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FACTS和新型输电技术发展现状_省略_在我国特高压电网中的应用前景研究_王义红

FACTS和新型输电技术发展现状_省略_在我国特高压电网中的应用前景研究_王义红

FACTS和新型输电技术发展现状_省略_在我国特高压电网中的应用前景研究_王义红
FACTS和新型输电技术发展现状_省略_在我国特高压电网中的应用前景研究_王义红

第32卷第4期2013年10月

电工电能新技术

Advanced Technology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Energy

Vol.32,No.4Oct.2013

收稿日期:2012-

06-20基金项目: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XT84-10-002)作者简介:王义红(1981-),男,山西籍,工程师,博士,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规划、分析与运行;

周勤勇(1977-

),男,江苏籍,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分析与规划。FACTS 和新型输电技术发展现状及在我国

特高压电网中的应用前景研究

王义红,周勤勇,卜广全,郭小江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100192)

摘要:本文总结了目前国际上新型输电技术和FACTS 技术的特点,并结合我国坚强智能电网“十二五”中长期规划,分析国际上输电领域和FACTS 领域各种新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定性给出各种新技术在我国特高压电网中的应用场合以及建议。关键词:特高压电网;新型输电技术;FACTS ;应用前景

中图分类号:TM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

3076(2013)04-0084-071引言

近年来,国际上各种新型输电技术不断涌现,大

部分目前还处于研究开发阶段,尚未大规模投入实际运行。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

各种新型FACTS 技术也层出不穷,其中基于可关断器件(如IGBT )的电压源控制型FACTS 技术在低压输配电网中有所应用,但是在特高压输电网中还鲜有实例。

我国目前正在大力推进以特高压骨干电网为基础,各级电网协调发展,以信息化、自动化和互动化为主要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因此,非常有

必要研究国际上各种新型输电技术和FACTS 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其在我国特高压电网的应用前景。

2

FACTS 和新型输电技术发展现状

2.1

静止无功补偿器(SVC )

静止无功补偿器(SVC )由可控支路和固定(或

可变)电容器支路并联而成,主要有三种结构型式

[1-3]

(1)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hyristor Controlled Re-actor ,TCR)

(2)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hyristor Switched Ca-pacitor ,TSC )

(3)自饱和电抗器(Saturated Reactor ,SR)

静止无功补偿装置是从20世纪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在20世纪60年代初英国GEC 公司研制出了SR型静止无功补偿装置,

并在1964年应用于工业冲击负荷用户。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70%SVC 装置安装的主要目的是进行电压控制、无功平衡、减少电压波动和闪变、改善供电质量等,一般安装在系统受端;而其余安装的主要目的是增强电压支撑、提高系统阻尼和改善系统的暂态稳定性,一般安装在远距离输电线的中间变电站。

我国的SVC 投入数量和容量都远远低于国外水平,

2004年鞍山红一变国产示范化SVC 工程的顺利实施并投入运行,

标志着SVC 国产化技术已趋于成熟。该工程采用TCR和各滤波支路全部直接挂接在35kV 母线,容性总安装容量120Mvar ,TCR额定容量80MVA 的设计方案,实现了对电网的动态无功调节,稳定电网电压,并抑制冲击负荷和谐波对电网的影响。2.2

可控并联电抗器(CSR)

可控并联电抗器(CSR)是指能够实现电抗值连

续或分级控制的并联电抗器[4-6]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对于超高压长线路,基本采用固定电抗器来限制过电压,但固定电抗器同样也限制了系统调压能力,为此,一般在变压器低压侧

第4期王义红,等:FACTS和新型输电技术发展现状及在我国特高压电网中的应用前景研究85

配以相应容量的低压无功补偿装置以满足系统调压需求。

可控电抗器在现有电网中的应用并不多(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有多个应用实例,安装于母线上,功能类似于SVC,主要起调压作用),主要原因是现有超高压电网采用固定电抗器和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相配合的方式基本解决了限制过电压和无功补偿的矛盾。

2.3可控串补(TCSC)

可控串补(TCSC)作为灵活交流输电技术中的典型控制装置,其应用呈现出日益广泛的趋向。其作用可以归纳为[7-14]:

(1)TCSC的POD环节主要用于提高系统的阻尼,改善系统的动态稳定性能。

(2)TCSC的强补环节可用于提高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3)当系统网架加强时,TCSC可考虑用于系统的无功补偿与调压,以拓展其应用功能。

(4)TCSC与晶闸管可投切串联电容器补偿相配合,可考虑用于系统的潮流调整,以拓展其应用功能。

(5)对于TCSC要从其可以发挥作用的历史时段内进行客观的评价,如果系统条件发生变化,导致TCSC作用有限时,并不能因此而抹煞TCSC的历史功绩。

TCSC技术由于其优良的性能已被国内外广泛关注,世界上已经有多个国家正式投入运营,如美国、瑞士、巴西及印度等,所应用的输电线路最高电压等级是500kV。

我国对TCSC的研究工作从1996年正式开始,国内第一套TCSC工程是在南方电网天广通道的平果变电站,应用电压等级为500kV,于2003年投入运行;2004年12月,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套TC-SC装置在甘肃省成县220kV成县变电站投入运行,应用电压等级为220kV;2008年5月由我国自主研发的500kV伊冯TCSC装置通过专家鉴定,该工程整体技术水平国际领先。

2.4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

STATCOM和SVC都是并联在电网中起到无功补偿的作用,但从性能上讲,STATCOM要优于SVC。SVC(TSC+TCR型)是通过晶闸管控制电抗器中的电流和电容器组成的投切,从而控制无功输出的大小。STATCOM多由电压源换流器构成,通过控制换流器输出电压与系统电压间的差使STATCOM吸收或者发出无功。它具有体积小、低电压特性好、响应速度快等特点,可用于电力系统动态无功补偿、增强系统的稳定性等[15]。

目前世界上有多个国家投运了STATCOM工程,如日本、美国及英国等,这些工程的最高电压等级为500kV,最高容量为"133Mvar。

我国自1986年起开始STATCOM的研究。1999年3月,国家电网公司和清华大学联合研制成功基于GTO的"20Mvar STATCOM装置,并在河南省洛阳朝阳220kV变电站投运,2006年2月,国家电网公司和清华大学联合研制了世界上首台基于IGCT的容量为"50Mvar的STATCOM装置,在上海黄渡分区西郊变电站投运。

2.5多端直流输电(MTDC)

在大区电网互联中,交流电网主要局限在大区内部发展,而大区电网之间以直流电网互联,以利于实现大区电网间的非同步运行与隔离,克服容量过大的交流电力系统长距离互联所带来的稳定问题,改善大区电网的动态品质,提高大区电网的稳定性,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然而,传统的直流输电大多为双端系统,仅能实现点对点的直流功率传送,当多个交流系统间采用直流互联时,需要多条直流输电线路,这将极大提高投资成本和运行费用。于是,多端直流输电(Multi-Terminal HVDC,MTDC)系统便应运而生[16-18]。

世界上已有多个国家投入运行了多端直流输电工程,如意大利、加拿大、日本及美国等,最高端子数为5端。

目前高压直流输电在我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课题。以南方电网为例,目前建成了“五交三直”的西电东送通道,即天生桥至广东三回、贵州至广东500kV双回交流输电线路、和天生桥至广州、安顺至肇庆、三峡至广东500kV 直流输电线路,形成了一个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由于同一电网的相邻区域里受电,必然在交直流输电系统之间,以及直流输电系统的各个回路之间产生相互影响,易于导致直流换相失败,甚至多回直流输电系统同时换相失败。如果在多回直流输电系统同时或相继发生换相失败,必然导致受电端接受的功率大幅度降低,对该端的交流系统稳定性产生极大影响。为解决南方电网中多电源供电、多落点受电的问题,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有效克服重大灾难性

86电工电能新技术第32卷

事件的发生,探讨和研究MTDC输电技术,无疑具有极大的意义。

2.6柔性直流输电(HVDC Light)

随着电力半导体技术,尤其是IGBT的快速发展,在HVDC中采用以全控型器件为基础的电压源换流器(VSC)的条件已经具备。1990年,ABB公司把VSC与IGBT相结合,提出了轻型高压直流输电(HVDC Light)的概念,并于1997年3月在瑞典中部进行了首次HVDC Light的工业试验[19-21]。

目前国际上已有多项HVDC Light工程,如1999年瑞典、1999年和2002年澳大利亚、2000年丹麦、2000和2002年美国都有工程正式投入运行。

我国电力科技工作者一直关注HVDC Light技术的发展,并开展了一些初步的研究工作。该技术的各方面优势也已引起一些应用单位的注意,正在考虑在实际输配电工程中予以采用。但总体上说,该项研究在我国基本处于空白。尽快提高该技术的研究水平并尽快投入应用,具有十分迫切而重要的现实意义。

