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维人生――儒释道与文人

三维人生――儒释道与文人

三维人生――儒释道与文人
三维人生――儒释道与文人

三维人生——儒释道与文人

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影响极大。他们的思想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一名中国人,无论自己是否意识到,他都不可能摆脱这种影响。因此,了解儒、释、道的思想,对今天的生活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一章学习篇

第一节烦恼即菩提

世俗的烦恼和佛教的智慧(菩提)是一对相反的概念,有了佛家的智慧,就不会有世俗的烦恼;摆脱不了世俗的烦恼,就说明他没有佛家的智慧。然而后来的人们把这一对概念等同起来,提出了“烦恼即菩提”的观点。下面我们先介绍这种观点的各种解释,再讨论它的现实意义。

一、对“烦恼即菩提”的解释:美玉藏顽石,莲花出淤泥

第一种解释认为,真相无二,万物为一,所以“烦恼”和“菩提”是一回事,不必把它们区别开来,故曰“烦恼即菩提”。这一看法的代表人物是六祖惠能。

第二种意见的代表人物是先后做过神秀、惠能弟子的神会。他认为,烦恼也好,菩提也好,都来自同一个人性,因此说“烦恼即菩提”。

第三种意见认为,人处于烦恼之中时,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和理由来摆脱烦恼,一旦从思想上摆脱了烦恼,这个人也就获得了佛家的智慧。因为智慧来自烦恼,所以说“烦恼即菩提”。宗一禅师的看法代表了第三种意见。

二、苦难的好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以上三种解释,以宗一的解释最为通俗,也最有现实意义。这一解释可以使人们在困境之中看到困难给自己带来的好处,使人们能够视困境为一次难得的磨练机会。以惠能解释的精神境界为最高,惠能以比上帝更高的姿态俯视着人间,人间的长短、是非之争等等,在他看来,都是毫无意义的。这一理论实质上就是庄子的万物一齐的理论,既然人间无喜无忧、无是无非、无得无失,那么人自然可以获得自由了,而在禅宗看来,自由自在的人就是活佛。惠能为人们指出了一条“即世间而出世间”之路,但真正能够做到的人毕竟太少太少了。神会的解释也能提高人们修佛的自信心,同样一片天空可明可暗,同样一个人性可愚可智,那么我们为什么不用这个人人皆有的可愚可智的人性去领悟佛法、超生净土呢?这也符合禅宗一再强调的一悟即佛、不悟即凡的思想。

三、面对困难: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

孔子在周游列国时,想到楚国去,被陈、蔡两国发兵困在旷野之中,断绝了饮食。面对这种情况,孔子的弟子们表现出不太的态度。在挫折面前,子路沉不住气,有点生老师的气了。子贡虽然没有生气,但对自己的信仰产生了怀疑,要求老师降低自己的“道”,以便能够被社会所容纳。只有颜回,把挫折视为表现自己的一次大好机会。“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对这次遭遇评价很高,在孔子看来,弟子们应该感到幸运,因为这是他成功的开始。

第二节渐修与顿悟

渐修与顿悟是佛教的两个命题,但它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因为它讲的实际就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问题。在佛教史上,向来就有南顿北渐之说,似乎顿悟与渐修是两回事情。对此,我们将予以澄清。我们认为,二者没有什么区别,不过强调点不同而已。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澄清,使我们对禅宗有更深一层的了解,同时也使我们能够在教育方法方面得到某种启发。

一、渐修: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渐修,又叫“渐悟”、“渐了”,是指通过长期的禅定修行,逐渐悟得佛法,以便最后成佛。

二、顿悟:归来笑捻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以慧能为首的南禅宗提倡“直指人心,顿悟成佛”。所谓“顿悟”,就是突然醒悟佛法。禅宗认为,只要你生性聪颖,能顷刻间悟得佛理,那就是活佛了,不必进行数年、数生乃至无数年的长期修炼。

三、渐修与顿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有关渐修与顿悟的争论很多,然而事实上,二者却是种子与苗芽的关系,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同点。没有渐修的过程,是不会顿悟的。

四、强调顿悟的好处:“畜生,只记吃,不记打!”

人同其他生物一样,一心追求幸福,在憧憬幸福的同时,往往忽略了、或者说是不愿去考虑要想获得幸福必须付出代价这一真理。明白了人类的这种心理,也就懂得了只强调“顿悟”的妙处。

慧能的“顿悟”是一种优秀的教育方法,还是一种“欺骗”,我们不能一概而论。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就是:心理状况如何对事情的成败起着重大的作用。因此,要想做成一件事情,必须引导、把握好自身或大众的心理。

第三节无言与有言

语言的出现,为人类的信息交流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语言在人类生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然而,语言在揭示事物、情感的同时,又在无意中遮盖了一部分事物和情感的真相。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仅仅是由于语言使用者的笨拙,同时也是由于语言本身的缺陷。因此,在中国古代,儒释道三教都不同程度地对语言表示过失望。先哲们对语言的一些看法,不仅对中国的文学艺术产生过极大的影响,而且对今天的生活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目击道存与拈花微笑:言不尽意。

老子是第一个发现语言缺陷的人。第一个明确提倡“无言”的人是孔子。第一个比较全面论述无言境界的人应是庄子。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特别是禅宗出现以后,对无言境界也异常重视。后来的文人大多接受了“言不尽意”的看法。

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语言的局限性。

现实生活、思想情感是鲜活多变的,而语言文字相对来说是呆板滞后的,因此,在很多情况下,语言是无法完全、彻底地表述人们的思想感受和生活细节的。

三、此地无声胜有声:无言境界。

最高的道理、最高的境界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因此“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思想境界最高尚的人虽然沉默不语,一言不发,却能够如同惊雷一样震撼人心

四、得鱼而忘荃:言意关系。

荃是捕鱼的工具,蹄是捕兔的工具。大道是鱼兔,语言是荃蹄。没有荃蹄,人们就得不到鱼兔。得鱼兔是目的,设荃蹄是手段。同样,人们表意是目的,说话是手段。人们就应该过河拆桥,得鱼忘荃,得意忘言。这就是说,语言好比一个路标,在这个路标的指引下,行人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地。这个路标是少不得的,但必须明白,路标并不等于目的地。

五、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有言对无言的衬托。

“有”和“无”是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关系。没有“有”,“无”是无用的;反过来,没有“无”,“有”也是没有用的。

所谓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绝不是一个字都不写,就能够尽得风流了。不着一字,是指在某一个问题或情感上不说明,却能够把这个问题或情感表达出来,也即人们常说的“含蓄”。

第四节立与权

“立”与“权”是儒家的一个命题,这个命题把坚持原则和随机应变很好地圆融在一起,充分体现了儒家、特别是早期儒家为人处世的智慧

一、“权”: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孔子把一个人的学习、修养分为四个阶段--学、适道、立、权。这四个阶段,用今天的话讲,就是学习(学)——掌握知识和学到为人原则(适道)——按照掌握的知识和原则做事(立)——在不违背根本原则的基础上适当变通(权)。可见,孔子把“权”看作最高境界。孟子对“权”有一个很好的解释:“嫂溺,援之以手,权也。”

孔、孟不仅在理论上重视“权”,而且还在实践中按照“权”的原则办事。

二、“立”而不知“权”:因“援手救之”而“赴水而死”。

有些人知“立”而不知“权”,有时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可叹可悲,这样的人并没有真正把握孔孟的精神实质。

三、情与理:子证父罪与子为父隐。

“情与理”和“权与立”并不完全相同,但二者又的确有相似之处,因此我们在这里谈谈古人是如何处理“情与理”的关系。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理”包括“法”。

第二章生活篇

第一节人生如梦与梦如人生

人说人生如梦,我说梦也如人生。因为无论现实生活也好,梦幻景象也好,它们给人带来的幸福和痛苦都是那样的真切实在。

作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人生如梦”这一思想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它准确地表达了人们对人生无常、世事多变的慨叹和无奈。另外,对于往事,即便这些事情是发生在昨天,而当我们回忆它们时,也会给人一种迷蒙、模糊之感,这就更加促使人们对人生如梦这一思想的认同。在本节中,我们将对这一思想作一梳理,然后再变换一个角度来谈谈梦如人生的问题,以求对现实人生和梦幻人生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

一、人生如梦:化真实为虚幻。

首先提出“人生如梦”这一观点的大约是庄子。这种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对庄子的梦中说梦思想,文人们更是认可。在唐代,还出现了《枕中记》、《南柯太守传》、《樱桃青衣》等传奇故事,意在阐发、宣扬人生如梦思想。至于历代表达这一思想的诗歌就多得不可计数。

实际上,无论一个人的生活状况如何,当他回忆往事时,都会有一种梦境般的虚幻感,我们正是立足于这一点,认为不仅人生如梦,而且梦如人生。

二、梦如人生:化虚幻为真实。

如果说A像B的话,自然也能说B像A。既然我们说人生如梦,自然也可以说梦如人生。我们这样说,绝不是想玩弄语言逻辑游戏。我们只是想通过逆向思维--把事物简单地颠倒一下,以此去改善一点人们的精神生活质量。

如果我们承认人生的幸福和痛苦都是一种精神感受,无论是真实的东西,还是虚幻的东西,都可以影响人的生活质量的话,那么梦如人生的观点就自然而然地成立了。

我们这里要证明的是:梦中的情景同样能够使人激动万分。因此,梦,就像现实一样,也是一种值得珍惜的生活

三、两个人生:享受现实和梦幻。

人生七十古来稀。如果能够活到七十岁,对于古人来说,已是非常幸运的了。唐寅认为,在这七十年中,前十年太小,不懂事;后十年太老,无法享受生活。中间只有五十年,而五十年之中,还有一半的时间是在梦中度过了,因此一个人的寿命实际只有二十五年。如果我们再从消极的角度去理解人生如梦的理论,那么我们等于一天也没有活过。这太悲惨了。既然如此,我们何不颠倒一下思路,不仅要善待现实人生,而且还要善待梦幻人生;既要认认真真地过好现实的生活,也要认认真真地去做个好梦,去足足地活够我们的“五十年”!

