 诗经》__《的高度艺术成就就是五言诗到成熟阶段的标志。 3、李斯。、秦代文学的唯一作家是__4《离骚》_,代表楚辞。5、“骚”指_仁_。_6、《论语》所记孔子的思想核心是《战国策》的基本内容是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7、有关的谋议或辞说。P64 《七发》是标志着新体赋—汉赋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在赋的8、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P140 《古诗十九首》的高度艺术成就就是五言诗已经达到成熟阶段的、9标志。P216 _西洲曲______ 和北歌的叙事长诗10、南歌的抒情长诗 ____木兰诗_______ 被称为南北朝乐府双壁。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11、建安七子是指: 赋,比,兴,诗经的艺术特色,、从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12《孔雀东南飞》_______13、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张的高峰,也是我国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其原名《焦仲卿妻》,作 者为徐陵。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昔我往矣,1415、庄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认识到:“物或损之而益,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或益之而损。”这是朴素的辩证观点。 叙事性﹍﹍。16、汉乐府民歌最大、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它的﹍曹植___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诗品》称为“建安之杰”。17、_ 世说新语___》《__是记叙轶闻隽语的笔记小说的先驱,18、刘义庆的也是后来小品文的典范,它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 有人推尊王维为“诗佛”,他写过一些著名的赠别朋友的抒情诗句,、 19《渭城曲》_被谱成《阳光三叠》的送行乐曲,成为众所周知的其中_名作。 刘勰的作品。、《文心雕龙》是20 二、名词解释。 是对建安文学风格的形象概括。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建安风骨:1东汉末年,建安诗人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真实广泛地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苦难,展示广阔的时代生活画面;抒发作家建功立业的理想壮志和积极进取精神;也流露出人生短

中国古代文学史 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 文学史期末考试参考答案整理 总版

请尊重原版,答案仅供参考,勿依赖中国古代文学史(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文学史期末考试答案整理(总版)1.建安诗歌的特征。 建安文学是指从汉末建安元年起始到曹魏前期,指曹氏三祖时期的文学,其中诗歌的成就最高,乐府诗向文人诗转化,五言诗达到了成熟,开启了文人诗的时代,并建立了“建安风骨”这一诗美典范。建安诗歌的主要特点有其独特的时代特征, 1.政治理想的高扬是当世文人的写作特点之一;东汉末年的动乱,使当时的文人饱受乱离之苦,也激起了他们的政治热情,建功立业、扬名后世,成为当时文人的共同追求。 2.其次一个建安诗歌的主题是人生苦短的哀叹。其造成的主要原因同为社会的动乱及造成的生灵涂炭的结果; 3.建安诗歌的特征还包含了强烈的个性表现,在进行诗歌创作的时,不肯效法前贤或同辈,多为另辟蹊径,努力展现自己的风格。如曹操诗的古直悲凉,气韵雄沉,曹丕诗的便娟婉约,有文士气,曹植的“骨气奇高,辞藻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等等。 4.其次建安诗歌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其带有浓厚的悲剧色彩。又由于建安诗人处于时代和个人的双重悲剧的交汇点上,都敢于正视苦难的社会与人生,勉励自己及他人惜时如金,及早建功立业,赢得不朽声名的积极向上的特征。

2.建安诗歌与正始诗歌的异同。 建安七子时期,处于曹魏政权创立之期,同样也是鼎盛之期,文士也是政权的把握者,此时的诗风是把咏叹世事哀坚和建功立业的渴望结合在一起,一三曹为中心形成了慷慨悲壮的“建安风骨”。而曹魏后期,政局混乱,曹芳、曹髦等皇帝既荒淫无度又昏庸无能,司马懿父子掌握了政权,废曹芳,弑曹髦,大肆诛杀异己。此时文人的处境和命运与建安时期大不相同。许多文人被司马氏杀害,或者逃避司马的统治却也大部分不得善终。正始时期的诗人,政治理想落潮,普遍出现危机感和幻灭感。此时诗歌的风格也就与建安时期迥异了,反应民生疾苦和抒发豪情壮志的作品减少了,抒写个人忧愤的诗歌增多了。 从诗人构成来看,建安时期的写作生力军为三曹和建安七子,而正始时期是由竹林七贤构成主体。三曹及七子是曹魏时的政权中心,同时也构成了当时政治与文化的中心;而竹林七贤是处于一个和司马氏背离的对立位,七贤基本上处于政治的边缘地域。这是两个时代诗人不同的本质所在,也造成了两个时期诗风的风格变化。建安的诗风慷慨悲凉,却不是对政权的不满,而是一种积极向上,昂扬慷慨的建功立业之心;除此之外还有对于人生苦短的哀叹,还有岁月短促、功名未立,却仍努力追求的主题。而正始颇多感慨之词,抒发个人忧愤。 而从历史文化背景来看,建安时期的文学走向自觉的时代,也是诗人创作个性高扬的时代,还有从两汉时期儒家一统刚刚走过的思想解放;正始玄学与魏晋风度是与司马氏标榜的“名教”抗衡的产物。在建安时期,由于思想解放,写作风格颇为“通脱”,像曹操《短歌行》采用了乐府古题写时,为曹操的代表作之一。竹林七贤之一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是其政治感慨的记录。这些诗抒发感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整理

