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列斐伏尔的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及其中国意义

列斐伏尔的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及其中国意义

列斐伏尔的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及其中国意义
列斐伏尔的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及其中国意义

社会2008?2Society 第28卷

列斐伏尔的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及其中国意义

吴 宁吴 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摘 要:亨利?列斐伏尔明确区分了工业化与城市化,提出城市的权利和城市革命,指出全球化的实质是城市化,认为城市是全球空间的脉络背景,城市空间是资本主义的产物。列斐伏尔的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方法,具有开创性意义,填补了以往社会理论对空间研究的空白,对于理解当代中国社会具有很强的解释和说明意义。但是,列斐伏尔的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具有抽象思辨性和乌托邦特点。关键词:列斐伏尔 城市 空间 社会学

现代城市生活的时间节律明显加快,空间也变得支离破碎,并从公共空间向私人空间转移,现代城市空间经历了从稳定一统向多元流动的变迁。在20世纪60年代末,亨利?列斐伏尔继承了马克思对现实的批判精神,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对资本主义的城市空间展开了研究,他研究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城市空间如何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并对城市进程与资本主义社会空间组织的联系给予了重视。

一、城市的权利、城市革命与空间

《城市的权利》(1968年)是列斐伏尔为纪念马克思《资本论》出版100周年而撰写的第一部城市学著作。他在此书中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明确区分了工业化与城市化,突出了城市化与重建现代日常生活的重要意义,提出通过实现“城市的权利”和“差异的权利”,来实现“日常生活”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赋予新型社会空间实践以合法性。“城市的权利”就是公民控制空间社会生产的权利,城市及其居民有权拒绝外在力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驱动等)的单方面控制。如现代资本主义政治和金融商业活动在城市中心的集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迫使?

211?

居民向城市边缘地区迁移;而实现“城市的权利”意味着居民可以拒绝服从资本和国家统治的需要,拒绝从原来人际交往、文化生活的中心———城市中心向外迁移,被隔离于外围居住地区而进入“交通-工作-休息”的循环模式。“差异的权利”是“城市的权利”的逻辑延伸,它反对资本主义不断强加的“抽象空间的同质性”,即反对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商品性(交换价值)所造成的城市空间的类同。列斐伏尔提出哲学的生长点与实践方式应该是在都市化的城市,而不是在海德格尔的“林中路”与巴什拉尔的“乡野”。因为我们要抵抗的是近代的理性主义、生产主义、主体主义的语言模式,凸显生活的差异性,反抗生活的重复循环。其中,生活的瞬间在场与艺术化是其最高理想,而都市化的话语实践空间是这种理想的具像化。城市日常生活的文化革命在本质上是一种诗性实践,也就是艺术和日常生活的创造性融合,是一种全新的充满活力的生活风格,这里的创造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诗性的自觉行为,强调的是人与环境的诗性融合。

在《城市革命》

(1970年)一书中,列斐伏尔提出了一个重要命题———“城市革命”,认为城市在历史上成为一个能动力量,工业化服从于城市化需要。人类历史上可以被划分为三个相互重叠、延续的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城市时代。工业社会并不是人类社会的最后阶段或形式,而是城市社会的一个准备阶段,工业革命是城市革命的前导。由于城市成为实现机械化、技术改进和规模经济的一种最佳空间组合形式,工业社会对城市社会形成依赖,即城市开始统治工业生产和组织。工业过去曾经是城市的创造者,现在却正被城市创造;城市革命同早期的由农业转向制造业的工业革命一样,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影响。列斐伏尔用马克思的理论来考察城市历史与当代城市,他对法国巴黎公社进行研究,将巴黎公社作为一种城市革命,将城市作为一种关联于实践的具体的抽象。列斐伏尔有关“城市革命”的观点前后发生过一些重要变化,“当我们使用‘城市革命’一词时,我们是指贯穿整个当代社会的转型,转型带来了从一个经济增长和工业化占主导的时期到一个城市问题占决定意义的时期的变化,在这个时期探讨适合于城市社会的方案和形式居于优先地位……城市问题形成一种世界性规模。无论对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来说,城市只能被定义为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吗?或者仅仅是经济增长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以及社

?

311?列斐伏尔的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及其中国意义

会生产关系的一种通常的边际性产物吗?不是。城市虽不足以改变生产关系,但调节了生产关系。城市成为生产中的一种相当于科学的力量。空间和空间的政治组织表达了社会关系,并对它们产生了影响。”(Harvey ,1973:306)列斐伏尔认为,马克思的研究对象是工业社会自身的组织方式及其社会关系,马克思并没有将城市作为一个重点,只是从城市对工业资本主义起步和发展的贡献来认识城市的。列斐伏尔提出新的“城市革命”的概念,企图从一个新高度认识和评价资本主义工业化生产向现代城市化转型的意义。

在《马克思主义与城市》

(1972年)中,列斐伏尔追溯了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中一切涉及城市的论述,用以证明他们希望阶级斗争在城市爆发,因为城市的经济状况产生了剩余价值、分工等。列斐伏尔确信,爆发革命的区域是社会的中心城市而不是边缘地带,城市是革命的中心,是生产关系再生产的中心,是“空间生产”的中心。列斐伏尔认为,恩格斯把马克思的注意力吸引到经济因素和无产阶级状况上。恩格斯在他的关于城市、住宅和家庭的著作中,比马克思更关注空间问题;城市化是现代生活的癌症,而马克思主义对空间的探索可能是一种治疗办法。“列斐伏尔主张在边缘化和城市化之间的互动。……显然,对城

市化的批判是列斐伏尔国家和政治批判的核心。”

(Elden ,2004:156-157)“列斐伏尔主张城乡分化是最基本的劳动分工之一,伴随着年龄、性别(劳动的生物学上的分工)、工具、技能(技术分工)。……城市对乡村的关系的转变在于工业化兴起和技术进步。列斐伏尔认为工业社会

被城市社会取代。”

(同上:129)“程序化的日常性处于适当的城市背景中。……随着城市化延伸到农村,城市化产生了城市的外围,毁掉了传

统的村庄。”

(同上:133)列斐伏尔认为,不发达国家和世界无产阶级对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中的工人阶级来说是边缘,在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存在着远离中心的地带,存在着城市的边缘因素———青年、妇女、同性

恋者、铤而走险者。在《资本主义的幸存》

(1973年)中,列斐伏尔在城市与农村,即凝结性中心与耗散性边缘之间进行调和,他认为城市化是对现代性以及对日常生活的战略性空间规划,使得资本主义得以延续、得以成功地再生产其基本的生产关系。列斐伏尔将日常生活概念释解为一个空间与城市领域内的范畴。

列斐伏尔在最后一部重要的城市研究著作《空间的生产》

(1974?

411?社会?2008?2

年)中,充分表达了城市研究的许多理论创新,他提出新的“空间生产”概念作为城市研究的新起点,强调空间实践在沟通城市与人的关系时的意义,指出城市社会生活展开于城市空间之中,各种空间的隐喻,如位置、地位、立场、地域、领域、边界、门槛、边缘、核心和流动等,无不透露了社会界线与抗衡的界限,以及主体建构自我与异己的边界,从“空间向度”来把握城市阶层的划分和相关主体的形成。列斐伏尔更加明确地探讨空间和社会再生产这一中心主题,借用空间/区域的冲突来取代阶级冲突,把空间特别是城市空间当作日常生活批判的一个最为现实的切入点。大卫?哈维在《空间的生产》英译本后记中指出,通过1968年“五月风暴”的历史事件,列斐伏尔认识到了城市日常生活状况的重要意义———它是革命激情与政治的核心。

在城市社会学发展的早期阶段,城市空间的理论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城市空间发展变化模型,他们将空间看作是独立的、纯粹的、客观的研究对象,忽视了城市空间过程与城市社会过程的联系,在对城市空间过程的分析中缺乏一种批判精神。而20世纪60年代以来产生的城市社会学理论则与之完全不同,它从诞生那天起就将城市空间过程放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加以考察,将对城市空间的分析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循环、资本积累、资本危机等社会过程结合起来。空间的生产这一概念实际上是最近才出现的,主要表现在具有一定历史性的城市的急速扩张、社会的普遍都市化以及空间性组织的问题等方面。列斐伏尔通过揭示城市空间组织和空间形式如何是特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揭示它们如何有助于这种生产方式所依赖的统治关系的再生产来破除城市意识形态。理解列斐伏尔的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需要把握其思想体系中空间、日常生活和生产关系再生产三个要素的内在联系。列斐伏尔基本观点是:城市不仅仅是劳动力再生产的物质建筑环境,实际上也是资本主义自身发展的载体。城市作为一种空间形式,既是资本主义关系的产物,也是资本主义关系的再生产者,城市空间正是时、空、人、物的流转及其背后权力架构之组织与管理规划,所有的资本主义关系通过城市空间组织作为载体而实现了再生产。

二、城市是全球空间的脉络背景

列斐伏尔(Lefebvre ,1969:6)指出:“有关城市与城市现实的问题

?

