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力企业办公室综合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 马磊

电力企业办公室综合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 马磊

电力企业办公室综合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 马磊
电力企业办公室综合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 马磊

电力企业办公室综合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马磊

发表时间:2019-09-15T17:47:34.780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8期作者:马磊[导读] 摘要:电力企业办公室对于整个企业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保证企业内部的稳定与协调。在具体运作体系中,办公室已经成为了连接上级部门与基层人员的重要桥梁。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阳泉供电公司山西省阳泉市 045000)摘要:电力企业办公室对于整个企业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保证企业内部的稳定与协调。在具体运作体系中,办公室已经成为了连接上级部门与基层人员的重要桥梁。特别是在电力企业不断改革的前提下,办公室的管理有效性也变得更加显著。本文先阐述了新时代下电力企业办公室综合管理的变化,接着在明确当前管理现状的基础上,从完善办公室综合管理的制度体系、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管

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充分贯彻各类信息化管理技术、构建契合与新时代相关要求的评价体系四个方面,综合全面的探讨了新时代下电力企业办公室综合管理的改善对策。

关键词:电力企业;办公室管理;现状;对策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与现代电力企业管理方式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办公室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毋庸置疑,电力企业办公室的工作是电力企业的灵魂,在整个电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正常履行办公职能,能够对各个部门有效开展合作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可以帮助电力企业管理者了解各个部门的工作情况,促进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1电力企业办公室实施综合管理工作的意义

1.1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电力企业的良性发展

办公室传递上级命令,同时反馈下级意见,主要负责后勤管理和后勤保障工作,很多职能都与员工有关。这就要求办公室要和员工之间保持密切的联系,办公室创造的良好工作氛围,可以让员工感到职业感和幸福感,团队的稳定影响着办公室的团结,更影响着电力企业的发展,员工有了归属感,可以减少优秀人才流失,使公司团队团结稳定。同时,优秀的人才、核心的技术、知识经验得以保存,为电力企业注入新鲜血液,可以为电力企业带来生机与活力,实现电力企业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1.2办公室可以规范电力企业管理,提高电力企业管理水平

办公室在单位具有核心地位,它是各类政策和规章制度的起草和拟定部门,职位多样、变换不一。在日常的管理中,应该具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按照章程办事,使电力企业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将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信息资源、财务资源有效进行分类管理,优化各部门职能,物尽其用,从而提高各个部门的管理水平。各部门管理水平提高之后,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也会随之提高。电力企业应从办公室入手,制定一系列管理制度,规范员工行为,完善管理体系,让办公室成为电力企业发展的核心助力。 2电力企业办公室综合管理的现状

2.1办公室职员的素质水平和知识经验有待提高

首先,电力企业要认识办公室的重要性,在进行人才招聘的时候,尤其要注意人才选拔,对于高标准要求不能松懈,应聘人员应具备较高的综合业务水平和办事能力,以及面对突发情况的处理能力,否则,将导致办公室的综合管理水平下降,从而影响电力企业发展。部分办公人员的知识能力过低,对于基本的表格制作、文字输入、工具软件的使用不够熟练,基本技能有待提高。部分员工每天的工作任务无法完成,拖延进度,办公效率大大降低,直接影响后续工作。还有一些员工,思维定式严重,对于日复一日的工作缺乏创新,在长期固定的工作模式下,容易形成思维定式,导致创新氛围缺失、管理水平下降。

2.2办公人员的工作热情不高,缺乏积极性

办工室作为电力企业的核心管理部门,办公人员的言行影响着工作的开展,因此积极主动的沟通尤为重要。而对于目前的电力企业办公室中,部分员工缺乏主动服务意识,有些职员甚至不了解工作的重要性,部分工作人员无所事事,在工作期间做一些不合规章制度的事情,这些都源于对工作缺乏热情。因此,在选拔办公人员时可以对职员进行人格测试分析,依据性格让擅长语言交流能力、灵活变通的职员留在办公室,把其他职员调整到相应的工作岗位。办公室职员只有具备高度的工作热情和足够的积极性,电力企业才能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2.3部分办公部门缺乏规范性

办公室是一个集体,一些办公室对规章制度没有切实落实,目标性不强,职能权限不清,没有为具体人员划分具体任务,这就导致了分配不合理、工作处理不当等,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规范完整的管理体系。规范化是实施电力企业管理的重要基础,应根据办公室的具体任务、具体人员制定规章制度,使工作目标责任到人,管理体系才会有实施力度。 3提升办公室综合管理效率的对策

3.1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办公室制度

办公室综合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离不开相关制度的保驾护航,因此应该积极地构建起更为完善的管理制度,针对于办公室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方针对策,促使日常工作的落实更加的严谨。比如建立起完善的会议制度,作为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交流途径,开展会议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需要定期或者是不定期的开展会议,督促着员工们真正的了解到自身的职责,努力的为下一步的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还应该建立起相应的沟通制度,也就是让办公室负责相关工作的人员严格的依照沟通制度落实具体的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决策和制度的科学合理性。不同层级的工作在进行传达的时候,也可以借助于科学完善的沟通制度进行,由此对于提升管理的效率有着较大的帮助。

3.2加强办公室个人的思想政治教育

电力企业日常的工作虽重要,但是关于办公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关键。电力企业不仅需要做好业绩,更需要培养员工的工作状态和积极性。管理者不仅要关注员工的个人业绩,更需要关注员工的心理状态,对员工的工作态度进行教育。电力企业可以在日常培训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知识,进行每个月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学习,通过让员工写论文报告、心得体会等方式加强员工思想教育工作。加强电力企业文化建设,培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设良好的工作氛围。

