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肽的作用

小肽的作用

小肽的作用
小肽的作用

小肽在猪营养和疾病防控中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猪的保健预防和饲养管理水平日趋提高,养殖观念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逐步认识到养殖过程“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理论。由于疾病的困扰和营养的需要,小肽作为一

种新型的兽药在实际生产应用中的作用也就越来越明显。

一、小肽的概念和分类:

小肽是指含2个或者3个氨基酸残基的一类化合物。根据所发挥的功能把小肽分为两大类,即营养性小肽和功能性小肽。营养性小肽是指不具有特殊生理调节功能,只为蛋白质合成提供氮架的小肽;功能性小肽是指参与调节动物的某些生理活动或具有某些特殊作用的小肽,如免疫肽、抗菌肽、抗氧化肽、表皮生长因子等。

二、小肽的作用:

小肽与氨基酸运输体系相比,小肽具有吸收快,能耗低、效率高、载体不易饱和等特点。小肽在肠道能与特殊受体结合,促进动物胃肠道的生长发育,提高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部分小肽可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调节机体免疫机能,并通过生长轴调控动物生长,充分发挥动物的生长潜能。

1、参与机体免疫调节,提高机体免疫机能:

蛋白质尤其是乳源蛋白降解产生的肽在机体免疫调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酪蛋白的胰蛋白酶-糜蛋白酶降解产物中分解得到的免疫刺激肽能激活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β-酪蛋白酶的水解产物中的三肽或六肽可以促进腹膜内巨嗜细胞的体外吞噬作用。除酪蛋白外,乳铁蛋白和大豆蛋白酶水解产生的某些小肽也同样具有免疫活性作用。缓激肽能促进巨噬细胞的生长,促进淋巴细胞的转运和淋巴因子的分泌,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

2、具有阿片肽活性,调节机体生理功能:

肽类是神经系统的重要活性物质,很多研究表明,蛋白质在消化酶作用下可以分解产生具有神经递质作用的小肽。比如β-酪蛋白、小麦谷物蛋白等蛋白质的分解产物均可分离出与阿片肽氨基酸序列相似的肽片段。这些肽片断可以被完整的吸收进入循环系统,作为神经递质而发挥生理作用。

3、具有抗氧化作用:

典型的抗氧化活性小肽是肌肽。肌肽是大量存在于动物肌肉中的一种天然二肽,它可在体外抑制被铁、血红蛋白、脂质氧化酶和单肽氧催化的脂质氧化作用,也有人曾把它作为储存熟肉的一种酸败抑制剂。已知某些肽和蛋白质水解产物可以降低自氧化速率和减少脂肪过氧化氢含量,从而发挥抗氧化作用。

4、促进氨基酸的吸收利用及机体蛋白质的沉积:

小肽在动物体蛋白质运转代谢中的作用,不仅表现在吸收上的优势,饲料蛋白质肽的释放量与其完整吸收进入循环的程度,也可能影响组织的蛋白质代谢。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的肽可被水解为游离氨基酸,作为合成组织蛋白的氮源。另外,蛋白质合成率与动、静脉氨基酸差值存在相关性。在吸收状态下,其差值越大,蛋白质合成率越高。由于小肽吸收速度快,吸收峰高,因此能快速提高动、静脉氨基酸差值,从而提高蛋白质的合成率。

5、提高矿物质元素的利用率:

无机盐进入消化道后,微量元素呈阳离子状态,必须先在胃肠道中与适当的内源或外源蛋白结合形成络和物,形成有机的脂溶性表面,在以此形式吸收并通过黏膜细胞的类脂屏障转运至细胞;吸收后的微量元素在血液中必须与某些蛋白结合才能被运输到机体所需的部位产生功效。微量元素可以以小肽作为主要配体形成螯合物而被转运,从而提高微量元素的吸收。

6、提高生长性能:

小肽能提高动物的生长性能,其原因可能与肽链的结构和氨基酸残基序列有关。寡肽在消化酶的作用下降解产生具有特殊生理活性的小肽能够直接被动物完整吸收,参与机体生理活动和代谢调节,从而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另一方面,小肽能消除游离氨基酸的吸收竞争,加快蛋白质的合成,也为提高生产性能奠定了基础。

