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国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国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国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国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对于能源的界定

一、我国能源储量及消费现状

我国拥有的能源总量在世界上属于中等水平,约占世界能源总量的十分之一,但是人均能源可开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到2003年为止,我国能源探明储量中,煤炭3317.6亿吨,石油24.25亿吨,天然气20169亿立方米。这种富煤少油缺气的能源结构特点决定了我国能源生产以煤为主的格局在今后较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进程的突飞猛进,我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资源尤其是能源需求高速增长。生活质量的改善;汽车时代的提早到来(2003年我国已超过法国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三大消费国。根据目前的发展势头,再过五六年,我国的汽车生产量和消费量有可能位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0℅,已探明煤炭储量占世界的11.6℅,天然气占1℅,石油占2.1℅。1993年我国首次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自2003年开始,我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石油消费在世界石油消费中的比重不断上升。2003年我国进口石油达9747万吨,2004年1-6月,我国石油进口达7270万吨。国际能源机构预测到2010年我国将年进口石油2亿吨,2020年将达到4亿吨,2030年为5亿吨。届时,我国的石油进口依存度将分别上升到61℅、 77℅、82℅。

2003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67.9%,石油占23.3%,天然气仅占2.5%,水能和核能各占5.4%和0.8%。长期以来,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这是由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决定的,但是通过上面的一些数据我们也可以看出石油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在不断的上升,而据有关部门预测我国世界可采年限为20年,且国内石油产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因而石油在我国能源安全中居于核心地位。

二、世界主要能源生产地区与消费地区

(1)生产地区

1、中东石油储量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67%,其中大部分在海湾地区,仅沙特一国就拥有全

世界已探明储量的四分之一。该地区OPEC产油国在全球生产中所占份额大约40%。对世界石油市场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同时该地区也是世界天然气最为集中的地区,天然气储量占世界总量的45%。

2、里海地区可供开采的石油储量约为2000亿桶,占世界总储量的16%,相当于第二个波

斯湾。

3、俄罗斯是世界油气生产大国。其油气储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13%和36%,产量分别占

世界总量的11%和31%。

4、非洲地区尤其是几内亚湾,不仅石油储量丰富,而且多为浅层油,易于开采,又属于低

硫的高品质油,且勘探的成功率高。

5、此外在墨西哥湾以及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巴西等也蕴藏着丰富的石油。

(2)消费地区

1970-2000年,北美、欧洲、前苏联地区能源消费在世界所占比重分别由36.7%、27.2%和15.6%下降到30.1%、20.8%、10.5%,而同期亚太地区则由14.7%增至26.9%,拉丁美洲、中东和非洲一共增加了6%。未来的油气需求主要来自东亚、南亚和欧洲大陆,亚太将变成世界市场的中心。亚洲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其有望在近两年内超过北美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区。

三、世界能源运输路线

世界主要石油运输航线

能源安全包括两个方面,不仅是能源供应的安全同时也包括能源运输的安全。

国际石油贸易主要有轮船和管道运输两种,铁路运输作为补充。从全球石油跨国运输量来看,超过60%的石油通过海上运输,不到40%经由管道。海运运量大、通过能力强、运费低,管道运输相对可靠,而铁路运输运量有限。天然气国际运输与石油有所不同,约75%由管道运输,25%通过液化由海上运输。

1、波斯湾――好望角――西欧、北美线。

此航线主要由超级油轮经营,占输往西欧石油总量的70%和输往美国石油的45%,是西欧、北美的主要供油运输线,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海上石油运输线。

