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层气地面开发技术

煤层气地面开发技术

煤层气地面开发技术
煤层气地面开发技术

第七章 煤层气地面开发技术

煤层气地面开发包括煤层气生产井的施工和后期的排采管理两部分内容,涵盖了煤层气生产井的钻井、测井、固井、增产改造、设备安装、排采等一系列程序。

第一节主要内容:

一、煤层气井完井方式

1、裸眼完井

裸眼完井又分为常规裸眼完井和裸眼洞穴完井。

(1)常规裸眼完井

通常,煤层气井裸眼完井是在煤层顶部下表层套管后,一直钻进煤层至设计深度终孔,将煤层用砂或砾石填满,然后将套管下到煤层上方并注水泥返至地表,再用空气或水冲洗井眼,使煤层裸露。

(2)裸眼洞穴完井

裸眼洞穴完井适用于高压、高渗透性厚煤层。该方法是在井底造一个大的洞穴,下入割缝衬管后进行排采作业。

2、套管射孔完井

套管射孔完井时钻穿煤层直至设计井深,然后下生产套管至煤层底部“口袋”,注水泥固井,最后射孔,射孔弹射穿生产套管、水泥环并穿透煤层某一深度,建立起气流的通道。

3、混合完井

混合完井也叫多煤层完井,根据各煤层的特点和上下围岩的性质,使裸眼完井和套管完井在同一口井同时使用。混合完井的形式包括套管射孔完井、套管射孔+裸眼完井、裸眼洞穴完井等几种类型。一般情况下,上部煤层采用套管射孔或套管割缝完井,下部煤层采用裸眼完井或裸眼洞穴完井。

4、水平井完井技术

水平井完井由地面垂直向下钻至造斜点后,以中、小曲率半径侧斜钻进目的煤层,在煤层中按设计方向延伸几百米至上千米。水平井的水平段一般采用裸眼完井或2

14英寸(11.43cm )割缝衬管完井。

二、煤层气井固井工艺

向煤层气井的钻井井眼中下入套管,并在套管和井壁的环空中注入水泥浆,以加固井壁、封隔煤层的施工程序叫固井。通常煤层气井从大到小要下两至三层套管。

1、下套管

下入井内的套管,根据其作用不同,可分为三种。第一种为表层套管,其作用是封隔地表不稳定的松软易坍塌地层、水层、漏层;安装井控的井口装置。第二种是支撑中间套管,下入深度一般是数十米到数百米,水泥返到地面。第三种为生产套管,它将目的层与非目的层隔开,给煤层气生产形成中途不流失的通道,为实施增产措施创造条件,水泥返到地面。

2、注水泥

固井作业所用水泥是一种有特殊要求的硅酸盐水泥,其成分、物理化学性能都有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固井水泥根据井底温度的不同分为若干级别。不同深度的井,井底温度不同,应该选择不同级别的水泥。

3、对固井质量的要求

①下入的套管柱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不断、不裂、不变形,丝扣处不渗不漏

②管内水泥塞长度和管外水泥面高度符合设计要求

③注水泥浆井段环空中充满水泥浆

④水泥浆凝固过程中无气侵入

⑤水泥石与井壁和套管胶结良好,不发生地下层间窜漏,能经得起煤层气井后期压裂作业和长期排采的考验

三、煤层气井射孔工艺

射孔是套管完井和尾管完井的煤层气井所必须采取的作业,射孔所形成的井底孔眼是沟通煤层和井筒的唯一通道。

1、射孔工艺

(1)电缆输送套管枪射孔工艺(WCG)

①常规电缆套管枪正压射孔工艺

②套管枪负压射孔工艺

(2)油管输送射孔(TCP)

2、射孔器材

(1)射孔枪

射孔枪按工作压力不同分为105MPa、70MPa、50MPa三种。

(2)射孔弹

射孔用聚能弹按照装配形式分为有枪身射孔弹和无枪身射孔弹,其符合含义为:YD,有枪身射孔弹系列;WD,无枪身射孔弹系列;S,深穿透射孔弹系列;D,大孔径射孔弹。

(3)射孔配件

四、煤层气井压裂增产工艺

煤层气井压裂是指使用专门的压裂装置把压裂液和支撑剂压入煤层,在煤层中人为地造成裂缝,使井筒与煤层天然裂缝更有效地连通,扩大煤层的连通性,加速煤层压力降低,提高产气量。

1、煤层气井压裂工艺

(1)压裂液选择

在煤层中用的压裂液主要有4种:淡水、线性凝胶、泡沫和交联凝胶。淡水压裂成本低,造成的环境污染下,但缺少降低摩阻作用,也不能产生宽裂缝和输送浓度支撑剂。线性凝胶广泛用于在多个薄煤层中产生水平裂缝,还能在多煤层中产生垂直裂缝。泡沫压裂液具有良好的支撑剂输送能力,所需水量最小,但在返排时需要能量辅助且成本较高。交联聚合物凝胶是一种高黏压裂液,一般采用硼酸盐交联,浓度一般为3g/L,但有时因聚合物浓度太低不能交联,故选用3.5g/L 的凝胶。

(2)前置液体积

对于水平裂缝,前置液体积应该在25%以内;对于产生多层煤层的单一、二维垂直裂缝时所用的线性凝胶和交联凝胶,前置液体积也应为25%或更小;对于产生在单一煤层里的裂缝和复杂裂缝时,需要的前置液体积为40%~60%。

(3)支撑剂选择和浓度

煤层压裂根据煤层性质和目的不同可以选用不同的支撑剂。

(4)泵速和流体滤失

在高渗透厚煤层中往往会发生高滤失,故一般采用高注入速度;而在低渗透的

煤层中,一般使用低注入速度。

(5)煤层水力裂缝的类型

①浅煤层中易产生水平裂缝

②在多而薄的深煤层中易形成穿透整个煤层的单一垂直裂缝

③单一厚煤层易形成复杂裂缝

第二节主要内容:

一、煤层气排采设备

煤层气排采设备可分为有杆类排采设备和无杆类排采设备两类。

1、抽油机

(1)常规曲柄平衡抽油机

(2)常规复合平衡抽油机

(3)前置式曲柄平衡抽油机

(4)下偏杠铃游梁复合平衡抽油机

(5)摆杆式游梁抽油机

(6)特形双驴头游梁式抽油机

2、抽油泵

(1)管式泵

管式泵由泵筒、柱塞及泵阀三部分组成,普遍使用的常规式泵为有衬套泵筒的金属柱塞泵,柱塞直径有56mm、70mm、83mm、95mm四种规格,一般设计中它们最大的冲程为3m,也有特殊设计的短冲程。

(2)杆式泵

杆式抽油泵也称“插入式”抽油泵。就是将抽油泵整体接在抽油杆柱的下端,从油管内下入井中,由预先装在油管预定深度的专用支承部件固定在油管上。

(3)螺杆泵

螺杆泵通过抽油杆将地面驱动头的旋转扭矩传递到螺杆,螺杆旋转使泵筒中的液体获得向上的能量,最终到达地面。

3、井口采油树

井口采油树是煤层气井连接气井套管和排采管线的主要设备。

二、煤层气排采工艺流程

1、地面工艺流程

煤层气排采地面设备包括井口装置、抽油机、计量仪表、集输管线等。

(1)排采场地要求

①排采场地要平坦、整洁

②排采设备的安装、摆放要布局合理

③放喷火炬装置要置于距排采井口30m以外

④地面排采气、水管线要有醒目的颜色标识

⑤发电机房及值班房要放置于远离放喷火炬的另一侧

(2)排采地面设备

主要包括:井口装置、抽油机、管线和阀门。

2、井下排采设备与工艺流程

采用抽油机和管式泵组合作排采设备的煤层气井的井下排采设备主要包括抽油泵、生产油管、气锚、砂锚、抽油杆和柱塞等。

三、排采工作制度与排采控制

1、煤层气井排采工作制度

(1)定压排采

为确保煤层气生产井能够稳定、持续高产,在煤层气排采的早期采用定压排采作为生产的工作制度。定压排采关键性工艺技术是有效地控制井底流动压力与储层压力之间的压差,适度控制井筒附近的流体流动速率,以保证煤粉等固相颗粒物、水、气的正常产出。

(2)定产排采

当煤层气生产井达到产气高峰期时,为了有效地控制煤层气产量,可以采用定产排采进行正常的生产。

2、煤层气排采资料录取

(1)煤层气井产气和产水情况

产液参数包括动液面、氯离子含量、pH值、含砂量、产水量等,产气参数包括套压值、油嘴直径、煤层气温度、井口压力、产气量等。

(2)抽排工作制度

煤层气井的泵挂深度、泵径、抽油机冲程、冲次、泵效、示功图资料等。

第三节主要内容:

一、煤层气生产监测范围

煤层气井的检测内容主要包括井场工作状态监测、井口生产参数、故障监测与报警三个方面。

二、煤层气井生产监测及报警系统

煤层气井生产监测系统有很多种形式和方法,其主要表现在数据传输方式的不同,煤层气井数据传输的方法通常有光缆、无线电、公众信息网(GPRS或CDMA)等。

第四节主要内容:

一、多分支羽状水平井技术

定向羽状水平井是近年来随着定向井技术逐步完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较为高效的煤层气开发方式,是指通过定向井、多分支水平井技术,由地面垂直向下钻至造斜点后,以中、小曲率半径测斜钻进目的煤层主水平井,再从主井两侧不同位置水平侧钻分支井,进而形成羽毛状的多分支水平井。

主要的优点:

①增加有效供给范围

②提高导流能力

③减少了对煤层的伤害

缺点和不足:

①使用设备要求高,成本大

②井位的选择受到限制

③确定着陆点的位置

④水平井段延伸能力困难

⑤后期生产维护不便利

二、气体注入驱替技术

煤层气井气体注入驱替技术的增产效果,主要在于通过向煤层中注入其他气

体,降低甲烷在煤孔隙中的分压(即竞争吸附作用),促进甲烷在煤中的解吸。同时,注入气体还增加了煤层气向气井流动的动力,有利于压力封闭型煤层气克服在低渗透煤层中的流动阻力。目前煤层气井注入驱替主要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注入氮气,二是二氧化碳驱替解吸。

三、氮气泡沫压裂技术

氮气泡沫压裂技术采用液氮作为压裂液代替常规的水基/油基压裂液进行压裂,适合于低压、低渗透水地层,特别是煤层。然而,氮气泡沫压裂技术存在成本高、施工组织困难、产出的气体需要分离等问题,目前国内在此方面处于试验阶段。

煤层气地面开采安全规程【最新版】

煤层气地面开采安全规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煤层气地面开采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从业人员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煤层气地面开采及有关设计、钻井、固井、测井、压裂、排采、集输、压缩等活动的安全生产,适用本规程。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对煤矿井下瓦斯抽采和低浓度瓦斯输送安全另行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三条煤层气地面开采企业以及承包单位(以下统称煤层气企业)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标准和技术规范,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接受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监察。 国家鼓励煤矿企业采用科学方法抽采煤层气。依法设立的煤矿企业地面抽采本企业煤层气应当遵守本规程,但不需要另行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第四条煤层气企业应当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配备满足需要的安全设备和装备。 第五条煤层气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煤层气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经专门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书。 第六条煤层气企业应当制定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煤层气企业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第七条煤层气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提取、使用满足安全生产需要的安全生产费用,保障煤层气地面开采的安全。

