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上)知识点提纲
- 格式:docx
- 大小:78.46 KB
- 文档页数:25
现代汉语知识点总结(一)前言在现代社会中,汉语作为我们生活中最常用的语言,承担着沟通和交流的重要角色。
掌握现代汉语的知识点,对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促进社会交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一些现代汉语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运用汉语。
正文词语的选用在日常交流中,正确选择词语能够使我们的表达更加准确、简练。
要注意以下几点:•注意词义的准确性,避免使用模糊或歧义的词语。
•根据语境选择适当的词汇,避免使用生僻词。
•注意词语的正式程度,避免在非正式场合使用过于正式的词汇。
语法的正确运用在语法的运用上,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我们关注:•语法结构的正确性,要避免出现主谓不一致、主谓宾语搭配错误等问题。
•使用正确的时态和语态,使句子结构更加完整。
•避免使用长句和过于复杂的语法结构,保持语言简洁明了。
语气的恰当表达语气的表达在汉语中具有很大的变化空间,下面是一些应注意的要点:•根据不同场合选择合适的语气,避免过于正式或非正式。
•注意语气的温和和礼貌,避免过于强硬或过于客气。
•灵活运用口吃、颤抖等语气词,增加语句的表达力。
表达的逻辑性对于一篇文章或一段对话来说,逻辑性是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建议:•确定一个清晰的主题,并围绕主题展开。
•使用合适的过渡词和连接词,使文段之间的逻辑关系更加清晰。
•逻辑严密,观点之间的转换自然流畅。
结尾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注重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通过学习和掌握现代汉语的知识点,我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交流。
希望本文所提供的总结和建议能够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提升大家的汉语水平。
注意:本文所提到的知识点和建议只是一些基本的概括,并不能覆盖所有方面。
在实际运用中,我们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去理解和运用汉语。
抱歉,由于篇幅限制,不继续提供内容。
十分抱歉给您带来不便。
如果您有其他问题或需要其他帮助,请随时告诉我。
现代汉语大一上知识点现代汉语是我们学习和使用的一门语言,而大一上学期所学的知识点是构建我们汉语基础的重要内容。
下面将会依次介绍大一上学期所学的几个知识点。
一、词汇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也是我们进行交流和表达的重要工具。
大一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很多常用词汇,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等。
通过学习词汇,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丰富语言表达能力。
二、词组和固定搭配在学习词汇的同时,我们也学习了一些常用的词组和固定搭配。
比如"早上好"、"晚上见"、"努力学习"等等。
这些固定搭配在日常交流中非常常见,掌握它们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汉语。
三、语法语法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了词汇如何组合使用以及语言表达的结构。
大一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比如主谓宾结构、中心词、并列句等等。
这些知识点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使用汉语句子非常重要。
四、口语表达除了书面语言,口语表达也是大一上学期的一个重点内容。
我们学习了一些常用口语表达和交际用语,比如日常问候、表达喜欢和不喜欢等等。
通过学习口语表达,我们可以更自然地用汉语进行日常对话和交流。
五、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我们对文本内容进行理解和理解的能力。
在大一上学期,我们阅读了一些课文和文章,通过理解和分析这些文本,我们提高了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我们也学习了一些阅读技巧,提高我们的阅读效率。
六、写作能力写作能力是我们进行思考和表达的一种方式,也是大一上学期的重点内容。
通过写作,我们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且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
在大一上学期,我们完成了一些写作任务,比如写一篇短文、撰写日记等等。
总结:大一上学期学习了很多现代汉语的知识点,包括词汇、词组和固定搭配、语法、口语表达、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汉语,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希望大家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积累和运用这些知识,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一)绪论1、方言和共同语的关系;2、现代汉语及其七大方言区以及各自代表方言。
3、现代汉语特点(三个方面)。
拓展:如何断定两种或几种语言是独立的语言还是某一共同语下的不同方言。
(二)语音1、什么是语音,语音的属性有哪些?为什么说社会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重点简答题)2、语音的单位。
3、音素、音位、音节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重点简答题和分析题)4、现代汉语辅音、元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5、音节的分析方法:元辅音分析法和声韵调分析法。
(各自的操作程序、特点)——现代汉语音节的组合特点。
6、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几个问题。
(辅音n和ng、韵母的四呼、39个韵母和35个韵母的分合)。
7、音位的归并原则。
(重点分析题)8、语流音变。
(结合语言学纲要一起复习)——现代汉语的儿化、轻声、“啊”字音变。
(三)汉字1、六书——许慎对六书的界定。
2、汉字的发展历程。
(结合古代汉语复习)3、偏旁和部首、部件的区别和联系。
4、汉字的简化和规范化。
(简答)(四)词汇1、词汇的含义,基本属性。
(重点简答题,重点看一下词汇的模糊性的理解)2、语义场理论和义素分析法。
(重点简答题和分析题)3、同义词的辨析。
(重点分析题)4、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联系。
