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印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doc

关于印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doc

关于印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doc
关于印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doc

国家课程计划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

学课程计划(试行)》和二十四个学科教学大纲(试用)的通

一、为了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教委制定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以下简称《课程方案》)。《课程方案》由《九年义务教育全

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以下简称《课程计划》)和小学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自然、社会、音乐、美

术、体育、劳动等九科,初级中学思想政治、语文、数学、

英语、俄语、日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音乐、

美术、体育、劳动技术等十五科(共二十四科)教学大纲(试用)组成。现将《课程计划》和二十四科的教学大纲(试用)

印发给你们,自1993年秋季起在全国逐步试行。

二、《课程方案》是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工作的指导

性文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局)

要组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干部、教研人员及广大中小学校

长、教师认真学习、贯彻执行。

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局)

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课程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

调整后的《课程计划》报我委备案。学校要严格执行省、自

治区、直辖市制定的《课程计划》。承担教育、教学改革试验

的学校,确需改动课程计划的,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

育行政部门批准。

四、各地全日制小学的起始年级,从1993年秋季开

学开始实施本《课程方案》。全日制初级中学起始年级开始实

施本《课程方案》的时间,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

员会、教育厅(局)决定。有条件的可以在1993年秋季

与小学同时实施本《课程方案》。

五、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必须认真做好实施《课程方案》前的校长、教师培训等准备工作。各地师范院校和

教育学院要协助教育行政部门做好教师使用教学大纲和教材

的培训工作。

六、实施本《课程方案》要同时使用根据《课程方案》

编写的教材。有关教材的选用工作,我委将另行发文指导。

七、实施《课程方案》是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的一件重要

工作,各地应注意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全面贯

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各地要将实施过程中

的情况、问题和经验,及时告我委基础教育司。

附件:一、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

计划(试行)

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二十

四科教学大纲(试用)(略)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制定的。

本课程计划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

来的战略思想,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

建设服务,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德育、

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以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本课程计划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以人类

社会的优秀文化成果教育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全面打

好基础,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根据儿童、

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合理安排课程,注意教学要求和课业负

担适当;从我国实际出发,注意城乡和各类地区的不同特点,

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一、培养目标

按照国家对义务教育的要求,小学和初中对儿童、少年

实施全面的基础教育,使他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

地主动地得到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

小学阶段的目标:

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

义的思想感情,初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真负责、

诚实、勤俭、勇敢、正直、合群、活泼向上等良好品德和个

性品质,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初步具

有自我管理以及分辩是非的能力。

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了解一些生活、自然和社会常识,初步具有基本的观察、思

维、动手操作和自学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步养成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身体。具有较广泛的兴趣和健康的爱美的情趣。

初步学会生活自理,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养成爱劳

动的习惯。

初中阶段的目标:

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

思想感情,初步了解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

点,初步具有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思想,具有守信、勤

奋、自立、合作、乐观、进取等良好的品德和个性品质,遵

纪守法,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具有分辩是非和自我教

育的能力。

掌握必要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

自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初步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掌握一些简单的

科学方法。

初步掌握锻炼身体的基础知识和正确方法,养成讲究卫

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形成健

康的志趣和爱好。

学会生活自理和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初步掌握一些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择业的常识,具有正确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二、课程设置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初中阶段的培养目标和儿童、少年身心发育的规律设置课程。课程包括学科、活动两部分,主要由国家统一安排,也有一部分由地方安排。学科以文化基础教育为主,在适当年级,因地制宜地渗透职业技术教育;以分科课为主,适当设置综合课;以必修课为主,初中阶段适当设置选修课;以按学年、学期安排的课为主,适当设置课时较少的短期课。活动在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中同学科相辅相成。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学科和活动的整体功能,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一)国家安排课程

学科:

小学阶段开设思想品德、语文、数学、社会、自然、体育、音乐、美术、劳动等九科,有条件的小学可增设外语;初中阶段开设思想政治、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技术等十三科,还开设短期的职业指导课。

所有学科都要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与此同

时要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并根据各门学科的特点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全面完成学科教学的任务。

学科设置的基本要求:

思想品德进行以“五爱”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一般的政治常识教育,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有集体、有祖国,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使学生初步具有分辩是非的能力。

思想政治使学生初步明确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准则、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了解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了解我国国情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使学生初步确立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初步树立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国家观念以及阶级观点、劳动观点、群众观点、集体主义观点,初步具有社会责任感,提高分辩是非的能力。

语文小学阶段使学生学会汉语拼音和2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掌握常用词语和一定的写字技能,会说普通话,会使用常用字典,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使学生从小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发展观察和思维能力,受到生动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

初中阶段使学生掌握现代语文的基础知识,学一点文言文,扩大识字量和常用词汇,较熟练地使用常用字典、词典

等工具书。通过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提高理解和运

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进一步发展观察和思维能力,受到较深

刻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

数学小学阶段使学生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的基础知识和四则运算的技能,学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简易方程和

珠算知识,学一点简单的统计初步知识。培养初步的逻辑思

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以及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

际问题的能力。

初中阶段使学生掌握代数、平面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学一点统计初步知识、直观空间图形知识。进一步培

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以及运用所

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外语初中阶段开设英语或俄语、日语等,分两级水平:一级水平学习两年,掌握适量的基础知识,通过初步的言语

训练,能进行简单的听、说、读、写活动;二级水平是在一

级水平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一年或二年,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经过进一步的言语训练,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为继续学习外语打好基础。

社会使学生初步认识常见的社会事务和现象,初步了解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历史、地理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

常识,初步培养学生观察社会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使学

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

历史使学生掌握中国历史(包括乡土历史)、世界历史的基础知识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着重学习中国近、现代

史的重要事件和主要人物,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社会主义

和国际主义的教育,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

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地理使学生获得有关地球、地图的初步知识,掌握世

界地理、中国地理(包括乡土地理)的基础知识,初步具有

阅读和运用地图、地理图表的技能,初步理解人类活动与地

理环境的关系,认识我国地理方面的基本国情,懂得有关人

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基本国策,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和爱

国主义的教育。

自然使学生初步认识自然界常见的物体和现象,初步

了解人类对自然的利用、改造、保护与探索,培养学生爱科

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初步的观察、动手能力,使学

生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爱大自然和相信科学、破除迷信的

教育。

物理使学生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学习力学、热学、

电学、光学等方面的初步知识,了解他们在实际中的应用,

初步掌握一些力学、电学中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培养学生初

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简单实际

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化学使学生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一些化

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几种最常见的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初步了解他们在实际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生物使学生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初步掌握关于植物、细菌、真菌、病毒和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和分类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初步学习一些生物遗传、进化和生态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了解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懂得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体育小学阶段使学生掌握体育、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简单的体育运动技术。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讲究卫生的习惯,增强体质,加强纪律观念,培养学生团结友爱、朝气蓬勃和勇敢顽强的精神。

初中阶段使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和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初步掌握基本运动技能。使学生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增强体质,进一步加强纪律观念,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竞争的意识和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音乐小学阶段主要学习我国优秀民族音乐作品,初步接触外国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和

