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郑州机场高速公路改扩建(郑州至航空港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

郑州机场高速公路改扩建(郑州至航空港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

郑州机场高速公路改扩建(郑州至航空港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

郑州机场高速公路改扩建

(郑州至航空港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概述

1.概述1.1项目背景

郑州地处中原腹地,“雄峙中枢,控御险要”,为全国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是新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城市,是国家开放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已跻身全国综合实力50强。

作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自身具有周边城市无以伦比的交通区位优势。随着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政策扶植,郑州市的交通基础设施将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其交通区位优势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近期郑州市正加大区域内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建成“市内外道路网络衔接良好、内外交通组织有序、结构合理、高效便捷”的立体化的现代大城市交通体系,进一步巩固和提升郑州市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地位。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位于郑州市东南新郑市,距市区25公里,1997年建成通航,飞行区等级4E,跑道长3400米,宽60米,可满足波音747型客机起降。停机坪面积88万平方米,可同时停放24架大型喷气式飞机。机场航站楼建筑面积为12.8万平方米,机坪面积为25.6万平方米,机位43个,年旅客保障能力1200万人次,货邮保障能力35万吨。2011年12月26日,伴随着CZ3972航班顺利降落,郑州机场喜迎第1000万名旅客,年旅客吞吐量突破千万人,正式跨入“千万级”大型机场行列。目前郑州机场已通航国内外67个城市地区,开通航线90条,其中国内84条,国际和地区6条。

2011年11月21日,国家发改委批准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本期工程按满足2020年旅客吞吐量29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万吨的目标设计。主要建设内容:飞行区等级为4F,在现跑道北侧建设长3600米的第二跑道和滑行道系统;新建31万平方米的第二航站楼,配套建设空管、供油及其他相关生产设施。2012年11月17日,国务院已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并同意规划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突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突破口作用。按照规划,航空港区经济集聚区将成为生态、智慧、和谐宜居的现代航空都市和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新高地、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郑州机场高速公路改扩建(郑州至航空港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概述长区域。

作为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与郑州市的主要连接通道,郑州市机场高速公路始建于1994年,起于中州大道下穿陇海铁路通道南侧,终于机场高速机场互通立交,其前身是京港澳国家高速公路郑州至新郑段。2004年京港澳国家高速公路席庄至薛店段建成后,正式成为郑州市机场高速公路。机场高速公路建成以来,就成为郑州市的南部最重要出入口,至2011年底,路段年平均日交通量达到37239辆/日(折算小客车

38147pcu/d),2012年交通量达46137辆/日(折算小客车47845pcu/d)。现有机场高速已难以承担郑州市“南大门”和南部重要出入通道的需求。为此,省、市政府决定快速启动该建设项目,提升郑州市主城区和航空港经济实验区之间的联通便捷度。

1.2编制依据

1.2.1技术法规

①2004年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②2006年交通部颁发的《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

③2004年交通部颁发的《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JTGB/TB05-2004)。

④2004年交通部颁发的《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⑤2006年交通部颁发的《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06)。

⑥2006年交通部颁发的《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D81-2006)。

⑦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2006年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⑧2010年4月交通运输部颁发的《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

⑨2011年交通运输部第82号文发布的《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

制办法》(JTGM20-2011)和《公路工程估算指标》(JTG/TM21-2011)。

⑩2011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以建标【2011】24号文发布的《公路建设项目

用地指标》。郑州机场高速公路改扩建

(郑州至航空港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概述

1.2.2参考资料

①新郑至许昌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文件、席庄至薛店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文件、郑州至漯河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图设计文件。

②《河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调整报告》。

③《新理念公路设计指南》(2005版),交通部公路司编著。

④《降低公路造价设计指南》(2005版),交通部公路司编著。1.3研究过程及内容

1.3.1研究过程

2012年8月24日,郑州市委市政府、省交通运输厅举行会谈,纪要提出:“机场高速公路是郑州市区通往郑州航空港的重要通道。省交通运输厅原则同意省交通投资集团对机场高速按照高速公路标准进行多方案(含10车道方案)拓宽改造研究,抓紧开展前期工作。投资模式和建设方式由交通投资集团与郑州市进一步协商确定。”

2013年3月6号,赵建才副省长在郑州航空港区调研郑州机场二期扩建工程、郑州至机场城际铁路及配套工程建设,并主持召开现场办公会议。按照省长办公会议纪要【2013】21号文中关于将机场迎宾路高架工程与机场高速改扩建工程作为一个项目,由省交通运输厅负责组织实施的要求,省发改委、省交通厅多次组织召开会议,研究可行方案。省交通运输厅在2013年4月29号向省发改委进行了专题汇报,省发改委要求将迎宾路高架和机场互通立交纳入机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按照一个项目进行报批,并预留远期迎宾路西延的建设条件。在此背景下,河南中原高速股份有限公司委托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开展郑州至航空港高速公路的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

我公司随即组织技术骨干,成立了郑州至航空港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项目组。研究人员通过分析河南省高速公路网调整规划和沿线城市总体规划,首先明确项目在路网中的地位与功能,然后在分别在1:5万和1:1万地形图上进行初步方案的分析与研究,并完成了实地踏勘和调研。同时,征求河南省交通运输厅、郑州市等县市交通、城市规划、国土、林业、水利、环保、文物等部门的意郑州机场高速公路改扩建

(郑州至航空港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概述见,初步确定项目的主要控制点及路线走向。收集了项目影响区域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交通运输及道路技术现状、城市总体规划、路网规划、水文地质、筑路材料等方面的基础资料。

