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北省黄石市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考试试题

湖北省黄石市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考试试题

湖北省黄石市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考试试题
湖北省黄石市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考试试题

湖北省黄石市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考试试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

2.考生在答题前请阅读答题卡中的“注意事项”,然后按要求答题。

3.所有答案均须做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做在其它区域无效。

一、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在北京通州发现的千余座古墓中,79%是战国至汉代的。在胡各庄村发掘了62座战国晚期至西汉瓮棺葬,排列有序,组合多样。在后北营村出土的骨质算筹多达26支,是古人计数的工具;还出土了一种南方人用得居多的布币。这些考古发现,有助于研究

①瓮棺葬在东北亚地区的传播路线②战国至汉代的早期数学计算工

③当时南方与北方文化交流的状况④京杭运河开通后通州的城市特色

A.①②③B.①②

④ C.②③

④D.①③④

2.孔子路过泰山,见一妇女在坟边痛哭,询问后才知道,她的公公、丈夫和儿子都被老虎吃了。孔子问她为什么不早些搬迁,她回答,因为这里没有苛政。孔子感慨地对弟子说“苛政猛于虎也!”由此他提倡

A.克己复礼B.仁者爱人

C.为政以德D.施行仁政

3.《荀子·君道篇第十二》中载:“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治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追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

在此,荀子强调的是

A.废除严苛的法律,由国君以德治国B.法律应当由进德高尚的君子制定

C.执法者素质是有效实施法治的关键D.执法时应将君子与小人区别对待

4.春秋时期成书的《国语》主要记载各国公卿之“语”,而战国时期的《战国策》则主要记载游士之“策”。这种变化表明编者

A.注重史书编写体例的创新B.推崇法家富国强兵之术

C.对社会权势变动有所意识D.全面记录各国历史风貌

5.北宋五子之一的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反映出理学一开始就追求

A.慎思明辨、格物致知B.存天理、灭

1

人欲

C.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D.君子气节、道德自觉

6.在评价一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梁启超说:“他的政治理想,从近日青年眼光看去,虽平平无奇,但三百年前——卢梭《民约论》(即卢梭《社会契约论》)出世前之数十年,有这等议论,不能不算人类文化之高贵产品。”他评价的是

A.孔子的《春秋》

B.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

C.李贽的《焚书》

D.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7.农史学家称赞它使中国农学第一次形成精耕细作的完整的结构体系。食品史学家认为它在农产品加工、酿造、烹调、果蔬贮藏等方面也给出了很好的技巧。达尔文研究进化论时,在《物种起源》中认为它是“中国古代百科全书”。它是

A.《汜胜之书》B.《齐民要术》C.《农书》D.《农政全书》

8.文学体裁中反映“民族压迫与融合,文化的沟通,都市繁荣,思想活跃儒生不幸的遭际”的是

A.唐诗B.宋词 C.元曲D.明清小说

9.“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这是唐代诗人李颀赞赏其书法家好友的经典诗句。该书法家最有可能是

A.王羲之B.颜真卿C.苏轼D.张旭

10.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学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

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这种主张

A.反映出古希腊法律是习惯法 B.说明了古希腊实行民主政体

C.体现了智者学派的思想特征 D.表明知识分子倡导以人为本

11.斯多亚学派创始人芝诺认为一切事物都与自然为一体,宇宙国家不分种族与阶级,人皆平等。塞内卡亦认为“奴隶的灵魂中,同样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高尚等品性”。上述哲学家及其主张所表达的思想

①成为近代天赋人权思想的重要来源②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

③继承了古希腊理性主义的思想传统④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A.①③B.①

④C.①③

④D.②③④

12.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善于创新,因为如果因循守旧,不提高产品的质量就会在竞争中失败;重视自由,因为没有自由就不能携带商品走南闯北……要求享受,因为财富的

2

增长,使他们有可能享受生活的乐趣。这群人最有可能是

A.古希腊时期的智者学

派B.宗教

改革时期德意志的传教士

C.文艺复兴时佛罗伦萨的商人

D.启蒙运动时期巴黎的企业主

13.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指出:“告解圣事的中心是悔改,

而不是向神父认罪;肉身的苦修和禁欲,若无内心的忏悔便毫无用

处;靠积累功德赎罪也无益,只有基督的功德才能有助于赦罪。”这表明马丁·路德主张

A.圣经至上B.简化宗教仪式C.因信称义D.建立国家教会

14.“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能做的事……自由是做法律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力;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此主张应该出自

A.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B.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

C.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D.伏尔泰的《哲学通信》

15.有学者在评价一项科学成就时指出:它使人对自己的认识以及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一次类似牛顿力学定律出现时所带来的划时代变化。这项成就应该是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B.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C.普朗克的“量子假说”

D.施莱登的“植物细胞学说”

16.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们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体现该风格的作品是

A.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B.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C.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D.萧伯纳的《苹果车》

17.1919年之前,在中国宣传新思潮的刊物只有几种,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章更少。1919年之后,全国各地出版的刊物猛增至400余种,其中相当数量的刊物以介绍新思潮、改造社会为己任,马克思主义思潮一枝独秀。造成上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

B.国内外局势的剧烈变动

C.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反思

18.请看右图书影。下列项中对该书内容解读错误的是

A.开始探索新知B.寻求强国御侮之路

C.冲破“天朝上国”观念D.形成思想解放潮流

19.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助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的新场面。”

3

这一观点评价下列哪项较为恰当

A.中体西用的思想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C.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D.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

20.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节选》中写道:“(20世纪初)尽管中国告别了过时的政治体制,往昔的阴影却继续沉重地支配着社会习俗和思想生活。……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进步的社会。”材料试图说明

A.辛亥革命没有起到思想解放作用 B.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影响巨大

C.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的全面批判 D.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的发展

21.20世纪初,北大某教授撰文提出:“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作者意在

A.振作少年精神B.发起文学改良C.推动文学革命 D.宣扬民主科学

22.1931年,法国物理学家保罗·朗之万曾说:“大家都知道,在我们这一时代的物理学中,他的地位将在最前列。他现在是并且将来也还是人类宇宙中有头等光辉的一颗巨星,因为他对于科学的贡献更深入到人类思想基本概念的结构中。”下列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无关B.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提出

C.量子力学理论的诞生和发展D.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23.毛泽东思想是伴随着中国革命的历程产生、发展、完善的,而《新民主主义论》等论著的发表,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这应该是在

A.抗日战争时期B.国共对峙时期C.国民革命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24.邓小平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些论断

A.促成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的诞生B.促使国家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引导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D.推动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战略出台

