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换热器检验

换热器检验

换热器检验
换热器检验

管壳式换热器使用维护手册

一、维护

日常检查

日常检查的目的是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和隐患,采取正确的预防和处理措施,避免设备事故发生。检查内容包括设备是否存在泄露,保温或保冷是否良好,无保温和保冷的设备局部有无明显的变形,基础或支架是否良好。观察现场仪表,温度、流量、压力等参数是否正常,设备是否超温或超压等。用听棒等设备判断设备是否存在异常声响,确认设备内换热器是否存在相互磨擦和振动。

做好现现的运行日誌记录。

(1)温度

换热器进出口温度的变化直接反映出换热器换热能力的变化。定期测量换热器进出口流量、温度、当传热能力低到不能满足工艺要求时,则应通过机械清洗或化学清洗提高换热能力,满足和维持工艺运行的需要。

用水作冷却介质时,水的出口温度最好控制在50℃,因为超过50℃会使管子腐蚀,并合换热器结垢严重,影响换热能力,故出口水温不要超过65℃。

(2)压力

通过压力差的检查,可判断换热器是否结垢,是否存在堵塞引起的节流以及泄漏。

在工艺操作中,若发现压力骤变,无论升高降低,除应检查换热器本身外,还应检查系统内其它管道、法兰以及输送流体介质的机械,从其它因素的影响系统考虑,尽快查出聚变原因。

(3)保温或保冷

操作温度高于或低于环境温度很多的换热器需保温或保冷,保温或保冷层的完好状态直接影响换热器传热性能。如保温或保冷层一量破坏,在壳体外部积附水份,使壳体局部腐蚀,因此如发现破损应及时修补。

(4)循环冷却水的要求。

对于循环冷却水,应定期检测水质,使水质符合GB50050-1995《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当水质不能达到标准时,应按国家标准GBJ50-1995《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中的方法对水质进行处理。

二、检修

1、清洗除垢

可使用机械清理,高压水冲洗清理和化学除垢清理

(1)机械清理

可用管道机械清洗刷进行清洗管子内壁,可多次清理,但不可对管壁造成损坏。

(2)高压水冲洗清理

使用高压水冲洗管内时,水压不可超过40Mpa,对致密的垢,此法不可邓。在清洗时,严禁水枪口对准人。

(3)化学清洗

对于化学清洗应请有经验的专业公司进行,洗前应先分析垢的成份,并制定详尽的施工方案。清洗时确保药液对换热管及工艺管线不被侵蚀。

2、垫片更换

更换垫片时,保证将原法兰接合面之残余物清除干净,尽量使用与原垫片同质的垫片,如使用金属石墨垫片和聚四氟垫片替换时,应查明工艺流体是否适用。

三、验收

组装完工后进行压力试验,可用水压或气压,试验方法

1、检验

换热器制造维修后要按JB4730对焊接接头进行射线或超声波、磁粉和渗透检验,合格后还要按GB150-1998中10.9的规定进行压力试验。

(1)固定管板换热器的压力试验顺序:先进行壳程试压,同时检查换热器与管板连接接头,接着再进行管程试压。

(2)U形管式换热器、釜式重沸器(U形管束)及填料函式换热器压力试验顺序:先用试验压力进行壳程试验,同时检查接头,再进行管程试压。

(3)用试压工具进行管头试压,对釜式重沸器还应配备管头试压专用壳体;接着进行管程试压,最后进行壳程试压。

(4)按压差设计的换热器,先接头试压,再进行管程度压,后进行壳程试压,最后进行壳试压。

(5)当管程试验压力高于壳程试验压力时,接头试压应按图样规定,或根据制造、维修方与使用厂家或使用单位双方商定的方法进行。

(6)重叠换热器的接头试压可以单台进行,当各台换热器连通时,管程及壳程试压应重叠组装后进行。

(7)试验压力应按GB150-1998中3.8.1的规定进行。

(8)试验压力温度:碳素钢、16MnR和正火15MnVR钢管程壳体,液压试压

时液体温度得低于5℃,其他合金钢壳体或管程,液压实验时温度得低于15℃,如果由于板厚等因素造成材料无延性转变温度升高,则需相应提高试验液体温度,共他钢制壳体液压试验按原设计要求进行。

(9)液压试验方法:试验时壳体或管程以及管接头,要在上部开设排气口,充液时应将容器内的空气排尽;试验过程中,应保持容器表面干燥;试验压力要缓慢上升,达到规定的试验压力后,保压时间一般不少于30min;然后将压力降至规定试验压力的80%,并保持足够长的时间,然后对焊接接头和连接部位进行检查,如有渗漏,修补后重新试验;液压试验完毕后,应将液体排尽,并用压缩空气将内部吹干。