(重点简答题)5、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区别。
(重点分析题)6、复合词结构类型的断定。
(重点分析题)(五)语法1、什么是语法,语法的性质。
2、什么是词类,现代汉语划分词类的依据。
(重点论述题)3、现代汉语动词的分类和语法特点。
(需要仔细研究)4、现代汉语时态助词和结构助词的用法。
(需要仔细研究)5、现代汉语词组类型的判断。
6、现代汉语“把”字句、“被”字句、双宾语句、兼语句、存现句、主谓谓语句的特点和判定。
(重点分析题)7、层次分析法和中心词分析法。
(重点分析题)8、歧义的产生原因、类型、消除方法。
(重点分析题)9、现代汉语多重复句的层次划分。
(重点分析题)10、现代汉语紧缩复句的特点。
附:语法理论1、层次分析理论;2、变换分析理论;3、语义特征分析理论;4、范畴分析理论。
现代汉语言文学上册知识点现代汉语言文学上册是大学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主要介绍现代汉语的语音、语法、词汇、修辞和文体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逐步介绍现代汉语言文学上册的主要知识点。
一、语音知识点 1. 声母、韵母和声调:现代汉语有21个声母、38个韵母和4个声调。
学习者需要了解每个声母和韵母的发音规则,并掌握声调的运用。
2. 声调变调规则:现代汉语的声调变调规则比较复杂,主要包括三声变调、轻声变调和连读变调等。
学习者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熟悉和掌握这些规则。
二、语法知识点 1. 词性和句法关系:现代汉语的词性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学习者需要了解每种词性的特点和在句子中的作用,以及词性之间的句法关系。
2. 语序和句法结构:现代汉语的语序为主谓宾,但也有例外情况。
此外,学习者还需要了解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如定语、状语和补语等。
三、词汇知识点 1. 词义辨析:现代汉语中有许多近义词和反义词,学习者需要通过词义辨析来准确使用词汇。
例如,“美丽”和“漂亮”、“喜欢”和“爱好”等。
2. 词语搭配:现代汉语中有很多固定的词语搭配,学习者需要掌握这些搭配的用法。
例如,“一心一意”、“心甘情愿”等。
四、修辞知识点 1. 比喻和象征:比喻和象征是现代汉语修辞的常用手法,通过将事物与其他事物进行比较和象征,来达到修辞的效果。
学习者需要学会辨析和运用不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2. 夸张和反问:夸张和反问也是现代汉语修辞的常见手法,通过夸大或否定来强调某种情感或观点。
学习者需要了解这些手法的表达方式和效果。
五、文体知识点 1. 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现代汉语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等不同的文体。
学习者需要了解每种文体的特点和写作技巧,以便能够熟练地进行文体转换和写作。
2. 文体变异和创新:现代汉语的文体是不断变异和创新的,学习者需要关注新的文体形式和风格,以保持与时俱进。
以上便是现代汉语言文学上册的主要知识点,通过逐步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学习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现代汉语,提高语言文学水平。
现代汉语语法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短语是词的组合,是意义上和语法上能搭配起来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
所以,短语又叫做词组。
2、语序是各类词语排列的前后次序。
语序不同,其语法意义往往也不一样。
3、联合短语由语法功能平等的两个或几个部分组成的短语。
各部分之间是联合关系,又可分细为并列、顺承、递进、选择等小类。
一般是同词性的词语相连,其整体功能与部分功能相一致。
各部分之间可以用“和、或、并、而、又……”等连词或关联副词连接起来。
4、偏正短语:由修饰语和中心语两部分组成。
修饰语在前,描写或限制后面的中心语。
又可分为两小类:〔1〕、定中短语、〔2〕、状中短语5、定中短语偏正短语中的一种。
修饰语为定语,中心语一般是名词性成分。
在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有时用“的”。
6、状中短语偏正短语中的一种。
修饰语为状语,中心语是动词性或形容词性成分,状语之后,中心语之前,有时用“地”。
7、正补短语由中心语和补语两部分组成,补语附加在中心语之后,其间是补充关系。
有的在中心语和补语之间加“得”字。
8、动宾短语由动词和宾语两部分组成。
动词在前,宾语在后。
动宾之间的支配关系或关涉关系是用语序表示的,而不是用虚词表示的。
9、主谓短语由主语和谓语两个部分组成。
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主要是用语序和词类说明其间的陈述关系,而不是用虚词来表示其间的陈述关系。
10、复指短语复指短语的组成部分之间是同位复指的关系。
前后两部分的词语不同但所指相同,语法地位也一样。
11、连动短语由不只一个的谓词性的成分连用,共同陈述一个主语。
谓词性各个成分之间没有语音停顿,也没有主谓、动宾、偏正、正补、联合等五种结构关系,只有连续关系。
连动短语也不使用任何关联词语。
12、兼语短语由前一个动词的宾语兼作后一个动词的主语。
其实是一个动宾短语与另一个主谓短语的重叠,使前一个短语的宾语兼作后一个短语的主语。
13、指量短语用指示代词“这、那”修饰数量短语,会形成偏正短语。
如,“这两个、那三车”等。
《现代汉语》一、填空(每空0.5分,共13分)1、句类是句子按照不同的语气功能划分出来的类型。
一般分为陈述句、___________2、语音的三大属性是:生理属性、物理属性和社会属性,其中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
3、人的发音器官主要由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和共鸣器官构成。
(取消)4、汉语一个音节最少有 1个音素,最多有4个音素5、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一种独立发展的文字。
7、根据题意,将繁体改写为简体或将简体改写为繁体:(考试:国书丑长写繁体)国书丑长谷國書醜長穀9、句子是语言使用的基本单位,也是句法分析的重点之一。
对句子的分析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或者说,可以建立起句子的三个系统。
第一、句型系统,(即按照句子的结构模式划分出来的类型系统。
)第二、句式系统,(即按照句子的局部特点划分出来的类型系统。
)第三、句类系统,(即按照句子的语气功能划分出来的类型系统。
一般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10、清浊音指:(清指声带不振动的塞音、塞擦音和擦音;浊音指声带振动的塞音、塞擦音、擦音、鼻音和边音)11除中国外,现在使用汉字的国家还有(日本、韩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
)12、现代世界各国所用的文字可分为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两种性质不同的文字,汉字属于表意性质的文字,日文的假名属于表音性质的文字。