511?列斐伏尔的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及其中国意义

并没有被很好地了解或认识,因为不论它是在思想(意识形态)还是在实践中,均没有认识到政治的重要性。”空间一向被各种历史的、自然的元素模塑铸造,但这个过程是一个政治过程。空间是政治的、意识形态的。它真正是一种充斥着各种意识形态的产物。列斐伏尔提出“集中注意核心和核心问题”的革命战略,在人类发展与都市化的过程中,已经从“空间中事物的生产”转向“空间本身的生产”。城市空间在列斐伏尔的全球化分析中具有重要意义。列斐伏尔指出,民族化通过控制时间来控制空间,全球化则通过控制空间来控制时间,全球化的实质是城市化,消灭代表历史差异的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将一切事物标准化和同质化,“许多事情隐含在全球化中。首先全球化要求时空的同质化。……在历史性与世界性之间的冲突在由全球空间的生产中被化

解”(Elden ,2004:232-233),“在马克思的时代只有英格兰有资本主义农业,而今天农业生产已成为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一部分。……列斐伏尔坚持并不是一切都以生产方式为条件。对列斐伏尔来说,城市问题作为意识形态和制度、作为全球趋势的城市主义是世界性的事实。

城市革命是全球性的现象。”

(同上:131)在他看来,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在于世界范围内工业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变,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对城市空间不断进行重构,而城市化是资本主义建立其稳固基础的必然要求。由于城市同样是日常生活、使用价值消费以及社会再生产的场所,作为区域性的具体地点,它是全球性矛盾表现最突出、最尖锐的地方。因此,所谓的城市革命实际上包含着差异空间的生产,空间之间的吸纳和兼容,以及对自由时间的争取。在列斐伏尔看来,城市化与工业化并不是同质的,而是矛盾的双重的过程,

“列斐伏尔提出乡村共同体的组织既‘在时间(工作日历和节日)又在空间中’。工业化、

城市化和殖民化三者处于同一个历史过程之中。”

(同上:137)工业化最初是以破坏城市化为前提的,工业化是增长的、经济的过程,而城市化则是发展的与生活化的过程,不能用工业化代替城市化。他认为这种双重的过程有助于维持和扩大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不断为自己创造更多的空间,城市化是资本主义扩展的一个方面。在城市空间的生产过程中,中心地区主宰边缘地区,并把局部地区与全球联结在一起,由于离散而造成的无政府状态到处存在,中心地区仍然试图取得全面的主导地位;地处偏僻,并没有良好的交通工具,往往意味着被市中心,即城?

611?社会?2008?2

市最繁华的地带抛弃或隔离。村落的社群里人与人直接交往,对彼此的工作、历史和性格都十分熟悉,他们的行为相对来说是可以预知的。反之,现代城市则是陌生人的世界,人与人互不相识、互不相知,乡村的宁静平和为都市的喧嚣骚动所取代。列斐伏尔像马克思一样预言,资本主义扩展到整个世界,就会改变生产力,并因而产生一些新的生产、剥削及统治的部门,如闲暇的活动、日常生活、知识、艺术和城市化。由消费主义所开启的全球化空间的生产,势必造成对差异性和个体性的普遍压制,进而转化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社会基础,从此人被城市空间所异化。列斐伏尔制定了一个把边缘因素同来自扰乱中心的因素结合起来的战略,使增长的方向满足社会需要而不再满足个人需要,这个方向将包括对增长的逐渐限制,既避免增长的贸然中断,又避免增长的无限延长。社会需要决定了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日益成为城市的需要,不仅与生产而且与空间管理相联系,为生活和空间制定具有最大的自我管理的规划;全球性的规划只能是集体的作品,这一集体作品不能依靠一个政党或政治集团,只能同性质各异的运动、要求、活动的集合体联系在一起。

列斐伏尔认为城市空间扩张也包括赛博空间的扩张,互联网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紧密联系。城市是全球空间的脉络背景,生产关系通过它在人们的日常经历中得以再生产,全球化是这个时代空间发展的总体背景。随着整个世界进入国际资本快速流动的全球化阶段,以纽约、伦敦、东京为代表的“全球城市”不仅成为最具象征意义的新的空间形态,也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规划管理者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目标树立了样板。全球化已经成为统领空间生产实践的主导话语,当代城市的空间实践无疑需要置于这样一种全球化的语境下来理解。在支配性的话语霸权和叙事逻辑下,通过对全球化的不断强调,城市的空间实践获得了一种合法性的基础,并由此遮蔽了在城市空间问题上来自底层的声音和城市边缘话语,“国际大都市”即是这样一种全球化话语的表述。在关于城市发展的支配性话语体系中,“国际化”的程度已经成为城市发展规划的出发点和空间实践的一个评判标准,城市面貌的迅速改观成为大小媒体上的焦点话题,“与国际接轨多少”、“距国际化大都市有多远”的问题不仅成了规划者考量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治理问题时反复强调的标准,而且深入到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建设“国际

?

711?列斐伏尔的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及其中国意义

大都市”成为主导城市空间实践的全球化话语。新的城市魔力圈的兴起也典型地体现了全球化的空间实践,作为全球流动空间的象征性标志,金融街、高科技开发区等新的城市功能区,以及奥林匹克公园、国家大剧院等标志性的建筑形式的兴起,构成了城市空间重构过程之中的再现空间。列斐伏尔将日常生活与城市都视为全球化概念和知识,都永远同时与产品和生产相联系。他一方面要围绕城市现实进行批判分析,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对于日常生活的批判分析,前者是社会生活宏观空间的城市环境,后者则是关于城市社会微观空间的具体抽象。资本主义依靠全球化的银行和商业网络、机场和高速公路,依靠能源、原材料和信息流动,对所有的空间进行抽象,并将自然空间及其特性,如气候、地形当作社会生产力运行的材料,地表、地下、空气,甚至阳光都变成可用来交换、消费和控制的商品。空间被利用来进行剩余价值的生产,空间可以在旅游和休闲中被消费;环境和生活的组成、城镇和区域的分布都根据空间的生产以及空间在社会组织、经济组织的再生产中所扮演的角色来进行;城市、区域、国家、大陆的空间分布就像工厂里的机器设备一样是为了增加生产,使生产关系能够得以再生产。列斐伏尔特别重视城市空间在感性复归过程中的意义。他认为城市空间将是走出现代性的新开端,真正具有革命特征的社会转变必须表现出对日常生活、对语言和空间具有创造性的影响力,这样的空间构成的城市就是“游戏的城市”,在那里,

“日常生活变成每个公民和每个社区都能进行的创造”(Lefebvre ,1971:135)。列斐伏尔把解放了的都市空间视为这样一种场所,欲望在那儿得以实现,本真的人类需求得以形成,内在统一的文化重现并取代了现存的碎片化和实用主义的文化。“游戏的城市”将改变日常生活的形态,它不再有平庸性或习惯化的单调乏味的工作,不再有“恐怖”。

三、城市空间是资本主义的产物

列斐伏尔认为城市空间是资本主义的产物,被注入了资本主义的逻辑(为利润和剥削劳动力而生产),城市建设计划和地域性管理只是空间规划的要素,空间的生产类似于任何种类商品的生产,城市的建筑象征了资本主义关系,城市居民被分散到郊区也是一种资本主义关系的产物(因为中心地区被商业功能占据,居住空间的使用被驱逐到边缘?

811?社会?2008?2

地区)等。城市传统上曾是社会文化中心,是社会关系再生产的主要来源和场所。如果城市被分散到只将经济和政治管理留在中心,那么当政治权力开始集中化时,文化统治必然将削弱。随着城市空间的分化,随着城市的消费化和后工业化,城市成为消费、服务与市场中心,中心吸引那些构成它的、但很快就会饱和的要素(像商品、资本、信息等),排除那些它所统治的但又会威胁它的要素。列斐伏尔揭示了由资本主义的空间矛盾所导致的区域自治(反空间),强调差异感、区域自治在资本主义空间矛盾中的意义。认为资本空间生产带来了新问题,空间被资本殖民化只能通过将人口分散来进行,他认为城市空间是资本主义的产物,空间生产过程中的基本矛盾就是剥削空间以谋取利润的资本要求与消费空间的人的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也就是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利润与需要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的政治表现就是政治斗争。那些受到发达资本主义强加的空间组织的剥削、统治和“边缘化”的人(没有土地的农民和无产阶级化了的小资产阶级、妇女、学生、少数民族以及工人阶级本身)为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区域框架里的城市的权利和对日常生活的控制权而战。列斐伏尔认为,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城市阶段,斗争的关键是争取让日常生活摆脱资本主义组织,实现由人民大众来管理空间,并让空间为人民大众服务。

列斐伏尔重视城市在再生产中的作用,他区别了三种再生产的形式:生育再生产(由家庭承担)、生产力再生产和社会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这些再生产是通过共存和内聚状态下的空间活动而实现的。对列斐伏尔来说,社会空间的实质就是围绕城市中心而产生的日常生活,尤其是表现在前资本主义(历史)城市的那种人口聚集形态。他认为,生产关系再生产的明确位置是分散于和贯穿于更广阔空间的前资本主义(历史)城市,而资本主义制度社会关系的再生产依赖于聚集效应,通过城市中心的空间形式来实现。在资本主义发展中,这种城市中心已经随着其功能的变化和大都市区的扩展而分化,这就妨碍了日常生活关系的有效再生产,构成资本主义制度与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危机的部分根源就是传统城市中心区的消失。列斐伏尔认为,财政危机只是城市的历史形态崩溃及历史城市中心区分裂而产生的再生产总危机的一种特殊情况。列斐伏尔用许多独特的述评来描述空间的矛盾过程:一方面城市空间“爆炸”,形成城市的乡村化(指城市

?

911?列斐伏尔的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及其中国意义

居民及其居住区的边缘化,城市居民离开市中心移向市区边缘,而这不

能理解为是第三世界国家农业人口进入城市定居后出现的“贫民区”

)(Harvey ,1973:308);另一方面决策权力的集中化,并将其控制延伸到所有的社会空间。随着整个社会的城市化,原来的城乡对立已经变得不重要,而新的矛盾出现在城市化本身。资本和劳工(生产)的矛盾并没有消失,消费层次(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矛盾也没有消失,空间既包含交换价值也包含使用价值,两种价值经常发生矛盾,但它们都被包含到生产关系再生产的内在矛盾中。这些矛盾不仅仅存在于产业领域和城市范围,也贯穿于社会空间,转化成一种空间的矛盾状态。

列斐伏尔揭示资本循环与城市发展关系的重要性,对资本第一循环和第二循环进行了重要区分。第一循环指资本在生产领域(如制造业)的流通,涉及商品生产的投资(马克思对资本循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第一循环”上);而第二循环指资本对土地、道路和建筑物的投入,涉及剩余价值从各种财产所有权投入中的产出,即从固定资本投资中的回报。列斐伏尔指出:“无论在哪里,全球性剩余资本部分的形成和实现在工业部门出现下降,那么在房地产倒卖、建筑地产开发中所实现的

比重就会上升。”

(参见同上:312)第二循环的投资提供了在第一循环中过度积累危机的一种暂时的解决方案,建筑环境的生产与资本流通和资本主义反复危机有着内在联系。列斐伏尔的目标是发展一种“人道主义”的城市理念,以反对资本主义对日常生活的统治。列斐伏尔研究城市的日常生活,目的是要瓦解传统的理性主义或者柏拉图式的哲学理想国对城市生活的同质化设计与控制,重建差异性的城市空间乌托邦,“没有乌托邦———没有对可能性的探索,就没有思想;没有涉及实

践,也就等于没有思想”

(Castells ,1983:298-300)。显然,列斐伏尔重视空间生产的实践。列斐伏尔称自己为“乌托邦者”,认为“今天比过去更明显的是,没有乌托邦意识,就不会有思想。否则一个人就会满足于

说明眼前所看到的东西。”

(Smit h ,1984:211)列斐伏尔的立场不仅是“人道主义的”,也是“无政府主义的”

(Castell ,1977:89)。列斐伏尔不仅看到历史性城市的爆炸,也看到藉以控制都市现象的行政架构的爆炸。“一个被安排好的日常生活处于它自身适合的城市化背景下,这个过程通过传统城镇和城市化爆炸的分裂的帮助,自动控制通过小块化的土地、高效设置的宽大机构和适合具体目标(指向办?

