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压电流电阻

电压电流电阻

电压电流电阻
电压电流电阻

电压电流电阻

学生姓名年级初三授课时间教师姓名课时 2 课题电流电压电阻综合训练教学目标了解电路与电流,电压,和电阻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综合应用重点

电路故障,电流分析,串并联电路。难点

(一)选择题

1 ((北京市东城区)下列物质中一定带负电的是 ( )

A(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

B(能与带正电的物体相吸引的轻小物体

C(与带正电物体接触过的验电器

D(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

2 ((北京市朝阳区)下列物体在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 ( )

A(人体 B(塑料棒 C(金属棒 D(食盐水溶液 3 ((山西省)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 ( )

A(没有电子 B(几乎没有电荷

C(正负电荷总数相等 D(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很少 4 ((甘肃省)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由细线悬吊着的轻质小球时,产生了互相吸引的现象,则该小球( )

A(一定带正电 B(一定带负电

C(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 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5 ((长沙市)在通常情况下,下列物质或物体中,不容易导电的是 ( )

A(金属 B(食盐水 C(橡胶 D(大地

6 ((四川省)将带负电的物体A靠近挂在细线下的绝缘小球,小球被排斥;若换用带正电的物体B去靠的而

未接触该小球,则小球 ( )

A(静止不动

B(一定被物体B吸引

C(一定被物体月排斥

D(可能被物体月排斥,也可能被物体B吸引

7 ((武汉市)通常情况下,下列物质属于导体的是 ( )

A(金属 B(陶瓷 C(玻璃

8 ((武汉市)在如图所示“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当开关S闭合时,灯L、L均不亮,某同学用一根l2导线去查找电路的故障,他将导体先并接在灯L两端时发现灯L亮,灯L不亮,然后并接在灯L两端时发现1212

两灯均不亮,由此可判断 ( )

第8题图

A(灯L断路 B(灯L断路 C(灯L短路 12l

作业后面附有

9 ((北京市西城区)在如图所示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三盏灯属于串联的电路是 ( )

A( B( C( D(

第9题图

10 ((北京市海淀区)如图所示电路,把两个金属夹子夹在下面哪个物体的两端,闭合开关后小灯泡能发

( ) 光

第10题图

A(铁钉 B(塑料尺 C(橡皮 D(玻璃棒

11 ((哈尔滨市)下列几幅图涉及的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制造它们的材料中既有导体又有绝缘体的一组是 ( )

第11题图

A(用橡胶制成的电工手套和电工靴 B(硬币钢板尺

C(电饭锅电工钳 D(滚珠轴承扳手

12 ((陕西省)图中,哪个电路中L、L、L是并联的 ( ) 123

A( B(

C( D(

第12题图

13 ((甘肃省)在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符合电路基本组成条件且连接正确的是 ( )

2

甲乙

丙丁

A(甲图 B(乙图 C(丙图 D(丁图 14 ((南京市)如图所示,要使灯泡L发光,必须闭合的开关是 ( ) 2

第14题图

A(S B(S、S C(S、S D(S、S、S 2231312315 ((南京市)如图所示,在开关和小灯泡之间连着两个金属夹,在金属夹之间分别接入硬币、铜笔芯、橡皮和塑料尺,开关闭合后小灯泡能发光的是 ( )

第15题图

A(硬币和橡皮 B(硬币和铅笔芯 C(塑料尺和铅笔芯 D(橡皮和塑料尺

16 ((江西省)如图是家庭电路中常用的闸刀开关示意图,则以下闸刀开关上的

各部件中全部属于绝缘体

的是 ( )

第16题图

A(胶木盖,保险丝 B(手柄,闸刀

C(瓷底,胶木盖 D(进线座,出线座 17 ((福州市)下列几组物质中,均属绝缘

材料的是 ( ) A (塑料、橡胶、陶瓷 B(干木柴、陶瓷、海水 C (玻璃、石墨、纯

净水 D(水银、玻璃、油 18 ((长沙市)如图所示,灯泡L,L属于并联接法的是 ( ) 12

3

A( B(

C( D(

第18题图

((贵阳市)下列图(乙)的四个电路中,与实物图(甲)相对应的是 ( ) 19

A( B(

C( D(

第19题图乙

第19题图甲

20 ((成都市)通常情况下,下列几组材料中都是导体的是 ( )

A(铜、纯水 B(稀硫酸、石墨 C(大地、塑料 D(铝、陶瓷 21 ((苏州市)在通常情况下,下列物质(或物体)中属于导体的是 ( )

A(食盐水 B(蒸馏水 C(塑料线 D(橡胶棒 22 ((昆明市)如图所示,只闭合开关S时,两灯均不亮,同时闭合开关S和S时,灯L亮,L不亮,112 电路可能出现的故障是 ( )

第22题图

A(灯L断路 B(灯L断路 C(灯L短路 D(灯L短路 121223 ((海南省)某同学想用一只电键控制两只灯泡,要求电键闭合时,只有一只灯泡发光,断开时两灯均

4

发光,则图中的电路图正确的是 ( )

B( A(

C( D(

第23题图

(二)做图(识图)题

1 ((甘肃省)在图的电路中,有四个开关S、S、S、S,如果仅将开关S、S闭合,S、S断开,则灯12342413L、L_____联(如果将开关S、S、S闭合,S断开,则灯L、L____联( 12123412

