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研究

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研究

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研究
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研究

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研究

湖南省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研究课题组

综合素质培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求。实行综合素质评价,是深化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遵照《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各地积极探索,取得了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有益经验。但其实施过程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特别是对综合素质评价的内涵认识还不清,评价的指标过于原则、抽象、模糊,失去了对学生发展的指引价值和激励功能,达不到以评促育的目的,评价手段也比较滞后,缺乏操作性,导致评价效果不佳,流于形式。鉴于此,有必要对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进行深入研究。

一、指标体系建构的目的和作用

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不仅是教育实践中的一个现实问题,也是素质教育实施进程中一个突显的学术问题。为能科学地系统化地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指标体系建构的目的,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建立一套科学的、客观的指标,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发展水平,关注学生的发展趋势,淡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的激励与促进发展功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体来说:

(1)着眼于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诊断、调控的功能,帮助学生设置修身路径、规划人生蓝图、搭建成长阶梯,导向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2)促使学校和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发展观和评价观,正确观察、诊断和掌握学生的成长状态和发展水平,改进教育教学行为。

(3)营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引导家长和社会形成科学的成才观念,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支持和服务。

指标体系的建构,应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为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学水平服务,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

(1)引导发展作用。综合素质评价的目的重在发展,注重对学生“人”的教育。立足学生过去的基础,根据现在的状况,着眼于未来的需求和发展,这是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核心价值所在。

(2)教育共识作用。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指示器,指标体系能引导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状况的整体了解,形成共识,并采取比较一致的积极态度和行动。

(3)质量监控作用。指标体系的制定,能比较全面地评价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过程,将绝对评价、相对评价与个体内差异评价结合起来,有利于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质量进行有效监控。

(4)对策调节作用。指标运用和实施的效果,可以及时反馈给教育政策的制订者、教育措施落实者,有效评估政策、措施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进而对措施加以改进或调整,从而提升教育政策措施的效益。

二、指标体系的建构原则和策略

要使各项指标优化为反映一个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状况的指标集合,其建构应遵循正确的原则:

整体性原则。从整体视角充分反映和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内涵,综合评价学生的各素质结构是否合理、是否全面,引领学生既实现全面协调发展,又彰显个性和特长,挖掘出发展潜能。

基础性原则。以培养人的基本素质为出发点,评价的学生整体素质结构中处于核心和基础的部分,以奠定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基础,打好创新性素质所需要的基础。

发展性原则。指标体系的建构,重在发展,“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要成为教育学生的工具,为学生素质的发展提供及时良好的服务,使学生的身心向着国家和人民所期望的方向和水平发展。

过程性原则。在动态化的评价过程中渗透时时评价观,通过给予每个学生多次评价机会,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评价中得到肯定与激励,并且教师应用日常评价的多次结果,以保证对学生评价的真实、准确和全面性。

差异性原则。强调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和谐统一,将评价尺度由“一把尺子”变为“多把尺子”,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依照各自的条件,在基本素质全面发展的同时为学生有个性、有特色的发展创设空间。

为了使指标体系的建构过程,成为充满思想的行动过程,应采取边研究边实践、边实践边研究的策略。

(1)调研追因:通过调研,摸清学校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情况,总结、提炼其基本经验与主要成效,梳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指标体系对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影响。

(2)比较探寻:以开放的视野,了解当前教育理论对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探索与经验,同时进行历史比较和发展预测,以发现成绩、比较差距、找出问题、为寻求对策提供理论依据。

(3)政策反思:通过对现有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的有关政策、法规的研究,反思政策措施在实施中弱化和失真的原因,剖析综合素质评价表面化、形式化的后果,明确指标体系建构的着力点。

(4)体系构建:以导向学生发展为目的,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基本内涵的研究,提炼细化评价内容指标,完善评价指标的呈现方式,建立起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评价指标集合。

三、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内涵

为了使指标体系能够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整体状态,并确保该指标体系能科学、有效地收集学生成长信息,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政策相关性、价值导向性、理论关联性和指标的可操作性要求,建构了“五维i级加观测点”的指标体系框架。

一是以《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为依据,将道德品德与公民素质整合,确定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五个维度,即公民道德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作为一级指标,

二是加强对各维度的研究,弄清楚其基本内涵,把同类或类似的内容加以合并,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和负担,构建符合教育目的和学生发展实际的二级指标,共22个。

三是认真研读、领会和挖掘二级指标的主要内涵,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培养学生个性特长与潜能有机结合起来,确定三级指标,共60个,并作为学生评价的基准内容。

四是根据三级指标的指向,根据学生发展的实际,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个方面,科学筛选最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行为表现,作为观测点。整个指标体系共有观测点约196个,涉及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方方面面,给学生成长以必要的具体指引。

“五维三级加观测点”的指标体系框架,定位“发展”,反映了国家教育目的、学校培养目标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期盼,表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各项指标的确定,功能和意义不在于甄别和选拔,而在于引导学生的发

展;立足于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评价关注的是学生的公民道德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的发展,并力使之与学科学习日标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同时指标价格体系以科学、高效、简化的指标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状况,既应注意统一要求,也关注个体差异以及对发展的不同需求,为学生个性、有特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同时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刻画出一幅学生德智体美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画卷。

四、指标体系建构的优势与特色

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坚持素质教育理念,厘清了评价过程中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国情与国际视野的关系,与学业水平考试协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学生评价体系,显现突出的优势与特色。

1.涵盖全面,引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围绕公民综合素质对中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确定公民道德素养、学习能力、合作与交流、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五个维度,由维度又引申出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的要素,共22个,根据要素确定引导学生共性发展的评价要点,共60个。每个要点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进行导向性、典型性、普遍性的清晰描述,确定三至四个主要观测点。评价内容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与学业成绩评价一起,构成完整的学生评价体系。

指标体系的全面建构,拓宽了评价的价值,既体现了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基本要求,又要重视学生的思想认识的形成,各种潜能的发展,更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帮助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2.立足基础,促进学生人格的不断完善与学力再生

