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庄子》故事两则

《庄子》故事两则

《庄子》故事两则
《庄子》故事两则

《庄子》故事两则

惠子相梁

惠子相(xiàng)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

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yuān chú),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lǐ)泉不饮。于是鸱(chī)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hè)!’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译文惠子在梁国当宰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雏,你知道吗?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甘甜的泉水不喝。在这时,一只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雏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译文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达标训练

1、《〈庄子〉故事两则》,均选自。庄周,是(朝代)哲学家,是诸子百家中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2、《惠子相梁》中比喻巧妙贴切,“鹓鶵”比喻,“鸱”比喻,“腐鼠”比喻。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惠子相.梁()(2)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3)是.鱼之乐也()(4)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4、翻译下列句子。

(1)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2)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5、就《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则故事看,惠子觉得每个人无论如何不会知道第三者的心灵状态,对此,你是否赞同?为什么?

能力提高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题目。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岸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秋水》)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秋水时至

..:(2)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3)东面

..而视:(4)而轻.伯夷之义者:

2、下列句子中的“于”与“至于北海”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C.吾非至于子之门

D.生于忧患

3、翻译句子

“我之谓也”译为:

4、本选段主旨为:

开放探究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

大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皇后谏曰:“昔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公乃释罪: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大宗意乃解。又谓房玄龄曰:“皇后庶事相启沃,极有利益尔。”

(选自《贞观政要》)

1、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答:

2、皇后谏言中讲到晏子历数养马人的罪状,晏子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答:

3、文中有几句活没有标点符号,请用“/”线标示出需要加际点符号的位置。

大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

4、对对联。

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下联:,

三、资料下载

庄子简介

约前369-前286著名哲学家,名周,宋国蒙(今安徽蒙城)人。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家贫,曾借粟于监河候(官名),但拒绝了楚周王的厚币礼聘。他继承和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无限的、“自本子根”、“无所不在”的,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辨证法因素。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他看到一切事物都处在“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中,却忽视了事物质的稳定性和差别性,认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主张齐物我、齐是非、齐生死、齐贵贱,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著

作有《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一般定为庄子著;外篇杂篇可能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文章汪洋恣肆,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想象丰富。《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鲁迅先生曾说他的作品“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庄子的著作历来注解极多,今通行本有清末王先谦《庄子集解》、郭庆藩《庄子集释》等。

自学阶梯评估

达标训练

1、《庄子秋水》战国道

2、志向高洁之士(文章中喻庄子)醉心功名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文中比喻惠子)功名利禄

3、(1)动词,做宰相(2)前“吓”为拟声词,后“吓”为动词,吓唬(3)这(4)怎么

4、(1)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2)白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5、略。

能力提高

1、(1)按季节时令而发洪水(2)认为(3)面朝东(4)轻视

2、C

3、这是说的我啊。

4、不要自以为是,不要有点成就就沾沾自喜,不要坐井观天,须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要虚怀若谷.

开放探究

1、(唐)太宗因爱马暴死欲杀养马宫人,经皇后劝谏才改变主意。

2、劝谏齐景公不要杀养马宫人。

3、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

4、宽对即可。

示例:①艺高胆大,悟空勇斗魔②义盖云天,关羽私放曹

③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

庄子故事两则阅读理解答案

庄子故事两则阅读理解答案 惠子相xiàng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yuān chú ,子知之乎?夫fú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lǐ泉不饮。于是鸱chī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hè!’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yé?” 《出自惠子相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áo梁之上。庄子曰:“鯈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出自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1、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 惠子相梁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游于濠梁鲦鱼出游从容 2、《〈庄子〉故事两则》,均选自。庄周,是朝代哲学家,是诸子百家中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3、《惠子相梁》中比喻巧妙贴切,“鹓鶵”比喻,“鸱”比喻,“腐鼠”比喻。 4、一词多义。 ①于: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夫鹓鶵发于南海 而飞于北海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②之: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我知之濠上也 5、解释下面加横线的词。 惠子相梁或谓惠子日夫鹓鶵发于南海非梧桐不止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是鱼之乐也安知鱼之乐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6、翻译下列句子。 1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2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7、就《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则故事看,惠子觉得每个人无论如何不会知道第三者的心灵状态,对此,你是否赞同?为什么? 8、对对联。 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下联:, 1、xiàng yuān chú lǐ chī hè háo tiáo 2、《庄子秋水》战国道 3、志向高洁之士文章中喻庄子醉心功名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文中比喻惠子功名利禄 4、①于:在 ;从 ;到 ;在 ②之:他指惠子 ;的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代词指鱼之来。 5、做宰相;有人 ;发语词,用于句首;栖息; 甘泉,甜美的泉水;在这时;邪通耶,吧; 这;怎么;完全,确定是。 6、1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2白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7、言之有理即可。 8、宽对即可。 示例:①艺高胆大,悟空勇斗魔②义盖云天,关羽私放曹 ③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庄子故事两则》同步练习2-1

