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流成本管理》(第二版)题库

《物流成本管理》(第二版)题库

《物流成本管理》(第二版)题库
《物流成本管理》(第二版)题库

《物流成本管理》(第二版)题库

一、选择题(单选或多选)

1.根据“物流成本冰山”说,露在水面之上的部分是( C )。

A.企业内部消耗的物流费 B.制造费用 C.委托的物流费用 D.自家物流费

2.第二个利润源的挖掘对象是生产力中的( A )。

A.劳动者 B.劳动对象 C.劳动产品 D.劳动工具

3.将物流比做“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D的是( A )。

A.“黑大陆”学说

B.“物流冰山”学说

C.“第三利润源”学说

D.利润中心学说

4.关于物流成本和产品成本共同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D )。

A.都是财务会计中的概念

B.都强调总成本最优

C.都具有隐含性

D.都是以货币计量

5.( B )是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工作的基础。

A.物流成本计划

B.物流成本核算

C.物流成本预测

D.物流成本决策

6.按物流成本的性态分类,可将物流成本分为( AD )。

A.变动成本

B.可控成本

C.不可控成本

D.固定成本

7.影响物流成本的产品因素包括( ABC )。

A.产品价值

B.产品密度

C.产品废品率

D.订货方式

8.在定义物流成本含义时,按照对物流成本认识和管理的角度不同分为( ABC )

A.企业物流成本

B.行业物流成本

C.社会物流成本

D.物流企业的物流成本

9.我国社会物流成本由( ABD )几部分构成。

A.运输费用 B.保管费用 C.包装费用 D.管理费用

10.物流成本管理的内容主要有( ABC )。

A.物流成本预测和物流成本决策

B.物流成本计划和物流成本核算

C.物流成本控制和物流成本分析

D.物流成本反馈和物流成本修订

11.运用线性规划解决运输问题,常用的方法有( BD )。

A.逐次逼近法

B.单纯型法

C.节约里程法

D.表上作业法

12. 运用( C )主要是确定优化配送线路的问题。

A. 单纯型法

B.逐次逼近法

C.节约里程法

D.表上作业法

13.来源于财务会计资料的物流成本是( A )

A.显性成本

B.隐性成本

C.机会成本

D.失销成本

14.从一定意义上讲,物流成本计算就是物流费用( D )两大项工作。

A.归集和记账

B.分配和控制

C.记账和控制

D.归集和分配

15.计算物流成本时,( D )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分配,以计入物流成本。

A.期间费用

B.直接费用

C.所有费用

D.间接费用

16.物流成本按照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金额计价,称为( AC )

A.实际成本

B.变现成本

C.历史成本

D.固定成本

17.下列不能计入生产经营活动成本的支出是(BCD )

A.运输支出

B.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C.公益性捐赠支出

D.投资和筹资活动等支出

18.以物流成本项目作为物流成本计算对象,将物流成本按是否属于功能性成本分为( AD )

A.物流功能成本

B.委托物流成本

C.自营物流成本

D.存货相关成本

19.物流成本核算的会计方法有( ABC )

A.双轨制

B.单轨制

C.辅助账户制

D.混合账户制

20.作业成本法相关的主要概念有( ABCD )

A.资源

B.作业

C.成本动因

D.作业中心

21.作业中心的成本分配到最终成本计算对象过程中的标准是(B )

A.资源动因

B.作业动因

C.成本动因

D.专属动因

22.下面关于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概括正确的是( AB )。

A.产品消耗作业

B.作业消耗资源

C.资源消耗费用

D.费用消耗资金

23.物流成本控制分类时,按控制时间划包括( ABC )

A.事前控制

B.事中控制

C.事后控制

D.反馈控制

24.对物流成本进行事中控制,即日常控制,通常采用( D )

A.目标成本法

B.完全成本法

C.责任成本法

D.标准成本法,

25.物流成本控制的原则包括(ABCD )

A.经济原则

B.全面原则

C.目标控制原则

D.重点控制原则

26.在物流成本控制方法中,通过“售价一利润”计算出来的是(C )

A.企业责任成本

B.产品生产成本

C. 产品目标成本

D.物流作业成本

27.下列关于目标成本法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BD )

A.起点在设计阶段

B.侧重事前控制

C.制定标准成本

D.实施系统化管理

28.标准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不是产品的实际成本,而是( C )

A.目标成本

B.理想成本

C.标准成本

D.现行成本

29.物流标准成本的制定主要包括制定(ABD )标准成本的制定。

A.直接材料

B.直接人工

C.资源消耗 D物流间接费用

30. 导致物流成本差异的原因往往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从计算的角度看,这些因素可归结为( BC )

A.耗费因素

B. 用量因素

C.价格因素

D.效率因素

31.标准成本按其制定所依据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分为(AC )

A.理想标准成本

B.现行标准成本

C.正常标准成本

D.基本标准成本

32.标准成本一词准确地讲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又称为(D )

A.“单项成本”

B.“单位成本”

C.“目标成本”

D.“成本标准”

33.仓储对物流成本的作用表现在( ABCD )

A.运输整合和产品组合

B.直接转运

C.服务和缓冲

D.偶发事件防范

34.仓储成本的构成主要包括( ABD )

A.仓储设施设备成本

B.仓储作业成本

C.仓储管理成本

D.库存持有成本

35.下列各种仓库中,企业具有较大自主权的是(C )。

A.租赁仓库

B.公共仓储

C.自有仓库

D.立体仓库

36.优化仓储空间组合方式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ABCD )

A.仓储总周转量

B.需求的稳定性

C.市场密度

D.灵活性的要求

37.采用ABC管理法对企业库存存货管理时,A类商品所占用的库存金额约为库存总金额的( D )。

A.5%

B.10%-20%

C.50%-60%

D.70%-80%

38.存货的订购点控制法是以固定(BD )为基础的一种存货控制方法。

A.订购时间

B.订购点

C.订购周期

D.订购批量

39.下列影响仓储作业成本的作业活动有(BCD )

A.订货作业

B.装卸搬运作业

C.储存作业

D.流通加工作业

40.合理控制库存可以采取的方法有( ABCD )。

A.ABC管理法

B.CVA管理法

C.存货的订购点控制法

D.存货的定期控制法

41.以下属于库存持有成本的是( ABCD )。

A.存货取得成本

B.风险成本

C.缺货成本

D.在途存货成本

42.库存持有成本的缺货成本主要包括( ABC )。

A.保险存货及其成本

B.失销成本

C.延期交货及其成本

D.采购批量成本

43.影响运输成本的因素主要有(ABCD )。

A.输送的距离

B.载运量

C.同行的竞争

D.产品的密度

44.关于距离与运输成本关系的描述中,下面说法错误的是(D )。

A.当距离为0时,运输成本不为0

B.随着运输距离的增加,运输成本也增加

C.随着运输距离的增加,运输成本增加的幅度在减小

D.随着运输距离的增加,运输成本增加的幅度在增加

45.汽车运输成本以( C )作为计算单位。

A.输送的距离

B.不同燃料的营用车辆

C.货物周转量

D.不同用途的车辆

46.汽车运输成本中的车辆费用包括( ABC )