“热爱祖国”中“热爱家乡”是起点,因为爱祖国不是一句空话,必须从爱家乡开始。“热爱家乡”必须“感恩家乡的哺育”,“关心家乡的变化”,“为家乡做力所能及的事”;“亲近社会”必然“富有爱心”,而爱心则表现在“尊老爱幼”,“对弱势群体有同情心”,“能给他人力所能及的帮助”,“爱护动物”等观测点上。这些都是一个现代社会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关注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共同基础”,是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的鲜明特色。“共同基础”不仅仅在于掌握

基础知识,提高智力水平,而是对于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本要求。纵观指标体系的五个维度、每个维度涉及的不是某一门功课,而是国民素质整体的某个重要方面,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自己将向何处去,懂得运用所学过的知识理解身体功能、饮食和体育锻炼的影响从而避免潜在的危险;培养学生的判断力、欣赏力和敏感性,丰富学生对现实的体会。学会生活知识,掌握生存技能,领悟生命价值;帮助学生养成开放和批判的思维,对科技进步的兴趣以及对自然环境、生命和健康的责任感,促进学生人格的不断完善与学力再生。

3.强化养成,指向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叶圣陶说过:“教育无非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进而养成一种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指标的确立,不是随意想象的,而是基于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按照“典型行为评价”提炼观测点。如对“学习能力”的评价,我们确立“愿望与兴趣”“习惯与方法”“运用

与反思”“探究与创新”四个评价要素,观测点都指向学生基本的学习行为,如“有学习规划和安排”,“主动学习,不要别人督促”,“敢于质疑,不盲从书本和权威,有批判精神”,“有自己的见解”等,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和主动进取精神。

对“交流与合作”的评价,在知识上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如何学习共同生存,知道集体生活规则和社会行为准则,知道什么行为是被允许的,什么行为是被禁止的。在能力上要求学生遵守规则,特别是学校的内部规则;能够在团队中进行沟通交流和合作,取得共识、完成任务;能够衡量自己的行为后果,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态度上学生应该懂得社会生活是建立在一系列原则的基础上,即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每个人都应该具有对他人的责任感和帮助他人的团结意识。社会交往能力和具有公民意识。

指标体系以“评”助“育”的建构导向,将评价与学生日常行为表现联系起来,有利于孕育学生良好的品质与行为,如针对当前独生子女较多,容易放纵的特点,我们设置的“自我约束”评价指标,要求学生“严格要求自己”,“拒绝不良诱惑,自觉抵制黄、赌、毒”,“勇于自我批评”,“生活节俭,理性消费,不攀比”,这有利于学生对照检查自己的行为,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识;设置的“健康休闲”的评价要点,要求学生“有健康的生活情趣与爱好”,“处理好学习与娱乐的关系”,“适度休闲,健康上网”,给学生现实的正确引导,避免了评价的空洞和流于形式。

4.有效链接,为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运用搭建平台

综合素质评价是一个多点对多点的多维度的评价体系,有大量的信息、内容需要记录、交换、分析和计算。指标体系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要求,便于电子化平台的建设,与校园网、教育信息平台链接,便于教师、学生以不同的身份登录,随时进行评价、修改,或进行评价的查询,而且能将教师、学生的评价信息及时汇总,迅速生成丰富、直观的评价统计结果,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情况进行直观描述。学生的每一个点滴的进步、每一次良好的表现、每一个优秀的成果都能真实、及时地记录下来,为建设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资源库,提供了可能。

唐庄初中学生发展性评价制度

唐庄初中学生发展性评价制度 为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构建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 进而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逐步建立科学、全面的学生评价体系,现遵循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依据上级一 系列文件精神和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它将是我校新课改背景下进行学生评价的纲领性文件。 一、指导思想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2.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发挥评价的引导激励作用和教育功能,通过对学生基础素质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3.通过学生发展性评价科学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促进教师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通过学生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知识能力和谐发展,并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评价原则 1.全面性原则既要注重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评价,更要注重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的评价,纠正单纯以文化课考试成绩评价学生、选拔学生的错误做法。从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 2.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每一学期的评价要注重学生一学期的表现和发展情况,毕业时的基础素质发展性评价要注重学生在各个学期的表现和发展情况,要让学生的发展过程成为基础素质发展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3.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原则: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评价是一个非学业性的评价。如果只采用分数或等级等量化的东西来对它进行评价是片面的、不科学的。只有根据它的过程性、发展性的特点,采用诸如成长记录袋等方式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的评价结果,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4.日常表现和标志性发展结合的原则 评价既要看到学生取得的标志性绩效,又要注重学生在日常发展过程中的心理、道德、价值观、学习态度和创新能力的养成。

论文:浅谈中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浅谈中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灵台一中高一(10班马宇琛 在高中新课程的学习中我深刻感受到合作探究学习的重要性,在平时的学习中小组合作探究帮助我们自己动手操作,感受自己动手学习带来的快感,体验研究的步骤,对学习的促进,对情感的提升,因此,我认为中学生有必要进行研究性学习。 1.研究性学习有利于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灌输”、“识记”,对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应用 能力重视不够,因此使得学校教育与现实生活相差甚远,而这种封闭性的教学模式致使许多学生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性学习一扫“填鸭式”的传统教育模式,将课堂开放到现实的情景中,使学生通过课题研究的实践,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养成学生主动探究的态度和批判、创新的精神。研究性学习的开设,建立了一种从内容到实践都具有开放性的学习模式。这一模式必将在创新思维培养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内驱力。 2.研究性学习的开设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应试教育中,学校教育偏重于在学科知识的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层面上开展教学活动,对综合应用和创造性解决问题层面的内容涉及很少,因而要达成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就非常困难。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高中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既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素质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是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因而一个重要的着眼点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研究性学习的提出,使“素质教育进课堂”有了新的突破,这将极大地转变学生学的方式、转变教师教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具体来说,中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将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收获: ①使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产生积极情感,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

初中研究性学习报告(水污染)

