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混凝土试块的种类

1混凝土试块的种类

1混凝土试块的种类
1混凝土试块的种类

1混凝土试块的种类

通常的混凝土试块按用途可分为强度试块与抗渗试块, 按养护条件可分为标准养护试块与同条件养护试块。

2混凝土试块的取样与留置

2 、 1普通混凝土强度试块的取样与留置

用于检验混凝土结构构件混凝土质量的试块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 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 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但同配合比的混凝土每一工作班必须至少留置一组同条件养护试件, 用来确定结构构件的拆模、出池、出厂、吊装、张拉及施工期间临时负荷时的混凝土强度。

试件的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2 、 1 、 1 现场搅拌混凝土

每拌制1 0 0 盘且不超过1 0 0 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每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 0 0 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每一楼层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横向构件与竖向构件由于受力体系不同, 应各自留置相应部位的强度试块;

同一单位工程每一验收项目中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 、 1 、 2预拌商品混凝土

预拌混凝上商品质量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与交货检验。出厂检验的取样试验工作,由预拌混凝土厂承抵交货检验的取样试验工作, 一般由施工单位承担。用于交货检验的混凝土试样应在交货地点采取,并应在卸料过程中卸量到1 / 4 至3 / 4 之间取。每个试样量应满足混凝土质量检验项目所需用量的1 、 5 倍,且不宜少于0 、 0 2 m ' 、

用于出厂检验的试块,每1 0 0 盘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个工作班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 1 0 0盘时,取样亦不得少于一次。

用于交货检验的试样, 每1 0 0 m3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 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一个工作班拌制的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 0 0 m3时, 取样也不得少于一次。

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 0 0 0 m“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 0 0 m3 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 、 2有特殊要求混凝土试块的取样与留置

2 、 2 、 1 抗渗混凝土试块

一般在地下防水工程中常用到抗渗混凝 L。抗渗混凝土除应按的要求留置强度试块外, 尚应按下列规定留置抗渗试块:

连续浇筑混凝土量为 5 0 0 m3 以下时,应留两组抗渗试块,每增加2 5 0m3,5 0 0 m3 应增留两组。如使用的原材料、配合比或施工方法有变化时, 均应另行留置试块。

每单位工程留置组数不得少于二组。

2 、 2 、 2抗冻混凝土试块

一般情况下,冬期施工需留置抗冻混凝土试块。每次留置应比通常增加不少于 2 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 分别用于检验受冻前与解冻后2 8 d 的混凝

L 强度。

2 、 2 、 3桩基础混凝土试块的留置方法

桩身混凝土必须留置试块,直径大于1 米的桩, 每根桩留一次试块,且每个浇筑混凝土台班不少于 1 次;

2 、 2 、 4预制构件混凝土试块的留置方法

按每5 m3 且不超过半个工作班生产的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留置一次试件。

3混凝土试块的制作与养护

3 、 1混凝土试块的制作

检验混凝土强度用的混凝土试件每组为三块。

抗渗试块标准试模采用顶面直径 1 7 5 mm,底面直径1 8 5 m m,高度为1 5 0 m m的圆台体,一组六块。

作为评定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质量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制作 ,但一组试件必须取自同一盘或同一车,试块的制作方法如下:

( 1 ) 在混凝土拌制前,先将试模擦拭干净,去除模内杂物,并在模内涂一层脱模剂。

( 2 ) 机械振动法捣实混凝土试块。将混凝土拌与物一次装满试模, 用振捣棒初步捣实使混凝土拌与物高出试模,放在振动台上,一手扶住试模,一手用铁抹子在混凝上表面施压,并不断来回控抹。按混

凝土坍落度确定振动时间, 必须保证棍凝上能捣密实。待振捣时间即将结束时, 用铁抹子刮去表面多余的棍凝土,并将表面抹平。同一组的试块,每块振动时间应相同。

( 3 ) 人工捣实试块。棍凝土拌与物分两层装人,每层约为1 / 2 ,每层插捣次数一般为 2 5 次。插捣时应在混凝土全面积上由边缘逐渐向中心均匀地进行。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达到试模底面,捣上层时捣棒应插入该层底面以下2 - 3 c m处, 面层插捣完毕后, 用抹子沿四边模壁插捣数下,以消除混凝 L与试模接触面的气泡,可避免蜂窝、麻面现象,再用抹子刮去表面多余的混凝上, 将表面抹光, 使混凝土略高于试模。静置半小时后, 对试块进行第二次抹压, 将试块仔细抹光抹平, 使试块的尺寸误差控

制在 I mm以内。

( 4 ) 拆模。试块成型后,用湿布覆盖表面,在室温为1 62 0下少放置一昼夜,但不超过二且夜,进行拆模,试块拆模后,应立即进行编号,并在试块上写清清楚混凝上强度等级、代表工程部位及制作日期。

3 、 2混凝土试块的养护

3 、 2 、 1 标准养护试块

试块拆模编号后,随即将试块放在标准养护室内 ( 室温2 0 + 3 ,相对湿度:9 0 %以卜)养护至试压龄期 ( 一般为 2 8 天或按设计要求) 。标准养护室试块宜放在铁架或木架上养护, 彼此之间的距离至少为 3 - 5 c m。另外, 蒸汽养护的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试块应随同结构构件养护后, 再转人标准条件下养护。

3 、 2 、 2同条件试块

现场施工作为检验拆模强度或吊装强度等的试块, 应在与构件养护条件相同的环境下养护。同条件养护试件拆模后, 放置在靠近相应结构构件适当位置,采取与构件相同的养护方法。

4混凝土试块的实验

4 、 1送样时间

( 1 ) 标准养护的试块按2 8 d或设计要求的龄期

( 2 )同条件养护的试块按实际需要送实验室,如拆模时间、吊装时间等。

( 3 ) 抗冻试块应根据测温数据,在混凝土的温度降至临界强度时送实验室,其临界强度规定为:普通混凝土为0 度, 掺加防冻剂的混凝土为防冻规定的温度。

4 、 2混凝土试块的强度取值:

当对混凝上试块进行试压时,应使取样时的侧立面作为受压面。基强度取值按以一「规定:

( 1 ) 当三个试件中最大值及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不超过中间值的15%时,以三个试件强度的算术平均值并折合成1 5 0 mm立方体的抗压强度,做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

( 2 ) 当三个试件强度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之一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时,取中间值并折合成 1 5 0 mm立方体的抗压强度。

( 3 ) 当三个试件强度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中间值的 15%时,该组试件不应作为强度评定的依据。此现象称为棍凝土离散性过大。

为避免此类情况发生,在制作试块时要保证同组就是在同一盘混凝土中取样, 并要插捣密实, 制作精细,养护条件一致。

5混凝土试块的评定

5 、 1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块的强度评定

( 1 ) 试块强度决定了结构模板拆除的时间,混凝土结构模板在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设计无具体要求时, 混凝土强度应符合下表魄规痛 1 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构件类型构件跨度( m )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

( 2 ) 普通混凝土采用硅酸盐与普通水泥配制时应为设计的棍凝上强度标准值的3 0 %,采用矿渣水泥配制混凝土时,应为设计标准值的4 0 %,但混凝土等级C1 0 及以下时,不得少于5 、 O MP a ;防冻剂的,当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巧℃时不得少于4 、 0 MP a o

5 、 2标准养护混凝土试件的强度评定

5 、 2 、 1 混凝土强度评定原则

评定混凝土的强度时,以单位工程中强度等级相同、龄期相同以及生产工艺条件与配合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一个验收批。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统计、评定。为了便于管理与控制质量,基础分部工程应单独作为一个验收批进行评定,在评定主体分部工程时,由于现在多层及高层建筑占有相当数量,如果以整幢楼的主体分部工程作为一个验收批,往往时间过长,并且混凝土的批量过大,因此应划分为几个验收批进行评定,而验收批的划分, 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规定。

为了保证验收批的混凝土强度达到标准要求,应加强每一楼层混凝土分项工程中的强度控制,其最小强度值不得出现小于0 、 9 5 f c u , k, 当出现强度不稳定时,应加强对混凝土质量的管理,特别就是加强对混凝土外加剂量的控制。如果一个验收批的混凝土平均强度

或最小值低于标准规定值时,应分析原因, 并按统一标准中的第3 、0 、 5 条规定进行处理。

按《混凝上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 J 1 0 7 - 8 7的规定,对现场使用的商品混凝土或现场集中搅拌的混凝土 ,应采取统计方法评定其强度;对现场零星搅拌的混凝上,采用非统计法评定其强度。

5 、 2 、 2混凝土强度评定方法

混凝土强度评定方法分为统计评定法与非统计评定法。具体评定方法步骤见G B J 1 0 7 - 8 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的有关规定。

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参考表

合比没有区分。 2、当掺和掺合料时,釆用内掺法可等量或超量取代,最大取代量应根据掺 合料性能进行强度对比实验结果而定。 3、配制流态性混凝土时,参考配比试验所采用的是减水率在15%以上的高效 减水剂。 4、参考配比试验所有砂石为丨丨区中砂,石子为5-31. 5mm的连续级配的碎 石。 水泥标号 百科名片 水泥的标号是水泥“强度”的指标。水泥的强度是表示单位面积受力的大小,是指水泥加水拌和后,经凝结、硬化后的坚实程度(水泥的强度与组成水泥的矿物成分、颗粒细度、硬化时的温度、湿度、以及水泥中加水的比例等因素有关)。水泥的强度是确定水泥标号的指标,也是选用水泥的主要依据。测定水泥强度的方法用前是“软练法”。目录 展开 基本信息 此法是将1: 3的水泥、(福建平潭白石英砂)及规定的水,按照规定的方法与

水泥拌制成软练胶砂,制成7. 07 X 7. 07 X 7. 07厘米的立方体抗压试块与8字形抗拉试块,在标准条件下进行养护,分别测定其3天、7天及28天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以分组试块的28天平均抗压强度来确定水泥的标号,但3天、7天的技压强度也必须满足规定的要求。 目前我国生产的水泥一般有225#、325#、425#、525#等儿种标号。生产不同标号的水泥,是为了适应制做不同标号的混凝土的需要。 水泥的标号 标准 水泥的标号是水泥强度大小的标志,测定水泥标号的抗压强度,系指水泥砂浆硬结28d后的强度。例如检测得到28d后的抗压强度为310 kg∕cm2, 则水泥的标号定为300号。抗压强度为300-400 kg∕cm2者均算为300号。普通水泥有:200、250、300、400、500> 600六种标号。200号-300号的可用于一些房屋建筑。400号以上的可用于建筑较大的桥梁或厂房,以及一些重要路面和制造预制构件。 关于水泥标号的用法,其实并没有非常精细的规定,一般来说,设计图纸中会给出明确的规定。 在民用建筑工程中,一般用的比较多的是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 标号一般常用的有,。 有325的和425的325的250元一300元425的360—450元品牌,地区不一样价格就不一样 关于水泥标号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算法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试算法 傅坚明戚勇军贾丽杰 [摘要]根据“每种骨料均有在某个粒径围颗粒含量较多,能在混合料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原理,应用富勒理想级配曲线公式方法来确定混凝土“相对密实而易于流动的悬浮密实结构骨料组合比例”,从而确立可操作性强、工作量小、对经验依赖性小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试算法 关键词混凝土配合比富勒级配试算法 引言 迄今为止,混凝土仍然是最有效和最适合于大宗使用的结构材料,同其他用于结构的建筑材料相比,混凝土最廉价、生产工艺最简单,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同时因为混凝土组成材料多样化,其原材料具有很强的地方性,现代建筑工程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越来越多和越来越高,以及混凝土微结构对环境和时间的依赖性和不确知性,注定了混凝土材料结构体系的复杂性。因此对其配合比的设计极为关键。目前,国外有很多关于配合比设计可行方法的报道,如简易计算法、最大密实度法、最小浆骨比法、计算机法、正填法、逆填法、分步优化法、全计算法等,但都需要对其重要参数“用水量与砂率”根据经验进行假设,然后再进行试配验证。 无论哪种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方法,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建立一组独立方程式对所需要的未知数求解。但传统的混凝土是由水泥、骨料和水组成的,要求解的未知数为水泥用量、水用量、砂用量、石用量,当代混凝土由于普遍掺入矿物掺和料和高效减水剂,配合比中需要求出的未知数由传统的4个变成5个甚至6个(采用三元复合胶凝材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事情)。而所能够建立的独立方程式的数量却还是只有bolomy公式、砂率、全部体积之和等于1立方米这两个半,因为砂率是要从经验数据表格中选取的,充其量算半个(全计算法因创立了干砂浆的概念,增加一个独立方程,但仍少于未知数的量)。如果方程式数量少于未知数的量,从数学求解的结果只能够是无穷多。目前,常见的设计方法是依赖选择几个经验数据的方法来弥补。但是依赖的经验数据多了,就造成工作量巨大、对经验依赖性高、实际结果与设计目标偏差大的问题。 当绞尽脑汁仍然无法建立更多的独立方程式时,是否可以改变思路,采用分步解决、减少未知数数量的方法来解决或者改善呢?根据我们十余年的使用效果来看,是完全可行的。 1 参数的确定 待求参数:用水量、胶凝材用量、骨料用量

