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科学引文大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表

中国科学引文大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表

中国科学引文大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表
中国科学引文大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核心库的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的评选,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共有669种。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目录(2017-2018含扩展版)

CSSCI(2017-2018)南大核心目录(含扩展版) 【分享】根据《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建设的需要,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经过征集、统计、审核、遴选等程序,确定了《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及集刊(2017-2018)目录》,于2017年1月15日在官方网站进行公示。现分享给大家,若有变动与疏漏,以官方网站为准。 C刊正版目录: 马克思主义理论(21种) 党建·党史 1求是 2红旗文稿 3党的文献 4中共党史研究 5党史研究与教学 6党建 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马克思主义研究 2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3国外理论动态 4教学与研究 5社会主义研究 6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7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9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10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11科学社会主义 12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 1思想教育研究 2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3思想理论教育 管理学(29种) 1管理世界 2南开管理评论 3中国软科学 4科学学研究 5公共管理学报 6科研管理 7管理科学学报 8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9管理科学 10研究与发展管理 11外国经济与管理 12管理工程学报 13中国管理科学 14中国行政管理 15管理评论 16管理学报 17中国科技论坛 18软科学 19科技进步与对策 20经济管理 21预测 22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3科学决策 24科学管理研究 25经济体制改革 26系统工程 27系统管理学报 28华东经济管理 29社会保障评论△ 哲学(13种) 1哲学研究 2自然辩证法研究 3自然辩证法通讯 4道德与文明 5世界哲学 6哲学动态 7中国哲学史 8现代哲学 9逻辑学研究 10伦理学研究 11周易研究 12科学技术哲学研究13孔子研究 宗教学(3种) 1世界宗教文化 2世界宗教研究 3宗教学研究 语言学(24种) 中国语言文字 1汉语学报 2中国语文 3古汉语研究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岗位管理实施办法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岗位管理实施办法 (力发人教字〔2007〕134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国科学院《关于印发〈中国科学院岗位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科发人教字〔2007〕207号)的有关规定,为实现我所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结合我所科技发展的规划,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围绕我所科技发展规划的要求,遵循按需设岗、职数控制、结构合理、动态优化、管理规范的原则,按照院核定的岗位总量和结构比例科学设置各类岗位。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我所在岗人员。所级领导干部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岗位类别与岗位等级 第四条我所设置创新岗位和项目聘用两种岗位,分别包括科技、支撑和管理三类岗位。 第五条科技岗位是指各实验室(研究部)从事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我所科技岗位包括自然科学研究系列、工程技术系列专业技术岗位。 科技岗位执行自然科学研究系列或工程技术系列,等级设置按照《中国科学院岗位管理实施办法》规定(见附表1)。 第六条支撑岗位是指为我所科技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辅助性工作的岗位,主要设置在实验平台技术支撑、实验室(研究部)学术与行政助理、网络与图书信息保障、学会期刊出版等岗位。 支撑岗位主要执行专业技术系列中的工程技术系列、实验技术系列、图书资料和出版系列等专业技术岗位,也包括工勤技能系列岗位。 对兼有管理职责要求的支撑岗位,确因工作需要,也可执行职员系列。 支撑岗位的等级设置按照《中国科学院岗位管理实施办法》规定(见附

表1)。 第七条管理岗位是指职能部门承担领导职责或管理职责的工作岗位。管理岗位主要执行职员系列,等级设置按照《中国科学院岗位管理实施办法》规定(见附表1)。 对兼有专业技术职责要求的科技管理岗位,根据工作需要,可设置为相应的专业技术岗位。会计、审计等国家有职业资格要求的岗位,设置相应的专业技术岗位。 第八条项目聘用岗位系列的设置与等级同上述创新岗位,但原则上,不设置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和五级及以上职员岗位。 第三章岗位结构比例 第九条创新岗位中科技、支撑与管理三类岗位的宏观结构比例为70%、20%、10%。 第十条创新科技岗位(含执行专业技术系列的管理岗位)中,高级科技岗位(专业技术一至七级岗位)的比例占科技岗位总数的70%,正高级岗位(专业技术一至四级岗位)不超过高级科技岗位总数的40%。其中:正高级科技岗位中,专业技术一级岗位为国家专设的特级岗位,由国家实行总量控制和管理,专业技术二级、三级、四级岗位之间的宏观结构比例为2:4:4; 副高级科技岗位中,专业技术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3:4:3; 中级科技岗位中,专业技术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4:4:2; 初级科技岗位中,专业技术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8:2。 第十一条创新支撑岗位中,高级支撑岗位(专业技术三至七级岗位)不超过支撑岗位总数的50%,正高级支撑岗位(专业技术三至四级岗位)不超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4-2015)