初中<<研究性学习>>课程 课题研究报告书 课题名称: 我国水污染现况及防护 指导老师: 朱广侠 年级班级: 2011级初三八班 完成时间: 2012年七月

《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书

正文: 目前,人们已意识到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来发展经济,这样的代价太大了。我国已提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的战略,对整治水域污染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我们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为了拥有洁净的水环境,保护水资源,当从现在做起.不然的话,将会爆发一场可怕的灾难!我国水环境的前景令人担忧。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灾害频繁的国家,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只有25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在世界排第110位,已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 多年来,我国水资源质量不断下降,水环境持续恶化,由于污染所导致的缺水和事故不断发生,不仅使工厂停产、农业减产甚至绝收,而且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和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地威胁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威胁了人类的生存。我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以污染程度大小进行排序,其结果为: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长江,其中,辽河、海河、淮河污染最重。综合考虑我国地表水资源质量现状,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Ⅰ、Ⅱ类标准只占32.2%(河段统计),符合Ⅲ类标准的占28.9%,属于Ⅳ、Ⅴ类标准的占38.9%,如果将Ⅲ类标准也作为污染统计,则我国河流长度有67.8%被污染,约占监测河流长度的2/3,可见我国地表水资源污染非常严重 我国地表水资源污染严重,地下水资源污染也不容乐观。 我国北方五省区和海河流域地下水资源,无论是农村(包括牧区)还是城市,浅层水或深层水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局部地区(主要是城市周围、排污河两侧及污水灌区)和部分城市的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污染呈上升趋势(金传良等,1996)。 具体而言,根据北方五省区(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1995眼地下水监测井点的水质资料,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69个城市中,Ⅰ类水质的城市不存在,Ⅱ类水质的城市只有10个,只占14.5%,Ⅲ类水质城市有22个,占31.9%,Ⅳ、Ⅵ类水质的城市有37个,占评价城市总数的53.6%,即1/2以上城市的城市地下水污染严重。至于海河流域,地下水污染更是令人触目惊心,2 015眼地下水监测井点的水质监测资料表明,符合Ⅰ-Ⅲ类水质标准仅有443眼,占评价总数的22.0%,符合Ⅳ和Ⅵ类水质标准有880和629眼,分别占评价总井数的43.7%和34.3%,即有78%的地下水遭到污染;如果用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在评价的总井数中,仅有328眼井水质符合生活标准,只占评价总数的31.2%,另外2/3以上到监测的井水质不符合生活饮用卫生标准。 为了推动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统筹规划和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解决日益严峻的缺水问题,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以提高公众对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的认识,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确定自1993年起,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 面对严峻的缺水、水污染问题,我们应积极行动起来,珍惜每一滴水,采取节水技术、防治水污染、植树造林等多种措施,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研究总结

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研究总结 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研究总结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江**同志在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是人才……”因此在教育实践中,要适应形势的发展,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而学生的创新素质包括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继续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前推进,以提高国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强调课堂教学过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实践出真知。没有实践,就不可能有创新;实践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达成创造。《化学课程标准》指出: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可见,科学探究学习已成为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非常主要的学习方式,也是提高学生科

学素养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方式。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今天,“探究式教学”,“开展创造教育”,“培养创新意识”,已经渗透到各个学校的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 化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起源于实验,又依赖于实验。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化学教育家刘知新认为,化学实验应具有以下教学功能:它是化学科学认识之源泉,是训练科学方法的有效途径,是养成科学态度的必由之路,在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全面展开的今天,化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独特的作用,在安全第一的前提下,构建以实验为基础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展示创造能力,让学生在化学实验中获取真知,收获乐趣。但是,当前在我们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仍绝大部分为教师进行实验演示,又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常用模式是实验前教师明确讲清有关的知识点,将实验方案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明确地教给学生,再进行演示,然后再记录实验现象、结果。学生进行实验主要是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和巩固,使之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在这些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巩固和检验知识,学生的创造能力没有得到展示。有时教师甚至采取讲实验背实验的方法完成实验教学,而考试成绩却不一定差。评价学校及化学教师的标准也主要是考试分数,所以化学实验教学一直处于次要地位,这样教出的学生基本上缺乏创新的愿望和激情,思维僵化,缺乏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与社会发展不相符合。 新课程理念是当前教学的主旋律,化学新课程理念要得到落实,

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报告

( 学习报告)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49645 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报告Research study report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报告 课题提出背景说明 自从1993年高考中增加考查数学应用能力的应用题以来,应用题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正在逐步受到重视,关于应用问题的研究已成为当前中学数学的热点问题,历年来已升学或就业的大量学生都暴露出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低下的弊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中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不容乐观无论是思想意识、数学教材,还是课堂教学的设计,都远没有达到大纲的要求,这也充分说明应用题教学还没有真正到位,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1、充分拓展教材的内容,加强应用题的趣味性和应用性。 2、培养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阅读理解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还其数学的本源——生活实际,生产实际,科学实验的实际,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实际。开展好“实习作业”、“研究性学习”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新路子,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新世纪科学发展的新时代培养创新型人才。 任务分工: 组长负责组织好学生并确定个小组的任务

第一、小组在的带领下区社会上抽样调查居民近5年的消费水平的变化 第二、小组在的带领下上网了解东方市的居民近5年的消费水平的变化 第三、小组在的带领下整理前良小组收集的资料与数据 第四、五小组在分析整理数据 然后集体对数据用数学函数的观点来分析数据,并总结结论 活动步骤: 在XX年9月——XX年12月各小组按自己的任务分工进行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 在XX年1月————-XX年2月分析数据并用现代技术对数据进行整理在XX年3月——XX年5月集体对数据用数学函数的观点来分析数据,并总结结论 预期成果: (1)根据新课程标准,开展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通过调查学生在应用图表、阅读能力以及学习其它学科与数学的关系等方面的情况,分析原因,并探索提。 (3)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观学习、动手操作、写实验报告,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积累经验,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尤其是从自己周围的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如果学生能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不但能提高自己的建模能力,加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而且能开发自己的创造力,将受益无穷。综合实践活动