混凝土种类及配比

常规CIO、C15、C20、C25、C30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简称砼: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工程符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 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加或不加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它是由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也称为骨料),水,以及必要时加入的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养护施工中的混凝土硬化而成的一种人工石材。混凝土具有原料 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其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在各种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业,机械工业,海洋的开发,地热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 配合比设计:制备混凝土时,首先应根据工程对和易性、强度、耐久性等的要求,合理地选择原材料并确定其配合比例,以达到经济适用的目的。混凝土配合比的 设计通常按水灰比法则的要求进行。材料用量的计算主要用假定容重法或绝对体积法。混凝土种类:按照表现密度分为重混凝土,普通混凝土,轻质混凝土,表现密度 分别为〉2500Kg/m3 1950v v 2500、v 1950Kg/m3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之间的比例关系。混凝土配合比通常用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的质量来表示,或以各种材料用料量的比例表示(水泥的质量为1)。 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要求: 1、满足混凝土设计的强度等级。 2、满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和易性。 3、满足混凝土使用要求的耐久性。 4、满足上述条件下做到节约水泥和降低混凝土成本。 从表面上看,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只是水泥、砂子、石子、水这四种组成材料的用量。实质上是根据组成材料的情况,确定满足上述四项基本要求的三大参数:水灰比、单位用水量和砂率。 常规C10 C15 C20 C25 C30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按强度分成若干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划分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立方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得百分率不超过5%即有95%勺保证率。混凝土的强度分为C7.5、 C10 C15 C2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 C55 C60 等十二个等级。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泥、水、砂、石)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1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用量,如水泥300千克, 水180千克,砂690千克,石子1260千克;另一种是用单位质量的水泥与各种 材料用量的比值及混凝土的水灰比来表示,例如前例可写成: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 1. 1 坚固性 坚固性是指混凝土的强度指标,因为混凝土的质量在目前是以抗压强度指标为主要依据的。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水泥强度等级及水灰比、骨料种类及级配、施工条件等。 1) 水泥强度等级:水泥强度等级大致代表了水泥的活性,即在相同配合比的情况下,水泥强度等级越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也越高。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主要从经济合理的角度来选择水泥强度等级,如果对水泥强度等级和品种没有选择的余地,那只能靠在配合比设计中调整比例,掺加外加剂等综合性措施加以解决。 2) 水灰比:混凝土单位体积中所用水的重量和水泥的重量比被称为水灰比。水灰比越大,混凝土的强度越低,为此,在满足和易性的前提下,混凝土用水量越少越好,这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一条基本原则。 3) 骨料的种类及级配:砂子、石子在混凝土中起骨架作用,因此统称骨料。砂石由石材的品种、颗粒级配、含泥量、坚固性、有害物质等指标来表示它的质量。砂石质量越好,配制的混凝土质量越好。当骨料级配良好,砂率适中时,由于组成了密实骨架,可使混凝土获得较高的强度。 4) 施工条件:如果施工条件较好,并有一定的管理措施时,可适当降低混凝土的坍落度;反之,如现场施工条件较差时,应适当提高混凝土的坍落度。

1. 2 和易性 混凝土的和易性是指在一定施工条件下,确保混凝土拌合物成分均匀,在成型过程中满足振动密实的混凝土性能。常用坍落度和维勃稠度来表示。 不同类型的构件,对和易性的要求在施工验收规范中已有规定,但还要结合施工现场的设备条件和管理水平来确定。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很多,但主要一条就是用水量。增加用水量,混凝土的坍落度是增加了,但是混凝土的强度也下降了。因此,采用使用减水剂的方法成了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最经济合理和最有效的方法。 1. 3 耐久性 混凝土的耐久性是它抵抗外来及内部被侵蚀破坏的能力,新疆(北疆) 地处严寒地带,夏季炎热干燥,冬季严寒多雪,混凝土受大气的侵蚀很严重,所以,施工验收规范对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泥用量都作了规定,但是仅仅执行这些规定还不能完全满足耐久性的要求。为了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就必须在配合比设计中考虑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的选择,砂石级配和砂率的调整,但最主要的是用混凝土外加剂和掺合料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1. 4 经济性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省工省料才是最经济的。水泥是混凝土中价值最高的材料,节约水泥用量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一个主要目标,但必须是采用合理的措施达到综合性的经济指标才是行之有效的。首先,使用混凝土外加剂和掺合料,使用减水剂既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也可以达到节约水泥的目的,掺加粉煤灰可以代替部分水泥,并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其次,加强技术管理,提高混凝土的匀质性。最后,根据当地的砂石质量情况采用合理砂率和骨料级配。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2. 1 熟悉现行的规范和技术标准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应该遵守国家建设部发布的行业标准J GJ 5522000 普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该标准规定了配合比设计应分三个步骤。 1) 配合比的设计计算;2) 试配;3) 配合比的调整与确定。该标准给出了许多全国性统一用的技术参数,如混凝土试配强度计算公式、混凝土用水量选用表、混凝土砂率选用表等。此外,配合比设计还必须掌握GB 502042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GB J10728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2. 2 原材料的准备和检验混凝土由四种材料组成:水泥、砂子、石子和水。目