(10)气压试验方法:试验应有安全措施,安全检查措施城经试验单位技术总负责人认可并由本单位安全部检查监督;试验所用气体应为干燥洁净的空气、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低碳钢和低合金钢的壳程、管壳温度不低于15℃,其他钢材按原设计要求进行;试验压力应缓慢上升,至规定试验压力的10%,且不超过0.05Mpa时,保压5min然后对所有焊接接头和连接部位进行初次泄漏检查,如有泄漏,修补后重新试验;初次泄漏检查合格后,再继续缓慢升压至规定试验压力的50%,其后按每级为规定试验压力的10%的级差逐级增至规定的试验压力,保压10min后,将压力降至规定试验压力的87%,并保持足够长的时间,再次进行泄漏检查,如有泄漏,修补后再按上述规定重新试验。

(11)气密性试验:当设备液压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气密性试验,试验压力应按GB150-1998中的3.10规定进行;试验时压力应缓慢上升,达

到规定试验压力后保压10min,然后降至设计压力,对所有焊接接头和连接部位进行泄漏检查,小型设备亦可浸入水中检查,如有泄漏,修补后重新进行液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可与用户商量后直接进行气密性试验的压力,可以最高操作压力为准,具体升压步骤按上述规定。

2、验收

全部试压合格后,连接进出口管道与阀门,装上各种现场表计,若设备连续运行24h未发现任何问题,并根据各现场记录数据进行核算,满足了生产需要,即可交付用户。在办理移交手续时,应将设备的安装与检修记录和有关技术资料及备件材料消耗并交付使用单位存入设备管理档案。具体的验收手续及内容,按制造和维修单位与用户的合同要求进行。

浮头式换热器毕业设计说明书

摘要 本次设计为浮头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主要由管箱、管板、壳体、换热管、折流板、拉杆、定距管、钩圈、浮头盖等组成。浮头换热器的一端管板与壳体固定,另一端为浮动管板。因此其优点为热应力较小,便于检查和清洗,缺点为结构较为复杂。在传热计算工艺中,包括传热量、传热系数的确定和换热器径及换热管型号的选择,以及传热系数、阻力降等问题。在强度计算中主要讨论的是筒体、管箱、管板厚度计算以及折流板、法兰和接管、支座、分隔板等零部件的设计,还要进行一些强度校核。本设计是按照GB151《管壳式换热器》和GB150《钢制压力容器》设计的。换热器在工、农业的各个领域应用十分广泛,在日常生活中传热设备也随处见,是不可缺少的工艺设备之一。随着研究的深入,工业应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关键字:换热器,工艺计算,强度校核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floating head heat exchanger, it is made up of tube box 、tube sheet、shell、heat exchange tube、baffle plate、draw bar、spacer pipe、hook circle、floating head cover and so on. One tube sheet of the exchanger is connected with shell, and the other tube sheet is floating tube sheet. So it’s easy to check and clean. On the other hand the structure of it complex. In the process of heat transfer calculation, include area computation 、capacity of heat transmission 、the determine of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and the choice of the heat exchange tube. About strength calculation, it involve the calculating of shell、tube box、sealing head and so on. This design is according to GB151 << shell-and-tube heat exchanger >> and GB150 << Steel pressure vessel >> to design. Heat exchanger is one of the indispensable process equipment.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search, industrial application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Keywords:heat exchanger; Process calculation;strength check

列管式换热器说明书

目录 一、设计任务 (2) 二、概述与设计方案简介 (3) 2.1 概述 (3) 2.2设计方案简介 (4) 2.2.1 换热器类型的选择 (4) 2.2.2流径的选择 (6) 2.2.3流速的选择 (6) 2.2.4材质的选择 (6) 2.2.5管程结构 (6) 2.2.6 换热器流体相对流动形式 (7) 三、工艺及设备设计计算 (7) 3.1确定设计方案 (7) 3.2确定物性数据 (8) 3.3计算总传热系数 (8) 3.4计算换热面积 (9) 3.5工艺尺寸计算 (9) 3.6换热器核算 (11) 3.6.1传热面积校核 (11) 3.6.2.换热器压降的核算 (12) 四、辅助设备的计算及选型 (13) 4.1拉杆规格 (13)

4.2接管 (13) 五、换热器结果总汇表 (14) 六、设计评述 (15) 七、参考资料 (15) 八、主要符号说明 (15) 九、致 (16) 一、设计任务

二、概述与设计方案简介 2.1 概述 在工业生产中用于实现物料间热量传递的设备称为换热设备,即换热器。换热器是化工、动力、食品及其他许多部门中广泛采用的一种通用设备。 换热器的种类很多,根据其热量传递的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3种形式,即间壁式、直接接触式、蓄热式。 间壁式换热器又称表面式换热器或间接式换热器。在这类换热器中,冷、热流体被固体壁面隔开,互不接触,热量从热流体穿过壁面传给冷流体。该类换热器适用于冷、热流体不允许直接接触的场合。间壁式换热器的应用广泛,形式繁多。将在后面做重点介绍。 直接接触式换热器又称混合式换热器。在此类换热器中,冷、热流体相互接触,相互