13、大多数拼音文字是线性文字,汉字是平面性文字。
14、先进的电脑与古老的汉字正在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结合使汉字不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交流信息的工具,而且成为人与机器沟通信息的纽带。
15、辅音中可以充当声母和韵尾的是(^_n),只能当韵尾但是不能作声母的是(ng)16、元音和辅音最重要的区别是(元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时、鼻腔不受任何阻碍),辅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鼻腔时一般要受到某个部位的阻碍)17、六书指:象形、指事、形声、会意、假借、转注。
二、判断(每个1分,共8分)1•在区别语义作用上,绝对音高和相对音高都是一样重要的。
•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一. 什么是现代汉语•1. 现代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又是国家法定的全国通用语言,在全国范围内通用。
•2. 现代汉语的存在形式(P1 )•(1)口语:是人们口头上应用的有声语言,特点是句子简短、灵活、省略较多。
•(2)书面语:是用文字写下来的语言。
它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可以突破口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3. 文学语言(P2)是书面语的高级形式,是经过加工和规范化的书面语,它是文学作品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著作中使用的语言,比一般书面语更丰富、更富有表现力。
•4. 在文学语言的基础上可以产生口头形式的文学语言,如新闻广播、戏剧和电影、课堂上、报告、答记者问、口头声明、相声和说书中所使用的语言,它对口语的健康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 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和方言(P2)•1. 什么是民族共同语•民族共同语就是一个民族的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叫做“普通话”。
•2. 方言•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变体(分支),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
•3.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的方言叫做基础方言。
•如果一个地区是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并且人口也较多,那么,这一地区的方言就有可能成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先秦:雅言;汉代:通语;明代:官话;•辛亥革命以后:国语;•新中国成立以后:普通话。
•三. 现代汉语方言(P3-4)•1. 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
•又包括四个次方言:•华北、东北方言,西北方言,西南方言,江淮方言);•2. 吴方言:以上海话和苏州话为代表。
•3. 湘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
•4. 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
•5. 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
•6. 闽方言:(1)闽东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一,语法概说现代汉语语法特点:1,语音方面:没有复辅音;没有占优势;有声调。
2,词汇方面:汉语词形较短,单音节语素多;双音节词占优势;新词的构成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3,语法方面: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主要由语序和虚词,不大用形态;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
二,词1,合成词: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
2,合成词的构成方式:A,联合式:两个词之间是并列关系,二者地位平等,不分主次。
B,偏正式:前一个词素修饰或限制后一个词素,前者是次要的,后者是主要的。
C,后补式:后一个词素对前一个词素起补充说明作用,前者是主要的,后者是次要的。
D,动宾式:前一个词素表示一种行为动作,后一个词素表示行为动作所支配的对象。
E,主谓式:前一个词素是被陈述的对象,后一个词素则是对前一个词素陈述的部分。
F,附加式:有一个词素加上一个类似词头或词尾的附加成分,这个附加成分没有实在意义,只表示某种附加意义。
3,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分类:A,单音节单纯词。
B,多音节单纯词。
4,基本词汇的特点:全民性,稳固性,能产性5,基本词汇的类型:A,同音词:读音相同,意义不同的词。
B ,多义词:C,外来词:从外族语言借来的词。
外来词类型:音译词、意译词、半音半意词、借用字母6,词义的性质:概括性,模糊性,民族性三,词类1,含义:词在语法上的分类2,划分依据:A,词的意义:指各类词的意义,而不是个别词的意义。
B,词的语法功能:指词的组合能力,即一类词不能和哪些词组合,能和哪些词组合,组合后产生怎么样的语法关系,还指词在句中可以充当哪些成分。
四,实词(一名词1,含义: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的词是名词。
2,名词的种类:表示人和事物,时间,处所,方位。
3,名词的语法特点:A ,名词能受数量词修饰。
名词有可计量的和不可计量的。
前者常用定量的数量词修饰。
B,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
《现代汉语》复习提纲《现代汉语》复习提纲一、单项选择题:1.普通话的基础方言是( D )A、湘语B、北京话C、闽语D、北方话2.书面语是以下列哪项为基础的( B )A、口语B、方言C、文言D、白话3.具备用词精审、结构谨严、逻辑性强的特点的是( C )A、口语B、古汉语C、书面语D、语体文4.人类的发音器官中,活动范围最大的器官是( B )A、下唇B、舌C、软腭D、小舌5.声母r是( B )A、舌尖清擦音B、舌尖后浊擦音C、舌面清擦音D、舌面浊擦音6.韵母属于撮口呼的字是( A )A、越B、奇C、鉴D、遐7.有对等关系的是( A )A、音素和音标B、音标和字母C、字母和音素D、音素和语素8.“细软”中词义和语素义的关系是( B )A、语素义直接完全表示词义B、词义是语素义的借代、比喻用法C、语素义表示词义的某些内容D、部分语素失落原义9.“写字画画儿”是( B )A、连动词组B、联合词组C、偏正词组D、同位词组10.“他有一个女儿在西安上大学。
”这句子是( B )A、连动句B、兼语句C、存现句D、动词句11.“快看()!”这句括号中应填( C )A、呀B、哇C、哪D、啊12.汉字“忍”属于( D )A、象形字B、指示字C、会意字D、形声字13.下列短语只有( A )有歧义。