三、小肽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1、在哺乳仔猪阶段应用小肽制品,可以大幅度提高仔猪体内铁、硒、铜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可以提高仔猪的血清球蛋白水平,增强仔猪免疫水平;可以促进仔猪肠道组织与功能的发育,提高各种蛋白酶的活性,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提高免疫球蛋白IgG的含量,从而降低仔猪腹泻率的发生,并增加仔猪的断奶体重。

2、在断奶仔猪阶段应用小肽制品,可以减轻仔猪小肠绒毛萎缩,降低腹泻疾病的发生率;可以明显的提高饲料转化吸收率,提高日增重和猪群整齐度;可以有效抑制免疫抑制病的发生。

3、在母猪产前产后应用小肽制品,可以提高母猪泌乳量,改善母猪体况,减少因产后虚弱而引发的产科疾病。

4、在疾病发病初期或者疾病恢复期以及高热病的防治中应用小肽制品,可以降低因盲目用药造成的肾脏损伤,还可以补充动物因疾病所消耗的能量,从而改善猪只的体况,提高猪只的抗病力。最重要的是当猪只患有病毒性疾病尤其是以混合感染为主的高热病时,小肽制品可以促进机体巨嗜细胞的生长及促进淋巴细胞和淋巴因子的转运,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5、小肽多维:是河北远征药业有限公司最新研发的一种以免疫肽等小肽及多种维生素和电解质为主要成分的小肽制品(100ml/瓶)。它可以应用于猪只保健和高热病等劣性病的防控,还可以用于疾病康复期机体因与疾病斗争造成的维生素缺乏和电解质紊乱,从而改善机体的胃肠功能并提高机体的抗病力。

综上所述,小肽是一种安全、无毒副作用绿色环保的新型兽药制剂。可以促进氨基酸的吸收利用及机体蛋白质的沉积,提高矿物质元素的利用率,提高仔猪免疫力,增强机体抵抗力,从而提高动物生长性能。因此在今后猪的实际生产中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

注射用胸腺五肽说明书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注射用胸腺五肽说明书,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注射用胸腺五肽说明书 注射用胸腺五肽治疗恶性肿瘤,如肺癌、肝癌。下面是我们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注射用胸腺五肽商品介绍 通用名:注射用胸腺五肽 生产厂家:成都地奥九泓制药厂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xx0532 药品规格:1mg/支 药品价格:¥90元 【药品名称】 【商品名】替波定 【通用名】注射用胸腺五肽 【汉语拼音】zhusheyongXiongxianwutai 【英文名】ThymopentinforInjection

【主要成分】胸腺五肽 【性状】白色冻干疏松块状物或粉末。 【适应症】恶性肿瘤病人因放疗、化疗所致的免疫功能低下。 【用法用量】 肌内注射,每次1mg(1瓶),每日1次,28天一疗程。 用前加生理盐水1ml溶解,与放疗、化疗同时使用。 【不良反应】少数病人有注射部位疼痛和硬结,个别患者用后偶见有嗜睡,倦怠。但不影响继续用药。 【禁忌】对替波定过敏者禁用。对部分作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如器官移植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可与多种常用药物同时使用,而无干扰。但不应与其它任何药物混合注射。 【药理作用】 替波定为细胞免疫调节药物,具有诱导T细胞分化,促进T 淋巴细胞亚群发育、成熟并活化的功能,并能调节淋巴亚群的比例,使其趋于正常。 【毒理研究】 急性毒性试验: 大鼠肌肉注射剂量达44.4mg/kg,小鼠腹腔及静脉给药剂量达300mg/kg;分别为成人用量的2664倍和18000倍,未见动物

胸腺素

胸腺素β4研究的进展 摘要:胸腺素β4是真核生物细胞中的一种主要的肌动蛋白调节因子,广泛分布于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多种组织中及有核细胞中。尽管其分子水平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但胸腺素β4却与人类的许多生理及病理过程密切相关。近年来对胸腺素β4的研究,发现其具有多重生物学功能,与组织再生、重塑、创伤愈合、维持肌动蛋白平衡、肿瘤发病与转移、细胞凋亡、炎症、血管生成、毛囊发育、角膜及心肌修复等密切相关。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胸腺素β4在临床上的潜在应用价值将被开发,这对于一些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均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拟对近年来胸腺素β4在生物学功能上所取得的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胸腺素β4;肌动蛋白调节因子;伤口愈合;肿瘤转移;瘢痕疙瘩 胸腺素(Thymosins)是由胸腺产生的一种淋巴生长因子,由Goldstein和White于1966年首次从胎牛胸腺蛋白提取液中发现,是一组小分子多肽,含有40多种组分[1]。胸腺素根据等电点不同可分为α、β、γ三类,其中等电点位于5.0~7.0的为β族胸腺素(β -thymosins,Tβ)。Tβ含40~44个氨基酸,结构高度保守,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000,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中。迄今已发现的Tβ成员有15个,人体内有3种,即Tβ4、Tβ10和Tβ15。其中,胸腺素B4分布最广泛、含量最多,占β族胸腺素总量的70-80% [2,3]。