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以及对音乐初步的感受和表现能力,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初中阶段主要学习我国民族优秀音乐作品,了解一些外国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初步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进一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表现和鉴赏能力,以及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美术小学阶段初步接触我国民族民间的、国外的优秀美术作品,使学生掌握浅显的美术基础知识和简单的美术技能。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美术欣赏能力。

初中阶段进一步了解我国民族民间的、国外的优秀美术作品,使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美术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劳动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

劳动技术使学生掌握一些服务性劳动和工农业生产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也可使学生适当掌握某些职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通过劳动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劳动观点和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

职业指导使学生了解关于就业和升学的方针政策,了

解当地有关学校和主要职业的情况、职(专)业特点和不同

职(专)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学习择业的一般常识。使学生

能够根据国家需要及自身条件正确选择升学和就业的方向。

活动

本课程计划设置晨会(夕会)、班团队活动、体育活动、科技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校传统活动等。

各项活动都要结合其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受到政治、思想、道德教育,扩大视野,动手动脑,

增长才干,发展志趣和特长,丰富精神生活,增进身心健康。

活动设置的基本要求:

晨会(夕会)举行升旗仪式,进行时事政策和日常行

为规范教育。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遵守学生

守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班团队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集体活动。增强学生的组织观念和集体观念,培

养学生自我管理和相互交往的能力。

体育锻炼进行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和其它体育锻

炼。使学生增强体质,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科技文体活动开展科技、文艺、体育等活动,由学生

自愿参加。使学生增强兴趣,拓宽知识,增长才干,发展特

长。

社会实践活动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和社会服务、社会调查、参观访问以及军事训练等活动。引导学生接触工农,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和社会责任感。

校传统活动从学校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组织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包括国家重大节日、纪念日和民族传统节日以及学校自定的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远足等活动。引导学生在丰富多采的活动中生动活泼地发展。

(二)地方安排课程

为了适应城乡经济文化发展和学生自身发展的不同情况,本课程计划设置了地方安排课程。地方课程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局)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

(三)课程计划表

表一学年时间安排表

|阶段||||

|周数|小学|初中|备注|

|项目||||

|上课|34|34||

|-------|--|--|初中最后一学年第二|

|校传统活动|1|1||

|-------|--|--|学期上课减少2周,|

|社会实践活动|1|1||

|-------|--|--|毕业复习考试增加|

|期末复习考试|2|3||

|-------|--|--|2周。|

|机动|1|1||

||||包括寒暑假、农假、|

|假期|13|12|节日假,可组织有意|

||||义的活动,但不得用|

||||于集体课。|

|总计|52|52||

九年义务教育“六·三”学制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

表三课程安排表

|学段|小学|初中|九年|||年级||||||||||小学|初中|合计||周课时|一|二|三|四|五|六|一|二|三|总|总|||课程||||||||||课时|课时||||思想品德|1|1|1|1|1|1||||204|||||思想政治|||||||2|2|2||200||||语文|10|10|9|8|7|7|6|6|5|1734|568|2302|||数学|4|5|5|5|5|5|5|5|5|986|500|1486||学|-----|--|--|--|--|--|--|--|--|--|----|----|----|

||外|(Ⅰ)|||||||4|4|||272|272|||语|(Ⅱ)|||||||4|4|4||400|400|||社会||||2|2|2||||204|||||历史|||||||2|3|2||234|608|||地理|||||||3|2|||170||||自然|1|1|1|1|2|2||||272|||||物理||||||||2|3||164||||化学|||||||||3||96||||生物|||||||3|2|||170||||体育|2|2|3|3|3|3|3|3|3|544|300|844|||音乐|3|3|2|2|2|2|1|1|1|476|100|576||科|-----|--|--|--|--|--|--|--|--|--|----|----|----|

||美术|2|2|2|2|2|2|1|1|1|408|100|508|||劳动|||1|1|1|1||||136|||||劳动技术|||||||2|2|2||200||||周学科课时|23|24|24|25|25|25|32|33|27|4964|3074|8038|

表三续

||晨会(夕会)|每天10分钟|

||班团队活动|1|1|1|1|1|1|1|1|1|204|100|304|

||体育锻炼|||||||||||||

||------|4|4|4|4|4|4|3|3|3|816|300|1116|

||科技文体活动|||||||||||||

||周活动课时|5|5|5|5|5|5|4|4|4|1020|400|1420|

|地方安排课程|2|2|3|3|3|3|||5*|544|160|704|

|周课时总量|30|31|32|33|33|33|36|37|36|6528|3634|10162|

*表示外语课按水平Ⅰ开设的周学科时数和地方安排课程的时数;如果外语课按水

平Ⅱ开设,则初中三年级的地方安排课程时数减去4课时,为1课时。

(四)说明

1.学科和活动都要根据各自的特点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对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教育;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的教育;进行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教育;进行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和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教育。

2.小学语文课时中,各个年级每周设1课时写字课,一、二年级每周设1课时说话课,三年级以上各年级每周设作文课。

3.初中毕业年级的数学教学内容分必修与选修两部分。准备就业的学生,可以只学必修部分的内容。

4.初中二级水平的外语所需课时在地方安排课程中解决,一般按每周4课时安排。确实不具备师资条件的,经省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初中可以不设外语,课时由地方安排。根据需要并能解决师资和中小学教学衔接的地方,小学可在高年级开设外语,每周2或3课时,所需课时在地方安排课程中解决,小学阶段开设外语,使学生掌握所学语种的字母或少量的单词,培养简单的拼读能力,接触一定数量的短语和日常用语,打好语音、语调和书写基础,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使学生敢于大胆说外语,为初中学习外语做好准备。

5.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开足3课时体育课,确有困难

的学校,经县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暂按2课时安排。在体育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卫生保健教育。

6.小学一、二年级可开设1课时劳动课,四年级以上各年级可增为2课时,所需时间从地方安排的课时中调整。农村小学的劳动课可与农忙假统一安排,根据需要与可能,高年级还可学习一些当地实用的生产技能。初中劳动技术课根据需要,可用适当时间进行职业技术教育或参加工农业生产劳动。要重视实践环节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7.职业指导课一般是设在毕业年级的短期课,也可根据学生升学或准备就业的不同需要适当提前。所需课时在劳动技术课中安排。

8.人口教育可结合地理、生物、思想政治等学科有关内容讲解。小学自然、社会,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应重视进行环境教育;国防、交通等教育渗透在相关学科和活动中进行。所有这些方面的教育均不单独设课,也不进行考核。

青春期教育,初中主要结合体育(卫生保健部分)和生物(生理卫生部分)进行,其任课教师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小学高年级根据需要,可以安排青春期教育的短期课或进行个别指导。

9.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语文、社会、历史、地理、自然、生物、音乐、美术等学科,都要在本学科总课时中留

出适量课时给各地安排乡土教材的教学。

10.农村小学和初中的语文都应加强农村应用文和农村常用字的教学。农村小学可根据实际需要在高年级单设珠算课,还可适当补充计量、统计、记帐方面的基础知识,所需课时在数学总课时中调整。农村高年级的自然课要结合本学科特点联系当地生产实际。

