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州市河流湖泊

德州市河流湖泊

德州市河流湖泊
德州市河流湖泊

德州市河流湖泊

历史上,德州一直是古黄河人海流经之地,至今保留有黄河涯、李船头、孙家河涯等古村庄名。由于黄河多次迁徙、改道,自1194年(金明昌五年)后已不经德州。历史所称九河,均为黄河分支,德州境内亦有“九河”之马颊、鬲津、钩盘3河道。千百年来,黄河多次凶猛大决,时而冲刷出新的河道,如公元前109年(汉元封二年),黄河自馆陶大决,自馆陶经高唐至德州的屯氏河同时出现。到隋代人工开凿大运河时,德州段即循屯氏河故道而开挖。

自明代以来,德州一带还人工开挖过运河的减水河(四女寺减河和啃马营减河)等。

一、黄河故道

《书经·禹贡》载有“九河既道”,言古黄河下游分9支人海。九河谓徒骇、太史、马颊、胡苏、简、洁、钩盘、鬲津、覆釜诸河,其中马颊、钩盘、鬲津3条河在德州境,可见古代德州是黄河人海流的重要通道。到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元年)时,“九河”已“塞其八流’’。

自有文字记载以来,黄河经历了6次大规模迁徙改道,其中有两次流经德问。

第一次,602年(周定王五年),黄河在宿胥口(今河南省滑县西南道口镇)大决东徙,自滑县、濮阳一带经清丰、内黄、南乐、冠县、博平、高唐、恩县、德州、吴桥、东光、沧州、静海由天津人海。流经德州的一段河道,由恩县自焦家寺入境,西北向流经九龙口(今九龙庙村),又东北向流经果子李村,又西北行至曹村西(自果子李至

曹村西为钩盘河故道),又西北至九流庄出境。这段河道共稳定400余年,到公元前17 9~157年汉文帝时始决口并淤积断流。此后,经一个时期的漫流,到公元前1 09年(汉元封二年).黄河自馆陶大决,遂分屯氏河北流,经清丰、高唐、夏津、恩县、德州,出德州境北行,基本循今运河一线。本次境内黄河走向,由恩县自甜水铺入境至九龙庙,又西北行四女寺,又北行至桑园镇出境。至公元前32~29年(汉成帝建始年间),屯氏河九龙庙以西河道湮,遂分屯氏别河北渎,自九龙庙循周、汉大河故道至果子李村,又东北行至避雪店出境,自吴桥、宁津、庆云、无棣至大沽口人海。

公元1 1年(王莽新始建国三年),黄河决魏郡(河北省磁县南)主流东徙后,原流经德州的黄河故道遂淤废。汉文帝以前的周、汉大河,后世称“王莽枯河”;屯氏别河北渎,称“老黄河”。608年(隋大业四年)开永济渠,德洲境内一段即屯氏河。

第二次,1048年(宋庆历八年),黄河在商胡埽(河南省濮阳东北)大决改道,史称“商胡北流”。此后,1060年(宋嘉佑五年)黄河又在大名东决出一股,形成了二股河入海之态势,南股循马颊河人海,北股入永济渠井夺老黄河人海。

1194年(金明昌五年),黄河在河南省阳武(今原阳县)决口改道。从此,黄河不再流经德州市。

二、南运河

境内运河原为汉屯氏河、隋永济渠,自元代开通会通河(济宁至临清)后称大运河。当时,临清至天津段称御河,也称卫河。至清代

始称南运河。

运河为漳卫南运河水系。上游有漳河、卫河。漳河分清漳、浊漳,均源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腹地I卫河源于太行山南靛河南省辉县苏门山之百泉,其主干支流有淇、汤、洹诸河。两大河行至河北省馆陶县徐万仓相会后称卫运河,自四女寺水利枢纽节制闸下至天津一段称南运河。