近年来,Tβ4的生物学功能倍受人们关注,它在许多生理和病理活动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证明,Tβ4具有多重生物学功能,与组织再生、重塑、创伤愈合、维持肌动蛋白平衡、肿瘤发病与转移、细胞凋亡、炎症、血管生成、毛囊发育、角膜及心肌修复等密切相关。目前,人工合成的Tβ4已大量用于实验中,以探讨其在不同生理和病理活动中的作用机制。 1 Tβ4的结构与分布 Tβ4首先于1981年由Low等从胸腺中分离所得,含43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4921(乙酰化后为4963),等电点为5.1。人染色体上有7个Tβ4基因位点,是其广泛分步的基础。Tβ4缺乏疏水性氨基酸,以单链形式存在并发挥作用。对Tβ4结构的描述一般以 Dan Safer 模型为基础,认为其在溶液中基本不折叠;与肌动蛋白结合后,α螺旋含量会有所提高,但仍不折叠,而是悬挂在肌动蛋白周边。 人脾脏、胸腺、肺和腹膜巨噬细胞中的Tβ4含量最高,其次是脑、肝、肾脏、睾丸和心脏,另外,Tβ4还存在于非网状内皮细胞如成肌细胞、成纤维细胞中,在血小板中高度表达[3],达2.5~3.0g/L,且可从血浆及损伤处或脓液中分离得到,浓度甚至可达13mg/L[4],但这些存在于细胞外的Tβ4来源于损伤或死亡的细胞,还是由特定的细胞分泌尚不清楚。 2Tβ4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作用机理 2.1 肌动蛋白调节因子 在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细胞中,Tβ4是主要的肌动蛋白调节因子,

02第二章免疫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第二章免疫组织和器官 目的要求: 1.掌握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的功能;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及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功能 2.熟悉免疫器官的组成及结构 3.了解淋巴细胞的归巢与再循环的意义 教学时数:2学时 概述 免疫系统是执行免疫功能的机构。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所组成。 免疫器官根据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两类,也分别称为初级(一级)和次级(二级)淋巴器官。中枢免疫器官是各类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和成熟的场所。外周免疫器官是淋巴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定居、增殖以及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免疫细胞是指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所有细胞。 免疫分子是指免疫细胞的产物。 淋巴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不仅定居在淋巴器官中,也分布在粘膜和皮肤等组织中。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还可通过血液循环在体内各处巡游,持续地执行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既相互协作,又相互制约,使免疫应答既能有效地又能在适度的范围内进行。 第一节中枢免疫器官 Central immune organ 或称初级淋巴器官(primary lymphoid organ),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由骨髓(腔上囊)和胸腺组成。 一、骨髓 (一)骨髓的结构与造血微环境 造血组织 红骨髓 血窦 黄骨髓。 (二)骨髓的功能 1.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场所(见下图) 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pluripotent 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的能力,在骨髓微环境影响下,可经过定向干细胞、祖细胞、前体细胞等分化阶段,最终分化、成熟为各种血细胞。 2.B、NK分化成熟场所 3.发生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附:造血干细胞与免疫细胞的生成 1. HSC的起源卵黄囊(2?3W)?肝、脾(3?7M)?骨髓(胚胎末期、出生) 多能造血干细胞的潜能:自我更新self-renewing和分化differentiation (最初分化为)共同淋巴样祖细胞和共同髓样祖细胞等 2. HSC的表面标志CD34、c-kit(CD117) CD34:表达于1?4%骨髓细胞,逐渐下降至成熟血细胞不表达 CD117:是干细胞因子SCF的受体,表达于1?4%骨髓细胞 Lin- 细胞:(谱系阴性细胞):早期造血干细胞

