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棉花价格上涨引起中国化纤产业链剧烈振荡

棉花价格上涨引起中国化纤产业链剧烈振荡

棉花价格上涨引起中国化纤产业链剧烈振荡

正文显示:在线词典

【行业分类】化纤制品/棉麻生产和制品

【地区分类】中国

【时间分类】20031106

【文献出处】上海证券报

【标题】棉花价格上涨引起中国化纤产业链剧烈震荡(868字)

【正文】

今年年初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曾一度引起整个石化行业,包括化纤产业链的振动,下游产品涤纶短丝以及粘胶短纤价格一度飞涨。而9月下旬以来,国内棉花价格从12000元/吨启动,最高涨到18000元/吨,短期涨幅超过30%,再度引起整个化纤产业链的剧烈震荡。

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粘胶短纤价格出现直线拉升,中国化纤信息网资料显示,9月18日以来粘胶短纤价格一个月内上涨24.6%。与此同时,粘胶短纤的替代品涤纶短丝价格也出现明显上涨,其中直纺涤纶短纤一个月以来涨幅为31.23%,回料纺涤纶短纤涨幅为18.06%;随着涤纶短丝价格的暴涨,PTA、聚酯切片、涤纶长丝等上游产品价格也出现明显回升,相关上市公司将从中受益。

从粘胶纤维产业链来看,今年以来一直保持强势上涨的粘胶短纤类上市公司值得重点关注。从粘胶短纤今年价格走向来看,从年初1万元附近启动之后首先受到国际油价上涨引起合成纤维价格上涨而水涨船高,到4月初达到上半年高点12250元附近后小幅回落;而6月初从11000元附近开始,粘胶短纤开始进入主拉升期,特别是在近期棉价上涨消息刺激下最高达到17500元左右,与年初相比涨幅达到70%。

目前主营粘胶短纤的上市公司包括山东海龙、新乡化纤、南京化纤、吉林化纤和丹东化纤等几家。其中山东海龙最值得关注,山东海龙粘胶纤维生产规模和销售额目前在全国同行业中排前三位,特别是2002年11月总投资4亿元的粘胶短纤维项目建成投产后,粘胶短纤市场占有率提高到14%以上。

同样受益于棉价上涨的合成纤维方面,涤纶短丝成为聚酯产品中耀眼的明星,从9月中旬以来涨幅超过20%,同时PTA、聚酯切片、涤纶长丝等上游产品价格也略有回升。相关上市公司中仪征化纤的潜力最为突出。公司是国内最大的聚酯生产商,其中上半年生产聚酯切片38.3万吨,涤纶短纤维18.1万吨,涤纶长丝16.2万吨,均创下历史最高记录。在相关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年终业绩仍值得看好。

