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动力学三大规律的综合应用

专题:动力学三大规律的综合应用

专题:动力学三大规律的综合应用
专题:动力学三大规律的综合应用

专题:动力学三大规律的综合应用

八滩中学:严井其

一、高考热点分析:

动力学主要研究的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与其受力之间的关系。若物体受力一段时间,则力对时间有积累,物体的动量发生变化;若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通过一段位移,则力对空间有积累,物体的动能或其它形式的能发生变化。解决动力学问题的三个基本观点是:

1、牛顿运动定律结合运动学公式。这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利用此种方法解题必须考虑运动状态改变的思节,在中学阶段,用此方法只能研究匀变速运动(包括直线和曲线)和匀速圆周运动,对一般的变速运动和碰撞、爆炸等问题,不能用之求解。另外,仅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的情况。

2、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

3、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

这两种观点研究的是物体或系统运动变化所经历的过程中状态的改变,它无须对过程变化的细节深入研究,关心的是运动状态变化及引起变化的原因。另外,这两种观点不仅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对于微观高速世界,它也适用。

二、典例分析:

例一:如图,质量为m=2Kg的物块放在长L=3.0m高h=0.80m固定不动的水平台面左端,物块与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5。今给物块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使物块从台面右边滑出后做平抛运动,已知该水平恒力的冲量为I=12N.S,物块离开台面后只受重力的作用。求:

(1)物块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随恒力作用时间t变化的规律;

(2)物块落地点到台面右侧的水平距离的取值范围。

例二:如图,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小车B,右端固定一沙箱,沙箱上连接一水平轻弹簧,小车沙箱的总质量为M,质量为m0的物体A随小车以速度V0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A与其左侧车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与其它车平面的摩擦不计,在车匀速运动时,距沙面H高度处有一质量为m的铁球自由下落,恰好落在沙箱中,求:

(1)小车在前进中,弹性势能的最大值。

(2)为使A不从小车上滑下,车面粗糙部分至少应有

多长?

例三:如图,静止在负极板附近的带负电的微粒m1在MN间突然加上电场时开始运动,水平匀速地击中速度为零的中性微粒m2后粘合在一起恰好沿一段圆弧运动落在N极板上,若m1=9.995×10-7Kg,带正电q=10-8C,电场强度E=103V/m,磁感应强度B=0.5T,求m1击中m2前的高度,m1击中m2前瞬时速度,m2的质量及m1和m2粘合体做圆弧运动的半径。

例四:如图,一小物体放在小车上,它们一起在水平放置的箱子里运动,箱长为s,车长为L,小车质量为M,小物体质量为m(m

(1)物体不从车上落下的条件。

(2)若上述条件满足,求小车在第n+1次碰撞前损失的所有机械能。

专题四动力学三大规律的综合应用

1、如图,质量为m的小球A放在光滑水平轨道上,小球距左端竖直墙壁为s。另一个质量为M=3m的小球B以速度v0沿轨道向左运动并与A发生正碰,已知碰后A球的速度大小为1.2 v0。小球A与墙壁的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两小球均可视为质点,且碰撞时间极短。求:

(1)两个球发生第一次碰撞后小球B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2)两球发生第二次碰撞的位置到墙壁的距离。

2、用轻弹簧相连的质量均为2Kg的A、B两物块都以v0=6m/s的速度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运动,弹簧处于原长,质量4Kg的物块C静止在前方,如图,B和C碰撞后二者粘在一起运动,求: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

(1)当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时物体A的速度是多大?

(2) 弹性势能的最大值是多少?

(3)A的速度有可能向左吗?为什么?

3、如图,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小球B连接着轻质弹簧,处于静止状态,质量为2 m的小球A以大小为v0的速度向右运动,接着逐渐压缩弹簧并使B运动,过一段时间,A与弹簧分离民。

(1)当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的弹性势能E P是多大?

(2)若开始时在B球的右侧某位置固定一块挡板,在A球与弹簧未分离前使B球与挡板发生碰撞,并在碰后立刻将挡板撤走。设B球与挡板的碰撞时间极短,碰后B球的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相反。欲使此后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性势能达到第(1)问中E P的2.5倍,必须

使B球在速度多大时与挡板发生碰撞?

4、如图,在光滑水平长直轨道上有A、B两个小绝缘体,它们之间有一根长为L的轻质软线相连接(图中未画出细线),其中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M,且已知M=4m。A带有正电荷,电量为q,B不带电,空间存在着方向向右的匀强电场,A受到恒定的向右的电场力F。开始时用外力把A和B靠在一起,并保持静止。某时刻被绷紧时,两物体间将发生时间极短的相互作用,而后B开始运动,线再次松驰。已知B开始运动时的速度等于线刚要绷紧瞬间A的速度的1/3。设整个过程中A的带电量都保持不变。当B开始运动后到细线第二次被绷紧前的过程中,B与A是否会相碰?如果能相碰,求出相碰时B的位移大小及A、B相碰前瞬间的速度等于线刚要绷紧瞬间A的如果不能相碰,求出B与A间的最短距离及细线第二次被绷紧的瞬间B的总位移大小。

(完整版)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一、基础知识 1、动力学有两类问题: ⑴是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分析运动情况; ⑵是已知运动情况分析受力情况,程序如下图所示。 2、根据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先对物体受力分析,求出合力,再利用__________________求出________,然后利用______________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如位移、速度、时间等). 3.根据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先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____________求出加速度,再利用______________确定物体所受的力(求合力或其他力). 其中,受力分析是基础,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是工具,加速度是桥梁。 解题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 (2)分析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画示意图(受力和运动过程); (3)用牛顿第二定律或运动学公式求加速度; (4)用运动学公式或牛顿第二定律求所求量。 例1. 一个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质量是2kg ,在8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求物体4s 末的速度和4s 内的位移。 例2. 滑雪者以v 0=20m/s 的初速度沿直线冲上一倾角为30°的山 坡,从刚上坡即开始计时,至3.8s 末,滑雪者速度变为0。如果雪 橇与人的总质量为m=80kg ,求雪橇与山坡之间的摩擦力为多少? g=10m/s 2 . 运动学公式 a (桥梁) 运动情况:如v 、t 、x 等 受力情况:如F 、m 、μ m F a v = v o +at x= v o t + at 2 21v 2- v o 2 =2ax