CSSCI(2014-2015)来源期刊拟收录目录(共533种) 管理学学科拟收录来源期刊名单(29种) 期刊名称主办(管)单位CN号 管理世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CN11-1235/F 南开管理评论南开大学商学院CN12-1288/F 中国软科学中国软科学研究会CN11-3036/G3 科研管理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CN11-1567/G3 科学学研究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CN11-1805/G3 公共管理学报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CN23-1523/F 管理科学学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CN12-1275/G3 管理科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CN23-1510/C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等CN12-1117/G3 研究与发展管理复旦大学CN31-1599/G3 外国经济与管理上海财经大学CN31-1063/F 管理工程学报浙江大学CN33-1136/N 管理学报华中科技大学CN42-1725/C 中国行政管理中国行政管理学会CN11-1145/D 管理评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CN11-5057/F 中国管理科学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CN11-2835/G3 软科学四川省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CN51-1268/G3 中国科技论坛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CN11-1344/G3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国系统工程学会CN11-2267/N 经济管理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CN11-1047/F 预测合肥工业大学预测与发展研究所CN34-1013/N 科技进步与对策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CN42-1224/G3 经济体制改革四川省社会科学院CN51-1027/F 系统工程湖南省系统工程与管理学会CN43-1115/N 科学管理研究内蒙古自治区软科学研究会CN15-1103/G3 中国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CN11-1730/N 华东经济管理安徽经济管理学院CN34-1014/F 科技管理研究广东省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会CN44-1223/G3 系统管理学报上海交通大学CN31-1977/N 马克思主义学科拟收录来源期刊名单(16种) 期刊名称主办(管)单位CN号 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CN11-3591/A 求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CN11-1000/D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中共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CN11-3040/A 国外理论动态中共中央编译局、世界发展战略研究部CN11-4507/D 教学与研究中国人民大学CN11-1454/G4

中科院力学所科技成果——高速列车系列技术

中科院力学所科技成果——高速列车系列技术2008年科技部与原铁道部签订了两部联合行动计划即《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行动计划》,启动了国家支撑计划重大项目“高速列车关键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制”,目标是研制最高运行时速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列车。在此背景下,初步形成了目前的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科研团队。 团队核心成员主要围绕高速列车气动性能和气动噪声评估、气动优化设计、动模型气动实验技术、列车结构静/动强度评估和设计、气动对车辆运行安全性和舒适性影响等开展研究。涉及空气动力学、结构动力学、车辆动力学、噪声工程、实验技术等多学科系统耦合问题。该团队参与了我国已研制和在研的所有高速列车气动性能评估和气动定型设计,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科研攻关能力,对我国高速列车设计技术提升和高铁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技术介绍及特点 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中国高速列车关键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制”的资助下,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高速列车团队形成了较完备的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设计技术。建立了优化设计方法和动模型实验平台,形成了我国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研究体系。其主要特点有: 1、基于压缩空气加速、磁涡流非接触制动、实验快速恢复等发明技术,研制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实验速度最高的双向运行高速列车动模型实验平台。同时,研制了具有弹性隔振支撑、加减速段限位和实验段自动切换的车载六分量测力天平,填补了动模型气动力测量的

技术空白。利用该平台,已为我国多种高速列车研制提供了气动实验支撑数据。 2、发展了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构建了高速列车气动优化设计平台。以气动阻力、尾车升力和远场气动噪声为设计目标,通过优化,得到了性能更优的标准动车组气动方案。大西线线路考核试验表明,中国标准动车组具有更加优良的气动性能。 3、本项目发展的高速列车气动优化设计技术,已用于我国CRH380系列、中国标准动车组、更高速度等级高速列车、城际列车等研制,为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参与“京沪高速铁路工程”项目获201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主持“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优化设计及评估技术”项目分别获2016年中国力学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14年第五届中国侨界创新成果贡献奖。参与“设计时速380公里高速动车组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获2012年铁道科技进步特等奖。 应用领域 1、高速列车的气动特性评估 2、高速列车动模型试验 3、高速列车外形优化设计 技术成熟度及应用案例 1、CRH380系列高速列车气动定型设计 针对新一代CRH380A高速列车研制,完成了多种头型方案无横风和不同强度横风运行场景下的气动性能和气动噪声评估;完成了单

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

项目编号:INF105-SDB-3 文档编号:P/版本: 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 通用元数据管理工具用户使用手册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科学数据库中心 2003 年9 月