mpa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m p a水泥混凝土配合比 设计书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抗折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1、材料说明 原材料: 霸道牌普通硅酸盐水泥P·级,机制砂,细度模数为;碎石-31.5mm,表观密度为2.499g/cm3;水,自来水;详见试验报告; 依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 设计抗折强度为中等交通 2、计算水泥混凝土配制强度(fc) 1) fc=fr/+ts= fc:配制28天弯拉强度的均值(Mpa) fr: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Mpa) cv:按表取值 s: 无资料的情况下取值8% t: 按表取值 2)水灰比(W/C)的计算 W/C=fc+ fs:水泥实测28天抗折强度(Mpa) 查表确定砂率(βs )= 33% 3)确定单位用水量(mwo)根据施工条件出机坍落度宜控制在10—40mm Wo=++11.27c/w+=140g/m3 Sl: 坍落度(mm)取值20 Sp: 砂率(%) C/w: 灰水比

4)确定单位水泥用量(mco) C0=(c/w)wo=350 5)计算粗集料用量(mgo)、细集料用量(mso) 将上面的计算结果带入式中 mco+mwo+mso+ mgo=2450 βs=mso÷(mso+ mgo)×100 砂(mso)用量为647 kg/m3,碎石(mgo)用量1313 kg/m3; 初步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 1 :: 水灰比= 3、调整工作性,提出基准配合比 1)计算水泥混凝土试拌材料用量: 按初步配合比试拌水泥混凝土拌和物 30 L ,各种材料用量为: 水泥= 10.5 kg 水= 4.2 kg 砂= 19.41kg 碎石= 39.39 kg 2)调整工作性 按初步配合比拌制水泥混凝土拌和物,测定其粘聚性,保水性,坍落度。坍落度测定值为18mm ,粘聚性和保水性良好,坍落度符合规范要求,在基准配合比的水灰比上下浮动试配三种水灰比的试件。 4、检查强度及确定试验室配合比

混凝土配比表

混凝土配比表 混凝土按强度分成若干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划分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立方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得百分率不超过5%,即有95%的保证率。混凝土的强度分为C7.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等十二个等级。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泥、水、砂、石)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1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用量,如水泥300千克,水180千克,砂690千克,石子1260千克;另一种是用单位质量的水泥与各种材料用量的比值及混凝土的水灰比来表示,例如前例可写成:C:S:G=1:2.3:4.2,W/C=0.6。 常用等级 C20 水:175kg水泥:343kg 砂:621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51:1:1.81:3.68 C25 水:175kg水泥:398kg 砂:566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44:1:1.42:3.17 C30 水:175kg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 配合比为:0.38:1:1.11:2.72 . .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参考: 水泥 品种混凝土等级配比(单位)Kng 塌落度mm 抗压强度N/mm2 水泥砂石水7天28天 P.C32.5 C20 300 734 1236 195 35 21.0 29.0 1 2.45 4.12 0.65 C25 320 768 1153 208 45 19.6 32.1 1 2.40 3.60 0.65 C30 370 721 1127 207 45 29.5 35.2 1 1.95 3.05 0.56 C35 430 642 1094 172 44 32.8 44.1 1 1.49 2.54 0.40 C40 480 572 1111 202 50 34.6 50.7 1 1.19 2.31 0.42 P.O 32.5 C20 295 707 1203 195 30 20.2 29.1 1 2.40 4.08 0.66 C25 316 719 1173 192 50 22.1 32.4 1 2.28 3.71 0.61 C30 366 665 1182 187 50 27.9 37.6 1 1.82 3.23 0.51 C35 429 637 1184 200 60 30.***6.2 1 1.48 2.76 0.47 C40 478 *** 1128 210 60 29.4 51.0 1 1.33 2.36 0.44 P.O 32.5R C25 321 749 1173 193 50 26.6 39.1 1 2.33 3.65 0.60 C30 360 725 1134 198 60 29.4 44.3 1 2.01 3.15 0.55 C35 431 643 1096 190 50 39.0 51.3 1 1.49 2.54 0.44 C40 480 572 1111 202 40 39.3 51.0 1 1.19 2.31 0.4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详细步骤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1.计算配合比的确定 (1)计算配制强度 当具有近期同一品种混凝土资料时,σ可计算获得。并且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或C25,计算值<时,应取σ=;当强度等级≥C30,计算值低于<时,应取用σ=。否则,按规定取值。 (2)初步确定水灰比(W/C) (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60) a α、 b α回归系数,应由试验确定或根据规定选取: ce f 水泥28d 抗压强度实测值,若无实测值,则 ce f ,g 为水泥强度等级值,c γ为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 ce b a cu ce a f f f C W ααα+= 0,