《庄子故事两则》 同步练习 一、双基积累 1. 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⑴或谓惠子曰 ⑵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3)非醴泉不饮 ⑷夫鹓■:发于南海 (5)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6) 是鱼之乐也 (7)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 ) ( ) ( ) ( ) ( ) ( ) ( ) 2. 下列句中加点的“之”用法与其他三 项不同的一项是 (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 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按原文填空。 (1) 《惠子相梁》中,惠子恐的原因是有人告诉他: “ _______ , __________ 。 ⑵ 《惠子相梁》 中巧借鹓■:表明 自己的立场和志趣的排比句 (3)《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两人围绕惠子提出的“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展开了 A.庄子往见之 B. 仰而视之曰 C.是鱼之乐也 D. 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故事两则练习题及答案

《〈庄子〉故事两则》同步训练 一、基础知识。 1、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 惠子相梁( ) 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 ) 非醴泉不饮( ) 于是鸱得腐鼠( ) 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 ) 游于濠梁( ) 鲦鱼出游从容( ) 2、《〈庄子〉故事两则》,均选自。庄周,是(朝代)哲学家,是诸子百家中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3、《惠子相梁》中比喻巧妙贴切,“鹓鶵”比喻,“鸱”比喻,“腐鼠”比 喻。 4、一词多义。 ①于: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 夫鹓鶵发于南海( ) 而飞于北海( )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 ②之: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 我知之濠上也( ) 5、解释下面加横线的词。 惠子相梁( ) 或谓惠子日( ) 夫鹓鶵发于南海( ) 非梧桐不止( ) 非醴泉不饮( ) 于是鸱得腐鼠( )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 是鱼之乐也( ) 安知鱼之乐( )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 6、翻译下列句子。 (1)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2)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7、就《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则故事看,惠子觉得每个人无论如何不会知道第三者的心灵状态,对此,你是否赞同?为什么? 8、对对联。 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下联:, 二、文言文阅读。 (一)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日:“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日:“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日:‘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 (2)其名为鹓鶵( ) (3)仰而视之日( ) (4)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 2、翻译下面句子。 ①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②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故事两则》教案(详案)

《〈庄子〉故事两则》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2、过程与方法: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归纳相关的文言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两则故事中的旨趣。 二、教学重点: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归纳相关的文言现象。 三、教学难点: 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双方的辩论思维。 2、庄子和惠子之间的关系到底怎么样?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话说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割据,风起云涌;贤哲奔走,百家争鸣。聚徒讲义,著书立说,遂有蔚为大观的诸子散文。《论语》平实质朴、谆谆善诱;《孟子》笔力雄健,铿锵有力;《荀子》行文气魄雄浑;《老子》哲思清远深邃;《墨子》质朴;《庄子》恣肆……让我们一起走近庄子,感受先生的大智与幽默。 二、自主学习汇报 (一)、关于庄子; (二)、关于《庄子》; (三)、字词;(把你认为重要的字词推荐给大家) (四)、课文内容(朗读或说出你初读的妙悟)。 学生可以自选专题汇报交流。 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名周,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人,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曾做过宋国蒙地方的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相传,庄子自幼聪明好学,与惠施为同学、挚友,曾南游楚越,探访古风,率性认真,崇尚自然,非毁礼法,傲视王侯。楚威王曾以厚礼聘其为相,被他拒绝,从此终身不仕,退隐江湖,以编草鞋为生,寓言传道,著书十余万言。 (二)、关于《庄子》: 1)《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