2 ((甘肃省)如图所示的电路中,L与L都标着“3伏0.24安”字样,电源由两节新干电池串联而成(若12

闭合S后则电路里将会发生_____;要想使两灯泡都正常发光,只需将导线M由B接线柱拆下改接到_____接线柱上即可(

3 ((甘肃省)有一个电源、一只小灯泡、一个电铃、两只开关和若干导线(要按以下要求连接成一个电路;当两只开关均闭合时,灯亮,电铃响;当只有一只开关闭合时,灯亮,电铃不响;而当另一只开关单独闭合时,灯不亮,电铃也不响(试在右边空白处画出符合以上要求的电路图(

4((长沙市)给下列器材:一个低压电池组,一只小灯泡,一只开关,一只电铃和若干细导线(请你设计一自动放养奶牛的装置图(要求:用细导线将牛群围住,合上开关后,当牛在圈内吃草时,小屋内灯亮而铃不响;当有牛碰断了圈住的细导线到圈外时,电铃便会响起来,放牛的人能及时发现(

(三)实验题

1 ((沈阳市)实验室里有一个电池组,两只小灯泡L和L,两个开关S和S,导线若干(请你设计一个1212

电路,要求:当S、S都闭合时,两灯均发光;若只闭合S,则仅L发光;断开S,闭合S时两灯均不发121112光,在下面的虚线框中画出电路(

2 ((哈尔滨市)某大型宾馆设有地下停车场,地下值班室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操纵室内的开关,使想存车的司机通过看入口处的红、绿灯便可知车场内是否有空车位:红灯亮,无车位;绿灯亮,有车位,请你设计

5

出满足上述要求的电路((电源用电池组)

第2题图

((贵阳市)根据图甲的电路图将图乙的实物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起来(导线不能交叉)( 3

图甲图乙

第3题图

4 ((苏州市)这是电工小组在敷设供电线路时所遇到的问题:在一根已固定好的硬、直塑料管内穿有三根颜色及规格均相同、彼此绝缘的电线,因此无法从伸出塑料管电线的颜色、粗细等来辨别哪两个端点属于同一根电线的首和尾( 现用如图所示的方框表示不透明的硬、直塑料管(它的两端相距十几米),其中a、b、c表示三根电线伸出塑料管左端外的3个端点,e、f、g表示三根电线伸出塑料管右端外的3个端点(为了辨别e、f、g这3个端点中的哪一个与端点a属于同一根导线的首和尾,某同学想出了一种电学测试方法(见下表中的方法一),但由于缺少该测试方法中所需的足够长的导线,因而无法操作(

第4题图

现请你根据限定选用的器材及有关注意事项,另外设计一种电学测试方式,以辨别e、f、g这三个端点中的哪一个与端a属于同一根导线的首和尾,并完成下表(

限选器材:供电电压合适的低压电源1只,小灯泡1只,约0.5米长的导线4,5根(

注意事项:测试过程中不能移动或损坏已固定好的塑料管,也不能把导线从管内抽出来(

电路情连接情况测试要点及辨别方法说明

(1)按左图连接有关实验器材;

P端与a相连,若导线的S端触及e、f、g中的(2)使图中所示导线的

某一端点时,灯泡发光,则该端点与a属同一根电线的首和尾( 方

6

作业:

一、填空题

1、如图1示电路中,当开关闭合时,L、L串联;当闭合时,L、L并联;当

闭12l2合时,电路会发生短路,损坏电源。

图1 图2 图3

2、如图2示电路中,开关S1控制小灯泡,开关S2控制小灯泡,开关S3控制小灯泡。

3、城市中的路灯是联在一起的;家庭中的用电器都是联在一起的;圣诞树上使用的“满天星”小彩灯是联的。

二、选择题

1、小明要用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电灯的发光或熄灭,,则这两盏电灯:( )

A、一定是串联;

B、一定是并联;

C、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

D、以上说法都错。 2、下面各组物质中,属于导体的是:( )

A、石墨和玻璃;

B、大地和人体;

C、陶瓷和橡胶;

D、金属和玻璃。 3、下面的电路图中,属于并联电路的是:( )

4、小珊按图示电路进行探究实验,将电流表先后串联在A、B、C处,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读数: ( ) A(,处最大; B(,处最大; C(,处最大; D(三处都是一样大。

5、小东同学发现课室中是用一个按钮开关控制着四盏日光灯,那么这四盏日光灯:( ) A(一定是并联的;B(一定是串联的;C(有可能是并联,也有可能是串联

的;D(有的串联,有的并联。

7

6、在图的四个电路图中,与实物图对应的是:( )

三、实验题(共16分)

1、 (6分)小丽同学进行探究实验的电路如图所示,她用电流表分别在A、B、C三处测得电流如下表。请帮她完成如下几项工作:

测量处 A B C

电流(安) 0.5 0.2 0.3

(1)比较上表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是: 。 (2)小丽把电流表接入A点,当闭合开关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甲所示,出现这故障的原因是。

2、(5分)在探究活动中,小明连好了一个实物电路如图所示,请你帮他画出这个电路的电路图。

3、(5分)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的实物,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它们连接起来。(导线不能有交叉)

8

四、探究学习题(共12分)