浮头式换热器设计说明书

浮头式换热器设计说明书 设计者:徐凯 指导教师:张玲张亚男秦敏 系别:机械工程系 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 日期:2009.11 宁夏理工学院

前言 换热器是非常重要的换热设备。在国民生产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设计说明书主要介绍浮头式换热器的原理和设计思路及整个设计过程。 在浮头式换热器中,浮头式换热器的两端的管板,一端不与壳体相连,该端亦称浮头。管子受热时,管束连同浮头可以沿轴向自由伸缩,完全消除了温差应力。 浮头式换热器主要有如下特点:浮头式换热器的一端管板固定在壳体与管箱之间,另一端管板可以在壳体内自由移动,这个特点在现场就能清楚地看出来。这种换热器的壳体和管束的热膨胀是自由的,管束可以抽出,便于清洗管间和管内。其缺点是结构复杂造价高,一般比固定管板高20%左右,在运行中浮头处发生泄漏不易检查处理。浮头式换热器适应于壳体和管束温差较大或壳程介质易结垢的工作条件下。 本书内容系统、完整,理论与实际并重。书中对浮头式换热器设计中所需的各学科知识均有简要的介绍和解释。同时该书对换热器在编写时注重介绍的方法简明扼要,条理清楚,深入浅出,紧密结合工程实际。 期间得秦敏、张春兰、张亚男、张玲等老师的悉心指导。在此表示真挚的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其中难免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徐凯 2009-11-26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设计任务和设计条件 (1) 第三章确定设计方案 (3) 3.1 换热器类型的确定 (3) 3.2 管程及壳程的流体安排 (3) 第四章确定物性数据 (4) 4.1定性温度的确定 (4) 4.2列表 (6) 第五章传热面积的估算 (7) 第六章工艺结构尺寸的确定 (9) 6.1 管径和管内流速的确定 (9) 6.2 管程数和传热管数的确定 (9) 6.3 平均传热温差的校正 (10) 6.4 传热管排列和分程方法确定 (10) 6.5 壳体内径的确定 (11) 6.6 折流板的确定 (11) 6.7 其它附件的确定 (12) 第七章所设计换热器的校核算 (13) 7.1 传热热流量的核算 (13) 7.2 壁温的校核计算 (15) 7.3 换热器内流体的流动阻力的核算 (17) 参考文献 (19) 换热器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21)

课程设计—列管式换热器

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列管式换热器 专业班级:应化1301班 姓名:王伟 学号: U201310289 指导老师:王华军 时间: 2016年8月

目录 1.课程设计任务书 (5) 1.1 设计题目 (5) 1.2 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 (5) 1.3 技术参数 (5) 2.设计方案简介 (5) 3.课程设计说明书 (6) 3.1确定设计方案 (6) 3.1.1确定自来水进出口温度 (6) 3.1.2确定换热器类型 (6) 3.1.3流程安排 (7) 3.2确定物性数据 (7) 3.3计算传热系数 (8) 3.3.1热流量 (8) 3.3.2 平均传热温度差 (8) 3.3.3 传热面积 (8) 3.3.4 冷却水用量 (8) 4.工艺结构尺寸 (9) 4.1 管径和管内流速 (9) 4.2 管程数和传热管数 (9)

4.3 传热管排列和分程方法 (9) 4.4 壳体内径 (10) 4.5 折流板 (10) 4.6 接管 (11) 4.6.1 壳程流体进出管时接管 (11) 4.6.2 管程流体进出管时接管 (11) 4.7 壁厚的确定和封头 (12) 4.7.1 壁厚 (12) 4.7.2 椭圆形封头 (12) 4.8 管板 (12) 4.8.1 管板的结构尺寸 (13) 4.8.2 管板尺寸 (13) 5.换热器核算 (13) 5.1热流量衡算 (13) 5.1.1壳程表面传热系数 (13) 5.1.2 管程对流传热系数 (14) 5.1.3 传热系数K (15) 5.1.4 传热面积裕度 (16) 5.2 壁温衡算 (16) 5.3 流动阻力衡算 (17) 5.3.1 管程流动阻力衡算 (17) 5.3.2 壳程流动阻力衡算 (17)

