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哲学提纲(精华整理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提纲(精华整理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提纲(精华整理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提纲(精华整理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

作为公共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作为政治理论课来上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不仅仅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更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们当代人的生存状态和所面临的问题当中有独特的不可取代的作用。它和其他的哲学一样,都是从不同方面来回答我们当代的各个问题。

当政治要来关注哲学的时候,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成为了政治——甚至政治斗争——的一种工具。这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是被异化的。当政治不再关注哲学的时候,马克思主义哲学又被边缘化,被认为是已经过时了的,已经和意识形态化、异化的东西一起被历史抛弃了。

讲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要用的一种体系,并不是马克思自己制定的体系,而是我们对它所揭示的体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当时并没有想到要创立自己的哲学的体系,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曾经提到“细心的读者将发现,在我所有的观点中有一种内在的联系”。

1936年前苏联在联共(布)党史中,斯大林曾经写过对他当时所处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整理和框架。前苏联围绕这个框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体系。

中国:建国后,艾思奇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材。八十年代末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体系有了很多的讨论和争辩。

我们学习哲学,与其说是接受一种现成的知识,不如说是我们来学习以往的哲学家怎么样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绪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

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性,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一.哲学是时代精神的菁华

1.什么是哲学?

所有的哲学理论都是用自己的方式来诠释什么是哲学。

庄主:哲学是一种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关于人和外部世界和总体关系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

哲学考察两者之间的总体关系,它关注的不仅是这个世界是怎样的,更重要的是我们人怎么样去应对这个世界,我们对这个世界采取怎么样的态度,用怎么样的观点去处理与世界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涉及到的自然界是一个属人的自然界,而不是在人类产生之前的和人无关的自然界。

马克思:“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菁华,是文明的活的灵魂。”2.什么是时代精神?

黑格尔:在人类历史当中,世界精神经历了若干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具体表现为民族精神。这些民族(王国)都是世界精神在这个发展阶段的代表,这个民族精神就是世界精神在这个阶段的具体形态。一个民族的精神表现在这个民族的政治、宗教、法制、伦理、艺术、科学、风俗这样一些精神文化中。世界精神的发展在不同的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的原则,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也就表现了这样的特殊原则。

所谓的时代精神,也就是每一个时代的精神文化所包含的特殊原则和总体特性,表现的是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特定阶段的精神。这样的原则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有三方面的规定性:

(1)总体性:这一个基本原则是贯穿在精神文化的各个方面,渗透在各种精神文化的形式当中。宗教、道德、法制、艺术这些精神文化的形式并不是相

互分割的,而是相互关联的,由于这样的一个基本原则而构成了一个整体。

(2)民族性:迄今为止,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当中,民族作为历史发展的一个基本单位。不同的民族在自己的历史发展当中形成了民族的特性,这种

特性主要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特性。在

人类历史相当长的时间里面,不同的民族基本上是相互隔绝的。(根据生

物进化论观点,一个总的特性的形成适合相对封闭的环境有关的。)一个

民族的精神文化的原则就是一个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的反映、心理活动的

积淀。所以不同的民族文化就有不同的原则。精神文化的原则就是民族文

化的总体特征。

(3)发展性:文化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它伴随着民族的历史发展而不断变化,由人类的实践活动而推动不断的进步。它是积累和变革相统一的过程。每

一个时代,实践活动所达到的高度、社会生活的总体状况以及文明发展的

程度就表现在这个时代精神文化的原则当中,其中特别是这个时代人们的

实践活动和精神活动所面临的特有的问题和重大的任务的体现。

在现代,民族之间的壁垒已经被打破,时代精神不完全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的问题。一个民族在更广泛的层面上共同面对时代的问题,更多的是带有普遍性的精神文化,概括了各个民族在面对共同的世界性问题上所做出的努力。但是时代精神并不因此就可以消解了民族性,各个民族地共同问题所作的应对方式是独特的。它既超越了民族,又扎根在民族精神的本位当中。

3.为什么说哲学是时代精神的菁华?及哲学在精神文化当中占据的地位(1)文化是人们在实践活动当中改造世界所获得的成果,可以分为物质和精神两类。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和外部世界的总体关系,哲学比起其它的精神

文化形式来说,最完整最全面地反映了一定时代人和外部世界的相互关

系,反映了这种关系的状况、特点和人们处理这种关系的态度、方式。价

值观念和体系是精神文化的核心。哲学是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和体系的集

中体现。哲学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最有最重要的导向作用,也规定了其它精

神文化形式的基本倾向。

(2)哲学是人的认识发展状况的集中表现。哲学是人的理性活动的成果。而人的理性活动的另外一个重要成果就是科学。科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它的内

容中,即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断发展;哲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人的认识能

力的不断发展。哲学史简略的来说,就是整个认识的历史。恩格斯:“一个

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理论思维必须

加以发展和锻炼,为了进行这种锻炼,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到现在还没

有别的手段。”

一个时代的哲学体现了一个时代理论思维的能力和认识的能力所达到的

高度,也为科学和其它思维形式提供了认识方式和手段。

(3)哲学集中表现了思维方式。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是它的实践活动方式、生活方式和心理特征的反应,哲学概括了包含在精神文化当中的独特思维方

式。这种思维方式具有很大的稳定性和历史的传承性。

西方的思维方式可以用“原子论”作为代表。事物是可以消灭的,原子是不

灭不变的实体。这反映了西方人的个体本位主义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而中国古代则提出了“元气论”作为世界观,把整个世界看作是弥漫性的没

有边际没有特定形状的“元气”。任何事物都是以元气的凝聚构成的,元气

的消散就是一个事物的消灭。古代的中国社会是一个伦理本位的社会,家

庭、家族乃至于国家都拥有对个体的优先性。

(4)哲学有反思的特性。反思是思想对思想本身的考察。这里的反思是一种追问,追问思想的依据和思想的理由,考察它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反思的另

一个意思是“再反映”。哲学本质上是一种理解我们自己和我们周围世界的

尝试,所以我们就能够把一种文化的哲学理解为该文化如何理解其自身的

表现,把哲学作为整个精神文化的一面镜子,从哲学来再反映整个精神文

化。

二.马克思主义在哲学上的革命性变革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1.以前教科书的说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完美的统一,并且把唯物主义贯彻于社会历史观领域。

唯物主义:

朴素的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法:

朴素的辩证法

Hegel的唯心主义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在科学的基础上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了起来。

马克思批判的继承了Hegel哲学的基本内核(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哲学基本内核(唯物主义)。

这样的说法隐含着几个前提:

(1)按这种说法,把哲学单纯看作客观世界的反映,理论上的反应和再现。哲学包含真理的程度如何取决于它和客观世界符合的程度。

(2)按这种说法,以往的哲学只是达到了部分的真理,整个哲学的发展只是真理成分的累积,只是一种片面的真理的相加。马克思主义被描述为一种终结真理、绝对真理。

(3)根据前面两个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以后就不可能再有质的变革。至少不会在重大的问题上和重大的观点上有任何变化。如果有所发展,那只能是在细节上进行修订,或面对新的问题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新的答案。

2.马克思主义哲学意味着哲学思维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克服近代哲学根本缺陷的基础上开辟的哲学的新的路线。

整个西方哲学从近代哲学到当代哲学是一次重要的转型,马克思在这次转型中功

不可没,是一位伟大的先驱。

(1)古代哲学以朴素直观的方式提出了一种以自然为本位的世界图景。

(2)近代哲学以笛卡儿作为开创者,Hegel作为集大成者,以思辨的方式提供了一个以理性作为中心的人和外部世界相互关系的模式。笛卡尔的命题把纯粹的思维看作是唯一确实的开端,从而把理性思维作为全部真理的尺度和标准,由此奠定了近代哲学的唯理论的基础。笛卡尔从此确立了物质和精神、肉体和心灵、主体和客体两种独立的实体并行不悖的二元论。异地卡尔作为创始者的近代哲学秉承了文艺复兴以及启蒙运动以来的欧洲社会的思潮。

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

○1要反抗中世纪基督教对人类精神的统治,要反抗基督教神学对知识和真理的

垄断。主张哲学应该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2把科学以及科学的进步看作是理性万能的表现。以理性作为主体,以自然作

为客体,主体对于客体的成就通过科学来表现。

综观近代哲学,可以看出他们对理性的倡导走向了极端,变成了对理性的迷信。所谓“理性万能”变成了“理性独断”。理性对世界的统治,是把人片面地归结为了理性的实体。这样并不是真正的把理性当作沟通人和外部世界的桥梁,而是把理性作为了分割人和外部世界的屏障。近代哲学只看到人们通过自己的理性和外部世界所发生的逻辑关系,而遮蔽了人和外部世界之间更为深层次、更为基础性的真实关系。作为主体的人被抽象为纯粹的理性精神的时候,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人的人格被消解在理性思辨之中,消解在形而上学的思辨之中。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重新反映了人和世界之间的原初关联,从生活世界出发,从人的实际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这一个崭新的视域出发,从而开辟了哲学思维方式变革的新的路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人并不是仅仅通过理性和世界发展联系,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在理性之前、在比理性更深的层次上,是劳动。这样的劳动是把感性原则和能动性原则统一在一起的实践活动。

○1人是通过劳动才和整个自然界发生对象性的关系。

○2人们在通过劳动不断的生产和再生产自己生活的同时,把整个自然界作为属人的世界,作为本质力量打开了的书本,作为对象世界而创造出来。

○3人类的全部历史无非就是人通过人的劳动的自我诞生。

而理性和世界的关系是一种后发性的关系,建立在人和世界的劳动关系的基础上。

马克思主义哲学用活动的原则,用关系的原则,取代了近代哲学的实体性原则。扬弃了心灵和肉体、物质和精神、主体和客体之间抽象的对立。(这种对立有它的唯理论的前提。把唯理论扬弃之后,这种抽象的对立也随之被扬弃。)

这样一种关系的展开,就是历史的辩证法,从而扬弃了Hegel的理性辩证法。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和理论体系

1.