德州市一段南运河,自西南四女寺入境,经市区西部向北至二屯乡第三店村北出境,全长34.3公里。这条河道自隋、唐兴起,主要承运征辽战备物资,北宋时被黄河夺流,黄河改道后曾一度使“御河湮灭,失馈运之利。”从元代至明清,运河中兴并达到鼎盛,成为全国漕运沟通南北的大动脉。明代和前清时,年漕运能力达400N600万石左右。清中叶,由于海运逐渐兴起,加以黄、淮、运交会处——清口逐渐淤塞,河运逐渐衰落。1 855年(清咸丰五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改道后,运河受阻,至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漕运在全线停止。自清末至本世纪50年代,天津经德州至济宁一线,可凭借帆船进行小量运输。60年代,由于沿河工农业用水的迅速增长,尤其是上游建成岳城水库后,航运水源逐渐枯竭,至70年代末河道常年干涸,航运停止。

三、四女寺减河

四女寺减河为卫运河减水河道,1411年(明永乐九年)挑挖。上口自四女寺经九龙庙(原屯氏河废弃故遭)入老黄河故道。自上口至老黄河故道称南支河,长6公里。开挖时2.5公里为旧有沟渠,2.5

公里系古路,1公里为平地;入老黄河后,东北行至果子李,又东北行至李小吴村出境l出境后循东北向经吴桥、宁津、乐陵、庆云,由无棣人海。全长228.5公里,德州市境内31.1公里。

清初,四女寺减河“淤塞已平”。1703年(清康熙四十二年)、1 734年(清雍正十二年)、1760年(清乾隆■十五年)、1 771年(清乾隆三十六年)、1805年(清嘉庆十年).虽经多次疏浚,至清末该河仍淤塞为废河。

建国后,为加强南运河的防洪能力,1 955、1 95 7、1 971年曾先后3次进行疏浚和扩大治理,并更名为漳卫新河。1957年治理后的河道,经历了1963年特大洪水,分减卫运河洪水流量达1180立方米/秒。1972年疏浚拓宽后,减洪流量为1500立方米/秒,俳涝流量为400立方米/秒。

四、漳卫新河岔河

岔河为四女寺减河的重要泻洪人工渠道。为加强漳卫河流域防洪能力,保证冀、鲁广大地区和津浦铁路安全,解除洪水对天津市威胁,水电部于60年代后期决定开挖漳卫新河工程,要求四女寺泻洪闸下减洪流量达到3500立方米/秒,在超标准洪水的情况下,强迫行洪5000立方米/秒。为此,一要扩大治理四女寺减河,使四女寺至大王铺段减洪流量由原1180立方米/秒达到1500立方米/秒I二要在四女寺枢纽南进洪闸与节制闸之间增建北进洪闸,其下另辟岔河,承泻洪水能力2000立方米/秒,排涝780立方米/秒。岔河河线循老减河左侧钩盘河开挖,于河北省吴桥大王铺汇入原减河,全长43.4

公里。德州市一段河道,自四女寺北进洪闸至田龙庄出境共22公里。

岔河开挖工程于197 1年1 0月动工,1 972年春完成主河道开挖任务,

五、哨马营减河

位于德州城西北6公里。1733年(清雍正十一年)夏,运河水涨,在哨马营老虎仓和桑园镇(今吴桥)等地漫决。次年7月,哨马营等地运河再次漫溢。山东巡抚岳睿建议就势疏导,“开挖新渠,以资分减”o经直隶、山东两省官员会合勘察,决定在哨马营开挖减河,东行至陈公堤,由曹材村西入钩盘河故道,东北至吴桥县玉泉庄入四女寺减河后归海。1 735年(清雍正十三年)建成,进口滚水坝长30丈,坝脊较河底高l丈6尺。1749年(清乾隆十四年)将滚水坝中间20丈落低2尺,全坝共30孔,挑挖河道长5983米。

哨马营减河在乾隆年间一直畅通,“照岁修之例,每年疏浚。”

清嘉庆年间,哨马营减河逐渐淤塞,至1820年(清嘉庆二十五年),“河身尽成民用竹。1824年(清道光四年),山东巡抚琦善曾奏请再开哨马营减河,未能实施,旧志称口肖马营减河为北支河,至今闸子村还可觅见减水石坝遗迹。闸子村和长庄村即处原河堤上。六、横河

