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向全跳动和端面圆跳动测量方法介绍
- 格式:pdf
- 大小:637.29 KB
- 文档页数:10
《公差与技术测量》实验讲义蚌埠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系二〇一〇年实验一长度测量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常规量具长度尺寸测量的基本方法。
2.正确选择、使用长度测量器具。
3.外尺寸、内尺寸、阶梯尺寸测量值的正确方法。
二、实验内容:1.绝对测量外尺寸、内尺寸、阶梯尺寸。
2.相对测量外尺寸、内尺寸、阶梯尺寸。
三、实验器具:游标卡尺、深度游标卡尺、内、外径千分尺、量缸表杆、百分表、千分表、表架、块规、平板。
四、实验方法:长度测量均采用二点间测量原则。
外尺寸测量均以不同截面的最大尺寸为测量尺寸。
内尺寸测量均以不同截面的最小尺寸为测量尺寸。
阶梯尺寸以其功能需要,以测量最大值、最小值或平均值为测量尺寸。
五、测量步骤:检查各测量器具零位准确后,方可测量。
外尺寸测量(外园柱面、轴类长度、外花键、板件厚度等)两种方法:(1)用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采用二点间测量,从量具上直接读数。
(2)用量规组成零件的名义尺寸,在平板上将指示表根据块规尺寸调到零位后,比较相对测量计算工件尺寸。
内尺寸测量(内园柱面、键槽、花键槽、方孔等)(1)用游标卡尺、内径千分尺,采用二点间测量,直接从量具上读数。
(2)以外径千分尺校准量缸表,用量缸表比较测量,计算工件尺寸。
阶梯尺寸测量(阶梯尺寸、深度尺寸等)参照上述亦可用绝对测量、比较测量获得工件尺寸。
六、将所测得数据填表1—1:七、思考题:1.常规量具测量孔的尺寸时,以测得的最小尺寸计值,而轴则以最大尺寸计值,这是什么道理?2.精密测量时,再精密的量仪也有不确定度,因而各次测量的数值均为随机变量,那么怎样处理才能得出测量结果?实验二形位误差测量(一)平面度误差测量一、实验目的通过对平面度误差的测量,加深对零件表面实际形状与理想形状之间差异的认识,了解实际生产中平面度测量的二种方法。
二、实验内容1、建立理想平面2、被测平面与理想平面比较3、正确数据处理,得出平面度误差。
三、实验仪器平板、固定支架活动支架,带测试架的百分表。
跳动公差项目的教与学摘要跳动公差是按其测量方法定义的位置公差,广泛应用于机械产品生产中。
文中通过图示直观形象地表示出跳动公差项目,详细描述圆跳动和全跳动公差带的定义、形状、标注方法及其特点。
实际测量轴承6206/p5内圈径向跳动kia和外圈轴向跳动sia,使得学生很好地掌握跳动公差项目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圆跳动全跳动公差带轴承跳动公差是按特定测量方法定义的位置公差(见图1、图2),涉及的被测要素为圆柱面、圆形端平面、环状端平面、圆锥面和曲面等轮廓要素,涉及的基准要素为轴线。
跳动公差有圆跳动公差和全跳动公差两个特征项目。
圆跳动是指实际被测要素在无轴向移动的条件下绕基准轴线旋转一周过程中,由位置固定的指示表在给定的测量方向上对该被测实际要素测得的最大与最小示值之差;全跳动是指实际被测要素在无轴向移动的条件下绕基准轴线连续旋转过程中,指示表与实际被测要素作相对直线运动,指示表在给定的测量方向上对该被测实际要素测得的最大与最小示值之差。
跳动公差是零件被测部位上各点绕其基准轴线旋转时,对该轴线距离的最大允许变动量,它包括径向圆跳动、轴向圆跳动、斜向圆跳动三种圆跳动及径向全跳动、轴向全跳动二种全跳动。
