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与地方经济发展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与地方经济发展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与地方经济发展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与地方经济发展

经济应用文写作

结业论文

论文题目:中国城市商业银行与地方经济

发展关系的研究

——以哈尔滨银行为例

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年级:2008级

专业:金融学

指导教师:任嘉嵩

2011 年4 月29 日

论文撰写小组成员名单序号签字

1

2

3

4

5

6

7

8

9

摘要

城市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对城市商业银行的绩效影响很大,因此如何依托地方经济的增长推进城市商业银行整体经营水平的提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立足于城市商业银行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 对哈尔滨银行这样一个在国内中小型银行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典型性,又有其自身特点的城市商业银行进行剖析, 为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总结并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

城市商业银行;地方经济;哈尔滨银行

目录

摘要............................................................................................................................................ I

前言 (1)

一、哈尔滨银行概况 (1)

(一)发展概况 (1)

(二)业务概况 (2)

(三)财务概况 (2)

二、哈尔滨银行与地方经济发展 (3)

(一)实证分析 (3)

(二)哈尔滨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举措 (6)

(三)哈尔滨银行在地方经济成长中求发展 (6)

三、哈尔滨银行成功案例的启示 (7)

(一)取得政府政策支持,寻求制度创新之路 (7)

(二)优化银行经营模式,寻求管理创新之路 (7)

(三)顺应地方经济发展,寻求业务创新之路 (8)

四、城市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展望 (8)

(一)同业竞争的加剧 (8)

(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 (9)

(三)金融风险的监管与发展 (9)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前言

从1994年开始,在中国人民银行的统一部署下,城市信用合作社逐渐被整顿、组建成为城市合作银行,随后又被更名为城市商业银行。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现存的城市商业银行绝大部分是脱胎于合作社性质的地方金融机构。实际上,它们是由2194家城市信用社、位于城镇的农村信用社和一部分地方性金融服务机构经过重组改制后建立的股份制银行。

在成立城市商业银行的金融改革过程中,出于化解地方金融风险的考虑,城市商业银行在组建之时中央就造就了地方政府处于“一股独大”的控股地位。而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2005年度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地方政府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要素对城市商业银行的绩效影响很大。因此如何依托地方经济的增长推进城市商业银行整体经营水平的提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立足于城市商业银行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 对哈尔滨银行这样一个在国内中小银行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典型性,又有其自身特点的城市商业银行进行剖析, 为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总结并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一、哈尔滨银行概况

(一)发展概况

哈尔滨银行成立于1997年2月,是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全国首批试点的城市商业银行之一,是哈尔滨市唯一一家具有法人地位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其前身为哈尔滨市城市信用社联社,在58家城市信用社基础上组建而成,原称为哈尔滨城市合作银行,1998年4月正式更名为哈尔滨市商业银行,2007年11月5日经中国银监会核准更名为哈尔滨银行,此次更名主要是考虑继续扩大经营规模以及跨区域经营的需要,而且以市名命名更容易让客户接受,有利于打造品牌。

哈尔滨银行现拥有19家管辖行,119个营业网点,是哈尔滨市金融系统中支行牌照最多的银行,并拥有全国城市商业银行的首家异地分行——双鸭山分行,后又在辽宁省大连市开办第二家异地分行,成为黑龙江省首家跨省设立异地分行的城市商业银行。截至2007年末,资产总额702亿元,比建立之初增长了11倍。各项存款余额为414亿元,比建立之初增长了10倍;各项贷款余额为274亿元,比建立之初增长了8倍。累计实现

利润总额为15亿元,比建立之初增长了21倍;现有客户150多万个,比建立之初增长了20倍;不良率下降了80%。在2006年6月英国《银行家》公布的中国银行100强排名中,综合实力排名第43位,在全国城市商业银行中排名第21位;资产规模在全国银行中排名第27位,在全国城市商业银行中排名第10位;盈利能力在东北地区城市商业银行中排名第一位。

(二)业务概况

主要分为个人业务、公司业务、国际业务、票据业务、债券业务和结算业务。

个人业务中的个人贷款业务品种繁多,创新性比较好,包含的微小企业速贷、小额农户贷款、住房按揭贷款和个人信用贷款等深受客户欢迎而且业绩显著;在公司类贷款业务中,考虑到供应商、购买商或经销商的短期资金需求,哈尔滨银行推出了多种融资方式为客户提供贷款便利。

哈尔滨银行是黑龙江省首家获得外汇经营权的城市商业银行,其外汇经营业绩在全省银行中排名第二位;哈尔滨银行的票据贴现中心成立于2000年9月,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唯一一家具有“票据贴现市场”称号的专业票据贴现机构,是“中国票据网”的高级会员,截止到2007年末,累计办理贴现28526笔,共555亿元,累计实现利息收入88397万元,其业绩在黑龙江省银行领域排名第一位。

哈尔滨银行于2003年12月1日正式运行使用大额实时支付系统,这种实时全额清算系统能够为广大企事业单位及个人提供快速、高效、安全的支付清算服务;哈尔滨银行债券业务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在全国债券市场独树一帜,交易量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排名第26位,在全国城市商业银行中排名第8位,是东北三省拥有中国人民银行公开一级交易商,财政部、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债券承销团结算代理等资格最全的银行。

(三)财务状况

1.利润指标概况

单位:人民币万元

项目2006年末2005年末2004年末

20,353 16,761 13,305

利润总额

13,325 9,321 10,172

净利润

-16,694 3,942 4,854

主营业务利润

72 274 693

其他业务利润

-16,622 4,216 5,548

营业利润

33,335 24,630 15,803

投资收益

2.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人民币万元项目2006年末2005年末2004年末

103,754 102,893 81,917

主营业务收入

4,370,513 3,080,431 2,385,492

总资产

3,172,132 2,589,075 1,868,540

存款余额

2,535,435 1,622,353 1,371,785 贷款余额(含贴现)

13,325 9,321 10,172

股东收益

0.08 0.16 0.18

每股收益(元)

36.65 9.89 14.47

成本收益率(%)

资料来源:哈尔滨银行网站公布

二、哈尔滨银行与地方经济的发展

(一)实例分析

哈尔滨银行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能够通过可表示变量构建回归模型后加以说明。城市商业银行对地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从银行经营效率着手分析,银行经营效率这一概念有不同的定义方法,而我们通常采用的是将银行经营效率分为技术效率、配置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地方经济的发展可以通过国内生产总值这一经济指标衡量。

1.研究样本的选择

以哈尔滨银行2002—2005年的存、贷款情况为变量来反映哈尔滨银行的银行经营效率,以哈尔滨市的地区生产总值来衡量哈尔滨的经济增长情况。变量选取的理由如下:

哈尔滨市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经济增长理论表明,经济增长具有复杂性,经济增长往往是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以及经济开放(对外贸易、吸引外资等)、产业结构调整乃至制度变迁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结果;而在经济开放因素中,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解释能力最为显著。国内生产总值(GDP)这一指标较好地反映了开放因素中各类因素对哈尔滨市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

哈尔滨银行的贷款情况:作为地方性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与大型商业银行相比,其

贷款业务具有规模小、经营灵活等特点;同时,在获取地方企业信息方面,城市商业银行也具备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城市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把贷款客户锁定为有望实现产业集群的中小型企业,有效地支持地方经济增长。贷款总额(LOAN)以及贷款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LG)便是衡量这一支持度的重要指标。

哈尔滨银行存款情况:长期以来,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在灵活的经济制度下,通过资本积累实现经济增长。存款总额与GDP之比(SG)便是反映资本积累的重要指标,指标数值越大,表明银行能够提供的可贷资金越多,越可能促进经济发展。