021?社会?2008?2

公、控制循环和信息)的城市爆炸来威胁着社会。”

(Lefebvre ,1971:65)“爆炸同工业化过程、城市化发展的过程有关。……城市化对于工业化有重要意义。……在高度发达的国家,空间的短缺尤其表现在大城市

中的拥挤。”

(同上:81)城市空间不能被认为仅仅是消费货物的地方(商业)与生产的地方(企业)之总合,城市结构挟其沟通与交换的多重网络,成为生产工具的一部分,城市及其各种设施(港口、火车站等)是资本的一部分。城市、区域、国家或大陆的空间配置增进了生产力,如同工厂中或商业里的设备机具一般,利用空间如同利用机器一样。列斐伏尔指出,工业化进程对城市空间不断进行重构,现代经济的规划成为空间的规划,城市建设规划和地域性管理只是这种空间规划的要素,城市有它自身的实践,城市空间有其独特的生命力。在他看来,城市只生产一种东西,就是它自己的空间。

列斐伏尔指出,资本主义空间生产所造成的中心与外围的分化和矛盾首先是城市本身功能的分割和分散,由资本利益而形成的城市空间组织造成人口的分割和分散,城市中心区吸引和集中了越来越多的政治权力机构与商业功能,人们的日常生活空间被迫向外围边缘地区置换,城市中心不再是社会文化中心和生育、学习中心,不再是日常社。资本主义城市发展以牺牲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代价,这是日常社会关系再生产中的一个不可解决的矛盾。资本主义空间生产所导致的决策机构在大城市或城市中心的集中,也造成居于外围地区的依附性,不发达的地区与大都市中心之间的分化变得越来越明显。资本主义通过对空间的剥削利用而变得巩固,同时这个进程也在产生着威胁资本主义统治的矛盾。如果从整体上,空间已经变成生产关系再生产的场所,它也就成为一个广泛冲突的地域。资产阶级的和谐受到空间和日常生活破碎化的威胁,城市中心增长的权力受到来自外围的挑战。对列斐伏尔来说,“差异空间”的生产是革命理论和实践的目标,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实现“差异空间”生产所要采取的基本途径不仅是要改变生产关系,也要实现地域范围的自治。“日常生活的转变应当通过有相关利益者的参与而实现,不只是根据他们对价值准则和现代政治民主进程的理解。在这个层次上,这个利益与利益者的

联合体已经有了一个名字,它就是自治。”

(Forrest &Williams ,1983:183)通过实现地域范围的基本自治,复兴日常生活,使居民根据自治的

?

121?列斐伏尔的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及其中国意义

原则组织生产和日常生活。列斐伏尔提出的自治原则,一方面是反对资本主义财产关系和资本主义国家对日常生活空间的控制;另一方面也是鉴于苏联“斯大林主义”的教训而反对“国家社会主义”对个人生活空间的统治。列斐伏尔解释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向地区转让权力的现象,他认为统治阶级通过这种策略,向地方和地区权力机构下放一部分职责,以保持整体权力机制的效力。在具体的政治策略上,列斐伏尔主张工人组织起来,形成多种形式的空间中心,动员各种不同的政治力量,包括外围地区的农民、城市黑人区和外来工人棚户区、第三世界的国际力量等。列斐伏尔的政治策略与当时法国共产党的战略相对立:第一,列斐伏尔认为法国共产党在城市地区围绕工场组织政治经济斗争,局限于一个世纪前马克思主义分析的策略水平,背离了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空间中日常生活的基本问题,造成在最重大问题上缺少与资产阶级进行对抗的策略;第二,列斐伏尔认为“自治”不可避免地需要中心统治的废除,他因而反对有关政党作用的观点,批评法国共产党谋求分得议会权力的策略。

列斐伏尔认为人类发展必经农业(需要)、工业(工作)和城市(娱乐)这三个主要阶段,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围绕不同内容发展,如农业社会围绕“需要”,工业社会围绕“工作”,而城市社会围绕“娱乐”。娱乐消费而不是生产成为重要的社会生活内容,是城市社会区别于工业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列斐伏尔指出:“所不同的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相互混淆,认为增长自然会带来发展,数量终究能带来质量……这种增长观念(意识形态)一直是一种不健全的表现。这种广泛的观念形态的破灭是缓慢但确定的。为什么呢?因为城市的不舒服,因为自然及其资源的破坏,因为促进经济增长时造成了社会发

展中的各种阻碍。”

(Saunders ,1986:161)在资本主义城市空间的扩展和调整中,日益充满私人利润和社会需要、资本主义统治和日常社会生活之间的矛盾。列斐伏尔认为围绕空间使用和日常生活控制的斗争是资本利益与社会需要之间冲突的焦点,城市危机是发达资本主义的核心和基本危机。资本主义的城市化是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但以牺牲自然界为代价。“国家政治权力管理空间、支配领土,……在海滨城市国家和政治渗透较少困难,因而较少暴力性和戏剧性,这些海滨城市深深地被个人和社会活动所干扰。……所有征服者都征服城市,?

221?社会?2008?2

但所有城市都抵制这种支配。”

(Lefebvre ,2004:93-97)空间的社会生产包括违章和合法的辩证运动,一座城市的发展是违章合法化的同时又是合法变成违章的历史过程。

列斐伏尔认为城市化是资本主义扩张的方式之一,城市空间是一种同时具有社会和心理尺度的物质空间。城市空间的研究应该注重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之间的关系。例如某一场所或建筑可以用来作为某种生活或工作场所,它所体现的是其使用价值;同时它也可以在市场中用以租售,反映出的则是其交换价值,城市空间也同样具有这种双重属性。这两种价值之间潜伏着激烈的矛盾冲突。对于某些人来说,场所代表的是居住和生产意义;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可能就转变成了商业意义,也就是说原来的工作和居住场所变成了一种商品。这种矛盾在使用者和开发商之间显得最为尖锐。使用者对场所进行使用以确保其基本的生活和工作需要,与此同时,商家则希望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来自上面的结构性压力要求放松管理的束缚,以便帮助经济增长,强调的是城市空间的交换价值,以刺激经济的增长;而来自市民阶层的压力则希望强调使用价值,为使用者和居民改善城市空间品质。对于主体来说,空间制约了人的行为、言说及其在场;对于客体空间来说,人通过身体来体验或适应空间。在空间性的生产过程中,人类主体总是包裹在与环境的复杂关系之中,人类主体自身就是一种独特的空间性单元。一方面,我们的行为和思想塑造着我们周遭的空间,与此同时,我们生活于其中的集体或社会,生产出了更大空间与场所,而人类的空间是人类动机和环境或语境构成的产物。因此,当城市将人对环境的理解加以形象化和象征化(如广场、纪念碑、道路的终点或圆环位置通常有其象征意义),经济和政治力量便在不知不觉中恣意地操纵了空间,改变其社会性格,也使得生活在其中的人在不知不觉中落入这种空间逻辑中。列斐伏尔认为空间形式和组织是生产方式的产物,在每个地方,人们正在发现空间关系也是社会关系。这是发生在国际(要求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国家(地区主义与国家主义的斗争)、城市-地区(城市的权利)、城市内部层次(城市改造)中的现实状况。

四、列斐伏尔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的中国意义

列斐伏尔的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城

?

321?列斐伏尔的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及其中国意义

市社会变化的现实。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整个世界一体化、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资本在国内国际间流动增强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国际化等因素影响力的增强,工业投资开始重新定位。在欧美大量工业资本从已经城市化的老工业城市流向新兴工业化地区,使城市的发展从老工业城市转向了那些过去只经历了很低城市化水平的新兴工业区。工业资本抛弃老工业城市,不仅使老工业城市就业机会减少,失业增加,还使得这些城市经济萧条,城市的工厂厂房和其他固定资产贬值,城市税收减少。资本流向哪个城市,哪个城市就会繁荣兴旺;而资本流出哪个城市,哪个城市就会萧条衰退。列斐伏尔注意到战后资本主义城市变化的这些特点,于是对资本主义城市空间展开理论研究,试图解释空间是如何生产的,以及空间生产过程是如何整合到资本主义动态发展过程及其矛盾中去的。

列斐伏尔是公认的当代新城市社会学的奠基人,而新城市社会学是目前城市社会学的主导理论范式。列斐伏尔的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为理解和分析城市社会变迁的现实提供了独特的理论视角。与传统的城市社会学理论相比,列斐伏尔的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对于个体行动者,无论是强势的还是边缘的个体行动者行动的强调。比如其对社会空间/差异空间的强调,社会空间是高度个体化和在地化的概念;社会空间的生产常常是个体行动者行动的结果。列斐伏尔将城市的空间供给区分为空间中事物的生产和空间本身的生产,强调要将城市空间置于资本主义方式下考察,强调城市空间在资本积累和资本循环以及资本主义生存中的功能与作用,注意分析世界政治经济因素对城市社会变迁的影响,以及将城市空间过程与社会过程结合起来,这些都是比较有独创性的,启发城市研究深入城市空间变化背后的权力的作用和制度的力量,对于整个城市社会理论的发展以及人们从不同角度认识社会现实都是十分有意义的。列斐伏尔有关空间的生产及其对社会关系再生产的控制已成为现代资本主义生存的关键的思想,影响和启发了不少城市研究者的思考。他们纷纷展开了城市空间的社会学研究,认为现代城市并不是一个充满社会学意义的空间实体,而是一个在空间上形成的社会学实体。城市问题就是指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城市土地如何通过阶级和国家的相互作用而被利用与管理的问题,城市研究的中心问题是解释人造的空间组织是如何反?