2.7半波长交流输电

半波长交流输电是指输电的电气距离接近一个工频半波,即3000km(50Hz)的超远距离三相交流输电。随着超远距离大功率传输需求的不断增加,半波长交流输电技术受到关注。半波长交流输电技术的优点之一是半波长交流输电线路的功率因数高,且在输电距离等于或稍大于半波长的情况下,其结构比任何可能的超远距离交、直流输电系统都更为简单;再者,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交流输电设备的制造比换流装置的引进和维护更为经济[22,23]。

目前巴西、加拿大等幅员辽阔的国家在推进半波长交流输电技术的研究,以应对日渐迫切的超远距离输电需求。韩国也正致力于利用半波长输电将西伯利亚大水电送往本土。

国内的西部能源基地(如新疆煤电)与东部负荷中心(如珠三角)之间距离有些可达3000km,且输电容量巨大。未来还可能开发与中国毗邻的俄罗斯、蒙古等国的电力能源向中国输送,距离也在3000km以上,超出了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经济输送距离。这种特殊需要的超远距离送电,使得特高压半波长交流输电技术有望成为中国未来可能的输电方式之一。3特高压电网FACTS和新型输电技术应用前景分析

3.1静止无功补偿器(SVC)

在特高压特大容量直流输电系统接入电网后,部分特大容量直流发生双极闭锁后所导致的受端电网大的功率缺额,需通过交流电网远距离增大传输功率来补充受端电网的功率缺额。在中间电网电压支撑不足的情况下,电网遭遇上述扰动冲击后,会失去稳定。针对上述情况,在特高压交流电网中装设SVC等动态无功功率补偿设备,提高电网大功率传输通道的电压支撑能力是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水平的必要措施。例如,规划准东-河南"800kV、8000MW 直流输电系统和乌东德-温州"1000kV、10000MW直流输电系统特高压电网就很有必要装设SVC。

(1)准东-河南"800kV直流输电系统

准东-豫西直流发生双极闭锁故障后,受端河南电网在暂态过程中未失稳,在故障发生约17s后,由于华北向华中“北电南送”交流电网负载增大,在电网动态电压支撑能力不足的条件下,导致电网动态失稳。豫北、晋东南等特高压变电站装设500Mvar 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VC可使电网稳定。

(2)乌东德-温州"1000kV直流输电系统

在乌东德-温州直流输电功率为10000MW条件下发生双极闭锁,如果不采取切机措施,由于转移的功率大,承担转移功率的整个交流输电通道电气距离很长,在其负载进一步加重的条件下,该故障将导致不同地区的发电机群相对角逐步摆开而失步。故障后川渝-鄂、华东-华中、豫-鄂机群的相对角逐步摆开而失步。

乌东德-温州特高压直流双极闭锁故障后,从功率转移的情况看,暂态过程中转移到交流通道每一回线的功率峰值并不大,尚未达到每回线路的热稳定极限,并没有因功率转移而引起部分线路负载过大,但由于从乌东德经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至浙江的电气距离太长,而且在湖南、江西段电压支撑较弱,因此在暂态过程中仍会引起区域间发电机群相对功角失稳。

在特高压电网中安装SVC是针对特大容量直流双极闭锁后避免大区电网之间解列的有效措施,为了提高电网的安全稳定水平,有必要在重庆、长沙、南昌、湘南、赣州等特高压电网中安装SVC。

3.2可控并联电抗器(CSR)

第4期王义红,等:FACTS和新型输电技术发展现状及在我国特高压电网中的应用前景研究87

可控并联电抗器(CSR)既能完成容量大范围内快速平滑可调,使输电系统实现无功平衡,又能限制工频和操作过电压,达到控制电压的目的[4-6]。

特高压电网的发展遵循电网发展的客观规律,初期电网潮流相对不重,无功平衡问题并不十分突出,在变电站配置额定容量的低压电容后,能够满足无功平衡要求,对于CSR的需求并不明显,浙中情况一直持续到“十二五”后期,到2015年,特高压电网个别变电站出现了无功补偿不足的问题,但特高压电网整体电压水平仍然能够维持在比较合理的水平。

到2020年,特高压电网逐步进入比较成熟阶段,特高压电网的输送能力开始得到充分利用。特高压线路的潮流明显提升,多数线路达到了4000MW/回以上,特高压线路和变压器的无功损耗均成平方关系增加,无功不足的矛盾突出,对于CSR的需求变得明显。因此应首先选择潮流水平最重的2020年进行CSR的需求分析。同时,2020年特高压SC的应用会导致特高压线路的无功需求减少,而且2015年也可能出现局部潮流过重的情况,因此对2015年也有必要进行CSR的需求分析,以确定需求出现的时机。

根据分析,特高压电网华北地区在“十二五”期间可以考虑在晋中站安装CSR,而在“十三五”期间可考虑在渭南东站安装CSR;华东地区可以考虑在徐州站安装CSR;华中地区在“十二五”期间可以考虑在绵阳站、荆门站和万县站安装CSR,而在“十三五”期间可考虑在驻马店站、宜昌南站和长寿站安装CSR。

3.3可控串补(TCSC)

TCSC是一种通过晶闸管控制来实现补偿度调节的补偿装置,与固定串补(SC)有一些共性:如通过串联补偿缩短输电系统之间的电气距离、提高输电线路的输电能力;但还有它独特的地方:TCSC可以抑制SC引发的次同步谐振[7-14]。

TCSC在特高压电网中没有应用实例,目前我国最先进的TCSC为2008年5月由我国自主研发的500kV伊冯TCSC装置,该工程是目前世界上TCSC 串补度最高、串补容量最大、额定提升系数最大、阀额定电压最高、运行控制灵活的TCSC装置,整体技术水平国际领先。

TCSC在特高压电网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还没有经过论证,但是可以给出一个研究思路:

(1)确定研究范围。TCSC在研究范围上与固定SC有共性,长距离输电通道。

(2)高压TCSC的特性分析。这里包括不同输送容量下、不同串补度下TCSC对系统的影响。进一步,不同串补度又可以分为不同总串补度和不同可控串补度。

(3)特高压TCSC的需求分析。这里包括TCSC 对输电能力、暂态稳定性、低频振荡尤其是次同步谐振的影响,针对某一条或者某几条输电通道采用TCSC之前和之后,系统次同步谐振的变化情况。

目前的研究,通过配置PSS,系统动态阻尼水平满足运行要求。今后可能应用的场景是在主要特高压输电通道上实现潮流均衡等。

3.4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

特高压输电网主要需解决的问题是在输电通道中间节点提供大量的动态无功补偿功率以增强输电网的电压支撑,提高线路输送容量、降低电网网损。若采用STATCOM,目前在技术上还难以适应,而且价格也难以承受。目前STATCOM所具备的技术特色和设备容量规模尚不能适应特高压变电站的无功功率补偿需求。

STATCOM目前难以应用于特高压电网中的主要原因有如下3个:

(1)成本高。STATCOM主回路中应用的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目前能承受的电压、电流等级仍然较低,并且价格昂贵,要将其应用于特高压电网,STATCOM主回路必须采用多电平技术,成本太高;此外,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开通和关断过程损耗较大,长期运行发热量大的晶闸管阀,需要花费大量资金设计及建造散热和冷却装置。

(2)运行可靠性差。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的开关缓冲电路以及保护电路结构复杂,高电压、大电流情形下可靠性较差。

(3)缺乏高电压等级电网运行经验。目前STATCOM在500kV超高压电网中还未有应用,缺乏高电压等级电网的运行经验。

3.5多端直流输电(MTDC)

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由3个或3个以上的换流站及连接换流站之间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组成。它与交流系统有3个或3个以上的连接端口,能够实现多个电源区域向多个负荷中心供电,比采用多个2端直流输电系统更为经济。多端直流输电系统中的换流站既可作为整流站运行,也可作为逆变站运行,

88电工电能新技术第32卷

运行方式更加灵活,能够充分发挥直流输电的经济性和灵活性[16-18]。

多端直流输电有一些适应性要求:

(1)仍然适用于大容量、远距离输电,如送端和受端的距离应在1000km以上,输送的总容量应该在6000MW以上,采用的电压等级应为?800kV及以上。

(2)考虑到实际工程的复杂性,送端或受端最适当的起(落)点数为2个。

(3)送端(受端)的两个电源(负荷)中心的容量应在3000 5000MW之间,且两个中心的功率水平比值应在1.15 0.85之间。

(4)送端(受端)的两个电源(负荷)中心的距离应在100 300km之间。若距离太近,则不能发挥多端的技术优势;若距离太远,当低端换流器退出运行后,将出现太长的接地极线路,通信延时也将增大。此外,中压直流线路可能采用较小截面的导线,距离过长在运行中会产生较大损耗。

(5)各起(落)点经校核满足系统安全稳定的要求,满足功率流向和消纳的远、近期发展趋势、满足大件运输、交流系统接入等要求。

结合“十二五”规划,应用建议如下:

(1)宁东-浙江特高压直流受端可以采用多端直流方案,技术上看,新增绍兴落点将一半容量在浙南地区消纳,本期电力消纳好,远景同特高压浙中站供区有一定置换。同单落点方案相比,直流接入及电网调整工程量小,电网潮流分布好,可减少受端交流配套工程,降低电网短路电流水平,部分故障方式下电网裕度大,综合投资少,至绍兴的直流通道及直流落点选择有一定难度。总体来看,宁东直流应用多端直流技术有一定优势。

(2)酒泉-湖南直流送端可以采用多端直流方案,从技术上看,采用多送端直流,既能实现风火打捆外送,减轻网内交流通道的压力,还能够避免潮流迂回的问题。从经济上看,在不占用现有规划资源(安西-桥湾-酒泉750kV双回)的情况下,只需要新建桥湾-安西的750kV线路,为桥湾换流站提供支撑,而无需再新建桥湾-酒泉的750kV或者至少可以减少桥湾-酒泉750kV线路的回数,可以大幅降低交流配套设施的投资。同单一起点在桥湾的方案相比,两个换流站(桥湾和酒泉)相距约220km且属于新换流站在直流线路中间的情况,两起点方案综合投资较省。

(3)溪洛渡-浙江特高压直流采用多端直流从技术上来看是可行的,但从经济性角度考虑,由于500kV交流网架已经建成,单落点方案经济性更优。

(4)其他工程中,哈密-河南特高压直流、准东-重庆特高压直流、蒙西-溧阳特高压直流、锡盟-泰州特高压直流、呼盟-山东特高压直流的受端也可考虑采用多端直流技术。

3.6柔性直流输电(HVDC Light)

柔性直流输电是一种以电压源换流器、可控关断器件和脉宽调制(PWM)技术为基础的新型直流输电技术。这种输电技术能够瞬时实现有功和无功的独立解耦控制、能向无源网络供电、换流站间无需通信、且易于构成多端直流系统。另外,它也有一些缺点,如造价高、损耗大,特别是不适合采用架空线路,需要铺海底电缆[19-21]。

由于柔性直流不宜采用架空线路,并且输电距离越远,成本越高,因此在输电距离70km内可以考虑采用柔性直流输电方案。

结合“十二五”规划内容,应用建议如下:

(1)500kV金家变-雁水变海底直流工程对于提高大连南部地区的供电可靠性,增强两座500kV变电站间的互供能力作用较大,建议采用柔性直流工程。

(2)向阳汇集站-长岭变风电送出系统可考虑采用柔性直流等输电技术。

(3)酒泉地区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丰富,但是部分风能和太阳资源丰富地区远离750kV变电站,可以考虑采用柔性直流输电将这些地区的风电和光电送出。

3.7半波长交流输电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已有研究结果表明:特高压点对网半波长交流输电的输电能力为5.6 5.7GW,超过其自然功率[22]。

中国电力发展战略中,远距离、大容量的输电方式不可避免。例如,一些西部的能源基地到沿海负荷中心距离约为3000km,输电距离恰好接近半波长交流输电要求的工频半波长范围,因此可以考虑青海、宁夏、四川等到福建、上海地区的半波长输电方案。

4结论

(1)发展新型输电技术以及FACTS技术是实现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的较好选择。

第4期王义红,等:FACTS和新型输电技术发展现状及在我国特高压电网中的应用前景研究89

(2)新型输电技术以及FACTS技术能够满足我国特高压电网的安全性要求。

(3)广泛采用各种先进输电技术和FACTS技术手段,可以有效提高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系统的安全稳定水平。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邵瑶,汤涌,郭小江,等(Shao Yao,Tang Yong,Guo Xiaojiang,et al.).2015年特高压规划电网华北和华

东地区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换相失败分析(Analy-

sis on commutation failures in multi-infeed HVDC trans-

mission systems in North China and East China power

grids planned for UHV power grids in2015)[J].电网技

术(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11,35(10):9-15.[2]李珊,康积涛,刘伟,等(Li Shan,Kang Jitao,Liu Wei,et al.).静止无功补偿器对电压稳定影响的局部

分岔分析(Local bifurcation analysis of influence of SVC

on voltage stability)[J].电网技术(Power System Tech-

nology),2011,35(8):181-185.

[3]张志强,肖湘宁(Zhang Zhiqiang,Xiao Xiangning).串补线路次同步谐振分析及SVC抑制方法研究(Analy-

sis and SVC mitigation of SSRin series compensated sys-

tem)[J].现代电力(Modern Electric Power),2010,27(1):17-21.

[4]田铭兴,励庆孚(Tian Mingxing,Li Qingfu).磁饱和式和变压器式可控并联电抗器(Magnetic saturation

type and transformer type controllable shunt reactor)[J].

高电压技术(High Voltage Engineering),2003,29

(7):26-28.

[5]陈维贤,陈禾(Chen Weixian,Chen He).可控并联电抗器的功能和调节(Function and regulation of control-

lable shunt reactor)[J].高电压技术(High Voltage En-

gineering),2006,32(12):92-95.

[6]杜斌祥,张友鹏,田铭兴,等(Du Binxiang,Zhang Youpeng,Tian Mingxing,et al.).特高压可控并联电

抗器补偿度的研究(Research on compensation degree of

UHV controllable shunt reactor)[J].高压电器(High

Voltage Apparatus),2010,46(11):5-9.

[7]秦晓辉,申洪,周勤勇,等(Qin Xiaohui,Shen Hong,Zhou Qinyong,et al.).特高压串补线路沿线电压分布

及串补布置方案研究(Voltage distribution along the

line and disposition scheme of series capacitors for UHV

transmission lines with series capacitor)[J].中国电机

工程学报(Proceedings of the CSEE),2011,31(25):

43-49.

[8]谢小荣,郭锡玖,吴景龙,等(Xie Xiaorong,Guo Xi-jiu,Wu Jinglong,et al.).上都电厂串补输电系统附加

励磁阻尼控制抑制次同步谐振的现场试验(Field tests

of SEDC for damping subsynchronous resonance in Shang-

du series-compensated transmission system)[J].中国电

机工程学报(Proceedings of the CSEE),2010,30(1):

27-32.

[9]张少康,李兴源,张振,等(Zhang Shaokang,Li Xingyuan,Zhang Zhen,et al.).TCSC及其主动阻尼控

制对次同步谐振的抑制(Research on suppressing sub-

synchronous resonance by TCSC and its active damping

control)[J].电网技术(Power System Technology),

2010,33(1):22-26.

[10]汤海雁,武守远,戴朝波,等(Tang Haiyan,Wu Shouyuan,Dai Chaobo,et al.).抑制次同步谐振的可

控串补底层附加阻尼控制算法(Additional SSRdamp-

ing control of TCSC vernier controller)[J].中国电机工

程学报(Proceedings of the CSEE),2010,30(25):

117-121.

[11]刘敏,周孝信,田芳,等(Liu Min,Zhou Xiaoxin,Tian Fang,et al.).抑制次同步振荡的可控串补附加阻尼

控制(Supplementary damping control of TCSC for sub-

synchronous oscillation suppression)[J].电网技术

(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10,34(10):65-70.[12]郑蕤,肖湘宁,李伟(ZhengRui,Xiao Xiangning,Li Wei).复杂交直流系统次同步振荡模态辨识及仿真验

证(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 mode analysis of AC/DC

system using prony and time domain method)[J].高电

压技术(High Voltage Engineering),2010,36(12):

3035-3040.

[13]张晓天,侯凯元(Zhang Xiaotian,Hou Kaiyuan).采用可控串补的远距离输电系统稳定性研究(Study on the

stability of long distance transmission system with TCSC)

[J].现代电力(Modem Electric Power),2011,28

(3):12-16.

[14]魏明,王宇红,戴朝波(Wei Ming,Wang Yuhong,Dai Chaobo).伊敏—冯屯可控串补控制策略的RTDS实验

研究(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control strategy of TCSC

for UHVAC transmission system from Yimin to Fengtun by

real-time digital simulator)[J].电网技术(Power Sys-

tem Technology),2009,33(4):71-76.

[15]李海琛,刘明波,林舜江(Li Haichen,Liu Mingbo,Lin Shunjiang).考虑暂态电压安全的STATCOM安装

地点选择和容量优化(Selection of STATCOM’s instal-

lation site and capacity optimization considering transient

voltage security)[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1),2011,39(5):69-77.[16]陈霞,林卫星,孙海顺,等(Chen Xia,Lin Weixing,Sun Haishun,et al.).基于多端直流输电的风电并网

技术(LCC-MTDC technology for wind farms integration)

[J].电工技术学报(Transactions of China Electrotech-

nical Society),2011,26(7):60-67.