25.科技创新与国际民生问题密切相关,以下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新阶段

B.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升空,标志我国开始进入航空时代

C.“两弹一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国际影响

D.“南优二号”杂交水稻的培育,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二、非选择题(共50分。其中第26小题24分,第27题10分,第28小题16分)26.儒家思想在不同时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点。(共24分) 材料一西周宗族制度,到东周时期发生了比较剧烈的破坏。东周大小宗族间展开了

4

长期的兼并战争,许多国家和采邑灭亡了,原来的经济基础变化了。在战争中某些统治者继承西周敬天保民思想,对祀与戎有了新的认识。东周在西周的文化基础上表现出伟大的创造性,产生了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郑国子产创法家,齐国孙武创兵家,鲁国孔丘创儒家,宋大夫墨翟创墨家,诸子百家的多家学派在东周后半期都创始了。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材料二汉武帝时期,儒学确立了独尊地位,呈现繁盛之势。魏晋南北朝时,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外来宗教佛教在中国盛行,儒学自身也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面对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儒学的正统地位也受到挑战,唐中期的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材料三中国思想的演进,正如韩愈、张载所指出,如果儒家将《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融合为一体,就可以“发育万物,峻极于天”。这一理论工程,经过韩愈、张载等思想家的运送木石,到周敦颐、二程(程颢、程颐)和朱熹,由他们设计建筑,就有了宋代理学大厦的创建。这是佛教与中土文化以及儒、道的高层次融合。这一融合的完成在宋代,不是偶然的。宋代经济、文化、科学相当发达。有学者统计,宋代士人在全部人口中占有一定比例,通过科举而做官的不少。书院发达。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历史背景,并简述其影

响。(10分)

⑵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从汉至唐儒学地位的变化。(4分)

⑶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理学产生的背景及特点。(10分)

27.技术进步和科学革命影响人类文明进程。有人指出,近代西方发生的三次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从而使西方能够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

试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例,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10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同治(1862年至1874年)年间创设之学校,大抵不外乎以养成翻译与军事之人才为主。如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福建船政学校、天津水师学堂、湖北武备学堂、湖北自强学堂、陕西诸省格致实学书院(各省学堂未能普设,多以变通整顿书院为请,遂有各省格致实学书院)等。可见当时人对于创建学校之旨趣。且此等学校,十九皆创于外省一、二督抚,非由中枢发动。——据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二光绪(1875年—1908年)二十三年,盛宣怀始于上海创设南洋公学。南洋公学如津学制,分四院:曰师范,曰外、中、上院。外院为附属小学,上、中院即头、二等学堂。课程大体分中文、英文两部,注重法政、经济。中国学校之稍有系统雏形者始此。及光绪二十四年,始有国立京师大学堂之筹办。二十八年,(光绪帝)派张百熙为管学大臣,奏设速成科,分仕学、师范二馆。光绪三十一年,袁世凯、张之洞会奏:“科举一日不停,士人有侥幸得第之心。民间相率观望,私立学堂绝少,拟请立罢科举。”遂诏自丙午始,停止各省乡、会试及岁科试。——据钱穆《国史大纲》

⑴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一、二两个时期兴办的学校有何不

5

同(可从办学思想、学校形式、学习内容等方面作答,6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之所以不同的原因(4分)。

⑵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这两个不同时期兴办的教育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

响?(6分)

黄石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期末质量监测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

命题人:刘堂禄审题人:方劲松李莉莉

1.【答案】A 【解析】材料中北京通州出土“战国晚期至西汉瓮棺葬”,有助于研究瓮棺葬在东北亚地区的传播路线,故①正确;材料中北京通州出土“骨质算筹”,有助于研究战国至汉代的早期数学计算工具,故②正确;材料中北京通州出土“南方人用得居多的布币”,有助于研究当时南方与北方文化交流的状况,故③正确;京杭运河开通于隋朝,不符合时间限制,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不难看出,这里根本没有对“克己复礼”的相关提及,故A想错误;材料中同样并没有对“仁者爱人”的相关提及,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孔子路过泰山,见一妇女在坟边痛哭,询问后才知道,她的公公、丈夫和儿子都被老虎吃了。孔子问她为什么不早些搬迁,她回答:因为这里没有苛政。孔子感慨地对弟子化说‘苛政猛于虎也!’”可知,苛政的危害程度甚至远远甚于食人之虎,这也从侧面印证了统治者为政以德的重要性,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主张施行仁政的孟子而非孔子,故D项错误。

3.【答案】C 【解析】材料的内容体现的是儒家的道德要求与法制思想相结合,不废除法律,故A项错误;材料的内容体现的是儒家的道德要求与法制思想相结合,没有涉及到法律由道德高尚的君子制定,故B项错误;“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表明实施法治的关键是执法者的素质,故C项正确;材料的内容体现的是儒家的道德要求与法制思想相结合,没有涉及到执法时应将君子与小人区别对待,故D项错误。

4.【答案】C 【解析】材料主要反映了《国语》和《战国策》内容上的不同,不能体现出史书编写体例上的创新,故A项错误;材料中《国语》和《战国策》的内容都体现不出法家思想,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国语》主要记载公卿之“语”,《战国策》则主要记载游士之“策”,反映出战国时期奴隶制度瓦解,士阶层兴起,故C项正确;《国语》主要记载公卿之“语”,《战国策》则主要记载游士之“策”,不能全面记录各国历史风貌,故D项错误。

5.【答案】D 【解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表明理学追求道德和君子气节,没有涉及慎思明辨、格物致知,故A项错误;材料的内容表明理学追求道德和君子气节,没有涉及存天理、灭人欲,故B项错误;材料的内容表明理学追求道德和君子气节,故C项错误;材料的内容表明理学追求道德和君子气节,故D项正确。

6.【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应为清朝时期,故A项错误;B项与题目是时间不符且与民权无关,故B项错误;李贽的《焚书》主要是反对以孔子的儒学为衡量

6

的标准,并未涉及民权,故C项错误;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具有一定的民主性且与题目时间相符,故D项正确。

7.【答案】B 【解析】依所学,《汜胜之书》主要记载黄河中游地区耕作原则、作物栽培技术和种子选育等农业生产知识,与材料中“农产品加工、酿造、烹调、果蔬贮藏等方面也给出了很好的技巧”不符,故A项错误;依所学,《齐民要术》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农业、畜牧业生产经验,提出了因地制宜,多种经营的宝贵思想,与材料“中国农学第一次形成精耕细作的完整的结构体系”表述相符,故B项正确;依所学,《农书》中主要记载了农业生产工具,与材料表述不相符,故C项错误;