煤层气利用技术简介通用版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501 煤层气利用技术简介通用版 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煤层气利用技术简介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煤层气简介 煤层气俗称煤矿瓦斯,是一种以吸附状态为主,生成并储存在煤系地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其成分与常规天然气基本相同(甲烷含量大于95%,发热量大于8100大卡),完全可以与常规天然气混输、混用,井下抽放的煤层气不需提纯或浓缩就可直接作为发电厂的燃料,可大大降低发电成本。 煤层气是近20年来崛起的新型洁净能源,它在发电、工业和民用燃料及化工原料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对煤层气的合理利用可以缓解当前能源短缺的状况,改善能源结构,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煤层气利用技术 世界主要产煤国都十分重视开发煤层气,英国、德

煤层气的开采与利用

煤层气的开采与利用 (包括不限于新旧技术的介绍与对比、国内外技术对比,目的是搞清楚煤层气作为一种自然资源是如何实现经济效益的); 一.煤层气背景介绍 1.我国煤层气资源分布 我国大型煤矿区煤层气资源丰富,13个大型煤炭基地煤矿区埋藏深度1500m以浅,煤 ,煤 2. 12起,。3. 程等。 地质载体特殊性 煤层气的地质载体为煤层,煤炭本身就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对象,这一自然属性更是有别于其他所有的化石能源矿产。煤层气与煤炭资源的同源同体的伴生性决定了这2种资源的开发必然有密不可分的内在关联。煤矿区煤炭资源的开采引起矿区岩层移

动的时空关系,影响着煤层气资源开发的钻井(孔)的布设、采气方法的选择和抽采效果等多个方面。 鉴于上述特殊性,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既有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的来源、借鉴甚至直接移植,又有自己的独特性,还有与采煤技术交叉融合的耦合特性,是一个与常规天然气和煤炭开发技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复杂技术系统。 1. 三(多) , 2. 创新, 3. 前提下,协同开采技术得以发展和进步。如解放层开采、井上下联合抽采、煤炭与煤层气共同开采等就是其典型实例。 4.煤层卸压增透技术

对于煤层渗透率低和含气饱和度低的矿区须探索应用煤层卸压增透技术,提高煤层气 抽采率。此类技术主要包括保护层开采卸压增透技术、深孔预裂爆破技术、深穿透 射孔技术、高能气体压裂技术和高压水力增透技术等。 三.近年来我国煤层气开采技术发展 1.勘探技术手段深化 (eg 2~3倍; 管、。)2. 活性 变排量控制缝高技术、前置液粉砂多级段塞降滤失技术、前置液阶段停泵测试技术、大粒径/高强度支撑剂尾追技术、压后合理放喷控制技术等。 针对多煤层地区,采用煤层和岩层组合分段压裂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单井产量和资源 利用效率。

煤层气地面开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规范正式版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煤层气地面开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规范正式版

煤层气地面开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规范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 目的范围 为了规范煤层气地面开采建设项目安 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制定本 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煤层气地面开采系统中 涉及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安全设施竣工验 收的内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 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煤层气集输安全规程》(AQ1082) 《煤层气地面开采防火防爆安全规

程》(AQ1081) 《煤层气开采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4213) 《煤层气地面开采安全规程(试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6号) 3 煤层气地面开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 3.1 设计必备条件 3.1.1 安全设施设计必须由具有甲级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 3.1.2 安全设施设计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技术规范的规定,并尽可能采用先进适用的 —1—

煤层气开采技术

煤层气简介 1、定义 煤层气,是指储存在煤层中以甲烷为主要成分、以吸附在煤基质颗粒表面为主、部分游离于煤孔隙中或溶解于煤层水中的烃类气体,是煤的伴生矿产资源,属非常规天然气,是近一二十年在国际上崛起的洁净、优质能源和化工原料。 煤层气俗称“瓦斯”,其主要成分是CH4(甲烷),与煤炭伴生、以吸附状态储存于煤层内的非常规天然气,热值是通用煤的2-5倍,主要成分为甲烷。1立方米纯煤层气的热值相当于1.13kg汽油、1.21kg标准煤,其热值与天然气相当,可以与天然气混输混用,而且燃烧后很洁净,几乎不产生任何废气,是上好的工业、化工、发电和居民生活燃料。 煤层气空气浓度达到5%-16%时,遇明火就会爆炸,这是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根源。煤层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其温室效应约为二氧化碳的21倍,对生态环境破坏性极强。在采煤之前如果先开采煤层气,煤矿瓦斯爆炸率将降低70%到85%。煤层气的开发利用具有一举多得的功效:洁净能源,商业化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2、煤层气与煤矿瓦斯的关系与差异 在煤炭工业界通常将涌入煤矿巷道内的煤层气称之为煤矿瓦斯(Gassy),其气体组分除煤层气组分外,还有煤矿巷道内气体的成分,如氮气(N2)、二氧化碳(CO2)等空气组分以及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2)等采矿活动所产生的气体组分。

在煤层气概念引进初期,有些学者为便于业外人士了解煤层气,通常在煤层气一词后加注“俗称煤矿瓦斯”。 近年来,国内外有些学者为区分两者之间的概念差异,将通过煤矿井下抽放(Gas Drainage in-mine)、采动区(GOB)抽放或废弃矿井(Abandoned Mines)抽排等方式获得的煤层气称为Coal Mine ethane (缩写为CMM)。 2、存在形式 吸附于煤内表面;以游离态存在于煤的天然孔隙中;少量溶解在煤的地层水中。 3、用途 煤层气(煤矿瓦斯)作为一种非常规天然气,可作为瓦斯发电、居民生活和工业锅炉燃料。煤层气可以用作民用燃料、工业燃料、发电