11.为与学前教育衔接,小学一年级上学期的前两个月,每天上午安排4课时的学校,应该安排1课时的室外活动或体育、音乐、美术;在每节课中间再安排五分钟的休息或活动,也可提前五分钟下课,在教师指导下开展一些室外活动。小学低年级的音乐包括唱游,一年级的唱游可以多安排一些课时,低年级的各科教学要努力创造条件,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学得更加生动活泼,同时要注意入学年龄和所受学前教育的不同,适当调整教学内容、要求和进度。

12.小学和初中一般每周按五天半安排课程。每节课时,小学一般为40分钟,初中一般为45分钟。小学、初中每天安排广播操20分钟;眼保健操上、下午各一次,每次5分钟。学校应统一安排体育课和体育活动,以保证学生每天体育锻炼1小时。

13.体育锻炼与科技文体活动课时的分配,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做出明确的规定,其中科技文体活动每周不得少于1课时。

14.小学一年级一般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二、三年级家庭作业每天不超过30分钟,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初中不超过1.5小时。切实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学生每天睡眠9小时。

三、考试考查

1.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期、学年和毕业的终结性考查、考试是对学生的合格水平的考核。考核要全面,要通过对学科和活动的有关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考核,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特长的发展。

2.小学毕业考核,语文、数学为考试学科,其它为考查科目。语文、数学考试合格,思想品德考查合格,达到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允许毕业。小学毕业考试在县级教育部门的指导下,一般由学校命题,农村也可由乡、镇教育管理机构组织命题,在基本普及初中教育的地区,不另举行小学升学考试。

初中毕业考核,在国家统一规定的毕业年级文化学科范围内确定考试学科,要严格控制考试学科数。其它科目则实行结业考试或考查。考试学科命题权限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局)确定。考试合格,思想品德考查合格,达到初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允许毕业。地方安排的学科考核要求,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局)决定。

3.考试以每学期进行一次为宜,考查着重在平时进行。

除毕业考试外,各级教育部门要严格控制统一考试。

4.考试、考查可采取闭卷、开卷的书面方式,也可以

采用口试、操作等方式。成绩评定可以采用百分制,也可以

采用等级制、评语制。

5.考试命题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体现教学的目的和

要求。要建立必要的审题制度。

四、实施要求

1.本课程计划国家安排课程所规定的课程门类、教学

内容、教学要求和课时分配,体现了国家对义务教育的基本

要求,是各级教育部门和小学、初级中学组织安排教学活动

的依据,是编定教学大纲和编写教材的依据,也是督导、评

估学校教学工作的依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

教育厅(局)在本计划的指导下,可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进行适当调整,并对地方安排课程的课程设置、课时分配等

做出明确规定。调整后的课程计划,报国家教育委员会备案,

各地学校必须严格执行。

2.本课程计划适用于全日制小学和初中,包括小学五

年、初中四年的“五·四”学制,小学六年、初中三年的“六·三”学制和九年一贯制,也适用于小学五年、初中三年的过渡学

制。

九年一贯制的课程安排,可参照“五·四”学制执行;

“五·三”学制的课程安排,可参照“五·四”学制的小学

部分和“六·三”学制的初中部分执行。

3.各地在实施本课程计划时,要认真组织指导学制、

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和考试、考查的改革试验。承担县(区)以上改革实验任务的学校,确需变动课程计划,须经批准。

批准权限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局)

规定。

4.初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课程计划,由各省、自治

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局)根据不同职业技术的

需要另行制定。

民族小学、初级中学的课程计划,由有关省、自治区、

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局)参照本课程计划的精神,

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自行制订,并报国家教育委员会备案。

5.各级教育部门要根据本课程计划的精神采取切实措

施对这些学校、教学点(班)进行指导和管理。

高中数学必修2空间立体几何大题

必修2空间立体几何大题 一.解答题(共18小题) 1.如图,在三棱锥V﹣ABC中,平面V AB⊥平面ABC,△V AB为等边三角形,AC⊥BC且AC=BC=,O,M分别为AB,V A的中点. (1)求证:VB∥平面MOC;(2)求证:平面MOC⊥平面V AB(3)求三棱锥V﹣ABC的体积. 2.如图,三棱锥P﹣ABC中,PA⊥平面ABC,PA=1,AB=1,AC=2,∠BAC=60°. (1)求三棱锥P﹣ABC的体积; (2)证明:在线段PC上存在点M,使得AC⊥BM,并求的值. 3.如图,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16,BC=10,AA1=8,点E,F分别在A1B1,D1C1上,A1E=D1F=4.过E,F的平面α与此长方体的面相交,交线围成一个正方形 (Ⅰ)在图中画出这个正方形(不必说出画法和理由) (Ⅱ)求平面α把该长方体分成的两部分体积的比值. 4.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E,F分别是BC,CC1的中点, (Ⅰ)证明:平面AEF⊥平面B1BCC1; (Ⅱ)若直线A1C与平面A1ABB1所成的角为45°,求三棱锥F﹣AEC的体积.

5.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已知AC⊥BC,BC=CC1,设AB1的中点为D,B1C∩BC1=E. 求证: (1)DE∥平面AA1C1C;(2)BC1⊥AB1. 6.如题图,三棱锥P﹣ABC中,平面PAC⊥平面ABC,∠ABC=,点D、E在线段AC上,且AD=DE=EC=2,PD=PC=4, 点F在线段AB上,且EF∥BC. (Ⅰ)证明:AB⊥平面PFE.(Ⅱ)若四棱锥P﹣DFBC的体积为7,求线段BC的长. 7.如图,AB是圆O的直径,点C是圆O上异于A,B的点,PO垂直于圆O所在的平面,且PO=OB=1, (Ⅰ)若D为线段AC的中点,求证;AC⊥平面PDO; (Ⅱ)求三棱锥P﹣ABC体积的最大值; 8.如图,四边形ABCD为菱形,G为AC与BD的交点,BE⊥平面ABCD. (Ⅰ)证明:平面AEC⊥平面BED; (Ⅱ)若∠ABC=120°,AE⊥EC,三棱锥E﹣ACD的体积为,求该三棱锥的侧面积.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练习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练习题 一、填空。 1.一个车轮的直径为50cm,车轮转动一周,大约前进()m。 2、在一张长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上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直径是(), 面积是(),周长是()。 3、一个环形的外圆直径是10cm,内圆直径是8cm,它的面积() cm2。 4.一个圆的半径扩大2倍,它的周长扩大( )倍,面积扩大( )倍。 5.用一根12.56分米的铁丝弯成一个圆形铁环(接口处不计),铁环的直径是() 分米,面积是()平方分米。 6、圆有()条直径,有()条半径。()叫做 直径,用字母()表示;()叫做半径,用字母() 表示。 7.当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为5厘米时,画出圆的周长是()厘米。 8. 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是:()或 () 9.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 10. 完成下表。 二、判断正误。 1、直径总比半径长。() 2、一个圆的面积和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它们的周长一定也相等. ( ) 3、半圆的周长是这个圆的周长的一半。() 4、两端都在圆上的所有线段中,直径是最长的一条。() 5、同一个圆的直径一定是半径的2倍。() 6、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直径是最长的一条。() 7、半圆的周长是圆周长的一半。() 8、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三、选择。 1、周长相等的正方形、长方形和圆,()的面积最大。