421?社会?2008?2

应、表达、协调或影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包含的矛盾的。列斐伏尔的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方法,将空间要素纳入社会理论分析中来,从某种程度上讲,具有开创性意义,填补了以往社会理论对空间研究的空白。列斐伏尔通过其在美国的理论诠释者和发展者,如D.哈维、E.W.索雅等人的著作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受其影响,后继的研究者开始重点考察空间的象征意义,并与政治经济学的一些原则相结合,发展出了诸多有助于理解当代城市变迁和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理论。

列斐伏尔强调由于资本主义通过创造自己的空间而得以自身再生产,城市实践只有在将阶级斗争与空间剥削相联系时才能取得成功。列斐伏尔的人道主义和空间实践观包含着对人类社会中某些传统生活方式的怀旧心理。列斐伏尔对整个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城市规划持否定态度,他尖锐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城市规划的阶级性质和对“日常生活”的破坏,认为城市规划造成抽象空间的统治,破坏了人类非异化的生存活动的社会条件,“应当牢记,城市没有比城市规划和‘城市性’更坏的敌人,它们是资本主义和国家操纵支离的城市现实和控制空间的战略工具。”(Smit h ,1984:204-207)列斐伏尔对资本主义国家和城市规划的否定过于激进和片面,列斐伏尔的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具有抽象思辨性和乌托邦特点。列斐伏尔的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过分强调全球经济力量、资本积累、资本循环等因素对城市社会变迁的决定作用,认为城市空间的生产和变化只不过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资本积累等深层社会力量作用的结果和表现,认为城市的社会变迁完全是全球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深层力量的表现。列斐伏尔倾向于对社会现实(以及历史过程)进行抽象化描述或揭示,一些观点主观专断而不符合逻辑。如他对政治权力的集中与日常生活分化的矛盾分析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夸大了这种矛盾现象的严重程度。列斐伏尔非常出色地将空间的组织处理为一种物质的产物,成功地解决了城市化的社会结构与空间结构的关系。D.哈维肯定了列斐伏尔在这些方面的贡献。但他旁敲侧击地指出,列斐伏尔已将城市空间的“问题框架”上升到了难以容忍的中心地位和十分明显的自主地位,这种空间被社会的精英阶层构想为城市的规划设计。他们常把对空间的表象作为达到与维持其统治的手段,城市化设计者、规划者与建筑师们一度有这样一种流行的城市更

?

521?列斐伏尔的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及其中国意义

新模式,即拆迁原有的贫困人口居住区,以现代化的高层建筑社区取而代之,这就是美其名曰的都市化迁移。这个过程更多考虑的是中产阶级和既得利益阶层的生存需要、发展利益与生活兴趣,而穷人则非其所愿地被赶到所谓新居———那狭小而拥挤的、火柴盒般的高层建筑群中,被迫过上一种拥挤但是没有邻居的、孤独的、离群索居的生活。穷人的“空间的实践”,被那些支持城市空间规划改造的成功人士们梦想的“空间的表象”残酷地、剧烈地改变了。这是消费社会、城市化时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对穷人们的日常生活的一次次严重的空间化控制与剥削。

当前中国正在经历的高速城市化,实质上就是空间扩张和资本积累、增值的过程,城市空间的扩张与变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大量城郊的农田和村庄被城市吞并,成为新的城区;另一方面,中心城区经历更为剧烈的改建、重建,以提高土地的交换价值。城郊的失地农民由于城市空间扩张而被动卷入城市化进程,在城市适应性与现代性的获得中,自我缺乏基本的心理过渡和弹性,产生自我认同危机。城市功能由生产向消费转化,城市空间产生了分化,出现阶层隔离和社群边界,城市内部的种种问题和矛盾在空间上高度聚集,都市生活充满不确定性与挑战性。城市作为现代性活动拓展的最主要的空间,与它的急剧扩张相应的是乡村的迅速萎缩。时下展开的新农村建设便是对这一城乡空间变动的正面回应,新农村建设的最大难题是农村人口的流动性,农村空间已非昔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静止空间,相当数量的农民游走于城乡之间,中心城市对边缘乡村构成了空前严重的挤压,因此我们必须以空间流动的视野来把握新农村建设的难点,促进城乡发展呈现出更为明显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发展态势。因此,如何去赋予城市空间以日常生活的意义,重视城市空间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为普通人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机会的问题,应当引起人们必要的关注。参考文献

Castells ,Manuel.1977.T he Question :A M arx ist A p p roach.Cambridge ,Mass :

MIT Press.

———.1983.T he Cit y and the Grassroots :A Cross 2cultural T heory of U rban

S ocial Movements.London :Edward Arnold.

?

621?社会?2008?2

Elden ,Stuart.2004.Understanding Henri L ef ebrve .London and New Y ork :

Continuum.

Forrest ,J.Henderson and P.Williams.1983.U rban Political Econom y and

S ocial T heory :Critical Essays in U rban S tudies.Aldershot ,England :G ower.

Harvey ,David.1973.S ocial J ustice and the Cit y .Oxford U K:Basil Blackwell

Publishers.

Lefebvre ,Henri.1969.T he S ociology of M arx .New Y ork :Random House Inc.———.1971.Every day L i f e in the Modern W orl d.London :The Penguin Press.———.2004.R hythm A nal ysis.London and New Y ork :Continuum.

Saunders ,Peter.1986.S ocial T heory and the U rban Question.London and New

Y ork :Routledge.

Smith ,Michael Peter.1984.Cities in T rans f ormation :Class ,Capital and the

S tate .Beverly Hill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Inc.

责任编辑:路英浩

?

721?列斐伏尔的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及其中国意义

understand the transition in the social structure in China.With an increase in the mobility between country and city ,the many symbolic marks carried by the peasant migrant group have pushed the country 2city demarcation into the city boundary ,thus forming a direct ,noticeable country 2city dualistic structure.This kind of social structure is not only physical and overt but also cultural and covert ,which can be summarized with the concept of “symbolic and dualistic structure ”.This concept can be considered as a social symbolic system to signify the identities of different groups and the dualistic or polarized tendency in its operation.It manifests the duality and inequality in the identity ,status ,reputation ,etc.between different groups.During the course of social change before and after the Reform ,the political function of distinguishing classes as expressed in this symbolic dualistic structure has gradually entered everyday life and has thus become a micro 2power mechanism for shaping different social groups ’identity ,status ,and reputation.The logic of the “problem country ”and the “dream city ”embedded in this mechanism has function a means and strategy for the nation to construct an image of modernity so as to close the gap between “objective modernity ”and “expressive modernity ”.

K eyw ords :peasant migrant group ,social transition ,body ,space ,symbolic and dualistic structure ,modernity

Lefebvre ’s S ociological City Space Theory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China Wu N ing 112…

………………………………………………………Abstract :Henri Lefebvre differentiated clearly urbanization from industrialization.He posed the Right to the City and urban revolution ,claiming that urbanization was the essence of globalization.He considered cities as a texture background of the global space and city space as a product of capitalism.Lefebvre ’s sociological city space theory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Marxist theories and methodology.It was creative and filled in the blank space in the area of sociological space theory.It has tremendous explanatory and descriptive power in helping with the understanding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Lefebvre ’s sociological city space theory is abstract and has utopia properties.

K eyw ords :Henri Lefebvre ,city ,space ,sociology

?222? 

社会学理论试题集

华农大社会学专业07级 西方社会学史复习参考之四 拓展部分(作为以后深入和继续学习参考) 4 简述科层制的特点,正负功能及未来发展趋势 6 简述韦伯关于“感召性权威合法化”的论述? 7 米德关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基本观点。 8 默顿怎样批评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 1试论述“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争论的基本内容和分歧实质。 2 试论帕森斯“结构功能模式”同马克思的“社会实践结构论”的联系与区别。 5 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8 异化劳动 9 普遍化的他人 6 米德怎样论述社会组织的心理基础。 7 简述布迪厄关于惯习“habitus”的基本观点。 8 简述城邦社会学的主要学术贡献及局限性。 4 试论哈贝马斯对西方社会学理性观的批判与重建。 5 有序的社会秩序是通过哪些环节建构的?谈谈你对此问题的见解。 6 试论世纪初期社会思潮的历史地位。 8 反功能 9 合法性 12 主观主义 13 异化 16 社会几何学 18 姿势对话 21 实践的模糊逻辑 22 时空抽离化 3 什么是社会行动?它大约可分几类? 6 布劳怎样分析社会交换论中的内部报酬与外部报酬? 7 莫顿的中程理论分析原则与帕森斯的结构功能分析原则区别 9 布劳怎样从微观的社会交换研究上升到宏观的社会结构研究? 10 简述利奥塔关于“重写现代性”的基本观点。 4 联系中国社会发展实践,详述帕森斯的A-G-I-L的模式理论。 6 试论帕森斯关于文化因素在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观点。 3 实体性社会结构 4 社会稳定 5 社会运行 6 宗教冲突 7 话语方式 8 次级结构 9 普遍语用学 10 社会建构论 11 秩序 8 简述帕森斯的模式变量理论。 9 简述吉登斯关于“时空抽离化”的论述。 2 依据人的社会化理论,结合中国实际,谈谈你对当前青少年社会化障碍问题的认识。 3 举例论述西方社会学理论中宏观社会学与微观社会学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4 联系当代社会专业化的趋势,论述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5 模式变量 6 实践的逻辑 4 教育制度的显功能 7 莫顿如何批判宏关结构功能主义的? 4 为什么说加芬克尔的常人方法学实现了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 7 话语实践(福柯) 8 叙事知识(利奥诺) 10 本体性关怀(吉登斯)15 制度化(帕森斯) 16 旋转的中轴(贝尔) 8 怎样理解利奥塔对“元话语”的批判? 9 怎样来理解吉登斯的“方法论置括号”? 4 比较分析帕森斯的AGIL社会系统模式与丹尼尔.贝尔中轴原理的联系与区别。 5 怎样借鉴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解释观念更新在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中的意义? 6 概念行图示(贝尔) 7 认识的子集(利奥塔) 8 双重解读(布迪厄) 9 压抑文明(马尔库塞) 10 解放的认识兴趣(哈贝马斯) 1 当代社会学主要丛哪些角度去研究社会化问题? 2 社会互动的类型及其各自特点。