二、练习 1、如图所示,木块的质量m=2 kg,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木块在拉力F=10 N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运动5.2 m后撤去外 力F.已知力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37°(sin 37°=0.6,cos 37°= 0.8,g取10 m/s2).求: (1)撤去外力前,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2)刚撤去外力时,木块运动的速度; (3)撤去外力后,木块还能滑行的距离为多少? (1)2.8N(2)5.2m/s (3)6.76m 2、如图所示,一个放置在水平台面上的木块,其质量为2 kg,受到一个斜向下的、与水平方向成37°角的推力F=10 N 的作用,使木块从静止开始运动,4 s 后撤去推力,若木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1.(取g=10 m/s2)求: (1)撤去推力时木块的速度为多大? (2)撤去推力到停止运动过程中木块 的加速度为多大? (3)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总位移为多少? 3、如图5所示,在倾角θ=37°的足够长的固定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1 kg的物体,物体 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μ=0.2,物体受到沿平行于斜面向上的轻细绳的拉力F=9.6 N的作用,从静止开始运动,经2 s绳子突然断了,求绳断后 多长时间物体速度大小达到22 m/s?(sin 37°=0.6,g取 10 m/s2)

2020高考二轮复习 专题5、动力学三大观点综合应用

1 / 5 动力学三大观点综合应用 专题 一、牛顿第二定律与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 1、如图甲所示,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从倾角α=37°的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运动,上升的最大高度为3.0m.选择斜面底端为参考平面,上升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E 随高度h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g 取 10 m/s 2,sin 37°=0.6,cos 37°=0.8.则( ) A.物体的质量m=0.67 kg B.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 C.物体上升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a=1m/s D.物体回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E=10J 2、倾角为θ的斜面体固定在水平面上,在斜面体的底端附近固定一挡板,一质量不计的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挡板上,其自然伸长时弹簧的上端位于斜面体上的0点.质量分别为4m 、m 的物块甲和乙用一质量不计的细绳连接,且跨过固定在斜面体顶端的光滑定滑轮,连接甲的细绳与斜面平行,如图所示.开始时物块甲位于斜面体上的M 处,且MO=L ,物块乙距离水平面足够高,现将物块甲和乙由静止释放,物块甲沿斜面下滑,当甲将弹簧压缩到N 点时,甲的速度减为零,ON=L/2,已知物块甲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8 3 ,θ=30°,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忽略空气阻力,整个过程细绳始终没有松弛且乙未碰到滑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甲由静止释放到滑至斜面体上N 点的过程,物块甲先匀加速运动紧接着 做匀减速运动到速度减为零 B.物块甲在与弹簧接触前的加速度大小为0.5m/s 2 C.物块甲位于N 点时,弹簧所储存的弹性势能的最大值为15mgL/8 D.物块甲位于N 点时,弹簧所储存的弹性势能的最大值为3mgL/8 3、如图甲所示,游乐场的过山车可以底朝上在竖直圆轨道上运行,可抽象为图乙的模型。倾角为45°的直轨道AB ,半径R=10m 的光滑竖直圆轨道和倾角为37°的直轨道EF ,分别通过水平光滑衔接轨道 BC 、C'E 平滑连接,另有水平减速直轨道FG 与EF 平滑连接,EG 间的水平距离L=40m 。现有质量m=500kg 的过山车,从高h=40m 处的A 点静止下滑,经 BCDC'EF 最终停在G 点。过山车与轨道 AB 、EF 的 动摩擦因数均为μ1=0.2,与减速直轨道FG 的动摩擦因数μ2=0.75,过山车可视为质点,运动中不脱离轨道,求: (1)过山车运动至圆轨道最低点C 时的速度大小; (2)过山车运动至圆轨道最高点D 时对轨道的作用力; (3)减速直轨道 FG 的长度 x 。(已知sin 37°=0.6,cos 37°=0.8)

动力学问题的解题思路

动力学问题的解题思路 一.两类问题:(已知运动求力,已知力求运动) 二:3种力 1:重力( 2:弹力:压力和支持力垂直于接触面; 拉力沿绳 弹簧的弹力F=kx (x指弹簧的形变量) 3:摩擦力:动摩擦F= 静摩擦与正压力无关,由运动情况决定,存在最大值 三:3种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F恒定,根据F=ma,a也恒定。v与F共线。 例1:火箭内的台秤上放有质量为18kg的测试仪器,火箭从地面起动后,以加速度a=g/2竖直匀加速上升,g=10m/s2试求: (1)火箭刚起动时,测试仪器对台秤的压力是多大? (2)火箭升至地面的高度为地球半径的一半,即h=R/2时,测试仪器对台秤的压力又是多大? 270N,98N 反思: 2:平抛运动(类平抛运动):(水平抛出的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F恒定,根据F=ma,a也恒定。v与F垂直,定性为:匀变速曲线运动 (1)平抛运动是一个同时经历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2)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是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恒定,所以竖直方向上在相等的时间内相邻的位移的高度之比为…,竖直方向上在相等的时间内相邻的位