A、正方形 B、长方形 C、圆 2、一个钟表的分针长10cm,从2时走到4时,分针走过了()cm。 A、31.4 B、62.8 C、314 3、一个圆的周长是31.4分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A、78.5 B、15.7 C、314 4、圆周率π()3.14。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5、一个半圆,半径是r,它的周长是()。 A、π÷4 B、πr C、πr + 2r 四、根据对称轴画出给定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五、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六、解决问题你能行。 1、长方形的宽是多少厘米? 2、一个花坛,直径5米,在它周围有一条宽1米的环形鹅卵石小路,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一个圆的周长与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28厘米,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一只挂钟的分针长20厘米,经过30分钟后,分针的尖端所走的路程是多少厘米?经过45分钟呢? 5、广场的中央有一个梅花形的花坛,外圈是五个半圆形,每个半圆形的半径都是2米,这个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 6、保龄球的半径大约是1dm,球道的长度为18cm,保龄球从一端滚到另一端,至少要滚动多少周? 7、一块草地的形状如下图的阴影部分,它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8、有一个周长62.8米的圆形草坪,准备为它安装自动旋转喷灌装置进行喷灌。现有射程为20米、15米、10米的三种装置,你认为选哪种比较合适?安装在什么地方?

国际贸易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分为理论和实务两部分。学生通过理论部分的学习,必须弄清国际贸易产生发展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主要政策与措施,了解国际经贸变化发展趋势;通过实务部分的学习,必须全面掌握进出口业务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会运用国际贸易惯例和国际贸易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它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金融、国际运输与保险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并注意下列事项: 第一、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学习中,要以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国家的对外方针政策为指导,要将理论部分中所学到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政策,在实务部分中加以具体运用,以便理论与实践、政策与业务有效地结合起来, 不断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要注意业务与法律的联系国际贸易法律课的内容同本课程内容关系密切,因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成立必须经过一定的法律步骤,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是对合同当事人双方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件,履行合同是一种法律行为,处理履约当中的争议实际上是解决法律纠纷问题、在学习本课程时,应同有关法律课程的内容联系起来考虑,即要求从实践和法律两个侧面来研究本课程的内容。 第三、要贯彻“洋为中用”的原则为了适应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国际商会等国际组织相继制定了有关国际贸易方面的各种规则,这些规则已成为当前国际贸易中公认的一般国际惯例,它被人们普遍接受和经常使用,并成为国际贸易界从业人员遵守的行为准则因此,在学习本课程时,我们必须根据“洋为中用”的原则,结合我国国情来研究一些通行的惯例和普遍实行的原则,并学会灵活运用国际上一些行之有效的贸易方式和习惯做法,以便按国际规范办事,在贸易做法上加速同国际市场接轨。第四、要把“学”和“用”结合起来由于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故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案例、实例分析和平时的操作练习,并结合到校外参观、实习,以增强感性知识,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基础会计》,后续课程为《国际金融》、《国际结算》。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分为理论和实务两部分。学生通过理论部分的学习,必须弄清国际贸易产生发展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主要政策与措施,掌握WTO的基本原则、反补贴反倾销协议,了解国际经贸变化发展趋势;通过实务部分的学习,必须全面掌握进出口业务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会运用国际贸易惯例和国际贸易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高中数学必修二《空间直角坐标系》优秀教学设计

4.3空间直角坐标系 4.3.1空间直角坐标系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数学必修2 第四章圆与方程的最后一节的第一小节。 课本之所以把“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内容放在必修2的最后即第四章的最后,原因有三:一、“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内容为以后选修中用空间向量解决空间中的平行、垂直以及空间中的夹角与距离问题打基础,做好准备;二、必修2第三、四章是平面解析几何的基础内容,本节“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内容是空间解析几何的基础,与平面解析几何的内容共同体现了“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解析几何思想;三、本套教材从整体上体现了“螺旋式上升”的思想,本节内容安排“空间直角坐标系”,为以后的学习作铺垫,正是很好地体现了这一思想。 本小节内容主要包含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建立、空间中由点的位置确定点的坐标以及由点的坐标确定点的位置等问题。结合图形、联系长方体和正方体是学好本小节的关键。 课时分配 本小节内容用1课时的时间完成,主要讲解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建立以及空间中的点与坐标之间的联系。 教学目标 重点:空间直角坐标系,空间中点的坐标及空间坐标对应的点。 难点:右手直角坐标系的理解,空间中的点与坐标的一一对应。 知识点:空间直角坐标系的相关概念,空间中点的坐标以及空间坐标对应的点。 能力点: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建立过程,以及空间中的点与坐标的一一对应。 教育点:通过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建立,体会由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的拓展和推广,让学生建立发展的观点;通过空间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认识。 自主探究点:如何由空间中点的坐标确定点的位置。 考试点:空间中点的确定及坐标表示。 易错易混点:空间中的点与平面内的点以及它们的坐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空间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单位长度的选取。 拓展点:不同空间直角坐标系下点的坐标的不同;空间中线段的中点坐标公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和三角板 课堂模式师生互动、小组评分以及兵带兵的课堂模式。 一、引入新课 由数轴上的点和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的表示引入空间中点的表示。 ,x y 数轴Ox上的点M,可用与它对应的实数x表示;直角坐标平面内的点M可以用一对有序实数()表示。类似于数轴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一维坐标系和二维坐标系),当我们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三维坐 x y z表示。 标系)后,空间中任意一点可用有序实数组(,,)

(完整版)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练习题

、填空 1. 一个车轮的直径为50cm ,车轮转动一周,大约前进( 2、在一张长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上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直径是( 3、一个环形的外圆直径是10cm,内圆直径是8cm,它的面积( ( )表示。 10.当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为5厘米时,画出圆的周长是( 12. 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 13.完成下表。 1、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 ),用字母( r )表示;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 ),用字母(d )表示。 2、 画圆时,把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定为 4厘米,画出圆的半径( ),周长是( 面积是( ),周长是( 11.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是:( )或( )m 。 ), 、 2 )cm 。 4.一个圆的半径扩大2倍,它的周长扩大( )倍,面积扩大( )倍。 5.用一根12.56分米的铁丝弯成一个圆形铁环 (接口处不计),铁环的直径是( 分米,面积是( )平方分米。 7、一个圆的半径扩大 2倍,它的周长扩大( )倍,面积扩大( )倍 &圆是由一条( )围成的。圆是 )图形, 它有( 条对称轴,圆的任意一条( )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 9、圆有( )条直径,有( )条半径。( 叫做直径,用字母( )表示;( )叫做半径, 用字母 厘米。 )。