3.3提高办公室人员的个人素质和电力企业的招聘标准

浅谈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问题

浅谈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问题 发表时间:2019-09-21T16:39:42.22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作者:曹锐 [导读] 摘要:我们国家的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也带动了企业的飞速发展,而一个企业的财务可谓是企业的命脉,企业的管理环境发生实质性变化,要想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就需要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大胆改革创新。 国网山西检修公司山西太原 030032 摘要:我们国家的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也带动了企业的飞速发展,而一个企业的财务可谓是企业的命脉,企业的管理环境发生实质性变化,要想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就需要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大胆改革创新。本研究通过分析财务管理模式的现状,提出创新财务管理模式的策略。 关键词:我国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创新 近些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更深一步的发展和深入,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已经适应不了企业对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要求,陈旧的财务管理模式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在我国新的经济形势下,分析我国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长远发展意义的创新措施。 1、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1.1企业财务管理陈旧落后的管理理论和内容 随着我国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的财务管理理论和内容过于陈旧落后,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在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管理依据方面也逐渐暴露出很大的不足,随着企业的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以及企业对经济效益最大化需求的提高,企业不得不更新财务管理理论和内容,从而有效的解决企业运行中遇到的问题另外,在市场竞争逐渐激烈的现代,对无形资产的投资在企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却很少有关于无形资产投资的内容,这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内容亚待更新的一个原因。 1.2我国企业部门工作模式过于孤立 财务部门的工作包括资金的预支和估算,企业资金流向等方面,目前我国企业在运行中孤立作业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财务部门做出财政决策的准确性和可行性财务部门的工作不像人事部门,可以孤立的进行工作,主要负责职员的审核、聘用、提拔等相关人事活动事宜;也不像网络技术部门可以孤立进行部门的职责,主要负责企业网络的保护,维修、程序的开发等方面,财务部门每做出一项决策都关系着企业的发展前景,甚是重要,因此财务部门的工作必须结合企业的发展现状,与其他部门相互协调合作,从而才能保障企业财政部门决策的科学合理。 1.3企业财务部门人员配置及专业素养的问题 企业能否健康快速的发展取决于企业选拔的人才,作为一个对职员专业素养要求极高的财务部门更加需要专业素质高的人才以及合理的财务机构内部人员配置目前我国企业中人员素质存在很大的问题,应聘人员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往往对企业的实际财务操作并没有任何经验,在遇到紧急问题时,很难准确及时的做出科学合理的可行性决策,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财务部门的做出具有发展性眼光的决策另外一方面,企业财政部门内部人员配置不合理,新老人才分隔太过明显,年轻人提升空间有限,而年老人才由于企业对其丰富经验的依赖又很难退休,这样使得财政部门的人员配置极为不合理,需要企业加强新老人才的梯队建设,科学合理的组建财政部门结构,为财政部门的正常工作提供人才保障。 2、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维度 2.1 财务管理理念的创新 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理念的创新主要要求强化人本财务理念,这是由人本管理水平的重要性而决定的,人本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财务管理 水平的高低,进而决定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树立人本财务管理理念,电力企业要构建其人才基地,加大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投入,积极引进优秀财务管理人才。此外,电力企业还要做好企业财务分层管理工作和全员财务管理工作,建立民主式管理机制,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参与意识。加强对企业软资源的投入,促进其企业文化的建设,为企业营造良好的财务管理环境。 2.2 财务管理目标的创新 传统的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针对企业的成本及经济发展而确立的,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该在做好我也经济管理的基础上确立 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重视企业对新能源、新技术的使用,以此实现企业的生产效益与社会效益。首先,电力企业进行生产目标的转变,实行财务管理目标的综合化;其次,电力企业要加强企业人才的素质建设,构建良好的流动程序,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创新。 2.3 财务管理内容的创新 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既要重视传统的财务管理中对企业有形资产的记录、评估,更要对企业无形资产进行必要的科学的管理。因此,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内容的创新,首先,要对电力企业的成本管理进行创新。要求在最低的能源消耗中生产最多的安全电能,其直接反映在电价上,电力企业通过降低生产成本而降低用户最终的电价,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其次,电力企业要对其财务决策方面进行创新,主要是对投资决策和电价的定价决策进行创新。在投资决策上,电力企业要对投资的风险进行平评估,降低投资的风险;在定价决策上,电力企业不能仅以经济效益为指标,应以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为基础,打破常规的分析模式,确保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用电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平衡。 3、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有效途径 3.1 完善电力企业内部经营指标评价体系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企业财务管理或生产经营方面的重心都放在价值量指标上,忽视了非价值量的重要性。而企业重视价值量指标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容易造成其短期行为,不利于企业内部部门的协调发展。现代电力企业应该设计一套符合其企业生产特点及企业发展的内部经营指标评价体系,考虑企业财务、客户、创新、业务、人力资源等各方面现状,而从指标评价体系中平衡企业财务指标与非财务

电力行业分析报告

电力行业分析报告

目录

第1章电力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1.1 2007年国内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经初步核算,2007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4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加快0.3个百分点,连续五年增速达到或超过10%。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1.1%,二季度增长11.9%,三季度增长11.5%,四季度增长11.2%。分产业增加值情况见下表,第二产业增加值占三次产业增加值总量的49.22%。 表1-1 2007年各产业增加值情况 1、工业生产增长加快,企业效益提高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5%(12月份增长17.4%),加快1.9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3.8%;集体企业增长11.5%;股份制企业增长20.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17.5%。重工业增长19.6%,轻工业增长16.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8.1%。 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2295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7%,增幅同比上升6.0个百分点。39个工业行业全部实现盈利。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68.7%,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61.4%,化工行业增长51.5%,煤炭行业增长49.1%,钢铁行业增长47.2%,电力行业增长39.0%。