[17]袁旭峰,程时杰,文劲宇(Yuan Xufeng,Cheng Shijie,Wen Jinyu).基于CSC和VSC的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

90电工电能新技术第32卷

统及其仿真(Simulation study for a hybrid multi-terminal

HVDC system based on VSC and CSC)[J].电力系统自

动化(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6,30

(20):32-37.

[18]张文亮,汤涌,曾南超(Zhang Wenliang,Tang Yong,Zeng Nanchao).多端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及应用前景

(Multi-terminal HVDC transmission technologies and its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China)[J].电网技术(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10,34(9):1-6.

[19]张东辉,冯晓东,孙景强,等(Zhang Donghui,Feng Xiaodong,Sun Jingqiang,et al.).柔性直流输电应用

于南方电网的研究(Research of VSC HVDC application

to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J].南方电网技术

(Southern 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11,5(2):1-

6.

[20]王海军,陈潜(Wang Haijun,Chen Qian).轻型直流输电技术在我国电网的应用(Investigation on applying

HVDC light to China power grid)[J].中国电力(E-

1ectric Power),2009,42(11):32-35.[21]李广凯,梁海峰,赵成勇(Li Guangkai,Liang Haifeng,Zhao Chengyong).适用于风力发电的输电技术———轻

型直流输电技术(HVDC light:a perfect technology for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ind fields and power system)

[J].国际电力(International Electric Power for China),2004,8(1):38-40.

[22]秦晓辉,张志强,徐征雄,等(Qin Xiaohui,Zhang Zhiqiang,Xu Zhengxiong,et al.).基于准稳态模型的

特高压半波长交流输电系统稳态特性与暂态稳定研究

(Study on the steady state characteristic and transient sta-

bility of UHV AC half-wave-length transmission system

based on quasi-steady model)[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Proceedings of the CSEE),2011,31(31):66-76.[23]王冠,吕鑫昌,孙秋芹(Wang Guan,Lv Xinchang,Sun Qiuqin).半波长交流输电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Research station and prospect of half-wave-length AC

transmission system)[J].电力系统自动化(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10,34(16):13-18.

Study on state-of-the-art of FACTS and new transmission technologies

and prospect of utilizing in UHV of China

WANG Yi-hong,ZHOU Qin-yong,BU Guang-quan,GUO Xiao-jiang

(China Electric PowerResearch Institute,Beijing100192,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international present status of development of new transmission technologies and new FACTS technologies,and then analyzes the prospect of utilizing of kinds of new transmission technologies and new FACTS technologies in China,combined with long-term planning of our strong and smart power grid in the Twelfth Five-year Program(2011-2015).Finally the paper gives suggestions of utilizing of kinds of new transmis-sion technologies and new FACTS technologies in ultra high voltage(UHV)grid of China.

Key words:ultra high voltage(UHV);new transmission technology;FACTS;

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

prospect of utilizing

(上接第68页,cont.from p.68)

improved drive modes.On these bases,by using Ansoft,the electromagnetic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oftware,two finite element models with different drive coil number under each drive mode in the case of same external circuit have been built and simulated.By grouped comparison of driving force,projectile speed and driving current,this paper made the conclusion that multipole mode is superior to multi-blade mode.

Key words:electromagnetic launcher;multipole mode;multi-blade mode

国内外特高压输电技术发展情况综述

国内外特高压输电技术发展情况综述 (一) 调研题目:关于特高压输电技术国内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调研目的:通过认真分析和研判从检索、查询、索取等多渠道获得大量的技术文献,掌握了特高压输电技术国内外的发展情况,据此完成本调研 报告,为我省未来特高压的规划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编写人员:何旭东、王瑗、刘斌蓉 调研时间:2005.4. ~2005.9 调研地点:成都 1.背景 自从电能作为人们生活中廉价而又清洁的能源以来,随着电网的不断发展壮大,输电电压经历高压、超高压两个发展阶段,目前又跨入了特高压输电的新的历史时期。这种发展标志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电力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近来,由于石油价格的暴涨,1993年11月在宜昌召开的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与电网技术综合学术年会上发表《关于着手开展特高压输电前期科研的建议》以来,各方面的人士对特高压输电技术给予了高度的关注。 那么何谓特高压输电呢?特高压输电系指比交流500kV输电能量更大、输电距离更远的新的输电方式。它包括两个不同的内涵:一是交流特高压(UHC),二是高压直流(HVDC)。具有输电成本经济、电网结构简化、短路电流小、输电走廊占用少以及可以提高供电质量等优点。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的定义:交流特高压是指1000kV以上的电压等级。在我国,常规性是指1000kV以上的交流,800kV以上的直流。 我们国家是在何种情形下进行特高压研究的呢?不妨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看: 从能源利用上来说,看国际上常以能源人均占有量、能源构成、能源使用效率和对环境的影响,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程度。目前我国人均年消耗的能源水平很低,如果在21世纪中叶赶上国际中等发达水平,能源工业将要有大的发展。据最近召开的世界能源第十七次会议预测,世界能源工业还要进一步发展,到2030年,世界的能源产量将翻一番;到21世纪末再翻一番,其中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印尼等发展中国家。我国电力将在未来15~20年内保持快速增长,根据我国电力发展规划,到2003年、2010年、2020

浅谈高压直流输电对交流电网继电保护影响

浅谈高压直流输电对交流电网继电保护影响 摘要:目前在交流电网的继电保护工作中尚且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工作人 员引起注意并且加以解决,比如直流输电的交流母线通过多条线路和多落点接入 交流电网,对含有直流馈入的电网做仿真分析,在直流馈入点附近采用受影响小 的继电保护装置等等,这些都是可取的措施。 关键词:高压直流;输电;交流电网;继电保护;分析 1导言 近年来我国尤其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用电需求增长很大,但是我国能源丰富地 区大都在西部,这种能源和负荷分布不平衡的局面促使我国实行“西电东送”工程,因此,大力开发西南水电,采用特高压直流将电能输送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势在必行。 2直流偏磁成因 对于特高压直流输电来讲,较之于常规高压直流输电有所区别,而且运行方 式也非常的复杂,即便是一个双极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其运行方式也可能达到二 十多种。当电极不对称以大地作为回路运行过程中,直流电流就会以大地作为一 部分构成一个回路,如此强大的电流会在接地极址位置形成相对比较恒定的电流场,进而对接地极与周围交流系统产生巨大的影响。实践中可以看到,距离接地 极址越近,则直流电场就越大,反之亦然。 2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继电保护的整体情况和存在问题 2.1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继电保护的整体情况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换流技术为基础的交流电网继电保护技术就开始有了 进步,尤其是在高压直流输电上取得了更可喜的发展成果。在当前情况下,用作 长距离高能量电能传输的更多的是依靠半控型器件晶闸管的电流源换流器高压直 流输电(CSCHVDC);而由全控型器件构成的电压源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则偏向于受端弱系统。与此相对应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电网构造从之前的两端系统拓展成多段的体系;电网的线路也发生了改变,从之前单纯的海底 电缆形式转变成架空线路和电缆共存的形式;此外,高压直流输电在运输的地域 宽度、功率大小、电压高低等方面都展现了更突出的优势。目前的直流输电电网 继电保护工作在开展时,主要依靠ABB和SIEMENS公司,分为几种不同的保护方式。 2.2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继电保护的现存问题 从保护效果的形成机制看,目前的直流输电继电保护工作成效不高,主要是 因为设计理念不先进、方案可实施性不强,主保护工作不力是因为系统的灵敏性弱、故障处理不到位、整体规划不强、采样率要求太高和对干扰的抵抗程度低等等。而后备保护工作不到位,则是因为保护的时效性不强、低电压保护缺少根据 等等原因。就交流电网的保护配置方面看,直流输电的保护类型太过单调,不够 可靠,一旦发生故障不能及时处理。 3交流电网的现状 自从第一个交流发电站成立以来,交流电网凭借以下的优势迅速的发展并被 广泛的使用。一是利用建立在电磁感应原理基础上的交流发电机可以很经济方便 地把机械能(水流能、风能)、化学能等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交流电源和 交流变电站与同功率的直流电源和直流换流站相比,造价大为低廉。二是交流电 可以方便地通过变压器升压和降压,这给配送电能带来极大的方便。随着技术的 不断深入,交流电网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交流输电不能做