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2)《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第一,想象奇幻;第二,构思巧妙;第三,善用寓言故事和比喻;第四,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3)《庄子》散文对后世的影响:《庄子》在先秦诸子中,无论就他的思想或大风来说,都是属于南方一系,即楚国文化的代表,所谓“庄狂屈狷(juàn)”,正道出了他们独具的浪漫主义精神。李白纵浪恣放的诗篇,直承《庄子》且不说,后如柳宗元论文,主张“参之在老以肆其端”,龚自珍《病梅馆记》那种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感,显然汲取了庄周《秋水》篇的精神。 (三)、字词:请学生把自认为重要的字词写到黑板上。 (四)、课文内容(朗读或说出你初读的妙悟)。这一专题此时无须讲透,可视学生具体情况调整教学深浅度。 三、自学《惠子相梁》 投影出示自学要求: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直译课文; 归纳相关文言现象; 把握故事的寓意。 1、课文直译: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吗?鹓鶵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鶵鸟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鹓鶵,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 2、归纳相关文言现象:句式方面:如省略句、倒装句“惠子相梁”,应为“惠子相于梁”,即“惠子在梁相”。词语方面:如“相”名词用作动词,“做宰相”。(这一环节可以结合直译予以关注。) 3、庄子讲鹓鶵故事的用意是什么?鹓鶵的故事里,鹓鶵比喻志向高洁之士,鸱(chī)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庄子将自己比作鹓鶵,将惠子比作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庄子故事两则

《庄子》故事两则 学习目标 1、通过资料助读,了解庄子和《庄子》的相关文学常识。 2、通过翻译课文,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 3、引导学生感知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志趣。 作者介绍 庄子(约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人物之一,世称“老庄”。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资料助读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预习检测:给红体字注音 相梁()鹓鶵()( ) 醴泉()鸱() 濠梁()鯈鱼() 从容()吓() 自学指导1: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 自学指导2:疏通文意

请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用3——5分钟左右的时间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疏通文意,并归纳归纳相关文言现象。有不理解的字、词、句标出来共同解决。方法指导:增、删、调、留、换。 质疑释疑 你有哪些字、词、句不理解意思,请提出来,共同解决。 检测: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惠子相梁() ②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③于是鸱得腐鼠() ④是鱼之乐也() ⑤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⑥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⑦请循其本() 一词多义:固:固不知子矣 子固非鱼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②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 ③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研读故事一:《惠子相梁》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庄子故事两则

20.《庄子》故事两则 授课人:林彦纯 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词语,疏通文意。 2、把握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 教法预设:朗读法、合作探究法、讲练法 一、直接导入 二、学习第一则《惠子相梁》 自学指导(一): △读顺: 1、请同学们根据课下注释提示的读音,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语句。 几个要注意的字音:鹓鶵(y uān chú )醴(l?)鸱(chī )吓(hè ) △读懂: 2、结合课文注释,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按照“释词──译句”的步骤翻译课文。 新课讲解(一): 整理译文,积累重点词语,疏通文意。 自学指导(二): 把握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 △读悟: 1、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做好复述故事的准备。 2、分析庄子和惠子的人物形象。 新课讲解(二): 1、分析人物形象: 惠子:醉心于功名富贵,对朋友薄情寡义……庄子:清高自守(淡泊名利),机智幽默…… 2、小结: 本文记叙了庄子用鹓鶵、鸱对待腐鼠的态度作比喻,用鹓鶵比喻自己,用鸱比喻惠子,既表明了庄子清高自守、淡薄名利的立场和志趣(或是对功名利禄的态度),又极其辛辣地讥刺了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表述自己的观点,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 三、学习第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自学指导(三):请按照学习第一则的方法自学第二则 1、读顺课文。 2、小组合作讨论: (1)结合注释,按照“释词──译句”的步骤翻译课文。 (2)思考: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 讲练结合: 1、下列各组句子中,红色字体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夫鹓鶵发于南海 B.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 C.是鱼之乐也/于是鸱得腐鼠 D.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是亦不可以已乎 2、翻译下列句子。 (1)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2)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3)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3、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4、下列对这则故事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更多是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 B.庄子智辩,重欣赏,对外界的认识带着欣赏的态度。 C.惠子和庄子在濠梁上游玩,并就庄子能否知道“鱼乐”的问题发生辩论,可见两人是可以言谈往还的朋友。 D.这个故事由庄子和惠子的辩论组成,气氛显得十分凝重。 课后作业:完成《庄子》的复习卷。