四、幻中有真:梦对现实的影响。

梦确实能够给人带来幸福和痛苦,但那只是暂时的,?一旦醒来,人们的这些幸福和痛苦很快就会云消雾散。应该说,这话是有道理的,但又不尽然。因为梦的的确确地影响过、而且还正在影响着人们的现实生活。

对现实太认真,生活将是痛苦的;对现实太不认真,生活将是苍白的。我们完全可以把自己的生活态度定位在认真和不认真、执著和不执著之间,定位在世法和佛法之上。人生不过是一局棋,我们应该尽力地去赢得这局棋;如果下输了呢?也不过是下输了一局棋而已。

第二节杀生与惜生

几乎人人都有惜生之情,这也是怜悯之心的一种主要表现。但人们爱吃肉的生活习惯又往往需要其它生灵贡献出自己的生命,这就使惜生之情与杀生之实之间形成了无法调和的矛盾。有一些学派和宗教在理论上比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而大多数的文人却始终徘徊在二者之间,左顾右盼,无所适从,演出了一幕幕令人捧腹的幽默剧。

一、人类的宣言:宰杀其它生灵天经地义。

有一些儒家人物认为,人是万物之灵,人是天的副本,在万物之中最为高贵。天在生人的同时,还为人安排了他们所需的“营养”--物和义,物以养其身,义以养其心。因此,人取万物而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二、仁慈的保护:爱护其它生灵功德无量。

与以上主张相对立的是无条件地爱护生命。

远在先秦时代,庄子已提出了这一点,他认为在最美满的社会里,不仅人与人之间互不相害,就连人与禽兽之间也能相安无事:“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而游,乌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庄子·马蹄》)庄子虽然没有从正面阐述,但他泛爱万物的态度已经表达得非常清楚了,不足之处是他没有想办法解决人的吃肉问题。

三、古代文人的狡黠:解决戒杀与好味的矛盾。

中国的文人讲究任性,追求自由,可也懂得仁慈,提倡博爱,更何况惜生戒杀能够为自己和亲人带来意想不到的福分。于是他们就在惜生与杀生之间徘徊。对于这些文人来说,最好的办法是既能满足自己惜生的心理要求(因为中国的古人向来是主张论心不论事的),又能满足自己的口腹需要。中国的文人是聪明的,他们终于找到了解决这一难题的好办法,而且还不止一种。

(一)孟子:君子远庖厨也。

(二)沈约:写忏悔文。

(三)文僧:以新瓶装旧酒。

(四)苏东坡:集解决矛盾方法之大成者。

1、吃死物之肉。

2、为那些被自己吃掉的生灵诵经念佛,超度它们早入天堂。

3、用“世无不杀之鸡”这一借口来安慰自己。

4、用佛理来为自己吃肉作辩护。

第三节重生与重文

在中国文学史上,对待文学创作的态度大约分为两种,一种人苦心经营,视文学为神圣之事业;另一种人则重视生命,对创作淡然处之,视吟诗作文为消遣人生之一方。

一、重文: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

儒家所提倡的“三不朽”中,就有“立言”一项。儒家还提倡文学作品的“兴、观、群、怨”的社会作用。这些观点的提出,再加上不少朝代以诗文为进身之阶,这就使大多数文人在进行文学创作时,持一种十分严肃认真的态度。

二、重生:琴书自乐,怡志养神。

许多文人认为养生重于文学创作,而适当的文学创作反过来也有利于养生。很多诗人也很注意养生与创作的关系问题,他们认为:穷思苦吟者短命,适情而作者长寿。

三、诗文治病:一吟动狂机,万疾辞顽躬。

既然适当的文学创作有利于养生,如果再进一步,那么文学创作和文学作品就可以治病救人了。远在先秦两汉,就有人用文章来治病。最早提出这种看法的是《七发》,该文认为有一些疾病,一般的医生是医治不了的,必须用奇妙的道理才行。

读书、作文为什么有益于人的健康?第一个原因是读书作文可以使人心情愉悦;第二个原因是因为它能够对一些人的心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第四节禁欲与纵欲

一谈到“欲望”这个词,中国人对它总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反感情绪,因为有许多圣贤告诫人们:欲望是万恶之源,因此要少欲,甚至要禁欲。于是乎,欲望就成了可怕的魔鬼,如果有人承认自己有欲望,即使不会受到抨击,也绝不会给他带来任何光彩。如果承认自己有很重的欲望,他马上就会成为众人嘲笑的对象。在本节中,我想坦率地谈谈自己对欲望的看法。

一、欲望:人的本质所在。

在理论界,人们对“人”的本质是什么,人的前进动力是什么,有各种各样的解释。有的说人是万物之灵,有的说人与动物的本质不同就是人懂得劳动,还有的说人就是符号。关于人的发展动力,有的说是性欲,有的说是自卑,有的说是阶级斗争。而我认为,人,就是一大堆欲望的堆积品。人的存在就意味着欲望的存在,人的一切行为动力都来自他们的欲望。

二、禁欲:钓鱼的艺术。

关于禁欲的内容,一般人都很清楚,我们不在这里浪费口舌。我们重点要讲的是,那些提倡禁欲的人真的是在禁“欲”吗?我的回答是否定的,禁欲的人不是在禁“欲”,他们是在“钓鱼”,他们在付出“小欲”的同时,心里想的是要换回“大欲”。当然,由于个人爱好的不同,时代的不同,他们所想钓的“鱼”也不太相同。

三、纵欲:艰难的游戏。

禁欲好比是在做一笔生意,而做生意总是有赚有亏的。有时候,半截蚯蚓确实能换回一条大鱼;但半截蚯蚓被鱼叼走、钓鱼人空钩而返的情况也不少见。于是就有一些人不愿去做这种亏赚难定的生意。他们重眼前,轻未来;贵时利,贱许诺。这样的人往往走向了纵欲的道路。

四、从禁欲到纵欲:一次“轻松”的跳跃。

在所谓的禁欲主义背后,?还隐藏着比一般欲望要大得多的大欲,禁欲者的目的是舍小欲而求大欲,是在钓鱼。因此,从本质上讲,?禁欲主义者与纵欲主义者没有根本的不同。正是基于这一原因,我们可以说禁欲主义和纵欲主义是两家相处和睦的近邻,而且,禁欲主义者还为了自己在与纵欲主义的邻居之间留下了一扇方便之门。也就是说,禁欲主义者随时都可以跨过这道门坎,成为纵欲主义家庭中的一员。

五、从为己到至公:欲望的善恶与多层次性。

欲望的存在是合理的,它本身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但同时又要看到,人的自然属性同它们的社会属性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的欲望是大自然赋予他的一种本性,但欲望的满足就必须通过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来实现。而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善与恶就会非常明显地表现出来了。因此我们不要去责备别人的欲望,即使他们“欲壑难填”,也不必大惊小怪,只要他们在满足自己的欲望时能采取适当的方式就行。

从一个人的欲望所要服务的对象来看,可以分为为己--为家--为国--为人类--为万物等许多层次。

第五节爱情与婚姻

一、美好的爱情:妹妹身上也有哥哥,哥哥身上也有妹妹。

(一)情窦初开: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二)情人相会:"要他微雨散闲人"和"更闰一更妨甚么"。

(三)情人相思: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二、讨厌的家庭:顽癣如顽妻,一来不可黜。

家庭的出现,一方面是顺应了人的男女之求的自然天性,另一方面又掺进了不少人为的因素,这些人为因素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随着文明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这种人为的因素越来越多,于是也就越来越远离人的自然天性。所以,爱情是甜美的,而家庭却是苦涩的。造成婚姻悲剧的主要原因是夫妻错配。

三、有爱而无家:对未来男女相处方式的构想。

按照道家的说法,爱情应属于"自然"的范畴,而家庭则属于"人为"的范畴。因此,"自然"的爱情会给人带来无限的欢乐,而"人为"的家庭却给人带来无尽的烦恼,如何取其利而去其弊,如何去"人为"而返"自然",让人人都能够在短暂的一生中尽可能多地享受异性的温暖,是摆在我们人类面前的一大难题,虽然制造这一难题的又主要是我们人类自己。