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策略分析

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16-08-15T11:02:22.530Z 来源:《文化研究》2016年3月作者:涂能吉 [导读] 我们要以专业的眼光、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未来中小学基础教育,争取多元化发展教育模式,为中小学教育工作,添砖加瓦。 涂能吉 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禾斛岭小学 :335104 【摘要】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一直是我国乃至世界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得较晚,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一段差距。而教育的深化改革对我们教师专业化发展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发展的现状存在教师专业知识守旧、意识不强、知识偏弱、研究不足甚至产生职业倦怠等现象。针对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我试着从教学观念、学校培训、教师个人等方面做出策略分析,以顺应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策略分析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解及标准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更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动态发展过程。教师专业发展内容包括.专业理想的建立、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专业能力的提高以及自我的形成。简单地概括教师专业发展就是一个终生学习的过程。通过对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研究,我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的界定应该包含以下几点:一是教师要掌握较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二是具备充足的教育学与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以符合不同特点学生的教育需求。三是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尊重并关爱学生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四要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并不断地反思总结以培养自身的创新及科研能力。最后是终生学习的能力。 二、教师专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有一千万左右的教师,是国内最大规模的专业团体,承担着世界上最大的中小学教育。但我们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速度还远跟不上我们教改的步伐。广大教师队伍中不乏教育观念弱后,创新意识、科研能力不足及职业道德意识淡薄的情况。严重束缚中小学的成长与发展。具体表现为: 1、专业意识淡薄。没有把教师的职业当成一种自我实现的工作,而只是一谋生的手段。随着年纪的增长工作越来越没有动力。 2、教学模式单一。多数老师传统观念占据主导,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使学生失去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遏制的思维的宽度与广度,这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极为不利的。 3、教师综合素质低 目前我国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依旧欠缺,部分地方教师资源匮乏,这些地方以小城市及偏远地区,贫困地区为主。为此,国家对小学数学教师的选拔门槛并不高,这就导致了地区教师水平下降,以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水平低的地区依次递减。 4、专业研究不足。长期以来的教研及教学常规工作和教师培训被许多教师看成是形式,把教研与教学分开,课堂中大多还是凭自己的经验与感觉去教学。教学效果及质量不尽人意。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策略 (一)积极进行教师专业化培训 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有专业的素质框架,这样的专业素质框架分别体现在四个方面:学科教学能力;教师职业观与职业道德;教学观;教师学习与发展观。所以,而学校为了能够教育出更加优质的学生,就应该重视对教师的教育技能的培训,增加重视度。而身为一名专业中小学教师,应该具备完整的系统的相关教育教学知识,首先最基本的就是符合教师身份的知识,另外还应该熟悉相关的教育心理学知识、教育学知识、教学法知识,无论面对何种状况都能够熟练地运用相关的技能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培养。 (二)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实现自主发展 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渠道来加强自身的教育理论知识,缩小与教改要求的差距。积极投身到教学改革和教育研究当中去。教学实践研究是提升教师专业成长最为有效的途径。教师要学会观察与思考善于在教学中发展研究问题,进行课题研究,制定研究计划和方案。其次要加强自我训练,开展听课交流活动,多上公开课在实践中总结反思,注重收集反馈信息如:学生反馈、家长反映、同事建议、领导督促等。此外教师在自主发展中有一个良好的职业道德观。抵制在教育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不正之风,为人师表,除了给自己的学生传授知识外,应该为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做学生知识上的引路人,生活中的知心人。 (三)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1.从环节上创新 在中小学生的受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教育”这两个字上,学生是教学工作开展的主体,也是 “被培养”的主要角色,主要的任务就是在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提升学习能力。而相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就是学生的培育者,主要负责在培养过程中指导学生认真思考、细心观察、整理归纳、实践锻炼,争取达到初始的教学目的,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技能各司其职,分工合作,互相配合,才能“芝麻开花,节节高”,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才能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2.应用科技手段创新 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科技资源,以播放PPT、看电影、举办知识竞猜赛,举办演讲比赛等的方式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相同兴趣的同学也可以聚集在一起,创办相关的兴趣小组。学校给予最大的鼓励和支持,积极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娱乐中,得到知识。 (四)健全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激励机制 学校也应采取多种评价和激励机制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如成就激励,把激发、形成教师的内部动力机制作为管理目标,通过让每一位教师取得成功,促使全体学生取得成功,最终实现教育取得成功的目标。树立起“人人都有发展机会”的信念,促使他们更大胆地去创造机会,走向成功。这就要求学校实行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譬如,现在许多学校实施特聘教授制度。再次,学校还要多给教师提供培训的机会及物质激励。设计各种各样的外在奖酬形式,并设计具有激励特性的工作,从而形成一个诱导因素集合,以满足教师的外在需要和内在需要。最后我们要十分重视道德激励和文化激励。注重培养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学术理想、价值形象和主体意识,并千方百计创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良好的育人环境,以形成学校文化精神与教师个人价值的和谐统一,使教师获得专业的满足感及成就感。

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市) 【摘要】直流输电是目前世界上电力大国解决高电压、大容量、远距离送电和电网互联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主要介绍了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特点,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在我国发展的必要性以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特高压直流输电,特点,问题,必要性,发展前景 0.引言 特高压电网是指由特高压骨干网架、超高压、高压输电网、配电网及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共同构成的分层、分区,结构清晰的大电网。其中,国家电网特高压骨干网架是指由1000kV级交流输电网和±600kV级以上直流输电系统构成的电网。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起源于20 世纪60 年代,瑞典Chalmers 大学1966 年开始研究±750kV 导线。1966 年后前苏联、巴西等国家也先后开展了特高压直流输电研究工作,20 世纪80 年代曾一度形成了特高压输电技术的研究热潮。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和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均在80 年代末得出结论:根据已有技术和运行经验,±800kV 是合适的直流输电电压等级,2002 年Cigre又重申了这一观点。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中国用电需求不断增加,中国的自然条件以及能源和负荷中心的分布特点使得超远距离、超大容量的电力传输成为必然,为减少输电线路的损耗和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需要一种经济高效的输电方式。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恰好迎合了这一要求。 1.特高压直流输电的技术特点 1.1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特高压直流输电的系统组成形式与超高压直流输电相同,但单桥个数、输送容量、电气一次设备的容量及绝缘水平等相差很大。换流站主接线的典型方式为每极2组12脉动换流单元串联,也可用每极2组12脉动换流单元并联。特高压直流输电采用对称双极结构,即每12脉动换流器的额定电压均为400kV,这样的接线方式使运行灵活性可靠性大为提高。特高压直流输电的运行方式有:双极运行方式、双极混合电压运行方式、单击运行方式和单极半压运行方式等。换流阀采用二重阀,空气绝缘,水冷却;控制角为整流器触发角15°;逆变器熄弧角17°。换流变压器形式为单相双绕组,油浸式;短路阻抗16%-18%;有载调压开关共29档,每档1.25%。换流站平面布置为高、低压阀厅及其换流变压器采用面对面布置方式,高压阀厅布置在两侧,低压阀厅布置在中间。 1.2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主要特点 (1)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间不落点,可点对点、大功率、远距离直接将电力送往负荷中心。在送受关系明确的情况下,采用特高压直流输电,实现交直流并联输电或非同步联网,电网结构比较松散、清晰。 (2)特高压直流输电可以减少或避免大量过网潮流,按照送受两端运行方式变化而改变潮流。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潮流方向和大小均能方便地进行控制。 (3)特高压直流输电的电压高、输送容量大、线路走廊窄,适合大功率、远距离输电。 (4)在交直流并联输电的情况下,利用直流有功功率调制,可以有效抑制与其并列的交流线路的功率振荡,包括区域性低频振荡,明显提高交流的暂态、动态稳定性能。 (5)大功率直流输电,当发生直流系统闭锁时,两端交流系统将承受大的功率冲击。 1.3 与超高压直流输电比较 和±600千伏级及600千伏以下超高压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和发展趋势

. .. .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班级: 姓名: 学号: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 关键词:电力系统概况,电力行业发展 1.前言 中国电力工业自1882年在诞生以来,经历了艰难曲折、发展缓慢的67年,到1949年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仅为185万千瓦和43亿千瓦时,分别居世界第21位和第25位。1949年以后我国的电力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78年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712万千瓦,发电量达到2566亿千瓦时,分别跃居世界第8位和第7位。改革开放之后,电力工业体制不断改革,在实行多家办电、积极合理利用外资和多渠道资金,运用多种电价和鼓励竞争等有效政策的激励下,电力工业发展迅速,在发展规模、建设速度和技术水平上不断刷新纪录、跨上新的台阶。装机先后超过法国、英国、加拿大、德国、俄罗斯和日本,从1996年底开始一直稳居世界第2位。进入新世纪,我国的电力工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一、发电装机容量、发电量持续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国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0.5%、10.34%。发电装机容量继2000年达到了3亿千瓦后,到2009年已将达到8.6亿千瓦。发电量在2000年达到了1.37万亿千瓦时,到2009年达到34334亿千瓦时,其中火电占到总发电量的82.6%。水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的24.5%,核电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2.3%,可再生能源主要是风电和太阳能发电,