A.人工费

B.燃料费和轮胎费

C.修理费和保险费

D.养路费及车队管理费

47.在成本计算单位中,40英尺集装箱按( C )标准箱计算。

A.1

B.1.5

C.2

D.2.5

48.在海洋运输成本构成中,航次运输费用包括( AC )。

A.港口费

B.人工费

C.中转费

D.车船使用税

49.铁路运输的优点是( ABC )。

A.承运能力大

B.安全系数比较大

C.可满足远距离运输

D.项目投资少

50.民航企业一般以( C )作为成本核算期。

A.年

B.天

C.月

D.季

51.在沿海运输中,客、货周转量的换算以一个吨海里等于( AC )计算。

A.一个铺位人海里

B.两个铺位人海里

C.三个座位人海里

D.四个座位人海里

52.以下( ABCD )可以有效控制运输成本。

A.减少运输环节

B.提高车辆地装载技术

C.减少运输事故

D.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

53.( D )作业是生产的终点,物流的起点。

A.搬运

B.运输

C.仓储

D.包装

54.包装成本的构成主要包括( ABCD )。

A.包装材料费用

B.包装人工费用

C.包装机械费用

D.包装技术费用

55.从会计核算角度,通常将包装分为包装容器和包装材料,包装容器通常称为( B )。

A.低值易耗品

B.周转材料

C.周转容器

D.原材料

56.按包装的功能不同分类,包装可分为( AC )。

A.工业包装

B.运输包装

C.商业包装

D.物流包装

57.外购包装材料的成本构成包括(AB )

A.买价

B.运杂费

C.运输途中的各种损耗费用

D.采购人员的差旅费

58.货物装载到台车上,其活性指数为( 3 )。

A.4

B.3

C.2

D.1

59.生产流水线作业过程中D的装卸搬运比较充分的体现了( B )。

A.顺畅化原则

B.短距化原则

C.单元化原则

D.连续化原则

60.按装卸搬运的特点进行分类,可以把装卸搬运作业分为( ACD )。

A.堆垛拆垛作业

B. 危险品搬运作业

C.分拣配货作业

D.装卸搬运移动作业

61.实现装卸搬运合理化要遵循的原则主要有( ABD )。

A.省力化原则

B.短距化原则

C.机械化原则

D.单元化原则

62.以下哪些做法体现了无效的装卸搬运( BCD )。

A.过度的机械化装卸搬运

B.过多的装卸搬运次数

C.过大的包装装卸搬运

D.无效物质的装卸搬运

63.在配装费用中,包装标记、标志的印刷和拴挂物等费用是属于()。

A.包装材料费

B.包装机械费

C.包装辅助费

D.包装技术费

64.在流通加工中,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分析,可以分为材料数量差异和材料价格差异。直接材料数量差异是材料实际耗用量与标准耗用量之间的差异。计算公式为( AB)

A.直接材料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B.直接材料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实际价格

C.直接材料数量差异=(标准数量—实际数量)×标准价格

D.直接材料数量差异=(标准数量—实际数量)×实际价格

65.采取( BCD )方式可以达到控制配送成本的作用。

A.混合策略

B.差异化策略

C.合并策略

D.延迟策略

66.不合理配送的表现形式有(ABCD )

A.库存决策不合理

B.资源筹措的不合理

C.配送中心布局不合理

D.送货运输不合理

67.流通加工成本的构成主要包括( ABC )

A.直接材料费用 B.直接人工费用 C.制造费用 D.管理费用

68.配送作业的首要环节是( A )

A.进货

B.搬运

C.储存

D.盘点

69.下列关于配送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配送是一个“小物流”的概念

B.配送的基本环节是备货、理货和送货

C.不同配送模式下配送成本差异不大

D.配送各环节的成本核算基本相同

70.以下属于隐性物流成本的是( B )

A.运输成本

B.存货持有成本

C.人力成本

D.物流行政管理成本

71.影响存货占压资金机会成本的因素主要有( ABC )

A.库存平均余额

B.货币贬值率

C. 相关收益率

D.贷款金额

72.下列属于隐性库存持有成本的是( CD )

A.软硬件折旧成本

B.采购成本

C. 缺货成本

D.库存占用自有资金成本

73.缺货成本包括( AC )

A.失去顾客成本

B.销售利润损失成本

C.商业信誉损失

D.采购费用增加

74.库存过多导致隐性成本增加的项目有( B )

A.储存成本

B.自然损耗成本

C.管理费用

D.利息费用

75.长期影响库存持有成本高低的有( AB )

A.库存水平

B.存货周转率

C.品种结构

D.货损的高低

76.降低库存持有成本的管理方法有(ACD )

A.ABC分类法

B.零库存

C.JIT采购法

D.CVA管理法

77.客户服务水平的制定方法有( ABC )

A.客户导向法

B.竞争导向法

C.成本收益导向法

D.工程分析法

78.减少缺货成本的办法有( ABC )

A.加强不同商品订货量的协调

B.对于可替代性较低的商品设置安全库存

C.及时补货,缩短缺货时间

D.加大采购量

79.隐性物流成本往往存在没有财务数据,预测难的问题,因此在企业管理中表现出以下的特点( ABC )

A不易识别 B. 不易核算 C. 不易控制 D. 不易协调

80.将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所采用的分类依据是( D )

A.成本的核算目标

B.成本的可辨认性

C.成本的经济用途

D.成本的性态

81.在相关范围内,变动成本应当具备的特征是( BC )

A.总额的不变性

B.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

C.单位额的不变性

D.单位额的变动性

82.单位固定成本在相关范围内的变动规律是( AB )

A.随着业务量的增加而减少

B. 随着业务量的减少而减少

C. 随着业务量的增加而增加

D. 不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

83.房屋和机器设备的折旧费一般属于( B )

A.变动成本

B.固定成本

C.混合成本

D.半变动成本

84.可以通过管理层决策行动改变的成本包括( BD )。

A.约束性固定成本

B.酌量性固定成本

C.技术性变动成本

D.酌量性变动成本

85.下列选项中,属于固定成本的有( ACD )。

A.定期支付的广告费

B.计件工资

C.企业管理人员的工资

D.按直线法计提的折旧

86.在相关范围内保持不变的成本有( BC )。

A.变动成本总额

B.单位变动成本

C.固定成本总额

D.单位固定成本

87.依据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方法是( D )。

A. 趋势分析法

B.比较分析法

C.比率分析法

D.因素分析法

88.在本量利分析图中,保本点的位置取决于( B )等因素。

A. 固定成本

B.业务量

C.单价

D.单位变动成本

89.进行本-量-利分析,必须把企业的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和( CD )。

A.材料成本

B.人工成本

C.变动成本

D.混合成本

90.在历史资料分析法的具体应用方法中,计算结果最为精确的事( C )。

A.高低点法

B.散布图法

C.回归分析法

D.直线分析法

91.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模型为( D )。

A.利润=营业收入-变动成本总额

B.利润=营业收入-固定成本总额

C.利润=营业收入-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

D.利润=单价×业务量-单位变动成本×业务量-固定成本总额

92.《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核算》编制说明中,作为物流成本计算对象的三维是指( ACD )

A.物流成本项目

B.物流成本功能

C.物流成本支付形态

D.物流成本范围

93.在会计方法下,采用辅助账户制进行物流成本核算时,可以( ABCD )。

A.设“物流成本”为一级科目

B.设某物流功能为一级科目

C.设某物流范围为一级科目

D.设某支付形态为一级科目

94.《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中列示的基层调查表主要包括( ABC )

A.法人单位基本情况

B.物流企业经营情况

C.企业物流状况

D.物流基础设施情况

95.《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中列示的核算表主要包括( ABCD )