庄子故事两则教案设计

20、《庄子》故事两则教案设计 作者:佚名教案来源:别处引用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8-2 教材分析: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第一,想象奇幻;第二,构思巧妙;第三,善用寓言故事和比喻;第四,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教学目标: 1、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2、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归纳相关的文言现象。 3、领略两则故事中的旨趣。 4、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自学能力。 5、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阅读品位。 教学重点: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归纳相关的文言现象。 2、领略两则故事中的旨趣。 教学难点: 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双方的辩论思维。 2、庄子和惠子之间的关系到底怎么样?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割据,风起云涌;贤哲奔走,百家争鸣。聚徒讲义,著书立说,遂有蔚为大观的诸子散文。《论语》平实质朴、谆谆善诱;《孟子》笔力雄健,铿锵有力;《荀子》行文气魄雄浑;《老子》

哲思清远深邃;《墨子》质朴;《庄子》恣肆……让我们一起走近庄子,感受先生的大智与幽默。 二、自主学习汇报 (一)、关于庄子; (二)、关于《庄子》; (三)、字词;(把你认为重要的字词推荐给大家) (四)、课文内容(朗读或说出你初读的妙悟)。 (二)、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名周,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人,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曾做过宋国蒙地方的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相传,庄子自幼聪明好学,与惠施为同学、挚友,曾南游楚越,探访古风,率性认真,崇尚自然,非毁礼法,傲视王侯。楚威王曾以厚礼聘其为相,被他拒绝,从此终身不仕,退隐江湖,以编草鞋为生,寓言传道,著书十余万言。 (三)、字词:请学生把自认为重要的字词写到黑板上。 (四)、课文内容(朗读或说出你初读的妙悟)。这一专题此时无须讲透,可视学生具体情况调整教学深浅度。 三、自学《惠子相梁》 投影出示自学要求: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直译课文; 归纳相关文言现象; 把握故事的寓意。 教师参考: 1、课文直译:见参考译文 2、归纳相关文言现象:句式方面:如省略句、倒装句“惠子相梁”,应为“惠子相于梁”,即“惠子在梁相”。词语方面:如“相”名词用作动词,“做宰相”。(这一环节可以结合直译予以关注。) 3、庄子讲鹓鶵故事的用意是什么?鹓鶵的故事里,鹓鶵比喻志向高洁之士,鸱(chī)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庄子将自己比作鹓鶵,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绕着弯子骂人,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 四、合作探究:涵泳品味文章的美点并交流。

庄子故事两则练习题及答案

庄子故事两则练习题及 答案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庄子〉故事两则》同步训练 一、基础知识。 1、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 惠子相梁( ) 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 ) 非醴泉不饮( ) 于是鸱得腐鼠( ) 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 ) 游于濠梁( ) 鲦鱼出游从容( ) 2、《〈庄子〉故事两则》,均选自。庄周,是(朝代)哲学家,是诸子百家中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3、《惠子相梁》中比喻巧妙贴切,“鹓鶵”比喻,“鸱”比喻,“腐鼠”比喻。 4、一词多义。 ①于: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 夫鹓鶵发于南海( ) 而飞于北海( )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 ②之: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 我知之濠上也( ) 5、解释下面加横线的词。 惠子相梁( ) 或谓惠子日( ) 夫鹓鶵发于南海( ) 非梧桐不止( ) 非醴泉不饮( ) 于是鸱得腐鼠( )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 是鱼之乐也( ) 安知鱼之乐( )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 6、翻译下列句子。 (1)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2)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7、就《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则故事看,惠子觉得每个人无论如何不会知道第三者的心灵状态,对此,你是否赞同为什么 8、对对联。 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下联:, 二、文言文阅读。 (一)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日:“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日:“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日:‘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 (2)其名为鹓鶵( ) (3)仰而视之日( ) (4)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 2、翻译下面句子。 ①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②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3、鹪鹪的故事中鹓雏比喻什么样的人鸱比喻什么样的人腐鼠比喻什么