1、(6分)要用电流表测量通过小灯泡L1的电流,3位同学分别连接了下面的电路A、B、C。他们连接正确吗,如果有错,请指出错在哪里。

A: 。

B: 。

C: 。

2、)小东对不同的电路列出了下面方框中的各种说法,其中哪些说法中的用电器是串联的?哪些说法中的用电器是并联的? 请你分别用线把它们跟“串联”和“并联’的方框连起来。

9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关系(A)

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A) 一、选择题(共10小题,50分) 2.(3分)(2007?韶关)将一段电阻丝接在3V的电源上,测得通过它的电流为0.3A,若把该电阻改接在另个电源上时,测得通过它的电流为0.2A,则此时的电源电压和该电阻的 持电阻不变”这一步骤时,实验要求是()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6.(3分)(2007?宜昌)一个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3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15A,当定 7.(3分)(2004?湟中县)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式R=,对于给定的一段电阻丝,当其两变大时,变大变大时,变小时,时, 9.(3分)(2008?桂林)在一段电阻不变的导体两端加20V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1A; 10.(3分)(2011?重庆)某导体中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11.(2011?岳阳)小明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1)图甲中的a是_________表,b是_________表. (2)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两表均有示数,但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两表示数均保持不变,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3)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5Ω的电阻两端电压为1.5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___A. (4)再分别接10Ω、15Ω的电阻,重复上述实验,得到表中数据,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保持电压不变时,导体中得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_________比. (5)滑动变阻器在此实验中得主要作用是_________. 12.欧姆定律的内容是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可用公式表示为I= _________,计算中对单位的要求是:电压_________,电流 _________,电阻_________. 由实验可知,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有两个:一是电路两端的_________,二是连接在电路中的_________.某段金属导体,两端电压为6V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2A,导体的电阻是_________Ω;当该导体两端电压降为0时,电阻为_________Ω. 13.小娟在探究“电阻中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整理的实验数据绘制成图所示I﹣U关系图象.由图可知甲、乙两电阻的大小关系为R甲_________R乙(填“大于”或“小于”);当甲、乙两电阻并联在电压为3V的电路中时,干路的电流为_________A. 14.(2011?金台区模拟)两个电路元件A和B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元件A的电阻R A= _________Ω.若把它们串联起来,接在某电源上,电路中的电流是0.3A,则B元件此时的电阻值大小是_________Ω,电源电压是_________ V. 15.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实验中,被控制的物理量是_________,实验结论是 ________ _;在“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实验中,被控制的物理量是_________ ,实验结论是 _________ .这两个实验所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 . 一、选择题(共9小题)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练习题

图7-1 1. 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 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1. 通过实验探究发现:在__________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 端的电压成___________比;在____________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的 电阻成___________比。 2.在某电阻的两端加6 V 的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3 A ;若使通过它的电流是0.1 A ,应在这个电阻的两端加___________V 的电压。 3. 如图7-1所示是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电路图,实验分“保持电阻不变” 和“保持电压不变”两步进行。在“保持电阻不变”这一步实验时 应( ) A .保持R 2滑片的位置不动 B .保持R 2两端的电压不变 C .保持R 1不变,调节R 2滑片到不同的适当位置 D .保持电路中电流不变 4.分别将U 1=4V 、U 2=6V 两个不同的电压加在某段导体的两端,则两次通过该导体的电 流之比为( ) A .3:2 B .2:3 C .1:1 D .1:2 5.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当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应该 ( ) A .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路中的电流保持不变 B .调节滑动变阻器,使不同的定值电阻R 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C .使电阻R 两端电压成倍数变化 D .每次测量时都要使电路中的电流成倍数变化 6.一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增大到原来的2倍,则通过该用电器的电流 ( ) A .增大到原来的4倍 B .增大到原来的2倍 C .减小到原来的1/4 D .减小到原来的1/2 1.用下图7-2的实验装置来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 (1)用铅笔代替导线连接图7-2实物图(测导线AB 电阻时)。 (2)用导线AB 和用导线CD 的实验记录分别如表1和表2: 表一: 表二: 基础运用 能力拓展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一、概述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一节内容,是得出电路中最重要的电学规律之一的欧姆定律的前提。这三个物理量的关系是在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以及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使用方法之后的进一步深入,从而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具有系统性。这节课要体现出探究性学习与科学方法的渗透,重视科学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方法、学习方法,得出欧姆定律的大概过程。 通过本节课学习,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同一电路中电学的三个基本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多个变量间的关系的实验方法,为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 ②知道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③培养学生依据实验事实,探索、分析推理、归纳得出物理规律的能力,以及利用物理规律解释同类物理现象的能力,使学生接受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探究过程进一步体会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分析论证、评估等探究要素; ②通过制定研究方案进一步体会“控制变量”这一重要的研究方法。 ③初步掌握利用探究性实验研究物理问题,并归纳得出规律的一般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通过探究,揭示隐藏的物理规律,感受探索的乐趣; ③在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加强与他人的协同、合作能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在前几章中已经分别学习了电路中的三个基本物理量电流、电压、电阻,而本节是建立电流、电压、电阻三者关系的课,采用控制变量法通过实验得出当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当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建立了电流、电压、电阻的联系。从内容上看,意在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认识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同时,进一步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增强与他人协同、合作的能力。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对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能正确理解,也知道电流与电压和电阻有关,但对于它们的定量关系却知之甚少;对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能较好地掌握,也能想到用控制变量法研究这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但对于如何具体实施探究过程却普遍缺乏思考。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一节的教学属于物理规律的教学。物理规律的教学,主要是建立在探索性的定量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测量,总结归纳而成规律。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和谐统一的双边活动对于物理规律的教学,从物理规律形成的过程来看,学生通过提供丰富、直观的感性材料,通过有关的定量实验和观测,创造一个理想的物理情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及时引导学生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练习题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一、单选题(共10道,每道10分) 1.某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根据收集的数据画出如下图象,下列结论与图象相符的是( ) A.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B.电阻一定时,电压与电流成正比 C.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D.电压一定时,电阻与电流成反比 2.某同学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一个图象。下列结论与图象相符的是( ) A.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B.电阻一定时,电压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大 C.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着电阻的增大而减小 D.电压一定时,电阻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减小 3.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 4.0V时,导体中的电流是 1.0A,如果将其两端的电压减小 到2.0V,导体中的电流变为( ) A.2.0A B.0.25A C.3.0A D.0.50A 4.某导体中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时,电阻为0 B.该导体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 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时,电流为0 D.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2V时,电流为0.6A