(1)

(2)以物质决定意识,世界统一于物质做为核心的唯物论,实际上就是把人和外部世界统一的基点放在没有人的活动参与的原初的自然界。把人以及人的世界仅仅看作是这样的自然界的延伸。

(3)把所谓的自然社会思维三大领域普遍规律的对立统一规律做为核心的辩证法。

(4)提出了以反映论作为前提的认识论,和以符合论作为前提的真理观。

(5)所谓的社会历史观,是以社会存在这样一个范畴做为核心。社会存在又被理解为社会物质、物质的实体。把人类的全部历史看作是以阶级斗争作为主线的一个过程,同时把五种社会形态(原奴封资共)依次演进作为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这只是一种对马克思文本的解读。在某些方面也是体现了马克思的观点,但总体来说和马克思的思想有相当的差距。这套体系在重复和宣称的东西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以往的东西。马克思的实践观点仅在这一体系的认识论部分出现,仅是作为认识的基础和前提。

2.实践的唯物主义最能够表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就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的反对和改变世界的现状。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人类发展来反思哲学史的产物。

(1)费尔巴哈以前的所有唯物主义都是纯粹的唯物主义:仅仅以客体的形式来理解对象、理解现实,使人和自然服从于同样的规律,它的要害是敌视人。(2)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直观的唯物主义:从物回到了人。马克思说其有巨大的优越性,但是仅仅把人看作是感性的对象,而不是把人看作是感性的活动。费尔巴哈所理解的认识抽象的人,就其抽象性而言和单纯的物没有什么区别。

(3)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是实践的唯物主义:从感性的活动出发,达到了实践的人和人的实践。

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作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表达了以下三个方面:

○1“以往的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真正的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它不仅仅是马克思的一种理论,更是马克思消灭旧哲学的标志。

○2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崭新的存在论(即本体论)的路向。

○3实践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出发点和基本

框架。实践的观点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个组成部分,并将其连结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而在旧唯物主义当中所提出的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也是以扬弃的方式包含在自身之中。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只是一个理论背景,而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心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的是人的实践对象和要素。人和自然的关系作为关注的焦点。

以前的辩证法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点是从没有人存在的时候自然界发展的普遍规律而来的。辩证法根本来讲是自然辩证法。在马克思看来,离开人类的自

然界无所谓怎样发展,辩证法归根结底是实践活动的辩证法,是以人作为主体、以自然界作为客体的辩证法。

人的认识并不是像镜子那样反映客观事物。人的认识是客体的反映和主题的建构的统一。在社会历史观里,实践的唯物主义并不是把实体化的社会物质作为社会存在来决定社会意识,马克思所理解的社会存在是,“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德意志意识形态》)。

实践范畴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以往的哲学观点都是加上“实践”的范畴加以改造和扬弃才被吸收到马克思主义哲学里面。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世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们这个年代是否已经过时,取决于我们的年代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在根本上是否同一个时代。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时代是工业文明和市场经济的时代。社会形式是全面的市场经济。

资本主义带来的变化

1.资本主义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特别是自然科学在物质生产当中的广泛的应用,极大的推动了人对自然界进行改造进行征服进行控制的能力。在资本主义时代生产力的作用日益彰显。人的主体性、人的能动性、人的实践活动的作用得到了极大的凸现。马克思在他的历史唯物主义中第一次明确地揭示出生产力对历史发展的主要作用。并且人的实践活动在历史上的作用也第一次被马克思真正地揭示出来。

2.工业化社会化的大生产是以市场经济作为它的社会形式,也即市场经济是社会的生存空间。资本的本能是不断的扩张自己的生存空间。正是这样一种全面的扩张带来了以往各种社会关系的瓦解。市场经济的关系导致社会关系的简单化,人们之间的交往日益复杂。人们有可能对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历史发展作一个比较,能够更好的从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当中去概括统一性,这一点对于社会历史规律的揭示是至关重要的。(规律的发现有赖于现象的重复性发生。)马克思把眼光不再停留在具体的历史事件上,而是把眼光投注到基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上。3.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同时带来了阶级关系的简单化。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的两个阶级社会的形成中,都同样存在着两大阶级。马克思发现,阶级的存在仅仅和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关系有关,也就是说一定时代的阶级划分仅仅和社会关系经济关系有关,它并不是永恒的。马克思正是在对资本主义的充分的研究之后,发现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变化的规律,由此生发出整个社会历史变化的规律。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具有不容置疑的进步性,比起以往的生产方式来,极大的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资本主义的弊病和它的进步性是同时存在的,是内在的包含于其中的。资本主义借助于科学,带来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也带了人和自然界的矛盾。资本的自我扩张不可避免的造成资源和能源的浪费。资本的增长依赖的是对剩余价值的剥削。资本主义的弊病根本上来讲有两点:人对自然的掠夺和人对人的掠夺。

马克思正是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提出了要对现实世界进行革命的改造。批判本身、革命本身都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导向是主体性的弘扬和人性的复归。而它的实践目标是要建立适合于人类生存、合乎人性的环境,改善人的生存状态,实现人自身的全面的和谐的发展。

恩格斯:“我们这个世纪带来的大变革,是人类同自然的和结合人类自身的和解。”

我们的世界和马克思的世界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科学技术的重大发展,带来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关系以及生产力的极大的变化,特别是科学技术成为引导生产力的领头羊。

2.科学技术的重大发展,带了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

3.我们这个时代的阶级划分和马克思的时代也有了很大的区别。传统意义上的无产阶级正在不断地缩小。不再出现以推翻资本主义为目的的大规模的工人运动。

但是这些变化并不能证明我们的时代和马克思的时代完全不同。无论如何我们这个时代仍然是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的时代。资本主义仍然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强势的文明形式,资本原则仍然是主导性的原则。我们这个时代是资本主义基本完成了世界性扩张的时代。资本主义要完成它的世界性胜利,就借助经济全球化,对世界上其他民族进行资本主义的演变。经济全球化就是资本主义全球化,是在资本主义的领导下、在资本原则的领导下来实现的。

同时正是由于资本原则的运营,市场上不断开拓空间的需要,带来了人的全面的异化。资本主义国家内部阶级差别缩小的同时,它所依赖的是整个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的扩大,也即它把剥削的对象转移到了国外。

我们这个时代跟马克思的时代仍然是同一个时代。到现在为止,没有任何一种思想可以取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地位——时代精神精华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会了我们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社会,既看到它的进步性,也看到它的灭亡的必然性。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第一节实践范畴与人的活动

一.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实践概念

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思想家对实践概念有很多的论述,对实践的内涵做出了很多的规定。马克思从人类历史的角度来探讨人类实践的真正意义,作出了自己的规定性。

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所定义的实践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两大类

1.他们认为人的活动是纯粹思维性的活动,如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以及德国古典哲学家的主张(Kant)。

2.把人的活动归结为生物性的本能活动,都是单纯的适应环境、维持生存的活动。

生物性和纯粹思想性的活动固然是人的活动,但是人的活动决不是这两种活动,因为没有完全是生物性的活动,或者完全是纯粹思想性的活动。

康德:把现象界看作是受自然律的支配,而本体界是受自由律的支配的。理性对意志的支配是不受到外部意识的限制,而具有完全的自主性。只有道德才给我们初次发现出自由来。

费希特:自由活动是人的纯粹本质,人是自由和实践的主体。它应该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经验世界是自我创造的产物。自我作用于非我、同时限制非我的过程叫做实践。

黑格尔:从客观唯心主义出发,认为认识和实践是消除主观性的片面性和客观性的片面性的两种条件。理论活动、认识活动是接受了存在的世界,使其进入到自身内,从而扬弃了里面的片面的条件。在实践的观点中,这概念是以现实的东西和现实的东西相对立,它能够为了自己的存在,通过扬弃外部世界的各个规定,

来使自己获得具有外部现实形式的存在性。实践是从主观目的向客观现实的转化,规定并且改造现实。认识是以外部世界的存在作为前提。黑格尔把劳动作为哲学的重要范畴。

黑格尔认为,动物为了满足其自身的需要,有它独特的手段,主要是本能的活动,人的需要突破了动物的局限,人为了满足特异化的需要而采取的特异化的手段就是劳动。同时主观的目的必须通过劳动工具这个外在的他物,才能转化为客观的现实。黑格尔把实践看作是善的理念。突出强调了实践活动的创造性、目的性和能动性。对黑格尔来说,整个客观世界就是绝对精神的外化,所以黑格尔决不是唯物主义者。人通过实践、通过劳动,达成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统一,从根本上来说,是绝对精神的两个阶段的统一。

费尔巴哈:实现了德国古典哲学的重大转折,它是青年黑格尔派第一个批判黑格尔哲学,重新恢复唯物主义的权威的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的影响下痛黑格尔决裂,走上唯物主义的道路。

他第一次把实践和生活联系了起来,提出:理论所不能解决的疑难,时间可以给于解决。但他对生活的理解有片面性,实际上是从黑格尔劳动概念的倒退。实践在他的哲学当中并不占据重要地位,它把人的活动局限于自然性的活动,忽略了在此之前整个德国古典哲学所强调的自主性、创造性、能动性。他并没有抓住实践活动的真正本质,只是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程度上试图把握这样的本质。二.马克思实践范畴的基本内涵

1.马克思提出自己实践范畴的过程:

马克思早年接受了黑格尔的关于时间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理论。在参加到日常生活实践中之后,仅仅依靠思想的批判不能解决世界的现实问题,必须诉诸于物质的批判力量。理论的批判之能够超出旧社会的思想范围,而不能够改变旧社会的现行秩序,要改变旧世界,必须把理论作为指导思想,通过物质的力量进行革命,“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他把哲学当作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把无产阶级当作是哲学的物质武器。马克思进一步认识到费尔巴哈人文主义的缺陷,展开了对费尔巴哈的批判,费尔巴哈把人看作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的存在,不了解感性实践才是人的真正活动。

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之中,完成了它的实践观的第二次重大转变,确立了以生产劳动作为主要内容的实践范畴,阐述了这一范畴的基本内涵和特性,把现实的人——实践活动中的人——作为全部历史的出发点,强调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的实践观成为他的全部哲学的核心。从某种角度上来讲,马克思的社会历史观就是一种广义的实践观,都是他的实践范畴的一种扩展、一种展开。2.实践活动从它最抽象的含义来看,是一种人类的活动。

具体的实践范畴:人类活动就是指人类所有活动的总体,包括一切生命活动、本能活动、社会活动在内的一种总体的活动。“总体”而不是“总和”,是因为人的活动是一个整体。

抽象的实践范畴:人类活动,是指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有的活动。是体现人的类本质的活动。这样一种活动不能够等同于自然界本来就有的运动过程,也不能等同于其他动物共有的生命活动。

其他形式的活动都是从属于人特有的活动,受到它的制约,因此而扬弃了自身的片面感性。反过来,人所特有的活动,虽然体现了人的类本质,但是这种活动并不是抽象的、孤立的凝聚在人身上,它总是和其他的活动、其他形式相互联系,并以它们作为自身的基础。在现实生活中,人所特有的活动和并非人所特有的活

动往往不存在明确的界限,而只是在抽象思维中才能将它们划分开来。

理论上把全部社会生活加以重新建构,放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丰富。3.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有的规定是什么?

从最表层的规定来看,动物只是消极地适应环境来维持自己的生存,人类是积极的改造环境来适应自己的需要,从而维持生存并且得到发展。人类的一个特有规定就是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实践活动是人类处理自身和外部世界相互关系的活动,也就是人的类本质。人类的生存依赖于外部环境,但是又不满足于外部环境,所以必须对现存形态加以否定。人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的变化,而且在这之中达到人类的目的。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区别于在人之外客观事物的相互作用。

实践活动是作为规律决定着它的方式和方法的,它必须是它的意志服从于它的目的。人们在意志的支配下,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自由的活动,它不仅是对外部世界现存形态的否定,同时也是对外部必然性的一种否定。人的实践活动体现了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人们按照自身的尺度来审视和评价客观事物,引导客观事物按照规律性、同时按照人的需要进行变化。在这样的过程当中,必然性的东西就降低为目的性的一个内在的环节。摆脱了客观事物和人的需要之间的直接的必然的关系,不仅可以为了当前的、直接的、肉体的、生存的需要,还可以为了将来的、间接的、精神的、发展的需要进行生产。

自由自觉的活动就是人的类的特型。

只有消除客观事物的现存的状态才能满足人的需要。实践活动是感性的现实的活动。旧唯物主义从感性的存在去了解对象、了解客体。新的唯物主义是从感性活动去了解对象和客体。旧唯物主义的感性是“感官的感受性”。能够被感觉确定的,能够被感官所感知,在旧物主义就是客观性的标志,客观事物就是能够为我的感官所确定的东西。

在马克思这里,感性指的是感性活动,它指的是一种先于思辨逻辑,从感官需要出发的活动。马克思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物质生产——出发,说明实践活动是实际的改造对象、占有对象,而不仅仅是思维的批判。在感性活动里面已经内在的包含了能动性,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实际上是一种受动性。马克思把感性看作一种活动,实际上是把活动的原则、能动性的原则、感性的原则内在的统一在一起。

实践活动同时是一个社会历史的过程。实践活动本身是历史的发展的,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全部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由实践活动来推动的。马克思:“历史不过是人的活动的总和。”

在人的实践活动当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对象化。实践活动首先是一种对象性的活动。在这样一种对象化当中,人才创造出自身的存在,人才创造出人的世界以及属人的世界,并且在对象当中来确证自己的存在。

马克思:“实际创造一个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的自然界,这时人作为有意识的类的存在物的自我确证。”“整个世界历史,不外乎是人通过劳动自我诞生的活动,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

4.实践范畴:

实践是人们创造对象世界的现实的主体性活动。

三.实践活动的历史发展和基本形态

1.实践活动的历史发展:

作为资本主义出发点的是商品,既是历史上时间上的出发点,也是逻辑上的出发点。分析资本主义必须从商品开始,从商品的两重性分析到劳动的两重性,从而达到了逻辑上的统一。

马克思所处的时代,使他对人的实践活动的剖析和研究必须把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发展涵盖其中。马克思从实践活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来讨论他的实践观,同时也可以帮我们理解实践活动不发达的阶段。实践活动的本质和它的内涵只有在它的发展的成熟阶段才能够充分的揭示出来。

(1)实践活动从最初单纯的谋生手段以及带有很大程度的本能行为逐渐成为并且日益成为展示自己的本质、表现自己的个性和能力的方式。当然仍然包含着谋生的作用,但是谋生的重要性下降了。

(2)人们的实践活动不断地从盲目走向自觉,不断的学习控制自己行为的过程和后果。

(3)人们实践活动的能力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多的自然力被纳入到实践过程当中来。不断的发展起人的精神的力量和社会的力量。这就是黑格尔所说的“理性的狡计”,理性并不自己做什么事情,而是利用人们之间相互的冲突得到自己的目的。实践活动的手段和对象也日益拓展和多样化。

(4)实践活动的领域越来越宽广,内容越来越丰富,从而,人们的实践活动不断地发生分化。从最初单一的改造自然界的生产劳动,发展出多样化的形式或者形态。

2.实践活动的基本形态

(1)物质活动:

人的活动的基本形式是物质活动,它决定其他一切形式的活动,如脑力活动、宗教活动等。物质实践的主要内容是物质生产和人们之间的物质交往。人的物质实践活动是实践活动的最基本的形式,同时也是它最早的历史形态。到了原始社会的中后期,即比较成熟的氏族公社中,才开始出现一些宗教活动、军事活动、管理活动等,但是这些活动在当时只是物质活动的附属环节,不能成为独立的活动形式。

物质实践活动也是最典型的实践形态。它的感性现实性和对象性这样一些特性非常的突出。哪怕是在最早的物质实践活动当中,已经包含了这样三个基本的环节:

○1人们借助于物质工具作用于自然界自然物,改变它的形态和属性,使它能够适合人的需要为人所用。

○2在劳动过程之中发生的人们的劳动的交换和产品的交换,这是的交往只是物质生产过程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和环节。

○3人们的意识和观念。这是渗透在劳动和交往过程当中的。在原始社会当中,

人们的思想感念是一种“集体表象”(列维·布罗代尔)。

(2)精神劳动:

物质活动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出现了三次社会大分工。人们在从事物质生产之外,略微有了一些余暇时间——剩余时间。同时所获得的物质产品,除了维持物质生活之外,也由于了一些剩余——剩余产品。由于这两样剩余,人们的生活逐渐丰富了起来。物质生产过程当中,后面的两个环节(交往和意

识)开始膨胀起来,并且呈现出超越直接生产的倾向。

三次大分工之后,在以私有制作为基础的社会关系作用下,发生了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大分工。这被马克思称之为第一次真正的社会分工。少数人可以脱离直接物质生产过程,从事社会管理、艺术创造和诸如哲学思考的思想文化创造工作。于是各种各样的精神产品逐渐的发展和形成起来。由此开始了实践活动的大分化,产生了一系列的新的实践活动的形式。但是各种各样实践活动的形式归根到底都是在物质生产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都是物质生产内部的三个环节的独立化。

有的是物质实践活动本身的分化——特别是商业的出现。有的是物质实践活动当中某些因素的独立分化——如比较系统的专门化的学科和理论。有的是物质实践的一些因素某种方式的升华——比如政治活动、艺术活动等等。

“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形态。”(马克思)

政治活动、艺术活动等作为实践活动的形式,应该说和物质生产一样,都包含着实践活动的基本的规定性。但是它的一些规定性表现的不是非常典型,特别是感性现实性不是非常典型。比较突出的是创造性和对象化的规定性。

人的实践活动(包括精神活动)都有一个把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一个规定性。所以除了物质生产之外的其他实践形式同样也是改变外部世界的一个过程。在精神生产过程之中,不是单纯的精神在发生作用,不是在人们头脑当中纯粹的观念活动。任何一种精神活动,都必须借助于物质的手段和符号的媒介。在物质生产过程之外所有的实践的形式都是主体活动的一个侧面,它们像物质生产一样,都具有主观的因素,又具有外在的感性现实性的因素,当然也是一种社会历史的活动。

实践活动领域的发生主要在于实践对象的区别。

在现代社会,人类实践活动达到了一个极其发达的状况。

实践活动的几个基本的领域或形态

1.以物质产品的创造和交换作为主要内容的物质生产过程。

2.以精神文化的创造作为主要内容的精神生产过程。

3.以社会交往作为主要内容和社会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工人在生产产品的同时,也就是不断的再生产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马克思)

4.社会主体——人自我创造的过程。

第二节实践活动与主客体及其关系

一.主体和客体的基本规定

1.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主体和客体范畴的看法

主体和客体是相对而言的范畴。

(1)主体:有意识的从一定需要出发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

在这个定义当中,我们把主体和一般的物质实体相区别,强调了主体和客体的对应关系,强调了人的特殊的地位、性质和作用。区别于唯心主义的抽象的自我意识,也区别于费尔巴哈的那种抽象的人。

○1作为主体的人必须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物质的存在物。人的有生命的物质存在是人