学生发展性综合评语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学生发展性综合评语 篇一:学生发展性综合评语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标准(自我、家长评价用表)学校:年级班姓名年月 日篇二:初中生发展性综合评语初中生发展性综合评语我性格开朗、办事稳重、善于思考、自学能力强,易于接受新事物。我的基础知识扎实、 实验操作技能强。是一名符合时代要求的毕业生。作为学子,我满怀热情与追求,期待成功. 高中一年来,思考、书籍和社会实践使我不断走向成熟,对知识的渴望,对理想的追求,人 际关系的扩展,思维方式的变更,造就了我日趋成熟的思想,培养了我务实进取、认真负责 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团队精神 ★在思想方面:我积极上进,笃守诚、信、礼、智的做人原则,思想积极要求进步。★在社会工作方面:我历任班长管等职务,长期为同学们服务,参与组织了各项有益活

动,培养了较强的策划、组织、协调、管理和创新能力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在业余方面:我充分发挥在音乐方面的个性特长,积极参加了校园各项文艺活动,活跃在校内的各种文艺舞台上。此外,擅长打排球等各种球类,担任过长时间的排球队长,参 加了历年的班级各种比赛。在道德品质方面,我关心了解时事,具有国家和民族自豪感,遵纪守法,举止文明,正直守信,有团队精神,热爱劳动,乐于帮助他人,并自觉爱护环境卫生。学习上,我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勤钻研,肯思考,能合理安排好学习时间,善于摸索符 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理解能力强,思维敏捷,对问题有独到的见解。 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合作与实践中,我爱护集体荣誉,在团队合作中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观点,积极发展实践能力,勇于开拓新方法,但有时过于苛求。我会努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去协调并改正。在运动与健康方面,我能认真完成体育锻炼,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提高自我审美 观点,并发现生活中的美。在未来的生活中,我将更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时光如梭,转眼即逝。在学习上我严格要求自己,后很强的分析能力,成绩优异。我喜 欢交朋友,有很强的交际能力。同时,我还具有创新意

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成果

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成果 关于“身边的环境污染”的调查报告 学校:青岛市第53中学 班级:八年级七班 姓名:徐海云 指导老师:

关于“身边的环境污染”的调查报告 一、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然而在人们越来越奢侈的物质享受的背后,却是生态的失调、环境的恶化。到处可见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污染、水土流失等一系列严峻的问题正在威胁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同时也严重影响着经济的发展。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为此,我深深感受到作为中学生更应关注人类共有的生存环境—─地球,并确定了本次研究性学习的主题。 二、研究方法 交流法:小组成员进行问题、意见交流 查询法:进行网络查询 问卷调查:发放问卷调查表 个别谈话法:社区街头、校园随即找人问谈 图表统计法:进行整理归纳 三、研究过程 我们本次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就是“身边的环境污染”调查报告,研究调查有关环境方面的内容,并且我们还确定了美丽家园、病态家园、拯救家园、未来家园四个个调查内容。 第一步:确定主题,制定研究计划、方案 第二步:进入社区周边环境,实际调查,争取家长、学校、社区的配合 第三步: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完成主题 第四步:调查问卷 第五步:完成统计表 第六步:完成学习报告 四、研究成果 我们身边造成污染的污染物是: 1、公共厕所排出的粪便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让人恶心。 2、工厂排出的废水又黑又臭,还浮着一些秽物。

3、工厂排出的废气很刺鼻,会散发到小镇的各个角落。 4、化肥厂排出的气体中含有粉尘、铅、煤灰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5、公园的草坪上常有游人丢弃的垃圾,既不卫生,又影响市容。 上面介绍的污染物对动物,植物也有极大的危害. 例如:臭气对植物光合作用有很大的影响…… 污染物对环境和生物造成的近期的危害:使空气变得臭气熏天,而且使排洪水进一步的污染. 远期的危害:使人身体的免疫力不断下降,对人肺部有很大的影响,严重时还会死亡. 针对随机调查调查,以及对一部分学生的日常行为观察,日常谈话和以上的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1.对全校的学生分年级制定系列、系统的环境教育计划,使环境教育制度化、规范化。 2.加强环境教育的社区活动,如向社区居民宣传环保知识、派发环保宣传资料等。 3.不同学科教学都与环境教育有一定的关联,推行环境教育“科科有责”,不同学科之间应加强合作,共同推行学校环境教育。 4.加强日常行为中的环境意识。在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不浪费纸张、不要常倒剩饭菜、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不践踏草地等日常行为规范方面加强监管。 五、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调查,得到真实可信的数据与信息并将研究成果在学校展示,使同学们懂得保护生态环境,爱护人类资源的重要性。从小树立环保意识,提高环保实践能力,激发热爱共有家园的情感,增强环保责任感。 同时在活动中培养我们的观察、表达、调查研究等综合实践能力,学习调查资源状况,有初步调查报告的能力,并以此指导为实践。

高中数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高中数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中学数学论文 高中数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文/茅红钢 【摘要】创造性思维是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提升学生对于高中数学课程兴趣的重要方法。培养学生高中数学的创造性思维已是重要课题。本文从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出发,阐述培养创造型思维的前提条件,随之列举常见的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具体举措,最后加以总结,分三部分诠释了高中数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必要性。 关键词数学;创造性;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长远发展的灵魂支撑,更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动力来源。想要创新,拥有创造性思维是掌握创新能力的一个基本要求。创造性思维同一般性思维不同,它挣脱了传统思维的束缚,是具有高度灵活性、创造性、多变性的高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灵活运用,是展现个人综合素质与其个人潜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国家所需人才的摇篮,是推动整个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及结果。它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完善素质教育,因此,在学生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必不可少的。独善其身只能导致固步自封。学习亦是如此,单纯的学习只会成为社会上甚至是生活上的“书呆子”,并无法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自身的发展也并未得到提升,多少“天才”夭折的事迹足以说明其意义。在学习中学会创造,并运用到具体的生活当中,才能打破自身的桎梏,激发潜能,提升自我,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创造性思维不是灵光一闪的奇思妙想,更不是闭门造车的笔耕不缀。剥离掉培养创造型思维的外部因素,自身扎实的知识基础才是诱发并形成创造性思维的决定性因素。只有打下牢固的基础,才能有可能实现创造性思维,而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 (一)建立牢固的数学基础知识体系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理解并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是培养创造型思维的基础。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首先便要使学生打下牢固的数学基础知识体系,熟练并掌握运用数学各项基本公式,学会举一反三。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育时运用“讲数学小故事”等活泼生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灵活掌握各种数学知识,并了解数学产生的生活来源,这对学生学习、理解数学具有很大的帮助。 (二)树立开放性思维的意识形态 创造性思维注定是打破权威及传统束缚的。如果一味的局限于老师的传授之下,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从没想过主动创造(指灵活运用),那不仅仅是学生的失败,更是老师的失败。引导学生树立开放性的思维意识形态,激活其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对创造性思维培养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搭建开放性的思维创造环境 有了良好的数学基础并拥有创造性的意识形态,就必须要为期搭建开放性的思维创造环境。中国传统的封闭式教学已经严重阻碍了中国学生创造型思维的培养,导致中国大量缺少顶尖技术人才,封闭式的教学环境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相信许多同学在实验课上对于动手做实验都具有浓厚的兴趣,由此可见,开放的思维创造环境对诱发创造力的重要程度。