5.张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 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在导体乙的两端加上1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乙的电流为0.1A B.将甲、乙两导体并联后接到电压为3V的电源上时,干路中的电流为0.9A C.通过导体甲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D.导体甲的电阻大于导体乙的电阻 6.在研究电流跟电压及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实验中,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两次的作用是( ) A.均使电阻R两端的电压成倍数变化 B.均使电阻R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C.前次使电阻R两端电压成倍数变化,后次使电阻R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D.前次使电阻R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后次使电阻R两端电压成倍数变化 7.在做“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小翔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他先在电路的A、B 间接入10Ω的电阻,移动变阻器的滑片,读出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记录数据后,改用 15Ω电阻替换10Ω电阻,闭合开关,接下来他的实验操作应该是( ) A.观察电压表,向右移动滑片,读取电流数据 B.观察电流表,向右移动滑片,读取电压数据 C.观察电压表,向左移动滑片,读取电流数据 D.观察电流表,向左移动滑片,读取电压数据 8.在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压 恒为6V。先在A、B间接入5Ω的定值电阻R,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2V,读出电流表示数。接着取下5Ω的电阻分别换上10Ω、15Ω的定值电阻,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仍 为2V。但小华在实验中,当换上15Ω的定值电阻时,无任怎样移动滑片,电压表示数始终 大于2V。对此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什么叫电流电压和电阻

什么叫电流电压和电阻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什么叫电流、电压和电阻 电流:我们知道,水能在管中流动,我们管它叫水流。同样,电子也能在导线中流动,这种电子的流动就叫做电流。电流一般用符号"I"表示。水在流动中有高低之分,电在流动中也有强弱之别。电流的发笑用电流强度来表示。电流强度在数值上等于一秒钟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量的大小。通常所说的电流大小,就是指电流强度的大小。一般表示电流强度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用符号"A"表示。在有些电路中流过的电流很小,通常用毫安、微安来计量。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安培 = 1000毫安(mA) 1毫安 = 1000微安(μA) 电压:大家都知道,水在管中所以能流动,是因为有着高水位和低水位之间的差别而产

生的一种压力,水才能从高处流向低处。城市中使用的自来水,所以能够一打开水门,就能从管中流出来,也是因为自来水的贮水塔比地面高,或者是由于用水泵推动水产生压力差的缘故。电也是如此,电流所以能够在导线中流动,也是因为在电流中有着高电位和低电位之间的差别。这种差别叫电位差,也叫电压。换句话说。在电路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位差称为这两点的电压。电压用符号"U"表示。电压的高低,一般是用单位伏特表示,简称伏,用符号"V"表示。高电压可以用千伏(kV)表示,低电压可以用毫伏(mV)表示。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千伏(kV)=1000伏(V) 1伏(V)=1000毫伏(mV) 电阻:水在管中流动时,并不是畅通无阻的,而是受着一定的阻力,阻止水的流通,这种阻力叫做水阻。同样道理,电线内通过电流时,电子在导线内运动也受着一定的阻力,这种阻力叫做电阻。电阻用

电阻与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欧姆定律,它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要求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得出,从而更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这一节综合性较强,从知识上讲,要用到电路、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从技能上讲,要用到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等。学生要通过自己的实验得出欧姆定律,最关键的是实验方法。学生对实验方法的掌握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这个实验难度比较大,主要在实验的设计、数据的记录以及数据的分析方面,学生出现错误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所以实验的评估和交流也比较重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使学生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②通过实验认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③会观察、收集实验中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2.过程与方法 ①根据已有的知识猜测未知的知识。 ②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的过程并掌握实验的思路、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归纳实验结论的能力;培养学生

能够掌握把一个多因素的问题转变为多个单因素问题的研究方法。 ③能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评估,找到成功和失败的原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让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周围的事物并能设计实验方案证实自己的猜测。 ②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形成严谨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准备: 演示用具:调光台灯、实验电路、实验表格、图像坐标纸、课堂巩固联系等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具:干电池(2节)、学生电源、2、5V和3V的小灯泡、开关、导线、定值电阻(5Ω、10Ω、20Ω)、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和电流表。 四、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二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其基本思路是:首先以生活中的现象为基础,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再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分析观察,大胆猜想,培养学生科学猜想的学习方法,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分析实验方法和所需的实验器材,设计出实验电路并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数据和图像的分析得出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五、教学重点难点: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会观察、收集实验中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范文】九年级物理《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物理《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知识点整理 提出问题: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有什么关系? 猜想与假设: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通过导体的电流可能越大,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可能是正比例的关系。 设计实验: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实验电路图和实验表格的设计: 实验次数 电阻值∕Ω 电压值∕V 电流值∕A R= 2 3 4 实验过程的设计: ①将一个定值电阻的定值电阻接入如图所示电路。 ②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让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0.6V、 1.2V、1.8V、 2.4V,再分别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填入下表中。