A.社会物流总费用

B. 社会物流业务收入

C.社会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D. 社会物流基础设施情况

96.在社会物流核算表的“社会物流总收入”表式中,物流业务收入合计等于( AB )项目之和。

A.运输收入

B. 保管收入

C. 配送收入

D. 其他收入

二、简答题

1.请举例说明物流成本的效益背反理论。P5

2.简述物流成本与产品成本相比较的共性和特征。P8

3.简述物流成本的影响因素。P10

4.简述物流成本的构成与分类。P12和P17

5.如何理解物流成本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的内容有哪些?P21和P23

6. 简述物流成本管理的模式和方法各有哪些。P25

7.物流成本核算的特点有哪些?P31

8.物流成本核算有哪几种基本方法?各种方法有何优缺点?P42

9.核算物流成本时如何确定物流成本计算对象?P38

10.核算物流成本的程序是什么?P37

11.试述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作业成本法与传统间接费用分配方法比较有哪些利弊?P47和P48

12.物流作业成本法的计算步骤有哪些?P51

13.物流成本控制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P63

14.企业物流目标成本制定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对企业的物流目标成本进行分解?P66和P69

15.物流标准成本可分为哪几种形式?如何制定企业的物流标准成本?P71

16.如何计算和分析物流成本差异?P74

17.物流目标成本法实施步骤有哪些?P68

18.仓储对企业物流成本的影响有哪些?p84

19.利用不同方式取得仓库等设施设备时,各自的利弊是什么?p89、p91和p92

20.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的相关假设有哪些?p105

21.仓储作业成本和库存持有成本包括哪些方面?p93和p95

22.简要分析仓储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P101

23.影响运输成本的因素有哪些?P111

24.简述铁路运输成本的特点。P128

25.简述海洋运输成本的构成。P121

26.简述控制运输成本的方法和途径。P132

27.控制包装成本的方法有哪些?P145

28.简述装卸搬运成本的构成。P149

29.控制装卸搬运的方法有哪些?P153

30.实现装卸搬运合理化要遵循哪些原则?P153

31.简要分析配送成本的构成。P160

32.不合理配送的表现形式有哪些?P165

33.配送成本控制有哪些方法?P166

34.什么是隐性物流成本?有哪些特点?P173

35.什么是库存持有成本?试举例说明。P174

36.什么是缺货成本?试举例说明。P182

37.缺货成本控制的方法有哪些?P183

38.什么是客户服务成本?制定物流客户服务水平的方法有哪些?P185和P190

39.什么叫成本性态?依据成本性态把成本可以划分为哪几类?P203

40.试比较各种混合成本分解方法的基本原理和优缺点。P206

41.什么叫本量利分析?其基本模型该如何表示?P209

42简述在本量利分析中,相关因素变动对决策指标的影响如何?P210

43.简要说明物流成本分析的指标有哪些?分别表示什么含义?P199

44.会计方法下,物流成本核算科目是如何确定的?P219

45.会计方法下,物流成本核算账户格式如何设置?P224

46.《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核算》编制说明中,以哪三维作为物流成本计算对象?如何理解?P230

47.《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规定了哪些社会物流核算报表?P126

三、计算分析题

1.作业成本法应用

2013年4月,光阳公司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甲产品生产工艺比乙产品复杂。甲产品每月生产200件,B产品每月生产300件。有关费用资料见表2-11、表2-12、表2-13。

表2-12 甲产品和乙产品的间接费用资料

通过下列计算完成表2-14,要求:

(1)按作业成本法将间接费用在甲产品和乙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2)按作业成本法计算甲产品和乙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管理经济学复习题 1、一个最近毕业的MBA拒绝了一份每年30000元薪水的工作机会,决心自己创业。他准备取出50000元银行存款(年利率7%)投入企业,再把自己目前出租的一套房子(月租金1 500元)用于企业经营。一年中,他的销售收入为107000元,雇员工资支出40000元,广告支出5000元,设备租金10000元,杂费5000元,缴纳税收5000元。请计算他的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 2、李四原在一家洗衣房工作,年薪为30000元。现他打算离开那里自办洗衣房。预计年营业收入为100000元。开支包括:雇员薪水35000元,各种用品10000元,房租8000元,水、电、煤气2000元,银行利息支出5000元。请计算:显成本、隐成本、会计利润、经济利润;问:自办洗衣房是否合算? 3、小张拟投资100000元开设一家商店,自当经理。年收支情况预计如下: 销售收入330000 会计成本290000 其中:售货成本240000 售货员工资40000 折旧10000 需要说明的是,该商店的货物是过去进的,假如现在进这批货,售货成本将为260000元。售货员的工资则与现在劳动市场上劳动力的工资水平相当。这100000元资产,预计使用一年后只值88000元。小张如在别处工作年收入为30000元。全部投资若投入其他风险相同的事业可获年收入8000元。小张是否应在这里投资?(通过计算式说明) 4.某公司估计其产品的需求函数为Q=400-3P+4I+0.6A,其中,Q是每月的需求量,P是产品价格(元),I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千元),A是公司的广告支出(每月千元)。 (1)在下一个10年里,预计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5000元,这对公司的销售会产生什么影响? (2)公司想提高价格抵消收入增加对需求量的影响,它应把价格提高多少? (3)如果公司提高了价格,公司产品的价格弹性会发生什么变化? 5、巴西的气候与纽约的咖啡价格:巴西是世界咖啡市场的主要供给来源,巴西的气候灾害会影响世界咖啡市场的价格。例如,1975年7月的一场严霜毁掉了巴西1976——1977年度的绝大部分咖啡收成。在纽约,一磅咖啡的价格从1975年的0.68美元上涨到1976年的1.25美元和1977年的2.70美元。然而,1978年价格开始下降,为1.48美元,1983年的实际价格又恢复到了1975年的水平。请用静态和比较静态示意图分析价格调整的过程。 6、某汽车公司今年的J型轿车销售量为30万辆。该轿车的需求价格弹性为—3.0,收入弹性为3.5。公司准备把明年的价格下降5%,它预期明年的居民收入会提高8%。于是公司预测到明年J型轿车的市场销量将为多少? 7、计算分析 某出租汽车公司有小轿车20辆、大轿车3辆。当司机人数分别为15、20、25、30、35人时,每月营业收入分别为1100000元、1175000元、1225000元、125 0000元、1260000元。如果司机每月平均工资为4000元,因增加一名司机而引起的其他支出(如燃料费等)为

《公共经济学》期末考试 一、简答题 1、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相比,研究的重点发生了那些转向?3 答:公共经济学已经从财政学所主要研究的政府收支问题转向更加注重研究这种收支活动的经济影响;转向分析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和绩效水平;转向对各种类型的公共政策进行评价。 2、简述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28——34 答: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资源配置失效。资源配置失效是由垄断形成的不完全竞争、外部效应、公共产品的存在、市场不完全、不充分和不对称、偏好不合理造成的。 第二,收入分配不公。 第三,宏观经济波动。 3、简述外部效应的含义、如何纠正外部效应?29——30 答:外部效应,是指某个人或某个企业的行为对他人或企业产生了影响,而受影响者没有因受损害而得到补偿,或没有因获得利益而付费的现象。外部效应分为正的外部效应和负的外部效应。 纠正外部效应一是根据科斯定律通过重新分配产权由私人交易自行解决;二是进行组织重构,合并与外部效应影响有关的企业;三

