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亿的概念,一亿有多大(很全)

一亿的概念,一亿有多大(很全)

一亿的概念,一亿有多大(很全)
一亿的概念,一亿有多大(很全)

一亿的概念/一亿有多大(很全)

1亿米有多长

地球赤道的周长为40066.449千米,1亿米相当于绕地球两圈半。

如果汽车每小时行驶70千米,1亿米要连续行驶1429个小时左右,大约需要2个月。

1亿张贺卡有多少

浙江省总人口约5000万,如果平均每年每人消费2张贺卡,就需要1亿张贺卡,相当于砍伐25000棵大树!这些大树所占的森林面积相当于我们10个校园那么大呢!

身体里的“1亿”

一个正常人平均每分钟心跳75下,1亿次心脏跳动是一个正常人大约926天(2年半左右)心脏跳动的次数。

1个10岁左右的儿童皮肤表面大约有1亿个微生物,尤其以皮肤褶皱处及指尖上为多。

一个成年人每毫升血液中平均有500万个红细胞,20毫升血液里就有1亿个红细胞。

1、哈雷慧星每76年返回地球一次,这颗慧星的核是由冰组成,太阳的热能使慧星融化释放气体,这样我们就看见慧星有一条尾巴,这条尾巴长达一亿千米。

2、神舟六号飞船,绕地球飞行了约5天后重返地球,共飞行近34亿米。

3、地球是一个年轻的星球,她的年龄大约是46亿岁。

4、人的脑细胞大约有120亿至140亿个。

5、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1纳米相当于把1分米平均分成一亿份,取其中的1份。

中国有13亿人,假如每一个人捐一分钱,那么13亿人可捐共计1300000000分,如果换成元就是1300000000/100=13000000(元)

如果拿这笔钱去支助失学儿童上学,一个儿童支助2000元,那么可支助多少个失学儿童回到校园呢?原来可以有:13000000/2000=6500(个)

如果每一个人都献出一分爱心,那么世界就会变的更加美好!

我们就说数作业本吧。我们数100本作业本要用多少时间呢?1本,2本,3本......100本,大概要用110秒。而1000本作业本要用多少秒,10000本作业本要用多少秒,100000本作业本要用多少秒......100000000本作业本要用多少秒呢?只要计算一下就知道一亿有多大了。

算一算,数一亿本作业本大约要11000000000秒,试想一下数一亿本作业本要多少分?多少时,多少天?多少年/大概是要1833333分,30556时,1273天,3年!还真是不算不知道,数一亿本作业本竟要3年啊!

一一亿有多大。我准备量一量一亿张纸有多厚。我家没一亿张纸,只有100张,所以我先量出100张纸有厚。我拿出100张纸量了量,100张有1厘米厚,照这样算下去,1万张纸就有100厘米厚,相当于1米。100万张就有100米厚,1000万张就有1000米厚,1亿张就有1万米厚!

我打开语文书,数一数每页的字数,每一页大约有180个字,语文书共有185页,我就拿来计算器计算:180×185=33300(个),看来一本语文书大约有33300个字。那么用一亿个字可以编成多少本语文书呢?我再把计算器拿来算:100000000÷33300≈3003.003003,原来3003本语文书大约有一亿个字呀!真神奇啊!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善于动脑,会发现更多的数学奥秘!

我们首先量出一节楼梯有多高:高17厘米。再算出10节楼梯有多高:17×10=170厘米。再算出100节有多高:170×10=1700厘米。最后再算出一万节、一亿节有多高。哇!一亿节楼梯有17000000米,太高了,比珠穆朗玛峰还高!我惊呆了。

你知道一亿有多大吗?我知道,让我来告诉你吧!

一个亿是100000000,

是10个一千万,

是100个一百万,

是1000个十万,

是10000个一万,

是100000个一千,

是1000000个一百,

是10000000个十,

是100000000个一。

一亿就是100万张100元,弄成100张一叠的话就是1万元一叠,那么要1万叠。这个十分不可思议:100元的一亿人民币有110吨左右重;一亿秒大概是1666666分钟,大概是27778小时,大概是1157天,大概是3.17年;1个点,1秒就可以画出来,而1亿个点,人要用3年2个多月才能画完;100张纸厚约1厘米,一亿张纸就有一万米高,比珠穆郎玛峰还高;一亿个硬币有19万米高。

你听着是不是感到非常可怕呢?如果不可怕你就接着往下听。

一亿颗米有二吨重,等于我们吃二十六年饭;一亿枚硬币的重量比成年的蓝鲸3头还多4倍;一亿粒大米,可让3.5万人填饱肚子;一亿个小学生手拉手可绕地球赤道3圈半;一亿可是个不小的数字!

一亿等于10千万,你用你最快的速度数完它,一回需要至少两年的时间;一个人的占地面积按一平方米算的话,一亿人要用掉中国将近百分之一的面积;一个人的身高平均为1.75的话,一亿人横躺在赤道上的这些人可以绕赤道3圈多;每个人的食量算做一碗米饭(250g) ,一亿人会吃掉日本3年的粮食。

怎么样,这下你知道一亿有多大了吧!

一亿人节约一粒饭,可以让我吃26年,一亿秒大概是1666666分钟,大概是27778小时,大概是1157天,大概是3.17年,一亿张纸就有一万米高,比珠穆郎玛峰还高,一亿等于10千万你用你最快的速度数完它需要至少两年的时间,你看,一亿是一个多么大的数字啊!

