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浅谈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特征以及人类社会如何才能走向可持续发展

浅谈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特征以及人类社会如何才能走向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和纲领,是国家在多个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称,它要使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尤其是社会、经济与

生态、环境的目标相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保护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协调一致,让子孙后代能够享受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资源环境。同时包括: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资源、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给予鼓励,反之则应予以摈弃。可持续发展应该包括其社会学的内涵、经济学的内涵、生态学的内涵和伦理学的内涵。

1、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学内涵: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学内涵强调的是

“发展”。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点,离开了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无从谈起。发展是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权利,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享有平等的、不容剥夺的发展权利。可持续发展是“在生存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承载力的前提下,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并在报告中着重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人类社会,即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

2、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内涵: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内涵是非常明

显的。因为发展离不开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概念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改变了我们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内涵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增长,而是在不破坏资源、不牺牲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财富的增加。这就要求在生产中采取清洁的生产技术、节约资源、减少浪费、少排不排废弃物、保护环境、将环境成本纳入生产成本核算中等等,从根本上转变对生产方式和经济增长的认识。

3、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内涵:1980年I UCN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

的概念,实际上是从生态学角度出发的。I UCN在报告中强调,发展必须考虑生物和非生物资源基础,使生物圈既能满足当代人的最大利益,又能保证其满足后代人需要与欲望的权利。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内涵要求人类对生物圈的作用必须限制在生物圈的承载力之内。资源与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在发展中一旦破坏了这一基础和条件,发展本身也就衰退了。

4、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学内涵: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第一

次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即“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发展需要的发展”,这一定义传达了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十分明确的内涵,即其伦理学的内涵。伦理学内涵体现在可持续发展中就是其所追求的公平性原则,它包括三个层次的含义:本代人的公平:即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可持续发展要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和给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代际间的公平:即世代人之间的纵向公平性。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本代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发展与需求而损害人类世世代代满足需求的条件——自然资源与环境。要给子孙后代以公平利

用自然资源的权利。空间上的公平:即在区域内部和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分配有限的资源。

(二)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使经济发展能持续下去。中国的持续发展道路,首先应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其次是尽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从掠夺性开发向集约性经营转变,合理保护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维持生态平衡和持续发展能力;然后,实现社会、政治、经济、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全方位转变,建立有效、协调、创新的持续发展机制。

1、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而且它是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的体现。人类社会发展是一种长久维持的过程和状态,这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具体来说又有三层含义:一是生态可持续性,即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其生产率的能力,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二是经济可持续性,即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可延续的经济增长过程,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三是社会的可持续性,即使社会形式正确发展的伦理,促进知识和技术效率的增进,提高生活质量,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目标。

2、公平性。当代人对资源的索取不能威胁到后代人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护资源为基础,与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公平性是指人类分配资源和占有财富上的“时空公平”,具体含义包括三层:一是国家范围内的同代人的公平,在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状态下是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二是公平分配有限资源,主要是强调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公平分配世界资源;三是代际间的公平,当代人不能只顾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忽视后代对资源、环境的要求和权利。

3、系统性。可持续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应该把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地球看作是一个以人类为中心、以自然环境为基础的系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人口的控制能力、资源的承载能力、环境的自净能力、经济的增长能力、社会的需求能力、管理的调控能力的提高,以及各种能力建设的相互协调。在发展中不能片面的强调系统的一个因素而忽略了其他因素的作用。

4、共同性。尽管由于各国历史、文化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政策和实施步骤不可能完全相同,但地球的整体性、资源有限性和相互依存性要求我们采取联合行动,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共同目标。

(三)人类社会如何才能走向可持续发展

由于社会的发展,技术的革新,信息的现代化,导致社会的各个方面迅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但是环境问题也随之而生,如:土地的沙漠化,水源的污染,森

林的减少,化石资源的浪费,能源的短缺等等。为了人类的以后生存,各个国家正在积极

的寻找各种措施来拯救我们的地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我们唯一的办法,使人与自然,人与人达到和谐的相处。

1、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公平性原则

这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其它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

公平性是指人类分配资源和占有财富上的“时空公平”,具体含义包括三层:一是国

家范围内的同代人的公平,在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状态下是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的;二是公平分配有限资源,主要是强调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公平分配世界

资源;三是代际间的公平,当代人不能只顾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忽视后代对资源、环境

的要求和权利,当代人对资源的索取不能威胁到后代人发展的需要。

(2)持续性原则

地球面积是有限的,这决定了地球的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

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为此,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

与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地关系。

人类社会发展是一种长久维持的过程和状态,这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具

体来说又有三层含义:

1、是生态可持续性,即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其生产率的能力,

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对国家和国际现行法律体制在新的发展目标

指导下实行全面的变革,它不仅应当成为现代各国完善国家立法体系的长远目

标,而且应当成为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应当具体体现的一项指导原则。国家在

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方面,用于生态建设、环境治理的投

入明显增加,能源消费结构逐步优化,重点江河水域的水污染综合治理得到加

强,大气污染防治有所突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通过开展退耕还林、

还湖、还草工作,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取得成效。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