依据收集的资料,项目组于2013年5月完成了本项目初步方案,后经多次与沿线各级政府协商沟通,

于2013年6月中旬编制完成本报告初稿。经院内审核修订后,于2013年6月正式出版。

2013年7月2日~7月4日,河南省交通运输厅组织专家对郑州至航空港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技术评审,并提出了《技术评审意见》,新的工可报告于2013年8月编制完成。

2013年8月14日~8月15日,受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委托,河南省工程咨询公司组织专家,对郑州至航空港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评估,并形成咨询评估意见(附后)。会后,报告编制单位经补充修改完善后,形成《郑州至航空港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0月版)。

2013年10月13日至14日,省工程咨询中心组织原《可研报告》专家组5名专家对新版《可研报告》进行了复评。

2014年3月24日至25日,省工程咨询中心组织专家组对《郑州机场迎宾高架桥方案》进行了论证。本稿就是按照历次评审意见再次进行的工可修订,同时根据河南省发改委下发的同意本项目开展工程前期

工作的批文及建设单位意见,项目名称调整为郑州机场高速公路改扩建(郑州至航空港高速公路)工程。

1.3.2研究内容

①详细研究河南省公路网规划、郑州市总体规划和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相关规划,调查现有道路技术状况和适应程度,论述项目区经济社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②分析研究项目所在地区的经济特征、运输结构特点,预测拟建项目的远景交通量,结合项目在综合运输网中的地位和功能,选用合理的建设标准及规模。

③通过实地调查和必要的测量,确定路线走向和主要控制点,对路线起、终郑州机场高速公路改扩建

(郑州至航空港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概述点及重要控制点位置,进行全面的论证分析,提出合理的工程方案及主要工程数量。

④调查沿线筑路材料分布情况,进行投资估算,结合建设单位对资金的筹措计划,提出实施意见和进度安排。

⑤依照国家发改委、建设部2006年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及交通运输部2010年颁发的《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办法》,进行经济评价及财务分析工作。1.4建设的必要性

(1)确立郑州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地位,促进航空港综合经济实验区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需要。

《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对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地位之一是:“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强化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西部地区资源输出和南北区域交流合作的战略通道功能,促进生产要素集聚;建设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形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提出“提升郑州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加快推进郑州东站、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和郑州火车站三大客运综合枢纽建设改造,推动铁路、公路、民航等多种运输方式高效衔接,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衔接。完善提升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郑州北编组站、郑州东货运站功能,加强与沿海港口和各大枢纽的高效连接,把郑州建成基础设施完备、配套设施健全、多种交通方式高效衔接、内捷外畅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本项目实施以后,将极大地方便郑州市主城区和航空港区的联系,加强铁路、公路、民航之间的高效衔接,

推动郑州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为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和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支撑。

(2)适应交通量快速增长,保障机场高速公路高效畅通的需要。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目前与市区的交通主要有五条道路,即国道107线、郑新快速通道、四港联动大道和郑州机场高速公路,以及京港澳国家高速公路郑州绕城段。其中机场高速公路是新郑国际机场与郑州市区连接的最主要通道,承担着郑州机场高速公路改扩建

(郑州至航空港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概述大部分的交通,同时也是郑州市南部最重要也最便捷的出入口。

机场高速为设计速度120km/h的双向标准四车道高速公路,其适应交通量上限为55000pcu/d。据交通量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机场高速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38147pcu/d,2012年交通量达46137辆/日(折算小客车47845pcu/d)。已接近饱和状态。从现有机场高速公路交通量组成上看,一方面承担着郑州市区至机场的主要交通量,另一方面还是京港澳高速新郑以南地区车辆通往郑州市区的重要通道,同时现有机场高速(郑州绕城高速以北段)已经事实上成为市区内道路。两种不同性质、不同任务的交通流互相影响、相互干扰,造成车辆行驶速度较低,运营成本上升,从而降低了高速公路应有的效益功能。随着未来交通需求的增加,相关路段交通量的不断提高,机场高速现有的设计通行能力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客观上会造成大量的时间浪费及运输效率的降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项目的建设不仅能极大改善郑州市主要出入口道路的交通状况,进一步发挥高速公路服务功能和城市快速

集散功能,对改善区域公路网结构,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快速持续发展,有效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起着十分重

要的作用。

(3)构建完善的综合运输体系,推动郑州都市区建设的需要

郑州地处中原腹地,是全国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中部六省的中心地域,中原经济区的龙头。作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自身具有周边城市无以伦比的交通区位优势,其交通区位优势作用显著。《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建设纲要》提出,建成“市内外道路网络衔接良好、内外交通组织有序、结构合理、高效便捷”的立体化的现代大城市交通体系,进一步巩固和提升郑州市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地位。

郑州市的交通是以郑州火车站、新郑州火车站和新郑国际机场为三大交通枢纽,并以轨道交通、道路交通相连接,形成大尺度空间性质的完整交通枢纽。

郑州火车站位于郑州市中心,始建于1904年,是中国铁路建设初期芦(沟桥)——汉(口)铁路中段的

业务站。1914年陇海铁路开(封)——洛(阳)线正式投入运营,奠定了路网中心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1953年郑州站改扩建工程动工,1956年投入使用,并先后分离出货运郑州机场高速

(郑州至航空港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概述站、编组站和以运输旅客为主的客运站。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1988年郑州站再次进行改扩建工程。1999年底完工。2006年郑州火车站始建西出口,2010年底西广场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