进行实验:分组实验,收集实验数据。 将一个定值电阻的定值电阻接入如图所示电路。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让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0.6V、1.2V、1.8V、2.4V,再分别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填入下表中。 提醒学生注意:实验注意事项。 ①选择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连接时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并且都让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②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③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放到最大阻值的位置上,且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要“一上一下”连入电路; ④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的情况下,尽量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整数倍地变化; ⑤一般测量三次或四次。读数后要断开开关,一次时间不能太长,以免电阻由于温度升高,阻值发生变化。 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I-U图像,如图所示。 通过分析画出I-U图像,可以得出电流与电压是正比例的关系。 分析与论证:从记录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当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结论: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实验:电流、电压与电阻的关系

实验:电流、电压与电阻的关系 1.(2012?)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中: (1)本实验应采用的研究法是控制变量法. (2)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某同学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路中有一根导线接错了,请你用笔在图中将接错的导线画上“×”,再把正确的接线画上. (3)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把定值电阻10Ω换成15Ω,闭合开关后,下一步的操作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填“左”或“右”)移动,目的是保持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4)利用本实验的器材,你还能进行的实验有测量电阻.(写出一个实验即可) 2.(2012?)小强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实验探究“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实验器材:电源(电压恒为4.5V),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一个开关,三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两只滑动变阻器(10Ω2A、20Ω1A),导线若干. (1)请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实验中多次改变R的阻值,并得到多组实验数据,由这些数据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电流I随电

阻R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得结论: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①在上述实验中,小强先用5Ω的电阻做完实验后,接着要改用10Ω的电阻继续做实验,应如具体操作?断开开关,把滑片P移到A端,用10Ω的电阻替换5Ω的电阻,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 的位置,并观察电压表的示数变化,直到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②当小强改用15Ω的电阻继续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都无法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实验要求的值.小强不畏困难,经过认真思考,找出了原因,并利用现有的实验器材解决了问题,完成了实验.请你分析“电压表的示数无法达到实验要求的值”的原因是: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太小. 并请你想一想小强解决问题可能用到的两种法(同种法不能重复使用),并简要说明法一的理由.法一:换用最大阻值为20Ω的滑动变阻器. 理由:根据=,得:R滑=12Ω,故选用“20Ω1A”的滑动变阻器. 法二:在电路中再串联一个5Ω的定值电阻. 3.(2012?)某小组同学用图甲的电路图探究欧姆定律,实验中他们所用的定值电阻分别是5Ω、10Ω、15Ω,电源电压为 4.5V. (1)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时,选用了某一定值电阻,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后,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当电流表的示数是0.28A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这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是2.8V,请帮助该小组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2)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把定值电阻由5Ω换成10Ω,闭合开关后,下一步的操作是:将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填“左”或“右”)移动,目的是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教案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第 1 节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使学生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通过实验认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教材分析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欧姆定律,它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要求学生和教师共同探究活动得出,从而更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这一节综合性较强,从知识上讲,要用到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从技能上讲,要用到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等,学生要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主要培养实验的设计、数据的记录以及表格数据和图像的分析能力。 3、学情分析 本节课“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是在前面“电流”“电压”“电阻”等知识学及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定性关系的基础上,引出“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会不会有定量关系”的问题。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2.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或使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3.会说出滑动变阻器在各个实验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电路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教学难点: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实验,并分析得出结论。 四、教学过程

表格设计】 1.电流表、电压表调节到零刻度,按电路图连接电 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阻值最大端; 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至适当位置,将 电压 表示数 U ,电流表示数 I 记录到表格中; 3.分别调节滑动变阻器在不同位置,仿照步骤 2 再 做 5 次实验,分别记录电压表示数 U ,电流表示数 巡视指导】 重点指导: 2.实验电路连接完要检查电路连接无误,然后 用开 关试触,没有问题后再闭合开关。 4.实验时间不宜过长,最好做完一次实验要断 开开 关一次,避免电阻的温度升高,阻值发生 变化。 电阻一定,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定量关系。 U/V I/A 1.学生的分工协作是否合理。 3.实验的有序性,如:电压表示数从小到大。 5.针对学生在不同的问题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纠1、连接实物。 1、培养学生 连接电路前电 根据实验目 流表和电压表 的选择实 验 的调节。连接 器材设计 实 电路过程中开 验的能 力。 关要断开。闭 2、进行规 范 合开关前调节 实验操作 的 滑动变阻器的 训练。 滑片至阻值最 3、使学生 学 大端。 会实验表格 2、根据实验要 的设计。 求设计实验记 4、规范实 验 录表格。 操作、正确 3、按实验步骤 读取及记 录 进行实验,进 数据。 行实验测量、 5、渗透科 学 记录实验数 研究方法 据。 ——控制变 4、根据实验过 量的方 法。 程中采集的数 6、培养学 生 据描点作图。 科学严谨 的 5、分析实验数 态度,形成 进行实 R=10Ω不 实验步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习题及答案

