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卫星航天发射基地的区位因素和返回地的选择条件

卫星航天发射基地的区位因素和返回地的选择条件

卫星航天发射基地的区位因素和返回地的选择条件
卫星航天发射基地的区位因素和返回地的选择条件

卫星航天发射基地的区位因素和返回地的选择条件

(1)发射基地

航天发射基地的建设区位

1、纬度: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

2、方向:向东发射,可获得较大的初始速度,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惯性,节省

燃料;

3、气象条件:阴天少,雷雨天气少,云少,云离地表高,风速小;

4.地势平坦开阔,地质结构稳定

5、国防条件:建于山区、沙漠地区;

其中影响卫星和飞船发射的最关键和最直接的因素是——气象因素

(2)返回地点

①人烟稀少的地区

②地势开阔平坦的草原地区,水面少,便于发现目标和营救的地区或者在海洋上

③距离发射场、控制中心位置适中,有利于监控、抢救等工作展开

我国的卫星发射中心

一共有4个: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甘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四川)、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山西),筹建中的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海南)。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试验基地之一,是中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也是中国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主要用于执行中轨道、低轨道和高倾角轨道的科学实验卫星及返回式卫星的发射任务。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中国西北部甘肃省酒泉市东北地区,海拔1000米,始建于1958年10月,占地面积约2800平方公里。自1970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以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一号、长征二号丙及长征二号丁火箭已成功发射了20多颗科学实验卫星。1992年10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首次为国际用户执行了发射任务,即利用长征二号丙火箭发射我国返回式卫星时搭载发射瑞典空间公司的弗利亚卫星进入预定轨道,获得成功。1999年11月20日,“神舟”二号和“神舟”三号飞船相继从这里成功进入太空预定轨道。此后,“神舟”四号、“神舟”五号、“神舟”六号飞船相继从这里成功发射。该地区茫茫戈壁、人烟稀少、视野开阔、地势平坦,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属内陆及沙漠性气候,全年少雨,年平均气温8.7摄氏度,相对湿度为35%-55%,常年干燥少雨,春秋两季较短,冬夏两季较长,一年四季多晴天,云量小,日照时间长,生活环境艰苦,但可为航天发射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每年约有300天可进行发射试验。兰州至乌鲁木齐的铁路在清水地区有一条支线直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技术中心和发射场区。鼎新机场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以西75公里,可起降C—130及波音747等大型飞机。机场有专用公路连接技术中心和发射场区,可满足卫星从机场到技术中心和发射场区的运输要求。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北的高原地区,地处温带,海拔1500米左右,与芦芽山风景区毗邻,是中国试验卫星、应用卫星和运载火箭发射试验基地之一。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适合发射多种卫星,特别是地球低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发射中心拥有火箭和卫星

测试厂房、设备处理间、发射操作设施、飞行跟踪及安全控制设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具备了多射向、多轨道、远射程和高精度测量的能力,担负太阳同步轨道气象、资源、通信等多种型号的中、低轨道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任务。发射中心始建于1967年。这里冬长无夏,春秋相连,无霜期只有90天,全年平均气温5℃,不仅是航天发射的理想场区,也是旅游、避暑的风景胜地。 1968年12月18日,中国自己设计制造的第一枚中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1988年9月7日和1990年9月3日,该中心用长征4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中国第一颗和第二颗“风云”1号气象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此外,它还进行过一系列运载火箭试验。1997年12月8日,该中心第一次执行国际商业发射,成功地将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制造的两颗铱星送入预定轨道。1999年5月10日,该中心用长征4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和实践五号科学实验卫星送入轨道高度为87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这是该中心连续第七次成功地以一箭双星方式进行的航天发射。到目前为止,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已经分别用长征四号运载火箭和长征二号丙改进型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所有国产的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以及美国的12颗铱星。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始建于1970年,又称“西昌卫星城”,它是以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发射任务的航天发射基地,担负通信、广播、气象卫星等试验发射和应用发射任务。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目前对外开放中规模最大、设备技术最先进、承揽外星发射任务最多、具备发射多型号卫星能力的新型航天器发射场。发射中心拥有测试发射、指挥控制、跟踪测量、通信、气象、技术勤务保障等系统。发射场区的两个发射工位及技术测试中心、指挥控制中心等配套设施,能担负和完成多种型号的国内外卫星发射服务。在中国目前的三大卫星发射中心中,功能比较齐全,设备比较完善,既能发射采用低温推进剂的“长征三号”系列运载火箭,又能发射运载能力较大的捆绑火箭。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总部、发射场(技术区和两个发射工位)、通信总站、指挥控制中心和三个跟踪测量站,以及其它一些相关的生活保障(医院、宾馆等)单位组成。主要担负广播、通信和气象等地球同步轨道(GTO)卫星发射的组织指挥、测试发射、主动段测量、安全控制、数据处理、信息传递、气象保障、残骸回收、试验技术研究等任务。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中心总部设在四川省西昌市,卫星发射场位于西昌市西北65公里处的大凉山峡谷腹地。自1984年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讯卫星以来,已先后成功组织了40多次国内外卫星发射,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创造了我国航天史上第一个发射外星、第一个发射试验通信卫星、第一个发射实用通信卫星等多个第一。1986年,西昌卫星发射场正式对外开放。该地区属亚热带气候,全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6度,全年地面风力柔和适度。这里每年10月至次年5月是最佳发射季节。发射中心于1983年建成,1984年以来发射过中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及实用通信卫星,1990年又将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2004年4月,“试验卫星一号”和“纳星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是这个中心首次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标志着这个中心的航天发射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可以进行多射向、多轨道卫星的发射。截至2004年4月,中心拥有两个自成系统的发射工位,可以发射不同类型的长征运载火箭,既能将大吨位的卫星送入同步转移轨道,也能将小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西昌地区纬度低、海拔高、四面环山,年平均温差小,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成昆铁路经过这里,青山机场能起降各种大型飞机,交通运输便利,是发射各类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理想场所。经过37年的建设发展,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已具备使用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等5种型号火箭,发射高、中、低各种轨道、多射向各类航天器的能力。西昌位于四川省西南部,自古人们在西昌能经常观赏到分外明亮皎洁的地球卫星——月亮,故西昌以月亮城的美称闻名海内外,这说明西昌在历史上就与月亮有缘。而今,又以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服务于人类而声震环宇。她除了拥有“月城”、“小春城”、“攀西聚宝盆”和“黄金地带”等富有大自然美好情调的名字外,又增添了充满现代科学技术魅力的名称:“中国航天城”、“东方休斯敦”等。