目录 1引言 (1) 编写目的 (1) 背景 (1) 技术支持 (1) 2功能 (2) 3运行环境 (3) 硬件环境 (3) 软件环境 (3) 4操作指南 (4) 用户类型 (4) 用户登录 (4) 系统管理员的登录 (5) 单位管理员的登录 (6) 一般用户的登录 (8) 用户密码管理 (10) 界面风格定制 (11) 添加元数据界面的设定 (11) 查询界面的设定 (12) 概要显示的设定 (12) 详细显示界面的设定 (12) 添加元数据 (14) 对于具有特殊格式的元素应按照注释栏中提供的著录规则或范例进行著录。如URL类型必须以“元数据记录修改 (14) 元数据记录删除 (15) 元数据查询 (17) 单位内元数据的查询 (17) 针对XML Schema跨单位的查询 (17) 查询方法 (18) 查询结果的显示 (18) 出错处理和恢复 (20)

1引言 编写目的 感谢您选用《通用元数据管理工具》管理数据库数据集,为了使各建库单位能够准确、方便的使用《通用元数据管理工具》对科学数据库数据集进行元数据描述和管理,特编写了《通用元数据管理工具》用户手册。该手册适用于各建库单位具体负责元数据管理的数据库系统管理人员以及元数据录入人员。 背景 《通用元数据管理工具》是为了配合科学数据库元数据标准规范的推广应用而研发的基于xml schema的元数据管理专用工具,是科学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的研究成果之一。 科学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是中国科学院多个研究所参加、跨学科联合建设的综合型重大项目,是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信息化建设重大专项之一,目标是在中国科学院全院范围内将研究所多年积累的科学数据资源组织起来,与计算机、数据库和网络等先进技术相结合,促进数据向知识的转化,完善信息化的科学研究环境,并对科研与社会提供科技数据资源共享与服务。 科学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涉及到资源建设、规范建设和系统平台设计等多方面的技术、资源的发掘、研究、积累与应用。为了实现分布式的跨平台的数据资源共享,在科学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的研发和建立中,必须研究制定面向各个学科数据集的元数据标准。为此该项目设立了“标准规范研究子项目”,经过较长时间的研究,标准规范研究小组已经制定了以XML Schema描述的“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核心元数据标准”以及多个面向具体学科数据集的元数据标准,为了更好的推广应用这些元数据标准,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科学数据库中心研发了《通用元数据管理工具》。 目前,该工具已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试用近半年,运行稳定。 技术支持 科学数据库中心: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四街4号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科学数据库中心 邮编:100080 电话:(8610) 传真:(8610) Email: 网址:科学数据库办公室: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四街4号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

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17-2018扩展板

备注: 1、以下表格根据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公示数据进行录入,比较所得,仅供 参考。 2、表格中红色字体为扩展版对比新增刊目。 3、如有出入,请点击阅读全文查看官方权威版本,自行比对,并联系学科服务部熊老 师。联系邮箱: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拟收录扩展版 来源期刊目录 官方数据来源: 期刊名称出版单位CN号 前线中国共产党北京市委员会CN11-3616/D 理论视野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CN11-3953/A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哈尔滨理工大学CN23-1076/G4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CN42-1422/D 哲学(3 种) 哲学分析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CN31-2054/C 系统科学学报太原理工大学CN14-1333/N 自然科学史研究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等CN11-1810/N 管理学(14 种) 行政管理改革国家行政学院CN11-5876/D 管理学刊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研究会等CN41-1408/F 科技管理研究广东省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会CN44-1223/G3 社会保障研究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大连理工大学CN21-9202/G 运筹与管理中国运筹学会CN34-1133/G3 企业经济江西省社会科学院CN34-1004/F 科学与社会中国科学院学部等CN11-1009/G3 当代经济管理石家庄经济学院CN13-1356/F 宏观经济管理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管理编辑部CN11-3199/F 管理现代化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CN11-1403/C 工业工程与管理上海交通大学CN31-1738/T 中国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CN11-1730/N 宏观质量研究武汉大学CN42-1848/C 宗教学(5 种) 中国穆斯林中国伊斯兰教协会CN11-1345/B 中国宗教国家宗教事务局CN11-3598/D

中国科学院流固耦合系统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流固耦合系统力学 重点实验室 Key Laboratory for Mechanics in Fluid Solid Coupling Systems Institute of Mechan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季报 2019年第1期(总第17期) 目录 中科院流固耦合系统力学重点实验室现场评估工作顺利完成 (2) 中科院流固耦合系统力学重点实验室召开2019年室务会 (3) 中国航空学会空气动力学分会飞行载荷专业工作会在扬州召开 (6) 圆柱阵列波浪力幅值的波动现象和预报公式 (8) 轻质金属点阵圆柱壳结构制备与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9) 力学所提出一种大幅提升3D打印点阵结构力学性能的新方法 (11) 雾化稠油掺稀降粘技术研究进展 (12)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14) 油气水多相流量计研究进展 (15) 空化致板间液滴界面稳定性研究获得多个奖项 (16) 空泡与柔性膜的流固耦合研究获得2019度中国力学大会优秀墙报奖. 18