管壳式换热器的工艺设计

管壳式换热器的工艺设计 芮胜波李峥王克立李彩艳 兖矿鲁南化肥厂 芮胜波:(1974-),山东枣庄人,工程师,工程硕士,从事煤化工项目研发及建设工作。第一作者联系方式:山东滕州木石兖矿鲁南化肥厂项目办(277527),电话:0632-2363395 摘要:管壳式换热器在各种换热器中应用最为广泛,为了使换热器既能满足工艺过程的要求,又能从结构、维修、造价等方面比较合理,在设计中要从各个方面综合考虑。本文着重从换热器程数的选择以及如何降低换热器的压力降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对于换热器的工艺设计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管壳式换热器,程数,压降 在化工、石油、动力、制冷以及食品等行业中,换热器都属于非常重要的工艺设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对能源利用、开发和节约的要求不断提高,因而对换热器的要求也日益加强,特别是换热器的设计必须满足各种特殊工况和苛刻操作条件的要求。大致说来,随着换热器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对它的要求也不同,但都必须满足下列一些基本要求:首先是满足工艺过程的要求;其次,要求在工作压力下具有一定的强度,但结构又要求简单、紧凑,便于安装和维修;第三,造价要低,但运行却又要求安全可靠。 许多新型换热器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换热器的传热效率。比如板式换热器和螺旋板式换热器具有传热效果好、结构紧凑等优点,在温度不太高和压力不太大的情况下,应用比较有利;板翅式换热器是一种轻巧、紧凑、高效换热器,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天然气液化、气体分离等部门中;此外,空气冷却器以空气为冷却剂在翅片管外流过,用以冷却或冷凝管内通过的流体,尤其适用于缺水地区,由于管外装置了翅片,既增强了管外流体的湍流程度,又增大了传热面积,这样,可以减少两边对流传热系数过于悬殊的影响,从而提高换热器的传热效能。 尽管各种各样的新型换热器以其特有的优势在不同领域得以应用,但管壳式换热器仍然在各种换热器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虽然它在换热效率、设备的体积和金属材料的消耗量等方面不占优势,但它具有结构坚固、操作弹性大、可靠程度高、使用范围广等优点,所以在工程中仍得到普遍使用。 目前我们在各种工程中应用最多的换热器就是管壳式换热器,其中又以固定管板式为最常见,除了波纹管换热器等可选用标准系列产品外,其它光管换热器都由工艺专业自行设计,尽管专用计算软件HTFS的应用使设计人员从繁琐的手工设计计算中解脱出来,但是为了使设计出来的换热器能更好的满足各种要求,仍然有许多方面需要在设计时充分加以考虑。 首先,程数的选择。 管程程数的选择:关键要比较管程与壳程的给热系数,如果单管程时管程流体的给热系数小于壳程流体给热系数,则可选用双管程,管程给热系数会因此显著增大,并且总传热系数也会有大幅提高。例如,有一台单管程换热器,管程给热系数为990W/(m2.℃), 壳程给热系数为5010 W/(m2.℃),总传热系数为794 W/(m2.℃),在换热器的外形尺寸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改为双管程后,管程给热系数变为1680 W/(m2.℃),增大了70%,,总传热系数变为1176 W/(m2.℃),增大了48%,显然此时选用双管程换热器有利。反之,如果单管程时管程的给热系数大于壳程给热系数,虽然改用双管程时,管程给热系数也会显著增大,但是总传热系数则增幅不明显,例如,一单管程换热器,管程给热系数为2276 W/(m2.℃), 壳程给热系数为2104 W/(m2.℃),总传热系数为1040 W/(m2.℃),在换热器的外形尺寸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浮头式换热器(过程设备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参考word

目录 设计题目及工艺参数---------------------------------------------------1 一、换热器的分类及特点---------------------------------------------------2 二、结构设计-------------------------------------------------------------5 1、管径及管长的选择---------------------------------------------------5 2、初步确定换热管的根数n和管子排列方式-------------------------------5 3、筒体内径确定-------------------------------------------------------5 4、浮头管板及钩圈法兰结构设计-----------------------------------------6 5、管箱法兰、管箱侧壳体法兰和管法兰设计-------------------------------7 6、外头盖法兰、外头盖侧法兰设计---------------------------------------7 7、外头盖结构设计-----------------------------------------------------8 8、接管的选择--------------------------------------------------------------------------------------8 9、管箱结构设计-------------------------------------------------------8 10、管箱结构设计------------------------------------------------------8 11、垫片选择----------------------------------------------------------9 12、折流板------------------------------------------------------------------------------------------9 13、支座选取----------------------------------------------------------10 14、拉杆的选择--------------------------------------------------------13 15、接管高度(伸出长度)确定------------------------------------------13 16、防冲板------------------------------------------------------------13 17、设备总长的确定----------------------------------------------------13 18、浮头法兰---------------------------------------------------------------------------------------14 19、浮头管板及钩圈----------------------------------------------------14 三、强度计算--------------------------------------------------------------14 1、筒体壁厚的计算-----------------------------------------------------14 2、外头盖短节,封头厚度计算-------------------------------------------15 3、管箱短节、封头厚度计算 --------------------------------------------16 4、管箱短节开孔补强的核校 --------------------------------------------16 5、壳体压力试验的应力校核---------------------------------------------16 6、壳体接管开孔补强校核-----------------------------------------------17 7、固定管板计算-------------------------------------------------------18 8、无折边球封头计算 --------------------------------------------------19 9、管子拉脱力计算-----------------------------------------------------20 四、设计汇总-----------------------------------------------------21 五、设计体会--------------------------------------------------------------21 参考文献--------------------------------------------------------------22