根据上述分析,哈尔滨银行的银行效率对于哈尔滨市经济增长的金融支持与优化作用可以建立如下模型:GDP=f (LOAN, SG, LG) 其中,

GDP:国内生产总值;

LOAN:贷款总额;

SAVE

SG

G D P

=:存款总额与GDP之比;

L G

L G

G D P

=:贷款总额与GDP之比。

2002—2005年哈尔滨银行存、贷款情况与哈尔滨市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各项存款余额

(亿元)

存款总额与

GDP之比

贷款总额

(亿元)

贷款总额与

GDP之比

2002年1232.12 122.45 0.10 83.51 0.07 2003年1414.80 167.00 0.12 110.00 0.08 2004年1680.46 198.29 0.12 137.2 0.08 2005年1830.45 258.91 0.14 162.24 0.09

资料来源:《哈尔滨年鉴2002—2006》2.回归模型的建立

假定因变量Y(GDP)与解释变量X1(LOAN),X2(SG),X3(LG)具有某种线性关系,它们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可以表示为:

Y=b0+b1 X1+b2 X2+b3 X3+u 其中u为随机项①

取2002—2005年统计数值(Y i,X1i,X2i,X3i)i=1,2,3,4,代入①式得

Y i= b0+ b1 X1i+b2 X2i+b3 X3i+u i i=1,2,3,4 ②

即 1121310111222322213313233323441424341

111X X X b Y u X X X Y u b Y u X X X b b Y u X X X ?????????????????

???????=+?????????

???????????

???? ③ 3.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

设0b ∧,1b ∧,2b ∧,3b ∧分别作为参数b 0,b 1,b 2,b 3的估计量,应用最小二乘法求最小估计量。

记b ∧= (0b ∧,1b ∧,2b ∧,3b ∧)T 为回归参数的估计量向量,多元线性回归模型③对应的

回归方程为Y ∧=X b ∧, e 为残差向量,是u 的估计量,e=Y - X b ∧

所以样本回归模型为Y= X b ∧+e ④

由此模型可推倒得出 b ∧= ()1X X X Y -'' ⑤

根据具体数据以及上述各式可计算求得 b ∧=()2000.86131.913882.7

16909.71'-

则有 GDP=2000.86+131.91LOAN+3882.7SG-16909.71LG ⑥

4.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假设 H 0:b 0= b 1= b 2= b 3=0

在H 0成立的条件下,统计量~(,1)1ESS k

F F k n k RSS n k =----, 其中ESS 为回归平方和,RSS 为残差平方和,k 为解释变量的个数,n 为样本观测值个数。据此,对回归方程⑥进行显著性检验。在5%的置信水平下,查F 的分布表可得出结论:拒绝原假设H 0,即回归方程是显著的。

5.结论分析

根据上述回归模型的建立及检验不难发现贷款总量、存款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贷款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与经济增长存在着均衡关系。按照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一个两部门经济模型中,经济的均衡点在于储蓄等于投资。因此在银行运作是有效率的前提下,城乡储蓄余额的增长表明投资的增加。即在这种情况下,银行系统所起到的作用是提供“经济增长的源泉”,通过中介的作用解决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逆向选择导致的资金分配障碍。此外,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常常面临资金约束,而中国城乡储蓄余额的高速增长保证了经济快速发展所需要的大量资金。从上述回归方程来看,变量LOAN 的系数(131.91)、变量SG 的系数(3882.7)均说明存、贷款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显著,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增长。

(二)哈尔滨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举措

正因为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对地方经济的增长有着显著作用,所以哈尔滨银行

根据上述理论分析做出了以下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的举措。事实表明,哈尔滨银行开展

的诸多业务对哈尔滨经济的整体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1.支持哈尔滨开发区建设。2000年以来,哈尔滨银行累计投入300多亿元支持开发区的数字电视、水电系统建设、环境绿化建设等多方面建设工程。

2.支持地方事业发展。哈尔滨银行承办低保金发放业务和金税工程、公交IC卡等,为地方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3.支持国有企业改造。哈尔滨银行累计投入50亿元对固有企业进行改制和改造,支持老工业基地建设,使老国企焕发了青春和活力。

4.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哈尔滨银行提出了“从做小入手,实现做强做大”的目标,2001年以来,发放中小企业贷款300多亿元,使很多中小企业成为区域经济的龙头支柱,真正成为“中小企业成长的摇篮”。

5.支持政府再就业政策。哈尔滨银行支持政府再就业政策,发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累计投入1.6亿元帮助6万多名下岗职工实现创业梦想,受到国务院表彰。

6.支持新农村建设。哈尔滨银行开展农户贷款业务,累计提供70多亿元的贷款,覆盖了哈尔滨70%以上的村屯,有30多万个农民实现了增收,走上了康庄大道。

7.支持微小企业的发展。哈尔滨银行为支持微小企业的发展,于2006年开展了微小企业速贷业务,填补了黑龙江省此类业务的空白,累计投入3.37亿元,为民营经济的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该业务也于2008年初在大连分行推广,成果显著。

(三)哈尔滨银行在地方经济成长中求发展

哈尔滨银行对地方经济的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样,地方经济的增长给哈尔滨银行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机遇,哈尔滨银行能够牢牢把握机会,在地方经济的成长中求发展。

1.良好的地方经济发展环境为哈尔滨银行创造发展良机。统计数据表明,哈尔滨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3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5%。哈尔滨的新兴产业不断壮大,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企业效益稳步增长,就业比率持续上升。在这种稳定增长的经济环境下,哈尔滨银行的资产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2.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为哈尔滨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黑龙江省政府明确指出:要全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即发展壮大装备制造业、石化工业、能源工业、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和森林工业六大基地,使其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在这种地方经济扶持环境下,哈尔滨市装备制造企业、石化企业、能源企业、食品加工企业、医药

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哈尔滨银行为其提供资金的支持。同时,装备制造业、石化工业、能源工业、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和森林工业等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也为哈尔滨银行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使其存、贷款总量有明显提高。

3.哈尔滨新农村经济建设为哈尔滨银行开展农民小额信贷业务奠定了基础。“农户贷款”业务不仅使农民得到了实惠,哈尔滨银行也实现了金融业务创新。农户贷款的出现,使银行在原来传统的存贷款、结算业务基础上,增加了新的业务品种,农户贷款给银行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几年来,哈尔滨银行贷款回收率和收息率都达到了100%。2005年,哈尔滨银行阿城支行徘徊在亏损的边缘,2006年开展农户贷款业务后,全行实现利润3000万元,2007年达到了8000多万元。可见,哈尔滨大力发展新农村经济为哈尔滨银行“农户贷款”业务的开展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三、哈尔滨银行成功案例的启示

哈尔滨银行从最初被列为高危商业银行到如今跻身于大型城市商业银行(即资产规模在200亿元以上),其发展之路是十分曲折的,不过正是在这种曲折的过程中,哈尔滨银行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又能服务地方经济的成功之路。

(一)哈尔滨银行在地方经济成长中求发展

哈尔滨银行2004 年的“一号工程”即一次性剥离不良资产的工程,能够充分说明政府政策支持的重要意义。众所周知,不良资产的剥离涉及到各方面的权益,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在各个方面协调沟通。2004年11月5日,哈尔滨市政府第29次常务会议决议通过了《关于哈尔滨市商业银行改革重组方案》。几乎与此同时,经工商部门批准,专门接收经营哈尔滨市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资产经营公司——哈尔滨政融资产经营公司宣告成立。同年12月24日,黑龙江银监局给予哈尔滨银行正式批复《哈尔滨市商业银行改革重组方案》可行,支持哈尔滨银行剥离不良资产。