发射月球卫星选在西昌发射中心,较酒泉、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座落在东经102°、北纬28°,所处纬度低,可以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附加速度,节省运载工具的能量消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拟建)位于海南省文昌市,毗邻大海,不仅具有良好的海上运输条件,而且火箭航区和残骸落区安全性好。建设新发射场,是为了适应我国航天事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满足新一代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和新型航天器发射任务需求。新发射场建成后,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和深空探测卫星等航天器的发射任务。在海南建设发射场,可利用纬度低的优势,提高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运载能力,延长卫星使用寿命,效费比高。有利于优化我国航天发射场布局,提高我国航天发射综合能力,促进国际合作和扩大对外航天发射服务,推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旅游等区域产业发展。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要用于中低轨道和高倾角轨道的科学实验卫星及返回式卫星的发射任务;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要用于广播、通信和气象等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发射任务;而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适合发射多种卫星,特别是地球低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卫星。

分析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因素

学年论文 学 院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专 业 地理科学 年 级 2009级 姓 名 王亚杰 论文题目 分析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因素 ---以富士康为例 指导教师 周红升 职称 教授 成 绩 2011 年 5 月 6 日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关键词 (2) Keywords (2) 1、经济区位的概念 (2) 2、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影响 (2) 2.1土地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影响 (2) 2.2劳动力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2) 2.3原材料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影响 (3) 2.4资本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影响 (4) 3、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影响 (4) 3.1市场环境对经济区位选择的影响 (4) 3.2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影响 (4) 3.3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影响 (5) 结论: (5) 致谢: (6) 参考文献: (6)

分析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因素 ——以富士康为例 学生姓名:王亚杰学号:20095081244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科学专业 指导教师:周红升职称:教授 摘要: “富士康科技集团进驻河南”选址郑州,一个引人瞩目的新闻热点。此次富士康落户河南,首先看重的是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其次是便捷的内销物流体系;而河南省则希望富士康的落户能填补河南没有重大电子制造业项目的空白,并借助其带动电子制造业的发展。那么,富士康科技集团为何入驻河南,郑州又有何区位优势,郑州又为何以极大的热情邀请富士康的投产,社会各界众说纷纭。从经济地理的角度看,富士康入驻河南又有诸多因素,如要素投入土地、劳动力、资本、知识和技术、资本、产业环境、政策环境等,以下做详细分析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因素. Abstract: "Foxconn Technology Group stationed in Henan" site in Zhengzhou, a compelling news hot. The Foxconn settled in Henan, the first value is the abundant labor resources, followed by the convenience of the domestic logistics system; and settled in Henan Province, Foxconn wants to fill a major 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projects in Henan is not blank, and with its drive 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o why settled Roxon Technology Group, Henan, Zhengzhou, what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Zhengzhou, and why with great enthusiasm the invitation to Foxconn production, the community controversia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 geography, Foxconn settled in Henan have many factors, such as factor inputs land, labor, capital,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capital, industry, environment, policy environment,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following impact on economic activity location choice factors .

(完整版)工业区位因素(含答案)

第22讲工业区位因素(一) 考纲解读 (一)工业 1.概念: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产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2.类型: (1)按生产对象:采掘工业(采煤工业、水电工业)、加工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2)按产品性质:重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轻工业(食品工业、服装工业) (3)按投入多少: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知识密集型 (4)按主导区位:原料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劳动力导向型、技术导向型、动力导向型(二)工业区位因素 1.主要工业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低投入、高利润)

3.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结合课件图片和上述案例,思考下列问题: 1.鞍钢和宝钢在区位选择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2.大型钢铁企业转向沿海钢铁消费区布局,科学技术在其中起 了什么作用? 4.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环境质量已成为影响工业的一个重要区位因素,不同类型的工业对环境的要求和污染程度不同。 (1区位选择要求 典例 对大气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应建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严重的工厂 电子厂、感光器材厂 需要清洁水源的工业,应布局在市区河流的上游 自来水厂、啤酒厂 (2区位选择要求 典例 规模小,基本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 服装厂、玩具厂 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 机械厂、仓库 污染严重的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城市的郊区 钢铁厂、水泥厂 (3区位选择要求 典例 已知主导风向,则应布局在当地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水泥厂、酿造厂、火电厂、钢铁厂 季风气候区,则应布局在与当地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区 已知最小风频的,则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水污染严重的工厂,污水排放口应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尽量布局在河流下游 印染厂、造纸厂 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厂,要远离农田和居民区 钢铁厂、火电厂 (一)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方法 1.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比重判断 如图a 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技术,则其主导因素是技术。图b 中甲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工资投入,则其主导因素是劳动力;乙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产品运费,则其主导因素是市场。图c 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市场,则其主导因素是市场。 2.根据特定生产环节判断 (1)运输环节: ①原材料运量大(如制糖业)或不能长途长时间运输(如水产品加工业),则布局在原料地,主导因素为原料。 ②产品运输要求高(如食品厂),则布局在消费地,主导因素为 原料(铁矿) 燃料(煤) 市场 优势区位条件 鞍钢 鞍山铁矿 山西、黑龙江等 辽中南重工业基 地 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又接近消费市场。 宝钢 澳大利亚、印度、巴西等地 安徽淮南、山西等 沪宁杭工业基地 接近消费市场,便利的交通运输。