先秦文学 上古传说文学 神话基本特性: 1、神话都就是想象的或幻想的。 2、神话就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与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与说明。 3、神话反映了远古人类解释自然并征服自然的愿望。 4、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 我国神话系统 (一)创世神话《开天辟地》、《女娲造人》 (二)自然灾害神话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 (三)战争神话皇帝大战蚩尤 神话主要特征: 1、无论就是战胜自然力为主的神话,还就是战胜人间罪恶为主的神话,都紧紧围绕着人都生存这个主题。 2、神话中的人物都充满着昂扬的斗志,神异的能力与英雄气概。 3、不论就是哪一类神话都熔铸着浓烈的情感,塑造了鲜明的形象,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 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 1、神话的艺术规则为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示了方向。 2、丰富多彩的神话作品,成为后世文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源泉。 《诗经》 《诗经》的社会人生内涵: 1、婚恋诗 2、抒发多种人生感慨的诗 3、政治讽喻诗 4、史诗及其她

《诗经》的文学成就: 1、抒情与写实的统一 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3、四言诗的典范 4、章法结构(重章复沓)与语言特色(质朴畅达,词汇丰富,双声叠韵连绵词与叠字的大量运用) 先秦散文 我国古代第一部历史文集就是《尚书》,它以记言为主。 《左传》的叙事艺术: 它就是春秋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其文学色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富有文学表现力的剪裁功夫 2、采用全知叙事视角 《左传》的写人艺术: 叙写历史时注重刻画人物,许多人物形象都性格鲜明。 1、以言语,行为表现人物性格特征 2、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的环境中营造 《左传》的辞令艺术“ 《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史。约前1000年到前440年 《战国策》铺排纵姿的文学特色: 1、铺张辩丽,夸饰恣肆的风格 2、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以情理服人 3、引譬设喻,善用寓言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神魔(怪)小说:出现于明代后期的白话章回小说。它以神魔怪异为主要题材,参照现实生活中政治、伦理、宗教等方面的矛盾和斗争,比附性的编织了神怪形象系列,将一些零散片段的故事系统化、完整化。风格上尚“奇”贵“幻”。它是在“三教合一”思想主导下,接受了古代神话、六朝志怪、唐传奇、宋元话本的影响和道教仙话、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养料产生的。代表作品有《西游记》《封神演义》等。 历史演义:所谓历史演义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战争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这种独特的文字样式受到了素重历史传统的中国人民的喜爱,所以明代“罗贯中氏《三国志》一书,以国史演为通俗演义,汪洋百馀回,为世所尚,嗣是效颦日众,因而有《夏书》《商书》《列国》《两汉》《唐书》《残唐》《南北宋》诸刻,其浩瀚几与正史分签并架”形成了一个创作历史演义的传统。而《三国志演义》是我国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 前七子:也叫弘正七子。它是明代弘治、正德年间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一个复古主义文学流派,其成员有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借助复古手段而欲达到变革的目的,这是前七子文学复古的实质所在。

临川派:以临川剧作家汤显祖为首的戏曲流派,又叫“玉茗堂派”。此派创作主才情,不拘音律,常以男女至情反对封建礼教,以奇幻情节承载浪漫风格,以绮词丽语体体现优美文采。成员有吴炳、阮大铖、孟称舜等人。 清初古文三大家:侯方域、魏禧、汪琬三人。魏禧以观点卓越、析理透辟见长,汪琬写人状物笔墨生动,侯方域的影响最大,继承韩、欧传统,融入小说笔法,流畅恣肆,委屈详尽。 “四声猿”:“四声猿”语出郦道元《水经注》:“猿鸣三声泪沾裳”,是一组杂剧,包括《狂鼓史渔阳三弄》(1折)《玉禅师翠乡一梦》(2折)《雌木兰替父从军》(2折)《女状元辞凰得凤》(5折)四本短戏。创作活泼畅快、汪洋恣肆,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价值的世俗观念和相对进步的市民精神,带有甚为浓厚的民间文学色彩。徐渭欲借此剧,呼喊久积于胸的牢骚,张扬狂放不羁的个性,表现愤世嫉俗的精神。 公安派:中国明代文学流派。代表人物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因其籍贯为湖广公安(今属湖北),故世称公安派。其重要成员还有江盈科、陶望龄、黄辉、雷思霈等人。文学主张主要有以下3点:①反对剿袭,主张通变。他们猛烈抨击前后七子的句拟字摹、食古不化的倾向,主张文学应随时代而发展变化,应冲破一切束缚文学创作的藩篱。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所谓“性灵”就是作家的个性表现和真情发露。他们认为“出自性灵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串讲笔记