2、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明显加快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239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加快0.9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17414亿元,增长25.8%,加快1.5个百分点(12月份16809亿元,增长19.6%);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9825亿元,增长19.2%。在城镇投资中,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466亿元,比上年增长31.1%;第二产业51020亿元,增长29.0%;第三产业64928亿元,增长23.2%。分地区看,与上年同比,东部地区投资增长21.0%,中部地区增长34.0%,西部地区增长28.2%。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5280亿元,比上年增长30.2%,加快8.4个百分点。 3、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外商直接投资继续增长 全年进出口总额217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5%,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2180亿美元,增长25.7%,回落1.5个百分点;进口9558亿美元,增长20.8%,加快0.8个百分点。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262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847亿美元。全年实际使用非金融机构外商直接投资74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6%。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到1.53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3%。 4、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贷款增加较多 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40.3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7%,回落0.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15.3万亿元,增长21.0%,加快3.5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30334亿元,增长12.1%,回落0.6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比年初增加36323亿元,比上年多增4482亿元。各项存款比年初增加53878亿元,比上年多增4599亿元。全年投放现金3262亿元,比上年多投放221亿元。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风险依然存在,价格上涨压力加大,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等。新的一年,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按照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指导思想,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促进结构

南方电网公司供电企业人力资源配置标准样本

附件1: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供电企业人力资源配置标准( , 征求意见稿) 第一部分总则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明确了供电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必要环节, 根据确定的工作范围规定了各项目的定员标准, 提出了人员配置的平均素质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网(省)级调度机构、地区级(县级)供电企业、超高压输电企业的劳动定员及人员配置管理。 2 引用标准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送电线路运行规程 架空配电线路及设备运行规程 电力电缆运行检修规程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 变电运行、检修规程 电器测量仪表检修规程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运行规程 电力断路器检修规程 供电营业规则 电力负荷控制装置管理规程 电能计量管理规程 电网调度管理条例 电力通信管理规程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调度管理规定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方电网调度信息管理规定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继电保护管理规定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通信管理规定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调度自动化管理规定中国南方电网安全自动装置管理规定 3 名词、术语释义 3.1 输电线路 指电压为35 千伏及以上的电力线路。 3.2 高原地区 指电力线路所经的地区, 其海拔在 1.8 千米以上, 且缺氧在15%以上的地区。本标准所指高原地区主要包括云南省迪庆、怒江、丽江、保山、大理等地区。 3.3 山区 电力线路所经的地区, 其峰谷线路杆塔水平高差在0.3 千米以上的地段。 3.4 原始森林区 指由国家划定或确认的原始森林区。 3.5 污秽地段 指电力线路所处污秽环境达国家规定川级标准及以上的地段。 3.6 河网地段 指河道纵横交错, 每千米线路跨越的河道平均在 1.5 条以上的地段。 3.7 重覆冰区指电力线路经过的每年平均有三个月覆冰期的地段。 3.8 多雷区与强雷区 按照气象部门有关雷暴日指数的规定,年雷暴日在40?90天的地区属多雷区,年雷暴日在90天以上的地区属强雷区。