跳动公差属于14个公差项目中的综合类公差,具有较强的综合控制能力且检测方法简便可行,尤其对一些回转体零件的综合误差控制有独到之处,因此在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1 圆跳动公差带及标注①②1.1 径向圆跳动径向圆跳动公差带是在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任意测量平面内,半径差为公差值t且圆心在基准轴线上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如图3所示。
径向圆跳动标注方法如图4所示,含义为d 圆柱面绕基准轴线a作无轴向移动回转时,在任一测量平面内的径向跳动量均不得大于公差值0.05mm。
1.2 轴向圆跳动轴向圆跳动公差带是在与基准轴线同轴线的任一半径位置的测量圆柱面上,宽度为公差值t的两圆之间的区域,如图5所示。
轴向圆跳动标注方法如图6所示,含义为被测件绕基准轴线a无轴向移动旋转一周时,在左端面上任一测量直径处的轴向跳动量均不得大于公差值0.05mm。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实验指导书测控技术教研室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实验一尺寸误差测量一、实验目的1.了解立式光学计的测量原理。
2.熟悉用立式光学计测量外径的方法。
3.加深理解计量器具与测量方法的常用术语。
二、实验内容1.用立式光学计测量赛规。
2.根据测量结果,按国家标准GBl957—81《光滑极限量规》查出被测塞规的尺寸公差和形状公差,作出适用性结沦。
三、测量原理及计量器具说明投影立式光学计用于长度测量,其测量方法属于接触测量,一般用相对测量法测量轴的尺寸。
光学计比较仪是一种精密度较高、结构简单的常用光学仪器,除主要用于轴类零件的精密测量外,还用来检定5等(3、4级)量块。
本仪器采用光学投影读数方法,它操作方便、工作效率较高。
同时本仪器的投影屏采用腊屏新技术,并在其腊屏前设置一块读数放大镜,对提高刻线的成像质量及整个视场获得较匀称的主观亮度有一定的效果。
(一)仪器结构:仪器结构如图1-1所示,投影光学计管是由上端壳体12及下端测量管17二部分组成的,上端壳体12内装有隔热片、分线板、反射棱镜、投影物镜、直角棱镜、反射镜、投影屏及放大镜等光学零件,在壳体的右侧上装有调节零位的微动螺钉4,转动微动螺钉4可使分划板得到一个微小的移动而使投影屏上的刻线迅速对准零位。
测量管17插入仪器主体横臂7内,其外径为φ28d,在测量管17内装有准直物镜,平面反射镜及光学杠杆放大系统的测量杆,测帽9装在测量杆上,测量杆上下移动时,测量杆上端的钢珠顶起平面反射镜,致使平面反射镜座以杠杆板上的另二颗钢珠为摆动轴,而倾斜一个φ角,其平面反射镜与测量杆是由二个抗拉弹簧牵制,对测定量块或量规有一定的压力。
测量杆下端露在测量管17外,以备套上各种带有硬质合金头的测帽。
测量杆的上下升降是借助于测帽提升器9的杠杆作用,立式提升器9上有一个滚花螺钉,可以调节其上升距离,达到方便地使被测工件推入测帽下端,并靠两个抗拉弹簧的拉力使测头与被测工件良好接触。
对称度、圆跳动和全跳动公差对称度、圆跳动和全跳动公差第一、读标题栏内容。
第二、读视图:泵轴采用五个视图来表达,其中包括一个基本视图、二个移出断面图和两个局部放大图。
第三、读尺寸标注:认真分析轴的各部分尺寸。
第四、读技术要求对称度、圆跳动和全跳动公差1、尺寸公差:泵轴的部分外圆尺寸和键槽尺寸都标注了尺寸公差。
2、形位公差:该图中标注了对称度()公差。
3、表面粗糙度:Φ14、Φ11外圆表面粗糙度Ra值为3.2μm,Φ14外圆右端面表面粗糙度Ra值为6.3μm,其余未注表面粗糙度值为12.5μm。