1972年春,为实现全市引黄灌溉,开挖横河。东起果子李村减河西岸,西至陈公堤口村岔河东岸,全长5公里。工程设计为:河口宽43.5米,底宽3.5米,深8米。东端设有4孔两闲闸,两端有2孔双闲闸和两个110千瓦、205千瓦的排灌扬水站。

横河是减、岔两河相通的关键工程,可把通过减河河道的水源引入岔河,再通过岔河七里庄拦河闸,把水顶托至四女寺泻洪闸入运河,形成以横河为穿梭的减、岔河相通的格局。

七、新湖

位于市中心。1969~1972年用机械挖泥船开挖成的人工湖,总面积24,73公顷,库容量为79,8万立方米。现为德州市主要风景区之一。

新湖坐落之地,是德州古城墙外、南门迄东爨靠护城河的大片常年积水洼地,西至南门口(现人民剧场),南至柴市街以南,东达东地三里庄(现湖滨路)o全湖由3个水域组成;东区湖水为新湖公园区,东西宽450米,南北长300米,水深3米,西区北部湖水东西宽224米,南北长260米,水深2米}西区南部湖水东西宽460米,南北长280米,水深4米。

(完整版)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练习(含答案)

第3单元第4讲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2014·陕西省师大附中高三期中)下图是“我国某河干流一个水文站测得的全年各月流量统计图”,据此回答1~2题。 1.该河位于我国( ) A.西北地区B.华北地区 C.东北地区D.南方地区 2.该河流域适合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 A.小麦B.甜菜 C.棉花D.小米 答案:1.C 2.B 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的河流流量分布特征判断,该河流在春季和夏季形成双汛,故判断该河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受春季的积雪融水和夏季的季风性降水影响而形成双汛。第2题,注意“经济作物”的题干信息,小麦和小米不属于经济作物,而东北地区由于纬度较高,主要处于中温带,适宜甜菜种植,而棉花主要种植于亚热带和暖温带,不适宜东北种植。 读甲、乙两图,完成3~4题。 3.甲、乙两湖所处的气候分别是( ) ①温带大陆性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③地中海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①④ 4.关于甲乙两湖泊面积减小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围湖造田使甲湖泊面积减小 B.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使乙湖泊面积减小 C.沙漠侵吞使乙湖泊面积减小 D.沿岸用水量大使甲湖泊面积减小 答案:3.A 4.D 解析:第3题,根据经纬度和湖泊轮廓可以确定:甲湖是中亚的咸海,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乙湖是中国湖南的洞庭湖,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第4题,咸海面积减小的原因有:阿姆河、锡尔河沿岸用水量大,使流入咸海的水量减少,气候干旱,蒸发旺盛等;洞庭湖面积减小的原因有:泥沙淤积,围湖造田等。 5.下图中的4条河流均位于我国境内,据此完成问题。 河流名称与图序相符的是( ) A.①岷江②额尔齐斯河③松花江④海河 B.①大渡河②塔里木河③辽河④淮河 C.①岷江②塔里木河③松花江④辽河 D.①雅砻江②额尔齐斯河③辽河④闽江 答案:C 解析: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河流水系特征判断,①位于四川盆地为岷江;②位于塔里木盆地为塔里木河;③位于东北为松花江;④位于东北为辽河。 (2014·四川卷)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读图回答6~7题。 6.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 ) A.湖泊水B.地下水 C.冰雪融水D.沼泽水 答案:C 解析:主要考查河流补给来源。结合图中降雨量可知,该区域降水较少,位于我国较干

高考地理——《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知识点复习

高考地理——《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知识点复习 1、河流的基本特点 2、 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②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③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④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⑤水能蕴藏量(由流域内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 (1)不同地区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成因:

3、 长江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峰,干流沿途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市,区)。注入东海,为我国最长、年径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其中自源头到湖北宜昌为上游,主要流经了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接纳了大量支流,水量大增,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自宜昌到江西湖口为中游,长江中游流经平原区接纳了鄱阳湖,洞庭湖,汉江等水系,水量大增,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易泛滥成灾;江西湖口以下为下游,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河流支流已不多,但由于水量大,地势低平,防洪任务艰巨,长江重要的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等,其中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已建成的大型水利工程有葛洲坝(三峡的上游干流)、丹江口(汉江)、安康、二滩(雅砻江)、龚嘴(岷江支流大渡河),隔河岩(清江)、五强溪(沅江)、乌江渡(乌江)、在三峡的西陵峡中三斗坪正在建设世界最大的三峡水利工程枢纽工程。 (1)防洪与灌溉