新郑州火车站,是京广客运专线、徐兰客运专线交汇的特大型交通枢纽站,在全国铁路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已于2008年开建。新郑州火车站位于郑东新区,设计范围是东风东路以东、七里河南路以南、博学路以西、商鼎路以北所围合的区域,总规划用地面积约240公顷,其中车站枢纽用地规模约100公顷。站房投资约为40亿元。2012年已建成投入使用,并成为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铁路枢纽站之一,对巩固和提升郑州的全国交通枢纽地位意义重大。

航空港二期正在结合城际铁路引入,建设城际铁路、地铁与航空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新郑国际机场与铁路、地铁之间的纽带是轨道交通、快速通道和高速公路,机场高速公路和迎宾路高架是其最重要的纽带。

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对推进郑州都市区建设,形成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带动中原崛起,促进中部崛起具有重要意义。

(4)加快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打造现代化航空大都市的需要。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位于郑州市东南,1997年建成通航,2011年旅客吞吐量突破千万人次,2040远景规划年旅客吞吐量为7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为500万吨。同时,以机场为核心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规划面积415平方公里,控制区面积355平方公里,2040年远景规划人口为400万人,已于2012年11月获国务院正式批复并开始建设。实验区规划的获批和建设,已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增长极。

围绕郑州航空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思路与布局重点,河南将进一步建设完善航空基础设施,加快推进

新郑机场二期工程,完善提升综合保税区功能,启动航空物流园区建设,发展完善陆空多式联运体系,支持大型航空公司、航空货运货代龙头企业在郑设立基地和分支机构,主动承接航空货运、通用航空、航空制造与维修、航空金融、航空旅游等高端制造业、高端服务业转移,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航空经济产业链,进一步健全大通关体系,构建便捷高效、服务优良的进出郑州机场高速公路改扩建(郑州至航空港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概述口通关平台。

根据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规划和新郑国际机场的运量,机场高速公路现状已不能满足未来交通需求,对机场高速公路进行改扩建势在必行。

(5)推动区域旅游产业健康发展

项目区域内旅游资源丰富,新郑素有“露天博物馆”之称,馆藏文物居全国县级之首;而郑州地处中华腹地,九州之中,中原地区都会,是中原经济区建设主要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故里,商朝都邑,今河南省政治、经济、教育、科研、文化中心。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旅游资源的开发对交通环境的要求较高,需要舒适、快捷的运输方式与之相配套。本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改善该地区的交通环境,可以更好地将郑州市与新郑市的丰富旅游资源有机结合,更加有利于加强区域旅游发展,从而形成规模化效益。1.5主要结论

1.5.1 交通量预测

根据项目地区现有路网交通量及远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本项目交通量预测结合全省各时期路网规划采用“四阶段”法,预测交通量见表 1-1。

表 1-1 交通量预测结果表

项目 2016 2020 2025 2030 2035 2040

郑州南-机场路郑州绕城互通 57101 66196 73085 78734 80722 82760

机场路郑州绕城互通-机场互通 59102 67846 73103 77158 78324 79473

路段平均 58059 66986 73094 77979 79573 81186

报告在交通量预测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在公路网的地位和作用,针对现有道路的技术等级,最终提出扩宽八车道建设标准,按照双侧整体加宽方案实施本郑州机场高速公路改扩建

(郑州至航空港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概述项目。

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的有关规定,本项目设计速度采用 120 公里/小时,路基宽度 42 米;主要技术指标见表 1-2。

表 1-2 主要技术指标表

项目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

一综合指标

1 改扩建里程 km 26.4

2 地形平原微丘区

3 公路等级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

4 设计速度 Km/h 120

二路基指标

1 路基宽度m 42.0

2 行车道宽度 m 2×4×3.75

3 中央分隔带宽度 m 3.0

4 左侧路缘带宽度 m 2×0.75

5 硬路肩宽度 m 2×3.0

6 土路肩宽度m 2×0.75

7 路基设计洪水频率 1/100

三路线指标

1 最小平曲线半径 m 2000

2 最大纵坡 % 1.45

3 竖曲线最小半径 m 17000/15000 凸/凹

四桥梁指标

1 桥面总宽m 2×20

2 桥面净宽 m 2×19

3 桥涵设计车辆荷载公路-Ⅰ级

4 桥涵设计洪水频率 1/100

五路面指标

1 路面面层类型沥青混凝土路面

2 路面横坡 % 1.5

六出入控制全部控制出入

七交通工程设施一次改建完成1.5.3路线走向、主要控制点及建设规模

郑州至航空港高速公路工程基本在机场高速原路基础上进行加宽扩建,路线走向与老路相同。路线起点位于中州大道陇海铁路立交桥南侧K0+000,路线向南在K0+580设置中州大道—机场高速简易立交;经岔河西、七里河东,在K1+430设七里河互通立交(航海路);路线偏向东南,在K3+740与南三环快速路交叉设置机场高速郑州机场高速公路改扩建

(郑州至航空港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概述—南三环互通立交;继续向南于K6+560下穿郑州市南四环,在郑州(国际)农产品批发市场东北K6+860下穿郑西客专,在曹古寺南K7+820上跨在建的G107辅道南延线,过主线收费站后,在南曹东下穿石武客专,在K11+300进入中牟县境内;在祥云寺北K12+930与郑州市西南绕城高速相交,设西南绕城互通立交,路线向南穿谢庄集,上跨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在K17+610进入新郑市境内;

在孟庄镇东K19+897上跨G107郑州境改线孟庄至龙湖连接线,而后经寺后张东、余庄东,在K24+800处设互通立交与航空港区迎宾大道相连,立交南端K26+400即为本项目终点,路线全长26.4公里。

本项目推荐方案建设规模为:

全线改建大桥1座共105米,中桥2座共130米,涵洞45道;互通式立交4座,分离式立交9处,通道41座。新增占地总面积1298.5亩;全线填方为123.83万立方米,挖方25.69万方;路面834.021千平方米。项目新建智能应急施救处置指挥中心1处,养护工区1处,交通应急物资储备中心1处,匝道收费站2处。另计迎宾路高架工程桥面面积52760.5平方米。

1.5.4投资估算、资金筹措与工期安排

(1)投资估算:

本项目推荐方案总投资估算总金额为230313.40万元,建筑安装工程费130126.17万元,占投资总金额的56.50%。其中:

迎宾路高架桥,投资估算金额33047.86万元。建筑安装工程费25587.99万元,占本段投资总金额的77.43%;K0+000—K22+150段,投资估算金额129829.94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5861.40万元。建筑安装工程费73921.30万元,占本段投资总金额的56.94%;K22+150—K26+400机场互通立交段,投资估算金额67435.59万元。建筑安装工程费30616.88万元,占本段投资总金额的45.40%。项目共需人工2016390工日,机械工240227工日,木材3037方米,钢筋26788吨,钢绞线2237吨,水泥232477吨,沥青17673吨,燃油7568吨。郑州机场高速公路改扩建

(郑州至航空港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概述

(2)资金筹措

本项目全部建设资金共需人民币230313.40万元,其中征地拆迁54183.26万元由郑州市负责。其余资金176130.14万元,申请国内银行贷款132000万元,项目业主投入资本金44130.14万元。公路建成后,以收取车辆通行费作为投资回报,逐年偿还贷款。

(3)工期安排

根据委托方的统一计划,本项目施工工期为约27个月,计划于2016年6月建成通车。

1.5.5经济评价及财务评价

(1)国民经济评价

依据国家计委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按照项目费用与效益同一口径的计算原则,采用“有—无对比法”对本项目进行国民经济、财务分析及敏感性分析。

可以看到,项目各项评价指标均高于基准值,表明项目具有较好的国民经济效益,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项目在效益下降20%、建设费用上升20%的最不利情况下,项目各项评价指标仍高于基准值。这说明项目未来有比较稳定的经济效益。

表1-3国民经济评价指标表

指标单位结果

EIRR 13.35%

ENPV万元 156164.99

EBCR 2.05

N年 16.72

(2)财务评价

财务评价过程中所采用的数据,许多来自预测和估算,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其变动将会影响评价指标,因此,需进行敏感性分析,对影响评价结果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推算其变动对于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从而估计项目可能承担的风险,分析项目财务上的可靠性。财务评价结果表明,在考虑项目增量效益的情况下,项目融资前和融资后的各项财务评价指标均低于基准值,说明项目财郑州机场高速公路改扩建

(郑州至航空港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概述务不可行。

表1-4财务评价指标表

建设方案指标单位融资前(所得税前) 融资后(所得税后)

FIRR 1.52% -12.55%

FNPV 万元 -44069.6 -37468.4

推荐方案

FBCR 0.780 .83

N年23.07年35.56年注:该财务评价指标是在提高收费标准,不延长收费年限的情况下。

财务评价结果表明,在考虑项目增量效益的情况下,项目融资前和融资后的各项财务评价指标均低于基准值,说明项目财务不可行。考虑到项目的财务可行性,对以下几种情况分别进行财务分析。具体计算结果见下表。表1-5其他情况融资后财务评价指标表

不提高收费标准,不提高收费标准,

指标单位延长收费年限(10年) 延长收费年限(15年)

FIRR 7.41% 9.02%

FNPV 万元 2125.1 14180.8

FBCR 1.01 1.07

N 年 26.25年 26.72年

建设费用或建设费用变动10%

敏感性分析:效益变动不足5%或效益变动5%

抗风险能力很弱较弱注:由于项目折旧年限增加,引起年折旧额减少,所以项目缴纳企业所得税时间提前、数额增加,因此收费年限延长15年时测算的投资回收期比延长10年的稍长。

综上所述,建设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高于基准值,说明项目具有可行性。本项目是改扩建项目,项目建成后剩余收费年限为15年(截止到2030年底),且项目投资大,经测算项目的财务效益指标低于基准值。因此建议适当延长项目的收费年限或者提高项目的现有收费标准,或者政府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

当本项目延长收费年限10年(至2040年)的情况下,财务评价指标高于基准值,但是不能抵御建设费用或效益5%的变动。当本项目延长收费年限15年(至2045年)的情况下,财务评价指标高于基准值,能抵御项目建设费用变动10%或效益变动5%。郑州机场高速公路改扩建

(郑州至航空港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概述

1.6问题与建议

(1)尽快与有关单位落实建设方案

本项目与中州大道、航海路、南三环、南四环、西南绕城高速、G107辅道南延、G107郑州境改线孟庄至龙湖连接线、郑西客专、石武客专、南水北调等有关线路交叉,应当尽快与这些线路的管理单位沟通和协调,共同落实交叉处的建设方案,签定建设协议,以保证项目建设按进度计划顺利进行。

(2)施工期间交通组织问题

对高速公路的改扩建工程,在省内外有可参照的施工组织范例,报告提出在施工期间采用正常运行的不封闭交通,并拟定了初步方案。建议下阶段根据施工特点以及局部路网状况,进一步完善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措施,力争最大限度地保证郑港高速的贯通。

(3)加强地质勘探工作

由于本项目已经通车运营多年,路基和构造物经过多年行车,已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一些原来采用不同措施处理的不良地基,也基本达到固结。因此,为尽可能的使新加宽的路基、结构物建设差异沉降,保持与原路的良好衔接,建议加大新加宽部分的地质勘探工作,为设计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4)关于延长15年收费年限