目前,我国许多地方的经济,特别是广大的中西部地区,还是属于投资拉动型经济,没有地方金融的大力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同时,地方经济是金融发展与安全的重要依托,支持地方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促进地方金融的发展。因此,地方政府在城市商业银行与地方经济的发展中所起的协调作用是实现“双赢”发展的根本保障。可见,作为城市商业银行,要想寻求制度创新之路,首先要争取政府的大力支持。

(二)优化银行经营模式,寻求管理创新之路

哈尔滨银行曾大胆尝试优化股本结构,这在全国城市商业银行中当属首创。该行成立了由董事长直接领导的股权管理办公室,专门负责股本的日常管理及优化股本的方案策划和具体实施。在中国人民银行的积极引导和全力帮助下,充分准备,周密组织, 慎重落实, 克服重重困难, 成功地完成了折股工作;资产中心努力清理股东欠款,一些企业由此失去了股东资格;同时积极推进增资扩股工作,经过慎重筛选并报请人民银行批准,七家企业向哈尔滨银行增资入股11590万元,股本金全部到位,使所有者权益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今后进一步增资扩股奠定了良好基础。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银行在经营管理方面得到了极大的便利。如今的城市商业银行更应重视多元化的经营策略,通过互联网实现业务流程的电子化,从而由传统的大规模市场经营模式转向个性化的经营模式。此外,银行的风险管理手段也应该实现现代化,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城市商业银行可以从建立大型客户关系数据库开始,以客户为中心进行资产、负债及中间业务的风险管理,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可见,作为城市商业银行,要想提高银行经营效率,管理上的创新是至关重要的。

(三)顺应地方经济发展,寻求业务创新之路

中小企业特别是微小企业,资本少、规模小,内部管理不完善,财务制度不健全;而下岗失业人员及农户经济承受能力低,信用意识不强。在这些客户群中开展信贷业务,存在较大的风险。但是哈尔滨银行突破传统的经营理念,找准切入点,及时调整经营战略,创新开办再就业贷款、小企业和微小企业贷款、小额农户贷款等业务。实践证明,哈尔滨银行的大胆创新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双赢”。

随着城市的发展,“经营城市”的理念正逐步为大家所接受,即实现城市资产从公益性资产到可经营性资产的转变,城市建设从社会公益事业到资本经营的转变,两个转变为城市商业银行创造了新的业务领域和利润增长空间。因此,城市商业银行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策略必然要求银行间接融资的业务创新。

四、城市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展望

金融全球化给城市商业银行带来了众多机遇,然而,展望未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城市商业银行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一)同业竞争的加剧

1.与外资银行的竞争

2000年11月,中国完成加入WTO的历史任务。根据协议,入世2年后,外资银

行可经营公司人民币业务;进入5年后,可从事零售银行业务;外资银行和中国银行一样享有在各地区开展业务的权利,即国民待遇;地域限制和客户限制都在5年内取消,外资银行可设立分支机构。如今我国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的竞争异常激励,虽然城市商业银行所受到的冲击会小于国有商业银行,但是由于地域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其面临的竞争与挑战也不容忽视。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在优质客户服务、贷款风险管理、业务创新等领域与外资银行相比普遍处于劣势。

2.与国内商业银行的竞争

随着我国入世后外资银行的不断进入,国有商业银行的转轨步伐也不断加快,其发展的不断壮大对城市商业银行的业务开展有所影响。国有商业银行的资金雄厚、网点分布广泛,城市商业银行的实力远不及国有商业银行,再加上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等全国股份制银行不断进驻各大城市,城市商业银行将面临业务、管理等多方面的竞争与挑战。

(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商业银行的部分业务不易开展。虽然我国现在仍主张“分业经营,分业管理”,但是不难发现,伴随日新月异的金融创新工具不断出现,未来金融业格局必将向综合经营发展的趋势迈进,城市商业银行正面临着日益强大的挑战。其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分流了银行的储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分流了银行的机构贷款客户。例如,保险业推出的带有投资回报功能的“投资连接保险”品种,就在原来传统的保险功能之上增加了较强的投资理财回报功能,丰富了投资者的理财工具选择,对个人投资者有较大的吸引力,一定程度上造成银行储蓄资金的分流。

(三)金融风险的监管与防范

在金融全球一体化背景下,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使得城市商业银行面临巨大的风险,而此时风险的监管与防范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较为活跃,大量热钱的涌入使得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面临巨大的挑战,同时“金融主权”等问题成为银行业特别关注的问题。在这种经济格局下,城市商业银行采取有效的防范、化解和控制风险的措施,保障资产安全和获利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 金融业务范围不断拓宽, 随着城市商业银行规模的扩大和跨地区经营, 整个银行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城市商业银行想要在高度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并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就应该寻求与地方经济增长的均衡点。正如哈尔滨银行在服从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自身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

件,成为城市商业银行中的后起之秀。

结论

城市商业银行业作为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随着整个金融领域的迅速发展,哈尔滨商业银行也在不断发展。在协调地方经济的积极稳定的方面,城市商业银行有着自己的优势,尤其是在对地方中小企业的支持,调节地方的资本结构,活跃地方的经济,并对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资金上的保障。但随着通货膨胀的日益加大,宏观政策从应对危机回归常态,货币政策已转向稳健并日渐趋紧,和其他地方商业银行的同业竞争力度加大,从而使哈尔滨银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回归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传统优势和原有市场定位,努力完善金融服务机制,打造服务特色。符合地方经济发展方向,寻求与地方经济共发展的道路。

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监管与防范至关重要。随着流动性趋紧,风险管理面临挑战。从目前的CPI指数和存款准备金率来看,我国将面临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货币政策也持续收紧,监管新政的出台,都将使哈尔滨商业银行将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

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与地方经济是互不可分的,上述相关分析仅是其中一隅。哈尔滨银行通过对地方经济的金融支持,自身也得到了发展和壮大,实现了银企双赢。在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下,城市商业银行的作用会日益重要。

参考文献

[1] 向力力. 城市商业银行与地方经济发展研究.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6年.

[2] 王松奇.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报告.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 刘浩然.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策略的案例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 2008.3

致谢

在此论文的撰写过程中,要特别感谢任嘉嵩老师悉心的指导与督促。从甄选课题到材料分析,任老师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给予了无微不至的指导和帮助,才有了今天的成果。任老师一丝不苟的作风,严谨求实的态度,踏踏实实的精神,不仅授我以文,而且教我做人。在此,谨向任老师表达最真诚的谢意!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结合了小组所有同学的心血,并得到了其他老师和同学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感谢所有关心、支持、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

最后,向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对本文进行评审并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专家表示衷心地感谢!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与现状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与现状 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组建始于1995年,1995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组建城市合作银行的通知》,决定在城市信用合作社的基础上,组建由城市企业、居民和地方财政投资入股组成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取名为“城市合作银行”。1998年3月,统一更名为“城市商业银行”。2006年到2010年,城商行数量持续增增加,至2010年达到最大(147家)。 通过处置不良资产、补充资本金、计提拨备,完善经营管理体制,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信息系统,城商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逐渐成为国内银行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下面就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与现状作简要分析。 一、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来源于原城市信用社的股份制改造,是在原城市信用合作社的基础上,由地方政府、城市企业和居民投资入股组建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是由众多法人机构合并形成的一级法人单位,是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地方性商业银行。1995年7月,以深圳城市合作银行正式成立为起点,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在中国金融舞台上开始了它的历程。截至2011年末,全国城市商业银行总计144家,城商行资产总额为9.98万亿元,较2010年增长21.7%;负债