A、咬死了猎人的猎狗B、咬死了猎人的金鱼C、咬死了猎人的公鸡D、咬死了猎人的鹦鹉14.句子()不是疑问句。
( A )A、我不知道为什么他不来B、谁不爱自己的祖国呢C、为什么你不及时告诉我D、他为什么讨厌你一个人15.下列各组中,两个词组的结构关系相同的是()A、同意他去派老王去B、要他发言督促孩子学习C、希望他来叫小张去D、把他骗了请同事帮忙16.下列各组中,两个词组都属于动宾关系的是( A )A、感到快乐联系工作B、利用时间准确答复C、讲究卫生调查研究D、寻找机会审问清楚17.下列各组中,属于同位词组的是()A、什么办法B、我们大家C、这件事情D、自家兄弟18.下列复句中,关联词语运用不当的是( B )A、我是可以原谅他的,只要他认错。
现代汉语上知识点总结现代汉语上知识点总结现代汉语知识点从大的方面来说,主要有语音、汉字、词汇、语法、修辞几个知识点。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现代汉语上知识点总结,欢迎参考~1、古代中国人写诗歌都要求押韵。
“韵”包括一个字音的主要元音和韵尾。
凡是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的,就是同韵的字。
把同韵的字放在一定的位置就叫押韵。
2、汉字字音有四声,这四声是:平、上、去、入。
它们和现代汉语的四种声调不尽相同。
3、中国最早的字典是《尔雅》。
《尔雅》的字是按意义分类的,全书共十九章。
4、中国按字的形体及偏旁编排的'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是研究中国文字学的主要参考书。
后代研究此书的人很多,最著名有清人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
5、《方言》是中国第一部记录方言的书,作者是西汉的杨雄。
全书将汉字分为540个部首,共分析了九千多个汉字。
6、汉字由繁变简的四个主要途径:“代”、“换”、“省”、“承”。
7、汉语的书面形式,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中有“文言文”和“白话文”之分,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白话文取得了正式书面语资格。
8、中国的共同语,在中国大陆称“普通话”,在台湾称“国语”,在新加坡等一些国家的华人社区称“华语”。
三种称说,名称不同,实质相同。
9、1958年2月11日《汉语拼音方案》正式公布,它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五个部分。
10、汉语普通话的音节一般有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要素。
一个音节最多可以有四个音素,最少一个。
如zhuāng(庄);ā(阿)。
11、成语是一种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意义具有稳定性,结构具有凝固性。
大多数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如:废寝忘食、愚公移山、亡羊补牢、一干二净。
12、惯用语是指人们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
惯用语的主要特征是简明生动、通俗有趣。
如:走后门、天晓得、巴不得、三七二十一。
13、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句构成的,有完整意义和一定语调的句子叫复句,它所包含的单句叫分句。
第五章 语法 第一节 语言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语法、语法体系分别有两个含义) 语法研究三方面:句法、语义、语用 语法的性质:抽象性、稳固性、民族性 语法单位:语素、词、短语、句子 句法成分:主语、谓语、动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注意定义概念p4 层次分析法
第二节 词类(上) 划分词类依据:语法功能、形态、意义(三者合称为词性)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以及特殊实词拟声词、叹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意义实在,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第三节 词类(下) 虚词三大特点 虚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不能当句法成分,只有语法意义) 兼类词(注意与同音词的区别) 借用
第四节 短语 短语的结构类和功能类p52 多义短语 层次分析法
第五节 句法成分 主语、谓语、动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的构成材料和语义类型 中心语 独立语:插入语、称呼语、感叹语、拟声语 成分分析法
第六节 单句 句型——根据句法成分的配置格局(结构模式)分出来的 主谓句: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名词谓语句 非主谓句:动词性非主谓句、形容词性非主谓句、名词性非主谓句 叹词句、拟声词句 句式——局部特点 常用句式:主谓谓语句、“把”字句、“被”字句、连谓句、兼语句、双宾句、存现句 变式句:省略句、倒装句、 句类——全句语气语调 句类四种: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句型句类小结p106 第七节 检查、修改病句的方法和原则 常见的句法失误:搭配不当 成分残缺和多余 语序不当 句式杂糅 检查语病方法:朗读法、简缩法、类比法、 修改病句原则:分析和修改相结合; 修改要符合原义; 修改要保持原句结构; 修改不要顾此失彼,出现新问题; 小改比大改好
第八节 复句 复句定义 联合复句:并列复句、顺承复句、解说复句、选择复句、递进复句 偏正复句:条件复句、假设复句、因果复句、目的复句、转折复句 多重复句(注意分层方法) 紧缩句
大一现代汉语上册重点笔记一、现代汉语1、现代汉语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2、现代汉语这个词通常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解释指现当代以来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和方言;狭义的现代汉语则仅指普通话二、现代汉语七大方言北方(北京话)、吴(苏州话)、湘(长沙话)、赣(南昌话)、客家(广东梅县话)、闽(福州话)、粤(广州话)三、现代汉语的特点1、语音方面: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因而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
具体表现如下:(1)没有复辅音(2)在音节中元音占优势(3)有区别意义的声调(4)音节总数有限,简短而明确2、词汇方面(1)⒈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2)广泛运用复合法构成新词(3)双音节词占优势3、语法方面:汉语是分析性的语言,缺乏表示语法意义的词类标志和词形变化,这就使现代汉语呈现出一系列的特点(1)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2)语法(词法、句法)结构具有一致性(3)词具有多功能性:某一类词往往可以充当多种句子成分(4)词语组合受语义、语境的制约(5)量词、语气词十分丰富:不同的名词所用的量词往往不同,语气词常出现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的细微差别第二章语音一、人的发音器官肺和气管、喉头和声带、口腔和鼻腔二、语音的物理性质(四要素)1、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声波的频率。