新人教版地理必修2《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word学案

5.6 工业的区位选择 科组:高一地理组主备人:许玲时间:3月1日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区位因素)。 2、掌握不同指向型工业的特点。 3、理解各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以及原因,初步学会分析某一地区发展工业的主要区位 因素,找出其中的主导性区位因素。 二、重点难点 1、影响工业区位的各种因素 2、判断某一类型工业的主导性区位因素 三、学习过程 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1、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角色扮演、 假若你是一个工厂的厂长,让你在全国选一个地方建厂,请问: (1)工厂进行区位选择的目的是什么? (2)你觉得工厂理想的区位一般应具备哪些条件? (2)那么在现实中有这样的地方吗?那么工厂在现实中区位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总结影响工业区位因素: 。 2、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角色扮演 (1)如果你要建一个制糖厂,你会把它建在哪里?为什么?

(2)如果你要建一个家具厂,你会把它建在哪里?为什么? (3)如果你要建一个炼铝厂,你会把它建在哪里?为什么? (4)如果你要建一个电子装配厂,你会把它建在哪里?为什么? (5)如果你要建一个飞机制造厂,你会把它建在哪里?为什么? 根据以上回答概括五种导向型工业的特点及相关部门并完成下表 2、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工业区位因素变化的表现有哪些?

3、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A、请分析一下面的材料说出是什么原因导致工业区位的变化 材料1:“长虹”是我国电子电器工业的民族品牌。它的生产基地在四川绵阳,深居内地,原来是军工企业。50年代初应国防需要而建立的。 材料2:目前,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安排许多工业部门在西部落户,目的是缩小内地与沿海地区的经济差异。 材料3:20世纪50年代,我国曾在并不生产棉花的鞍山、包头等重工业区布局一些棉纺织厂。 材料4: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地区许多侨乡经济迅猛发展,得益于当地外籍华人、华侨投资的结果 材料5:政府采用补助的形式将工厂设在并不盈利的区位。 材料6:某些工厂由于搬迁费用太高、或政府的影响、或处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虽然明显区位不合理,但仍留在那里。 总结社会因素: B、环境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思考:作为一个现代厂长,对工业的布局是不是只单单的考虑经济效益就可以了呢? 以下有污染工业分别如何布局: 有水污染: 有大气污染: 有固体废弃物污染: 四、课堂小结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1讲 工业的区位选择练习 新人教版

第1讲工业的区位选择 一、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各类产品出口额相关数据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双选) 1.21世纪初我国各类出口产品中()。 A.资源型产品在我国出口产品中占有重要地位 B.技术型加工产品对我国出口额的贡献率最大 C.劳动密集型产品在世界上的出口竞争力强于技术型加工产品 D.资本型加工产品占世界同类产品出口额比重低于资源型产品 2.21世纪初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A.劳动力素质明显提高B.农矿产品产量下降 C.基础设施投资扩大D.产业结构升级取得显著成效 解析第1题,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21世纪初,我国各类产品中技术型加工产品出口额占40%~50%,比重最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占世界同类产品出口额比重为10%~20%,技术型加工产品占世界同类产品出口比重小于10%,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竞争力强于技术型加工产品,资本型加工产品占世界同类产品出口额比重大于资源型产品占世界同类产品出口额比重。第2题,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我国出口产品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向技术型加工产品转化,是我国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结果。 答案 1.BC 2.AD 我国西部地区某传统造纸企业为获取最大利润,对其不同选点的平均成本费用(a)和产品价格(b)进行调查,形成如下图所示曲线。据此回答3~4题。 3.该企业布局最合理的地点是() A.m点B.n点 C.o点D.p点 4.政府为了降低传统工业对环境的污染等影响,决定对该企业出台增收污染费(环境治理费)、提高电费等惩罚性措施。基于此() A.图中n点与q点之间的距离会减小 B.m点所在地域的范围将缩小 C.该企业利润可能下降,但分布范围将扩大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规划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规划效果图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是陕西省政府、西安市政府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依托和发挥陕西航天科技雄厚的资源优势和突出的发展潜力,共同建设的以航天技术应用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园区,是西安“五区一港两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总规划面积86.64平方公里,集中新建区面积23.04平方公里,扩展区规划面积63.6平方公里。 成长的足迹 2006年11月30日,基地管委会正式成立。 2007年12月26日,基地被国家发改委批复认定为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 2010年1月5日,基地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西安国家半导体照明(LED)工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2010年2月2日,基地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以军民融合为方向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2010年6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航天基地升级为国家级陕西航天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我国唯一的航天专业化经济技术开发区。 科学的产业定位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坚持“四节约一环保”的发展理念,以“航天产业立区,战略产业兴区,文化产业繁区”为发展定位,以“大集团引领,大产业构建,园区化承载,规模化发展”为发展方针,着力发展“以卫星及卫星应用为主的民用航天产业、以太阳能光伏及大功率半导体照明为主的新能源新光源产业、以服务外包及动漫创意为主的数字航天产业、以生物医药及生物研发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以及集现代化、信息化、专业化、集约化为一体的高端物流产业”等主导产业,积极构建以航天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体系,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努力打造“特色鲜明、世界知名”航天产业新城。 三大产业齐头并进 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基地充分发挥陕西省航天科技的雄厚基础和资源优势,以民用航天产业为主导发展方向,以航天六院、航天五院西安分院、航天九院771所、中国卫通等掌握尖端高新技术的航天单位为依托,以航天科技西安卫星应用产业示范基地、中国-加拿大国际卫星与通讯产业园、卫星导航与时间频率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基地等项目为平台,着力发展以卫星及卫星应用为主的民用航天产业集群。

2020届高考地理复习航天发射基地回收场地的区位分析知识讲解与跟踪练

2020届高考地理复习航天发射基地回收场地的区位分析知识讲解与跟踪练一、知识讲解 1.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 2.

