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城市边缘区城市化进程的实证分析——以南京江宁区为例

大城市边缘区城市化进程的实证分析——以南京江宁区为例

大城市边缘区城市化进程的实证分析——以南京江宁区为例
大城市边缘区城市化进程的实证分析——以南京江宁区为例

收稿日期:2002-12-20; 修订日期:2003-04-1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高速公路对城市用地布局的影响与优化研究 (40271040)

作者简介:朱振国(1970-),男,博士,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与土地经济学,参与主持过多项国家基金项目,已发表论文30多篇。

大城市边缘区城市化进程的实证分析

以南京江宁区为例

朱振国1

,许 刚2

,姚士谋

1

(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8;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摘要: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地域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向乡村转化的过渡地带,也是土地与空间利用方式最富于变化的地域实体,其在城市化进程中最具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敏感性特征。该文以南京江宁区的城市化进程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江宁区城市化发展的条件与背景,探索边缘区城市化进程的特征与驱动机制,并依据世界性趋势,推断江宁区城市化发展的模式与前景,以探求大城市边缘区城市化发展的对策。关键词:城市边缘区;城市化;用地扩展;驱动机制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504(2003)03-0076-04

城市化深刻影响着传统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并形成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1]。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增长,综合竞争力极大提高,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城市化迅猛发展。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Stiglitze)指出: 21世纪初期影响最大的世界性事件,除高科技以外就是中国的城市化 。当前我国的城市化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由过去的乡村城镇化逐步转向以城市为主的城市化,尤其是逐步放弃控制大城市发展的政策性壁垒,使大城市发挥越来越明显的区域带动与增长极核效应[2]

。从地域空间结构分析,大部分大城市开始进入中心区与外围区同步发展的旺盛建设时期,城市边缘区已成为多数大中城市的主要增长地域。事实上,城市化对边缘区空间发展影响最为明显,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最敏感、变化最大、最迅速的地区在城市边缘区(urban fringe)[3]。

城市边缘区是乡村城市化过程中的半城市化地域,也是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产生激烈冲突的地区,其社会、经济环境较城市或农村中的均质社区而言具有明显的复杂性、动态性和异质性。因此,边缘区经济增长、土地利用以及社会发展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大城市自身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实施[4]。江宁是南京市域的一个近郊行政区,位于主城南部,城市边缘区域特征明显,其中既有城市建成区,亦有刚刚起步的城市化地区和郊区农村区。近年来,该区域接受南京大都市扩展与产业辐射的同时,自身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也得到极大提升,体现了大城市边

缘区城市化发展的一般性特征:影响因素复杂,驱动机制特殊。因此,对它的研究具有典型性。

1 江宁区城市化发展的背景与基本特征

1.1 城市化发展的背景

1.1.1 城市外边缘区 的地缘属性 江宁区东、西、北三面呈半环状围绕南京主城,远城点46km 、近城点13km,平均空间幅度27km 。它是南京都市圈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具备健全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根据对江宁区的交通可达性分析,在当前路网状况下,各地出行时间差别较大,在半小时门槛条件下,大部分镇行政中心的交通便捷。从公交通行密度及人流通勤状况看,除了行政中心(东山地区)与麒麟处于南京主城最紧密的通勤区(内边缘区)外,其他地区(约90%的面积比重)与主城(核心区)的关系,从人流、产业联系与建筑密度等指标看,可以判别为大城市的外边缘区属性的空间地域[5]。1.1.2 非稳态的 区 城 边界 由于边缘区的地域特征,江宁城市化进程经常受南京都市空间扩展和行政区划调整的影响和干扰。如,南京建成区由解放初的42km 2

扩展到1997年的144km 2

,而自1982年以来,南京市区的行政区划先后三次调整。这种变化与发展往往以蚕食近域郊区的人口、城镇与土地资源为代价,而江宁区是这种变化的主导地区,如1986年和1996年江宁区有3个乡和7个行政村分别划入南京主城区,致使江宁辖区的土地面积与人口规模不断缩小,而部分近城优质要素剥离,使得全区的重点发展空间与投资策略受到不利的影响。

第19卷 第3期

2003年5月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Geography and Geo-Informati on Science

Vol.19 No.3May 2003

1.1.3 较好的经济发展基础 江宁区在南京市乃至江苏省经济基础良好,各项指标处于上升发展中。1999年人均GDP 为12579元/人(折合1500美元,同期全国6534元;江苏为10665元)。从产值结构看,已经完成了 一二三 向 二三一 的转型,二产产值比重高达62%,工业主导特征日益明显,工业化程度逐步提高。

1.1.4 堪忧的劳动力素质 与南京主城作为全国智力密集的中心形成反差,江宁区劳动力素质并没有优势。据区农调队对100户农村家庭的规模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有关问题进行的调查,全区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 8a,因此,劳动力素质问题有可能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表1)。

表1 农村家庭劳动力文化结构(2000年)

Table 1 Stru cture of education for labor in rural household(2000)

大专及以上高中及中专初中小学

文盲或半文盲

比重(%)

2

18

44

26

10

资料来源:江宁区统计局资料。

1.2 江宁区城市化发展的特征

对长序列的人口资料分析表明,江宁区城市化发展长期处于低水平停滞状态(15%左右),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城市化呈现稳步发展态势,自90年代末期,城市化才有比较大的跃进。但整个发展期间,包含两次不正常波动,一次在60年代初期,另一次在80年代中期,这均与行政的扰动因素有关(特别是区划调整,人口统计口径变更)

图1 城市化率的发展曲线

Fig.1 T he developmental curve of urban ization in Jiangning

从内涵特征看,以20世纪90年代作为分界,江宁区城市化进程形成下述两个不同的阶段:1)90年代以前,尽管跨入初步工业化时期,但社会传统计划色彩浓厚,农业、农村社会的特色明显,城市化发展在低水平台级上徘徊。2)90年代以后,江宁区经济结构日益多元化,经济活跃,地方财政自主性增强。

一个开放型的工业化中期新型经济区域开始显现。江宁区的功能也从一般意义的提供农副产品的都市郊区,转变为主城工业配置的有机组成地域,与主城互动协作、一体发展的整体地域。总体而言,当前江宁区城市化发展体现了如下的基本特征。

1.2.1 基本跨入快速城市化发展的门槛 按照1999年全区城镇人口基本数据,结合其它方面的资料旁证分析,江宁区当前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35%左右,而其人均GDP 也已超过1000美元。根据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城市化水平达到30%与人均GDP 达1000美元是一个重要的临界指标,因此,可以认为江宁区城市化发展已经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1.2.2 初步形成互动的 区 城 关系 江宁与南京主城的关系密切。从通勤看,据1999年4月份新(街口)东(山)线统计,江宁区东山镇该月乘公交车往返南京的乘客有787731人,单向日流量13130人;而加上住在南京而工作在江宁的昼夜摆动人口为6000人和中巴车、出租车和厂车的客流量,东山的单向日流量应该在2 0万人以上;从信息联系看,据1999年4月1日的电讯统计,江宁区当日打入南京电话4万次,占当日全区总打出次数的52 8%,超过本区内部通话率(25%)的一倍以上;从产业关系看,江宁区也已成为南京重要的工业基地。调查表明,目前江宁区工业总产值的3/5是由非县属企业(国家、江苏省、南京市)创造的,而其余2/5中的20%又是直接为南京市区内的企业配套的。因此,江宁区与南京主城已初步形成了 互动型 关系框架。1.2.3 城市化发展的空间二元性突出 江宁区经济发展在空间上表现出极大的差异,以行政中心 东山地区为代表的城市内边缘地区,工业化程度高,经济增长快,成为高收入地区、重要的劳动力流入中心;而区外缘城镇如周岗、横溪等工业化较弱,第一产业比重时有提升,农民67%的基本收入来自农业经营。而此二元性的空间差异影射到城市化空间发展的实效也体现出区域间的不平衡性,如大部分镇的城市化水平较低(部分甚至低于10%),而