若水灰比计算值大于表4-24中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时,应取表中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 (3)选取1m3混凝土的用水量(0w m ) 干硬性和塑性混凝土用水量: ①根据施工条件按表4-25选用适宜的坍落度。 ②水灰比在~时,根据坍落度值及骨料种类、粒径,按表4-26选定1m3混凝土用水量。 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 以表4-26中坍落度90mm 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 用水量增加5kg 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 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 wa m 是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0w m 未掺外加剂 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β外加剂的减水率。 (4)计算混凝土的单位水泥用量() 如水泥用量计算值小于表4-24中规定量,则应取规定的最小水泥用量。 (5)选用合理的砂率值(βs) 坍落度为10~60mm 的混凝土:如无使用经验,砂率可按骨料种 () β-=10w wa m m 0c m

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内容 1.选料。按照道路与桥梁工程设计与施工的要求,选择适合制备所需混凝上的材料,选料主要依据第一节关于集料的技术要求而进行。 2.配料。根据道路与桥梁设计中指定的混凝上性能(包括工作性、强皮、耐久性等)与经济性的原则,选择混凝上各组分的最佳配合比与用量,本节主要阐述水泥、水、细集料与粗集料四组分的配料方法。 (二)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 1.满足结构物设计强度的要求 混凝土路面或桥梁在设计时对不同的结构部位提出不同的“设计强度”要求。为了保证结构物的可靠性,在配制混凝土配合比时,必须考虑到结构物的重要性、施工单位的施工水平等因素,采用一个比设计强度高的“配制强度”,才能满足设计强度的要求。配制强度定得太低,结构物不安全;定得太高又浪费资金。 2.满足施工工作性的要求 按照结构断面尺寸与形状,配筋的疏密,以及施工方法与设备来确定工作性(坍落度或维勃稠度)。 3.满足环境耐久性的要求 根据结构物所处环境条件作耐久性设计。如严寒地区的路面或桥梁,桥梁墩台在水中时,需作耐久性设计。为保证结构的耐久性,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应考虑允许的“最大水灰比”与“最小水泥用量”。 4.满足经济性的要求 在满足设计强度、工作性与耐久性的前提下,配合比设计中尽量降低高价材料(水泥)的用量,并考虑应用当地材料与工业废料(如粉煤灰等),以配制出性能优越,价格便宜的混凝土。 (三)混凝土配合比表示方法 1.单位用量表示法:以每1m3混凝上中各种材料的用量表示(例如水泥:水:细集料:粗集料=330kg:150kg:706kg:1356kg)。 2.相对用量表示法,以水泥的质量为1,并按“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灰比”的顺序排列表示(例如1:2、14:3、82:0、45)。 (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1.计算“初步配合比” 根据原材料资料,按我国现行的配合比设计方法,计算初步配合比,即水泥:水:细集料:粗集料=m co :m wo :m so :m Go。 2.提出“基准配合比” 根据初步配合比,采用实际施工材料进行试拌,测定混凝拌与物的工作性(坍落度或维勃稠度),调整材料用量,提出一满足工作性要求的“基准配合比”,即m ca :m wa :m sa :m Ga。 3.确定“试验室配合比” 以基准配合比为基础,增加与减少水灰比,拟定几组(通常为三组)适合工作性要求的配合比,通过制备试块,测定强度,确定既符合强度与工作性要求,又较经济的试验室配合比,即m cb :m wb :m sb ;m Gb。 4.换算“工地配合比” 根据工地现场材料的实际含水率,将试验室配合比,换算为工地配合比,即 m c :m w :m s :m G或1:(m w /m c ):(m s /m c ):(m G /m c )。

各强度混凝土配比比例

各强度混凝土配比比例 C20:配合比为:0.51:1:1.81:3.68 M5水泥砂浆的配合比: 条件:施工水平,一般;砂子,中砂;砂子含水率:2.5%;水泥实际强度:32.5 MPa M5配合比(重量比):水泥:中砂=1:5.23。每立方米砖砌体中,需要M5水泥砂浆是0.238m3,其中水泥67.59Kg;中砂354Kg(0.26m3) M7.5水泥砂浆的配合比: 条件:施工水平,一般;砂子,中砂;砂子含水率:2.5%;水泥实际强度:32.5 MPa M7.5配合比(重量比)水泥:中砂=1:4.82。每立方米砖砌体中,需要M7.5水泥砂浆是0.251m3,其中水泥77.31Kg;中砂373Kg(0.27m3) C20混凝土配合比 条件:坍落度35--50mm;砂子种类:粗砂,配制强度:28.2MPa;石子:河石;最大粒径:31.5mm;水泥强度等级32.5,实际强度35.0MPa . C20混凝土配合比(重量比):水泥:砂:碎石:水=1:1.83:4.09:0.50 其中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含量:326Kg;砂的含量:598Kg;碎石:1332Kg C25混凝土配合比 条件:坍落度35--50mm;砂子种类:粗砂,配制强度:28.2MPa;石子:河石(卵石);最大粒径:31.5mm;水泥强度等级32.5,实际强度35.0MPa . C25混凝土配合比(重量比):水泥:砂:碎石:水=1:1.48:3.63:0.44 其中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含量:370Kg;砂的含量:549Kg;碎石:1344Kg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砂浆、混凝土的配合比会因施工条件、材料条件的不同而变化,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现场调整。因此上述的配合比只是参考值。但变化的幅度不会太大。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混凝土的各组成材料数量之间的质量比例关系。确定比例关系的过程叫配合比设计。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原材料性能及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计算,并经试验室试配、调整后确定。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粗集料、细集料和水,随着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外加剂和掺和料的应用日益普遍,因此,其掺量也是配合比设计时需选定的。 混凝土配合比常用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以1m3混凝土中各项材料的质量表示,混凝土中的水泥、水、粗集料、细集料的实际用量按顺序表达,如水泥300Kg、水182 Kg、砂680 Kg、石子1310 Kg;另一种表示方法是以水泥、水、砂、石之间的相对质量比及水灰比表达,如前例可表示为1:2.26:4.37,W/C=0.61,我国目前采用的量质量比。 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 配合比设计的任务,就是根据原材料的技术性能及施工条件,确定出能满足工程所要求的技术经济指标的各项组成材料的用量。其基本要求是; (1)达到混凝土结构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 (2)满足混凝土施工所要求的和易性要求。 (3)满足工程所处环境和使用条件对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 (4)符合经济原则,节约水泥,降低成本。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一个计算、试配、调整的复杂过程,大致可分为初步计算配合比、基准配合比、实验室配合比、施工配合比设计4个设计阶段。首先按照已选择的原材料性能及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初步计算,得出“初步计算配合比”。基准配合比是在初步计算配合比的基础上,通过试配、检测、进行工作性的调整、修正得到;实验室配合比是通过对水灰比的微量调整,在满足设计强度的前提下,进一步调整配合比以确定水泥用量最小的方案;而施工配合绋考虑砂、石的实际含水率对配合比的影响,对配合比做最后的修正,是实际应用的配合比,配合比设计的过程是逐一满足混凝土的强度、工作性、耐久性、节约水泥等要求的过程。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资料