依所学,《农政全书》主要吸收西方先进的科学思想与方法,开展农业生产科技实验,与材料表述不相符,故D项错误。

8.【答案】C 【解析】依所学,唐诗体现了唐朝雍容华贵的气象,与材料“思想活跃儒生不幸的遭际”不符,故A项错误;依所学,宋代重文,文人阶层兴起与材料中“思想活跃儒生不幸的遭际”表述不相符,故B项错误;据材料“民族压迫与融合,思想活跃儒生不幸的遭际”依所学元代,士人社会地位低下,借助散曲来抒发愁闷情怀,故C项正确;依所学,明清时期,推行科举取士,儒生地位并不低,故D项错误。9.【答案】D 【解析】根据“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可知该书法家擅长草书。王羲之是东晋书法家,擅长行书,故A项错误;颜真卿是唐代书法家,但擅长楷书,故B项错误;苏轼是北宋书法家,擅长行书,故C项错误;张旭是唐代书法家,擅长草书,故D项正确。

10.【答案】C 【解析】材料中并未涉及法律的形式,且习惯法是罗马的法律,故A项错误;材料中说明了对待法律的态度,不是说明当时古希腊实行民主政体,故B项错误;

材料中“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突出强调人的主体作用,符合智者学派的主张,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未表明以人为本,故D项错误。

1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宇宙国家不分种族与阶级,人皆平等”、“奴隶的灵魂中,同样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高尚等品性”,这种自然法精神对近代天赋人权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故①正确;材料突出人性平等的一面,不体现人民主权原则,故②错误;斯多亚学派自然法精神延续了古希腊理性主义的传统,故③正确;康德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12.【答案】C 【解析】依所学,智者学派是雅典民主制高度发展的产物,与材料“财富的增长,使他们有可能享受生活的乐趣”表述不相符,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经济促进自由思想的发展,而宗教改革强调信仰,与材料表述不相符,故B项错误;

据材料“财富的增长,使他们有可能享受生活的乐趣”结合所学可知,文艺复兴时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人们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追求人合理的欲望,故C项正确;启蒙运动时期,强调理性与材料表述不相符,故D项错误。

13.【答案】C 【解析】材料马丁·路德强调灵魂得救的方式是“内心的忏悔”,与圣经至上的地位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灵魂得救的方式,与简化宗教仪式无关,故B 项错误;材料马丁·路德强调灵魂得救的方式是“内心的忏悔”,符合因信称义的主张,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灵魂得救的方式,与建立国家教会无关,故D项错误。14.【答案】B

7

15.【答案】B 【解析】A项改变亚里士多德以来有关运动的观念,但还未达到划时代影响,故A项错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否定了神创说,使人对自己的认识以及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划时代变化,故B项正确;C项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但还未达到划时代影响,故C项错误;D项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但还未达到划时代的影响,故D项错误。

16.【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们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可知强调人的感情抒发,因此是浪漫主义,故A项正确;B项是现实主义,故B项错误;C项是批判现实主义,故C 项错误;D项是现代主义,故D项错误。

17.【答案】B 【解析】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而题干以1919年为比较点,故A项错误;题干中“1919年之前,在中国宣传新思潮的刊物只有几种,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章更少。1919年之后,全国各地出版的刊物猛增至400余种,其中相当数量的刊物以介绍新思潮、改造社会为己任,马克思主义思潮一枝独秀”,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与五四运动、十月革命的影响紧密相关,故B项正确;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只是B项的一个表现而已,故C项错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反思与马克思主义一枝独秀关系不大,且只是B项的一个表现而已,故D项错误。

18.【答案】D 【解析】图片为《海国图志》,是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突出代表,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新理念,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该书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为了抵御外辱,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向西方学习,冲击了传统“天朝上国”的理念,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以林魏为代表的开眼看世界的潮流,仅限于少数知识分子,没有形成思想解放潮流,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19.【答案】B 【解析】“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助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的新场面”指的是康有为借助孔子进行维新变法,评价的是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评价的是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故B项正确;材料评价的是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故C项错误;新文化运动是把矛头指向孔子,故D项错误。

20.【答案】D 【解析】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故A项错误;“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进步的社会”表明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没有涉及到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影响巨大,故B项错误;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不是对辛亥革命的全面批判,故C 项错误;材料表明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故D项正确。

21.【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反对旧文学,倡导新文学的内容,目的是推动文学革新,不是振作少年精神,故A项错误;材料所述,本身就是文学改良的内容,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推动文学改良进一步发展成为文学革命,故C项正确;倡导科学与民主,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22.【答案】B 【解析】依所学,在相对论中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息息相关,故A项错误;据材料“在我们这一时代的物理学中,他的地位将在最前列,他对于科学的贡献

8

更深入到人类思想基本概念的结构中”结合所学可知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改变了人们思维方式,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相对论,而不是量子力学,故C项错误;

依所学,牛顿提出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但与材料表述不相符,故D项错误。23.【答案】A

24.【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是讨论市场经济,因此应为1992年的“南方谈话”,第一批经济特区是1980年创立的,故A项错误;B项为1984年,故B项错误;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故C项正确;D项为1990年,故D项错误。

25.【答案】B 【解析】A项符合史实,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项是航天而不是航空时代,故B项错误,C项符合史实,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项符合史实,故D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26.【答案】(1)背景: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瓦解,诸侯兼并战争不断;使用铁器牛耕,井田制瓦解;士阶层崛起,学术下移、学术活跃。继承并发展西周的文化。(6分) 影响:百家争鸣时期形成的思想理论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社会转型,影响深远。(4分)

(2)汉代: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学获得独尊地位;

魏晋隋唐时期:儒学受佛教、道教冲击,形成三教并行局面,正统地位受到挑战。(4分)

(3)背景:结束五代十国战乱局面、加强中央集权、重建纲常伦理等客观形势的需要;

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儒学自我完善、思想家重振儒学;重文轻武的治国策略;科举制的发展;文化繁荣,书院教育发达;印刷技术的改进。(6分,任答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3点内容即可)

特点:理学比较注重抽象思维;主张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欲望;重视先秦儒家经典;

儒学哲学化思辨化;吸收佛道精神。(4分)

27.【示例】

这一观点是正确的。(2分)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直接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或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人类利用电力打开了大门);(2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后出现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社会环境;

(2分)第二次工业革命又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和纸张革命的扩展。(2分)因此,正是由于这三大革命的相互作用,西方的现代化进程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2分) 28.【答案】(1)不同点:(6分,能从3个方面有效对比即可)材料一办学指导思想:师夷长技以自强;学习内容:学习外语和外国军事技术为主;学校形式:单一的学堂为主;

推动办学的力量:地方大员为主。材料二办学指导思想:全面学习西方;学习内容:法政、经济等学科;学校形式:大中小学校均有,办学制度比较健全;推动办学的力量:国家推动,并派专门大臣掌管。不同的原因:(4分)第一个时期正处于洋务运动时期,以学习西方技术为主;第二个时期处于维新变法时期,洋务运动失败、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维新思想的发展。

(2)影响:第一个时期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学校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的近代化人才,