最高的东山镇高达65%以上,且在空间上呈现围绕南京主城近似(类)圈层式的分布。近主城的区内缘城镇,体现一定的主城郊区化特征,居住偏好明显,城市房地产开发和相应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极大地提高了城镇发展的品质。而大部分外缘区域城镇化动力薄弱,基础设施的标准较低。

2 江宁区城市化进程的驱动机制分析

一般认为,产业的空间集聚与结构转换、城市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技术进步等三个因素,基本构成现代城市化的动力。根据笔者对江宁区研究,其城市

77第第3期 朱振国等:大城市边缘区城市化进程的实证分析

化进程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以下三方面。

2.1 产业结构的转换驱动

工业的发展和工业的集聚是激发城市化的第一推动力,当前江宁区的工业发展已达到一定程度,但从其工业化进程产生的实际城市化效应看,工业化推进速度远高于城市化速度,而工业化加速对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速度影响有限(表2)。

表2 江宁区工业化效果

T able2 Summary of indus trialization in Jiangning

典型年份198419921999工业化初期

1992/

1984

年均

递增

(%)

工业化中期

1999/

1992

年均

递增

(%)

工业总产值(亿元)5 4440 05237 327 3628 345 9234 52财政收入(万元)453310585460462 3911 544 2427 22非农劳动力(人)16 021 9926 81 374 051 223 37

非农业人口(人)50117824121199401 646 411 456 45

总人口(人)69 173 774 71 060 81 010 2

城市化水平(%)7 2511 1916 061 545 61 436 2 城市化发展与第三产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当前三产服务的发展已成为江宁区提高与推进城市化的直接途径。据统计,目前江宁区三产对GDP增量的贡献率达54%,从业人员达11 3万人,占全社会劳动力的26 4% 。三产服务发展得益于江宁区独有的边缘区区位特色,特别是其针对南京主城消费对象的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拉动江宁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行业,并成为江宁区经济最为活跃的增长点。由此也带动信息咨询和其他各类专业市场的发展,使江宁区的城市功能得到日益完善,城市对周围农村人口、南京人口的引力增强,对道路、服务设施等城镇基础设施需求上升,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2.2 开发区经济增长及城建是城市化首要驱动力

距南京主城7km的江宁经济开发区建于1992年,在全区城市化进程中,开发区发展的作用显著。如开发区面积为25km2,居住人口为1 5万人,总活动人口3万人左右,财政收入却占江宁区的45 1% (而2000年,全区财政收入增量的54 2%由开发区创造),并初步形成以百家湖为核心、三个圈层结构(游乐、居住、高新技术和高新科研区)的新城区形象。特别是江宁开发区和民营科技园已纳入高新技术开发区范畴,上升为国家级开发区,成为南京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区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外资引进工作,提高了城市化水平。据测算,外资发展带动全区工业总产值达237亿元,工业增长5 9倍,增加就业岗位4万余个,财政收入达4 6亿元,非农业人口增加3 75万人,城市化水平上升2个百分点。同时,开发区的充裕财政资金,为提高全区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2.3 东山新市区建设是城市化空间集聚核心

东山镇是全区重点发展地区,其首位度已从1990年的1 06上升到2000年的2 16,并呈进一步上升趋势;经济方面,2000年东山镇GDP(22.4亿元)是最低乡镇(东善桥镇,2 14亿元)的10 5倍,人均GDP是最低乡镇的2 77倍。东山实施了 西进南拓 城市发展战略,即将拉开110km2城市建设框架,形成城市常住人口30万,城市化率90%以上,已实现与南京全面接轨。东山新市区建设有力地配合了南京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进程,它对主城功能完善、解决用地紧张等方面的问题,并加快要素在江宁区的集聚,推动全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特别提升江宁区的城市形象与知名度起到很大作用。

综上所述,江宁区外向型经济密度高,开发区发展水平较高,这对城市的成长和发展以及区域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可以预见,江宁产业结构特别是城市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转型和升级仍将对全区的城市化发展带来重要影响。在这一过程中虽有可能失去一些传统的就业岗位,但如果能够抓住机遇,在信息服务业方面创造出自己的品牌,将创造大量的非农就业机会,有利于城镇对乡村人口的集聚作用,使城市就业结构更加合理。

3 城市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与前景分析

边缘区城市化受主城扩展与自身本土城市化两种因素的复合作用[6],随着大城市主城母体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其对边缘区的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影响迅猛增强,使边缘区城市化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3.1 区域功能的重新定位

据新规划思路,江宁区将面临新的功能定位:

南京新市区 纳入中心城市空间发展范畴,建设既与南京主城融合,又具有完备功能和鲜明特色的南京新市区。具体是以城市新区、产业发展基地和生态环境调节圈为目标,形成具有时代特色、充满发展活力,与南京主城合理分工、呼应的新区。

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利用南京科技人才的优势,把江宁区造就成为南京人才资源释放能量的场地,造就成为吸纳全国科技资源产生集聚效应的基地,形成跨世纪发展的产业高地和新的增长极。

都市农业集中区 据估算,南京市自产的产品除肉类外只能满足南京市蔬菜消费的35%、禽蛋消

78

第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第19卷

江宁区统计局内部调研资料。

费的23%、水产消费的56%、牛奶消费的26%。因此,利用近城的区位,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成融经济、社会、生态功能于一体的都市型现代化农业。江宁区将更多地承担与分散主城的部分功能,为城市化发展提供土地与经济发展的有效空间。3.2 区域发展条件的重构

从大区域层面看,未来将建设南京都市圈,形成由南京辐射至镇江、扬州、滁州、马鞍山等地的环形放射式城市快速路网络。江宁区是南京城市 东进南延 发展的重要地区,是南京市域南部的吸引中心,南京都市圈规划中的12个外围城镇中就有东山、沧波门、仙西3个位于江宁区境内(其中仙西为部分),另外汤山风景区、牛首山风景区以及南京南站和禄口机场均位于江宁区内,这些重点地域的规划与建设必然会拉动江宁区自身的城市化进程。特别是随着南京都市圈内部快速交通网络形成,南京市区辐射能力将得到提升。如随着南京地铁1号线建成以及地铁2号东山出口建设,将进一步拉近主城与江宁区的空间与时间距离,增加其与主城的人流、物流,推动主城郊区化与本区城市化的进程。

3.3 未来城市化发展趋势判断依据多项数据预测,江宁区本土城市化水平近、远期分别达到40%和60%,居住城市化水平近、远期分别可达45%和65%。在10a 内,城市化水平从30%提高至65%。并逐步由量变向质变转化,实现城市化质量的提高。预计在20a 内江宁区城镇人口增加一倍,其中15%左右可能是外来人口,而75%将来自城镇自增长和农村转移人口(届时乡村转移的贡献将会达70%左右)。这种趋势判断受现实中的因素干扰较大,需要特别关注如下几方面。3.3.1 南京主城调整的影响 南京主城未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将控制人口的过度增长,有计划疏散旧城人口。旧城的人口合理容量在100万人左右,远景共需疏散人口50万以上;主城人口在2020年的目标是280万人左右 。笔者认为,受交通便捷性牵引与房产开发引导,主城疏散的人口超过一半将被江宁区吸纳,但这种疏散的时间跨度很难确定。因此,参照当前房地产开发程度与产业扩散的情况,近期至多5万人,远期可能为10万人。