中科院流固耦合系统力学重点实验室现场评估工作顺利完成 7月15日,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中科院重点实验室现场评估专家组一行14人莅临中科院力学所,对依托力学所建设的流固耦合系统力学重点实验室进行现场评估。专家组组长顾逸东院士主持了评估会议并宣布了现场评估的议程安排。力学所所长秦伟,党委书记、副所长刘桂菊,副所长魏宇杰,副所长尹明及流固耦合系统力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实验室主任参加会议。 实验室主任黄晨光做实验室主任工作报告,围绕发展定位与研究方向、科研任务与代表性成果、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等方面,向专家组汇报了评估期内的发展成果和工作成效。杨国伟研究员、王展研究员分别做“高速列车气动设计与流固耦合动力学特性研究”和“极端海洋环境及其与工程结构的流固耦合理论”代表性成果报告。专家组肯定了实验室取得的成绩以及工作亮点,并就汇报和自评估报告中的存疑事项进行了交流。 现场评估专家组还查看了高速列车动模型试验平台、海洋流固土耦合实验室、多相流体力学实验室、冲击与耦合效应实验室的科研仪器建设、大型科研仪器设备使用共享等情况,同时,参观了实验室的展板窗口。在此基础上,专家组召开会议,根据现场考核情况对实验室进行打分,并初步形成了评估意见。 经过努力,实验室顺利完成了此次中科院重点实验室现场评估工作,并在评估中充分展现了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最终取得良好的评估成绩。 在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的背景下,实验室将积极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全面提升科研平台建设水平和运行效率,为加快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条件支撑。 (流固耦合系统力学重点实验室供稿)

利用中科院数据云生成MapGis地形图

利用中科院数据云生成MapGis 地形图 王 毅1 贾印叶2 (1.山西冶金岩土总公司四公司,山西 临汾 041000;2.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三局三一四队,山西 临汾 041000) 摘要:矿区地形图是地质勘查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基础图件,而根据中国科学院的地理空间数据云(GIS )资源,利用专业软件的数据处理及转换功能,可以完成矿区中小比例尺地形图的制作。使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 简称DEM)在地质工作中得到充分应用,拓展了Global Mapper 、MapGis 等的应用空间,为野外地质勘查工作提供便利。 关键词:地理空间数据云;GIS ; DEM ;Global Mapper ;MapGis ;地形图 受国内对矿产品需求持续增长和国内外矿产勘查开发市场的导向,近几年来,国内投资机构、矿业企业、地勘单位、民间资本到海外投资矿产勘查开发形成热潮。但目前地质工作者在海外进行勘查中,普遍遇到基础地质资料难以收集的情况,笔者利用中国科学院的地理空间数据云提供的DEM 数据资源,结合Google 地球卫星图片,综合使用Global Mapper 、Google Earth 、MapSource 、AutoCAD 、MapGIS 等专业GIS 及制图软件与实际地质图件相结合,实现了对DEM 数据库部分功能进行相应拓展。使DEM 数据可以广泛应用于地质制图中,并可制成3D 地形图,实现自定义区域数据提取,可以快速进行坡度、坡向、剖面线等地学分析,提高了地质野外勘查的工作效率。 下面以墨西哥格雷罗州某矿区1:5万地形图(矿区面积6.0Km 2,坐标投影:UTM/NAD27 Mexico )为例,详细介绍利用中科院地理空间数据云提供的DEM 数据资源制作矿区中小比例尺地形图过程及方法。 1 数据准备 1.1矿区拐点坐标转换 中科院地理空间数据云提供的DEM 数据投影为UTM/WGS84。首先利用MapSource [1]软件将矿区NAD27 Mexico 转换为WGS84坐标基准,并保存为纬度/经度 hddd.ddddd°格式(图1)。 图1 利用MapSource 将矿区拐点坐标进行转换 1.2 DEM 数据下载 1.2.1 DE M 数据来源 首先登录中国科学院数据云(图2)。 图2登录中国科学院数据云 点击进入地理空间数据云并选择DEM 数字高程选项(图3)。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发成功等离子体生活垃圾气化发电技术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发成功等离子体生活垃圾气化发电技术 我国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是填埋和焚烧。填埋不仅侵占大量土地,还污染地下水,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尽管如此,对于土地资源紧张的地区已没有多少场地可供填埋使用。焚烧法虽然减容比高,并能回收能量,但却因二噁英等污染问题遭到公众强烈反对,急需发展新一代的绿色环保、节能降耗的替代焚烧技术。 等离子体是物质第四态,具有许多异于固态、液态和气态的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温度和能量密度都很高、可导电和发光、化学性质活泼并能加强化学反应等,环保性能优良。通过电弧放电产生高达7000 C的等离子体,将垃圾加热至很高的温度,从而迅速有效地摧毁废物。可燃的有机成分充分裂解气化,转化成可燃性气体,可以用于能源回收,一般称为“合成气”(主要成分是CO+H )。不可 2 燃的无机成分经等离子体高温处理后成为无害的渣体。 采用等离子体处理垃圾是目前减容效果最显著、无害化最彻底、资源化程度最高的绿色环保技术。与焚烧法相比,等离子体技术最突出的优点有: (1)处理温度高:有害物质摧毁更彻底,二噁英前驱体被彻底破坏分解; (2)可采用还原性气氛或部分氧化性气氛,采用电能作为外加热源,二次污染物排放比焚烧低2-3个数量级,裂解底渣是无害的; (3)合成气流量约为焚烧烟气量的5-10%,易于净化,后处理设备尺寸大大减小,节约了投资成本; (4)能源回收效率高,将筛上物制成合成气,后续利用气体发动机发电,发电效率可高达39%,而焚烧法采用蒸汽轮机,发电效率很难超过22%; (5)等离子体系统可快速启动与停机,等离子体核心工艺灵活,可根据不同的处理目的搭配不同的配套系统; (6)整套设备紧凑,占地小,经济效益好。