总额为9.32万亿元,较2010年增长26.5%;所有者权益总额为0.66万亿元,较2010年增长37.7%(图1、图2、图3)。这期间,城市商业银行既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又背负了沉重负担,暴露出诸多问题。从功能上讲,城市商业银行是商业性金融服务机构,因此,它首先应该具备商业银行的一般特点。同时,由于自身独特的发展过程,城市商业银行又有它自己独有的特点,这就是: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是地方性商业银行,是股份制商业银行。 图1:2003-2011年城市商业银行资产总额及其占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比重 图2:2003-2011年城市商业银行负债总额及其占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负债总额的比重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SWOT分析与战略定位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SWOT分析与战略定位 蒋蔷安徽大学管理学院 一、城市商业银行SWOT分析 美国管理学家安德鲁斯等人(Andrews)采用 SWOT分析法,即“强势—弱势—机会—威胁”(SWOT)模型,通过对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状态等一系列条件的分析判断,帮助决策者在企业内部优势(Strengths)和劣势(Weaknesses),外部环境的机会(Opporiunities)和威胁(Threats)的动态的结合分析中,确定相应的生存和发展战略。作为小型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有着公认的劣势,也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城市银行进行的竞争既有针对所有同时同地开展业务的银行的竞争,也常常针对某一家银行就特定产品、服务或项目开展竞争,因而,准确把握了解自己与每一位竞争对手的优势与劣势,才能扬长避短,保证竞争的效果;在可能及必要的情况下,通过取长补短,甚至合作,改变优势对比及竞争地位,实现战略目标。 1.城市商业银行内部条件分析。(1)优势:城市商业银行属于地方性金融机构,容易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和相应的保护,可充分利用当地的人才和资源,降低经营成本,形成价格竞争优势。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规模较小,资产负债率较低,不良资产比重较少,呆滞账较少,资本充足率较高,历史包袱轻;由于实行股份制,经营机制较为灵活,员工的积极性较高;机构小,人员少,容易采纳先进的经营管理办法和技术。与外资银行相比,对国内市场特别是地方城市市场比较熟悉,与本地工商企业和政府等机构联系较多,关系比较密切,能够建立长期稳定的业务关系,业务人员都是当地人员,在获取信息方面具有地缘和时效优势,对当地客户的资信状况、经营效果所掌握的情况更详实,有利于银行作出正确选择,增强防风险的能力。(2)劣势:首先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自身资源条件极其薄弱。结构松散,统一的法人体制远未建立起来。人员素质低下,从业人员缺乏现代银行意识与商业银行经营观念,在人才和网络资源方面处于劣势。内部规章制度不完善,内控机制不健全,防范风险能力差。其次城市商业银行的异地业务(尤其是结算、汇兑)需要通过他行代理,中转环节较多,在途时间长,客户资金成本较高,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在与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中存在着大量不公平性,业务创新和中间业务受到制约。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发展建议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发展建议 叶松盛 摘要: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商业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已逐渐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如何创新盈利模式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认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存在盈利模式单一、业务品种较少、资金运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而影响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因素主要有利率市场化、客户金融需求多元化、金融托媒现象加剧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盈利模式利率市场化金融托媒中间业务 2011 年,我国商业银行全年累计实现净利润10412亿元,比2010年增加2775亿元,同比增长36.3%。在实现利润高速增长的同时,商业银行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如何解决商业银行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的盈利模式构建问题,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积极探索和实践的重要工作。一、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是指商业银行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下,以资产负债结构为基础的财务收支结构。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主要有利差主导型和非利差主导型两种模式,前者是以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为基础,而后者则与现代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及混业经营模式的发展相关。目前我国还处在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阶段,从实际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一)盈利模式比较单一,传统业务占主导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现状体现为两个主体:一是收入总额中以利差收入为主体;二是利差收入中批发业务占主体。这是由于各家商业银行运用资金的渠道极为有限,主要通过发放贷款、上存存款金融机构往来等渠道来运用资金,由此决定了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单一。根据实际情况,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比重在50%左右,与之相比,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所占比重较小,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任务1-1-1 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认知 商业银行是在商品交换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为满足生产与扩大再生产、汇划清算与内外贸易、货币融资与资本市场、金融产品与中介服务等需求而发展形成的一种金融组织。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商业银行已成为各国经济活动中主要的资金集散机构和金融服务机构,并成为各国金融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商业银行 (一) 近代西方商业银行的起源和演变 据说,英语单词“BANK'’的意义源于拉丁文中的“Banco。”一词,“Banco”的意思是“长板凳”。在中世纪中期的欧洲,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港口城市由于水运交通便利,各国商贩云集,成为欧洲最繁荣的商业贸易中心。各国商贾带来了五花八门的金属货币,不同的货币由于品质、成色、大小不同,兑换起来就有些麻烦。于是就出现了专门为商人鉴别、估量、保管、兑换货币的人。按照当时的惯例,这些人都在港口或集市上坐着长板凳,等候需要兑换货币的人,渐渐地,这些人就有了一个统一的称呼——“坐长板凳的人”。“坐长板凳的人”由于经常办理保管和汇兑业务,手里就有一部分没有取走的现金,他们把这部分暂时不用兑付的现金借给急需用钱的人,以赚取利息。老百姓(现称为客户)有了闲钱就可以存到“坐长板凳的人”那里去,需要时取出来。这些机构就像一个存钱的箱子,所以后来人们又把它们称为“Bank”,这就是银行的英文名称“Bank”一词的由来。 在我国,过去主要使用银子作为流通货币,商铺又常常被称为“行”,所以“Bank'’翻译成中文就被称为“银行”。 (二) 商业银行的性质、职能和作用 1.商业银行的性质 商业银行是以价值创造为目的,以筹集资金、提供结算为基本手段,以运用资产和创新产品为载体,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商业银行具有一般的企业特征,但又不是一般的企业,而是以经营货币资金为主的金融服务企业,同时,随着金融市场的发育和完善,其在负债业务、中间业务及表外业务等方面均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商业银行的职能与作用 商业银行具有如下主要的职能和作用: (1)信用中介。信用中介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能反映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企业或个人在物物交易、物权交易、资产资金交易等方面的经济和贸易往来更愿通过银行来完

山东城市商业银行情况简介

山东城市商业银行情况简介 一、齐鲁银行 济南市商业银行是山东省成立的首家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1996年6月6日,在济南市16家城市信用社和1家城信社联社的基础上组建济南城市合作银行;1998年6月6日,更名为济南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济南市商业银行;2004年9月8日,成功与澳洲联邦银行(CBA)实现战略合作;2008年3月19日,首家异地分行——聊城分行开业;2008年11月30日,首家省外异地分行——天津分行开业。截至2008年12月31日,拥有69家分、支行(部),在岗员工1641人;全行总资产达到亿元,是成立时的15倍;各项存款余额亿元,是成立时的倍;各项贷款余额为亿元,是成立时的倍;按照新会计准则口径统计,2008年累计实现经营利润亿元,同比增长%(以上数字尚未审计)。成立以来累计实现经营利润40亿元,累计上缴税金15亿元,综合经营实力获得长足发展。 1996年6月6日,在济南市16家城市信用社和1家城信社联社的基础上组建济南城市合作银行; 1998年6月6日,更名为济南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济南市商业银行; 2004年9月8日,成功与澳洲联邦银行(CBA)实现战略合作;