3.3.2 建设资金与土地的保证 2010年江宁区按86万人口,城市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增加0 86万人,要投入1 7亿元,未来20a 提高30个百分点,即至少25亿元 。单从政府的财政资金难以完全承揽建设的责任,需形成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

制。根据预期的城市化发展,未来20a,江宁区必需预留出新增建设面积20km 2的城镇开发空间 。

4 结语

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这是解决农村发展中深层次矛盾的根本举措[7]

。但城市化问题不

是简单的人口城市地域转换,而是涉及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与耕地)、农村人口转化、剩余劳动力的去向以及城市工业、第三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城市用地规模及许多地区环境生态建设保护的综合性问题,大城市边缘区的城市化尤其如此。

江宁区具有大城市边缘区的地缘优势,其城市化进程景象比较复杂。一方面,通过实施地区发展重点突破战略,大力提升近城地区,尤其是东山的城市现代化水平,与主城城市扩展配套与接轨,同时呼应主城 退二进三 的土地置换过程,有力地推进了城市化的进展。另一方面,江宁区的城镇与城市化发展的 距离衰减 特性突出,这与城市化发展城市近域扩展密切相关。区空间内缘(邻近南京)成为高

度城市化的地区,区外缘空间的乡村城镇化的进程

逊色于重点地区城市现代化发展。值得指出的是,江宁区作为主城扩展的承受部分,对于合理城市地域结构形成意义重大,对其合理空间规划,将为主城的有序扩展创造有利的生态与经济的有机结构,使大城市扩展摆脱传统的圈层蔓延模式。

参考文献:

[1] 林广,张鸿雁.成功与代价 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M ].南京:东

南大学出版社,1999.10-13.

[2] 瞿伟.我国大城市边缘区可持续发展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

报(自然科学版),2002,25(4):587-589.

[3] 顾朝林,陈田.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特性研究[J].地理学报,

1993,48(4):317-328.

[4] 宗跃光.大都市生命周期与城郊化趋势[J].人文地理,2000(4):

12-15.

[5] 朱振国.大城市空间扩展与边缘区土地利用研究[D].北京:中

科院研究生院,2002.55-57.

[6] 臧淑英.试论大城市边缘区的成长机制[J].中国地理,1998(6):

29-32.[7] 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等.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可持续发展[M ].

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95-103.

[8] 江宁统计局.江宁区统计年鉴[Z].1999,2001.

(下转第87页)

79第第3期 朱振国等:大城市边缘区城市化进程的实证分析

按照现在整体开发的经验系数,1km 2容纳1万人。

根据测算,包括五通一平的基础设施投资、人均居住建筑面积造价,人均水电、通讯等公用设施和服务设施,以及提供就业岗位的建设费用估算,人均在2万元以上。南京市规划局.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方案.2001.

也高于第一产业,即收入需求弹性依次递进提高,导致生产要素逐步流入第二、第三产业部门,并促使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转换,从而促进海洋经济系统的高度化发展。

按照产业结构成长的基本理论,区域内产业结构成长,内涵上与区域内产业关联度不断增进有密切关系,实质上产业结构区域成长过程,就是区域内各产业关联作用程度提高的过程。因此,发展区域海洋经济,应着重在区域内寻找和培育带动产业发展关联程度最大的主导产业,促进多部门多产业有机结合,发展综合经济体系,改变三次产业的比例,促进区域产业结构水平提高,最终促进区域海洋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海洋经济是一个涉及海洋、陆域经济多层次的结构,也是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有机整体,是一个开放系统。复杂的海洋经济系统的发育以丰富的海洋资源生态系统为基础物质支撑,以发达的社会(陆域)经济系统为拉动,以海洋产业系统为结构,通过需求、竞争、科技进步,最终实现了海洋经济系统结构的提升,推动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斌,徐质斌.海洋经济学[M].青岛出版社,2000.

[2] 尹紫东,顾建清,李善祥,等.河北省海洋经济发展研究[M ].海

洋出版社,1998.

[3] 邹珊刚,等.系统科学[M].新科学丛书,1987.

[4] 布尼奇,吴国柱(译).世界大洋经济学[M].海洋出版社,1980.

Application of System Theory in the Studies of Marine Economy

YIN Zi-dong

(Hebei Academy of Sciences ,Shijia zhuan g 050081,China)

Abstract:Marine economy is an organis m which involves multi-stratification structures of ocean and regional economy,and is an open sys -tem.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trinsic force of marine economy evolution and the influence factor to regional marine economy developmen t from the view of system theory,and points ou t that the complicated marine economy sys tem is supported with the environmental ecosystem of marine resources,is promoted by the land socio-economic system,and i s constitu ted by marine indus try system.Key words:system theory;marine economy;resource ecosystem;science develop ment;sustainable develop ment

(上接第79页)

Analysis on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the Fringe of the Metropolis

A Case Study on Jiangning District of Nanjing

ZHU Zhen-guo 1,XU Gang 2,YAO Shi-mou 1

(1.N an jin g Institute o f Geogra phy &Limnology ,C AS ,Nan j ing 210008;2.Graduate School o f Chinese Academy o f Sciences ,Bei j ing 100039,China)

Abstract:Urban fringe is an i mportant component of urban regional structure,also a transi tional zon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districts as well as the regional substantiali ty which is full of chan ge in spatial and land use.It holds the most sensitive characteristics of economy,society and environment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and the features for urbanization of Jiangning.Then i t touches the impetus mechani sm in deep level which drive the urbanization,and esti mates the prospects and trends for the urbanization.Based on this case study,the paper drives at summarizing the developmental law of urbanization in urban fringe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p ractical experience for rational urbanization in fringe and urban expansion.

Key words:urban fringe;urbanization;landuse expansion;i mpetus mechanism

87第第3期 尹紫东:系统论在海洋经济研究中的应用

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

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 一、武汉城市圈空间发展现状及态势 武汉城市圈国土面积约5.80万平方公里。据统计2007年常住人口2987.65万人,占全省的52.5%,统计口径城镇人口1399.17万人,城镇化水平46.8%,按照建设部《城市人口规模预测规程》测算,城镇化水平56.6%。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一般占全省60%左右,是湖北经济和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 综合分析表明,武汉城市圈空间发展特征鲜明,基础优势较为突出。一是武汉城市圈土地类型多样,地域分异明显,呈“一分山、两分水、三分丘陵、四分平原”的基本格局。二是水资源优势突出,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生态、人文资源较具特色。三是交通区位优越,产业基础较好。四是城镇布局与经济格局的圈层特征显著,沿长江、汉江以及京珠、沪蓉高速等轴线拓展趋势明显,其中沿沪蓉高速公路和长江的城镇产业发展轴具有相当的发展优势与潜力。同时,武汉城市圈整体发户不足的特征也十分显著,面临的挑战也十分突出。一是总体经济发展处于雏形阶段,城镇密度偏低。二是城市体系不够完善,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逐渐拉大,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明显。三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空间布局具有明显的趋同特征,产业集群发展滞后。四是发展模式粗

放,武汉处围城镇发展动力不足。五是环境形势依然严峻,自然生态保护有待加强。 二、规划理念与发展目标 1、空间规划理念 “两型”社会建设赋予了武汉城市圈前所未有的艰苦使用命,其本质是要求武汉城市圈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要素集聚能力强、产业布局和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型城市化和工业化道路。空间是区域发展的载体,因此,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需要贯彻全新的理念,在空间统筹领域大胆突破和创新,构建新型的空间格局,探索形成有利于“两型社会”建设的空间机制。 本次规划突出“两型”社会发展导向,着重体现四大空间发展理念。即,强调区域一体化的空间整合理念,加强对各类空间要素的统筹,处理好发挥武汉中心城市作用和促进周边城市加快发展的关系,着力提升区域整体功能;突出绿色工业化的空间集聚理念,以发展多层次循环经济空间为切入点,引导工业相对集聚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空间配置的优化提升,实现产业与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的空间协调;贯彻健康城镇化的空间品质理念,发挥武汉城市圈后发优势,注重城乡建设标准的科学性、空间的集约性、规划的合理性,坚持环境优先,建设高品质的城乡生产生活空间;坚持生态现代化的空间管制理念,以生态保护为基础,推行科学的分