“1亿滴水有多大?”我们准备了两个量杯、一个漏斗,先由一个人拿着漏斗另一个人把水倒进漏斗,水就慢慢地滴下来了。我们数着“一、二、三、四......”滴了100滴水。我看了一下发现一百滴水只有10毫升,那么1000000滴水就等于10000升。1亿滴水就有10000升。

1亿滴水有10吨那么重,一亿可真大呀!

“一亿有多大”。

我先是拿出100粒大米来,然后称一称,称出来是3克,后来我想了想,100粒=3克、1000粒=30克、10000粒=300克、100000粒=3000克、1000000粒=30000克、10000000粒=300000克、100000000粒=3000000克、1000000000粒=30000000克,那一亿=3千万克。

1亿个三鹿牛奶箱横着摞起来有多高

活动步骤:先用尺子量出一个纸箱有多高,高14厘米,按1亿Χ14来算,等于14亿厘米,等于14000000米。也就是说1亿个纸箱摞起来有14000000米!

结论:14000000米,多么令人惊讶的数字啊!这比珠穆朗玛峰还高多少倍啊!所以说,1亿件同样的东西摞起来,不要光看到一样东西多渺小,它们摞在一起就会变得非常大。这还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团结力量大。

《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一亿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以具体的事物来表达对一亿大小的感受。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主动参与和乐于合作的意识,培养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天平、卷尺、秒表、100米大米、实物投影。 学生准备计算器、练习簿。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谈话:大家都会读会写一亿,但是这一亿到底有多大呢?想了解吗?那就让我们了解一下“一亿有多大”。(将课题补充完整) 二、实践操作 1、数一数 (1)小组活动,动手数一数。 以小组为单位,每人拿出一些练习簿,合在一起,以循环的方式一本一本地数,数到100本告诉老师,老师立即告诉各小组所用的时间,组长记录下来。完成后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数100本练习簿大约所用的时间。 (2)小组合作,提出问题。 谈话:如果照这样的速度,我们数1亿本练习簿要用多少秒呢? 出示书本上的表格(学生可以把90秒、900秒改为全班认同的其他秒数),请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推算,并把推算结果填入表格。 小组反馈,指名读最后的得数。 (3)进一步探究问题。

谈话:9千万秒(或学生推算出的其他秒数),这段时间长不长?这么长的 时间用秒作单位来表示,显然不合适,你认为应该采用哪个时间单位?(年)怎 样把9千万秒换算成多少年? 学生说出计算方法后看书上的算式。 小组合作,借助计算器计算出结果。 提问:看了这个计算结果,你有什么感想? 2、排一排 谈话:刚才我们通过数一数从时间上感受了一亿的大小,大家还想不想通过 其他的方式,再来感受下一亿的大小呢! (1)实际测量长度。 请10位同学手拉手站成一行,师生共同测量出长度。(可能会出现测量的 结果不是整米数,取整米数的近似数来表示。) (2)列表进行推算 提问:照这样计算,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有多长呢? 出示表格,根据表格形式,各小组也依据刚才测量的数据列个表填一填,并 反馈推算结果。 (3)从绕地球的圈数来进一步感知一亿有多大。 指名读出推算出的长度。 指名说一说计算结果。 提问:看了这个数据,你又感受到什么了?(指名说一说) 3、称一称 谈话:通过数一数,排一排,我们感受到一亿的大小,老师这里还带来了一 个工具,(出示天平)大家猜猜我能用这个天平做什么呢?(学生对天平已有认识,所以能够想到“称”)那下面我们就用称一称的方式再来感受下一亿的大小。 (1)实际称一称。 出示100粒大米,在天平上称一称,称出100粒大米的克数。

1亿有多大教学设计

《1亿有多大》教学设计与评析 教学内容:1亿有多大(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3—34页) 课型:综合实践活动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究过程,借助具体事物,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1亿的大小,发展数感。 2、过程与方法:在探索中学习“猜想、实验、类推、转化和对照”的方法,通过操作活动并借助推算和计算器的计算,从不同角度感受一亿的大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数学,热爱生活的情感,养成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感知一亿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的量,获得“一亿”数的直观感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白纸、尺子、大米、电子秤、皮尺。 教法和学法: 教法:主要有引导法、讨论法,归纳法等。通过小组活动、操作实践等手段借助多媒体的演示协助学生感受一亿的大小。 学法: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动手实践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猜想、实验、推算,对比,分析的活动过程,体会转化、类推的数学思想方法,让每个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教学过程: 一激趣启思,明确研究主题。 1 课件出示:100000000 这个数你理解吗?是多少?你知道1亿有多大吗? 2 那么100000000到底有多大呢?你们想不想切实感受一下啊? 揭示课题:1亿有多大 二实践体验,确定研究方案。 1、大胆猜想:你认为数1亿本本子大约需要多长时间? 2、小组讨论:我们能够用什么方法来研究数1亿本本子大约需要多少时间?是否真的要找出1亿本本子摞起来直接实行测量呢?不能直接测量怎么办?