胸腺五肽、胸腺肽α1与胸腺肽注射剂的区别

胸腺五肽、胸腺肽α1与胸腺肽注射剂的区别 胸腺五肽、胸腺肽α1与胸腺肽注射剂的区别1.简介:胸腺:胸腺位于胸骨后面,紧靠心脏,呈灰赤色,扁平椭圆形,分左、右两叶,由淋巴组织构成。青春期前发充良好,青春期后逐渐退化,为脂肪组织所代替。胸腺不仅是T细胞发育分化和成熟的场所,是机体的重要中枢免疫器官,而且还可分泌多种肽类激素,也是重要内分泌器官。胸腺激素在胸腺内以旁分泌的方式调节T细胞发育、分化和成熟,同时还进入血液影响外周免疫器官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因此胸腺是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中的一个重要器官。胸腺肽:胸腺肽是胸腺产生的一种蛋白质和多肽激素,是一种生物反应调节因子,能促进淋巴细胞成熟,调节和增强人体免疫机制,在临床上具有抗衰老、抗病毒复制、抗肿瘤细胞分化的作用。胸腺肽制剂在我国临床应用已有20多年的历史,主要成分为健康小牛等动物的胸腺组织提取物。但由于各种制剂的生产工艺,标准不同,产品质量及临床疗效也有较大的差异。胸腺五肽:胸腺五肽(TP-5)由精氨酸、赖氨酸、天门冬氨酸、缬氨酸、酪氨酸五种氨基酸组成,是胸腺分泌物的一种胸腺生成素Ⅱ的有效部分。胸腺生成素Ⅱ是从胸腺激素中分离出来的单一多肽化合物,由49个氨基酸组成,而其中由5个氨基酸组成的肽链片段,却有着与胸腺生成素II相

同的全部生理功能,所以就把这个五肽片段称为胸腺五肽。目前我国的胸腺五肽制剂是以氨基酸为原料,通过高科技手段人工合成的化合物,结构明确,纯度高。胸腺肽α1:胸腺肽α1(Tα1)是胸腺肽中的高端产品,该药物是由胸腺素组分 5(TF-5)中分离纯化分离出的一种小分子生物活性多肽,由28种氨基酸排列而成,分子量3108.37,其含量约占TF-5 的0.6%,具有较高的免疫增强活性。胸腺肽α1与胸腺生成素Ⅱ是目前人类了解得最清楚的两种胸腺激素组分,因此, 市面上的胸腺肽α1与胸腺五肽一样,都具有明确的结构, 纯度高达99%以上。总的说来,胸腺肽、胸腺五肽、胸腺肽α1都是胸腺激素类的免疫调节剂,具有调节T淋巴细胞发育、分化和成熟的作用,同时能修复受损的T淋巴细胞,在人体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胸腺肽是动物胸腺提取物,含有各种胸腺激素,而胸腺五肽和胸腺肽α1是人体胸腺激 素中重要的活性组分,由人工合成,有效成分确切,作用机制清楚,无需皮试。表1:胸腺肽注射液、胸腺五肽和胸腺肽α1的比较?项目胸腺肽注射液胸腺五肽胸腺肽α1主要成份为动物胸腺提取物,化学结构式不明确为人工合成的胸腺五肽,化学结构式明确结构、化学式明确的28个氨基酸组 成有效成份含量有效成份含量随批量不同而变化。有效成份含量稳定,为动物胸腺提取物的84-102倍有效成份明确。 分子量3108.37;纯品胸腺肽α1免疫学活性是市售胸腺肽