4、文字说明:(1)调质处理T235(2)锐角倒钝解读任务图泵轴的对称度公差一、对称度公差()解读任务图泵轴的对称度公差一、对称度公差()1、框格内容含义:框格内容表示键槽两侧面的中心对称平面对Φ11外圆轴线B的对称度公差为0.05。
2、公差带形状:公差带形状是距离为公差值0.05,且相对基准轴线B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如图所示。
解读任务图泵轴的对称度公差一、对称度公差()对称度公差带解读任务图泵轴的对称度公差一、对称度公差()3、被测要素:被测要素是键槽两侧面的中心对称平面。
4、基准要素:基准要素是Φ11外圆的轴线B。
5、标注方法:该图采用的是中心要素的标注,框格指引线箭头对齐键槽宽度4的尺寸线。
6、对称度误差的检测:对称度误差的测量仪器有V型架、定位块、指示表、磁力表架等。
图示为用指示表检测对称度误差。
解读任务图泵轴的对称度公差一、对称度公差()对称度、圆跳动和全跳动公差二、圆跳动公差(↗)1.径向圆跳动公差:径向圆跳动公差带是在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任一测量平面内,半径差为公差值t,且圆心在基准轴线上的两个同心圆之间的区域,如图所示。
径向圆跳动公差带对称度、圆跳动和全跳动公差二、圆跳动公差(↗)2.轴向圆跳动公差:轴向圆跳动公差带是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任一直径位置的测量圆柱面上,沿素线方向,宽度为公差值t的两圆所限定的圆柱面区域。
教学目标通过本项目学习和实践,使学生掌握形位公差的项目;了解各形位公差项目的公差带区域;掌握形位公差的标注、形位公差的选择(包括形位公差项目的选择、基准的选择以及形位公差数值的 选择);掌握形位误差的测量方法,能正确使用百分表、平板、角尺、偏摆仪、 径规等量具和量仪;掌握轴键槽和轮毂键槽的尺寸及形位误差的检测。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形位公差的项目、形位公差的标注、形位公差的选择、形位误差的测量、轴键槽和轮毂 键槽的尺寸及形位误差的检测等。
难点:形位公差的标注、形位公差的选择、正确使用百分表、平板、角尺、偏摆仪、 厚薄规、半径规等量具和量仪测量形位误差,并正确处理测量数据。
学时分配教学内容、概述1.零件的要素一一任何一个零件都是由点、线、面组成,所以,点、线面称为要素。
按所处地位分: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2 .形位公差项目及代号项目三 形位误差检测V 型铁、厚薄规、半V 型铁、 (1) 按结构特征分:轮廓要素和中心要素; (2) 按存在状态分:理想要素和实际要素;(4) 按功能要求分:单一要素和关联要素。
共14个形位公差项目(见表)Ml3 .形位公差的含义和特征(1) 含义:形位公差是一个以理想要素为边界的平面或空间的区域,公差即为实际要素不要超过该区域。
(2) 特征:包含公差带区域的形状、大小、方向和位置。
4 .形位公差的标注①框格②指引线③箭头④项目(平行度等)⑤形位公差数值⑥基准符号及基准代号(2) 书写方式① 在图纸中可以水平或垂直放置,一般以水平放置为主;tt平行炭対称度p Pt litMt功ik问同轴厘壮(1)标注内容(以图3-1为例讲解)图3-1②框格内容从左到右的顺序:公差项目、公差值、基准代号;③公差值的单位mm ;④项目用代号;⑤指引线要垂直于框格,可弯折,但不超过二次;⑥指引线箭头的位置箭头和尺寸线对齐一一表示中心要素箭头和尺寸线错开一一表示轮廓要素;⑦基准的表示方法细实线和尺寸线对齐一一表示中心要素细实线和尺寸线错开一一表示轮廓要素;⑧可简化的标注: 同一要素有多项要求;不同要素有同一要求结构相同的几个要素有相同要求。