3、整体推算:数1亿本本子大约需要的时间。 [设计说明: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的学习方法是模糊的,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逐步引导学生恰当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即先数出50本本子看需要多长时间。整体推算的过程也是分析转化的过程。根据数50本本子要用45秒,学生推算出了数100本本子大约要用90秒,接着推算出数1亿本本子所需要的时间大约是90000000秒,再经过转化得出大约需要三年。] 4、对照想象:三年是多长时间? 5、总结方法:我们是怎样研究的?(先测量,再计算) [设计说明:总结方法是为了协助学生探寻规律,建立模型,即先取出一小部分实行测量,经过推算,转化得出结论。这个方法是学生在活动中亲自体验、领悟到的,学生再遇到这类问题时,便能够自己解决。] 三小组探究,解决实际问题 1 出示三个活动主题: (1)1亿张纸有多高 (2)1亿粒米有多重 (3)走1亿步路有多长 [设计说明:为了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感受“1亿”的大小,我组织三个有效的数学活动,从高度,重量、长度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一亿的大小,并为学生准备了相对应的操作材料:白纸、尺子、大米、电子秤、皮尺,这些学习材料具有生活性,普适性,实践性,思考性的特点,能够协助学生更好地感知一亿的大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点,建立较强的数感。] 2 你们小组想选哪一个来研究?打算怎样研究? 活动要求(出示课件):团结合作,分工明确,实验员操作要认真、细心,尽量减小误差,计算员计算一定要准确,这是实验记录单,记录员要工整的记录试验的过程和结论。 3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指导 [设计说明:教师在小组活动中给予一定指导,保证实践活动的顺利实行。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分工明确,团结合作,共同围绕一个目标努力,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智慧,每个人的水平都得到了体现。]

“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1.DOC

“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数一数”“排一排”“称一称”和“说一说”的实践活动,从不同的角度感受一亿的大小。 2.使学生通过上述实践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培养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 1.学生每人准备计算器1个,大米25粒 2.学生每4-5人分成一个小组,教师为每个小组准备练习簿100本,秒表 1只,天平1架。 3.教师准备卷尺1把,实物投影仪1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板书“100 000 000”,提问:这个数是多少?学生齐答后,教师在该数上方板书“一亿”。 谈话:大家都已经会读、会写一亿这个数了。但你们知道“一亿”到底有多大吗?这节课就来开展几项活动,让大家了解这“一亿”究竟有多大。(在“一亿”后面继续板书“有多大”) 二、开展活动 1.数一数。 (1)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数100本练习簿的活动。(如果每组准备100本练习簿有困难,也可只准备10—20本,以循环的方式一本一本地从1数到1000)小组内有1人使用秒表计时,其余人协助数练习簿和计时。 (2)各小组派代表汇报数100本练习簿所用的大致时间,教师一一记录。最后用计算器算出全班各组数100 本练习簿所用时间的平均数(为计算方便,得到的秒数保留整十数),写在黑板上。 (3)提问:照这样的速度数一亿本练习簿,大约要用多少秒? 教师用投影仪出示教科书第106页上的表格,让学生共同推算,并将逐次推算的结果填在书上。(如果刚才求得的数100本练习簿所用秒数的平均数接近90,则用书上表格中的原数;如果出入较大,如“80”或“100”,则要将表格中前两栏的秒数改过来,并依此推算填人表内。) (4)探究。 提问:数一亿本练习簿的秒数大约相当于多少年?你们能用计算器算一算吗?怎样算? 引导学生将推算出的秒数先转换成多少分,再转换成多少时,然后转换成多少天,最后转换成多少年。如果学生数100本练习簿所用的时间大约是90秒,则转换成多少天、多少年就得不到整数的结果,可以用“四舍五人”的方法将

人教课标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学情分析与教材分析-新版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一)学情分析: 本章内容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基础上展开的.例如,对于棱柱,在义务教育阶段直观认识正方体、长方体等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棱柱的结构特征及其体积、表面积.因此,在教材内容安排中,特别注意了与义务教育阶段“空间与图形”相关内容的衔接. 本章中的有关概念,主要采用分析详尽实例的共同特点,再抽象其本质属性空间图形而得到.教学中应充分使用直观模型,必要时要求学生自己制作模型,引导学生直观感知模型,然后再抽象出有关空间几何体的本质属性,从而形成概念. 柱体、锥体、台体和球体是简单的几何体,繁复的几何体大都是由这些简单的几何体组合而成的.有关柱体、锥体、台体和球体的研究是研究比较繁复的几何体的基础.本章研究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三视图和直观图、表面积和体积等.运用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度量计算等方法,认识和探索空间几何图形及其性质. (二)教材分析: 1.核心素养 我们在高中阶段要培养学生数学的三大能力:计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本章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中,要坚持循序渐进,逐步渗透空间想象能力面的训练.由于受有关线面位置关系知识的限制,在讲解空间几何体的结构时,我们应该多强调感性认识.要确凿把握这方面的要求,防止拔高教学.重视函数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要求,通过电脑绘制简单几何体的模型,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信息技术在学习中的严重作用. 2.本章目标 (1)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①利用实物模型、计算机软件观察大量空间图形. ②运用空间几何体的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 (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①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捷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的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使用材料(如纸板)制作模型,会用斜二侧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 ②通过观察用两种方法(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画出的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例外表示形式. ③完成实习作业,如画出某些建筑的视图与直观图(在不影响图形特征的基础上,尺寸、线条等不作严格要求). (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①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不要求记忆公式).②会使用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计算一些简单几何体的体积和表面积. 3.课时安排 本章教学时间约需12课时,详尽分配如下: 3课时 3课时 1.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1.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章末检测题 4.本章重点3课时