推动了中国工业、军事、教育的近代化,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第二个时期推动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和思想教育的近代

9

化。(6分)

10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二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1、新航路开辟后,资本主义发展迅速,集中表现在 A、资产阶级人数剧增 B、雇佣劳动力增加 C、资本积累速度加快 D、封建主阶级衰落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一个资本主义历史时期的到来,主要由于 A、是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第一次胜利 B、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C、是人类历史的伟大进步 D、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 3、启蒙运动在反封建方面远远超过了文艺复兴运动,主要表现在 A、彻底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 B、否定专制王权,追求民主自由 C、为资本主义近代社会制度提出了设想 D、影响涉及亚洲、拉美 4、雅各宾派上台后,为扭转时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一项是 A、惩治嫌疑犯法令 B、限价法令 C、土地法令 D、总动员令 5、说北美独立战争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主要是因为它 A、是英美资本主义之间进行的战争 B、具有反殖民反封建的双重性质 C、消灭了封建统治阶级 D、目的之一是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6、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完成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该国 A、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 B、机器制造业已实现机械化 C、两大对立的阶级已经诞生 D、工厂制已取代手工工场 7、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有 ①德国古典哲学②英国古典政治经常学③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实践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8、19世纪60-70年代欧美出现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浪潮,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基本确立下来。这次革命浪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 C、资本主义各国的争霸战争 D、欧美出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9、18世纪后期,美国发生了独立战争,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但到了19世纪中期美国又爆发了内战。导致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独立后形成的旧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B、英国殖民势力保留大量残余 C、北方资产阶级与南方种植园奴隶主争夺领导权 D、受19世纪中期革命浪潮的影响 10、北美独立战争和美国南北战争对美国历史产生最重要的影响是 A、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B、彻底废除了奴隶制 C、美国民主政治制度完善和发展 D、促使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11、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能够初步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 A、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B、封建势力的衰退 C、革命发展了生产力 D、工人运动的兴起 12、英国完全占有印度是在 A、18世纪初期 B、18世纪中期 C、19世纪中期 D、19世纪末期

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题第I 卷(试题) 一、 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 2、若a,b 为实数,且a+b=2,则3a +3b 的最小值为( ) (A )18, (B )6, (C )23, (D )243 3、与不等式 x x --23 ≥0同解的不等式是 ( ) (A )(x-3)(2-x)≥0, (B)00 6、已知L 1:x –3y+7=0, L 2:x+2y+4=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L 1到L 2的角为π43, (B )L 1到L 2的角为4π (C )L 2到L 1的角为43π, (D )L 1到L 2的夹角为π4 3 7、和直线3x –4y+5=0关于x 轴对称的直线方程是 ( ) (A )3x+4y –5=0, (B)3x+4y+5=0, (C)-3x+4y –5=0, (D)-3x+4y+5=0 8、直线y=x+23被曲线y=21 x 2 截得线段的中点到原点的距离是 ( ) (A )29 (B )29 (C ) 429 (D )2 29 11、双曲线: 的准线方程是19 162 2=-x y ( ) (A)y=± 7 16 (B)x=± 516 (C)X=±7 16 (D)Y=±516 12、抛物线:y=4ax 2 的焦点坐标为 ( ) (A )( a 41,0) (B )(0, a 161) (C)(0, -a 161) (D) (a 161 ,0)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16分) 13、若不等式ax 2 +bx+2>0的解集是(– 21,3 1 ),则a-b= . 14、由x ≥0,y ≥0及x+y ≤4所围成的平面区域的面积为 . 15、已知圆的方程? ??-=+=θθ sin 43cos 45y x 为(θ为参数),则其标准方程为 . 16、已知双曲线162x -9 2 y =1,椭圆的焦点恰好为双曲线的两个顶点,椭圆与双曲线的离

高二历史上期末考试试题

奋斗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 高二历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共60分) 1.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 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政治( ) A.是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愚人政治 B.是血缘关系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贵族政治 C.周天子是受封诸侯的“天下共主” D.是中央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的中央集权制 2.下图是古代中国某朝代中枢机构示意图,对其评价正确的是() A.分割了相权,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完全沿袭了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C.废除了丞相制度,加强了君主专制 D.三司主财、枢密主兵,削弱了相权 3.“每一行政区中的公民抽签选出30岁以上的公民50人,组成一个五百人的会议,掌管财政、军 事、外交、民政。”材料反映的这一改革() A.公民开始成为公民法庭的陪审员 B.以血缘部落为单位举行选举 C.公民可以投票选出民主的妨碍者 D.向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津贴 4.俾斯麦企图建立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立宪议会制度,以达到保持普鲁士王朝政治统治优势之目 的。这种设想在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下列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正确选项是() A.联邦议会由民选产生 B.帝国议会掌握着立法大权

C.宰相对联邦议会负责 D.帝国皇帝有主宰议会之权 5.毛泽东的诗词是一部中国革命的壮丽史诗,其中“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红军不怕 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分别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秋收起义红军长征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红军长征渡江战役 C.抗日战争土地革命解放战争 D.国民革命红军长征渡江战役 6.明万历年间“瓷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 史信息不包括( ) A.流动人口众多 B.景德镇制瓷业发达 C.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7.下面是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的图示,按照世界市场形成发展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 B.②③①C.③①② D.②①③ 8.下图可以反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其中Z点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 A.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 人民群众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开展 C.为扩大税收,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9.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 两者都( )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 都有利于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一、 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 2、若a,b 为实数,且a+b=2,则3a +3b 的最小值为( ) (A )18, (B )6, (C )23, (D )243 3、与不等式x x --23≥0同解的不等式是 ( ) (A )(x-3)(2-x)≥0, (B)00的解集是(–21,3 1),则a-b= . 14、由x ≥0,y ≥0及x+y ≤4所围成的平面区域的面积为 . 15、已知圆的方程?? ?-=+=θθsin 43cos 45y x 为(θ为参数),则其标准方程为 .