移之差是一个恒量。 (3) 平抛运动的规律:描绘平抛运动的物理量有、、、、 、、 、,已知这八个物理量中的任意两个,可以求出其它六个 方向 方向 方向的 3:圆周运动:(必须要向心力) F 不恒定,根据F=ma ,a 也恒定;F 与v 不共线,定性为非匀变速曲线运动 线速度:v= 角速度: 转速n :单位时间里转的圈数。n= 周期T :转一圈所用的时间。 频率f :单位时间完成圆周运动的次数。 常用关系:n=f=1/T 向心加速度 向心力 ① 匀速圆周运动:F 合=F 向,F 合垂直于v ,只改变速度的方向

心理动力学基本概念

心理动力学基本概念 psychodynamic perspective 心理动力学的历史根源源于十九世纪末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行为是由无意识和本能所决定的,这样的因素贯穿于心理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人类本能包括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所有这些构成了人类行为的决定因素。在这里,人的精神健康是可以被了解的,人的行为经常会被无意识的因素控制,童年的成长经验对成年人的性格有深远的影响。 本我:生物成分,人格的原始系统,基于本能,由无意识所决定,遵循快乐原则。 本我遵循“快乐原则”,它完全不懂什么是价值,什么是善恶和什么是道德,只知道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自我:心理成分,负责与现实世界协调,是本我和外界环境的调节者,它奉行现实原则,它既要满足本我的需要,又要制止违反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法律的行为。 超我:遵循道德原则,象征的是理想,是一种内化。它包括两个层面: 一是良心,即界定什么是不应该做的 二是自我的理想,即规定什么事应该做的。 对社会典范的效仿,是接受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社会理想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如果三者之间的关系出现障碍,人格就会失调。本我,自我,超我构成了人的完整的人格。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可以从他们之间的联系中得到合理的解释,自我是永久存在的,而超我和本我又几乎是永久对立的,为了协调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自我需要进行调节。若个人承受的来自本我、超我和外界压力过大而产生焦虑时,自我就会帮助启动防御机制。 精神分析的主要目标是加强自我的功能,使自我独立于超我的严格考虑,增强它处理本我所压抑或隐藏的问题。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不是一种静态的能量系统,而是一种动态的能量系统,它一旦形成,便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与发展之中。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心理能量,心理能量来自本能,即人的欲望与冲动。本我是心理能量的储藏库。它通过反射活动和愿望满足来释放能量。在本我释放能量的过程中会遇到自我和超我的阻力,如果本能冲破阻力,自我的理性活动过程便遭受破坏,如果冲破受挫,本我的能量就转化为自我和超我活动的原动力。 弗洛伊德认为,无论是个体的成长发育,还是整个人类认识的发展,都是自我逐渐征服本我、打破本我“自恋”状态的过程。正是由于自我对心理能量的充分而有效的约束和控制,形成新的对象性发泄作用,使人们能够将满足本能之外的能量用来发展人的心理过程,使能量从本我的非理性心理过程转化为理性心理过程。超我的自我理想和良心具有奖励和奖励机制,它把能量投入到对理想的能量发泄作用上。概括地说,心理能量通过求同机制由本我进入自我、再进入超我,心理能量同样遵循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它在人格中的不同分布状态决定着一个人行为活动的本质。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部分。前意识和潜意识又可合称为无意识。 意识(conscious),就是和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即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觉察到的想

动力学问题解题方法

动力学问题解题方法 常兴艳 一. 正交分解法 将矢量分解到直角坐标系的两个轴上,再进行合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答。我们常见 的是力的正交分解,但有些特殊情况下分解加速度更便于解题。 例1. 如图1—1所示,质量m kg =1的小球穿在斜杆上,斜杆与水平方向成θ=30°角, 球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23 ,小球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F N =20,则小球沿杆上滑的加 速度为多少?(g m s =102/) 图1—1 解析:小球受四个力的作用(如图1—2所示),沿杆的方向和垂直于杆的方向分别为x 、y 轴(如图1—2所示),将各力分解到x 、y 轴上。 图1—2 x 方向:F mg F ma N sin sin θθμ--= y 方向:F mg F N cos cos θθ--=0

解得a F m g m m s = -- = ()(sin cos) ./ θμθ 252 注意:正交分解时,直角坐标系选择哪两个方向,因题而异,但一般应选加速度a所在的直线为一坐标轴方向。 例2. 如图2所示,倾斜索道与水平面夹角为37°,当载人车厢沿钢索匀加速向上运动 时,车厢中的人对厢底的压力为其体重的19 16 倍(车厢底始终保持水平),则车厢对人的摩 擦力是人体重的(sin.cos. 37063708 °;° ==):() A. 1 4 倍; B. 1 3 倍; C. 5 4 倍; D. 4 3 倍 图2 解析:将车厢的加速度a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如图2—1所示,分析人受力如 图2—2所示,重力mg竖直向下,支持力F N 竖直向上,静摩擦力F f 水平向右,由牛顿第 二定律得:

高频考点专项练(三)动力学综合问题

強/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 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频考点专项练(三) 动力学综合问题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7分,共56分。多选题已在题号后标出) 1. 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时留下的滑动痕迹。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 的刹车线长度是14m,假设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恒为0.7,g取10m/s2, 则汽车刹车前的速度为() A. 7 m/s B.14 m/s C.10 m/s D.20 m/s 【解析】选B。设汽车刹车后滑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口mg二ma,解得a=⑷,由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位移关系式.=2as,可得汽车刹车前的速度为v o=Qb忖二』—学=一、「一「、亠:m/s=14 m/s,选项B正确。 2. 人在平地上静止站立时,受到的支撑力等于人的重力。做原地纵跳时,在快速下蹲和蹬伸的过程中,人体受到的支撑力发生变化(如图,G为重力,F为支撑力)。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该变化的是()

c;鹽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 A B C D 【解析】选D。下蹲过程中的加速阶段人体处于失重状态,FG。同理蹬伸过程中的加速上升阶段F>G,减速上升阶段F