), 面积是()。 3、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所有的直径都(),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 4、圆周率表示同圆内()和()的倍数关系,用字母(n)表示。 5、画一个周长是18.84厘米的圆,它的直径是(),如果它的半径扩大2倍,它的面积是()。 6、一个自动旋转喷灌装置射程是12米,它能灌溉的面积是()。 7、一个圆形呼啦圈周长是1 .57米,它的半径是()。 8、云陵镇陈正路第一个花坛的直径10米,张帆绕花坛走一圈,大约是(),这个花坛的占地面积是()。 9、一个车轮的直径为50cm,车轮转动一周,大约前进()m。 10、当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为5厘米时,画出圆的周长是()厘米。 11、一个圆的半径扩大2倍,它的周长扩大()倍,面积扩大()倍。 13、用一根12.56 分米的铁丝弯成一个圆形铁环(接口处不计),铁环的直径是( ) 分米,面积是()平方分米。 14、周长是3 2厘米的正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 15、写出下面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 正方形()长方形()等腰梯形()圆() 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半圆() 1、用圆规画一个周长50.24 厘米的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厘米,所画的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国际贸易》课程标准

附件3:课程标准模板 绍兴文理学院上虞分院《国际贸易》课程标准 编写人:魏建钢审核人:*** 审定单位:财信系会计教研室编写日期: 2010年 6月 1.课程性质和设计思路 1-1课程性质: 1-1-1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一门公共选修课,主要是讲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与贸易的经济分析。通过学习让学生充分了解国际贸易的基础、国际贸易模式、国际贸易利益,了解国际贸易的各种经济效应、国际贸易政策的演进和国际贸易的国际协调问题。通过学习,使学生充分了解国际贸易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如何有效地利用国际贸易发展经济。 通过对外贸行业,特别是本地区中小外贸企业人才需求调查,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主要培养面向中小型涉外工贸企业的外贸业务及进出口跟单、外贸单证制作兼货代、报关报检等工作岗位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国际贸易》课程为会计专业构建以中小型涉外工贸企业进出口业务链为主线的公共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适应中小型涉外工贸企业进出口业务岗位为主的职业岗位能力。 本课程的作用是: 《国际贸易》是会计专业学生了解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和知识的一门重要课程,在经济全球化浪潮日益高涨的今天,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已成为国际分工体系的一部分,中国的外贸依存度(进出口总额与GDP之比)已超过70%,远高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很显然,每个中国大学生、特别是经济和管理专业的学生,应当学习掌握一定的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对时刻影响着我们经济生活的对外贸易活动给予更多的关注,才能更全面深刻地理解分析有关社会经济现象。

本课程以国际经济学为基础,分析研究国际商品和服务贸易与国际要素流动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可以对国际贸易产生、发展和目前运作机制以及影响国际贸易的相关因素和内外条件有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有利于广大学生进一步学习涉外会计知识,同时也会该专业学生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1-1-2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会计专业学生的公共选修课,开课的主要目的是拓宽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会计的涉外性已不用置疑。该课程开设在一年级第一学期,是学习会计其它课程的基础。其后续课程是《国际结算》、《国际投资》、《电子商务》、《外贸会计》等。 1-2设计思路: 1-2-1课程设计总体思路 为会计职业学生拓宽知识、提高文化素养为目的来设计本课程的教学思路与理念,《国际贸易》课程教学坚持以国际贸易系统理论为基础,增加大量的合作交流成果,注重案例分析。强化技能训练,培养会计岗位职业的能力。 该课程开设在第一学期,包括三大块内容,第一部分是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重点介绍国际贸易的形成和发展,国际分工及其国际贸易理论;第二部分是国际贸易政策。包括关税和非关税政策;第三部分是当今国际贸易中的主要问题,包括世贸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等内容。按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收集资料——课堂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教学,培养学生适应会计岗位的知识需要和工作能力。 1-2-2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会计职业素养为基础,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会计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和前后续课程的衔接,参照会计职业资格标准,以必需够用为度,统筹考虑和选取教学内容。体现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的需要,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采用案例分析和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教学,注重课前资料收集和课堂分析研究,强化学生能力培养。 具体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案例剖析能力、思维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不断自我更新知识能力。 1-2-3课时安排说明 《国际贸易》课程安排在第一学期,每周2课时,共计34课时,其中理论教学28课时,实践教学6课时。 2.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有助学生了解国际贸易从业人员的基本素养和要求,明确职业岗位工作的努力方向;有助学生对企业从事国际贸易能力的分析,正确判断国际贸易形势,把握国际贸易动态;具备对国家宏观外贸政策措施的分析和运用能力及政策措施调整的预见能力;熟悉进出口贸易业务流程和国际贸易规则,具有处理国际贸易过程中纠纷等相关贸易问题的能力。

《网设计与制作》课程设计报告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设计》 实验报告 院系名称:管理学院专业班级:电子商务XXX 学生姓名: XXX 学号: XXXXXXX 网页界面 网站栏目网站功能(JS程序)合计 50分10分40分100分 2016年 06 月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属于设计性实验,在学习完《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学习网页制作的步骤与方法,使用CSS+DIV制作一个简单的网站,能够对网站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和规划。进一步熟悉和领悟HTML语言、CSS样式表和JAVASCRIPT语言的语法结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本课程的理解。 二、实验步骤 1、进行网站整体规划,包括网站主题、栏目以及界面的构思,确定网站结构,形成初步设计思路。

2、设计网站的主页以及栏目,利用CSS+DIV制作网站主页和弹出式导航条菜单,利用JavaScript制作动态效果,并用firework软件对主页进行切图。 3、设计并利用CSS+DIV制作列表页,并用firework软件对列表页进行切图。 4、设计并利用CSS+DIV制作内容页,并用firework软件对内容页进行切图。 5、进行调试和修改已形成最终实验结果。 三、网站设计思路 1、参照“唯品会”“折800”等电商网站,确定网站主题为“轻奢电商”。 2、设计网站主页,主页设置首页、美妆、服饰、零食、母婴、关于我们、在售分类等七个一级栏目。其中美妆、服饰、零食、母婴四个栏目含有二级栏目。 3、首页设置品牌热卖、限量抢购等图片展示,并利用Javascript设置用户名和密码的表单验证,在图片之下设置一个新闻列表提供有关网站的最新消息,右侧设置账户、密码的表单验证,并在网页结尾处写上官方微信和版权信息。 4、由主页导航栏上的的在售分类引出列表页,在列表页中采用新闻列表样式具体展示本企业的全部商品分类并设置超链接。 5、由列表页中美妆|女士护肤|洁面弹出具体的内容页面,主要由图片以及相应的文字介绍组成。 四、网站的核心代码 1、主页