作为主体的基质。主体的其他属性都依赖于这样一种基质。这样一个物质的人,首先要受到人肉体的自然特性和外部自然规律的制约。要经历生命的活动、生命

的过程,要从外部汲取生命的资源。作为一个有生命的肉体,他不能够脱离自然界而生存。人对于自然界的依赖是人的受动性的根本所在。(受动性和能动性是一对相反的范畴。)而人的受动性最突出的表现在他的需要上。人的需要是驱使人们去从事活动的原动力。

需要首先是一种欲望。而欲望是肉体的匮乏和紧张。这样一种匮乏和紧张必须通过某种现实的刺激才能够解除。

需要里面还包含着意志力。意志力把欲望和对象联系了起来。人通过自己的意志才知道欲望的对象,并且在意志力之下才试图去获取这种对象。需要以及需要的对象从内在的方面和外在的方面都表现了人的受动性,同时表现了人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人只有在和他对象的关系当中才能够存在。

人的需要既有和动物的需要相同的方面,也有区别于动物需要的方面。人有社会的需要、精神的需要、发展的需要等。人的区别于动物的各种需要是在历史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而自然需要始终是最初的最基本的需要。人的物质需要在任何时候都是实践活动最深刻的源泉。人的受动性由此延伸为实践活动的受动性。“人作为对象性的感性的存在物,是一个受动的存在物。由于这个存在物感受到自己的苦恼,所以它是有情欲的存在物。情欲是人强烈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

○2主体的另一方面的规定性:人的意识

人的意识把人的需要提升到意识到的需要。人们用刀叉去吃煮熟的食物跟用爪子去撕咬血淋淋的生肉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情。意识使人具有自主性、自觉性、创造性,总的来讲就是能动性。意识使人能够从事认识活动,掌握知识文化和技能。人的意识还包括自我意识,能够把自己和他物和周围的环境相区别,并且能够主动的评价和确定自身和环境的相互关系,这样就可以在主观上确立主客体的相互关系。

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把人的理性抽象为绝对的主体,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那里,主体是活生生的人,主观性、意识性质是人的一个规定性因素。

○3主体的另一个属性是社会性

人只有作为社会存在物才成其为主体。社会对于个人来说是他的生命的能动存在的形式。脱离社会的人即使脱离人的躯体也不能成为现实的人。脱离的社会关系,人也不能够以主体的身份去改造自然界。即便以个体的形式去从事活动,也不过是社会人的个体形态。

“首先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和人对立起来。即使不采取和其他人共同活动的形式,也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马克思《资本论》

个人是个体形态,社会集团是群体形态。把个人联结为群体的纽带是相同的历史或生活环境和活动的方式,有共同的需要和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某种群体的自我意识。

○4主体的最重要的规定性就是从事实践活动。只有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才是现实的

人。实践活动不仅是人的活动方式,也是在前面提到的诸种规定性的总合。

作为主体的现实的人有三个统一

自然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的统一

受动性和能动性的统一

个体形态和群体形态的统一

(2)客体是进入主体的总体实践活动领域并和主体发生一定联系的事物,即主体的有关活动指向的对象。

○1客体的概念是相对于主体的概念而言,和客观世界不能等同。

某物之成其为客体不在于这个物自身的根据性,而在于它成为主体活动的对象。作为客体来说,涉及到的人的活动是人的总体活动。客体的另外一个属性及规定性在于它的客观性(不能等同于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性是在所有的人的意识之外,客观性质是指相对于一部分人的意识或者某个个人的意识来说,它是客观的。

客体具有三种形式: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

精神客体也是具有客观性的。在社会客体当中,绝大部分现象也都是人的活动所创造的。

○2客体的另外一个规定性:历史性

主体的实践活动的历史发展当中,客体的范围不断的扩大,客体的形式不断的多样化。客体的范围、性质、属性和对人的意义都随着实践范围的发展而具有历史性。

二. 主体和客体的辩证关系

1。主体和客体的对立

(1)主客体的相互区分

主体和客体的区分或分化本来就是历史的产物,是实践活动的结果。人类的前身是一个单纯的自然存在物,由于劳动创造了人,才具有了主体的身份和地位,并且把原来单纯是作为生存环境的外部世界当作客体。正是由于劳动,由于物质实践活动才发生了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分化。人们使自然界成为属人的自然。

(2)主客体的相互对立

主体试图改变客体,客体对于主体的活动总是存在着一种张力,在任何时候主体对客体的改造都不可能实现百分之一百的目的。主体试图对客体进行征服,要求客体从属于主体,另一方面客体又在对主体进行着抵抗。

2。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1)主客体相互规定相互依存

客体只有相对于主体才成其为客体,反之亦然。主体和客体都是在同对

方的现互关系中才获得自己的规定性。主体的生命力也是要从作为对象

的自然界当中去汲取,他的本质力量也离不开它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和其

他的人(作为客体)发生相互交往。同样是以实践活动作为中介。

(2)主客体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主体的客体化:主体总是作为能动的实践活动的发起者,运用各种各样

的工具和手段去改造客体、占有客体,使客体成为“为我之物”。在这里,客体不仅是主体实践活动的对象,而且成为实践活动的结果。客体获得

了更进一步的含义,不仅仅是区别于主体和主体相对立的存在,更是主

体创造出来的结果。这种主体向客体的转化就是主体的客体化。主体通

过对客体的改造把自己的目的、意志和本质力量贯注于、凝结于客体之

中,即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在被改造以后的客体上,打上了主体

的印记。

客体的主体化:客体虽然是被动的,是被改造、被创造的,也反过来作

用于主体。不仅制约着主体,甚至对主体也有改造和塑造的作用。客体

的性质和状况制约着实践活动的方式,从而对主体发生着影响。所谓劳

动创造人,也是指制造工具的劳动把古猿变成了人。这也体现了实践活

动是客体影响和作用于主体的中间环节。主体对客体的改造是要吸收客

体当中对主体具有积极意义的一切因素,就可以把客体的规定性和规律

性变成主体的规定性和规律性,同时也是把主体对象化了的本质力量重

新收回己有。“在生产中,人客体化,在消费中,物主体化。”甚至五官

的感觉和人的人性的感觉,也是在世界历史之中形成的,即在主客体的

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只有通过本质力量在对象界所产生的丰富性,才能

产生人的敏感的丰富性。

三.主客体关系的多样性

人的实践活动是主客体发生相互关系的中介。这样的活动是一种总体的活动。主客体的关系不但有实践和改造关系,还有认识关系、价值和评价关系、审美关系。

1.认识关系:

从主体的总体活动来看,时间和认识是人的活动的两个侧面。它们相对的独立,但不可能截然分开。人的认识也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是客体的反映和主体建构的统一。人作为思想去认识外部事物时,他的思维不是一张白纸,

2.价值关系:

价值原意为物对于人来讲的有用性。价值同样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主体的需要不同,同样的客体对不同的主体的价值也不同。每一个主体都有自己的价值评判标准。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特征及意义

1.以人和自然的关系作为视焦。

在马克思主义以前,都把人和自然分离开来,放在抽象对立的两极,历史观和自然观也是相互分离的。而实践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把人和自然的关系置于关注的中心地位。它的理论意义有:

(1)体现了实践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两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来看,它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基本内

容。马克思是在他的历史观实现根本转变,创立唯物史观的同时,创

立的自然观。他不是从自然观抽出几条推广到历史观中;恰恰相反,

它是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把劳动等范畴作为解释人和自然关系的出

发点。所以,在马克思那里,自然观和历史观是统一的,且自然观从

属于、统一于历史观。

(2)把人和自然的关系作为关注的中心也体现了历史性的原则。马克思关注的是有了人类以后自然界在人类历史当中所经历的变化和发展。一

旦有了人类历史,自然界就被纳入到人类历史过程当中,自然史就成

为人类史的一个组成部分。

(3)把自然观的焦点放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也体现了实践唯物主义的人道

主义精神和人文关怀。对自然界的关心,归根结底是出自对人自身的

关心。马克思关注的自然界是和人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界,制约着人

的生活和历史的,向人生成的自然界。换句话说,是对人而言的自然

界和人所面对的自然界。

2.以社会实践作为视角

人和自然的关系首先是实践的即以活动为基础的关系。

从实践活动出发所关照的自然界的图景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具有以下意义:(1)以往的唯物主义所讨论的人和自然的统一性是建立在客观实在性的层面上的。这样一种统一是一种自在的统一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和

自然的统一更重要的在于实践基础上的统一,也就是在人和自然相互作

用过程当中的统一,达到了自为的统一。

(2)实践唯物主义和其他的唯物主义一样坚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原则。

从这一点出发,重新建构了自然界的图景。自然界对于人类说,不是直

观的对象,而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对人的呈现。

(3)实践唯物主义向一切唯物主义那样,确认自然界对人的优先性。确认自然界是先在于人的,但这是一个科学层面的问题。在实践唯物主义看来,

自然界对人的优先性主要是在对人的实践活动、对物质生产以及对社会

历史的约束性。实践唯物主义还强调自然界通过对人的实践活动的改造

日益成为人化的自然和属人的自然。自然界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也不断

地发生着变化。

二.自然概念的涵义

王夫之:“自然者,本无故而然。”

广义的自然概念和其他的唯物主义是相一致的,指在人之外的整个宇宙,统一的物质世界。它是一切客观事物的总和,也是一切过程的总和。强调自然界在客观实在性层面上的统一。这个概念并不能体现实践唯物主义的本质特征。

狭义的解释可以体现实践唯物主义的本质特征。它有三层涵义,层层递进。(1)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自然条件、自然环境的总和。