动力学三个理论

三个基本理论 双膜理论 假设:(1) 在两个流动相(气体/液体、蒸汽/液体、液体/液体)的相界面两侧,都有一个边界薄膜(气膜、液膜等)。物质从一个相进入另一个相的传质过程的阻力集中在界面两侧膜内。(2) 在界面上,物质的交换处于动态平衡。(3) 在每相的区域内, 被传输的组元的物质流密度(J ), 对液体来说与该组元在液体内和界面处的浓度差 (c l -c i )成正比; 对于气体来说,与该组元在气体界面处及气体体内分压差(p i -p g )成正比。(4) 对流体1/流体2组成的体系中,两个薄膜中流体是静止不动的,不受流体内流动状态的影响。各相中的传质被看作是独立进行的,互不影响。 若传质方向是由一个液相进入另一个气相,则各相传质的物质流的密度J 可以表示为: 气相: * ()g g i i J k p p =- k l = l l D δ k g = D RT g g δ 溶质渗透理论 假设:1)流体2可看作由许多微元组成,相间的传质是由流体中的微元完成的;2)每个微元内某组元的浓度为c b ,由于自然流动或湍流,若某微元被带到界面与另一流体(流体1)相接触,如流体1中某组元的浓度大于流体2相平衡的浓度则该组元从流体1向流体2微元中迁移;3)微元在界面停留的时间很短,以t e 表示。经t e 时间后,微元又进入流体2内。此时,微元内的浓度增加到c b +?c ;4)由于微元在界面处的寿命很短,组元渗透到微元中的深度小于微元的厚度,微观上该传质过程看作非稳态的一维半无限体扩散过程。如图4-1-5所示。 数学模型:(半无限体扩散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t = 0,x ≥0,c = c b 0 < t ≤ t e ,x =0,c =c s ; x =∞,c =c b 对半无限体扩散时,菲克第二定律的解为 c c c c x D t --=-b s b er f 12() )2( erf )(b s s Dt x c c c c --=

力学的三大基本观点及其应用

力学的三大基本观点及其应用 一、力学的三个基本观点: 力的观点: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规律 动量观点: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 能量观点: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例1.质量为M的汽车带着质量为m的拖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前进,速度为v0,某时刻拖车突然与汽车脱钩,到拖车停下瞬间司机才发现.若汽车的牵引力一直未变,车与路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那么拖车刚停下时,汽车的瞬时速度是多大 小结:先大后小,守恒优先 变1:质量为M的汽车带着质量为m的拖车在平直公路上以加速度a匀加速前进,当速度为v0时拖车突然与汽车脱钩,到拖车停下瞬间司机才发现.若汽车的牵引力一直未变,车与路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那么拖车刚停下时,汽车的瞬时速度是多大 小结:涉及时间,动量定理优先 变2:质量为M的汽车带着质量为m的拖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前进,中途拖车脱钩,待司机发现时,汽车已行驶了L的距离,于是立即关闭油门.设运行过程中所受阻力与重力成正比,汽车牵引力恒定不变,汽车停下时与拖车相距多远 小结:涉及位移,动能定理优先 二、力的观点与动量观点结合: 例2.如图所示,长 12 m、质量为 50 kg 的木板右端有一立柱,木板置于水平地面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因数为,质量为 50 kg 的人立于木板左端,木板与人均静止,当人以 4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向右奔跑至板右端时立即抱住立柱,(取 g=10 m/s2)试求: (1)人在奔跑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2)人从开始奔跑至到达木板右端所经历的时间. (3)人抱住立柱后,木板向什么方向滑动还能滑行多远的距离

三、动量观点与能量观点综合: 例3.如图所示,坡道顶端距水平面高度为 h,质量为 m1的小物块 A 从坡道顶端由静止滑下,在进入水平面上的滑道时无机械能损失,为使 A 制动,将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滑道延长线 M 处的墙上,另一端与质量为 m2的挡板 B 相连,弹簧处于原长时,B 恰位于滑道的末端 O 点.A 与 B 碰撞时间极短,碰后结合在一起共同压缩弹簧,已知在 OM 段 A、B 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均为μ,其余各处的摩擦不计,重力加速度为 g,求: (1)物块 A 在与挡板 B 碰撞前瞬间速度 v 的大小. (2)弹簧最大压缩量为 d 时的弹性势能 E p(设弹簧处于原长时弹性势能为零). 四、三种观点综合应用: 例4.对于两物体碰撞前后速度在同一直线上,且无机械能损失的碰撞过程,可以简化为如下模型:A、B 两物体位于光滑水平面上,仅限于沿同一直线运动.当它们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某一定值 d 时,相互作用力为零,当它们之间的距离小于 d 时,存在大小恒为 F 的斥力.设 A 物体质量 m1= kg,开始时静止在直线上某点;B 物体质量m2= kg,以速度 v0从远处沿直线向 A 运动,如图所示.若 d= m,F= N,v0= m/s,求: (1)相互作用过程中 A、B 加速度的大小; (2)从开始相互作用到 A、B 间的距离最小时,系统动能的减少量; (3)A、B 间的最小距离. 例5.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长度为 L的小车,小车左端有一质量也是 m 可视为质点的物块,车子的右壁固定有一个处于锁定状态的压缩轻弹簧(弹簧长度与车长相比可忽略),物块与小车间滑动摩擦因数为μ,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在给物块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 v0,物块刚好能与小车右壁的弹簧接触,此时弹簧锁定瞬间解除,当物块再回到左端时,恰与小车相对静止.求: (1)物块的初速度 v0及解除锁定前小车相对地运动的位移. (2)求弹簧解除锁定瞬间物块和小车的速度分别为多少