必由之路。

2、是经济可持续性,即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可延续的经济增

长过程,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导;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随着经济

的增长而发生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整体改进,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动因和手段和基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的结果和目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

3、是社会的可持续性,即使社会形式正确发展的伦理,促进知识和技术效率的增进,提高生活质量,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目标。在社会发展方面。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遏制,科技教育事业取得积极进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消除贫困、防灾减灾、医疗卫生、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更新发展观念,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要实现根本性转变,其关键又在于推进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中的关键又是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也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它包括保护好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环境,合理开发矿产等自然资源等自然因素和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等社会因素

(3)共同性原则

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问题往往会转化成全球性问题,这要求地方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例如,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蔓延等跨国界问题,必须进行国际间的合作。对于全球共有的大气、海洋、生物资源等,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与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能接受教育全球性目标与政策。尽管由于各国历史、文化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政策和实施步骤不可能完全相同,但地球的整体性、资源有限性和相互依存性要求我们采取联合行动,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共同目标。

2、我们的努力的具体措施

1、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工业污染坚持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 综合治理和污染者付费等指导原则, 严格控制新污染,积极治理老污染, 推行清洁生产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主要措施是: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严格按照法律规定, 对初建、扩建、改建的工业项目, 要求先评价、后建设, 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 技术起点要高;要把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我们还是要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这个基本国策,在全社会的各个系统都要推进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 2)集中控制和综合管理这是提高污染防治的规模效益, 实行社会化控制的必由之路。综合治理要做到: 合理利用环境自净能力与人为措施相结合;集中控制与分散治理相结合, 生态工程与环境工程相结合;技术措施与管理措施相结合;(3)改变传统观念,深化绿色科技意识, 开展绿色技术研究: 原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指出促进绿色科技的发展, 首先需要更新观念, 清楚认识科技发展总趋势, 并纳入国家科技发展规划, 加以重点扶持。开展绿色技术研究, 开发绿色产品;(4)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作为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决策。不仅要调整需求结构,要把国民经济增长更多地建立在扩大内需的基础上;

不仅要调整产业结构,我们要更好、更快的发展现代的制造业以及第三产业,更重要的是要调整要素投入结构,使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不能永远老是依赖物质要素的投入,而是要把它转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和管理的创新上来. 推行清洁生产, 走资源节约型、科技先导型、质量效益型工业道路, 防治工业污染;(5)是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求,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涵叫代内平等,它实际上讲的是人的平等、人的基本权利,可持续发展的所有问题,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要在围绕以民生为重点来加强社会建设,来推进公平、正义和平等。

2、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认真治理城市四害.当前主要任务是通过工程

施和管理措施, 有重点地减轻和逐步消除废气、废水、废渣和噪声这城市四害的

污染。

3、提高能源利用率, 改善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比重, 尽快发展水电、

核电, 开发和推广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能等清洁能源。革命技

术要以节能减排为标准。

4、推广新型农业生态的生产方式,多循环利用的方法,提高产率,生产绿

色的农产品。

5、提倡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建设相结合,两者互为促进,要

与节能减排相结合。要把深化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和合作作为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要建立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这样的体制和机制,特别是要深化资源要素价格改革,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强化节能减排的责任制,保障人人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

6、制定发展目标和政策时应充分考虑环境问题,要解决人口过快增长问题,

同时注重提高人口质量,要注意解决贫困人口问题。

7、建立基于市场经济的环境保护政策,坚持“污染者付费和使用者付费”

原则。大力采用污染减少型技术。(加强对资源的公众管理,强化现有资源管理机构,充分运用法律手段。加强政府与非政府机构在管理资源方面的合作。要把科技创新作为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实际上很多不可持续问题的根本解决要靠科技的突破、科技的创新。

8、加强全民环境教育。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环境立法的影响。环境法能

够成为反映可持续发展的最新理论与成果最为活跃的法律领域,是达到资源与环境、经济与社会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因为环境法更加重视预防原则、综合整治、全过程管理、综合管理、源头管理、总量控制、集中控制和区域控制。大力开展国土整治,改善生态环境,治理城市环境。

9、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把节水、节能、节材、节地与环保、降耗、增效结合起来,发展农业和国企改革应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提高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又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引入绿色GDP概念。

10、完善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指标。所谓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指标就是指某一种

可以用来判定是否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规则。制定这样一种规则的原因在于更好地判定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从而使自己的判定更具合理性。而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指标则应根据不同的区域来制定不同的规则,这对以一个地区的长远发展是至关

重要的。倘若用一个以发展的地区的规则来要求一个欠发展的地区,那么这个地区的发展将处于一种滞后状态。而这也是我们不想到看到的情况,所有,因地制宜,制定一个社和地区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指标是不可或缺的。

3、总结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发展和发展模式上有一个革命性变革。当然,在全球经济趋向于一体化的今天,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并不是一个国家、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当代人类面临的困难是全球性的,因此,只有通过全人类的长期的共同努力才能做到。随着国际社会对可持续发展与共同发展的认识的深入,我国应以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进一步发挥政府在组织、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作用,正确处理好经济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进一步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保障我国的国家经济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