一、知识点: 1、我国古代没有专门的神话集,神话材料散见于古书当中。保存材料较多的有《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P.21 2、《诗经》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风、雅、颂在本质上是一种音乐上的分类。P.27 3、从内容方面对《诗经》进行分类,可分成祭祀诗(《维天之命》、《载芟》)、颂赞诗(《生民》、《公刘》、《帛系》、《皇矣》、《大明》)、怨刺诗,揭露时艰、讽谕朝政的诗歌(《民劳》、《节南山》、《小弁》)、婚恋诗(《关雎》、《蒹葭》、《月出》、《采葛》)、征役诗,反映战争问题和军旅生活的诗(《采薇》、《无衣》)。P.34-P.49 4、《尚书》以记言为主。P.58 5、《战国策》的散文艺术具有很高的成就,前人称赞它“辩丽横肆”。P.77 6、《战国策》有很多寓言故事,如“画蛇添足”、“鹬蚌相争”、“狐假虎威”、“骥服盐车”、“南辕北辙”等。P.79 7、诸子百家包括儒家、墨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纵横家、农家、杂家、小说家等众多的学派。P.85 8、孔子之后,与儒家学派相抗衡,在当时并称为“显学”的,是墨翟创立的墨家学派。P.91 9、《墨子》的中心思想是兼爱、非攻。《墨子》显露出由语录体向成熟的论说文过渡的痕迹。墨家还提出以“三表”做为立言的标准,“三表”又称“三法”。P.92 10、《老子》一书共八十一章。P.94 11、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晚年和弟子万章等人编撰了《孟子》一书,全书包括《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孟子的仁政学说是建立在性善论的前提下。P.98P.99 12、《庄子》原有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包括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P.105 13、《荀子》共有三十二篇,系汉代刘向编定。荀子主张“法后王,统礼义,一制度”。P.117 14、荀子有《成相》和《赋篇》两篇韵文。清代卢文弓召(chāo)称《成相》为“后世弹词之祖”。P.120 15、韩非的主张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韩非的寓言有“守株待兔”、“郑人买履”。P.121P.124 16、《吕氏春秋》以道家黄老学派的观点为主流。P.125

中国古代文学史Ⅰ期末复习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卷) 绪论 1.文学自身发展变化的九个因素: 创作主体、思想内容、艺术表现、接收对象、文学体裁、文学语言、文学流派、文学思潮、文学传媒。 2.“三古”、“七段”: (1)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 第一段:先秦 第二段:秦汉 (2)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 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 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 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 (3)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 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 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 3.上古文学的内容及文体: 远在文字发明创造以前,文字艺术就已经产生。由此可以推测:上古文学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得非常紧密。其中有同自然作斗争的神话,有和生产密切结合的诗歌,也有表示愿望趋吉避凶的咒语式的祷祝辞。 4.上古文学的特点:集体性、口头性、综合性。 5.中国诗歌(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之一)的特点: (1)先秦诗歌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发展过程,由宗教颂赞祷祝诗演进到言志抒情诗。这些诗歌奠定了中国诗歌发展的发展方向。 (2)诗、乐、舞三者紧密结合。 (3)在楚地、民俗及民间曲调基础上,屈原“依《诗》取兴,引类譬喻”,借鉴了《诗经》的艺术精神和手法,创作出奇伟瑰丽的诗篇,与《诗经》一起,奠定了以风、骚为基础的传统诗歌的创作规范。 6.先秦诗歌的概况: 在北方文化中产生了《诗经》,在南方楚文化中孕育了《楚辞》,多见于神话,富有浪漫气息。 《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和朴素的艺术手法显示出巨大的艺术魅力,并以“经学”的地位和传播方式深远地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化与文学。 《楚辞》是文人的个体创作,并出现了以屈原为代表的南楚作家群,揭开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篇章。《楚辞》的浪漫精神、自由的形式、华美的词彩以及艺术表现技巧,对后世文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中国传统文学精神的源头之一。 第一章——先秦文学 1.中国古代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 2.《山海经》的文学常识: 在所有古代文献中,以《山海经》最具有神话学价值。《山海经》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应是由巫师、方士根据各地的自然神灵传说及祭祀状况汇编而成。《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内容及其驳杂。《山