动力学和能量问题综合应用

动力学和能量问题综合应用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7分,共70分。其中1~6为单选,7~10为多选) 1. 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冰壶是冬奥会的比赛项目。将一个冰壶以一定初速度推出后将运动一段距离停下来。换一个材料相同、质量更大的冰壶,以相同的初速度推出后,冰壶运动的距离将( ) A .不变 B .变小 C .变大 D .无法判断 答案 A 解析 冰壶在冰面上以一定初速度被推出后,在滑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减速 运动,根据动能定理有-μmgs =0-12m v 2,得s =v 22μg ,两种冰壶的初速度相等,材料相同,故运动的位移大小相等。故选A 。 2. 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始终静止在斜面上,在斜面体从图中实线位置沿水平面向右匀速运动到虚线位置的过程中,下列关于物体所受各力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力不做功 B .支持力不做功 C .摩擦力不做功 D .合力做正功 答案 A 解析 物体在水平方向移动,在重力方向上没有位移,所以重力对物体做功为零,A 正确;由题图知,斜面体对物体的支持力与位移的夹角小于90°,则支持力对物体做正功,B 错误;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与位移的夹角为钝角,所以摩擦力对物体做负功,C 错误;物体匀速运动时,合力为零,合力对物体做功为零,D 错误。 3.把动力装置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使其既具有牵引动力,又可以载客,

这样的客车车厢叫做动车。而动车组就是几节自带动力的车厢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厢编成一组。带动力的车厢叫动车,不带动力的车厢叫拖车。设动车组运行过程中的阻力与质量成正比,每节动车与拖车的质量都相等,每节动车的额定功率都相等,若开动一节动车带三节拖车,最大速度可达到150 km/h。当开动二节动车带三节拖车时,最大速度可达到( ) A.200 km/h B.240 km/h C.280 km/h D.300 km/h 答案 B 解析若开动一节动车带三节拖车,最大速度可达到150 km/h。设动车的功率为P,每节车厢所受的阻力为f,当达到最大速度时动车的牵引力等于整体的阻力,则有:P=4f v,当开动二节动车带三节拖车时,有2P=5f v′,联立两式解得v′=240 km/h。B正确,A、C、D错误。 4.如图甲所示,滑轮质量、摩擦均不计,质量为2 kg的物体在拉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 A.物体加速度大小为2 m/s2 B.F的大小为21 N C.4 s末F的功率为42 W D.4 s内F的平均功率为42 W 答案 C 解析由题图乙可知,v-t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即a=0.5 m/s2,由2F-mg=ma可得:F=10.5 N,A、B均错误;4 s末F的作用点的速度大小为v F=2v物=4 m/s,故4 s末F的功率为P=F v F=42 W,C正确;4 s 内物体上升的高度h=4 m,力F的作用点的位移l=2h=8 m,拉力F所做的功

动力学基本定律

第2章动力学基本定律 一、选择题 1.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 [ ] (A) 物体受力后才能运动 (B) 物体不受力也能保持本身的运动状态 (C) 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 则一定不受力 (D) 物体的运动方向必定和受力方向一致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运动的物体有惯性, 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B) 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 必定静止 (C) 物体作圆周运动时, 合外力不可能是恒量 (D) 牛顿运动定律只适用于低速、微观物体 3. 下列诸说法中, 正确的是 [ ] (A) 物体的运动速度等于零时, 合外力一定等于零 (B) 物体的速度愈大, 则所受合外力也愈大 (C)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必定与物体运动速度方向一致 (D) 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 4. 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 则 [ ] (A) 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B) 运动速率一定改变 (C) 必定产生加速度 (D) 必定对另一些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5. A、B两质点m A>m B, 受到相等的冲量作用, 则 [ ] (A) A比B的动量增量少(B) A与B的动能增量相等 (C) A比B的动量增量大(D) A与B的动量增量相等 6. 物体在力F作用下作直线运动, 如果力F的量值逐渐减小, 则该物体的[ ] (A) 速度逐渐减小, 加速度逐渐减小 (B) 速度逐渐减小, 加速度逐渐增大 (C) 速度继续增大, 加速度逐渐减小 (D) 速度继续增大, 加速度逐渐增大 7. 对一运动质点施加以恒力, 质点的运动会发生什 么变化? [ ] (A) 质点沿着力的方向运动(B) 质点仍表现出惯性 (C) 质点的速率变得越来越大(D) 质点的速度将不会发生变化 8. 一物体作匀速率曲线运动, 则 [ ] (A) 其所受合外力一定总为零(B) 其加速度一定总为零 (C) 其法向加速度一定总为零(D) 其切向加速度一定总为零

第2章_动力学基本定律

第2章 动力学基本定律题目无答案 一、选择题 1.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 [ ] (A) 物体受力后才能运动 (B) 物体不受力也能保持本身的运动状态 (C) 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 则一定不受力 (D) 物体的运动方向必定和受力方向一致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运动的物体有惯性, 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B) 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 必定静止 (C) 物体作圆周运动时, 合外力不可能是恒量 (D) 牛顿运动定律只适用于低速、微观物体 3. 下列诸说法中, 正确的是 [ ] (A) 物体的运动速度等于零时, 合外力一定等于零 (B) 物体的速度愈大, 则所受合外力也愈大 (C)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必定与物体运动速度方向一致 (D) 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 4. 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 则 [ ] (A) 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B) 运动速率一定改变 (C) 必定产生加速度 (D) 必定对另一些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5. A 、B 两质点m A >m B , 受到相等的冲量作用, 则 [ ] (A) A 比B 的动量增量少 (B) A 与B 的动能增量相等 (C) A 比B 的动量增量大 (D) A 与B 的动量增量相等 6. 物体在力F 作用下作直线运动, 如果力F 的量值逐渐减小, 则该物体的 [ ] (A) 速度逐渐减小, 加速度逐渐减小 (B) 速度逐渐减小, 加速度逐渐增大 (C) 速度继续增大, 加速度逐渐减小 (D) 速度继续增大, 加速度逐渐增大 7. 对一运动质点施加以恒力, 质点的运动会发生什么变化? [ ] (A) 质点沿着力的方向运动 (B) 质点仍表现出惯性 (C) 质点的速率变得越来越大 (D) 质点的速度将不会发生变化 T2-1-6图