是使用矫正性的税收(收费)政策和补贴政策。 4、纯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47 答:纯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供给上的非排他性,即受排他成本或技术原因的限制,它很难排除“免费搭车”的问题;二是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即增加人消费这一产品并未相应增加其边际成本。 5、财政支出划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经济分析意义是什么?90 答:第一,购买性支出对社会生产和就业有直接影响,对收入分配只有间接影响。转移性支出则恰好相反。 第二,购买性支出体现出的政府活动对政府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转移性支出对政府的效益约束相对较软。 第三,购买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较强,转移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较软。 在公共支出总额中,购买性支出所占比重大些,政府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直接影响就大些,通过公共支出所配置的资源规模就大些;反之,转移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些,政府活动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就大些。联系政府的职能来看,以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政府活动,执行资源配置的职能较强,以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政府活动,执行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

城市管理学本科期末复习 模拟试题两份x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电大《城市管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本 科) 试题一: 一、填空{每空2分,共1 0分} 1.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国家之间的竞争反映为各国的竞争,也表现为区域之间的竞争。 2. 城市人口的增长,是指由于人口迁移而引起的城市人口增长,它一般随着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并与城市自身的功能和吸引力大小有关。 3. 多年来,我国对城市经济基本上采用单一的方法进行管理,人为地割断了城市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横向经济联系,割断了企业和市场之间的直接联系,降低了城市经济效益。 4. 指居住在城市所辖区域内,持有本市有效户籍的合法公民。 5. 城市的集聚性包含了诸多要素,主要包括的集聚和经济活动的集聚。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 均不能得分)1.根据协调对象的不同,区域协调可以分为( )。 A. 行为协调 B. 政府协调 c.民间协调 D.规则的协调 2. 关于社区的管理,国外主要的组织管理模式有( ) A. 大社区型 B. 混合型 c.政府主导型 D.自治型 3. 城市经济管理的特征是( )。 A. 综合性 B.两面性 C. 二重性 D. 区域性 4. 总体来看,古代城市的经济功能较弱,主要以( )功能为主。 A. 军事

B.社会 C. 政治 D.文化 5. 发达国家区域协调机构的特点是 ( )。 A.形式多种多样,且在不断调整 B. 在组织上更多采用合作、自愿参与和弹性的方式 C. "政府"与"非政府"两类协调机构逐步融合 D. 受政党更替的影响大 6. 依据一座城市的人口年龄比例,可以将城市划分为( ) A. 稳定型 B. 衰退型 c.波动型 D.增长型 7. ( )在我国城市国家机构中处于国家权力机关的地位。 A. 市人大 B. 中共市委c.市政协 D.市政府 8. 经济性规制的主要方法有 ( )。 A. 质量规制 B.价格规制 c.数量规制 D. 进入规制 9. 具体分析,现代城市的涵义主要从( )区别于农村地区。 A. 人口数量与密度 B.人口构成 D. 产业构成 D. 行政管辖 10. 在我国城市中,下列的( )属于城市政治参与系统。 A. 市政协 B.市民 c.街道办事处 D. 城市居委会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 0分)

第二章:紫外吸收光谱法 一、选择 1. 频率(MHz)为4.47×108的辐射,其波长数值为 (1)670.7nm (2)670.7μ(3)670.7cm (4)670.7m 2. 紫外-可见光谱的产生是由外层价电子能级跃迁所致,其能级差的大小决定了 (1)吸收峰的强度(2)吸收峰的数目(3)吸收峰的位置(4)吸收峰的形状 3. 紫外光谱是带状光谱的原因是由于 (1)紫外光能量大(2)波长短(3)电子能级差大 (4)电子能级跃迁的同时伴随有振动及转动能级跃迁的原因 4. 化合物中,下面哪一种跃迁所需的能量最高 (1)ζ→ζ*(2)π→π*(3)n→ζ*(4)n→π* 5. π→π*跃迁的吸收峰在下列哪种溶剂中测量,其最大吸收波长最大 (1)水(2)甲醇(3)乙醇(4)正己烷 6. 下列化合物中,在近紫外区(200~400nm)无吸收的是 (1)(2)(3)(4) 值最大的是 7. 下列化合物,紫外吸收λ max (1)(2)(3)(4) 二、解答及解析题 1.吸收光谱是怎样产生的?吸收带波长与吸收强度主要由什么因素决定? 2.紫外吸收光谱有哪些基本特征? 3.为什么紫外吸收光谱是带状光谱? 4.紫外吸收光谱能提供哪些分子结构信息?紫外光谱在结构分析中有什么用途又有何局限性? 5.分子的价电子跃迁有哪些类型?哪几种类型的跃迁能在紫外吸收光谱中反映出来?

6.影响紫外光谱吸收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7.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带有几种类型?它们与分子结构有什么关系? 8.溶剂对紫外吸收光谱有什么影响?选择溶剂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9.什么是发色基团?什么是助色基团?它们具有什么样结构或特征? 10.为什么助色基团取代基能使烯双键的n→π*跃迁波长红移?而使羰基n→π*跃迁波长蓝移? 11.为什么共轭双键分子中双键数目愈多其π→π*跃迁吸收带波长愈长?请解释其因。 12.芳环化合物都有B吸收带,但当化合物处于气态或在极性溶剂、非极性溶剂中时,B吸收带的形状有明显的差别,解释其原因。 13.pH对某些化合物的吸收带有一定的影响,例如苯胺在酸性介质中它的K吸收带和B吸收带发生蓝移,而苯酚在碱性介质中其K吸收带和B吸收带发生红移,为什么?羟酸在碱性介质中它的吸收带和形状会发生什么变化? 14.某些有机化合物,如稠环化合物大多数都呈棕色或棕黄色,许多天然有机化合物也具有颜色,为什么? 15.六元杂环化合物与芳环化合物具有相似的紫外吸收光谱,请举几个例子比较之,并解释其原因。 16.紫外光谱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17.摩尔吸光系数有什么物理意义?其值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试举出有机化合物各种吸收带的摩尔吸光系数的数值范围。 18.如果化合物在紫外光区有K吸收带、B吸收带和R吸收带,能否用同一浓度的溶液测量此三种吸收带? 19.紫外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哪几部分所组成?它是怎样工作的? 20.计算波长为250nm、400nm的紫外光频率、波数及其所具有的能量(以eV和kJ·mol-1为单位表示)。 21.计算具有1.50eV和6.23eV能量光束的波长及波数。 22.已知丙酮的正己烷溶液有两吸收带,其波长分别为189nm 和280nm,分别属π→π*跃迁和n→π*跃迁,计算π,n,π* 轨道之间的能量差。 23.画出酮羰基的电子轨道(π,n,π*)能级图,如将酮溶于乙醇中,其能级和跃迁波长将发生什么变化?请在图上画出变化情况。 24.化合物A在紫外区有两个吸收带,用A的乙醇溶液测得吸收带波长λ 1=256nm,λ 2 =305nm,而用A的己烷 溶液测得吸收带波长为λ 1=248nm、λ 2 =323nm,这两吸收带分别是何种电子跃迁所产生?A属哪一类化合物? 25.异丙叉丙酮可能存在两种异构体,它的紫外吸收光谱显示 (a)在λ=235nm有强吸收,ε=1.20×104,(b)在λ>220nm区域无强吸收,请根据两吸收带数据写出异丙丙酮两种异构体的结构式。