(2)人的实践活动改造的对象。相对于作为主体的人而言的自然客体的总和。(3)物质生产过程的要素。

这个定义中,自然并非整个自然界,而是人们所面对的自然界,其本身只是广义自然界的很小的一个部分。它体现了人和自然界的自为的统一。

第二节自然观和物质观

一.马克思主义以前物质观的两种路向

从哲学发端的时候开始,就有了物质观,一直延续到近代哲学。

哲学发展史的物质观可以划分为两种不同的路向:本体论和认识论。

1.本体论的路向

用物质概念来解决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一”与“多”)的关系问题。

人们用感官把握到的世界是杂多的多样性的世界。从多样性进一步去思考它们背后的统一性有待于人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古希腊:始基变形论,原子论

○1人的实践活动的发展。尽管有了人就有了人的实践活动,在漫长的几十万年的

原始社会当中也经历过长期的实践活动的发展,但是这时对于外部世界的改造是非常肤浅的,只是获取自然界提供的现成的生活资料。到农业社会发展之后,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越来越深刻,才可以暴露出自然界内在的性质。

○2社会交往的发展,特别是商品交换的形成和发展以及货币的出现。商品交换的

发展极大的提高了人们抽象思维的能力。在古希腊最早的爱奥尼亚哲学中,就集中讨论了万事万物的本原问题,超出了人们感官所掌握的杂多。从普遍和特殊的角度提出它们的物质观。原子论代表一种实证化的倾向,它是通向科学层面的物质化的范畴的一条道路。

2.认识论的路向

用来解决人的思想和认识的来源和本质问题。精神是由物质派生出来,并且被物质所规定和所制约的东西。近代哲学主要从认识论路向讨论物质观的问题,但这条线索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中关于肉体和灵魂之间相互关系的困惑。随着人们理性的觉醒,表现于一种倾向:把精神的东西归结于自然界。近代一些哲学家明确提出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命题。他们所说的物质是作为意识和精神的对立面和决定物。

Hobbes:世界就是可感觉的有形体的物体的总和。

Locke:物质是许多影响我们感官的性质所寄托的某种东西。在洛克那里,五指同样也是在人的意识之外,同样也是人的感觉的来源。

Spinoza:实体是属性的总和。

霍尔巴赫:他不满意洛克等人用广延性等属性规定物质,被成见所欺骗的人们对物质只不过抱着一些残缺的空泛的粗浅的概念。以为物质是同一性质的物体,这一想法是根本错误的。他给物质下的定义是:物质一般的就是以任何一种方式刺激我们感官的东西。我们归之为不同物质的特性是以不同的物质在我们身上造成不同印象或变化为基础的。(其实是由于他们本身存在的方式不同。)

近代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路向的物质观并没有很好的解决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关系的问题。把物质看作刺激感官、引起感觉的东西,这是一个多样性的问题,但是没有解决普遍性的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霍尔巴赫达到了近代唯物主义的顶点。恩格斯和列宁是把认识论的路向和本体论的路向结合起来,恩格斯用本体论来统一认识论,列宁相反。虽然高于近代唯物主义者,但是还是没有超越旧唯物主义的界限。而马克思的物质观则是站在社会历史观的高度,用社会历史观来统一本体论和认识论。

1.恩格斯和列宁的物质观

(1)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等著作

目的是为了说明自然界的同一性,所以侧重点落脚在本体论的物质观。

实物是物质的具体形态,或者说物质实际存在的样式。“物质无非是一个简称,我们用这个简称把许多不同的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依照它们的共同属性把握住。”物质是所有实物背后的普遍性。

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当我们把各种有形的存在着的事物概括在物质这一概念下的时候,我们是把它们质的差异撇开了。如果说实物本身可以以各种方式来刺激我们的感官,那么“物质本身和各种特定的

实存的事物不同,它不是感性的存在着的东西”。

实物(感性)→(撇开广延性、刺激感官性)→物质(非感性)概念的抽象

用人的感官确证外部世界的客观性,外部世界的存在恰恰是不以人的思维为转移的。他以旧唯物主义的路向作为前提,像他们一样忽略了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关系。

(2)列宁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它是客观实在,它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物质这个概念在认识论上,正如我们已经讲过的,指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且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在这个定义的后一半用“意识”来代替“感觉”。这说明列宁意识到,对一个普遍性的概念做出规定,仅仅用“感觉”是不够的。一个抽象的一般的物质是不能用感觉来规定的。

在列宁看来,“认识论当中的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感觉是最广泛的概念。对物质的定义就不能采用通常的把它放在更广泛的概念中的办法,而只能采用和意识的相对关系的方法来加以说明”。

2.马克思的物质概念

马克思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用历史观来统一本体论和认识论。

首先是从人对自然界对客观事物的改造活动以及这样一种活动的本身的历史发展出发来说明什么是物质,说明自然界的客观性和对人的优先地位,以及人和自然的统一,说明意识的来源和对立。

(1)马克思讲的感性不是感官的感受性,而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旧唯物主义那里,作为感官的感受性的对象,在马克思那里就是感性活动的对象,实践活动的对象。

(2)旧唯物主义试图对形形色色的具体事物做一个抽象和概括,从直观出发,把它们当中无声的存在着的共同性抽象出来。马克思则在事物的变化当中把内在的本质向人呈现,不是从事物的自在的状态中进行直观的抽象。《神圣家族》

针对普鲁东的观点进行批驳:对土地的开垦创造的土地的所有权。

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人创造的新的属性、新的能力、新的状态都是由于物质本身的存在为前提。

物质是作为人的实践对象的客观事物的总合所作的一个抽象。实践活动是以物质本身的客观存在作为前提的,它能够改变物质本身的属性或者状态,它既不能创造物质,也不能消灭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和任何一种特性在实践活动当中都可能被改造,现实的实践活动有它的局限性,一定历史阶段人们的实践活动只能达到一定的深度,但是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物质的一切特性在可能性上都是会被改变的,但是它的客观实在性在被改造的前后是保持不变的。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作为实践活动对象的一切事物的共同特性的抽象或概括,这一特性(客观实在性)指的是事物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唯一可能保持不变的属性,也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实践活动的能动改造作用的最后界限。”

第四章自然与社会

第一节从自然到社会的转化

一.人类社会起源的自然前提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实践的唯物主义,是在一切唯物主义的共同的出发点上来讨论各种哲学问题。坚持自然的客观性和对人、对社会的优先地位。人是自然界经

雅克·莫诺

起源都是无数偶然的因素凑到一起,从概率论上来讲几近于零。不变性是生物唯一的最根本的属性。生物是一种强烈的保守系统,只有偶然性才是生物界每一次创新和创造的源泉。进化不是生物的属性。

孟德尔:基因突变+选择淘汰

“我们人类是蒙特卡洛赌库里面中签得彩的一个号码。”地球上出现人类是纯粹偶然的。人类有作出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任何规律可以遵循,所以既无法预见自己的前途,更不要说掌握自己的命运,只能够任随随机事件的摆布。

增熵理论(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寂说:柯劳修斯把增熵定律运用到整个宇宙。整个宇宙的温度会趋向于平均,到达热寂状态,所有生命消失,不可能再产生新的生命。

二十世纪以后: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

普里高津:耗散结构理论

描述了一个减熵的过程:一个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在我们这个宇宙当中,并不是只存在一种方向的运动,熵的减少、有序化的提高是和增熵并列前进的运动,同时也是合乎规律的运动。

在地球上生物的进化为人类的产生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1.适当的自然环境

2.潜在的历史主体:作为人类祖先的类人猿

3.人类的祖先必须是一种合群的存在

二.劳动在人及其社会产生过程中的作用

1.劳动创造了人:人的躯体、智能、语言都是在劳动过程中由于劳动的需要而形成发展起来的。

2.劳动创造了人的社会关系,把原来动物的群体关系(有动物的本能和生物学需要所决定的自然关系)改造成为有劳动的需要、劳动产品的分配和消费所决定社会关系。

3.劳动也变革了人类的祖先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原来单纯的适应环境这样一种单纯的被动的关系转变为人作为主体对自然界作为客体的改造的关系。自然界原先仅仅是单纯的需要和欲望的对象,改变成为实践活动或者劳动的对象。这样就建了了人和自然界的主客体关系。

“劳动创造人”是动物的本能活动到人的劳动的产生的过程,这个过程和人的产生是同一个过程。

本能活动→前劳动→真正的劳动(如果有矛盾存在就是辩证的矛盾,不是逻辑上的矛盾。)

第二节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及其发展的制约

一.自然界是人类及其社会存在的永恒的前提

人类及社会一旦产生,就和自然界有了本质的区别。人的活动以及人们的社会直接间接的参与到整个自然界的过程,和自然界之间进行了物质能量的变换。人类及其社会的存在以自然界作为必要的前提,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离开自然界。1.人作为自然存在物

马克思1844年手稿

“人有两个身体,一个是有机的身体,另一个是无机的身体——也就是自然界。”“人靠自然界来生活,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形影不离的身体。”2.人作为社会存在物

社会劳动或者实践活动是人的类本质,自然界对于人来说,不是提供现存的生活资料的来源,而必须通过劳动对自然界进行改造,向自然界进行索取。在这里自然界就是实践活动的对象,也是人的实践活动的手段的来源。同样,人的实践活动的“目的是由客观世界所产生的,是以它为前提的,认定它是现存的”。

二.自然条件对人类的实践活动以及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人类历史是以自然条件为基础,并在发展过程中改变它的。一个社会总是处在特定的自然条件的综合之中,这些自然条件包括以下几个因素: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这些自然条件首先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物质生产。

(1)影响到实践活动和社会发展的速度和潜力

一般来讲,劳动生产率高,社会发展的速度就相应得比较快。剩余劳动转化为社会发展的空间。

(2)影响到实践活动的方式以及社会发展的道路

自然条件的差异性能够引起并且促进社会分工和交换。分工引起交换的产生。水路主要是商业民族的道路。在欧洲商品经济和商品交换由来已久。商品经济从源头上来看处于自然条件的差异性。