中国古代文学史3考试重点

1、杨维帧:牛鬼蛇神。鉄崖体,诗文标新立异,义象大,用语奇,题材有所开拓。风格秾丽瑰奇,纵横豪气而又沉沦妖治之气。《题苏武牧羊图》“牦尽风霜节,心悬日月光。” 2、《琵琶记》艺术成就:形象塑造以情动人;情节双线;文辞有神韵、语言个性化、心理描写;格律独创吻合剧情;扶植人伦,注重教化作用。 3、《窦娥冤》:悲剧审美;戏剧结构单纯明快;人物形象生动,窦娥性格发展;语言自然本色。 《西厢记》:体制创新,五本二十一折适应复杂剧情;结构起伏,悬念;人物刻画;语言本色中又见典雅富丽,点染名句,诗化,叠字排比等修辞。 4、关汉卿豪放派,叠字衬字,情感细腻,玩世态度,倔强性格。马致远清丽派,寓情于景,意境深幽。句式灵活多变伸缩自如;以俗为尚,口语化散文化;审美取向明快显豁,自然酣畅。 5、茶陵派李东阳,追求典雅流丽,师法先秦古文,诗宗杜甫。前七子李梦阳何景明,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唐宋派文擅韩欧,唐宋古文。归有光,感情真挚动人者深;讲究剪裁布局,其文简明扼要。后七子王世贞李攀龙,文自西京,诗自天宝而下,具无足观。文学结派斗争,拟古恶流。 6、公安派袁宏道,反对贵古贱今剽窃,主张通变;独抒性灵(作家个性,发展观点反抄袭);推崇民歌小说通俗文学。局限,琐事,缺深厚社会内容;过于率直浅俗。竟陵派钟惺谭元春,通变标新立异;深幽孤峭的诗歌风格。 7、沈汤之争吴江派,合律依腔;语言本色通俗质朴。沈璟吕天成王骥德。临川派,至情论;意趣说;不妨折拗了天下人的嗓子。 8、《三国》主题:拥刘反曹(对比名义;执政思想;内部关系。正统观,底层人民愿望。)忠义,诸葛亮关羽。艺术:七实三虚(移花接木、添枝加叶、凭空造影)人物塑造(对比,夸张渲染,类型)结构(纵式,主线,横面设计,重要场面人物)语言通俗,人物刻画简略 9、《西游》成书:三藏取经;民间流传与创作(历史与传统融合;宗教色彩淡化,神话世俗色彩加重;个人集大成)。思想内容:隐喻现实(三国度);三教观念;人性多重组合;悟空反抗;思想矛盾。艺术:奇人事境,人物神物人性;幽默讽刺手法;线性结构,小故事,主线 10、《金瓶梅》西门庆:金钱权势色欲。典型意义:真实立体的人性,时代人物(官商霸,好货食利的市民社会,纵欲主义的时代潮流)艺术:文人创作长篇小说;现实主义小说(新题材,开两大流派);网状结构,辐射;类型化向典型化。 11、“三言”主旨:爱情,统治黑暗,友谊,市民生活。艺术:市民文学与文人文学的融合。情节奇;语言口语化;情节发展中塑造人物;人情世态描绘,心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终极笔记 2

《中国古代文学史》终极笔记 总纲与原则 在你开始这份笔记的学习之前,我想先让你明白一件事:文学史不是死的文学史,它是活生生的我们的伟大作家们在文学的园地上辛勤耕耘的成果,同时更是他们心力的凝结。他们的所思所想,所喜所恶都原原本本地出现在了我们眼前的书上。当时活生生的感情,我希望大家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够融入自己的感情,以作者当时的情境、身世、性格能真实处境来还原历史、还原作品本来面目、最后珠串而成文学史,简言之:你们学习文学史和背诵文学史的途径和目标只有一个:用自己的理解描绘文学史的轮廓,或者说叫做重写文学史。 其实所有的学习和记忆方法都是相通的,归纳总结、联想记忆、滑稽谐音等等,文学史当然也不例外。我们要以最真诚的态度来对待文学史,同样的,在其中要贯穿自己对文学史中文学家、文学思想、文学流派、文学现象的理解。我说的重写文学史当然不是摒弃各位先贤的文学史研究成果,而是形成自己独到的理解,敏锐地体察到那些文学史书籍上不能言传出来的关于某位作家或事件的精髓,这是理解层面的。也就是说:重写文学史是一个在研读文学史书籍的基础上更深入一层的理解,而非解构文学史或者否定文学史。 在记忆层面更是这样。我曾经接触到过部分考生,他们笃信的只有一条,就是“只要我把文学史上的内容都背会了,考试肯定就没问题了”,我告诉他们有的考研题目综合性非常强,像一套试卷最后的论述题,常常会让你横向比较两部作品或两位作品中的人物等等,更有类似于诗词赏析之类的题目,这些都是文学史中所没有的。然而他会告诉我“那我找本文学史真题答案的参考书,把那上面的所有题目都背会了,不是就行了吗?”想要说的是,我曾经也走过同样的弯路,出于对自己记忆力的高度自信,我们常常忽略了理解知识的重要性。其实不管是专业课还是公共课,我们文科的东西从来不是死记硬背能够了事的,当然脑子里要有大量的书本知识,但是这些都需要先理解了然后吸收,只有这样,你的知识才是你自己的,不但容易记住,而且更能由死的知识变换为活的能力。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复习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复习资料 简答题 1、屈原作品的艺术成就: 答:(1)屈原是第一次有意识地把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段集中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在创作中驰骋想象,采用夸张的手法,使作品充满着激荡人心的浪漫色彩。a.作者在长期政治上斗争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和态度加以升华,运用想象进行高度的集中概括和大胆的艺术夸张。b.善于把神话传说与自己的思想感情结合起来,运用神话素材抒情写志,扩大了诗歌的境界,使他的诗歌别具风格。 (2)屈原的诗歌继承和发展了《诗经》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楚辞》中的比兴比起《诗经》有重大发展。《楚辞》中的比喻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奇特性为诗人驰骋浪漫主义的奇思妙想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天地。他的作品善于凭借'山川之助'创造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如《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把相思的愁苦和秋风,落叶联系起来,更加突出了湘君的悲哀与孤寂。 (3)在描写人物、状摹物态方面,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在《招魂》中诗人对楚宫美人群像的刻画尤其精彩。 (4)在文学形式和诗歌语言的运用上,也极富开创性。 2、汉赋的形式特点: 答:以司马相如的作品为例, (1)结构宏伟,富丽堂皇。讲究场面的开阔,层次的分明,有空间的转移,