16、已知双曲线162x -9 2 y =1,椭圆的焦点恰好为双曲线的两个顶点,椭圆与双曲线的离心率互为倒数,则椭圆的方程为 . 三、 解答题:(74分) 17、如果a ,b +∈R ,且a ≠b ,求证: 4 22466b a b a b a +>+(12分) 19、已知一个圆的圆心为坐标原点,半径为2,从这个圆上任意一点P 向x 轴作线段PP 1,求线段PP 1中点M 的轨迹方程。(12分) 21、某工厂要建造一个长方体无盖贮水池,其容积为4800m 3,深为3m ,如果池 222、131719x=x 2 000000将 x 44)1(2,2200=+==y x y y x 得代入方程 即14 22 =+y x ,所以点M 的轨迹是一个椭圆。 21、解:设水池底面一边的长度为x 米,则另一边的长度为米x 34800, 又设水池总造价为L 元,根据题意,得 答:当水池的底面是边长为40米的正方形时,水池的总造价最低,

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 析】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礼记》中说:“山川神祗,有不举祭者为不敬,不敬者,君削以地;宗庙有不顺者为不孝,不孝者,君绌以爵;变礼易乐者为不从,不从者,君流;革制度衣服者为畔,畔者,君讨。”这表明西周的礼乐制度: A、实现了国家对土地和人口的控制 B、具有威慑性与持久性的特点 C、有利于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 D、为君主大权独揽的意识服务 2. 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内容是“天人感应”,认为“道之大原于天”,主张“屈 民而伸君,屈君而生天”。据此对董仲舒新儒学理解全面的是 A.新儒学强调维护思想统一进而维护政治统一 B.新儒学强调制约皇权的重要性 C.新儒学糅合了阴阳五行的思想和道家的思想 D. 强化君权神授的同时也主张限制君权过度膨胀 3. 司马迁所著《史记》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130篇,记述上自黄帝下迄汉武帝3000多年历史;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言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有褒有贬、爱憎分明;真可谓是“不失史家之绝唱,无韵文学 之离骚”。对其评述有误的是 A、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B、强调天道对人事的影响 C、探究历史及发展规律 D、具有相当高的文史价值 4. 《中国古代官僚制度概要》论及道:“ 随着社会进步,统治事务越来越繁杂。适应 新的形势,西汉的中朝官与尚书,东汉的尚书诸官,魏晋南北朝的门下省与中书省等皇帝 的秘书咨询机构建立并发展起来。它们是弥补宰相缺陷的一些重要机构,与宰相是相互配

合、并行不悖的。君相之争是这类机构建立、发展的一个原因,但决非主流。”此材料 说明: A、皇帝权力的进一步分化 B、宰相的事权开始下移 C、主要解决君相矛盾 ________ D、体现治政者的政治智慧 5. 宋代,典卖土地、房屋的现象十分普遍,所谓“典卖“,是指将土地、房屋等不动产出典给他人,收取一定的典价,在约定期限内原价赎回。典卖者大多数是贫困农民。据宋 史记载,当时”豪民图谋小民田产“,出典人要求回赎典物时,”则迁延月日,百端推脱“,辗转当选月,已经到了赎典截止的期限,使得出典人终无赎回之日。而宋律规定只有 典契证验显然者,才允许业主收赎。这说明 A.典卖强化发农民与地主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 B.典卖是当时豪强掠夺农民的方式之一 C.典卖实际上把财产的所有权实行转让 D.地主利用典卖规则抢夺农民利权 6. 《论元曲中妇女形象的反抗精神》指出:“在关汉卿的笔下,写的最出色的就是一些普通的妇女形象”,如“以自己的美丽、勇敢与机智设计营救同行姐妹的赵盼儿;有胆有识、巧扮渔妇智赚杨衙内势力金牌的谭记儿;力图摆脱奴婢的悲惨地位、敢于在贵族的婚 宴上闹婚的燕燕”等。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元曲发展渐显衰落趋势 B、关汉卿为妇女们打抱不平 C、文人素养影响文学创作 D、文学发展呈现世俗化趋势 7. 明永乐九年公布关于杂剧的禁令:“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扮者同罪。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这一禁令说明明代 A、市民文化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 B、中国集权制度已全面走向反动 C、文化政策体现统治者治国理念 D、文化专制开始影响民众的生活 8. 17世纪末以来当英国确立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时,清朝却顽固地坚持在封建专制道 路上行走。民间盛传清朝前期,江西乡试主考查嗣庭引用《诗经》中“维民所止”为考题,被人诬告,引怒龙颜获罪戮尸,满门抄斩,家族被株连者达几十人。近三百年来,这则文 字狱故事在民间广为流布。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A、康熙帝 B、雍正帝 C、乾隆帝 D、嘉庆帝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 二 历 史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命题人:天门中学 吴少荣 第Ⅰ卷 一、选择题 20世纪以来,国际关系中先后出现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及多极化趋势。据此回答1-5题。 1.《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性质的是( ) ①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 ②对德国军备进行严格限制 ③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占领15年 ④以“委任统治”形式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下列图片最能反映20世纪30年代主要特征的是( ) A.议会审判查理一世 B.甲午战争中日军的旅顺大屠杀 C.垄断资本家控制下的美国参议院 D.讽刺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的漫画 3.图一、二反映的共同点是( ) 图一 有关古巴导弹危机的漫画 图二 戈尔巴乔夫和里根

A.苏联企图与美国“平起平坐”B.美苏争霸剑拔弩张 C.美国居战略优势D.苏联处于被动反击的地位 4.下列不符合历史事实的评价是() A.美苏关系的演变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B.战后美苏之间一直没有直接交战 C.美苏之间的争夺是综合国力之间的较量 D.军备竞赛加快了苏联经济的发展速度 5.在国际关系中大国意志一直左右着国际关系的发展。下列史实中明显带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的有() 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②雅尔塔体系 ③慕尼黑协定④万隆会议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②③ 20世纪,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的两次世界性大危机,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据此回答6-9题。 6.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一个机遇。其含义是()A.法西斯势力上台,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 B.各国乘机加强中央集权,稳定资本主义 C.迫使政府内部调整,形成新的运行机制 D.运用更多的科技成就,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7.罗斯福新政时期,制定了《国家工业复兴法》,这主要说明了资本主义国家()A.解决社会的阶级矛盾B.对经济生产进行干预 C.保障工人的经济利益D.维护工人的政治权利 8.罗斯福新政对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最深远的影响是() A.国家不干涉资本家的经济事务 B.减轻了经济危机的打击,缓和了社会矛盾 C.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D.推行“以工代赈”稳定社会秩序 9.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发生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的直接导火线是()A.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激化B.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 C.纬约华尔街股票市场股价狂跌D.第三世界国家经济组织的斗争 经过两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工业社会,这既是巨大的历史进步,又是新的挑战,各国的经济体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创新和调整。据此回答10-13题。 10.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行、中国的改革开放,四者的相同之处在于() A.充分发挥计划经济的指导作用B.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C.充分调动广大劳动人民生产的积极性D.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宏观调控经济11.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A.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指导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C.各国大力推行政治改革D.得到美国的经济技术援助 12.20世纪六七十年代,联邦德国和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3)