GBT151-2014年热交换器讲解

热交换器 戴季煌

热交换器2015.01 第一部分GB151-2014 1. 修改了标准名称,扩大了标准适用范围: 1.1提出了热交换器的通用要求,也就是适用于其他结构型式热交换器。并对安装、使用等提出要求。 1.2规定了其他结构型式的热交换器所依据的标准。 2. 范围: GB151-201X《热交换器》规定公称直径范围(DN≤4000mm,原为2600mm)、公称压力(PN≤35MPa)及压力和直径乘积范围(PN×DN≤2.7×104,原为1.75×104)。并且管板计算公式推导过程的许多简化假定不符合。也给制造带来困难。TEMA控制壳体壁厚3〞(76mm)、双头螺柱最大直径为4〞(102mm)。 3.术语和定义 3.1公称直径DN 3.1.1卷制、锻制、圆筒 以圆筒内直径(mm)作为换热器的公称直径。 3.1.2钢管制圆筒 以钢管外径(mm)作为换热器的公称直径。 3.2公称长度LN 以换热管的长度(m)作为换热器的公称长度,换热管为直管时,取直管长度;换热管为U形管时,取U 形管的直管段长度。 3.3换热面积A 3.3.1计算换热面积 换热面积是以换热管外径为基准,以二管板内侧的换热管长度来计算换热面积,计算得到的管束外表面积(m2);对于U形管换热器,一般不包括U形管弯管段的面积。当需要把U形弯管部分计入换热面积时,则应使U形端的壳体进(出)口安装在U形管末端以外,以消除U形管末端流体停滞的换热损失。 3.3.2公称换热面积 公称换热面积是将计算面积经圆整后的换热面积(m2),一般取整数。 4.工艺计算(新增加) 4.1设计条件(用户或设计委托方应以正式书面形式向设计单位提出工艺设计条件),内容包含 4.1.1操作数据:包括流量、气相分率、温度、压力、热负荷等; 4.1.2物性数据:包括介质密度、比热、粘度、导热系数或介质组成等; 4.1.3允许阻力降; 4.1.4其他:包括操作弹性、工况、安装要求(几何参数、管口方位)等。 4.2选型应考虑的因素 4.2.1合理选择热交换器型式及基本参数,满足传热、安全可靠性及能效要求; 4.2.2考虑经济性,合理选材; 4.2.3满足热交换器安装、操作、维修等要求。 4.3计算 热交换器工艺计算时应进行优化,提高换热效率,满足工艺设计条件要求。需要时管壳式热交换器还应考虑流体诱发振动。 5.设计参数 5.1压力 5.1.1压差设计 同时受管、壳程压力作用的元件,当能保证制造、开停工、及维修时都能达到按规定压差进行管、壳程同时升、降压和装有安全装置时,方可按元件承受的压差设计。 5.1.2真空设计 真空侧的设计压力,应按GB150的规定,当元件一侧受真空作用,另一侧受非真空作用时,其设计压力应为两侧设计压力之和,即为最苛刻的压力组合。

列管式换热器设计说明书

摘要: 列管式换热器属于间壁式换热器,冷热流体通过换热管壁进行热量的交换。参照任务书的任务量,需设计年冷却15000吨乙醇的列管式换热器,设计时先确定流体流程,壳程走乙醇,其进、出口温度都为80℃,相变放出潜热,井水走管程冷却乙醇,进口温度为32℃,出口温度为40℃。再进行热量衡算、传热系数校核,初选冷凝器的型号,然后通过进行设备强度校核等一系列的计算和选型,最终确定的设计方案为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所选用型号为BEM400-2.5-30-9/25-2 Ⅰ,换热器壳径为400mm,总换热面积为27.79m2,管程为2,管子总根数为60,管长6000 mm,管束为正三角排列,两端封头选取标准椭圆封头。 关键词:列管式换热器,乙醇,水,温度,固定管板式。 Abstract: The tube type heat exchanger is a dividing wall type heat exchanger, fluids with different temperatures exchange heat by means of tube wall’s heat transfer.According to the assignment, A tube type heat exchanger which has a process capacity of .?4 1510t/a is needed. The ethanol flow in the shell,the temperature in the entrance and exits is 80℃.The water which cool the ethanol flow in tubes, the inlet and outlet temperatures are 32℃and 40℃.Then by taking series calculating to confirm the module of the heat exchanger . After the design of intensity designing and a series calculating and choosing , the last result of our design is the fasten-board heat exchanger. The style of the heat exchange is 9 BEM400 2.530 2 25 Ⅰ ----, and the diameter of the receiver is 400mm ,The area of the heat exchange is 27.79 m2, The heat-exchanger in cludes two tube passes,one shell passes and 60 tubes.And the length of tubes is 6000mm . Tubes are ranked of the shape of triangle ,the envelops are oval-shaped.