庄子故事两则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

庄子故事两则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 20《庄子》故事两则邱孔龙 5分钟训练(预习类练习,可用于课前)1. 给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⑴.南方有鸟,其名为?g?R() ⑵.非 醴()泉不饮⑶.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⑷.?() 鱼出游从容答案:⑴yuān chú ⑵ lí ⑶ háo liáng ⑷tiáo 2. 解 释下列加点字⑴.惠子相梁⑵.非梧桐不止⑶.是鱼之乐也⑷.安 知鱼之乐答案:⑴.做宰相⑵.栖息⑶.这⑷.怎么。 3.《〈庄子〉故事两则》节选自《庄子》是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家经典之一,庄子即,国时期宋国蒙人,家。答案:《庄子?秋水》庄周道庄周战哲学课中10分钟(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下列加点字 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国:国家) B. 发 于南海,而飞于北海(于:在) C.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吓:模仿鸱发怒的声音。) D.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全:完全,确定是)解析:本题A项中“国”应理解为“国都”,B项“于”是“向、到”之意,C项“吓”应解释为“吓唬”。D项解释正确。答案:D 3. 一词多义4. ⑴于发于南海()于是鸱得腐鼠()⑵固子固非鱼也()我非子,固不知子矣()解析:一词多义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平时要注意积累辨析。解答本题时,根据该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及其作用来理解,该词的含义应能将其前后的词语连接起来。答案:⑴ 于:介词,引出动作处所,从。于:介词,在⑵ 固:副词,本来。固:副词,固然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属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 于是鸱得腐鼠 B.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C.请 循其本 D. ?g?R过之解析:本题中A项中“于是”在句中并非一个词,而是一个介宾短语,这个短语是由介词“于”加上代词“是”构成,可译为“在这时”,它不同于现代汉语中作为表承接关系的连词。答案:A 4.下列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人恒 过然后能改 B.惠子相梁 C.庄子来,欲代子相 D.我知之濠上也解析:本题中有三项属于词类活用,A、B、C三项中加点词语都是名词用作动词,A项中“过”由名词“过错”变为动词“犯过错”, B、 C选项“相”由名词“辅助君主的人”变为动词“当宰相”,只有D项是一般用法。答案:D 5. 庄子见了利欲熏心、薄情寡义的惠施,用讲

《庄子故事两则》课文资料

【课文资料】 庄子简介 庄子(约前369—前286)生平事迹不详,据有关史料来看,大体可知他思想上鄙视富贵、淡薄利禄,是个苟全性命、不求闻达的人。 《庄子》一书,现存33篇。一般认为,《逍遥游》等内篇7篇是庄子自己作的,外篇、杂篇共26篇,是庄子门徒或后学所作。 庄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大思想家。他的哲学思想基本上继承老子,对其中消极方面的东西有所发展。庄子不满于当时的战乱,对人民生活痛苦表示愤慨,他不满现实又无法反抗它,不得不走隐居遗世的道路。他的蔑视礼法和权贵,放荡不羁,对统治阶级不合作,在一定历史时期曾有积极作用。但他由此得出抛弃一切的虚无主义结论,是十分错误的。 庄子散文 庄子散文在先秦诸子中具有独特风格。他吸收了神话创作的精神,大量采用并虚构寓言故事,极富浪漫色彩。他的哲学思想和政治观点都是通过这样的故事来表现的。他的故事形象生动,几乎一切生物非生物都会说话,会辩论,使逻辑思维的理论文章更加形象化。庄子散文不但譬喻特多,而且运用灵活。古人说“战国之文深于比兴,即深于取象者也”,这对庄子来说,尤其恰当。《庄子》一书,“寓言十九”。这些寓言本来是用做譬喻的,但不管庄子或其后学主观上企图用来说明什么观点,寓言本身的文学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庄子的散文,汪洋恣肆,机趣横生,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在古典散文中罕有伦比,对后代文学家影响深远。韩愈曾把《庄子》和《离骚》并称;苏轼的文章,最得力于《庄子》,他的《赤壁赋》从思想到语言都脱胎于庄子,所谓行云流水,“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与庄子的风格极为相近。 庄子故事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慨?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恍惚茫昧)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天地之间),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选自《庄子·至乐》)