本项目投资巨大,致使项目财务效益指标远远低于基准值。工可报告在假定将项目收费年限延长15年的情况下,财务评价指标方能达到基准值,但抗风险能力较弱。因此,建议政府通过按照预测交通量、投资估算和一定的抗风险能力计算所需延长的收费时间,重新核定该项目改扩建后的特许经营年限再延长15年,使项

目的财务效益可行。

(5)关于设置交通应急物资储备中心的建议

建议在终点机场立交匝道圈内利用闲置用地建设一处交通应急物资储备中心,该储备中心将直接服务于中原高速经营管理的郑州至航空港高速公路和京港澳高速郑州至漯河段、郑民高速、郑尧高速、商登高速,以及周边多条高速公路的应急物资保障需要,对保证全省高速公路网的安全运营将发挥重要作用。郑州机场高速公路改扩建

(郑州至航空港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概述

2.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2.1项目影响区域概况

拟建项目位于郑州至航空港的通道内,是沟通郑州市与机场及航空港的一条重要道路。随着中原经济区的提出和建设,郑州市社会经济必将快速稳定的发展,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的扩建以及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的逐步推进建设,都将提高对通道的交通运输需求。拟建项目将提高郑州市与机场及航空港之间通道的通行能力,满足郑州市南部出入通道的需求。

为全面掌握项目影响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将郑州市区和航空港区作为项目的直接影响区,对其经济状况、交通状况及规划等进行分析,其它影响区域则采用河南省指标统一分析。根据目前统计数据的公布情况,报告数据来源于统计年鉴和地区统计公报。其中,说明性数据一般采用当年价格,类比性数据采用可比价格。

2.2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状况及发展2.2.1经济社会现状

(1)河南省

地理位置: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接陕西,南临湖北,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全省国土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地势基本上是西高东低。北、西、南三南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中、东部为黄淮海冲积平原;西北部为南阳盆地。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分别占总面积的55.7%、26.6%、17.7%。

人口与行政区划:2012年底,河南省辖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等17个省辖市、21个县级市(含省直管市济源市)、88个县、50个市辖郑州机场高速公路改扩建

(郑州至航空港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概述区。河南是一个人口大省,2012年全省总人口为10543万人,常住人口9406万人,居各省、直辖市之首,全省人口密度为631人/平方公里。河南省人口密度大,分布不平衡,同级行政区人口数量相差悬殊,西部稀疏,东部稠密,城镇人口比重较低。

矿产资源:河南地层齐全,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全国矿产资源大省之一。目前,已发现各类矿产126种(含亚矿种为157种);探明储量的73种(含亚矿种为81种);已开发利用的85种(含亚矿种为117种)。其中,能源矿产6种,金属矿产27种,非金属矿产38种。在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中,居全国首位的有8种,居前3位的有19种,居前5位的有27种,居前10位的有44种。其中,钼、蓝晶石、红柱石、天然碱、伊利石粘土、水泥配料用粘土、珍珠岩、霞石正长岩居第1位。河南还是重要的能源基地,石油保有储量居全国第8位,煤炭居第10位,天然气居第11位。

生物资源:河南省生物资源资源比较丰富。仅高等植物就有197科、3830余种,动物418种。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的有小麦、玉米、棉花、烟叶和油料等。水果生产以苹果、葡萄、大枣、柿子等为大宗,特别是大枣的产量和种植面积均居全国首位。此外,信阳毛尖是国内名茶之一,洛阳牡丹享誉中外。

旅游资源:河南省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旅游资源丰富,历史上许多封建王朝先后建都于此,曾长期成为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八大古都中河南省就有洛阳、安阳、开封、郑州四个,还有南阳、商丘和郑州三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少林寺、龙门石窟、龙亭、相国寺、殷墟等历史人文资源享誉海内外。河南不仅拥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还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嵩山、云台山、黄河等名山大川纵横。以古(古文化)、河(黄河)、拳(少林寺、太极拳)、根(寻根觅祖)、花(洛阳牡丹、开封菊花)为特色的旅游资源,是河南旅游业发展的一大优势。近年来开辟的“三点一线”沿黄之旅,已成为我省旅游精品线路。2012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63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8.0%。其中入境游客190.77万人次,增长13.4%。旅游总收入3364.1亿元,增长20.1%。河南有郑州、洛阳、开封、濮阳、焦作、安阳、三门峡、鹤壁、济源、登封、灵

宝、新郑、许昌、新乡等21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少林寺、龙门石窟等95个国家4A级以上景区,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为河南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郑州机场高速公路改扩建

(郑州至航空港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概述

经济发展:初步核算,2012年全省生产总值29810.14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72.31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7020.20亿元,增长11.7%;第三产业增加值9017.63亿元,增长9.2%。三次产业结构为12.7:57.1:30.2。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524.94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11.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032.14元,实际增长13.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442.62元,实际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732.96元,实际增长8.5%。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3282.75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40.57亿元,增长18.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006.00亿元,增长17.8%。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见表2-1,历年生产总值增长趋势见图2-1,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如图2-2所示。

图2-1河南省生产总值增长趋势图

图2-2河南省三次产业结构变化情况郑州机场高速公路改扩建

(郑州至航空港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概述

表2-2河南省历年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人口GDP产业构成(亿元)人均GDP

年份

(万人) (亿元)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元)