热交换器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20XX 热交换器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 Energy Efficiency Test and Evaluation Regulation for Heat Exchanger (征求意见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 20XX年XX月XX日

前言 2016年7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局)委托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特检院)组织起草《热交换器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以下简称规则)。 2016年7月,中国特检院组织成立了起草组,在西安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讨论了规则的制定原则、重点内容以及主要问题、结构(章节)框架,并且就起草工作进行了具体分工,制定了起草工作时间表。2016年9月,起草组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工作会议,对规则内容进行了调整,并形成了规则征求意见稿。2016年XX月,特种设备局对征求意见稿进行审查后,以质监特函[2016]XX 号文对外征求基层部门、有关单位和专家及公民的意见。201X年XX月,根据征求到的意见起草组进行修改形成送审稿,并提交给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技术委员会审议,起草组根据审议意见进行修改后形成报批稿,201X年XX月XX日,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颁布。 本规则主要起草单位和人员如下: 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张延丰周文学 西安交通大学白博峰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冷浩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管坚刘雪敏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促进会王为国 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汤晓英 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严勇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张迎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高桥分公司蔡隆展 西安市热力总公司唐涤 上海蓝海科创检测有限公司王纪兵 上海板换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张永德

中文版列管式冷却器说明书

中文版列管式冷却器说明 书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冷却器 产品使用说明书 中国广东 郁南县中兴换热器有限公司 一﹑概述 郁南县中兴换热器有限公司是广东中兴液力传动有限公司下属生产热交换器的专业厂家,主要产品有GLC﹑GLL﹑LQ型系列列管式冷却器,BR型系列板式冷却器, FL型﹑KL型、YOFL型(液力偶合器专用)系列空气(风)冷却器及各种热交换器,换热面积从~800m2。产品广泛使用在电力﹑冶金﹑矿山﹑机械﹑船舶﹑化工﹑空调、食品以及液压润滑行业,将工作介质换热(冷却)到规定的温度。 列管式冷却器由进出端盖﹑壳体﹑管束﹑后端盖、密封件及紧固件等组成,冷却介质(水)一般从换热管内通过,被冷却介质(油)从换热管外壳体内通过,冷热介质通过换热管传热,使被冷却介质温度下降。 列管式冷却器一般采用优质铜管﹑不锈钢管﹑钛管等作为换热管,管程可采用单回程、二回程或多回程,管程数增加使冷却介质流通时间加长,提高换热效果,换热管束上一般采用弓形折流板,使被冷却介质(油)在壳程内的流道为S形,达到被冷却介质(油)与换热管充分接触目的。 空气冷却器由进出端盖、本体、后端盖、风机、密封件、紧固件等组成,换热管采用单金属或双金属高效复合管。空气冷却器采用空气(风)作为冷却介质,具有工作稳定、无介质混合、运行费用低、节能环保、维护方便的优点。 二﹑型号及参数

三﹑使用说明 1﹑首先检查冷却器型号与规定要求是否相符,资料附件是否齐全(见装箱单),检查冷却器外观是否破损,紧固螺栓是否松动,冷却器出厂时已进行压力试验和清洗,一般不允许拆动紧固螺栓,确需拆卸清洗的,清洗完后必须进行压力试验,无泄漏、无异常方可使用。 2﹑冷却器安装前须确认进入冷却器的介质压力不大于冷却器铭牌标示设计压力。冷却器一般安装在系统回路或系统中压力相对较低处,必要时设置压力保护装置。列管式冷却器介质为油水时,油侧压力一般应大于水侧压力。试车前应在系统中设计傍路防止过高压力冲坏冷却器。连接冷却器的管道和系统须清洗干净,进入冷却器的介质须进行过滤,严防杂质堵塞和污染冷却器,以免影响冷却器效果。 空气冷却器安装应考虑进出风顺畅,在1米内无阻挡物。安装在室外时,应设置遮盖,防曝晒、防雨淋,以提高换热效率和使用寿命。 3﹑安装时须检查冷却器介质进出口无堵塞,将冷却器与介质管道连接紧密无泄漏。 4﹑冷却器工作时,先打开冷却器出口阀门,缓慢打开冷介质(水)进入阀,再缓慢打开热介质(油)进入阀,调整介质进入流量,以达到最佳效果。注意在打开冷却水进口阀门时不要过快,否则使换热管表面产生导热性很差的“过冷层”影响换热效果。 5﹑冷却器接通介质后,应检查各部位有无泄漏,并注意排尽冷却器中的气体,以提高换热效率和减少腐蚀。 6﹑在冬季冷却器停用时应放尽介质,防止介质冻结澎胀损坏冷却器。长期停用,应将冷却器拆下进行清洗、防锈等维护保养。

热交换器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

热交换器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20XX 热交换器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Energy Efficiency Test and Evaluation Regulation for Heat Exchanger (征求意见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 20XX年XX月XX日