3.回收基地选址的条件 (1)地形平坦,视野开阔,便于搜救。 (2)人烟稀少,有利于疏散人群,保证安全。 (3)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能见度高。 (4)地质条件好。 (5)无大河、湖泊,少森林的地区。我国的回收场地就选在了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地区。 二、跟踪训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新华社甘肃酒泉报道: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于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是中国人时隔3年多后再次出征太空。材料二2016年6月25日20时,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为发射货运飞船而全新研制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全新建设的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 材料三我国四大航天发射基地:西昌(约102°E,28°N)、酒泉(约99°E,40°N)、太原(约112°E,38°N)、海南文昌(约110°E,20°N)。 (1)试分析西昌航天发射场的优越条件。 (2)说明我国在海南省文昌市选址建设航天发射场的理由。 解析第(1)题,从地理位置、地理纬度、气候条件、水源、交通等方面分析即可。第(2)题,从地理纬度、地球自转线速度、卫星使用寿命、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条件及经济状况等方面分析作答。

答案(1)纬度较低;海拔高;云雾少;无污染,空气透明度高;水源丰富,能满足发射中心的用水需求;交通便利。 (2)海南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卫星容易发射升空,利于延长卫星使用寿命;濒临海洋,地势开阔,便于对卫星的跟踪监测;建航天发射场可促进海南经济的发展。

(新教材)2020鲁教版必修二3.2.1工业的区位选择(第一课时)学案

第三单元产业的区位选择 第三节工业的区位选择(第1课时) 问题导入 英国是早期的钢铁生产大国,其钢铁工业中心伯明翰曾有“黑乡”之称。日本是20世世纪中后期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其钢铁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库及赖户内海沿岸。 对比工业化早期英国钢铁工业与现代日本钢铁工业分布差异的原因。 知识点1 工业概况 一、工业概况 1、概念:指从事____________的开采,对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进行加工和再加

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2、工业生产的特点(与农业相比) 地域上的 季节上的 3、分类:按生产对象分为____________工业和____________工业;按产品性质分为 ____________工业和____________工业;按投入的多少分为____________型、____________型、____________型、____________型;按布局类型分为钢铁工业有资源型(煤铁复合型)、临海型;电子工业有临空型;按主导区位因素分为原料指向型、市场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动力指向型、技术指向型;按形成和发展历史分为传统工业和工业。 答案:1、自然资源;采掘产品;农产品 2、灵活性;连续性 3、采掘;加工;重;轻;资源;劳动;资金;技术;新兴 知识点2 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二、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延伸拓展

高考链接 汉阳铁厂的兴衰和武汉钢铁厂的建设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889年,湖广总督张之洞筹划在湖北设铁厂,考虑的厂址是大冶或省城武昌附近的汉阳。1893年,铁厂最终在汉阳建成投产。下图是19世纪末湖北省局部区域示意图。 (1)据材料,指出与大冶相比,当时在汉阳建设铁厂的区位优势。(8分) 答案:二、原料;能源;水源;市场;交通;技术;政策;劳动力;动力;环境 高考链接:接近市场(枪炮厂);有技术,人才优势;水运(交通)更加便利,接近燃料地(煤矿)。