1990 8649934.7 325.8 331.9 277.01091

1995 91002988.4 763.0 1395.0 830.43297

2000 94885053.0 1161.6 2294.2 1597.35450

2001 95555533.0 1234.3 2510.5 1788.25959

2002 96136035.5 1288.4 2768.8 1978.46487

2003 96676867.7 1198.7 3310.1 2358.97376

2004 97178553.8 1649.3 4182.1 2722.49201

2005 976810587.4 1892.0 5514.1 3181.311346

2006 982012362.8 1916.7 6724.6 3721.413172

2007 986915012.5 2217.7 8282.8 4512.016012

2008 991818407.8 2658.8 10477.9 5271.119593

2009 996719480.5 2769.1 11010.5 5700.920597

2010 1043723092.4 3258.1 13226.4 6607.924446

2011 1048926931.0 3512.2 15427.1 7991.728661

2012 1054329810.1 3772.3 17020.2 9017.631693

年平均增长率

1990~2000 0.93% 11.53% 5.91% 15.39% 11.13% 10.46%

2000~2012 0.88% 11.96% 5.05% 14.54% 11.35% 11.98%

1990~2012 0.90% 11.76% 5.44% 14.93% 11.25% 11.25%

注:1.表中2012数据来源于2012年统计公报,其他年份来源于《河南省统计年鉴2012》;

2.经济增长率按可比价计算,下同。

(2)郑州市

地理位置:郑州市是河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处中华腹地,九州之郑州机场高速公路改扩建

(郑州至航空港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概述中,十省通衢。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为广阔的黄淮平原,介于东经112°42′—114°14′,北纬34°16′—34°58′之间。全市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010.3平方公里。郑州市地势为西南高、东北低,呈阶梯状下降,由西部、西南部中低山,逐渐下降过渡为丘陵、黄土丘陵、倾斜(岗)平原和冲积平原,境内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

人口与行政区划:2012年底,郑州市辖12个县(市)、区,包括中牟县,荥阳市、巩义市、登封市、新密市、新郑市5个县级市,中原区、二七区、金水区、管城回族区、惠济区、上街区6个区。全市总人口为903.1万人,年末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6.3%,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矿产资源:已探明矿藏34种,主要有煤、铝矾土、耐火粘土、水泥灰岩、油石、硫铁矿和石英砂等。其中煤炭储量达50亿吨,居全省第一位;耐火粘土品种齐全,储量达1.08亿吨,约占全省总储量的50%;铝土储量1亿余吨,占全省总储量的30%;天然油石矿质优良,是全国最大的油石基地之一。

生物资源:郑州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花生棉花、经济林果等粮食作物和苹果、梨、红枣、柿饼、葡萄、西瓜、大蒜、金银花和黄河鲤鱼等农副土特产品。中牟、新郑、荥阳是全国重要的粮食基地县。

旅游资源:郑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旅游资源丰富。轩辕黄帝故里、裴李岗文化遗址、大河村遗址、商城遗址等记载了她8000多年的文明史,以黄河游览区、大河村遗址为主的黄河有中国特色文化旅游群和以少林寺、嵩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主的嵩山风景名胜区给郑州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经济发展:初步核算,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5547亿元,比上年增长12.0%;人均生产总值63328元,比上年增长9.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2.4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3208.4亿元,增长14.8%;第三产业增加值2196.2亿元,增长8.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6:57.7:39.7调整为2.6:57.8:39.6。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46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301元,比上年增长12.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531元,比上年增长13.4%。郑州市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见表2-2,历年生产总值增长趋势见图2-3,三次产业结构变化见图2-4。郑州机场高速公路改扩建

(郑州至航空港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概述

表2-3郑州市历年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人口GDP产业构成(亿元)人均GDP

年份

(万人)(亿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元)

1990557.8116.414.462.539.52158

1995600.3386.428.5203.5154.36499

2000665.9728.442.4343.3342.711227

2001677.0815.845.3379.1391.412149

2002687.7913.947.3421.5445.113394

2003697.71074.149.3523.2501.715506

2004708.21335.263.1670.4601.818995

2005716.01660.672.4872.8715.423320

2006724.32007.871.41070.9865.527882

2007735.62486.779.41314.61092.834068

2008743.63012.894.71654.41263.740736

2009752.13308.5103.11786.51418.944242

2010866.14040.9124.62269.91646.447608

2011885.74979.8131.72874.21974.056856

2012903.15547.0142.43208.42196.262054

年平均增长率

1990~20001.79%13.31%6.11%14.06%15.01%11.25%

2000~20122.57%13.61%4.60%15.60%11.96%10.96%

1990~20122.21%13.47%5.28%14.90%13.34%11.09%

图2-3郑州市生产总值增长趋势图

图2-4郑州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化情况郑州机场高速公路改扩建

(郑州至航空港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概述

(3)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

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郑州航空港区)是围绕着郑州新郑国际机场逐渐发展起来的区域,位于郑州市的东南部,距郑州中心城区20公里。2010年10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2011年4月,按照《河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印发<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郑州航空港区)管理机构设置方案>的通知》(豫编〔2011〕10号)要求,结合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功能定位和发展实际,成立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与郑州航空港区管理委员会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郑州航空港区)管理委员会为省政府派出机构,规格为正厅级,由郑州市政府代管,目前机构设置已基本完成。郑州航空港区是郑州都市区“六城十组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和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之一,也是河南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基地。2011年底,郑州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千万人,正式跨入“千万级”大型机场行列。目前郑州机场已通航国内外67个城市地区,开通航线90条,其中国内84条,国际和地区6条。