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

“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称一称”“数一数”“排一排”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一亿有大,并能结合实际,以具体的事物来表达对一亿大小的感受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主动参与和乐于合作的意识,培养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 教学重点:感知一亿的大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中国大约有多少人吗?那么你知道一亿有多大吗?揭示课题:一亿有多大。 2、在黑板上写出100000000和1亿。后引导学生从数的组成理解1亿的大小:由1个亿组成的、由10个千万组成的、由100个百万组成的、由1000个十万组成的、由10000个万组成……由100000000个一组成的。 3、谁能说说,“100000000”这个数给你的感受是什么?(特别的大) 二.实践操作 (一)称一称 1、100000000到底有多大呢?下面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叫刘恩的大臣,他非常关心老百姓的疾苦,有一次黄河又泛滥了,波涛汹涌的黄河水不知冲倒了多少房屋,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无家可归。当刘恩得知这一灾情后,他非常的着急,立刻用了最快的速度写了一份奏折给皇帝。皇帝看了刘恩的奏折后就下令让他到灾区去救灾。刘恩到了灾区后,立刻展开救灾工作,他和老百姓吃住在一起,同甘共苦,最后终于让老百姓重建了家园,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灾区的人民非常感激刘恩,家家户户都挂上了刘恩的画像,可是皇帝知道这件事后,非常的嫉妒。他就不愿意奖赏刘恩,但是又害怕老百姓会说他的闲话,于是他就想了一个自认为很好的办法,一天他把刘恩找来,先是夸奖他救灾的功劳,然后对刘恩说:“民以食为天,你在灾区救了那么多的老百姓,朕就奖赏你每月奉禄多加100000000粒大米吧。”皇帝刚说完,其他的大臣都笑了,心想,皇帝这哪是在奖赏刘恩啊,100000000粒大米才有多少一点点。可是刘恩却是很高兴的谢了皇帝。你能知道刘恩为什么很高兴的谢了皇帝吗? 2、你能猜想出1亿颗大米到底有多重吗? (让学生猜想) 3、我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巧妙的称出1亿大米到底有多重? (学生讨论) 4、师引导出设计方案 把1亿粒大米称一下 (1)先称出100粒大米的重量,再除以100,再算出1粒大米的重量,最后乘1亿,算出1亿粒大米的重量。(或用倍比关系算) (2)先称出10克大米,再除以大米的粒数,最后乘1亿,算出1亿粒大米的重量。 (3)教师提出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方案计算出1亿粒大米的质量,请写出计算过程以方便后面的汇报,可以用计算器来帮助计算。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及教学反思

《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材分析: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文章。这组教材是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课文主要讲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作者对祖国山河与大自然的无比热爱。课文紧扣“美丽的大花园”与“巨大的宝库”,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安排。其中,第二段按四季更迭的顺序具体介绍,是进行情感熏染与语言文字训练的极佳载体。依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学习方法的指导,给孩子们创设民主平等的氛围,合作探究与自主学习并重,全面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 学情分析: 由于平时语文课非常重视学生的预习,所以除个别学生外,大部分学生基本上养成了预习的好习惯。三年级学生已初步形成主动识字的意识,逐渐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能积极的搜集、整理资料,对周围充满了好奇心,逐渐树立了实践创新的精神。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认读生字、新词,理解生词的意思。 2.了解有关小兴安岭的内容,自觉地进行语言积累。 3.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和与人合作意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体会小兴安岭的美景这一主体教学环节,扎扎实实训练学生的语感。 2.领悟作者观察与描写景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3.教师渗透学习方法与学生尝试实践相结合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欣赏自然美的情趣。 教学重点:体会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和学习积累语言,是学习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是教学的难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课件激趣,谈话导入。 优美的景色能给人美的享受,今天,老师特意带来几张图片,和大家共同欣赏。(课件播放:冰雪消融,万物复苏的春天;草木旺盛,绿树成荫的夏天;落叶飞舞,果实累累的秋天;冰雪覆盖,白雪皑皑的冬天。)同学们,知道这是哪里的景色吗?指名回答(板书:小兴安岭)指导学生用“兴”的不同读音组词。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看了这几张图片,你觉得这个地方怎么样?指名回答。(板书;美丽的)能不能用文中的话说,小兴安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指名回答。那么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既是美丽的大花园,又是巨大的宝库呢?这节课我们就共同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运用电教手段以绘声绘色、栩栩如生的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示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营造出愉悦的学习气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