姓名学号 《管理经济学》试题 (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管理经济学的理论支柱不包括( ....B.). A.边际分析法 B.价格理论 C.机会成本原理 D.需求弹性理论 2.正常利润(A) A.是机会成本的一部分 B.是经济利润的一部分 C.不是经济成本的一部分 D.与企业决策不相关 3.如果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下列哪种情况一定会使需求减少?(D) A.收入增加,同时替代品的价格下降 B.收入减少,同时互补品的价格下降 C.收入增加,同时替代品的价格上涨 D.收入减少,同时互补品的价格上涨 4.一种产品的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是指(C) A.买和卖的量相等 B.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C.消费者想要购买的数量恰好等于供给者想要出售的数量 D.整个社会的总需求等于整个社会的总供给 5.可以采取薄利多销政策的情况是(B) A.价格弹性小于1时 B.价格弹性大于1时 C.收入弹性大于1时 D.任何时候都可以薄利多销 6.对一个不吃猪肉的人来说,猪肉的需求量和牛肉价格之间的交叉弹性是(C) A.非弹性 B.负值 C.0 D.弹性大小不一定 7.如果边际收入大于边际成本,那么减少产量就会(A) A.使总利润减少 B.使总利润增加 C.对利润无影响 D.使单位利润不变 8.对投入要素之间不能完全替代的等产量曲线来说,只要在生产的合理阶段,其边际技术替代率(B) A.总为负值,但不一定递减 B.总为负值,其绝对值是递减的 C.总为负值,它的值是递减的 D.它的值是递减的,但不一定为负值

第3章 1. 有两个公民的埃奇沃思盒子:张三和李四,只有两种商品A和B。A的总数量 是12 单位,B的总数量是12单位。回答:如果张三的效用函数是:U C(B,P)=B+P,李四的效用函数是U T(B,P)=B+P,找出帕累托最优点。 2. 假设一个只有两个消费者的经济:张三和李四。如果社会福利函数是W = U L + U P,效用可能性边界是:UPF = U L + 2U P,,求解最优点。 3. 如果张三的效用曲线是下式所述,他在商品X和Y之间的边际替代率是多少? U = 2X1/4Y3/4? 4. 一个交换经济,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转换率比这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大,是帕累托均衡吗? 5. 假设一家竞争性厂商的边际成本是MC=2+2q。假设厂商产品的市场价格是$13。 a) 求厂商的产量。 b) 求生产者剩余。 1. 因为埃奇沃思盒子中的每一点MRSs都相等,所以每一点都是帕累托最优点 2. 最优点是一个边角解,好像商品是完全替代品,李四什么都没有,张三得到全部 3. 为了求MRS, 分别求X的偏微分和Y的偏微分,得到(1/3)(Y/X). 4. 可能沿着生产可能性边界选取点,使得边际转化率等于MRS,从数学的观点来看,找到这些点是很困难的,有时根本不可能。 5. q = 11/2. 生产者剩余= ?(11/2)11 = 121/4. 计算题 1. 假设有两个人,需求曲线相同,都是Q = (33/2) – (P/2),求水平相加和垂直相加的 需求曲线。 3. 如果市场供给曲线是P=10,用第一题中垂直相加得到的市场需求曲线找出市场均 衡产量。 4. 给定下列需求曲线:Q = 32 – P 和Q = 16 – (P/2) ,垂直加总得到市场需求曲线。 5. 假设公共产品的市场供给曲线是:X = (P/3) – (32/3) 。进一步假定该产品的市场 需求是X = 25 –P。求公共产品的均衡产量。 计算题答案 1. 水平加总:Q = 33 –P,垂直加总:P = 66 –4Q. 3. Q* = 1 4. 4. 需求曲线有两部分:Q 介于0 和16之间,需求曲线是Q = (64/3) –(P/3);Q 介于16 和32之间,需求曲线是Q = 32 –P。 5. 两条曲线不会相交,因而公共产品的最优提供量是0。 计算题 1. 假设一家工厂A生产假发。由于生产假发,还会有相应的副产品,必须排放有毒 的气体。汽车制造厂B紧邻工厂A,受到了假发厂外部性的影响。假设假发厂的私人边际成本曲线(供给曲线)是X=(2/5)P- 2,市场需求曲线是X d=15 - P/2。假发的生产导致的边际损害是X=P – 1/2. 。 a. 求假发厂假发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b. 求社会最优的假发产量水平和价格。

填空单选多选判断匹配简答论述计算其它 总共:25道 题 试题 总分: 100 页尾 二.单选。(15小题共60分,)页首 1 .城市公共危机事件管理的重点是()(4分) A.预警防范 B.组织灾民自救 C.帮助灾民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D.与媒体保持沟通 2 .()属于城市的公益性文化载体。(4分) A.酒吧 B.古代帝王皇陵 C.农贸市场 D.电视台 3 .按照城市的地理位置来分类,()属于内地城市。(4分) A.郑州 B.丹东 C.烟台 D.上海 4 .全国性中心城市的市区人口一般在()以上。(4分) A.50万以上 B.100万以上 C.200万以上 D.500万以上 5 .()是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4分) A.农业化 B.商品化

C.工业化 D.市场化 6 .()是城市教育管理过程的第一步(4分) A.教育决策 B.教育计划 C.教育预测 D.教育组织 7 .以下哪项不属于生态城市的特征:(4分) A.和谐性 B.高效性 C.历史性 D.整体性 8 .以下不属于城市财政管理特征的是哪一项:(4分) A.非营利性 B.高度法制化 C.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的结合 D.经营管理的垄断性 9 .以下描述错误的是:(4分) A.城市规划是城市营销的灵魂 B.经营土地是城市营销的起点 C.投融资渠道是城市营销的支撑 D.市场运作是城市营销的手段 10.近40年来,中国每年由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平均每年因灾死亡数()人.(4分) A.百 B.千 C.万 D.十万

11 .以下对中国街道办事处的建制标准描述错误的是:(4分) A.10万人以上的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应当设立街道办事处 B.5万人以上的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一般不设街道办事处 C.街道办事处必须包括一名专做街道妇女工作的干部 D.主任由选举产生 12 .以下哪项不属于城市住房规划管理应坚持的原则:(4分) A.充分考虑城市的地方特色 B.符合居民的生活活动规律 C.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D.建筑群体单一化 13 .()是防灾减灾工作的基础(4分) A.合理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B.合理的管理体制 C.坚固的生命线系统 D.完善的信息系统 14.()是在城市居民区,企事业单位和机构住宅区或在农村的镇设立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4分) A.居委会 B.街道办事处 C.政协组织 D.人民代表大会 15 .城市交通的三原色不包括以下哪项:(4分) A.步行 B.自行车 C.火车 D.汽车 三.多选。(10小题共40分,)页首