046中小城市边缘区小城镇发展研究——以惠民县麻店镇为例

中小城市边缘区小城镇发展研究 ——以惠民县麻店镇为例 范绍磊赵健 【摘要】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是中国城镇化的主动力,在城镇化过程中备受关注。本文选取具有特色的城市边缘小城镇为研究对象,以惠民县麻店镇为例。总结其在城镇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制约条件,并引用国内外的相关理论对其进行剖析,系统的提出以麻店为代表的相邻型小城镇发展策略。 【关键词】中小城市;边缘区;小城镇;发展 引言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明确地说,我们在2011年城镇化率第一次超过了50%,这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的转折。2012年5月在欧洲布鲁塞尔召开的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高层会议上,李克强副总理指出,中国的城镇化是扩大内需、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是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的城镇化,是以人为本、公平共享的城镇化。 《2011'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显示:我国中小城市经济实力已占据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截至2010年底,我国共有中小城市2212个。到2010年末,中小城市及其直接影响和辐射的行政区面积达92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96.57%;总人口达10.0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5.1%。在健康、绿色、集约的城镇化发展背景下,中小城市边缘区的小城镇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1.城市边缘区小城镇概念解析 1.1 城市边缘区 城市边缘区是一个地理学概念,而由于研究角度不同,对其描述也有差异,如“半城市化地区”“Desakota”“城乡边缘带”,“城乡结合部”等,但其基本概念类似,是指城市与乡村的一种过渡地带。顾朝林、陈田(1993)认为,“从理论上讲,其内边界应以城市建成区基本行政单位——街道为界,外边界以物质要素(工业、居住、交通、绿地等)扩散范围为

世联-城市边缘区域项目开发案例

城市边缘区域项目开发案例 版权声明: 本文仅供客户内部使用,版权归世联地产顾问(中国)有限公司所有,未经世联地产顾问(中国)有限公司书面许可,不得擅自向其它任何机构和个人传阅、引用、复制和发布报告中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研究案例: 案例选取标准: 案例借鉴点: 采取何种产品品质策略提升项目价值? 如何通过启动区策略实现平台价值超越?如何通过有序的开发策略实现项目价值的不断提升? l 承接被动郊区化发展区域l 与中心城40-60分钟车程距 离 l 超越区域平台的价值实现l 实现开发商在区域内的品 牌美誉度 北京绿城百合北京顺驰领海深圳金地梅陇镇 案例借鉴 北京花盛香醍

案例借鉴之金地梅陇镇 ◆项目相关指标 占地面积:13.6万平米建筑面积:42万平米其中商业面积:1.2万平米相关会所配套:2000-2500平米容积率:3.08 主力户型(一期):76㎡两房、105-122㎡三房 ◆开发背景 位于关外,距离市中心车程30-60分钟; 周边多为农民房和待开发空地,区域形象差,区域价值认知低; 客户主要为年轻白领客群。 地处城市中心区边缘,摆脱较差区域形象,跳脱平台价值,成为区域标志性项目 ◆销售情况 2006年5月28日开盘,实现销售率82%,实收均价约7000元/平米,树立区域价格标杆。 蓄客:在未整体推广的前提下,销售中心开放日,两天积累客户3000张卡次。并成为深圳首个在会展中心开盘的项目。

特色会所作为售楼处,年轻炫酷的视觉体验和时尚新潮的功能,成为年轻人向往的玩家阵 地 案例借鉴之金地梅陇镇 ◆客户反响 关内主流客户对梅陇镇的时尚会所的认同度很高,反馈这样的会所对他们很有吸引力。 ◆年轻炫酷的视觉体验 l 30米悬空泳道,宽7.5米,水深1.2米,全钢池体,透明池底 l 六个架空层,六种情景设置,可随意选择开酒吧、咖啡厅、茶室 l 多处下沉或挑空,视觉多变,l 不规则柱体支撑的休闲咖啡吧l 螺旋架空结构的网吧,,,,,, ◆时尚新潮的功能 以都市年轻人的时尚新潮的游乐倾向为指导,设置了:1.传讯囊(上网) 6.瑜珈房2.咖啡吧7.健身房3.阅览室8.创意厨房4.击剑房9.棋牌室5.攀岩墙10. 乒乓球室 空中泳道

超大城市边缘区小城镇发展规划探索--以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为例

54超大城市边缘区小城镇发展规划探索 —以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为例 □ 林善泉 [摘 要]在我国广州市、上海市和北京市等超大城市边缘区分布着数量众多的小城镇。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这些小城镇的产业经济、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随着大城市的发展扩张而得到迅速的发展。进入新时代,诸多城市的发展模式转变为内涵式增长模式,随着城市功能外溢,如何使这些机遇转变为城镇未来发展的动力,是当下各小城镇发展面临的课题。《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发展规划(2015—2025年)》抓住广州市发展转型的契机,结合自身的发展现状和困境,制定了空间、产业、交通、服务、设施和景观方面的“六大计划、百个项目”规划方案,对探讨城乡边缘区的小城镇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超大城市边缘区;小城镇;广州市太和镇 [文章编号]1006-0022(2019)13-0054-08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林善泉.超大城市边缘区小城镇发展规划探索—以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为例[J].规划师,2019(13):54-61.Development Strategy of Small T owns Near Metropolis: T aihe T own, Baiyun District, Guangzhou/Lin Shanquan [Abstract] There are numerous small towns around metropolises such as Guangzhou, Shanghai, and Beijing. With their privileged locations, these small towns have developed rapidly in terms of economy, infrastructure, and environment. In the new era, urban development have transferred from expansive to quality growth. T aihe town development plan (2015-2025) deals with impact of of Guangzhou urban development transition, analyzes its own problems, and makes a “six programs, hundred projects” proposal including space, industry, transportation, service, infrastructure, and landscape. It is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s near metropolis in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Key words] The periphery of metropolis, Small town, T aihe town, Guangzhou 0引言 近年来,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指引下,中心城市, 特别是超大城市的边缘区小城镇成为承接超大城市功能 外溢、资源外溢的重要平台地区之一。边缘区小城镇作 为衔接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村的纽带,随着城市职能 的落地、外来人口的涌入,产业需求、服务需求亟待提 升,要求这些小城镇推动城乡规划建设的供给侧结构性 调整,走一条产城融合发展的新道路,在产业发展的同 时逐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并推 进软环境建设,使产业发展带来的成果能够得到更广泛 的共享,满足群众对城镇化发展的新期待,满足农业转移人口和外来劳动力融入城镇的需求。太和镇位于广州市白云区中部、广州市几何中心,是典型的超大城市边缘区小城镇。随着广州市城市空间的拓展、产业功能的外溢,地处城郊地区的太和镇成为市、区政府发展的主要空间,空港经济区、民营科技园、国际健康产业城和南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等发展平台的介入,为太和镇提供了多元化的发展机遇。据此,本文全面剖析《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发展规划(2015—2025年)》的规划理念与策略,希冀为此类地区的规划制定与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借鉴。[作者简介] 林善泉,高级规划师,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一所副所长。