四川省雅安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回答第I卷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编号。 3.回答第II卷试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内。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卷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卷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注意:本部分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周代,天子和诸侯对下一等级可以使用亲属称谓,而大夫对国君、诸侯对天子则不能使用亲属称 谓,否则将被视为“大不敬”。由此可知,周代 A.极力维护宗法等级秩序 B.政治等级高于宗祛关系 C.政治权力小于血缘亲疏 D.注重削弱异姓诸侯势力 2.雅言是周代的王畿之言,随封邦建国传播到诸侯之地,并成为先秦的通用语言,以致诸侯间的聘问、 诸子百家的著述都采用这种大体一致的标准语言。先秦时期雅言的使用 A.强化了中央集权 B. 消除了语言隔阂 C. 实现了文字统一 D.促进了文化认同 3.西周时“一人跖(踏)来而耕,不过十亩”到战国“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 因是 A.土地兼并严重 B. 铁犁牛耕的使用 C.社会环境稳定 D. 小农经济的形成 4.孟子认为,“春秋无义战”,战争只能由天子执掌,地位相同的国家不能相互征伐。据此可知,孟子 意在 A.调解诸侯纷争 B. 反对争霸战争 C.规范社会秩序 D. 恢复周王权威 5.据春秋时《诗经》的记载,大禹治水的范围主要集中于今河南地区。到战国成书的《尚书》中,禹治 水的范围不断扩大,有了禹平定天下山川河流的说法。这反映了当时 A.统一趋势不断加强 B.自然灾害逐渐频繁

高二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5分,总分值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要求的. 1.命题〝假设2x =,那么2 320x x -+=〞的逆否命题是〔 〕 A 、假设2x ≠,那么2320x x -+≠ B 、假设2320x x -+=,那么2x = C 、假设2320x x -+≠,那么2x ≠ D 、假设2x ≠,那么2 320x x -+= 2.〝直线l 垂直于ABC △的边AB ,AC 〞是〝直线l 垂直于ABC △的边BC 〞的 〔 〕 A 、充分非必要条件 B 、必要非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 3 .过抛物线24y x =的焦点F 的直线l 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假设AB 中点M 到抛物线 准线的距离为6,那么线段AB 的长为〔 ) A 、6 B 、9 C 、12 D 、无法确定 4.圆 042 2=-+x y x 在点)3,1(P 处的切线方程为 ( ) A 、023=-+y x B 、043=-+y x C 、043=+-y x D 、023=+-y x 5.圆心在抛物线x y 22=上,且与x 轴和抛物线的准线都相切的一个圆的方程是 〔 〕 A 、0 122 2 =+--+y x y x B 、041 222=- --+y x y x C 、0 122 2 =+-++y x y x D 、 041222=+ --+y x y x 6.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中,一个四面体的顶点坐标为分别为(0,0,2),(2,2,0), (0,2,0),(2,2,2).那么该四面体在xOz 平面的投影为〔 〕

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检测卷真题

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检测卷 一、单选题 1. 清史专家黄爱平指出:“明末清初,是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时期,也是传统学术发展演变的重要转折阶段……在天地翻覆的磨难中,中国传统学术(儒家思想)完成了由宋明时期的思辨哲学向明清汉学的转变”对出现这种转变理解不正确的是() A . 这种转变表现为理学向经世致用思想转变 B .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这种转变的根源 C . 这种转变彻底解决了宋明理学的弊端 D . 这种转变受到了明清政治环境变化的影响 2. “浪漫”一词原指中世纪时用罗曼语(古代法兰西方言)写成的诗歌或传奇,多以英雄冒险与奇妙经历为主。到了18世纪后半期,此词用来比喻与现实相区别的想象中的世界,和“野性”“幻想”“不可思议”等形容词相近。“浪漫”词义的演变反映出() A . 批判现实成为社会潮流 B . 启蒙运动推动文艺发展 C . 西方重视历史文化传承 D . 对“崇尚理性”的反思 3. 孙中山在1924年8月出版的《三民主义》一书中认为,民权应包括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和复决权四个方面。这一解释的本质意义在于() A . 建立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B . 实践美国林肯民有、民治和民享思想 C . 在中国境内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 D . 真正实现民主权利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4. 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

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A . 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 . 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C . 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 . 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 5. 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A . 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 . 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 . 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 . 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 6. 中国著名漫画家张乐平在60年里创作了多种三毛形象,对此表理解正确的是() 1935年 1946年 1947年 1958年 1977年 1978年 1985年 流浪儿童三毛形象 《三毛从军记》系列漫画 《三毛流浪记》漫画 《三毛流浪记》电影 《三毛学雷锋》系列漫画 《三毛爱科学》系列漫画

高二历史期末知识点总结(下学期)

高二历史期末知识点总结(下学期) 导读:本文高二历史期末知识点总结(下学期),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宋明理学 【基础解读】 一、三教合一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新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2、隋朝: 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3、唐朝: 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佛教和道教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二、程朱理学: 1、程朱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 (1)统治者支持:长期的混乱,不利于大一统的稳定和巩固,宋代统治者倡导尊儒读经. (2)儒家学者的努力: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3)代表人物:北宋时期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时期的朱熹,成就最为突出,