时间的流动,多种场面、生活、气氛构成了一种极其广阔复杂而又极其统一和谐的艺术画面。如他的《子虚赋》《上林赋》中写天子的宛囿的广大富饶,天子诸侯打猎的盛况和壮观及种种排场,场面非常开阔,层次也很分明,给人一种富丽堂皇之感。 (2)讲究绘声绘形,有声有色。声音、色彩的种类极多,变化极大,穷形极相,动魄惊心,就其总的气氛来说,又是极其富丽,极其热烈而又庄严的。 (3)它极大程度上利用了是国方块字在形构造上的突出特点,字形排列上给阅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刺激。一排列就是几十个山字头,几十个水字边,几十个草字头等等,给人一种迎面扑来的气势感。 3、简述散体大赋的发展过程: 答:散体大赋是汉赋的一种艺术形式,它除师承屈原、宋玉外,还师承《诗经》的“雅”、“颂”与战国时期的纵横游说之风,也就是说,赋的作品是从战国时期的纵横演说发展起来的。其文风与先秦诸子很有关系。从武帝开始到东汉中期,是散体大赋的发展期和成熟期。东汉顺帝以后,随着汉帝国政治经济的衰落和儒家思想统治的崩溃,散体大赋走向衰息。这类作品多属为统治者扬威颂圣的文字,篇幅巨大,文字铺排堆砌。代表作品是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赋》 4、简述汉代文人五言诗的发展过程: 答:文人五言诗是从民间五言诗发展而来的,主要是文人学习乐府民歌中的五言诗创造的新形式。五言诗出现的时间是东汉初年,五言诗所包含的词和

(完整版)中国古代文学史2_期末复习重点

1建安风骨:是人们对建安大时期美学风格的概括。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指作品内在的“雅好慷慨”的品格,和语言表达上简练刚健的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艺术风貌。代表人物“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2建安七子: 指东汉末建安时期曹氏父子之外的七位著名诗人。他们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其中以王粲陈旧最高 3宫体诗: 盛行于南朝梁陈时期的诗体,宫体之称始于梁简文帝萧纲时,作为永明新体诗的“新变”,内容,内容上不独以“止乎衽席之间”“恩极闺房之内”为主。形式上也有“清辞巧制”“雕琢蔓藻”代表人物萧氏父子,庾信等 4初唐四杰:初唐时期诗坛上出现的以“文章齐名天下”的四位杰出诗人,他们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又称“王杨卢骆”。他们在诗歌创作上,大大扩大了诗歌创作领域与题材,并把诗歌从宫廷引向市井,从京都引向边塞荒漠。在艺术上有博大之象。对唐诗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他们有着相同的审美追求,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他们的诗文各有特点,王杨擅于五言律诗,卢骆长于七言歌行 5竹林七贤:识见于世说新语。任诞。魏晋之际的文学七个代表作家,常集于竹林之下,故名竹林七贤。以阮籍嵇康文学成就最高,七人分别为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6大历十才子:十才子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的极玄集。其中包括十才子为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洞(一作峒)、耿湋、夏侯审。其主要创作诗风相像,他们或寄情山水景物或写羁旅之情。 7元和体:是指元、白在元和年间写的次韵相酬的,穷极声韵的长篇排律,以及杯酒光景间感叹自身遭遇的小碎篇章,再加之艳体诗在内统称为元和体。形成诗到元和体是体裁变新的局面。 8象外之象:司空图在《与极浦书》中提出的文论诗主张。诗歌创作具有象外之象。其中第一象是诗歌中具体,鲜明所感可言的形象画面。第二象指形象画面中所蕴含的无穷韵味,是无象之象。 9玄言诗:东晋时期出现的一种诗风,代表人物有孙卓,许洵等。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平典似道德论 10骈文:齐梁时期,骈文是文章的代表。骈偶平整,声韵谐美,用典繁复,辞藻华美,四六句型是其最基本的文体要素。骈文在两汉时期孕育而出。在齐梁时期确立体势,并进入鼎盛期。 11永明体: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发现诗歌韵律,以晋宋以来诗歌中对偶形式相结合出现的新诗体,注重对偶,讲求音律,守护四声八病之说,对篇短小,是我国诗歌由古体向近体的过渡诗体,反映了诗歌创作由较为自由发展到讲求格律的必然趋势,代表人物有沈约,谢朓,王融