胸腺的作用

你知道吗?人体内有一个器官叫胸腺。 胸腺的位置就在左右锁骨(在身体正面,脖子底部有二个突起的骨头,就是锁骨)下方四指宽的地方,也就是左右锁骨下约6、7公分的地方,可用指尖轻按那附近的皮肤,会觉得有一个约只有一个指甲大小的地方,有点胀胀或酸酸的感觉,那就是了。 找到胸腺后,用两三个手指尖按压它,不用太用力,只要有被压迫的感觉即可。这样按几下休息几秒,一天按个几回合,就能刺激它正常分泌腺体,提升我们自体免疫力。 赵德贵先生的《丹田纵横探》有如下的文字: 神室藏神“神居肺之下,心之上”,“肺第三叶间,魂魄所栖息也”。又指出它是“圣胎所结之地”,“居肺下一寸三分”,此为神室的方位。 神室既然在“肺之下,心之上”和“肺下一寸三分”,我们可以用经穴来定方位。任脉的华盖穴为肺,玉堂穴为心,两穴之间为紫宫穴,旁有神藏穴,这个部位的内部就是神室。《天仙金丹心法》在这里又与中医理论相同了。这个部分按现代生理学来看,正是胸腺的位置。胸腺是一个重要的淋巴器官,主管人体免疫机制的重要功用。胸腺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退缩,到老年期又回缩到10—15克。所以,老年期免疫力和应变力均有所降低。此处所说藏神,即指心神,古人说静可修身养性,安心养神,将意念集中于丹田,与内视合一静守,也即古人说的神向下。神向下消除杂念,使大脑得到充分休息,起调整内脏机能的作用,这就是炼神。 我们如何做呢,那就是我们随时用自己的手去按摩胸腺,一天200下,时时增强你的免疫力。 认识胸腺的作用,锻炼胸腺,时时按摩,时时增强免疫力。健康生活,远离癌症杀手。附录:胸腺介绍 胸腺是造血器官,能产生淋巴细胞,并运送到淋巴结和脾脏等处。这种淋巴细胞对机体的细胞免疫具有重要作用。生长激素和甲状腺素能刺激胸腺生长,而性激素则促使胸腺退化。 胸腺是人体的一部分,部分骨髓瘤细胞在此成熟。以前人们把胸腺和阑尾(盲肠)一样看待,认为是一个没有用的、在进化过程中还没有来得及完全退化掉的器官。随着近半世纪来免疫学的进展,人们才认识到了胸腺在人体免疫功能中的重要作用,而把它誉为免疫大王。要知道胸腺在免疫中的大王地位,只要看其作为特异免疫主力军的淋巴细胞的作用和它们与胸腺的关系就清楚了。 血液中的淋巴细胞,70-80%为T淋巴细胞(简称T细胞)。它们原是骨髓里生长出的微小白色细胞,被血液送到胸腺里,受胸腺激素的培育,成为成熟的但还没有免疫功能的T细胞,再把它们送到脾脏、淋巴系统和其他器官,让它们在那里受胸腺激素的影响进一步长大,随时准备抵抗各种对人体有害的敌人。胸腺激素还能提高淋巴细胞的杀伤能力,诱导B细胞(也是一种淋巴细胞)成熟。 T细胞按其功能可分为:

提高免疫力药物

常用提高免疫力药物: 中药:玉屏风散,黄芪,党参等 西药:转移因子、胸腺肽、匹多莫德、泛福舒、脾氨肽、免疫球蛋白、核酪、斯奇康、乌林体斯 保健品:牛初乳制品、益生菌制剂、多种维生素等

【药品名称】玉屏风颗粒 【成份】黄芪、防风、白术(炒).辅料为甘露醇、糊精、甜菊素、枸橼酸。 【性状】为棕色或棕红色颗粒;味涩而后甘。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适应症】益气,固表,止汗。用于表虚不固,自汗恶风,面色晄白,或体虚易感风邪者。 【注意事项】1.忌油腻食物。2.宜饭前服用。3.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孕妇、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4.服药二周或服药期间症状无明显改善,或症状加重者,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就诊。5.对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6.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7.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8.请将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9.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用法与用量】开水冲服,一次5克,一日3次。 【贮存】遮光,密封保存。 【规格】5g*12袋 【有效期】一年半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0930036 【生产厂家】广东环球制药有限公司

通用名称:转移因子口服溶液 汉语拼音:zhuanyiyinzikoufurongye 药品别名:猪脾转移因子口服溶液,P-转移因子口服溶液,牛脾转移因子口服溶液,B-转移因子口服溶液,转移因子溶液 主要成分:为多肽、核糖、游离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 注射用转移因子说明书 适应症:带状疱疹,乙型脑炎,病毒性心肌炎,肺癌,鼻咽癌,乳腺癌,骨肉瘤,免疫缺陷病。 功能主治:皮下注射:(淋巴回流丰富的上臂内侧或大腿内侧腹股沟下端为宜,也可皮下注射上臂三角肌处)一次1-2支.一周或两周1次或遵医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