总量微乎其微; 二、电源结构不断调整和技术升级受到重视。水电开发力度加大,2008年9月,三峡电站机组增加到三十四台,总装机容量达到为二千二百五十万千瓦。核电建设取得进展,经过20年的努力,建成以山、大亚湾/岭澳、田湾为代表的三个核电基地,截至2008年底,国已投入运营的机组共11台,占世界在役核电机组数的2.4%,装机容量约910万千瓦,为全国电力装机总量的1.14%、世界在役核电装机总量的2.3%。高参数、大容量机组比重有所增加,截止2009年底,全国已投运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21台,是世界上拥有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最多的国家;3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占全部火电机组的比重提高到69.43%,火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已经提高到2009年的10.31万千瓦。在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火电装机容量中,供热机组容量比重为 22.42%,比上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 三、电网建设不断加强。随着电源容量的日益增长,我国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电网建设得到了不断加强,电网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输变电容量逐年增加。2009年,电网建设步伐加快,全年全国基建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41457千米,变电设备容量27756万千伏安。2009年底,全国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39.94万千米,比上年增长11.29%;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17.62亿千伏安,比上年增长19.40%。其中500千伏及以上交、直流电压等级的跨区、跨省、省骨干电网规模增长较快,其回路长度和变电容量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6.64%和25.97%。目前,我国电网规模已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 四、西电东送和全国联网发展迅速。我国能源资源和电力负荷分布的不均衡性,决定了“西电东送”是我国的必然选择。西电东送重点在于输送水电电能。按照经济性原则,适度建设燃煤电站,实施西电东送;

我国特高压输电技术的现状与前景

我国特高压输电技术的现状与前景 作者:刘蒙蒙 (陕西理工学院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物理学专业2011级2班,陕西汉中723000) 指导教师:陈德胜 [摘要]高压输电技术是指在输电过程中提高输电电压,减小输电电流,从而减少输电过程中电能损耗的技术。输电电压越高,电能损耗减少的越多,目前输电电压等级最高的是特高压输电。本文阐述了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原理,分析了特高压输电的主要方式和分类,研究了我国特高压输电的现状,探讨了我国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特高压输电;现状;前景;高压电网;智能电网 引言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为了适应大容量远距离输电的需要,如意大利、美国、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国家都在致力于特高压输电技术的研究。所谓特高压是指交流1000kV、直流±800kV及以上的电压等级。特高压输电具有非常明显的经济性和可靠性,为当今世界输电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已经进入了大电网、大机组、高电压、高自动化的发展时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需求也在快速增长,特高压输电逐渐进入到我国电力的建设当中。特高压输电能同时满足电能大容量、远距离、高效率、低损耗、低成本输送的基本要求,而且能有效解决目前500kV超高压电网存在的输电能力低、安全稳定性差、经济效益欠佳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建设特高压电网已经成为我国电力发展的必然趋势。 1特高压输电技术及其原理 1.1特高压输电概述 特高压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输电技术。交流输电电压一般分为高压、超高压和特高压。国际上,高压(HV)通常指35—220kV电压;超高压(EHV)通常指330kV及以上、1000kV以下的电压;特高压(UHV)定义为1000kV及以上电压。而对于直流输电而言,高压直流(HVDC)通常是指±600kV 及以下的直流输电电压,±800kV(±750kV)以上的电压则称为特高压直流(UHVDC)。表1所示为交、直流输电电压分类表。 表1 交、直流输电电压分类表 我国发展特高压输电指的是在现有500kV交流和±500kV直流之上采用更高一级的电压等级输电技术,包括1000kV级交流特高压和±800kV级直流特高压两部分,简称国家特高压骨干电网。特高压输电是在超高压输电的基础上发展的,其目的仍是继续提高输电能力,实现大功率的中、远距离输电,以及实现远距离的电力系统互联,建成联合电力系统。为了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和电力需求的快速发展,国家电网公司在2004年底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以百万伏级交流和±800千伏级直流系统特高压电网为核心的坚强国家电网的战略目标。 特高压输电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据估计,1条1150千伏输电线路的输电能力可代替5~6条500千伏线路,或3条750千伏线路;可减少铁塔用材三分之一,节约导线二分之一,节省包括变电所在内的电网造价10~15%。1150千伏特高压线路走廊约仅为同等输送能力的500千伏线路所需走廊的四分之一,这对于人口稠密、土地宝贵或走廊困难的国家和地区会带来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2 特高压输电的原理

特高压直流输电的现状与展望

特高压直流输电的现状与展望 摘要:特高压直流输电大多用于长距离输电,例如海底电缆、大型发电站输电等,在我国,其是指通过1000kV级交流电网和±600kV级以上直流电网要求构成 的电网系统。放眼现在,直流输电在电力传输中的地位与日俱增,尤其在结合计 算机等技术后,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整体调控更加可靠。本文将通过分析我国 特高压直流输电的现状,以及探究今后发展的展望,讨论特高压直流输电如何在 个别恶劣环境中进行应用的问题。 关键词:特高压;直流输电;现状;展望 1 特高压直流输电的现状 1.1 发展速度快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由于部分发达国家需要向部分地区进行远距离、大 容量输电的需求,开始了对特高压直流输电的研究。从开始阶段的不到一千公里,五十万千伏直流输电电压,输电功率六百万千瓦,到如今的上千公里,八十万千 伏直流输电电压,其中的发展速度无疑是飞快的。除此之外,由于现代科技更为 发达,再加上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实时地检测,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在调节方面 的优化,可谓是跨越了一大步。此外,相较于以往的电线,光纤的使用也使得特 高压直流输电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得以提高,大大提高了其输电效率。并且, 特高压直流输电的应用范围也大大扩增,不再局限于几个发达国家。 1.2 效率更高 在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方面,相较于交流输电,或者是超高压输电方式,特高 压直流输电通常会是更好的选择,其在经济投资、能源损耗以及工程规模方面都 要优于交流输电和超高压输电。例如,在特高压和超高压两种方式之间,面对相 同的输电工程,姑且定为10GW的输送功率,2千米的输送距离,超高压输电需 要240亿元的投资,在输电过程中有将近1.15GW的损耗,其工程规模为135米,而特高压输电只需要200亿元的投资,在输电过程中只有1GW的损耗,工程规 模也只有120米;而相等电压等级情况下的交流输电方式,需要315亿元的投资,在输电过程中更是有1.7GW的线损,工程规模也远远大于前面两种方案。所以, 在远距离大容量电力输送过程中,特高压直流输电的输电效率更好。 1.3 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现状 我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尝试建设超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即葛洲坝直流 输电工程,虽然开始较晚,但发展十分迅速。经过这些年的技术积累,我国现已 具备建设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技术,并于2010年,完全通过我国自主研发, 成功建造了在当时而言,技术领先全球、输电能力最大的±800kV的向家坝特高压 直流输电工程。在今后3~5年中,我国还将在其他地区建设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预计将会达到二十个左右。 2 特高压直流输电的特点 2.1 技术性能更加稳定 直流输电技术基本不存在系统稳定的问题,可以实现电网的非同期互联。简 单来说,就是指直流输电在连接连两个交流系统时,可以在非同步时期运行,在 效果方面,通过交变直,直变交,将两个直流系统隔离,使得两边能够独立运行。除此之外,在运行期间,如果线路发生短路,直流输电能够及时地进行调节,恢 复时间也很短,例如直流输电单极故障的恢复时间一般不超过0.4秒,除此之外,还可以抑制振荡阻尼和次同步振荡的影响。

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伴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脚步已经走过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十几年来,证券分析师队伍从无到有,不断壮大,已经成为普及证券知识、推动理性投资和证券市场规范化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当前,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正面临国内证券市场快速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后外国同业竞争的双重挑战,这一新形势既蕴藏着发展的新机遇,又急切呼唤着新的改革。 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是伴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而发展壮大起来的,以管理部门实现监管为标准,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起步阶段(1984—1991)。这个阶段是证券分析师行业的萌芽和孕育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国证券市场刚刚开始,管理层、上市公司、证券公司和投资者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全国性的有形交易市场尚未形成。在一些大城市一级半市场上,开始有人研究股市行情,传递信息,指导操作,但尚未形成稳定的证券咨询群体。

第二阶段是自发阶段(1991—1998)。这个阶段是证券分析师行业飞速发展阶段,也是管理部门监管处于真空的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证券市场成立之时,为适应证券公司的需要,证券咨询部门纷纷成立,最早是从券商的客户服务部门开始,准确地说是营业部对股民进行的“入门指导”,离严格意义上的咨询业务相距甚远。在这一阶段,证券市场刚刚成立,投资者还比较陌生,此时,证券分析师的作用更多的是起到一个“入门指导”的作用。接着,我国证券市场迎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过程,由于证券市场投机风气弥漫,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基本上是建立在对“政策”“、庄家”、“内幕消息”等概念上,为迎合投资者投机的需要,各类“股评家“”股评人士”“、市场人士”、“证券研究员”活跃在证券交易所和各种新闻媒体之上,新闻媒体也推波助澜,而且市场缺乏政策监管。在这种大环境下,证券分析师行业出现了大量的违规行为。 第三阶段是规范发展阶段(1998—至今)。这个阶段是证券分析师行业规范发展的阶段,各类管理法规和条规相继出台,管理部门开始监管。面对证券咨询业的放任自流和大量违规行为的出现,监管层开始引起注意,1998年4月1日《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公布并实施,开始对从业机构和人员实行资格审查,加上其后颁布执行的《证券法》,中国证券咨询监管法规在某些方面甚至比香港同类法规还要严格。2000年7月16日我国颁布实行了《中国