日本古代文学简史笔记讲解

日本古代文学简史 复习笔记摘要

目录 序章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学史 (1) 一、日本历史分期 (1) 1.早期历史 (1) 2.封建社会 (1) 3.近代社会 (1) 4.战后社会 (1) 二、日本文学史分期 (1) 1.上古文学 (1) 2.中古文学 (2) 3.中世纪文学 (2) 4.近世文学 (2) 5.近代文学 (2) 第一章上古文学 (3) 一、散文 (3) 1. 神话等 (3) 2.祭祀文学 (3) 二、韵文 (3) 1.记纪歌谣 (3) 2.《万叶集》 (3) 3.汉诗文 (3) 第二章中古文学 (4) 一、散文 (4) 1.物语文学 (4)

2.说话 (4) 3.日记文学 (4) 4.随笔 (4) 二、韵文 (5) 1.汉诗 (5) 2.和歌 (5) 3.歌谣 (5) 三、艺能 (5) 1.雅乐 (5) 2.田乐 (5) 3.猿乐 (5) 第三章中世纪文学 (6) 一、散文 (6) 1.物语文学 (6) 2.说话 (6) 3.随笔 (6) 4.日记.纪行(游记) (6) 二、韵文 (7) 1.和歌 (7) 2.连歌 (7) 3.歌谣 (7) 4.汉诗文 (7) 第四章近世文学 (8) 一、诗歌 (8) 1.俳谐 (8) 2.狂歌 (8) 3.川柳 (8)

4.和歌 (8) 5.国学 (8) 二、戏曲 (8) 1.净琉璃 (8) 2.歌舞伎 (8) 三、小说 (8) 1.假名草子 (8) 2.浮世草子 (8) 3.读本 (9) 4.洒落本 (9) 5.人情本 (9) 6.滑稽本 (9)

序章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学史 一、日本历史分期 1.早期历史 旧石器时代(——约1万2千年前) 绳文时代(约1万2千年前——公元前3世纪) 弥生时代(前3世纪——3世纪) 古坟时代(300——600) 2.封建社会 飞鸟时代(600——710) 奈良时代(710——794) 平安时代(794——1190) 镰仓时代(1190——1334) 南北朝时代(1334——1392) 室町时代(1392——1573) 安土·桃山时代(1573——1603)1 江户时代(1603——1868) 3.近代社会 明治时代(1868——1912) 大正时代(1912——1926) 昭和时代前期(1926——1945) 4.战后社会 昭和时代后期(1945——1988) 平成时代(1988——今) 二、日本文学史分期 1.上古文学 以奈良时代为主,时间跨度主要在8世纪(<日>上代文学)。 1室町时代末期和安土桃山时代合称“战国时代”。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卷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西昆酬唱集》的编者是。 2、黄庭坚在《小山集序》中评价的为人有“四痴”。 3、周邦彦在徽宗朝曾提举。 4、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中的“一祖”是。 5、《漱玉词》的作者是。 6、宋代词人因善写“影”而得“张三影”的美名。 7、《》是现存唯一完整的诸宫调作品。 8、马致远在元代梨园声名很大,有“”之称。 9、《赵氏孤儿》的作者是。 10、《录鬼簿》的作者是。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8分,共32分) 11、晚唐体 12、“苏门六君子” 13、元曲 14、四大南戏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15、简述“山谷体”的内涵。 16、为什么说《梧桐雨》是一部诗剧?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17、论述苏轼词在宋词发展变革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杨亿 2、晏几道 3、大晟府 4、杜甫 5、李清照 6、张先 7、《西厢记诸宫调》 8、“曲状元” 9、纪君祥 10、锺嗣成 二、名词解释题 11、“晚唐体”诗人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晚唐体”诗人中最恪守贾、姚门径的是“九僧”。“晚唐体”的另一个诗人群体

