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二年级期末语文试卷
- 格式:docx
- 大小:22.63 KB
- 文档页数:5
《语文》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24分,每小题3分)。
1、选出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
A、棱(lénɡ)角 轮廓(ɡūo) 敷(fū)衍 胡诌(zhōu)
B、眷(juàn)恋 怪癖(pì) 翱(ɡāo)翔 遨(áo)游
C、怅惘(wǎnɡ) 愕(è)然 狞(nínɡ)笑 选辑(jí)
D、玉箸(zhě) 譬(jǐng)如 沉湎(mìan) 炫耀(yào)
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 )
A、欣慰 迷惘 晨曦 抹煞
B、怪辟 诧异 遨游 引航高歌
C、腻爱 抑扬顿矬 翱翔 甫健
D、懊悔 炫燿 谴责 憧憬
3、依次填入下文横线上的缺失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愿一切生命不因飘落在石缝间而__________。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寻求最_______的环境。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_______自己,使自己的精神世界的到________.
A、凄凄惨惨 艰苦 锻炼 提升
B、凄凄艾艾 艰苦 锤炼 升华
C、凄凄艾艾 艰苦 锻炼 升华
D、凄凄惨惨 艰苦 锤炼 升华
4、下列诗句出自于宋代词人李清照的是 ( )
A、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B、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C、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
D、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5、下列诗句中,表达了屈原“美政”观点的是 ( )
A、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B、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C、两美其必合兮,孰信修而慕之
D、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6、下列对屈原的称谓和评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中国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 ②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③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④开创了楚辞文体 ⑤开创了骈赋文体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①②⑤ D、①②④
7、对下列诗句的写作手法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拟物)
B、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白描)
C、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比兴)
D、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对偶)
8、关于四大名著的作者和写作朝代,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三国演义》、元末明初、罗贯中 《水浒传》、元末明初、施耐庵
《西游记》、明代、吴承恩 《红楼梦》、清代、曹雪芹
B、《三国演义》、元代、罗贯中 《水浒传》、元末明初、施耐庵
《西游记》、明代、吴承恩 《红楼梦》、清代、曹雪芹
C、《三国演义》、元末明初、罗贯中 《水浒传》、元末明初、吴承恩
《西游记》、明代、施耐庵 《红楼梦》、清代、曹雪芹
D、《三国演义》、元末明初、施耐庵 《水浒传》、元末明初、罗贯中
《西游记》、明代、吴承恩 《红楼梦》、清代、曹雪芹
二、填空题。(10分,每题1分)
1、课文《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作者在回忆徐老师时采用了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及风趣幽默而又饱含深情的笔调刻画了一个貌丑性凶但却敬业爱生的独特的老师形象。
2、屈原,_____时期_____国人,中国第一位_____主义诗人,其作品《离骚》运用_______的比喻,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
3、“风骚”是指《诗经》中的《______》和_______里的《离骚》。
4、李清照,_____(朝代)女词人,号_______,有________才女之称。
5、老子,姓____名_____,_____时期______国人,其作品《老子》又名《_________》。
6、王羲之,东晋时期书法家,又被成为“_______”,其作品《兰亭集序》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他与________被并称为书法界“二王”。
7、课文《石缝间的生命》运用_________的写作手法,通过对三种石缝间生命克服逆境顽强生长的过程的描写,突出了他们坚韧顽强,奋勇拼搏的不屈精神。
8、《上邪》为_________(体裁),《无题》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钗头凤》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生查子》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
9、《长恨歌》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全诗讲述了唐玄宗和_______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10、“小李杜”是唐代诗人_______和________的并称。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0分,每题2分)
1、梁实秋,中国著名的现当代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 )
2、在《离骚》中,屈原大量运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比如“美人”象征了自己追求的意中人,“求婚失败”象征了爱情的终结。( )
3、《声声慢》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作品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
4、上善若水,是一个成语,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指的是: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不与世人一般见识、不与世人争一时之长短,做到至柔却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气度。( ) 5、《致橡树》是中国诗人舒婷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诗的前部分对传统的爱情观进行否定;后部分抒写了自己理想的爱情观。全诗通过整体象征的艺术手法,用“木棉”对“橡树”的内心独白,热情而坦诚地歌唱自己的人格理想以及要求比肩而立、各自独立又深情相对的爱情观。 ( )
四、默写题。(16分,每题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骚》的中心思想)。
---------《离骚》
2、___________________,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一剪梅》
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___________________。 ----------《声声慢》
4、________________,沉醉不知归路。 ---------《如梦令》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兰亭集序》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上邪》
6、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题》
7、春如旧,人空瘦,________________。 ------------《钗头凤》
8、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查子》
五、阅读题。(15分,每题5分)
5G,连接美好未来
每年三四月份,草长莺飞日,赏花正当时,玉渊潭公园都会迎来樱花节。今年的樱花节,游客感到购票更方便,游园体验更舒适。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是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将5G网络技术应用到景区,节省了游客入园时间。
无论3G、4G还是5G,这其中的G代表Generation(代)的意思。5G指的是第5代移动通讯网络,它是目前4G网络下一代的升级版。
从理论上讲,5G网络速度将是4G的百倍甚至更多,其峰值数据传输速率可达20Gbps,甚至能达到25Gbps。这将给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游戏的普及提供可能。目前,用手机在线玩AR、VR游戏还比较困难,这主要是因为现在的4G网络达不到AR、VR技术所需的网速。5G时代,人们的移动娱乐生活将更加丰富精彩。 5G能够连接大量物联网设备,具有低延迟的特点。从固定的用户终端,一直到时速500千米的超高速列车,5G保证未来用户的数据连接不会掉线,从而建立一个更智能、更连接的世界。今年4月3日,全国首例5G远程心脏微创手术由广州教授团队隔空指导,高州医院医生主刀实施。相距400公里,手术画面却几乎没有延迟,身处广州的医学专家仿佛亲临现场。如果信号传递慢,网络反应延迟,指令下达出现迟缓,就难以达到理想效果。5G技术为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插上了翅膀,给病患带来福音。
未来,5G网络信号无处不在。目前,在日常生活中,上班族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烦恼:乘坐地铁时,刚好客户打来微信电话,还没谈几句便因网络信号不佳而被迫中断,这种情况将不会再发生,5G基站是一种微基站,身量更小、分布更多,可以发出比4G信号塔更高密度的信号,因此解决了地下空间等区域信号存在盲点的问题。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这就意味着将获得更高质量的语音和视频通话服务。
目前,中国的5G产业仍处于发展阶段,有着巨大的商业潜能,前景广阔。5G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后,会涌现出自动驾驶、工业互联网、智慧医疗等大量新兴业态。2019年的央视春晚,中国电信率先通过5G网络实现4K高清直播和视频回传,全程流畅无卡顿、无中断。
移动通信技术的更新换代不是一蹴而就的,仍有一些发展难题需要不断解决。中国迈入5G时代的铿锵步伐,正不断激发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尽想象。
1.通读全文,概括说明快乐从何而来。
2.简要说明选文语言的一个显著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3.你从文中科学家身上,在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方面分别获得怎样的启示?
六、写作。(25分)
写一篇演讲稿,主题不限,字数8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