本正文被点击次数为1

我国棉花产业链安全分析

我国棉花产业链安全分析 张 曼1,陈春义2 (1.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北京 100742;2.江苏悦达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盐城 224005) 摘 要:基于我国棉花产业链的发展现状,对影响棉花供需平衡的基本因素包括人口增加、GDP 增长、原材料价格波 动、纺织品出口量变化、棉花生产量和进口量、棉花替代品等进行分析,认为在市场总需求既定的情况下,进口棉花配额是影响棉花供需平衡的最主要因素.构建了进口配额调控模型用于调解我国短期内的棉花供需平衡问题,并提出应构建可保证棉花产业链安全的长效机制,且给出了具体措施. 关键词:棉花产业链;产业链安全;安全模型中图分类号:TS102.211;F32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024X (2011)02-0077-05 Security analysis of cotton industry chain in China ZHANG Man 1,CHEN Chun-yi 2 (1.China Cotton Textile Association ,Beijing 100742,China ;2.Jiangsu Yueda Textile Group Co Ltd ,Yancheng 224005China ) Abstract :Based on current situation of cotton supply chain in China,the factors which can influence the balance of supply and demand are discussed,including the increasing of population and GDP,fluctuation of raw material,textile products export,cotton production and import and chemical fiber.It is pointed out that cotton import quota is the main factor that can influence the balance of supply and demand on the stable demand.Then the regulation model of import quota is set up to relieve the problem of supply and demand in the short run.Also,the specific measures to form an effective system in the long run are proposed. Key words :cotton industry chain ;industry chain security ;security model 收稿日期:2010-12-02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BJY087);北京市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计划项目(PHR20110871) 通信作者:张曼(1978—),女,硕士,工程师.E-mail :mfzhangman@https://www.doczj.com/doc/e718695034.html, 第30卷第2期2011年4月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Vol.30No.2April 2011 棉花是大宗农产品,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是纺织企业的主要原料,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棉花也进入了流通领域,棉花产业的日益国际化使得国内纺织产业的发展对国际棉花有一定的依赖性.棉花产业链的安全性不仅影响中国一亿多棉农的收入水平,更关系到整个农业生产和棉纺织工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保证棉花产业链的安全性,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我国棉花产业链的发展现状,对我国棉花产业链进行安全性分析. 1 棉花产业链安全的含义及评价标准 1.1 棉花产业链安全的含义 棉花产业链安全通常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棉花产 品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健康、协调和稳定发展[1].也 就是说,棉花产业链需要在一个价格相对稳定、供需相对平衡的环境下才能进行有序发展.棉花产业链的根本特征体现在价格上,保持长期稳定的价格机制是棉花产业链安全发展的支点.结合我国国情,把建立安全产业链的目标分为两个阶段:短期目标是使国内棉花在国内种植稳定的基础上实现供需基本平衡;长期目标是实现和国际棉花的接轨,实行同质同价.1.2 棉花产业链安全的评价标准 (1)国内棉花种植的平衡:中国既是棉花需求大国,也要考虑到粮食的安全底线,不能一味减少种粮面积去发展棉花.因此安全棉花产业链的首要评价标准即国内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相对稳定,棉花种植和粮食种植分割比例相对明确,棉农能够专心于提升棉花种植技术,而不是时时观望农产品的价格变动.

《服装行业产业链》word版

服装行业产业链分析 服装行业产业链主要包括:棉花种植、化纤生产、纺织印染以及辅料的生产等,将产品供应至服装行业,其下游产业主要为消费者直接消费。下游服装需求增速放缓;上游原料价格下跌是服装行业产业链呈现出的最大特点。其主要的产业链条示意图可以参见下图。 化纤行业的原材料是聚脂切片、PTMEG、MDI、棉浆粕,产品是涤纶、氨纶、粘胶等。纺织行业的原材料是化纤、羊毛、棉花等,产品是各种布料。服装制造业原材料是布料,产品是服装等。化纤、纺织、服装业依次是上下游关系。 从上图可以看出来,纺织产品是服装产品的主要上游产品,因此服装生产行业主要应该建立在纺织产业发达的地区。服装作为直接进入消费市场的重要产品,区域经济实力和地区消费能力直接决定着纺织服装行业的市场需求和利润水平,进而影响纺织行业的发展。因此,服装行业在地区消费能力较强的东部沿海区域普遍发展较快,如广东、浙江、山东、福建等地区。此外,由于纺织行业的上游主要是化纤和棉花等产品,而化纤行业则与石油化工息息相关。化纤行业的发展和价格对于服装行业的原料供应影响很大。 从服饰生产成本的角度分析,面、辅料等原材料约占65-75%左右,成衣制造加工成本约占25-35%。对于高级服饰而言,产品提价率较高,毛利率水平持续较高。因此,上游行业的价格波动对高级服装市场直接影响相对有限。 影响棉花现货价格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面 一般说来,政策对价格的影响是很短期的,但是有时却很剧烈。影响棉花现货价格的政策因素主要有:

①政府的宏观政策。包括政治,经济政策,如农业政策,外贸政策,金融政策,证券政策等,都会对棉花期货价格产生影响。在分析国家重大宏观经济政策对棉花期货价格影响的同时,还要分析国务院和其他职能部门出台的政策对棉花价格的影响程度。 ②行业组织政策。行业组织在市场经济中起的作用已日益明显,他们制定的产业政策有时会影响棉花的生产规模,产量,销售量以及相对价位。 ③国家储备计划。国储棉的拍卖,采购量以及采购价格决定对棉花价格的影响程度。 ④各国农业补贴政策和纺织品进出口政策。纺织品出口政策和棉花的配额政策影响国内的棉花价格,国际棉花价格与棉花补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2)产量 对用于期货交割的棉花来说,当期产量是一个变量,主要受当前播种面积和单产的影响。在播种面积一定的情况下,由于棉花生长周期较长,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棉花生长关键时期的气候因素影响棉花的生长情况,进而会影响到单产水平。一般来说,棉花的播种面积主要受上年度棉花价格的影响,上年度棉花的价格较高,则本年度的播种面积将增加,反之,则播种面积下降。投资者在充分研究棉花的播种面积,气候条件,生长条件,生产成本以及国家的农业政策等因素的变动情况后,对当期产量会有一个较合理的预测。 (3)前期库存量 它是构成总供给量的主要组成部分,前期库存量的多少体现着前期供应量的紧张程度,供应短缺则价格上涨,供应充裕则价格下降。 (4)进出口量

化纤行业产业链分析

导读:本专题对PTA的产业链结构、上下游情况、成本、竞争格局、价格影响因素、相关公司等做了全面梳理,此外还涉及PTA产业链上游的原油、PX,以及下游的聚酯、纺织,并对石化产品价格机制做了深度剖析,是PTA期现货研究的必备材料。 一、PTA的基本情况 PTA是精对苯二甲酸(Pure Terephthalic Acid)的英文简称,在常温下是白色粉状晶体, 无毒、易燃,若与空气混合,在一定限度内遇火即燃烧。 PTA为石油的下端产品。石油经过一定的工艺过程生产出石脑油(别名轻汽油),从石脑油中提炼出MX(混二甲苯),再提炼出PX(对二甲苯)。PTA 以PX(配方占65%-67%)为原料,以醋酸为溶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经空气氧化(氧气占35%-33%),生成粗对苯二甲酸。然后对粗对苯二甲酸进行加氢精制,去除杂质,再经结晶、分离、干燥、制得精对苯二酸产品,即PTA成品。 二、PTA:重要的大宗有机原料之一 PTA广泛用于与化学纤维、轻工、电子、建筑等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同时,PTA的应用又比较集中,世界上90%以上的PTA用于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简称聚酯,PET)。生产1吨PET需要0.85-0.86吨的PTA和0.33-0.34吨的MEG(乙二醇)。聚酯包括纤维切片、聚酯纤维、瓶用切片和薄膜切片。国内市场中,有75%的PTA用于生产聚酯纤维;20%用于生产瓶级聚酯,主要应用于各种饮料尤其是碳酸饮料的包装;5%用于膜级聚酯,主要应用于包装材料、胶片和磁带。可见,PTA的下游延伸产品主要是聚酯纤维。 聚酯纤维,俗称涤纶。在化纤中属于合成纤维。合成纤维制造业是化纤行业中规模最大、分支最多的子行业,除了涤纶外,其产品还包括腈纶、锦纶、氨纶等。2005年中国化纤产量1629万吨,占世界总产量4400万吨的37%。合成纤维产量占化纤总量的92%,而涤纶纤维占合成纤维的85%。涤纶分长丝和短纤,长丝约占62%,短纤约占38%。长丝和短纤的生产方法有两种:一是PTA 和MEG生产出切片、用切片融解后喷丝而成;一种是PTA和MEG在生产过程中不生产切片,而是直接喷丝而成。 涤纶可用于制作特种材料如防弹衣、安全带、轮胎帘子线,渔网、绳索,滤布及缘绝材料等等。但其主要用途是作为纺织原料的一种。国内纺织品原料中,棉花和化纤占总量的90%。我国化纤产量位列世界第一,2005年化纤产量占我国纺织工业纤维加工总量的2690万吨的61%。化纤中涤纶占化纤总量的近80%。因此,涤纶是纺织行业的主要原料。涤纶长丝供纺织企业用来生产化纤布,涤纶短纤一般与棉花混纺。棉纱一般占纺织原料的60%,涤纶占30-35%,不过,二者用量因价格变化而替代。 三、PTA产业链结构