所以“理学”也称为“程朱理学”. 2、程朱理学的内涵: (1)程颢、程颐的思想主张: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 (2)朱熹的思想主张: 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3、程朱理学的影响: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三、陆王心学 1、陆九渊的思想主张: 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2、王阳明心学出现的背景: (1)明中期以后,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 (2)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 3、王阳明的思想主张: (1)更多地吸取了佛教的“心外无佛,即心是佛”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 (2)在认识论上,他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题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相同之处是: A.性质相同B.领导者相同 C.任务相同D.结果相同 2.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A.国家控制了一切经济命脉 B.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C.在一定限度内恢复了资本主义,发展了商品生产 D.无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3.对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的叙述,不确切的是: A.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B.同苏联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基本适应 C.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后来越来越阻碍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的改革 D.使民主和法制遭到破坏和践踏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对以后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回答4~7题。 4.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性质的是:①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②对德国军备严格限制;③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④以“委任统治”形式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一战”后构筑的凡尔赛体系:①确立了英法在欧洲的主导地位;②改变了欧洲和中东的政治格局;③解决了美英日在亚太地区的矛盾;④建立了资本主义战后的新秩序。其中: A.①②③④均正确 B.①②③④均不正确 C.①②④正确,③不正确 D.①④正确,②③不正确 6.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使帝国主义在东西方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调整,国际关系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其决定因素是: A.列强实力对比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B.列强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体系都比较满意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10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现代美学的代表人物朱光潜就吸收了中国传统美学关于“意象”的思想,提出了“美感的世界绝粹是意象世界”的观点。不过,真正对中国传统意象美学的重视,将意象美学的建构作为中国当代美学的理论范式之一,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普遍存在的将“意象”看成是西方输入到中国的美学概念,并将它与英美意象主义诗歌创作联系起来的现点不一样,人们普遍意识到“意象”滋生的土壤在中国,意象美学亦属于地地道道的中华民族本土美学,以“意象”为核心的美学与文艺学体系的理论建构与研究也蓬勃开展起来。。 意象美学诞生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物我同一的哲学背景下,是中国古代尚象重象思维的典型体现,是中国古代诗性文化精神的体现,中国美学也可以说就是充满想象力、充满诗意的意象思索体系。以“意象”为本体的中国美学,根本不同于西方的实体论哲学与美学,它不是将美看作实体的属性,看成是外在于人的情感意识的实体性对象,而是看成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情与景的统一。“意象”所创造的世界不同于现实,它不是让人们满足于眼前、当下的东西,而是超越现实,走向高远的人生境界与审美追求。 中国诗歌艺术创造的本体即是意象。中国古代诗学的许多重要范畴,如兴象、情景、虚实、比兴、气韵等,都直接指向了诗歌审美意象的创造。中国书法艺术本质上也是一门意象创造的艺术,这种意象创造可以从书法形意结合、重视笔力气势和线的表现力,讲究留白以及在字势结构与点画形态的表现上充分体现出来。另如中国的音乐、中国的舞蹈、中国的绘画、中国的建筑,它们都不像西方传统艺术那样,以形式和形象模拟为中心,而是以形写神,情景融合、虚实相生,体悟道的生命节奏,传达宇宙人生的生命与生气,所以在本质上也是一种意象创造的艺术。 弘扬中国传统美学的意象之美,首先要发掘、展示传统“意象说”的现当代意义。学术界在这方面已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其中一种有价值的思路是吸收现象学美学的理论成果来阐释中国传统的意象美学。意象之美就是通过在场的东西(象)想到背后不在场的东西(意)。让你的心灵与古人相通、与人性相通,使你的生活充满诗意。 而在当今社会中,人们注重的是物质功利的东西,对艺术的理解只停留在艺术的表层,只追求属于艺术的娱乐消费和技术层面的东西,甚至还流行这样的时尚口号——“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显然是对艺术的误解。因为它无视艺术首先是作为精神产品的存在,也忘记了艺术作为艺术的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艺术是一种审美创造,必须生成一个意象世界。意象世界使人人们超越表层的、物质的、感性的美,进入到理性、精神的层面,让人的心灵受到感动,让人的灵魂经受洗礼。 (摘编自毛宣国《意象理论与当代美学艺术实践》)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是意象,意象美学是中国古代注重抽象思维的典型体现。 B.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当代美学将意象美学的建构作为最重要的理论范式。 C.20世纪三四十年代,人们都认为“意象”是西方的美学概念,来自于英美诗歌创作。D.诞生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物我同一哲学背景下的意象美学是中华民族本土美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介绍了“意象”在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地位、作用,对意象美学的认识、建构过程。B.第二段介绍意象美学在中国的诞生背景、构成特点,与西方实体论哲学、美学的不同。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0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中国古代有两个思想文化非常活跃的时期,它们是() A.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汉时期 B.秦汉时期和隋唐时期 C.隋唐时期和明末清初时期 D.春秋战国时期和明末清初时期 2.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①“仁者爱人”②贵贱有“序”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有教无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3.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从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4.四位学生在作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各命制了一个小题,你觉得适宜的是()

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 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 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利武器 ④印刷术与古希腊的智者运动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 5.下列哪一材料能反映中国封建社会正处于走向衰亡的历史阶段() A.陶片放逐 B.甲骨文 C.查士丁尼法典 D.红楼梦 6.图9是2008年奥运会的部分体育图标。这些图标是以我国汉代以前就出现的一种书法字体为基本形式设计的。这种笔画园匀、赋予图案美的书法字体应该是() A.篆书 B.楷书 C.行书 D.草书

7.鸦片战争后,中国产生了一股新思潮。“新”是因为它的内容包括() A.反对封建专制 B.提倡工商皆本 C.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D.民主革命,走向共和 8.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A.民族主义 B.民生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粹主义 9.某同学查阅《青年杂志》《狂人日记》《文学改良刍议》等资料,据此判断,该同学探究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国民大革命 10.孙中山20世纪20年代毅然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中的“新”体现在() ①反对帝国主义 ②节制资本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高二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代中国中央官制的中枢机构演变可分为三公、三省、二府和内阁军机四个时期。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汉武帝时建立了“三公九卿制” B.唐朝由中书省起草诏令,直接交付尚书省执行 C.明太祖是废除了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 D.清朝雍正帝设置军机处,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 2.英国学者戴维·赫尔德说:“雅典民主的特别革新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其排他性之上。”与这一说法不一致的是 A.非常严格的公民资格的限定 B.是一种父权制民主,妇女没有政治权利C.雅典民主使所有公民具有同样的权利 D.雅典政治文化是成年男性文化 3.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写道“人类在历史进程中自有许多机会——实际可说是无定数的机会”,英国在其崛起过程中利用的“无定数的机会”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光荣革命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 4.国学大师文怀沙在接受记者的专访时,以“正、清、和”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下列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A.正、清、和分别是道、墨、儒的精神内涵 B.正、清、和分别是法、佛、道的精神内涵 C.正、清、和分别是儒、道、佛的精神内涵 D.正、清、和分别是法、道、儒的精神内涵 5.东汉王充《论衡》:“天能谴告人君,则亦能故命圣君。择才若尧舜,受以王命,委以王事,勿付与事,今则不然,生庸庸之君,失道废德,随谴告之,何天不惮劳也。”对作者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 相信“天人合一”说 B.宣传“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C. 宣传“君权神授”的思想 D.反对“天人感应”说 6.元杂剧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促成元杂剧昌盛的直接原因是 A.城市经济的繁荣发达 B.蒙古贵族的欣赏口味 C.知识分子地位的变化 D.市民阶层的壮大 7.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写道:“路德战胜了信神的奴役制,只是因为他用信仰的奴隶制代替了它。”“信仰的奴隶制”是指 A.人皆僧侣 B.因行称义 C.人皆上帝 D.理性至上 8.中国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农业基础建设,兴建公共水利工程。下列著名的水利工程与坎儿井有渊源关系的是