煤层气产出过程

第五章煤层气产出过程 煤层气井的排采过程与常规天然气井显然不同,通常具有一个产气高峰期。这种差异,起源于煤层气主要以吸附状态赋存。 第一节主要内容: 在煤层气开采初期一般要进行“脱水”处理,即所谓的“排水降压”过程,目的是诱导煤层气的解吸、扩散、渗流作用由高势能方向往低势能方向连续进行。 一、煤层气流动机理 煤层气产出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过程,即解吸、扩散与渗流。 地下水的采出使煤层气压力降低。当煤层压力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煤中被吸附的气体开始从微孔隙表面分离,即解吸。解析气浓度在解吸面附近较高,在裂隙空间中较低。因此,煤层气会在浓度梯度的驱动下,通过孔隙—微裂隙系统向裂隙空间扩散。在煤层中,可能有三种扩散机理:以分子之间相互作用为主的体积扩散,以分子—表面相互作用为主的Knudsen扩散,基质表面的吸附气层表面扩散。 按照煤层中发生的物理过程,煤层气产出相继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水的单相流。在此阶段,煤层裂隙空间被水所充满,为地下水单相流动阶段。 第二阶段,非饱和单相流。这一阶段,裂隙中为地下水的非饱和单相流阶段,虽然出现气—水两项阶段,单只有水相才能够连续流动。 第三阶段,气—水两相流。随着储层压力下降和水饱和度降低,水的相对渗透率不断下降,气的相对渗透率逐渐升高。最终,在煤层裂隙系统中形成了气—水两相达西流,煤层气连续产出。 上述三个阶段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随着排采时间的延长,第三阶段从井筒沿径向逐渐向周围的煤层中推进,形成一个足以使煤层气连续产出的降压漏斗。 二、煤层气开采过程 原始地层条件下,煤层及其围岩中地下水一般较多,储层压力大致等同于水

煤层气地面开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规范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3777 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煤层气地面开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规范正式样本

煤层气地面开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规范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管理制度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 目的范围 为了规范煤层气地面开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煤层气地面开采系统中涉及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的内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煤层气集输安全规程》(AQ1082) 《煤层气地面开采防火防爆安全规程》

(AQ1081) 《煤层气开采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4213) 《煤层气地面开采安全规程(试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6号) 3 煤层气地面开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 3.1 设计必备条件 3.1.1 安全设施设计必须由具有甲级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 3.1.2 安全设施设计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技术规范的规定,并尽可能采用先进适用的 —1— 工艺、技术和可靠的设备、设施。 3.2 井位布置 3.2.1 煤层气井不得布置在滑坡、崩塌、泥石流

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哲学思考

自然辩证法研究 Vol115,No110,1999 ?博士文苑? 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哲学思考 傅 雪 海 八十年代以来,由于在圣胡安盆地地面勘探开发煤层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国引进了这一技术,并在煤层气地质理论研究和勘探开发实践中经历了曲折的探索,逐渐形成了适合我国地质特征的煤层气地质理论和勘探开发技术方法。这一成果的取得经历了由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循环往复,目前正在向更高一级的认识迈进。本文试图从认识论、真理相对性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规律等方面来阐述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历程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1 煤层气的基本概念和 勘探开发的意义 煤层气是成煤和煤化作用过程中生成并储集在煤层内的一小部分气体,俗称瓦斯,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由于煤层气勘探开发具有能源、煤矿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多重意义,日益受到我国政府和有关工业部门的高度重视。中国现代化建设面临能源问题的严重挑战,由于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以及经济、科技等因素的制约,能源供应长期以来不能满足经济迅速增长的需要。因此,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不同于发达国家,也有别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我国煤炭资源量(包括探明储量和远景资源量,-2000米以浅)约5157万亿吨左右〔1〕,1994年全国煤炭产量为12129亿吨〔2〕,资源量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一直占70%以上。煤层气资源量约14万亿米3(甲烷含量大于4米3/吨,-2000米以浅)〔3〕,煤层气地面开发尚没有取得实际产能,但井下瓦斯抽放每年约6亿米3左右(146个矿井总计)〔2〕,其中利用的约4亿米3,其它2200多个矿井,煤层气(瓦斯)直接向大气中排放,年排放量约达100亿米3,既浪费了能源,又污染了环境。因此,地面勘探开发煤层气为保护我国能源战略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2 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早期实践与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同客观世界相接触,获得大量材料、信息,经过整理、加工,便形成了认识。离开人的实践活动,切断了主体和客体的联系,任何认识都是不能产生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类在煤矿开采实践活动中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煤与瓦斯突出,或瓦斯爆炸等灾害性事件,逐渐认识了煤内瓦斯气体是事故的主要原因,为了减少其对矿工的危害并改善矿井安全,人们尝试着从井下抽取瓦斯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煤中瓦斯的产生、储存和释放,瓦斯在煤层内流动方式及煤层开采前和开采期间的脱气机制等。 认识的深化,固然以正确的思维作指导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事实资料的发现和积累,而这些是同新工具、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有着密切的联系。井下瓦斯抽放早期只能在采空区和巷道内进行,随着钻探技术水平的提高,在井下施工垂直和水平钻孔进行目的层抽放或临近层排放。抽放技术由开采后老窑抽放发展到边掘边抽和预抽,由自然抽放排空到水力压裂、爆破致裂,人工卸压抽放、运输、储集和利用。我国煤层气含量测试五十年代采用的是磨口瓶法,六十年代采用的是真空罐集气法(前苏联引进),八十年代以后,采用的是解吸法(美国引进),并颁布了标准M77-84(原煤炭部),统一了煤样的采取和测试步骤与方法,测试精度有了明显改善,近年 26

煤层气地面开采安全规程(总局令第46号)

煤层气地面开采安全规程(试行) 总局令第46号 《煤层气地面开采安全规程(试行)》已经2011年12月31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4月1日起施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骆琳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二日 煤层气地面开采安全规程(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煤层气地面开采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从业人员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煤层气地面开采及有关设计、钻井、固井、测井、压裂、排采、集输、压缩等活动的安全生产,适用本规程。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对煤矿井下瓦斯抽采和低浓度瓦斯输送安全另行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三条煤层气地面开采企业以及承包单位(以下统称煤层气企业)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标准和技术规范,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接受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监察。 国家鼓励煤矿企业采用科学方法抽采煤层气。依法设立的煤矿企业地面抽采本企业煤层气应当遵守本规程,但不需要另行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第四条煤层气企业应当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配备满足需要的安全设备和装备。 第五条煤层气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煤层气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经专门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书。 第六条煤层气企业应当制定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煤层气企业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第七条煤层气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提取、使用满足安全生产需要的安全生产费