4.5MPa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抗折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1、材料说明 原材料: 霸道牌普通硅酸盐水泥P·级,机制砂,细度模数为;碎石-31.5mm,表观密度为2.499g/cm3;水,自来水;详见试验报告; 依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 设计抗折强度为中等交通 2、计算水泥混凝土配制强度(f c) 1)f c=fr/+ts= fc:配制28天弯拉强度的均值(Mpa) fr: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Mpa) cv:按表取值 s: 无资料的情况下取值8% t: 按表取值 2)水灰比(W/C)的计算 W/C=fc+ fs:水泥实测28天抗折强度(Mpa) 查表确定砂率(βs )=33% 3)确定单位用水量(m wo)根据施工条件出机坍落度宜控制在10—40mm Wo=++11.27c/w+=140g/m3 Sl: 坍落度(mm)取值20 Sp: 砂率(%) C/w: 灰水比

4)确定单位水泥用量(m co) C0=(c/w)wo=350 5)计算粗集料用量(m go)、细集料用量(m so) 将上面的计算结果带入式中 m co+m wo+m so+ m go=2450 βs=m so÷(m so+ m go)×100 砂(m so)用量为647 kg/m3,碎石(m go)用量1313 kg/m3; 初步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 1 :: 水灰比= 3、调整工作性,提出基准配合比 1)计算水泥混凝土试拌材料用量: 按初步配合比试拌水泥混凝土拌和物30 L ,各种材料用量为: 水泥=10.5 kg 水=4.2 kg 砂=19.41kg 碎石=39.39 kg 2)调整工作性 按初步配合比拌制水泥混凝土拌和物,测定其粘聚性,保水性,坍落度。坍落度测定值为18mm ,粘聚性和保水性良好,坍落度符合规范要求,在基准配合比的水灰比上下浮动试配三种水灰比的试件。 4、检查强度及确定试验室配合比

各等级混凝土常用配合比

常规C10、C15、C20、C25、C30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按强度分成若干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划分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立方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得百分率不超过5%,即有95%的保证率。混凝土的强度分为C7.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等十二个等级。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泥、水、砂、石)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1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用量,如水泥300千克,水180千克,砂690千克,石子1260千克;另一种是用单位质量的水泥与各种材料用量的比值及混凝土的水灰比来表示,例如前例可写成:C:S:G=1:2.3:4.2,W/C=0.6。 常用等级 C20 水:175kg水泥:343kg 砂:621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51:1:1.81:3.68 C25 水:175kg水泥:398kg 砂:566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44:1:1.42:3.17 C30 水:175kg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 配合比为:0.38:1:1.11:2.72 . .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参考: 水泥 品种混凝土等级配比(单位)Kng 塌落度mm 抗压强度N/mm2 水泥砂石水7天28天 P.C32.5 C20 300 734 1236 195 35 21.0 29.0 1 2.45 4.12 0.65 C25 320 768 1153 208 45 19.6 32.1 1 2.40 3.60 0.65 C30 370 721 1127 207 45 29.5 35.2 1 1.95 3.05 0.56 C35 430 642 1094 172 44 32.8 44.1 1 1.49 2.54 0.40 C40 480 572 1111 202 50 34.6 50.7 1 1.19 2.31 0.42 P.O 32.5 C20 295 707 1203 195 30 20.2 29.1 1 2.40 4.08 0.66 C25 316 719 1173 192 50 22.1 32.4 1 2.28 3.71 0.61 C30 366 665 1182 187 50 27.9 37.6 1 1.82 3.23 0.51 C35 429 637 1184 200 60 30.***6.2 1 1.48 2.76 0.47 C40 478 *** 1128 210 60 29.4 51.0 1 1.33 2.36 0.44 P.O 32.5R C25 321 749 1173 193 50 26.6 39.1 1 2.33 3.65 0.60 C30 360 725 1134 198 60 29.4 44.3 1 2.01 3.15 0.55 C35 431 643 1096 190 50 39.0 51.3 1 1.49 2.54 0.44 C40 480 572 1111 202 40 39.3 51.0 1 1.19 2.31 0.42