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卷分析 试卷结构:满分100 分,时间是90 分钟。考查范围是人教版必修三,试题分两种类型题型。选择题48分,非选取题值52分,满分100 分。 本试题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知识的覆盖面大,面向全体学生,试题难度较大,试卷紧紧围绕必修三核心知识,围绕初步运用历史基本能力来命制题目,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试题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课程改革的要求,体现了过程和方法,突出对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但部分题目值得商榷,单选题:10、22、23题题目材料、选项在表述上不够严谨,存在较强的主观性,无法起到正确的导向性。大题导向性不强,考查学生能力不够,第25题虽然在突出家国情怀和唯物主义,但是考查不够宽,可以古今对比或者中西对比或者考查近代的源流,原题考查过于局限。 二、学生答题存在问题及原因, 从选择题来看学生得分情况很不理想。 第1题的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学生读不懂古文,选D项的特别多。 第2题学生记忆不够准确,出题人以荀子民贵君轻的主张诱导学生选择了错误答案。,第3题,各个选项的迷惑性都比较大,而b项韩非子批判继承了儒家思想有争议有争议,导致学生错误较多。 第4题学生竟然选a和d,不可思议,反映学生基础知识何其薄弱! 第5题学术性太强,学生不能理解选项b人性上是平等的含义,错误太多。 第6题学生没有认真读材料是选择错误的主要原因。 第7题学生选择错误的答案,反映了学生基础知识的薄弱,藏书的增多竟想不出竟是印刷术发展的结果,让人无语! 第8题,第9题错误,使人不能原谅! 第10题涉及到对智者学派的理解,对人事万物尺度这个概念的理解。 第11题的选项有一定的迷惑性。 第12题需要学生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有一定的理解,难度有点大。 第14题从霍布斯的观点的局限性入手学生有些不适应,出题人的导向也有问题。 15题的难度也很大,对题干的理解不正确,很难选到正确答案。 16题的答案迷惑性很强,学生错的很多。, 17题学生对于时间没把握,是做错的主要原因。 第21题考查双百方针,选项中换了种说法,学生既然理解不了,真是让人无语! 第22题D选项试图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出题人把概念内容给换了,是学生选错的主要原因 从主观题来看,答题分数普遍不高,第25、27题难度不大,学生没做好,说明学生的基础出现了问题,第26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得分较低。 以上学生的错误说明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Word版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第Ⅰ卷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o made the woman’s personal website? A. She herself B. Her friend C. The man 2.How does Liz usually get to work? A. By bus B. By car C. By taxi 3.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a second-hand bike? A. Expensive B. Convenient C. Troublesome 4.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library B. In a classroom C. In a travel agency 5.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 A broken door B. A television C. A theft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What does the man want the woman to do? A. Help him stop smoking B. Go running with him C. Talk with his friends 7.Why does the man plan to stop smoking? A. Smoking costs him a lot B. He suffers from bad health C. His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的内容,具体内容:随着考试的即将来临,你做好应战的准备了吗?这份设计良好的试题卷将会有效的去检测出你的学习情况。以下是由我收集整理的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希望能够帮助到你!高二历史上学期期... 随着考试的即将来临,你做好应战的准备了吗?这份设计良好的试题卷将会有效的去检测出你的学习情况。以下是由我收集整理的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战国时期有人认为:"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持该观点的学派在下列哪个朝代有 可能得到重用? A.秦朝 B.汉朝 C.元朝 D.清朝 2.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对这一思 想准确的理解是 A.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 D.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 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A.乾嘉落户同光扬名民族瑰宝 B.戏曲之祖生旦净丑曲苑奇葩 C.元末初创京城献戏声名鹊起 D.四大徽班康乾京化独领风骚 4.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课题做 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5.陈独秀说:"吾因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 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A.进行革命斗争,反对独裁专制 C.发动启蒙运动,解放民众思想 B.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 D.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 6.某课题小组以"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为课题进行探究,其收集的如下材料中,最有史学 价值的是 A.长篇历史小说《李鸿章》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语文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牛郎织女》传说的蕴含与流传的广泛性 《牛郎织女》的传说是我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中孕育时间最久,产生时代最早,最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特征,在海内外影响最大的一个。无论从哪一个方面说,这在世界民间传说中都是少见的。说它孕育时间最久,因为它的两个主要人物的名称和身份特征分别来自原始社会末期秦人和周人的两个祖先;说它产生时代最早,因为它的故事产生于秦汉之际,定形于汉代末年;说它最集中而典型的反映了中华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特征,因为故事的两个人物牛郎、织女事实上是我国从史前时代直至近代农业经济社会中男耕女织的社会特征的代表。中国长久的农业经济在世界上是比较典型的,而《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正反映了这一特征;故事中的王母或玉帝既是家长的象征,又是国家政府的象征,又是神灵的象征,毛泽东同志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说:“中国的男子,普遍要受三种有系统的权力的支配,即:(一)一国、一省、一县以至一乡的国家系统(政权);(二)宗祠、支祠以至家长的家族系统(族权);(三)阎罗天子、城隍庙以至土地菩萨的阴间系统以及由玉皇上帝以至各种神怪的神仙系统——总称为鬼神系统(神权)。至于女子,除受上述三种权力的支配以外,还受男子的支配(夫权)。”那么,《牛郎织女》故事中的玉帝或王母,便是政权、族权、神权的代表,是中国农民几千年中所受压迫力量的象征。 相对来说,夫权的统治在广大劳动人民中不象上层统治阶级中那样突出,因为在农业劳动中男女双方都从事劳动,因而在家中也都有发言权。而且,劳动人民是热爱自由的,所以在这个故事中,不但没有男子对妇女的压迫、歧视的情节,而是表现出他们共同为争取自由幸福的生活进行不懈努力的状况,反映出对爱情的无限忠贞。这种精神,同大量民歌中所反映的精神是一致的。而且,这个传说还反映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所谓“门当户对”的门阀制度和门第观念的批判;作为农民形象代表的牛郎以王母的孙女为妻,也反映了上层社会中妇女没有地位,男子对女子缺乏真诚爱情,因而青年妇女更希望与淳朴的农民为妻的实际。这些都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中深层的问题,已涉及对整个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批判。 说它是我国民间传说故事中流传最广的一个,因为它不仅在从南到北,从西到东的广大地区,包括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中广为流传,南方的苗、瑶等少数民族中也有他们的流传版本,同时在日本、韩国、越南、东南亚地区也广泛流传。比如日本不但牛郎织女的故事广为流传,而且有不少诗歌作品歌唱这个故事,据我们初步掌握,就有100多首。而且,在日本的仙台,七月七日是一个十分盛大的节日,带动了仙台的旅游文化。说它影响最大,因为它形成了流传两千多年,涉及好几个国家的“七夕节”。由此产生了无法统计的诗、词、曲、赋和小说、曲艺、戏剧等。历代咏牛郎织女的诗作数不胜数,我国的各个剧种中也都有《天河配》、《牛郎织女》的剧目。 (选自《先周历史与牵牛传说》) 1、对“最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特征”的依据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牛郎、织女是我国农业经济社会中男耕女织的社会特征的代表 B、故事中的王母和玉帝象征了家长,也象征着国家,更象征了神灵。 C、故事反映了上层社会中青年妇女没有地位,男子对女子缺乏真爱,而青年妇女更希望与淳朴的农民为妻的实际状况。 D、它在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中广为流传,南方的苗、瑶等少数民族中也有流传版本。 2、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