煤层气地面开采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

《煤层气地面开采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 实施办法》(送审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煤层气地面开采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开展煤层气地面开采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管理工作,根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煤层气地面开采企业必须依照本实施办法的规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生产活动。 本实施办法所称的煤层气地面开采企业,是指生产经营范围包括地面钻井抽采煤层气并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 已领取煤层气地面开采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在领证所在省(区、市)的其他区块,以及在其他省(区、市)从事煤层气地面开采的,不需要再领取煤层气地面开采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

煤矿企业地面抽采本企业井田范围内煤层气的,不需要再取得煤层气地面开采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 第三条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管理工作实行企业申请、省局发证、属地监管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指导、监督全国煤层气地面开采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管理工作。 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负责本省(区、市)范围内煤层气地面开采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未设立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省、自治区,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以下与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统称省级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煤层气地面开采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和省级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统称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 第二章安全生产条件 第五条煤层气地面开采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建立、健全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检查、职业危害预防、安全教育培训、生产安全事

煤层气开采地面工程设计方案

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方案设计类作品 比赛类别 地面工程单项组 完成日期 2014年 4月 13 日 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组织委员会制

作品简介 本参赛作品是根据大赛给出的沁端区块的基础数据设计的一套煤层气田开发中的地面工程设计方案。主要由煤层气集输管网、集气增压站、污水处理、SCADA系统、消防安全系统、供电系统、通信系统等部分的设计以及各种用途站场整体优化布局设计等组成。 本方案的总集输工艺流程的确定是根据本气田的综合情况,借鉴其它煤层气地面集输工艺,分析各种低产低压煤层气田的总工艺流程,经过反复论证、简化优化,最后确定采用“分片集输、多井低压集气、单井简易计量、多井单管串接、集中增压、集中脱水处理和外输”的煤层气集输工艺流程。 管网部署部分根据气田气井位置的分布,提出了四种管网部署方案,分别是环状管网部署方案、枝状管网部署方案、集气阀组管网部署方案、多井单管串接管网部署方案。然后以管网系统费用最省为优选目标(包括井场、采气管线、集气阀组、集气管线、增压站、中央处理厂等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对四种管网部署方案进行优选,最后选择多井单管串接管网部署方案。 为选取适合管材, 对PE100 聚乙烯管和无缝钢管投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比较, 主要比较了公称直径50~600 mm 的PE100 聚乙烯管和无缝钢管的安装费、建筑费、主材费、预制费和总造价等,得出:当采气、集气管道的公称直径不大于250 mm 时, 采用PE100 聚乙烯管道投资低。当采气、集气管道的公称直径大于250 mm 时, 采用钢制管道投资低。该示范工程施工中采用了PE100聚乙烯管道与钢管相结合的方案。 用软件模拟不同工况下煤层气水合物生成温度,对比本气田集输

煤层气地面开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标准

ICS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AQ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 XX/T XXXXX—XXXX 煤层气地面开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 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规范 点击此处添加标准英文译名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征求意见稿) (本稿完成日期:2015.8.24)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___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煤矿安全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监察司,山西蓝焰煤层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煤层气地面开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井位布置、煤层气井、管线集输、阀组、中心处理站、压缩站等煤层气地面开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中应遵循的原则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煤层气地面开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058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 50183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AQ 1081 煤层气地面开采防火防爆安全规程 AQ 1082 煤层气集输安全规程 SY/T 0447 埋地钢质管道环氧煤沥青防腐层技术标准 SYJ 4006长输管道阴极保护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SY 4200 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煤层气地面开采安全规程(试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6号 2012年4月1日起施行)3 术语 3.1 煤层气coalbed methane(CBM) 赋存于煤层中与煤共伴生、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天然气体。 3.2 煤层气井CBM well 为勘探开发煤层气而在地面施工的钻井。 3.3 管线集输CBM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将采出的煤层气通过管线汇集和输送的过程。 3.4 阀组CBM gathering manifold 对各单井或多井产出的煤层气进行汇集、计量的场所。 3.5 中心处理站central processing plant of gas

山西省煤层气地面开采安全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3.3之欧阳光明创编

山西省煤层气地面开采安全监督管 理办法 欧阳光明(2021.03.07)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煤层气地面开采(一级加压站以内)的安全监督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煤层气地面开采安全稳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煤层气地面开采安全规程》(试行)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山西省境内以煤层气地面勘探开发为主营业务并取得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等相关证照的煤层气企业。 第三条各市(县)煤炭(煤层气)安全监管部门按照属地监管、分级负责的原则负责对本辖区内煤层气地面开采企业(一级加压站以内)的安全监督管理;省级煤炭安全监管部门负责对省属五大煤炭集团公司(同煤集团、焦煤集团、阳煤集团、潞安集团、晋煤集团)和山西正华实业集团公司所属的煤层气地面开采企业(一级加压站以内)的安全监督管理,各集团公司负责对本集团所属的煤层气地面开采企业的日常安全管理。 第四条煤层气地面开采企业(以下简称煤层气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应当遵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制度和标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配

备相应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配备满足需要的安全设备和装备,对企业生产全过程实施安全生产管理,保障煤层气地面开采的安全。 第二章煤层气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 第五条煤层气企业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标准和技术规范,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接受各级煤炭(煤层气)安全监管部门的安全监管。 第六条煤层气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煤层气企业从业人员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 第七条煤层气企业应当履行下列安全生产管理基本职责: (一)依照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度和标准,制定并落实本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规程; (二)建立健全煤层气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三)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四)按照规定提取和使用煤层气安全生产费用,专门用于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五)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健全煤层气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和风险预控体系,开展隐患排查及风险辨识、评估和监控工作,并对安全隐患和风险进行治理、管控; (六)煤层气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书。煤层气企业应当按照安全培训计划,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