《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

前面上《一亿有多大》的时候,书上是通过“数一数”“排一排”“称一称”等一些间接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出一亿的大小,其中“称一称”这个环节通过让学生计算我们国家13亿人口如果每人每天都节约一粒大米,让学生感受到节省下来的粮食是相当惊人的,从而教育学生要爱惜粮食,从小养成节约的好习惯。在上课的时候我也适时的对学生进行爱惜粮食的情感教育,但是我在上课的时候也“即兴”的发挥了一下,我先是问学生我们为什么要节约粮食?节约粮食对我们国家来说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这两个问题学生都能很好的回答出来(我们国家人多,大家一起节约粮食,那么节约粮食的数量就会很多)。接着我又问学生,我们国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你觉得我们国家人口多有没有什么好处?学生回答的有:人多力量大,人多国家的力量就强大。我紧接着又问,那么我们国家人口多有它的坏处吗?这时候学生立刻一惊,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好像从来就没有想过,人多难道还会有坏处?但是马上就有学生反应过来,发言说,我们国家人多,虽然力量大,但是消耗的资源也多。学生回答的多好,这可是我们国家现在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国情,居然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都能知道,我的心里当然高兴了。当时我的脑子里突然想到,今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建设节约社会的科学发展观”于是我就对学生说,今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建设节约社会的科学发展观”,你们知道胡总书记为什么要提出“建设节约社会的科学发展观”?你们认为这个科学发展观对我们国家今后的发展会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学生对于这两个问题回答的出奇的好,而且还有的学生的发言还特别的“深奥”,居然有一个学生说出了“可持续性发展”这个词。 这节课上完后,我的心里特别的高兴,我为自己能在一节数学课上穿插国情的教育,政治的教育而感到高兴,关键的是,我对学生进行这两项教育的时候没有一点做秀的成份(我在自我陶醉了)。

《1亿有多大》教学设计

《1亿有多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信息、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等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1亿的大小,培养数感。 2、在探索中学习“猜想、实验、类推和对照”的方法,初步渗透选用小基数类推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 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主动参与和乐于合作的意识,培养勤俭节约的优良品格。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知1亿的大小。 难点: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准备:课件、纸张、电子秤、大米、计算器、直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在第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大数的认识”,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大数,谁能说一说我们生活中的大数。 (学生叙说收集到的有关大数的信息) 师:恩,同学们都说的非常好。老师也收集了几条,请看。 课件出示: 在茫茫宇宙中,银河系约有2000多亿颗恒星,我们用最大的天文望远镜至少可以看到10亿颗星。地球是宇宙中一个年轻的星球,她的年龄大约是46亿岁。在地球上,生活着近70亿人,而我国是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有13多亿人。其中在校小学生约有1亿人,如果让这1亿个小学生手拉手,可以绕地球赤道3圈半。(指名学生朗读)师:你们发现这些信息有什么共同点了吗? 生:这些信息都是用“亿”作单位。 师:你找的真准,看来“亿”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那,1亿到底有多大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理解问题。 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身边熟悉的物品,如果有1亿个会有多高呢?多重呢?多长呢?(课件出示:1亿_____有______?) 生1:我想象1亿张纸摞起来有几百层楼高。 师:纸,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你真会选素材! 生:我觉得1亿本书摞起来可能会有一座山那么高吧! 生3:我猜想1亿粒米有10千克重。 生4:我猜想走1亿步有50千米那么远。 生5:我猜1亿颗糖有1吨重。 师:同学们从自己的想象中提出了这么多具体的好问题,非常好。那大家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接下来,我们怎么办? 生:可以进行实验。 师:好的,大家都想到亲手实验,用事实说话。 2、确定方案 课件出示:

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第一课 教材分析: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文章先写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接着写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棋,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后写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智力上有多大差别。通过这件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讲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小孩在争论,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双方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法裁决,被两个小孩笑话。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选编文言文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点基础。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字词句的大概意思,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明白文中所讲的道理,并受到一些启发。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能否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是首先遇到的困难,要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从理解课文方面看,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并不难理解,难点在于让学生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只有句子的意思弄懂了,才能正确地断词断句,把句子读通顺。所以要把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作为教学的难点来突破。 学情分析: 经过几年的语文学习和实践,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这两则寓言虽然是文言文,但是有译文可供借助,学生学起来就容易多了。因此,和现代文的教学一样,仍坚持以自读为主,重在感悟、积累的策略。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让他们自己质疑、释疑,教师适当点拨、扶助,必要时精当讲解,但是不讲语法。 第二课 教材分析:这篇讲读课文的作者是朱自清,写与1922年3月28日。作为诗人和散文家,朱自清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五四”新文学的创业者之一。他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他的散文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春》等名篇,一直被认为是白话美文的典范。《匆匆》这篇课文,向人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文中列举了大量的事实,说明时间的来去匆匆,教育人们珍惜时间,不要让时光匆匆流失。 学情分析:在初读的基础上,抓住课题“匆匆”,从题入手,看看课文是怎样写我们的的日子匆匆而逝/带着这个问题,通过读,找出有关的片段和句子进行分析。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语言的美,在读中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在读中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第三课 【教材简析】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课《桃花心木》是我国台湾当代着名作家林清玄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整篇文章语言平实,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同时又寓意深刻。文章通过讲一个培育桃花心木苗的人不按规律给树苗浇水,锻炼树苗自己在土地里找水

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

《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在数概念的教学中,十分重视数感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但由于1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因此教材安排这个综合应用,旨在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一亿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以具体的事物来表达对一亿大小的感受。 2、通过“称一称”“数一数”“排一排”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一亿有大,并能结合实际,以具体的事物来表达对一亿大小的感受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主动参与和乐于合作的意识,培养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 教学理念: 数学教学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教师应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得新知识能力,培养学生敢于自主学习、尝试新知的研究学习。小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为其独立解决数学问题提供了可能。为此,在教学“延伸性、迁移性知识”时,我直接让学生自己自主尝试、积极探索,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比较、推理、发现和总结,给学生自主探索新知的空间、时间,为学