2008年3月19日,首家异地分行——聊城分行开业; 2008年11月30日,首家省外异地分行——天津分行开业。 2009年6月6日,更名为齐鲁银行。 2009年6月12日,聊城临清市支行开业。 2010年8月27日,青岛分行开业。 2010年9月20日,与济宁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注册成为济宁银行第二大股东。 截至2009年12月31日,齐鲁银行辖有72家分、支行(部),在岗员工1806人。全行总资产亿元,是成立之初的19倍;各项存款余额亿元,是成立时的20倍;各项贷款余额亿元,是成立时的20倍;2009年实现经营利润亿元;实现净利润亿元,同比增长%;成立以来累计实现经营利润亿元,累计上缴税金亿元(以上数据尚未审计)。 齐鲁银行成立以来,先后进行了管理体制、运营机制、考核机制、用人机制等重大改革,经营绩效持续提升,主要业务指标年均增长30%以上;公司治理持续完善,各治理主体组织健全,职责明确,运作有效;中外合作健康发展,开创了“引资引智引技、合心合力合作”的成功模式;创新和服务能力持续提升,“银企家园”产品品牌荣获中国银行业协会评选的首届“中国地方金融十佳特色产品”奖,总行营业部荣获“2008年度中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示范单位”的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1.城商行发展历史 城市商业银行的最初形式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创立的城市信用社。早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的城市信用社,是以集体经济和个体工商户为主建立的。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我国的城市信用社发展到3000多家,但是城市信用社并没有像想象的那样,在非公有制的控制之下发展得更好,相反,当时的城市信用社隐含了很大的风险。于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央决定改组城市信用社,以城市信用社为基础,组建城市商业银行。 1.1第一次变革—城市信用社组建为城市合作银行 1995年9月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组建城市合作银行的通知,决定自1995年起在撤并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在大中城市分期分批组建由城市企业、居民和地方财政投资入股的地方股份制性质的城市合作银行,并选择京、津、沪、深和石家庄五城市作为试点。1996年6月,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城市合作银行组建工作领导小组决定,城市合作银行组建工作在35个大中城市和60个地级城市中全面展开。1997年12月,根据95个城市合作银行的组建进程,国务院又批准在东莞等58个地级城市继续开展城市合作银行的组建工作。 1.2第二次变革—由城市合作银行到城市商业银行 1998年3月13日,经国务院同意,人民银行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发出通知,将城市合作银行统一更名城市商业银行。此后,城市信用社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直到2012年4月,象山县绿叶城市信用社成为最后一家被改制成功的城市信用社。 城商行通过深化改革,推进落实创新驱动战略,整体业务指标也保持了中高速发展势头,同时部分业绩指标高于全国银行业平均水平,相关业务板块呈现出独有的行业亮点。截至2015年末,城市商业银行已经发展到133家。资产总额从不足5000亿元壮大到22.68万亿元,年度利润从10亿元攀升到1993.6亿元,不良贷款率从34%下降到1.4%,资本充足率从负数增加到12.59%。 2.城商行发展现状 2.1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总体财务分析 财务状况是指一定时期的企业经营活动体现在财务上的资金筹集与资金运用状况,它是企业一定期间内经济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综合反映。由于银监会和许多上市城市商业银行官网上公布了一定的财务报表,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城市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看出其发展现状。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资产质量、资本充足率以及盈利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变革历程及展望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变革历程及发展趋势 【摘要】国有商业银行作为中国银行的主体,其改革与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全局。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历程看,国有商业银行实施全面改革已进入了实质性阶段。新一轮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具有诸多显著特点。商业银行金融活动全球化、组织机构虚拟化、业务经营全能化是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关键词】商业银行;变革历程;发展趋势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变革历程 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支持经济体制改革、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国银行业的主体,中国商业银行的体制创新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或阶段。1979~1993年是中国商业银行的诞生和成长期,在这个时期,与中国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商品和市场转化相适应的现代商业银行体系基本形成;1994~1997年是中国现代化的商业银行实质性建立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国通过将金融管理任务、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剥离,为专业银行进行商业化改革创造了条件;1997年~2003年是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体系实现了分离,不良贷款问题开始得到解决,政府控制银行和银行财政化经营机制开始扭转;2003年至今是中国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时期,在这个时期,商业银行和中小商业银行通过股份制改革并上市实施产权多元化,市场化经营和股东利益最大化成为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 (一)1979-1993年:基本建成多元化金融业组织体系 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的是“大一统”的银行体制,中国人民银行是唯一的银行机构。中国人民银行既承担了“中央银行”的管理职能,集中管理和分配资金,又从事“商业银行”活动,办理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的业务,集现金中心、结算中心和信贷中心于一体。这种银行体制承袭了前苏联的银行体制模式,具有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特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着手改革原有的银行体制。由于当时整个社会处在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初始阶段,我国金融体制迫切需要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单一银行体制不再适应经济改革开放对金融业的需求,经济和社会呼吁银行体系的多元化和金融业大发展;二是,刚刚诞生的专业银行带有的强烈政府行政色彩与放开搞活的改革要求不相适应,改革要求银行自身走出政府行政序列进入市场;三是,经济改革呼唤金融市场的成立,金融市场建设亟待“零”的突破。在此期间,针对上述问题,我国改革发展采取了相应措施并取得卓有成效的成果,促成了中国金融市场的萌芽和银行间竞争的发端。 1979年2月,国务院决定恢复中国农业银行。1979年3月,专营外汇业务的中国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分设出来。同年3月、8月又先后批准建立了中国银行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1983年国务院决定由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负责领导和管理全国的金融事业。同月,已开展基建和拨改贷业务的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脱离财政部,正式归入中国人民银行管理的金融体系。1984年1月,组建专门从事信贷和储蓄业务的中国工商银行。自此,

城市商业银行的差异化发展

第一章绪论 城市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中最具活力的金融板块之一,在供应区域金融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国中小金融体系乃至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今银行体系中,城市商业银行是指除了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之外、由城市信用社组建而来的中小商业银行。截至2014年第一季度末,全国共有的城市商业银行145家,营业网点近万个,遍及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经历十几年的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已经逐渐成熟。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壮大,一是扩大了银行业的竞争主体,促进了银行业的市场竞争和效率的提高;二是推动了利率差异化;三是增强了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问题,并推动了金融创新,促进了银行业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四是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有了渠道,从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满足了地区金融的多样化需求。 在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商业银行自身经营也面临不少问题,主要有表现为市场定位不清晰,人才和技术薄弱,创新能力不强,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政府干预较多等问题。银行没有以自身核心竞争力为基础进行战略规划,缺少差异化发展理念和战略,使得城市商业银行走上与其它类型商业银行相同的发展道路,并导致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低下、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银行未能根据自身特色,发掘不同于其他银行的优势,确定自身差异化的市场定位,是造成商业银行同业化竞争的原因。必须对商业银行经营发展存在的问题充分了解后针对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得出相应结论。建立特色组织构架,保持高效管理,选择差异化市场定位开辟新的盈利模式,开发差别性金融服务产品,占领市场等。只有在立足于自身机制、市场与区域资源的基础上制定实施差别化发展战略,城市商业银行才能确立自身市场竞争优势,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好发挥在我国银行业的作用,巩固自身优势。