煤层气开采模式探讨

I If 编号:SM-ZD-16333 煤层气开米模式探讨 Orga nize enterp rise safety man ageme nt planning, guida nee, inspection and decisi on-mak ing. en 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 审核: 时间: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煤层气开采模式探讨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20xx年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制定了“先抽后采,以风定 产,监测监控”的煤矿瓦斯防治方针,强化了瓦斯抽采在治理瓦斯灾害中的地位。但目前的井下瓦斯抽采远远不能满足瓦斯治理的要求,“地面钻采”煤层瓦斯日益提上日程。如何将“地面钻采+井下抽采”有机结合,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本文在分析了两种开采模式差异基础上,利用“系统工程事故树分析法+多层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最后提出了不同类型矿井的煤层气开采模式。 1两种开采模式的异同 1.1开采机理的差异(1)井下煤层气抽采机理。所谓井下煤层气抽采就是借助 煤炭开采工作面和巷道,通过煤矿井下抽采、采动区抽采、废弃矿井抽采等方法来开采煤层气资源。井下煤层气抽采机理是:当煤层采动以后,破坏了原岩石力学平衡,造成了煤层的卸压,由于瓦斯气体90%以上以物理吸附状态存在于煤层中,为了继续保持平衡,煤层中的瓦斯涌出,通过人工改造使其成为密闭系统,从而持续维持卸压区域.这样,煤层瓦斯将源源不断被抽出。由此可见:使井下煤层气得以抽采的2个基本条件是:在小范围内有足够的煤层气资源及使煤层瓦斯得以释放的煤层透气性大小。 (2)地面钻采煤层气机理。地面钻采煤层气就是利用垂直 井或定向井技术来开采原始储层中的煤层气资源。地面钻采煤层气的机理是:当储层压力降低到临界解吸压力以下时,甲烷气体从煤基质微孔隙内表面解吸出来;由于瓦斯浓度差异而发生扩散到煤的裂隙系统,最后以达西流形式流到井筒。 解吸是煤层气进行地面钻采的前提,降压是解吸的前提。由此可见:地面钻采煤层气能否发生的根本在于煤层气是否能降压解吸。

煤层气勘探开发新技术与理论评价分析实用手册

煤层气勘探开发新技术与理论评价分析实用手册主编: 编委会 出版社: 煤炭科技出版社2011 年 规格: 全一卷16 开精装 定价:380 元 优惠价:310 元 xx 本书收录了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80 篇,内容包括地质理论新认识,煤层气的选区评价和经济评价、煤层气勘探开发适用工艺技术、地面集输技术、煤层气综合利用技术以及我国煤层气开发前景展望等方面的文章。 本书可供从事煤层气勘探、开发、工程等方面的科技人员参考。 目录 第一篇煤层气地质理论与选区评价 基于动力学条件的煤层气富集高渗区优选理论与方法 煤层气开发地质学及其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煤层含气量校正系数研究 我国煤层气选区评价参数标准初步研究 基于压汞毛细管压力曲线的煤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 煤层气物质平衡方程通式的推导与动态地质储量预测煤中残余气含量预测方法研究几种关键压力的控制因素及其对煤层气井产能的影响煤变质作用对煤吸附能

力的控制作用机理高温高压煤层岩心动态污染评价系统的研制与应用水饱和煤样三轴力学实验研究利用测井、气测资料评价煤层含气性研究与应用 国内外中煤阶煤层C02气体埋存可行性分析 xx 比德向斜煤层气的吸附/解吸特征研究沁水盆地不同煤阶煤相渗规律实验和模型研究 xx 盆地煤层气成藏控气作用研究 xx 盆地南部含气饱和度研究 深部煤层含气性及其地质控因 深部煤层xx 特征研究现状及展望 xx 昭通盆地新近系褐煤地球化学特征 xx 向斜煤层重烃浓度异常及其成因探讨 xxxx地区煤层气储层特征 xxxx地区煤系地层对比特征 xx 陆块煤层气勘探方向及高效开发潜势 xxxx地区煤层气资源评价及勘探开发方向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煤层气勘探开发潜力评价 大宁—吉县地区煤层气地质特征及富集高产主控因素分析山西省沁水煤田煤层气资源量预测及开发潜力 沁水盆地柿庄南区块固县地区煤层气资源潜力评价河南省焦作区块煤层气开发潜力评价及市场前景分析xx 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展望 xx 东部xx 地区煤层气潜力分析 XXXXXX狮王寺勘查区煤层气浅析