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发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知一亿的大小难点: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天平、卷尺、秒表、100粒大米、实物投影 学生准备计算器、练习簿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谈话:(出示100000000)大家认识它吗?(指名回答) 教师在100000000上面板书“一亿”。 引导学生从数的组成理解1亿的大小:由1个亿组成的、由10个千万组成的、由100个百万组成的、由1000个十万组成的、由10000个万组成……由100000000个一组成的。 谈话:大家都会读会写一亿,也都能准确说出它的组成。但是这一亿到底有多大呢?想了解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一亿有多大”。(将课题补充完整) 二.实践操作 (一)称一称 下面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叫刘恩的大臣,他非常关心老百姓的疾苦,有一次黄河又泛滥了,波涛汹涌的黄河水不知冲倒了多少房屋,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无家可归。当刘恩得知这一灾情后,他非常的着急,立刻用了

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

第一课 教材分析: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文章先写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接着写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棋,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后写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智力上有多大差别。通过这件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讲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小孩在争论,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双方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法裁决,被两个小孩笑话。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的态度。选编文言文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点基础。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字词句的大概意思,理解故事的主要容,引导学生明白文中所讲的道理,并受到一些启发。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能否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是首先遇到的困难,要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从理解课文方面看,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并不难理解,难点在于让学生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只有句子的意思弄懂了,才能正确地断词断句,把句子读通顺。所以要把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作为教学的难点来突破。 学情分析: 经过几年的语文学习和实践,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这两则寓言虽然是文言文,但是有译文可供借助,学生学起来就容易多了。因此,和现代文的教学一样,仍坚持以自读为主,重在感悟、积累的策略。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让他们自己质疑、释疑,教师适当点拨、扶助,必要时精当讲解,但是不讲语法。 第二课 教材分析:这篇讲读课文的作者是朱自清,写与1922年3月28日。作为诗人和散文家,朱自清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五四”新文学的创业者之一。他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他的散文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春》等名篇,一直被认为是白话美文的典。《匆匆》这篇课文,向人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文中列举了大量的事实,说明时间的来去匆匆,教育人们珍惜时间,不要让时光匆匆流失。 学情分析:在初读的基础上,抓住课题“匆匆”,从题入手,看看课文是怎样写我们的的日子匆匆而逝/带着这个问题,通过读,找出有关的片段和句子进行分析。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语言的美,在读中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在读中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第三课 【教材简析】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课《桃花心木》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林清玄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整篇文章语言平实,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同时又寓意深刻。文章通过讲一个培育桃花心木苗的人不按规律给树苗浇水,锻炼树苗自己在土地里找水源,从而长成参天大树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在不确定中生活,经受考验才能成为有用之才的道理。 【学情分析】 1、目前的小学生深受长辈溺爱,挑剔攀比成风,缺乏自主意识和自理能力,借

一亿有多大 教学设计-1.DOC

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实践,通过操作活动并借助推算和计算器的计算,从不同角度感受一亿的大小,进一步发展数感。 2、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培养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 1.学生每人准备计算器、100粒大米。 2.教师准备:练习本,秒表五个,天平三台,电子称一台、卷尺一把。 教学过程: 一、(1)谈话揭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中国大约有多少人吗?那么你知道一亿有多大吗?揭示课题:一亿有多大。 在黑板上写出100000000和1亿。后引导学生从数的组成理解1亿的大小:由1个亿组成的、由10个千万组成的、由100个百万组成的、由1000个十万组成的、由10000个万组成……由100000000个一组成的。 (2)同学们请观看以下信息,并说一说“一亿有多大”? 中新网2003年1月17日电,美国电脑软件巨头微软公司创办人比尔·盖茨仅2002年第四季度的分红就将近1亿美元。 中国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将超过1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部门就业。 2001年中国移动电话的数量已经突破了1亿部。 中国移动2004年6月底公布的财务报告显示,中国移动已经达到了平均每天净赚1亿元。 2005年中国的“网民”已超过1亿人。 在中国有1亿多听力受损人群。 哈雷彗星的尾巴长达一亿多公里。 我国的小麦产量近年来稳定在1亿吨左右。 新明日报2004年2月26日电,联合国粮农组织周三宣布,爆发禽流感的亚洲迄今已杀鸡1亿多只。 学生阅读相关信息,体会“一亿有多大”,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结合生活实际描述“1亿”的大小。 (3)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做、算一算一亿到底有多大? 今天我们就来开展几项活动,在活动中让同学们感受一下“一亿有多大”。 二、开展活动。 1.宣布实践操作活动的要求。 我们的活动工具有:天平、电子称、秒表、卷尺、计算器等。

小学四年级数学 “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

“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06~10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数一数”“排一排”“称一称”和“说一说”的实践活动,从不同的角度感受一亿的大小。 2.使学生通过上述实践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培养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 1.学生每人准备计算器1个,大米25粒 2.学生每4-5人分成一个小组,教师为每个小组准备练习簿100本,秒表 1只,天平1架。 3.教师准备卷尺1把,实物投影仪1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板书“100 000 000”,提问:这个数是多少?学生齐答后,教师在该数上方板书“一亿”。

