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号高炉大喷煤生产实践

1号高炉大喷煤生产实践

1号高炉大喷煤生产实践

张海峰祝和利林俊贤

(炼铁厂)

摘要:总结在1号高炉使喷煤比达到160kg/t时的精料、高风温、富氧、调整装料制度等措施。

关键词:喷煤;精料;高风温;装料制度;炉况

PCI Operation for No.1Blast Furnace

ZHANG Hai-feng ZHU He-li LIN Jun-xian

(Ironmaking Plant)

Abstract:The measures,such as the beneficiated material,the high blast temperature,the oxygen-en-richment system and charging system adjustment,took to achieve the PCI ratio of160kg/t for No.1Blast Furnace were introduced.

Key Words:PCI;Beneficiated Material;High Blast Temperature;Charging System;Furnace Con-dition

表1柳钢1号高炉开炉以来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日期平均日产

/t·d-1

入炉品位

/%

入炉焦比

/kg·t-1

煤比

/kg·t-1

富氧率

/%

炉顶压力

/MPa

平均风温

/℃

休风率

/%

煤气利用

/%

2008年410255.842610411811135 2.8518.9

2009年1~10月478557354160 2.02051175 1.8920.2

1前言

炼铁系统的能源消耗约占整个钢铁流程的70%,高炉生产中降低焦比、燃料比是降低成本的核心,依据我国的国情,大喷煤是高炉降低成本的主要法宝[1]。随着1号炉喷煤工艺的不断完善,炼铁厂组织了喷煤攻关,喷煤比逐步向180kg/t靠近。实践证明:通过精料、富氧、高风温等合理的措施,可以使喷煤比等各项经济指标不断进步。自开炉以来1号炉的经济指标见表1。

2精料措施

2.1提高入炉品位

提高入炉品位是提高利用系数、降低渣量、降低燃料比、优化高炉综合指标的基础。随着喷煤比的提高,矿焦比增加,高炉透气性变差,提高原料的质量尤其重要。自2008-12以来烧结厂逐步加大进口富矿的使用量,严把生石灰质量关,通过优化烧结工艺使烧结矿质量进一步提高,烧结品位由52.5%提高到55.3%,FeO

作者:张海峰,男,钢铁冶金硕士研究生学历,工程师,现在高炉车间从事生产管理工作,任炉长助理。

表2

干熄焦炭性能

%

M 40M 10CSR CRI S 84.5

6.8

61

30

0.067

表3

煤粉质量

%

M

C A V S 1.0

75

12

13.3

0.42

为7.4%~8.0%,转鼓指数(+6.3mm )为75%。球团系统通过配40%俄罗斯精粉、控制膨润土的加入量,严把造球质量关等措施改善球团矿质量,球团品位由60.5%提高到63.5%,SiO 2为5.2%~6.5%,抗压强度不小于2300牛/个。2.2

提高燃料质量

随着喷煤量不断提高,大部分焦炭的发热剂、还原剂功能逐渐被煤粉代替,而焦炭的骨架作用变得更加重要,焦炭质量的好坏成为决定高炉喷煤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提高焦炭热性能,确保高炉中下部的透气性和透液性。1号高炉焦炭为五焦(干熄焦)和六焦(湿焦)生产。2009年1~3月逐步加大干熄焦的入炉比例(干熄焦70%+30%湿熄焦),干熄焦炭性能见表2。

重视喷吹煤粉的质量,在喷煤比>145kg/t 时,通过喷50%进口澳煤、煤粉粒度(

0.074mm )比例>60%等措施来提高风口煤粉燃烧率,提高置换比。2009年喷吹煤粉主要质量见表3。其质量不足点是煤粉挥发份较低,对提高燃烧率不利。

2.3优化炉料结构

提高球团矿的配比(烧结矿68%+球团矿

27%+生矿5%)。球团矿的常温抗压强度(一般应大于2000牛/个)都可以满足高炉冶炼要求。在高煤比条件下,增加球团矿比例,可以改善高炉透气性和降低渣量[2]。柳钢所用球团均是自产,随着部分高炉的限产,球团矿产量有较大富余,为提高球团配比提供了良好条件。2.4

加强入炉原燃料的管理

烧结矿仓采用悬臂筛网振动筛,通过加风

流板扩大有效面积。为减小料层厚度,采用3个仓同时振,开小料仓斗门,在不影响上料的情况下,尽可能延长振动时间;加强筛网的清理(每班必须清理3次

);尽量减少入炉粉末。3使用高风温

高风温是高炉实现大喷煤的关键因素之一。喷煤后,理论燃烧温度降低,需对风口理论燃烧温度进行补偿,热风温度每升高l00℃,炉缸理论燃烧温度升高60℃,允许多喷煤粉30~40kg/t