城市社会学部分章节课后问题答案

前八章名词解释题、简答题 ·社会学:研究人类社会群体发展规律,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社会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探讨社会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社会科学 ·城市社会学:侧重于研究城市社会的社会学 ·社会控制:利用社会或文化工具,对个人或集体的行为进行约束,使其依附于社会传统的行为模式,以促进社会或群体的协调和发展。 ·社会变迁:在一个社会中,社会结构发生的任何社会制度或人们社会角色模式变动的过程 ·包容性增长: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能创造和扩展经济机会,社会所有成员均等获得这些机会,参与并受惠于经济增长模式 ·人类发展指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中使用的发展评价方法,是用来对各个国家居民生活水平进行比较排序的统计指标 ·社会学特点:1整体性2综合性3科学性 ·马洛斯需求层级理论五层级及关系: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友爱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由低级需求向高级需求发展。 ·社会控制的类型和方式:形式化和非形式化,积极和消极。权威系统,法律,条例,规程,奖状奖金奖章,死刑坐牢流放,习惯风俗,道德法律,艺术,社会制度,军队,法庭,监狱 ·城市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城市社会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规律2构成城市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3城市社会结构4城市社会组织5城市生活方式6城市社会心理及其发展变化对城市社会的影响7城市社会问题 ·社会结构:(齐美尔)社会关系形式。(韦伯)各种文化要素形成的不同形态。(马克思)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结构。 ·社会角色差距:由于个人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其在实际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与理想角色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社会群体: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体。由一定数量的个人组成。 ·邻里:地缘相邻并构成互动关系的基本社会群体,有着显著的认同感和感情联系,由此构成相对独立的小群体。·社会组织:城市中人们为了合理有效的达到特定目标而建立起来的一种能共同活动的群体 ·城市社区:大多数人从事工商业及其他非农业活动的社区。 ·城市群:特定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家庭的功能: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人一生中所处时间最长的基本群体,可以满足个人多方面的需求,在整个社会结构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网络的主要类型:1亲缘社会网络2地缘社会网络3业缘社会网络4泛缘社会网络 ·邻里的社会功能:1相互支持的功能2社会化3社会控制4交流 ·社区的构成要素:1地域2人口3文化制度和生活方式4地缘感 ·社会问题:社会的正常运转出现了问题,即社会中发生了被多数人认为是不需要或不能容忍的事件或情况,这些事件或情况影响了多数人的生活,而且必须通过社会群体的力量才能改进 ·城市化: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大量人口从农业人口转变为工业人口,从乡村人口变成城市人口,工业人口需要集聚,使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半城市化: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进入城市的过程中,只实现由乡到城的地域转移和由农到非农的职业转换,但还没实现身份变换,并没有形成实际意义上的城市化。 ·中等收入国家陷阱:按照自然演化规律,在城市化早期发展阶段,首先出现收入不均问题。中心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投资环境优越,会进一步导致这样的趋势加剧,最终导致空间不均衡。 ·巨型城市区域:一种全新的城市形态,由物质形态上相互分离但功能上相互联系的10-50的城镇聚集在一个或多个较大的城市中心周围,通过新的功能性劳动分工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个不同的功能性城市区域,再被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电信电缆的“流动空间”联结起来。 ·就业:劳动者处在有职业状态,即劳动者能够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从事某种社会活动 ·非正规部门:一种组织形式,即一批“有工作的穷人”,他们的经济活动没有得到政府承认、保护和管理。主要指规模很小的从事商品生产、流通和服务的单位,包括微型企业、家庭型的生产服务单位,以及独立个体劳动者等。·贫困的循环:现时的贫困将带来健康恶化、失业、不良居住环境等恶劣状况,导致贫困者未来处境的进一步恶化。贫困会孕育贫困,不但会在社会个体身上发生积累循环,而且会通过家庭、文化、制度和空间等更为广泛的途径实现自我延续,从而形成贫困的循环。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考题——南开大学社会学博士考题2010

2010年博士入学社会学专业课——社会学理论与方法考题 1.结构主义对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影响。 2.试论“社会学中国化”或“中国特色社会学”建设中应坚持的原则,路径和注意的问题。 3.试述我国社会学界对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研究的理论成果,并谈谈你对中国目前社会分层的看法。 4.以经济发展与社会收入差距扩大的关系研究作为主题,设计研究框架(理论模型),设计一个在全国范围内进行5000份问卷调查的抽样方案,并说明其设计原理。 2010年博士入学社会学专业课——法社会学考题 1.如果你认为法社会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那么请你列举出当前中国法制建设中你最为关注的几个学术问题,并解释理由。 2.如果你认为法社会学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则请你谈谈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与传统法学的研究方法相比主要有哪些不同? 3.“清官崇拜”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重要现象,请你谈谈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中国 传统法制的影响。 内容提要 法律是现实社会的调节器,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是通过国家的强制力来确认人的不同社会地位的有力杠杆,它来源于现实生活,而且真实地反映现实的要求。因而透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法律制度,我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当时人们关于人、社会、入与人的关系、社会组织以及哲学、宗教等诸多方面的思想与观点。同时,法律是一种具有国家强制力、约束力的社会规范,它以一种最明确的方式,对当时社会成员的言论或行动作出规范与要求,因而也清楚地反映了人类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中对于不同的人所作出的种种具体要求和限制。因此,从法律制度的发展变迁中,同样可以看到人类自身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历史轨迹。人类社会几千年的国家文明发展历史已经无可争辩地证明,法律制度乃是维系社会、调整各种社会关系、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的工具。同时,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体现。 目录 第一篇法社会学的概念、框架和方法论 第一章法社会学的概念和框架 第一节法社会学的概念 第二节法律与社会研究的框架 第二章法社会学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法社会学的产生及发展概况

新城市社会学主要理论

新城市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夏建中 【内容提要】产生于70年代的新城市社会学是对传统城市社会学——芝加哥人文生态学派的反动。新学派主要由三个流派组成,其中,法国的卡斯泰尔和美国的哈维是该学派的奠基者和中坚人物。他们借鉴马克思的知识传统,以集体消费为基石,解说资本积累和阶级斗争与城市化的关系,指出城市并非城市生活方式形成的原因,城市本身和城市生活方式都是更广泛的经济结构的产物。 二 曼努尔·卡斯泰尔不但是法国城市社会学的代表,也是新城市社会学的旗手。他1942年生于西班牙,1967年毕业于巴黎大学,获社会学博士学位;1970-1979年在巴黎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任教;1979年起先后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西班牙马德里自治大学;在国际社会学协会中领导城市发展委员会的工作。他的主要著作有《城市问题:马克思主义思路》(1972)、《城市、阶级与权力》(1978)、《经济危机与美国社会》(1980)、《城市与百姓》(1983)、《高技术、空间与社会》(1988)和《信息城市》(1989)等。 卡斯泰尔的思想深受法国结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阿尔都塞(LouisAlthusser)的影响,1968年他发表了一篇名为“存在‘城市社会学’吗?”的论文,质疑传统城市社会学的科学性。他认为,传统城市社会学的“理论对象”和“真实对象”都不确定,“城市”无确切定义,故缺乏特定的真实对象;“城市性”、“生态系统”不具有理论上的明辨性特征,故没有特定的理论对象。他还认为,沃思在城市空间与城市性之间制造了一种“伪相关”,因为被沃思看作“城市生活方式”的那种东西并不是由城市环境造成,而是更广泛的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反映,“是资产阶级工业化的文化表现,是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理性化进程的产物”(M.Castells,1976)。所以在卡斯泰尔看来,传统城市社会学不是科学,而是一种“意识形态”,或更干脆讲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在其代表作,也是新城市社会学的奠基之作《城市问题》中,卡斯泰尔明确地表示他力图用结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分析城市社会。他认为,城市空间是社会结构的表现,社会结构是由经济系统、政治系统和意识形态系统组成的,其中经济系统起决定作用;经济系统的发展不是被思想,而是被过去和现在的经济系统所决定;经济系统本身由劳动力、生产工具和资本家三要素构成。 在卡斯泰尔的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集体消费。他认为,劳动者起初主要是通过个人提供的私人消费再生产自己的劳动力(如休息、休养、生殖、学习等);在农业社会中,农民个人为自己提供食品、衣物、房屋、出行手段以及其他所需的大部分东西。但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劳动者的个人消费已日益