谈话:大家都已经会读、会写一亿这个数了。但你们知道“一亿”到底有多大吗?这节课就来开展几项活动,让大家了解这“一亿”究竟有多大。(在“一亿”后面继续板书“有多大”) 二、开展活动 1.数一数。 (1)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数100本练习簿的活动。(如果每组准备100本练习簿有困难,也可只准备10—20本, 以循环的方式一本一本地从1数到1000)小组内有1人使用秒表计时,其余人协助数练习簿和计时。 (2)各小组派代表汇报数100本练习簿所用的大致时间,教师一一记录。最后用计算器算出全班各组数100 本练习簿所用时间的平均数(为计算方便,得到的秒数保留整十数),写在黑板上。 (3)提问:照这样的速度数一亿本练习簿,大约要用多少秒? 教师用投影仪出示教科书第106页上的表格,让学生共同推算,并将逐次推算的结果填在书上。(如果刚才求得的数100本练习簿所用秒数的平均数接近90,则用书上表格中的原数;如果出入较大,如“80”或“100”,则要将表格中前两栏的秒数改过来,并依此推算填人表内。) (4)探究。 提问:数一亿本练习簿的秒数大约相当于多少年?你们能用计算器算一算吗?怎样算? 引导学生将推算出的秒数先转换成多少分,再转换成多少时,然后转换成多少天,最后转换成多少年。如果学生数100本练习簿所用的时间大约是90秒,则转

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本课是七年级上册第五课,主题在于使学生对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有比 较全面而清晰的了解,感受夏、商、西周时期奴隶制文明的辉煌灿烂,体味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本课是在对学生综合能力不太了解的情况下设计的,我依照教学经验,首先得出一般初一学生的能力和心理特点:丰富的感性材料可以激发他们探究的热情,由浅入深的引导可以推动部分学生在理性认识上有所升华,但是公开课上学生可能出现胆怯心理,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特别考虑到这一点,各教学环节都应为学生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留有一定的变化空 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 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状况;了解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境遇。通过本课学习和思考本课容,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的能力;通过了解奴隶的悲惨生活与夏商周奴隶制文明高度发达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揭示奴隶制文明的本质及全面认识历史发展过程的能力。 方法与过程: 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同时组织学生通过课堂活动巩固所学知识,并对之加以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乃中华民 族之骄傲,今天民族文化的辉煌成就与之一脉相承; 2006年7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决定,殷墟获准进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3处世界遗产,炎黄子更要保护好宝贵的文化遗产。 教学重难点: 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解决策略:以形象的说明将抽象的描述具体化,通过大量的图片资料令学生从中自行总结出工艺高超的表现,既实现了认知目标,又进行了能力训练。 难点:正确理解“青铜文明”的概念 解决策略:通过介绍夏、商、西周瓷业、玉器制造业等手工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农业和畜 牧业、商业的进步表现,引导学生得出青铜文明不仅仅表现在青铜器的高超工艺、青铜器铸造业的兴盛上,还表现在社会各个生产部门的发展进步上。这为后来介绍青铜文明的概念做 好了铺。 教学设计: 教学 步骤 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想设计思路 引入新课回顾: 1.简要回顾原始社会以来,人类使曾用 的工具,如:木器、石器、玉器等,各 有什么弊端? 2.引入青铜器的出现:原始社会末期以 铜混合少量锡、铅熔铸的青铜器出现了。 人类使用的第一种金属便是青铜,它更 坚固、更轻便,开始出现在生产生活中。 人类由此跨入青铜时代。 进行自由发言和讨论。 (要点:不够坚硬、不够轻 便、不易成型等) 通过这一环节 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引入青 铜器

一亿有多大 公开课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四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 课题:一亿有多大课型:实践课授课人:黄金华 授课班级及对象:田坪中心完小四年级(4)班全体学生 授课地点:四(4)班教室授课时间:2015年11月26日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33-34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过程,借助具体事物,感受亿等大数的实际意义。 2、在探索中学习“猜想、实验、类推和对照”的方法,初步渗透选用小基数类推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 3、学会用生活周围的数据,形象地描述大数,培养主动、自觉地运用和理解数的意识。教学准备:课件、纸张若干、一些生活小常识的数据资料、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复习(课件出示):()个一是十,()个十是一百,()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10个()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 2、出示材料 目前,我国人口大13亿多,其中,在校中小学生有2亿多。 3、引出问题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一些较大的数,刚才我们看到的数据中,就有亿位单位的大数。你能想象、描述一下“1亿”有多大吗? 学生口答。 4、猜想举例 师:看来,这样抽象地说很难想象到底有多大,你能猜想一下1亿纸摞起来有多高吗? 学生口答。 二、展开 (一)活动一 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 1.确定实物 师:刚才大家说了很多,究竟是不是和我们猜测的一样呢?我们需要来验证一下,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可以怎样来验证? 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的纸片,如果我们来研究1亿张纸片,你认为应该怎样来验证?是不是要准备1亿张这样的纸呢? 3.方法反馈 师:要知道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我们可以先测量出100张的厚度 4.操作:教师出示100张白纸,抽学生上台来测量。其他学生,可用两本数学书贴在一起,凑成100张,量一量100张纸的厚度。 5.推断1亿张纸摞起来多高 100张纸摞起来的厚度是1厘米,以此类推,1亿纸摞起来的高度是100万厘米,化成用米作单位,就是10000米。 6、1亿张纸的高度和珠穆朗玛峰、梵净山的海拨高度作比较。(课件出示) (二)活动二数数,1秒钟数一下,数到1亿要多久?