庄子故事两则知识点总结

惠子相梁 原文 惠子相(xiàng)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yuān chú ),子知之乎?夫(fú)鹓雏(yuān chú)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lǐ)泉不饮。于是鸱(chī)得腐鼠,鹓雏(yuān chú)过之,仰而视之曰:‘吓(hè)!’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yé)?” 译文 惠子在魏国当宰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子说:“庄子到魏国来,想(或就要)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子非常担心,在国都梁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雏(yuān chú),你知道它吗?鹓雏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在这时,一只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鶵(yuān chú)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鹓雏(yuān chú),发出‘吓’的怒斥声。难道现在你想用你的魏国(相位)来威吓我吗?” 注释 惠子相(xiàng)梁:惠子在魏国当宰相。惠子,即惠施,战国时宋国人,哲学家,庄子好友。相,辅助君主的人,相当于后代的宰相。这里用作动词,做宰相的意思。梁,战国时期魏国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后的别称。 或:有的人。 恐:害怕。 国:国都。 往:前往。 鹓雏(yuān chú):古代传说中像凤凰一类的鸟,习性高洁。 止:栖息。 练实:竹实,即竹子所结的子。 醴(lǐ)泉:甘美如醴(甘甜,甜美)的泉水。 于是:在这时。 鸱(chī):猫头鹰。 吓(hè):模仿鸱发怒的声音。下文的“吓”用作动词。 夫(fú):可以不译,也可以译作那那鹓鶵。 三:虚指多次 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①吓 仰而视之曰:“吓”:模仿鸱发怒的声音。

庄子故事两则知识讲解

《<庄子>故事两则》知识讲解 编稿:王胜华责编:谢华 课前导入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和孔子一样,同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智者。但庄子与孔子的面貌截然不同。在先秦诸子散文,《论语》平实质朴、富含哲理;《孟子》笔力雄健,铿锵有力;《荀子》行文气魄雄浑;《老子》哲思清远深邃;《墨子》质朴;而《庄子》却机敏、幽默与诙谐。让我们走近庄子的世界。 学习目标 1、了解庄子的生平和思想。 2、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3、理解文章的内容。 4、感受庄子的语言特色。 知识汇总 1、关于庄子和《庄子》 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

和后学者的伪作。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庄子》在先秦诸子中,无论就他的思想或文风来说,都是属于南方一系,即楚国文化的代表,所谓“庄狂屈狷”,正道出了他们独具的浪漫主义精神。 《庄子》散文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李白纵浪恣放的诗篇,直承《庄子》且不说,后如柳宗元论文,主张“参之庄老以肆其端”,龚自珍《病梅馆记》那种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感,显然汲取了庄周《秋水》篇的精神。 2、掌握下列加红字的读音。 相梁(xiàng)鹓鶵(yuān chú)醴泉(lǐ)鸱(chī) 吓(ha)儵鱼(tiáo)濠梁(háo) 特别标注:“鹓鶵”一词的后一个字,教材的写法左边是刍,右边是鸟。 3、一词多义。 是: 于是,鸱得腐鼠(这时) 是鱼之乐也(这) 吓: 仰而视之曰:“吓”(模仿鸱发怒的声音)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吓唬) 于: 夫鹓鶵发于南海(介词,从) 而飞于北海(介词,向)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介词,在) 4、古今异义。 【或】古义指有人,现在指或者。 【于是】古义是两个词语,意思是在这时,现在是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 【安】古义是怎么,现在指安全、稳定。 【固】古义是本来,现在指坚固。 5、词类活用。 惠子相梁:“相”在这里是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宰相”。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庄子故事两则》练习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庄子故事两则》练习 一、基础知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yuān chú) B.非醴.(l?)泉不饮 C.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háo )(liáng )之上 D.鯈.(tiáo )鱼出游从容 2. 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惠子相.梁(做宰相) B.非梧桐不止.(栖息) C.是.鱼之乐也(这) D.安.知鱼之乐(安全) 3.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国:国家) B. 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于:在) C.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吓:吓唬) D.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全:全部) 4.庄子是()家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例如()、()。 5.“之”字用法与众不同的一项是( ) A.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B.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C.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D.其名为鹓鶵 ..,子知之乎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习题。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肥沃,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字矣;

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 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6. 文中划线句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正确的一项是() A.比喻 B.拟人 C.反问 D.夸张 7.庄子在文中将自己比作的“鸩鶵”,将惠子比作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鸱”,把“腐鼠”比作,巧借鸩鶵的故事辛辣地讥讽了惠子。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 秋水《庄子》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 天下之美为尽在已。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 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 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 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8.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百川灌.河(2)东面.而视 (3)河伯始旋.其面目(4)而轻.伯夷之义者 9.翻译下面句子。 (1)(河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 译: (2)“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 译: 10.这篇寓言的寓意是: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字音。注意生僻字的读音,如:鹓鶵、鲦等。 【点评】这是基础知识考查,要注意常用字的字音,尤其是生僻字、易混易错字,平时要注 意积累。 2.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意义。注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特殊词语的意思。