音高在汉语里的作用非常重要。
声调主要由音高构成,声调的高低能区别意义2、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决定于声波的振幅。
振幅大,声音就强。
而振幅的大小取决于发音时用力的大小普通话里的轻声与音强有关3、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
音量与音高、音强、音长有关。
(汉语中)音强和音长在语调和轻声里也起重要作用4、音色又叫音质,就是声音的特色,是不同的声音能够互相区别的最基本的特征,它决定于声波振动的形式。
现代汉语复习提纲.第三章词汇第⼀节词汇概述⼀、什么是词汇(选)词汇:也叫语汇,是⼀种语⾔⾥所有的词和固定短语的集合体1.词汇指的是⼀个特定的集合概念,不能说“这个词汇”“⼏个词汇”2.词汇也可以指⼀个⼈或⼀部作品所使⽤的词,如⽼舍的词汇、红楼梦的词汇,或是某⼀⽅⾯的词的汇集,粤⽅⾔词汇⼆、语素和词(⼀)语素1.什么是语素(简选)语素是最⼩的语⾔符号,即语⾔中最⼩的声⾳和意义的结合体,是构词单位2.语素的特点(1)从意义上看,语素是最⼩的有意义的语⾔单位;(2)从结构上看,语素是最低⼀级的结构单位,不能再分解为更低⼀级的结构单位;(3)语素不具备使⽤上的独⽴性,其功能是构词,不是造句,即不能⾃由运⽤;3.语素的分类(选分)(1)单⾳节、双⾳节和多⾳节(外来语素)(2)(单独)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3)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4)词根语素(不固定)和词缀语素(固定)如:⼦、⼉、⽼(5)实语素和虚语素如:呢、吗、的(⼆)词(简选)词是语⾔中能够独⽴运⽤的最⼩的⾳义结合单位(1)从语⾳上看,词的内部不允许有停顿(2)从意义上看,词具有意义的专指性,即词的意义往往不是语素意义的简单相加,⽽是有其特定的、专指的意义(3)从结构上看,词具有结构的整体性,中间不能插⼊其他成分进⾏扩展,或互换位置(4)从使⽤上看,词具有复呈性和现成性(5)从功能上看,词具有独⽴的、⾃由运⽤的功能(三)语素、词、字之间的关系1.词是造句单位,语素是构词单位,字是书写单位2.⼀个汉字有意义,那它就是⼀个语素;语素是多⾳节的,就必须⽤⼏个汉字来表⽰3.由单⾳节词素构成的词,词和字是⼀致的;其他情况,词和字是不⼀致的三、词汇的基本属性(论简选)1.词汇的历史性(五四的德赛先⽣、50年代的抗美援朝、⼤跃进、六七⼗年代的红卫兵、⽂⾰;改⾰开放、⼀国两制)2.词汇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神灵概念:英语“上帝”阿拉伯语“真主”;参众议院、⼈代会、政协)3.词汇的活跃性和稳定性(新中国成⽴前后,同志、爱⼈“⽼爷、太太”消失;《现代汉语词典》收录新兴词语;“熊猫”不是猫,“鲸鱼”不是鱼,约定俗成,不随便改变)四、词汇在语⾔中的地位(论选)1.词汇是词汇体系确⽴的基础2.词汇是语⾔的基本材料,是语⾳、语义和语法三者的结合体3.词汇反映着语⾔的发展状况,标志着⼈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度和深度五、现代汉语词汇的特点(简选)1.汉语语素以单⾳节为基本形式2.双⾳节词占优势3.以语素复合为主要构词⽅式第⼆节词的结构(选分)单纯词:由⼀个语素构成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单纯词1.单⾳节语素单纯词(多数)2.多⾳节语素单纯词(1)联绵词:两个⾳节连缀成义,单个⾳节没有意义的双⾳节词A.双声:声母相同如参差、吩咐B.叠韵:韵母或韵尾相同如彷徨、徘徊C.其他:蝙蝠、蝴蝶、芙蓉(2)叠⾳词:皑皑、彬彬、婆婆妈妈、花花绿绿(3)拟声词:咕噜、哗啦(4)⾳译外来词:咖啡、克隆(5)字母词:CD、UFO⼆、合成词(⼀定是双⾳节或多⾳节词)1.复合词:由词根跟词根组合⽽成的词(1)联合式: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语素并列组合A.同义联合:两个语素意义相同或相近如途径、孤独B.反义联合:意义相反,构成新义如开关、始终、反正C.相关联合:意义相关,构成新义如⾻⾁、线索、领袖D.偏义联合:两个语素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但其中⼀个语素意义消失,也叫“偏义复词”如忘记、⼲净、好⽍、质量E.名量联合:共同表⽰多数集合事物如车辆、纸张、船只(2)偏正式:前⼀词根修饰、限制后⼀词根A.定中型:中⼼语素是名词性语素B.状中型:动词或形容词语素(3)补充式:后⼀词根补充说明前⼀词根(4)动宾式(5)主谓式:后⼀词根对前⼀词根进⾏陈述(6)连动式:前后两个词根分别代表两个动作⾏为,它们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如贩卖、报考、剪贴2.重叠词:指由相同的词根相叠⽽成的词(单个⾳节有意义)如爷爷、暗暗、仅仅、匆匆3.派⽣词:指由词根和词缀构成的词A.前加型如阿姨、⽼婆、第⼀B.后加型如桌⼦、⽯头、花⼉C.词根和叠⾳后缀如硬邦邦、凉飕飕*a.汉语更多的是类词缀,这些语素有类化和虚化的倾向如:性:弹性、刚性、惰性化:美化、恶化、净化⼿:歌⼿、⿎⼿、能⼿b.现代汉语中词缀多由词根意义虚化⽽来,要注意把同形的词缀和词根区别开来如⽼虎和⽼⼈、⽯头和笔头三、缩略词:由短语减缩为简称,进⽽凝固为词1.选取法:有代表性的语素环境保护——环保中华⼈民共和国——中国2.截取法:有区别性的部分清华⼤学——清华新疆维吾尔⾃治区——新疆3.省同存异⼯业农业——⼯农业中学⼩学——中⼩学4.标数概括初伏、中伏、末伏——三伏*缩略词不能与现存原有词同形同⾳如外交部长——外部(外长)外语学校——外校(⽆缩略词)四、离合词:中间可以插⼊某些成分的词,主要是动宾式复合词动宾式:理发——⼀个⽉理⼀次发联合式:洗澡——洗了两次澡述补式:提醒——提个醒偏正式:同学——同过三年学连动式:退休——退了休联绵词、外来词:慷慨——慷国家之慨第三节词义词义是词的声⾳形式所负载的信息内容⼀、词义的性质(论简)(⼀)词义的概括性:涵盖其外延范围内的每⼀个个体事物如笔(⼆)词义的模糊性:词义所反映的对象只有⼀个⼤致的范围,⽽没有明确的界限如青年是指⼈⼗五六岁到三⼗岁左右的阶段*模糊现象的特点在于它出现在词义所指范围的边缘区域,⽽词义所指范围的中⼼区域则是清楚的(三)词义的民族性:概括对象不同如英语的uncle,搭配对象不同如英语的eat只能跟⾷物,附加⾊彩不同如英语的dog常⽤语褒扬⽅⾯⼆、词义的构成(选分)(⼀)词的概念义:是⼈们对客观现实现象的概括反映,不涉及⼈们的主管态度,也叫词的理性意义(词义基本和核⼼部分)(⼆)词的⾊彩义:指⼈们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以及词在特定使⽤范围中所产⽣的意义,也叫⾮理性意义(附加⾊彩)1.感情⾊彩:褒贬*带不带感情⾊彩决定于词语是否⽤来表⽰说话⼈的主观评价如,猪本⾝不带感情⾊彩,他蠢得像⼀头猪就含有贬义2.语体⾊彩:⼝头语和书⾯语3.