[3]

。1号炉采用4座大型球式热风炉供

风,设计风温1150~1250℃。球式热风炉较其它热风炉具有:(

1)蓄热面积大;(2)从传热学角度分析,气流在球床中的通道不规则,多呈紊流状态,有较大的热交换能力,热效率较高,易于获得高风温。这为高炉大喷煤提供了有力条件。现1号炉月平均风温达到1180℃。随着高炉强化冶炼,煤气利用率逐步提高,高炉煤气中CO 含量22%,仅用高炉煤气烧炉已不能满足高炉需求,柳钢决定采用混入焦炉煤气进行富化。

4高炉操作

4.1鼓风动能选择

合适的鼓风动能有利于炉缸工作均匀活跃,

使初始煤气流分布合理,确保炉况稳定顺行,有利于取得良好的技术指标。随着原燃料质量的提高,1号高炉采取以中心为主的气流分布,逐渐缩小风口以提高鼓风动能,2009年1~3月由于无小风口,采用21个Φ130mm +5个Φ135mm 风口生产,明显鼓风动能不足,为保证炉缸的活跃性,一直堵一个风口生产,产量维持在5100~5300t/d 。为了满足喷煤量的增加及炉缸活跃而均匀,4月进行调整风口(19个Φ130mm+7个Φ125mm ),开始全开风口生产,保证标准风速230m/s ,鼓风动能>85kJ 。4.2装料制度的选择

以发展中心装料制度,调整过程本着“先

疏后压”方针。装料制度由P3836343230

23321

K403734322028 222222→P3936343230

22222

K403734322816

222221

→P4038353331

12222

K403734322816

222222

,但第一次调整过程以失败告终。这是由于在喷煤量增大后才开始调整制度,调整滞后,造成了部分冷却板漏水,炉型发生改变,高炉出现风压偏高、不顺等现象,并被迫将煤量退回。原因分析:(1)喷煤比>160kg/t 后由于未及时疏导中心,边缘气流增大较多(见图1),超出边缘温度平均在300℃以上。(2)煤粉进入回旋区后,由于边缘发展,煤粉很快随气流被吹出,边缘高速煤气流夹带着煤粉将冷却板刷烂。(3)根据干法除尘灰测定,当喷煤比>150kg/t除尘灰中含碳量达到30%以上,说明煤粉的燃烧率较差。这是由于边缘发展后,缩短了煤粉燃烧的距离。因此高炉在大喷煤后,必须采用发展中心的煤气流分布,增加煤粉燃烧的行程,从而提高燃烧率。

4.3富氧量

在大喷吹情况下,炉腹煤气量增加,单位截面积通过的煤气量增大,如果上部炉料的透气性变差时将导致炉况不顺,风压升高。为此,可以通过提高富氧量来减少鼓风量,从而减少炉腹煤气量来改善和稳定高炉操作。1号高炉煤比﹥150kg/t,炉腹煤气量明显增加到5800m3/ min,阻力系数增加从4.0~4.3;高炉通过定风量操作,风量维持在≯4150m3/min;增加富氧量,富氧量>5000m3/h,从而降低炉腹煤气量并维持在5700m3/min,煤气阻力系数为4.2。另一方面富氧有助于理论燃烧温度,补偿煤粉分解耗热,提高煤粉的燃烧率。富氧对高炉喷煤肯定是有利的,但需考虑成本。

4.4煤枪管理

高炉均匀喷吹煤粉会使高炉各风口的鼓风动能一致、炉缸热量分配均匀、高炉生产顺行和喷煤量提高,进而提高煤焦置换比。因此加强煤枪的管理:(1)将煤枪Φ18mm增加到Φ20mm,在煤枪不发散情况下尽量插浅,有助于延长煤粉燃烧区间;(2)配管工必须每小时看1次风口,减少堵枪和磨风口,保证全风口喷煤。

4.5加强出铁管理

由于受150t转炉生产配套的装罐制度限制,1号高炉经常有渣铁出不净现象。渣铁能否及时排出是影响煤比提高的一个重要环节,未燃煤粉粘附在渣中,进一步恶化下部的透气性,造成高炉憋风,风压升高。另外高炉仅设计2个铁口,每月都会有单面出铁情况;这就需要炉前操作者有着较高素质和过硬的技术,并且加强炮泥等原料的质量管理。