数学中的想象多数属于空间想象

如何培养初中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伍勇(泸州十二中 QQ:17234348) 摘要:初中生尽管涉及空间几何的内容较少,但其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初中一步步的培养和训练。本文从教学实例中入手,谈谈自己在教学中培养初中生空间想象能力的一些做法和教学建议。 关键词:初中生空间想象能力 数学中的想象多数属于空间想象,那么什么是空间想象?一种说法认为,空间想象是对真实事物的大小、形状、位置、相互关系等在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与创新的过程。另一种说法认为,数学想象不能局限于对头脑中的表象的加工,还应该包括对相应图形的认识与操作,数学中有些复杂的空间问题是很难,仅靠对表象的操作来解决的,必须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借助直观图形,才能进一步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 根据上述分析,空间想象能力应该是形成客观事物的大小、形状、位置关系的表象以及对其进行加工、改造、创新的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处理几何图形,探明其关系特征所需要的一种特殊的数学能力。 数学是以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学,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初中教材里的“三视图”的教学,从理论上说,是以立体几何、画法几何等位基础依据的,利用这些基础可以对视图进行深入的分析。但是由于受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的制约以及初中生知识储备的局限,在初中投影和视图内容的教学不可能完全从理论角度深入进行,而应该借助直观模型的作用,作好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比较通俗易懂地介绍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规律)。正式由于这些原因,在教材的编写上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重视结合实际例子讨论问题,在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归纳基本规律。 因此要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必须重视实际例子在教学中的作用,在直观认知的基础上归纳基本规律。例如,介绍正投影时涉及投影线与投影面的垂直关系(线面垂直),教科书在此处采用结合插图并使用“投影线正对着投影面”这样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以解释的处理方法,虽然不是十分准确,但能使学生了解其基本意思就够了。又如,介绍正投影的规律时,教科书先后选择了铁丝、正方形纸板和正方体模型等例子,插图和文字相结合,按照维数从1到3的顺序说明有关平行、斜交和垂直的位置关系。

国际结算课程标准(DOC)

《国际结算》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国际结算 课程编码:406117 参考学时: 50学时,其中:实践课学时:20学时 课程所属系部:经济管理系 适用专业:国际贸易 编制人员:王磬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一)本课程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国际结算》课程的先修课程是《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等,后续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有《报关实务》、《进出口贸易综合实训》等 (二)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国际结算》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三年制高职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专业培养方案中的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根据国际贸易专业相关的应职应岗能力的要求,本课程承载着学生对从事国际贸易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操作能力以及良好职业素养的形成, 课程的作用: 1.课程对职业能力培养的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国际结算的基本理论和基本业务知识,学会各种结算方式的基本操作程序。掌握从事外汇结算业务所必备的国际结算的基本原理和基础业务识,使其金融业务知识结构更为完备。 2.课程对职业素养养成的作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职业意识,提升对职业的热爱和激情;培养职业习惯,提升就业素质 (三)课程的主要任务 本课程的任务是:《国际结算》是一门微观经济学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在理论原则指导下办理外汇业务,侧重于业务程序的来龙去脉和基本操作方面的教学。同时由于国际结算是在两个不同国家的银行之间互相委托和办理的外汇业务,一切单据和凭证都要使用英文,教材和讲课中必须插入大量英语。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英语基础。本课程还专门对国际贸易结算的工具、手段等进行研究,是一门具有涉外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型学科,通过原理与案例的结合,很好的适应了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 三、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 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国际贸易专业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和高职学生的就业发展为依据,构建以国际贸易结算业务流程和结算处理程序为主线的任务引领型课程模式。 (二)课程设计思路: 每个项目的学习以结算工作活动为载体,将国际结算的相关知识和企业经济业务的操作实

网络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

《网络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网络广告设计与制作主要培养学生会策划网络广告,会综合利用各种软件设计和制作各种网络广告,并将广告发布到互联网各种平台上。其前期课程有PHOTOSHOP图片处理、CORELDRAW平面设计、网页设计、网络营销,后续课程有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运营、网店创业实训。本课程所对应的岗位有网络广告文案策划员、网络广告文案写作员、网络广告设计制作员、网络广告效果分析员。 二、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本课程主要介绍不同类型网络广告的策划、制作、发布和管理。借助PHOTOSHOP图片处理、CORELDRAW平面设计、FLASH软件、网页设计软件进行网络广告的设计,并利用

知名广告平台发布广告。整个教学过程以实战操练为主,教师提供好广告商背景、素材和效果图,提出广告要求,学生在提供的效果图的基础之上发挥创意,进行再次创新设计。 1、专业能力目标 (1)具有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软件的能力的作用。 (2)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及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培养正确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 (4)在引导学生学习各类设计风格的同时促进学生设计个性的发展。 (5)能够熟练掌握至少一种动画图形编辑软件。 (6)掌握基本知识、提升能力培养素质,具备实操能力。 (7)把握网络广告设计的各种创意与方法和表现手法。提高学生职业岗位适应能力。 2、方法能力目标 (1)制定网络广告设计流程能力。 (2)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3)设计定位、设计创意、设计能力的培养 (4)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专业理念、专业技术创造能力和

高中数学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典型例题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典型例题 一、选择题: 1.(2008全国Ⅰ卷理)已知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侧棱与底面边长都相等,1A 在底面ABC 内的射影为ABC △的中心,则1AB 与底面ABC 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 C ) A . 13 B C D .23 1.解:C .由题意知三棱锥1A ABC -为正四面体,设棱长为a ,则1AB = ,棱柱的高 1 3AO a ===(即点1B 到底面ABC 的距离),故1AB 与底面A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13 AO AB =. 另解:设1,,AB AC AA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为空间向量的一组基底,1,,AB AC AA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的两两间的夹角为0 60 长度均为a ,平面ABC 的法向量为111133 OA AA AB A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11AB AB AA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211112,,33 OA AB a OA AB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则1AB 与底面A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1 1 13OA AB AO AB ?=u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 二、填空题: 1.(2008全国Ⅰ卷理)等边三角形ABC 与正方形ABDE 有一公共边AB ,二面角 C AB D -- 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则EM AN ,所成角的余弦值等于 6 1 . 1.答案: 1 6 .设2AB =,作CO ABDE ⊥面, OH AB ⊥,则CH AB ⊥,CHO ∠为二面角C AB D -- cos 1CH OH CH CHO ==?∠=,结合等边三角形ABC 与正方形ABDE 可知此四棱锥为正四棱锥,则AN EM ==11(),22AN AC AB EM AC AE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 11()()22AN EM AB AC AC AE ?=+?-=u u u r u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12 故EM AN ,所成角的余弦值1 6 AN EM AN EM ?=u u u r u u u u r u u u r u u u u r 另解:以O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 则点(1,1,0),(1,1,0),(1,1,0),A B E C ----,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练习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练习 题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练习题 圆这部分知识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与圆锥、圆柱、扇形是联系在一起的。 在小升初考试中,圆相关问题的考察多以选择题、填空题出现,出现解答题的情形较少。一般以出求阴影部分面积居多。只有学好这部分知识才能为以后初中、高中的数学几何学习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 一、填空。 1.一个车轮的直径为50cm,车轮转动一周,大约前进()m。 2、在一张长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上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直径是 (),面积是(),周长是()。 3、一个环形的外圆直径是10cm,内圆直径是8cm,它的面积() cm2。 4.一个圆的半径扩大2倍,它的周长扩大( )倍,面积扩大( )倍。 5.一个环形的外圆直径是10cm,内圆直径是8cm,它的面积是( )cm2。 6.用一根分米的铁丝弯成一个圆形铁环(接口处不计),铁环的直径是()分米,面积是()平方分米。 7、一个圆的半径扩大2倍,它的周长扩大()倍,面积扩大()倍。 8、圆是由一条()围成的。圆是()图形,它有()条 对称轴,圆的任意一条()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 9、圆有()条直径,有()条半径。()叫 做直径,用字母()表示;()叫做半径,用字母 ()表示。 10.当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为5厘米时,画出圆的周长是()厘米。 11. 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是:()或() 12.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 13. 完成下表。