电力企业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电力企业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19-05-05T16:46:16.38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31期作者:赵月 [导读] 摘要:当前,电力企业已经转变成为经营性企业,为了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社会地位也由原来的垄断型转变为需适应市场竞争型,然而,大多数电力企业在改革的过程中,仍未完全适应市场环境变化的需求,从而导致其自身的经营管理现状出现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营销管理结构不健全、市场意识不足、服务质量水平整体不高等。 (国网扎赉特旗供电公司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扎赉特旗 137600) 摘要:当前,电力企业已经转变成为经营性企业,为了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社会地位也由原来的垄断型转变为需适应市场竞争型,然而,大多数电力企业在改革的过程中,仍未完全适应市场环境变化的需求,从而导致其自身的经营管理现状出现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营销管理结构不健全、市场意识不足、服务质量水平整体不高等。为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电力企业管理人员积极转变自身的经营管理理念,能够顺应市场和用户的需求,积极改善自身以往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这样才能促进电力企业长久、健康地运行和发展。 关键词:电力企业;管理现状;对策 随着时代的变革,企业的经营管理需要不断的进行改变,以适用于新时代的要求。传统的工业社会之中,企业赚钱的方式通常是通过实体经济,有着较高的成本。而如今,互联网已经使地球两端的距离近在咫尺,跨地区跨国贸易之间的便利性也大大提升。企业管理是较为复杂的,需要合理安排各个环节才能获得良好的管理效果。 1电力企业管理现状 1.1管理意识淡薄,没有战略性 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就会永远停滞不前,因此竞争对企业的发展也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这就要求企业不断革新经营理念,提高战略性的管理意识。电力企业的发展对促进我国经济进步有重要意义,然而企业往往没有提起对战略性管理的重视,没有充分认识到电力发展对国家的重要性。虽然有些企业也进行了战略性的管理,但是只是从管理的表面进行,没有深入到企业实际的工作中,这些“纸上谈兵”式的管理不能够提高电力企业的竞争力,也就严重地制约了它的发展。 1.2电力企业管理理念比较滞后 电力企业是与国民经济直接相关的重要能源企业,由于产业的天然特殊性,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自然垄断现象,电厂做好生产之后,电力的供应和销售完全不用操心。这就导致电力企业长期以来重生产、轻经营,市场意识不充分,甚至存在缺失。在电力行业的市场化改革之前,这样的管理理念完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和企业发展的需要。但是,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电力企业在生产之后,还需要在电力市场中把电力销售出去,电力的商品属性进一步凸显出来。面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局面,电力企业原有的管理理念已经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对电力企业的良好发展产生了阻碍作用。 2电力企业管理优化对策 2.1加强企业战略、技术管理创新 企业的经营战略是由企业自身的能力和经济大环境所决定的,电力企业为促进其自身长远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总体谋划企业发展目标,不断强化自身的战略管理,以促进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不断提高。与其他行业相比,我国电力企业对战略管理仍存在较大的短板,战略管控还是一大弱项,因此,其无法借鉴突出的管理经验和成功。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自身经验,总结了几点加强电力企业战略管理的对策:首先,电力企业需重视自身的制度建设,并加强市场调查研究,以建立科学的决策程序和管理方法;其次,企业还应具备前瞻性和全局性的战略思想,对国内外电力市场变化进行时刻关注;最后,需对实施战略的保障措施进行确定,可分段实施,并且在实施过程中要做到整体布局、突出重点和稳步推进。另外,由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立足之本是技术创新,因此,电力企业还必须推动企业结构调整,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完善,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以及在网络平台开发、服务等方面不断进行开发和完善,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创新进程加快。 2.2新营销管理制度,树立服务意识 观念不改变,构筑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营管理体系就缺乏认识基础。电力行业的市场化改革要求从业人员的观念和认识也发生相应的改变,否则就无法跟上和适应行业发展的要求。在新的形势下,电力企业要建立电是商品的观念,改变重安全轻效益的老观念,转变等、靠、要的计划经济制制下的旧观念。滞后的管理理念已经成为阻碍电力企业快速发展,抢占市场先机的因素。电力企业要树立服务意识,要认识到只有为客户做好服务,企业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才能取得良好的效益,才能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为了把服务意识落到实处,电力企业有必要创新营销管理制度。一方面,电力企业可以建立快速响应客户产品需求和服务需求的内部机制。当客户出现服务需求和产品需求时,快速反应机制可以尽可能简化电力企业的内部流程,从而为客户提供快速高效的服务。另一方面,电力企业可以建立专门的营销部门,由专业的销售或服务人员保持和客户之间的顺畅沟通,及时了解客户的诉求,帮助客户解决用电过程中的痛点和难点。电力企业通过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服务,成为客户在用电方面最值得信赖的顾问,可以和客户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促进电力的销售。 2.3加强信息系统管理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迎来了大数据挖掘、云计算、互联网+等大批新兴技术的爆炸时代。这为传统电力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当前,我国电力企业积极采用先进的现代信息管理技术,例如电子办公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等等,但这些系统彼此独立,成为信息孤岛。为此,①建设信息系统管理一体化。通过开发利用各种应用型软件,整合企业资源,实现云计算,使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由集中化控制模式向分布式控制模式转变,形成统一管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②重视企业复合型IT人才。信息化的关键是需要企业员工高效的执行,才能提高工作效率,达到信息化目的。③注重信息化管理的安全性。通过建立安全防护系统对系统平台进行有效的安全监控;通过建立信息安全平台,对电力企业的资产进行可靠的管理;通过使用数据安全加密技术,保证数据传输与存储过程的安全性。其中,数据安全加密技术要与个人身份识别技术相结合,以此避免同一单位不同员工间的不安全访问,实现数据分层安全机制。④引入“互联网+”商业模式。我国已进入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积极探索创新商业模式,对企业抢占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而一些先进企业就把握住了新的机遇,借助商业模式与新兴技术的有机结合,赢取了市场的领先优势。如Opower公司,对每个电力用户创建家庭耗能档案,通过利用电力企业的海量信息搭建大数据分析平台,针对不同用户提供专业的节能方案。一方面,对用户提供直观的、个性化的、贴心的用电账单,能有效地改善电力企业与用户间的紧张关系,同时有助提升电力企业的形象。另一方面,在用电高峰期,对用户的节能提醒,也有