形象⾊彩:指词的理性义之外的对事物的⽣动感觉,包括⾊彩、形象、声⾳、味道等⽅⾯的⽣动表现三、义项及其分类(选分)(⼀)义项:义项是词典释义的最基本的单位,是对词的概念义进⾏的分项说明(⼆)单义词与多义词*⼀般说来,事物的名称如⼈名、地名、草⽊、鸟兽、器物的名称特别是科学术语是单义的(三)本义、基本义、引申义本义:⼀般指有⽂献记载的词的最初意义基本义:是在现代汉语这个共时平⾯上,词的多项意义中最常⽤最主要的那个意义,也叫“中⼼义”引申义:是在某⼀个义项的基础上派⽣发展⽽来的意义*除了本义之外,其他后起派⽣的义项都可称为引申义引申⼀般都是沿着客观对象间的相关性联系借代如,桃:⼀种⽊本植物——这种植物的果实或相似性联系⽐喻两个⽅向进⾏的如,包袱:⽤布包起来的包⼉——影响思想或⾏动的负担四、义素和义素分析第四节词义的聚合——语义场⼆、同义词(⼀)同义词的类别1.等义词:意义相同可以互相替换的词语A.⾃⾏车——脚踏车B.忌妒——妒忌C.寒颤——寒战2.近义词:理性意义相同或⼤部分相同的⼀组词差别——区别、结果——后果(⼆)同义词的辨析(分析题)1.理性意义的差异(1)语义轻重如良好——优良——优秀——优异(2)范围⼤⼩如秘密——机密、财产——财富(3)集体与个体如车辆——车(4)搭配对象与侧重点的不同如废除、解除、破除和美满、圆满2.⾊彩不同(1)感情⾊彩不同(2)语体⾊彩不同⼝语——书⾯语⽅⾔——普通话专⽤词——⼀般词如驾崩——死3.词性和句法功能不同如永久、永远和刚刚、刚才(三)同义词在语⾔表达中的作⽤(论简)(1)恰当选⽤同义词,可以使语义表达精确严密、全⾯周祥(2)变换使⽤同义词,可以使语⾔富于变化,避免单调呆板(3)连⽤同义词,可以使意义鲜明突出,增强语⾔表达的⽓势三、反义词(⼀)反义词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般同属⼀个意义范畴,词性也基本相同(⼆)反义词的类型(1)互补反义词(绝对反义词):建⽴在⽭盾关系的基础上,不存在中间状态。
第一章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三项标准的含义:(1)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2)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3)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现代汉语七大方言区:(1)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包括四个次方言:华北-东北方言、西北方言、西南方言、江淮方言;(2)吴方言:典型的吴方言以苏州话为代表、从影响来看上海话为吴方言代表;(3)湘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4)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5)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6)闽方言:包括五个次方言:闽东(以福州话为代表)、闽南(以厦门话为代表)、闽北、闽中、莆仙;(7)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
现代汉语的特点:(一)语音方面(1)没有复辅音:如str、sp等;(2)元音占优势:复元音比例高;(3)音节整齐简洁:多数音节为辅音加元音构成;(4)有声调。
(二)词汇方面(1)单音节语素多,双音节词占优势:如“目--眼睛”、“外交部长--外长”、“电脑”等;(2)构词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如“江河”、“山峰”;(3)同音语素多:如“yì”音有“易、意、义、异、议、益”等字。
(三)语法方面(1)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不大用形态,主要用语序和虚词:如英语有主格宾格(I--me)变化、三单(love--loves)变化,汉语则没有形态变化;(2)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均有主谓、动宾、补充、偏正、联合等;(3)词类和语法成分关系复杂:兼类词比较多,“危险”在汉语里可同时为名词、形容词等,在英语里danger为名词,dangerous为形容词;(4)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量词如汉语为“一个人”、英语为“a man”,语气词在句末表语气不同,如“是他吗?”、“是他吧!”汉语的地位: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之一。
第二章语音的性质:语音是人类说话的声音,是语义的表达形式,或者说,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语音的物理属性:(1)音高: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2)音强: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3)音长: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4)音色: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
现代汉语上册重点笔记以下是《现代汉语上册》的重点笔记:第一课:认识语文- 语文是指用汉语进行交流的活动- 语文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语文的目的是获得信息、表达意见、交流感情第二课:汉字的起源和发展-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经历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个阶段- 汉字的构造包括偏旁、字义部分和字形部分第三课:汉字的读音- 汉字的读音主要包括声母和韵母- 声母是指发音时发出的辅音声音- 韵母是指发音时发出的元音声音- 声调是指在发音过程中音调的升降变化第四课:词语的构成- 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表达意思的最小单位- 词语的构成包括词根和词缀- 词根是词语的核心部分,词缀则是在词根上加上的修饰成分- 词缀分为前缀、后缀和中缀第五课:词的义和词的用法- 词的义指词语所表达的意思和概念- 词的用法指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方式和意义- 词义可分为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词的用法可分为书面语和口语,还可根据语体分为正式语和非正式语第六课:语法基础知识- 语法是研究语言构成规律的学科- 语法包括词汇、句法和篇章三个层面- 句子是语言表达思想的基本单位- 句子的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第七课:句子的种类和句式- 句子的种类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句子的句式有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 简单句由一个主谓结构组成- 并列句由两个或多个独立的句子并列连用而构成第八课:动词的时态- 动词的时态主要有现在时、过去时和将来时- 现在时表示说话时的动作或状态- 过去时表示过去发生或存在的动作或状态- 将来时表示将来会发生的动作或状态这些是《现代汉语上册》的重点笔记,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如果需要更详细的内容,请提供需求。
大一上学期现代汉语知识点一、词类1. 名词:表示人、物、地点、时间等具体或抽象事物的名称。
如:桌子、学生、北京、明天。
2. 动词:表示动作、状态或存在的词。
如:跑、喜欢、是。
