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氮、磷、钾对水稻的生理作用

氮、磷、钾对水稻的生理作用


作者:枣阳市农业局 王夕珂 文章来源:湖北省枣阳市农业局 点击数:772 更新时间:2011/8/11

1、氮对水稻的生理作用:在各种营养元素中,氮素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最大。水稻在不同生育时期,各器官的氮素含量是不同的。一般茎叶中的含量约为1%~4%,穗中含量为1%~2%。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物质,氮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占蛋白质含量的16%~18%。水稻体内的核酸、磷脂、叶绿素及植物激素,某些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等重要物质也都含有氮。所以,氮素在维持和调节水稻生理功能上具有多方面的作用。

氮素供应适宜时,根部生长快,根数增多,但过量反而抑制稻根生长。氮素能明显促进茎、叶生长和分蘖原基的发育,所以植株体内含氮量越高,叶面积增长越快,分蘖数越多。氮素还与颖花分化及退化有密切关系,一般适量施用氮素能提高光合作用和形成较多的同化产物,促进颖花的分化并使颖壳体积加大,从而可增大颖果的内容量,有利于提高谷重。 缺氮症状通常表现为叶色失绿,变黄。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缺氮会阻碍叶绿素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减弱光合作用,影响干物质生产。严重缺氮时细胞分化停止,表现为叶片短小,植株瘦弱,分蘖能力下降,根系机能减弱。氮素过多时,叶片拉长下披,叶色浓绿,茎徒长,无效分蘖增加,群体容易过度繁茂,致使透光不良,结实率下降,成熟延迟,加重后期倒伏和病虫害的发生。

2、磷对水稻的生理作用:水稻茎叶中磷的含量一般为0.4%~1.0%。穗部含磷量较高,在0.5%~1.4%之间。磷是细胞质和细胞核的重要成分之一,而且直接参与糖、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一些高能磷酸又是能量储存的主要场所。磷素供应充足,水稻根系生长良好,分蘖增加,代谢作用旺盛,抗逆性增强,并有促进早熟和提高产量的作用。磷参与能量的代谢,存在于生理活性高的部位。因此,磷在细胞分裂和分生组织的发育上是不可缺少的,幼苗期和分蘖期更为重要。 水稻缺磷时植株往往呈暗绿色,叶片窄而直立,下部叶片枯死,分蘖减少,根系发育不良,生育停滞,常导致稻缩苗、红苗等现象发生,生育期推迟,严重影响产量。

3、钾对水稻的生理作用:水稻不同生育时期茎、叶中钾的含量约为1.5%~3.5%,穗部含量较低,一般在0.5%~1%以下。钾在植物体内几乎完全以离子状态存在,部分在原生质中处于吸附状态。钾与氮、磷不同,它不是原生质、脂肪、纤维素等的组成成分。但在一些重要的生理代谢

上如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和转
移等,钾都具有触媒作用,能促进这些过程的顺利进行。钾还有助于氮素代谢和蛋白质的合成,所以施氮越多,对钾的需要量也就相应增加。钾对植物体内多种重要的酶有活化剂的作用。适量的钾能提高光合作用和增加稻体碳水化合物含量,并能使细胞壁变厚,从而增强植株抗病、抗倒伏能力。

水稻缺钾时根系发育停滞,容易产生根腐病,叶色变浓绿程度与施氮过多时相似,但叶片较短。严重缺钾时,首先在叶片尖端产生黄褐色斑点,逐渐扩展至全叶,茎部变软,株高伸长受到抑制。钾在植物体内移动性大,能从老叶向新叶转移,缺钾症先从下部叶片出现。钾不足时淀粉、纤维素、碳水化合物减少,水稻处于繁茂遮阴或光照不足的条件下,增施钾肥后生育大多可以得到改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