圆柱度公差是限制实际圆柱面相对于理想圆柱面的变动。
它表示实际圆柱面必须位于半径公差给定的两个同轴圆柱面之间径向全跳动是被测表面绕基准轴线连续回转时,在整个圆柱面上所允许的最大跳动量。
它表示被测表面绕基准轴线连续回转时,同时百分表相对于圆柱面作轴向移动,在整个圆柱面上的径向跳动量不得大于给定公差值疑问:假如说一个圆柱面,它的径向全跳动公差和圆柱度公差都是0.05我是这么想的:既然圆柱度公差0.05表示实际圆柱面必须位于半径公差0.05的两个同轴圆柱面之间,那么它在整个圆柱面上的径向跳动量一定也不会大于0.05.这样的话圆柱度和径向全跳动还有什么区别?简单地讲圆柱度就是单讲圆柱外表面的实际轮廓与理想轮廓的差异,就是假想用最大极限与最小两个极限两个圆柱来限定实际圆柱的轮廓范围,超出这个范围就不合格。
指圆柱外形的要求。
跳动时一项综合性的误差项目,反映被测要素的形状和位置误差。
他们的区别是:全跳动公差带与圆柱度公差带相同,可以利用全跳动公差控制圆柱度误差。
还能反映出端面、圆柱面对于基准轴的垂直、平行误差。
总的来讲,全跳动测量比圆柱度测量要全面,甚至可以包括他。
圆跳动和全跳动的差别:跳动的分类:可分为圆跳动和全跳动.圆跳动:是指被测实际表面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的回转时,在指定方向上指示器测得的最大读数差.全跳动:是指被测实际表面绕基准轴线无轴向移动的回转,同时指示器作平行或垂直于基准轴线的移动,在整个过程中指示器测得的最大读数差.********圆度与圆跳动的区别,圆柱度与全跳动的区别圆度是形状误差,只是表达一个表面形状.而跳动给这个形状规定了一个基准,即中心轴线.跳动小的一定圆,圆的跳动可能大.当偏离基准的时候圆的跳动也大.就这样.圆柱度增加了一个轴向概念,成为一个空间问题.圆度是任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某一数值的两个同心圆区域,它的实际尺寸不能走超出给定的尺寸公差范围,实效尺寸就是零件的最大实体尺寸,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尺寸公差控制形状误差。
径向圆跳动与径向全跳动径向圆跳动的公差带是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任意的测量平面内半径差为公差值t,且圆心在基准轴线上的两个同心圆之间的区域(见图10a),其公差带限制在两坐标(平面坐标)范围内。
径向全跳动的公差带是半径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两圆柱面之间的区域(见图10b),其公差带限制在三坐标(空间坐标)范围内。
图10 径向圆跳动与径向全跳动图11 端面圆跳动与端面全跳动图12 用端面圆跳动控制端面全跳动图13斜向圆跳动由于径向全跳动测量比较复杂,所以经常用测量径向圆跳动来限制径向全跳动。
必须指出,在用测量径向圆跳动代替径向全跳动时,应保证被测量圆柱面上的母线对基准轴线的平行度,或者是被测量圆柱面的轴向尺寸较小,并借助于工艺方法可以保证母线对基准轴线平行度误差不大时,方可应用。
为确保产品质量,应使径向圆跳动误差值与母线对基准轴线的平行度误差之和小于或等于所要求的径向全跳动公差值。
端面圆跳动与端面全跳动端面圆跳动的公差带是在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任一直径位置的测量圆柱面上沿母线方向宽度为t的圆柱面区域(见图11a)。
端面全跳动的公差带是垂直于基准轴线,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见图11b)。