4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9个省级政区(青、陇、川、宁、内蒙、陕、晋、豫、鲁),注入渤海,长度与流域面积均居我国第二,但水量很小。内蒙古河口镇以上为上游,黄河上游青海省境内,流经青藏高原,水量不大,水流平缓,河水清澈;自青海龙羊峡、经甘肃刘家峡至宁夏青铜峡的峡谷段,水能资源丰富;在宁夏,内蒙古境内,黄河流经平缓的地形区,水流平缓,气候干旱,加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大量引水灌溉,水量有所减少;河口镇至河南孟津为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接纳了汾河,渭河等支流,水量增加,特别是河水含沙量大增(90%黄河泥沙来于此);孟津以下为下游,流经华北平原,由于长期人工筑堤束水,黄河下游河床高于两岸地面数米,形成“地上河”,所以黄河下游沿途水量渐少,支流很少,且易发洪涝灾害。而由于中上游地区用于生产、生活的引水量过大,造成下游河段在春末夏初季节几乎每年发生断流现象。 黄河主要的支流有:上游河段有洮河和湟水,中游段有无定河、延河、汾河和渭河(其支流有泾河、洛河)等。 (1)母亲河的奉献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教案

第四单元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复习目标: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 湖泊的分布、主要湖泊。 长江与黄河的源流概况;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珠江水系的 组成和水文特征、红水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京杭运河概况:目前通航河段。 复习方法:读图分析法 复习过程与分析: 一、外流河与内流河,外流区与内流区。 1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 内流河:如中国最大内流河——塔里木河 2、外流区和内流区:(图中理解) 范围 占全国总水 量占全国总面 积 分布 内流 区内流河流域V 5%1/3 ①西北(内家古、新疆、青海、 西藏)②黑龙江一小片③陕、 宁、内家古一小片 外流 区外流河流域> 95%2/3 注意:①新疆阿尔泰山;②西藏 的雅鲁藏布江流域和印度河源 头。 思考:西藏有内流区也有外流区。柴达木盆地属内流区 3、水系的划分(流域划分) ①太平洋水系:黑龙江一鄂霍次克海,图们江一日本海; 鸭绿江—黄海,黄河—渤海;长江—东海,澜沧江(湄公河)—南 海。 ②印度洋水系:怒江(萨尔温江)—印度洋 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孟加拉湾 ③北冰洋水系:额尔齐斯河—北冰洋 思考:三江并流:金沙江、澜沧江属太平洋水系;怒江属印度洋水系 二、中国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与气候和地形,植被相联系) 1水文特征分析方法: ①水位,流量:以补给类型,降水季节,汛期为线索分析。 ②含沙量:以流域植被状况好坏分析。 ③有无结冰期:秦岭--- 淮河以南外流河无结冰期。

④水能 2、我国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分析方法:横纵比较)理解原因:例黄河上、中、下游含沙量的比较。 地区河流流量水位含沙量结冰 东北黑龙江 松花 江 水量丰富 (雨水,融雪水补 给) 汛期较短 (春汛、夏 汛) 小 (森林茂密) 长 (中温带,寒温 带) 秦淮以北辽河 海河 黄河 水量较小 (雨水补给) 汛期短 (雨季短) 大 (植被少,水土 流失) 短 (暖温带) 秦淮以南长江 珠江 水量丰富 (雨水补给量大) 汛期长 (雨季长) 小 (但在增大)流 域内植被较好 无 (T i 月〉0C) 思考:我国内流河的特点和水文特征: 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少量山地降水补给。 ②夏汛,或存在断流(冬季结冰)或形成季节性河流。 ③流程不长。 原因:支流少,降水少,补给少;蒸发多,下渗多,灌溉引水多。 ④干旱地区重要的灌溉水源。 三、湖泊 1内流湖:①大部分属咸水湖。(例:青海湖——我国最大湖泊,最大咸水湖) ②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上(我国最大的高原湖泊群)其中有咸水湖也有淡 水湖。(也有内流湖,又有外流湖) ③合理利用或保护:湖泊周围草地植被保护,禁止过度垦殖和放牧; 合理引 湖泊补给水源灌溉。 2、外流湖:①主要分布东部平原,属淡水湖。 ②鄱阳湖,洞庭湖,太湖 洪泽湖(南水北调蓄水作用) ③防治水污染,治理水污染。(“三湖”——太湖、巢湖、滇池) 四、长江、黄河综合分析(参照长江、黄河流域图分析) 长江黄河