是潘阆、魏野、林逋等隐逸之士。此外还包括寇准。 12、黄庭坚、张耒、晁错之、秦观四人,合称“苏门四学士”。再加上陈师道和李廌,又合称“苏门六君子”。这这些作家曾得到苏轼的垂青和指导,接受过苏轼的文学影响,他们在创作上各具面目。 13、元曲包括剧曲和散曲。剧曲指的是元杂剧的曲辞,它是戏剧这一舞台表演样式中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散曲是继诗、词之后兴起的新诗体,产生于民间的俗谣俚曲,体制主要有小令、套数、带过曲等,代表了元代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 14、“四大南戏”是元末明初南戏的代表作,又称“四大传奇”,分别是《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这些剧本既贴近民间,又显示出文人对南戏写作的渗透,提高了南戏在曲坛的地位,尤其在情节安排、人物塑造、语言运用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绩,对后来的南戏、传奇创作影响深远。 三、简答题 15、黄庭坚的“山谷体”诗歌是元祐时期宋诗发展到高峰期的产物,创造了生新廉悍的艺术风貌。(1)黄诗不论长短,往往都包含多层次的意思,章法回旋曲折,绝不平铺直叙。(2)黄诗运用修辞手段,善于出奇制胜。(3)黄庭坚还重视炼字造句,务去陈言,力撰硬语。(4)黄庭坚的诗还有声律奇峭的特点。 16、第一,诗一般的内容和情感。从全剧的核心部分——曲词来看,它的重心实际是以作者自身的体验为依据,来摹写唐明皇的内心世界,剧中蕴含了作者极为丰富的感情,所以具有了诗剧的性质。第二,诗一般的语言。《梧桐雨》通过大量化用古典诗词的意境、意象,把语言写得非常华美。第三,梧桐意象的反复渲染。在《梧桐雨》里,白朴把梧桐与杨、李的悲欢离合联系起来。白朴让梧桐作为世事变幻的见证,搅动了沉淀在人们意识中的凄怨感受,从而使剧本获得了诗剧的艺术效果。 四、论述题 17、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的发展方向。首先,苏轼树立了诗词一体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元部分 导论 第五篇宋代文学 第一章北宋初期的文风与诗风 名词解释: 西昆体 1.以杨亿等人为代表的西昆体,是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 2.“西昆”因创始人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3.代表作家以杨亿、钱惟演、刘筠为魁首。 4.作诗宗主李义山,讲究辞采,以偶丽为工,好用事,以表现才学和工力。 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 简述欧阳修散文“六一风神”的美学风格 1.欧阳修的散文措辞平易,用词造句精练而有变化,自然地叙事、自然地抒怀。这标志着他的散文创作从崇尚骨力到倾心于风神姿态、从阳刚到阴柔的转变。 2.本质是散文的诗化和情感的外显。 3.文章结构层次清楚而转折,语言层次平易自然。这些都是“六一风神”的构成要素,这种特点偏于阴柔之美。 简述王安石的“王荆公体”诗有何特点 1.王安石《题张司业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中的“奇崛”,似瘦劲刚健为特征,是王安石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但进入老年后,却视奇崛为平常了。即寓悲壮于闲淡,既有清新闲适,又有沉郁悲壮,被称为“半山诗”。半山,是王安石晚年在江宁居住的地方,他这个时期的诗歌被编諚为《半山集》亦称“半山诗”,主要体裁是绝句。 2.“王荆公体”即“半山诗”或“半山绝句”,指王安石晚年的诗歌创作而言。特点是重炼意,如《登飞来峰》通过写登临山塔远眺,反映出诗人高瞻远瞩、不畏艰险的胸襟气魄。又重修辞,如《泊船瓜州》,还有用事、造语、炼字等。主要载体是其晚年雅丽精绝的绝句。“王荆公体”的长处是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既有深婉不迫处,也有生硬奇崛处,为江西派的先驱。 第三章苏轼 试述苏轼散文的艺术成就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简答论述】复习资料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简答论述整理 1、神话的基本特征: 2、简述我国古代神话神话与传说的区别: 3、试论我国古代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 4、《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的依据及其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5、简述《七月》的内容梗概。 6、试述《诗经》最具影响的两类作品——情爱诗和社会政治诗的内容。 7、分析《诗经》史诗重要篇章的艺术特色。(即《大雅》五篇史诗的主要内容) 8、论述《诗经》的主要文学成就。 9、结合具体作品说明赋、比、兴的含义。 10、简述《老子》的文学价值。 11、简述《论语》的文学特色。 12、简述《墨子》的文章特点。 13、简述《荀子》说理文特色。 14、简述《韩非子》说理文的特点极其寓言的特点。 15、试述《左传》的文学特色。 16、试述《战国策》的文学特色。 17、试论《孟子》文章的主要特点。 18、试论《庄子》寓言特色。(即《庄子》的文学特色) 19、简述《九歌》艺术表现的特点。 20、简述《招魂》的艺术特色。 21、试叙楚辞产生的相关要素。