混凝土配比设计计算

修改一混凝土配比设计计算《规程JGJ55-2000》 《第一篇计算原理》《第五章杆塔基础施工》之《第四节混凝土配比设计计算》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比设计规程JGJ55-2000》进行修改: 一、概述 1)普通水泥(如: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的“标号”(如“425号水泥”)在新的国家标准中改为水泥的“强度等级”(如“强度等级42.5的水泥”),其数值等于ISO法检验所得28天水泥胶砂抗压强度; 2)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例如“C25”)一般由设计文件提供,其数值等于该混凝土标准试块在28天时的抗压强度,单位为Mpa。 二、确定所用水泥的强度等级 1、确定所用水泥的强度等级 水泥强度等级 1)比值: 混凝土强度等级 2 其比值一般为1.5~2.5,最佳为1.5~2.0 采用较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时为1.5 2)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0时,水泥强度等级一般选22.5~27.5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5时,水泥强度等级一般选22.5~32.5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时,水泥强度等级一般选32.5~42.5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时,水泥强度等级一般选42.5~52.5 3)一般气温地区钢筋混凝土所用的水泥可选>27.5 寒冷地区(最寒冷月份里的月平均气温为-5℃~-15℃),水泥强度等级可选27.5~42.5 严寒地区(最寒冷月份里的月平均气温低于-15℃),水泥强度等级可选32.5~42.5 2.注意事项

1)若混凝土水灰比很小,且在浇注时能用振捣器振捣,可用较低强度等级的水泥; 2)当水泥强度等级大于上述最高强度等级,且工程性质及施工条件许可时,可加适量掺合料,但本程序所用计算方法已不适用; 3)厚大体积的混凝土,当不掺用活性的或填充的掺合料时,不宜使用大于42.5号普 通水泥或硅酸盐水泥。 三、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 1.确定实配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 根据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原材料质量的可信度以及其它具体情况(如拌合、运输、浇灌、振捣、天气、养护等),确定实际施工配置混凝土的强度标准差σ。 混凝土的强度标准差根据统计资料计算确定,但: 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20~C25时,σ ≦2.5MPa 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C30时, σ≦3.0MPa 当无统计资料时,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 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C30时, σ =4.0MPa 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C30~ C45时, σ=5.0MPa 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C45时, σ =6.0MPa 2.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 σ645.1+=设计配制C C 式中:C 配制 ——计算用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 C 设计 ——混凝土设计强度(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 σ ——实配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Mpa 。 四、计算砂、石用量 在算出了所用的水灰比(W /C )、用水量(W)、水泥用量(C)、砂率S (砂所占的体积为砂、石总体积的百分比)后,要进一步算出砂、石用量,这时有二种方法: 1.绝对体积法

混凝土基本知识总结

预拌混凝土基本知识总结 一、预拌混凝土 1、预拌混凝土定义:按照标准《预拌混凝土》GB/T14902-2012规定,预拌混凝土是指在搅拌站生产的、通过运输设备、在规定时间送至使用地点的、交货时为拌合物的混凝土。 二、原材料的性能 1、生产混凝土常用的原材料有:水泥、矿粉、粉煤灰、砂子、子、外加剂、水,其中水泥、矿粉、粉煤灰统称胶凝材料。 2、水泥:水泥是一种水硬性胶凝材料,能在水中和空气中硬化,并能保持、发展强度,是混凝土中主要的胶凝材料,混凝土的强度主要靠水泥水化作用来产生,混凝土标号越高,水泥用量就越大,生产混凝土常用的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42.5,表示符号为P·O42.5。 3、矿粉在混凝土中的作用:①二次水化后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特别是提高中、后期强度。②矿粉细度比水泥细,填充混凝土中的空隙,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耐久性。③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成本。④有一定的缓凝作用,延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4、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作用:①二次水化后具有一定强度主要是增加后期强度。②粉煤灰能增加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易于泵送施工,增加混凝土的耐久性。③替代部分水泥,节约成本。④利用工业废料,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5、骨料:砂子和子统称为骨料。子是粗骨料,根据粒径大小可分为大子(16-31.5mm)、中子(10-20mm)、小子(5-10mm);砂子是细骨料,根据细度模数大小可分为粗砂(3.7-3.1)、中砂(3.0-2.3)、细砂(2.2-1.6)、特细砂(1.5-0.7),生产混凝土宜选用中砂,含泥量一般不超过3.0%。 6、膨胀剂:起到补偿收缩的作用,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渗性。 7、外加剂: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调节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增加并能保持流动性,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例题 设计C20泵送混凝土,材料:水泥P.O42.5,中砂(筛余量25-0%),碎石(5-30mm)连续级配,减水剂YAN(参量0.8%,减水率14%)。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般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施工所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或工作度——维勃稠度)指标进行。如果混凝土还有其他技术性能要求,除在计算和试配过程中予以考虑外,尚应增添相应的试验项目,进行试验确认。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设计需要的强度和耐久性。水灰比的最大允许值,可参见表1 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表1 注:1.当采用活性掺合料取代部分水泥时,表中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即为替代前的水灰比和水泥用量。 2.配制C15级及其以下等级的混凝土,可不受本表限制。 混凝土拌合料应具有良好的施工和易性和适宜的坍落度。混凝土的配合比要求有较适宜的技术经济性。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步骤如下: (1)计算出要求的试配强度f cu,0,并计算出所要求的水灰比值; (2)选取每立米混凝土的用水量,并由此计算出每立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3)选取合理的砂率值,计算出粗、细骨料的用量,提出供试配用的计算配合比。 以下依次列出计算公式: 1.计算混凝土试配强度f cu,0,并计算出所要求的水灰比值(W/C) (1)混凝土配制强度 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按下式计算: f cu,0≥f cu,k+1.645σ 式中f cu,0——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MPa); f cu,k——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σ——施工单位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σ的取值,如施工单位具有近期混凝土强度的统计资料时,可按下式求得: 式中f cu,i——统计周期内同一品种混凝土第i组试件强度值(MPa); μfcu——统计周期内同一品种混凝土N组试件强度的平均值(MPa); N——统计周期内同一品种混凝土试件总组数,N≥250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或C25时,如计算得到的σ<2.5MPa,取σ=2.5MPa;当混凝土强度等级等于或高于C30时,如计算得到的σ<3.0MPa,取σ=3.0MPa。 对预拌混凝土厂和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其统计周期可取为一个月;对现场拌制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其统计周期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不宜超过三个月。 施工单位如无近期混凝土强度统计资料时,可按表2取值。 σ取值表表2 查表取σ=5N/mm则f cuo≥20 N/mm+1.645×5 N/mm≈28 N/mm (2)计算出所要求的水灰比值(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60时)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1) 配制强度:f cu,k=25Mpa f cu,o= f cu,k+1.645* o=25+1.645*5=33.2Mpa (2) 初步确定水灰比:(用经验公式计算,各指标选取) W/C= a a*f ce/(f cu,0 + a a*a b*f ce) =(0.53*36.5) / (33.2+0.53*0.20*36.5) =0.52 (3) 选取单位体积水泥混凝土的用水量: 由水灰比为0.52,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为10-30mm,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 在满足混凝土施工要求的基础上选取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为:m wo=175kg/m 3。(4) 计算1m3水泥混凝土水泥用量: 由W/C=0.52,m w0=185 (kg/m3),得m co=m wo/(W/C)=337(kg/m3) 查表符合耐久性要求的最小水泥用量为320kg/m 3,所以取按强度计算的单位水 泥用量m co=337 ( kg/m 3) (5) 选取合理砂率,计算粗细集料用量:最大粒径31.5mm,水灰比0.52,查表 取混凝土砂率B s =35%o (6) 计算一组(3块试件)水泥混凝土各材料用量 3水用量175kg/ m '水泥用量337kg/m 砂用量680 kg/m 碎石用量1263 kg/m