目录 第二章:紫外吸收光谱法....................................................................... 3第三章红外吸收光谱法.......................................................... 7第四章 NMR习题 .............................................................. 11第五章质谱.................................................................. 17波谱分析试卷A ............................................................................. 27波谱分析试卷B ............................................................................. 34波谱分析试卷C ............................................................................. 44二......................................................................................... 54第二章红外光谱............................................................................ 55第三章核磁共振.......................................................................... 57第三章核磁共振-碳谱...................................................................... 61第四章质谱............................................................................... 64第一节:紫外光谱(UV) ....................................................................... 69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总产量曲线的拐点处,有:(D ) A.总产量最大 B.平均产量最大 C.边际产量为零 D.边际产量最大 2. 利息支付,财产税和折旧都属于( C ) A.可变成本B.短期成本C.固定成本D.以上都对 3. 请对下面两句话的对错进行判断:答案:a Ⅰ. 在长期内初级铜的供给比在短期内更有弹性 Ⅱ. 在短期内再生铜的供给比初级铜更有弹性 a) I 和II 都是正确的 b) I 正确,II 错误 c) I 错误,II 正确 d) I 和II 都是错误的 注意理解: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 4. 如果某厂商的需求曲线D=P=AR>MR,则可判断该厂商为:(D ) A.完全垄断 B.垄断竞争 C.寡头垄断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5.随着产量的增加,其数值会不断下降的成本是:..................................(. B ) A.固定成本 B.平均固定成本 C.平均变动成本 D.边际成本 6.随着产量的增加,AC、AVC、MC到达最低点的顺序为:......................(B ) A.MC 、AC、AVC B.MC、AVC、AC C.AC、MC、AVC D.AC、AVC、MC 7.已知产量为8个单位时,总成本为80元,当产量增加到9个单位时,平均成本为11元, 那么此时的边际成本为[B] A.1元 B.19元 C.88元 D.20元 E.无法确定 8、若商品价格上升2%,其需求量下降10%,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 B )A.缺乏弹性的 B.富有弹性的 C.有单位弹性的 D.无法确定 E.具有无限弹性

1

公共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正确的标注T ,错误的标注 F 。每题 2 分,共20 分) 1 .导致市场运转失灵的基本原因在于价格信号总是能充分地反映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 2 .存在正外部效应时,物品生产和销售将呈现过多状态。 3 .纯粹公共品的最佳产量在这样的点实现,即所有消费者因此而获得的边际效益之和恰好等于该公共品的社会边际成本。 4 .只要所有投票者的偏好都呈双峰形,那么不论他们所须承担的税收份额如何,中间投票者定理均可以成立。 5 .征税是政府获取公共收入的最佳形式。 6 .在供给缺乏弹性的情况下,税收不易向前转嫁,而会更多地向后转嫁或不能转嫁。 7 .在长期的U 型平均成本曲线上,曲线的下降阶段表示生产处于规模不经济阶段。 8 .国债管理的流动性效应是指在国债管理上通过调整国债的流动性程度来影响整个社会的流动性状况,从而对经济施加扩张性或紧缩性影响。 9 .存在负外部效应时,物品生产和销售将呈现不足状态。 10 .信息不对称会增加市场的交易成本。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20 分) 1 .当供求力量自由作用时,一次谷物欠收的效果通过什么显示在市场上?() A 政府规定的个人谷物购买量限制; B 谷物价格上升; C 报纸上劝告人们减少谷物消费量的广告; D 谷物贸易量增加。 2 .替代品价格上升一般会导致() A 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减少; B 需求曲线右移; C 个人减少他所消费的所有商品数量; D 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增加。 3 .如果人们变得更加关注他们食谱中的饱和脂肪,牛肉需求会左移,牛肉销售量也减少。这种变化是()

A 沿着牛肉需求曲线的移动; B 牛肉供给曲线移动; C 沿着牛肉供给曲线的移动; D 以上都不对。 4 .需求收入弹性衡量的是()的反应。 A 消费对价格变化; B 收入对消费变化; C 价格对消费变化; D 消费对收入变化。 5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意味着() A 边际商品的价值高于以前购买的单位价格; B 随着更多商品的买入,边际效用递增; C 边际商品的价值低于以前购买的单位价格; D 随着买进商品越来越多,支付意愿越来越高。 6 .当经济中所生产的产品组合反映消费者的偏好时,经济达到了() A 效用的效率; B 产品组合的效率; C 生产的效率; D 交换的效率。 7 .不完全竞争市场与竞争性市场相比,价格(),产量()。 A 较高,较低; B 较低,较高; C 较低,较低; D 较高,较高。 8 .公共品的两个显著特点是() A 非竞争性和排他性; B 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C 竞争性和排他性; D 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9 .下列属于商品税的是() A 消费税; B 所得税; C 遗产税; D 车船使用税。 10 .边际税率是指() A 全部应征税额除以课税对象数额的值; B 单位商品缴纳税收数额占商品价格的比例; C 课税对象数额的增量中税额增量所占的比例; D 一国税收总额占GDP 总额的比例。 三、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20 分) 1 .外部效应; 2 .垄断; 3 .税收制度;

[试题分类]:专科《城市管理学》_11012160 [题型]:单选 [分数]:3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市民团体() A.市侨联 B.市文联 C.市总工会 D.市残联 答案:D 2.居民委员会属于() A.城市权力系统 B.城市权利政治系统 C.城市非权力政治系统 D.城市权力社会系统 答案:C 3.我国城市的国家权力机关是() A.市委 B.市人民代表大会 C.市人民政府 D.市人民法院 答案:B 4.以下那一项不是城市人口管理的核心内容() A.城市人口的数量调控 B.城市外来人口管理 C.城市人口的质量提高 D.就业引导 答案:B 5.城市综合执法涉及的主要是以()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执法。 A.社会治安 B.市容市貌 C.外来人口管理 D.摊贩管理

答案:B 6.城市规划脱胎于一下哪个学科() A.建筑学 B.经济学 C.管理学 D.心理学 答案:A 7.新加坡的地铁线呈()形 A.W B.I C.T D.O 答案:C 8.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城市垃圾管理的现代化标志 A.城市政府和市民高度重视垃圾问题 B.政府强制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并对行为不当的进行惩罚 C.市民自觉坚持分类倾倒垃圾 D.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理科学化 答案:B 9.早在1833年就开始兴建城市地下共同沟的城市是() A.英国伦敦 B.法国巴黎 C.美国纽约 D.德国柏林 答案:B 10.【此题无法解析,请核对原始试题,题号:30793】 A.三年 B.四年 C.二年 D.五年 答案:D [试题分类]:专科《城市管理学》_11012160

[题型]:单选 [分数]:2 1.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是:() A.第三产业 B.工业 C.手工业 D.农业 答案:A 2.早在1833年就开始兴建城市地下共同沟的城市是() A.英国伦敦 B.法国巴黎 C.美国纽约 D.德国柏林 答案:B 3.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城市垃圾管理的现代化标志 A.城市政府和市民高度重视垃圾问题 B.政府强制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并对行为不当的进行惩罚 C.市民自觉坚持分类倾倒垃圾 D.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理科学化 答案:B 4.超大城市是指市区非农业人口超过()以上的城市。 A.100万 B.150万 C.200万 D.250万 答案:C 5.我国在城市建设管理方面的一部重要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颁布于() A.1988年 B.1989年 C.1990年 D.1991年

目录 第二章:紫外吸收光谱法 .................................................................................................................................................... 3第三章红外吸收光谱法.............................................................................................................................................. 8第四章NMR习题 ................................................................................................................................................... 12第五章质谱............................................................................................................................................................... 19波谱分析试卷A ................................................................................................................................................................. 30波谱分析试卷B .................................................................................................................................................................. 38波谱分析试卷C ................................................................................................................................................................. 47二.......................................................................................................................................................................................... 56第二章红外光谱............................................................................................................................................................... 57第三章核磁共振........................................................................................................................................................... 59第三章核磁共振-碳谱................................................................................................................................................... 64第四章质谱..................................................................................................................................................................... 66第一节:紫外光谱(UV) .................................................................................................................................................... 72