棉花产业链技术创新规划(修改稿)01

湖北省棉花产业链技术创新规划 (初稿) 一、棉花产业链技术创新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将科技要素引导到产业一线的根本导向,整合棉花产业的创新资源,以农民增收和企业增效为主要目标,按照稳定植棉面积、努力提高单产、质量和效益的指导思想,促进棉花生产加工水平与企业效益的提高,促进湖北省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 坚持按照“瞄准需求,找准关键,设计目标,整合资源,建立体系”的总体要求,从生产实践中凝炼研究重点和主题,针对湖北省棉花产业的不同环节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研究,注重环节试验与系统研究相结合;技术研究与生产示范相结合;近期突破与中长期持续发展相结合;常规技术与高新技术相结合;单项技术的创新突破与技术的集成组装优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力争五年内在棉花轻简化高产稳产优质品种与栽培技术、机械化高效生产农机农艺配套和逆境生理与灾害补救措施、重大病虫害预警监测、棉花及棉副产品加工等方面取得突破,形成在全省和全国有一定影响的重大技术成果。“十二五”期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棉花产业链技术创新体系,有力促进全省棉花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2、基本原则 围绕棉花产业需求进行自主创新。重点在适合机械化采收的品种

选育、机械化高效生产农机农艺配套技术、棉花集中成铃技术、重大病虫害预警监测、棉花及棉副产品加工等方面取得突破。 在技术创新中突出产业链各环节的联动,强调各环节的有机联系。通过集成技术、转化中试示范、组织化服务等形式,促进创新技术在生产实际中发挥作用,为我省棉花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3、发展目标 棉花皮棉产量稳定在50万吨,产值200亿,新品种新技术10-15个,机械化高效生产设备一套,专利技术和产品5项,建立10个示范基地,10个示范企业,建立棉花品牌2个,市场占有率提高20%以上,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成立棉农协会组织50个,推广新技术新品种200万亩。 (1)品种繁育:创制优质、多抗棉花新种质10-20份,获得具有重要育种价值的新材料8-10个。选育优质、高产、多抗、广适的抗虫杂交棉花新品种2-3个。选育适合棉花轻简化机械化种植模式的棉花新品种1-2个。选育适合高效制种的新不育系及配组的棉花新品种。建立完善的杂交棉种子纯度快速检测技术体系和杂交棉制种田间安全高效制种技术体系。 (2)种植:完成麦(油)后棉保优高产技术研究,研制配套栽培技术规程,实现麦(油)后棉优质高产高效生产,确保棉粮(油)双增双高产。开展棉花轻简化育苗配套技术的研究,实现各种轻简化育苗技术的本地化,制定相关的规程或更新相关已有的规程。完成棉

纺织行业产业链分析

纺织行业产业链分析 第一节上游行业运行及对本行业的影响 一、棉花市场分析 2017年全球经济缓慢复苏,我国国民经济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纺织工业运行平稳,棉花需求趋于改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进展,储备棉轮出成交踊跃,有效满足纺企需求,稳定国内棉花现货价格;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继续深化,价格水平三年一定,新疆棉农基本收益得到保障,生产继续向新疆集中。受政策明确、供需平稳等因素影响,2017年中国棉花现货价格保持稳定,全年围绕16000元/吨窄幅震荡。国际市场波动较大,内外棉差价同步震荡。 (一)国内现货价格持续小幅下滑 2017年,市场内资源供应充裕,加工企业还贷压力加大,采取降价销售逐步回笼资金。纺织企业坚持随用随买,采购并不积极。现货市场在供大于求的格局下价格持续小幅下滑。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 Index 3128B)2017年12月末为15699元/吨,较上月底跌161元/吨。月均成交价15790元/吨,环比跌166元/吨,同比跌103元/吨。 数据来源:中国棉花信息网