影响区位选择主要机制

影响区位选择的主要机制 1、产业区目标驱动机制。产业区位选择机制所含的内容,包括其对产业布局活动的约束作用和推动作用两个方 面。从其约束作用来看,关键是对布局目标的约束。 2、利益驱动机制。利益驱动机制是产业区位选择机制中的主体部分。无论杜能、韦伯,还是胡佛、艾萨德的理论中,所强调的都是如何实现布局利润的最大化,亦体现了利益驱动型布局的这一指导思想。 3、宏观调控机制。产业区位选择还必须考虑到国家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有效途径是控制投资的规模和方向。调控的手段主要包括国家的直接投资和财政税收等手段。 4、市场调控机制。市场机制的特点首先是由企业的独立法人地位所决定的。企业生产的产品、采用的技术、选择的地点,都是由企业法人来决定。去也法人通过衡量不同地区的收益收入,并对投资进行风险分析,最终确定所选区位。 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气候:由地图判读出:是×气候,(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若是棉花种植,则可以加上棉花生长后期多晴天,有利于棉花采摘) 地形:由地图判读出:地形为平原或三角洲,或地势低平或地形平坦开阔 土壤:是×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棉花种植则突出:沙性土壤,排水性好)水源:临近水源(河流、湖泊或冰川融水、地下水充足),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2.人文因素 市场:该地区人口稠密或工矿业发达或城市较多,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交通:临近河或湖,水陆(海陆)交通便利或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 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附近有大量的高等院校和科研场所)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 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为农业生产提供生产资料) 历史:种植历史悠久(传统农业区,如我国的水稻种植业) 其他:地广人稀土地广阔,土地租金低(适宜发展商品农业,如中国东北、美国中部平原)3.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 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水源、土壤肥力等不足,酸碱度偏高; 如:所有季风气候区发展农业最有利的条件都有:雨热同期。不利条件:多干旱和洪涝灾害。 地中海式气候区发展农业有利的条件:光热充足。不利条件:雨热不同期。 二、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 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特别像钢铁厂、化工厂等) 2.经济因素 原料:临近某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 能源:临近某能源产地(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基地总体规划图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基地总体规划图 规划简介 ⑴区位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位于西安市主城区东南,坐落于少陵塬,北邻西安市科教文化区,西临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邻秦岭北麓生态旅游区,是西安具有良好交通和自然生态环境优势的科技产业开发区,是西安中心城发展的重要辐射地之一。 ⑵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2007—2020年 ⑶规划规模 规划用地规模:本次规划用地规模23.04平方公里,规划期末人口规模达26.1万人。 ⑷规划目标 以“环保与创新”为主题,“科研和文化”为内涵,“航天和宇航”为标志,打造世界级的航天科技产业基地—航天智都,使之成为世界级的航天产业基地, 世界级的创意产业基地及世界一流的休闲康居新城。 ⑸规划结构 规划形成“一心三轴三区”的城市空间结构,一心—规划中心区;三轴—长安东街、神舟大道、雁塔南路三条人文景观轴;三区—东部产业研发区、北部南部居住区。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位于西安市东南部,规划面积为23.04平方公里,远期预留约35.5平方公里的发展规划空间,基地南依秦岭,北瞰曲江,西临城市中轴,东依万亩林带,与西安市主城区相邻,距市中心钟楼7公里,绕城高速公路 2.8公里,与西康高速紧邻,向西北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仅35分钟车程、向北距西安火车站20分钟车程,向南距引镇西康铁路长安站仅15分钟车程。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重点发展航天民用、半导体器件、新材料、新能源、服务外包与创意、现代服务业等特色支柱产业。 2010年计划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完成基础配套设施投资4亿元,新建15公里市政道路和50公里配套管网,确保基地自来水、天然气等与城市主管网 连通。打通东长安街、航天中路等基地内的断头路,启动三环连接工程,形成高效快捷的城市市政路网系统。年内建成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提高 基地中小企业培育孵化的承载能力。 ----实施一批重大社会事业项目。加快航天大道、东长安街等主干道的绿化美化进度,实施航天运动公园、中湖公园及航天俱乐部项目建设,启动航 天第一中学、第四军医大学航天医院等生活配套项目建设,建成航天公安分局办公楼、基地垃圾压缩站,完善基地建成区域环境,使基地整体形象发 生根本转变,配套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原名西安航天科技产业基地)是陕西省政府和西安市政府联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共同建设以航天民用产业为主导 的高技术产业聚集区之一,规划面积23.04平方公里,预留48.79平方公里的发展空间。2006年11月30日,西安航天科技产业基地管委会正式 成立,基地进入全面开发建设阶段。2007年12月26日,基地被国家发改委批复认定为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2008年4月8日正式更名。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是全国最大的民用航天科技产业基地,也是陕西省大力发展以先进半导体照明和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核心区域。它以“航天 产业立区,高新产业兴区”为发展定位,坚持“四节约一环保”发展理念,实施集群化、特色化、市场化、生态化、规模化的发展战略,走“大集团 引领,大产业构建,园区化承载,规模化发展”的科学发展道路,着力发展以民用航天、太阳能光伏-大功率半导体、服务外包和创意为主的三大产 业,规划建设核心区、研发区、工业区、物流区、居住区五大功能区,正在培育陕西新的经济增长极,建设以科技、人文、生态为主导的三位一体新 型工业区,打造一个技工贸收入为3000亿元的高技术产业新区。 预计到“十一五”末可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到“十二五”末可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吸引20个投资过十亿的大项目,培育出30个销售过十亿的中型企业,培育出5个销售过百亿的大型企业。

高考地理微考点强化6:航天基地选择的区位条件

高考地理微考点强化6:航天基地选择的区位条件 【考点规律】了解卫星发射基地的选址与各地理要素(纬度、气象、交通等)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材料判断某发射基地的区位优势。【必背要点】 1、航天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 2、航天返回基地选择的条件 ①地势平坦开阔; ②人烟稀少,有利于安全; ③无大河、湖泊,少森林地区; ④地质条件好; ⑤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能见度高。

【强化训练1】我国预计在2018年前后发射空间站的核心舱,逐步建立自己的空间站。在此之前,“天宫二号”已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据此回答(1)~(2)题。 (1)相对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主要在于( ) A.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燃料 B.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发射窗口期:适合卫星发射的时间段) C.空中及海上交通都很方便,便于运输 D.无人区面积广,发射后残骸不危及人民安全 (2)下列有关太阳活动对空间站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活动对空间站的影响可以忽略 B.空间站在地面实验过程中不会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 C.太阳黑子比耀斑对空间站的影响大 D.太阳活动会影响空间站的安全及地—空联系(通信)

【强化训练2】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略图。读图,回答问题。 简述①地建设航天发射基地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答案解析】 【强化训练1】(1)海南文昌发射中心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海上交通更方便,也更安全;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我国西北,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故B项正确。 (2)太阳活动严重影响空间站,也会影响地面;耀斑爆发,其高能带电粒子会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太阳黑子是光球层温度的变化造成的,对空间站影响较小。故D项正确。 【强化训练2】 答案:有利条件:纬度低、海运便利、地形平坦开阔、人口稀少等。不利因素:天气多变。 解析:分析该题有利条件注意从①地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人口分布等角度分析。①地为热带雨林气候,阴雨天气较多,对航天发射不利。