《庄子故事两则》中考题汇编

《庄子》故事两则 课内文段 1.慈溪市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6—19题(9分)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鶵,子知之乎?夫鵷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 ..鸱得腐鼠,鵷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16.庄子是家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例如、。(3分)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 ①庄子来,欲代子相.②于.是.鸱得腐鼠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这个句子的意思。(2分)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19.庄子在文中将自己比作的“鸩鶵”,将惠子比作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鸱”,把“腐鼠”比作,巧借鸩鶵的故事辛辣地讥讽了惠子。(2分) 2.深圳市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能力考查(6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8-10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子知之乎?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以梁国而吓我邪? (节选自《<庄子>故事两则》)8.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孟子《鱼我所欲也》中“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也体现了这种追求。(1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0.《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三篇文章中孟子的形象与《<庄子>故事两则》(《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

《庄子故事两则》

《〈庄子〉故事两则》教案 教学步骤: 一、趣读课文。 读课文,突出重音和语气语调的变化。读出快慢节奏变化,读出蕴涵的情调。 重点体味下面两个句子: ①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反问中充满狡黠) ②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吓”用得极妙,要读出夸张的语气,显示庄子轻松中带有讽刺,亦庄亦谐。) 二、趣说故事 分别讲述两则故事,要求生动活泼。分为两个步骤。 1.对照注解口头翻译课文。 2.着重讲解故事趣味点。 ①第一则故事:趣在朋友来看望,主人却以为是另有所图;趣在主人到处搜捕,客人却主动找到面前;趣在庄子新奇的比喻,明是讲故事,暗是变着法子讥讽嘲弄人。 ②第二则故事:趣在语言的悠闲自然,巧妙答对;趣在两个人物的不同认识观产生出的有趣的事物认识;趣在两个反问句以及人物的陈述貌似文字游戏,表现了人物喜欢抬杆、追究事理的特点。 3.结合下面的理解讲解故事。 第一则故事:庄子将自己比作鹓雏,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刺了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绕着弯子骂人。要求讲出故事意外的转折,人物绵里藏针的讥讽意味。 第二则故事:这个故事在《庄子》一书里显得别具一格,它虽然由庄子和惠子的辩论组成,但轻松、闲适,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为之深受感染。在貌似诡辩的语言游戏中,表现两个人的不同认识观和思维方式。语气自然,平和。 三、趣解人物 思考: 1.第一则故事,你看出人物的性格有哪些截然不同? ①利欲熏心、薄情寡义,贪图高官厚位而又好猜疑的惠子 ②面对追捕却从容自投,淡看名利又借机讽喻的庄子 2.《惠子相梁》中,惠子是一个醉心于功名利禄,并无端猜忌好友的小人,庄子狠狠地奚落了他;《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惠子和庄子在濠梁上游玩,并就庄子能否知道“鱼乐”的问题发生辩论,可见两人是可以言谈往还的朋友。你是如何看待他们之间的关系

庄子故事两则课文原文及课后练习答案

庄子故事两则课文原文及课后练习答案 惠子相梁 原文 惠子相xiàng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yuān chú ,子知之乎?夫 fú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lǐ泉不饮。于是鸱chī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hè!’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yé?”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原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áo梁之上。庄子曰:“鯈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 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 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 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一、朗读课文,注意表达人物的语气,并回答下列问题。 1、庄子讲故事用意是什么? 2、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此题意在让学生把握课文大意。 1、的故事里,庄子将自己比作,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 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刺了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庄子 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绕着弯子骂人,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 2、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二、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2、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3、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4、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此题意在让学生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

1、相,宰相,这里用作动词,做宰相的意思。 2、国,国都,京城。 3、止,停止,这里是栖息的意思。 4、安,疑问代词,怎么。 三、从本文的两则故事中选一则改编成课本剧,可以在原有故事基础上补充情节。注意要对人物的表情、动作、心理等有所提示。 此题意在让学生领会《庄子》寓言机智、幽默,富有想像力的特点。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庄子故事两则教学设计