图2-5郑州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图郑州机场高速公路改扩建

(郑州至航空港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概述

随着航空运输地位的提高,近年来郑州航口城经济迅速发展。全区经济运行情况良好,多项经济指标连续位居郑州市前列。201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0.7亿元,同比增长77.6%;实现工业总产值1265亿元,同比增长168.2%;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7亿元,同比增长105.2%;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153%,其中实现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收入7.3亿元,同比增长86.5%;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6.2亿元,同比增长44%;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285亿美元,同比增长220%,其中外贸出口156.5亿美元,同比增长214.8%。2012年2月,河南省政府与中国民航局首次签订协议,双方将共同推进郑州国内大型航空枢纽建设,加快以郑州机场为核心的航空大都市建设,共同申报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河南省将在郑州规划建设“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这个实验区不仅要成为郑州市经济发展的新板块,还要成为中原经济区发展的龙头。2013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规划指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是郑(州)汴(开封)一体化区域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郑州航空港、综合保税区和周边产业园区,规划范围涉及中牟、新郑、尉氏3县(市)部分区域,面积415平方公里。郑州机场高速公路改扩建

(郑州至航空港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概述

实验区按照集约紧凑、产城融合发展理念,优化功能分区,规范开发秩序,科学确定开发强度,构建“三区两廊”空间发展格局。

航空港区:主要包括机场及其周边核心区域,建设空港服务区、综合保税区、航空物流区,建设陆空联运集疏中心等设施,重点布局发展航空运输、航空航材制造维修、航空物流、保税加工、展示交易等产业。

北部城市综合服务区:位于空港北侧,建设高端商务商贸区、科技研发区、高端居住功能区,围绕绿色廊道和生态水系进行布局,重点发展航空金融、服务外包、电子商务、文化创意、健康休闲等产业,建设生态、智慧、宜居新城区。

南部高端制造业集聚区:位于空港南侧,建设航空科技转化基地和航空关联产业发展区,重点布局发展通用

航空设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机械、新材料等产业。

沿南水北调干渠生态防护走廊:充分利用南水北调主干渠两侧宽防护林带设置生态防护走廊,遵循优先保护水质原则,按照干渠管理规定有序建设沿岸森林公园、水系景观、绿化廊道等,打造体现航空文化内涵、集生态保护和休闲游览于一体的景观带。

沿新107国道生态走廊:在实验区新107国道两侧,规划建设防护林带,形成错落有致、纵贯南北的生态景观长廊。

图2-6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总体布局图郑州机场高速公路改扩建

(郑州至航空港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概述

2.2.2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1)河南省

中原城市群、中部崛起以及中原经济区的提出和建设,给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持续的发展动力。

2009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2009年)(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提出了“两纵两横”经济带概念:两纵,即为京广、京九两条铁路线;两横,则是陇海铁路线和长江沿线。至201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6000元,城镇化率达到8.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200元。

2011年十一国庆前夕,国务院正式出台《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建设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战略定位为:郑州机场高速公路改扩建

(郑州至航空港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概述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

2012年12月,《中原经济区规划》正式获批发布,中原经济区成为国内区域地域面积最大、覆盖人口最多的经济区,在经济总量上仅次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区,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规划》明确了中原经济区的具体范围:包括5省的30个省辖市和3个县(区),面积28.9万平方公里,2011年末总人口1.79亿,地区生产总值4.2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的3%、13.3%和9%。规划的指导思想是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

在《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的,河南省制定了国民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主要指标是:

――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能耗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两高一低”,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力争高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8000元,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经济结构明显优化。产业结构、城乡结构、需求结构、要素投入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三化”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高。财政总收入超过3700亿元,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相适应;服务业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左右;城镇化率达到48%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指标内。

――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9%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就业岗位持续增加,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提高,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郑州机场高速公路改扩建

(郑州至航空港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概述保障,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明显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突破,政府职能加快转变,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商投资年均分别增长20%,五年累计分别比“十一五”时期增加1.2倍左右和1.8倍左右。

(2)郑州市

“十二五”期间,郑州市将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经济发展模式深刻调整和战略支撑产业重新构筑的关键阶段,继续保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和加快郑州都市区建设,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在全国努力推动科学发展的新形势下,省委、省政府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出发,提出建设中原经济区总体战略。郑州牢牢把握各项机遇,找准自身发展定位,不断适应发展新要求,全力加快郑州都市区建设,进一步增强在中部地区的竞争力和辐射力努力建设成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

“十二五”期间,郑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战略任务是全面建设郑州都市区,加快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成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将根据要素集聚、土地集约、区域协调、产城互动、组团发展的空间开发原则,加快宜居教育城、健康城、高新城、商贸新城、航空城、工业城、旅游城、产业集聚区、会议中心等功能分区建设,加快产业和人口集聚,以便捷交通为纽带,以绿色生态为基础,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

郑州市是中原城市群、中部崛起以及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城市,郑州市“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年均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新增城镇就业6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0万人。

可以预见,在未来5-10年内随着我国国力增强,国家对中部地区及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扶持力度将继续加大,中部地区面临着发挥优势、实现突破、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河南省经济社会将继续保持较快速度增长。根据河南省以及各市郑州机场高速公路改扩建

(郑州至航空港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概述县十二发展规划,GDP、人口自然增长率及城镇化率如表2-3。表2-4项目影响区“十二”期间主要发展指标

GDP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化率

经济发展目标

(%)(‰)(%)

河南97﹒1以内48左右

郑州136.5以内70

2.2.3主要经济社会指标预测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社会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也就是社会总产品价值扣除中间投入价值后的余额。他综合反映社会生产的最终成果,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规模、速度的代表性指标,也是研究国民经济结构、比例关系和宏观经济效益的重要依据,因此本报告采用GDP作为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并进行预测,对未来经济预测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两种:

①趋势外推法

按照预测变量的历史数据的变化规律,选择合适的曲线型式,如线形、二次曲线,指数曲线等,并对历史数据进行拟合,从而建立预测模型进行预测。

②动态模拟法

在对历年来经济运行规律分析的前提下,通过探讨未来时期一些主要因素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效果,建立经济增长假设模型,进行模拟运行,根据模型结果进行预测。

前一种方法侧重于过去,利用过去的规律预测未来,其必要条件是预测变量的客观条件基本保持不变、预测变量的发展过程是渐变的;后一种方法着眼于未来,利用未来的各种影响因素假设探讨未来的经济增长,在

国家、省市县的统计年鉴中,对GDP的发展序列统计时间较长,资料保存详细,因此选择趋势外推法能较好的拟合经济发展趋势,根据GDP指数发展序列特点,采用二次曲线和幂函数能较好的拟合。

图2-7河南省GDP指数序列发展图郑州机场高速公路改扩建

(郑州至航空港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概述

图2-8郑州市GDP指数序列发展图

表2-5项目直接影响区GDP预测模型

预测模型地区

二次曲线R2幂函数R2

河南省y=2.4948x2-15.5820x+156.43640.9926y=89.8908e0.1105x0.9973

20.1251x

郑州市y=3.8312x-29.3195x+194.42780.9923y=90.5252e0.9981

由表2-4可知,二次曲线、幂函数的R2值均在0.99以上,拟合程度很好,且历史序列数据为23组(1990-2012),满足预测要求。结合两种曲线的发展趋势,同时结合各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最终确定项目直接影响区经济发展速度,如表2-5所示。

表2-6影响区GDP增长率预测值郑州机场高速公路改扩建

(郑州至航空港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概述

区域2010-20152015-20202020-20252025-20302030-20352035-2045

河南9.58%8.64%7.09%6.40%5.22%4.58%

郑州10.85%9.43%7.64%6.99%5.64%5.12%2.3项目影响区域交通运输现状

2.3.1河南省交通运输现状

河南省交通网现状

优越的地理位置使河南省自古就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经过近几十年的努力,河南目前已基本形成以国家铁路为骨架,公路为网络,地方铁路、水运、民航、管道等运输形式协调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并形成多种传输手段相配合的邮电通信网络,成为全国重要的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枢纽之一。2011年全省铁路、公路、内河航运三种运输方式通车里程分别为4203公里、247587公里、1439公里。

铁路:河南省是中国重要的铁路枢纽,京广、陇海、焦枝、京九、太焦、侯月、宁西等10条铁路干线在河南交汇,形成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铁路网。省会郑州位于京九、陇海两大铁路干线交汇处,是全国最大的交通枢纽之一,是中国连云港至荷兰鹿特丹亚欧大陆桥东端最大的客货转运站。2011年底,河南省中央铁路通车里程3395公里。地方铁路里程808公里。

公路:河南地处中原,为典型的内陆省份,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河南省已经初步形成由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为主骨架,县乡公路为支线,沟通城乡、辐射周边的公路网。到2011年底,全省通车里程达到24758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196公里,一级公路564公里,二级公路24981公里,晴雨通车里程194697公里,比重为78.64%。县城全部通油路,乡(镇)全部通公路。全省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148公里,路网四通八达。逐步形成了以国、省干道为骨架,县乡公路为脉络的沟通城乡、贯通省际的公路运输网络。

1990-2011年全省晴雨通车里程的增长幅度高于公路总里程的增长,这一情况表明全省公路建设在提高道路等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已进入了一个上等级、上质量的新发展时期。但全省公路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干线路网技术等级偏低,干线公路网在规模、布局、连通性等方面,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郑州机场高速公路改扩建

(郑州至航空港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概述道路交通需求。

表2-7河南省公路通车里程

总里程高速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晴雨通车

年份

(公里)(公里)(公里)(公里)(公里)(公里)长度占比

199043150-78299510980247072975869.0%

19954970723078572611052295553873677.9%

20006445350838902812320403015577186.5%

2001690411077391226511530385256313591.4%

2002717411231391580810381390646617992.2%

2003738311418441785110080393446841592.7%

2004757181758841985911128380717046993.07%

20057950626781062168411840386957419493.32% 2006236351343983229451331411024715445665.35% 20072386764556541229311463612224514647161.37% 20082406454841547233521720012428415005962.36% 20092423144861565236711763213050617940474.04% 20102450895016564240401804913489018459075.32% 20112475875196564249811898514150819469778.64%

增长情况

1990~20004.09%17.17%-6.94%11.67%1.16%5.01%6.48%---

2000~201113.01%23.54%27.80%9.69%4.01%12.10%12.04%---

1990~20118.68%21.51%9.88%10.63%2.64%8.67%9.36%---

注:1.由于2006年村道正式纳入公路总里程统计范围,所以部分数据较以前增加较多;

2.因城市扩建,部分一级公路划归城市道路,故2006年数据较2005年有所降低;

3.鉴于2006年数据统计口径变化,增长情况暂采用2005年数据分析。

内河航运和管道运输:河南省曾是水路运输较发达的省份,60年代以后,因种种原因造成航运逐年萎缩。至2011年底,全省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到1439公里。航道主要分布在沙颍河、淮河、南阳丹江库区、黄河小浪底库区等。西气东输工程全部完成,长输油、气管网进一步完善与增强。

航空:河南省现拥有郑州、洛阳、南阳三个民用机场,共开辟航线61条,其中国际航线1条、地区航线2条、国内航线58条。每周有800多个航班往返北京、上海、广州、西安、香港、澳门等近50个大中城市。2011年,旅客吞吐量为1074.1万人,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