22、试论楚辞的文体特点。 23、试论《离骚》的思想内容。 24、试论《离骚》的主要艺术特色。 25、试论《九辩》的艺术特色极其与《离骚》思想、艺术上的异同。 26、概述《谏逐客书》的主要特点。 27、简述贾谊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28、简述晁错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29、论述《史记》描写人物的艺术特点 30、简述贾谊骚体赋的创作特点。 31、简述枚乘开创大赋体式的《七发》及其特点。 32、简述《天子游猎赋》所代表的汉大赋的主要特点。 33、论述杨雄大赋的创作特点。 34、论述王褒《洞箫赋》在咏物赋发展中的地位。 35、论述班固《两都赋》。 36、论述张衡在赋史上的作用和地位。 37、试叙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38、试叙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 39、试叙《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40、试叙《古诗十九首》的时代背景及主要内容。 41、简述曹操诗歌思想内容及创作成就。 42、简述曹丕诗歌的特点。 43、简述王粲诗歌艺术特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 1、上官仪,因其地位显赫,故当时多有效其体者,称为“上官体”。(古代文学史2P22—23) 2、盛唐时期的诗人,按照他们的思想倾向、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_山水田园诗人和边塞诗人___。(古代文学史2P39) 3、《诗经》__的高度艺术成就就是五言诗到成熟阶段的标志。 4、秦代文学的唯一作家是__李斯。 5、“骚”指_《离骚》_,代表楚辞。 6、《论语》所记孔子的思想核心是_仁_。 7、的基本内容是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的谋议或辞说。P64 8、《七发》是标志着新体赋—汉赋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在赋的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P140 9、《古诗十九首》的高度艺术成就就是五言诗已经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P216 10、南歌的抒情长诗_西洲曲______和北歌的叙事长诗____木兰诗_______被称为南北朝乐府双壁。 11、建安七子是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12、诗经的艺术特色,从赋,比,兴,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13、__《孔雀东南飞》_____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张的高峰,也是 我国 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其原名《焦仲卿妻》,作者为徐陵。 1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5、庄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认识到:“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是朴素的辩 证观点。 16、汉乐府民歌最大、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 17、_曹植___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诗品》称为“建安之杰”。 18、刘义庆的《__世说新语___》是记叙轶闻隽语的笔记小说的 先驱,也是后来小品文的典范,它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 19、有人推尊王维为“诗佛”,他写过一些著名的赠别朋友的抒情诗句,其中_《渭城曲》_被谱成《阳光三叠》的送行乐曲,成为 众所周知的名作。 20、《文心雕龙》是刘勰的作品。 二、名词解释。 1、建安风骨:是对建安文学风格的形象概括。建安是汉献帝的 年号。东汉末年,建安诗人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 真实广泛地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苦难,展示广阔的时代生活画面;抒 发作家建功立业的理想壮志和积极进取精神;也流露出人生短促、壮 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情绪。作品意境宏大,笔调明朗,形成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风格。当时有不少作品反映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达了 统一天下的

中国古代文学史1复习资料

三、先秦三古七段 上古:先秦两汉1先秦2秦汉 中古:魏晋至唐中叶 3魏晋-明中叶4唐中叶至南宋5元初至明中叶 近古:明中叶-“五四6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7鸦片战争至“五四” 先秦文学的特点:文史哲不分,诗乐舞结合 掌握三首诗歌《擊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彈歌》:“斷竹,續竹,飛土,逐宍。” 《蜡辞》: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神话产生与内容:1、自然神话2创世神话3英雄神话 神话的演变1、历史化2、宗教化3、文学化扩充下如何历史化等等 《诗经》又称《诗三百》存目311篇,其中《南陔》、《白华》等六篇“笙诗”,有目而无辞, 故实有305篇。 《诗经》主要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至前6世纪)五百多年间的作品。 采诗、献诗、删诗孔子 风: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共160篇。 雅:小雅、大雅,共105篇 颂:周颂31,鲁颂4,商颂5,共40篇。 《毛公鼎》,长四百九十七字, “抵得一篇尚书”。 《尚书》的概念: 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尚书》原称《书》,“尚”通“上”,指“上古之书”;又称《书经》。《尚书》的内容:《虞书》2篇,《夏书》2篇, 《商书》5篇, 《周书》19篇。 《春秋》:第一部编年体断代简史。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72),下迄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二百四十二年。 《春秋》笔法:“不虚美,不隐恶,以一字寓褒贬。”(教材在扩充) 春秋三传:《左传》与《春秋公羊传》(公羊高)、《春秋榖梁传》(谷梁赤)合称“春秋三传”。《左传》的叙事特征 1、以叙事体现道德评价。2、叙事手法的多样化:倒叙、预叙、插叙、补叙等。3、注重完整叙述事件的过程与因果关系,且常有道德化与神秘化的特点。4、富有戏剧性。5、善于写人,个性鲜明,以对话为主要表现手段。6、善于写战争。7、擅长细节描写。 《国语》的成书与体制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