学生评价体系实施方案

学生评价体系实施方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学生评价体系实施方案 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学生评价改革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建立新型教育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任务和基本要求。《新课标》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样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因此,我们对学生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也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应强调评价的诊断功能和促进功能,注重学生发展的进程。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意考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参与,大胆尝试并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乐于与同学进行交流与合作;是否具有学习的兴趣与克服困难的精神,认真听讲、完成作业。基于以上认识,现制定学生评价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不断改革和完善学生评价机制,着力构建符合素质教育思想,有利于促进学生充分、全面、终身发展和有差异地发展的学生评价体系。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激励等促进发展的功能,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促使全体学生在其已有发展水平上有所发展,在其可能发展的范围内充分发展。 二、学生发展性综合评价的原则: 1、基础性:能切实反映和评价学生在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社会实践、身体及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基础水平。 2、发展性:能切实反映和评价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水平。 3、全面性:能全面反映和评价每位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水平。

中学生研究性学习自我评价

中学生研究性学习自我评价 研究性学习自我评价是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评价的内容与方式必须充分关注学习态度,重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重视交流与合作,重视动手实践。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中学生研究性学习自我评价,欢迎阅读,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中学生研究性学习自我评价 经过几次较深入的社会调查,我们逐步掌握了鲁班湖地区的基本概况,这里就我个人方面,作以下几点总结。 1、我在研究小组负责的是采访的任务,因此得到了极好的锻炼口才和胆量的机会。由于我们在采访前作了细致而充分的准备,所以在与被采访对象一对一的谈话中,我并没有陷入不知所措的境地,而是显得游刃有余。 2、因为交通不便的缘故,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多为步行,由于山路崎岖不平,耗费时间较长,所以多次陷入身心俱疲的境地,但对于研究的工作,我们自始至终十分投入,因而坚持到了最后,我很高兴自己及全组成员能够坚持下来,这样对磨练自己的意志很有帮助。

3、经过此次调查研究,我们对书本上出现过的知识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更是接触到了许多学校里无法学到的新知识,“社会是最好的大学”,在切身体会下,印象更加深刻。 谨此几点总结,以表感受。 中学生研究性学习自我评价 我们这次研究的内容是《垃圾资源化》,以下是我们研究题目的具体内容: 1、垃圾处理的方法 2、垃圾如何分类、回收 3、个别垃圾个别处理。 研究一个课题,首先应该确定研究方向。我们的研究方向是从生活入手,配合现在国际环保的要求,我们选择了这次的主题。与此同时,虽然是第二次研究我们还是会遇到一些问题:制定实验方案。在制定实验的过程中,我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身为组长要有掌控能力,由于我不很得心应手研究便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一拖再拖。所以针对这一点,我觉得我们应该事先制定出一份详尽的时间表,然后应该严格按照时间表来执行。只有在这样详细的规划下,我们才能按时完成任务。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我国素质教育及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道风景线,每个学科的教师都在试图在自己的学科中突出这一特色,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并不是新生事物,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也一直在贯彻着这一原则。做为中学教师,在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是我们一直在研究的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 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运用新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它是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相结合的产物。它需要有灵感的作用,灵感常常拜访那些勤奋的人。创造性思维与人的智力、性格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二期课改稳步推进的今天,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每位教师都努力践行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新理念。为了学生的一切就要着眼于学生一生的发展,就要培养其创造性思维。 江泽民总书记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根据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结合多年的教学工作经验,研究者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学生对创造性思维的理解和认识。大量的事实证明:如何学生根本没有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旺胜的求知欲,即使他们掌握了一定的新立法,也很难有实际的、有价值的创造行为。因此我们的教学目标要着眼于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某件事很关注,有浓厚的兴趣,他就一定会全身心的投入,并努力做出成绩来,正因为如此,我们老师就要有意识的向学生传

递一些信息:创造是聪明的表现,创造并不遥远,人人都可能成为发明家。并有针对性地讲一些发明创造的故事。如鲁班是怎样发明了锯。某小学生发明了带像皮的铅笔。使学生在日常的耳濡目染中,提高了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如果有了对创造性思维的高度认知,就为后面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教师要创造性的教学,为学生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俗话也说“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 在老师榜样力量的带动下,学生们一定会内化到行动上。在初三复习阶段,我就总结了“新、奇、活、深”四字经教学法,深受学生的欢迎。 1、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感到“新”。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学生对所学的材料感兴趣。”因此,把深奥的知识具体化、生动化、通俗化、甚至是白化。利用各种方式营造学生感兴趣的场景,唤起学生强列的好奇和求知欲。俗话也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受到英语老师组织学生听写英语单词的启发,“洋为中用”,把听写的形式借鉴过来,用于复习数学的基础知识,能起到“事伴功倍”的效果。以复习整式这一章内容为例,我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串,请同学们直接写出答案了,让一名学生进行板演,以便进行综合评价,先写出整式的定义,再写一个自己喜欢的单项式,并明确其系数和次数,再写一个系数为-2的,含有三个字母的,次数为4的单项式。把写的两个单项式变化成多项式,并明确它是几次几项式……这样短时间内学生就可以把一章的内容系统化,所谓是省时高效。 2、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们认识到“奇”。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就得用一些语众不同的奇招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如课前的师生问好,每一节课换个学生到讲台上,让他代替老师,与班里