普列汉诺夫:“原始社会的智慧发展在原始社会之间的互相接触越是大的地方,就越是迅速。”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人类社会的最早的阶段都差不多,属于氏族公社是一切人类群体的最早组织形式。氏族公社瓦解以后,不同的群体在不同的历史单位就逐渐的表现出差异性,开始走上不同的社会发展的道路。虽然社会的发展都是从低级到高级,但是具体的方向是由差异的。

西方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大,社会格局比较分散,各个群体之间的关系主要是靠经济手段。东方主要是定居农业,地理环境的单一性使得人们采取同样的生产方式和劳动手段,自给自足是这样一种生产方式的特点,它不需要和外部进行交换。同时以土地作为纽带形成了天然的共同体——村社制度。

在社会格局上就表现为大一统和专制。权力高度集中,国家是最高的统治者。

第三节社会对自然的能动作用以及两者的统一

一.社会对自然的能动作用

人类社会固然不能够离开自然界,反过来,自然界也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发生

变革,不再是那种天然的自然界了。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的能动作用如下:

1.自然的历史化

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的部分,是自然界成为人这个过程的一个现实的部分。人类社会产生以后,开始了自己的历史,也就把自然界纳入到历史过程,成为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的侧面。全部所谓世界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类的劳动的诞生使“自然界向人的生成”。自然界的历史化就是自然界在人类历史过程中所发生的,由人类实践活动所引起的变化发展。这样一种变化发展是在人类社会产生之前的自然界所没有的。是由社会赋予这种变化发展以方向性,自然界在人类的历史当中不断地成为属人的自然,不断地被改造成为人的生存条件,成为人的本质力量展现的过程。

2.自然的人化

通过把自然界改造成为人化的自然,人的本质力量得到确证和发展。

(1)人们改造自然物的形态,创造出自然物新的属性和新的形态来为人所用。(2)人们的活动改变了自然界各个组成部分的关系。

(3)改变了自己周围的自然环境。

人化的自然体现了主体的需要;体现了人的创造能力,以及人所掌握的物质力量;体现了人的类的本质,即人的社会性。

二.自然与社会的分离与统一

人们对自然界的每一步征服都伴随着自然对人的背离。这就是自然的异化。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和影响反过来施加于人,对人类造成伤害。

(劳动的异化意味着劳动不能肯定人,而是否定了人。)

人类和自然界打交道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人们所需要的物品。这样一种价值体系引导着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活动。市场经济造成了对于自然界的疯狂的掠夺。人对自然界的改造不仅仅是自然的人化,更要实现自然的人性化。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劳动被看作单纯是获取财富的手段。

第五章历史过程和人的活动

第一节历史的构成及实质

一.“历史”概念的指称

1.文字的考察:

历史:“歷,过也。”《说文解字》

“史,纪事者也。”(Ibid.)

合称“历史”是近代一百年间的事情。

History:来源于古希腊,意为“询问”和“调查”。

后演变为不仅指对事件的文字记载,也指事件本身。

人类的过去。人类的一切活动创造以及所经历的事件。

历史学或历史记载。人们对自己的历史过程的记述和认识。

2.其他哲学家和历史学家的观点

英国近代历史学家卡莱尔:世界历史不过是伟人的传记。

德国近代历史学家朗普勒希特:历史学主要是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科学。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福里曼:历史就是过去的政治,政治就是当前的历史。

博因翰(?):历史是一种科学,研究处在人群当中的人的发展。

奥古斯丁:人类的历史是上帝拯救人类的过程,是神恩的历史,“上帝之城”

和“世俗之城”斗争的过程。

公务员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考知识点汇总

公务员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基础知识点汇总 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 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阶级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社会科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5、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一)物质观的发展 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绝对观念”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旧唯物主义无法对意识现象及社会历史的本质,做出唯物的科学解释,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6、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7、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各种物质运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是从低级运动形式发展而来的;高级运动包含低级运动形式;各种运动形式同时并存、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运动是无条件的和绝对的。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物质运动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具有如下共同点:规律具有稳定性;规律具有普遍性;规律具有可重复性。 8、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对无限多样和永恒运动着的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

保险学期末整理

名词解释 1、风险:从广义看,只要某一事件的发生存在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可能性,就认为该事件存在风险。在保险中,风险是一种损失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的状态。风险的属性:客观性、损失性和不确定性。 2、汉立区三角:说明损失频率高的事件,损失程度小;损失频率低的事件,损失程度大。 3、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4、保险深度:是一个国家(地区)的保险费收入占该国家(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它反映了保险业为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的程度。保险深度大,反映该国(地区)的保险业比较发达。公式: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国内生产总值 5、保险密度:是一个国家(地区)的人均保险费支出,它反映了该地(平均意义上)人们在收入中用于保障的部分。公式:保险密度=保费总收入÷总人口 保险密度大,反映了该国(地区)居民的风险保障意识强。 6、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具有法律上承认的利益,又称可保利益。 衡量投保人对保险标的是否具有保险利益的弃权标志是看投保人是否因保险标的的损害或丧失而遭受经济上的损失。 7、弃权:保险人放弃其在保险合同中可以主张的权利。 禁止反言:保险人既已放弃其在合同中的某种权利,将来不得再向对方主张这种权利。也称为“禁止抗辩”弃权与禁止反言在人寿保险中有特殊的时间规定(一般为两年)。 8、重复保险:投保人对同一保险标的、同一保险利益、同一保险事故分别与两个以上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且保险金额总和超过保险价值的保险。 9、近因:造成保险标的损失的最直接、最有效、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因,而不是指时间上、空间上最接近损失的原因。 10、保险金额:由保险合同的当事人确定、并在保单上载明的被保险标的的金额,它又可以看作是被保险人的责任限额。 11、免赔额:是常见的保险条款。免赔额是指由保险人和被保险人事先约定,损失额在规定数额之内,保险人不负责赔偿,而由被保险人自行承担损失的一定比例或金额。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完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纲要 1、(1)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 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和阶级基础: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无产阶级 (3)马克思主义直接的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美国空想社会主义 (4)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及其基础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致力于实现以劳动 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离异 C、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 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D、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 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2、(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认识基础,各门具体科学以哲学为理论指导;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2)哲学的基本派别及其历史形态: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3、(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时空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2)马克思主义的意识观: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3)意识的起源: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的本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C、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 D、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A、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B、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意义:A、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以实践、地点、条件为转移 4、实践的本质: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的基本特征: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等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保险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 一、风险的含义: 风险是指在特定的客观情况下,在特定的期间内,某种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风险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风险是与损失相关的一种状态;二是,这种损失是不确定的。例如,由于雪崩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故而雪崩不属于风险。 二、风险的特征: 1、客观性:风险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的客观存在。 2、损失性:风险的后果必然是造成人们的某种损失。 3、不确定性:即损失是否发生、发生的时间、地点、程度、承担主 体是不确定的。 4、普遍性:风险在人们生产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5、社会性:既然风险强调损失,则与人类社会的利益直接相关,没 有人和人类社会,就谈不上风险。 6、可测性:某一风险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是不可预知的,但是总 体风险事故的发生是具有规律性和可测性的。 7、可变性:指在一定条件下风险可转化的特性。表现为风险的性质、 种类、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都是可变的。 三、风险的构成要素 (一)风险因素:指促使某一特定风险事故发生或增加其发生的可能性或扩大其损失程度的原因或条件。它是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是造成损失的内在或间接原因。根据性质不同,风险因素可分为实质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和心理风险因素。 (二)风险事故:指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偶发事件,是造成损失的直接的或外在的原因,只有通过风险事故的发生才能导致损失。 (三)损失:在风险管理中,损失是指非故意的、非预期的、非计划的经济价值的减少。分为两种形态,即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就某一事件来说,风险因素增加产生风险事故,风险事故引起风险损失,风险因素是损失的间接原因,风险事故是损失的直接原因。

人教版八年级下科学知识点汇总

第1章 形成视觉的条件:1、必须要有光线,可以是发光的,也可以是不发光的;2、眼必须在光传播的线路上,并且被眼接受。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到平面或其他平滑的物体表面上,反射光线仍平行 漫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凹凸不平的粗糙表面上,反射光线向着各个不同的方向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均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平面镜成像特点是: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等大,像和物体以镜面为对称。 光的折射定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方向;光从水或玻璃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方向;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当光垂直入射时,进入第二种介质的光线方向不发生改变。 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凸透镜成像规律:u>2f 另一侧f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幻灯机;u

保险学复习整理

第一章风险与保险 ◆风险的概念:是指在特定的客观情况下、在特定期间内,某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 ◆风险的特征:1、客观性;2、损失性;3、不确定性;4、可测性。 ◆风险的分类:按风险损害的对象:1、财产风险;2、责任风险;3、人身风险。 按风险的性质:1、纯粹风险;2、投机风险。 按损失的原因:1、自然风险;2、社会风险;3、经济风险。 按风险的影响程度:1、基本风险;2、特定风险。 ◆风险处理:是指根据风险识别和风险衡量的结果,对风险管理技术和措施进行选择及实施的过程。 ◆风险处理主要方法:(重点) ●避免风险:是指考虑到风险的存在或可能发生,主动放弃或拒绝实施可能引起风险损失的方案或活动。 ●预防风险:是指通过对风险的预测,实现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技术或措施,以降低风险发生的频率、减 少损失的机会。 ●抑制风险:是指在灾害事故发生时或发生后,为防止灾害的过大或蔓延、减少损失而采取的技术或措施。 ●自留风险:是指个人或企业自己承担风险。 ●转移风险:是指将风险转移给别人处理,主要是保险。保险是风险处理的最重要、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风险与保险的关系:1、风险是保险产生和存在的前提; 2、风险的发展是保险发展的客观依据; 3、保险是风险处理的重要有效方法; 4、保险经营效益受风险管理技术的制约。 第二章保险的职能和作用 ◆保险的概念: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 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保险的性质:1、经济性;2、互助性;3、适法性;4、科学性。