2018高考地理《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知识点总结

2018高考地理《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知识点总结 1、河流的基本特点 2、 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②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③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④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⑤水能蕴藏量(由流域内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 (1)不同地区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成因:

3、 长江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峰,干流沿途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市,区)。注入东海,为我国最长、年径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其中自源头到湖北宜昌为上游,主要流经了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接纳了大量支流,水量大增,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自宜昌到江西湖口为中游,长江中游流经平原区接纳了鄱阳湖,洞庭湖,汉江等水系,水量大增,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易泛滥成灾;江西湖口以下为下游,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河流支流已不多,但由于水量大,地势低平,防洪任务艰巨,长江重要的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等,其中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已建成的大型水利工程有葛洲坝(三峡的上游干流)、丹江口(汉江)、安康、二滩(雅砻江)、龚嘴(岷江支流大渡河),隔河岩(清江)、五强溪(沅江)、乌江渡(乌江)、在三峡的西陵峡中三斗坪正在建设世界最大的三峡水利工程枢纽工程。 (1)防洪与灌溉

4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9个省级政区(青、陇、川、宁、内蒙、陕、晋、豫、鲁),注入渤海,长度与流域面积均居我国第二,但水量很小。内蒙古河口镇以上为上游,黄河上游青海省境内,流经青藏高原,水量不大,水流平缓,河水清澈;自青海龙羊峡、经甘肃刘家峡至宁夏青铜峡的峡谷段,水能资源丰富;在宁夏,内蒙古境内,黄河流经平缓的地形区,水流平缓,气候干旱,加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大量引水灌溉,水量有所减少;河口镇至河南孟津为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接纳了汾河,渭河等支流,水量增加,特别是河水含沙量大增(90%黄河泥沙来于此);孟津以下为下游,流经华北平原,由于长期人工筑堤束水,黄河下游河床高于两岸地面数米,形成“地上河”,所以黄河下游沿途水量渐少,支流很少,且易发洪涝灾害。而由于中上游地区用于生产、生活的引水量过大,造成下游河段在春末夏初季节几乎每年发生断流现象。 黄河主要的支流有:上游河段有洮河和湟水,中游段有无定河、延河、汾河和渭河(其支流有泾河、洛河)等。 (1)母亲河的奉献

知识点归纳中国的河流与湖泊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1、河流的基本特点 基本特点内容 河流众多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就有1500多条 水量丰富河流年径流量达27000亿立方米,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水能蕴藏量极大水力资源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世界首位 2、内外流河及其水文特征。(延伸内流湖) 流域区域分界线占全 国总 面积 主要大河 外流区域 北段大致沿着大兴安岭一阴 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 线;南段沿巴颜喀拉山─冈底斯 山一线。(与季风区非季风区的 界线大体相近) 2/3 流入太平洋:长江、黄河、珠江、松 花江、海河、辽河、澜沧江(境外称 湄公河)。 流入印度洋:雅鲁藏布江(在印度境 内称布拉马普特拉河)、怒江。 流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 内流区域1/3 流入沙漠或内陆湖泊:塔里木河[注意]河流水文特征分析:①水位(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②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③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④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⑤水能蕴藏量(由流域内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 (1)不同地区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成因: 地区东北秦-淮以北秦-淮以南 河流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 江 辽河、海河、黄河长江、珠江 水量特 征 丰富较小丰富 成 因 流经森林茂密、气候湿 润的地区 流经半湿润和半干旱 地区 流经降水丰富的湿润地 区 水位变化特 征 较小大小 成 因 河流补给多样 河流补给主要是7、8 月的降水 降水的季节长 汛期特 征 汛期较短、季变较小汛期较短、季变大汛期长、季变小成 因 冬季积雪,春天融化, 形成春汛,夏季受夏季 风影响,形成夏汛 降水季节短降水多,且季节长 含沙量特 征 小大小 成 因森林茂密,水土流失小 河流上、中游植被少, 且流经疏松土质的地 区,水土流失严重 植被保护较好 结冰期特 征 长较短无 成 因 冬季长,气温低冬季较短冬季气温在0℃以上