学生发展多元化评价体系

学生发展多元化评价体系 一、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创新教育理论对学生的评价,着重考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及创新品格等方面的综合发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评价。不仅应关注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更应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以促其全面发展,终身发展。 二、多元化评价思路 1、确立评价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魂。 2、围绕评价的发展性、形成性功能。 3、新课程理念与校本实际相结合。 4、从评价目的、内容、主体、标准、方法、过程、结果等方面进行设计。 三、多元化评价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始终以学生为主体,采取自评、互评相结合。 2、全面性原则: 评价内容应具有三纬度特征,必须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3、民主性原则: 把学生当作平等合作的伙伴来对待,可以评自己、评他人、评教师、评教材。 4、个性化原则: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多用一把尺子多一批学生。

15、发展性原则: 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改进功能。 四、多元化评价的实施 1、多元化评价实施xx (1)评价目的激励、导向、改进化 多元智力论告诉我们: 每个学生都有多种智力,只是这些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组合存在,各俱特色。因此尽量用激励性的评语促进学生的发展,帮助他们确立目标,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和被评价者一起分析、发现存在的优点和缺点,进出合理性建议,发挥评价的改进功能。 (2)评价内容多元化 ①学业内容的评价。学业内容基本上以各学科所应掌握的知识和形成的技能为主,基本实现了分项考与综合考相结合、学科抽测与定期验收相结合、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小组评与家长评、教师评相结合。测评内容以新课标为指导,以细化的评价目标和标准为依据,在命题上力求体现趣味性、灵活性、交际性、实践性。 ②非学业内容的评价。也就是常说的非智力因素评价。非智力因素对于一个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在非学业内容的评价过程中,我们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愿望、兴趣、主动性、合作与交流的意识,关注他们的情感体验,学习心理等。通过学生自评、教师点评、谈话、家长参评,小组互评等多种形式。 让学生更多地反思自己,改进学习行为。 (3)评价主体多元化 传统的评价方式,通常是以教师为评价主体。这样的评价往往带有较强的2

初中生个性发展自我评价

初中生个性发展自我评价 1. 我在音乐方面表现突出,参加了学校的合唱团。平时积极参加声乐,舞蹈训 练,领悟能力强,动作准确,节奏感强,并为班级和学校争得荣誉。 2. 有广泛爱好的我特别擅长于美工和多媒体的制作,就任本班组织委员的同时也加入了校学生会宣传部。对工作热情、任劳任怨,和部内成员团结一致,一年间我由部委升为部长。在任部长期间注重配合学校、学生会其它部门,出色的完成各项宣传工作,促使学校的各种运作更顺利的同时行。学校的各种活动都热情的参加,并且收获颇多。 3. 我的兴趣广泛,计算机、唱歌、足球、篮球都是。除了利用课间、课后时间和同学一起踢足球外,节假日我还在小区里和同龄的伙伴一起锻炼。通过与同龄人的交流,提高了我与人交流与沟通的能力。:我在体育和写作上有一定的特长。在校运动会上,我取得了一些成绩,另外在十项技能大赛上我也获得了一些奖项。我写的作文经常被当做范文,这令我很是骄傲! 4. 我是一个喜欢独立思考的人.我认为个性是一个人独有的特点.而形成的特点将对一个人走入社会非常重要.高中时期所形成的思考,思维模式决定着.我认为,个性就是寻求不同,寻求独特的生存之道.我希望自己胸怀大志,努力拼搏,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我自己个性发展的目标是:第2 学期,在语文,英语,史,地,政,数,理,化功课的学习中达到全优.在篮球方面力争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水平.本学期在北京“阿迪"五对五篮球对抗赛中,取得第四名。 5. 我的长处是绘画。这正是因为我喜欢绘画,于是对绘画便有了极高的热情。自然,有了热情也就有了动力。我喜欢绘画已经到了一种难以放手的地步了,不,应该是说根本就不愿放手……我希望能画出一幅漂亮的画,也愿意为大家创作更 多更多画……我很清楚,以我现在的能力来说,离创作出令人满意的画的时候还远着昵……我现在的级别也只是初学者,就想要学写字的人刚刚学会了如何拿笔一样,只是刚刚有能力去做接下来的事了而已、即使是这样我也很高兴……因为我是有希望实现接下来的事的,我也有机会实现我的梦想。所以,今后无论怎样,我也要继续努力下去,努力提升我的绘画水平,绝对不要放弃!!!! 6. 我喜欢唱歌,在班中我经常会陶醉的唱起来.唱歌令我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从小到大,对学习,我都抱着一种坚持不懈的态度充满了信心。对同学朋友我永远都用一颗热情善良的心去对待他们。我是老师的得力助手,父母眼中乖巧的女儿。遇到困难,我也曾想过放弃,但是每一次我都坚持了下来。对生活,我永远

研究性学习报告关于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报告汇总-共9页

研究性学习报告 关于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报告 2019届高二(4)班课题组 指导老师:梅杨清 课题组长:朱哲欣 课题组成员:张一文饶紫玥叶诗婷叶亮亨谢纪君开题报告 选题背景: 现今的图书种类纷繁复杂,经典的、流行的、优秀的、糟粕的……充斥在各个书店、报刊亭或其它地方。中为中学生的我们,阅读,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广大的中学生都在看些什么书呢?在各式各样的图书、杂志中,中学生是如何选择的呢?是出于什么心里去选择的呢?书,是我们了解事物的一个窗口,它对于人们的影响不容忽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持久深远的,书,承载了文化,人们在阅读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受到了影响。优秀的文化会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塑造健全的人格;反之,糟粕的文化会阻碍人们的发展。尤其是中学生的我们,不论是在心理或生理上都还未成熟,文化对我们的影响是最大的,所以中学生阅读问题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未来的世界是由我们这一代来引领了,若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无法承担这样的重任的!我决定进行这个课题研究,对上述提出的问题找到答案,希望能对中学生的阅读选择提供一些帮助!