前言 2016年7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局)委托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特检院)组织起草《热交换器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以下简称规则)。 2016年7月,中国特检院组织成立了起草组,在西安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讨论了规则的制定原则、重点内容以及主要问题、结构(章节)框架,并且就起草工作进行了具体分工,制定了起草工作时间表。2016年9月,起草组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工作会议,对规则内容进行了调整,并形成了规则征求意见稿。2016年XX月,特种设备局对征求意见稿进行审查后,以质监特函[2016]XX 号文对外征求基层部门、有关单位和专家及公民的意见。201X年XX月,根据征求到的意见起草组进行修改形成送审稿,并提交给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技术委员会审议,起草组根据审议意见进行修改后形成报批稿,201X年XX月XX日,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颁布。 本规则主要起草单位和人员如下: 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张延丰周文学 西安交通大学白博峰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冷浩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管坚刘雪敏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促进会王为国 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汤晓英 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严勇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张迎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高桥分公司蔡隆展 西安市热力总公司唐涤 上海蓝海科创检测有限公司王纪兵 上海板换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张永德

列管式换热器设计课程设计说明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列管式换热器设计 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某生产过程的流程如图3-20所示。反应器的混合气体经与进料物流换热后,用循环冷却水将其从110℃进一步冷却至60℃之后,进入吸收塔吸收其中的可溶性组分。已知混合气体的流量为220301kg h ,压力为6.9MPa ,循环冷却水的压力为0.4MPa ,循环水的入口温度为29℃,出口的温度为39℃,试设计一列管式换热器,完成生产任务。 已知: 混合气体在85℃下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来自生产中的实测值) 密度 3190kg m ρ= 定压比热容1 3.297p c kj kg =g ℃ 热导率10.0279w m λ=g ℃ 粘度51 1.510Pa s μ-=?g 循环水在34℃下的物性数据: 密度 31994.3kg m ρ= 定压比热容1 4.174p c kj kg =g K 热导率10.624w m λ=g K 粘度310.74210Pa s μ-=?g

目录 1、确定设计方案 ............................................................................................. - 4 - 1.1选择换热器的类型 (4) 1.2流程安排 (4) 2、确定物性数据............................................................................................. - 4 - 3、估算传热面积............................................................................................. - 5 - 3.1热流量 (5) 3.2平均传热温差 (5) 3.3传热面积 (5) 3.4冷却水用量 (5) 4、工艺结构尺寸............................................................................................. - 5 - 4.1管径和管内流速 (5) 4.2管程数和传热管数 (5) 4.3传热温差校平均正及壳程数 (6) 4.4传热管排列和分程方法 (6) 4.5壳体内径 (6) 4.6折流挡板 (7) 4.7其他附件 (7) 4.8接管 (7) 5、换热器核算 ................................................................................................ - 8 - 5.1热流量核算 (8) 5.1.1壳程表面传热系数.......................................................................................... - 8 -5.1.2管内表面传热系数.......................................................................................... - 8 -5.1.3污垢热阻和管壁热阻...................................................................................... - 9 -5.1.4传热系数.......................................................................................................... - 9 -5.1.5传热面积裕度.................................................................................................. - 9 -5.2壁温计算. (9) 5.3换热器内流体的流动阻力 (10) 5.3.1管程流体阻力................................................................................................ - 10 -5.3.2壳程阻力........................................................................................................ - 11 - 5.3.3换热器主要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 - 11 - 6、结构设计 .................................................................................................. - 12 - 6.1浮头管板及钩圈法兰结构设计 (12) 6.2管箱法兰和管箱侧壳体法兰设计 (13) 6.3管箱结构设计 (13) 6.4固定端管板结构设计 (14) 6.5外头盖法兰、外头盖侧法兰设计 (14) 6.6外头盖结构设计 (14) 6.7垫片选择 (14)

浮头式换热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精品文档 1.方案确定 选择换热器的类型 浮头式换热器:主要特点是可以从壳体中抽出便于清洗管间和管内。管束可以在管内自由伸缩不会产生热应力。 1.1 换热面积的确定 根据《化工设备设计手册》选择传热面积为 400m 2 1.2 换热管数N 的确定 我国管壳式换热器常用碳素钢、低合金钢钢管,其规格为φ19× 2、φ25× 2.5、φ32× 3、φ38 × 3、φ57 × 3.5 等,不锈钢钢管规格为φ19 × 2、φ25 × 2、φ32 × 2、φ38 × 2.5、φ57 × 2.5。 换热管长度规格为1.0、1.5、2.0、2.5、3.0、4.5、6.0、7.5、9.0m 等。换热器换热管长度与公称直径之比,一般在 4~25 之间,常用的为 6~10。管子的材料选择应根 据介质的压力、温度及腐蚀性来确定。 选用32×3mm 的无缝钢管,材质为 0Cr18Ni9,管长为 6000mm n=A/πd 0L 3-5 式 3-5:n —换热管数 A —换热面积m 2 d0—换热管外径mm L —换热管长度mm 故 -3-3 400 n= =6133.1432600010 ??10??根