煤层气地面开采安全规程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482 煤层气地面开采安全规程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煤层气地面开采安全规程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煤层气地面开采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从业人员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煤层气地面开采及有关设计、钻井、固井、测井、压裂、排采、集输、压缩等活动的安全生产,适用本规程。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对煤矿井下瓦斯抽采和低浓度瓦斯输送安全另行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三条煤层气地面开采企业以及承包单位(以下统称煤层气企业)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标准和技术规范,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接受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监察。 国家鼓励煤矿企业采用科学方法抽采煤层气。依法设立的煤矿企业地面抽采本企业煤层气应当遵守本规程,但不需要另行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浅析煤层气开采技术与发展趋势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718552582.html, 浅析煤层气开采技术与发展趋势 作者:焦腾辉 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中旬刊》2019年第03期 摘要:我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并伴有极为丰富的煤层气资源。随着技术的不断发 展,煤层气的开采效率与质量均有提升。本文研究了煤层气开采过程中常运用的勘探、钻井、净化增产等几项技术,并就其开采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研究。 关键词:煤层气;开采;技术 在工业企业的迅速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提升的情况下,我们对煤层气等化石能源的需求逐渐提高,同时也行成了该部分能源紧缺的局势。为更好的满足人们生产生活对化石能源的需求,开采单位要不断提升开采技术,提高能源开采的产量与质量。 1 煤层气开采技术 煤层气即赋存于煤层当中的天然气,我国资源比较丰富,尤其是有着较大量的低、中煤阶煤层气储量。作为一种具有较大价值的化石能源,煤层气开采成为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为确保开采的效率与质量,开采的几个环节都要依靠相应的先进技术。目前,煤层气开采中常用的主要技术有以下几种: 1.1 勘探技术 勘探是煤层气开采的基础环节,对整个开采工作有重大影响。施工人员在开采作业之前必须对煤层气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详细的勘探,了解当地的地质构造,以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1]。这是因为地质的构造与特点对煤层气产量与开采难度有巨大关联,只有准确了解当地地 质的整体情况,决策人员才能制定开采实际方案。经研究发现,煤层气多储于向斜底部等位置,且煤层气都是压力圈闭气藏。其压力圈又可分为水压圈与气压圈,向斜底部裂缝处就是水压圈闭气藏吸附气的聚集区。此外,勘探的另一项重点工作是探测当地的地质活动的相关情况,以判断煤层开采的难度。首先,开采位置若是在地质构造变化严重的区域,煤层气的储存难度会加大。其次,火山岩活动情况对开采有巨大影响,其活动严重会对煤层造成破坏,不利于开采。但其若有小幅度活动则会促进煤阶升高并利于气体转化,从而便于开采。最后,煤层顶底板的岩性密度的。密度较高的区域,其含气量较高便于开采。为保证煤层气开采的整体工作效益,开采人员要利用精准的地质勘探仪器,对开采区的地质构造及特征进行详细调查,为开采作业提供准确指导。 1.2 钻井技术 在进行钻井时,多利用石油钻井设备进行作业,钻头多选择取心钻头与压轮钻头,钻井液根据产层的实际特点多选则低密度水泥浆或清水。钻井作业中常用到欠平衡钻井与定向钻井两

煤层气地面开采建设项目

煤层气地面开采建设项目 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煤层气地面开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根据《安全生产法》、《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察规定》、《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煤层气地面开采安全规程(试行)》以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实施办法所称的煤层气企业是指在山西省行政区内从事地面钻井开采煤层气的企业、在山西省行政区内工商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从事煤层气地面开采的分支机构、煤矿企业以瓦斯治理为目的从事地面开采煤层气的子公司、与中方公司合作并担任作业者的从事地面勘查开发煤层气的外资公司(以下简称“合作公司”)。 第三条煤层气地面开采建设项目为:有立项批准文件,并取得煤层气采矿许可证的煤层气地面开采建设项目,以及煤矿企业为了治理瓦斯在采矿许可证范围内从事煤层气地面开采的建设项目。煤层气地面开采建设项目包括新建、改建、扩建。 第四条煤层气地面开采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应包括从事煤层气地面开采及有关钻井、压裂、排采、集输、压缩(售气终端)等作业过程中安全监控设施和有毒有害气体防护设施,以及防火、防爆、防静电、防雷击等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

设施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未做到同时设计的一律不予审查,未做到同时施工的责令立即停止施工,未同时投入使用的不予组织竣工验收。 第五条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省局)负责煤层气地面开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项目所在地的煤矿安全监察分局(站)(以下简称分局)按照要求对其合法性进行初审,由主管领导签字后报省局,省局组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分局派员参加。 第二章安全设施设计及审查 第六条煤层气企业必须委托具有甲级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初步设计,同时对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进行设计,设计单位对设计质量负责。 第七条煤层气地面开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完成后,建设单位向所在地分局提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申请,由分局对材料进行初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初审不合格: .没有履行建设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手续的; .安全设施设计由不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的初审合格的由分局主管领导签字后报省局。 第八条煤层气企业申请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应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煤层气企业采矿许可证、营业执照复印件; .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申请报告(一式份); .煤层气地面开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批书(一式份);

地面钻井开发煤层气简介

?技术研究? 地面钻井开发煤层气简介 太原工业大学 师明善 摘 要 介绍国内外地面钻井开发煤层气的现状和我国开发煤层气所遇到的问题及今后的对策。 煤层气,俗称矿井瓦斯。是指储集在煤层中的天然气。由于甲烷是煤层气的主要成分,故又称煤层甲烷。含煤地层的有机质在成煤作用过程中,生成的伴生气态碳氢化合物的总量叫作煤型气。而未经运移,残留在生气煤层,约占总量的3%~24%的部分就是煤层气。其余经过运移的是煤型气,大部分呈分散状态,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几乎没有工业意义。还有一小部分经过运移,又集聚在地质圈闭构造中,形成气藏的煤型气就是极具工业价值的天然气藏,世界上天然气储量的70%~80%来自煤型气,其余的份额为油型气。 有史以来,矿井瓦斯一直被看作是爆炸和突出的危险气体,为了安全生产,矿井瓦斯必须排放。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认识到:一方面排放到大气中的甲烷是一种具有强烈温室效应的气体;另一方面它又是远比煤炭洁净的能源。为了减少采煤过程中甲烷的排放量,改善地区和全球大气环境,保证矿井安全生产,提供新的洁净能源,用来补充地方能源供应,我国90年代初开始对煤层气进行资源勘探和评价,结果说明我国煤层气资源十分丰富,约达35万亿m3.1992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资助《中国煤层气资源开发项目》; 1993年煤炭部把煤层气开发利用列为中国煤炭工业三大发展战略之一,并成立了煤层气领导小组;1994年颁布了《煤层气勘探开 发暂行规定》,国家开发银行也为此拨了配套资金;1995年煤炭部、地矿部和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先后成立了专门研究与开发机构,并在北京召开了国际煤层气会议。 山西素以煤著名于世。煤田规模大、分布广、煤层大、层位多,煤的变质程度高,隐伏地质圈闭构造多,对煤层气的形成和存储十分有利。据中国矿业报载:全省蕴藏在2000m 以内的煤层气储量约为115万亿m3,加上远景资源量达318万亿m3,目前因采煤每年排放的煤层气为30~90亿m3.境内具有良好圈闭条件的地质构造近百处,特别是河东煤田和沁水煤田最多。其中河东煤田地处鄂尔多斯盆地东缘,面积为12000km2,煤藏埋深一般为300~800m,最深达1500m以上。含煤17层,可采9层、主采4层,总厚约19m,平均单层厚116~319m.煤阶以焦煤为主,煤层气含量3~20m3 t,1000m以内的煤层气资源量约为2200×108m3.被国家列为“八五”攻关项目,认定为当前我国地面钻井开发煤层气的理想首选地区之一。尽管该地区地处偏僻,对煤层气的需求量和利用条件并不好,但仍然引起各方面的极大兴趣。目前煤炭部、地矿部、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和地方主管部门相继投入资金和力量,参予的国外公司也多达五家,正进行开发和勘探。 美国自80年代初发展煤层气地面钻井 31