管理经济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得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就是符合题目要求得,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得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研究管理经济学得目得就是( A ) A.解决企业决策问题B、发现企业行为得一般规律C、谋取企业短期赢利最大化?D、揭示价格机制如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2、用作判断资源就是否真正得到了最优使用得成本概念就是(B A、会计成本?B、机会成本C、固定成本D、沉没成本 3、在某一时期内彩色电视机得需求曲线向左平移得原因就是( C )A、彩色电视机得价格上升B、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得预期价格上升C、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得预期价格下降D、黑白电视机得价格上升 4、当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得价格发生变化时,这两种商品得需求量都同时增加或减少,则这两种商品得需求得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B)A、正数?B、负数C、0D、1 5、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作用下,边际产量会发生递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增加相同数量得产出,应该( C )A、停止增加可变生产要素?B、减少可变生产要素得投入量C、增加可变生产要素得投入量?D、减少固定生产要素 6、当劳动得边际产量为负值时,生产处于(C)A、劳动投入得第一阶段B、劳动投入得第二阶段C、劳动投入得第三阶段D、资本投入得第二阶段 7、随着产量得增加,平均固定成本(D)A、在开始时下降,然后趋于上升B、在开始时上升,然后趋于下降C、一直趋于上升?D、一直趋于下降 8、从原点出发与TC曲线相切得直线得斜率(A) A、等于AC得最低值B、大于MC C、等于AVC得最高值?D、等于AFC得最低值 9、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条件就是(C)A、P=AR?B、P=MR C、P=MC D、P=AC 10、寡头垄断与垄断竞争之间得主要区别就是(C) A、厂商得广告开支不同?B、非价格竞争得手段不同C、厂商之间相互影响得程度不同?D、价格决定得机制不同11、当成本相同时,垄断厂商与竞争厂商一致得就是( A )A、利润最大化目标?B、产出水平C、生产效率?D、长期得经济利润 12、如果某新产品顾客弹性小,而且具有试制期长与规模经济不显著等特征,那么该新产品定价策略适合于( B ) A、渗透定价?B、撇油定价C、心理定价?D、折扣定价13、如果中间产品具有外部市场(完全竞争),中间产品转移价格应( C )A、大于市场价格?B、小于市场价格C、等于市场价格D、大于边际成本 14、如果管理者能够预测执行决策将来可能会得出得几种结果与每种结果得概率就是多少,这种决策叫做( B )A、确定条件下得决策?B、风险条件下得决策C、不确定条件下得决策D、随机决策