我想,唯一的办法就是"留爱去家(这里所说的"家"是指旧式的家庭制度)",即为人们提供一个最为宽松的爱情环境,让人们尽情地享受造物主为人类提供的"可能"的幸福,而不要人为地去用法律、礼教的形式,硬把两个人死死地捆绑在一起,让他们一起品尝由于"他们必须在一起"而挤压出来的苦酒。

附录:分桃断袖——中国古代的同性恋

在很早的时候,中国就已出现了同性恋,愈到后来,此风似乎愈加炽烈。因为中国古代生活是以男子

为中心,女子的行动受到很大的约束,所以,见于史书的同性恋主要表现在男子的身上。

第六节生与死

生与死,是人生的起点和终点,也是人生的头等大事。关于生,一个人是无法选择的,当他意识到自己的生存的时候,生存已成为摆在他面前的现实。因此,古人对生(指出生,不是指如何生活)谈得相对少一些,对死谈得多一些。对于生死的看法和态度,儒释道有极大的不同。这些不同的看法从不同的侧面影响着文人们的生死观,使文人有关生死观的内容显得极为丰富。

一、生命的含义:我感受故我在。

生命的定义是什么,有各种各样的回答。我认为生命的定义就是目前片刻之间的一点“感受”,生命的全部意义都体现在这一点“感受”上。

二、无奈的计算:一生三万六千日。

“一生三万六千日”是一种比较乐观的说法,它是按照“人生百年”计算出来的。其实,又有几个人能够活到一百年呢?

三、痛苦的呻吟:活受罪!

佛教的整个信仰、行为就是建立在“活受罪”这一生活观的基础之上。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说,而四谛中的第一谛就是“苦谛”

四、勇敢而无奈的选择:善待衰老

世界上除了衰老之外,没有其它什么值得害怕的事情了。年轻时,摔了跤,爬起来拍拍灰尘继续往前走就是了。然而对于七、八十岁的老人就不行了,当他们跌倒之后,上帝不再给他们爬起来的时间和机会了。在人的一生中,死亡是可怕的,但衰老更为可怕。正因为衰老给人造成的生活压力和心理压力特别重,所以我们更应该以健康积极的心态来对待衰老

五、很难证实的推论:关于死后情况的想象。

关于死后的情况,古人作了许许多多的想象,这些想象,有的还有几份科学的道理,有的则是一派胡言乱语。对于死后的种种推测,人们,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很难去印证,彼此不过都是姑妄言之、姑妄听之而已。

(一)物化思想

(二)死比生好

(三)五道轮

六、面对死亡:“泫然欲涕”与“鼓盆而歌”。

死亡是人生的大事,人们不得不化许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考虑这一问题。对待死亡,一是持畏惧心理,一是持旷达态度。

七、为生命留下余味:带着希望走向另一世界。

我们的生命也有“毕业”的时候,在“毕业”的前夕,对即将到来的陌生的“社会”、新的“工作单位”产生一些犹豫和恐惧,这是完全正常的。在这样一种关键的时刻,我们不妨调整一下自己的心理,把犹豫和恐惧降低到最低限度,以充满热情的态度,带着无限的好奇和希望,踏入那一个全新的世界。

附录:老夫未肯空归去,处处敲门索挽诗——谈中国古代文人的自祭与生圹

死后受到祭奠,这自然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可有一些文人有点“迫不及待”,还在自己活得好好的时候,就开始自祭或请人来祭奠自己了。从这些多少有点反常的举动中,也不难看出这些古人对待死亡的态度。所谓的生圹,就是生前即为自己做好坟墓。.

第三章养心篇

第一节大度与狭隘

一、大度:让他三尺又何妨!

大度是一种美德。大度之人,在宽容别人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在“宽容”自己

二、忍耐:骂汝毋叹,唾汝毋干。

能忍和大度是有联系的的一种品质,但又不完全一样。大度之人往往是出自天性,是一种自然形成的

品质;而能忍则是一种后天的修养,是一种人为的品质。虽然二者有天然和人为的不同,但其所获得的效果却是一样的。

在中国古代,“忍”是一种美德,也是大度的一种表现。

三、狭隘:羹颉侯与吃鸡子。

本节列举几个心胸狭隘之人的不同结果,说明大度是人的一种美德,而狭隘的人不仅容不得别人,实际上也是容不得自己。

第二节无情与有情

人生在世,孰能无情!正是因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很难做到无情,而且经常为“情”所困,所以道家道教就认为:无情即圣人。佛教禅宗则认为:无情即佛祖。但很多文人也坦率地承认:自己做不到无情。当然,还有一些文人一直在努力地克制自己的情欲,他们甚至自以为已经做到了心如古井、微澜不起了,但事实上,他们心猿未羁,情海浪高,从而上演了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的小活剧。

一、无情:天若有情天亦老。

“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诗简明而清楚地概括了道家道教对“情”的看法。他们认为,人之所以会衰老,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具有喜怒哀乐之情。这些“情”就像锋利的斧头一样,不停地砍伐着人的生命之树,于是秋冬还没有到来,生命之树已是叶枯枝干了。因此,人要做到“无情”。

二、有情:和尚终是浪子。

在古代,无情固然可以成圣成仙,但有情也并非一件令人感到羞耻的事。特别是对于文人,感情丰富是他们进行文学创造的基础,没有情,就不可能有真实感人的作品。因此,一些文人并不忌讳谈情。文人比一般人更多情,古今皆然。

三、“古井”里的波澜:无情下面的有情。

佛教常把无情高僧的心境比作古井,认为无论外面的狂风有多大,都不会影响高僧们心境的平静。如果“古井”真的很深,地面上的拂柳春风的确引不起井水的波动。但我们要问:如果刮起了暴风、飓风,如果地面下边发生了震动,井水难道也能保持平静吗?这不是在作无聊的争辩,而是要说明:水具有动的本性,它能保持短暂的平静,那是因为暂时还没有什么东西触动到它的深处;人具有动情的本性,人心能够保持短暂的平静,那是因为还没有什么事情触动到他的情感深处。因此,每个人的情感丰富程度会有一定的、甚至是很大的差异,但绝对无情的人是不存在的。人如绝对无情,也就不再成其为人了。

四、我说:随任情感潮涨潮落。

在我们刚刚接触佛道“无情”思想的时候,可能会深为他们的智慧所感动,于是我们也想修行到“无情”的境界。但随着时光的推移,随着对“无情”境界的感受,我们将会慢慢感到,寻求“无情”境界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一个有情的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固然会因为他的“有情”而招来许多烦恼和痛苦,但不要忘记了,“有情”还会给他带来许多的幸福和欢乐。

第三节精神与肉体

精神与肉体的关系如何?对于二者,我们更应该关照哪一个?这个问题是古今中外的人们都很关心的一个问题。在中国古代,虽然还没有人做过系统精确的统计,但基本可以认定,古人的大多数是认为精神重于肉体的。只是到了现代,由于唯物思想的影响,“精神重于(或大于)肉体”的理论被认定为错误理论,从而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受到了极大的损害。我极为重视人的精神生活,但绝不排斥人的肉体享受。人的精神幸福固然是一种最高的幸福,但肉体毕竟是精神的基础。当我们站在高高的山顶上满怀激情地俯视锦绣河山的时候,请不要忘记山脚存在对我们的意义。

一、不可或缺的山脚:肉体是精神的基础。

当一艘装满珍宝在大海航行的船只遇到狂风巨浪、随时都有可能颠覆的时候,人们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如何拯救这些珍宝,然而在具体采取挽救措施时,他们没有把主要力量放在珍宝上,而是放在船只本身。因为人们非常清楚,只有保证船只的安全,珍宝才会有安全可言。

人也是如此,人的精神好比珍宝,人的肉体好比船只,精神固然比肉体重要,但除却肉体,精神向何处安泊!