城市社会学论文题目大全

城市社会学论文题目大全 城市社会学论文是隶属于社会学论文最早的一个小分支,主要是讨论现代城市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城市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的结构组织,研究的方向是社会学中的关于城市的主题,城市社会学论文包含了城市的区位、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生活方式、社会心理、社会问题和社会发展规律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整理提供了121条优秀的城市社会学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学习。 1. 生产服务业集聚与中国城市经济增长--基于门槛回归的分析 2. 相对资源视角下城市青年夫妻的除夕安排 3. 提高中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水平研究 4. 中国城市空间的治理逻辑--基于权力结构碎片化的理论视角 5. 农村妇女的家庭地位是如何逆转的--实践视角下的妇女家庭纵向地位变迁 6. 北京女性老年人的生活境况与社会服务需求 7. 社会资源与行动网络:精英型意见领袖的抗争逻辑 8. 在华韩国留学生文化智力对文化认同的内隐影响研究 9. 河南省智力残疾人群的社会经济状况与发展需求研究 10. 城市景观环境对大众行为的影响 11. 大学艺术与礼仪教育渗透研究 12.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社会变迁特点及认识 13. “小地方”和“大地方”的不同世界 14. 别把时间浪费在工作电话上 15. 澳大利亚越南移民社会融入现状探究 16. 美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17. 我国企业社会工作及其服务模式建构 18. 生儿育女的福利效应:子女数量及其性别对父母幸福感的影响 19. 建设国际化社区展现杭州国际化形象 20.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农村社会空间联系分析--以武汉市黄陂区李集镇为例 21. 跨境“双非儿童”的特殊教育与康复 22. 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23. 家庭社会工作实务的理论视野 24. 儿童意外伤害与儿童忽视:问题与出路 25. 农民家庭生活新秩序的建构:功能主义视角的解读 26. 我为长江中游城市群鼓与呼 27. 城市青年的文身体验. 情感叙事与身体抵抗 28. 日本老年社会工作服务承接主体能力建设研究 29. 中国公共记忆研究范式新思考:来自山地民族的启示 30. 浅析当代维吾尔族乡村社会结构及其变迁 31. 浅谈哈尔滨近代城市的历史纪元 32. “摊二代”心理偏差的原因及教育对策 33. 微信朋友圈里的舆论社会学 34. 基于分层线性模型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影响因素研究 35. 发挥乡贤文化多元治理效应的时代背景和路径选择 36. 中国城市居民个体社会地位与伦理行为关系研究 37.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方法论在城市研究中的独特性 38. 城市在马克思的历史叙事中的地位 39. 马克思关于城市的核心见解及其当代意义 40. 标准化的存在感觉与影响

西方社会学主要理论

一 结构功能主义 现代西方社会学中的一个理论流派。它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整体是以平衡的状态存在着,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会趋于新的平衡。 思想渊源 社会科学中的功能主义有着长期的历史。A.孔德和H.斯宾塞在其著作中都有所论述。□.迪尔凯姆、A.R.拉德克利夫—布朗和B.K.马林诺夫斯基对功能主义也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现代社会学中的结构功能主义是在以往的功能主义的思想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 美国社会学家T.帕森斯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了结构功能主义这一名称,他在以后的许多论著中,为形成结构功能主义的系统性理论作出了很大努力,并成为结构功能分析学派的领袖人物。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是行动系统的4个子系统之一,其他3 个是行为有机体系统、人格系统和文化系统。在社会系统中,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结构形成了社会系统的基本结构。社会角色,作为角色系统的集体,以及由价值观和规范构成的社会制度,是社会的一些结构单位。社会系统为了保证自身的维持和存在,必须满足4种功能条件:①适应。确保系统从环境中获得所需资源,并在系统内加以分配。②目标达成。制定系统的目标和确定各目标的主次关系,并能调动资源和引导社会成员去实现目标。③整合。使系统各部分协调为一个起作用的整体。④潜在模式维系。维持社会共同价值观的基本模式,并使其在系统内保持制度化。在社会系统中,执行这 4种功能的子系统分别为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会共同体系统和文化模式托管系统。这些功能在社会系统中相互联系。社会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社会系统内的各亚系统之间,在社会互动中具有输入—输出的交换关系,而金钱、权力、影响和价值承诺则是一些交换媒介。这样的交换使社会秩序得以结构化。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是趋于均衡的,4种必要功能条件的满足可使系统保持稳定性。 默顿的经验功能主义 美国社会学家R.K.默顿是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发展了结构功能方法。默顿认为,在功能分析上,应该注意分析社会文化事项对个人、社会群体所造成的客观后果。他提出外显功能和潜在功能的概念,前者指那些有意造成并可认识到的后果,后者是那些并非有意造成和不被认识到的后果。进行功能分析时,应裁定所分析的对象系统的性质与界限,因为对某个系统具有某种功能的事项,对另一系统就可能不具这样的功能。功能有正负之分,对群体的整合与内聚有贡献的是正功能,而推助群体破裂的则是负功能。默顿主张根据功能后果的正负净权衡来考察社会文化事项。他还引入功能选择的概念,认为某个功能项目被另外的功能项目所替代或置换后,仍可

社会学基本理论

社会学基本理论 一、社会概述 1、含义---唯实派认为,社会不仅仅是一个集合,而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唯名派认为,社会是代表其具有共同特征的许多人的名称,是实名而非实体。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认为,社会的实质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其中经济关系是决定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最基本的关系。 2、特征---社会是有组织、有文化的系统;社会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在任何社会发展时期,社会都是人类共同生活的最大群体;社会有明确的空间界限,存在于一定的空间范围之内;社会具有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社会有一套自我调节机制,它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的“活的机制”。 3、类型---根据阶级关系与生产关系分为亚细亚社会、古代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根据人类学划分为原始社会、野蛮社会、文明社会;从社会存在方式划分为狩猎和采集社会、园艺社会、游牧社会、农牧社会、工业社会与后工业社会;从社会整体结构划分为公社社会与社团社会。 4、德国经典社会学家滕尼斯划分为公社社会与社会。公社社会指绝大多数的社会关系是建立在个人的亲友关系上的社会。社会是指绝大多数社会关系是建立在正式的、契约化的、非人格化的、专门化的基础之上的。 5、孔德划分为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与实证主义阶段。

二、文化 1、含义--指某一民族或群体代代相传的、共享的整体生活方式,是赋予一个社会以特色的长期凝结和传承下来的思考行为方式及结果。 2、基本要素--符号、语言、价值、规范 3、特性--文化是人类进化过程中衍生与创造出来的;文化石后天习得的;文化石共有的;文化具有象征性;文化具有复合性;文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的发展过程;文化具有普遍性;文化具有民族性与阶级性;文化有多样性。 4、文化特质--一组文化的组成要素。 5、文化从--功能上相互联系而组成的一组文化特性。 6、文化模式--一个社会中所有文化内容组合在一起的特殊形式和结构。 7、类型--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主文化与亚文化、共同文化与差异文化。主文化是指一个社会站主导地位的、由大多数人共享的文化。亚文化是指仅仅作为社会上一部分群体所接受或特有的文化。 8、文化共同性来源有四个要素:物质上的相似性、生活上的相似性、人类环境资源的限制与影响、文化接触与传播的影响。 9、功能--文化石民族分野的标志;文化促进社会行为有了系统的规范;文化使社会团结有了重要的基础;文化塑造了社会的人。 10、文化分析中的种族中心主义与相对主义。 种族中心主义是以自己的文化为中心与标准来衡量别的文化,认为自己的文化石最优的。利:增进群体内的团结,减少团体内冲突,

城市社会学名词解释

3.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空间范围内居民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是人类在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环境基础建立起来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生态系统。 4.城市性: 沃斯把城市特有的生活方式叫做城市性,沃斯认为城市性是从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和人口异质性三个因素及其交互的关系中发展出来的。 5.韦伯 早期城市社会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6.凯文林奇 林奇并非学院意义上的城市社会学家,但作为20世纪城市设计最具灵感的学者,他对城市空间与人类行为的关系有着深刻的洞解。林奇相信环境对人有教化作用,城市意象能够给人带来心理的愉悦和激发人的行为和组织人的经验。人对环境的感知也绝非被动的接受。城市的经验本身就是一个有深度和完整的教育过程,认知发展的重点是建构秩序。 7.芝加哥学派 美国本土社会学创始于芝加哥大学,而芝加哥学派最早的一批学者所从事的工作就是城市社会学研究。芝加哥是美国19世纪发展最快的城市,城市的快速发展使芝加哥成为“社会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芝加哥学者研究的多与移民、城市扩张有关。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理论有:帕克的人类生态学、伯吉斯的城市扩张与同心圆理论、沃斯的作为生活方式的城市性。此外芝加哥学派开创了生态学方法。 8.城市域模型 1977年美国社会学家万斯提出城市域模型,其主要观点有两个: 第一、远方城市核的独立。人口向郊外扩展,使城市的郊外中心(核)得以独立,使城市中心与郊区相互作用的等级和强度降低了。 第二、外郊城市的兴起。由于降低了与城市中心联系的强度和等级,外郊城市加强了“自我维持”的能力,并最终脱离中心商业区,其功能甚至超过了原来的城市中心。 10.家庭结构: 是指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家庭结构包括两个基本的方面:一是家庭人口要素,二是家庭模式要素 11.城市化 城市化:是指人口、地域、产业结构、生活方式等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变的过程 12. 逆城市化:指人口由城市向农村地域的迁移,是城市化达到一定的阶段后出现的城市人口反向流动,是郊区化的发展。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的新阶段,

社会学的现代发展与主要理论流派.