2、波斯湾――龙目海峡、马六甲海峡――日本线。

多年来,日本石油进口的80%以上都经过这条航线,我国从中东地区进口的石油也要经由此航线,因此是世界第二大海上石油运输线,也是东亚国家的生命线。

3、波斯湾――苏伊士运河――地中海――西欧、北美线。

主要是中型油轮,目前,25万吨级空载油轮可以通过,随着运河的扩建,未来有望通过25万吨级满载油轮和35万吨级空载油轮,到那时,此航线的地位将大大提高。

此外,还有北非、西非――西欧、北美、拉美运油航线,拉美――北美、西欧航线等。这些航线都属于中短航线,使用中小型油轮。

四、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

1、进口依存度高,进口来源单一,应对能源供应中断的能力差。

2、海上运输风险(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之间,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是亚洲最重要的海上通道。2003年约每日运输1030万桶石油,主要目的地为日本、韩国、中国及其他太平洋周边国家。最窄处只有1.5英里宽。不仅存在潜在的冲突、搁浅和原油外溢,而且在新加坡海峡海盗也经常出没。如海峡被关闭,世界进一半的船队被迫绕行,将对原油和散装货物运输产生极大的影响。

3、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环保压力加大。

4、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统一的能源部门对能源进行综合规划。

5、在国际石油领域遭受西方国家和跨国公司的挤压。

目前全球超过80%的优质油气资源的开采权已经落入埃克森美孚、BP、壳牌等跨国公司之手。我国所能得到的是:已经开采,被其弃之;高风险或战乱地区;新开采地区。然而即使在这些地区,我国公司也面临跨国石油公司的刁难。

五、应对策略

1、能源来源多元化

我国石油进口严重依赖中东地区,且国家过于集中。2003年我国石油进口中,中东占50.9%,非洲占24.3%,亚太占15.2%,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分别占5.8%和1.3%,其他地区只占2.5%。应增加从非洲和里海国家以及俄罗斯进口石油的比例,降低风险。

2、大力发展替代能源

国际能源机构预测世界石油可采年限大约为四十年,对于国家的决策者来说在保障石油安全的同时,制定未来石油枯竭后的能源政策更为重要。目前较为成熟的措施是大力发展替代能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加速发展天然气,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煤炭取代木材成为世界能源,20世纪60年代中期,石油代替煤炭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国际能源机构预测到2030年天然气将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天然气是优质、清洁、高效的能源,也是我国最有希望、最具条件的石油替代品之一,国际供应相对充足,我国周边国家中俄罗斯、印尼、澳大利亚都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而

且目前天然气国际市场是买方市场,这些对味我国充分利用天然气资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B、适度发展核电,提高能源自给率。

2003年我国核电装机约占全国发电装机总量的1.6%,虽然比2002年增长了72.6%,但仅占世界核电消费量的1.6%。在安全的前提下,适度发展核电,和平利用核能,充分利用本国丰富的铀矿资源,对于缓解我国的能源和环保压力,都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C、扩大水电,尤其是小水电的发展规模。

我国水能资源居世界第一,国家电力公司的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02年底,中国大陆常规水电装机容量已达到7700万千瓦,超过美国排名世界第一位。而目前我国的水电开发率还比较低仅为15%,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落后于印度、越南、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开发小型水电对环境影响甚小,我国农村水电资源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因此,小水电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D、加快发展风力发电

E、进行氢能的基础应用研究

氢能的有点在于,氢气通过与氧气反应在瞬间产生巨大的能量,这种能源转换效率要比石油高一倍,而且在能源转换过程中只产生水,不直接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氢能的这些优点使之非常符合能源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氢能作为重要的新能源开发向项目。我国不应落后于世界能源新形势的要求,应尽早开展氢能源的前瞻性研究,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氢能利用路线。

3、建立亚洲石油共同市场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统计,亚洲能源消费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其中东亚占世界的29%。在能源消费中,石油问题最严重,自给率只有30%,为全球最低,2025年将降到21%。

中国、日本和韩国每年进口石油超过4亿吨,占国际石油贸易的20%,但三国在国际市场上几乎无定价权。,油价飙升对亚洲地区影响严重。因此,应通过与亚洲其他石油消费国的共同合作,建立亚洲石油共同市场,以此确保石油资源的供应并节省开支。

4、军事保障

5、其他

积极进行能源外交、提倡节约能源、战略石油储备、建立专门的能源管理机构、健全法律法规、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