调查方式: 调查问卷 --------------问卷设计 在问卷中,我着重对中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的大致范围、数量、种类及态度进行调查。主要从阅读的途径、阅读情况及其内容等方面的处理,对课外阅读的看法以及对学习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抽样问卷调查。 (一)问卷调查的内容 1、认为中学生应该阅读吗? A、应该90% B、随便10% C、不应该0% 2、你喜欢课外阅读吗? A、喜欢65% B、一般20% C、不喜欢25% 3、你们经常看课外书吗? A、是 B、否 4、一周内共看几小时? A、二小时以下 B、三小时 C、四小时以上5、你经常看什么类型的书籍? A、小说 B、散文 C、童话 D、漫画 E、杂志、报刊 6、你经常去书店吗? A、是 B、否

学生评价体系实施方案.doc

学生评价体系实施方案 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学生评价改革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建立新型教育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任务和基本要求。《新课标》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样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因此,我们对学生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也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应强调评价的诊断功能和促进功能,注重学生发展的进程。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意考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参与,大胆尝试并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乐于与同学进行交流与合作;是否具有学习的兴趣与克服困难的精神,认真听讲、完成作业。基于以上认识,现制定学生评价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不断改革和完善学生评价机制,着力构建符合素质教育思想,有利于促进学生充分、全面、终身发展和有差异地发展的学生评价体系。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激励等促进发展的功能,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促使全体学生在其已有发展水平上有所发展,在其可能发展的范围内充分发展。 二、学生发展性综合评价的原则: 1、基础性:能切实反映和评价学生在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社会实践、身体及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基础水平。 2、发展性:能切实反映和评价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水平。 3、全面性:能全面反映和评价每位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水平。 多元性:基础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百分制评价和学分制评价并存,以提高评价的相对合理性。 三、学生发展性综合学分评价的构成:

初中科学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教学探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813683625.html, 初中科学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教学探究 作者:黄旭东 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第27期 摘要:我国近年来不断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特别是在初中科学的教学中引入发展性评价这种机制,不仅提高了老师的教学质量,还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而在初中的科学教学中引入学生发展性评价已经成为了响应我国新课改政策的重要措施之一,适应了教育改革的发展潮流。 关键词:初中科学学生发展性评价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c)-0049-01 由于在初中科学这门课程中,科学实验占据很大的一部分教学内容,所以发展性评价这种评价机制的引入,能保证学生实验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发展性评价机制指的是在教学实践中以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发展性的评价,促进老师教学质量的提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发展性评价的内容分类 初中科学是一门以科学实验为主要教学方式的课程,在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就必须对原有落后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将发展性评价这一评价机制引入初中科学的教学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老师的教学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发展性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1 对课程知识与技能的评价 在初中科学这门课程的具体学习过程中,老师需要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知识的概念与技能,是否了解了实验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并且能否在实际的生活中运用,能否解释在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用发展性评价的方式对学生这些方面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进行更好的学习。 1.2 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评价 在新课改的政策下,初中科学这门课程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更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所以在实验的设计、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分析等过程中使用发展性评价,有助于老师及时指出学生实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帮助学生顺利的开展实验。 1.3 对学生情感、行为、态度的评价

初中研究性学习报告3篇

初中研究性学习报告3篇 【篇一】初中研究性学习报告 一、研究背景: 平时我们都经常喝酸奶,都是在超市或小卖部买的,之后发现网上其实有家制酸奶的方法,心里很想自己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向搁置着。 此刻学农的时候能带给一个机会我们自己做酸奶,既能锻炼动手潜力。又能积累一门手艺,感觉十分高兴,就参与了这项活动。 实验中需要控制变量,我们想了很久,奶源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奶质和形态都能影响酸奶的味道,所以我们选取了控制奶源变量的酸奶制作研究性学习,探究选取哪一种奶源才会使自制酸奶口感更好。 二、活动目标 近几年,发生了用皮鞋制酸奶的事件,让整个社会陷入了诚信危机。对于青少年,奶制品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应对酸奶的事件,我们产生了恐惧与担忧。所以我们想透过自己制作酸奶,感受酸奶生产的过程,同时体会制作每种品牌酸奶的成本高低与口感来源。 我们对于酸奶成品的期盼并不高,期望结果制作出来的酸奶,能在凝固中传递出当代酸奶的香气与奶味。 三、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 (一)分组分工,选取实验材料,制定活动方案。 (二)材料 1、发酵用的原料 伊利纯牛奶、伊利高钙低脂纯牛奶、香满楼鲜牛奶、伊利高蛋白脱脂高钙奶粉、雀巢全脂奶粉、家用酸奶发酵剂。 2、工具及仪器 RC-H2日创酸奶机(5个反应杯)、标签纸数张、量筒、电子天平、称量纸等。 (三)实验原理: 在42℃恒温环境下7小时,乳糖在乳糖酶的作用下,首先将乳糖分解为2分子单糖,进一步在乳酸菌的作用下生成乳酸;乳酸使奶中酪蛋白胶粒中的胶体

磷酸钙转转成可溶性磷酸钙,从而使酪蛋白胶粒的稳定性下降,并在PH4。6-4。7时,酪蛋白发生凝集沉淀,构成酸奶。 (四)实验的设计 杯①用100ml香满楼鲜牛奶,倒入100ml反应杯,加入0。1g家用酸奶发酵剂,搅拌均匀。 杯②用14g雀巢全脂奶粉,加水到100ml,加入0。1g家用酸奶发酵剂,搅拌均匀。 杯③用14g伊利高蛋白脱脂奶粉,加水到100ml,加入0。1g发酵剂,搅拌均匀。 杯④用100ml伊利纯牛奶,加入0。1g家用酸奶发酵剂,搅拌均匀。 杯⑤用100ml伊利高钙低脂纯牛奶,加入0。1g家用酸奶发酵剂,搅拌均匀。 经发酵后品尝5杯酸奶的味道,比较5杯酸奶的酸度、色彩、香味、状态、口感的不同。 实验步骤: 1、煮开水,并将五个玻璃杯、五个盖子、量筒、烧杯清洗干净并消毒。 2、杯①:加入100ml香满楼鲜牛奶。 杯②:加入14g雀巢全脂奶粉,加水到100ml,搅拌均匀。 杯③:加入14g伊利高蛋白脱脂奶粉,加水到100ml,搅拌均匀。 杯④:加入100ml伊利纯牛奶。 杯⑤:加入100ml伊利高钙低脂纯牛奶。 3、待奶粉冷却到室温,五个玻璃杯各加入0。1g家用酸奶发酵剂。 4、酸奶机恒温42℃发酵7小时。 5、品尝并比较各酸奶的味道。 6、分享和总结。 四、结果与评价 酸奶的做法大同小异,而根据我们的探究。用不同奶源做出来的酸奶的味道会有较大的差异。由此实验我们得出,用鲜牛奶做奶源做出的酸奶酸度适中,色彩呈乳白色,香味浓郁,凝固程度较好,口感较滑,总体来说是的,只是鲜奶做的酸奶保质期较短,制作后需尽快食用。若在发酵前在酸奶中加入少量白糖,味