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期刊管理学(22种) 管理世界 科研管理 科学学研究 科学管理研究中国科技论坛未来与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中国软科学 预测 管理工程学报外国经济与管理中外管理 经济管理 管理信息系统 研究与发展管理 中国行政管理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管理现代化 中国管理科学 企业管理 管理科学学报 国有资产管理 马克思主义(11种)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研究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国外理论动态 教学与研究 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高校理论战线 当代思潮 哲学(10种) 哲学研究 哲学动态 中国哲学史 现代哲学 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技术与辩证法道德与文明 周易研究 自然辩证法通讯孔子研究

世界宗教研究宗教学研究当代宗教研究世界宗教文化中国宗教 语言学(16种) 古汉语研究 外语教学与研究 语言教学与研究 语言研究 方言 当代语言学(国外语言学)中国语文 民族语文外语学刊 现代外语 中国翻译 语言文字应用 语文建设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世界汉语教学 语文研究 中国文学(13种) 文学自由谈文学评论 文学遗产 新文学史料文艺理论研究文艺争鸣 当代作家评论红楼梦学刊 民族文学研究 中国比较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鲁迅研究月刊 明清小说研究 外国文学(4种) 外国文学当代外国文学外国文学评论国外文学

戏剧艺术:上海戏剧学院学报中国音乐学 电影艺术 世界美术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当代电影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中国书法新美术:中国美术学院学报音乐研究 中国音乐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文艺研究 世界电影 历史学(21种) 抗日战争研究 清史研究 历史档案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历史研究 史学理论研究 史学集刊 民国档案 中国史研究 世界历史 西域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近代史研究 史学月刊 史林 史学史研究 当代中国史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国地方志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考古学(6种) 考古学报考古 敦煌研究华夏考古文物 考古与文物

国内研究所排名

国内研究所排名.txt两个人吵架,先说对不起的人,并不是认输了,并不是原谅了。他只是比对方更珍惜这份感情。0201 理论经济学 37 87802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64 0202 应用经济学 69 87802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62 0302 政治学 35 87902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 67 87802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64 0303 社会学 31 87802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64 0403 体育学 27 84601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71 0504 艺术学 39 84201 中国艺术研究院 77 84202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65 0601 历史学 39 87802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64 0701 数学 62 80002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94 0702 物理学 57 80008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95 82801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70 0703 化学 51 80032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96 0704 天文学 11 80025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80 80022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78 0705 地理学 26 80076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86 0706 大气科学 8 80058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84 8510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71 0707 海洋科学 12 85301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74 85303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68 0710 生物学 64 80100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81 80103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77 0712 科学技术史 10 80029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77 0801 力学 42 80007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88 0802 机械工程 73 80139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70 83303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分院) 64 83801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63 0803 光学工程 28 80139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85 80142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85 0804 仪器科学与技术 27 82932 中国航空研究院(304 研究所) 68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72 80144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92 82913 中国航空研究院(621 研究所) 75 83801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64 0808 电气工程 26 80148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78 83801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64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42 8300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78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71 83801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63 0815 水利工程 20 82306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72 0816 测绘科学与技术 11 86001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72 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 41 83310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所) 64 0818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20 83306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 67 0819 矿业工程 15 83311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所) 71 83304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 67