高考物理总复习训练 高频考点专项练(三)动力学综合问题(含解析)

高频考点专项练(三)动力学综合问题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7分,共56分。多选题已在题号后标出) 1.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时留下的滑动痕迹。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的刹车线长度是14m,假设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恒为0.7,g取10m/s2,则汽车刹车前的速度为( ) A.7 m/s B.14 m/s C.10 m/s D.20 m/s 【解析】选B。设汽车刹车后滑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解得a=μg,由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位移关系式=2ax,可得汽车刹车前的速度为v0===m/s=14 m/s,选项B正确。 2.人在平地上静止站立时,受到的支撑力等于人的重力。做原地纵跳时,在快速下蹲和蹬伸的过程中,人体受到的支撑力发生变化(如图,G为重力,F为支撑力)。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该变化的是( ) 【解析】选D。下蹲过程中的加速阶段人体处于失重状态,FG。同理蹬伸过程中的加速上升阶段F>G,减速上升阶段F

述该过程中物体速度变化情况的是( ) 【解析】选D。由题意可知物体一直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所以选项D正确。 3.(2015·无锡模拟)一质量为m的物块在倾角为θ的足够长斜面上匀减速下滑。现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如图所示。则物块减速为零的时间将 (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解析】选B。物体在斜面上匀减速下滑,说明mgsinθ-μmgcosθ=ma<0,现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等效重力增大F,即(mg+F)sinθ- μ(mg+F)cosθ=ma′,判断加速度大小|a|<|a′|,所以物块减速为零的时间将变小,B项正确。 4.“蹦极”就是跳跃者把一端固定的长弹性绳绑在踝关节处,从几十米高处跳下的一种极限运动。某人做蹦极运动,所受绳子拉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将蹦极过程近似为在竖直方向的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据图可知,此人在蹦极过程中最大加速度约为( ) A.g B.2g C.3g D.4g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可按以下思路分析: (1)绳子拉力稳定不变时,人处于静止状态。 (2)人处于静止状态时,绳子的拉力等于重力。 (3)绳子拉力与重力的合力决定人的加速度。 【解析】选B。从题图中可以看出,最后绳子拉力稳定不变,表明人已经静止不动,此时绳子的拉力等于重力,所以mg=0.6F0,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最大加速度a max=====2g,故B正确。

热力学三大定律

热力学三大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有几种表述方式:克劳修斯表述热量可以自发地从较热的物体传递到较冷的物体,但不可能自发地从较冷的物体传递到较热的物;开尔文-普朗克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并将这热量变为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热力学第三定律通常表述为绝对零度时,所有纯物质的完美晶体的熵值为零。或者绝对零度(T=0K)不可达到。 热力学第一定律也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内容 一个热力学系统的内能增量等于外界向它传递的热量与外界对它做功的和。(如果一个系统与环境孤立,那么它的内能将不会发生变化。) 表达式:△U=W+Q 符号规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也适用于物体对外做功,向外界散热和内能减少的情况,因此在使用:△U=W+Q时,通常有如下规定: ①外界对系统做功,W>0,即W为正值。 ②系统对外界做功,也就是外界对系统做负功,W<0,即W为负值 ③系统从外界吸收热量,Q>0,即Q为正值 ④系统从外界放出热量,Q<0,即Q为负值 ⑤系统内能增加,△U>0,即△U为正值 ⑥系统内能减少,△U<0,即△U为负值 从三方面理解 1.如果单纯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变化可以用做功的多少来度量,这时物体内能的增加(或减少)量△U就等于外界对物体(或物体对外界)所做功的数值,即△U=W 2.如果单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变化可以用传递热量的多少来度量,这时物体内能的增加(或减少)量△U就等于外界吸收(或对外界放出)热量Q的数值,即△U=Q 3.在做功和热传递同时存在的过程中,物体内能的变化,则要由做功和所传递的热量共同决定。在这种情况下,物体内能的增量△U就等于从外界吸收的热量Q和对外界做功W之和。即△U=W+Q 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能量的多样性 物体运动具有机械能、分子运动具有内能、电荷具有电能、原子核内部的运动具有原子能等等,可见,在自然界中不同的能量形式与不同的运动形式相对应。 不同形式的能量的转化 “摩擦生热”是通过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水壶中的水沸腾时水蒸气对壶盖做功将壶盖顶起,表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电流通过电热丝做功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这些实例说明了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且这一转化过程是通过做功来完成的。 能量守恒的意义