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练习 1.某同学在做研究导体中的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时,得到两组实验数据,如表一、表二。 (1)分析表一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2)分析表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个电阻的阻值分别为10Ω和40Ω,将它们先后接在同一电源上,通过甲的电流强度为 A,则通过乙的电流强度为()A. A B. A C. A D.以上答案均不对 3.甲、乙两导体的阻值之比为3:2,将它们先后接在同一电源上,则通过甲、乙两导体的电流之比是() A.3:2 B.2:3 C.1:1 D.无法确定 4.一导体接在某电路中,如果把加在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两倍,则该导体的电阻和通过它的电流将() A.都增加为原来的两倍 B.电阻不变,电流变为原来的2倍 C.电阻不变,电流变为原来的1/2 D.电阻、电流都不变 5.将某导体接在电压为16V的电源上,通过它的电流为。现在把该导体换成阻值是其四倍的另一导体,则电路中的电流为()A. B. C. D. 6.有R1和R2两个电阻,R1>R2,将它们分别接在同一个电源上,通过它们的电流分别是I1和I2,则I1与I2之间的大小关系是()A.I1=I2B.I1>I2C.I1<I2D.无法比较7.分别将U1=4V、U2=6V加在某段导体的两端,则两次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之比为()A.3:2 B.2:3 C.1:1 D.1:2

8.将两个定值电阻R 1、R 2分别接在不同的电源上,通过它们的电流分别为I 1、I 2,已知I 1>I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R 1可能等于R 2 B .R 1一定大于R 2 C .R 1一定小于R 2 D .R 1一定等于R 2 9.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为8V ,导体中的电流为2A ,如果将它两端的电压减少2V ,则导体中的电流变为( ) A . B . C . D .3A 10.某同学在探究“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时,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画出了如下左图所示的一个图像,下列结论与图像相符的是( ) A . 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B . 电阻一定时,电压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大 C .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着电阻的增大而减小 D .电压一定时,电阻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减小 11.保持一个电路两端的电压不变,把一个20Ω的电阻接在这个电路中时,通过它电流为,把它更换成一个40Ω的电阻时,电路中的电流应变为 A ;如果要使电路中的电流变为,则应换成一个阻值为 Ω的电阻。 12.一段导体的电阻增加3Ω后,接在原来的电源上,发现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原来的倍,则该导体原来的电阻为 13.某同学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画出了如右上图所示的一个图像,下列结论与图像相符的是( )A .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B .电阻一定时,电压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大 C .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着电阻的增大而减小 D .电压一定时,电阻随着电流的增大而 减小 14.如下图所示的电路中,要使灯泡的亮度变亮,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应向 移动。 15.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 1、S 2,两灯都发光,当把开关S 2 断开时,灯泡L 1的亮度及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亮度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小 亮度不变,电流表示数不变 的亮度增大,电流表示数不变 D .L 1亮度减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如下图 所示,L 1=4Ω ,L 2=8 Ω , 开关闭合后,电流表A 的示数为,则电路中的总电流为 A. 17.如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 1 = R 2 = R 3 = 10Ω.要使R 2、R 3并联,应闭合开关 ,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1;要使R 1、R 2串联,开关S 1、S 2应 (填“断开”或“闭合”),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2;则I 1: I 2 = . U I

电流电压电阻三者的关系

电流、电压、电阻三者的关系 学习目标要求: 1.知道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方法。 2.知道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3.能初步分析在相同的电压下,通过不同导体的电流强度不同的现象。 4.知道用实验研究欧姆定律的方法。 5.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公式。 6.能应用欧姆定律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7.理解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及方法。 知识要点: 1.正确理解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在利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物理规律时,往往采用“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即先保持一个物理量不变(如不变),研究其他两个物理量(如和)之间的关系,分别得出不同条件下的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归纳总结出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是: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应该注意:(1)这里导体中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都是针对同一导体来说的;(2)不能反过来说,电阻一定时,电压与电流成正比;这里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这里电压是原因,电流是结果,是因为导体两端加了电压,导体中才有电流,不是因为导体中通了电流才加了电压。 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是: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在理解时要注意:(1)电流和电阻也是针对同一导体而言的;(2)不能说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即使导体中不通过电流,它的电阻也不会改变,更不会因导体中电流的增大或减小而使它的电阻发生改变。 2.正确理解欧姆定律的物理含义 应将欧姆定律结合实验来理解,在导体的电阻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导体两端电压改变时,流过导体的电流随着改变;在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即在同一电压下,接不同的电阻时,电流也不相同,当所接电阻越大时,通过的电流越小。 欧姆定律的实质是:通过导体的电流随导体两端的电压的改变而改变,也可随导体的电阻大小的改变而改变。但导体两端的电压不一定随电流或电阻的改变而改变,导体的电阻更不会随流 过导体的电流或导体两端的电压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将公式变形为时,不能说电压与电流成正比,也不能说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同样,将公式变形为时,绝不能说电阻 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公式表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等 于导体的电阻大小,但不能决定、也不能改变导体的电阻的大小。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是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与其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它的电流大小无关。 3.应用欧姆定律应注意的问题