谈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瓶颈及应对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58814011.html, 谈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瓶颈及应对措施 作者:高丽丽 来源:《企业文化·中旬刊》2013年第11期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以商业银行为主,其各类金融机构分工协作的 金融体系,商业银行面临着更进一步的改革深化,挑战与机遇并存。进入21世纪,我国银行业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自由化、信息化发展的影响和改革开放的推动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14年伴随着国家有关商业银行改革政策的出台和网络金融的进一步兴起,商业银行的 发展遭遇了一系列困难。这就有必要对我国商业银行体制的现状及如何发展作一些分析。本文从不同方面讨论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瓶颈,并就此提出应对措施,讲述商业银行下一步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商业银行;发展瓶颈;中间业务;网络金融;利率市场化 引言:2014年伊始,我国的商业银行又一次拉开了改革的大幕,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商 业银行到底会走向何处,现在还不得而知。 一、商业银行的定义 商业银行(CommercialBank)是指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它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信用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这是因为商业银行存贷业务在金融体系的存贷业务中占最大比重,是企业贷款的主要供应者,它的业务活动影响着企业经营的方向和规模,业务范围非常广泛,并同其他金融机构发生密切联系;它们通过办理非现金结算加速了货币的周转,起着创造存款货币的作用;它们为客户提供多种服务,给企业和个人带来了便利。虽然商业银行同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界限已日趋消失,但在许多方面是其他金融机构所不能替代的,仍是银行体系的基本环节。因此对商业银行的研究仍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瓶颈 2014年开始我国将正式施行商业银行破产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一方面,商业银行破产 制度使银行失去了财政的庇护,商业银行再也不能指望国家为其坏账买单;存款保险制度也使得公众的存款损失风险大大降低,维护了公众的合法利益。另一方面,存款保险制度使得公众在选择商业银行时仅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对风险的衡量,这当然也会使得商业银行激进地选择高风险经营,盲目扩大负债经营规模,投资高风险产业,也加剧了商业银行的破产风险。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催生了互联网金融,支付宝、余额宝如雨后春笋般的兴起。最近,阿里巴巴的余额宝以其便利、高利迅速虏获了一大批人。把钱存进银行,选择活期存款,利息太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建议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建议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几点建议近几年来,由农村信用社改组成立的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被赋予了支持“三农”的历史使命,承担着农村金融服务的职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由于农村商业银行是在农村信用社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其内部制度和外部政策环境都带有深厚的农村信用社痕迹,面临着诸多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制度不相适应的困境和约束,阻碍了农村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农村商业银行面对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如何应对日趋激烈的金融业竞争,克服自身弱势,在竞争中寻求生存与发展,已成为农村商业银行迫切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对此,笔者结合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健全内控机制,强化统一法人治理结构 农村商业银行要严格按照现代金融企业的要求来构建公司治理结构,同时要更多地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不仅要考虑公司价值的最大化,更要注重银行本身的安全和稳健运行。要强化内部治理机制的完善,通过内部管理控制机制优化银行的治理行为。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真正形成以董事会为核心,由监事会、经理人等共同构成,各司其职,相互制约的银行公司治理架构。同时,要建立健全各项内部控制制度,明确每一项业务的规定程序和手续,

使业务有章可循,有据可依,通过制度的有效运作提高业务开展的透明度,切实防范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 二、协调商业化经营与政策性支农,积极服务新农村建设 “改制不改向”是农信社改革的基本原则,这就要求改革后的农村商业银行在走商业化道路的同时,也要承担政策性支农的职能。作为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标的企业,农村商业银行一定要确立正确的经营目标,其经营业务要与农村经济的发展相结合,积极寻求政策和市场的最佳结合点,通过支农业务的创新与发展来促进其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更进一步地促进支农业务的发展壮大,最终建立一种自身经营管理和支农业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从而实现支农的社会效益与自身经济效益的“双赢”。 三、优化资产结构,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农村商业银行贷款的决策要由经验决策向科学化、民主化转变,力求做到定性、定量分析,为贷款项目提供必要性、安全性、效益性的科学依据;要抓住由原来的多级法人转化为一级法人的有利时机,实现贷款管理由粗放式管理转向集约式管理,同时贷款监督由单项静态监测转向动态全方位监测;要实施审贷分离,发挥制约机制;借贷方

软信息与软服务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基石精编

软信息与软服务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基石 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软信息与软服务: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根基 吴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 何自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银行管理系主任 一、在巨无霸挤压下的中小商业银行 截止2004年底,美国参加存款保险的7678家商业银行中,10家最大的商业银行占全部总资产的比例是%,100家商业银行占总资产的%。也就是说,7578家商业银行占全部总资产的比例仅为%。 截止2005年10月底,全国115家城市商业银行资产总额为万亿元,所有者权益693亿元;按照贷款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为1027亿元,平均不良贷款率%,平均资本充足率%。 从平均资产规模来看,我国115家城市商业银行平均资产为165亿元人民币,而美国按总资产排名第100名以后的全部7578家商业银行平均资产仅为亿元人民币,仅为我国城商行平均资产的%。 这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在美国集中度如此之高的银行业,那些规模如此之小的商业银行,是如何在与那些巨无霸的激烈竞争中生存的呢对这一问题的探寻,会对我们研究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中美不同规模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比较分析 我们选取中美五家商业银行为代表进行分析: 北京银行,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代表; 中国招商银行,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工资;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有银行)的代表; 美国富国银行(Wells Fargo),美国大型商业银行的代 表; 美国社区国民银行(Community National Bank,CNB), 美国小型商业银行的代表。 这些银行的总体状况如表1所示。相对于美国商业银行来说,中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相对较低。 表1五家商业银行总体状况 总资产亿元人民币 2005《银行家》 ROA (%) ROE (%) 按资产 排名 按核心 资本排 名 北京银行2088284431中国招商银行6,028139198中国工商银行55,8992332美国富国银行35,0873816美国社区国民银行 CNB 120-

浅析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教学文案

浅析中国商业银行的 发展历史

浅析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 商业银行是随着近代西方经济社会发展而出现的产物。中国在鸦片战争以前不存在银行等近现代金融机构。中国出现近代化的银行始于鸦片战争之后。 一、起步阶段(1840—1897年) 1.银行业发展概况 (1)第一家近代银行:1847年,英国丽如银行分行——第一家在华设立的外国银行。 (2)在华外国银行或中外合资银行的兴起 19世纪后期,在中国活跃着多家外国银行或中外合资银行,形成外商银行独大的局面。如:汇丰银行、中华汇理银行、法兰西银行、德华银行等等。(3)传统金融机构与近代金融机构并存。钱庄、票号等类似银行的传统金融机构与在华外国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并存。 2.影响 对中国传统金融业造成巨大冲击,虽是帝国主义在华攫取经济特权和经济利益的工具,但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银行业的近代化,近代银行经营管理理念开始影响中国金融业。 二、发展、兴起、受冲击及遇危机阶段(1897—1949年) (一)第一家中国人自办银行的出现 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中国通商银行。 官督商办,官僚资本与商人资本共同入股。 组织管理与营业规则参照外商银行,设立董事会,在全国各地开设分行。 被清王朝朝廷许可发行银两、代收库银、整理币制。不是纯粹的商业银行。 (二)华商银行、外国银行与传统金融机构并存 1.因不适应历史发展,票号已消失。钱庄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仍然存在。 2.多家华商银行设立:大清银行设立,中国通商银行转型为纯粹的商业银行。1908年,设立交通银行。大型商业银行均采取官督商办、官僚资本与商人资本共同入股的形式。众多私营商业银行的设立。 (三)华商银行的兴起和中国银行业的繁荣 1.四大国有银行的形成 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为基本骨架,四大银行为专职商业银行。四大家族官僚资本控制国有金融业。 2.私营银行的快速成长(1920年—1930年) 民族工业崛起,帝国主义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私营银行以“北四行”和“南三行”为代表,官商合办银行以“小四行”为代表。 “北四行”是指1917年成立的金城银行、1915年成立的盐业银行、1921年成立的中南银行和1919年成立的大陆银行,与北洋军阀均有一定的渊源,均以华北为业务重心,并曾一度开展广泛的协作,合办“四行储蓄会”和“四行准备库”,联合发行钞票。 “南三行”是指1915年成立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1907年成立的浙江兴业银行和1909年成立的浙江实业银行,后两家均为清末浙江地方金融力量组建。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现状、趋势及改革重点 摘要: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外资银行的不断进入,国内的资金流、客户流和信息流将发生跨国界的流动,这意味着我国的金融市场将成为一个面向全球的开放市场。因此面对“入世”后各方面的挑战,国内商业银行将加快调整发展战略的步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其他商业银行及各类金融机构分工协作的金融体系,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着更进一步的改革深化,挑战与机遇并存,这就有必要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体制的现状及如何发展作一些分析。本文从不同方面讨论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并就此提出改革重点,讲述商业银行下一步改革的具体措施和目标。 关键字:商业银行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现状发展趋势改革重点