06.武汉都市发展区多中心体系评析

武汉都市发展区多中心体系评析 徐幸子 摘要:武汉市在《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中提出在都市发展区构建两个层面、三个层级的多中心体系结构,为缓解中心城区过度集聚的发展压力,并适应组团式的城市空间结构。经过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武汉都市发展区多中心体系的发育情况如何,以及是否符合规划预期,本文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从人口、用地、交通三方面要素对其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武汉都市发展区的中心体系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多中心,中心体系等级结构不完善,3个规划副中心除鲁巷副中心已初步形成,其余副中心尚未建设,外围新城组群中心发育缓慢。武汉多中心体系发展仍存城市快速扩张的在阶段性特征。最后应对未来的规划编制和城市发展的规律,提出了针对下一阶段多中心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武汉都市发展区多中心体系空间结构 ArcGIS 核密度分析法自然间断点分级法 (Jenks) 1 引言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国内大城市的发展越来越突破原有主城区单中心发展的格局,进入到大都市区多中心发展的空间结构模式。“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年)”提出多中心空间结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 年)”提出构建多核的市域空间结构、“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0 年)”提出建设多中心组团式空间结构,这些国内大城市的规划编制中,都从区域的层面进行城市建设发展的考虑。 在《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的总规评估中,对武汉都市发展区的多中心体系进行识别,并对照规划分析武汉都市发展区多中心体系发育情况和表现的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未来城市中心体系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1.1 概念辨析 本研究范围是武汉都市发展区,为适应武汉城市区域功能拓展提供空间准备,并对城市发展区域的生态空间、农田进行有效管理和保护,为城乡统筹提供保障,因此提出“都市发展区”的概念,不具有行政区划的意义。某种程度上武汉“都市发展区”等同于国外的“大都市区”的范畴。周一星教授在《城市地理学》中对大都市区的概念定义为“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由一个中心城市和外围县组成”[1]。

城市边缘区域同构

城市边缘区域同构 城市边缘区域同构 摘要:边缘区是物质与能量互换活跃区。城市的边缘区是城市生态的保护屏障,却往往在城市化进程中,逐渐被蚕食。本文以成都十陵片区为研究对象,剖析边缘在动态发展中,应用区域整体同构、体验式业态,构建生长在中的绿色屏障网络,发挥边缘区生态效应。 关键词:边缘区,生态,动态,同构,业态,生长 中图分类号:TU98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the fringe area of matter and energy are interchangeable active area. The edge of the city zone is urban ecological protection barrier, but usually in the progress of urbanization, was fretting gradually. This paper ShiLing in chengdu are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analyzes the dynamic development of edg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overall regional isomorphism, experience in the industry and build the green barriers grows in the network,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edge area ecological effect. Keywords: fringe area, ecological, dynamic, isomorphism, industry and growth 引言: 城市代表了人类在物质与精神方面的力量与向往,以及社会生活、历史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积累和变迁,同时也是人类和人类社会等方面的积累和变迁以及社会自身最生动的写照。回顾各地域、历史文化的特点不难发现,历史脉络下的城市空间体现着社会各阶段的世界观和社会伦理。

城市边缘区的城市化问题研究_毛岩亮

第12期(总第265期) 2005年12月 财经问题研究 R esearch on Financ i al and E cono m ic Issues Numb er12(General Seri alN o1265) Dece mber,2005 城市边缘区的城市化问题研究1 毛岩亮,刘俊甲 (大连市甘井子区人民政府,辽宁大连116033)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处于城市化前沿阵地的城市边缘区,作为探索城市化规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切入点,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研究的热点。本文从城市边缘区发展的核心问题)))城市化问题入手,以综合性、关联性和特殊性的视角,深入分析了边缘区城市化存在的六大问题,并立足科学发展观要求,从发展理念、城市规划、经济结构、就业保障、社会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系统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城市化;核心区 中图分类号:F2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05)12-0053-05 西方地理学界对城市边缘区的关注和研究起步较早。1936年,德国地理学家哈伯特#路易从城市形态角度进行柏林的城市地域结构研究时,首次提出城市边缘区(U r ban fri n ge)。[1]R#E#迪肯森(D i k i n son)根据伯吉斯的同心圆理论,于1947年进一步提出了三地带理论,将城市地域结构区由核心到外围分为中央地带、城乡边缘中间地带和城市外缘地带或郊区地带[2],开创了城市边缘区(即所谓中间地带)研究的先河。L#H#洛斯乌姆(L#H#Russ w ur m)提出的区域城市结构模式,对城市边缘区的范围作了明确界定。 我国对城市边缘区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并于90年代中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中1995年顾朝林编著5中国大都市边缘区研究6的出版,标志着研究理论框架的基本形成。[1]综观整个研究阶段,在理论研究方面,众多学者对于城市边缘区的概念、地域界定以及特征等探讨、研究得比较多;在应用研究方面,从单一问题入手研究得也比较深入,比如空间结构问题、土地利用问题等。但是,根据多年的区域行政和经济管理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城市边缘区问题是一个复杂体系,涵盖经济、社会、行政等多个领域,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和特殊性的特点,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策略就是协调推进城市化,这也是城市边缘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城市边缘区的特殊性 城市边缘区是指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核心区的社会、经济功能和影响等因素集中向周边区域辐射与扩散,所形成的位于城乡之间,特征、结构和功能实质介于传统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地理区域,是城市和乡村的社会、经济、环境等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相互转化的特殊地带。其主要特点表现为: 11二元性。城市边缘区在经济、人口和土地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特征,这是其最显著的特点。经济的二元性表现为既有城市经济,又有乡村经济、城乡混合经济和外来经济;既有从城市延伸或新兴的现代工业、服务业体系,也有乡镇工业、传统农业等生产体系。人口的二元性表现为既有城市人口,也有农村人口;既有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也有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土地的二元性表现为既有国有土地,又有集体土地;既有城市建设用地,又有农业用地。 21中介性。城市边缘区是一个城乡结合的地域,特殊的区位使这里混杂了城市与乡村两种经济、社会形态和环境景观,而且两种形态之间的 1收稿日期:2005-09-20 作者简介:毛岩亮(1956-),男,辽宁大连人,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与行政管理方面的研究。

城市中心区设计

城市规划纲要: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是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 总体规划: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状态,来统筹的安排城市的各项建设用地,并且合理的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把握好城市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来更好的指导城市发展。(一般20年,近期规划5年。建制镇总体规划的期限是10—20年,近期规划3—5年) 分区规划: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和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的配置作进一步安排。而这一工作,是方便于与下一步的详细规划作更好的衔接工作。 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对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的管理内容要求作详细的规定,或是直接对建设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 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 而我们这次设计的主要内容就是一修建性详细规划为主。 修建性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是城市详细规划的一种。 修建性详细规划所涉及到的文件和图纸包括: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书、规划地区现状图、规划总平面图、各项专业规划图、竖向规划图、反映规划设计意图的透视图等。

主要内容: 根据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 2、作出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 3、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4、绿地系统规划设计; 5、工程管线规划设计; 6、竖向规划设计; 7、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而修建性详规所收集的必要的规划资料: A、本地区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资料; B、现行规划相应规范、要求 C、现有场地测量和水文地质资料调查; D、人口资料及本区经济发展情况调查; E、供水、供电、排污等情况调查; F、居民消费水平调查; 图纸部分,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图纸: 1、总平面规划图中应明确下列有关内容: (1)城市道路坐标、高程、红线宽度及分幅、转弯半径等; (2)建设用地边界各拐点坐标,用地范围及相邻周边地貌地物;