浅谈基层供电企业财务管理创新

浅谈基层供电企业财务管理创新 发表时间:2016-11-10T14:56:54.290Z 来源:《电力设备》2016年第17期作者:高睿[导读] 基层供电企业财务管理所提供的财务信息一般是以企业会计准则为理论基础。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三门峡市陕州供电公司河南三门峡 472100)摘要: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以资金为重点项的综合性管理,是供电企业中管理方面的核心。这是因为,电力企业内部资金的周转速度、内部管理水平、以及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效率、销售与服务的效益都可以从财务指标中反映出来。只有财务管理才能够真正的把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控制点相互串联起来,财务部门在提高单位资产综合经营效率和降低单位供电成本,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方面具有其 他部门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如何通过强化财务的内控制度和预警机制,实现财务管理的精益化、流程化、标准化,是改善基层供电企业资产综合营运效率和财务管理能力的关键,也是提升企业经营绩效、带动企业其他方面管理水平提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关键词:基层供电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管理 一、我国基层供电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问题 1、财务信息不能完全满足决策管理和经营的需要基层供电企业财务管理所提供的财务信息一般是以企业会计准则为理论基础,并根据其所归属电力公司的会计核算办法与财务管理制度进行企业资金的预算与财务信息数据的分析。供电企业的财务信息具有一定的固化性,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对于所需的财务信息不能及时的通过企业的财务系统进行生成。因此,供电企业的管理者也不能准确的掌握企业实时的资金运营情况。针对供电企业财务信息的滞后与缺失,导致企业管理者无法有效制定经营计划及正确的决策。 2、预算管理全员参与度偏低,管理功能释放不足近年基层供电企业已开始推行全面预算管理,采取“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模式,预算多采用定期预算和增量预算,而未根据不同业务的性质和需求采用弹性预算、滚动预算等不同的预算方式电力企业全面预算涉及到生产经营活动的各方面、各环节,而这些方方面面、各个环节的工作都是由企业不同的部门和个人分担的,需要把财务部的全面预算变成全员的全面预算,实际过程中基层供电企业的员工多是机械地填写各种预算汇总表和使用资金,并没有完全参与到预算管理中来,利用预算来管理控制日常工作。 3、基层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操作与控制不规范基层供电企业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财务部门进行实际的操作与控制。财务部门中的各处室与员工都有相应的工作内容,并且经过明确的划分。但在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员工与部门的岗位要求与业务操作标准没有进行统一规定,导致员工在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中,无法熟练掌握相关业务的重点与关键,不能准确的了解相关控制工作的操作程序,使其实际的操作具有明显的随意性,最终导致其管理业务的失误机率升高,不能对风险进行合理的掌控,加大了基层供电企业的财务经营风险。 4、固定资产管理精细化程度不够 基层供电企业中占资产比重最大的就是固定资产,所以对于固定资产的使用与管理是其运营与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大部分的供电企业能够对固定资产进行合理的管理,并且能够根据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进行固定资产购置、调拨、报废、处置等相关处理。但财务部门在实际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主要以事后的核算工作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对事前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工作并未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对于事中的财务管理工作只凭借原始凭证进行相应的核查工作,导致企业资金的使用与预算的控制无法进行有效的连接5、财务分析、评价与考核联系不紧密 基层供电企业的财务分析以报表分主,以对财务报表的分析描述企业经营状况等方面的状况和变化。财务分析、评价与考核未完全串接成一体,关键性财务指标没有嵌入到相关业务部门的考核体系中并归集到责任人。以财务分析为基础,财务和经营状况的负向变动或与同行比较负向差距的评价没有深入到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绩效考评体系中,以财务分析评价的结果作为相关职能部门考核依据的内容和权重不显著。通过财务分析评价发现和解决企业经营问题,以及绩效考评激励员工的整体效果不明显。 6、县公司财务管理水平较弱,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县电力公司是基层供电企业的下属核算单位,县电力公司的财务管理长期以来是以财务核算和财务数据的汇总上报为主,“大财务”的财务管理观念并未体现在工作中,财务管理各项职能没有充分地发挥,财务管理水平与县电力公司现时发展需要不匹配。基层供电企业高素质的财务人员相对稀缺,大量的财务人员知识面偏窄,要适应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财务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了解如供电管理、市场营销、线损计算、电力生产过程等方面的知识。财务部与企业内外多部门的联系紧密,需要财务人员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二、基层供电企业财务管理创新途径 1、释放财务管理的功能,将财务管理与控制渗透到整个业务改变基层供电企业财务管理偏重核算的一面,释放财务管理的功能,在各个业务中嵌入财务管理,控制业务按规范化运行,降低业务运行风险。将财务管理融合到基层供电企业的整体管理中,在每个业务方面实现相关的财务控制。 2、财务核算的合规性与精细化相结合,增强财务信息的决策支持性在保证财务核算符合企业会计准则以及所属电力公司财务核算标准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管理和决策需要,突出财务信息的决策支持性,将销售、成本、费用、工程项目等方面必要的核算内容进行细化,细化其核算科目与核算标准,以能够及时从财务信息系统中截取决策判断的相关信息。 3、改造固定资产管理方式,实现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改善固定资产粗放管理的状况,对固定资产事前可行性研究、事中动态信息的采集与实物管理以及效率分析、事后报废处理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各阶段管理进行改造,实现全过程的价值与实物管理。 4、以预算控制业务的发展,强化预算的效用

电力企业环境分析

企业战略分析 姓名:栾广秀 学号:101906040116 班级:信管10K1

电力企业环境分析 一、外部环境分析 任何一个企业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企业经营行为的改变是行业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而行业环境因素的变动又是宏观环境因素驱动的,因此,我们在分析把握企业外部环境形势时,首先应考察分析宏观环境因素的变动趋势,在此基础上再来分析行业环境及企业行为的变化。 1.电力工业的市场需求 电力行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电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电力供应不仅不再短缺,而且实现了供需基本平衡,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阶段性的供大于求,电力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从表面上看,电力市场呈现饱和的趋势。从实际分析看,电力市场还处于低级阶段,电力资源分布和电源建设地区分布极不平衡,电力需求饱和有阶段性和地域性限制,从总体平衡上考虑,电力供应远未达到社会需求。1999年我国人均装机容量只有0.237千瓦,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左右;人均发电量只有979千瓦时,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均年用电量1 064千瓦时,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电力消费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只有34.8%。现在我国仍有近2 300万人没用上电。我国电力需求增长1998年进入回升。 2.电力行业由垄断逐步走向竞争 从当前大的经济环境着眼分析,我们看到,政府管理体制和国有经济的改革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打破垄断,开放国内市场,引入竞争机制,积极吸引外资,这些做法从竞争性产业延伸到垄断性产业。电力体制和运行机制长期以来由国家制定和经营,国家定价,没有竞争,导致电力建设成本高,电源结构不合理,成本核算粗,管理官本位。同时服务质量差,经营观念淡薄,多种经营产业包袱重,科技含量低,缺乏竞争能力。因此,不打破电力由国家垄断,就不能建立现代电力市场;不建立现代电力市场,就不能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这既是管理问题,又是体制和机制的问题。 电力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这一变化导致了电力市场开始出现竞争并且竞争程度逐步增强,也逐渐显现出了电力工业产业组织结构垂直垄断的弊端。因为垂直一体化经营的国家电力公司,集发电、输电、配电、售电于一身,几乎控制着全部电网(特别是输电网)和一半的发电厂。 加之国有企业持续低迷,尤其是像重庆这样的工业大城市,用电增长缓慢,电费回收困难,电力企业经营困难重重。2000年电力行业仅向中央财政上缴86亿元,不少省网公司处于亏损或保本经营状态。降低电力成本和提高电力工业效率成为电力企业寻求出路的关键。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电力作为最后一块桥头堡,被推向了市场化改革的峰尖,政府和社会要求破除电力垄断,降低电价,提升服务质量的呼声日益高涨,对电力企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此,为适应形势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国家电力公司在全公司系统推出了开展“电力市场整顿和优质服务年”活动、建立电网调度信息公开制度、公开服务承诺、规范服务行为和供电企业经营行为、推出“一户一表”工程及建立技术支持系统等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全面接受社会监督。 3.电力系统多种经营与主业的分离 电力行业市场化程度的加深,极大地改变了电力多种经营的环境。多种经营