二、风光旖旎的山顶:精神是肉体的主宰。

肉体固然重要,但没有精神(意识)的肉体,真如佛教讲的那样,不过是?个臭皮囊而已。植物人的肉体可能非常的完整,但他没有意识和精神,因而,我们很难再把他当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来看待;残疾人的肉体可能缺少了许多本该有的东西,只要他具有健全的精神,我们仍然觉得他是那样的可亲爱可接近。庄子就是在这一思想基础之上,提出了精神是肉体的主宰、精神大于肉体的主张。

三、登高必自卑: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要完美结合。

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是一个老话题了,在理论界,?片面强调精神享受的现象十分普遍,一些理论家因高谈精神追求、贬低物质享受而显得无比的圣洁。?在实际生活中,口称追求精神之乐、蔑视物质追求的也大有人在,他们也因此而显得无比可爱。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所谓的幸福和享受,主要是来源于建立在一定物质基础之上的心理调整。我们既要物质享受,更要精神享受,二者缺一不可。能够获得没有任何物质基础的精神快乐的人,一定是个疯子;把物质金钱等同于幸福快乐的人,一定是个傻子。

四、登泰山而小天下: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称王称帝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但现实中的帝王毕竟只是少数,而且即使当上了帝王,也未必幸福。我们不妨为自己建立一个精神的王国,在自己的精神王国中当一个精神之王。这样的精神之王不会作威作福,但却能给自己带来极大的精神满足。

第四章世事篇

第一节自然与人工

人人都爱大自然。当一个人在烦琐忙碌的社会生活中走出来,回到大自然的怀抱之中时,会产生一种无法言谕的愉悦感。那么为什么人会如此地热爱大自然呢?我想,我们应该从更深的层次中去寻找答案。

一、视大自然为故乡:反认他乡是故乡。

我想,人人热爱大自然的真正原因应该是:大自然是我们真正的家。庄子就认为,人来自自然,又回归自然,大自然才是人的最终归宿。

人生到世上,就好像一个小孩离开故乡一样,如果一个人不愿死亡,就好像这个小孩长大后忘掉故乡而不愿回到故乡一样,那是很糊涂的。

二、视大自然为老师:青青翠竹,尽是真如。

正因为人来自大自然,而且终其一生都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因此,人们就像孩童喜欢效法父母那样去效法大自然。在这一点上,儒、释、道是一致的。

三、“朴”与“礼”:我有一仆,被苏子瞻教坏了。

进入人的社会生活,“自然”与“人工”的对立体现在各个方面,其中原始的“朴”与人工的礼之间的对立表现得尤为突出。

四、名士风度:越名教而任自然。

魏晋时期,何晏、王弼就已开始讨论儒家的名教和道家的自然之间的关系,何晏认为老子“与圣人同”,把老子拉到了与孔子平等的地位。而王弼更进一步提出了“名教出于自然”的命题,认为圣人就是依照人们的自然天性,去“立名分以定尊卑”的,因此名教和“自然”都是合理的,当然也有主次之分,自然是主,名教是次。到了嵇康时,他声称自己“非汤武而薄周公”,“老子、庄子,吾之师也”,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命题。这一命题对当时及以后的文人影响极大,在“任自然”的口号下,出现了一大批颠狂任性、随心所欲的“名士”。这些名士以务实尽职为低俗,以任心玄谈为高妙。他们抛弃了对家庭、国家的责任,追求一种任意逍遥、自由自在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放浪生活。

五、“自然”对文学艺术的影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重“自然”的思潮极大地影响了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学创作,他们注重追求一种自然平淡的生活环境和自然平淡的诗文风格。

在政治方面,他们主张清静无为。在建筑方面,他们普遍追求一种“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

儒释道文化对人生事业发展的启迪

我的儒释道文化与人生事业观 我的儒释道文化与人生事业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面对生命,我们总是希望在自己的岁月长河里留下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人生事业,它会人我们的生命之花绽放地更加绚烂。学习完这学期的儒释道文化与创业课程之后我感觉自己收获了很多,通过接触灿烂儒释道文化,让我更加清晰的认识了这个宇宙的奥妙,这些对我将来的事业发展都大有裨益。 儒释道文化与创业基础这门课程对我的影响大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讲,首先就是让我入何看待大道和宇宙的自然规律,其次是教会认识自然规律的方法论,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是教会我如何运用宇宙自然规律,使自己更好的适应当代社会,如何去发展自我,创造自我的人生价值。 首先是让我用正确的、科学的态度来看待儒释道文化。儒释道文化以宇宙作为研究对象,从时间、空间的角度看待问题。得到的结论与现在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得到的结论惊人的相似,这完全打破了先前我对儒释道持有的玄幻、神学、不科学的看法。从水结晶实验到世界的奥秘,这些经过数以万计的科学精英研究的结果竟然在儒释道的文化中都可以找到缩影。 无论是儒学、道家还是佛教大部分都教化人类与人为善。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与道:心善渊; 第1页共8 页

我的儒释道文化与人生事业观 与善仁·······”①而佛经中也说到:“所以众生。若干种心,如来 悉知·······”②,此两处都有对善良的教化,它们都在主张每个人做的好事会被上天知道,同样要是做的坏事也会被上天知道,每个人都有一面明镜,照射出我们的心灵的美与丑;同样今天我们种下的因在明天也一定会得到相应的结果,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我们平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大概也就出自这些传统的伦理道德吧。这些教化人性的言论本身没有错,但在课上看到伟大的科学实验水结晶之前,我们总认为这些思想是封建统治者用来束缚臣民思想巩固国家基础的工具。却不知这简短的汉字背后却蕴含了人生的至高境界,就拿我们都熟知的水结晶来讲,从这些是实验中得到的结果恰恰与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谋而合,这不是纯粹的巧合,而是真理使然。水结晶表明在接受到不同的心理暗示之后,微观下的水分子呈现不同的状态,美好与善良的心理作用下水分子的形状也会很漂亮,而接受到扭曲丑陋的心理作用后水分子也会呈现出残缺的形状,正不真体现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真理吗? 因此面对传统的儒释道文化我们再也无法用封建,过时,刻板的字眼来形容了,而是要心怀着敬仰与赞赏,这就意味着我们的生活向着儒释道的指引方向前进,并且要潜心去学习钻研这些文化,最终能为我们所用,让它来武装我们的头脑,作为人生价值的标尺去指引生活与事业。其次这种科学与人文的完美结合体,不禁让我们为之惊叹,试想是不是所以的人文方面的言论都可以用科学研究 的方法来论证,所有的科学结果也可以归结为一个人文性质的结论 第2页共8 页

浅析儒释道三教关系和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传播

浅析儒释道三教关系和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传播 中国佛教文化是整个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虽然创立于古印度,却兴盛在中国。外来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即经历了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在中国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下,在同传统思想文化的相互冲突与相互交融中,佛教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的民族宗教,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佛教文化. 外来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始终与中国固有的以儒、道为代表的思想文化处在相互冲突和相互融合的复杂关系之中,儒佛道三教在冲突中融合,在融合中发展,这构成了汉代以后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正是在三教的冲突和融合中佛教不断得到了发展,而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其实也是一部三教关系史。源远流长的中国思想文化经过数千年的递嬗演变最终形成了以儒家为主、以佛道为辅的“三教合一”的基本格局。从三教关系中来透视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传播。 佛教中国化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特征,大体经历了两汉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依附、迎合、调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儒道共存并进、冲突交流,隋唐时期吸收融合、独立创造,以及入宋以后,内外融合、渗透合一的历史过程。 宗教传播既是宗教生命力的表征,也是其救世精神的要求。两汉之际,佛教东传华夏,开始了它的中国化(也就是与儒道相融合)的进程。 首先来说一下政治传播,宗教对国家的政治影响是通过宗教对政治人物和政治过程的影响、通过宗教组织的强大舆论攻势和政治动员效果来实现的。比如说宗教参政议政:南北朝时期史称“黑衣宰相”的僧人慧琳和史称“山中宰相”的道士陶弘景都曾积极参与国事。宗教领袖与国君和政要互动实际上是相互需要和利用

佛儒道三教文化的区别

佛儒道三教文化的区别 先说佛教、道教、儒教之异 第一、佛家讲“超世”,道家讲“出世”,儒家讲“入世” 佛教主张“无生”,认为现实对人来说都是苦海。对现实人无能为力,所以要忍受和超脱----即“超世”。要忍受和超脱,就要放弃各种欲望,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苦海"而进入涅磐(无苦的极乐世界)。佛教主张舍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注重精神的修持和对来世的向往。道教认为,个人修养的提升乃至成仙明道,根本在于个人的修炼,跟别人没有关系,主张远离人群到深山老林找块地方修炼。道教的修炼方法上也充分反映了道教的“出世”思想。道教运用内丹和外丹进行修炼。所谓内丹就是气功,外丹就是服用长生不老药。而修炼内丹和外丹都是个人的事,秘密的事,需要远离社会,所以,道教是主张"出世"的。 儒家是主张参与社会的,而且主张个人的自我完善是在参与社会的过程中才能实现。比如儒家的人生目标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际上是把人自身的发展与对家庭、社会的贡献紧密联系在一起了。所以儒家是主张"入世"的。

第二、佛家重心理,道家重生理,儒家重做人 佛教对“心”的诠释,有诸多层次的分析说明,更用许多的比喻来阐释我们的心,进而教导我们如何找心、安心、净心。“心理学”西文原意为“阐释心灵的学问”,后来引申为“研究人类自身问题的行为科学”。这种发展演变符合佛教对宇宙人生的阐释,所谓“心能生万法”。佛教从心的角度概括世界万物的一切,并对人的行为问题进行根本性的探讨与阐释,因此,佛教早已构建一套成熟的心理学知识体系。佛教的教义几乎都在谈心,在诸多经论中随处可见,其中以“唯识学”对人类精神的分析,最具现代心理学色彩。 道教主张以生为真实,追求延年养生、肉体成仙。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肉体是精神的住宅,要长生不死,必须形神并养,即有“内修”“外养”的工夫。 儒教是礼法,要求如何做人,每个人应该怎么做。儒教崇尚的是“存天理、灭人欲”,哪怕削足适履也要人来适应宗法社会的纲常,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佛家讲的是净,道家讲的是静,儒家讲的是敬。佛家讲