显然端面圆跳动仅仅是端面全跳动的一部分,两者作用效果是不同的。
应该根据功能要求来确定是标注端面全跳动还是端面圆跳动。
通常,只有当端面的平面度足够小时,才能用端面圆跳动代替端面全跳动。
例如,对于安装轴承的轴肩,因其径向尺寸(d1-d2)较小,可以用控制端面圆跳动误差来达到控制端面全跳动的目的(见图12)。
2径向圆跳动与斜向圆跳动对于圆锥表面和对称回转轴线的成形表面一般应标注斜向圆跳动。
只有当锥面锥角较小时(如α≤10°)才可标注径向圆跳动代替斜向圆跳动,以便于检测。
如图13所示,设径向圆跳动误差为H,斜向圆跳动误差为h,则:h=Hcosα。
五、跳动公差与其他形位公差径向圆跳动、圆度、同轴度径向圆跳动是一项综合性公差,它不仅控制了同轴度误差,同时也包含了圆度误差。
浅谈零件跳动误差的测量作者:王春红来源:《职业》2020年第06期机械加工离不开金属切削机床,其中机床主轴用于安装刀具或工件,它是刀具或工件的相对位置基础和运动基础,机床主轴径向跳动误差是直接影响被加工零件加工精度及表面粗糙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同样,轴颈是发动机的重要零件之一,曲轴的径向跳动过大,会直接影响发动机的主机性能,加剧轴颈的磨损,致使轴瓦损坏,影响其使用寿命。
根据使用要求,规定高精度的位置精度(通常用径向圆跳动表示)为0.001~0.005mm,而一般精度位置的精度为0.01~0.03mm,所以对进行跳动误差的检测是检验轴性能的一个重要手段。
跳动公差是指当被测量绕基准轴线回转一周(同时保证零件与测量仪器间无轴向移动)时或连续回转时监测得到的极限跳动量之差,跳动公差根据被测量的回转情况分为圆跳动公差和全跳动公差。
当被测量绕基准轴线只回转一周时,观察得到的为圆跳动公差;当被测量绕基准轴线连续回转时,观察得到的为全跳动公差。
根据被测量的几何特征和测量方向的不同,圆跳动公差又有径向、端面和斜向圆跳动公差之分。
跳动公差是以检测的方法不同定出公差项目的,具有综合控制形状和位置误差的作用,且检测操作简便,在生产中使用广泛。
一、圆跳动的检测(一)测量端面圆跳动端面圆跳动的被测量一般为回转类零件的左右端面或阶台轴类零件的台阶面,该测量面要求与基准轴线垂直,测量的方向要求与给定基准轴线平行。
该跳动形成的公差带是在与给定基准轴线同轴且间距等于公差值t的两等直径圆之间的区域。
一般被测量的是该零件的端面,基准要素是中心轴线,因此当零件绕基准轴线做轴向固定回转时,在与基准同轴的任一直径的圆柱截面上,轴向的跳动量均不得大于公差值t。
测量时,根据零件的被测端面大小可以将零件固定在偏摆仪上,也可以用带压板的V型铁固定零件,或者用长导向套筒支撑并轴向固定,将指示表安装在表架上,使指示表测杆与轴线平行,缓慢移动表架,使测杆和被测端面接触良好,并预压0.4mm。
1四、跳动公差与公差带跳动公差——是关联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回转一周或连续回转时所允许的最大跳动量。
被测要素为圆柱面、端平面和圆锥面等轮廓要素,基准要素为轴线跳动——被测要素在无轴向移动的条件下绕基准轴线回转的过程中(回转一周或连续回转),由指示计在给定的测量方向上对该实际被测要素测得的最大与最小示值之差。
21、圆跳动——是指被测要素在某个测量截面内相对于基准轴线的变动量。
圆跳动分为径向圆跳动、端面圆跳动和斜向圆跳动(1)径向圆跳动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在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任一测量平面内,半径为公差值t,且圆心在基准轴线上的两个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d圆柱面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回转时,在任一测量平面内的径向跳动量均不得大于公差值0.05mm。