大城市边缘区新型城镇化空间整合的组团模式_基于宁波的案例研究_胡道生

48 大城市边缘区新型城镇化空间整合的组团模式 ———基于宁波的案例研究 胡道生 1 宗跃光 1 邹婕羽 2 (1.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江苏南京, 210093;2.宁波市城乡规划研究中心公共政策研究室,浙江宁波, 315042)【摘要】我国城市化已进入空间、生态、有效投资等多重约束的发展阶段,提高城市化发展质量是新时期面临的重要任务。大城市边缘区是农村聚落形态与城市社区的交错地带,空间变动活跃,发展潜力大,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而边缘区现行的乡镇空间组织模式面临很多问题,难以承载城市功能扩散要求,这是我国大城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命题。我国东部沿海大城市在率先转型的过程中必须更加注重优化提升中心城边缘区发展空间,传统的以乡镇为空间单元的组织模式弊端凸显,边缘区空间组织模式研究极为迫切。以东部沿海城市宁波为例,在对大城市边缘区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宁波中心城边缘区的发展背景与要求,探讨边缘区整合提升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提出边缘区空间整合的组团模式的选择方法、布局、空间整合及管理策略。【关键词】层次分析法;中心城—组团;空间布局;宁波【中图分类号】TU985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71058);宁波市政府重点调研课题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入,我国城市化进程开 始面临着土地成本升高、生态环境恶化等困境。城市化发展质量的提升是加快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 健康发展的关键(方创琳等, 2011)。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应“提高城镇化质量,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因地制宜探索新型城镇化的不同发展模式。 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地区,在多元因素的驱动 下,城乡空间已呈现都市区发展的新阶段(胡道生,2010),都市区内部结构呈现多核心、一体化趋势。大城市边缘区是农村聚落形态与城市社区的交错地带,空间变动活跃,发展潜力大,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发展基础好、条件优越的城市边缘区通过功能整合可成为大城市新兴经济、宜居生活、产业调整的重要空间,承担大城市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载体功能。然而,边缘区传统的乡镇空间组织模式面临很多问题,难以承载城市功能扩散要求,如何进行边缘区空间整合与提升是我国大城市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命题。 1 研究对象、 空间特征与技术路线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位于我国东部沿海、正处于城市化快速 推进中的宁波市为例。现状宁波中心城区外围依托大型区域性交通设施,特别是港口、空港、铁路、高速公路等高等级交通设施布局工业、物流等功能用地。依托“三江六岸”的滨水地区布局公共服务和居住用地。城市近郊优越的自然山水和人文历史地区以及近郊城镇正逐步成为中心区功能拓展的承载区域。未来,在不同辐射空间及功能圈层上,城市功能不断拓展和外溢的趋势日渐明显。 从宁波大都市的发展诉求和趋势可以看出,今后城市空间的扩张、功能的完善、人口的疏解很大程度上将依托城市外围区域解决,都市区一体化发展至关重要。宁波中心城周边的镇乡主要包括:镇海区的澥浦镇、九龙湖镇,江北的慈城镇,鄞州的高桥镇、集仕港镇、古林镇、洞桥镇、姜山镇、云龙镇、东钱湖镇、邱隘镇、五乡镇、东吴镇、瞻岐镇,咸祥镇,北仑区的白峰镇、春晓镇和梅山乡(图1)。这些镇乡直接承接中心城功能辐射与空间拓展,是未来受中心城区城市化影响最大的镇乡,它们资源禀赋

新城和边缘城市与大都市区空间发展

新城和边缘城市与大都市区空间发展 新城的概念源于19世纪规划鼻祖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后先在英国兴起,目的是疏散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和产业,防止大城市郊区无计划向外蔓延的有效引导手段。要弄清边缘城市的概念,首先要知道城市群的概念。所谓城市群或城镇集群,是指在一定规模的地域范围内,以一定的超大或特大城市为核心,以众多中小城镇为依托,以多个都市区为基础,城镇之间、城乡之间紧密联系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城镇密度的城市功能地域。而边缘城市,是指离省会城市或者非省会副省级城市以及城市群(圈)较远的城市,这些城市的城镇化水平较低,城市的规模较小,很多是老少边穷地区。边缘城市的经济多数较为落后,每年在全省的GDP中所占的比重较小。边缘城市的教育文化水平也相对较低,因为全国的高校大都分布在城市群内,这也是促进城市群发展的一支有利力量。但边缘城市正是因为其边缘位置,自然人文环境往往很好,很适合人群居住,是人们旅游休闲的理想去处。除此之外,边缘城市的农业多数较为发达,在全省中常常充当着菜篮子、粮仓和后花园的角色。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都市圈”的发展日趋明朗化。北京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武汉都市圈等相继“亮相”,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创造了新的动力。在都市圈的构建和区域整合过程中, 核心城市是最主动、最具前途的大“赢家”,而大量处于都市圈边缘地带的城市. 简称边缘城市则面临着如何应对的新问题。因此, 调整发展思路、寻求新的发展, 是边缘城市面临的急迫课题。由于多种因素等多方面的原因, 边缘城市一般不会被列为区域发展重点, 在起点上就与中心或副中心城市差了一步. 另一方面, 都市圈合作协调机制的本质是竞争协调机制, 它在规范竞争秩序的同时, 也使得竞争更为激烈, 并且这种竞争在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性, 特别是对边缘城市不利。因为, 边缘城市不仅在接受核心城市辐射方面处于较低的能级, 而且还面对着由于核心城市、副中心城市的吸引而产生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流失。对此, 边缘城市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 切实增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边缘城市的发展战略一一积极融入都市圈之中。因而, 研究城市发展问题,不能仅仅局限于行政区划, 而应该从区域经济、交流地位分析发展策略, 认识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作为边缘城市,“都市圈”背景下的发展战略, 应该是以区域发展为前提, 以接受核心城市辐射为途径, 以创优环境为手段,吸引周边地区生产要素, 增强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要把依托区域整体优势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重点, 进一步强化与核心城市及其副中心城市的经济协作与联合, 有效地利用区域教育、科研资源, 为自己培养所需人才、孵化科技成果。要辩证看待边缘城市的区位劣势。表面上看, 边缘城市离核心城市较远, 在接受辐射方面处于较低的能级。而正是这种“劣势”,才使得边缘城市比那些与核心城市距离更近的城市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 更有可能形成特色化的产业优势和相对超脱的发展环境。因为作为一种过渡性的经济区域, 边缘城市更便于建立独特的吸纳、传导、协调和发展机制, 更便于形成自己的“势力范围”,更有可能在服务区域发展中彰显个性, 尽显其能, 获得较快的发展。因此, 不能把区位劣势绝对化, 而应该正视现实、创新思路, 借助都市圈形成机遇寻求更快的发展。在区域整合的过程中, 边缘城市面临的不仅仅是发展机遇,同样也要面对圈内各市之间的竞争。一方面, 由于经济基础,边缘城市不论发达与否, 都应该正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 及时地从区域发展的大背景上调整思路, 主动应对都市圈日