二、判断正误。 1、直径总比半径长。() 2、一个圆的面积和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它们的周长一定也相等. ( ) 3、半圆的周长是这个圆的周长的一半。() 4、两端都在圆上的所有线段中,直径是最长的一条。() 5、同一个圆的直径一定是半径的2倍。() 6、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直径是最长的一条。() 7、半圆的周长是圆周长的一半。() 8、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三、选择。 1、周长相等的正方形、长方形和圆,()的面积最大。 A、正方形 B、长方形 C、圆 2、一个钟表的分针长10cm,从2时走到4时,分针走过了()cm。 A、 B、 C、314 3、一个圆的周长是分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A、 B、 C、314 4、圆周率π()。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5、一个半圆,半径是r,它的周长是()。 A、π÷4 B、πr C、πr + 2r

国际结算双语课程标准--英文版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bilingualism) course standard First, summary of course It is the core course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major, based on the operating skills’cultivation about methods of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combining theory with reality, emphasising on positional operation,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comprehensive ability about finding, analyzing and solving problems, etc. Second, before and after courses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before courses are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 (bilingualism)、International business documents) , after courses are international trade business comprehensive trading and Foreign trade correspondence. Third, the course content

2020年秋冬智慧树知道网课《教学系统设计(山东联盟)》课后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测试 1 【单选题】(2分) ID1的代表性模式是()。 A. 狄克·凯瑞模式 B. 加涅模式 C. 肯普模式 D. 斯金纳模式 2 【多选题】(2分) 根据现代学校教学活动领域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教学设计可以归纳哪三个层面()。 A. 单元教学设计 B. 活动教学设计 C. 课堂教学设计 D. 学科课程教学设计

3 【多选题】(2分) 梅瑞尔的成分显示理论认为可以将知识分为行为水平和内容类型两个维度,其中行为维度包括()。 A. 运用 B. 记忆 C. 发现 D. 知识 4 【单选题】(2分) 1900年()提出发展一门连接学习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桥梁,这便是教学系统设计的萌芽。 A. 奥苏贝尔 B. 布鲁纳 C. 杜威 D. 加涅

5 【判断题】(1分)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桑代克、华生、斯金纳、加涅。 A. 对 B. 错 6 【判断题】(1分) 古代教育思想家认为学习过程是要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是“知”、“智”、“能”等因素彼此依赖、相互促进、共同促使学习进步发展的过程;是德业并行,德、才、学、识全面发展的过程。 A. 对 B. 错 第二章测试 1 【单选题】(2分) 在马杰的ABCD表述法中,教学目标最基本的部分是()。

A. 标准 B. 对象 C. 行为 D. 条件 2 【多选题】(2分) 以下学习结果属于智力技能的是()。 A. 实验规则 B. 圆的面积计算 C. 化学元素名称 D. 欧姆定律 3 【单选题】(2分) 将教学目标要求的心理操作过程揭示出来的一种内容分析方法称为()。 A.

层级分析法 B. 信息加工分析法 C. 归类分析法 D. 解释模型分析法 4 【多选题】(2分) 在以外部表述法编写教学目标时,应注意的是()。 A. 教学目标的表述要用教学的结果来表述 B. 教学目标的行为词必须是具体的 C. 教学目标的主体是教师 D. 教学目标的表述可以是内外结合的 5 【多选题】(2分)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必须考虑到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A. 学习者的特征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简介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网页设计与制作 课程代码:02038 适用专业:初等教育(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方向)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必修课、专业技能课 学分:3 学分 计划学时:72学时(理论36学时,实训36学时) 一、前言 1.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初等教育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培养学生网页设计与制作能力,适应初等教育对信息技术教师的人才基本要求,同时满足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适合从事网站建设相关的岗位。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计算机应用基础》,后续课程是《https://www.doczj.com/doc/e814910571.html,程序设计》。在完成《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习后,学生掌握了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原理,学会了一些应用软件和工具软件的使用,进而学习《网页设计与制作》这门课程不会感到困难。在以后学生还将学习《https://www.doczj.com/doc/e814910571.html,程序设计》课程,能设计和制作动态网页。 2. 课程基本理念 初等教育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专业培养的对象主要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今后从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和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的管理者及维护者,建设网站和网页是信息技术教师应掌握的基本技能。课程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能胜任今后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任务。同时满足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适合从事网站建设相关的岗位群。 3. 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初等教育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网页设计与制作》是重要的专业技能课程,是作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基本技能训练与考核的项目之一。课程以工作任务来组织内容,以案例驱动贯穿教学过程。由浅入深,最后完成主题网站的开发项目。课程教学中以Dreamweaver的使用为主线,要重视HTML

(完整)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练习题

一、填空。 1.一个车轮的直径为50cm,车轮转动一周,大约前进()m。 2、在一张长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上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直径是(),面积是(),周长是()。 3、一个环形的外圆直径是10cm,内圆直径是8cm,它的面积() cm2。 4.一个圆的半径扩大2倍,它的周长扩大( )倍,面积扩大( )倍。 5.用一根12.56分米的铁丝弯成一个圆形铁环(接口处不计),铁环的直径是()分米,面积是()平方分米。 7、一个圆的半径扩大2倍,它的周长扩大()倍,面积扩大()倍。 8、圆是由一条()围成的。圆是()图形,它有()条对称轴,圆的任意一条()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 9、圆有()条直径,有()条半径。()叫做直径,用字母()表示;()叫做半径,用字母()表示。 10.当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为5厘米时,画出圆的周长是()厘米。 11. 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是:()或()12.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 13. 完成下表。

1、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用字母(r)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用字母(d)表示。 2、画圆时,把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定为4厘米,画出圆的半径(),周长是(),面积是()。 3、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所有的直径都(),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 4、圆周率表示同圆内()和()的倍数关系,用字母(π)表示。 5、画一个周长是18.84厘米的圆,它的直径是(),如果它的半径扩大2倍,它的面积是()。 6、一个自动旋转喷灌装置射程是12米,它能灌溉的面积是()。 7、一个圆形呼啦圈周长是1.57米,它的半径是()。 8、云陵镇陈正路第一个花坛的直径10米,张帆绕花坛走一圈,大约是(),这个花坛的占地面积是()。 9.一个车轮的直径为50cm,车轮转动一周,大约前进()m。 10.当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为5厘米时,画出圆的周长是()厘米。 11.一个圆的半径扩大2倍,它的周长扩大( )倍,面积扩大( )倍。 13.用一根12.56分米的铁丝弯成一个圆形铁环(接口处不计),铁环的直径是()分米,面积是()平方分米。 14、周长是32厘米的正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 15、写出下面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 正方形()长方形()等腰梯形()圆() 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半圆() 1、用圆规画一个周长50.2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厘米,所画的