测量平面基准轴线a)公差带A0.05Aa)标注3(2)端面圆跳动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在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任一半径位置的测量圆柱面上沿母线方向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圆之间的区域。
宽度为t的短圆柱面当被测件绕基准轴线无轴向移动旋转一周时,在被测面上任一测量直径处的轴向跳动量均不得大于公差值0.05mm。
Aa)基准轴线测量圆柱面b)0.05A4(3)斜向圆跳动动画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在与基准轴线同轴,且母线垂直于被测表面的任一测量圆锥面上,沿母线方向距离为公差值t 的两圆之间的区域,除特殊规定外,其测量方向是被测面的法线方向。
母线方向的长度为公差t 的短圆锥面测量圆锥面基准轴线tb 公差带)A0.05Aa 标注)5斜向圆跳动斜向圆跳动公差带是在与基准主轴线同轴的任一测量圆锥面上,沿母线方向宽度为公差值t的圆锥面区域,如图所示,除特殊规定外,其测量方向是被测面的法线方向。
62)全跳动全跳动——是指整个被测要素相对于基准轴线的变动量。
全跳动分为径向全跳动和端面全跳动。
(1)径向全跳动动画基准轴线b)公差带BA0.2A Ba)标注7(2)端面全跳动端面全跳动的公差带与该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公差带是相同的,因而两者控制位置误差的效果也是相同的,但检测方法更方便!另外,端面全跳动还是该端面(整个端面)的形状误差(形状公差)及其对基准轴线的垂直度(位置公差)的综合反映。
圆柱度公差是限制实际圆柱面相对于理想圆柱面的变动。
它表示实际圆柱面必须位于半径公差给定的两个同轴圆柱面之间径向全跳动是被测表面绕基准轴线连续回转时,在整个圆柱面上所允许的最大跳动量。
它表示被测表面绕基准轴线连续回转时,同时百分表相对于圆柱面作轴向移动,在整个圆柱面上的径向跳动量不得大于给定公差值疑问:假如说一个圆柱面,它的径向全跳动公差和圆柱度公差都是0.05我是这么想的:既然圆柱度公差0.05表示实际圆柱面必须位于半径公差0.05的两个同轴圆柱面之间,那么它在整个圆柱面上的径向跳动量一定也不会大于0.05.这样的话圆柱度和径向全跳动还有什么区别?简单地讲圆柱度就是单讲圆柱外表面的实际轮廓与理想轮廓的差异,就是假想用最大极限与最小两个极限两个圆柱来限定实际圆柱的轮廓范围,超出这个范围就不合格。
指圆柱外形的要求。
跳动时一项综合性的误差项目,反映被测要素的形状和位置误差。
他们的区别是:全跳动公差带与圆柱度公差带相同,可以利用全跳动公差控制圆柱度误差。
还能反映出端面、圆柱面对于基准轴的垂直、平行误差。
总的来讲,全跳动测量比圆柱度测量要全面,甚至可以包括他。