1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在短短20年里取得了长足发展,基本形成了市场化的金融体系,而在此过程中,商业银行的发展对金融体系的改革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进入21世纪,我国银行业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自由化、信息化发展的影响和改革开放的推动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入世以后,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趋向倍受关注。因此,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和改革的趋势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间业务仍存在创新不够、产品档次不高等问题。因此,改革商业银行的重点之一就是要进一步加大中间业务创新力度,推动中间业务发展。 2 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商业银行在银行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信用活动中占起着主导作用。这是因为商业银行存贷业务在银行体系的存贷业务中占最大比重,是企业贷款的主要供应者,它的业务活动影响着企业经营的方向和规模,业务范围非常广泛,并同其他金融机构发生密切联系;它们通过办理非现金结算加速了货币的周转,起着创造存款货币的作用;它们为客户提供多种服务,给企业和个人带来了便利。虽然商业银行同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界限已日趋消失,但在许多方面是其他金融机构所不能替代的,仍是银行体系的基本环节。 下面是五大商业银行1998年和2009年营业状况的对比。 表1 1998年我国五大商业银行状况 数据来源:《中国金融年鉴》(1998年卷) 表2 2009年我国五大商业银行状况 数据来源:《中国金融年鉴2010》 根据以上两表的数据,我们将资本总额和存款分别进行时间上的对比,观察1998到2009这12年间五大商业银行资本总额和存款的增长态势,得出了下表的结果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新模式及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一)2015年城商行运行状况 从过去几年的数据来看,无论是资产负债增速,还是盈利增速,以及不良贷款率等指标,均显示城商行的发展出现拐点,进入下行通道。 增速下滑,发展拐点显现。城商行资产增速在2012年7月达到过去几年的历史高点(32.1%)后进入下行通道,虽然2013年下半年受同业资产快速扩张拉动,增速有所反弹,但总体下滑趋势并未改变。2015年城商行的发展继续延续了这一趋势,同时受下半年宏观政策放松、房地产市池暖等因素影响,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特点。截至2015年末,城商行总资产达到22.6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5.4%,在银行业总资产中的占比上升到11.7%。 不良增加,风险持续暴露。受经济增速下行、出口不景气及产能过剩加剧等影响,城商行自2012年第一季度结束不良贷款双降趋势,进入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额双升通道。2015年城商行面临的信用风险仍未见底,不良持续增加,并呈现出加速暴露的特点,2015年第四季度末达到1.44%,为近5年来的高位。年末受集中核销和清理的影响,不良率小幅回落至1.4%,仍比年初上升24BP。 息差收窄,利润增长承压。2015年存款利率放开使存款竞争进一步加剧,更多转向价格竞争,同时,处于利率下行周期中的资产利率持续下滑,导致商业银行的净息差持续收窄。叠加资产增速放缓、不良贷款持续反弹的影响,城商行的盈利能力和净利润增速继续下滑,未来增长面临较大压力。2015年城商行的资产利润率(ROA)由第一季度的1.19%下滑至第四季度的0.98%。从上市城商行披露数据情况来看,3家A股上市城商行中,除南京银行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上升外,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均出现下降;7家H股上市城商行中,除盛京银行、锦州银行和郑州银行半年度净利润增速上升外,其余4家均明显下降。 分化加剧,兼并重组来临。城商行群体整体发展下滑的同时,单体间的发展分化进一步加剧。一是规模增长分化。一些发展基疵、战略清晰、转型较快的城商行面对外部形势挑战仍保持快速增长,另一些长期依赖地方政府、少数大客户和个别行业的城商行,规模增速明显下滑,还有一些过往资产扩张主要来自同业业务的城商行,资产规模不仅没有增长,还出现明显缩水。二是风险暴露分化。受区域性、行业性信用风险暴露以及自身风险管控水平的影响,城商行间的资产质量出现明显分化,少数城商行不良贷款快速反弹。三是利润增长分化。2015年城商行利润普增的情况进一步改变,越来越多的城商行因不良侵蚀、资产增长放缓以及息差收窄等因素影响,净利润出现负增长,大部分城商行与行业趋势一致,净利润增速下滑,少数城商行转型成效显现,净利润仍保持快速增长。随着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和信用风险持续暴露,少数城商行正陷入发展困境,在市朝改革的大背景下,城商行的兼并重组或将来临。

城市商业银行按年份的历史发展

城市商业银行按年份的历史发展 1995到2002 城市商业银行是经国务院批准, 在部 分城市信用社基础上组建起来的。 1 9 94 年底, 全国共有城市信用合作社5 20 家, 其 中, 2 2 7 5 家设在地级以上城市, 29 25 家设 在县或县级市。由于城市信用社背离了合 作制原则, 实际上已办成了地方性小商业 银行, 存在规模小(全国平均每个城市信用 社的总资产为6 10 万元)、资金成本高、股权结构不合理、内控体制不健全等问题, 经 营风险日益显现和突出。为了根本解决城 市信用社的风险问题, 19 5 年国务院决定 组建城市合作银行, 1 9 9 7 年城市合作银行 统一更名为城市商业银行。 从1 9 9 5 年以来, 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国 务院的要求, 加快了组建城市商业银行的 步伐。七年来已有1 1 家城市商业银行相继 开业, 成为我国银行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 分, 也是我国银行体系中最具有活力和成 长性的一类金融组织。 截止2 0 02 年底, 全国共有城市商业银 行In 家, 营业网点4 96 1个, 从业人员1 0 .78万人。1 11家城市向U咋良行资产总额1 1 638 . 8 0 亿2 0元, 负债总额1 12 4 . 42 亿元, 净资产41 4 . 4 亿元; 各项存款8 9 8 4 . 97 亿元, 各项贷款 57 04 . 19 亿元; 当年实现利润37 . 3 亿元。按 总资产计算, 城市商业银行占全国商业银 行市场份额的6 . 5% 左右。 在全国城市商业银行中, 资产规模超 10 亿元的有29 家, 占全国城市商业银行资 产总额的71 . 25 % , 其中: 上海银行 、

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名单

求“110家城市商业银行”名单~~ 上海银行 大连银行 北京银行 江苏银行 宁波银行 广州市商业银行 莱芜市商业银行 天津银行 宁波银行 盛京银行 渤海银行 成都市商业银行 徽商银行 吉林银行 南昌市商业银行 东莞银行

哈尔滨银行 浙商银行 南京银行 哈尔滨银行 福州市商业银行 新乡市商业银行 潍坊市商业银行 日照市商业银行 泉州市商业银行 昆明市商业银行 武汉市商业银行济南市商业银行郑州市商业银行 南充市商业银行 福州市商业银行 杭州市商业银行 宜宾市商业银行 包商银行

攀枝花市商业银行呼和浩特市商业银行绍兴市商业银行 自贡市商业银行 兰州市商业银行 宜昌市商业银行 长沙市商业银行 大同市商业银行 济南市商业银行 重庆银行 阳泉市商业银行 青岛银行 大庆市商业银行 襄樊市商业银行 宁夏银行 淄博市商业银行 乌鲁木齐市商业银行