九年级物理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讲义

老师姓名学生姓名 上课时间 学科名称物理年级九年级 备注 【课题名称】九年级物理《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讲义 【考纲解读】 1.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理解; 2.用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考点梳理】 考点1:回顾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理解 1.电流: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通常用字母I表示。单位:国际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 (2)在物理学中,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2.电压: (1)电压的作用是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符号是U。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 (2)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但并不是存在电压就一定有电流,还要看电路是否是通路,因此,形成电流的条件是:①电路两端有电压;②通路。 3.电阻: (1)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叫做电阻。用符号R表示,单位是欧姆( )。 (2)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①材料;②长度;③横截面积;④温度。 考点2:用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实验器材】电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阻、开关、导线。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实验过程】以电路图为主进行讲解和演示。 【实验分析】结合例题讲解。

【实验结论】 (1)在电阻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和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在电压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例题精讲】 例1:一位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不变,下表是实验数据,若第四次实验时将定值电阻的阻值由30Ω调为40Ω后就直接读出电流表的示数,这个示数应该是( ) A . B . C . D . 例2:图甲是某同学“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电路图.闭合开关S 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从a 端移至b 端的过程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I ﹣U )如图乙所示.则( ) A .R 0的电阻值是Ω B .该电路最小功率 C .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是5Ω D .滑动变阻器R 的电功率先变大后变小 例3:某学习小组在一次实验探究中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得了多组数据,记录如下表.请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判断分析出他们实验时的电路可能是图中的( ) A . B . C . D . 例4:在研究“一定电压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3V ,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5Ω 1A ”字样.在a 、b 间先后接入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移动滑片P ,使电压表示数为,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当20Ω的电阻接入a 、b 间时,电压表示数始终无法达到,其原因可能是( ) R/Ω 10 20 30 40 50 I/A U/V I/A

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

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典例 某同学将完好仪器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其中滑动变阻器的连线没有画出),用来 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1)合上开关进行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不为零, 但始终没有变化.则该同学把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方式可能是_______(填写代号) a .G 与C 相连,F 与H 相连 b .G 与C 相连,D 与H 相连 c .G 与E 相连,F 与H 相连 d .G 与E 相连,D 与H 相连 (2)该同学发现了(1)中的问题并作了改正.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滑动变阻器正确接入 电路中,要求:滑片P 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逐渐增大. (3)能用灯泡代替定值电阻吗? (4)实验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根据这些数据在坐标 图中描点并作 出U-I 图线。 例.小周同学 在做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 验时,他设计连接了如图所示的实物连接图。 (1)请你依题中的实物连接图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2)实验中,小周同学先将5Ω的电阻R 接入电路,电路连接完全正确,将滑动变阻器阻 值调至最大处,闭合开关S 就直接读出了电流表的示数,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然后再分 别用10Ω和20Ω的电阻替换5Ω电阻,重复上述操作。他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错误是没有 保持电阻R _______不变。 (3)小周同学发现错误后重新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得 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周同学发现有一个小灯泡,于是用这个小灯泡替换20Ω的电阻后,继续进行实验。 电表测得示数如图所示,可知小灯泡的阻值是_______ Ω。 《实验06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针对练习 1.控制变量法是探究物理规律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下列探究过程中运用了这一方法的是( ) A .用小磁针的偏传说明磁场的存在 B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要保持电压一定 C .根据电灯是否发光,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的存在 D .用磁感线描述条形磁体和蹄形磁体的磁场 2.关于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实验次数 电阻R (Ω) 电流I (A ) 1 5 0.48 2 10 0.24 3 20 0.12 R S

初三物理电流电压和电阻

教学目标理解欧姆定律,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活动探究 重点难点 欧姆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 教学内容 电流电压和电阻 一、知识导入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1)串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I=I1=I2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I=I1+I2 (2)串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 串联电路中,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U=U1+U2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等于两端的总电 【例题1】在左下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是由4节干电池串联而成,开关闭合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是0.5A 和2.0V,则通过R1的电流是A,R2两端的电压是V, 【例题2】如图右上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6V,电压表V l的示数为U l=1.5V,则电压表V2的示数U2= V. 【例题3】如左图当开关闭合后,两灯都发光,此时V1、V2表的读数分别是4V和2.5V,则电源 电压为__ _V ,灯L1 两端的电压为__ _V ,灯L2两端的电压为_ __V。 二、知识梳理 (一)电阻 1、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的物理量。 导体虽容易导电,却同时对电流有阻碍作用。在相同的电压下,通过导体的电流较大,表明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较小;若通过导体的电流较小,表明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较大。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2、导体的电阻通常用字母R 表示,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 单位欧姆是这样规定的: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 ,通过的电流是1A ,这段导体的电阻就是1Ω。 电阻的常用单位还有千欧(k Ω)、兆欧(M Ω),它们的换算关系如下: 1M Ω=103k Ω=106Ω 1k Ω=103Ω 导体的电阻既然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1)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材料有关。 (2)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都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 (3)导体的材料、长度都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4)导体的电阻还跟导体的温度有关。 公式:R=s l t )( 【例1】下列关于电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银的电阻比铜的小 B .长导线的电阻比短导线的大 C .粗导线的电阻比细导线的大 D .同种材料,横截面积相同的两根导线,较长的电阻较大 【例2】填空 1.将一根粗细、材料均匀,电阻为R 的导线从中对折后紧贴,电阻变为 。 2.将一根粗细、材料均匀,电阻为R 的导线拉长到原来的两倍,电阻变为 。 (二)滑动变阻器 1、构造 滑动变阻器是由电阻率较大的合金绕在瓷筒或胶木筒上制成的,它的构造有瓷筒、电阻线、金属滑杆、滑片、接线柱。在电路中的符号用 表示。 2、工作原理 靠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3、使用方法 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四个接线柱的接法在任何情况下都只能“一上一下”地接入两接线柱使用,这样可以起到改变电阻的作用,接法大致如图所示: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关系