电气工程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电气工程的发展现状与发展 趋势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电气工程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班级:电气1302 学号:08 姓名:储厚成 一.电气工程的发展现状: 概论:我国电力工业正以“大机组,大电网,高电压,高参数,高度自动化”等“三大三高”的现代电力系统的模式超长规模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对工程技术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未来的几十年,我国电力系统和电气工程会依然保持较快发展趋势,核能和其他可再生资源将得到快速发展新的电力电子技术,电工材料,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控制与管理手段具有巨大影响潜力。 1.电机的驱动及控制: 一个多世纪以前电动机的发明使其成为工业革命以后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它在各种机械运动中的广泛应用使生活变得简单并最终推动了人类的进步。逆变器的出现推动了交流电机速度和转矩控制的发展,这使得电机在仅仅30年就应用到了不可思议的领域。功率半导体元件和数字控制技术的进步使得电机驱动具有了鲁棒性并且能够实现高精度的位置和速度控制。交流驱动技术的应用也带来了能源节约和系统效率的提高。 电机本体及其控制技术在近几年取得相当大的进步。这要归功于半导体技术的空前发展带来的电力电子学领域的显著进步。电机驱动产业发展的利处已经触及各种各样的设备,从大型工业设备像钢铁制造厂、造纸厂的轧钢机等,到机床和半导体制造机中使用的机电一体化设备。交流电机控制器包括异步电机控制器和永磁电机控制器,这两者在电机驱动业的全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目前,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技术、直接转矩控制技术乃至无传感器的直接转矩控制技术已实用化,人工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状态观测器等方法已得到广泛采用。 2.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 半导体的出现成为20世纪现代物理学的一项最重大的突破,标志着电子技术的诞生。而由于不同领域的实际需要,促使半导体器件自此分别向两个分支快速发展,其中一个分支即是以集成电路为代表的微电子器件,而另一类就

高压直流输电优缺点

浅谈特高压直流输电 将电能从大型火力、水力等发电厂输送到远方负荷中心地区时会遇到远距离输电问题。要实现远距离的大功率传输,需采用超高压或特高压输电技术。在特高压输电技术中有交流和直流两种方案,可根据技术经济条件和自身特点加以选择。特高压交流输电是目前国内外最基本的远距离输电方式,而特高压直流输电不存在同步稳定性问题,是大区域电网互联的理想方式。下面我将结合自己所学知识与查阅的资料对特高压直流输电进行概括的阐述。 直流输电是指将送端系统的正弦交流电在送端换流站升压整流后通过直流线路传输到受端换流站,受端换流站将直流逆变成正弦的工频交流电后降压和受端系统相连。而对于换流站,它的核心元件是换流器,,由1 个或数个换流单元串联而成,电路均采用三相换流桥,材料多采用可控硅阀。它的基本工作原理是,控制调节装置通过控制桥阀的触发时刻,可改变触发相位,进而调节直流电压瞬时值、电阻上的直流电流、直流输送功率。同时,相同的触发脉冲控制每个桥阀的所有可控硅元件。当三相电源为对称正弦波的情况下,线电压由负到正的过零点时,脉冲触发桥阀,同时阀两端电压变正,阀立即开通。6 个脉冲发生器分别完成对单桥换流器的6 个桥阀的触发,恰好交流正弦波电源经过1 个周期,线电压又达到下一个过零点进行第二个触发周期。一般,工程上为了获得脉波更小的直流输电电压,通常采用12脉的双桥换流器。 与交流输电相比,直流输电技术具有以下特点:输电功率大小、方向可以快速控制调节;直流输电系统的接入不会增加原有系统的短路容量;利用直流调制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水平;直流的一个极发生故障,另一个极可以继续运行,且可以利用其过负荷能力减少单极故障下的树洞功率损失;另外直流架空线路走廊宽度约为相同电压等级交流输线路走廊宽度的一半。而对于特高压直流输电,它不但具有常规直流输电的特点,而且还能够很好的解决我国一些现存的问题: 1、我国一次能源分布很不均衡, 水利资源2/ 3分布在西南地区, 煤矿资源2/ 3 分布在陕西、山西及内蒙古西部。而电力需求又相对集中在经济发展较好较快的东部、中部和南部区域。能源产地和需求地区之间的距离为1 000~ 2 500 km。因此我国要大力发展西电东送, 实现南北互供, 全国联网。特高压直流输电在远距离输电方面较为经济, 而且控制保护灵活快速, 是实现南北互供的较好途径。 2、我国东部、中部、南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 用电需求大, 用电负荷有着较高的增长率。特高压直流输电能够实现大容量输电, 规划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送电容量高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学生成长。 众所周知,幼儿教育在终身教育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幼儿教师是连接课程和幼儿之间 的一座极其重要的桥梁,因此,幼儿教师在人一生发展中的作用不言而喻,研究如何促进幼 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说是刻不容缓。 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如何呢?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又和什么因素有关呢?基于这两个问题,笔者借鉴已有的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对珠海市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 调查从幼儿教师的职业观念、职业行为、职业满意度和需求、幼儿教师培训情况、幼儿园 评价制度和幼儿园的教研激励制度六方面考察珠海市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 题,寻找了幼儿教师基本情况与专业发展情况的相关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本次调查的结果大体如下: 珠海市幼儿教师队伍年轻化,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占全体教师的76.1%,大部分幼儿教师工资低于珠海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幼儿教师队伍极不稳定。 幼儿教师选择这一职业都比较主动,对于幼儿教师的形象认识已经从奉献型、权威型转变 成为专家型和服务。 幼儿教师乐于参加专业发展活动,但是,教师反思比较被动,教学独立性不强,幼儿教师 对职业生涯规划了解不多,职业发展处于盲目状态。 不少幼儿教师对自己的专业成长比较自信,但是,工作负担重、对研究方法掌握不多及教 研没有实质性的回报等因素影响教师开展教研活动。 珠海市幼儿园的培训在“改进了教学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提高了研究能力”等 方面让多数的教师觉得满意。 但是,幼儿园相关培训还存在培训机会太少、培训模式陈旧、培训与工作实际矛盾大等不 足。 幼儿园在评价教师时主要目的是判断教师的发展需求,评价主体是多元化的。 幼儿园的教研激励制度对于超过半数的教师没有吸引力。 在幼儿教师基本情况与专业发展情况的相关关系分析中发现: “是否会再选择当幼师”和“教学独立性”、“最高学历”、“对培训满意度”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班级: 姓名: 学号: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 关键词:电力系统概况,电力行业发展 ‘、八— 1. 刖言 中国电力工业自1882年在上海诞生以来,经历了艰难曲折、发展缓慢的67年, 到1949年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仅为185万千瓦和43亿千瓦时,分别居世界第21位和第25位。1949年以后我国的电力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78年发电装机容量达 到5712万千瓦,发电量达到2566亿千瓦时,分别跃居世界第8位和第7位。改革开 放之后,电力工业体制不断改革,在实行多家办电、积极合理利用外资和多渠道资金,运用多种电价和鼓励竞争等有效政策的激励下,电力工业发展迅速,在发展规模、建设速度和技术水平上不断刷新纪录、跨上新的台阶。装机先后超过法国、英国、加拿大、德国、俄罗斯和日本,从1996年底开始一直稳居世界第2位。进入新世纪,我国 的电力工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一、发电装机容量、发电量持续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国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年 均增长率分别为10.5%、10.34%。发电装机容量继2000年达到了3亿千瓦后,到2009 年已将达到8.6亿千瓦。发电量在2000年达到了1.37万亿千瓦时,到2009年达到34334亿千瓦时,其中火电占到总发电量的82. 6%。水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的24.5%, 核电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2. 3%,可再生能源主要是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量微乎 其微; 二、电源结构不断调整和技术升级受到重视。水电开发力度加大,2008年9月,三峡电站机组增加到三十四台,总装机容量达到为二千二百五十万千瓦。核电建设取得进展,经过20年的努力,建成以秦山、大亚湾/岭澳、田湾为代表的三个核电基地, 截至2008年底,国内已投入运营的机组共11台,占世界在役核电机组数的 2.4%,装机容量约910万千瓦,为全国电力装机总量的 1.14%、世界在役核电装机总量的 2.3%。