城市边缘区

国内城市边缘区研究进展与未来研究方向 2008-01-21 10:39:00 城市边缘区是“一种在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特征等方面发生变化的地带,它位于连片建成区和郊区以及具有几乎完全没有非农业住宅、非农业占地和非农业土地利用的纯农业腹地之间的土地利用转换地区”。尽管城市边缘区研究已有近20年的时间,但由于我国仍处于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受外部因素不断变化的影响,城市边缘区的功能、特征以及空间结构等都在变化之中,使城市边缘区还会有种种问题凸显,而未来还会出现地域规模更为广阔的城市边缘区,因此,继续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探索十分重要。 1 国内城市边缘区研究总体进展 1.1 1980年代末期至1990年代中期城市边缘区研究进展 1.1.1 大城市边缘区特征研究 城市边缘区具有与城市和乡村不同的社会、经济以及景观特征间。顾朝林(1993)等对我国大城市边缘区的人口、社会、经济以及土地等多种组成要素的基本特征的深入研究表明:①过渡性和动态性是基本的人口特征;②社会空间分异明显;③从经济的角度分析,由于受级差地租及比较收益规律支配,城市边缘区的空间经济活动具有圈层分布的特征;④而城市边缘区的用地具有城乡用地犬牙交错的特点,土地利用性质和利用强度、地域空间结构及地理景观等方面都具有从城市向郊区衰减的特征,基本遵循距离衰减规律。林炳耀在对大城市边缘区社会经济特征进行理论总结的基础上,从产权、地价以及人口等几个方面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大城市边缘区社会经济特征变动的影响因素。 1.1.2 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研究 空间结构是城市边缘区研究的重点内容。顾朝林(1995)等研究发现,北京城市边缘区大致形成三个分异带:①内环带宽约5km,为城市与农村交错地区,是精细蔬菜、花卉、苗圃等园艺农业分布带;②近郊环带宽10-15km,为蔬菜、畜牧(奶蛋为主)混合农业分布为主;③远郊环带为粮、经、果、牧综合农业分布带;涂人猛(1990)认为可以将城市边缘区划分为内层边缘区、中层边缘区和外层边缘区三个层次,并以武汉市为例研究了城市边缘区的空间结构,认为内边缘区已经形成多种高层住宅区,有比较完善的服务设施和社区组织系统,已经成为城市连绵区的一部分,中层边缘区内有大型企业、经济开发区等,外层边缘区为郊县地带,以农业为主,保留有大片的农田。 1.1.3 城市边缘区演化机理研究 城市边缘区的空间过程和结构演变是城市经济活动、自然、技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工业活动是边缘区发展的直接动力,工业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决定了大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和用地特征。崔功豪(1990)等研究发现,苏南地区城市边缘区的空间扩展随着经济发展的周期性波动而变化,经济的扩张一过热一收缩一再扩张导致了边缘区的扩展速度也表现出典型的周期性特征,存在着加速期、减速期和稳定期三种变化状态;武进(1990)认为我国工业用地的扩展是我国大城市边缘区推进的先导因素,他推断,尽管我国城市边缘区的空间过程是经济、自然等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但当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定水平后,文化的作用将是影响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 顾朝林等(1995)结合我国郊区城市化、乡村城市化和卫星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在研究我国大城市

武汉都市发展区生态框架

一、编制背景 “十二五”开局年,武汉市进入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的《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城市总体规划”)和《武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主城+新城组群…1+6?城市格局”,“突出抓好工业发展…倍增计划?”,“划定主城和新城组群生态隔离带,界定城市增长边界,防止城市无序蔓延”的重要决策,特组织编制《武汉都市发展区“1+6”空间发展战略实施规划》(以下简称“实施规划”),作为武汉市“十二五”期间新城建设的行动纲领,也是下层次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 二、规划指导思想与主要任务 1、实施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抓住当前武汉迈入快速发展期的新机遇,着眼于构建国家中心城市的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立足长远、结合实际,以工业化为动力,推进新城跨越式发展。同时,正确处理好促进“大发展”与保护“大生态”的关系,建设“两型”社会、实现城乡统筹,促进武汉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按照“战略性、科学性、协调性、可操作性”的规划原则,确定实施规划的主要任务是:(1)借鉴国际国内特大城市发展经验,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当前城市发展重点,深化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落实用地拓展空间,明确城市增长边界,提出主城与新城的联动发展策略。 (2)围绕城市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结合武汉独特的地理环境特色,构建生态框架,划定生态底线,制定管控政策,奠定武汉未来百年发展的空间格局。 三、武汉市城市生态框架规划 (一)规划目标 严格保护山水资源等生态要素,大力发展观光游憩、休闲度假、户外运动以及特色农业等各类功能,使城市生态框架区域成为调节城市气候,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丰富都市农业,促进防灾减灾,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功能区,成为新城组群的有益补充。 (二)规划原则 生态框架区域遵循“三化”发展原则:即生态保护法定化,坚守底线,确保都市发展区“1+6”空间结构与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生态保护功能化,主动实施,推进旅游度假项目发展;发展保护同步化,既切实保护生态资源,也兼顾生态功能发展,并同步安置好农民生产生活。(三)空间结构体系 都市发展区构建“两轴两环,六楔多廊”的生态框架体系。 “两轴”,即以长江、汉江及东西山系构成“十字”型山水生态轴,是展现武汉“两江交汇,三镇鼎立”独特城市空间格局和城市意象的主体。其中,长江生态轴是展现两江四岸城市景观意向的核心轴线,承担重要的城市滨江绿化休闲游憩功能;汉江生态轴以汉江及两岸江滩绿化为依托,串联月湖、南岸嘴等文化景观节点,形成具备生态、景观双重功能的轴线;东西山系生态轴以东西向山体为依托,是城市周边生态基质深入城市核心地区的重要生态廊道,也是串联城市文化意象节点的重要轴线。 “两环”,即以三环线防护林带及其沿线的中小型湖泊、公园为主体形成“线性”生态内环,是主城区和新城组群的生态隔离带;都市发展区外以生态农业区为主形成“片状”大生态外环,是武汉都市发展区与城市圈若干城市群的生态隔离带。 “六楔”,是都市发展区水系山系最为集中,生态最为敏感的地区,是防止六大新城组群连绵成片的组群间生态隔离区,也是确保“1+6”城市空间有序拓展的重要控制地带和“1+6”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关键点和风险点。规划在主城周边六个外围空间方向,依大中型湖泊水系、山系,形成武湖、府河、后官湖、青菱湖、汤逊湖、大东湖水系等六个以水域湿地、山体林地

关于城市边缘区“城市双修”规划问题的分析

关于城市边缘区“城市双修”规划问题的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我国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逐渐向周边 区域扩张,这使得城市边缘区域的处理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城市双修是一种城 市发展新模式,其对于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问题。本文将结合城市双修 的内涵以及城市边缘区存在的问题,对城市边缘区“城市双休”规划的有效策略进 行深入的探索研究。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城市双修;规划 前言: 在城市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城市规划问题至关重要。城市边缘区“城市双修”规划是一种创新理念和模式,能够极大的促进城市品质的提升以及城市特色的突显。但由于城市规划所包含的内容过于复杂,加之工程建设难度较高,导致城市 双修实施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破坏。因此如何做好城市边缘区“城市双修” 规划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1.对城市边缘区进行“城市双修”规划的必要性分析 1.1城市双修的概念分析 城市双修是现代城市发展建设中基于改善城市环境面貌、完善城市制度而提 出的一个新概念,多用于老城区的改造,目的是推动城市转型发展,保障城市和 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本质上来讲,城市双修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涵,其一是对 城市生态环境的修复,其二是对城市发展状态的改善。 1.2对城市边缘区进行“城市双修”规划的必要性分析 和市中心相比,城市边缘区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基础设施建设都相对落后, 普遍同时具备城市和乡村的特点。就目前而言,我国大部分城市的边缘区都存在 人口稀疏、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差、道路交通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 题会对该区域的发展建设带来巨大的影响,阻碍着城市的整体性发展。 将“城市双修”理念引入到城市边缘区的规划工作中,能够实现对资源的有效 整合。城市边缘区发展落后意味着其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实施“城市双修”规划 建设能够对城市边缘区的功能进行改善,为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推进扫清障碍。此外,引入“城市双修”理念还有利于改善城市边缘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边缘 区的宜居性。因此综合来看,对城市边缘区进行“城市双修”规划对于城市良性发 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2.现阶段我国城市边缘区存在的具体问题分析 2.1土地利用率低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我国城市规模持续扩大,一些城市边缘区逐步被纳 入到城市中,但是由于边缘区的发展情况和城市发展条件存在巨大的差距,导致 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受到严重阻碍。城市边缘区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土地利 用不均匀,而且想要发展城市边缘区,必须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同 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边缘区会出现学校、商铺等机构设施,但是由于发展状 态不同,很多地方都会受到阻碍。这种土地利用缺乏系统规划的情况导致土地资 源的价值根本为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对土地功能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2.2道路交通体系不完善 道路交通体系的完善性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许多城 市边缘区在城市扩张的道路上被征用,但是由于交通体系不完善,且情况复杂, 对建设活动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和道路定位精确的市中心相比,城市边缘区的道