表1.1 拉杆直径 /mm 表1.2 拉杆数量 换热器公称直径DN/mm 400<d400≤d<700700≤d<900900≤d<2600 44810 拉杆需 10根。 1.3 换热管的排布与连接方式的确定 换热管排列形式如图 3.1 所示。换热管在管板上的排列形式主要有正三角形、正方形和转正三角形、转三角形。正三角形排列形式可以在同样的管板面积上排列最多的管数,故用的最为广泛,但管外不易清洗。为便于管外便于清洗可以采用正方形或转正方形的管束。 换热管中心距要保证管子与管板连接时,管桥有足够的强度和宽度。管间需要清洗时还要留有进行清洗的通道。换热管中心距宜不小于 1.25 倍的换热管的外径。换热管排列形式如图 1.1 所示: 正三角形转角三角形 正方形转角正方形 图 1.1 换热管排列形式

列管式换热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列管式换热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1.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设计一煤油冷却器 二、设计条件: 1、处理能力 160000吨/年 2、设备型式列管式换热器 3、操作条件 允许压力降:0.02MPa 热损失:按传热量的10%计算 每年按330天计,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三、设计容 4、前言 5、确定设计方案(设备选型、冷却剂选择、换热器材质及载体流入空间的选择) 6、确定物性参数 7、工艺设计 8、换热器计算 (1)核算总传热系数(传热面积) (2)换热器流体的流动阻力校核(计算压降) 9、机械结构的选用 (1)管板选用、管子在管板上的固定、管板与壳体连接结构 (2)封头类型选用 (3)温差补偿装置的选用 (4)管法兰选用 (5)管、壳程接管 10、换热器主要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表 11、结束语(包括对设计的自我评书及有关问题的分析讨论) 12、换热器的结构和尺寸(4#图纸) 13、参考资料目录

2.流程图 3.工艺流程图水(30℃) 煤油(140℃)浮头式换热器 水(50℃) 可循环利用 产品: 煤油(80℃)

4.设计计算 4.1设计任务与条件 某生产过程中,用自来水将煤油从140℃冷却至80℃。已知换热器的处理能力为160000吨/年,冷却介质自来水的入口温度为30℃,出口温度为50℃,允许压力降为0.02MPa ,热损失按传热量的10%计算,每年按330天计,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试设计一台列管式换热器,完成该生产任务。 4.2设计计算 4.2.1确定设计方案 (1) 选择换热器的类型 两流体温度变化情况: 热流体进口温度1T 140℃,出口温度2T 80℃, 冷流体进口温度1t 30℃,出口温度2t 50℃。 进口温度差1T -1t =110℃>100℃,因此初步确定选用浮头式换热器。 (2) 管程安排 由于自来水较易结垢,若其流速太低,将会加快污垢增长速度,使 换热器热流量下降,而且管程较壳程易于清洗,再加上热流体走壳程可以使热流体更易于散热,减小能耗,所以从总体考虑,应使自来水走管程,混合气体走壳程。 4.2.2确定物性参数 定性温度:对于一般气体和水等低粘度流体,其定性温度可取流体进、出口温度的平均值。故壳程煤油的定性温度为 110280140=+= T ℃ 管程流体的定性温度为 402 5030=+=t ℃ 查资料得,煤油在110℃下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 水在40℃下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

热交换器操作规程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1666 (操作规程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热交换器操作规程标准 版本

热交换器操作规程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操作规程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1 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动力分场热交换器操作规程设备操作的技术条件和要求。 1.2 本标准适用于平安高精铝业有限公司动力分场热交换器操作规程设备操作。 2 内容 2.1凡操作热交换器的人员必须熟知所操作热交换器的性能和有关安全知识,持证上岗。非本岗人员严禁操作。值班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认真做好运行记录和交接班记录,交接班应将设备及运行的安全情况进行交底。交接班时要检查锅炉是否完好。

2.2热交换器及安全附件应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2.3操作运行前准备 2.3.2检查水泵是否上水,否则打开放气阀,直至上水为止。打开上水系统的各个节门(包括水泵前后的上水节门); 2.3.3检查压力管道上的阀门,应在开启位置; 2.3.4检查控制柜上的各个旋钮均处于正常位置; 2.4启炉运行 2.4.1打开总电源; 2.4.2启动循环泵; 2.4.3当蒸汽管道外网至热交换器前蒸汽管道压力达到0.1Mp时,打开蒸汽管道旁通阀向热交换器内送汽,同时打开冷凝水管管道阀门进行疏水排污。

2.4.4观察蒸汽压力表有无动作。 2.4.5等蒸汽压力表的读数开始上升时,观测热交换器罐体的温度,如达到以上数据时(数据待定),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2.5开启自动控制系统,关闭所有开启的旁通阀。 2.5.1检查控制箱:定时器是否已有输出显示(绿灯显示为输出),温控仪的显示读数是否正常(通常为15℃-25℃之间)。 2.5.2启动循环水泵向(1#、2#宿舍楼)系统输送热水,进行系统热水循环。 2.5.3当温度压力上升至额定值(待定)后,系统将自动运行。 2.6系统在进行循环加热时,如果没有用水点用水,加压泵在达到所设值时(待定)会自动停止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