高考物理专题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和能量综合问题及参考复习资料

高考专题: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和能量综合问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3为单选题,4—6为多选题) 1.如图所示,“U ”形金属框架固定在水平面上,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棒以水平初速度v 0向右运动,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棒做匀减速运动 B.回路中电流均匀减小 点电势比b 点电势低 棒受到水平向左的安培力 2.如图,一载流长直导线和一矩形导线框固定在同一平面内,线框在长直导线右侧,且其长边与长直导线平行。已知在0到1的时间间隔内,直导线中电流i 发生某种变化,而线框中感应电流总是沿顺时针方向;线框受到的安培力的合力先水平向左、后水平向右。设电流i 正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同,则i 随时间t 变化的图线可能是( ) 3.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边长为L 、电阻为R 的正方形导线框;在导线框右侧有一宽度为d(d>L)的条形匀强磁场区域,磁场的边界 与导线框的一边平行,磁场方向竖直向下.导线框以某一初速度向右运动=0时导线框的右边恰与磁场的左边界重合,随后导线框进入并通过磁场区域.下列v -t 图象中,可能正确描述上述过程的是( ) A B C D 4.如图1所示,两根足够长、电阻不计且相距L =0.2 m 的平行金属导轨固定在倾角θ=37°的绝缘斜面上,顶端接有一盏额定电压U =4 V 的小灯泡,两导轨间有一磁感应强度大小B =5 T 、方向垂直斜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今将一根长为L 、质量为m =0.2 、电阻r =1.0 Ω的金属棒垂直于导轨放置在顶端附近无初速度释放,金属棒与导轨接触良好,金属棒 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已知金属棒下滑到速度稳定时,小灯泡恰能正常发光,重力加速度g 取10 2, 37°=0.6, 37°=0.8,则( ) 班级 姓名 出题者 徐利兵 审题者 得分 密 封 线

第2章动力学基本定律

第2章动力学基本定律题目无答案 一、选择题 1.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 [ ] (A) 物体受力后才能运动 (B) 物体不受力也能保持本身的运动状态 (C) 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 则一定不受力 (D) 物体的运动方向必定和受力方向一致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运动的物体有惯性, 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B) 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 必定静止 (C) 物体作圆周运动时, 合外力不可能是恒量 (D) 牛顿运动定律只适用于低速、微观物体 3. 下列诸说法中, 正确的是 [ ] (A) 物体的运动速度等于零时, 合外力一定等于零 (B) 物体的速度愈大, 则所受合外力也愈大 (C)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必定与物体运动速度方向一致 (D) 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 4. 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 则 [ ] (A) 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B) 运动速率一定改变 (C) 必定产生加速度

(D) 必定对另一些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5. A 、B 两质点m A >m B , 受到相等的冲量作用, 则 [ ] (A) A 比B 的动量增量少 (B) A 与B 的动能增量相等 (C) A 比B 的动量增量大 (D) A 与B 的动量增量相等 6. 物体在力F 作用下作直线运动, 如果力F 的量值逐渐减小, 则该物体的 [ ] (A) 速度逐渐减小, 加速度逐渐减小 (B) 速度逐渐减小, 加速度逐渐增大 (C) 速度继续增大, 加速度逐渐减小 (D) 速度继续增大, 加速度逐渐增大 7. 对一运动质点施加以恒力, 质点的运动会发生什么变化? [ ] (A) 质点沿着力的方向运动 (B) 质点仍表现出惯性 (C) 质点的速率变得越来越大 (D) 质点的速度将不会发生变化 8. 一物体作匀速率曲线运动, 则 [ ] (A) 其所受合外力一定总为零 (B) 其加速度一定总为零 (C) 其法向加速度一定总为零 (D) 其切向加速度一定总为零 9. 牛顿第二定律的动量表示式为t m F d )d(v =, 即有t m t m F d d d d v v +=.物体作怎样 的运动才能使上式中右边的两项都不等于零, 而且方向不在一直线上? [ ] (A) 定质量的加速直线运动 (B) 定质量的加速曲线运动 (C) 变质量的直线运动 (D) 变质量的曲线运动 10. 质量相同的物块A 、B 用轻质弹簧连结后, 再用细绳悬吊着, 当系统平衡后, 突然将细绳剪断, 则剪断后瞬间 [ ] (A) A 、B 的加速度大小均为g (B) A 、B 的加速度均为零 (C) A 的加速度为零, B 的加速度大小为2g (D) A 的加速度大小为2g , B 的加速度为零 11. 用细绳系一小球使之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 小球在任意位置 [ ] (A) 都有切向加速度 F T2-1-6图 T2-1-10图

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试题学习)

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 1.动量定理的公式Ft=p′-p除表明两边大小、方向的关系外,还说明了两边的因果关系,即合外力的冲量是动量变化的原因. 动量定理说明的是合外力的冲量与动量变化的关系,反映了力对时间的累积效果,与物体的初、末动量无必然联系.动量变化的方向与合外力的冲量方向相同,而物体在某一时刻的动量方向跟合外力的冲量方向无必然联系. 动量定理公式中的F是研究对象所受的包括重力在内的所有外力的合力,它可以是恒力,也可以是变力,当F为变力时,F应是合外力对作用时间的平均值. 2.动量守恒定律 (1)内容: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2)表达式:m1v1+m2v2=m1v1′+m2v2′;或p=p′(系统相互作用前总动量p等于相互作用后总动量p′);或Δp=0(系统总动量的增量为零);或Δp1=-Δp2(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两物体动量的增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守恒条件 ①系统不受外力或系统虽受外力但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②系统合外力不为零,但在某一方向上系统合力为零,则系统在该方向上动量守恒. ③系统虽受外力,但外力远小于内力且作用时间极短,如碰撞、爆炸过程. 3.解决力学问题的三个基本观点 (1)力的观点:主要是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相结合,常涉及物体的受力、加速度或匀变速运动的问题. (2)动量的观点:主要应用动量定理或动量守恒定律求解,常涉及物体的受力和时间问题,以及相互作用物体的问题. (3)能量的观点:在涉及单个物体的受力和位移问题时,常用动能定理分析;在涉及系统内能量的转化问题时,常用能量守恒定律.