读《国学与人生》有感

读《国学与人生》有感 前不久,学校为了党员教师的成长,要求我们每人选一本有益自己的书,经过再三考虑后我选取了这本《国学与人生》,虽然我是计算机教师,但是我觉得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益于我们做人的地方,而且书中众多为我国古代有名的教育学家,现如今仍是很多教育学者竞相效仿的人。 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广义上的国学。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历史源远流长,其内涵博大精深。当年,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在中国文化衰落到极点时的20世纪初评价世界各大文明的地位和影响时仍然说:“就文明的历史之悠久和影响之深远来看,中华文明是世界上自古以来最伟大的文明”,可见中国文化在世界历史上所留下的印记是多么深刻。中国文化自古号称“雄踞万邦”,在周边国家的心目中具有极为崇高的地位,对周边各国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极为巨大的影响。灿烂的中国文化,闪烁着智慧之光。这光照亮着我们人生的智慧之门。 国学的精髓有一个源头,当数《易经》、诸子百家学说。这个源头之于我们中华民族文明的意义,或者说对于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确切地说就是“轴心”的意义,并且这个轴心至今还是唯一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学的源头是没有枯竭的,也正因为如此,一个民族只要存在下来了,并不断地得以发展,那么这个民族就有着永恒的价值和生命力。我们发现前人智慧实际也是发现自己的智慧,找到我们的精神之根。或者说得更深入一点,国学的源头,与其所在的时代共创了一段历史的辉煌,开创了一种思想精神的轴心时代,因而也成就了很多圣人们的辉煌人生。而与社会历史人生言之,历史是群体的活动,这就是民族与国家的文明史,但这所有说到底又是以个人集合的形式完成的。这样,焕发一个民族的精神落实下来就是焕发每一个个体的精神。 儒家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为座右铭,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完美的人生理想,是世间最真、善、美的理想体系,是传统中国人在人间作为完人的行为准则。但是,对形而上的探讨,或者说对于宇宙终极真相和个人生命最终归宿的问题,则缺乏了解和研究。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人名教师,我觉得首先要了解我国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要了解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学习他们的教育思想,当然,随

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髓

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髓 儒家的思想 儒家的创始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家孔子。他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 孔子还提出“中庸之道”。对于“中庸”的概念,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学者张辛博士介绍了自己的观点,‘中’是适合,‘庸’是按照适宜的方式去做事。而按照适宜的方式做事就可以长久,就是‘善’。“中庸”的核心是礼乐文化。张博士对发源于齐鲁大地的“中庸精神”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认为,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而山东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发源地,从山东走出来的孔子、孟子等儒家代表人物的思想,是中国文化的宝贵资源。 此外,中庸思想对中国古典艺术精神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在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中庸思想具体物化为对“中和之美”的追求,从两汉、魏晋南北朝到宋元明清,一直发挥着或隐或显的作用。

道家的思想 道家学说是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人们所提出的哲学思想。他们的学术思想在中医养生学的形成过程中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自然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关于“道”的具体阐述。所以,人的生命活动符合自然规律,才能够长寿。一个国家只有顺应自然和民意,才能国运昌隆。 道家思想中,“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贵柔”等主张,对中医养生保健有很大影响和促进。 庄子在《应帝王》中认为只有凭借天地的正道,驾御阴、阳、风、雨、晦、明六气的变化,以遨游于无穷者,才是无所待、无所累的至人。至人无我、无为、无名,与天道一体,达到了超越生死、物我两忘、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庄子认为,只有达到这样的境界才是绝对的自由。至人是庄子的理想人格,《逍遥游》是庄子哲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这是对老子无为思想的极端发展。顺应自然,才能无为而无不为。

三教合一

《三教合一》情景课堂设计 安徽朱轶材 如果同学去少林寺游览,一定会看到“三 教合一碑”,又称“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也 肯定能看到印有此图案的各种纪念品。我们看 见的这幅图是朱元璋九世孙自称“三教中人”的 明朝乐律学家、历算家朱载堉(1536—1611)根据 少林寺“三教合一碑”所画。此图为何能体现 三教合一的主旨呢? 我们先来仔细的观察一下:三人共一鼻子,一人正面,另两人均侧面,从正面看,长者秃顶、须髯,是佛祖类人物,代表释家。若稍换角度,以鼻梁为限,遮住画像右面,则左面就是头挽高髻的老子侧面像,代表道教(家);遮住左面,右面则是头戴儒巾的孔子侧面像,代表儒教(家)。三教圣人的区分仅以简单的“头饰物”(准确地说,佛教人物并无“头饰物”),而其余部分珠联璧合,天衣无缝,准确表达了三教一体(源)的深刻含义。三教共存一图,一片圆融。这三个头像合在一起,加上合肩、合上身,浑成一体,两手捧“九流混元图”,生动表现出儒、佛、道三教合一的主题。 再看原碑下的赞词:“佛教见性,道教保命,儒教明伦,纲常是正。农流务本,墨流备世,名流责实,法流辅制,纵横应对,小说咨询,阴阳顺天,医流原人,杂流兼通,述而不作。博者难精,精者未博。日月三光,金玉五谷,心身皮肤,鼻口耳目。为善殊途,咸归于治。曲士偏执,党同排异。毋患多歧,各有所施。要在圆融,一以贯之。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百家一理,万法一门。” 现在请同学们思考: 1、从赞词中看我们常说的三教九流是什么意思? 2、三教是如何合一的呢?三教中儒教是宗教吗?

3、你是如何理解三教合一的? 我们现在就带着这些疑问开始学习今天的课程第一节。 【答案提示】 1、三教:儒释道;九流:农、墨、名、法、纵横、小说、阴阳、医、杂。 2、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到唐朝统治者就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遵道、礼佛、崇儒。“儒教”的“教”并非“宗教”,而是指“教化”,它虽然不是宗教,但在古代中国,却比任何宗教的影响都要巨大和深远,可以说它不仅渗入了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里、血液中和潜意识中,而且对当代每一个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的影响。 3、理解:是儒、释、道三家思想信仰并存、兼容并包、互相吸收、和谐相处,从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部分。可以有其他表达方式。 【简析】 三教合一,课文主要简述了形成过程,学生很难深刻领会,加之内容较枯燥,更需要增添新的情景资料。本情景从学生特别感兴趣的旅游少林寺引入,既展示带有一定神秘色彩的需要细细观察领悟的三教合一图,又有较为生动容易理解并蕴含传统文化的“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辞,这样的情景教学,一定可以让学生记忆深刻,感悟更多。

儒道佛三教的关系

儒、道、佛三教的关系 本文将从两个角度回答问题:其一,是循着老师上课所陈述的思路,尽可能全面地展开三教关系在历史不同时期发展上的不同特点。 另一,则是作为本文最后的结论,将从儒佛道三教的文化特质,来透视其在不同时期发展所具有的不同特点,其内在原因为何? 儒佛道三教之所以从开始时的彼此攻讦,几欲置对方于死地,到最后三教融合、共同构成中华文化的一个浑然整体,谁也消灭不了谁,谁也取代不了谁,是因为它们其实都在一个文化整体中承担着各自不同的文化功能。儒家思想益于维持社会的人伦秩序(忠君孝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道家思想益于张扬个人的精神自由(自在无为、逍遥无待、神游于天地之间),而佛家思想则能为每个人对自己生死问题的终极关怀提供一种答案(因果轮回、生死解脱、破除烦恼)。而中华文化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其实三者功用不同,确实缺一不可。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儒、道两家在社会秩序与个体自由

的矛盾与对立出现激化时,其文化冲突会表现得尤为强烈,并出现走向极端的倾向,这可以理解何以会由汉代的独尊儒术严守人伦纲常而走向魏晋南北朝的自由舒展、飘逸放达。至于佛家,则因其直接切入个体生命所不能回避与关注的终极问题,所以关注个体生命价值的最高哲学表达,又当归属于佛家,谈到佛道两教之争,只能说是宗教资源的争夺。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三家思想都具有协助君王统治、实施社会教化、维持社会安定的文化功能,这又影响了作为集权专制者的封建帝王不同的宗教政策,这种宗教政策随帝王个人喜好之不同而使三教命运起伏波折。 一、佛教初传时的三教关系 三教关系,应以三教皆具而形成关系为标志,所以完整意义上的三教关系,理应从佛教初传开始算起。 佛教:佛教的传入,现在学界已大体确定为东汉初年(汉明帝永平年中)。在汉代佛教刚传入时,大家都看作是黄老道术的一种,这与当时社会上流传的神仙道家思想密切相关,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人们理解佛教,便把它当作是黄老道术的一种。具体表现,则是把佛陀看作神仙,可以飞行变化,