2015XX公司年度人力资源状况分析报告

****年度人力资源状况分析报告 为了更好地完善公司的人力资源制度改革,帮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走向规范化、标准化、职业化,通过有效管理,更大程度提升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本次人力资源分析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员工行为观察、员工代表沟通交流、整理汇总历史资料等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基本清晰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并对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各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形成了以下报告: 第一部分 公司的人力资源现状 一、 集团总部人力资源结构分析 (一) 集团总部现有员工119 人,其中,高层管理人员11人,占9.24%,中层人员 24人,占20.2%,基层84 人,占 70.6% (二) 不包括基层后勤辅助类岗位的总部员工现有107人,其中男、女比例如下 (三) 高层队伍结构分析 ◆ 高层队伍的年龄结构良好,平均年龄44岁,年富力强,学历结构较合理,全日制第一学历均在大专及以上,资质上有6人(占55%)持一级建造师证,职称上36%为高工,18%为中级,18%为助工,28%没有任何职称。 ◆ 高层队伍的结构缺陷主要是 ● 73%的高层是从事项目施工和项目管理出身,司龄10年以上,缺乏专业的企业管理方面的训练,在11名高层中只有2名是在2012年通过社会招聘引进的,有一定现代化企业管理经历。 ● 高层人员的职称和资质匹配度不足以应对企业发展需求 (四) 中层队伍结构分析 ◆ 中层队伍的平均年龄是38.7岁,年龄结构如下:

◆ 中层队伍的工龄结构分析:现有人员中54%是在2010年改制后通过社会招聘引进的,优势在于这批人即拥有一定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又有较好的工作经验,同时劣势是缺乏对建筑行业的认知。其余在改制前入职人员,其在中恒工作时间均超过10年,企业忠诚度较高,同时缺乏的是专业的职业化训练和素养。 ◆ 中层队伍的第一学历结构分析:本科占29%,大专占 46%,中专以及下占25%。通过函授或其它在职教育形式,90%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员工有提升,获得大专及上学历,同时还有二名中层获取MBA 硕士学历。 ◆ 中层队伍的职称和资质结构分析:职称上8%为高工,13%为中级,17%为助工,62%还未获得任何职称。资质上有8位(33% )中层获得一级建造师。缺陷是:职称和资质持有率太低,有待提升。 (五) 基层队伍结构分析 ◆ 基层队伍的平均年龄是30.6岁,具体占比如下: ◆ 基层队伍的第一学历结构如下: ◆ 基层队伍工龄结构分析