社会学的现代发展与主要理论流派社会学从创立到繁荣,其中心都在欧洲。但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社会学发展的中心逐渐转移到了美国。二战之后,欧洲社会学研究又进入复兴和进一步发展的阶段,并且向世界其他地区包括许多发展中国家拓展,使得社会学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也受到高度重视,并迅速发展起来。 大致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社会学进入现代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突出特点是: 第一,加速化,即自从二战后,西方社会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进行了大量的社会学调查。可以说,社会学的应用研究成为一种世界趋势。 第二,多样化,即西方社会学没有统一的社会学理论,观点分歧,学派林立。 第三,分科化,即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的趋势加强,分科社会学种类增多。 第四,定量化,即在研究方法方面,社会学越来越注重定量研究,特别是计算机的广泛运用,大大加快了资料处理的速度,使社会学研究方法准确、快速、规范。第五,心理化,即侧重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社会。 自古典社会学以来,社会学有两个焦点问题:一是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即能否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人类社会,在这点上社会学理论往往被分为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两大阵营;二是关注社会的组成,即社 会是如何产生及为何产生,也即社会是如何运行的。围绕这两点,社会学在现代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理论学派。在这里,仅选择其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主要理论流派作一简介。 一、结构功能主义 结构功能主义初步形成于20世纪30-40年代,鼎盛于60年代,至今仍是西方社会学中的主要流派之一。它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和默顿。

塔尔科特·帕森斯(T.Parsons,1902-1979的社会学理论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第一,社会行动论。帕森斯认为,人们的社会行动包括以下四个结构要素:行动者、目的、情境、规范,而且在它们的基础上构成了更高一级的社会行动体系。社会行动体系包括有机行为体系、人格体系、社会体系、文化体系四个亚系统。因此,人的社会行动要受到有机体、人格、文化、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第二,一般系统理论。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不过是更一般意义上的行动系统的一个亚系统。他认为,一般行动系统具有四个基本的功能要求:适应功能(即系统保持与外部环境的交换,并将获得的生存资源分配给整个行动系统。它由行为有机体系来承担、目标获得功能(即确立目标的优先顺序,并调动系统的资源来实现这些目标。它由人格系统来承担、整合功能(即系统必须协调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使之成为一个功能总体。它由社会系统来承担、潜在模式维持功能(即系统根据某种规范维持某种社会行动的延续性。它由文化系统来承担。这四个功能必要条件的满足与否,决定了社会系统或其他一切行动系 统的生存能力。第三,均衡论。帕森斯系统功能理论的核心是强调社会系统的整合和均衡。他认为,在一般情况下,系统总是趋于稳定与均衡状态的,一旦发生反常现象,原有的均衡被破坏,社会系统就会通过反馈机制进行自我调节,自发地返回均衡。帕森斯的宏观的、高度抽象的、严密的理论体系对西方社会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他的理论没有充分地看到社会冲突与社会变革的作用,具有明显的保守倾向。 罗伯特·金·默顿(Robert K. Merton,1910-的社会学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层理论。默顿主张建立一个介于宏观理论与纯粹经验研究两者之间的“中层理论”。这种中层理论能将理论与经验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最终推动社会学理论的发展。第二,均衡功能论。在默顿看来,社会单位对系统可能有正功能,也可能有负功能;可能有“显功能”,也可能有“潜功能”。他认为,社会单位对整个体系之和谐与整合与否,应由验证法来一一加以研究,不可一概而论。默顿的功能论是一种均衡的功能论。他不仅想知道为什么个人会顺从他人和群体的意志去行事,而且也想知道为什么某些人会走向偏差而导致社会的非整合。

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及其政治学指向

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及其政治学指向 ——基于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一种理论阐发 程晖哲学专业0311232 指导教师:夏莹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列斐伏尔后期文献《The Production of Space 》的解读,着重阐发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如何与马克思的经济概念融合、对应,并最终由空间经济学走向空间政治学。在阐释空间政治学中所涉及到的诸多概念的过程中,对比了列斐伏尔与马克思思想的异同。 [关键词]空间的生产、空间政治学、日常生活 一 [正文] 昂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1901~1991),这位20世纪的现代法国思想大师,在将近一个世纪的生命历程中,为后人留下了六十多部著作、三百余篇论文的丰富的精神遗产,是西方学界著名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之父”,“现代法国辩证法之父”,区域社会学、特别是城市社会学理论的重要奠基人。 早期的列斐伏尔,主要的学术思想体现在他的《日常生活批判》与《现代世界中的日常生活》这两本著作中。在列斐伏尔看来,发现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就是发现日常生活批判的认识论。在早期他主要是运用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异化特别是意识形态异化现象,作了分析与揭露。其后,列斐伏尔走出了异化理论的框架,将日常生活独立在经济与政治之外,并且将日常生活的地位提高到了生产活动之上:日常生活取代了马克思的工厂车间而成为社会的核心位置;现代日常生活扮演了过去“经济”的角色,占据了统治地位,从而成为了新革命的源泉。因为日常生活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组织化的一个重要的压迫核心。但日常生活这一概念却似乎始终存在于列斐伏尔理论话语之中。因此,通过前期与后期的列斐伏尔对“日常生活”这一概念的不同理解,我们可以发现他思想中存在的断裂。 例如,在其早期著作《被神秘化的意识》一书中,列斐伏尔指出日常生活是沉闷单调的生活现实,它终究要被一种革命的、非异化的社会生活所取代。几十年后,在他的系列著作《日常生活批判》中,同样的日常生活,却变成了富有革命的场所,可以作为神秘的和非异化瞬间。日常生活的单调乏味如同漫天乌云,而瞬间的在场则似

社会学概论主要理论

社会学概论主要理论十分以上喔 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1.社会学创立时期代表 (1)孔德(社会学之父)将社会学居于科学最高层次;“秩序”和“进步”是他的两个核心概念。 (2)卡尔·马克思;(3)斯宾塞 2.社会学形成时期代表 (1)涂尔干: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②社会团结理论;③失范理论;④社会学研究方法准则; ⑤功能分析和历史分析方法:系统的社会学功能分析。 (2)韦伯:①理解社会学--韦伯认为,研究对象是社会行动。 ②社会行动类型。合理性是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 3.芝加哥学派:社会学起源于欧洲,但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是在美国成立。 4.结构功能论 关注焦点在于社会均衡是如何维持和不断修复的。代表人物是帕森斯和默顿。 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和《社会系统》。其AGIL功能分析图式是理解其结构功能理论的重要内容。默顿:《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提出显功能与潜功能。 5.冲突理论 (1)源于马克思的社会思想,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是最早、最深刻和最系统的冲突论; (2)辩证冲突论:德国达伦多夫--《工业社会的阶级和阶级矛盾》。 6.交换理论:霍曼斯提出,布劳修正--《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 7.符号互动论:源于美国社会学家米德,主要代表人物是布鲁默和戈夫曼。 8.社会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所主张的理论道路。 9.艾尔弗雷德·舒茨--奥地利--创立现象学社会学。 11.“五脏六腑”--费孝通 第二章社会学研究方法 1.实证主义方法论 遵循自然科学法则,用普遍因果律研究社会现象的方法理论,以孔德《实证哲学教程》为代表。 2.人文主义方法论 反实证主义方法论,是对社会行动过程及结果予以主观意义理论的方法。 基本观点: (1)强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 (2)研究的目的在于“理解”而非“说明”; (3)立足于微观层面,研究社会现象。 3.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方法论基本观点 (1)承认客观的社会规律; (2)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进程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3)唯物史观,强调人类的历史实践活动,注重制约人的行动的社会物质环境。 4.当代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流派 (1)后实证主义--20世纪后期,波普尔的证伪理论、科学哲学家库恩的“科学革命论”和“范式理论”占主导地位。 (2)新人文主义--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欧洲兴起的新人文主义,又称新韦伯主义。 (3)批判诠释理论--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被称为“用历史诠释学观点考察真理”的里程碑。 (4)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在文化、文学领域形成的一种哲学思潮,对社会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探析_李春敏

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探析 ●李春敏 内容提要 亨利·列斐伏尔是当代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研究的开创者,他从空间的社会性出发,通过对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尝试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空间化改造,并探讨了“差异空间”的生产及社会主义空间的可能性。 关键词 列斐伏尔 空间 空间生产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1)01-0062-07 亨利·列斐伏尔(H e n r i L e f e b v r e,1905~1991)是当代新马克思主义者中最早对空间及空间问题进行理论阐释的学者,其空间研究的代表作《空间的生产》长期以来被奉为空间分析的经典之著,列斐伏尔将空间分析与全球化、都市化以及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开创了空间研究的新视野。值得关注的是:列斐伏尔对空间的探讨是从对马克思思想体系的研究出发的,他的空间生产理论也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而在此以前,还没有马克思主义学者对空间的社会属性以及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给予理论和政治重视。系统梳理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对于我们重新认识马克思思想体系中的空间维度及其当代价值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爱德华·苏贾(E d w a n d s o j a)是这样评价列斐伏尔的:“在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所有伟大的人物中,列斐伏尔也许是最不为人所了解,也是最被人误解的人物。他卓尔不群,是后现代批判人文地理学的滥觞,是攻击历史决定论和重申批判社会理论空间的主要源泉。他这种坚定不移的精神引发了一大群人开展其他形式的空间化,如萨特、阿尔都塞、福柯、普兰扎斯、吉登斯、哈维和詹姆逊等人。即便在今天,他依然是富有原创性和最杰出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者。”① 一、空间的社会性 在当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空间转向”中,列斐伏尔可以称之为一个开创者,他敏锐地注意到历史和社会生活的“空间性”长期以来被湮没在人文社会科学所编织的“时间-历史”维度中,“空间”在其中仅仅是一个外在于现实社会历史进程的“容器”和社会关系变革的被动载体。与此相适应,“空间”也只是某些“空间学科”,如:建筑学、地理学、都市研究的主题,这些学科把“空间”当作一种纯粹的科学对象,而忽略了其丰富的社会内涵。列斐伏尔认为,“空间”的问题域远远跨越了这些“空间学科”,而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空间”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家眼中不应只是充当一种辅助物或背景,恰恰相反,它本身就是主角,空间是可以将经济、政治、文化子体系重新加以辩证整合的一个新的视角。 ①[美]爱德华·W苏贾:《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42页。