国际结算课程标准(管理系)

《国际结算》课程标准 编制单位:国际经济与贸易教研室编制时间:2013年9月1日 执笔人:沈旭霞教研室主任: 审核人:系(部)主任: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码A0201215 课程名称国际结算授课学期 1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总学时32 学分 2 考核方式考试 适用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 (一)课程性质 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来说,本门课程是该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其先修课程是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等,后续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课。 (二)课程定位 依据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和管理专业的专业定位即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确立本课程的课程定位:即依据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明确主要岗位(群)所需要的能力、知识和素养,从而确立学习领域,确立通过哪些项目和任务来完成这些学习领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习国际结算课程主要以训练学生的国际结算实务处理能力为主,面向的职业岗位为涉外银行以及外贸岗位,包括:基础岗位-涉外银行业务员、外贸单证员、外贸跟单员等,发展岗位-外贸单证主管、外贸跟单主管等。本课程需要训练完成以上岗位所需的各项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处理国际结算业务的技能,分别涉及认识国际结算工具的能力,熟悉掌握国际结算方式中的汇款、托收及信用证的操作能力,国际结算方式的选择能力,操作国际结算中的各种单据的能力,进而促进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一)总体设计原则 根据国际结算工作岗位提炼课程能力目标;根据工作过程确定学习领域;通过若干项目、任务训练达成工作的能力。 (二)课程设置依据 根据学院的办学定位和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设置本门课程的必要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确定本门课程为专业必修课。 (三)课程模块的编排 国际结算的主要学习模块及学时 序号项目(模块)名称学时 1 国际结算面向的主要岗位及技能要求 2 2 结算方式18 3 进口履约阶段的跟单结算业务 2 4 进口结算阶段的跟单结算业务 4 5 出口履约阶段的跟单结算业务 2 6 出口结算阶段的跟单结算业务 4 合计32 (四)教学组织的思路 本课程采取项目化模式组织教学,根据国际结算的主要学习领域来设计完成学习领域需要进行的项目和任务。通过项目、任务来训练职业岗位能力。体现“学生主体、能力本位、职业导向、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理念。 (五)理论与实训比例 本课程总学时为3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32学时、课内实践学时为0学时。

(完整版)《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大纲.docx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网页设计与制作 学分及学时: 4 学分总学时72学时,理论36 学时 适用专业:网络工程 开课学期:第四学期 开课部门:计算机与互联网学院 先修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网络 考核要求:考试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向知礼主编:《网页设计与制作》航空工业出版社2017 年 杨松主编:《网页设计案例教程》航空工业出版社2015 年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全面地介绍网页制作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全书共 10 章,分为 3 大部分。前 5 章为第 1 部分,主要介绍网页制作的基本理论——HTML,同时穿插介绍Fireworks,Flash, Anfy 等软件在网页制作过程中的应用;第 6 章~第 8 章为第 2 部分,主要介绍网页 制作技术,包括CSS技术、客户端脚本技术(DHTML)以及 XML 技术;第9 章~第 10 章为第3 部分,主要介绍当前最流行的网页制作工具——Dreamweaver ,通过应用实践能够从实际 应用的角度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课程内容不但包括各种网页制作技术的基础理论,而且强调网页制作的具体应用,使读者既能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又能掌握实际的操作技能。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以Dreamweaver 的使用为主线,介绍网页制作的相关技术。使学生理解网页制作的基本 概念和理论 ,掌握站点的建立和网页的设计 ,能用 HTML 语言修改网页 ;掌握网页制作和站点的基本 知识 ;掌握站点的创建和网页的编辑 ;掌握超链接、图像、 CSS样式的使用 ;掌握表格、框 架、表单、多媒体对象的使用 ; 理解行为、模板、库、 CSS布局的概念和使用 ;理解 HTML 语言、 网站的测试与的发布; 要求:教学过程中,须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采取“面向实践、能力为先”的 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应结合当前WEB 技术的发展趋势,把握未来企业级WEB 页面开发的发 展方向,兼顾各行各业的需求变化,力争面向社会,服务于企业“互联网+”战略。

高中数学必修2空间几何典型例题和讲解

数学必修2第一章 一、学习目标: 1. 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 2. 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与直观图,能识别上述三视图与直观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 二、重点、难点: 重点:空间几何体中的棱柱、棱锥、棱台、圆柱、圆锥、圆台、球的结构特征;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与直观图的画法。 难点:柱、锥、台、球结构特征的概括;识别三视图所表示的空间几何体;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图,计算组合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三、考点分析: 三视图是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内容,是新课程高考的热点之一,几乎每年都考,同学们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在高考中经常以选择、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属于基础或中档题,但也要关注三视图以提供信息为目的,出现在解答题中。这部分知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计算求解能力。 1. 多面体 棱柱、棱锥、棱台 2. 旋转体 圆柱、圆锥、圆台、球 3. 三视图 (1)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 (2)三种视图间的关系 4. 直观图 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的斜二测画法 表中S表示面积,c′、c分别表示上、下底面的周长,h表示高度,h′表示斜高,l表示侧棱长。 5. 旋转体的面积和体积公式

名称 圆柱 圆锥 圆台 球 S 侧 2πrl πrl π(r 1+r 2)l S 全 2πr(l+r) πr(l+r) π(r 1+r 2)l+π(r 21+r 22) 4πR 2 V πr 2h (即πr 2l ) 31πr 2h 31 πh(r 21+r 1r 2+r 22) 3 4πR 3 表中l 、h 分别表示母线长、高,r 表示圆柱、圆锥与球冠的底面 半径,r 1、r 2分别表示圆台上、下底面的半径,R 表示半径。 知识点一 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例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叫棱柱。 ②两个底面平行且相似,其余各面都是梯形的多面体是棱台。 ③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四个面都是等腰梯形的六面体是棱台。 ④直角三角形绕其一条边旋转得到的旋转体是圆锥。 ⑤直角梯形以它的一条垂直于两底边的腰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三边旋转形成的面围成的旋转体叫圆台。 ⑥用一个平面去截圆锥,底面和截面之间的部分是圆台。 ⑦通过圆锥侧面上一点,有无数条母线。 ⑧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球体。 A. ①②③④⑤⑥⑧ B. ①③④⑦⑧ C. ①②⑤⑧ D. ⑤ 思路分析:遇到概念判断问题,一定要在理解透彻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仔细分析,如果判断它是正确的,必须能紧扣定义,而不是模棱两可地去作判断;如果判断它是错误的,只需找到一个反例即可。 解答过程:如图所示,由图(1)可知①是错误的;由图(2)可知②③是错误的;由图(3)可知④是错误的;由图(4)可知⑥是错误的。 因为通过圆锥侧面上一点和圆锥的顶点只能连一条射线,所以“通过圆锥侧面上一点,有无数条母线。”是错误的,即⑦是不正确的。 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旋转一周形成的应该是球面,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才是球体。所以⑧是错误的。 所以只有⑤是正确的。故应选D 。 解题后的思考:在作判断的时候没有严格的根据定义进行多角度分析,而是只抓住定义中的某一点就作出判断,容易导致错误。 知识点二 组合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