供电企业财务管理面临挑战和对策

财税统计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的电力行业的发展,也为我国电力行业带了巨大的挑战。财务管理在供电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中占有着重要位置,若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不当,会造成电力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降低,为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然而,现目前我国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仍然面临着严峻挑战,其形势不容乐观,因此,供电企业应当不断加强财务管理,为供电企业带来更大经济效益。本文首先分析了供电财务管理的特点,并探讨了现目前我国供电企业面临的一些挑战,提出一些提高供电企业财务管理的方法,以期为我国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供电企业财务管理挑战对策 电力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严重影响着我国的国民经济。由于电力行业生产、运输、销售一体化的特殊性,其固定资产所占比重较大,加上经营发展受到国家影响,使得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具有特殊性。然而,现目前我国供电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应当不断加强财务管理。 1供电企业财务管理特点 我国供电企业的固定资产所占比例均较大,加上经营发展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因此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也有着与其他企业不同的特点,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具体特点如下:①供电企业存在着较大的筹资风险。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电能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大,国家也在不断加大电力建设的资金投入以缓解我国一些地区的电力紧张局面。然而,电力建设资金大多都来自融资,因此供电企业面临着严重的负债情况,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难度和风险。②供电企业固定资产比重较大。由于电能具有生产、运输、销售一体化的特殊性,电能的销售是通过电网的输送方式来实现的,输电线路的相关设备是电能输送的保障,因此供电企业的固定资产比重较大。③资金较为集中。近年来我国电网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但仍然不能满足我国的电能需求,因此,需要建设更多的供电网络,这便需要供电企业集中投入大量的资金。④没有固定的投资收益。供电行业属于我国的基础建设,有着社会公益性。对于供电企业的投资,国家有着明确规定,如:城乡电网改造,同网同价等规定,这些规定违背了供电企业投资与风险对等的原则,导致供电企业的投资收益不明确。 2供电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 2.1缺乏完善的财务监管体制现目前,我国一些供电企业在资金的流动和控制方面存在着较大问题,未能严格控制影响供电企业资金流动变化的相关因素,只是通过财务报表中的利润指标控制模式或资产监管模式来进行财务管理,缺乏科学的筹资依据和预算管理体系,导致对资金流通前缺乏预算,流通中监管力度不够,流通后审计不到位。 2.2投资收益不明确我国的供电企业都具有公益性,对于供电企业的投资,国家有着相关规定,如:用户户户持卡、同网同价以及城乡电网改造等,使得供电企业投资与风险不对等,加上国家严格控制着电力的销售价格,导致供电企业无法获得与投资风险相等的效益回收,导致供电企业的投资收益不明确。 2.3应收帐管理有待加强现目前,我国供电企业很多部门都存在应收帐金额较大且科目繁多现象,导致应收帐在企业资产中所占比较大。由于一些供电企业缺乏应收帐清收和管理体制,加上缺乏应收帐的管理意识,导致供电企业出现旧账或陈年积账,为供电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2.4资产管理不到位现目前,由于供电企业的基础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对资金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使得我国供电企业的资产种类相当多,导致我国供电企业资产管理存在很大难度。此外,一些供电企业缺乏资产管理规章制度或资产管理规章制度没能得到贯彻落实,导致供电企业资产管理不到位。供电企业的资产管理不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①供电企业对于资金和采购方面较为注重,忽视了对于电力企业设备的管理,未能及时进行资产增添。②对资产管理的重视度不够。一些供电企业并未对资产进行清查,不了解企业的实际资产情况,加大电力企业的资产管理难度,导致资产流失或被非法侵占现象的出现,直接使供电企业遭受一定的经济损失。 3加强供电企业财务管理对策 3.1完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供电企业由于经营发展受国家政策影响以及固定资产所占比例较大的特殊特点,对资金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加上大多数供电企业进行了外部融资,使得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存在着巨大风险,因此供电企业应当不断完善财务管理预警机制。供电企业可以建立一个特殊部门来专门研究企业的相关的财务制度、税收策划以及金融策划,有效规避企业税收风险和财政风险。 3.2加强财务预算对财务进行预算,不但是供电企业提高财务管理的有效方法,而且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因此,供电企业应当加强财务预算,不断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由于财务预算涉及到供电企业的各项生产活动以及各个部门,供电企业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并结合企业的发展目标,来制定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对企业的采购、销售、生产成本、现金支出等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下发给企业的各个部门,并协调相关部门的工作,保证预算工作的顺利进行。供电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是企业的资金,供电企业应当加强资金的预算,达到实现资金的最大收益的目的;成本是供电企业利润的基础,供电企业也应当加强成本的预算,不断提高供电企业利润。 3.3提高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供电企业主要是通过财务管理人员来实现财务管理的,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严重影响着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因此,供电企业应当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供电企业可以对财务管理人员定期开展财务管理培训 供电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王丽莉(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宁强县供电分公司) 51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与对策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与对策 摘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充分发挥其核心竞争力,关键是要拥有一批具有现代素质的人才队伍。本论文分析了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我国电力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加强对人力资源培训的投入和管理,建立弹性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全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 [关键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问题;对策

目录 一、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特点 (1) 二、我国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1) (一)人力资源管理机构的设置现状 (1) (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配备情况 (1) (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现状 (1) (四)人力资源存量的现状 (1) (五)人力资源竞争的外在环境现状 (1) 三、我国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 (1) (一)重管理轻开发的现象普遍存在 (1) (二)只强调对员工的开发 (1)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严重脱节 (1) (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人员 (1) (五)人员考评中存在问题 (1) (六)电力企业人员选用中存在的问题 (1) 四、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 (一)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保守 (1) (二)人力资源规划的刚性特点 (1) (三)工资与个人绩效脱节 (1) 五、加强我国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1) (一)引导管理者转变理念 (1) (二)加强对人力资源培训的投入与管理 (1) (三)建立弹性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1) (四)全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育企业精神 (1) (五)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 (1) (六)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 (1)

电力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

2.1我国电力行业的行业概况 2.1.1电力行业的发展状况 我国电力工业自1882年在上海诞生以来,经历了艰难曲折、发展缓慢的67年,到1949年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仅为185万千瓦和43亿千瓦时,分别居世界第21位和第25位。1949年以后的电力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78年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712万千瓦,发电量达到2566亿千瓦时,分别跃居世界第8位和第7位。改革开放之后,电力工业体制不断改革,在实行多家办电、积极合理利用外资和多渠道资金,运用多种电价和鼓励竞争等有效政策的激励下,电力工业发展迅速,在发展规模、建设速度和技术水平上不断刷新纪录、跨上新的台阶。装机先后超过法国、英国、加拿大、德国、俄罗斯和日本,从1996年底开始一直稳居世界第2位。进入新世纪,我国的电力工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2.1.2电力工业在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工业,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点和先行产业。我国早在建国初期就确立了电力工业先行的地位。在以往各时期电力生产与经济增长的比较来看,往往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年份,电力生产的增长超过了GDP的增长。而在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时期,电力生产的增长速度低于GDP的增长。由此可以看出,电力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2.1.3电力行业的特点 1.基础性行业,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度。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性行业之一,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电力保障。同时,它的发展与其他产业具有很高的相关性。与煤炭业、石油天然气业、交通运输业、钢铁铁行业、机械制造等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尤其电力行业与煤炭业、石油天然气业的关联尤为紧密。 2.周期件行业,受经济发展周期的影响大。纵观电力行业近20年的发展,体现出10年一大周期,5年一小周期的特点,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周期相对应。 3.具有较高的行业壁垒。与其他行业相比,电力行业进入和退出壁垒都较高。对于电力输送和供应环节,目前仍实行严格的进入管制,实行供电许可营业制度。对于发电环节,采取项目审批制度,大中型电力建设项目由国家计委审批,小型电力建设项目由省计委审批。对电力行业的投资一旦转变成电力资产,就具