在社会学理论的四大研究途径

在社会学理论的四大研究途径(建构主义、功利主义、功能主义和批判结构主义)(沃特斯2000:6ff.)当中,以社会系统理论为表现形式的功能主义传统由于强调整体、均衡和稳定,可以说是最为强调“社会和谐”的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他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学派被人们称为日内瓦学派。皮亚杰的理论充满唯物辩证法,他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德国倭铿对其精神生活哲学的自称。主要是突出人的精神生活的能动性。...行动哲学反对自然主义与社会主义。认为自然主义对人的精神加上错误的限制,它虽给予人以自由,但不能指导人正确地使用自由。社会主义不能给予人的生活过程以统一性,不能了解 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一种主张从人们互动着的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和理论派别,又称象征相互作用论或符号互动主义。符号互动论作为一种关注个体行为的社会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它强调人类主体性的理论前提、关注个体间互动行为的经验研究取向。是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W.詹姆斯和的著作中提出的。 现象学的词源可上溯至18世纪法国哲学家兰伯尔以及德国古典哲学家G.W.F.黑格尔的著作﹐但其含义均与胡塞尔的用法不同。胡塞尔赋予“现象”的特殊含义﹐是指意识界种种经验类的“本质”﹐而且这种本质现象是前逻辑的和前因果性的﹐它是现象学还原法的结果。狭义的现象学指20世纪西方哲学中德国哲学家E.胡塞尔创立的哲学流派或重要学派。其学说主要由胡塞尔本人及其早期追随者的哲学理论所构成。广义的现象学首先指这种哲学思潮﹐其内容除胡塞尔哲学外﹐还包括直接和间接受其影响而产生的种种哲学理论以及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中所运用的现象学原则和方法的体系。 现象学不是一套内容固定的学说,而是一种通过“直接的认识”描述现象的研究方法。它所说的现象既不是客观事物的表象,亦非客观存在的经验事实或马赫主义的“感觉材料”,而是一种不同于任何心理经验的“纯粹意识内的存有”。 结构化理论 以吉登斯为代表的一种社会理论,关注具有知识和能力的人类作用者与其所处的广泛社会系统和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 该理论通过对社会学理论传统的反思,树立了自己的理论目标,即超越传统理论的二元分裂的局面,确立自己的研究对象。他提出社会学所探求的社会结构,只有经过结构化过程才能得到说明。 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用行动者模型——分层模型展开对结构化的论述。所谓分层模型,就是将行动者理解为一系列的意识层面,这些意识层面主要分三个层次:凭借语言的话语意识、凭借理性的实践意识、以动机和认知为主的无意识。在吉登斯看来,结构并不决定行动,而是行动的意外结果。结构只是使行动结构化,行动展现了结构并再生了结构。由此可见,吉登斯对结构与行动二元对立的调和,不过是在两者间进行循环论证 双重性 结构化过程具有双重性,一方面社会结构规定着人们的社会活动;另一方面人们的社会活动也产生和再生出新的社会结构。 功能主义 社会学解释

城市社会学(判断)修订ABC排序(简化)版本

二、判断题(每题1分) 错误的 A按照社区的空间特征我们可以将社区华为为整体社区和局部社区两大类型。F A按照社区的部组织形式可以将社区划分为法定社区、自然社区和专能社区三大类型。F A按照危机中的不同利益主体分类,可以将城市公共危机分为外生型危机和生型危机。F B、补缺型的社会福利是指为全体公民提供的福利,是一种常态性的社会制度,是社会制度结构中常规化和永久性的重要组成部分。F B边缘城市是西欧城市发展的新形式,是位于原中心城市周郊区新发展起来的商业、就业与居住中心。F B伯吉斯的同心圆理论中所说得过渡区是指蓝领中产阶级或工人居住区。F B补缺型的社会福利也称之为普惠型社会福利,是指为全体公民提供福利。F C、城市社区的异质性要低于农村社区。F C城市的产生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联合国界定,5万人口以上的聚集地就是城市,在此规模以下的聚集地则是农村。F C城市的起源常常被认为是国家和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之一,城市、国家和文明的概念可以等同。F C城市的生产消费活动是城市文化的表层文化。F C城市公共危机管理与国家安全管理的差别主要在于管理的主体不同。F C城市化的历史就是城市发展的历史。F C城市居住空间的研究的理论基础来源于人类学。F C城市居住空间研究的新古典经济学派关注权力、冲突和空间之间的关系,由北美的政治学者最先提出。F C城市社会问题是城市社会学研究的唯一容。 F C城市危机管理的重点在于应急处置。F C城市危机管理的重点在于应急处置。F C城市营销的历史源远流长,理论系统的形成产生于14世纪时候的意大利。 C城市营销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14世纪的英国。F C城市应急联动系统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先进技术将各种应急资源统一在一套完整的智能化信息处理与通信方案中,其核心作用在于实现城市公共危机管理事件处理的统一指挥。F C城镇的本质特征包括:F C抽样单位与构成总体的元素总是相同的。F C从本质上来说,西方文化是一种整体文化,文化是一种个体文化。F C从郊区的发展模式来看,美国和西欧基本相同。F C从实践来看,我国目前的社区建设大多以基层自然社区作为操作单位。F D当今的社会流动就是精英流动的过程。F D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社会学的研究中心逐渐转移到美国F D定序测量时测量层次中最低的一种。F D多核心模式是法国地理学家哈里斯和乌尔曼在研究不同类型城市的地域结构时发现的。F E2008年汶川地毡暴露出我国城市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缺位,同时也催生了城市公共危机管理学科领域的出现。F F F、粉领群体是指拥有一定的知识资本,一般从事脑力劳动的那部分人。F G概括性差是定量研究的一个比较大的缺点。F G概率抽样主要是依据研究的主观意愿、判断或是否方便等因素来抽取对象,它不考虑抽样中的等概率原则。F G根据流动的原因,我们将社会流动划分为代际流动和代流动。F G根据文化在社会中的作用,我们可以将文化划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F G古罗马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最突出的特征就是追求人的尺度、人的感受以及同自然环境相协调。F

城市社会学期末复习修订新版本

城市社会学课程题库 考试说明: 考试卷型:(1)多项选择题25题,每题2分,共50分 (2)判断题50题,每题1分,共50分 考试形式:机考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多项选择题 1 1、在韦伯看来,完全城市应该具有()的功能。 A B C D E A.贸易 B.军事 C.法律 D.社交 E.政治 12、关于芝加哥学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A.创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社会学系 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城市研究中心,成为了城市社会学研究的基地 C.以帕克为代表的第二代芝加哥学派社会学家所创立的城市人类生态学理论才真正 代表了芝加哥城市社会学派理论 D.在新城市社会学理论出现以前,人类生态学基本上统治着城市社会学研究,是主 流的社会学理论和研究范式 E.由美国社会学家J.沃顿所提出 1 3、下列关于伯吉斯的同心圆理论,表述正确的是: A B C A.在伯吉斯看来,每个城市都有它的生态布局,这个布局是按照同心圆的格局组织 起来的 B.中心商业区是最内核的地带 C.过渡带带是由许多商业和轻工制造业以及主要由平民、移民和游民组成的居住区 D.过渡区的外围是中层郊区,也成为高级住宅区 E.第四圈居住的是内层郊区,是蓝领中产姐姐居住区或成为工人住宅区 F.第五圈成为往返区,是外层郊区和城乡结合部 1 4、问卷的结构往往包括: A B C D E A.封面信 B.指导语 C.问题 D.答案 E.编码 1 5、实地研究通常采取的方式包括: A B D E A.观察法 B.文献法

C.访谈法 D.问询法 E.跟踪法 2 6、郊区化是指由大城市中心区(),促使人口、产业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的一种离心分散化的现象。 A B C D A.地租昂贵 B.人口稠密 C.交通拥堵 D.环境恶劣 E.就业难 2 7、边缘城市的特征主要包括: A B C D A.建筑低层 B.低密度 C.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专业化产业结构 D.人口的多样化、隔离化 E.行政上有主体、空间上有界限 2 8、目前我国城市人口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A B C D E A.人口增长过快对于城市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带来较大压力 B.城市人口素质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 C.城市老龄化问题比较严重 D.城市人口流动加速 E.城乡就业矛盾突出 4 9、农村社区主要具有下列哪些特征? A B C D E A.传统主义 B.仪式主义 C.持续教育 D.单一的标准化和可预期性的社会角色 E.民俗和民德是行为依据 4 10、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一书中描述的中国农村社会的特征包括: A B C D A.礼治秩序 B.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C.无为而治 D.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 E.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构成的网络 F.家族和血缘体作用不明显 4 11、关于费孝通的“差序格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A.差序格局如同一颗石子投入水中后激起的同心圆扩散圈 B.在乡土中国,每一个人都把自己当作圆心,以差序的方式来建构与他人的关系

【社会学考研必看】_社会学研究方法多种简答题附答案

简答题: 1、对社会研究可以进行哪些分类? 从研究的性质上看,可以分为理论性研究、应用性研究; 从研究的目的上看,可以分为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 按照调查对象的范围,可以分为普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 从研究的方法上看,可以分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 从研究的时间尺度上看,可以分为横向研究、纵向研究。 2、理论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最主要的差别是什么? 理论性研究强调通过研究来发展知识,寻找社会运行的规律; 应用性研究强调通过研究来直接帮助解决社会实践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3、理论研究包括哪些类型? 一般来说,即包括在抽象层次进行学术探讨; 也包括在理论层次上运用实证方法研究现实问题(实证研究,是理论性社会研究的重点)(建立假设得到理论解释——观察、概括、抽象、检验已有理论,提供新理论解释) 4、采用哪些方法可以提高理论性研究现实的社会价值? 一方面应该提倡理论研究者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将理论研究的选题方向更多地集中在与人类社会的重大现实问题和长远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另一方面理论研究者应该尽可能地采用一些比较通俗的表述方式,或者通过科普读物的方式给普通读者传播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 5、简述应用性社会研究的主要领域? 主要类型:社会生活状况研究、社会问题研究、社会政策研究、社会发展指标和社会影响评估等。 主要研究领域:人口管理、劳动就业、城市建设、公共交通、环境保护、区域发展、社会治安、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社会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其他各领域也需要社会科学的应用性研究) 6、简述探索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部分:一是实地考察;二是请教专家;三是查阅资料。 7、简述探索性研究的方法特点? 比较简单,不太严格。观察法、访谈法等,有时也进行小规模问卷调查,一些典型个安调查,结果并不用来推论总体,也不用来检验某种假设,而是为提出理论假设提供初步的根据和其他相应的信息。 8、解释性研究的方法特点? 解释性研究的目标是回答“为什么”,是解释社会现象的原因和说明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首先进行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需要比描述性研究的程序更复杂,方法更精致、更严谨,针对性也更强。 9、普查的主要特点? 第一,普查资料本身可准确地反映社会总体的一般特征。 第二,普查的形式比较规范,保证了普查资料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第三,普查所涉及的调查项目一般都较少,并且对资料的深度要求不高。 第四,普查需要调动大量的人力、物力且耗时较长。 10、抽样调查的特点? 首先,它只对总体中一定数量的个体进行调查,因此比普查要节省时间、人力和经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