论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论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发表时间:2010-01-14T13:58:38.403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0年第1期供稿作者:汤应中 [导读] 创造性教育和创造思维培养已成为当今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 摘要:创造性教育和创造思维培养已成为当今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将从教育现状入手,指出培养中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一些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素质;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教育 作者简介:汤应中,任教于云南省腾冲县洞山中学。 一、关于创造教育及现状 美国学者伊顿指出:“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国家的最高经济利益,将主要取决于我们同胞的创造才智,而不取决于我们的自然资源。”“中国学生缺少什么素质?中国校园缺少什么氛围?”问题早被提出,答案早已被找到。素质教育的呼声、新课程的改革……可过去了这么久,我们现在大多数学校的现状依然是教师说,学生听,然后大量的解题和考试,使之成为一种应试训练,使大部分学生成为思维呆板的考试机器,前人知识与经验的存储器,是什么使我们改革的步伐走得这么慢,这么艰难? 创造性教育首先需要一个创造性环境: 1.从大的方面来看应该包括:人们对人才的界定、社会对学校所赋予的期望,从而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的人才评价体系,这一点我们做的还不够。在笔者实习时,高一年级正在讲第二章函数内容,班里有一部分同学是新课改的,初中新课改里分解因式、关于简单的二次函数知识都减了,而高考对函数的考查都没有变,抽象加上基础薄弱让学生学起来特别吃力,可教师又都还是用旧的标准来要求学生,觉得学生笨且难教。 2.从小的方面来看:实施数学的创造性教学,不只是一个方法问题,而首先是数学观念的变革。实际上,也只有数学教学观念的变革,才能导致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从而真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教师必须彻底摒除片面追求升学率,只为学生考高分而采取急功近利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转向加大思维能力培养力度,加大创新意识的培养。 3.创造型教师的缺乏:在写此文时,笔者常常想:“像我这样没有什么创造性思维的老师能培养出有创造思维的学生吗?”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可主导者是教师,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是培养创造型的教师,它应该包括一些全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 教育改革不应该是几个教育者或学校的事,它应该成为一个社会从上而下的、从理念到行动的事情。它应包括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人们价值观的改变、对教育的投入…… 二、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充分认识数学中逻辑思维与发散思维的辩证关系 我国传统数学教学观念、教材与教学方法偏重于逻辑思维的培养,在思维形式上偏重于聚合思维方式的培养,忽视了知觉思维、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其结果是把学生培养成很好地理解、消化和运用前人知识与经验的应用型人才。 近年来,为了培养创造型人才,强调了在创造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直觉思维、发散思维形式,有些却贬低了逻辑思维的作用,甚至错误地认为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是对立的。若仅从知识传授角度考虑,传统教育并非没有优势(从学科考试成绩看,我们的学生成绩普遍高于西方国家同类水平的学生)。知识的多寡与能力强弱密切相关,孤陋寡闻的人绝对没有强的创造力。 逻辑思维是直觉思维的基础,直觉思维是高度纯熟的逻辑思维的产物。逻辑思维是数学思维中的主导成分,直觉思维是数学发现中的关键因素,是逻辑的飞跃和升华。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充分认识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的辩证关系,应以逻辑思维为基础,在培养逻辑思维过程中,重视发散思维与直觉思维的培养,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2.把握青少年特征是实施创造教育的前提 青少年具有最富想象力、冒险精神和求新求异、求变求索的特征,青少年时代是培养创造思维、开发创造潜能的最佳时机。 (1)创造力的发挥必须有健康的心理基础。首先学生要有安全感,要感到自己被承认受别人的信任,这样他才能抛弃虚伪而存在。其次必须心理自由,亦即表达、感觉、思维的自由,塑造自我的自由。心理调查表明,目前有众多青少年存有心理障碍,消除心理障碍已成为创造教育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使其有健康、稳定、正常的心理,只有具备优秀的心理素质才能有真正的创造。 (2)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创造力较高的孩子多数表现为顽皮、淘气、荒唐,行为时逾常规,处世幽默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打破常规、鼓励学生解放思想表现自我、对“不合常理”的思维要疏导、鼓励,表扬,绝不能“一棍子打死”,导致学生成为“师奴”。 学生个个都有创造潜能,只不过每个学生在创造潜能表现的内容、形式、层次上有差异,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个性。教育者必须清醒认识到:创造力并非独指智力,创造型人才也非高智商者,智力正常的学生也可造就成创造型人才。正如毕加索所说:“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问题在于你长大成人之后如何能够继续保持艺术家的灵性。 3.培养兴趣,激发创造思维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夸美纽斯也说过:“兴趣是创设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欢乐的愉快心理状态,正是引发思维的最佳时机。 (1)由于数学的抽象性会给学习数学带来困难,从而破坏学习的兴趣,为此在学习数学时要充分注意数学概念、数学问题与实际的联系,要加强实践活动,把纯粹的数学知识运用到有关自然科学和实际问题中去,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有利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2)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当学生在学习数学中获得某一成功,定然产生愉快的情绪,若是不断得获得成功,则学习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