图1中国棉花价格指数走势图(2016.9.1-2017.12.29)(二)长绒棉价格涨幅减缓 2017年,细绒棉市场需求低迷,给长绒棉市场带来一定负面影响,用棉企业停购观望,市场交易量萎缩,成交价涨幅减缓,12月下旬止涨回稳。其中,137级月均成交价25200元/吨,较前一月涨900元/吨;而月末该等级价格为25200元/吨,高于上月末400元/吨。 (三)外棉震荡下滑,内外棉差价扩大 2017年,国际市场因USDA报告调减产量和全球期末库存、美棉出口势头较好,对ICE期棉形成有利支撑,现货价格在期货价格的带领下持续上涨,内外棉差价大幅收窄。中国进口棉价格指数FC Index M月均为85.63美分/磅,环比涨5.58美分,12月末最后交易日为88.65美分/磅,较上月底涨5.27美分/磅,1%关税下折人民币为14719元/吨,低于同期中国棉花价格指数980元/吨,较上月末收窄1080元/吨。 数据来源:中国棉花信息网 图2中国棉花价格指数与进口棉价格指数走势图(2016.9.1-2017.12.29) (四)对纺织行业的影响 目前棉花生产消费回升、行业形势趋暖,棉花价格长期趋稳。储备棉轮出机制化,目标价格政策周期化,稳定了棉农种植意向和市场预期,棉农收入增加,市场运行平稳。因此对纺织行业来说预期总体谨慎乐观,出口状况较上年有明显改善,内销市场继续回暖,运行质量稳中趋好,主营业务收入及利润总额增长较快。

纺织行业产业链分析

纺织行业产业链分析 纺织行业是指将棉花、化纤等各种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经过生产、加工制得可以提供给纺织服装行业使用的纺织原料的工业部门。其产业链主要包括:棉花种植、化纤生产、纺织印染以及辅料的生产等,最后将产品供应至纺织服装行业。其简易产业链条示意图可以参见下图,完整的产业地图见报告后附件一。 纺织产品是服装产品的主要上游产品,因此纺织行业主要应该建立在服装产业发达的地区。服装作为直接进入消费市场的重要产品,区域经济实力和地区消费能力直接决定着纺织服装行业的市场需求和利润水平,进而影响纺织行业的发展。因此,纺织行业在地区消费能力较强的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较快。从之前的区域竞争力分析也可以看出,纺织行业竞争力较强的省份大多也是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1)上游行业对纺织行业的影响分析 ①化纤行业对纺织行业的影响 作为纺织行业的重要上游行业,化学纤维行业发展变化对纺织行业影响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原料供应的稳定性,第二是行业采购成本的变动,第三是带来行业技术的进步。 作为纺织行业的主要原料,化学纤维产量增速有所减慢,但是由于纺织行业自身增长速度也所有方面,因此化学纤维产量基本可以保证纺织行业的原料供应。不过,目前化学纤维原料供应方面仍然存在低端产品供大于求、高端产品供不应求的结构性矛盾。对于一些功能绿色纤维材料的供给仍然不能充分保证,这也是影响我国纺织行业整体竞争力和技术升级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最后,化纤原料供给及价格的不稳定也将会迫使纺织企业加大技术投入,降低原料消耗,提高原料利用率,减少对原料依赖性,同时将会更多转向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以降低成本上升带来的负面影响。最终将促进纺织行业整体技术进步,产业实力提高,这也是纺织行业应对上游产业变动的有效方式。 ②棉花种植业对纺织行业的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