大城市边缘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发展模式

大城市边缘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发展模式— 以河北省三河市为例 赵小芳耿建忠宋金平 摘要:随着城市蔓延的不断加剧和近郊休闲旅游的日趋升温,大城市边缘旅游资源非优区成为一种独特的旅游地域类型。简要回顾了大城市边缘区和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研究背景,界定了大城市边缘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概念和内涵。以河北省三河市为典型个案,通过实地调查,揭示大城市边缘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发展的现实意义和条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大城市边缘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发展模式,为同类区域旅游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大城市边缘区,旅游资源非优区,休闲经济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口日益向城镇集中,城市化进入了一个相对快速的发展时期。大城市边缘区与核心城市的联系日益紧密,区位条件不断改善,城市旅游的空间范围得到不断拓展和延伸,城市外围郊区、城市与城市的交错地带、区域性旅游圈的合围逐渐成为城市旅游开发的热点区域。同时,随着我国休假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城市居民闲暇时间逐渐增多,周末短途游成为城市居民热衷的出游方式。对于大城市边缘拥有一定旅游资源的小城镇来说,以上这些提供了发展的契机。近年来,各种周边小城镇的“结合部战略”、“后花园战略”都纷纷登场,观光果园、绿野农庄等休闲项目也不断涌出。

郊区旅游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位于大城市边缘、缺乏优势型旅游资源地区的旅游发展环境,使得这些地区突破旅游资源瓶颈、发展旅游业成为可能。其中一些区域已经完全具备了发展旅游的条件,即将进入旅游业突变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大城市边缘旅游资源非优区已经成为一类特殊的旅游地域类型,有着独特的内涵、特征、意义和发展模式。目前,对于大城市边缘区和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研究都已渐成体系,然而直接针对大城市边缘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研究还较为少见。鉴于此,本文明确界定大城市边缘旅游资源非优区内涵和特征属性,以河北省三河市为典型个案,揭示大城市边缘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业发展的现实意义,归纳出符合这一区域特点的旅游业发展模式。 一理论概述 大城市边缘旅游资源非优区兼具边缘区独特地域特征和旅游资源非优区丰富内涵,是城市旅游和区域旅游发展中的独特类型。 1.相关研究进展 城市边缘区的概念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城市地理学对城市形态的研究,到1936年由德国地理学家赫伯特·路易斯首次提出,战后英国学者科曾等人加以发展并使之成为分析城市增长和变化形态理论的基础。具体来讲,大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要素扩散与乡村要素集聚而形成的,是位于城市建成区与广大乡村地区之间的既不同于典型城市、又有异于典型乡村的区域,已分担一定的城市功能且与主城之间拥有紧密的产业、居住、人流、物流、经济流、信息流联系的区域。边缘区概念的广泛传播是在1970年代,并在1980年代开始被世界各国地理界和规划界广泛接受。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最

构建城市边缘区的空间秩序

构建城市边缘区的空间秩序 ——以三亚荔枝沟片区为例 缪杨兵 【摘要】城市边缘区位置边缘,功能并不边缘。建设无序、形态混乱是目前众多城市边缘区面临的共同问题。在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将发展动力最为活跃的城市边缘区纳入城市规划管理已成为各地的共识。如何通过有效的规划,改变城市边缘区自由发展的无序状态,建立既满足城市整体利益又符合城市边缘区内在形成机制的空间秩序,是各地规划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难题。本文以三亚市荔枝沟片区为例,从理论途径、实践操作等方面,探讨了入口门户类型的城市边缘区空间秩序构建的方式。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入口门户;空间秩序 1. 引言 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城市正面临着这样的现实:城市不停变幻,其边界的变化与其居民的流动如出一辙;城市与乡村的区域互相渗透,“城市在流变之中”是普遍规律,没有例外[1]。因此,城乡交错的边缘地区逐渐成为城市研究关注的焦点之一,不同学科的学者从各自的角度为这类区域冠以城市边缘带(Urban Fringe Belt)、城乡边缘区(Rural-Urban Fringe)、城乡结合部、城乡交错带等不同的名称,但其涵义基本一致,均是描述了城市外围的一种不连续、动态的空间现象,城市建成空间与村庄、农业用地相互交错,非农活动和农业活动相互交织,它是城市区域与乡村区域中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动态过程的结果[2],包含了中心城市郊区化和郊区城市化的双重过程[3]。从用地属性来看,这类地区可以是城市远景发展用地(或称发展备用地),也可以是城市外围的村镇用地[4]。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规划管控总是跟不上城市扩张的步伐。放任自由、毫无章法的外围扩张直接带来了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结构等的动荡,混乱无序成为城市边缘区最突出的问题。 2. 城市边缘区空间秩序构建的必要性 相对于混乱,秩序可以提高系统的协调性、可控性,降低内耗,从而提升运行效率。城市边缘区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城市边缘区纳入规划统筹管理,构建有序的空间环境是极其必要的。 (1)为城市未来发展做好空间预留

城市中心区规划(中英文)

城市中心区规划 (City Center Area Planning) 要做好一个城市规划,就要充分了解规划用地的信息,并把规划用地的优势发挥出来,而一个城市规划最重要的就是其中心区的规划.一个好的中心区规划,往往可以使整个城市规划变得出彩。所以我写个这个关于城市中心区规划的文章。 To do a urban planning, we need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information of the planning land, and to exploit the advantages of planning land. The most important one of urban planning is its central area planning, a good central area planning, often the make whole the urban planning become excellent. So I write this articles about the City Center planning . 规划用地位于新安江沿岸,傍山依水,风景宜人,其周围有优秀的旅游资源,所以建设一个以旅游为城市性质的城市是个很好的选择。 The land of planning is near the Xin'anjiang it coast hillside and surrounded by water,the scenery there is very beautiful, it has excellent tourism resources around, so the city to build tourism as its nature is a good choice. 在以旅游为城市性质的前提下,城市中心区位置的考虑应以满足居民使用需求的同时兼顾旅游及因旅游而拉动的商业发展。 under the urban nature of tourism,the location of urban centers should be not only consi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residents but also consider to the commercial development which made by the tourism. 所以,城市中心区位于设计地块的几何中心偏南处,城市中心区以政府大楼为中心周围建造有医院,体育馆,市民中心,住宅及商业区,同时有一条由江边延伸而来的绿化带为这片忙碌的中心区到来生机。 Therefore, the city center is located in the south of the geometric center,there are hospitals, sports, community centers, residential and commercial areas surround the busy city center.A green belt which extension from the river make the city f ull of vitality. 城市中心区占地约0.5平方公里绿化率40%,以打造新时代的城市中心为目标,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宗旨,中心区的改建把原有的工业园区整体剥离出去,并将江水内引,沿山边贯穿整个中心区,创造山,水,人,的和谐场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