5成本分析

高炉富氧大喷吹时,不仅要从技术角度考虑,更重要的是成本核算。增加喷煤量目的就是以更多的廉价煤代替昂贵的焦炭,但同时也增加了不少支出费用,如:提高焦炭质量购入的性能好的焦煤;提高喷吹和燃烧率,购买低灰分进口煤;增大富氧及提高风量所支付的动力费用等需进行成本核算。1号炉所用焦炭单价为1607.51元/吨,,混合喷吹煤粉单价为1000元/吨,氧气单价0.33元/立方米,富氧率2%。喷煤比从150kg/t提高到160kg/t时,焦比下降7kg/t,吨铁增加氧量5.3m3/t,经计算每吨铁可以节约0.5元,另外还应考虑到高炉富氧将导致高炉煤气发热值升高带入的效益[5]。

6结语

(1)高炉的稳定顺行是实施大喷煤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了稳定顺行,无从谈起大喷煤

(上接第8页)高烧结矿的转鼓强度,改善其他烧结指标有良好的作用。

(3)Al2O3/SiO2<0.4是形成强度好的铁酸钙的必要条件,为提高烧结矿的转鼓指数,必须控制含Al2O3较高的矿石的配用量,使烧结矿的Al2O3含量<2.0%,保证铁酸钙的生成条件。

(4)在烧结厂原料条件下,烧结矿中的MgO含量超过2.30%时,烧结矿的转鼓强度指数下降,成品率、粒度组成、固体燃料消耗等指标也恶化,因此应该控制烧结矿的MgO为2.00%~2.30%。

(5)随着碱度R的逐步上升,烧结矿转鼓强度、利用系数、成品率、返矿率、<10mm粒级比例、固体燃耗各指标均随之明显改善。但R 的提高也不能无限提高烧结矿转强度等指标,由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在现有的原料条件下,烧结矿的R控制在2.00~2.30倍是可行的。

(6)在烧结厂原料及工艺条件下,烧结矿的FeO含量过低,则转鼓指数、成品率下降,<10mm粒级含量上升;FeO含量过高则利用系数和转鼓强度等同样下降,因此将FeO控制在7.5%~8.5%是最合适的。

(7)随着返矿配比的增加,烧结料层透气性改善,烧结速度变快,高温保温时间短,除利用系数逐步上升外,烧结矿转鼓强度、<10mm 粒级比例、成品率、返矿率、固体燃耗等都随着返矿配比的增加而变差。因此控制高炉返矿率(外返矿率)<15%,使烧结内外返矿率之和<40%,才能保证烧结过程的稳定。

(8)综合上述各种影响烧结矿强度的因素,我们认为在目前有原料及工艺条件下,应尽可能将澳大利亚麦克粉、扬迪粉等褐铁矿的配用量控制在30%以内;磁铁矿最好配用15%~20%;控制高Al2O3的矿石配比,使烧结矿的Al2O3/SiO2<0.4;烧结矿的MgO、FeO分别控制在2.0%~2.3%和7.5%~8.5%;烧结矿的碱度值为2.0~2.3倍;控制高炉槽下返矿(外返矿)率<15%,使内外返矿率之和<40%。满足上述条件,则烧结矿的转鼓强度会保持在较高水平。其它的技术经济指标也较好。

工作。

(2)随着高炉强化冶炼,焦炭层厚度不断变薄,透气性变差,提高干熄焦比例来提高焦炭热性能,从而提高高炉中下部透气性和透液性。

(3)提高原料品位、强度等从而降低渣量(渣量约为350kg),提高烧结矿和球团矿在块状带的强度,有利于保证上部的透气性。

(4)加强入炉原料的管理,加强筛分系统的管理和改造,采用陶瓷制棒条筛。在上料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延长筛分时间,确保入炉原料的粒度。

(5)采用球式热风炉使高风温得到了保证,高炉使用月平均风温1180℃。

(6)通过上下部调剂,下部逐渐缩小风口面积,上部必须采用发展中心的装料制度,从而保证炉缸的均匀活跃及增加煤粉的燃烧行程,提高煤粉燃烧率。

(7)加强煤枪改造和管理,尽量采用粗煤枪,在保证煤粉不发散时,尽可能插浅,以增加煤粉的燃烧行程,提高燃烧率。

(8)在采取精料等措施后来提高喷煤比,应定期全面进行成本核算,确保喷吹后得到好的收益。

参考文献

1周渝生,项钟庸.高炉实现合理喷煤比的技术分析.中国金属导报,2009,(4)2项仲庸.高炉设计——

—炼铁工艺设计理论与实践.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 3周传典.高炉炼铁生产技术手册.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

4王维兴.提高喷煤比的技术措施.中国金属导报,2009,(12)

5焦刚.富氧对炼铁的影响.中国金属导报,2009,(4)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