输电运检新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探究

输电运检新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探究 随着经济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基于输电线路系统,分析了输电线路运维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研究了目前输电线路运维管理模式中存在的自然因素、专业知识受限、线路外破隐患等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标签:输电线路;运维管理;模式 引言 根据输电线路运行状况及电力生产要求,注重其运维风险及其解决措施探讨,可使输电线路的运行质量更加可靠,有利于实现电力企业生产成本最低化及效益最大化的长远发展目标,避免对输电线路的应用价值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对输电线路方面进行研究时,应给予其运维风险更多的关注,积极探索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科学应对,确保输电线路应用效果良好。 1输电线路运维重要性分析 为了使输电线路运维工作得以高效开展,则需要对其重要性有所了解。具体表现为:一是在运行维护工作的支持下,有利于消除输电线路运行中的安全性能,为其性能优化及使用年限延长提供专业保障;二是关注输电线路运维,实施切实有效的工作计划,有利于提升这类线路的潜在应用价值,增加电力企业在生产实践中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满足供电质量可靠性要求;三是运维工作实际作用的发挥,也能增强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效果,实现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2分析输电线路运维检修的问题 2.1资源问题 随着现代节能建设和发展,架空输电线路的建设面临着一定机遇和挑战。结合目前架空线路运维和检修管理来看,整个架空输电线路的运维以及资源管理之间都存在很多问题,现有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有限,架空线路运维和检修工作并没有得到全面的保障,久而就是,电力企业的经济建设以及能力就会受到影响,对整个企业的工作人员带来一定威胁。分析资源问题的原因,和架空电力线路的建设长度,地形地貌、环境资源局限性有关。 2.2线路检查工作问题 随着架空线路的检查和维护存在一定局限性,通过有效的运营管控可以提升架空线路的运输管理质量和线路的耐久性,但是因为现场线路工作长度以及人力资源有限,仅此,维护人员会承受较大的工作量,长此以往可能会发生消极怠工的问题,导致架空线路的检查和维护不到位,最终留下严重的安全隐患。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现状及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现状及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发表时间:2018-11-17T14:55:25.48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作者:朱振伟李天轩 [导读] 摘要:通过总结特高压直流输电的特点和国外特高压直流输电的研究结论,在分析我国西部水电和煤炭资源集中分布以及东部沿海工业发达地区对电能需求日益增加等情况的基础上,指出在开发我国西部水电和“三西”(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煤电资源时采用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实现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的应用前景。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宿迁供电分公司江苏宿迁 223800 摘要:通过总结特高压直流输电的特点和国外特高压直流输电的研究结论,在分析我国西部水电和煤炭资源集中分布以及东部沿海工业发达地区对电能需求日益增加等情况的基础上,指出在开发我国西部水电和“三西”(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煤电资源时采用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实现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现状;应用前景 1 引言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起源于20 世纪60年代,瑞典Chalmers大学1966年开始研究±750kV导线。1966年后前苏联、巴西等国家也先后开展了特高压直流输电研究工作,20世纪80年代曾一度形成了特高压输电技术的研究热潮。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和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均在80 年代末得出结论:根据已有技术和运行经验,±800kV是合适的直流输电电压等级,2002 年 Cigre又重申了这一观点。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中国用电需求不断增加,中国的自然条件以及能源和负荷中心的分布特点使得超远距离、超大容量的电力传输成为必然,为减少输电线路的损耗和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需要一种经济高效的输电方式。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恰好迎合了这一要求。 2 特高压直流输电现状 20 世纪 80 年代前苏联曾动工建设长距离直流输电工程,输送距离为2400km,电压等级为±750kV,输电容量为 6GW。该工程将哈萨克斯坦的埃基巴斯图兹的煤炭资源转换成电力送往前苏联欧洲中部的塔姆包夫斯克,设计为双极大地回线方式,每极由两个 12 脉动桥并联组成,各由 3×320Mvar Y/Y 和 3×320Mvar Y/Δ单相双绕组换流变压器供电;但由于 80 年代末到90年代前苏联政局动荡,加上其晶闸管技术不够成熟,该工程最终没有投入运行。由巴西和巴拉圭两国共同开发的伊泰普工程采用了±600kV 直流和 765kV 交流的超高压输电技术,第一期工程已于 1984 年完成,1990 年竣工,运行正常。 3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特高压直流输电无需复杂的系统设计,基本可以采用±500kV 和±600kV 直流输电系统类似的设计方法,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是外部绝缘和套管的设计等问题。特高压直流输电的输送容量大,输电距离长,输电能力主要受导线最高允许温度的限制。交流线路的无功补偿对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系统至关重要;而直流输电线路本身不需要无功补偿,在换流站利用站内的交流滤波器和并联电容器即可向换流器提供所需的无功功率。一般来讲,对于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直流方案优于交流方案,特高压方案优于超高压方案。表 1 为输送功率为 10GW 输送距离为 2000km 时交、直流以及不同电压等级直流的投资及线路走廊占用情况比较。 表1 10GW 电力输送 2000km 的交、直流输电方案 由表 1 可见,特高压直流输电适用于远距离大容量的电力输送。 4 我国能源和负荷的分布特点 水能资源和煤炭作为我国发电能源供应的两大支柱,今后的开发多集中在西南、西北和晋陕蒙地区,并逐渐向西部和北部地区转移,而东部沿海地区和中南地区的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导致能源产地与能源消费地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使得我国能源配置的距离、特点和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并决定了能源和电力跨区域大规模流动的必然性。 (1)水电东送规模 三峡水电站(包括地下电站)的总装机容量为22.4GW,“十二五”初期将全部建成投产。综合分析一次能源平衡、输电距离及资源使用效率等因素,可知金沙江下游水电站主送华中、华东电网是合理的。 (2)煤电基地的电力外送规模 各煤电基地的电力外送规模有望得到较大发展。现已建成和规划采用 500kV 交流和±500kV 直流跨区送电的坑口电站的电力外送规模总计15GW。2020 年煤电外送将新增 84GW,主要送往华中东部四省、华东地区和华北京津冀鲁四省市以及广东地区。 (3)东部电力市场空间 华中东部四省。按低负荷水平预测,2020 年需电量将为 600TWh,负荷将为 110GW,装机容量缺额将为 138GW。扣除本地水电和必要的气电以外,2020 年之前尚有 47GW 的市场空间,其中2010~2020 年约为 32GW。华北的京津冀鲁。按低负荷水平预测,2020年需电量将为 840TWh,负荷将为 140GW,装机容量缺额将为 168GW。扣除本地核电、蓄能电站以外,2020 年之前尚有 90GW 的市场空间,其中2010~2020 年约为 45GW。初步测算,到 2020 年水电跨区送电规模总计约 70GW,煤电外送约 84GW,而东部受电地区的市场空间约为 127GW;而能源与负荷的距离大多数超过了 1000km,采用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比较合适。 5 特高压直流输电的初步发展规划 2020 年前后西部水电的大部分电力通过直流特高压通道向华中和华东地区输送,其中金沙江一期溪洛渡和向家坝水电站、二期乌东德和白鹤滩水电站向华东、华中地区送电,锦屏水电站向华东地区送电,宁夏和关中煤电基地向华东地区送电、呼伦贝尔盟的煤电基地向京津地区送电大约需要 9 条输电容量为 6GW 的±800kV 级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根据 10 年发展规划,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建设进度如

汽修专业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一、本专业的发展现状 1.汽修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定位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工学交替式,即学生入学后在学校学习两年半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后,第三学年的后半年到相应的企业去进行半年的顶岗实习。 本专业定位是培养熟练掌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和现代汽车维修企业管理知识,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本专业近年的招生、就业与校企合作 汽修专业从2010年开始招生,首次招生36人,2011年招生43人,2012年招生80人,现有在校生159人。目前首批学生已经开始走向工作岗位进行顶岗实习了。针对汽修专业的校企合作单位有中国龙工控股有限公司、咸阳宏远汽车修理公司和比亚迪西安嘉丽4S店。 3.本专业的师资队伍 汽修专业的师资力量还是很薄弱的,由在编专职教师韩乐、外聘教师王自振和章震亚、实训指导教师朱智共四名教师组成。 4.本专业的实验实训条件 本专业共有校内实训室四个: (1)汽车综合检测实训室主要承担汽车专业学生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等课程的实训教学任务,是学生掌握汽车实训的基本理论及操作的实训基地(2)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实训室主要承担汽车专业学生的汽车底盘部件、总成,汽车底盘构造等课程的实训教学任务,是学生掌握汽车实训的基本理论及操作的实验基地(3)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室主要承担汽车专业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各总成、汽车发动机拆卸、装配等课程的实训教学任务,是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理论及操作的实训基地。 (4)汽车电器电控构造与维修实训室主要承担汽车专业学生的汽车电子电器电器设备、汽车电器部件等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是学生掌握汽车电器电控的基本理论及操作的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三个:中国龙工股份有限公司实训基地、咸阳宏远汽车修理厂实训基地、西安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实训基地 5.本专业的课程体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