1亿有多大_教案

1亿有多大 【教学内容】 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 【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 通过学习、交流,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向他人学习、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大数的意义,建立数感。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1亿有多大。 【教具准备】 一叠纸张(1000张)、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老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大数。今天,老师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能想象1亿有多大吗?引发学生猜想。学生根据不同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可能会结合不同的量进行猜测。 学生回答的内容可能有:1亿大米能装满一间房子、一整车吧;1亿米在体育场上要跑一万圈,10万圈吧;1亿本书摞起来有一座山那么高吧。 二、探究活动 1.首先确定研究方案,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研究选择测量“1亿张纸摞起来的高度。” 2.思考如何进行测量。 提问引导:找出1亿张纸摞起来直接进行测量行吗?不能直接测量怎么办? 学生想到,可以先测量一部分,再推算出整体是多少。 “一部分应该取多少张呢?学生:100张、1000张、10000张。 教师:有没有想到取115张、1021张呢?接着说明,为了计算方便,应该取整百、整千、整万的数量。 3.分组进行实验操作。 分别用100张和1000张纸的高度为基数进行测量。 ⑴教师取几份100张纸给部分学生测量高度,然后学生分小组推算1亿张纸的高度; ⑵教师把1000张纸给其他的学生测量高度,让他们也分小组去推算1亿张纸的高度。 由于学生测量时的误差,得出的结果也不相同,另外部分学生对推算的方法、过程也不一定理解、

1亿有多大教学设计

《1亿有多大?》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课题研究,数学建模的简单过程,利用可想象的素材培养对1亿大小的感性认识。 2.学生通过推算、操作、讨论、交流、猜测、验证,提高信息技术和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设师生互动情境,在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进行勤俭节约、保护环境等品德教育。 教学重难点: 感知一亿的大小,建立学生的数感。 活动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生活中的大数、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学生两人一组把搜集到的信息读给对方听听,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2.回顾知识,为探究夯实基础。 1亿相当于()个亿、()个千万、()个百万、()个十万、()个万、()个千、()个百、()个十、()个一。 3.猜想,提出问题 你能想象1亿有多大吗? 学生展开想象,大胆猜测。

4.揭示课题—1亿有多大 第二阶段:探究阶段 1.揭示探究活动方案 师:1亿很大,也很抽象,要知道它有多大,必须有一个实物来作比较。 2. 选择探究内容(任选其中之一) 活动1: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 活动2;1亿粒米有多重? 3.思考探究内容的可行性。 师:我们真的要找1亿张纸来测量吗?真的要称1亿粒米吗? 生:我们可以先量100张或1000张纸的厚度,先称100粒或1000粒米,再进行推算。 4.教师提示帮助 师:老师课前做了一个调查,100张纸约1厘米,100粒米约重2克,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5.出示活动要求 6.制定具体的探究方法。 (1)小组合作,进行讨论,操作和推算1亿张纸的厚度、1亿粒米的重量。 (2)小组汇报活动1结果 生1:首先我们测量了100张纸的厚度是1厘米,1000张纸高度就是10厘米,依次类推1亿就是1000000厘米=10000米。

三年级音乐学情及教材分析

三年级音乐学情及教材分析 一、学情分析 1、个性差别大:三年级的小学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还表现出强烈的自我确定、自我主张,对自己评价偏高,甚至有时“目空一切”,容易导致自负的心理。相反,有的孩子由于成绩不良或某个方面的缺失,受到班级同学的歧视,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对自己失去信心。因此,在教学中要时不时应用一些小“特技”来提醒那些目空一切的孩子,告诫他们自己还有很多东西要学,而对那些失去信息的孩子要及时抓住机会鼓励他们。 2、情绪不稳定:三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难以释放心理的压力,这样就容易使他们的心情变坏。他们喜欢与伙伴共同游戏、学习,但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冲动,常为一点小事面红耳赤,而且情绪变化极大,并且表露在外,心情的好坏大多数从脸上一望便知。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且在平日教学中增加小组合作,加强团队精神,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 3、自控力不强:从三年级开始,学生进入少年期,此时会出现一种强烈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因此他们的性格特征中也会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外部控制的依赖性逐渐减少,但是内部的自控能力又尚未发展起来,还不能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日常行为。遇到这种问题,我们应该“恩威并用”,表扬自觉的学生,适时使用管理软件对不能自控的学生进行提醒、控制。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编写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始终。在教材内容上注重低年级学生的性格特点,突出趣味性、游戏性,注重过程与参与。 在本册教材中,聆听歌曲有14首,学唱歌曲15首。在这一学期的教材中开始让学生接触一些国内的民歌,让学生初步了解感受民歌,其中包括《小放牛》《阿西里西》等 ●第一单元:亲亲祖国。 聆听《彩色的中国》、学唱《我爱我的家乡》《在祖国的怀抱里》等作品,表达出对祖国热爱。 ●第二单元民歌拾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