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设计

《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 教学容选择:新课标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四章第一节 一、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对本部分容的要“分析工业区位要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本条标准同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要求基本相同。对于工业问题的学习,主要集中在区位问题上,通过工业区位学会用正确的地理思想思考工业问题。标准要求学生能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并能举例子分析。相较于农业部分容的而言,只不过工业生产不论从部门来说,还是从布局来说,都更复杂些,因此,分析工业区位要素可以通过案例的方式学习。工业区位和农业区位的标准主要从地理环境对工业生产影响的角度学习人与环境的关系,两者在帮助学生认识区位因素方面有共同之处,因此,教师可统筹考虑这两容的学习方式。二、教材分析 工业的区位选择,位于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第一节,主要探讨工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区位是一个贯穿整个地理必修二的概念,它将各章节整合起来,研究人口、城市、交通、环境等因子都隐含着对劳动力、市场、交通、环境等区位因子的研究。工业的区位选择是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的姐妹篇。而工业的特点使得它在区位的选择上比农业更加复杂与灵活,所以,它不仅是对农业区位选择的沿袭,更是对前面知识的深化,也是为后面知识的辅垫,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本节的工业区位理论在本章后面各节的学习中要反复应用,是理解各节容的基础,所以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也是是本章的核心容。 本节教材分为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介绍了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和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然后教材以举例的形式介绍了五种常见的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在现实中,影响某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可能是一个或者少数几个,那么这类工业的区位选择以其主导因素为导向。因此,教学中不能将此容绝对化,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第二部分中,教材用正文与案例、阅读相结合的形式说明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是不断变化的,其中科学技术是决定因素。然后教材从环境、政策、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几个方面进一步说明了区位选择变化的原因。 三、学情分析 通过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的学习,学生对区位的概念和农业的区位因素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些可以为本节的学习做好铺垫;另外,学生对身边的工业有一定的认识,这对理解本节容有一定的帮助。高中的学生对于事物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上升到了理性认识的高度,所以可以给出实例让学生自己思考总结,获得新知,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上来。 四、设计思路 本节要求学生结合实例理解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了解工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教学中注重让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师生共同探讨问题,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技能。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结合教材中的案例外,还应举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的思考分析,得出有用的信息,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突出地理学科密切联系实际的优势,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五、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结合实例掌握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 学会分析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与工业的区位选择; 3. 理解主导区位因素变化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影响FDI区位选择的关键因素

影响FDI区位选择的关键因素 影响FDI区位选择的关键因素 1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理论 外商直接投资区位研究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外商直接投资的国别选择;二是外商直接投资的国内区位选择。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说明后者,即外商在华直接投资时的区位选择。 目前在国际直接投资区位理论中占主流的仍是邓宁(Dunning)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要进行国际投资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其中区位优势具体表现为:东道国市场的自然资源、劳动力、地理位置、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成本,以及东道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市场规模、基础设施、金融制度、外贸税收政策及历史文化等。企业从事国际生产必然要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它决定着企业从事国际化生产的区位选择。 2分析框架 2.1 分析原因 选择江苏省作实证分析的原因有如下: 首先,江苏省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点省份,吸引外资的数量和速度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2005年江苏全省实际到账额达131.8亿美元,占全国外商直接投资的21.9%,占长三角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50.0%。因此,研究江苏的外商直接投资的资区位选择因素,具有典型意义。 其次,江苏省位于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区域--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近年来的引资状况稳中有进,利用外资一直呈递增趋势,选择江苏省作为统计对象,建立模型,不会有太大的波动。 2.2 指标选择 由于影响FDI区位选择因素的复杂,考虑到模型的可信度、变量的量化、数据的获得等限制,仅选取了以下几个较具代表性的因素分析。 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FDI)为被解释变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A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SALE)、累计外商投资额(TFDI)、职工年平均工资(AWAGE)、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FI)、进出口总额(OPEN)六个解释变量。 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AGDP) 一般来说,人均GDP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趋势,宏观经济发展越平稳,外商对投资获利的信心也就越大。 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SALE) 该指标可以反映当地的市场规模。较大的市场规模和快速增长的市场潜力,对外商直接投资具有较大吸引力。备选地区的市场规模越大,表明该地区对其产品的未来需求也就越旺盛,投资欲望就越强。 3)累计外商投资额(TFDI)

崛起的航天产业新城—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是陕西省政府、西安市政府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依托和发挥陕西航天科技雄厚的资源优势和突出的发展潜力,共同建设的以航天技术应用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园区,是西安“五区一港两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总规划面积86.64平方公里,集中新建区面积23.04平方公里,扩展区规划面积63.6平方公里。 成长的足迹 2006年11月30日,基地管委会正式成立。 2007年12月26日,基地被国家发改委批复认定为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 2010年1月5日,基地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西安国家半导体照明(LED)工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2010年2月2日,基地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以军民融合为方向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2010年6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航天基地升级为国家级陕西航天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我国唯一的航天专业化经济技术开发区。 科学的产业定位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坚持“四节约一环保”的发展理念,以“航天产业立区,战略产业兴区,文化产业繁区”为发展定位,以“大集团引领,大产业构建,园区化承载,规模化发展”为发展方针,着力发展“以卫星及卫星应用为主的民用航天产业、以太阳能光伏及大功率半导体照明为主的新能源新光源产业、以服务外包及动漫创意为主的数字航天产业、以生物医药及生物研发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以及集现代化、信息化、专业化、集约化为一体的高端物流产业”等主导产业,积极构建以航天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体系,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努力打造“特色鲜明、世界知名”航天产业新城。

