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脂血症的中医证治研究概况

高脂血症的中医证治研究概况

高脂血症的中医证治研究概况
高脂血症的中医证治研究概况

高脂血症的中医证治研究概况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目前高脂血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因此而并发的糖尿病、冠心病也尤为常见,其危害性巨大,治疗和预防高脂血症意义深远。笔者通过查阅近年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相关文献,对其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运用单药、专方、中成药治疗几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目前治疗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能够更加深入研究中医证治高脂血症提供一定参考。

标签:高脂血症;病证结合;综述

据资料显示,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已居世界之首。而血脂异常则是导致心血管病的罪魁祸首。研究表明血清总胆固醇(TC)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1]。为此对血脂异常的防治必须及早重视。目前西医治疗高脂血症虽然疗效确切,但引起肝肾功能损伤的副作用亦不少见,而且治疗后易反弹。中医诊治高脂血症方面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少、血脂达标后不易反弹的优势,现将近年高脂血症的中医证治综述如下。

1中医对血脂的认识

中医学历代文献资料中并无”血脂”名称,更无”高脂血症”的病名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即开始有了关于”膏”、”脂”的论述,多以”膏脂”并称。《素问·异法方异论》云:”其民华食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说明膏脂有化生阳气、抵御外邪之功,然而”膏脂”过多,则可导致患病。《灵枢·卫气失常》亦云:”膏者其肉淖”,”膏者,……纵腹垂腆”等。上述诸多关于膏脂的论述,说明了其组成及生理功能与血脂极其相似。

2中医对血脂异常的认识

古代中医对”膏脂”致病特点的认识与血脂异常甚是相似,如《灵枢·血络论》说:”血气俱盛而阴气多者,其血滑,……其血黑以浊……”中的”其血黑以浊”形象说明了因气血津液偏盛,阴阳失和导致痰瘀互结的病理状态,与现代高脂血症、高粘血症的发病机理类似。又如《素问·通评虚实论》:”凡治消疽,仆击,偏枯屡厥,气满发逆,甘肥贵人,则膏梁之疾也”中认识到如肥胖、坏疽、呃逆、中风等诸多疾病的发生都和膏脂密切相关。现代中医学将本病归属于”痰浊”、”血瘀”、”胸痹”、”心悸”、”眩晕”、”中风”等范畴。

3中医对高脂血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3.1古代医家关于高脂血症的病因病机认识高脂血症属中医学中”痰湿”、”痰浊”、”痰瘀”等范畴,其主要病因有:①饮食不节,安逸少劳;②脾失健运,水湿内停;③肝失疏泄;④肾气衰弱,开合不利。本病病机关键在于痰浊凝聚血脉,其内在病因为脾虚,肝肾阴虚,加之过食膏粱厚味,致运化失司,水谷精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