如何查找中国科学院及国内外学位论文

如何查找中国科学院及国内外学位论文 教学心得关键词论文如何学位 学位论文一直是比较困难但十分有用的资源。 对于高年级同学来讲,具有较大的研究、学习和参考的价值。 目前存在三个主要的问题: 1、16页的电子板,即文摘和原文获取问题。 2、免费的国外学位论文检索地址问题。 3、其他途径(非单一的检索终端服务)选择。 中科院学位论文的查询可通过以下途径: 具体方法: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首页的“快速检索”下方图标栏中,点击“找特殊资源”→“学位论文”,即可对该数据库检索,也可以在下方点击“中国科学院学位论文数据库”进行高级检索。网址: https://www.doczj.com/doc/e717175528.html,/xwlw/index.jsp 在该页面还提供了对“ProQuest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的检索链接。网址: https://www.doczj.com/doc/e717175528.html,/Default.aspx(该部分服务需要求助学科馆员——在线问答获得)

1980年以来中国科学院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和博士后出站报告,目前免费提供文摘,相应的学位论文印本收藏于总馆五层阅览区。 院外学位论文利用我院订购的CNKI科技类”中国博士学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获得。网址: https://www.doczj.com/doc/e717175528.html,或 https://www.doczj.com/doc/e717175528.html,/ 该库是目前国内相关资源较完备、连续更新的中国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至2007年11月底,累积学位论文全文文献达57万余篇;完整率占公开发行论文的90%,211院校收录率达到100%;更新时间为学位论文发表之后的四个月内收录到数据库中。 所以也能够获得院内的学位论文。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的中文学位论文数据库。网址: https://www.doczj.com/doc/e717175528.html, 中国国家图书馆学位论文检索系统。网址: https://www.doczj.com/doc/e717175528.html,/service/lw.htm 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集团的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网址: https://www.doczj.com/doc/e717175528.html,/wf/cddb/cddbft.htm 高校学位论文库。网址: https://www.doczj.com/doc/e717175528.html,/ 香港大学学位论文检索系统。网址: http://sunzi1.lib.hku.hk/hkuto/index.jsp 国外学位论文 PQDT-B(ProQuest数字化博硕士论文文摘数据库)。网址: https://www.doczj.com/doc/e717175528.html,/login

中科院各大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乌鲁木齐天文工作站 *中国科学院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 *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原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 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院直属事业单位(京外)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筹) 烟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筹) 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农业技术中心(原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原子核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 *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神经科学研究所 *药物研究所 *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国家基因研究中心 *健康科学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 *营养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筹)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筹) 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

国内外主要引文索引

国内外主要引文索引 刘鹏 引文索引是根据文献之间的引证关系按一定的规则组织起来的 一种检索系统,是一种以期刊、专利、专题丛书、技术报告等文献资料所发表的论文后所附的参考文献(引文)的作者、题目、出处等项目,按照引证与被引证的关系进行排列而编制的索引,是反映文献之间引用与被引用关系及规律的一种新型的索引工具。 引文索引对所有公开发表,后又被他人引用过的文献建立索引,以便通过一篇文献找到其引用的参考文献,通过参考文献再查找引用该参考文献的文献,结果找到一系列论题相同或相近的文献。 根据引文索引,可以作者姓名为检索起点,查找该作者历年发表的论文曾被哪些人、哪些文章引用过,并查出这些来源文献的题录和引用作者所在单位。 目前,国外著名的引文索引有SCI、EI、ISTP、SSCI、A&HCI等;国内的引文索引有CSCI、CSSCI、CSCD等。 1 SCI 1.1 SCI概述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的英文简称,其全称为:Science Citation Index,创刊于1961年,它是根据现代情报学家加菲尔德(Engene Garfield) 1953年提出的引文思想而创立的。时至今日加菲尔德仍是SCI主编之一。SCI是由 ISI(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Inc.)美国科学情报所出版。现为双月刊。ISI除了出版SCI外,还有联机型据SCISEARCH。ISTP(Index to Scientific &Technical Proceeding)也由其出版。 SCI是一部国际性的检索刊物,包括有:自然科学、生物、医学、农业、技术和行为科学等,主要侧重基础科学。所选用的刊物来源于94个类、40多个国家、5O多种文字,这些国家主要有美国、英国、荷兰、德国、俄罗斯、法国、日本、加拿大等,也收录一定数量的中国刊物。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IMECH-CX-14 版本:00 修改次数:0 编制:2005年6月1日 审核:2006年4月1日 批准:2006年4月10日