三大产业齐头并进 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基地充分发挥陕西省航天科技的雄厚基础和资源优势,以民用航天产业为主导发展方向,以航天六院、航天五院西安分院、航天九院771所、中国卫通等掌握尖端高新技术的航天单位为依托,以航天科技西安卫星应用产业示范基地、中国-加拿大国际卫星与通讯产业园、卫星导航与时间频率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基地等项目为平台,着力发展以卫星及卫星应用为主的民用航天产业集群。 作为陕西大功率半导体产业基地,西安航天基地先后聚集了陕西省建国以来成功引进的最大投资规模的新能源项目——中电投1000兆瓦太阳能电池项目,走“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产业市场化”的自主创新道路的隆基硅2000吨硅片项目,西安阳光能源1000吨太阳能单晶硅及5000万片单晶硅片生产等有技术、有实力的大项目。 此外,基地牢牢把握服务外包及创意产业空前的历史发展机遇,开工建设了高起点、高标准、大规模的西安航天基地服务外包产业园,并引入亚森通信、开泰动漫园等一系列服务外包及创意产业项目。其中,基地与西影集团共同设立的、西部注册规模最大的西影航天动漫公司项目的签约,标志着航天基地着力发展以影视动漫为代表的服务外包及创意产业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迅速形成动漫创意产业集群,服务于基地卫星应用产业链,形成陕西文化产业卫星应用发展的航天品牌,向着“大集团引领”的发展格局、“大产业构建”的发展方式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至此,基地凭借营建天地一体卫星运营服务体系、绿色新能源全产业链构筑体系,向着打造中国“卫星之都”、“低碳“芯”城”的远大目标,阔步前进。 面对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西安航天基地将紧紧抓住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国务院推进“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战略机遇,以打造“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为主要抓手,以建设“陕西大功率半导体产业基地”为主要支点,坚持科学发展步伐,全面提升基地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使民用航天、新能源、新光源、服务外包和创意等产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备战2019年高考地理 区位因素分析过九关 第06关 航空航天基地区位因素分析练习

航空航天基地区位因素分析 北京时间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北京时间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中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发射场顺利发射升空。据此完成1—2题。 1.相对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主要在于 A .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 B .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燃料 C .空中及海上交通都很方便,便于运输 D .人口稀少,发射后残骸不易危及人们安全 2.向火星发射探测器需要更大推力的火箭和更重载荷,我国四大卫星基地最适合火星探测任务的是 A .酒泉 B .太原 C .西昌 D .文昌 【答案】1.A 2 .D 【解析】1.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甘肃,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多晴朗天气,发射窗口期较长,A 项正确;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纬度较高,B 项错误;该地地处内陆,海上交通不便,C 项错误;发射后残骸不易危及人们安全不是酒泉的优势,D 项错误。故选A 。 2.文昌位于较低纬度,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较快,故自转的推力较大,D 项正确;其他几个地点纬度较高,不具有优势条件,故可排除。故选D 。 航空航天基地的区位因素分析 1.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 2.发射时间、方向和回收场地选择

2 我国四大航空航天基地的有利区位 我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于北京时间2016年10月7时30分从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11月18日13时59分其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阿木古朗草原成功着陆。据此完成1—2题。 1.“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选择酒泉基地发射的地理原因是 A .酒泉基地纬度高,自转线速度较慢,有利于飞船进入轨道 B .酒泉基地位于内蒙古高原,地势最高,有利于飞船发射 C .酒泉基地位于干旱区,多晴天,有利于飞船发射 D .酒泉基地位于温带草原区,草场茂密,有利于飞船返回着陆 2.在主着陆场外1000千米处设副着陆场的原因是

工业区位因素和主导区位因素选择

工业区位因素和主导区位因素选择 一、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题一:某钢铁厂于19世纪初建在M地;20世纪80年代将炼铁厂从M地迁至N地,炼钢厂仍留在M地,如下图所示。该钢铁厂所用的铁矿石一直 依赖进口。图中河流可通航。结合表1,回答1~2题。 1.该钢铁厂最初选择建在M 地的有利条件有() ①接近燃料地②接近铁矿 ③接近消费市场④廉价劳动力充足 A.①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 2.钢铁厂将炼铁厂迁至N地,可以降低() A. 燃料运输费用 B. 铁矿石运输费用 C. 产品运输费用 D. 废弃物的排放量 题二:材料:印度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和中国的沪宁杭工业区图。根据材料信息,比较两个工业区的工业区位条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主导因素选择形成指向型工业 题三:木糖醇是可以从白桦树、橡树、玉米芯、甘蔗渣等植物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天然植物甜 味剂。据此完成1~2题。 1.木糖醇生产厂应当接近() A.消费市场 B. 原料产地 C.廉价劳动力 D.研发基地 2.材料所述木糖醇工业原料中的糖料作物,在我国分布广泛的省区是()