第21讲 三大动力学观点在力学中的应用(原卷版)

2020年高考物理二轮精准备考复习讲义 第八部分专项技能 第二十一讲三大动力学观点在力学中的应用 目录 一、理清单,记住干 (2) (2) 二、研高考,探考情 (3) 三、考情揭秘 (4) 四、定考点,定题型 (4) 超重点突破1 利用三大观点解决“滑块——木板”模型 (4) 命题角度一用动力学观点分析“滑块——木板”模型 (5) 命题角度二用动量能量观点分析“板—块”模型 (5) 命题角度三用动力学观点和能量观点分析“传送带”模型 (6) 超重点突破2 用动量观点和能量观点分析直线、圆周平抛综合问题 (7) 超重点突破3用三大观点分析弹簧问题 (9) 命题角度一用动力学观点分析弹簧问题 (9) 命题角度二用能量的观点分析弹簧问题 (10) 命题角度三用动量、能量观点分析弹性问题 (11) 超重点突破4三大观点在多过程问题的灵活运用 (11) 五、固成果,提能力 (13)

一、理清单,记住干 1.动力学三大观点 (1)以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为基础用动力学的观点解决问题。 (2)以功与能的关系、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为基础用能量的观点解决问题。 (3)以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为基础用动量的观点解决问题。 2.动力学三大观点的选用 (1)如果要列出各物理量在某一时刻的关系式,已知力的作用情形,涉及加速度、时间,则用动力学观点解决问题。 (2)能量变化反映力在空间上的积累,即功初、末状态的能量变化。 E k2-E k1=∑ F 合·Δx =W 合,E p2-E p1=∑(-F 场·Δx )=-W 场,F 场=-ΔE p Δx , 如果不需要求解运动过程细节,且已知(或隐含)力与位移的关系,优先用能量的观点解决问题。例如在涉及相对位移问题时则优先考虑能量守恒定律,系统克服摩擦力所做的总功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减少量,即转变为系统内能的量。 (3)动量变化反映力在时间上的积累,即冲量 初、末状态的动量变化。 p 2-p 1=∑F ·Δt =I ,F =Δp Δt ,如果不需要求解运动过程细节,且已知(或隐含)力和时间的关系,优先用动量的观点解决问题。例如碰撞、反冲问题(相互作用力大小、作用时间均相等),用微元法(∑F ·Δt =∑m Δv )求解碰撞产生的作用力、碰撞产生的压强、正比于速度的阻力作用一段距离后的速度。 注:对于实际物理问题,经常要综合使用三条途径解决问题。原则上求解整个过程用能量、动量的观点,求解运动细节用动力学的观点,这要通过多加练习才能体会到。 3.物理学中的几种功能关系 (1)合外力做功与动能的关系:W 合=ΔE k 。 (2)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W G =-ΔE p 。

高中物理专题练习:动力学和能量问题综合应用

高中物理专题练习:动力学和能量问题综合应用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7分,共70分。其中1~6为单选,7~10为多选) 1.(广东六校联考)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冰壶是冬奥会的比赛项目。将一个冰壶以一定初速度推出后将运动一段距离停下来。换一个材料相同、质量更大的冰壶,以相同的初速度推出后,冰壶运动的距离将( ) A.不变 B.变小 C.变大 D.无法判断 答案 A 解析冰壶在冰面上以一定初速度被推出后,在滑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根据动 能定理有-μmgs=0-1 2 mv2,得s= v2 2μg ,两种冰壶的初速度相等,材料相同,故运动的位移大小 相等。故选A。 2.(唐山开滦二中月考)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始终静止在斜面上,在斜面体从图中实线位置沿水平面向右匀速运动到虚线位置的过程中,下列关于物体所受各力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不做功B.支持力不做功 C.摩擦力不做功D.合力做正功 答案 A 解析物体在水平方向移动,在重力方向上没有位移,所以重力对物体做功为零,A正确;由题图知,斜面体对物体的支持力与位移的夹角小于90°,则支持力对物体做正功,B错误;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与位移的夹角为钝角,所以摩擦力对物体做负功,C错误;物体匀速运动时,合力为零,合力对物体做功为零,D错误。 3.把动力装置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使其既具有牵引动力,又可以载客,这样的客车车厢叫做动车。而动车组就是几节自带动力的车厢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厢编成一组。带动力的车厢

叫动车,不带动力的车厢叫拖车。设动车组运行过程中的阻力与质量成正比,每节动车与拖车的质量都相等,每节动车的额定功率都相等,若开动一节动车带三节拖车,最大速度可达到150 km/h。当开动二节动车带三节拖车时,最大速度可达到( ) A.200 km/h B.240 km/h C.280 km/h D.300 km/h 答案 B 解析若开动一节动车带三节拖车,最大速度可达到150 km/h。设动车的功率为P,每节车厢所受的阻力为f,当达到最大速度时动车的牵引力等于整体的阻力,则有:P=4fv,当开动二节动车带三节拖车时,有2P=5fv′,联立两式解得v′=240 km/h。B正确,A、C、D错误。 4.如图甲所示,滑轮质量、摩擦均不计,质量为2 kg的物体在拉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 ) A.物体加速度大小为2 m/s2 B.F的大小为21 N C.4 s末F的功率为42 W D.4 s内F的平均功率为42 W 答案 C 解析由题图乙可知,v-t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即a=0.5 m/s2,由2F-mg =ma可得:F=10.5 N,A、B均错误;4 s末F的作用点的速度大小为v F=2v物=4 m/s,故4 s 末F的功率为P=Fv F=42 W,C正确;4 s内物体上升的高度h=4 m,力F的作用点的位移l= 2h=8 m,拉力F所做的功W=Fl=84 J,故平均功率P=W t =21 W,D错误。 5.如图所示,将一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从固定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加速下滑,设物块质量为m、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斜面高度h和底边长度x均可独立调节(斜面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