(7) 配合比确定: 个人认为,单位用水量可取180(kg/m3) ,为保证混凝土强度,水灰比取0.5,单 位水泥用量360(kg/m3) ,根据密度法计算配合比,假定表观密度为2400 (kg/m3 ),单位粗集料用量与单位细集料用量为未知量,可设方程求解 M c0+ M g0+ M s0+ M w0=2400 M s0/ (M s0+ M g0 )*100=35 解得M g0=1560(kg/m3) ,M s0=840 (kg/m3) 通过计算得到个人的配合比为:单位用水量:单位水泥用量:单位细集料用量:单位粗集料用量=180:360: 840:1560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 委托编号:试验编号: 工程部位: 强度等级: C 标准差: 水泥品种及强度等级:富裕系数: 砂品种:细度模数:石头品种:最大粒径: mm 掺合料:掺量: % 外加剂1:掺量: %;减水率: % 外加剂2:掺量: %;减水率: % 水源: 坍落度: mm 执行标准:JGJ 55-2011 计算步骤: 1.试配强度:fcu,o≥fcu,k + 1.645× = mpa 2.确定水灰比:W/C=а×fce/ (fcu,o+а×ь×fce)= 3.根据碎石粒径与坍落度查表, 用水量 kg/m3,当掺外加剂时的用水量 kg/m3 4.计算水泥用量: kg/m3,计算掺合料用量: kg/m3 5.根据石子粒径、水灰比确定砂率: % ;选择每立方米混凝土的假定重量: kg/m3 6.分别计算砂子的重量: kg/m3、石子的重量: kg/m3 7.试拌量: L 8.水泥: kg; 砂子: kg; 石子: kg; 水: L(精确至0.01) 9.调整: ①基准:水泥:沙子:石子:水::: ②水灰比+0.05,砂率+1% ::: ③水灰比-0.05,砂率-1% ::: 10.拌合物性能:基准配合比: 调整配合比①: 调整配合比②: 11.各配合比的3天和28天强度: 基准: 3天: kN kN kN → MPa 28天: kN kN kN → MPa 调整①: 3天: kN kN kN → MPa 28天: kN kN kN → MPa 调整②: 3天: kN kN kN → MPa 28天: kN kN kN → MPa 12.选定最佳配比的原因: 13.最终选定的配合比: 水泥:砂子:石子:水:外加价1 :外加剂2 :掺合料水泥用量kg/3 1.00 ::::::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公式

举个例子说明: C35砼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工程名称:XX (一)原材情况: 水泥:北水P.O 42.5 砂:怀来澳鑫中砂粉煤灰:张家口新恒Ⅱ级 石:强尼特5~25mm碎石外加剂:北京方兴JA-2防冻剂 (二)砼设计强度等级C35,fcu,k取35Mpa,取标准差σ=5 砼配制强度fcu,o= fcu,k+1.645σ=35+1.645×5=43.2Mpa (三)计算水灰比: 水泥28d强度fce取44Mpa 根据本地碎石的质量情况,取a=0.46, b=0.07 W/C=0.46×44/(43.2+0.46×0.07×44)=0.45 (四)根据试配情况用水量取185kg/m3。 (五)确定水泥用量mc,mc=185/0.45=411kg 粉煤灰采用超量取代法,取代水泥13%,超量系数1.5,内掺膨胀剂6%,防冻剂掺量3.6%,经计算最终结果如下: 水泥用量为337kg/ m3粉煤灰用量为75kg/ m3膨胀剂用量为26kg/ m3 防冻剂用量为15.8kg/ m3 (六)假定砼容重为2400kg/m3,砂率为βs=43%,得 砂用量为757kg/ m3 石用量为1004kg/ m3 由此得每立方米的理论砼配比为: Kg/m3 水泥水砂子石子粉煤灰外加剂膨胀剂 337 185 757 1004 75 15.8 26 然后试配确定生产配合比 常规C10、C15、C20、C25、C30混凝土配合比是多少? 要看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啊,强度等级不同,量也不同 混凝土按强度分成若干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划分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立方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得百分率不超过5%,即有95%的保证率。混凝土的强度分为C7.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等十二个等级。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泥、水、砂、石)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两 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1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用量,如水泥300千克,水180千克,砂690千克,石子1260千克;另一种是用单位质量的水泥与各种材料用量的比值及混凝土的水灰比来表示,例如前例可写成:C:S:G=1:2.3:4.2,W/C=0.6。 常用等级 C2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