煤层气地面开采安全规程正式版

Guide operators to deal with the process of things, and require them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etails of safety technology and be able to complete things after special training.煤层气地面开采安全规程 正式版

煤层气地面开采安全规程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指导操作人员处理某件事情的流程和主要的行动方向,并要求参加施工的人员,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细节和经过专门训练,合格的情况下完成列表中的每个操作事项。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煤层气地面开采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从业人员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煤层气地面开采及有关设计、钻井、固井、测井、压裂、排采、集输、压缩等活动的安全生产,适用本规程。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对煤矿井下瓦斯抽采和低浓度瓦斯输送安全另行规定的,

依照其规定。 第三条煤层气地面开采企业以及承包单位(以下统称煤层气企业)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标准和技术规范,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接受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监察。 国家鼓励煤矿企业采用科学方法抽采煤层气。依法设立的煤矿企业地面抽采本企业煤层气应当遵守本规程,但不需要另行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第四条煤层气企业应当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配备满足需要的安全设备和装备。

我国煤矿区煤层气开发利用技术现状及展望

一第43卷第2期 煤炭科学技术 Vol.43一No.2一一2015年 2月 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eb.一 2015一 我国煤矿区煤层气开发利用技术现状及展望 申宝宏1,2,刘见中1,雷一毅1 (1.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一100013;2.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一100013) 摘一要:总结了 十二五 以来我国煤矿区煤层气开发利用在基础理论二技术装备二工程示范等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煤矿区煤层气开发利用在资源条件二抽采效果二利用水平等方面的现状和问题,指出煤矿区煤层气开发利用要走出一条 协调开发二提质上产二梯级利用 的道路,实现煤层气与煤炭一体化协调开发,能抽尽抽,能用尽用三为此,针对性提出了 十三五 期间将在碎软煤层强化抽采二低浓度煤层气高效集输利用二煤矿区煤层气开发利用专用装备等方面的技术装备需求和发展方向三 关键词:煤矿区;煤层气;瓦斯抽采;提质上产;梯级利用 中图分类号:TE131一一一文献标志码:A一一一文章编号:0253-2336(2015)02-0001-04 Present status and prospects of coalbed methan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technology of coal mine area in China SHEN Bao -hong 1,2,LIU Jian -zhong 1,LEI Yi 1 (1.China Co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Group Corporation Limited ,Beijing 一100013,China ; 2.China Coal Research Institute ,Beijing 一100013,China ) Abstract :The paper summarized the update progresses on the basic theory,technology and equipment,engineering demonstratior and oth- ers of the coalbed methan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in China coal mine area since the National 12th Five Year Planning .The paper ana- lyzed the present status and problems of the resource condition,gas drainage effect,utilization level and others in the coalbed methane de- 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hina coal mine area.The paper pointed out that the coalbed methan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in the coal mine should keep along a way of coordinative development,quality upgraded and production increased,utilization step by step.An integrat- ed coordinative development of the coalbed methane and coal could be realized with the possible gas drainage operation and possible gas u- tilization.Therefore,the paper provided the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requirements and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in the enhanced gas drain- age from the broken and soft seam,high efficient and integrated transpor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e low concentration coalbed methane, special equipment of the coalbed methan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and others during the National 13th Five Year Planning . Key words :coal mine area;coalbed methane;gas drainage;quality upgraded and production increased;utilization step by step 收稿日期:2014-10-17;责任编辑:曾康生一一DOI :10.13199/https://www.doczj.com/doc/e718552582.html,ki.cst.2015.02.001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1ZX05040,2011ZX05041) 作者简介:申宝宏(1956 ),男,安徽凤阳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副总工程师二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副院长三引用格式:申宝宏,刘见中,雷一毅.我国煤矿区煤层气开发利用技术现状及展望[J].煤炭科学技术,2015,43(2):1-4. SHEN Bao -hong,LIU Jian -zhong,LEI Yi.Present status and prospects of coalbed methan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technology of coal mine ar-ea in China[J].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5,43(2):1-4. 0一引一一言 一一自 十二五 期间以来,国家继续加大煤层气开发利用支持力度,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规定,加大财政资金支持二税费政策扶持和科技创新力度,继续实施 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促进我国煤层气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对防范煤 矿瓦斯事故和促进煤矿安全生产也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1-2]三2013年,全国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量156亿m 3,其中地面开发30亿m 3,井下抽采126 亿m 3;全国煤层气(煤矿瓦斯)利用量66亿m 3,其 中地面利用量23亿m 3,井下利用量43亿m 3三与油气开发专项实施前的2007年相比,全国抽采量增加 229%,利用量增加355%,促使煤矿瓦斯事故起数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