国学智慧与和谐人生(上)

国学智慧与和谐人生(上)试题 总分值 100.0分 您的考试成绩:84.0 判断题部分(每小题4.0分,共20.0分) 第1 题. 中国的文化理念中,真正爱情的唯一目的是婚姻,没有婚姻保证的爱情是生命 的悲剧。() A. 正确 B. 错误 标 准答案: A 您 的答案: A 第2 题.到了《易经》的时代,中国人实现了由抽象观念到具象观念的转变;把握了世界变化的基本规律;奠定了中国人的思维哲学基础。() A. 正确 B. 错误 标 准答案: B 您 的答案: B 第 3 题. 韩非子认为:一阴一阳谓之道。 A. 正确 B. 错误 标 准答案: B 您 的答案: B 第 4 题. 《易经》是关于变化的学问,变化的核心是阴阳。() A. 正确 B. 错误 标 准答案: A 您 的答案: A 第老子说:“善为《易》者不占。”

5 题. A. 正确 B. 错误 标 B 准答案: 您 B 的答案: 单选题部分(每小题12.0分,共60.0分)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是()的诗句。 第 1 题. A. 虞姬 B. 杨贵妃 C. 西施 D. 昭君 标 A 准答案: 您 A 的答案: 诗经中最晚的作品大约成于()。 第 2 题. A. 战国 B. 春秋 C. 商代 D. 西周 标 B 准答案: 您 B 的答案: 诗经中最早的作品大约成于()。 第 3 题. A. 春秋 B. 战国 C. 商代 D. 西周 标 D 准答案: 您 D 的答案:

第4 题.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是() 的名言。 A. 老子 B. 庄子 C. 孔子 D. 韩非子 标 准答案: C 您 的答案: B 第 5 题. 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记载于()。 A. 史记 B. 汉书 C. 后汉书 D. 三国志 标 准答案: A 您 的答案: A 多选题部分(每小题4.0分,共20.0分) 第1 题. 明代国学划分,视野开阔,质测、通几、宰理三学相当于现代学术的(),包含了人类学术的全部,体现了中华学术自古就有的“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通人事”的基本精神,展示出国学的真正气魄。 A. 自然技术科学 B. 人文 C. 哲学 D. 社会科学 标 准答案: ABCD 您 的答案: ABCD 第 2 题. 下列诗句中能够体现人释放情绪的是()。 A.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B. 安能低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C. 人生在世不称意,不如散发弄偏舟。 D. 自古逢秋悲寂寥 标ABC

浅谈儒释道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浅谈儒释道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价值总是看到那么多人匆匆忙忙,追逐着这个时代的脚步,也是,在这个高科技迅速发展的 现代社会,在这个眼花缭乱的电子时代,发生变化的不只是人们的思想,还有源远流长的中 国文化。 所谓中国文化应该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 可是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使中国文化发生了深刻变化:首先思想方面就有很大改变:不难发现,电脑手机的普遍造成了年轻人的好逸恶劳的堕落感,出现了“手机族”,“低头族”这样的新兴词语。而成年人更是奔走在工作与家庭之间,盘算着这个月的工资与开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忙忙碌碌,还哪里有时间传承六艺文化、书法、棋、曲之类的。 再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文化内容生产与文化传播渠道的关系发生了深刻改变。现代科技极大地丰富了文化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以电视为例,通信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进步,使电视频道增加。再如,在纸质媒体时代,由于印刷成本比较高,发表一篇小说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情,而网络平台能够为各种文学作品提供几乎无限的发表空间。但是另一方面,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文化产业特别是纸质图书出版业、报刊业市场份额将不断减少,实体书店有不少倒闭,电子书籍甚至要代替纸质书籍。 我一向奉承:人,要有自己的思想。我认为建立自己对世对事的思想系统的指导性思想体系莫过于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思想。首先儒家仁、义、礼、智、信、恕、忠、孝,主要提倡人的自身修养,与身边人建立一种融洽的关系。在国际矛盾随时会一触即发的当代,在社会矛盾屡有发生的现代,在电子技术阻隔了亲友的距离,在在好逸恶劳的一代中,在社会关系复杂的现代,”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不当被遗忘。 佛教哲学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它讲究慈悲为怀,众生平等,因果循环。世间的一切都是平等的,人不应该是万物的主宰,你此生为人,是前世种下了善的因,所以此世对万物应慈悲为怀。这种思想对于现代作恶的人来说是很好的教育思想,并且在环境越来越差的现在,在地球已经被人类的贪婪破化的千疮百孔的现在,在各种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的现在,佛家的这些思想值得我们去学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见道本来就是抽象的,无法言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可是仍能探索到它的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老子认为,坏的社会风气,都是由于背离了”道“,而引起的后果。当今社会,很多官员也是因为不走群众路线,急功近利的追求政绩,所以常常折腾来折腾去,事情没办好,还捋老百姓坑了。所以”取天下常以无事,以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這样的道理也应该作为官员们常常温习的思想。

三教整合的原因及历程

三教融通的原因及过程 一、三教融通思想产生的原因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始终与中国固有的以儒、道为代表的思想文化发生着密切的关系,有冲突,更有磨合以致相互融合的复杂关系,儒、释、道三教在冲突中融合,在融合中发展,这构成了汉代以后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正如日本学者所说“佛教传来以后的中国宗教史,是儒、道、佛三教的交涉史' ,正是在三教之间的相互冲突和融合中,源远流长的中国思想文化吸纳新的内容与养料,经过数千年的递擅演变最终形成了“三教合一”的基本格局。 佛教所以能够为中国传统文化所接纳,使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最终能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三教之间实现融通,其原因主要在于: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强大的包容性 中国传统文化面对佛教的传播、发展表现出极强的包容性禾一}同化力。中国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逐步走向成熟。两汉时虽“独尊儒术”,但并不能真正做到“罢黔百家”,而且在儒家内部也分化为不同的学派,文化的多元性正是其生命力所在。中华文化犹如大海, 它是不会拒绝江河的汇入的,有了这种恢宏之气,是能够正视自身和外外来文化的长短优劣,取寸之长补尺之短,而不会视外来文化为洪水猛兽。历史上多次发生的文化交流和碰撞,充分表明了这一点。

第二,佛教方面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和调和性 外来佛教传入中国后,一方面十分注意依附迎合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另一方面也在努力调和与儒、道思想矛盾的同时,不断地援儒、道入佛,并极力论证佛教与儒、道在根本上的一致性,从多方面拉进三者之间距离,积极倡导三教一致论,从而使儒、释、道三教关系 趋于融合。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融合,是双方按自己的模式去建构、塑造、规范对方,并相互吸收、相互促进,最终创造出民族化的中国佛教和融汇了佛教思想成果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新型态。 三教融通的表现 一、三教融通关系论说 佛教初传之时,中土的人们对它了解甚浅,常把它与当时人们所熟悉的黄老之学、神仙方术混为一谈,并用儒家观点阐释佛陀。如袁宏《后汉纪》中介绍说: 佛者,汉言觉,将以觉悟群生也。其教以修善慈心为主,不杀生,专务清净。其精者号为沙门。沙门者,汉言息心,盖息意去欲,而归于无为也。……故所贵行善修道,以炼精神而不已;以至无为而得为佛也。《牟子理惑论》中言佛: 佛者,号谧也。犹名三皇神、五帝圣也。佛乃道德之元祖,神明之宗绪。佛之言觉也,忧惚变化,分身散体,或存或亡,能小能大,能圆能方,

第一讲 国学经典与教育

第一讲国学经典与教育——师德与修养 主讲:曹廷华 一、国学与经典 1、什么是国学与经典? 国学是中国在晚清到民初提出的虚拟性概念。学数、学文、学理,中国之学是学文化,重在学文的综合和缜密。 国学就是我们说的传统的思想文化成果,包括,文、史、哲、经等。 2、教师学习什么? 教师主要学习它的教育思想方法,领悟其中包括的教师道德修养。 二、国学的起源与内涵 1、师德修养的四个字: 师:师发自然,自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自然是我们学习的对象,自然教会了我们学习。因此,教师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老师可以教人学习,能者为师,二是让人学习,是学习的榜样,是学习的表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发现好的向他看齐,发现不好的就对照改正嘛。)。师的本意是学习,老师总能让人学习,能者为师。 德:古人讲:德者得也。就是说如果你有人格修养,你就要进步、就有收获,这个得不是物质性的,而是精神和心里有是升华,这个得应从正道当中来,不能走歪门邪道,道德是人内在心灵的体现,是人格追

求的体现,是文化高低的体现。 修:按规律、原则规范自己的原则,规范自己的待人处事、职业行为、道德行为,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能光说不练。所以要实实在在的去修。 养:滋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把学好的东西去滋润别人,要有信仰、有追求,始终保持成长、向上的趋势,养而有成。所以“养”要相伴终身。 2、为什么教师要道德修养?教师的职业决定,师德是师业之魂,身教重于言教,没有师德就没有师魂。 三、国学与教师的关系 1、修养好应有的社会公德 2、认真坚守职业道德,全心全意做好本职工作,最重要的是爱学生。 3、个人自身修养,追求人格品味,生活情趣。出污泥而不染,得意而不忘形,失败而不气馁。 师德是师才之本 师德是师风之根 第二讲国学经典与教学思想 主讲:熊笃 一、关于教育的作用 1、治国。教育比政令刑法更为有效,良好的政治不如良好的教育,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浅 论 儒 释 道 文 化