厦门市商业银行柳州市商业银行金华市商业银行临沂市商业银行泰安市商业银行沧州市商业银行洛阳市商业银行鞍山市商业银行铁岭市商业银行抚顺市商业银行威海市商业银行厦门市商业银行株洲市商业银行南阳市商业银行上饶市商业银行沧州市商业银行德州市商业银行

盘锦市商业银行泉州市商业银行廊坊市商业银行邯郸市商业银行柳州市商业银行玉溪市商业银行西宁市商业银行枣庄市商业银行秦皇岛市商业银行晋城市商业银行赣州市商业银行岳阳市商业银行鹤壁市城市信用社孝感市商业银行张家口市商业银行九江市商业银行邢台市商业银行

克拉玛依市商业银行 哪位能提供一下国内112家城市商业银行的名单? 全国性商业银行(共15家)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 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民生银行 招商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 兴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国家邮政储汇局 浙商银行渤海银行恒丰银行 各城市商业银行及城市信用社(共69家) 上海银行北京银行青岛银行淮安市商业银行嘉兴市商业银行珠海市商业银行常熟市商业银行重庆市商业银行无锡市商业银行 成都市商业银行昆明市商业银行武汉市商业银行 大连市商业银行兰州市商业银行西宁市商业银行 东莞市商业银行廊坊市商业银行厦门市商业银行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分析 2015年城商行运行状况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表示,从过去几年的数据来看,无论是资产负债增速,还是盈利增速,以及不良贷款率等指标,均显示城商行的发展出现拐点,进入下行通道。 增速下滑,发展拐点显现。城商行资产增速在2012年7月达到过去几年的历史高点(32.1%)后进入下行通道,虽然2013年下半年受同业资产快速扩张拉动,增速有所反弹,但总体下滑趋势并未改变。2015年城商行的发展继续延续了这一趋势,同时受下半年宏观政策放松、房地产市池暖等因素影响,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特点。截至2015年末,城商行总资产达到22.6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5.4%,在银行业总资产中的占比上升到11.7%。 不良增加,风险持续暴露。受经济增速下行、出口不景气及产能过剩加剧等影响,城商行自2012年第一季度结束不良贷款双降趋势,进入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额双升通道。2015年城商行面临的信用风险仍未见底,不良持续增加,并呈现出加速暴露的特点,2015年第四季度末达到1.44%,为近5年来的高位。年末受集中核销和清理的影响,不良率小幅回落至1.4%,仍比年初上升24BP。 息差收窄,利润增长承压。2015年存款利率放开使存款竞争进一步加剧,更多转向价格竞争,同时,处于利率下行周期中的资产利率持续下滑,导致商业银行的净息差持续收窄。叠加资产增速放缓、不良贷款持续反弹的影响,城商行的盈利能力和净利润增速继续下滑,未来增长面临较大压力。2015年城商行的资产利润率(ROA)由第一季度的1.19%下滑至第四季度的0.98%。从上市城商行披露数据情况来看,3家A股上市城商行中,除南京银行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上升外,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均出现下降;7家H股上市城商行中,除盛京银行、锦州银行和郑州银行半年度净利润增速上升外,其余4家均明显下降。 分化加剧,兼并重组来临。城商行群体整体发展下滑的同时,单体间的发展分化进一步加剧。一是规模增长分化。一些发展基疵、战略清晰、转型较快的城商行面对外部形势挑战仍保持快速增长,另一些长期依赖地方政府、少数大客户和个别行业的城商行,规模增速明显下滑,还有一些过往资产扩张主要来自同业业务的城商行,资产规模不仅没有增长,还出现明显缩水。二是风险暴露分化。受区域性、行业性信用风险暴露以及自身风险管控水平的影响,城商行间的资产质量出现明显分化,少数城商行不良贷款快速反弹。三是利润增长分化。2015年城商行利润普增的情况进一步改变,越来越多的城商行因不良侵蚀、资产增长放缓以及息差收窄等因素影响,净利润出现负增长,大部分城商行与行业趋势一致,净利润增速下滑,少数城商行转型成效显现,净利润仍保持快速增长。随着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和信用风险持续暴露,少数城商行正陷入发展困境,在市朝改革的大背景下,城商行的兼并重组或将来临。

论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论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 (一)产权性质趋同,国有化程度高 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市场来说,由于大型商业银行(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规模庞大、市场份额稳定,占据市场竞争垄断地位,客观上决定了我国商业银行的产权性质比较单一,国有化程度较高。而一个成熟的市场竞争必然是在不同产权主体之间展开,只有打破垄断格局,才能籍以提高银行业的效率效能。 (二)资源配置无序,决策效率低下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以层级授权的方式作为经营管理和信息传递的纽带,以分支行作为资源配置中心来开展各项业务。由于层级设置复杂,使得管理成本大大增加,总行对可使用资源的掌握和调配能力严重不足,在市场竞争中决策滞后、反应迟钝。即使总行能够及时下达决策指令,往往也缺失权威性,有令不行或者执行而不到位比比皆是。 (三)核心业务单一,经营范围较窄 与外国金融机构相比,我国商业银行推出的业务品种单一、业务范围较窄,无法满足高端客户快捷、多样、高效的金融服务需求,在国际金融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着重于大力拓展业务规模、扩充目标客户,应该说在业务数量上有了呈几何倍数的规模。近些年,虽然不少商业银行引进国外先进经验,进行业务创新,例如挖潜私人银行业务市场、理财产品开发、建立金融信息技术平台发展电子银行业务等,但是在深层次的衍生金融产品发掘方面受到人才和技术资源匮乏的限制,短期之内也很难获取显著成效。 (四)混业经营受限,市场资源割裂

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的规定使商业银行面临风险集中的境况,这与全球商业银行混业和全能化发展的潮流是相悖的。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分业经营使其业务被限制在很窄的范围内,服务对象就难以跳出固定的框架范畴,而且分业经营直接导致金融市场资源的割裂,市场效率大大降低。 (五)不良资产巨大,金融安全堪忧 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因历史原因产生的不良资产包袱是沉重的。尽管国家在政策层面上给予扶持并成立资产管理公司专门对银行的不良资产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剥离,平时商业银行也通过自身提取拨备准备对诸多不良资产进行了核销处置等,但是旧的不良资产尚未完全剥离,新的不良资产已开始不断生成。究其原因可以发现,虽然外部的一些体制性的因素,例如国有企业破产等,正在逐步减少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影响,但是宏观经济波动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影响却在加剧,并且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管理不善,包括经济案件,也直接影响到不良资产的生成。正是出于银行内部监督控制不力以及外部信用制度缺失、经济体制转轨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使得我国商业银行既要承担违规经营的成本,又要承担经济大幅度波动的成本,而且还要间接承担宏观调控的成本。 (六)管理控制失效,风险防范不足 我国的商业银行因为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能够及时对利率、汇率或其他宏观政策变化引起的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进行主动预警、精确定价和内在自我调节的机制,所以防范风险的能力有限,银行内部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也无法达到与外部经济环境有机融合的状态。伴随外部经济周期的变化,商业银行会因此积聚各种潜在的风险,甚而爆发不可逆转的危机。从内部体制分析,不论是体制建设还是技术能力都反映了我国商业银行对管理控制的不力,一方面风险管理体系以及定价管理体系的缺失,使得银行管理控制能力以及定价能力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所使用的管理会计系统与业务统计管理模块数据是割裂运行的,无法与风险管理要求相匹配,很难对客户、产品、部门、区域做到精准核算。事实上,我国对风险防范的金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