《中国的河流与湖泊》导学案

《中国的河流与湖泊》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等高线与河流的关系 2、掌握河流内容的高考考点:补给类型、水文特征。 3、记忆我国主要的河流概况及河流的开发利用 ★学习内容: 1、外流区和内流区。 2、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 3、中国主要的湖泊。 4、长江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5、黄河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6、珠江的水系组成和水文特征。红水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7、京杭运河概况。 ★教学过程: 1、通过等高线判断河流的流向 2、中国的河流 3、河流的补给类型方式 4、河流的水文特征 5、中国的主要河流—长江 6、中国的主要河流—黄河 7、中国的主要河流—珠江 8、京杭运河 9、我国的国际性河流 10、中国主要的湖泊 11、河流的开发与治理 ★自主合作学习: ◆一、通过等高线判断河流的流向:(展示:第小组) 下图中等值线为等高线,读图分析归纳河流与等高线的联系(展示人:) 1、右图的等高线所表示的地形为,图示水流为(分散或集中)2、左图的等高线所表示的地形为,图示水流为(分散或集中) 3、能够形成河流的地形为上图中的图, 由此可总结归纳: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弯曲的方向。 练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河流干流向为: 。 2、图中河流1、2、 3、 4、5,哪几条河流是不存在的,说明理由。 ◆二、介绍中国的主要河流。(展示:第小组) 1、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含义及分界线。(展示人: ) 2、根据地图介绍中国的主要河流。(展示人:) 在图 用色笔勾出内流区与外流区的界线,并填出下列河流的名称: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松花江、嫩江、辽河、乌苏 里江、海河、淮河、澜沧江、怒江、额尔齐斯河、伊犁河、塔里木河、雅鲁藏布江、京杭运河 、列举中国内流外流区的河流,不同水系的河流各一条。(展示人:) 7 17 2

中国的河流与湖泊(教学案)

中国的河流与湖泊(教学案) 编制人:张太弘审核人:孟庆贵编号:选修033时间:2010-5-5 印数:300 姓名: 【主要考点】 1、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 2、湖泊的分布和主要湖泊; 3、长江、黄河概况、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及开发利用和治理; 【知识梭理】 1.最终流入的河流叫外流河,外流河的流域称为。我国最大的外流河是。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河,内流河的集水区域称为内流区,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河。 2.受高低的地势影响,我国的外流河大多数注入洋,在西南有几条河流向南流入洋,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 3.我国外流河的水量变化,深受气候的影响,东部地区河流的汛期由北往南逐渐变。 4.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是,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作为与1月0℃等温线相一致的河流是。5.内流湖在区,基本上是湖;外流湖在区,属淡水湖。我国最大的湖泊是,属湖。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位于省。 6.长江发源于,注入海。长江的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1/3,干流水能集中在河段.长江全长千米,仅次于、,居世界第三位。 7.京杭运河北起,南至沟通、、、、钱塘江五大水系。 8.黄河发源地:山;注人海域:海;黄河是我国的第长河。 【教学过程】 一、众多的河流 1、外流河与外流区 外流河——河水最终流入_______的河流;外流区——河水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的___________。 2、水文特征:从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来分析 东部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比较 ,汛期最长的河流___________。流入北冰洋的河流_________,流入印度洋的河流________。 ②长江黄河水系水文特征的比较(见附表1) 3、内流河与内流区 内流河——河水最终未流入________的河流内流区——河水最终未流入海洋河流的集水区域 ①水源补给:____________和山地降水; (1)内流河主②多为_________河流:夏季为________,其它季节水量少或断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