《浅论儒释道文化》 国学所提供的精神资源主要是儒释道三家。三家互补,共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铸就中国民族性格。儒、立人旁一个需字,意欲我们要做一个人们需要的人--儒弱而立。 释、佛(佛)立人旁一个弗字,弗是不,是要做一个超凡脱俗的人--佛光普照。 道、首(头)下一走字,意欲我们要用脑子走路,思想与自然和谐--道法自然。 这三个字明分暗合,都是在讲如何做人.所以中华民族是最会做人的人,如何做人是构筑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根本。 一、儒释道都重视个人的人生修养,重视理想人格的实现,以不同的方式表现了对人的价值的关切。儒家以积极的入世精神,提倡在现实世界中成就最高的道德境界,实现人生的价值。道家则重视人作为个体的存在价值,主张因顺自然,在人与道的合一中发掘人生命价值。佛家则关心愿望与现实之间永远无法消除的反差所带来的痛苦,在克制欲望、追求涅盘境界的过程中体现今生的价值。 二、儒释道三家从不同的角度提供精神动力,帮助人们追求人生理想境界,也就是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儒家关心天下兴亡,不计个人得失,知其不可而为之,以直面现实、经世致用为人生最高的追求,并把这种追求归结为“天下为公”的“大同之道”。道家不刻意人为,追求自然、完美,主张通过“体道”回归自然境界,无私无欲,把与自然同体、与自然为一,视为人生的最高价值。佛家倡导无私无欲,超脱自在,主张通过行善,引导人们追求“真如”佛性。儒释道三家以各自的方式追求真、善、美,促使中华传统文化而形成鲜明的特色。 三、儒释道三家都重视人生与道德的关系,强调心性修养的必要性。儒家用“礼”来约束人的行为举止,用“诚意”“正心”、来规范人的内心世界。道家则以“虚寂”“守静”来开发人的自然本性,主张排除杂念的干扰,求得心灵的宁静。佛教则要求人们在心中“念”才起之时,就立即遏制住,不让它生起,从而保持内心的清净。由此可见,重视人生道德,关注心性修养,乃是三家成就理想人格的根本之所在。 通观儒释道三教,一般就个性而论,强者往往尊儒,智者往往信道,慧者往往崇佛。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儒释道三者都可以满足不同的精神需求。就一个社会而言,当其蒸蒸日上之时,往往视儒家学说为典范;当其陷入困境之时,往往也会从道家或佛教那里寻求解救问题的智慧。 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培育过程中,儒家的仁、礼、忠恕、中庸等思想,形成了中华民族温和谦恭、彬彬有礼、刚毅进取、自强不息、吃苦耐劳、勤俭持家、乐观向上的优良品质,造就了许多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仁人志士。道家的自然无为、柔弱不争、功成名遂而身退等思想,赋予了中华民族潇洒飘逸、高风亮节、绝尘而超俗的风骨,造就了许多清新典雅、仙风道骨的“采菊之士”、“竹林饮者”。佛教“慈悲平等”、“自觉觉他”、“去恶从善”等思想,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培养了中华民族善良、宽容、奉献、无畏的性格内涵。儒道佛三家在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方面,殊途而同归。儒、释、道三家经过约二千年的互动,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各以其自身的文化特质发挥着各自的优势,相互补充,相互依存,成为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不可缺少的文化资源。 1

以儒释道与三教合一文化为中国武术思想文化的理论指导—卢飞宏

以儒释道与三教合一文化为中国武术思想文化的理论指导 摘自《文圣拳的多元文化观 对中国武术思想文化发展的影响 与现代社会价值二(二)》 中国武术的思想揉入太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道家、儒家、释家、儒释道三教合一等文化和思想,这些是武术多元化文化观的重要体现。武术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与宗教、神学等信仰领域有着密切联系,信仰是武术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武术的本质属性之一,在一定意义上说信仰是武术文化的灵魂。认真探索研究武术与宗教的关系,对于正确认识武术的本质属性和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三教合一是汉民族文化中信仰世界的重要思想,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和意识形态长期为封建社会统治阶级所重视,从而使之不断发展形成完整的文化体系。在中国长期的历史中,宋孝宗、永乐皇帝、雍正皇帝等都提出了“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修身”的思想,三教相互融合,和谐发展,三教归一,万法归一;儒释道三教合一文化思想对中国文化发展和文明进步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三教合一在明代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朱元璋对儒、释、道三教的作用都有着较深的认识,对儒、释、

道采取了兼收并蓄的态度,认为三教之间可以取长补短、相互补充;在其三教合一的政策体系内,确立以儒教为主,以佛、道二教为辅的思想,将三教有机地统一在一起,使之共同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他将三教合一文化推向了新的高度,从而也使三教合一文化达到了历史的鼎盛时期。儒释道贯穿于近两千多年来中国思想文化史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潮流。儒释道与其相互融合的三教合一文化构成了近千年来中国宗教史、中国思想文化史的总画面,它对中国武术思想和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深远。三教合一思想和文化也寓示着武术文化和思想的同一性,中华武术不分南北,各门各派虽形式不同,但万法同理,同根同源,相互吸收,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共同提高,和谐发展。各家武术在发展中不断吸取和借鉴其它门派功夫的精华,在保持各自特色的同时,不断丰富其文化内涵。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传承,也是一种民族精神的传承,天下武林是一家,共同组成了中华武林的大家庭。三教合一文化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向善性,进步性与和谐性,对文化武术思想和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史积淀了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实践中,凝聚着无数武术先贤们的智慧,形成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综合性学科。宗教与武术是人类创造的宝贵遗产,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漫谈儒释道“三教的融合”

漫谈儒释道“三教的融合” 楼宇烈 当我们问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时,大多数人会不加思索地回答道:儒家思想。这是由于有汉武帝接受卫绾、田蚡、董仲舒等人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又有自南宋末至清末约六百余年间,作为官方思想的“理学”,是以批判佛老异端、继承儒家道统为旗帜的;以及作为儒家思想文化的代表著作“五经”、以至“三十经”,也一直被历代封建统治者奉为中华文化的基本典籍,儒家思想获得了中国文化的正统地位,被视作中华文化的代表。 然而,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除儒家思想体系以外的其它许多学派思想体系,如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墨家,以及后来传入的印度佛教等。这些学派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中都起着作用,儒家并未独占中华传统文化的全部阵地,中华传统文化并非单一的儒家文化。即使是儒家思想本身,在其发展进程中,自战国时期起,也早已失去了它的原始单纯性,而不断地融入了其它学派的不同思想成分。汉代独尊的所谓儒术,其实已经是严重地阴阳五行化了的儒家思想;魏晋时期的儒家则渗入了大量的老庄道家思想;隋唐儒家思想受到佛教理论的严重挑战和影响;宋明理学则更是在排斥佛老的同时,大量吸收佛老理论以补充儒学的一种思想体系。可见,当我们说到所谓儒家文化传统时,必须充分注意它所包含的复杂内涵。 因而,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深入考察时,绝不可忽视在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起过作用的各种思想、学派之间的对立和渗透,排斥和融合。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可以包括一整部中国哲学史、思想史或文化史。在这篇短文中,仅准备就在中华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儒释道三家之间的矛盾斗争和相互融合,作一些简单的介绍,并就此谈一些想法。 我们先从儒道两家的冲突和融合谈起。 儒道两家前后都形成于春秋末期。但在春秋末至战国初,则是儒墨两家的对立最为尖锐,在社会上的影响也最大,被称之为当时的两大“显学“。道家学派发展至战国中期庄子等人时,始蔚为大观,从而成为先秦时期与儒墨鼎足而立的三大学派之一。战国中后期,在文化思想方面出现了一个诸子百家竞相争鸣的繁荣局面。这时,一方面是各学派内部的大分化,如《韩非子·显学篇》中说的:“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取舍相反不同,而皆自谓真孔墨。”《庄子·天下篇》谈到当时的道家,也有“彭蒙、田骈、慎到”,“关尹、老聃”,“庄周”三家之别。此外,法家有齐法家和三晋法家之分,名家有惠施合同异和公孙龙离坚白之争等等。然而与此同时,也形成了一股各学派(主要是儒道法三家)相互渗透、融合的发展趋势。在今传《管子》一书中,我们可以找到战国中后期各学派相互融合的各类代表作。其中既有以儒为主,儒道、儒法融合的作品;也有以道为主,道儒、道法融合的作品;以及以法为主,法儒、法道融合的作品。在荀子的思想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以儒为主,融合法、道,兼采名、墨的倾向。在韩非的思想中,以法为主,融合道家的特点也是明显的。他的《解老》、《喻老》对老子道家思想有重要的发展。而形成于战国中后期的易传《系辞》,则明