2006年4月10日发布2006年4月17日实施

1目的 对用于证实产品和过程符合规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装置进行控制,确保监视和测量结果的有效性。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所对产品和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用的装置、软件等质量控制。 3定义 3.1 监视和测量装置 指能用以直接或间接为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标准物质或辅助设备。 3.2 专用测试装置 我所用于测量工程系统的技术性能指标、评定其质量性能、对被测量的对象进行定量确定或定性区别而专门研制或购置的非通用测试装置。 3.3 检定 为评定计量器具的测量性能、确定其是否合格所进行的全部工作。 3.4 校准 在规定的条件下,为确定测量装置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标准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4职责

4.1 科技处统一管理全所各种监视和测量装置,保证在用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准确度满足本所产品的规定要求,负责组织并按规定的检定周期进行检定和校准。 4.2 课题组负责送检。 5程序 5.1监视、测量仪器的采购和验收。 5.1.2 课题组根据项目研究过程、产品生产中确定的要求,选择有质量保证能力的生产厂家,采购有CMC标志的计量器具。 5.1.3 新购置的监视、测量仪器执行《力学研究所仪器设备采购管理办法》和《力学研究所小型仪器设备和器材管理办法》。经检定(校准)合格后方可办理登记、建帐、编号、确定检定(校准)周期等手续;不合格的监视、测量仪器,课题组及时返修或退货索赔。 5.2监视、测量装置的检定与管理 5.2.1 监视、测量装置的管理 a) 科技处负责全所监视和测量装置的管理,建立总台账并组织制定周期检定计划; b) 课题组负责测量装置的送检、使用和保管,并建立测量装置的分台账。 5.2.2 监视、测量装置的分类 监视和测量装置分为强制管理(A类)、非强制管理(B类)、一般管理(C类)和封存管理(D类)。 A类: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受检率应达100%。

SCI(科学引文索引)

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 SCI,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简称 ISI)在美国费城创办的引文数据库,创始人为情报专家尤金·加菲尔德。目前SCI由信 息提供商汤森路透公司(Thomson Reuters)负责运营。世界著名的三大科学统计与科学评 价检索系统——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中,SCI 最为重要。被SCI收录的学术期刊称为SCI期刊,收录于SCI期刊的科技论文称为SCI论文。它以布拉德福(S. C. Bradford)文献离散律理论、以加菲尔德(E. Garfield)引文分析理论为主要 基础,通过论文的被引用频次等的统计,对学术期刊和科研成果进行多方位的评价研究,从 而评判一个国家或地区、科研单位、高校、期刊、个人的科研产出绩效,来反映其在国际上 的学术水平。加菲尔德(E. Garfield)引文分析理论是怎么来的?要说清楚这个事情,先要了 解文献与文献之间的关系。首先要知道,几乎没有一篇文章是独立存在的,里面有一部分重 要的内容就是“参考文献(References)”,这让科学研究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快速方展。所 以文章与文章之间就有了错综复杂相互引用的关系,就好像Facebook上的人际关系网一样,文章之间也有引用关系网,总结起来有四种关系:你引用我(Cited)你被我引用(Citing)咱俩互不引用但说的事儿相关(Relavant)完全没关系然后加菲尔德(E. Garfield)就这些关系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理论,利用文章间的引用关系可以对一个Idea做三个维度的扩展研究。 比如你先找到了一篇你认为非常感兴趣的文章A,发现A引用B,B又引用了C ... 这个维度 就是“越查越深(早)”(也就是这篇文章的引文);如果发现从A被B引用,B又被C引用… 这个维度就是“越查越新”(施引);如果发现A与B、C都没有互引但很相关,这个维度就 是“越查越广”。这三个维度很好地保证了科研的完整性,所以基于这个理论,加菲尔德(E. Garfield)搞了个机构叫ISI(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把论文的引用关系梳理清楚,大大地提 高了科研人员的研究效率。这就不得不说大名鼎鼎的数据库就叫“Web of Science”,里面按 学科和类型分了好几个库,期刊方面有:理工科的叫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社会科学的叫SSCI(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艺术人文的 叫AHCI(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