A. 四川、吉林 B. 宁夏、新疆 C. 江苏、河北 D. 广东、台湾 题四:下图中M1为能源地,M2为原料地,M3为市场,P1、P2分别为甲、乙两企业所在地。据此回答1~2题。 1. 当企业甲选择在P1时,则该企业可能是() A. 印刷工业 B. 电解铝工业 C. 电子工业 D. 制糖工业 2.P2是企业乙的运费最低点。以P2点为圆心的同心圆是企业乙的等运费线,即企 业乙从P2点移动而产生的单位产品运费(货币单位:元)增加额相同点的连线。 假设劳动力费用(货币单位:元)从P2点向周围降低,生产单位产品所需劳动力费用在P2点为50元,L1点为42元,L2点为28元,L3点为20元,L4点为15元。当综合考虑运费和劳动力费用时,企业乙将从P2点移向() A. L1点 B. L2点 C. L3点 D. L4点 题五:图表示工业区位选择的四种模式,图中圆圈大小表示 各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程度的强弱。读图,回答1~2题。 1.工厂区位选择与图示相符的是() A. ①生物制药厂②食品罐头厂③电脑装配厂④玻璃厂 B. ①彩印厂②造船厂③纺织厂④皮革厂 C. ①水泥厂②造纸厂③家具厂④烤烟厂 D. ①啤酒厂②炼铝厂③缫丝厂④榨糖厂 2.德国鲁尔工业区形成初期的区位选择符合()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题六:厂商在选择工厂区位时,运输费用是其考虑的因素之一。回答1~3题。 1.为了减少运费,最需要接近市场的是() A. 制糖厂 B. 造船厂 C. 瓶装饮料厂 D. 高级时装厂 2.运费构成中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最小的是() A. 原材料重量轻,产品价值低 B. 原材料重量大,产品价值高 C. 原材料重量大,产品价值低 D. 原材料重量轻,产品价值高 3.工业区位受原料产地的制约越来越小,主要是因为()

2020高考地理精准大新高考地区专用讲义:第10章 第1讲 工业的区位选择

第1讲工业的区位选择

(对应学生用书第162页) 一、工业区位因素 1.主要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土地、水源、原料、燃料(动力)。 (2)社会因素:市场、交通运输、科技、劳动力、政策、农业基础等。2.主导因素与区位选择

市场导向型 工业 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 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 接近市场 啤酒厂、家具制 造业 动力导向型 工业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接近火电厂或水电 站 电解铝工业 劳动力导向 型工业 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 力 接近具有大量廉价 劳动力的地方 服装工业、电子 装配工业 技术导向型 工业 技术要求高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 技发达地区 飞机、集成电路、 精密仪表 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 交通和科 技的发展? ? ?降低了对原料、动力等区位因素的依赖 加强了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2.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 (2) 水源污染 型工业 ―→ 污水排放口远离水 源地及河流上游 (3) 固体废弃物 污染型工业 ―→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3.政策以及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有时会成为主导因素。 [特别提醒] 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工业发展的影响:如劳动力成本增加,会导致劳动密集型工业外迁;城区地价增加,会增加工业生产成本,导致工业向郊区迁移;环境需求标准提高,会导致对环境有污染的工业迁移到环境容量大的地区。 三、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有利影响:是人类文明的体现,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深刻影响人与环境的关系。 2.不利影响 (1)使原材料的需求与自然界中有限的资源、能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2)对资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了严重的工业污染,并直接破坏环境。

蒙特利尔世界第三大航空航天产业基地

蒙特利尔,世界第三大航空航天产业基地 蒙特利尔大区作为加拿大第二大城市,在北美拥有重要的战略位置。这里不仅是魁北克省的经济中心,更是海外投资者进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洲市场的门户。蒙特利尔的投资优势众多,这里拥有优惠的商务运营成本,高素质的人才集群,并且大力倡导新经济,在高科技和创新领域表现出色,特别是信息和通讯技术、生命科学和航空航天,这3个产业集群创造的就业岗位占蒙特利尔大区所有私企岗位的10%,其中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动力尤为强劲。蒙特利尔航天航空产业发达,是继西雅图、图卢兹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航空产业集群,集中了魁北克航空航天活动的97%,以及加拿大航空航天产业约70%的研发活动。汇集了200多家私人企业提供4万余个职位,总收益超121亿加元的销售,占加拿大航空航天制造总量的55%,以及加拿大航空航天业劳动力总量的50%。蒙特利尔大区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在30公里半径内就可以找到供一架飞机所用的几乎所有必要零部件的地方 之一。蒙特利尔现有200多家航空航天领域企业,其中包括世界第三大民用飞机制造商以及全球领先的支线喷气飞机 制造商“庞巴迪”、全球领先的民用飞机、通用飞机、支线飞机和直升机发动机制造商“加拿大普惠公司”、全球领先的飞行模拟器供应商“CAE”、大型直升机制造商“德事隆贝尔加拿

大直升机公司”等4家大型骨干企业,Héroux-Devtek等10 家一流的设备集成、制造、维护检修企业以及170余家分包供货企业。2015年,魁省航空航天产业年销售收入155亿 加元,创造4万多个就业岗位,80%产品用于出口。根据统计,2006—2016航空航天产业战略实施期间,魁省累计投 入7亿加元用于支持企业和项目发展,带动各类投资共计57亿加元。2016年5月,加拿大魁北克省政府发布《2016—2026魁北克航空航天产业战略( Stratégie québécoise de l'aérospatiale 2016-2026 )》,魁省政府将在2016年至2021年投入5.1亿加元支持省内航空航天产业发展,预计带动各类投资共计28亿加元。此前,魁省政府已 在本财年预算中承诺投入2.5亿加元用于落实该战略第一个五年时期。《2016—2026魁北克航空航天产业战略》由四大方针和十大目标组成,四大方针分别为:“产业结构的强化和多元化”、“通过支持新项目和人力资源投资促进增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强化创新”;十大目标为:“吸引优质大型企业落户”、“发展安全和防卫行业”、“发展无人机及有关民用领域应用”、“支持新项目”、“投资人力资源”、“推进中小企业迈向工业4.0”、“鼓励兼并”、“促进出口”、“发展新产品和技术 工艺”、“增强中小企业创新力”。相信全新的航空航天产业十年战略,会为蒙特利尔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带来全新的助力。2017年4月3日~7日,航空航天产业的盛事——由蒙特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