课题: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3.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或使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2.学习用图象的方法来表示和研究物理规律。 3.使学生感悟用“控制变量”来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客观性、普遍性和科学性的认识,注意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

二、学生分组实验 (或教师演示实验) 实验探究1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设计实验】 测电阻两端电压,选择什么器材?如何改变电阻两端电压?怎么操作? 测通过电阻的电流,选择什么器材? 实验过程中的不变量是什么,如何控制其不变? 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都起到什么作用? 实验电路图 实物图 实验表格的设计 【进行实验】 电阻一定,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定 选择实验器材。 画电路图。连接实物。(表和电压表的调节。(开关要断开。(动变阻器的滑片至阻值最大端。 V R ' R A S

现的错误进行纠正。 【实验分析与结论】 R=10 Ω不变 U/V 1.0 2.0 3.0 4.0 5.0 6.0 I/A 0.1 0.2 0.3 0.4 0.5 0.6 当电压成比例增大时,电流也成比例增大。 结论1 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根据实验数据描点作图。 在教学中要注意渗透: 1.自变量是谁?自变量怎么改变?自变量怎么测量? 2.因变量是谁?因变量怎么测量? 3.控制变量是谁?如何控制?实验探究2 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设计实验】 在电路中如何改变电阻,选用什么器材?怎么操作?分析实验数据,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根据实验过程中采集的数据描点作图。

17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1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能说出电流与电压、电阻的正比、反比关系。 重点 运用“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设计和完成实验探究过程;实验的评估和交流。 难点 运用“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设计和完成实验探究过程;利用图象法进行数据分析。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电路演示板: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路 (如图一所示),其中右边电路作为对比电路, 完成下列操作: (1) 如图一两个电路中接入两个标有“ 2.5 V ,0.3 A ”规格的小灯泡。闭合开关,观察 两个小灯泡的亮度,现象如图二所示; (2) 将左边电路中的小灯泡更换为“ 3.8 V ,0.3 A ”规格的小灯泡,观察两个灯泡的亮 度,现象如图三所示; (3) 在第2步的左边电路中再串联接入一节干电池,再次观察两个灯泡的亮度,现象如 图四所示。 引导学生根据灯泡亮度的变化分析电路中电流大小的变化, 结合电路中的元件,提出问 题: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与导体电阻和导体两端电压的定量关系? 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提出问题: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电压有怎样的关系? 猜想与假设:它们之间可能存在何种关系,说出猜想依据。 猜想1: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的电流越大。 猜想2: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设计实验: 选择合适的器材设计探究方案,并画出电路图。 设置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设计合理的实验: (1) 你采用实验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实验中要记录的数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3) 你设计的电路图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4) 选择的实验器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5) 怎样才能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展示学生关于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设计的电路图: (1) 部分学生会通过改变干电池的节数来实现或通过学生电源来提供不同电压。 (2) 部分学生是通过滑动变阻器调节电压分配,从而达到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分析两种设计电路的如何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比较两种设计方案哪一种更容易成 图四 图一 图三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教案.doc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第1节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使学生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通过实 验认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教材分析 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欧姆定律,它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是进一步 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要求学生和教师共同探究活动得出, 从而更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这一节综合性较强,从知识上讲,要用到电路中的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从技能上讲,要用到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等,学生 要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主要培养实验的设计、数据的记录以及表格数据和图像的分 析能力。 3、学情分析 本节课“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是在前面“电流”“电压”“电阻”等知识学及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定性关系的基础上,引出“探究 电流与电压、电阻会不会有定量关系”的问题。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或使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3.会说出滑动变阻器在各个实验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电路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实验,并分析得出结论。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各种用电器的电流大小不同:那么电流大小与哪些引导学生从 学生通过实例入因素有关?具体实例分 进行思考。 新手电筒中使用新电池或旧电池,灯泡的亮度不同,析猜想,电

课通过灯的电流与灯两端电压有关吗?流与电压电在家庭电路中使用不同的灯泡,亮度不同,那么通阻有关。 过灯的电流与灯丝电阻有关吗? 在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回答: 由实例出猜若电阻一定, 发,使学生想电压越大,电若电阻一定,电流与电压存在什么关系?能比较顺利与流越大; 若电压一定,电流与电阻存在什么关系?得出有效的假若电压一定, 猜想。 设电阻越大,电 流越小。 若研究电路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或电流与电阻的1、选择实验器 进一步引导关系,需要哪些实验器材?材。学生了解实【设计实验】【需要器材】验过程中所测电阻两端电压,选择什么器材?如何改变电阻两电阻、电源、需要用的器端电压?怎么操作?滑动变阻器、材及测量工设测通过电阻的电流,选择什么器材?开关、电流表、具。 计实验过程中的不变量是什么,如何控制其不变?电压表、导线。 实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都起到什么作用?2、画电路图。 验实验电路图3、实验表格的 设计 S A R R' V 实物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