浙教版八上科学复习知识点总结大全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复习提纲 第1节水在哪里 1、海洋水是地球水的主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陆地淡水中含量最多的是冰川水。 2、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水2.5L,主要供水途径是食物和饮水。 生物体中含水量最多的是水母,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3、地球上的水循环按照发生的空间大致可以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上内循环3种。其中能补 给陆地水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地表径流e、地下径流f、下渗 4、形成水循环的外在动力是太阳光的照射和地球引力。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物理性质,即水的 三态会随温度而变化。 第2节水的组成 1、水电解实验中,正极得到的气体是氧气,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得 到的气体是氢气,正极和负极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实验结论: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2、纯净的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水在4℃时密度 最大。水结成冰时密度变小,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所以冰能浮在水面。 第3节水的密度 1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是不变的。(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 2、公式:密度=质量/体积ρ=m/v(公式变形:m=ρv v=m / ρ) ρ表示密度(千克/米3或克/厘米3) m表示质量(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米3或厘米3) 3、一般情况下水的密度为1.0×103千克/米3,合1.0克/厘米3,它的意义是每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103 千克。水、海水、酒精之间的密度大小关系为海水>水>酒精。 第4节水的压强 1、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是由物体之间相互挤压而产生的。压力作用在受力物体表面上, 。物体水平放置时,压力大小等于重力。 2压强来表示压力产生的效果;即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小。 3、公式:压强=压力/受受力面积 P=F/S,(公式变形:F= PS S= F/P) P表示压强(帕pa),F表示压力(牛N),S表示受力面积(米2 m2) 练习1:一个质量为50千克的人,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0厘米2。则当他站立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为,对地面的压强为;当他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力为,对地面的压 强为。 练习2:用100N的力把重力为40N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壁上,物体与墙壁的接触面积为200cm2,则物体对墙壁的压强多大? 4、2帕=2牛/米2,2帕的意义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2牛。 对折的报纸对桌面的压强为1帕,人站立对地面的压强是15000帕。 5、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 6、研究水内部压强特点时,用到的仪器叫压强计,它的工作原理是当橡皮膜受到的压强越大,U型管两边 的高度差越大。 7、液体压强的特点有:对容器侧壁和底部都有压强,且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教学大纲 课程类型: 公共必修课 适用对象: 全校本科生 武汉大学教务处 二O一三年一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程类型:公共必修课 总学时: 54 讲课学时:51 实践(包含讨论课)学时:3 学分: 3 适用对象:全校本科生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课程性质:全校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 课程的目的和任务: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一贯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观察问题、变革现实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正确认识自然界发展变化规律、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变化规律、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其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开创的、为后来者在实践中所发展的基本思想观点和理论体系。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是中国社会主义高校的本质特征和根本任务之一。树立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通过本门课程的讲授,向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帮助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使学生跟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一致,更好地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奋斗。 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真观察、正确分析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基本要求: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完整体系; (2)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原理; (3)学会用矛盾分析法来观察和解决问题时,熟练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4)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重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 1、哲学的基本问题(3) 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含本体论与认识论两方面。本体论:思维和存在或者精神与物质何者是本原,即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它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认识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它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物质(103) 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3、相对静止(111) 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 4、规律(120) 指物质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5、意识(130)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6、联系(143) 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以及它们内部诸要素、成分、阶段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7、发展(147) 指一种特殊的运动变化——前进性、上升性运动,即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变化。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不断取代旧事物的前进的过程。 8、矛盾(150) 指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也就是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系的关系。 9、量变(159) 指事物量的规定性的变化,即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10、质变(159) 指事物质的规定性的变化,即事物由一种质态到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11、否定之否定(164) 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12、客观真理(236) 第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13、人口(248) 是一个包括人口数量、质量、构成、人口的发展、人口分布和迁移、人口的自然变动和社会变动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范畴。 14、生产力(254) 指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 15、精神生产(263) 精神生产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它本质上是人的脑力劳动过程。在精神生产中,

保险学重点复习整理

保险原理复习课 名词解释 保险密度(深度) P54 保险深度是指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内保费收入总额与GDP之比。 保险密度是指一定时期内的人均保费。 损失 P6 损失是指风险事故造成的经济价值的意外减少或灭失。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直接的物质损失;②经济收入的损失;③赔偿责任的损失;④额外费用的损失。 利差益(利差损) 指资产运用的实际利益率大于责任准备金计算所采用的预定利率时产生的利益。 死差益(死差损) 指保险公司实际的风险发生率低于预计的风险发生率,即实际死亡人数比预定死亡人数少时所产生的盈余。 费差益(费差损) 指实际所用的营业费用比依预定营业费用率所计算之营业费用少时所产生的利益。如果实际使用附加费低于预期,就产生费差益,反之则相反。 赔款准备金 P293 赔款准备金是财产保险公司的一种法定准备金,是保险公司为会计年度决算以前发生赔案应付而未付赔款,在当年收入的保费中提存的资金。 未到期准备金 P295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也是财产保险法定准备金的一种,是保险人在年终会计决算时,把属于未到期责任部分的保费提留出来,用作将来赔偿准备的资金。 危险单位 P314 风险单位是保险标的发生一次风险事故可能波及的最大损失范围。 赔偿限额 P197 通常由被保险人与保险人根据实际情况协商后在保险单中载明,一般分为每一次产品事故的最高赔偿金额和保险有效期内的赔偿累计最高限额两种。 自动弃权禁止反言 P107 弃权是指保险合同的一方当事人放弃其在保险合同中可以主张的权利,通常是指保险人放弃合同解除权与抗辩权。 禁止反言是指合同一方既已放弃其在合同中的某项权利,则日后不得再向另一方主张这种权利。在保险合同中,禁止反言是指保险人知道其有解除权和抗辩权,但是保险人没有行使其权利,反而向投保人或受益人明示或默示保险合同仍然有效,以致投保人或受益人不知合同可被解除或保险人有抗辩权,因而履行了合同,保险人便不得再主张解除合同或拒绝承担赔偿责任。 近因原则 P120 近因是指造成保险标的损失最有效、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但不是在时间或空间上关于损失结果最为接近的原因。 近因原则是指造成保险标的损失的近因属于保险责任的,保险人承担损失赔偿责任;若近因不属于保险责任的,则保险人不承担损失赔偿责任,只有当承保危险是损失发生的近因时,保险人才承担赔偿责任。 重复保险 P129

八年级科学期末复习提纲范文整理

八年级科学期末复习提纲 模型 0世纪最重要的4种科学模型:1.夸克模型2.宇宙大爆炸模型3.地球板块模型4.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分子、原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但也有一些物质由原子构成 分子种类由原子种类和数量决定。 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一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的原子。 同种原子构成不同的物质时结构不同。 原子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原子结构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荷外电子数 核电核数相同的一类原子总称元素。 原子中子数相同核电荷数不同的同类原子统称同位素原子。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正电荷的叫阳离子,带负电荷的叫阴离子。离子电荷在数值上等于化合价,本质上是由原子的电子得失形成的。 核电核数>4易得电子

易失电子4核电核数< 元素 地壳中所含元素从大到小排列为: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口诀记忆:养闺女贴给哪家美 分子与原子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分子原子 概念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性质差异在化学变化中可再分,保持物质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构成由原子构成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 共同点具有一定质量和大小、相互之间有一定间隙、不停运动着的粒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元素与原子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元素原子 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元素的总称化学变化中 最小粒子 区别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即讲种类又讲个数 联系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核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化合价 元素的化合价就是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跟其他元素原子相 化合时得失电子或形成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化合价有正负之分,其正负由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来决定,所.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英文名称:Marxism Works Selected Readings 学分:3 总学时:54 开课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培养目标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是高等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和学位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力求使学生较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的方法,提高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水平,提高学生结合当代实际,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新世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二、预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原理 三、课程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 (一)导论:今天我们如何读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 3课时 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2、社会科学文献阅读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的区别 (2)自然科学认识与人文社会科学认识的区别 (3)理解与解释的区别 3、本课程学习要求大家做到“三结合”: (1)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2)基本原理的学习与领会马克思主义方法的结合 (3)思想性与学术性的结合

(二)《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上) 3课时 一、《提纲》的写作背景 二、《提纲》的框架结构与基本要点 《提纲》共11条,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条),揭示出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在于不懂结合实践活动的意义,说明实践是新哲学的基石,它是整个提纲的“总纲”,以下诸条是第一条的具体化 第二部分(第2条),说明实践是认识和理论的基础,是新哲学的基本点 第三部分(第3—9条),说明旧唯物主义由于不懂得革命实践的意义而陷入唯心史观 第四部分(10,11条),指出了新旧哲学不同的立足点和阶级基础,新哲学的根本使命在于改造世界 三、对《提纲》几个概念的解释 1、“感性”与“人的感性的活动” 2、“世俗家庭”与“社会化人类” 3、“人类社会”与“社会化人类” 4、市民社会 5、“直观的唯物主义”与新唯物主义 (三)《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下) 3课时 一、学习提纲需着重领会的问题 1、以实践的基本出发点,认清旧哲学的主要缺陷 2、以实践为基本立场,阐发新唯物主义关于本体论、认识论、自然观、历史观的基本观点 3、从实践出发,阐发新世界观的目标、性质和功能 二、《提纲》的理论贡献及当代启示 (四)《共产党宣言》序言与引言 3课时

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知识归纳

◆绪论 一:马克思主义来源与创新 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创新: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他们在这一时期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作了分析批判,对资本主义时代发展提出的理论课题作了科学的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它被社会主义必然代替的历史命运。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什么 马克思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四: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五: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六: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这是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而言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第一章 一: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的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 三: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理论意义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知识点归纳与测试题