庄子故事两则教学设计 内容说明 这两则故事均选自《庄子?秋水》,讲的都是庄子与惠子的故事。《惠子相梁》表现了庄子和惠子截然不同的生活志趣。故事富有趣味性,情节发展出人意料,人物形象对比鲜明,比喻巧妙贴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表现了两人可以相与游玩、辩论的朋友关系。它虽然由庄子和惠子的辩论组成,但轻松、闲适,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为之感染。 教学本文,目的不在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庄子》一书的思想,把握其艺术特征,而在于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欣赏《惠子相梁》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深意;感受“游濠梁”所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知识。 2.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能力目标 1.欣赏《惠子相梁》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深意。 2.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德育目标

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文化品位。 教学重点 1.理解“惠子相梁”中的比喻,把握故事的主旨。 2.感知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志趣。 教学难点 1.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 2.引导学生鉴赏庄子寓言的艺术特点。 教学方法 1.比较法通过学生译文和标准译文的比较过好语言关,通过惠子与庄子的对比过好寓言关和思想关,通过一、二则故事的不同文风比较过好欣赏关。 2.延伸拓展法拓宽阅读视野,了解庄子的思想。《庄子》散文的艺术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自读课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过好语言关;引读提高,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过好寓言关;感知惠子、庄子的不同表现,过好思想关;美点寻踪,欣赏两则故事;延伸拓展,了解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教学步骤]

完整版庄子故事两则练习题

20《庄子》故事两则 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 ⑴.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 ⑵.非醴()泉不饮 ⑶?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⑷.鯈()鱼出游从容 答案:⑴ yu 01 ch u ⑵ I [⑶ h ao li eng ⑷ti co 2.解释下列加点字 ⑴.惠子相梁⑵?非梧桐不止 ⑶.是鱼之乐也⑷.安知鱼之乐 答案:⑴.做宰相⑵栖息⑶.这⑷.怎么。 3.《〈庄子〉故事两则》节选自《庄子》是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家经典之 一,庄子即,国时期宋国蒙人,家。 答案:《庄子?秋水》庄周道庄周战哲学课中10 分钟(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 的一项是() A.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国:国家) B.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于:在) C.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吓:模仿鸱发怒的声音。) D.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全:完全,确定是) 解析:本题A 项中“国”应理解为“国都” ,B 项“于”是“向、到”之意, C 项“吓”应 解释为“吓唬” 。D 项解释正确。 答案:D 3. 一词多义 4.⑴于发于南海() 于是鸱得腐鼠() ⑵固子固非鱼也()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解析:一词多义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平时要注意积累辨析。解答本题时,根据该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义 及其作用来理解,该词的含义应能将其前后的词语连接起来。 答案:⑴ 于:介词,引出动作处所,从。 于:介词,在⑵ 固:副词,本来。 固:副词,固然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属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于是鸱得腐鼠 B.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C.请循其本 D.鹓鶵过之 解析:本题中A 项中“于是”在句中并非一个词,而是一个介宾短语,这个短语是由介词“于”加上代词 “是”构成,可译为“在这时” ,它不同于现代汉语中作为表承接关系的连词。 答案:A 4.下列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人恒过然后能改 B.惠子相梁 C庄子来,欲代子相 D.我知之濠上也 解析:本题中有三项属于词类活用,A、B、C三项中加点词语都是名词用作动词,A项中“过”

《庄子》故事两则中考题集锦

《庄子》故事两则中考题集锦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6—19题(9分)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鶵,子知之乎?夫鵷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鵷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16.庄子是_________家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例如 ________ 、________。(3分)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 ①庄子来,欲代子相②于是鸱得腐鼠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这个句子的意思。(2分)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19.庄子在文中将自己比作 ________ 的“鸩鶵”,将惠子比作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鸱”,把“腐鼠”比作 ________,巧借鸩鶵的故事辛辣地讥讽了惠子。(2分) 参考答案: 16.道游刃有余望洋兴叹(螳臂当车涸辙之鲋朝三暮四沉鱼落雁相濡以沫等) 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每格l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17.(1)做宰相 (2)在这时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每个l分。 18.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 19.志向高洁功名利禄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能力考查(6分)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8-10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子知之乎?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以梁国而吓我邪? (节选自《<庄子>故事两则》) 8.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孟子《鱼我所欲也》中“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也体现了这种追求。(1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