城市管理学 一、多项选择题 ()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D. 信息化 ()是市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城市国家行政机关。A. 市人民政府()城市的人口年龄结构中,老年人的比例小,幼年人口比例大。D. 增长型 ()属于初级城市发展战略观。B. 需求型C. 供给型D. 资源型 ()社会大分工是人类社会中城市形成的直接原因。C. 第三次 ()在城市国家机构中处于国家权力机关的地位。A. 市人大 ()是市政体制存在的前提。D. 市建制体制 C从地域特征和管理角度考察,城市社区可以划分为()。A. 自然社区B. 功能社区C. 法定社区 C从城市社区起源基础、产业和功能的不同出发,城市社区可以分为()。A. 职业型社区D. 居住型社区 C城市财政管理包括()A. 预算管理B.城市维护与建设资金的管理C. 税收管理D. 预算外资金管理 C城市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有()。A. 系统分析方法B.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C. 综合分析方法 D.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C城市发展战略通常由()组成。A. 战略措施B. 战略反馈C. 重点战略D. 战略依据和战略愿景 C城市发展战略依据主要通过()获取。A. 优劣机威分析方法B. 竞争——合作分析方法C. 政经社技分析方法D. 历史分析方法 C城市现代化目标体系,主要包括()。A.生活质量指标B.生态环境指标C.社会进步指标D.经济发展指标 C城市环境具有()的特征。A. 脆弱性B. 开放性C. 人为性D. 复合性 C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年。C. 20 C城市出现在()。D. 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 C城市营销的主要内容包括()。A. 产品B. 城市营销主体C. 目标市场需求D. 目标市场 C城市基础设施具有()的特性。A. 地方公共物品性与效益的外部性B. 运行的协调性与系统性 C. 经营管理的垄断性与多样性D. 建设的同步性与超前性 C城市社区管理的主体组成包括()。 A. 社区成员 B. 社团性组织 C. 企事业组织 D. 行政性组织 D导致政府失灵的主要因素包括()。 A. 政府的低效率 B. 政府赤字问题 C. 政府的自我扩张倾向 D. 政府的行为动机 G根据我国近年来的情况,城市人口结构变化主要表现为()。A. 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趋势B. 文化结构的高层化发展趋势C. 就业结构的服务化趋势D. 城市人口红利效应正趋于减低 G关于社区的管理,国外主要的组织管理模式是()。B. 混合型C. 政府主导型D. 自治型 J近代城市规划始于()。C. 法国 J具体分析,现代城市的涵义主要从()区别于农村地区。A. 人口数量和密度C. 产业构成D. 行政管辖 K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容包括()的协调与统一。 A. 生态可持续发展C. 经济可持续发展D. 社会可持续发展 M美国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中政府主导的主要是()。B. 道路C. 污水处理S市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主要是,具有地方()。A. 任免权B. 监督权C. 决定权D. 立法权 S世界银行组织认为可持续城市是指一个()的城市。A. 适于居住B. 银行信赖C. 治理和管理良好D. 有竞争力 S社会性规制主要针对()。B. 信息不对称问题D. 自然垄断 S市政管理体制的核心问题是在()过 程之中,各部门如何实现其职能。B. 市 公共事务管理体制 S市政管理体制的内容包括()。A. 市 行政管理体制B. 市公共事务管理体制 C. 市政府构成体 D. 市建制体制 T土地利用规划一般应遵循()。A. 动 态原则B. 协调原则C.市场调节与计划 控制相结合原则D.效益原则 T土地利用主要受()的影响。A. 社 会经济因素B. 技术因素C. 土地利用 现状D. 自然因素 W我国土地储备的运行模式包括 ()。A. 上海模式B. 杭州模式C. 南通模式D. 武汉模式 W我国现阶段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是 ()。A. 保护和修复人居环境,尤 其是城乡空间环境的生态系统,为城乡 经济、社会和文化协调、稳定地持续发 展服务B. 保障和创造城市居民安全、 健康、舒适的空间环境C. 保障和创造 城市公正的社会环境 W我国目前的建制市包括()。A. 副 省级市B. 县级市C. 地级市D. 直辖市 W 我国目前的城市环境污染主要表 现为()。A. 水污染B. 固体废弃物 污染C. 视觉污染 D. 大气污染 W我国城市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可以 归纳为()。A. 首长负责制B. 纵向 层级的集权制 C. 层级制与职能制 相结合D. 完整制与分离制相协同 X现代企业成长理论认为,成长经济理 论主要包括(),认为企业必须对能 够扩展生产领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不 断积累才能得以成长。A. 企业资源基 础论B. 企业动力能力论C. 企业知识 基础论 X下列的城市政府职能中,()属于 传统职能。A. 消防D. 治安管理 X现代城市成长管理从()萌生。 A. 美国 Y以下关于新公共管理理论说法正确的 是()。B. 强调管理对象的外部化 Y一般认为,增长极通过()对区 域经济产生组织作用。A. 支配效应C. 溢出效应D. 乘数效应 Y一般认为,城市化的影响因素包括 ()。A. 人口的流动B. 总人口 的增长C. 技术进步D. 经济增长 Y与传统的公共管理相比较,()成 为新公共管理的重要字眼。A. 市场导 向B. 结果趋向C. 绩效标准D. 顾客导 向 Y依据一座城市的人口年龄比例可以将 城市划分为()。A. 稳定型城市B. 衰退型城市D. 增长型城市 Y以下的()属于我国城市政府财 政收入的一般预算收入来源。A. 利润 收入C. 政府公债D. 税收收入 Z造成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有 ()。A. 外部性 B. 公共物品 C. 非对称信息 D. 垄断势力的存在 Z在我国城市中,下列的()属 于城市政治参与主体。A. 市政协B. 市 民D. 城市居委会 Z组织与各成员均善于学习的指的是 ()。A. 全过程学习B. 团体学习C. 全员学习D. 终身学习 Z总体来看,古代城市的经济功能较弱, 主要以()为主。A. 军事功能C. 政 治功能 Z在我国城市中,城市政治权力系统包 括()。A. 市人大B. 中共市委D. 市 政府 Z在我国城市中,城市政治权力系统包 括()。A. 市法院B. 中共市委C. 市 检察院D. 市政府Z在我国,市人民团 体特指()。A. 市妇联B. 市共青团 D. 市工会 Z中共市委对()起着领导作用,处 于领导地位。A. 市人民政府B.市人民 法院C.市人民检察院D.市人大 Z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 控具有()的特征。A.以“间接性” 为主C.以“经济性”为主D.具有“公 共物品”属性 Z在公共选择理论出现之前,对政府行 为的假设有()。A. 慈善模式B. 民 主模式 C. 巨物模式Z在市政决策领 导体系中,()在决策中处于核心 地位。D. 中共市委 Z在()城市的人口年龄比例中,幼 年比例小,老年人口多。D. 衰退型 二、简答题 B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答:(1)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 原则;(2)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相和谐 的原则;(3)城市环境中各社会集团之 间社会生活和谐的原则。 B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1)效益原则。即应全面综合考虑 社会、经济和环境生态三方面的效益。 (2)市场调节与计划控制相结合。土 地利用规划主要目标之一在于充分开 发土地的经济价值,严格受市场调节。 规划很大程度上应建立在市场基础之 上、由市场引导,规划结果是适应这种 引导的结果。同时,土地利用涉及各方 面利益,除经济目标外,还必须考虑社 会和环境生态效益与目标,这在很大程 度上须由国家立法、政府方针、政策来 控制完成。(3)动态原则。土地利用规 划应随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作相应 的调整,旧有的规划在一定时间内有指 导作用,但从长远看可能会成为有效利 用土地的障碍。(4)协调原则。土地利 用规划涉及许多复杂部门,牵动方方面 面的利益,必须由多个部门共同参与才 能保证顺利完成并有效贯彻实施。 C城市发展战略包括哪些内容? 答:(1)战略依据,城市发展战略的依 据就是城市制定发展战略时的基础和 发展条件;(2)战略愿景,城市的战 略愿景即城市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最 终将要达到的总体目标;(3)重点战略, 重点战略是作用于对实现战略目标具 有关键、主导意义而目前发展又比较薄 弱,需要特别加强,且在发展方面具有 显著优势的经济环节、产业部门或管理 领域的战略举措;(4)战略措施,战略 措施是针对实现战略过程中的矛盾所 采取的策略和具体措施;(5)战略反馈。 C城市规划工作具有哪些特点? 答:(1)综合性;(2)法治性、政策性; (3)地方性;(4)长期性、经常性;(5) 实践性。 C城市人口管理包括哪些方面的内 容? 答:(1)树立人口意识,贯彻基本国策; (2)正确选择城市人口增长途径;(3) 做好人口普查和人口预测工作;(4)加 强城市流动人口管理;(5)制定城市人 口发展战略和规划。 C城市化的推动力是什么? 答:(1)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2) 农业现代化是城市化的推动力(3)信 息化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W我国市民参政的内容是什么? 答:(1)市民的政治参与,主要包括行 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政治权利和 自由权利,履行公民和市民的政治义 务,参与和支持城市立法机关、行政机 关和司法机关的重大决策,向政府及其 领导人员提出各种要求和建议,维护市 民的合法权益,监督城市党政机关及其 工作人员的政治行为,实现市民当家作 主的民主权利,促进市政管理的法制 化、民主化和公开化进程;(2)市民的 行政参与,主要包括参与城市政府的行 政决策,阻止或促成某项政策的行为, 向有关部门检举揭发行政机关及其公 务员的违法失职和渎职行为,行使监督 政府及其公务员的权利;参与城市的规 划、建设和管理活动,维护城市公共设 施和公共财产的安全,改善城市公共服 务;促进行政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和 现代化。(3)市民的社会参与,主要包 括参与城市社区、基层居民自治组织和 其他社会组织的各项活动,从事社区服 务、拥军优属、残疾人援助和义工活动, 参与城市教育、文化、体育、科技、医 疗卫生、福利保障等方面的公共管理和 公共服务。 W我国城市土地市场管理存在哪些问 题? 答:(1)城市存量土地供应失控;(2) 协议出让,政府让利;(3)生地出让, 效益粗放;(4)有地没人用,有人没地 用; W我国城市经济管理具有哪些特征? 答:(1)区域性。城市经济管理是城市 政府及其所属机构,对本城市区域范围 内的经济体系和经济活动的管理,因 此,城市经济管理实质上是一种区域经 济管理。(2)综合性。城市经济管理既 包括城市再生产过程的生产、分配、交 换、消费的各个环节,又包括城市的各 个经济部门、各类企业,是对城市经济 各环节、各部门、各企业的平衡、协调 和控制。城市政府要在城市经济各环 节、各部门、各企业加强自身管理的基 础上,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综合的管 理,以实现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3) 两面性。所谓两面性是指,城市经济管 理既要服从中央政府的统一规划、统一 政策,服从国家的宪法和法律,维护国 家的整体利益;又要从本市的实际情况 出发,把国家的总体要求和总体利益与 本市的实际需要、实际可能及正当的局 部利益有机结合起来,使城市的经济发 展与本市的城市性质相适应,以避免城 市经济的盲目畸形发展,实现城市经济 结构的合理化和城市经济功能的优化。 (4)二重性。城市经济管理的二重性 是指它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W我国城市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什 么? 答:(1)制定和实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战略和规划;(2)不断改革和完善城市 经济管理体制;(3)不断调整和优化城 市经济结构;(4)有效控制城市生产力 发展规模;(5)加强对企业经济活动的 间接管理和服务;(6)规划、建设和管 理好市政公用设施;(7)注重全市就业 情况。 X循环经济3R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答:(1)减量化原则,循环经济的第一 法则是要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 物质量,因此又叫减物质化;(2)再利 用原则,循环经济第二个有效的方法是 尽可能多次以及尽可能多种方式地使 用人们所购买的东西;(3)资源化原则, 循环经济的第三个原则是尽可能多的 再生利用或资源化。 X学习型政府组织具有哪些特征? 答:(1)组织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意愿, 即组织的共同构想;(2)组织与各成员 均善于学习;(3)组织结构扁平化;(4) 组织具备极强的自我创造力;(5)弹性 化的组织结构;(6)能够实现充分的自 主管理。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