《国学与人生》心得体会

国学既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先贤哲人的思想和古代社会的道德体系,是我国历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本文《《国学与人生》心得体会》由中国人才网为您提供,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国学与人生》心得体会【1】 南京图书馆馆长、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小跃先生以《国学与人生》为题,为我们做了一场精彩的讲座,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及人精神有了更深的认识。 国学既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先贤哲人的思想和古代社会的道德体系,是我国历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生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道德情操、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等,渗透在每一位中国人的血脉中,孕育和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儿女,培养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底蕴与德行品质。我们要自觉加强国学修养,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积极营造和谐的人生。 一是要自觉的学习好国学。国学,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汲取国学的营养,须先要学习好国学,掌握其精髓。首先,学习国学要全面深入的学,克服功利和形式主义。学习国学要注意防止走过场、跟风,防止只学只言片语,浅尝辄止,不求甚解。要切实潜下心来,踏踏实实的学一学,认认真真地读一读,深入思考,注重实效,从博大精深的国学知识中吸取精髓,古为今用,努力提高自身的中华文化素养和传统道德修养。其次,要辩证的学。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积淀,也存在一些腐朽的毒素,不利于社会的进步,是必须要剔除的。因此,我们学习中要清醒地了解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那些适应时代需要、促进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传统的美德继承下来,发扬光大。 二是要积极地用好国学,既要积极地践行好运用好国学的智慧。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丰富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学以致用。通过运用、实践来印证或补充、完善理论,使国学理论知识化为实际工作和人生修炼的效果,增强工作实效,完善自己,营造和谐人生。运用国学智慧要与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相结合,与自己的工作、生活实际相结合,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谐社会,和谐人生。唯此才能学有所用,用有所效。 《国学与人生》心得体会【2】 11月14日,泗阳县十一月份市民讲坛邀请到了南京图书馆馆长、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小跃先生,我有幸在泗阳大剧院聆听了这场题为《国学与人生》的精彩讲座,现将本人的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21世纪是属于网络的时代。在信息大爆炸的网络社会,我们的生活被各种各样的新闻所充斥,但这并没有解决当今社会人们的精神空虚,反而是人们在这信息触手可及的时代中愈觉迷失。究其原因,是我们忘了自己的精神之本、文化之源。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沃土灿若晨星的瑰宝。国学,就是我们的本源所在。

国学中的人生智慧

国学中的人生智慧:以出世心做入世事 2010年12月29日 12:24 来源:新华日报参与互动(0)【字体:↑大↓小】 徐小跃,南京图书馆馆长,南京大学中华文化院副院长,哲学系教授、博导。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核心提示 中国古代先贤圣哲们最关注的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社会人生。作为思想文化的“国学”始终一贯地观乎“心性”、“生命”、“人生”,一句话,“观乎人文”。 儒家所谓的“学问”乃是心性的学问,生命的学问。做学问的终的就是要把“跑掉的心”(“放心”)找回来。 人既要有“乐观”的精神,也要有“达观”的心境,还要有“冷观”的智慧。这“三观”体现了多重性的生活方式,亦反映了儒释道互补的特性。 中国人的灵魂是有多重性的。 在儒家高唱“极高明而道中庸”,道家高唱“夫虽在庙堂之上,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也”,佛家高唱“既在孤峰顶上,又在红尘浪里”的声响中,“以出世的心做入世事情”遂形成中国人共同的向往和追求。 “儒是牡丹,道是菊,佛是莲”

国学寄寓“经史子集”,“儒道佛”乃其精华 “国学”这一概念是在上个世纪初提出的。当时一些知识分子有感中国传统文化被全盘否定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损害,遂提出“整理国故”的主张,以此重新振兴中华民族的文化,并提升中国人的民族精神。由此可知,“国学”概念的出现其本身就带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民族感。 何谓“国学”?对“国学”的定义,时下有多种。但在我看来,可把问题简单化。“国学”是“国故之学”的简称。分而言之,“国”,专指中国,“故”是过去的意思,“学”是指学术、思想。合而言之,“国学“就是指中国过去的学术思想,也即中国传统文化。 “国学”存放在哪里?要了解这一点,我在这里借用中国古代图书分类法以述之。中国古人将不同性质、内容的书籍分为四类,即“经”、“史”、“子”、“集”。“国学”就是保存在这“经”、“史”、“子”、“集”当中。“经”主要指儒家的典籍和研究儒家经典的名著,“经”有《六经》、《七经》、《九经》、《十三经》之说。“史”指各种体裁的历史书籍,像《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子”主要是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及道教佛教方面的著作。“集”是总集、选集、别集,还有诗、词、赋,像《楚辞》《乐府诗集》等。 如果要问“国学”的精华是什么?那就要说到“儒道佛”了。有的学者就把“国学”主要归结为儒道佛三家的思想文化。在中国过去就有这样的说法,天有三光:日、月、星;人有三教:儒、道、佛。可见,中国人是多么看重这三家。 对作为“国学”主要组成部分的儒道佛三家,我们最应该了解的是什么呢?回答是:思想。因为思想是一切文化的基础和核心。而思想是由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所构成。真正要进入国学的殿堂,真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就一定要对它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有所把握。 国学观乎“心性”、“生命”、“人生”,一句话“观乎人文” 中国古代的先贤圣哲们具有不同于西方文化的价值选择和判断。中国圣贤最关注的不是外在的自然,不是高高在上的天国,亦不是纯粹的思辨领域,而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社会人生。古人云:“思以其道易天下”。就是说,中国古人思考着用他们的思想、观念,也即“道”来改变天下。说白了就是,他们建立学说、提出思想的目的乃是:改变天下、和谐社会、净化人心、安顿生命。 群经之首的《周易》有这么一句话:“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它强调的是通过关注“人文”,以达到变化和成就天下以及天下人之心的目的。这里出现了为大家非常熟知的一个概念——人文,这是当下许多人都喜谈的一个概念,“人文关怀”、“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等等。但你要问他究竟什么叫“人文”?恐怕很少人能明了它的深义。《周易》是这样给“人文”下定义的,它说:“文明以止,人文也。”意思是,能止于文明的即是人文。这是对作为人并能够成为人而提出的标准。中国古人告诉你作为一个人,要知道“当其所为”和“不当其所为”。也就是说,人一定要知道你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这里有不

20120513国学堂—梁冬对话陆致极第一讲

20120513 国学堂—梁冬对话陆致极第一讲 本期主题:体质的秘密 主讲人:陆致极 主持人:梁冬 播出时间:旅游卫视 2012-05-13 21:45-22:30 资源下载:https://www.doczj.com/doc/e811354664.html,/eajian/blog/item/12269d25b223fc4035a80f6f.html 文字整理:愚昧的幸福青莲慧从卢溪 梁冬:“追求天人合一,提高生命质量”。大家好。欢迎收看由天士力集团冠名播出的《国学堂》。我是梁冬,梁某人。较早之前的时候呢,我有几个朋友很有意思,他们是斯坦福的博士后,在美国呢,是研究生物工程的,研究了二十多年的基因。然后呢,回来中国创业。有一天,我就跟他们聊天。我说,你们研究这个科学,到底是研究什么的?有什么特别让你们觉得诧异的事情吗?这几个作基因工程的朋友呢,就告诉我说,他说啊,我们在研究基因的时候,一直在解读基因密码。后来呢,就陷入一种很深的困惑:同样的一对父母,生下了不同的孩子,后天呢,基本上是同一个生活方式和环境,但是为什么他们的父母基因也一样的,为什么这些小孩子的基因表达有如此的不同?这个人呢,可能有这样的身体,那个人身体呢,就变得那么差呢?或者有这样的病呢?我说,那你怎么解读这个事情呢?他说啊,我们一直往深里解读,就发现其实受孕的时间,就是他们在不同的时候,形成人的时间,对这个事情的变量差别是很大的。而且呢,他们说,一个东西,当它介入到时间这个维度的时候,你就不得不陷入一种思考,那就是一种超越科学的,或者超越客观物质的一种思考。说到此处呢,他们就沉默,我觉得很有意思。结果呢,当我听完了这段话之后,最近我看到一本书,这本书呢,是一位姓陆的老先生,陆致极老先生呢,写的叫《又一种“基因”的探索》。《又一种“基因”的探索》呢,它就专门探讨这个问题。于是呢,我就请来陆老师。陆老师,你好! 陆致极:你好! 画外音:陆致极,复旦大学中文系硕士,美国伊利诺大学语言学系博士。著有:《计算语言导论》、《中国命理学史论》、《又一种“基因”的探索》等著作。 陆致极:我呢,是在复旦大学,学的是古代汉语,同时是语言学理论。那么后来到美国呢,去读那个博士学位。那么当时搞的呢,是计算机和语言的关系,也就是说,怎么用计算机来处理人讲的话,或者人写出来的东西。 梁冬:是英语还是汉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