圆跳动和全跳动的差别:跳动的分类:可分为圆跳动和全跳动.圆跳动:是指被测实际表面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的回转时,在指定方向上指示器测得的最大读数差.全跳动:是指被测实际表面绕基准轴线无轴向移动的回转,同时指示器作平行或垂直于基准轴线的移动,在整个过程中指示器测得的最大读数差.********圆度与圆跳动的区别,圆柱度与全跳动的区别圆度是形状误差,只是表达一个表面形状.而跳动给这个形状规定了一个基准,即中心轴线.跳动小的一定圆,圆的跳动可能大.当偏离基准的时候圆的跳动也大.就这样.圆柱度增加了一个轴向概念,成为一个空间问题.圆度是任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某一数值的两个同心圆区域,它的实际尺寸不能走超出给定的尺寸公差范围,实效尺寸就是零件的最大实体尺寸,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尺寸公差控制形状误差。
径向全跳动和端面圆跳动测量方法介绍
摘要:主要介绍端面圆跳动误差、径向全跳动误差的测量方法,包括传统人工读数方法介绍以及如何利用太友科技的数据采集仪连接百分表来高效测量端面圆跳动和径向全跳动的新测量方法介绍。
一、端面圆跳动、径向全跳动传统测量方法
1、测量目的:
1)掌握端面圆跳动和径向全跳动的测量方法。
2)加深对圆跳动和全跳动误差和公差概念的理解。
2、测量内容
用百分表在跳动检查仪上测量工件的端面圆跳动和径向全跳动。
3、计量器具
本测量所用仪器为跳动检查仪,百分表。
4、测量原理
如图1-1所示,图a为被测齿轮毛坯简图,齿坯外圆对基准孔轴线A的径向全跳动公差值为t1,右端面对基准孔轴线A的端面圆跳动公差值为t2。
如图b所示,测量时,用心轴模拟基准轴线A,测量Φd圆柱面上各点到基准轴线的距离,取各点距离中最大差值作为径向全跳动误差;测量右端面上某一圆周上各点至垂直于基准轴线的平面之间的距离,取各点距离的最大差值作为端面圆跳动误差。
图1-1
5、测量步骤
(1)图1-1(b)为测量示意图,将被测工件装在心轴上,并安装在跳动检查仪的两顶尖之间。
(2)调节百分表,使测头与工件右端面接触,并有1~2圈的压缩量,并且测杆
与端面基本垂直。
(3)将被测工件回转一周,百分表的最大读数与最小读数之差即为所测直径上的端面圆跳动误差。
测量若干直径(可根据被测工件直径的大小适当选取)上的
端面圆跳动误差,取其最大值作为该被测要素的端面圆跳动误差f
↗。
(4)调节百分表,使测头与工件Φd外圆表面接触,测杆穿过心轴轴线并与轴线垂直,且有1~2圈的压缩量。
(5)将被测工件缓慢回转,并沿轴线方向作直线移动,使指示表测头在外圆的整个表面上划过,记下表上指针的最大读数与最小读数。
取两读数之差值作为该
被测要素的径向全跳动误差f
↗↗。
(6)根据测量结果,判断合格性。
若f
↗≤t2,
f
↗↗≤t1,则零件合格。
6、数据记录
二、端面圆跳动、径向全跳动高效测量新方法
1、测量内容简介:
主要介绍如何利用太友科技数据采集仪连接百分表来快速测量轴类零件端面圆
跳动度误差以及径向全跳动的方法。
2、测量仪器:偏摆仪、百分表、太友科技QSmart 数据采集仪。
3、偏摆仪的介绍
本仪器主要用于测量轴类零件径向跳动误差,本仪器利用两顶尖定位轴类零件,转动被测零件,测头在被测零件径向方向上直接测量零件的径向跳动误差。
该仪器主要用于检测轴类、盘类另件的径向、圆跳动和端面圆跳动,产品设计新颖,美观大方,精度高操作极为方便。
偏摆仪使用说明:
1)偏摆检查仪是精密的检测仪器,操作者必须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技能,精心地维护保养,并指定专人使用。
2)偏摆检查仪必须始终保持设备完好,设备安装应平衡可靠,导轨面要光滑,无磕碰伤痕,二顶尖同轴度允差应在L=400MM范围内a向及b向均小于0.02MM。
3)工件检测前应先用L=400MM检验棒和百分表对偏摆仪进行精度校验,在确保合格后,方可使用。
4、数据采集仪的介绍
数据采集仪主要是用来连接不同的测仪器进行自动数据采集(如数显卡尺、百分表、高度计、测厚仪、电子称、拉力计等),不再需要人工录入数据,节约人力成本而且可以减少由于人工录入所导致的错误。
从而整体提高生产过程中的整体工作效率。