3. 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的词。
如:美丽的、高兴的、聪明的。
4. 副词:表示动作、程度、时间、地点等的词。
如:很、非常、明天、这里。
5. 代词:代替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词。
如:我、他、这个、谁。
6. 数词:表示数目或顺序的词。
如:一、二、第一、第二。
7. 介词:连接词与词、短语或句子,在句中表示方位、关系、时间、方式等。
如:在、和、从、到。
8. 连词: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
如:和、而且、因为。
9. 叹词:表示强烈情感或感叹的词。
如:哇、啊、嗯。
二、句法1. 主语与谓语:主语一般位于句子的最前面,表示动作的部分为谓语。
如:我读书、他跑步。
2. 宾语:表示动作对象的部分,一般位于谓语的后面。
如:我吃苹果、她喜欢音乐。
3. 定语:修饰名词或代词的成分,一般位于被修饰词的前面。
如:漂亮的花、那个房子。
4. 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副词的成分,用来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等。
如:我昨天去了北京。
5. 补语:补充说明主语或宾语的成分,用来补充动作的结果或性质。
如:他是老师、我把书翻开。
6. 状语从句:用来修饰或限定动词、形容词或副词的从句。
如:我知道他去哪里了。
三、语法1. 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等,在句子中起辅助作用。
如:和、其中、了、呢。
2. 主谓一致:主语与谓语在人称、数上要保持一致。
如:我们去了商店。
3. 名词性词语:可以用作主语、宾语或补语的词语。
如:学习对我很重要。
4. 时态:动词用来表示动作或状态发生的时间。
如:我明天去上课。
5. 语气:动词的语气包括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
如:你是不是知道?6. 句子成分的位置:汉语的句子成分位置没有固定规则,可根据需要灵活调整。
如:明天我去上学、我明天去上学。
v1.0可编辑可修改
1 现代汉语知识点提纲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 1.汉语 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 2.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现代汉语包括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 3.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普通话不光是现代汉民族的交际工具,同时又是国家法定的全国通用的语言。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它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汉语作为一种语言, 具有一切语言共同的属性。从结构上,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形式),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 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从功能上,它可分三个方面:一是人与人的关 系,语言是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不分阶级,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二是人与客观世界 的关系,语言是认知世界的工具。事物的类别和事物之间的关系都靠语言来表明。三是人与文化的 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们利用语言积累知识、形成文化。
4. 现代汉语有两种形式 口语和书面语。 5. 文学语言 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咼度加工并符合规范的语言。 6. 民族共同语 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7.方言 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 8.基础方言 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就叫做基础方言。 9.古代汉民族共同语名称 汉民族共同语在春秋时代被称为“雅言”,从汉代起称为“通语”,明代改称为“官话”,到 了现代辛亥革命后,称为“国语”。新中国成立后,则称为普通话。
10. “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 “白话文运动”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为白话文最后在书面上取代文言文创造了条件; “国语运动”在口语方面增强了北京话的代表性,促使北京语言成为全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 v1.0可编辑可修改
2 11. 方言和共同语的关系
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12. 汉语方言的差异性 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各个方面,其中语音的差异最大,词汇的差异次之,语法的差别最 小。 12.七大方言区名称 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13. 现代汉语语音方面特点 ① 没有复辅音。②元音占优势。③音节整齐简洁。④有声调。 14. 现代汉语词汇方面特点 ① 单音节语素多,双音节词占优势。②构词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③同音语素多。 15. 现代汉语语法方面特点 ①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不大用形态,主要用语序和虚词。②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 本一致。③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④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
16.汉语的地位 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之一。汉语还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
第二章语音 第一节语音概说 语音是人类说话的声音,是语义的表达形式,或者说,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有词句意义的声音 才是语音。 1. 语音三种属性 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语音同其他声音一样,具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种要素。 2.音高 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 语音的高低,跟声带的长短、厚薄、松紧有关。 汉语音节里有几种声调、句子有几种语调的不同,主要是音高的高低升降形成的格式造成的。 3.音强 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v1.0可编辑可修改