第2章 知识要点: 一、空气 1、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2、空气的组成:(体积比) 氮气:78% 氧气:21% 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3、空气的利用。 (1)氮是构成生命体蛋白质的主要元素。 灯泡、食品中作保护气 氮气的用途制化肥、炸药、染料等 液态氮可作冷冻剂 (2)氧气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氧气的用途: 提供呼吸、急救病人、登山、潜水等 支持燃烧、气焊、气割、炼钢等 (3)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通电时能发出各种有色光。 制作保护气 用途制成各种电光源 用于激光技术 二、氧气和氧化 1、氧气的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 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 三态变化,液态氧、固态氧呈淡蓝色。 2、氧气的化学性质:供呼吸、支持燃烧、化学性质较活泼、具有氧化性。 (1)硫在氧气中燃烧: (2)S+O2===SO2 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的火 焰) (2)铁在氧气中燃烧: (3)3Fe+2O2 ==== Fe 3O4 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 固体(注意:铁丝燃烧时要绑一根火柴来引燃,瓶底要放点 水或细砂防止炸裂瓶底) 3、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燃烧: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可引起爆炸 缓慢氧化:速率缓慢的氧化反应,可引起自燃 4、氧气的制取

(1)实验室制取 ①实验室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或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 的方法来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H 2O2 ====2H2O +O2 2KMnO4====K2MnO4 + MnO2 +O2 2KClO3 =======2KCl +3O2 ②实验室装置图课本45和46页 ③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2)工业制法:分离空气发(属于物理变化的过程) 5、催化剂。 一变:改变其他物质化学反应的速度 二不变:本身质量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本身化学性质 6、灭火和火灾自救 (1)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下 可燃物燃烧条件跟氧气充分接触 (2) 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下 灭火方法跟氧气隔绝 (3)火灾自救及措施(看课本) 三、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 1、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1)化合反应:A+B C (2)分解反应:AB+C 2、质量守恒定律 (1)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定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 原子种类没有变化 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3)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量:①原子种类②元素种类③原子数目 ④物质总质量 3、化学方程式。 (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一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点问题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家在表明他对世界的看法时所不能回避的首要问题,所有哲学家都是根据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来决定如何解决其他哲学问题和实践问题的方向的。 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哲学派别的根本标准; ②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即可知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唯一标准。 二、唯物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缺陷是什么? 唯物主义发展中的三种基本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发展中的第一个历史形态。它认为世界起源于某种或某些具体的物质形态,特点:直观性、猜测性、幻想性。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发展中的第二个历史形态。典型代表是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形而上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但物质世界是静止不动的,如果有变化也只是量的变化,没有质的变化,变化的原因在于外力的推动。它在历史上起过进步的作用,但有其历史局限性。特点: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在社会历史领域是唯心的)。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发展中的第三个历史形态。它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是唯物主义在现代的科学形态。 三、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什么? 唯心主义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个人的心灵、意识、观念)当作世界的本原,比如“心”、“感觉”、“经验”、“意志”等; 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非人类的、超自然的“客观精神”当成世界的本原,比如虚构出来的人类精神“理”、“道”、“理念”、“宇宙精神”、“神”或“上帝”等。 四、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集中体现在列宁关于“物质”的经典定义中:“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意义: 第一,列宁的物质定义从物质与意识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中来把握物质,这就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则,与唯心主义和二无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列宁的物质定义指出物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人的认识可以反映客观实在,从而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列宁的物质定义对世界的多样性作了最高的哲学概括,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五、如何理解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 相对静止的含义:是指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相对静止有以下基本情形:第一,物体在一定条件下没有进行这种或那种特定的运动,因而显出静止状态。

保险学知识点总结(重点)

与课本知识点是一致的,很重要,很有针对性 第一章导论 1.P9保险产生的原因中关于保险的分类,着重注意按风险性质的分类、按风险产生的原因分类。 (1)按风险的性质 纯粹风险:只有损失机会而没有获利可能的风险。投机风险:既有损失机会,又有获利可能的风险。 同一个风险可能兼有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双重性质。大多数纯粹风险是可保风险。 (2)按风险产生的原因,风险可分为: 自然风险:由于自然界的异常变化所致损失的可能性,由内生变量所致损失的可能性。 社会风险:伴随着人类社会行为的变化、制度的重新安排、新政令的颁布与实施、甚至是政权的更迭而产生的损害可能性。社会风险的最高形式是政治风险。 技术风险: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升级及由此带来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发生的损害可能性。 (3)按损害对象,风险可分为财产风险、人身风险、责任风险和信用风险。 财产风险:导致财产毁损、灭失和贬值的风险。 人身风险:生、老、病、残、死、失业等导致人身伤害或影响健康的风险。 责任风险:对他人所遭受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依法应负的法律赔偿责任或未履行契约所致对方受损应负的合同赔偿责任。如职业责任、公众责任、产品责任。信用风险:信用风险(Credit Risk)又称违约风险因对方违约或不可抗力的发生,致使合同无法执行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的风险,即失信风险。如美国国债风险。 2.P11风险管理、P12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注意P14页的财务法 (1)风险识别:受险主体对所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整理,并对风险的性质进行鉴定的过程。 (2)风险估测: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对所收集的大量详细损失资料加以分析,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估计和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 风险概率和损失程度是风险估测的主要内容。 (3)风险评价:在风险识别和风险估测的基础上,对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程度,结合其他因素进行全面考虑,评估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并与公认的安全指标相比较,以衡量风险的程度,并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的过程.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决定风险是否需要处理和处理到何种程度。 (4)风险(管理)对策:在识别分析和估测风险的基础上,根据风险性质、风险频率、损失程度及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选择适当的风险处理方法的过程。 风险管理方法主要有控制法和财务法两大类。 控制法是指避免、消除风险或减少风险发生频率及控制风险损失扩大的一种风险管理方法。 财务法是通过提留风险准备金,事先做好吸纳风险成本的财务安排来降低风险成本的一种风险管理方法,它包括自留和转移两种。 A自留风险有三种情况①对潜在损失估计不足②损失金额相对较低,经济上微不足道③通过对风险和风险管理方法的认真分析,决定全部或部分承担某些风险。B转移风险 ①保险保险购买者向保险公司缴纳保费,保险公司接受保费,建立基金以赔付特

八下科学复习提纲整理

八下科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电与磁 一、磁现象: 1、磁性: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吸铁性) 2、磁体:定义:具有磁性的物质 分类:永磁体分为天然磁体、人造磁体 3、磁极: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体两端最强中间最弱) 种类:水平面自由转动的磁体,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 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说明:最早的指南针叫司南。一个永磁体分成多部分后,每一部分仍存在两个磁极。 4、磁化:①定义: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磁铁吸引铁钉的原因是因为铁钉被磁化后,铁钉与磁铁的接触部分间形成异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结果。 ②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钢被磁化后,磁 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所以制造永磁体使用钢,制造电磁铁的铁芯使用软铁。 5、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判断方法:①根据磁体的吸铁性判断。②根据磁体的指向性判 断。③根据磁体相互作用规律判断。④根据磁极的磁性最强判断。 二、磁场: 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根据它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这里使用的是转换法。通过电流的效应认识电流也运用了这种方法。 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3、方向规定: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北极静止时所指的方向(小磁针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4、磁感应线: ①定义: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②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④说明:A、磁感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带方向的曲线,不是客观存在的。 但磁场客观存在。 B、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叫建立理想模型法。 C、磁感线是封闭的曲线。 D、磁感线立体的分布在磁体周围,而不是平面的。 E、磁感线不相交。 F、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5、磁极受力:在磁场中的某点,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反。 三、地磁场: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大纲

衡水学院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教学大纲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大纲 衡水学院教务处印制 二〇一三年七月

教学大纲目录 一、课程定位和目标 (3)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4) (一)第一章哲学及其发展规律 (4) (二)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与发展 (4) (三)第三章世界的物质性 (5) (四)第四章实践与世界 (6) (五)第五章世界的联系与发展 (7) (六)第六章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8) (七)第七章社会历史运动的规律性 (9) (八)第八章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10) (九)第九章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1) (十)第十章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2) (十一)第十一章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3) (十二)第十二章认识活动及其规律 (14) (十三)第十三章真理及其检验标准 (15) (十四)第十四章价值与价值观 (16) (十五)第十五章人类解放与人的自由发展 (17) 三、本课程教学建议 (18) 四、本课程学业评价 (19) 五、建议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教学大纲专业适用:政治学与行政学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学时数:72学分数:4 课程号:开课学期:第2学期 大纲执笔人:大纲审核人: 一、课程的定位和教学目标 课程定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学科基础平台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课程。对于政治学与行政学的学生只有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懂得马克思的政治立场,才能更好的理解与把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先序课程对后续课程的开设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同时对于大学生来说,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但能够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帮助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人生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具有科学性、时代性与批判性,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是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与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同时学会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方法与理论技巧,可以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时代性和创新性。 2、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明确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追求。 3、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培养学生的怀疑、批判、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从而为更好的理解党的的路线、方针、政策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点归纳

导论 1.马克思主义的含义: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 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 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 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2.1842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①科学性: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②革命性: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是革命的无产阶级; ③实践性: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观点; ④人民性: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⑤发展性:马克思主义是时代产物,随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4.大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要有怎样的态度和掌握怎么的科学方法? ①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③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内容:①意识和物质,思维与存在,谁是世界的本原的问题。即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②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标准。 2.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物质范畴:就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3.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理论具有什么意义? ①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从客观存在着的物质世界中抽象出了万事万物的共同特性——客观实在性; ②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③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④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⑤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4.意识的(含义)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是自然界长期发展 的产物,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马克思说的话:“观念的东西不外是 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5.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 6.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7.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主要有: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8.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各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