系统用途说明:
1)节约人力,提高效率:用于直接连接检测仪器进行自动数据采集(如数显卡尺、百分表、高度计、测厚仪、电子称、拉力计等),无需操作人员手工记录数据,节约人力成本;
2)连接多个仪器:数据采集仪配置两个串口,可以同时连接两个仪器进行同时自动测量;
3)方便数据分析:测量数据自动保存在系统的存储卡中,用户可以使用USB导出数据文件,以进行相关的分析,用户也可通过网络直接获取测量的数据;4)报警及防错:软件具备丰富功能,容易操作使用,对于超过规格标准的情况,系统将以声音及颜色进行报警;
5)移动测量:支持移动测量,可由操作人员在现场移动操作,进行产品的质量检测;
6)支持手工录入:支持手工录入,与传统的纸张记录模式相比较,避免人工二次录入,节约人力成本;
5、百分表介绍
百分表是指刻度值为0.01mm,指针可转一周以上的机械式量表。
百分表的圆表盘上印制有100 个等分刻度,即每一分度值相当于量杆移动0.01毫米。
工作原理
百分表的工作原理,是将被测尺寸引起的测杆微小直线移动,经过齿轮传动放大,变为指计在刻度盘上的转动,从而读出被测尺寸的大小。
百分表是利用齿条齿轮或杠杆齿轮传动,将测杆的直线位移变为指针的角位移的计量器具。
组成部分
百分表的构造主要由3个部件组成:表体部分、传动系统、读数装置。
6、测量步骤
1)将偏摆仪活动顶尖定位手柄松开;
2)将活动顶尖及固定顶尖之间的距离调节到与工件长度相当的位置;
3)锁紧活动顶尖定位手柄;
4)压下轴固定手柄,将工件两端中心孔对齐两顶尖,放开轴固定手柄,将工件固定好;
5)将百分表安装到表座上;
6)调节表座杆,使百分表底端轻触到待测圆柱面,并将百分表调零.
7)用数据采集仪连接好百分表:
8)开始测量,转到零件一边,采集仪会自动采集仪读取测量的最大最小值,多测量几个位置。
9)数据处理:数据采集仪软件里已嵌入计算圆跳动误差的公式在里面,采集仪会自动计算圆跳动误差值,无需人工去计算跳动误差值。
10)分析结果:数据采集仪会自动根据所测得的跳动误差值,以轴类零件规定的圆跳动公差值进行比较,一旦圆跳动误差值大于圆跳动公差值,则系统会自动报警,表示该轴类零件测量结果不合格。
11、测量完成后将工件拿下,收好偏摆仪百分表以及数据采集仪,清除在偏摆仪上留下的污垢,并做好导轨和顶尖的润滑工作。
7、总结:
利用数据采集仪连接百分表来测量端面圆跳动以及径向全跳动误差值的优势:1)无需人工用肉眼去读数,可以减少由于人工读数产生的误差;
说明:由于测量圆跳动误差值时,需要测量到最大值跟最小值,最后的圆跳动值由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最终才得出圆跳动误差值,但是如果由人工去读数时,很难直接判断出哪次是最大值,哪次是最小值,这就需要多次去测量去判断,这样就很容易判断错误,而且当一台偏摆仪一次性连接几个百分表来同时测量时,那工作量会更大,更容易出错。
直接利用数据采集仪连接百分表,采集仪就会自动读取测量的最大值跟最小值,完全不需要人工去操作。
2)无需人工去处理数据,数据采集仪会自动计算出圆跳动误差值。
说明:圆跳动误差计算公式已嵌入数据采集仪软件中,当测量完毕后数据采集仪会马上计算出圆跳动误差值,无需人工再去把测量的数据输入电脑进行数据分析计算,可以减少人工计算数据的繁琐工作,而且测量效率高。
3)测量结果报警,一旦测量结果不在圆跳动公差带时,数据采集仪就会自动报警。
说明:只有当所测量的圆跳动误差值小于轴类零件的圆跳动公差值时,该零件才算符合生产要求,才算合格,反之则不合格。
一旦测量结果大于圆跳动公差值时,数据采集仪就会发出报警功能,提醒相关人员该零件不符合生产规格要求,需要进一步去完善,这就可以进一步提高测量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