3 语音的强弱是由发音时气流冲击声带力量的强弱来决定的。
语言中的重音、轻音是由于音强不同所致。 4.音长 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 有的语言用音的长短来区别意义。 5.音色 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 屈折形式不同。 在任何语言中,音色无疑都是用来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因素。其他要素在不同语言中区别意义 的作用则不尽相同。在汉语中,除音色外,音高的作用十分重要,声调主要是由音高构成的,声调 能区别意义。音强和音长在语调和轻声里也起重要的作用。
6.造成不同音色的条件 第一,发音体不同。第二,发音方法不同。第三,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 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发音器官可分为呼吸器官、喉头和声带(嗓子)以及咽腔、 口腔和鼻腔三大部分。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作为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也是一种社会现象。这可从语音表示意义 的社会属性看出来。同样一个意义,在不同的语言或方言中就用不同的声音来表示。这就是说,用 什么声音与表示什么意义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是随着社会不同而不同,是由使用一种语言的全体社 会成员约定俗成的。
同样的语音形式可以用来表示不同的意义。同样一个意义也可以有多种语音形式。 7.音素 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音素可以分为辅音和元音两大类。 8.辅音 辅音是气流经过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子音。 9.元音 儿音是气流振动声带发出声音,经过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母音。 10. 辅音和元音的主要区别 ①从受阻与否看:发辅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的时候受到某个部位的阻碍;发元音时,气 流通过咽头、口腔不受阻碍。这是元音和辅音最主要的区别。
② 从紧张度看:发音器官成阻的部位特别紧张;发元音时,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 态。 ③ 从气流强弱看:发辅音时,气流较强;发元音时,气流较弱。 ④ 从响亮度看:发辅音时,声带不一定振动,声音一般不响亮;发元音时,声带振动,声音比 辅音响亮。 v1.0可编辑可修改
4 11.音节
音节是由音素构成的语音片断,是听话时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每发一个音节时,发音器官的肌肉,特别是喉部的肌肉都明显地紧张一下。每一次肌肉的紧张 度增而复减,就形成一个音节。一般说来,汉语一个音节用一个汉字来表示。例外是儿化音节,如
“花儿”。 按照汉语音韵学传统的字音分析方法,把一个字音分成声母和韵母两段,把贯通整个声韵结构 的音高型式叫声调。
12.声母 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 声母和辅音不是一个概念。虽然声母由辅音充当,但有的辅音不作声母,只作韵尾,如“g ucn g”中的ng。辅音n既可作声母,也可作韵尾。
13.韵母 韵母,位于音节后段,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 韵母和元音不相等。韵母有的由单元音或复元音构成,如“ t a、xi a、ua ”中的“a、i a、ua i”;有的由元音带辅音构成,^口 “ga n、geng”中的“a、eng”。 14.声调 声调,指的是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型式。 15.音位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 类。 有同等使用价值的一组音素,可归并为一个音位。社会属性是决定音位的重要依据。 归纳音位的方法,通常是把一些音放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来进行替换比较,看它们是否能够区 别意义,凡能够区别意义的音,就分别归纳成不同的音位,否则就是同一个音位了。
16.辅音音位 从辅音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辅音音位”。 17.兀音音位 从兀音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兀音音位”。 18.声调音位 从声调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声调音位”,简称“调位”。 v1.0可编辑可修改
5 由音素成分构成的音位可以统称为“音质音位”。又因为音质音位出现在固定的音段上,所以 也称为“音段音位”。
声调音位(及调位)主要是由音高特征构成的,音高不是音质,所以属于“非音质音位”。因 为非音质音位不受音段的限制,所以也称为“超音段音位”。
19.汉语拼音方案的构成 《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 5个部分。 20.汉语拼音方案的作用 ①汉字的注音工具。 ② 普通话的拼写工具。 ③ 还可以作为我国各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用来帮助外国人学汉语,用来音译 人名、地名和科学术语,以及用来编制索引和代号,等等。
21.国际音标 v1.0可编辑可修改
6 国际音标是1886年成立于英国伦敦的国际语音学会为了记录和研究人类语言的语音而制订的一 套记音符号。
22.国际音标制订原则
第二节辅音与声母 辅音发音的不同是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不同决定的。 1. 辅音的发音部位 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叫做发音部位。 2. 辅音声母按部位分类 ①双唇音(b、P、m ②唇齿音(f) ③舌尖前音(z、C、s) ④ 舌尖中音(d、t、n、I ) ⑤舌尖后音(zh、ch、sh、r) ⑥舌面前音(j、q、x) ⑦舌面后音(g、k、n g、h) 3. 辅音的发音方法 辅音的发音方法指的是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可以从阻碍的方式、 声带是否振动、气流的强弱等三个方面来观察。
4. 辅音声母按阻碍的方式分类 ①塞音(b、P、d、t、g、k) ②擦音(f、h、x、sh、r、s) ③塞擦音(j、q、zh、ch、z、c) ④鼻音(m n、ng)
⑤ 边音(l ) 5. 辅音声母按声带是否振动的分类
一个符号一个音素,一个音素 个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