中科院力学所科技成果——发动机缸体内壁激光刻蚀技术

中科院力学所科技成果——发动机缸体内壁激 光刻蚀技术 技术介绍及特点 缸体-活塞环是发动机实现能量转换的最重要的一对摩擦副。发动机正常工作时,本身的摩擦损失在内燃机燃料消耗中约占10%的比例,而缸体-活塞摩擦损耗又占其中60%。因此,减小缸体-活塞环之间的摩擦损耗,可有效节省燃油。另一方面,而缸体-活塞环之间密封缺陷,易引起高温高压燃气漏入曲轴箱,机油窜入燃烧室,增加污染排放。因此减小缸体-活塞环的摩擦损耗,改善密封条件,是发动机节能减排的关键。 我们技术的思路是:在缸体表面加工可控微细形貌,这些离散分布微坑可存储润滑油而不易流失,在活塞环运动时,由于挤压作用,微坑中的润滑油会在坑周围形成油膜,不同微坑油膜的相互作用,在缸体-活塞环间形成均匀完整的油膜,使这对摩擦副处于流体润滑状况,既有效减小了缸体-活塞环间的摩擦系数,又可改善密封。当活塞环运动过后,由于负压影响,润滑油又可收敛于坑中,这些储油的离散分布微坑起到了液体微轴承的作用。 这种离散分布微坑表面结构与传统的互相连通式机械珩磨纹相比,可使摩擦副摩擦系数大大降低,同时提高了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能。 应用领域 该技术不仅可用于汽车厂、内燃机厂、缸套厂的规模生产,还能

对在役汽车通过各汽车维修站进行改造,提供一种对现役汽车节能减排改造的有效手段,可以预计,该技术很有应用推广前景。 本技术同时对其他机械摩擦组件的改善润滑和密封,减小摩擦、降低磨损和提高密封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激光微细形貌刻蚀机械摩擦副润滑和密封的控制提供技术手段。 技术成熟度及应用实例 该技术在发动机缸体中的应用,对发动机的进一步节能提供了一种有效技术手段。在缸体(套)内表面进行激光微细造形,减小摩擦副间的摩擦,改善密封。在已进行的发动机台架实验结果看,激光毛化珩磨缸体与常规机械珩磨缸体相比,发动机扭矩提高4%,功率提高了3-4%,机油消耗降低了20%以上,柴油机尾气排放中的颗粒物降低了30-50%,初步显示了该技术节能减排综合效果。该技术不用改变现有发动机的已有结构,同时加工速度快(<3分钟/缸孔),处理成本低。 应用实例 1、北汽集团B235发动机台架试验,检测地点:天津中汽研工程院K8试验间。 通过万有特性云图,对发动机燃油耗区域面积进行统计,试验结果显示对比于原机,采用激光刻蚀处理后发动机最低油耗明显降低,且低油耗区域面积大于原供发动机。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 一、SCI简介 《科学引文索引》(SCI)由美国费城科学情报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简称ISI)在1963年创刊。创办人为加菲尔德(Garfield)。 ISI还陆续出版了《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人文艺术引文索引》。 ISI出版的刊物还包括Current Contents(现期期刊目次)的7个分册。 SCI是题录式的综合性大型科技文献检索刊物。目前为双月刊。有各种形式的累积版本。 SCI除印刷版外,还出版光盘和联机数据库。 SCI收录了全世界40多个国家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3600多种。SCI收录的中文期刊一览表(仅有14种)。 SCI现在还发行了互联网上Web版数据库。即Web of Science,其数据每周更新,收录了全世界5,700多种自然科学的期刊,可回溯到1945年。 二、引文、引文索引及其用途 1、基本概念: 引文(Citation)和来源文献(Source Item):一篇文章的参考文献称为引文,该篇文章称为来源文献。刊载来源文献的期刊或专著丛书等称为来源出版物(Source Publications)。 被引作者或引文作者(Cited Author):即参考文献的作者。 施引作者或引用作者(Citing Author):即来源文献的作者。 2、引文索引: 反映文献之间引用和被引用关系及规律的一种新型的索引工具。 以作者姓名(被引作者或引文作者)为检索起点,查找该作者历年发表的论文曾被哪些人(施引作者或引用作者)、哪些文章(来源文献)引用过,并查出这些来源文献的题录和施引作者所在的单位。 3、引文索引的作用和意义 文献之间的引用和被引用关系体现了 a学术上的相关性理论与方法:借鉴与利用;技术与手段:应用与发展 b横向上的对应性实践与方法:相互参照与借鉴; 结果与讨论:比较与应用 c纵向上的继承性课题:基础与起源、发展与进步反引:学术争鸣 因此,引文索引的主要作用是: (1)通过文献间的引用和被引用关系,了解某一学术问题或观点的起源、发展、修正及最新的研究进展。 (2)评价科学文献、学术期刊和专著的学术水平的参考工具。 一般来说,高质量的学术期刊的被引频次较高。根据引文索引提供的引证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