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第一章内部财务管理体制 为规范企业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和经济核算,按照《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结合本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本厂内部财务管理实行在厂长领导下,各级职能部门分级管理,权责分明,科学管理,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第二条厂长在财务管理中的权责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及省局下达发电计划,领导确定厂发展规划及与之相适应的厂财务目标和预算方案,并为实现目标和预算方案进行生产经营全过程组织和管理,确保资产的保值与增值。 2、根据厂的规划和生产经营需要,确定财务管理机构的设置和变更,聘任或解聘财务负责人。 3、在执行国家政策、法令前提下,正确处理国家、企业、职工三者关系,正确处理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拟订职工报酬和利润分配方案。 4、接受财政、税务、审计部门对厂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督和检查。定期向职工代表大会汇报财务运行状况。 第三条财务科是财务活动的日常管理部门,在厂长领导下 开展工作,日常工作由科长组织领导,科长对厂长直接负责。 第四条财务科长在内部财务管理中的权责 1、宣传、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部门的各项财税法规和制度。 2、建立和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使各项财务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3、根据厂经营目标,组织编制财务年度计划,经厂部审定后,落实各有关部门成本、费用、利润指标。 4、合理筹措资金,加速资金周转,增加资金利用率。 5、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各项开支范围和标准,加强财务监督。 6、正确核算材料、产品成本,正确进行销售、利润的核算,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依法计算并及时交纳各种税收,按时编制企业财务决算。 7、负责财务会计体系的业务建设,不断提高财会人员业务水平,并对财务人员进行业绩考评。 第五条厂各相关职能部门配合财务科搞好财务管理工作,根据财务管理要求填报各种原始记录和报表,并接受财务监督和检查。 第六条物资管理部门根据生产经营需要按期编制物资供应计划,实行比价采购,降低采购成本,积极处理积压物资,压缩库存,降低资金占用。 第七条劳动工资部门严格执行工资管理制度,按照财政局、劳动局核定工资额合理使用,同时编制费用计划和各种费用定额,以不断降低单位产品的工资含量,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八条动力设备部门要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利用率,建立固定资产台帐,按时向财务部门提供设备更新及大修理计划,加强核算大中小修理成本。 第九条总务部门要建立房屋、建筑物、低值易耗品台帐,定期进行核对,合理控制办公用品和低值易耗品的发放。 第十条基建部门划清房屋、建筑物日常维修支出和投资性支出,按时编制并向财务科提供大修计划和拆搭建计划,协助财务做好预决算审计。 第十一条下属独立核算企业接受厂财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及时办理财务结算,如期编制有关报表,报送财务科。

公司人力资源现状分析.doc

2010年公司人力资源 现状分析 截至2011年1月份,公司共有员工1056人,其中高级管理人员7人,中层管理人员43人,普通员工1006人。销售人员26人,占2.46%,管理岗位人员212人,占20.07%。 1.管理人员 公司有高级管理人员7名,平均年龄45.7,年龄结构较为合理,本科及以上学历(第一学历,以下同)4名,总体教育程度较高。缺陷主要是较多人技术出身从事管理,缺乏专业的管理方面的训练,优势是对公司生产运行方面的细节了解较多。 中层管理人员43名,平均年龄41.5,年龄构成合理,本科及以上学历13名,占30.2%,全部为技术类专业无管理类和行政类专业。提拔方式为企业内部选拔,有利于激励员工奋发向上,留住人才,提高企业内部凝聚力。中高级管理人员共计50名,占总数的4.73%。管理岗位(包括经理办不含司机、供销不含司机、财务、市场部、人力资源、审计、生计、工会不含图书管理员、设备、安全、调度、科技及车间办公室人员和工段长以上岗位)共计212人,占20%,本科学历17人,大专12人,其他学历183人,如下图。管理岗位是干部提拔的主要供应源,而学历构成不高,加之单一的干部提拔方式(仅内部提拔无外部选聘),不能保证公司未来发展对中级管理人员的需求,所以提高中高级以外其他管理人员的教育程度是保证公司未来干部供给不断层的当务之急。注: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占25%以上,公司目前8%,偏低,未来人力资源规划中应逐步提高管理岗位中大专以上学历者的比例。 2.行政人员和一线工人 公司一线工人(包括长期停车人员)为725人,非一线人员331人,比例为2.19:1,考虑到公司现状,无研发行为,销售范围较窄,行政管理机构相对而言较为臃肿。氯碱行业为资本密集型行业,自动化程度高,直接操作人员需求较少,公司以后发展趋势应为适当压缩行政服务人员,大幅减少一线人员。但结合公司发展战略,新区建成后,当前富余人员有可能向新区转移,直接提供熟练员工,避免新区投产后突然造成的人力资源供给不足。 销售人员26人,占2.46%,公司产品为无差别产品,在满足行业或国家标准的前提下,各个厂家的产品基本没有大的区别,主要竞争力表现在价格差异方面。受产品制约(销售量大,价值低),远距离运输中运费将占成本的大部分,公司产品目前销售范围局限在周边地区,销售人员无需在更远的地区进行销售推广,在公司没有推出新的产品或给与目前产品更高的附加值之前,销售人员的设置符合公司现状。 公司无专职研发部门,仅在需要时临时以项目小组的形式设立,较为灵活,有效降低了经营成本,但也制约了公司的创新能力。现公司正处在二次创业的关键阶段,科技研发和创新这一职能也应固化,制定专门的部门执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